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26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1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2

一直以来,教师被人们成为“园丁”、“蜡烛”、“人梯”……这些字眼都是在盛赞教师的勤劳、辛苦、乐于奉献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教师角色。而如今,仅有这些精神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师角色也应随之变化。因为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运行和教育效果。素质改革推行这么多年来,之所以应试教育还有其存在的土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在观念上对传统教育还“难舍旧梦”,比如师生关系方面,几千年来一直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道尊严”的信条,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则要求教师和学生要体现民主和平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这些无疑与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模式形成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要求我们重新认真思考当前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诚然,当今的国际竞争取决于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满堂灌”“填鸭式”培养出的“高分低能”学生是难以满足时展的需要的。这次新课程改革借鉴了美、欧、日、韩等国经验,树立的根本目标是“全面实现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化公民的素养”,以“人才强国”为己任,力图实现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2003年讲话中指出的“培养出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

是的,我们需要培养出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昂扬激情的“顶天”之人;需要培养出求真务实、踏实苦干、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立地”之人;需要培养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创新方法的“有本事”之人……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只有培养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才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二、树立正确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观念、知识、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学生达到“三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这个目标下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转变:教师应该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形式;教师既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也是其自身精神生命的创造者,还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创造者。教师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不能只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是只眼望学生的成长,而是永远和他的学生们共同成长。有了这样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教师的我们,就不可能再生硬说教、武断灌输;我们的课堂就变成一种“生命课堂”,一种以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的健康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作用也应从“权威说教”变为“用心聆听”,课堂也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当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下降,反而更能突出教师的“导向作用”和主导地位,教学理念上从“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因为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不仅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更关系到教学成果。传统教学中基本以教师的“教”展开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讲”为教学方法,经常看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面对新课程,本人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条教学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嘴”说出来、“手”动起来、“情感”调动起来、“大脑”运动起来;课下还要“腿”动起来――投身社会实践、进行调查访问;教学方法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老师的“单一教”走向学生的“全面学”,在课堂教学上探索出“分组讨论法”“多方辩论法”“角色体验法”“专题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历史课堂上学生也从此“动”起来了。

另外,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从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谈话人”。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教师与学生是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的谈话人。这种关系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下的师生关系,它建立在民主、平等、开放的基础上,特别体现出人格的平等,教师不是“警察”,学生也不是“犯人”,教师不是权威,不是监视者,学生也不是“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接受者,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融洽势必会激发和挖掘出学生更大的潜能。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3

新课改改的既是课程,又是教学理念,需要老师从学生的整体情况出发。老师不再是“传授者”、“领路人”而变成了“引导者”、“指路人”,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对老师而言

1.1老师懂得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养成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新课改下,老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出发,在自己熟悉的东西及情景中去思考。例如在数学课堂前,老师拿一个纸盒,然后将六个面拆开,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去想象纸盒折叠后的六个面各是什么。其实这种开拓思维的题目是许多小学生很头疼的问题,此时老师就再找一个六个面食品包装盒,在学生面前把它拆开,最后让学生去观察去研究。或者拿出一张空白的纸,让学生画出和拆分开的纸盒六个面一样的图形,告诉孩子这节课我们做手工,做成的盒子我们可以用来装东西,通过与生活联系,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解决了。这个案例说明了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研究生活中的各个情景,让其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新课改要求强调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自己出一道数学题,然后让学生们去讨论来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传统式的教学老师直接把答案给大家讲出来。新课改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后全班再去讨论,找出正确答案。这种师生进行合作总结后,也可以有学生提出疑问或者质疑,大家再去讨论解决,最后可以延伸到把这一类问题都解决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在讨论中,让学生自主去解决问题。

1.2引导学生,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多融入现代化信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都走向了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现在我们接受信息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孩子们。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懂得融入现代化的信息,不管是在课堂中运用网络热词增加课堂气氛,还是去用现代信息去解决数学问题,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让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传统评价学生的标准

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学生好与坏的标准是学习成绩分数的高低,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一切缺点都可以一笔勾销,那么他就是好学生,同理坏学生也就是只要成绩差,其他的优点也就埋没了,这种理念的弊端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在新课改下,更加注重学生自身全面发展,评价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全面性学习历程,激发学生学习并改进老师教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显露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帮助学生去更好认识自我并建立学习的信心。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可能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但老师要从思想上意识到这一问题,慢慢实现转变,而不能急于一时。因此,对学生而言,也需要去做到如下方面。

2.对学生而言

2.1在新课改下学生更懂得团结协作,在合作中解决数学难题

在新课改中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学习中学生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听老师讲,认真做笔记,再做练习题,只是偶尔遇到不懂的问题才会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师生间的交流很少。但新课改更加强调的是合作,新课改经典教学模式就是小组讨论、师生讨论。在交流中进行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整体能力。在新课改下,学生和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分享学习,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理念。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问题是六边形的物体有哪些,让大家分组展开讨论,每人都要有自己的答案,然后大家一其讨论、结合。最后每组代表发言。得出更多的答案,老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大家就会在讨论中、交流中得到更多的答案,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理念。

2.2在新课改下,老师将数学问题融入现实生活中,在无形中形成数学知识。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就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对待数学问题同样如此,如果一味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那么也不会将知识学深学透。而在新课改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多联系生活实际,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懂得如何联系数学课堂上讲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将生活中与学习中的知识融会贯通。有人研究表明:数学学习正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实现“再创造”的过程,探究性的学习往往强调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参与那些类似于科学研究一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获得亲身的体验,这就叫作“再创造”。在新课改下,教会了学生如何亲身感受那些数学知识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以及该如何去“做数学”。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4

关键词:师范生;学习观;调查研究

新的课程改革对于未来的新型教师——本科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以下统称为师范生)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及教学策略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学习观是学习者对所学习知识的目的,内容及意义的认知理解。师范生作为统领教育未来的后起者,应当践行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双重任务,他们的学习观必然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从业态度和方式。通过对师范生学习观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学习观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师范生学习观的建议,对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科学的学习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过程和方法

我们选取了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大一至大三的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在初步试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完善。调查时采用集中发放问卷,统一回收问卷的方式,分别从大一至大三实行了抽样调查,每专业每级发放问卷50份,文科500份,理科500份,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13份,其中理科522份,文科291份,有效回收率为81.3%。问卷内容共设计题目23个,分别涉及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调查研究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习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习者的社会需求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而师范生在接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渐渐明晰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观的明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在问题“你目前的学习是为了什么”的统计结果:有38.2%的师范生的学习目的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深造打基础,32.6%的师范生选择了为将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注重实用、实惠,趋向近景性、直接性的考研和谋求理想工作。另外,有20.6%的师范生选择了提高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说明有部分师范生已经意识到能力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还有4.5﹪的师范生选了其他,这说明少部分师范生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总体看,虽然师范生的学习目的个人化倾向比较大,但总体上是明确的,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二)学习策略

高效率的学习结果得益于有效的学习策略。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可见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学习者只有依据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学习的潜在规律的正确把握的前提基础上才能提出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对“你最常用的学习策略是”调查结果显示:有48.5%的师范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一点是我们所期望的,这说明师范生在自身的学习道路上已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另外,还有24.7%和11.4%的师范生认为学习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勤学多思,仅有6.2%的师范生选择死记硬背,这表明大多数师范生开始抛弃死记硬背,避免用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能够综合运用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等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学习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师范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领悟程度。师范院校所开设的学习课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师范生学习的态度和质量。在对“你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内容的看法是”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8.2%的师范生对高师院校所开设的学习内容的满意度一般,不满意的人数占34.1%,很满意的仅占2.3%,可以看出,师范生对于师范院校开设的学习内容满意度较低。从进一步地访谈知,他们普遍认为当前所学内容更新度不够,与社会、生活的相关度的结合不够,跟不上时代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反思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师范生学习观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大部分师范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师范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师范院校的重视。结合新课改对于师范生学习观的实际要求和上述对于师范生学习观现状的调查研究所示,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和现代新型教师的主阵地,应当首当其冲的发挥自身优势,重新建构符合新课改背景要求,适合教育时代新环境的教育和课程体系以培养和壮大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和健全师范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的从师动机,从而帮助和鼓励师范生塑造和形成良好的学习理念,激励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激情;改革和优化学习评价体系,从多元化角度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鲍玉静.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n].中国教育报,2001,09,10(3).

[2]蒋亦华.我国高师院校学生观的分析与构建[J].江苏高教,2005,(2).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社,2003.

[4]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2.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5

论文摘要: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实施语文新课标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四大特殊意义。现阶段,教师宣采用的实践策略是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现今社会,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学校方面却存在着“两种教育的矛盾依然难解”,“许多教育变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的严重情祝,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新学生观,已经成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

一、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

1.有助于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育观与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前者是对学校角色性质的认定,后者是对学生角色性质的认定。实践证明,无论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学生观决定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学生,因而,要端正教育观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塑造”的对象。不仅无视学生的鲜活生命,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还用种种预先设置的程序来束缚他们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参与。学生的这种被动处境,使一切教学改革黯然失色,最终使这个本来应该引领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的教育,背离了初衷,蜕变为语文应试教育。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唯一标准。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语文素养”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宽广外延的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人一个新的境界的综合体现,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又囊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个性人格等人文素质。就广度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深度看,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课程的这个定位,是正确的。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功用和意义,又恰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领提而毛顺”,立足于此,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实质改善

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虽然,学习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师生之间各种差异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一方面,“唯师为尊”,放任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学专制”,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不仅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潜能,而且,还给师生关系造成严重损害。它必然助长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滋生和泛滥,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引起师生的冲突和对立。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人们一直试图改变它,如提倡“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订立“师德规范”、“实行教学民主”等,但是,由于学生观没有改变,师生矛盾一直未处理好。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在新课程中,教师最适当的角色就是代表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好的服务。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沟通、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一改“受管教”的态度,振作精神,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必须一改居高临下的作风,规范行为,做学生学习的向导、伙伴、榜样和顾问。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教学活动必然成为师生在特定情景中,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过程,成为一段最能够激发生命活力、张扬个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和创造力的美好经历。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这种情景中,师生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的品质及其在教学目的下契合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由于二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学生观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教学效果,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全由课本定调,教师“主导”。加上材、统一要求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学逐渐丧失了“人文性”和“语文味”,成为远离社会生活、不顾学科特点、排斥学生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的“填鸭式的灌输”,异化为“教师辛苦,学生受苦”的“时间加汗水”的考试训练。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基础就是“学习本位”。其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是民族的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汉语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综合性,祖国语文表达着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精微美妙的义理和感觉,而学习是无可替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所以,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决不是“考试范围”,或者“记问之学”,也不只是“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是要与生活相联系,以实践为基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好“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决不是教师“独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读剖析”,或者“题海战术”,也不只是“读、问、议、讲、练、看”的随机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语文课程就得以跳出课本和课堂教学的狭窄范围而进人生活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教师、学生个人聪明才智和生命潜能的尽情释放提供了大好时机。有了这种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机制,“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叮过:程”。这样,“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作为教学责任人,教师必然会在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全盘检讨和重建,并且,通过教育创造,使之成为更加完美的教育劳动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4.有助于课程目标的最大实现

课程目标体现着课程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要求,是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成效要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来反映,既包括同一学生本学段的状况,和此前各学段状况的累积,又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有学生的相应状况,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所以,要争取课程的最大效益,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考试的“工具”,不仅想方设法使课程目标与语文考试“接轨”,还用“定升学指标”、“分层次上课”、“按考分搞奖惩”等手段,逼着学校和教师把所有学生都往升学的“独木桥”上赶。结果,只能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优秀者,也难以全面发展。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对每位学生负责。因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于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大业,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就特别注重基础,讲求实效:一是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二是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阶段目标”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同时,注意“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鼓励地方、学校和广大师生,根据教学情景的实际对课程建设的全面参与和自我调节。这样,既有利于摆脱“以课堂为中心”而造成的脱离实际、自我封闭,走向联系生活实践、自主创新,又有利于促进语文课程的民主化、现代化、适应性,建立语文课程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这样,必然促使不同岗位的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使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千方百计地辅助每位学生争取最大的学习收获,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异曲同工地满足“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只是些点缀风景的“大树”,而是壮丽的“森林”了。

二实践新学生观的现实策略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行者。没有广大教师的正确实践,再理想的教育设计,只能是一纸空文。在现今教育’‘转轨”的过渡阶段,实践新学生观与实施语文新课标紧密关联,做教师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角色意识是个体在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上产生的一种直接影响角色行为的思维定势。实践新学生观,必须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进人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角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凸显,学生才可能轻松自如地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每位学生主观意愿的自由倾吐和个人潜能的尽情释放,学生才可能正常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是要蹲下身子,让出位子。要坚决摈弃“唯师独尊”的观念,不在潜意识里视学生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权、思想情感表达权、行为方式选择权、学习时间支配权和兴趣爱好发展权等学习自,放手让学生做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是要启发良知,长善救失。启发良知,要从立志抓起,即启迪、激发学生“有志于学”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语文材料,通过正确认识人生、社会与“学习和发展”规律等途径,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当的心理需要发展为坚定的成才志向,进而转换成一种为实现志向而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自我教育机制,一种源源生长的自动力。长善救失,要贯穿师生交往的全过程。即不失时机地教导学生增长其优点,补救其不足。要时时处处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将来着想。要有长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领,达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要正视差异,互教互学。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差异。要明白,这种差异是自然的,也是变化的。从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变化性看,学无止境,人无完人,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现今学生通过家庭、社会、同伴和书报、电视、网络等媒体所获得的知识,早就超过了语文课本,只有师生互教互学,教学活动才可能正常进行。

2.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

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承传文明、启迪思维、浸润心灵、濡染世风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张扬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激励学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实践新学生观的重要途径。

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人们所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预定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渴望进步,憧憬未来,追求成功的心理,结合教学情景,适时提出诸如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以及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近期目标,激励学生产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锤炼学习本领的内趋力。

二是“信任”激励。相互信任,是师生交往的宝贵情感。教师的信任和赏识,对学生是一种最好激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十分关爱和信任的,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教师真诚期盼和由衷赞赏的,从而产生尊重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是“环境”激励。教学中的环境,特指由物质条件、精神状况、活动方式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要善于利用有助于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奋发向上精神的语文材料,将学习语文的志趣,转化为提高语文素养、打好成才基础的优良学风。

四是“示范”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直接受教师人格和教学示范影响。如果教师品格平庸、语文功底浅薄,将教学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气沉沉,只能损害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师品格高尚、语文素养深厚,将教学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的博大内涵和无穷魅力,体会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愉悦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价值功用,促使他们产生像追求幸福一样地向往着能够在这门功课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强烈欲望,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碍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呢?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要通过学习能力来反映,而这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要结合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力争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效。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语文游戏、演讲论辩、作文竞赛、调查访问、专题研讨、创新设计等活动,直接从实践与生活中获取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本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要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交流、总结学习经验等途径,帮助学生将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变为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多次重复相同或相似的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态势,是一种不用随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的学习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张,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新课标也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列入了课程的“总目标”。

一是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推出某种习惯的养成活动,要做好计划,选准时机。宜先将其作为学习常规,继而在“实行—规范—再实行—再规范”的培训中,逐步习以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纳新。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减而就,必须坚韧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学习习惯也需要不断完善,适时调整。

4.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创新,是信息时代人才重要的优秀品质,“是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产生出从未有过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新课标特别将“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写入了“教学建议”。

由于语文富含人文性、审美性和思辨性,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体验性,由于新课程卸除了束缚教师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栓桔,提供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创造空间,所以,强化创新教育,大有可为。

一是培养创新品质。着重培养充满自信的品质、广泛关注的品质、独立思考的品质、求是求真的品质、标新立异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品质、坚韧不拔的品质、自我控制的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莫定人格基础。

二是培养创新意识。着重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变革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树立精神支柱。

三是拓宽创新视野。利用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问题求解、方案设计、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的新情祝、新问题等,启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

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体制的发展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四、课程文化的再生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虽然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大家克服,但只要大家共同来呵护这棵小树,用爱来浇灌,用心来关爱,用汗水来培植,这个创新与发展的春天就一定会来临。

参考文献

[1]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03)

[2]赵昌木,徐继存.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02(01)

[3]王文静.“九五”期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回顾[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

[4]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瞻望[J].教育研究.2001(07)

[5]丁念金.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1(05)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7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价值负载;多元;和谐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不是价值中立而是价值负载的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观经历了从“社本”走向“人本”再走向“课程、人与社会和谐”三个阶段。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从中折射出来的是主体性的日益增强.以及多元价值的矛盾冲突、价值融合和价值共存,直至最终导致辩证和谐的课程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处于深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但仍有很多人对于“课程改革改的是什么?改来改去是为什么?”等问题仍存有疑惑。作为一种带有社会实践活动性质的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说,它要解决的是谁有权做出课程决定、依据什么做出决定、就哪些课程要素做出决定和在做决定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谁的利益的问题,这涉及到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问题。”…所以,本文拟从课程改革的价值研究出发,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澄清来揭示课程改革的发展转向。

一、课程改革:一种价值负载的活动

1课程改革不是一种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纯技术和心理的活动。而是一种价值负载的活动

从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美国学者阿普尔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过程表明课程问题研究的一个根本转向:课程问题不再只被认为是一个技术问题,而被认为是一个政治问题、权力问题,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课程改革主要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存在,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表现为对课程中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其核心是一种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丁钢教授也认为:“课程本质上不是‘价值中立’或‘文化无涉’的纯粹知识活动,它必须具有价值参与的生存环境。因为,课程过程的本质体现为一种价值赋予,体现为一种文化主体的自觉。”

作为一种价值负载的活动,课程改革可理解为对课程价值的认识和选择。一方面,价值认识指的是对课程改革反映的是谁的利益、何种利益的认识。哪些群体和阶级的知识被看作是合法化的知识,是否存在偏爱、偏见(如阶级、性别,种族的文化偏见)。另一方面,课程改革的价值选择决定了课程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涉及到谁来选、选什么和依据什么来选的问题。具体地说,作为一种课程论范畴的课程改革,它反映的是课程发展、课程决策的范畴,它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谁有权做出决定,根据什么知识(理论)做出决定,通过什么程序、做出哪些层次的和哪些要素的课程决定等问题。

2课程改革作为一种价值活动。是对课程改革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换句话说,价值是由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和实践活动三方面构成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统一,体现的是客体属性、功能和主体需要之间满足与否的关系。因此,“价值认识的对象,不是单纯的客体本身,而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关系,它以‘关系’为认识对象。”要对课程改革进行价值澄清,弄清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何种价值,谁的价值,就必须对其蕴含的价值关系进行分类分析。

课程改革的价值关系,即课程改革满足何种主体的何种需要,这种需要的内容和性质是什么?就课程改革的价值主体而言,主要有三类:一是个人;二是社会;三是人类。个人取向的价值是指从个体的性格、能力和才能发展需要出发的价值;社会取向的价值指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需要出发的价值;人类取向的价值指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出发的价值,如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从课程改革价值客体来看,课程改革涉及到对课程观念形态(课程观念、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和课程活动形态(课程的决策、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的变革。因此,可将课程改革的价值分为:课程理论的价值和课程实践的价值。

从课程改革价值主体的需要来看,课程改革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受到不同行动取向的支配。韦伯和哈贝马斯在探讨社会行为的价值依据时指出,社会行动受到三种价值支配,即权威或传统,工具理性价值,价值理性或交往理性价值。因此,可将课程改革的价值可分为:技术理性的课程改革价值、实践理性的课程改革价值和批判理性的课程改革价值。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的历程

综合以上对课程改革进行的价值分析及其价值关系的分类研究,依据课程改革的主体和主体需要的内容及性质的变化,围绕课程与社会、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本”的课程改革。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技术理性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把课程改革归因于社会经济活动对课程的影响,强调课程在社会整合和新的社会秩序建立中的作用,认为课程就应当体现社会的价值,以社会的利益和进步为出发点。可概括为由国家发动的,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取向的课程改革,体现的是一种工具理性的价值。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课程观念形态来看,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确立,教育理论界逐步抛弃教育课程的阶级斗争观,而从生产实践和生产力的发展来揭示课程改革实践的性质和动力。课程仅仅作为一种培养生产者、劳动力的工具,课程改革也是以社会为本位、为中心来强调其实用价值,主要是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比如,在课程研制指导思想上强调“一元化”,即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逻辑起点只是简单地依附于社会政治与经济变革。1981年对五年制小学计划进行修订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1988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就是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明确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初步基础。

第二,从课程的活动形态来看。课程改革决策模式单一,课程研制方式与制度的专断、刻板,过分注重中央集权式的高度统一要求,如由教育部起草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编写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的教材;课程设计上,基于(“社本”意义下的)实用主义,重社会课程而轻人文课程,重实用而轻理论,重适应而轻超越;课程实施上,权威主义充斥着实施过程。如《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件(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必须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提出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等;课程评价上,以外在性的尺度和方式作为评价标准,追求单一性的社会目标。另一方面,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是主体与客体、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评价者成为绝对权威,被评价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

第二阶段“人本追求”的课程改革。体现的是“人本”的价值追求,认为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才是根本,社会的发展应建立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应该关注课程的本体价值——人的自我实现,关注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关注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第一,从课程的观念形态来看,随着中国社会体制的转型,社会文化的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对传统的价值观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引发了社会的精神危机和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人们开始抛弃将人抽象为单一的“社会人”而丧失了对“人”的正确关照,以及将“培养人”的这一教育存在的内在逻辑用社会化标准所规范的课程改革,逐渐转向关注课程改革的本体价值,强调课程改革的发展性和个体享受性功能,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超越。并且认为个体既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课程改革应当是谋求个人最大发展的需要及可能,同时突出个体在课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关注个体的价值需求。"在这一阶段,教育作为人的自身生产和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观点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对个体价值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国家机器的螺丝钉水平上,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逐渐地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以及回归生活上。但是这并不等同于说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实现了“人本”的价值追求。

第三阶段“课程、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课程改革。主要体现的是个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它既不是只关注课程改革的社会价值,也不是只关心课程改革的个体服务价值,而是在“人本追求”的基础上,达到课程、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它主要想通过课程资源的配置来保证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发展机会,建立有利于课程发展、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新的关系、秩序和资源条件。具体体现在:

第一,从课程改革的观念形态上来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日益彰显,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使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因而,抛弃二元对立的课改价值取向,关注多元主体,“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必然就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建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价值追求。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多元主体的共同配合,强调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各中小学教研机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建立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共同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的机制。同时,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二,从课程改革的内容来看。课程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程内容上强调面向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要求“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且还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从课程改革目标来看,体现个人、社会、人类共同的利益诉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总的来说,课程、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在对以往课程改革的认识基础上体现了对人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高度自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互为目的、互为因果、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社会作为一个发展着的系统,不可能仅仅通过总体的、超个体的群体的东西存在,……既定观念的动摇,新思想的形成,各种发现,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方式,都必然是与人的个体性相联系的。”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活动主体,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我们不能把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尺度和最高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离开社会现实中的人来谈论社会发展也就可以说成是取消了社会成员发展的内在基础和起码意义。

三、多元与和谐:课程改革价值转向的反思与启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社本”走向“人本”再走向“课程、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系统各利益群体主体性的日益增强,追求多元、和谐的课程价值观是我们不断奋斗的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课程与人、社会和谐发展

课程改革从“社本”向“人本”直至“课程、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转向,不是一个断裂、分化的过程,而是重组、整合的过程,只有在课程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发挥各利益群体的主体性作用,才能真正地实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涉及到不同职业身份的主体参与,各类型参与主体自身的结构平衡与否关系到课程改革意图的实现程度,任何一种不合理的主体结构都会影响课程改革的质量,妨碍课程改革意图的实现,而合理的主体结构能够调动各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所以,要注重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坚持课程与人、社会和谐发展,体现多元、和谐、科学发展的特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需求。

首先,从课程管理主体来看,协调中央和地方在课程管理主体的权限,寻求其和谐统一。

其次,从课程开发主体来看,课程改革要协调政府、专家群体与课程实施主体等利益主体的关系。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社区人员、学生、家长等并不是局外人,应赋予他们在课程改革中的权力,如当前提倡的校本课程开发。

2缓解多元价值的矛盾冲突,寻求价值融合和价值共存,追求辩证整合的课程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现状

教师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败,教师的培养最主要是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素质和质量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教师没有合格的学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由于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许多拥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更新、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不适应,这些问题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显著障碍。

(二)教师教育的模式单一

高等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但是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比较保守,不利于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些教师主要依靠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等职后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这种脱离教师教学实践岗位的职后培训使学校和教师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因为他们无法做到根据学校的文化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来进行教育,导致职后培训的实效性不强,不利于教师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始终认为只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才合格,也把师范院校当成是培养教师的主要途径,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独立封闭。教师教育的培养体制不健全同时,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是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重大事业,各方的职责必须明确,但由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和学习经费等不能完全得到落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1]

(四)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增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融合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缺乏统一考虑;基础教育专业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础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成和发展等等。

(五)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

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也一直是制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首先,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整体投入不足造成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其次,在极有限的国家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中,用于教师教育的比重更低,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2]

总之,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模式单一、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经费不足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以“课程”为核心突破口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都进行了重大转变。然而,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质量怎样,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

(一)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教书匠、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构建者、实施者、参与者、研究者、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

(二)对教师教育模式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还应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时展的需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的模式,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衔接起来。

(三)对教师教育体制的要求

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关起门、脱离中小学实际办教师教育的状况。要建立起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共同办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形成教师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步调。高校的教师教育要经常深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建立两者的双向互助互动机制,教师教育要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环节。[3]

(四)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等。所有这些课程理念都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

(五)对教师教育投入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关乎着新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要求提高教师教育培育师资的质量,要求倾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好教师教育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教育改革的成功。[4]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更加强调了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办好教师教育。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改革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为了新课改的成功,培养合格教师的教师教育改革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了,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师教育机制、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和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的观念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速度。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树立教师教育的发展观和终生教育观。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扩充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过程,满足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树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人才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这一职业日益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的的专业化师资应从“经验型”、“教学型”转化为“研究型”、“创新型”,从只注重学科专业教育转向注重学科间交叉的整合式教育形式。[5]

(二)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是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教育应以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为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育培养要求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模式。一个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的成长要经历准教师、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四个阶段。其职业发展是一个学习、实践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理论,更新观念,提高技能的过程。教师教育具有连续性,教师教育模式应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开始,这一阶段实践环节薄弱,但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在职发展奠定基础;职后培训实践性强,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只有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教师教育培养的教师才能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三)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制

为应对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必须由独立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是博学多才,具有较强的、对不同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的教育学科研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综合大学。综合大学学科门类多,这种多学科性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相结合,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机制的建立,可以打破师范教育垄断师资培养的格局,促进教师教育行业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我国教师教育的总体水平。[6]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开放性,可以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合格师资,使符合教师资格标准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教师队伍的来源,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取决于教育目标。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施者、创造者,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进行教学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有关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就是教师教育应达到的目标,由此决定了教师教育的相应课程设置。具体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综合化,教育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职业技能化等等。

(五)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教师教育投入为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保障,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日益清楚地看到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大批的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发展投入的政策,保证教师教育发展的经费充足,为教师教育发展与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政策保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保障教师的基本待遇,工作和学习条件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晓杰.试论新课程下教师教育改革的模式和方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王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5(1).

[3]张忠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4]陶志琼.教师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2009(2).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影响甚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规模最大,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和较大反响。但是,我国学术界以及社会对课改的看法并不一致。

教育部先后于2001年12月、2003年3月和2004年12月委托专家组三次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实验的追踪调查表明:“教学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1]“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发生变化”[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多年来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在切实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工作中体现了出来”[3]。2006年,由国务院牵头组织,、人事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完成的“素质教育调研报告”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一些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改变”[4]。

然而,学术界以及社会对课改仍有不同的声音,特别是一些知名专家(包括院士)对课改也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例如,在“素质教育调研报告”中还发现:“许多中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因此失去快乐的童年、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4]一些中小学教师也批评课改中出现“家长找老师补课,补旧教材,穿新鞋,走老路”[5];有教育学资深专家指出“这一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开始便出现争议”。[6]甚至一些院士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尖锐批评。

当前课改已进入关键时期,如何看待课改中的成绩、争议和问题已经直接影响课改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影响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进程。当然,看问题的立足点不同,看问题的视角和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到的评价结论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应该而且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并推动课改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意义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主题,发展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方式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环境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末的事情。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总书记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其后在谈到“科学发展观”时,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7]总理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8]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9]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为了国家整体利益,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经济社会工作的一个指导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认识,当然也同样可以指导并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发展问题。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尤其是基础教育,更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人的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应当是也必然是指导教育发展、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就是要看课改是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课改是否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否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否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

对于我国的课改而言,“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其一,从课改的有关政策和文件来看,是否反映了发展的精神;其二,从课改的实效来看,是否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其三,从课改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来看,是否促进了教材的发展。

课改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文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简称《课标》)。

《纲要》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是课改的行动指南。《纲要》首次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包括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旨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纲要》体现了我国现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尤其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进理念。《纲要》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例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纲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构建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综合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有弹性的课程结构;《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建立以教师、校长、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总之,《纲要》的制定和颁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发展的精神,尤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义。

《课标》是《纲要》的具体体现,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首先,从传统《大纲》发展到《课标》,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大纲》主要强调学生在“双基”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教师教学与评价的依据,这是符合我国当时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课标》则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发展要求,不仅是对“双基”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态度、情感的要求,还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可以说,《课标》改变了我国几十年来《大纲》以“双基”为主进行教学的传统,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一角度来讲,《课标》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继承、发展,甚至是超越。课改实践表明,《纲要》和《课标》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实实在在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改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质量的提高。自课改实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又有了较大的发展。2000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541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56个)。[10]在课改实施6年后的2007年,我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973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11]例如,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比2002年提高0.9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比2002年提高23.2个百分点;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4.6%。[12]全国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4%,比200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66%,比2002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13]应该说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较大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加大了投入,加强了措施,但另一方面课改也从课程教学的层面为此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落实。课改调查表明,课改以来课程教材降低了难度,贴近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率,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这正如教育部组织修订各学科《课标》时所指出的:“经过改革实践的验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规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改革的方向得到了普遍认可,基础教育新课程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14]

课改促进了课程教材的发展。一方面,教材的内涵、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立体化、数字化的教材,如课程资源包、电子书包等逐渐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教材多样化开始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现代意蕴,体现了目前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教材多样化体现了课程教材的弹性和选择性,促进了多种教材的特色发展。教材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课改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要求。应该说,21世纪初的课改使我国的教材多样化格局开始呈现。例如,小学一、二年级使用的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就达15种之多,而小学1-6年级所有学科的备选教科书达到81套,共计760本(不含教师用书和教辅材料)。[15]而且,根据《课标》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十套,也陆续得到审查通过并进行实验试用。教材多样化已经成为这次课改的显著成果之一,同时,教材多样化促进了教材的特色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课改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要以“学生为本”,而且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发挥教师在课改中重要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改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以“学科本位”的做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改新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本质,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动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志。这一理念在课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课程价值上,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与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双基”;在课程实施上,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在课程评价上,加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以教师为本”就是指要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为“教师的因素”的作用——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创造。课改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16]教师成为课改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成为推动课改前进的动力之源,成为决定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表现在:第一,在课改中,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即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第二,在课改中,教师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校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开发的课程。《纲要》的实施,为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因此,“校本课程”成为“教师即课程”的生动写照,成为课改“以教师为本”的真切体现。另外,课改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课改进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9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的大多数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国家还通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重大举措,使农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得到切实提高。[4]

综上所述,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这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受到学生、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同。”[12]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全面发展是指课程改革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是指课程改革促进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人际之间、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等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展后劲上,课程改革不仅要满足学生现在的学习需要,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课改明确提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一方面注意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少数精英;另一方面又注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中,设置综合实践课为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既为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机会,又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协调发展。课改注意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课改注意了校际之间的协调发展:条件好的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协调发展;课改注意了人际之间的协调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之间的协调发展;课改注意了课程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课改注意了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语、数、外、政、地、史、体、音、美等多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更要立足于学生的将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让学生现在掌握好“双基”,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例如课改倡导新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此奠定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如,课改确立了新的评价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里的学习潜能是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课改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课程改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协调好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其一,课改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来统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比如,在课程目标上兼顾“双基”、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要求,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课改实现了“一标多本”的统筹兼顾。“一标”是一个标准,是统筹所有中小学生学习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多本”是多种版本教材,兼顾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保证我国基础教育的平等与质量兼得。其三,课改以教师的专业发展统筹兼顾教师职前职后的培养、培训。在教师职前培养上,教育部正在倡导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如北京师范大学的“4+2”培养模式,忻州师范学院、西南大学“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旨在优化教师教育的培养方式,融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为一体,使新教师能适应课改的需要;在职后教师的培训上,采取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为课改全国性的教师培训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使在职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三、正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争议与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的、唯物史观的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是观察、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理论。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既要科学地、客观地肯定课改的成绩和进步,又要科学地、客观地正视课改中出现的争议和问题。

一方面,课改涉及范围宽、内容多、因素复杂、实施时间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改涉及学生约1.6亿、教师约900万、中小学校约40万所;课改涉及内容有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改涉及因素有课程理念、课程政策、经费投入、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实验研究等;实施时间虽过七年还任重道远。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育人工程,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课改就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是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碰撞,是现代教育观念向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因此,课改必然会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议,加之课改还没有成熟理论引领,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也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课改给各地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活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看法。面对争议、意见、批评,我们认为应着眼于国家民族的未来前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争议和问题不回避,应该科学地、理性地分析和思考,不断矫正课改中出现的偏差,促进课改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对课改的争议和批评

随着课改的推进,有人怀疑:课改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还是在搞“轻视知识”教育?于是,学术界对此次课改是否是“轻视知识”教育进行了讨论,这场讨论进而发展成为对课改的全面反思。人们围绕着课改的理论基础、基本目标、实验效果等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地探讨,形成了针锋相对的意见。[17]尤其是2005年《光明日报》发表《姜伯驹: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一文,《四川日报》发表《“思维体操”在走样》一文,二者都批评了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至此,这次初中数学课改更加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大了课改的争议。

在这场讨论中,参与者不仅有一线教师还有不少专家学者,甚至一些非常有影响的院士,这说明课改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已有很大的影响。课改争论中,既有观念交锋,也有认识分歧,但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课改的关心和忧虑。这场争论反映出课改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课改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反思、需要谨慎从事。

纵观国内外的课程改革,没有哪一次是一帆风顺的,课程改革往往是在争议、批评中发展的。例如美国的“新数运动”“标准运动”等数学课程改革都遭致众多非议和尖锐的批评。20世纪90年代美国标准运动中的“数学战争”——200余名数学家和科学家(包括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位数学奖菲尔茨奖获得者)教育部部长,强烈要求终止改革——至今余波未息。然而,正是这场“数学战争”,导致了全美数学教师协会《从学前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CurriculumFocalpointsforpreKindergartentoGrade8mathematics:aQuestforCoherence)的出台,反而推动了美国“标准运动”的发展。在我国,一线教师、专家学者尤其是院士对课改的批评其实是对课改的关爱和警醒,是苦口良药,可以说这是一场有价值的争议和批评,正是这些批评构成了课改强有力的“推进器”。争议和批评促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首先完成了全面修订。同时,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为契机,教育部又及时组织完成了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二)课改中的“形式化”问题

“形式化”是课改中的一种不良现象,它偏离了课改方向,影响了课改成效,带来了负面影响,使人们对课改产生了误解。课改的“形式化”主要有,其一,重形式不重实质,追求表面上的“形似”,不注重本质上的“神似”。例如,课堂教学中出现“三维”教学目标虚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贴标签;课堂教学有活动却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却没实质;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教学评价中出现过度的赞誉等。[18]其二,借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例如,在课改中,已被《课标》删减的内容,却又以“补充教材”的面目重现课堂;相反,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新内容却以“知识含量”不足为由,而被“一笔带过”。

产生“形式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其一,对课改创新理念的认识不够或者片面,甚至产生了误解,导致课改中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其二,我国上千年的考试文化和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新的课程教学观并未真正建立,因此出现新理念和教学实践脱节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其三,课改的推进速度过快,一些学校和教师,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致徒于应付,“形式化”也就难以避免了。

(三)课改中的教师培训问题

应该说此次课改是重视教师培训的,但是在培训中仍然出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尽管大多数教师都进行了通识培训,但通识培训联系课程教学实际不够,对课程理念的认识和有关问题讨论不够,加之教师传统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换言之,通识培训并没有完全使教师树立起新的课程理念。其二,教师学科培训所用时间远远不够,且学科培训不够深入,浮于表面,对《课标》、对教材用新理念去研究也远远不够,缺少可操作的学科教育教学的指导。其三,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理解还没有完全到位,因此校本教研的作用也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四)评价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评价一度被异化,考试甚至成为评价的代名词,评价的甄别功能被过分凸显。

评价是课改中的难点。一方面,尽管课改提出多元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加强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的新理念、新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评价理念与升学压力之间的矛盾等原因,使得目前课程改革尚未设计出既符合先进的评价理念,又行之有效、操作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案;没有真正解决好考试与评价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解决好“评价(考)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评价(考),用什么标准评价”的问题,以致评价成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矛盾很大,因此,要真正减少评价的甄别功能并非易事。

综上所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课改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地、客观地正视课改中不容忽视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有重大意义的教育行为,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政府行为。我们不仅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程改革,而且要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更加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以促进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24-129.

[2]马云鹏,唐丽芳.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4(1):11-15.

[3]赵小雅.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第三次评估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课改稳步健康推进[n].中国教育报,2004-12-09(1).

[4]续梅.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特别报道:素质教育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中[n].中国教育报,2006-11-07(1).

[5]王昆扬.甘肃天水地区部分中学教师座谈会记录[J].数学通报,2005(3):4.

[6]王策三.留下一点反思的历史记录:《基础教育改革论》前言[J].教育学报,2005(1):6.

[7].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2).

[8].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01(2).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1-06-23(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7-06-08(2).

[12]周济.五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eB/oL].(2008-03-24)[2008-06-14]./xwzx/gnjy/bwxx/t20080314_148722.htm.

[13]王友文,余冠仕.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实现新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8-02-26(1).

[14]赵小雅.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07-04-11(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eB/oL].(2006-11-15)[2008-03-11]./jyzl/jyzc/jcjy/jcgl/t20061115_49147.htm.

[16]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18-23.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教师角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国的教育,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我国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相对滞后。教育改革是一个必然的措施,新课改最大的动力是教师,最大的阻力也是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新的审视和定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才观,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影响教师角色的因素

1.学校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学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广开教育教学渠道,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去努力适应学生的发展和需求,而不能再要求学生去适应学校的规则与要求。

2.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发生了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3.教学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呼唤把课堂交给学生,倡导学生采取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自己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引导学生去思索、去领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共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4.教育的关注空间发生了变化,即确立了“三维”的关注空间。旧的课程观中教学以知识传输为主,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不够。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片面单一地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是要确立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操作原则,即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向等。

5.课程资源的获取途径发生了变化。学校已经不是课程资源唯一的提供与使用场所,除了校内的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可使用的课程资源外,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成为学生可获取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此外还有取之不尽的网络资源。

二、对教师角色定位的认识

1.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成功的课程改革一定要鼓励教师的参与,教师不能对课改持观望态度,只有当一线教师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还应该体现学科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与数学素养”时,才能真正把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进行下去,教师才能成为内在于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而教师认同了课改理念,参与了课改进程,在改革中学习和成长,做改革的行动者,激起自下而上的改革,才能达成改革的理想。

新课程标准说:“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更应是课程的开发者。”“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过去的教师“依纲靠本”,只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现在的教师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教师有权、也有责任对教材进行裁剪、改造,甚至重新创造,如开设多样性选修课程,既可以发挥教师自己的创造性,彰显自己的教育个性,也迫使教师去研究教学的内容,去探索教育的艺术,获得自身素质的提升,增强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为教师赢得更多的尊严,使教师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

2.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课程改革的深化,期待选修课多样化的落实;选修课多样化的落实,呼唤研究能力强的专家型教师崛起;专家型教师的崛起,引导学生真正发现自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导胡惠闵教在“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讲座中说过,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是课程的诠释者,教师是课程的制定者,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

多样化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专业技能提出了挑战,持续深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培养本校具有学科专长的专家型教师,“所谓专家型教师的本质特征是:深深扎根于本学科理论、知识、能力的‘素养’,而且,这种‘素养’伴随学科专业发展而不断动态式长进与更新,以此推动一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北师大王磊教授推介的“高端备课”模式,也是基于专家支持和现代科学教育理论与方法(理念)的指导,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超越和创新已有教学模式的一种基于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备课方式。改革促使教师成为探索者和研究者。

3.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传统教育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并在课程形态上提供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如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计划的制订、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对自己的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因为教师要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自己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

参考文献:

[1]邹瑞刚.谈谈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

[2]曹长德.教师角色转换与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