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十篇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十篇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50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1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升需求。在完善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当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求,针对青少年课业之余的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为青少年增强体质做出完善的思考,实现对我国社会全面型人才培养的充分支持。目前,我国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工作存在缺失问题,主要的实际的教学和引导技术不足,影响了实际的体能训练效果,因此展开本次研究探讨,希望能够提供科学的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

一、篮球体能训练概念

篮球运动能够帮助参与运动的族群获得全身的运动和体能提升需求,在实际的运动游戏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参与运动族群的心理素质,通过科学的战术部署,可以实现对篮球技能的全面提升。针对篮球运动的爱好者进行专业的体能训练对于运动参与者提升实际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问题,主要是源于相关技术不过关导致的。针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进行协调,培养篮球运动员专业操作的速度,保证运动者对自身整体力量的控制,实现对篮球运动的耐力培养,能够一并提升篮球爱好者的心理素质,让运动参与者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

二、青少年生理特征

针对青少年展开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必须要关注到青少年的生理特征细节内容,针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和调整,对于青少年未来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就针对青少年的生理特征进行深入和细节的分析,希望对于研究的结论具有支持的意义和价值。关注到青少年对神经系统控制的能力较弱问题,能够发现青少年的专注能力不足,对很多细节的运动动作控制存在问题。另外,青少年的运动体系和心血管等身体机能还在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因此存在比较容易受伤的状态,所以需要适当的调整运动和体能训练的时间,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的骨骼和呼吸系统尚在成长阶段,应当通过增加其生长能力角度进行体能的训练,增加篮球爱好者的肺活量程度。

三、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原则

针对青少年展开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制度,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健康需求,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和调节,需要保证基本的训练体系履行相关的原则标准。对于青少年篮球体能的训练和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不能够存在长时间的间歇和停顿,否则会出现体能不均衡的情况,也会导致实际的训练工作出现问题,影响了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的频率。另外,针对青少年展开的体能训练工作还需要掌握对其力量的锻炼,保证长期有利的力量驯良,能够增加青少年在篮球运动中的实际反应能力,还能够提升青少年的运动速度,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提升肌肉的力量,实现对运球技巧的提升。

四、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

针对青少年进行篮球体能的训练,主要是设计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相关操作内容,通过小步伐的来回奔跑实现对运动员速率和节奏的体能训练,还可以增加交叉的步伐训练和高抬腿的训练实现对运动员速度的调整。针对青少年划分20米左右的举例进行摸边的跑步训练,通过抢占中间圆圈等方式实现对运动员速度的调整,满足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速度需求。另外,篮球教练还需要针对参与运动的青少年进行抛球和接球的训练,要求青少年学生尽量不将篮球抛掷到地面,而是由青少年直接接住。还可以采取迂回和反复的训练实现对篮球投篮技术的提升,通过加速的运球联系实现对防守的打击。除上述训练细节之外,还需要针对青少年进行力量和耐力的训练,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青少年的运球和控球力量进行调整,保证基本的技术升级需求。

五、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存在问题

当下,我国青少年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对策应用实现对问题的处理,和对体能训练工作体系的优化。本次研究就针对当下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通过正视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来提升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的体能培养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对青少年体能训练中的力量训练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落后,单纯的使用杠铃进行运动不符合青少年身体结构的成长需求,对于青少年的肌肉体能训练存在缺失的影响问题。除此之外的体能训练问题都因为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状态的疏忽,导致出现了一些缺乏科学性的训练问题。

六、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建议及结论

针对青少年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进行技术的升级,对于未来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对青少年体能的训练和相关篮球运动技术的培养,有助于锻炼强健的体魄,与此同时还能够满足为青少年锻炼坚强意志力的需求。本次研究就针对青少年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当下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技巧,提升教练的实际教学水平。本次研究就针对青少年参加的篮球体育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观察到当下全球篮球运动进步的整体趋势,采取科学的方式针对我国的基本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严谨的分析,关注青少年群体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发展需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永明.我国青少年篮球教练员对体能训练认知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陈志远,李灿.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3:64-65.

[3]崔建强.浅谈如何制定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5:84-85.

[4]郑言霞,陆雨驰.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157-158.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2

1.1拓展训练定义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它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而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通过学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学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自我认识。拓展运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对青少年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以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拓展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青少年教育中开展的可行性

一方面,拓展训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室内室外均可,主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需要简单且能保证安全的器材,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员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另一方面,拓展运动还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员,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让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民主地对面临的问题发表看法,使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游戏,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得到知识。青少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根据拓展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可行性,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2.拓展运动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2.1拓展训练有强身健体益智的功能

拓展训练是一种需要体力和智力的运动。与学校进行的普通体育课程相比,拓展训练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普通体育课所不能比拟的特点。

2.2拓展训练能挖掘青少年个人潜能和提高自我意识

拓展训练中设定了许多看起来是很危险的内容,使参与者感到压力的活动,甚至有些活动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这不是单纯追求惊险感觉的活动,而是要求学员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利用现有资源,在个人或团队的协作和帮助下去完成任务。通过项目使学员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建立自信心,增强判断能力。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的课题之后,体验到了由于达到了目标的喜悦而转化来的强烈成功感,从而真正认识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自信,也就是自我概念的提高。

2.3拓展训练有助于增进青少年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靠一个人打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成功需要合作,需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积极默契的互相配合。拓展训练中有很多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这些项目能让青少年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对协作的重要性。有些青少年一直认为团队就是力量是一句空洞的话的口号,可当完成一次拓展运动活动后,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精神,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青少年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经历,让青少年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团队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青少年拼搏创新的动力,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4拓展训练能改善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体现着人的知识和修养,人际关系状况关系着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拓展训练设计了许多改善人际关系的项目。通过训练,青少年能够了解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增加青少年的与人沟通能力。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3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教育;

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世界足球强国均以战略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明就曾说过“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事业始终只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从根本上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体制,学习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快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重庆力帆和重庆几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l5——l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1.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1.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8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青少年比赛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2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学习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过早参加专业训练的体制有关(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受社会影响自身重视不够有关。其实参加各年龄组足球训练的少年儿童都有较重的文化学习的任务.平时还要参加各阶段和期末考试,即使l6岁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还有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势必会影响其理解力,也就不易踢好球,特别是踢到一定水平就较难有所突破,训练中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中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战术意图及其灵活运用,最终较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后备人材。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l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0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2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而,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4

【关键词】校园足球;管理机制;资金投入

在发展实践中,校园足球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青少年进行足球运动,因此,学校应当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国家足球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意义

足球教育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教育中,采用多样化方式开展足球宣传活动,大力普及足球运动知识,可以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与学习兴趣,使其注重学习足球知识,从而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为足球训练提供有力保障。目前,足球运动已经被部分学校当作为重点科目之一,并且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为青少年提供运动的平台与场地,使其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足球运动要求团队合作,青少年在不断训练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有目标地进行训练,有利于增强训练效果[1]。

二、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校园足球的认识

由于足球运动具有较大的训练强度,在训练过程中,即使做好防护措施,也难保不会造成损伤,导致部分家长由于过于担心子女安全,而反对其参与足球运动。主要原因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导致一部分青少年的身体较为文弱。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学校领导由于对足球运动的认识不足,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理论知识方面,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体育项目的实践训练效果,对足球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教育人员与青少年对校园足球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足球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较小,因此,学校领导应当学会向外推广足球,推动体育科目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国家教育水平与综合国力[2]。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校园足球发展中,影响开展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限制了足球运动的发展。中国足协中虽然设置了众多小组办公室,为开展足球活动制定发展策略,然而,全国各地含有众多足球运动的试点,经过多年来发展,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负责人来自足协或当地的体育部门,对校园足球缺乏管束力而且无法提供充足的足球专业资源,难以发挥出相关政策的效果,导致在管理方面具有较大难度。同时,在开展足球运动的过程中,部分教练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对青少年进行示范与引导时,容易出现失误与不正确的行为,其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三)教育与体育相分离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与体育出现明显了分离情况,二者之间的结合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教练员在检验青少年的足球运动技能时,一般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发人员的竞争意识,使其充分发挥运动技能。然而,由于学校的设施条件与足球教学水平具有较大差异,导致青少年之间的实力较为悬殊,对于拥有足球试点的学校,可以为足球锻炼提供有力保障,而对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场所,在比赛中占据不利地位,可能会降低比赛的积极性,违背了比赛的初衷。

(四)教练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足球运动开展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练员对青少年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日常训练中的引导者,以及比赛场地的指挥官,是影响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然而,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无法妥善解决教练员的场地问题,难以激发人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流失高水平的教练员,降低训练效果。同时,在足球比赛中,尚未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没有详细规定关于教练员的认可方面,导致其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3]。

三、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中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对校园足球的认识

在传统的足球运动教学中,较为注重训练,经过不断研究与发展,现代化教学更加注重要求学生掌握足球训练的技巧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大训练量,使足球运动向信息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教练员应当坚持正确的训练理念,才能科学进行训练,提高青少年的运动技能,使其在不断学习中,对足球运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作为合格的教练员,应当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往往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喜欢背道而驰,若是采用单一化与强制性的训练,容易引起逆反心理,从而对足球运动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学习足球技能的兴趣。因此,教练员需要根据青少年的思想动态,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增强训练科目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使其主动锻炼足球技能,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同时,在检测青少年的身体机能时,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全面分析每个人的体能与体质,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为其提供科学锻炼的方法,确保最大化提高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4]。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确保顺利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体育项目的投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校园足球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应当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增强管理机构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开展足球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开展足球联赛,在公平竞争机制下,为青少年提供培养平台,使其进一步实现人生理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形成完善的管理机构,其中人员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育部门,而另一部分是教育部门,形成相互独立的管理模式。由管理机构公平划分足球教育的资源,并且国家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还需要派遣专业的考察人员,为顺利实施相关保障政策提供有力保障,促进校园足球的改革。

(三)加强教学实践效果

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通过实际训练增强训练效果。在学校培训过程中,应当对职业足球队伍提出更高标准,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采用职业联赛的教育方式,使其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检验足球训练成果,从而逐渐增强训练的信心,使其变得更加热爱足球运动。对于非职业学校而言,教练员应当控制好足球训练的水准与规模,带领青少年观看相关的足球赛事,增强足球的影响力。等到真正参加比赛时,青少年可以将训练成果进行转化,丰富自身的比赛经验,提高足球运动技能。在比赛中还可以获得自豪感、满足感、成就感,在日后训练中,他们会变得积极主动参与足球比赛。教育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确保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而学校则需要做好管理计划,对比赛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有效区分比赛的水平与组别,并且进行裁判员培训与教练员培训等业务指导。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教练员应当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培养目标,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使其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与其他学校建立长效互补机制,为开展足球教育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解决实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5]。

(四)建立经费保证制度

教育部门应当建立经费长效机制,不断扩展与挖掘资金的渠道。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颁发相关的政策,鼓励社会人员投资足球项目,降低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难度。同时,可以与从事体育用品行业的企业达成合作意识,指定统一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或者寻求更多的赞助商,降低体育器材购买资金,为顺利开展足球运动提供有力保障。场地设施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基础,然而部分学校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足球运动场,或者足球场地范围较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应当加大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为青少年提供足球运动的场地,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足球运动中,充分享受青春的美好。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校园足球的建设力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入足球场地建设,并且在建设学校时,合理划分足球场地,及时更新老旧的体育器材,规范足球场地的设施。同时,学校应当为青少年建立完善的教学平台,扩大场地的建设范围,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足球运动技能,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校园足球中,青少年若是想要获得良好的教育,需要先提高教练员的整体水平。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求教练员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的足球运动经验,以及先进训练理念的体育毕业生或退役足球运动员,对青少年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其更好地掌握足球运动技能,提高训练水平,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第二,需要制定完善的评比机制与选拔机制,主要目的在于正视足球运动的目标与发展方向,使教练员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价值观念,应该注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过于关注足球运动的成绩本身,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为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第三,每个学期都需要对教练员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掌握专业的教学技能,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性指导。综上所述,青少年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基础与保障,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国家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在体育教学中,教育人员应当充分重视足球运动项目,开展多样化组织活动,使其体会足球的教育意义。对于足球教育而言,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与场地建设支持,学校应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设足球运动场地,并且提高教练员的教学水平,为培养青少年的足球运动技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武,李开文.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4).

[2]曹磊.浅论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情况[J].名师在线,2020(07).

[3]李斌,崔运坤,贾燕,等.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0(01).

[4]刘超强.浅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J].拳击与格斗,2020(04).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5

一、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重要性

我认为,中长跑要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成绩,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而耐力素质,尤其是无氧耐力水平发展的高峰在25岁左右。这就客观地要求中长跑训练必须是多年系统的、有计划的、科学的。所以,从青少年抓起,正确地进行中,长跑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二、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特点

首先,中长跑训练在青少年阶段应遵循其生长发育规律,青少年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全,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不如成人,容易疲劳。为此,青少年的中长跑训练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心肺呼吸循环功能、支撑运动器官的快速力量耐力、跑的技术与战术。

1、心肺呼吸循环功能:一般人的心输出量为20~25升/分,但是运动员的肺通气量可以达到140―160升/分。这就是说,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器官必须专门地训练,专门地塑造。为此,训练中必须采用心率在104~150次/分强度的越野跑,持续时间不能低于15~30分钟。

2、支撑运动器官的快速力量耐力:重视中长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训练,是现代中长跑训练的突出特点。青少年不宜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但要抓好快速力量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耐力训练,这是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但是往往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3、跑的技术与战术:跑动中脚着地的支撑反作用力的大小与跑速和着地方式有关,通常约等于体重的2~3倍。假如按2倍计算,体重为50千克的运动员,每次落地一步其支撑反作用力为100千克。10000米要跑6000多步,每只脚就要承受30多万千克的冲击负荷。青少年应该重视掌趾和踝关节小肌肉群的快速力量训练,不宜进行大重量的负重练习。

三、青少年的多年训练及安排

所谓多年训练一般要在两年以上,基本上围绕某一个重要比赛安排训练。多年训练主要是抓好训练阶段的分及其阶段性的任务指标(专项素质和专项成绩)和训练重点。要根抓以“短”促“长”、“长~短”相结合的训练指导思想,正确确定不同年龄段量和强度的比例关系。

青少年多年训练通常划分为三大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建设性训练阶段),专项过渡阶段(初级专项训练)和专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同时,还要确定主要训练手段和检查评定方法。

四、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手段

主要训练手段:中长跑训练的选择是根据专项的项目经验、个人特点和运动水平三大因素来确定的。

1.越野跑:是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手段,对改善心脏系统功能、代谢能力、扩大能量储备及提高速度耐力效果显着。①匀速越野跑:多选用无氧阀值的速度,每分钟心率在150~160次之间。②加速越野跑(也称有氧代谢接无氧代谢跑):运动员在规定的距离内,每公里的跑速依次增加,最后达到无氧代谢的过程,即心率达到180次以上。该手段对改善肌肉代谢能力、提高氧的利用率和速度耐力非常有益。③变速越野跑(又称不同速度变换交替跑):变速越野跑有两种跑的方法,一种是任意变速跑,又称“法特莱克”跑;另一种是定时间定距离变速跑。④快节奏越野跑(又称快频率长时间跑):该方法在规定距离内,对跑速只有一个人体的规定要求,但对两换的频率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每分钟200次或每400米200次等。

2.间歇跑:间歇跑选用什么间歇形式,取决于运动员的恢复特点、练习强度的高低和训练课的目的。间歇训练法主要有:①快速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②快速不等距离。③组合间歇训练法。④上坡变速跑。

(1)自由休息:练习者自己选择方式,如走动、静坐、放松练习等,待心率恢复到20―22次/10s。

(2)做规定练习:慢跑、轻重量的快速力量练习、徒手操等。

(3)放松慢跑:快跑结束后,紧接着进入放松慢跑一定的距离,并有规定时间要求。

(4)反复跑:反复跑又称强化专项能力跑,一般选用略低于专项的距离。

(5)变速跑:变速跑又称混合代谢跑。是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速度的转换能力及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手段。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6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素质;培根教育

1前言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金志扬教练曾执教过国家队、俱乐部队以及大学生队,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清醒的认识:“年维泗、陈成达这一代的球员都是大学毕业,是大学生。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高中生,我的学生沈祥福是初中生毕业,而现代队这批球员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反映出中国当代球员的文化素质过低。在每年的球员转会市场上,摘牌后都有400~503名球员下岗,他们过早地接受职业化足球训练,从而在成年阶段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缺少必要的9年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国足球在青少年的早期专业化违反科学的教育观。因此,体教结合,提高文化素质是今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之路。

2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大连实德、山东鲁能等国内7家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l5—1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在培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2.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9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8%;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运动会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即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o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只有2572人,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球队教练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总体水较低,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看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因此,足球从业者首先要提高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把培养兴趣和技术作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日本和韩国足协每年都要派出大批教练员到世界足球先进国家,主要是近1——2年青少年足球发展进步较快的国家学习和交流,根据教练学习所带回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编写进足球教学大纲,这种教学与训练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习足球的兴趣和基本技术,打好基础,而不是通过比赛来取得成绩。

4.2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凼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3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建议

5.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5.2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规范足球学校以及预备队等不规范的教育、培养体系,本着对中国足球未来负责,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生负责的精神,建立合理的健康的培养体系和社会环境,真正使青少年足球运动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7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欧洲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1-0073-04

inspirationsfromtheculturaleducationforteenageathletesineurope

YUJing1,XinGZhong-you2,wUwei1,SonGXue-lin1

(1.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Huazhong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2.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Xuchanginstitute,Xuchang461000,China)

abstract:themodeoftheculturaleducationforteenageathletesineuropeisprovidedwithsuchcharacteristicsascompulsiveandflexible.SuchamodeplaysanimportantinspirationroleintheculturaleducationforteenageathletesinChinawhichisrestrictedbymisunderstandingsandthelackofsystems.ForsolvingproblemsintheculturaleducationforteenageathletesinChina,thepreconditionistofullyunderstandtheimportanceoftheculturaleducationforteenageathletes,theassuranceistospeedupthecompletionoflegalsystemsfortheculturaleducationforteenageathletes,andthefoundationistoenhancetheeffectivenessoftheculturaleducationforteenageathletes.

Keywords:sportstraining;teenageathletes;cultureeducation;europe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是运动员更好贯彻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并在退役后顺利再择业或就学的“助推器”。为此,加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特点,对我国做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1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点

2004年,作为欧洲体育教育年活动的一部分,欧盟曾专门委托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与休闲管理系组织项目小组对欧盟25个成员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各国均非常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论是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还是中等专业学校、大专院校,都普遍重视协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训练竞赛之间的矛盾[1]。就欧洲各国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强制性。

欧洲各主要国家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的年龄一般在6~16岁(和我国基本相同)。这些国家的学校都有法定的教育规划,且所有的青少年都必须遵守。初等教育的学校教学通常是强制性的,即使是那些很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国家课程所要求的教育。立陶宛共和国的教育法声明:教育是每一个学龄阶段孩子的权利,他们只为那些到了接受中等教育年龄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特殊的规定。在英国,孩子5~16岁接受的是义务教育,即使在专门的运动学校里,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在塞浦路斯,15岁之前的法定教育规划都是强制性的,一般的学校除了体育课以外不提供从事运动训练的机会。而在拉脱维亚,不管是运动学校还是体育俱乐部的学生,只要处在义务教育阶段(6~16岁),就只能在课下进行运动训练,只有在达到15岁的时候才能进入提供学校教育和运动训练承诺的运动健身房。法国运动和体育教育协会则规定青少年运动员每周接受教育的时间是24h而训练的时间是20h(包括额外的训练和竞赛)[2]。希腊的年轻运动员除了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每周还要对其所选的项目接受3次的训练(07:30~10:00),而且放学后还要晚走1h(1周3次)来弥补早上的训练。希腊处于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每学年接受文化课教育的时间不足总课时的8%(大约800h),那么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如何,都不能进入下一个年级学习[2]。在斯洛伐克,当学生在1~4年级的时候,他们接受普通的初等学校的教育,且每周的学习时间为24h;在5~8年级时,虽然运动训练代替了课程的学习以保证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训练和比赛,但运动员每周的文化学习时间也要26h[2]。

英国布里斯托尔运动学院的校长承认:运动是焦点,但是教育也很重要。他说:“我们想要运动员专心于运动,但我们不想让他们丢弃他们的教育。”[2]所以,强制性的法律就成了青少年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同时又接受文化课教育的保障。

2)灵活性。

(1)时间安排的灵活性。

由于运动员训练、比赛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欧洲各国很注意灵活安排时间以调节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希腊政府2004年颁布的一项法令将运动员分为3个小组:a组的青年运动员是为奥运会和世界性的比赛训练的,较之普通的学生,他们可以有一半的时间缺席学校课程的学习;B组的青年运动员是为欧洲和国际性的比赛训练的,他们可以有30%的时间不参加学校的学习;C组的青年运动员是为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及国家性的比赛而训练的,可以有20%的时间不参加学习[2]。在匈牙利,到了义务教育年龄段的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选择不用每天都去学校上课(但他们同样要参加期末考试且要求和普通的学生一样)。当然,一些国家规定可以推迟考试的时间或延长学习的年限。

一位英国游泳女选手在不参加训练或比赛的时候,学校就会为她安排时间来做作业和参加额外的功课学习。这种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安排学习的做法一方面保证了运动员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其训练之余的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2)学校选择的灵活性。

欧洲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选择2种学校就读:一种是普通学校,另一种是专门的运动学校。欧盟25个国家中的90%以上的国家就是这样做的[2]。在比利时,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既可以选择专门的运动学校也可以选择进入那些为有天赋的运动员开设特殊课程的学校。这些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主流的教育,还提供特殊的运动训练计划。而对于一些大学生运动员来说,还可以不受限制地选择院系或学校去学习。

学校选择的种种特殊条件为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更适合自己的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方式提供了便利,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

(3)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欧洲国家在运动员课程的设置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教育层次越高,灵活性越大,它们提供诸如训练学、运动科学及类似的课程和宽范围的课程选择,以便于运动员退役后好找工作。

匈牙利的运动学校不仅提供独立的诸如运动管理、运动指导及训练方面的课程,还提供主流教育科目之外的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史、体育记者等科目。意大利的一所滑雪学院于2002年建立并实施一个“成为生命的捍卫者”的计划(意大利北部的很多机构都采用了这个计划),课程包括营养学、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心理学、it技能和外国语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训练、比赛中在山中遇险求助的技能;同时还为未来退役后寻找工作准备了知识。

这种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并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为运动员设置灵活的课程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提高了运动员退役后顺利再就业的竞争力。

(4)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由于运动员流动性大,学习时间、地点不固定,因此,欧洲各国均为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

在比利时,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如果能够在家里或其它的组织中接受教育,那么他们可以选择不接受强制性的义务教育的学习(前提是他们最后必须达到义务教育的水平);在斯洛伐克,学生运动员以小班的形式学习,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交流,每个运动员都有一个根据自己的运动计划调整的学习规划,学校为他们提供个人咨询和考试。在塞浦路斯,考试期间,当青少年运动员在国外参加国际性的比赛时,教育和文化部门可以提供主考者以确保其能够和其他同学在同一天进行考试。为学生提供导师、私人教师及个人学习支持系统已经被一些欧盟成员国确认为激励运动员继续接受教育的成功的工具。欧盟25个成员国的1/3的国家都提供这一个人支持系统[2]。意大利的运动学校受教育部的直接控制,它们提供承认运动员运动承诺的学习计划,并为运动员安排私人教师及远程教育服务,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或长期离开学校训练、比赛的期间。个人学习及远程教育被认为是将来精英运动员进行灵活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它切实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2中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瓶颈

1)认识误区。

一直以来,由于部分教练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在运动员培养中“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广东省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训练课重要的教练员人数占29.8%,而认为文化课重要的只占27.4%;在实际训练中,17.3%的教练员侧重训练课,而侧重文化课的比例仅仅是11.2%;认为两者一样重要的只占到8.4%[3]。此外,由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生活和思想的单一,往往忽视了对退役后就业的考虑,因而没有出路问题的忧患意识,也就不会积极地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竞争力[4]((特别是年轻的运动员)。长期以来,他们误以为只要搞好训练,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就是重中之重。由此,使得众多青少年运动员在业余训练阶段就荒废了学业[5]。

众多认识误区导致了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忽视,这就造成了优秀运动员文化知识积累严重不足的现实,特别是像体操、跳水等小年龄项目。寻其症结,缺乏强制性措施和政策便是其中之一:运动员只要运动成绩好,能代表国家、团队争金夺银,无所谓文化教育水平有多高,反正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的切身利益无关[6]。

2)制度缺位。

1986年7月召开的全国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曾提到: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的工作任务,首先是要对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运动员进行9年义务教育,使他们在训期间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并取得文凭;同时,要努力办好中等教育,使多数运动员在退役时达到高中或中专毕业水平;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运动员要进行大专教育[7]。为此,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走“体教结合”之路以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推行起来却很难,由于一些教练员对体育与教育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且存在强烈的功利心理,“体教结合”往往是流于形式:“一些运动员同时成了‘大学生’,但往往很少‘光顾’学校,只是到最后拿到一个‘注水’的文凭。体教结合,仍是只‘体’不‘教’,体育、教育两张皮”[8]。结果使一些青少年运动员靠牺牲文化课的时间来出体育成绩,到退役时文化却停留在小学水平。曾经打破世界记录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直言:“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三年级的文化,连拼音都不会”,她最后只能去做“搓澡工”[9]。而当部分运动员借“冠军”的光环进入高校以后,文化积累的先天不足及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更高文化水平的要求使其很难掌握所学课程,走出大学校门的他们也只有“学历”而没有“学力”,何谈竞争力?!究其缘由,无非是在运动员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相关制度的有效约束,导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没有收到切实的效果。

3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

1)充分认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意识、观念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先导。只有在观念上充分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才会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落实。在当今呼吁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的教育背景下,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必须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业,不应当只把他们当作获胜的工具。也就是说,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应伴随其训练同时进行,绝不能等其退下来再去进行。唯如此,青少年运动员才能享受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全面发展。因此,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文化课教师的责任,更是包括教练员在内的全体相关人员都应该考虑的事情。每一位领队、教练员都应高度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

2)加快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法制化。

9年义务教育是学生开始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提高普九义务教育的质量是现阶段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该把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真正纳入运动队正常工作之中并使之法制化:要把其文化学习成绩与教练员的直接利益挂钩以使所有教练员都认识到文化教育是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把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提高训练质量切实转移到依靠科学训练和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要通过政策调整,合理安排年度竞赛计划,以减少对文化教学的冲击。同时应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形成有利于完成普九义务教育任务的机制[10]。

在高等教育阶段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保证学生运动员学有所获。一方面,要规定即将进入大学的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标准,其入学文化基础水平应与其学习的专业需要基本适应。对于专业文化学习不认真、不努力,多门功课成绩不合格的大学生运动员,或暂停其训练与比赛活动,或坚决淘汰。另一方面,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要由学校学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运动员的毕业率也必须与全校学生的毕业率相一致。

3)着力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效率。

确保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首先,应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为青少年运动员安排进入接受各个层次教育的学校,以保证其接受文化课教育的机会;其次,在充分利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之外的余暇时间,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文化水平灵活安排其所应学习的时间并规定各人在不同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学习时间;第三,要本着实用、易学的原则合理设置适合青少年运动员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其逐渐掌握知识;第四,可为运动队文化教育安排督导员,制定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方案并辅助其制定学习规划和学习计划并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如远程教育,使其能够通过网上教学及时得到学习课件,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与其它更多青少年运动员共同交流、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志学,张锐铧,田志宏,等.英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及就业计划[J].体育文化导刊,2005(9):61-62.

[2]educationofyoungsportspersons(Finalreport)[R].aReportbypmpinpartnershipwiththeinstituteofSportandLeisurepolicyLoughboroughUniversityaugust,2004:23-161.

[3]汪广茂,宋允清,侯远峰,等.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59-65.

[4]王海潮,王罕翡.对实行“教体结合”的冷思考[J].体育师友,2008(6):44-45.

[5]丁海勇,韩冬,邵斌,等.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背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74-376.

[6]秦四齐,夏思永,肖存峰.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学刊,2007,14(4):111-113.

[7]冯建中.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在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J].体育科学,2005,25(2):3.

[8]公兵,王镜宇.体教结合调研篇之四:国外体教结合有制度保证[eB/oL].news.省略/

sports/2005-08/20/content_3379193.htm.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8

【关键词】足球训练问题对策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尽管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水平自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取得一定的进步,但面对世界足球运动迅速发展形势和未来我国足球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水平,完善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体系,是目前中国足球界必须面对和重视的课题。所以中国足协近几年一直在打造校园足球这一全新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体制。而足球运动在我省的发展一直相对比较落后,只有抓住机遇,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训练水平才能迅速赶超那些足球大省。我通过对太原、临汾、大同、孝义等我省足球开展相对较好的城市部分中学、小学的负责人、教练和学生家长进行访问、调查、了解现状,就我省青少年学校足球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1.我省青少年学校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基本功的训练。目前,我省青少年学校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训练当中,存在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技术动作训练要求不严格、不合理的问题,致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不规范、不准确、不合理,一些技术动作没有实用性,球感与控制球的能力较差。同时,技术练习的组织方法呆板、陈旧;练习方法单一。在攻守对抗当中运用技术能力较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练员从思想上对防守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练习比例只占总练习量的5.使学生防守能力较弱。

1.2对抗中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不足。我省很多学校球队的队员很多技术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完成的相当不错,但是一到比赛就不能合理的运用。究其原因还是平时训练当中缺乏对抗。平时训练中的技术练习都是在无对抗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就脱离了实战。因此平时训练中的传球都很到位,但一到比赛当中失误率就大幅度的提高。平时训练当中的一些技术动作,到了场上就做不出来了。对抗中的技术运用不足还表现在队员不敢和对方进行身体对抗、不会和对方进行身体对抗。足球这项运动是讲求身体对抗的,对方敢对抗而我方不敢对抗,所以比赛中就吃了大亏。

1.3整体防守不成系统。在我省的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各队的防守都是各自为战、各司其责。足球这个项目当中的防守是一个整体,不能老是单兵作战,要尽量做到以多防少。而各支球队的防守球员在单兵防守中的选位、防守中的相互呼应、防守中的距离保持、协防与保护都做的不好。所以防守不成整体、不成系统。对方进攻球员拿球后,各队的防守球员经常是要么一窝蜂式的去抢拿球的队员而忽视了无球队员、要么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去防守对方的拿球队员、造越位时行动不统一,边后卫拖的太靠后,使得对方很容易打出“反越位”的战术。

2.提高我省学校足球队训练水平的对策

2.1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要使青少年运动员准确、牢固的掌握每个基本技术动作,提高控球能力,在训练中要常抓不懈,教练员要认真观察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发现基本技术练习过程中的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同时,在掌握分解动作的基础上,要突出组合技术练习,由于足球比赛中,技术动作的运用具有多个动作综合运用的特点。因此,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进行组合技术动作的练习。让青少年运动员学会技术动作的变化,建立灵活运用技术的观念,为在攻守对抗情况下,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基本技术在对抗中的运用。要提高在攻守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能力,由于所有技术训练最终都要在比赛中加以灵活运用,所以平时的训练,在掌握基本技术以后就要加强基本技术在对抗中的运用,这样才会在比赛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加以克服,进攻时如何在对方的身体干扰下完成技术动作、防守的时候如何运用身体干扰对方完成技术动作,这些都是以后的训练当中应该着重强调的。

2.3重视防守技术的训练。由于防守技术的训练在基本技术训练中是最乏味、最枯燥、最易疲劳的项目之一,特别是在青少年训练中。这样就需要在训练中要对青少年运动员耐心讲授防守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打下扎实的防守基本功,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2.4重视足球意识的培养。重视战术思维训练球场上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进行迅速的判断,只有判断准确,才能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行动。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思练结合,这是形成足球意识的重要训练手段,同时,把基本战术训练与足球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基本技战术训练中,不要孤立地去练习技战术、而要贯穿足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战术与足球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在练习技战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战术运用的能力,加快足球意识的培养。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9

体育教师是通过运动训练教学去实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艰苦使命的,学生的运动训练是一个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前提基础,其思想品德教育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其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克服各种困难,承担巨大的精神、身体负担,付出艰巨的劳动。

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加强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运动员好讲尊严,好谈人生价值,并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加以评论。教练员应因势利导,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应包括人格价值、才能价值,一个缺德少才的人,自然谈不上贡献,一个多才少德的人,不止谈不上贡献,而且有可能成为做恶的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智不合格是次品,体不合格是残品,而德不合格则是废品。

要经常邀请先进人物或往届毕业生讲他们在岗位上的突出贡献,讲他们的理想与追求、讲他们的自身价值、人生价值。通过他们的影响和言传身教,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二、激发爱国热忱,加强爱祖国、爱集体教育

要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的形势,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要结合重大节日进行理想、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组织参观游览;通过各种演讲会、报告会、专题讲座、讨论会等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要把历史和现实的教育融为一体,形式活泼多样,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要改进思想品德考核办法。学生除在思想品德取得学分外,还要根据在学校参加集体活动情况、思想行为表现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奖好惩坏,奖勤罚懒,体现好坏有别的原则。只有把思想品德考核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改革开放,在人才的使用和分配上,打破了统分统配旧模式,走向了广泛的人才市场。这就迫使学生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迫使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多出、快出、出好人才上。必须加强学习方向的教育,在学习目的教育上要突出“优”和“精”字,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为祖国的腾飞而刻苦读书。

在专业知识方面,应注重能力、技能的培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文凭没水平,迟早被社会淘汰。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勤学肯思的习惯。

四、具体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引导

1.体育运动训练是极其艰苦的过程,需要教练员的热情鼓励。

运动训练通常要与苦、累、伤、病以及失败等残酷的现实做斗争,培养学生勤学苦练、勇猛顽强、奋力拼搏的精神,使他们认识到优异的运动训练成绩是艰苦奋斗的结晶,是用辛勤的汗水换取的。在他们有了进步时,作为体育运动训练的指导者应及时的热情鼓励他们上进,使其再去攀登新的高峰。

2.体育运动训练不能脱离集体,需要强调集体荣誉意识。

体育运动一般都在室外或在比较宽阔的体育馆内进行,其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意识来约束学生的话,我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训练。如整队、准备活动等必须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确保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因此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作为我们个人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当中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从而引导学生自觉的遵守各项规定并建立必要的制度,来维护集体荣誉,对违反集体利益和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3.体育运动训练更加注重实力,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比赛是体育运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基本形式,它集中反映出一个人的实力、意志品质和心理因素,这就充分体现出运动训练的竞争性。作为学生有时就要面对失败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如球类训练时,要求灵活果断,有整体配合意识,做耐久跑运动训练时要求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要使他们在成绩面前胜不骄,败不妥,发扬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训练中就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运动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五、加强法制教育,要规范学生行为

青少年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多次反映的过程,采取任何粗暴、简单、急躁的方法都是不妥的。思想工作必须在“深”和“细”上下功夫。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多样化的教育。研究心理、摸清底数、对症下药。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体育训练;讲究科学;身体放松;运动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11-02

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二十余年。在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深深认识到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在其毕生的体育锻炼中,尤为重要。在训练过程中,其训练方法又占有极其重的地位。因此,本文就青少年体育训练的方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青少年体育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青少年体育训练是国家体育运动的需要。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国家培养运动人才。二是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指导人才。三是国家倡导全民健身的需要。四是青少年自身身体锻炼的需要。

二、青少年训练要讲究科学

作为体育教师,对青少年身体进行严格而有序地训练,必须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有一个明确认识,不仅要了解青少年的生理特点,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只有对青少年各方面特点了解清楚,才能在训练中做好管理、训练工作。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青少年处在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度阶段。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这一时期最显著特点是:生长迅速,变化急剧,性格叛离,活泼冲动,做事情一腔热情,容易受到影响和干扰。与此同时,其身体外形,也会相应发生急剧变化,体内肌能迅速健全,性器官和性肌能发育成熟。因此,青少年的运动训练,一定要有正确指导,循序渐进,才能达到锻炼目的,达到训练要求。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是由儿童期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当中最富有特色的时期。青少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在认知方面: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和渴望,希望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能搞清楚,弄明白,他们愿意分析和思考。他们的想法有时是十分奇妙的。这一时期记忆惊人,因此,是他们学习的黄金时期。在情感方面:青少年情绪高亢强烈,充满热情和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但自我调节能力又较差,遇事或处事,容易走向极端。由于生理的渐趋成熟,对异性充满好奇和关注,容易出现早恋。在个性和意志方面: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自我评价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性,也较明显地表现出来,个人的兴趣不断发展和分化,但由于积累不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常常不够全面。认识问题,也没有深度,一旦受挫,意志容易瓦解,进而犹豫,不相信自己和他人。因此,这一时期,要把意志的培养和情感的调控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我完善,以锻炼出坚定的意志品质。总之,充分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我们对青少年的身体进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既便于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亦有利于科学地对青少年进行训练。根据本人多年的体育训练经验,下面谈几点具体的训练方法。

1.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①检查场地。各地的运动条件不一样,有的学校场地很好,有的比较差。对于场地比较差的,一定要事先做好场地检查工作,不要小看这些细节问题,往往细节决定训练效果的好坏。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常常因为场地不适而给学生带来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学生的身心受到影响,训练计划也遭到破坏,教练也深感自责,问题严重者,还会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严重伤害。②检查器材。训练前器材的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上肢练习的单杠、双杠,尤其是室外器材,长期风吹雨淋,很容易损坏。因此,一定要仔细检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力量练习的杠铃、标枪等,都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还有跳远练习的跳板,木头很容易腐烂,一旦出现事故,对训练者的身心,会造成严重的打击。

2.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训练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体机能在运动前处于一种平静状态,肌肉活动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韧带僵硬,反应不够灵敏,身体不够协调,突然的运动很容易给肌肉、韧带带来伤害。因此,训练前要让学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把身体机能调整到一个最佳的运动状态。准备活动方法很多:像慢跑、游戏、健身操等;身体发热后,要进行关节、韧带的牵拉练习,弓步、马步、仆步、压腿、踢踢等;小步跑、蹬地跑、高抬腿跑、后腿跑、十字交叉跑等,还可以结合一些器械练习,像跳绳、牵引等。身体能力调整到了最佳状态,运动时不容易受伤,也更有利于训练内容的顺利完成。

3.训练内容。训练主体不一样,方法就有所不同,但任何练习前的准备工作是相同的。训练计划: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每一堂课的计划。任何训练计划的制订都要根据对象的年龄、身体特点而定。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下面以培养体育高考学生为例,制定一个一堂课训练计划,请同仁参考。锻炼内容:1500米;时间:90分钟。准备部分:30分钟:热身:慢跑2×400米;柔韧性练习;小步跑30米×2,高台腿跑30米×2,蛙跳20米×2,后腿跑30×2。主项练习:40分钟:400米×2变速跑,弯道加速,直道慢跑;800米×2,中等速度,3分20秒内完成;休息5分钟,1500米×1,完成后蛮跑400米×1。力量练习:10分钟:俯卧撑15×2;两头起15×2,正反各一组;放松练习:10分钟:双岗上挂起倒立;肌肉放松练习。

4.结束部分。主要是针对本次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做一个小结。技术上的问题,要注意及时予以纠正;精神、意志上的不足,则一定要多加鼓励;对练习刻苦的学生要表扬,对偷懒的学生要善意提出批评;练习完后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重点强调,如洗澡、饮食等,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往往不注意这些。同时,还要布置下一课的练习内容,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

三、训练完后要注意身体的放松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