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8:28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1

关键词:人力资本教育高新区

1、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当代经济的增长、国家财富的构成,主要是人力资本带来的结果。我们改善人力资源的素质主要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力投资。可以说,区域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关键的因素,而教育是区域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其重要性不容置疑(赫克曼,2003)。

2、教育对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本,一种体现在人身上、以人的知识与技能表现的资本,在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那么人力资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按照西方教育经济学的观点,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对人力的投资包括用于教育训练的支出、用于卫生保健事业的支出、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当地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命。

由于西安高新区发展目标是要成为重要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型服务基地,为了实现该目标首先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做基础,那么西安高新区所处的西安市恰好有着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它是全国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我们可以利用西安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来为高新区培养和教育大量的人才,从而使人力资本为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教育对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育资源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落户高新区

由于西安高新区主要是以通过利用高技术的发展,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建立的是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它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本身就比其它区域高,并且对顶尖人才的需求更高。西安高新区所处的地区恰好是我国科技实力比较强的地区,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并且各有特色,这些高校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和提供科技成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这对西安高新区的发展绝对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将会为西安高新区输送大量的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它是我国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科学基础大学,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等专业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教育资源可以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专业性较强且素质较高的高科技人才,这些高校每年研究出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高科技企业正是看重了这里众多的高校资源才选择落户西安高新区。

2.2教育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那么它的两大支柱肯定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责任。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和培养学校所在地。由此可见,企业所在的城市如果是大学密集地区或发达地区的大都市,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企业优先得到高素质人才。西安高新区正好符合这样的原则,它所处的地区,是大学的密集地区,这样可以为高新区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从而利用人才优势来促进西安高新区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的硅谷、如在斯坦福大学科学园,斯坦福大学同其中的近800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密切合作,相互促进。一方面,斯坦福大学为这些公司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使他们得以迅猛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这些公司的发展,也为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使大学吸引了更多的教授专家和优秀的学子,还使它吸引了更多公司企业为其投资,从而很快使斯坦福大学由不起眼的二流大学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斯坦福大学科学园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硅谷"。

2.3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和学生消费推动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

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现代化教育对高校的很多高科技设备有一定的要求,他们所需要的电脑、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等这些都会给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会。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西安高新区符合这样的发展观点,首先,西安具有非常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这肯定对西安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西安目前有80万左右的大学生,他们则需要吃穿住行娱乐等等,那么西安高新区在有着这样的潜在消费人群,他们肯定会对高新区的交通、娱乐、商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西安市的教育资源对西安高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的培养上,通过教育自身的优势将其转化为具有生产力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高新区经济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可以从硅谷成功的典范中吸取经验,利用好其所在区域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其服务,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让两者形成互相作用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西安高新区可以成为下一个"硅谷"。

参考文献:

[1]钟海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

[2]黑丽娟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力研究硕士论文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2

一、二者理论渊源之间的比较

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经济学理论,二者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且马克思经济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经济学界对于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和考察,在普遍的经济学者的观念里,以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问世作为西方经济学的起点,这是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契机。而马克思经济学是在19世纪的后期,?Y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逐渐凸显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而马克思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被提出的,因此,西方经济学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并根据当时的社会问题加入了一些具体的理论知识,二者在理论渊源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二、二者科学态度之间的比较

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再权威的经济理论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但是,时代一直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而且不同的国家多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应该在借鉴时持有科学的态度。马克思经济学中有一些内容是我国在借鉴过程中不能丢弃的,比如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尽管马克思经济学所处的时代的市场经济与现代的市场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与西方经济学中相比,我国的经济理论还没有十分健全,因此,我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大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

三、二者经济理论之间的比较

(一)经济增长的微观层面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以价值作为理论的微观基础,以价值的补偿现象以及实物之间的替代作为主要的内容[2]。而西方经济学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基础是价格,这与马克思经济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前者将价值和价格作了明显的区分,而后者只强调了效用和均衡价格之间的区别,而对价值和价格却没有明显的区别。

(二)经济增长速率之间的比较

在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中,经济增长的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工资和消费,其中,这种经济理论认为工资能在最大的程度上的为工人提供工作的动力。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速率不仅受到利润率的影响,还受到生产技术因素的影响,即经济增长速率能通过利润等相关因素的函数进行表示。

四、二者制度理论之间的比较

(一)制度具有的重要意义

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制度的重要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交集,二者的交集部分即认为经济效率的增长,不是只有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这一个因素,还与制度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制度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二者都对制度的重要性作出了一系列的阐述。

(二)制度的范围和内容重点

从制度的范围的角度来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要远远大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二者对制度的研究范围包括正规与非正规两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经济学对制度的界定排除了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这样的制度定义是相对准确的,因为如果将道德层面的因素也归纳与制度的研究范围,会造成很多的经济问题无法界定。

(三)制度的现象与本质

西方经济学是从企业的性质与交易的费用的等因素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着手点,并通过一些理论和假设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相关影响[3]。但是这样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并没有联系现象的实质。马克思经济学对企业的性质等相关因素的延吉u,既涉及到了表面的现象,更对现象背后的实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3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直是学界和实际部门研究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中央文件也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指导,着眼于扩大和增强市场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学界出版了大量有关市场经济的论著。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有关情况形成明显反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少有专门研究和阐述市场经济的论著,包括专著和论文。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经济学的书籍和论文,但难以看到专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译著。有些西方权威性经济学词典中,连市场经济的词条都没有。例如,以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著称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就只有“市场”一词,而无“市场经济”条目。在“市场”条目中只简略提及资源配置问题:“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就预见到现代工业是依靠其产品市场的广泛而发展的。……19世纪晚期的经济理论注意资源的分配使用,瓦尔拉提出了一般均衡论。经济学家们认为各种市场力量的自发发挥,可带来充分就业和资源的最佳分配。正当凯恩斯抨击市场均衡概念之际,除了传统的‘完全竞争’理论外,又有‘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出现。不过二者都被讥为不符合于经济现实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册第321―32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全书》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论述得很简略,而且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均衡理论以及“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中的经济理论也都表示不认同。

还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著作包括教科书,涉及市场经济问题时,除正面论述其作用外,还往往专门讲述其负面效用,特别是着眼于分配不公形成贫富分化问题。有的还特别提出,市场配置资源并不包括全部生产领域,例如,有一本少见的设有“市场经济”词条的词典――美国《现代经济词典》中,对市场经济的解释,非常简括:“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以后谁将得到它们等问题,都依靠供求力量来解决。……美国基本上是一种市场经济。然而,美国仍有许多不受市场指导的活动,如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就是由政府规定的种植面积和所支持的价格决定的。”([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第275-276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它特别指出,美国“仍有许多”经济领域“不受市场指导”,而是“由政府规定”或“决定”。

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认为:“经济学中的市场概念是指任何可以进行交换的场合。(讲市场是交换的‘场合’,比讲市场是交换的‘场所’更科学,当代市场交换并不都通过‘场所’――引者)……所有这些交易都包括在市场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中”。“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个人做出反映他们自己意愿的选择。厂商做出使利润最大化的选择;为此,它必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当厂商之间为了追求利润而竞争时,消费者既从他们生产的产品获益,也从供给商品的价格中获益。”同时,它又把问题转向另一方面:总的来讲,市场经济提供的答案是“能够保证效率,但是在某些领域内,这些答案都显得很不够。可能有太多污染,太多不平等,或对教育、卫生和安全关心太少。当人们感到市场运行得不好时,就会转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2版第1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该书还专设一节讲“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它区分了两种经济学家,即“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和“不完全市场经济学家”。前者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已故的乔治・斯蒂格勒。他们不赞同政府干预,确信政府不加干预的市场是实现经济效率的途径。后者主张政府干预,怀疑放任自流的市场会在经济上产生有效率的结果。斯蒂格利茨是主张政府干预的,他认为“政府在促进竞争和限制滥用市场势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上,第359页)他提出了“滥用市场势力”的问题,强调政府要对之进行限制。他讲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就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受到批判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材,既正面论述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性,又揭示了它的诸多负面效用,并主张:“政府应进行干预,以增进市场经济的功能和公平。”它特别指出,市场经济会带来收入分配不公平,产生贫富分化,即使在具备完全竞争的理想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中,也“没有理由认为,在自由放任条件下,收入能被公平地加以分配。结果将是,收入和财富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会长期在一代代人中留下去”。它还进一步指出:“在市场经济中,财富分配不平等远远大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4版第544、657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萨缪尔森还通过对看不见的手学说的实效考察,提出不要迷恋市场经济的美妙,“在这个时候来讨论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为了将我们对市场的热情稍稍降温,对看不见的手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一定不要过分迷恋于市场机制的美妙――认为它本身完美无缺,和谐一致,非人力所能望其项背”。“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引导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第78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发展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论著来看,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其一,他们讲市场经济,就是讲由市场配置资源和怎样配置。就是要说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怎样生产都由市场引导。讲资源由市场配置,不言而喻,就是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无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还是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或其他西方学者的经济学论著,都没有讲,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还是“决定性”作用。

其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已实行几百年,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但从西方权威性的经济学教材和词典中,更多看到的是对市场经济正反两方面效用的总结性阐述,而且讲正面效用比较简略,讲市场失灵、讲负面效用则具体而突出。我们在讨论和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往往是突出其正面的效用(这是必要的),甚至西方经济学作为负面效用论述的事实,我国一些媒体竟作为正面效用加以宣传。例如,在前面所引的西方权威经济学教材中,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会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分化,这完全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几百年的事实;法国学者皮凯蒂新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一书,热销西方国家,也引起我国学界关注,它用统计数字分析和阐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中贫富分化的历史事实。而我国有的媒体却刊发论文,主张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市场化分配,来缩小贫富分化。

其三,西方权威经济学著作,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会具体论述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竟有人用新自由主义观点来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认为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是他们所主张的市场决定一切,应削弱和排斥政府的作用。其实,如前所论,讲“市场配置资源”,实际内涵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既适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这一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正如同志所述:“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西方经济学论著对市场经济作用的阐述和宣传,比我国更平易和平实?我国的有关讨论和争论为什么那么热烈和激烈?意见分歧又那么多、那么大?其实,这有客观的原因。

资本主义在其全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后来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是先有市场经济实践,后有市场经济概念和理论。从现有资料看,直到20世纪初,才有市场经济概念出现。因此,西方国家的人们是先有市场经济的感性认识,后有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人们,大都具有对市场经济充分的感性认知,他们能熟知市场经济的实践内容。正是由于西方学者是在长期市场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有关概念和理论的,因而他们深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短处,正面效用和负面效用,并逐渐认识到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亚当・斯密时期政府只做守夜人的自由市场经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的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和罗斯福新政,再到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举措,制定和实行经济计划(二战后,日、法等许多国家实行经济计划,西德搞社会市场经济),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和统一起来,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促进了资本主义战后的创新发展。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在写给西方读者的教材和论著中,不需要对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怎样搞市场经济做过多的描述。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4

关键词:绿色意识生活方式西部大学生新经济形势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88-03

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深入和发展,西部地区已经依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区域和重要支柱区域,然而西部地区大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的条件限制,对新兴的信息接收晚、运用性较差等等导致西部地区大学生对绿色意识和生活方式养成较差,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变当前现状?成为了各级政府和机构关注的重点。

1研究背景

1.1国际背景

绿色经济及生活方式自诞生日起,就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2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再次将绿色经济推到了世界经济的“风口”,也将世界先进的绿色生态经济方式展现在人类的面前,其中英国的绿色能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制造;德国的生态工业;法国的核能和再生能源计划;美国的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巴西的生物能源;日韩的节能减排;非洲的清洁能源等等都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启示,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绿色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前进方向。

1.2政策背景

为了贯彻十精神号召、响应国务院出台的绿色、能源的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出台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规划。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3教育背景

“国策先导,教育先行”是贯彻实施相关政策的关键,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各大高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响应政府号召,落实实施关于高校学生绿色生态意识及生活方式的教育规划。积极根据本校实地情况、学生情况、区域经济情况制定教育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绿色生态生活意识,普及“低碳、绿色、节能”的相关知识,为国家输送具有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人才。

1.4西部背景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资源不断开发,经济的不断增长,暴露的绿色、生态的问题也愈发明显。西部地区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也被西部各省市提上了发展日程,努力挖掘西部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成为了西部各地的重中之重。

我国西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蕴含着的矿产资源有130种(全世界140多种),由于西部地区开发较晚、蕴含量大,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世界新能源和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传统重工业冲击,形成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

西部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从古至今西部地区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西部地区有丰富旅游资源也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西部地区正在新经济形势下朝着新经济发展模式上不断转变,对与子相匹配的人才储备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西部教育进行了重点扶持,在各地建立了大量的现代化高校,为整个西部地区建设以及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了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形式加大西部地区高校学生的绿色生态意识和生活方法的教育、提高西部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西部地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西部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2研究经济形势

2.1国际现状

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区域、国家、地区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找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对绿色、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投入都在不断的加大,而且经研究发现他们都把巨额的投资放到了人才的培养上去,尤其是在于高校人才的培养上更是从不吝啬。

2.2政策现状

“绿色、低碳、节能”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的,在党的十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川省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的长久大计,生态文明的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西部各教育主管机构相继了关于高校绿色生态教育的重要通知,加大各高校加强绿色生态文明的教育的力度,极力倡导保护生态,加强绿色生活意识和生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5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22-02

西方经济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至今己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为此,我们有必要找准问题,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文化知识体系背景和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性质

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日渐重要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求,还是教学目标和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逻辑框架,又要展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要把最新的经济理论引入教学,还要注重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本质的剖析。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教”与“学”的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引导问题

目前,在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体系庞大,内容多且抽象,学生普遍感到不易理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学科。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庞大,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加大了课程的难度。尽管西方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但要真正理解理论内涵的实质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西方经济学不但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时不加任何评论,以完全肯定其核心理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包括宣扬“自私经济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私有制无剥削”等基本原理,这会导致许多学生误把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当作经济学真理来接受。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讲述的例子大多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而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许多现实的经济现象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许多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离我们很远,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西方经济学教师能力的问题

尽管许多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可是一进入实际教学环节,就会因为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了解案例的时代背景、实际上案例分析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教师能力不足等,往往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中案例资源脱离国情,缺乏针对性,或过于陈旧,与现实经济活动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往往没有启发性,没有达到不仅要提出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而且还要提出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的要求,难以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三)现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和学习阶段的选择问题

目前,有许多高校在初级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由于这些教材依据的是西方国家的具体经济体制和具体经济实例,中国学生学完了经济学的课程之后,只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却不知道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怎么运行的,这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范例,在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时简单地用美国的范例来对照,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西方经济学强调“均衡”,势必有许多烦冗的数学模型和公式。这些用大量的数学知识推导出的结论,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由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的数学模型与定量分析较多。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难易接受,尤其不容易把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含义同文字描述统一起来,“西方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这给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度。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6

【关键词】:西部电视特区文化产业西方非均衡发展理论经济特区行政特区

西部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是西部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更是西部电视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但由于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自然环境恶劣等问题,以及西部电视的发展在全国电视业迅猛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环境中遭遇冲击,使得西部电视的资源优势难以发挥。电视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制订战略的依据不仅包括本国(地区)据以发展的各项因素和国际背景及世界传媒业业已形成的格局与发展潮流,还必须有一套从内外部与之相适应并且是互相适应的战略与文化价值观。在理论分析和对策研究过程中,除了考虑国内传媒业的竞争外,还必须考虑国际环境下西部电视的生存空间。西部电视的“自然(特别是地缘条件)、经济、价值观等弱自增长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正如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储蓄之于收入或高利率对投资产生抑制之于原有投资乘数效应的漏损效应”①。通过对西部电视发展之路的探寻,我们认为,不论从西部电视自身的发展,还是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建立“西部电视特区”,进行更加宏观的彻底的改革尝试,不但是一条具有突破性与可行性的基本思路,而且是西部电视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的必要举措。

一、概念阐释

面对国家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的时代,西部文化建设也要走创新之路。西部文化不能在抱残守缺中陶醉,不能守着陈年老店苟延,而要在创新中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电视业无疑是文化产业的主体,因此西部电视业需要解除观念上的束缚,需要创新性的思路,需要借鉴经济领域成功的发展经验,像当年建立经济特区一样,建立“西部电视特区”。

“西部电视特区”,旨在为探索中国广播电视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新道路,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搭建一实验平台。其实质就在于:在承认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制约作用前提下,摒弃庸俗、片面的经济决定论,通过理念、体制方面的变革和资源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在体制上政策上市场培育上得到的更多优惠政策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使西部能够逐步发展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传媒区域扩张需要制度保障。西方媒介通过不停地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扩张,才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与政府随着社会、产业的发展不断修正、补充法律、扶持传媒扩张有直接关系。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分别颁布法律,取消了对广电领域的国营垄断,从而催生了媒介私有化、集中化的浪潮。而1996年美国新的电信法的出台,为传媒企业尤其是广电集团的兼并和扩张提供了法律依据,引发了传媒领域前所未有的兼并、重组的浪潮,以至产生了像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这样的媒介巨人。西部电视特区即希望依靠国家行政力量克服现行我国媒介制度结构的矛盾,将西部电视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给与相应的地位,依靠西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将西部电视业发展为西部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以此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电视业的全面发展。

二、渊源阐释

在全国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撒胡椒面”式的投资使西部电视发展难以获得有效推动。由经济特区的启示和行政特区的示范作用,我们提出建立“西部电视特区”。西部电视特区的理论设想渊于西方经济学家的“非均衡理论”。特区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一个“特”字上,特殊的政策,特殊的规则,特殊的办事效率,使特区由此实现跨越式的腾飞。“西部电视特区”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特区”,在现实操作中,之前先行一步的“经济特区”和“政治特区(特别行政区)”的成功经验为“电视特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1、理论渊源——西方的非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针对均衡发展战略提出的,其代表人物是赫希曼、辛格、罗斯托等。与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均衡”观点相反,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辛格、罗斯托等均主张不平衡增长②。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资源,平衡增长是不现实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进行,其它部门通过利用这些部门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赫希曼认为,发展的历程好比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它部门,从一个产业通向另一个产业。经济发展通常类似踩跷板的推进形式,从原有的非均衡走向新的非均衡。因此,发展政策不是取消而是维持紧张、不成比例和非均衡。不发达地区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重点战略部门、区域投资,当这些部门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可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1957年,迈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模型也对“稳定”、“均衡”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经济不发达是一个循环累积的过程。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生产要素高密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则会使生产要素向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流效应的作用却是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但是,回流效应和扩展效应在落后地区的作用是不均等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区域发展存在两个相关关系:同富国相比,穷国国内的地区不平衡要大得多,富国的地区不平衡在缩小,而穷国的不平衡在扩大。这两个相关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国家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扩展效应就越强,反之亦然。迈达尔还指出,一个已经陷入恶性循环的地区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经济起飞的。区际贸易、资本流动、移民等经济运动虽可促进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反过来对不发达地区产生强烈的“回流”效应。价值规律的作用,比较效益的驱动,使各种生产要素以不同的形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扩大区际发展的不均衡,亦即:区域经济增长中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不可能兼容。要改变这种情况,缩小地区差别,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的干预,通过种种政策手段使区域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目的地发展。

国内区域经济学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将赫希曼、辛格、罗斯托等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内涵不同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开发模式,如“梯度推移论”、“差异协调发展论”、“点一轴开发论”、“优区位开发论“等等。这些理论对我国特定时段的区域开发战略起了重大指导作用。非均衡开发模式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富帮后富思想,先沿海后内地战略及“三步走”目标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经济发展布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西部电视特区”的思路更是直接来源于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思想。所谓非均衡发展战略,具体应用于操作层面是指区域内某一地区由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等而以快于其他地区的速度发展,成为该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并通过点——轴渐进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战略发展西部电视业的主要思路是先对西部部分地区在投资、开放和优惠政策上实行倾斜,以此促进其先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电视业发展,将西部电视业发展为西部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以此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西部电视尚处于欠发达阶段,发展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短缺,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资源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资源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优势。我们认为,可以在整个西部地区或在西部选择部分基础较好的地区进行改革试验,给予这些地区特殊的电视产业政策、灵活的管理措施和灵活的电视管理体制,以此推动地区电视业的迅速发展。

[page_break]2、西部电视特区的现实渊源―――经济特区的启示和行政特区的示范作用

(1)、经济特区的启示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中国这样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来说并不稀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先后经历了两次战略大转变:一次发生在改革航船刚刚启航的1980年,另一次发生在世纪之交。建国之初,国家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的主线是基于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投资的地区分配和项目选点上,过分强调缩小地区差距,实行“向西大转移”的方针:“三五”时期,全国基建投资达976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占26.9%,中部占29.8%,西部占34.9%。而“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更占到57.5%。其结果是,虽然为中国内地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国家实力不足,“撒胡椒面”式的投资使区域经济发展难以获得有效推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将效率原则和效益目标放在区域经济布局和优先地位,“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全国的发展”的大思路,不仅使我国的投资布局开始向沿海地区倾斜,而且为特区的诞生助产。实践证明,“特区”对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使部分地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既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又吸纳了大批中西部劳动力,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2)、行政特区的示范作用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以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在这个构想下,我国已在1997年、1999年分别对香港、澳门顺利地进行了交接仪式,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也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及“特别行政区”构想已在香港成功实践,并正在澳门实施。特别行政区保证了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并对内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用非常规的发展思路解决问题的典范,是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艺术的结晶。它们(特别是“经济特区”)是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结果,邓小平独创性地把非均衡发展战略运用到经济领域,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问题,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解放,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

3、西部电视特区的应用

现在,我们再次把非均衡发展战略运用在我们的文化产业、电视产业发展上面:设立“文化特区”、“电视特区”,政府给出政策,先行发展某一地区文化电视事业,利用地区的资源、财力、管理、技术、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势,使他们的发展速度先快一些,然后通过发展,对其他地区起一个示范和鼓舞作用,为中国的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探索一条道路,最终带动整个文化电视产业的发展进步。

在中国这样有长期计划经济、而且有高度集中习惯意识背景的国家中,政策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差异与平衡的作用力是特别强的。深圳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崛起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重镇,浦东从一片穷荒之地崛起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耀眼的明珠,都是政策下的受益者。“东南沿海经济起飞有五大因素:时代因素和地缘因素,港澳台因素和华人因素,历史文化因素,政策因素,特区因素。这五大因素中,如果只有前三个因素而没有后两个因素,东南沿海经济是不可能有现在这种局面的。”③实际上,特区因素归根结底也属于政策因素。改革开放以后,沿海一带,广东、深圳,一批新闻传媒乘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有利条件,凭借经济迅速强大的区位优势,率先突破地区经营的限制。在信息就是财富的信息时代,伴随着传媒的经济属性、产业属性在中国日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传媒开始直接介入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并扮演起日益突出的经济与政治、文化交织的重要角色,沿海媒体充分利用这一先机和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政策给其媒体、带来的巨大政策优势,抢先发展——优先吸取全国各地的信息资源,也包括传媒经济资源,加快地方传媒经济资源往沿海传媒的流动,也包括地方传媒人才往沿海传媒的流动,使沿海传媒成熟并优先成长起来。

因此,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来说,对于“特区”的探索要给予充分的政策宽容,在行业准入、信息、资本融通、运行体制、人才高地等方面,尝试与传统媒体比较相对宽松和鼓励创新的“特区”政策举措,并允许在探索中暂时的挫折和局部的失败。实践已经证明,政府主管部门的放手和承受能力,将是“特区”建设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更具操作意义的是,西部地广人稀,地处边远,在全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均落后于东部,改革纵有不太顺利之处,对全局影响不大,而若有成功经验的话,更易于推广,所以西部电视媒介的改革,西部电视特区的设立是可行的。综观我国经济、政治特区的设立,地域上均处于东部,那么,从考虑地域发展平衡性的角度上来看,我们认为,“文化(电视)特区”的设立应该在西部,以文化(电视)事业的超常规发展带动整个西部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以求整个国家的协调发展。

我们有理由坚信:建立“西部电视特区”,发展西部电视产业,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推进国家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是西部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注释:

①黄汝德著《试论漏损现象及其克服途径》,载《区域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第78页

②刘吉端《国外二十种经济发展学说介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总第1304期,第17一180页

③黄寅逵《长江流域沪蓉经济合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参考文献:

1、[美]艾德加,m.胡佛,王翼飞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异同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极端重要地位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研究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做以区分,挖掘其中的个性和共性。而且,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对于正确看待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正确理解和处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矛盾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指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西方经济学是指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后到目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发展起来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以塞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人的《经济学》为代表。

一、起源与轨迹差异

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者共同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劳动分工为起点,详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初始的分配规律和生产模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为亚当•斯密为自己提供了思想的灵感和来源,只是这两个经济学在后续的发展和继承中走上了分岔路而已。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在描述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上是准确的,但受限于他的时代,亚当•斯密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这一历史规律。马克思通过改进这一学说使之能够伴随历史进步而坚持其正确性。但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原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思想具化和数学建模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修缮完善,像类似不对称信息、外部性理论等,类似凯恩斯主义则是回应经济失灵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发展完善,它们只是在同一理论源头发生而形成的不同理论。

二、理论形成路径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乎可以算是马恩两人的合作的成果。《资本论》真正的创作时间,应从1844年马克思把研究重点从哲学转入政治经济学后起始,直到1865年底第三部分草稿写作完结,至1867年第1卷的出版,大约20年时间;后期第2和第3卷的写作和修订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总共大约40年时间。所以说,马克思本人对《资本论》核心思想的创作应该集中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而西方经济学是由西方众多经济学家共同积累而成的。自1870年边际革命的蓬勃,马歇尔的集成,到张伯伦等对微观部分的完成,自凯恩斯开创宏观体系,希克斯等人的完善,到塞缪尔森的整合,再到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和供给曲线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创作史的路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来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历的时空跨度更大更长,所以流派缤纷,但是西经的内在体系逻辑不如马经的清晰连贯。

三、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虽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部分组成,而西方经济学也包括这四部分。然而对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来说,可以援引塞缪尔森在他《经济学》著作里的话:“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简而言之,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中合理配置而使人类需求获得最大满足的一个社会科学;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由此便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看法是有明显差异的。通常来讲,“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与生产力建立联系来探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相比较而言,马经因为其建立的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故而它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更为重视,但西经则对解释和预测表层经济现象更为重视。

四、利益和立场上的差异

经济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科学,所以它有一定利益立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从阶级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力证社会财富是工人阶级劳动创造的,那些被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理应重归工人阶级所有。而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古典主义,通过表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等优势来证明其合理性。但双方无论从彼此汲取多少对自己有益的成分,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自身的本质属性和阶级立场。历史和实践向我们明示,经济学家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去接受代表自我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代表自我阶级的利益,维护自我阶级的立场,选择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等态度去研究、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鲜有例外。

五、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立的基础。由于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认为,虽然变化的供求关系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但商品的价值才是商品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供求关系只会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以供求均衡为基础的,它不像马经那样存在独立于价格之外并决定价格的抽象的价值本质,而将商品的价值视作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实物交换比例,在货币条件下表现为商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这样价值就与均衡价格完全一样了。正是因为把价值定义成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野里,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转化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一切非劳动收入,工人工资只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全部价值均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而西方经济学把“经济人”视作起点来研究,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仅把劳动当作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所以说西方经济学将工人的工资视同如利息、地租一样的生产要素对生产贡献的报酬,因而不存在对工人剥削的问题,认为这只是社会成员各方自发自愿交换的结果。

六、研究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都不会一直稳定永恒,所以视社会发展为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认为社会经济形态总会向更高级的形态更替。但是西方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主义和唯心史观的方法论,由于西方经济学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因而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将永恒稳定的存在,构建了一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规范分析也十分重视,用抽象定性的方法研究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的经济制度本质规定,要特别注重对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但西方经济学却重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推理、计量、检验等方式,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具体资源配置、分配制度、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宏观和微观的市场调控方法进行探究,可达到为经济主体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目的。

七、结论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不管是起源轨迹、理论路径、还是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抑或是研究方法的选择,总之以上多种差异,最终归结为马经和西经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结论上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阐述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它更着重于通过概括经济规律而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却是通过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来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简而言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和供求关系,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着重考虑资本再分配问题,把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流通方向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彭德林.新制度经济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塞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8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致力于建立一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经济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很有可能。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三个方面浅析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对立统一

1社会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萨缪尔森曾在他的《经济学》中讲到,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作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要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在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看来,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有效地利用生产性资源。因为人们有效利用生产性资源是一种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说,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侧重生产力研究的学科,它的强项不是生产关系研究。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门侧重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它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马克思终生致力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背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方面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确是对立的关系。

虽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联、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在对立的统一中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讲到,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客观上存在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研究生产力变化规律的西方经济学与研究生产关系变化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应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十分重视生产力研究的,不然,就提不出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论断了。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没把生产力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也很重视生产关系问题,然而,又理智地拒绝研究生产关系,人为地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割裂开来。但是,就系统、完整的这门经济学来讲,它应是全面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研究,而不该顾此失彼。

2理论基础: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长期争论而不能统一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者指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效用价值论)是主观唯心的庸俗理论,判定只有劳动价值论才是客观唯物的科学理论。他们认为,商品是以它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效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一经生产出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发生边际变化,从而是一个客观的唯物的概念。由此得出,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理论的西方经济学,因它的主观唯心性而不具有科学性。劳动价值论把使用价值当作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客体,是具有客观唯物性的,因此也就具有了科学性。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主观地使其完全对立起来,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用价值被认为是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能力,其显著特征是有用性和稀少性。在效用价值论者看来,物有用而不稀少,没有价值;物稀少而无用,也没有价值;只有既稀少又有用的物品才具有价值。效用价值论者把物的有用性作为效用价值的一个特征看待,则劳动价值论者把物的有用性作为使用价值的定义看待。因此,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看作商品的两个因素,认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及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效用价值与价值,进而为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统一奠定了基础。因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体系是以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体系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且由于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两者的对立统一,所以就有了统一的可能。

3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寻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统一

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学理论。因为我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发展市场经济,所以就必然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又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用成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有机统一奠定了现实基础。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太完善,法律法规亦不健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不和谐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和谐的问题仍很突出。若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机统一起来,就会因看到这些不和谐现象而否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会否定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环境下,是因为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而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统一的话,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而需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9

[关键词]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旅游品牌;市场调查

[Doi]10.13939/ki.zgsc.2016.38.210

1问题的提出

为完善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山东省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2013年8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发展规划》。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德州、聊城、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6个地级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等2个县级市;规划面积和人口均占全省40%以上。

加快西部经济隆起带的经济发展,产业隆起是核心,而旅游产业无疑是带动性和隆起性效果比较明显的行业,在吸纳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宜抓住当前有利的发展机遇,大力加快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发展,它将是西部经济带隆起的重要引擎。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竞争已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联手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势在必行[1](陈小洁,2006),因此要加快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发展,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第一要务。

学术界对于山东旅游发展的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冯群力(1984)提出了开发利用山东旅游资源的3点设想[2]。王衍用(1994)提出了“三路两水”的山东旅游发展格局[3]。于杰(1997)提出了山东旅游事业发展的3点设想[4]。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区域战略规划的出台和山东省经济战略的调整,学者们对山东旅游的研究由省域转向区域,一是关注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旅游发展[5](徐福英和刘涛,2012)与合作、旅游空间结构[6](康伟,2012)与旅游产业布局[7](梁姣娇,2013)等;二是关注了山东黄色经济区的海洋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耦合问题[8](王艳明等,2014)。最近几年特别是2013年以来,山东省“一圈一带”的研究开始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一是提出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二是探讨了地级市如何融入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建设发展问题,如段伯汉(2014)就菏泽融入西部经济隆起带的优势、劣势和发展重点与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9]。王邵军(2014)就西部经济隆起带和枣庄市发展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综上所述,学界对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研究多是停留在地级市融入发展的对策层面,而对西部隆起带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较为薄弱。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品牌设计进行探讨,为打造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第三增长极,造就山东省“川”字形旅游发展态势,引领西部经济带的隆起,实现山东省东、中、西旅游业和谐有序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2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旅游品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品牌缺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旅游先后出现了“一山一水一圣人”和“走近孔子、扬帆青岛”的旅游品牌。前者是从市场角度自发形成的产品品牌,后者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供给角度投射形成的产品品牌。这两大产品品牌随着市场的孕育发展完善,逐渐演化成“山水圣人”鲁中文化旅游带和“黄金海岸”鲁东海滨城市旅游带两大山东旅游知名品牌。“山水圣人”旅游品牌主要是山东中部的济南、泰安和曲阜等城市形成的旅游带。“黄金海岸”旅游品牌主要是山东东部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蓬莱等城市形成的海滨旅游城市群。

作为山东经济增长第三极的西部经济隆起带,虽然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实力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落后,但是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并不弱势。德州、聊城、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6个地级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缺少统一响亮的旅游品牌,在市场上难以与“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两大知名品牌并驾齐驱,对西部经济带的隆起发展非常不利。

2.2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各地级市的旅游品牌重叠现象严重,同质化倾向突出

鉴于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各地级市一致强调要建设城市旅游品牌,树立城市旅游整体形象,打造形象鲜明、特色迥异的区域旅游新格局,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旅游主题宣传口号作为城市旅游品牌第一要素,近年来6个地级市先后推出了反映本地特色的宣传口号,希望传递给游客鲜明有力的到访理由。然而通过对西部经济隆起带6个地级市旅游宣传口号的梳理,发现旅游品牌重叠现象严重,同质化倾向问题突出。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枣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和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等三市的旅游宣传口号趋同,都在宣传运河,把宣传的重点重叠在一个大运河上面,吸引游客的层面无形中就缩小了。德州(厚德载物,有德之州)的旅游宣传口号并未提供给游客任何旅游利益,尚显空洞。菏泽(中国牡丹城)的宣传主要依赖牡丹,给游客的感觉是菏泽除了牡丹就没有其他可以游览的项目了,人为地缩小了菏泽旅游的市场宽度。临沂(灵秀山水,亲情沂蒙)的旅游宣传主要依托蒙山、沂水和沂蒙人民的特殊情怀,这样的宣传效果相对要好一些。

2.3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旅游经济指标靠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现有四条优势旅游资源链条:儒家文化旅游链(曲阜为中心,涵盖邹城、泗水、嘉祥等地);水浒文化旅游链(梁山、郓城、东平、阳谷等地);运河文化旅游链(枣庄、济宁为中心,涵盖德州、临清、聊城等地);红色文化旅游链(枣庄、临沂、菏泽为中心,涵盖周边相关县市)。尽管资源优势明显,但从旅游产业的经济指标来看,临沂和济宁的旅游收入2010―2012年来徘徊在两三百亿的水平,且差距不大。其余4个地级市旅游总收入的指标均停留在两位数的水平。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6个地级市同期在山东省17个地市的排名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临沂和济宁一直排在中游以上水平,其余4个地级市也一直排在下游水平,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3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品牌设计

3.1旅游品牌设计的指导原则

旅游品牌设计考虑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最成功的品牌设计必须要坚持三个方面的指导原则:一是找到“第一”。由于自然和人文的差异,每个地方都存在独特的“第一”要素,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要素;二是击中游客的心坎。当地的“第一”要素能否转化为市场卖点,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第一”要素能否击中游客的心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工作是双向进行的。换言之,我们也可以从游客的心坎去挖掘当地的“第一”要素,这就是市场导向的旅游开发。三是确立“唯一”。这里主要是对竞争对手的考量,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好避开竞争对手的锋芒,独辟蹊径,求同存异,找到为市场认可的“唯一”要素。

3.2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3.2.1旅游投射品牌的调查

旅游投射品牌主要是由地级市的旅游官方组织要向市场传达的关于该地旅游的名称、口号、标志或是它们的组合等。其中旅游宣传口号所传达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旅游投射品牌的首要展示载体。为了解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6个地级市的旅游投射品牌情况,笔者主要是通过对这6个地级市旅游宣传口号的搜集分析来完成。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笔者从德州市旅游政务网、聊城市旅游政务网、菏泽市旅游政务网、济宁市旅游政务网、枣庄市旅游政务网、临沂市旅游政务网等旅游官方网站收集了各市的旅游宣传口号和旅游基本信息等情况,据此重点分析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当地“第一”特色;二是最想向游客传达的特色。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3.2.2旅游感知品牌的调查

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游客在旅游活动前无法感知旅游产品的质量,只能通过一定的旅游品牌来认识某地旅游的基本情况。因此旅游感知品牌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事先感知而自发在脑海中形成的关于该地旅游的基本认知。

为了解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6个地级市的旅游感知品牌情况,笔者于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分别在泰山的天外村景区、泰山的红门景区和方特3个景区的出入口处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在3个景区共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72份,有效率为93%。在372个样本之中,男性游客220名,占59%,女性游客152名,占41%;年龄以18~50岁人数最多,为269人,占72%;受教育程度方面,以高中及以上人数为最多,共253人,占68%。利用excel对372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梳理,采用频度分析法,对游客感知品牌中出现的相关术语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表2中的结果选取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

通过对旅游投射品牌和旅游感知品牌的调查汇总分析,笔者对它们的契合程度,特别是对地级市旅游官方组织最想传递和游客市场最为认可的品牌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6个地级市的契合情况有所不同。其中临沂和济宁的契合程度高,表明这两个地级市旅游供需双方在旅游品牌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认可程度较高;而枣庄、聊城、德州和菏泽的契合程度低,表明这4个地级市旅游供需双方在旅游品牌上存在分歧,还没有普遍认可。

3.3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品牌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雾霾、拥堵等城市病的出现,人们亲近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游客旅游需求的脚步正从城市向乡村迈进,乡村旅游自然而然成为人们远离城市喧嚣与烦扰的重要选择。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强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山东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努力适应游客需求的转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尽快把山东省建设成为乡村旅游名省、强省。

当前在国内外市场上,山东省已有了“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两大旅游知名品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山水圣人”旅游品牌主要是山东中部的泰山文化、泉水文化和圣人文化,这一知名品牌以文化著称;“黄金海岸”旅游品牌主要是山东东部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蓬莱等城市形成的海滨旅游城市群,这一知名品牌以海滨风光著称。因此对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品牌设计,要避开与鲁中文化旅游带和鲁东海滨城市旅游带的正面冲突。

参照上述旅游市场调查的结果,重点从游客最认可的特色出发,兼顾旅游官方组织最想向游客传递的特色,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进行旅游品牌设计。一方面,游客最认可的特色包括沂蒙山、三孔、台儿庄、孔繁森、德州扒鸡、牡丹,抽出沂蒙山和台儿庄将其归类为战争题材和红色记忆旅游。众所周知在当代历史上,在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以百姓群体英雄的形象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这种“红色精神”凝聚了山东人民对革命、对国家、对共产党质朴的情怀,淳厚的情意。孔繁森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代表,忘我的奉献精神享誉华夏。另一方面,旅游官方组织最想向游客传递的特色,有3个城市集中在大运河上。大运河山东段,流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个地级市,全长643公里,是山东省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的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3个城市都在宣传运河旅游,优质纯净的河水和独特的运河文化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特色资源。另外,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长期以来是山东经济版图中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域,城市发展水平不高,乡村的城镇化率不高。辩证地来看,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较好,孕育出了驰名的微山湖湿地和美丽的菏泽牡丹。当地的乡村原生态气息浓厚,民风淳朴,民俗旅游资源优越,孕育出了粗犷豪放的山东大汉和久负盛名的德州扒鸡等小吃。因此,适应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旅游品牌宜定位在“淳朴的乡村乡情,清静的乡野风光,纯净碧蓝的河水湖水,原生态的生态风情”,将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旅游品牌设计为“清乡碧水”鲁西生态风情旅游带,旅游主题宣传口号为“淳乡纯水,生态鲁西”,向市场展示山东旅游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形成“山水圣人”鲁中文化旅游带、“黄金海岸”鲁东海滨城市旅游带和“清乡碧水”鲁西生态风情旅游带三轮驱动的山东旅游新常态!

4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旅游品牌设计为“清乡碧水”鲁西生态风情旅游带,旅游宣传主题口号为“淳乡纯水,生态鲁西”,这是品牌设计的第一步。诸如旅游品牌的标志和图案等问题以及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上6个地级市的旅游品牌设计问题以及随后开展的品牌推广等问题,篇幅所限,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小洁.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2]冯群力.试论山东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J].东岳论丛,1984(2):21-24.

[3]王衍用.关于重建山东旅游格局的设想[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0(4):49-51.

[4]于杰.山东旅游事业发展设想[J].发展论坛,1997(2):45.

[5]徐福英,刘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85-87.

[6]康伟.基于点轴理论的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7]梁姣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布局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篇10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7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为此,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福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对台的独特优势,先行先试,找准定位,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落实到位,才能真正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深化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深化体制改革,重在解决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瓶颈,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一是要继续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市场机制不断增强。但是,从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看,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很大程度上与经济体制没有完全转化到市场化轨道上有关,市场化改革远未到位。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市场化改革来解决。为此,务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排除各种干扰,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创造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二是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没有一个高效的责任政府,不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效的责任政府不仅能创造和维护有效的市场机制,而且能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围绕谋划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尤其是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要完善决策体制,强化责任,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就是一个重要方向标,引导着干部的努力方向。干部考核评价既要充分体现注重实绩、鼓励创新、奖罚分明的干部使用原则,又要通过考核评价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加强对干部的考核评价,有利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把工作和精力放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上。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进一步激活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关键在人才。人才数量不够和人才层次不高一直是制约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必须把实施人才战略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一是要抓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大量人才;另一方面要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是要抓人才引进。能不能吸引和集聚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要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通过项目、课题、产业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海内外人才。要善于用事业、用激情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集聚人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重要的人才高地,为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是要抓人才使用。没有人才,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有了人才,要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激励、高效的用人机制,创造一个更有利于人才充分发展的平台。坚持“人才是本”的经营理念,始终把人才当作创业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做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每一个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才都能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是要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资源通过市场化配置将更加充满活力和竞争力。要重视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构建人才供需信息网络,提高人才市场服务水平,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施人才战略,关键是要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机制。只有把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机制作为实施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才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加强闽台合作与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国家间、地区间的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闽台经贸合作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就是要充分发挥福建的对台优势,密切两岸经贸联系,提高闽台合作水平,促进海峡两岸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福建投资环境的改善,闽台经济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

一是要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紧紧抓住台湾投资环境日益恶化,产业纷纷外移这一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做好台湾产业的对接和投资引导,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使福建成为台商在大陆的重要投资集散地,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大平台。

二是要全面加强闽台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之一。闽台农业合作有利于促进福建传统农业改造升级,提高福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农业生态环境相似,生物节律相同。福建农业资源丰富,尤其是具有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而台湾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明显,闽台两地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合作可谓互动双赢,相得益彰。既要积极主动承接台湾的农业转移,鼓励台资兴办农业项目,又要有目地引进台湾的技术农民和农业专家来闽投资创业,以此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当前,闽台农业合作刚起步,许多合作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今后要在建立健全机制上下工夫,使闽台农业合作经常化、制度化,推动闽台农业合作向更高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三是要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台湾文化根在大陆,闽台文化源远流长,有割不断的密切联系。福建地处海峡西岸,有着开展闽台文化交流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根同源的文化是闽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闽台文化交流日趋紧密,极大地促进了两岸民间往来。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对福建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合理加以利用,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福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挖掘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历史渊源的民俗文化,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台胞回福建寻根问祖,寻亲访友,观光旅游,投资兴办企业,开展经贸活动等。加强闽台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要突出发展这一主题,一心一意谋发展,又要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是造成经济发展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效益不高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和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壮大发展产业集群,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推动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关心和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逐步转变为自觉的行动,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来发展生产。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完善立法,强化监督,保证循环经济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才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源环境问题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核心是技术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就是科技创新。福建省委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表明科技创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大批创新型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经济发展由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为主要推动力向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增强科技创新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消除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科技投入机制,激活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