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十篇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十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1:57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1

小学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课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人才,虽然授课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识教育,但并不系统、全面。要使小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为老师应对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培训中,我在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中,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

9月我有幸参加了经开区教研室组织的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使原来懵懵懂懂的我收获颇多,专家和老师们的讲解,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一年级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抓细抓实,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今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解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一切要从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孩子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七月七日参加了由教委组织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时间两天,上午听了一年级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各一节,并观看了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视频,下午听了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反思和县小学教研室钟晓菊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详细解读。这一天的培训,总体感觉是严谨且高效,受益匪浅。

伍才英老师上的一年级《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生感受校园里的各种铃声,通过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乐生活”的“法治”教育。这节课在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刚入学的孩子,采用对口令、小组竞赛、表扬激励等方式,行之有效,课堂井然有序,彰显了教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园童谣”,学生对“铃声下的规范”学得快,记得牢。

培训是短暂的,付诸实践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经常复习培训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肩负着学校的深切厚望,我于10月8日有幸赴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20xx年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自20xx年秋季一年级开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培训教师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智慧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领悟。

如今,培训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一半,以下是这几天我对这几次讲座的浅薄的见解与体会:

听的第一场讲座是成尚荣老师的《道德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虽然不是专业的道德教师,但被成尚荣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深深吸引。因此,对这堂课非常有兴趣,津津有味地认真聆听成老师的独到见解。

首先,成老师论述了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而这门课程,是一门道德与法律的相结合的课程。“法治是对道德的支撑,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在人们心中,离不开道德的滋养。”我对成老师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感触,这句话我的见解是:法治是道德的保障,如果没有法治,道德会被随意破坏与践踏,法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而法治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最高的体现,法治应该是为道德服务的,如果法治背离的道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由于某种情况下,法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道德还是对法治的一种补充。两者是相互依存、支撑与补充的。接着,成老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论述了道德教师该如何进行专业成长,我从中收获良多,不仅清楚了国内道德教育的方向,而且了解到国外道德教育的成果。总而言之,通过这次讲座,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曙光和希望,今后一定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道德课,虽然的一个老师的力量有限,但是千千万万的老师也是由一个教师组成,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我国的国民素质、道德水平才会慢慢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才会越来越好。

第二场是孙彩平老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低段教材整体解读》,孙老师这堂课让我们非常直观的认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非常有指导意义。

专家讲到新旧教材的不同,并进行了对比,新教材将德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落实《课标》要求和大纲精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传承的过程,还讲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标、内容、工作要求。专家还列出了小学一二年级法制教育图谱,并列举了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单元课例,教材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启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成长。

另外,汪老师的《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讲座也让我记忆犹新,对今后我教学有着很重要指导性意义。

首先,汪老师提出,“为什么要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的这样一个命题,他是从“德多才少”、“才多德少”这两点来加以解释。而我听后的见解是,德和才一样重要,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更危险,就像我曾经和学生开过一句玩笑话说的那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有头脑、有技术、有能力,他们如果做坏事,造成的社会危害会更大。所以,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如果做不到德才兼备,也就枉为人师了。然后,炎老师从理论基础、具体措施这两方面提出,我们该如何去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教师,他的智慧与理论让我十分折服,今后一定要把其具体运用到我的教学生活当中去。

还有很多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就不一一道来。他们的智慧、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光亮,照引着我的教育职业生涯。此次培训进行到这里,我受益匪浅,在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8月21日,有幸到二小参加了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培训,培训时间虽短,却让我感受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在谭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通过培训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

教材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06-02

目前全国有独立学院292所,在校生人数约350万人,承担了20%以上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规定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规律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研究。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作者对多所独立学院进行了调查和走访,并查阅了各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各校教务系统的网站,发现我国独立学院都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而且都是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的。也发现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不稳定

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主要是聘请母体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或是聘请相关的离退休教师进行教学,很少有独立学院专门建立相对独立的、稳定的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作者查阅了一百多所独立学院的网站,只有若干所独立学院建立了政治理论课程教研部门,这说明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这种情况势必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教学改革难以推动,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照搬母体高校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权威,强调学生的接收。缺乏讨论教学、体验性教学,更是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呆板,教学手段单一。

(三)课程内容选择缺少特色

目前独立学院都是按照国家统编教材和一些示范性课程教学方案(ppt)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分布、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等方面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特殊性。由于沿袭其他院校的教学内容选择方式,导致课程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较少,如视频影视内容少、道德两难情景设计少、法律案例设计过少,等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其他院校一样,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没有制度化,没有列入课程计划;有的院校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缺乏知识应用的环节等等。实际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法律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在知识与素质、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见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五)考试评价方式不科学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一般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实际上,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很难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形成科学结论的。书面考试只能考核到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法律认识,并不能很好地考核到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法律素质与行为能力。而知识与素质、能力并不一定能建立一致的关系。

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

独立学院要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和独立学院学生特征,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一)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定位,这种人才的具体规格是: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1]。另外,独立学院具有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学生特质,其优势表现在:(1)大部分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十分刻苦,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欲望,这是独立学院学生的主流和根本性特质所在;(2)大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强;(3)部分学生基于家庭背景等原因使得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多,见识比较广;(4)很多学生知识面比较宽;(5)小部分学生特长比较突出。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整体的知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2)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3)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4)极少数学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内心世界比较空虚,对自己的认识、定位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比较迷茫;(5)少数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没有很强的进取意识[2]。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定位和学生特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要利用灵活高效的民营办学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支高效精干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以适应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而且要经常性地通过教学比武、教学研讨等形式,引导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定位和特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须破除传统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新颖化的教学模式。一是要构建师生互动性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增加讨论课程环节,就一些“道”与“法”严重冲突的问题开展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二是要构建案例教学模式,重点引入典型案例教学,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带领学生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便于学生学习、效仿和运用。三是构建主题教学模式。主题教学可以是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是针对某一敏感问题开展专门论述,或是针对某一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旗帜鲜明的思想教育,或是针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层次剖析,等等。在主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回避现实矛盾,要紧紧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既能明理,又能动情,还能应用。

(三)精选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涵盖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非常庞大,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成为改进教学的关键所在。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全面兼顾(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三观”、“三德”、法律基础),又要重点突出。如在职业道德知识模块的讲授中,要重点突出大学生求职心理、求职技能。在法律基础知识模块中,要突出劳动法律法规。作者在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就专门用两节课时间讲授《劳动合同法》,让学生掌握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本领。如何统筹全面性和重点性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通过细小的知识点推及到大道理、大主题、大方向。此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格外注意突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素质的完美结合。在这方面,必须要充分突出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及区别。如在讲授法律与道德的互补关系时,作者经常运用“大义灭亲”(违反法律关系)和“见死不救”(违法道德关系)的案例来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

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一是要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时的分布方面设置实践课时。设置这种实践课时不是放任学生随意去实践,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参观监狱,组织模拟法庭,等等。教师在这些实践课时中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细致总结。二是要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课程中穿插情境性教学和讨论性教学。因为该课程课时有限,不可能设计过多的专门实践课时。所以要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需要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情境式教学和讨论性教学,实际上也是在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教学形式。

(五)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仅内容庞大,而且教学效果难以通过常规的考试与测量手段掌握。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评价不仅是要科学评价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还要评价是否契合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评价改革,必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改革评价的主体。即不仅要让教师评价学生,而且还要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甚至引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参与评价,以考察这门课程是否真的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二是改革评价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建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知识、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评价,形成基本性的结论,而且要通过日常教学、平常的接触中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变化情况。最后将两种评价方式的结论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结论。三是改革课程考试内容。要改变传统的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转变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课程考试时,要结合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和学生特质,设计较多的应用性、操作性的考试内容。特别是多设计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触及到的道德法律知识内容,如考查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的了解时,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民事诉讼法中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问题。再如在考查学生道德知识应用能力时,可以设计一些道德冲突的案例,让学生根据道德情境和道德体验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3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44-01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生活化教学已然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具体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中,切实有效的融入生活化思维,并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则能够促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知识内化效率。下文,我们将从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思维的意义阐述,过渡到有关教学策略的论述。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思维的意义探析

1.1联系生活能够降低教学难度。道德理论是伦理学与哲学观点的集合,其理论基础相对较为抽象,其知识点也异常繁杂,如果仅靠生硬的记忆只怕难以保证知识内化效率。因此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提出“格物致知”这一概念,其主要阐释了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提升的学习途径。诚然,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中,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则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感性认知材料,从而帮助其建构逻辑化、层次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网络,如此便能够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1.2联系生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纯理论化的教学通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鉴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树立生活化思维,并积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并为其创设起贴近生活且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则能够有效突破学生心理障碍,从而逐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2.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本质而言,道德与法治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而法律则无疑是规范人们行为之准绳。总而言之,道德理论与法治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则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并促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知识紧密结合,从而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拉近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化的学习体验,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积极探究教材内容,并有效整合教材Y源与生活化资源,即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进而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契合点。譬如在教学“平等、尊重与宽容”一课内容时,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表演形式,演绎生活中与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表演内容并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共同探究如何建构起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

2.2结合热点新闻,增强知识的贴合度。现实生活是建构学生意识形态的基础,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因素。鉴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中,为培养学生先进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就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并适当的引入国内外的实时政治,以此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的深入分析、解读,便能够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譬如在讲解“承担责任”一课时,为给予学生提供一个直观化的参考案例,教师则可以引入“韩国总统遭民群抗议遂被弹劾下台”实际案例,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任何人都必须为自身的行为负责”这一法律常识,以此助益于学生建构起责任意识,并以法律知识约束自身的行为。

2.3联系生活,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校内外一体化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之一,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际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开发利用生活资源,从而做好课外延展工作。在开展课外延展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一些特殊功能,我们即可以组建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抑或是调研活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课外教学的生活化,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譬如在教学“偶像与自我”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开展“对偶像的基本认识”、“自我重要性的研究”等主题调研活动。从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智看待偶像,并正视自我、发展自我,努力做一个独立、理智的个体。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来源于生活,且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想真正引导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就必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道德思想、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促使学生真正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4

[关键词]德育博弈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反思

[作者简介]黄海(1975-),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通识教育视阈下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Kt2011188)及2014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Z2014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56-02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释义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加以维持,并相应地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存在使得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有了共同遵循的规矩、准则,是人们用来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简单原则。人类社会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风俗习惯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道德框架。对于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在学术界曾有过争论。伦理学家、思想家们从自身角度出发,对于道德的产生以及道德所受到的影响作过精彩的论述,概括来讲主要有道德天赋论、道德神启论、道德自然论、道德发展论、道德选择论等观点。约翰・马丁・里奇和约瑟佛・L.戴维提斯在《道德发展的理论》中讲到:“道德发展(moraldevelopment)是指个体辨别正误,形成伦理价值体系,学会实际的道德行为的能力的成长”。道德发展理论解释了个体是怎样形成道德的,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道德教育(moraleducation)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为目的,而进行的行为道德规则教育。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的作用日趋明显,现阶段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仅不能弱化,反而更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指高校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大学生施加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养成高尚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它以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为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为主体,融合人文选修课和各类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为一体的大学德育课程。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考查

(一)传统道德教育的建构

“道”原义为“路”,在道德一词中就引申为规范、规矩;“德”与“得”相通,但“得”偏重于物质利益的获得,“德”尽管与“得”同音,却包含着精神和意识层面获得的意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秉承“合智德、通内外”的教育理念。早在孔子时,就设定了“以德主教、以德统智”的教育模式①。这种模式主张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德性修养达到自由发展的教育途径。

传统的道德教育传授着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强调传统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道德知识的传输与接受。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仁爱孝悌等道德规范成为中华民族长期遵循的美德。这些都对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延续着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而展开,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教育模式上也沿袭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要求以受教育者的认知为主,辅之以情感教育,注重道德品质的传授,崇尚道义。其最大弱点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要求受教育者从道德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去思考道德问题,缺少道德反思、道德批判和道德创新,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接受。

(二)当代道德教育中政治与德育的博弈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政治教育,这种政治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德育为政治服务”。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德育课程主要开设“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这三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的最基本课程。1951年,国家将三门课程调整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民主主义论”,着重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这一时期,高校德育的一大特色便是突出德育为政治服务,强调一元价值观导向的绝对性。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演变,这种倾向更为突出。

1964年,教育部、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材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指出高校德育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革命的接班人。“”期间,高校德育曾一度受到冲击,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71年。高校复课后,德育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四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7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规定高校的德育理论课程应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四门课程。此后,国家分别于1985年、1995年和2005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课程改革和调整。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课”,课程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透过我国高校德育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德育”和“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改革开放之前的高校德育基本上是贯穿着“德育为政治服务”的理念,突出政治、强调服从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突出政治必然就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强调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服从,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政治标准条件下的一致性。德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而越来越受到挑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政治和德育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三、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

(一)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分离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剧,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迎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突碰撞,西方势力和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使得青年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价值观迷惘、道德观紊乱、信仰危机以及和个人行为失范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然而,现有道德教育的理论解释力缺乏,难以回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深层次影响,难以全面审视和应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复杂社会变革的耦合关系,道德教育理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迷茫和困惑。大学生道德教育一定程度上脱离社会现实,处于“自然界”与“生活世界”的背离状态。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空洞抽象的道德规范知识,学生体验不到自然界与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动和丰富多彩。这种割裂了与社会现实联结的道德教育,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②。

(二)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

道德教育要从根本上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将传授道德知识与提升道德实践相结合,实现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行为等过程的完整贯通,不能简单地将道德教育的这一过程等同于一般意义的智育过程,把生动的道德实践转换成固化的规范知识传授,并且以单向灌输、显性课程和大班授课等形式加以实施。然而,当前的道德教育实践却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生硬的道德知识灌输,教育者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性与物性的区别,缺少对人性的关注,使道德学习成了概念学习,“德育”成了“智育”,“育人”成了“育物”。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训练思维能力,而忽视培育和启发道德精神与价值理性,学生学到的只是工具性的知识,缺乏道德品性的提升,导致学生普遍“有知识、无文化”“有知识、无道德”;另一方面,学科设置越来越注重专业化,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原本相融的系统简单分割,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别执行各自的职能③。

(三)德性培育与规范教化分离

大学生道德教育通常强调规范的教化和约束。这种程式化的固有德育模式,抽离了学生个体性的本质内涵,教育者在德育课堂上所传授的道德规范和概念显得空洞抽象和苍白无力,难以真正渗透受教育者的心灵。一些学生在行动上表现的言行不一、言过其实;或放纵,或盲从(规范);或姑妄听之、阳奉阴违;或难以正确应对情感纠葛、人际障碍、信仰危机,在错综复杂的现实困境面前无所适从。正因为道德教育出现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人文空场”,将规范的教化与德性的培育过程阻隔,甚至代替了德性的培育,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道德诉求,对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规律重视不够,从而使道德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样一来,本应充满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德性提升的道德教育,变成了缺乏主体性道德建构意义、枯燥乏味、惹人抵触的道德说教。

(四)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分离

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质上表现为灌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希望学生无条件接受并认同预设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④,其工具性色彩突出。反观当前我国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地位明显,学生往往从属而被动地接受教育,这是一种封闭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以对道德价值进行正确判断和自主选择,对于教师主导的各类既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学生只能简单被动地接受。大学生有着丰富的个体差异,其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道德理想各有不同,因此,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尽相同。当前,激发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是应然的选择,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根据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将教育的目标要求转化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并付诸实践,培育主体精神,发扬个性品质,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唯此,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长期以来,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而忽视了社会对于个体的尊重与满足。正是这样一种整个社会对个体与集体的评判观念,才形成了说教和遵从的道德教育。

[注释]

①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47.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5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专册; 案例教学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法治教育专册,教材中相关法律知识和行为要求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就法律说法律,就要求说要求,课堂枯燥而低效。案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生活事件进行深入解析,构建还原社会生活的教学情境,让抽象的法律知识接地气[1]。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质疑、判断、分析、反思,自主建构相关主题的法律知识体系[2],并内化于心,生成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结论,涵养生活智慧,形成法治意识,促进行为自律,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儿童立场,涵案例以法治意蕴

小学法治教育案例的选择要力求突出儿童立场,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正面引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法治教育案例要立足儿童主体性、生活真实性、社会典型性、教学针对性,并力求语言简洁、叙述完整、条理清晰、指向明确。例如在第四单元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关于维权领域的认知情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的事例1和事例2进行了补充,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重点讨论的议题。案例1: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吕慧娴建议张彤爸爸依据《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对于这个案例,补充了去哪里申请劳动仲裁,以及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有效时间等关键要素。因为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很多人遇到类似纠纷都不知道去哪里维权,一拖再拖,一等再等,最后错过了劳动仲裁的有效期。这样的补充,有助于学生了解“劳动仲裁”这一维权方式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素。事例2:王晓蒙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拴狗链的狗咬伤,吕慧娴建议他和家长依据《侵权责任法》向狗的主人索赔。这一案例牵涉到维权当中的“私力救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私了”,但是这种维权的前提是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这种理性的态度和理想的方式,因此在教材所提供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活呈现了新闻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被宠物狗咬伤后,协商不成,物业、派出所出面调解,达成协议。律师解说,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进行诉讼。这样的案例选择,将维权的协商及调解、诉讼等方式进行生活化的呈现,帮助学生做到“一案多得”。教学中对课文中的两个案例进行补充和完善是基于儿童的认知基础和现实困惑,只有选择恰当、针对性强、完整的案例,才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后面的教学展开奠定基础。

二、厘清脉络,定案例之使用时机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使用是要明确案例教学的宗旨,用生活事例来诠释法律条文,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理解,形成观点。案例教学是基于每一课的整体知识体系的结构,在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厘清教材板块与脉络、知识点与话题,精准定位案例教学的使用时机。例如在第四单元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教学中,“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关于法律规定的重要的年龄节点,学生知之甚少,特别对于“8岁是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这一法律规定更加难以理解。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自主讨论“知识窗”中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通过互相讨论,自主探究,释疑解难,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重点讨论哪个年龄,不理解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用视频形式出示新闻案例——一年级小学生给游戏充值数千元,家长是否能追回?通过观看案例前半部分的叙述,引发学生思考,并结合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进行分析,未满八周岁的儿童无民事行为能力,他的充值行为法律上不予以认可。最后做出判断,家长是可以跟游戏开发公司索回这笔费用的。通过开展这一生活案例的讨论,将学生对与之相关的年龄节点的法律意义建构起来,理解不同的年龄节点享有相应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人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人性的需要,以人为本,真正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看重并促进实现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凝聚了共识,动员了尽可能多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包括大学生群体,他们也是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和依靠力量,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政治态度也是检验我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试金石。

但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弊端,表现之一就是不够人性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性有余而现实性不足,政治色彩过强,基本道德建设欠缺。下面笔者简要分析我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人性化的表现以及改善的对策。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结构僵化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十分陈旧、抽象,与现实世界严重脱节。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属于喊口号和讲大道理,重视教育的形式而忽视教育的本质。①难怪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结合不够,没有回答学生普遍关心和关注的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过于遥远,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亟待加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政治教育”,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含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也是不可忽视和偏废的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道德建设一直差强人意,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公共道德建设等一直没有取得大的成效,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事件折射了全社会的诚信现状,一些极端事件如“小悦悦”被汽车碾过,十几个人漠然视之;药家鑫事件令人质疑个别大学生心目中是否还有道德底线;“我爸是李刚”事件让人看到了当事人心中已无对道德的敬畏,只是充斥着权力的傲慢和嚣张,等等。这些事件以反映了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包括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

2.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守旧,不够科学,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

这突出表现在进行榜样教育时所持有的“完美观”、“理想观”、“重义轻利观”等,有时不合实际,没有坚持科学性。传统的榜样教育在榜样的选择上过于倾向“高、大、权”式的完美人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和感染群众。其实这种观念和做法恰恰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因为不够真实,甚至故意拔高,不能引起群众共鸣。

但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过去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理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和时展趋势的新观念、新理论,把尊重人的需要,特别是自然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例如,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与“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结合起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社会要持续发展,德育也必须可持续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德育的核心原则,批判和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德育资源,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展创新,从而赋予德育以‘发展性’,使受教育者形成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道德水准和道德规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②对大学生来说,就是要在照顾到个人合理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集体利益和肩负的社会责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兼顾道义和功利”,“根植于人性深处的道德动因是多元的,多元的道德动因彼此共存、共同维系着现有的社会秩序”。③人性是复杂的,道德动机也是复杂的。例如对于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行为,许多人颇有微词,但笔者认为,只要是慈善行为,确实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就是值得嘉许的。至于行善的方式,我们不必因为受到“行善要低调、做好事不留名”的观念影响而对行善之人嗤之以鼻,因为这只是方式,带有其个人色彩,是因人而异的。

3.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挫伤了大学生的积极性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人性化的另外一个表现是没有坚持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动机、需要、利益出发,过多从政治需要、社会需要等出发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不强,达不到教育效果。主体性是“由于人在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势作用或动态的功能特性,是对受动性的扬弃、超越”。④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实践性,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缩短与大学生的距离。

以课堂教学为例,“还有不少环节没有做到从学生出发,而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观点陈旧,与实际生活差距太大,不能有针对性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现象;在方式上方法上,命令、说教的口吻多,引导、启发的做法少。具体地说是理论灌输多,实践操作少,重视规范约束教育,轻视个人需要养成,强调服从、集中观念,淡化平等、民主意识,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忽视教学效果”。⑤

在道德教育方面,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即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道德作用的发挥乃至其存在的价值无不以主体性的发挥,以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因此,强调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特征之一,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也应有助于受教育者自觉性的培养和道德自律的达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需要,我们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和认知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用高调宣讲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结果是实效性差,难以为学生所认同,无法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摒弃,代之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道德教育的目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①武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1.24;

②姚春雷,侯蔚.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J].高等农业教育,2007.8;

③彭怀祖.关于道德动因多元的研究[J].理论学刊,2008.11;

④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出版社,2004:144页;

⑤王新文.走出困境:制约高校“两课”教学的因素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7.第25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7

自十以来,依法治国的道路逐渐展开,根据我国国情,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应当进行全面的普法教育,把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摇篮,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建设贯穿其中,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不能简单的进行法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应当对二者进行革新,主要体现在使其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道德建设;革新

一、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联系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逐渐的形成一种法治观念,并且通过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塑造学生的法治精神,从而使得受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和习惯。道德建设则是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强道德素养,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出的一系列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减少违法犯罪的存在。在当前的政治形势之下,进行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而且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策略也是相联系的。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以道德建设为基础

道德建设注重于将道德思想的内化,使得学生在内心树立道德标准,从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能够以道德来维护社会秩序,那就不需要进行国家强制力的干预。对高校学生的法治建设应当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将法律的标准进行升华,使它内化为道德要求,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教育加入其中,逐渐形成高校的法治建设全面化。

(二)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互相影响

法律和道德可以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两者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建设可以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法治建设也可以完善道德建设存在的弊端。道德建设的法治化和法治建设的道德化,二者的结合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这对于建设安全的校园环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法治建设保障了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们内心对于善恶美丑的区分,道德约束是一种自律,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标准,道德对于人来说只能在行为之外存在,根本起不到约束行为的作用。法律的要求与道德正好相反,法律的效力是确定的和强制的,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这时候国家强制力就会出现,给予相应的惩罚。若想达到道德建设的目标,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之路应当辅以法治建设。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综合素养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迈向了新的轨道,正是需要法治意识高的新型人才的时候。通过高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塑造全面的素养。当大学生懂得了法律之后就能去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并且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可以向周围的人进行普法教育,这样就可以形成全民懂法、守法的社会效果,逐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可以建立起来。

(二)符合当代的治国道路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之道,在高校开展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也正符合当今中国的治国方略,并且高校的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进程。高校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率先开展法治和德治的结合,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为全国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当社会上渐渐的推崇这种法治和德治的结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好坏关系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术研究。纵观现今的高校之中,恶习之风逐渐涌现,大学生的违法乱纪行为也频频出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建设的不到位。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而忽视了法治教育,这样形成的校园文化是不健全的,所以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将会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高校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目前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法治教育目标落实不够

就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形势来看,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标,而不是以单纯的向他们灌输法律知识为目的。从总体上看,当下高校通过法治教育向大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目标已逐渐形成,但是,由于高校教育的落脚点在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上,对于法治教育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所以高校教育应当进一步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把目标落到实处,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2.法治教育内容滞后

据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因为大学生法治教育被忽视,造成大学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并且教材单一。甚至有些法律已经修改了,但是,在教材里显示的法律规定、法治观点仍未更新。社会实际和理论脱节,法治教育的教材因未能及时调整和修改而流于形式。另外,教材陈述过于理想,法治课程重视内容目标,忽略过程目标。法治教育课程的核心在法律条文,而非法治文化背景因素及法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整合等。所以,在进行法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多联系实际,以案说法,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3.法治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课堂讲授仍是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但是,老师的讲课方式主要是以向学生灌输大量的法律条文为主,不能将条文与案例联系,对于条文背后的涵义也没有进行阐释,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并且,大多数学生以专业课为主,对于法治教育的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单纯的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4.学生法治品质不足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作用却是个门外汉。在大学期间,老师也并未系统的向学生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学生们对法律的作用的理解也只是根据平时的相关新闻获取,对于法律的内在价值,仅仅靠这些是难以明了的。此外,高校学生对于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是很模糊的,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对于承担的义务更是一无所知了。通过有关的教育,高校学生所有的法治意识渐渐形成,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法律规则,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对于规则本身的了解大部分同学是迷茫的,能遵守规则更是难上加难,就目前高校的一些情况反映,高校学生违反法律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大学生的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利用法律手段来对抗不法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实践不足

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以道德知识的灌输为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相对欠缺。道德是人们内心形成的一种对于丑恶好坏的评判标准,如果没有将内心的意识具体到行为上来,道德建设是不完善的,高校道德教育更应该注重于对学生德行的塑造,以具体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教育。

2.学生耻辱感缺失

耻辱感是人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衡量标尺,如果缺少了耻辱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的行为都以自我为出发点,这样犯罪就会大大增长。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大多是正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反面的耻感教育,使得学生的耻辱感有所缺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自己以为很合乎情理的事情,而这些恰恰是违反道德,甚至是法律的。例如,高校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想象,很多同学把作弊当成了常态,有时候即使被老师发现也不以为然,部分同学甚至和老师争吵。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由于高校道德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耻辱感的培养,加之道德要求的主要靠自我约束,没有像法律一样的强制力,很容易造成学生道德的缺失。

3.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不够

高校的规则制度中都会有一些对于学生违章违纪的处罚措施,但是对于违反了道德的行为,几乎很少有相应的处罚,学生对于道德的态度也就逐渐淡漠。这和道德本身存在的弊端有关,道德因为不具有法制机能,人们在做出行为时,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决定是否遵守道德,在违反道德之后,获得的惩罚也仅仅是迎来人们道德的谴责。这样,道德并不能被很好的遵守,道德标准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措施

(一)相关规定的结合

法律如果不能将它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很难被人们所遵循,同样法治建设之路亦要辅之以具体的规章和条文。高校的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应当用具体的规章来使其制度化,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一起写入高校的规章制度之中是很好的做法,在制度化之后,法和道德相辅相成,共同要求,就可以同时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出约束,学生的违法现象也就可以得以制止。

(二)两种教育主体的结合

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有效途径,要想推动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教师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研究都比较深入,而对于专业之外的学术研究就很少。大学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老师主要是思政老师,即使老师们对于法律也有所了解,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知识并非易事。高校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需要老师加强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甚至可以把法律专业的老师加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法治素养的熏陶。

(三)两种教育理念的结合

高校教育中应当逐渐贯彻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理念,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授课之中积极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除了思政教育,高校教师也可以在专业课之中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法律教育,建立学生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意识的形成。

(四)两种教育实践的结合

学生对于道德问题从小就在书本有所学习,有关道德问题的案例不胜枚举,法律案例也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而被大家所知晓法律与道德不同。但是案例只能对于教育起到辅助作用,对于具体的内容,案例是很难使学生的内形成对法律和道德作用信念,所以对学生的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时候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例如,根据社会调查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可以把书本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实践慢慢的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渐渐增强学生的法治和道德素养,加快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魏高雁.法治建设的道德保障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2]董升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3]云心田.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1).

[4]魏国强.论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科教导刊,2012(4).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8

近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着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给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集中表现为立足法治实践、培养法律意识、解决现实问题三个方面。

(一)立足法治实践: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用社会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检验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必须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制教育与法治建设的关联程度。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些成就不能仅仅在法律活动中、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还应当及时地走进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因此,只有立足我国的法治实践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拓宽大学生的法律视野。首先,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2008年2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对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历程、中国的立法体制和主要法律制度、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政府、司法制度与公正司法、普法和法学教育、法治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作了阐释。2011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构成、特征、完善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两部白皮书都是从宏观上对我国法治建设成就进行的概括,表明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基本态度和举措,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发展预测,应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所接触、掌握的法律知识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自己进一步学习法律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和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当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备受关注的典型案件也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法治建设必然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依法解决社会纠纷、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等具体的法律活动。因此,社会上的法律热点、典型案件的依法处理,疑难案件引发的法律争论等,都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件,特别是对推动我国法治进程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更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案件的了解、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讨论,使大学生对法律在社会中的实施状况等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有“反面”色彩的案件,也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对这些案件的评价中了解更为全面和真实的社会和法律,正确看待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之,法治实践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立足于法治建设的实践,既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让大学生看到法治进程中社会的进步。只有这样,大学生法制教育才能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成为弘扬法治的重要途径,进而实现法制教育的目标。

(二)培养法律意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标

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不仅是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还应当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的法律体系已基本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无论进行哪种社会活动都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在这种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把遵纪守法的观念镌刻到大学生头脑当中,把法律深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心灵追求。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日后顺利步入社会铺路搭桥,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理智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逐步走向成熟。正像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学校法制教育以法律观念教育为主要内容,才能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最终也才能使法制教育内化为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的源动力。因此,学校在法制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应以基本法治理念为核心内容,通过讲解相应部门法律法规知识、介绍社会实例等生动灵活的方式,侧重讲解法律基础理论以及法在社会中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修正以往偏颇的做法。”[5]“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6]法律意识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但对于大学生而言,有两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要:一是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制教育应当使大学生认识到,法律是法治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规则,是衡量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只有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大学生才能认真对待法律,处处推崇法律,使法律融入自己的灵魂深处。二是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观念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习惯则在一定程度上连接着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培养观念和制约行为。通过接受法制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不仅把法律至上的观念落到实处,还可以反过来强化法律至上的观念,同时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和免受各种伤害,也能够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转化到行动中,即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可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和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二者相辅相成,应共同成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内容。。

(三)解决现实问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

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明显不同于过去,他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很多。首先,当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呵护之下,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于是,大学生因琐事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实例屡见不鲜。其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不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要四处奔波寻找工作岗位,而且低年级的大学生也往往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劳动来锻炼自己。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缺乏经验、考虑不周或者受到伤害往往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此外,有的大学生在恋爱、婚姻、考研、申请奖学金、受到纪律处分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因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就采用违法手段进行报复,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以上情况的出现至少说明两点: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在给大学生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既可能成为受害者,也可能成为加害者,而且这种伤害比以往大学生中发生的伤害后果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恶劣。第二,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制教育不具有实用性。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维权不当或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报道并不能否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制教育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此看来,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加强法律的实用性教育,帮助大学生运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已迫在眉睫。只有切身感受到法制教育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帮助自己理性地处理各种纠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遭受伤害的可能性,大学生才会对法制教育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法制教育。因此,解决现实问题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实用性的真实体现。

二、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滞后的具体表现

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2005年,、教育部联合发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基本上是依靠前期的《法律基础》和现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的,尽管也有其他途径和形式如开展法制讲座等,但由于缺乏硬性规定,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在法制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当前,高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主要阵地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已经落后于形势发展,难以发挥法制教育的基本作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法制教育落后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定位不当、内容和途径不新三个方面。

(一)定位不当: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

从最初设立《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以及当前把《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合二为一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带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政治教育隐含在道德教育中。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一再被加强的情况下,法制教育逐渐处于附属地位,大学生法制教育似乎成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当然,对于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的实际状况,不少人持认可和坚持的态度。有的学者强调:“我国的学校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应是‘德育’,而非侧重法学知识教育的‘智育’。”“由于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质,自然包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其中,政治教育是其功能核心。”“法制教育理应承担起政治教育的功能,教师应把政治教育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7]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这种附属于道德教育的定位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法律与道德的统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本功能,但其负面影响也很大。一是这种定位使法制教育课丧失了最基本的普法教育功能。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专业,《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也属于不同的课程,它们应当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讲授。两门课合并之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讲授,而这些教师往往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他们不但无法传授法律知识,而且难以回答大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各种提问。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既不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又不懂法律知识的政治辅导员讲授,其讲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政工人员固然有比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但就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甚至有误人子弟、延误法治国家目标进程的危险,因为法制教育不等于简单的思政工作。”[8]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虽然接受了法制教育,却可能连最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识都不懂,他们在法制教育中学到的法律知识甚至没有日常看新闻学到的多。二是这种定位使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的目标模糊。道德与法律的确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二者的指向明显不同,对人的引导有很大的差别。在法制教育中谈高尚的道德问题或许无可厚非,但法治的精髓是依法办事。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意识,使他们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教导他们根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与道德上的许多高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把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事实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9]在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的情况下,法制教育自然无法达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标。

(二)内容不足:法律知识残缺且无实用性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成为最主要的法制教育场所后,这门课的教材就成为法制教育内容的关键。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这部教材充分贯彻了把法制教育附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定位原则,在大幅度地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后,只用很少量的篇幅介绍法律知识,而且在介绍法律知识的少量篇幅中,也多是介绍法律中的政治性、道德性的内容,对纯粹的法律知识介绍的并不多,许多法律仅仅是列出名目而已。有学者对这部教材提出了两点批评意见:⑴从教材的内容看,仅最后两章是专门讲法律的,原来的一本法律基础书似乎是以压缩饼干的方式压成了现在的两章多内容,降低了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份量。⑵从教材所涉及的法律部门看,基本上是无所不有,但是就各部法所讲述的内容看,犹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法律内容这样的安排,也确实难免既让部分教师觉得法律没什么可教,也让学生觉得学不到什么法律知识。[10]这些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内容上的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不足还有两点:一是着重介绍了理论性的法律知识,简化了应用性的法律知识。教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宪法的基本制度等内容介绍的较为详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关于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过于简单,使法制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生掌握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宪法的基本制度固然重要,但三大部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内容对大学生来讲更为实用,大学生学习之后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遗漏了与大学生的需求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大学生更需要掌握的往往是与自身的学习、生活、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而这些法律由于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占的分量不够大,难以在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大学生虽然学习了法律,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解决自己遇到的现实问题,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自然就会减弱。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下,法制教育的局限性就会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这种过于简单的法制教育脱离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使大学生对法律的掌握落后于社会现实。由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许多法律部门及其基本内容没有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大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学习全面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状况,法制教育自然就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既失去了其道德性、政治性的功能,又难以达到其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解决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缺乏基本法律内容的法制教育由于专业技术性要求不高,更加剧了一些不懂法律的教师授课的可能性。既然法制教育没有多少法律专业的技术含量,对法律知识略知一二的教师通过简单培训就可以登台授课,这样既误人子弟又使法制教育如同儿戏,使法律和法制教育失去了严肃性。

(三)途径不新: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关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学界批评的较多,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开设过于单薄,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教育途径。如有学者指出:“当前,很多学校把法制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量给大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主观上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制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使法制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11]另一方面,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课堂讲解,没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有学者批评道:“高校的法制教育方式单一,就目前而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法律基础课,而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却仅限于课堂讲解,理论与实际脱节,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工作变成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应付考试,加之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但使学生很难树立法制观念与法律信仰,而且还会导致大学生觉得法律离自己现实生活很远。”[12]当然,在实践中,一些高校还通过邀请法律界的权威人士进行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等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基本取决于主管人员的兴趣爱好,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没有形成规模和制度。高校法制教育途径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说明,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不新,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忽略了网络时代社会变革对法制教育的影响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教育、教学方法中的运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资料的收集、信息的传播、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学设施的配备等都异常便捷,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育逐渐走向公开,教育资源越来越具有共享性。大学生法制教育只有正视社会进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各种资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的努力方向

立足新形势,结合法制教育的属性和特点,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落后于形势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创新势在必行。“创新是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动力和源泉。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创新,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提高创新力,使法制教育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既要创新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的坚定性;也要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更要创新教育内容,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渗透性;还要创新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法制教育的协调性,使法制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提高。”[13]这种思路非常值得肯定。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关涉很多领域,笔者认为,针对其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可以从找准定位、更新内容和拓宽途径三个方向入手。

(一)找准定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思想品德培养

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应当找准法制教育的定位,这是解决当前法制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前提。对法制教育进行定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摆正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这一问题既困扰着当前的法制教育,也决定着日后法制教育的成效。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认识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应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教育重在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学生的外在行为。两者犹若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厚此薄彼。”[14]但这种认识过于笼统,回避了二者的对立关系。因为法律和道德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控手段,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范畴,二者在一定领域和一定层面存在矛盾。摆正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关键是弄清二者是附属关系、并列关系、此消彼长的关系或是其他关系。对于这些关键问题的回答,学界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是:法制教育附属于并服务于道德教育。如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必须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法制教育应该宣扬法律之应然和必然之道德,并使之成为大学生进行道德评判的起码标准。……法制教育应该担当起宣传我国基本法律中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任务,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15]这类观点目前占主流地位,而且在法制教育实践中得到贯彻,但目前法制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多是由这一观点引起的。另一类观点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独立。如有学者指出:“大多数人认为法制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法制教育以法律为核心,德育以道德为精髓,两者尽管有密切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法律关注的是整体,道德关注的是个体,法律和道德不是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16]这种观点或许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对新形势下的法制教育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而言,法律一般被认为属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处于道德的较低层面,强调人们“在行为上不能作恶”;道德主要属于高层次的追求,强调人们“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应行善”。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要求每个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行善,但可以要求每个人在行为上不能作恶,所以法律的要求更易于达到,法律更能得到人们的遵守。而在法治社会里,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是法律而不是道德,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而不是道德意识,要求他们依法办事而不是依道德办事。从法律与道德的这些分歧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但不能附属于道德教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道德教育,即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放弃力不能及的高尚要求,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守法公民,积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值得称道。在新形势下摆正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更要注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法制教育所培养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因为他们能够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很多要求并非空洞无物的口号和遥不可及的幻想。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要学会运用法律审视过高的道德要求,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理性地选择去做道德高尚的人还是做遵守法律的普通人。显然,法制教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好坏,良好的法制教育能够促进思想品德的培养。

(二)更新内容:既传播法律知识又授其应用技能

找准法制教育的定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思想品德培养,不仅意味着法制教育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道德教育的领域,尽管它在某些时候和某些领域具有道德教育甚至政治教育的色彩;而且意味着与道德教育相比,法制教育更具有主导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可见,大学生法制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塑造大学生法律人格的教育,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的教育。为此,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修改当前法律教育的内容,结合课程要求、法治建设状况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重新构建大学法制教育内容体系。首先,要加强法律基础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加强法律基础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认识法律现象,了解法律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价值追求,明确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看待法治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熟悉宪法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我国的法律部门和基本法律制度,在头脑中树立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法律。其次,要加强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用技能教育。要让大学生喜欢法律、接受法律,就必须让大学生看到法律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就业等领域。为此要重点加强三方面的法制教育:一是加强《民法》、《婚姻法》方面的法律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对从事民事活动、组建家庭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规定,理智地进行人际交往和恋爱结婚。二是加强《行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方面的法律教育,这对大学生就业、走向社会和获得社会保障很有帮助。三是加强《诉讼法》方面的法律教育,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在教育中,应当注重向大学生传授实用技能,使他们能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再次,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文化和国际法方面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法律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哲理、法律典故、法律象征、法律文物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加强国际法方面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和正确地评论国际上的一些政治性、法律性纠纷。在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法律基础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最基本的内容,是大学生接受法制教育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用技能是法律的实践性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法制教育实用性的基本要求,是使法制教育受大学生欢迎的关键。法律文化和国际法方面的内容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上升到修养层次所必需的。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组合,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可以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形成新颖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17]

(三)拓宽途径:保留传统的同时注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9

摘要: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类型,我国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重要,但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应对这些困难,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得到更多关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两门主干必修课,分别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责任,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回顾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系统、从教学方法单一到大胆创新、百花争艳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思想政治课性质认识不断深入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发展的科学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既要坚持“三个面向”,还要考虑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增加道德法律教育的课程。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提出,承担理论课的教师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关注学生,努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把思政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1995年11月,国家教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归为德育内容,2005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认识的深化,课程设置的重心由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性教育转向关注、研究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的发展变化,再转向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发展变化。这种认识的变化,更加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概括而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发展经历了分散、集中、创新三个阶段。

在高等教育产生之前,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经济政治》、《世界观人生观》、《法律基础》和《职业道德》,课程相对分散。

从1999年起,依照中央有关文件,高等职业院校统一开设思想品德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设置走向集中。

2005年,根据中央的精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了重新调整,在高职高专院校统一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

3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更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开设以来,为取得教学实效,教师不断摸索、尝试、交流经验,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以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法、手段与普通高校几乎无异,一成不变的理论满堂灌输,没有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学生被动地听,老师一味地讲,收效颇微。发现存在的问题之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f是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手段、灵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各地有关教育部门、思政社团也定期举行诸如教学观摩会、交流会、培训、说课大赛、授课竞赛等多样形式,增进校际、区际之间的交流提高、经验共享。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道路上也存在一些困难。

二、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困难

1高职学生的特点

若欲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必须首先了解课程针对的对象及其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除了共性之外,也有其独特之处。若想使高职学生真正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1)学习更具“功利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多数是直接走向企业工厂等工作岗位,高职教育在众多高职院校已经改为“2+1”模式,即在校接受理论培养两年,再到企业工厂去实践一年,实现与就业单位的“无缝衔接”。因此,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衡量知识是否值得学习的考虑因素更多是“有没有用”,再据此进行筛选,对于一些他们认为与以后找工作、工作发展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学生就会选择上课睡觉、逃课等方式应对。如果讲授思想政治课没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实用性,学生失去兴趣则难以避免。

(2)求学过程中重实践,轻理论

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实践动手能力对以后他们选择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学生也是本着对某项技能的兴趣而选择了高职院校,以求获得专业技能的培训实操,所以,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强,思路比较活跃,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也更是刺激了学生对专业技能操作的重视程度。而与此同时,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纯理论知识则热情不高,对那些他们认为“没用”的理论课程,更是敬而远之。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注重讲课方式方法,听众流失当然在所难免。

(3)缺乏自制力

多数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不如普通高校,也有很多学生因为成绩无法考入普通高校,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来到高职院校,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就目前而言还与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从总体上说,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比普高生较散漫、随意,做事缺乏毅力,注意力容易转移。如何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带动课堂、激发热情,这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2复杂的社会环境

(1)当前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各种各样的观念、信仰、舆论充斥我们周边,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2)资讯时代,信息网络化向思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当今学生擅长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查找资料、结交朋友、休闲娱乐,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查询资料方便快捷,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中查到,而网上许多信息又真假难辨,在课堂内容与网络内容相冲突时,学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取舍,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会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因此,资讯时代对思政教师的知识含量、素质水平、道德品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让学生尊敬、喜爱,才能获得学生对其所授知识的真正认可。

另外,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等新鲜事物吸引着新新人类的广泛参与,而网上形形色色的典范角色和虚拟生活方式,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导致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责任感缺失。这些也向思政教师提出挑战。

3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的重复

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很多内容与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有重复,一些内容还是复习备考的重点,初高中老师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只能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于是很多学生在固有的思维定势之下,在没开始大学思政课之前就已经对其产生偏见,如何消除学生的成见,如何用崭新的方法手段讲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如何让思政课在大学重获学生的喜爱并真正认可,这都是高职思政教师必须思考应对的问题。

三,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难的对策

1加大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目的是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一定法律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校园活动、校园文化相结合,能够取得更大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校性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各教学、教辅部门之间综合协调,思政教师与实践基地合作交流、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素质的提高、思政活动的创新尝试等都需得到高职院校领导的支持。因此,加大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才能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进步。

2提高教师素质和修养

资讯时代对教师的知识含量、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教师的备课与一般专业课不同,因为思政课程的内容更新很快,案例更新更快,需与时俱进,如何组织案例,筹划内容也是决定思政课是否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更需要提高思政教师的素质,每日关注新闻大事,用敏感的触角去接触学生周围的小社会,找到学生关注的焦点,灵活选择时效性、轰动性的问题和案例,比数年如一日地讲授同样案例效果要好得多。组织学生讨论和发言,也是对教师应变能力和知识储备的考验。如果教师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在给学生点评时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观点鲜明,不人云亦云,则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敬。所以,思政教师不仅应熟悉教学课本,更应该具备深厚的人文修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3转变教师心理和态度

问卷显示,总有一些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程,不是不认可老师的讲课方式方法,而是对这门课程存在抵触。其实,思政教师也不必为此耿耿于怀,影响授课情绪。每个学生都有其选择的权力,不喜欢这门课程的学生也不意味着不是好学生,思政教师可以适时地多方面地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安排,尽量争取更多的学生,只要尽到自己最大努力,尽到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获得多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还是可以的。

4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针对目前学生多使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联络交友的现状,思政教师若想走入学生中间,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也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新媒体,减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代沟,可以尝试将教师的emaiL、博客、QQ、手机号码等告知学生,拓宽与学生的交流渠道,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此外,由于高职院校一般一名思政教师教很多个班级,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也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程教学实效,不同班级,备课内容同样要有差异,比如艺术系学生感性思维更强,管理系学生更关注组织管理,外语系的学生喜欢更宽广的视野……针对学生特点,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案例、讨论题目、实践环节,使授课内容各有侧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5强调思想政治课的“实用性”

既然高职学生求学“功利性”较强,针对其心理特点,思政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强调本课程的“有用性”,用一些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典型案例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基本的法律维权意识,比一项专业技能对于我们前途发展意义更大。

通过合理安排互动环节、实践环节让大部分学生不仅学到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内容,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增强学生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勇气自信,学会抗压、抗挫,注意言谈举止,改进人际交往等。学生通过学习、参与,将会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确实“实用”,便会激发学生上思政课的热情。

6改进授课方式方法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性和管理型人才,思政教学的授课方式方法亦应结合这一培养目标,将理论教学与提高学生创新、动手、策划、组织、服务等能力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

思政教师应发挥其集体优势,集思广益,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积极尝试,展开班级内部、班级之间、校际之间不同规模的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彼此交流中自己摸索、碰壁、总结,取长补短,进行良性竞争,而教师则更多地是作为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进行渗透式而非灌输式的教育,让思政课程主体成为学生自己。这样,才会发挥高职学生的独特优势,促进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也会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以往初中高中应试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玲仙,熊峰,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应处理好三种关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58-60。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10

abstract:Goodvirtueismadebasicdivisionoftheteachers.newperiod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teachersshouldfollowtheethicsnormsofmainlyincludes:lovetheirwork,dedicated,honestunderstandingandrigorousteaching.ethicsisalong-termprocess,shouldpayattentiontocertainmethodcanmultiplier,moreeffectivemeasuresasthemasterofethicsmoralknowledge,exercisemoralwill,accumulategoodnesstogoovirtueandself-communiononacts.

关键词:师德修养省身躬行

Keywords:Virtueaccomplishmentself-communiononacts.

作者简介:白立娟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教师讲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是国家建设的战略重点,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要办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千百万合格人才的重任,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高尚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一名称职的教师来说,良好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可以说是一块磁铁的两级,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作为一名教师,其职业本身就要求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师德素质。

教师总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由于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形成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特点,由此也决定了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教书育人。

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自觉地负起育人的任务。换言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书与育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而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也是教师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赋有育人使命的教师自己也必须得是道德高尚的表率才可以,否则自己的道德水平低下怎样才能教育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呢?即己不正则不能正人了。总之,教书育人的职业职责就必然对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

另外,我所从事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责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师德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启发和提高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一定要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因为很难想象一个本身政治素质不高道德水准低下的老师可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可以教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学生来。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学生能否真正接受我们的教育,不仅在于言,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的行动,在于我们行为可信度的高低。如果教师说一套做一套,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会大打折扣,等于做无用功,有些时候甚至会起反作用。所以,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体现,思想政治教师的身教与言教同样重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很重要。

二、师德主要规范

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该遵循一系列的师德规范,主要包括:

(一)爱岗敬业

人是具有感情的动物,情感是人的动力之源。爱憎是人的基本感情,爱某件事情,才能乐于付出并且在付出的过程中甘之如饴。教师从事的职业就是付出性很强的的职业,所以,爱岗敬业是主要的师德规范。一名教师真正要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真正当好一名合格乃至出色的教师,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热爱教师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是非常崇高的职业。在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对教师的作用和品格给予高度的评价。杰出的唯物主义者荀子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在一起。他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页。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公?无君师恶治?”天地君亲师为之根本。汉代思想家杨雄啊教师看作是人们的楷模,他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教师,赋予教师以崇高的荣誉。有人说,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百花园中的辛勤园丁;有人说,教师是向野蛮和物质发动进攻的统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等等。我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劳动只艰辛,作用之重要,决定了“教师”是个极其光荣的称号。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意识到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崇高性才能在此基础上热爱它,甘于为这个职业奉献。

(二)乐于奉献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其中就有教师道德。而且在教师道德中被世人最为推崇的传统美德是在教育失业中甘为人梯,终身不渝的献身精神。

教师的工作是清苦的,它既无显赫的地位,也没有丰厚的物质待遇;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它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大场面,也没有举世皆知的辉煌业绩。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课上课下,白天夜晚,总是默默的备课、科研。可以说,教师的工作苦乐参半,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良心活”。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教师的辛苦,又有多少功成名就的人记得并且回报老师的培育之恩。教师是“蜡烛”,是“春蚕”,是人生的基石,是伟人的梯子。正因此,才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不计个人得失,富于牺牲精神。

(三)诚实明理

坦诚为人是做教师的基础。孔子言“人无信不立”,古人言“诚五行之本,百行之源”。教师是教人做人之人,做学问之人,唯有诚实,才能心正,心正方能人正,人正教人才能出正人。堂堂正正做人,表里如一,是教师的第一人品,是为师的第一资格证。除此外,具有较高的师德素质的人还必定明大理,就是以大局为重,懂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依此要求,教师的为人处事要公道、正派、热情、认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在日常生活中举止文明,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四)严谨教学

教书是育人的手段,教好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所以,严谨教学本身就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而想要教好书,就得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首先,理论知识过硬。大学教育与初高中教育明显不同的就是教育的内容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点,内容更具扩展性和深入性。这对教师的理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单要吃透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扩展知识面,对相关的知识内容都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教师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把这一本领贯穿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也学会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平时就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另外还要抽出时间读相关的理论专著和文章,而且要多做科研,科研可以锻炼教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其次,教学方法得当。要根据学生特点组织教学。大学生一般为十八九岁至二十二三的青年,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从生理上看,他们身体发育迅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较快;从心理上看,智能发展迅速,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感情丰富,兴趣广泛,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思想意志处在形成之中;从思想认识上看,青年学生正处在知与不知、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交错发展的时期,辨别力较低。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组织教学,使他们摆脱人生的困惑,找准人生的方向,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为人上都能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另外,作为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又有不同个特点,教师也应该针对不能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大学新生刚从中学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他们的主要精力就是理解和适应新的生活。所以,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内容的学习外还应该穿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比如大学生的理想与成才教育、政治方向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等。

再次,教学态度端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把课堂当成自己的演讲堂,应该学会与学生开展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课后适当的给他们布置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和当众发言的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技能与死记硬背知识点来说可能更让他们受益匪浅。

三、师德修养的方法

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自身的长期努力艰苦锻炼的结果,决不能幻想一朝一夕就可达到。在古代也有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明修德之不易。说明朝时有个叫黄绾的年轻人,他想要修养好的道德品质,用了很多的修养方法,比如他“悔恨、发奋,闭户书室,以至于终夜不寐,终日不食,罚跪自击,无所固至”。作为一名想要修养师德的教师,也应该把修养师德当做一个长期的一生都应该努力地方向,充分借鉴这些好的方法来进行。

(一)掌握道德知识。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所以道德知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我觉得我必须要掌握的道德知识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