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3:10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1

总的来说,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形势是:世界经济开始在相对不确定中趋于稳定,在稳定中温和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3.7%,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其经济也出现缓慢回升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3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约为2.6%;日本经济在去年已经连续3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全财政年度有望告别长达10年的负增长,日本政府预测2003财政年度经济将增长0.6%;欧洲中央银行最近发表的报告预计,欧元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0.6%至1%,2003年各国经济平均增长率预计在1.1%至2.1%。虽然世界经济出现缓慢复苏迹象,但再次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的条件还不具备。世界经济缺乏像前几年“新经济”那样的经济增长点,而且美、欧。日3个主要经济体都有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还有若干不确定因素可能会2003年世界经济的。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变化趋势

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wto的建立。随着wto规则的完善和成员国(地区)的增多,将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将很难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一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开始加剧。特别是9.11袭击以来,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经济形势普遍陷入衰退,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本来,wto中有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规定主要是为了维护成员国之间的公平贸易,但现在正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新的形式,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形式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主要反映在:

1)贸易摩擦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从产品看,经济摩擦已从个别产品的倾销与反倾销摩擦阶段,开始逐步向多产业贸易摩擦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从领域看,从货物贸易向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向发展;从国别看,已从欧美贸易摩擦,向美日贸易摩擦到今天的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发展。

2)贸易摩擦的案件数量不断扩大,全球贸易摩擦近10年内数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从1995年至2002年6月,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979起,反补贴调查147起,保障措施案件(至2001年底)114起,1995年至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共立案275起,其中涉及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有日美“汽车战”。欧美的“香蕉战”以及2002年3月份美国实施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引发的全球钢铁贸易战等,仅2002年1—6月,wto的14个成员对43个成员做出了111起反倾销终裁,终裁的数量比2001年同期的82起相比大幅度增加,增幅达26.12%。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这些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者,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的,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02起,保障措施调查42起,涉及*000多种商品,影响了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仅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比2000年增加55%;其中反倾销55起,保障措施12起,同比分别增长41%和200%,涉案金额合计近11.4亿美元,创历年最高。入世一年来;贸易摩擦仍是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和金额居高不下。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钢铁,汽车挡风玻璃,打火机以及部分农产品等所遭遇的反倾销,保障措施案例也接踵而至,截止到2002年12月,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合计涉案金颂近10亿美元,其中反倾销42起,保障措施18起(包括3起特别保障措施),2002年对我国立案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和印度,美国对我国立案调查14起,其中反倾销12起,特别保障措施2起,是立案最多的国家;印度垃居第二,对我国立案调查为13起,其中11起反倾销,2起保障措施(包括1起特别保障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影响越来越大。据测算,2001年我国因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就已超过100亿美元,2002年欧盟禁止我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一案就涉及我国94家,贸易金颉达6.23亿美元。一些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企业,还将因此次事件濒临破产境地,据统计,这些企业中涉及的劳动力近5万人。此外,欧盟的禁令还殃及十几万农户因上述出口企业无法全部履行合同而遭受经济损失,重点出口地区还将面临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减少,安定受到威胁的局面。

3、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条款纷纷出台。由于我国入世议定书中有允许成员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特殊保障措施的承诺,入世后,世贸组织成员纷纷加强了对华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立法工作。据统计,已有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制定了对华保障措施法规。,针对中国入世议定书发起的特别保障措施案已成为入世后中国贸易摩擦的新,例如2002年8月起印度和美国就相继对我发起缝纫机针,座椅升降装置,轴承制动器等3起特别保障措施案。

以上可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为主要形式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日趋抬头,对此我们要有所警惕。

三、我国的对策

针对当前世界基本形势的变化和新贸易主义抬头的趋势,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确判断世界经济形势,抓住机遇自己。面对日趋复杂的世界与经济格局,我们的策略应该是“韬光养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时间,抓紧发展自己,争取的和平时期越长,对我们就越有利。

2)正确评价我国的实力,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2002年头9个月,我国吸引的FDi达到了411亿美元,2002年1—8月进出口总额累计38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中国同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之间的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2年前3个月双边贸易总额达到629.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同期中美双边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02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4.6%,中国与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额为543.86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8.3%,中国的外汇储备也超过了2500多亿美元,由此,国外不少人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很强了,国际竞争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了。对此,我们自己要有清醒认识。实际上,我们的外贸增长主要依赖于来华投资的外资,美国2002年上半年的FDi虽然只有172亿美元,但以投资证券业和其他方式进入美国的国际资本就高达3347亿美元,而我国吸引的FDi,几乎是我们利用外资的全部。因此,必须加倍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能力。

3)深入开展wto规则的,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一是应当广泛地在出口企业中开展wto中有关反倾销规则的学习与宣传。使我们的企业熟知wto规则中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含义;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尽量按国际惯例行事,以避免在国际贸易中被指控“倾销”,二是要广泛被指控的国内企业积极应诉,三是也要学会用wt0中条款保护自己,入世后,我国新颁布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在运用wt0规则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特别是在运用反倾镐、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手段等方面,为维护我国的产业经济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97年我国反倾销反补贴条例出台以来,截止2002年,我国反倾销共立案22起(其中复审案件1起),保障措施1起,涉及钢铁。化工、轻工等行业,挽回经济损失约200亿元人民币。

4)继续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办企业,通过这些外资企业的,实力和出口经验达到扩大出口,占领国外市场的目的。近年来,全世界销售一半的摄像机,30%的电视机和空调,25%的洗衣机和20%的冰箱都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

5)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到国外直接投资办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开倾销之嫌,而且还可以利用当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节约成本,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6)要广泛重视在企业中开展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不仅要注意自己不要侵权,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7)抓住当前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自己,当前发达国家的结构调整,特别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演变以及跨国公司向海外投资的扩大,将加快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提供了一次性的大好机遇。

8)提高调控水平,加强风险的防范意识。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平息,但诱发国际金融风波的因素并未根除,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巨额国际游资,平均每天有超过1.2万亿美元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流动,其数额超出了绝大多数国家所拥有的资产总值,加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扦机制能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对各国金融体制构成潜在威胁,尽管抑制投机资金的流动和加强对国际金融业务的监管已经成为国际的共识,但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不愿对旧体系做根本性改革,货币和资本市场动荡不定的局面仍将继续存在,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很难兼顾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相对稳定和国内货币政策的高度独立性等目标。如果不能提高宏观调控和风险监管能力,经济安全将受到挑战。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同时,也要有效地筑起一道防火墙,以维护我们的国家经济安全。

1.余永定《2002—200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预测》中国网(2003年1月9日)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2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保障措施

1、前言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矿产资源开发的粗放型开发为主,从而造成了矿区大面积的土地遭受矿山开采破坏,据统计,中国因采矿破坏的各类土地超过400万hm2,并以1.3万hm2/a的速度增长[1]。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每年仍会造成新的损毁土地,矿区开发损毁土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复垦整治,将会造成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减少,严重影响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构建合理的土地生态系统,恢复景观生态平衡,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2]。因此,了解我国相应的土地复垦政策要求,分析矿区土地复垦现状,针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率较低的现状情况,提出相应保障矿区复垦工程进行的保障措施,进而实现土地复垦工程的顺利实施。

2、矿区土地复垦现状

2.1矿区复垦相关要求

1988年国务院实施《土地复垦规定》,2011年务院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对于矿区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损毁土地明确了其复垦责任和义务。为保障损毁土地得到及时有效的复垦。自2006年开始,国土资源部相继实施国《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要求。明确了生产建设单位编制土地土地复垦方案的和实施矿区土地复垦的相关要求。对于矿山企业而言,对于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和已生产矿山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作为矿山企业办理采矿证等手续的必备条件,大部分矿山企业在这期间均编制了相应的土地复垦方案。

2.2矿区复垦工程实施现状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矿山开采损毁土地的治理,由于目前并没有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相关政策要求,并没有进行复垦工程的规划设计,大部分采区简单的复垦治理方式,有些矿山复垦工程根本达不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导致采煤沉陷、渣场压占等损毁土地仍大量存在,矿区损毁土地复垦率较低,或者土地复垦质量达不到相关的质量要求,影响矿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如何保障矿区损毁土地得到有效的治理,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成为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容。

3、土地复垦保障措施

3.1制度保障措施

目前,造成矿区土地复垦率较低现状原因之一是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要求缺失。复垦方案确定了矿山损毁土地的范围和措施,但是方案并不能取代相应的施工设计,对于指导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的复垦工程,并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要求,也没有实施复垦工程设计的规范规程,导致矿山企业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没有相应规范可参考,同时也没有相应的政策要求如何实施矿区损毁土地治理。导致了部分矿山企业复垦工程实施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土地复垦率较低。

3.2费用保障措施

矿山企业在编制完成土地复垦方案后,县级国土部门要监督其签订土地复垦监管协议,并设立国土部门、银行和企业共管的银行账号,按照相关规定缴纳足额的土地复垦保证金,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土地复垦保证资金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办法进行管理。同时督促矿山企业进行资金的内部审计,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和国土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对土地复垦费用进行相应审计,确保土地复垦费用足额用于土地复垦工程。对于矿山企业已完成的土地复垦工程,国土部门要按照土地复垦质量标准实施验收,验收合格的土地复垦项目,土地复垦保证金可作为下一阶段的保证金,确保土地复垦费用足额到位。

3.3监管保障措施

国土主管部门根据批复的矿山企业土地复垦方案,督促在土地复垦工程实施前编制相应的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矿山企业在实施损毁土地复垦工程时,国土监管部门要督促矿山企业成立土地复垦领导小组,定期向国土主管部门报告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进度提出具体的改进和补救措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定期对土地复垦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实行严格的复垦工程验收制度。

3.4技术保障措施

在土地复垦工程实施期间,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选择和确定施工队伍,要求施工队伍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建设、施工等各方面按照有关规定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将加强与复垦方案编制技术人员的沟通,对复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与相应的设计单位进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复垦设计进行修改或重新编制。定期邀请土地复垦相关专家到现场实地考察,结合专家的意见不断改进复垦方法,提高复垦技术水平。

3.5组织保障措施

督促矿山企业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专门的土地复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计划、财务、工程、环保、土地、地测等部门成员组成。抽调或招聘测量、土地复垦、土地规划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本矿协调民众、踏勘和勘测等土地复垦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企业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年度土地复垦计划,组织实施年度土地复垦计划与土地复垦工程验收,负责协调、保证、监督各项土地复垦措施按期保质实施与完成,并积极配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工作。

由于矿山企业土地复垦工作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又需要“边开采,边复垦”,矿山企业还将选派专业的人员对土地复垦的施工进度和及时性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复垦措施不当或开采计划改变,及时调整复垦方案。

3.6适时听取群众意见

矿区损毁土地的类型主要有压占、塌陷、挖损等,在实施复垦工程的过程中,要适时听取损毁土地权属单位或权属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意见,搜集公众对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使土地复垦工作更为完善,将公众的具体要求反馈到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中。

【参考文献】: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3

一、高度重视受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是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职责。

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细化工作措施,倒排时间进程,确保安全利用工作有序推进。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落实安全利用技术措施的关键时期,按照全省调整后的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乡缜万宝镇,根据具体任务,因地制宜制定了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切实把受污染耕地安全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严格落实技术措施

市总计面积为10120.93亩的安全利用类耕地,共涉及128个地块,分布在万宝镇的北太平村、光华村、煤窑村、西太平村和红旗村,全部是旱地,污染物为砷(as)。总计面积为1672.35亩的严格管控类耕地,共涉及15个地块,分布在万宝镇的红旗村和永久村,全部是旱地,污染物为砷(as)。

2021年我市受污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将实施动态管理。综合考虑受污染耕地类型、污染物类型及其污染程度、主要种植作物等因素,采用土壤处理的措施,来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全部通过采用无人机飞防作业喷施叶面阻隔剂、微量元素肥料等进行叶面调控,抑制根系向可食部位转运重金属。通过优化施肥措施改变由于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投入量不足、生物肥料很少使用、化肥大量使用等污染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耕地土壤板结、盐渍化、酸化、重金属离子超标等现象。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的农产品进行采集检测,评价农产品安全性,根据相关标准核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三、科学开展安全利用率核算

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省地质调查院对受污染耕地的农作物样品进行采集与检测,测试项目至少为镉、汞、砷、铅、铬5种重金属。科学开展数据核算,按照国家有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方法的要求,依据农产品检测结果,认真核算本地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确保安全利用率核算准确无误。

四、工作进度总体安排

2021年4-5月,制定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实施方案。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措施。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地块调查信息汇总表》。并按照上级要求开始对工作进度进行周报和月报。

2021年6-8月,开展受污染耕地作物叶面调控野外作业。

2021年9-11月,对受污染耕地的农作物样品进行采集、检测,评估作物叶面调控效果。

2021年11月-12月,核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台账资料收集、整理,全年工作总结,上报。

五、做好数据保密工作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耕地安全利用数据是信息。按照要求,做好数据信息及文件资料的保密管理。存储、处理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中数据信息的要使用不联网专用计算机。存储数据信息的移动介质按国家秘密进行管理。传递文件资料不得在互联网上进行,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指派专人进行。文件资料必须善保管,不得擅自复印、摘抄。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导致泄密的,将依法依规追究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工作推进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市人民政府是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完成本方案的各项任务。市农业农村局指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负责制定并落实本实施方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落实工作任务,细化政策措。

(二)技术保障

借助省地质调查院的技术力量,开展技术协作,优化调控方案,形成成熟适用、经济可行的叶面调控技术。努力形成污染减量、经济适用、农民接纳、无二次污染可持续的安全利用技术体系。

(三)监督保障

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进展调度机制,工作进度和实施成效分别实行周报和月报,每周和每月4日前报送上级农业农村局。随时接受上级部门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工作进行的督导检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4

(一)编制目的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及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保障各项处置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专项预案》(浙政办发〔〕114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精神制定。

(三)工作原则

1.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市财政(地税)局统一指挥协调财政地税应急保障工作。

2.落实责任,协调配合。市财政(地税)局应按照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部署,落实应急保障责任,并与其他相关部门相互支持、协调联动,确保应急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

3.反应及时,保障有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预警监测和前瞻性研究,落实各项预防制度和措施,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市财政(地税)局应按统一部署,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确保各项处置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市本级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的财政地税应急保障事项。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组织指挥体系。市财政(地税)局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地税应急保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局长任应急保障协调小组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局内各相关处室(单位)为成员单位。局外联系单位包括市人大财经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应急办、市发展改革委、人行*市中心支行、市国税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市财政(地税)局预算处牵头,局内各有关处室根据部署,在职责范围内具体执行规定的任务。

(二)主要职责

1.市财政(地税)局作为市本级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地税应急保障综合协调部门,负责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进展情况,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提出财政地税应急保障政策措施建议并组织落实。

2.市财政(地税)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应急资金和落实扶持政策。

三、预警监测和报告

(一)预警监测

市财政(地税)局要实现与市级各部门应急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系统的有效衔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监测数据和动态信息,加强应急保障措施和决策机制的超前研究,提高处置效率。

(二)报告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需要市财政地税给予应急保障的,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市财政(地税)局报告。

2.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程度和损失程度等;已采取的主要措施、事态发展预测及控制程度;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情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等。

3.报告一般应为纸质文件。紧急情况下也可先电话报告,随后报送纸质文件。

4.市财政(地税)局内部处置程序:报告由局办公室承接,局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按局内职责分工,通知到预算处和相关业务处室。如情况紧急,相关业务处室可以先行接报告并处理,再通知局办公室。

四、应急响应

(一)响应程序

1.市财政(地税)局相关处室根据职责分工,针对相关部门的报告,立即着手进行信息收集等基础工作,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价和判断,研究提出具体建议,经预算处报局领导。

2.市财政(地税)局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开展各项工作。

(二)启动标准

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全局性和局部性两类。

2.对造成全局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同时采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对造成局部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只采取部分财政支出政策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

3.市级相关部门根据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应急保障的事项。市财政(地税)局研究提出应急保障措施建议,按规定程序报批。紧急情况下,市财政(地税)局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可先采取安排支出或拨付资金等措施,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

(三)财政收入政策

1.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和个人,市财政(地税)局、国税局应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并及时兑现。

2.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市财政(地税)局应及时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拟定临时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建议,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3.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到期后,突发公共事件对相关行业、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仍然较大的,按原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优惠(减免)政策期限。

(四)财政支出政策

1.市政府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资金,由市级有关部门提出,经市财政(地税)局审核后,按规定程序列入市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2.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单位、个人以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机构,市财政(地税)局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及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建议,报市政府审批。

3.财政支出政策包括: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单位、个人的损失由相关责任人给予补偿,没有直接责任人或责任人无力承担的,政府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救助和支持;在一定时期内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其他财政支出政策。

4.军队、武警应市政府请求,支援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经费,由市政府负担。

5.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已在年度预算中专项安排且项目确定的,市财政(地税)局应及时拨付资金;需要由部门预算进行调剂的,市财政(地税)局在保证人员工资和必要支出的同时,可要求各预算单位调整部门预算的支出结构。部门预算调剂工作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6.年度预算安排和调剂不能满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需要时,市财政(地税)局可提出动用应急预备金、预备费、超收使用安排等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及时追加相关部门的预算。紧急情况下,市财政(地税)局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可先安排资金,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

(五)预算调整

突发公共事件对财政经济影响特别严重、年度预算难以平衡时,市财政(地税)局可提出调整财政预算的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六)资金拨付

1.市财政(地税)局安排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资金,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拨款,原则上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拨款和调度手续。

2.紧急情况下,市财政(地税)局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可先办理拨款,再补办相关手续。

五、后期处置

(一)监督检查

1.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应接受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3.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地税应急保障工作中不服从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或者处理不及时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地税应急保障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追究。

(二)总结评估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应及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资金的使用和政策的合理性进行绩效评价。

(三)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应急保障措施及实施情况等信息的,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具体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附则

(一)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依据有关法律要求和应急工作实际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每一次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市财政(地税)局应派员参与事件主管部门组织的总结评估。根据实际需要,市财政(地税)局可以组织评审,补充、修订和调整相关内容,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报市政府审查批准后施行。

(二)制定与修订

本预案由市财政(地税)局制定并负责修订。

(三)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5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项目名称:南京马群西花岗a组团经济适用房工程;建设地点;南京马群;建设规模:建设建筑面积87600平方米,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人防工程,上部28层,共四栋建筑群体组成;项目工程造价1.66亿元。

1、直接成本控制措施1.1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这些都是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主要控制对象;

1.2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包括:工程材料用量控制措施,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精减人员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提高施工劳动效率;对于工程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分包给分包单位,实行包干控制措施降低用工费用,减少不必要人工费用的浪费。

2、间接成本控制措施2.1工程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工程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2.2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是降低工程质量故障成本,因为故障成本是工程质量无缺陷时就会消失的成本,我们把可消失的工程质量成本喻为“工程之黄金”,表示其潜力非常可贵。目前,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因而可以开发的工程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好的工程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降低工程质量成本,减少成本费用。

2.3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配置相关管理人员;按照组织设计原则,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当前,特别控制的是项目部的现场办公费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标准,从工程项目内部做起严格控制费用支出。3、工期成本控制措施

3.1项目部施工管理要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工程资源,降低工期费用,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等。施工方案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工期不同,施工机具不同,因而发生的费用就不同,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2目前要处理好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课题;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工期并非越短越好,项目部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对应的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工期成本由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成本组成;工程措施成本,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成本是因为工期延误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是由于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而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措施成本、工期损失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控制点。3.3施工方案明确工期与成本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案,在确保工期达到施工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的建造成本,导致项目亏损的现象。3.4施工工期与项目成本的关系是在合理的工期条件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增加,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4、工程造价控制措施4.1在工程招标阶段,认真熟悉招标文件内容,树立明确的时间和成本观念,在招标中使用有效报价技巧,以保证报价在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最终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如在执行单价合同时,实行不平衡报价的技巧,通过对工程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在维持总价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正常报价水平,策略地降低实际施工时数量可能减少的分项工程单价,以便在竣工结算时获得可观的额外工程收入;

4.2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当提高前期费用的报价,降低后期费用的报价,以便达到尽早收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周转的目的,做到早收多收,还可以大大减少不可遇见的工程风险带来的损失。4.3使用好政府工程政策性调价文件,正确计算价差及时办理结算手续。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变化,各种价格要素由市场进行调节,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及时考虑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工程结算时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地予以考虑。工程主要采用调价系数和实际价格差价方法,相对简单一些,一般工程大都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调价,实践证明承包商通过价格调整是获取额外工程收入的重要途径。如果事先确定好调价公式中的各种价格指数及各种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的调价比重,则是一种潜在的比较客观增加额外工程收入的方法和措施。4.4我从以上的控制措施来看,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精细创效益的意识,同时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技术管理素质,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制定最终施工方案前必须制定出多个方案并进行各方案经济对比分析,技术人员既制定方案还应提出材料、用工、设备进场等计划,并进行现场管理。

4.5工程材料管理部门多家询价采购优质价廉材料和设备,工程造价部门对材料设备采购和现场使用进行经济核算和控制,现场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实施,并不断改进,在管理中做到技术先行才能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结束语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工程造价限额内,涉及到建筑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各个施工阶段的支出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科学的配置,让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能够保证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并且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6

关键词: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理念

人力资源,泛指社会及经济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相应劳动技能的人口。当前国家已经将人力资源开发摆在战略层面,不断提高对其的重视度。同时,人力资源本身具有有限性与可用性。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局主要经办医疗保险,通过相应法律法规或自愿缔结的契约,成立一定区域医疗保险基金并进行筹集、使用及监管。我国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时存在强制性特点,经过医疗保险机构有效应对各类医疗保险。随着我国持续完善医疗管理行业,需要提高与完善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推进我国医疗行业的稳步发展。

一、机构改革背景下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机构改革背景下医疗保障局实施医保、医疗及医药三者之间“三医联动”机制,充分解决当前存在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医疗保障局本身就在结构改革大背景下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机构运行质量,先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一)人员方面的问题

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就是处理医疗保险相关内容,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及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实际中从业者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如医学、保险及管理学等,要求工作人员日常学习且不断创新,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实践能力,高效处理日常工作。因此,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任务就是如何确保工作人员发挥专业学科优势,更好地胜任各自管理工作,规划出符合自身其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推进医疗保障局的稳步发展。

(二)管理机制的问题

国内医疗保险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具体发展时难免遇到一些问题,而且很多问题具有共性。例如,常见的管办不分现象,直接造成医保基金监督力度、监管方式等缺少科学性。同时,医疗保障局是医保行业内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行业政策法规,又要操办具体事项,无法提升医保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在这样背景下医疗保障局采取总额打包付费的模式,无法有效落实监管,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钻空子的情况,不利于医保行业的稳步发展。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管理机制层面存在问题。

(三)管理机制的问题

当前部分地区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不足,存在一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医保行业需要量力而行,切实发挥医疗保障在其中的作用,需要提高监管医保基金的力度,全面落实相关责任,完善制度层面的漏洞,推进制度建设,使得各项监管工作高效运行,避免出现钻漏洞的情况。医疗保障局成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基金监管,需要医疗保障局需要强化人员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等,落实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高效履行医保基金的监管职责。

二、机构改革背景下提高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措施

机构改革背景下医疗保障局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时,需要结合单位内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调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引入绩效考核,创新薪酬管理理念

1.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现阶段,医疗保障局针对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定的标准和内容过于简单化,无法针对工作人员个人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科学考核和评估,并以此评定标准来量化工作人员个人工作能力。当前的关键是需要针对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模式和内容进行重新规定,全面优化,通过对工作人员岗位职能的明确以及日常实际工作表现的考核,确定其薪酬设计的有效范围,保证绩效考核内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并以此作为评定工作人员个人能力的基础和依据,通过有效措施,保证考核内容在设计上的精细化以及事实上的差异化,保证其在人才管理过程中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将薪酬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激励工作人员,催动其工作积极性。而绩效考核的评定需要结合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表现,其表现结果直接决定其考核评定的等级,而薪酬管理则是根据工作人员实际考核评定等级来确定,是对工作人员工作表现最好的肯定和反映。为此,医疗保障局可以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工作人员对物质的需求制订一个绩效薪酬调整表,确保工作人员对医疗保障局的贡献和付出能够取得最大的利益回报,以激励工作人员,提升工作热情和动力,避免“大锅饭”的同时,拉开相互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工作人员工作的冲劲与积极性。2.制定科学合理激励措施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时,可以引入全面薪酬理念,综合考察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各种非经济性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等,给工作人员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针对此,医疗保障局可以发挥全面薪酬的作用,引入丰富的激励方式,如谈判工资、绩效工资等,结合其个人生涯规划,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医疗保障局要对内部各岗位进行综合评估,实现薪酬对内公平。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落实两点内容,即同工同酬与按劳取酬。需要提高对岗位评估工作的重视度,利用这种方式准确评价挂念岗位的薪酬,增强岗位薪酬的吸引力,避免出现人才流失及提高人才归属感。

(二)转变管理理念,强化人事档案管理

首先,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根据新形势下医疗保障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形势,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审核,确保制度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同时定期对医疗保障局档案工作的制度和内容进行修补和完善,维护制度的稳定性、完善性和严肃性。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总结以及实践,建设一套具有本院发展特色且适用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其次,作为医疗保障局管理层,一定要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工作态度,主动施为,对国家关于医疗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要求等进行深入了解学习,认识到各类档案管理的价值,从而意识到知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将档案管理工作从原本的服务性质转变为责任性工作,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以此提高医疗保障局工作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医疗保障局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此,需要格外重视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就医疗保障局档案管理个性化、功能设计方面,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积极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另外,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系统的兼容问题,确保资源共享的效率。医疗保障局推进数字化档案系统建设,需要配备好相关的设备,如高速扫描仪、数据备份等功能,提高档案资料归档的真实性,实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档案管理安全性与质量的目的;还应该在系统中设立相应的查询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检索的功能,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就医疗保障局数字化档案系统和模式而言,需要及时做好定期的检查与优化工作,不断提升医疗保障局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最后,人事档案管理中运用大数据,不仅可以共享档案,还能实现主动推动医疗信息服务,达成实时推送信息的目的,信息使用者之间也可以高效交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推进信息建设标准化及网络化,因此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可靠性。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时需要管理人员整理文本、录音、视频等资料,整理后需要统一进行鉴定核对,最后使用pC单机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整。这种管理模式下查阅难度较大,通常归档后档案不会再次查阅,逐步成为“死档案”,而且容易出现的资料老化问题。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档案资料转为电子文本、音频等,降低档案管理难度,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三)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首先,医疗保障局工作开展时,需要管理者创新管理思维与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主动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内部需要详细分析工作人员各方面的需求,还要根据其情况、工作能力等实施个性化管理方案。这就需要通过合理引导,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主动摒弃传统管理方法,掌握先进管理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实现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完美融合,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医疗保障局需要合理调整工作人员的岗位与组织架构,提高岗位的流动性,可以给管理工作中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引入一些柔性化管理方法,鼓励其工作开展,培养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工作落实时,依据表现给予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包括语言、物质及精神层面的激励,发挥绩效工作的作用,给工作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最后,强化日常培训工作。对医疗保障局内部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强化培训力度,对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进行完善。单位内部进行定期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促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具体培训时,培训人员通过循序渐进方式渗透专业内容,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外,重视引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为医疗保障局改革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四)强化医保人员管理,全面落实改革工作

医疗保障局的前身是医疗保险中心,也是从这基础上改制形成的,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而且受到机构重组及改变的影响,对工作人员产生较为严重的思想冲击与压力,不但要进行单位内整改,还需要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短时间内学习与掌握新业务处理的知识。这就需要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重点进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与培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利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消除传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成就感,提高其归属感,增强岗位职责与使命感。同时,需要强化对医保工作人员的管理,选择合适时机考核其业务水平,又要培养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落实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主动进行完善,夯实工作高效完成的基础。管理医保工作人员时,需要侧重培训与考核其专业技术知识,又要引入复合型人才,切实培养与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更为高效地履行医疗保障局的职责,实现确保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五)做好基层服务,做好医疗保险推广

1.扩充工作人员数量在面对医疗保险之间的矛盾时,首先补充医疗保险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通过人数的扩充,促进矛盾的解决,同时也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时间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而在人才吸收方面,作为国家部门,其本身就是一个最强有力的后盾,轻易就能获得人们的信赖和认可。因此,即使是最常规的招聘活动,也能吸引很多专业人才的注意,并且想要融入这个大集体中。所以,想要扩充医疗保险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其实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办到,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对后续可能的财政支出问题进行考虑,保证所吸收进来的人才的各项资金支持。2.提升领导部门的重视实际上,解决医疗保险工作部门问题的根本,是要提升领导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而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领导层的忽视,针对当前现状,首先要提升领导部门对医疗保险工作的行动力。比如针对当前实际现状制定相关政策,这就是最好的关注,只有让领导们意识到这些工作和内容的重要性,才能有所重视,从上到下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各项基本工作的落实。如此,各基层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上级领导所布置的任务,实现各项指标而努力奋斗,最终全面提升医疗保险工作部门的运行速度,使其能更好、更全面、更快速地为人们服务。3.完善业务流程当前医疗保险工作部门在实际运行中,凸显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各项业务流程繁杂且不够完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找到参考对象,从而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及时优化和完善。就当前实际发展而言,最好的参照对象就是国外。虽然国外并不推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他所推行的制度中也有很多福利并且适合我国吸收和借用。如此,可针对该问题成立专家小组,针对国外各项相关措施和流程进行研究,对有利于我国医疗保险工作部门发展的内容进行借鉴和吸收,转化为一套属于并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医疗保险工作部门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4.适时创新当前环境下,面对各种繁杂的工作内容,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均是焦头烂额,从而忽视了创新的重要性,一直墨守成规,按照传统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内容,而传统工作模式并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此恶性循环,对我国基层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较为不利。想要改变当前这种状况,首先需要对相关工作内容和规范制度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从日常工作实际入手,通过实际工作了解人们诉求,从而根据诉求点展开创新,对其中内容实现有效规划和解决。同时,作为基层医疗保险工作部门,还要积极加强与政府间的联系和交流,针对现实问题,提高对应申请,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及时创新。

三、结语

总之,医疗保障局作为新的机构,实际运行时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寻求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想,深入结合医疗保障行业的特点,继而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新政策蕴含着机遇与挑战,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提高医疗保障局的运行质量,主动寻求建立与促进保险制度长远发展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书章.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商业文化,2021(24):58-59.

[2]侯思予.基层医疗机构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7):77-79.

[3]赵静.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J].中国产经,2021(15):188-189.

[4]袁旭春.论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财经界,2020(29):251-252.

[5]孔凡佳.试析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J].就业与保障,2020(12):154-155.

[6]程琳.论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9(10):10-11.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7

第一章金融工作保密制度

第一条、一切金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金融工作法规,任何人员不得违反;

第二条、涉及国家金融计划、联行密押、金库位置及其保障措施的秘密事项,不得泄露;

第三条、金、银、现钞库存数及调运计划、实施方案、行动路线不得泄露;

第四条、未正式公布的存、贷款利率调整,不得泄露;

第五条、未正式公布的人民币兑换外汇的比价,不得泄露;

第六条、联行密押收发、拆封、保管、必须专人负责、非直接工作人员不得打听密押有关事项;

第七条、项目电报要由专人负责填报管理,非直接工作人员不得查阅,因工作需要必须查阅的,要信用社领导批准;

第八条、不得在无保密措施的计算机、传真机上储存、传递金融工作中的秘密事项;

第九条、信用社工作人员,不得向他人泄露储蓄户的存款金额等存款信息,如需查询时,必须经过授权部门批准;

第十条、凡泄露、窃取和出卖国家金融秘密者,应视其情节轻重,给当事人必要的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保密内容

第十一条、政府类三密文件(绝密、机密、秘密,统称“三密”件)。

第十二条、信用社业务类:

1、发展规划、发展策略、竞争策略等涉秘资料。

2、客户信息(包括存款客户信息,贷款客户、咨询客户、其他客户商业秘密)。

3、密押、印鉴、密码(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及业务系统口令,操作员密码等)。

4、未发表的信用社业务资料,如:信贷档案、业务凭证等。

5、注明“三密”的文件,未到公开期限的密件,重要会议纪要、记录,重要会议记录本。

6、电脑重要资料(系统信息开发资料、未公开的各类产品信息、保密的非专利技术和技术信息、竞争性的业务新品种及相关的业务信息、数据信息、应用系统源码等)、软件安装密码、计算机程序和保密技术资料。

7、我社股票分红派息方案。(未公告前)。

8、人事档案材料,未公开的人事安排,招聘资料,员工薪酬,奖励机制、奖励标准,考核情况。

9、未结案的稽核报告、调查材料及谈话录音,群众来信、举报、揭发、控告材料,违纪案件。

10、涉及犯罪嫌疑人洗钱等犯罪方面的信息不得向外透露。

第三章领导干部保密守则

第十三条、不泄露自己知悉的党和国家秘密;

第十四条、不在无保密保障的场所阅办秘密文件、资料;

第十五条、不使用无保密保障的电信通信传输党和国家秘密;

第十六条、不在家属、亲友、熟人和其他无关人员面前谈论党和国家秘密;

第十七条、不在私人通信及公开发表的文章、著述中涉及党和国家秘密;

第十八条、不在社交活动中携带秘密文件、资料。特殊情况确需携带的应由本人或指定专人严格保管;

第十九条、不在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中携带秘密文件、资料。因工作确需携带的,应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第二十条、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经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不将阅办完毕的秘密文件.资料私自留存而不及时按规定清退、归档;

第二十二条、不擅自复制或销毁秘密文件、资料。

第四章、员工保密守则

第二十三条、不该说的机密不说。

第二十四条、不该问的机密不问。

第二十五条、不该看的机密不看。

第二十六条、不该摘录的机密不摘录。如有记录,应注意销毁。

第二十七条、不在私人通讯中涉及机密。

第二十八条、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及其他无关人员面前谈论机密。

第二十九条、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第三十条、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第三十一条、不携带机密材料回家或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第五章、档案保密守则

第三十二条、凡因工作需要,在查阅、利用档案时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未经领导批准和档案管理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档案材料,不得将档案材料的内容外泄;

第三十三条、未经领导同意或档案人员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档案室,不得在档案室会客、闲谈和进行其他活动;

第三十四条、凡属机密的档案和外单位利用档案,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方可查阅,查阅人员不得将档案内容随意向他人泄露;

第三十五条、档案室门窗必须勤于检查,发现不安全,不保密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确保档案材料安全;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8

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学习实践活动,在省委正确领导和第12指导检查组有力指导下,根据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安排,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__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认真系统学习理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研究对策措施,进一步认清了发展形势,总结了经验教训,明确了努力方向,理清了发展思路,制定了整改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机关内设行政处室17个,下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4个,事业单位8个,共有干部448人,其中党员干部322人,非党员干部126人,离退休人员269人(党员151人)。现有厅党组成员7人,下属2个技校党委(干部199人),1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除9名党员干部被上级借用、赴基层担任指导员未参加活动外,全部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并认真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规定的各项任务。

厅学习实践活动自20__年10月8日召开动员大会开始,在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党组领导下,有步骤、按计划、分阶段,认真完成了理论学习、调研恳谈、案例分析、征求意见、分析检查、破解难题、整改落实等各个环节的各项任务。经过组织原省劳动保障厅处以上干部、群众党风廉政监督小组成员及职工代表共计人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到%。

二、主要特点

(一)精心谋划抓好协调指导。

一是高度重视,确保领导及工作机构坚强有力;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投入工作经费,购买学习书籍及必要设施。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利用国庆假日,加班加点,迅速准备了活动方案、动员讲话,于10月8日召开动员大会。各事业单位党支部明确责任领导,积极组织再动员,使学习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二是精心设计,超前谋划,确保活动与工作相互促进。厅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按照省委和厅党组的统一部署要求,在第12组精心指导下,坚持从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出发,多次研究讨论,形成了符合要求的活动总方案。对三个阶段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制定了具体实施表,明确责任人、活动标准、活动要求,并随着活动的开展,做到对下一个环节早谋划,早安排,确保了我厅每一项任务和每一次转段都做到提前展开,高标准完成。

三是科学指导,确保所属单位整体推进。厅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根据活动进展情况,先后8次召开各党支部负责人和联络员工作会议,听取活动情况汇报,协调指导各单位开展活动。在__劳动保障网站开设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各类活动信息48条;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各单位专门购买配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读本》100本,并及时编发8期学习资料。在每个重要环节,厅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都要组织各单位联络员进行具体辅导,对承担具体任务的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培训,提出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确保了厅属各单位按时圆满地完成了每一项活动,整个活动组织严密,发展平衡,稳步推进。同时,厅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认真撰写活动信息,向省委及指导检查组上报,共编印厅学习实践活动简报16期,3次被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简报专题转发。

(二)集中精力抓好关键环节。

一是抓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方式上,厅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大胆创新,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解决影响和制约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民生难题,按照个人自学、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着问题研讨的方式,紧紧围绕解决突出问题、破解民生难题创新思路,研讨办法,寻求破解对措,使理论学习更加生动活泼,更有成效。

——抓查找问题。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厅充分发动各党支部和学员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在服务窗口设置意见箱、在__劳动保障网开展“我为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献一计大家谈”活动,广泛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共收到各类意见、表格20__余份;7名厅党组成员带队、百余名处以上领导干部参与,12次深入基层乡镇、企业、厂矿、院校、医院进行调研,组织各类座谈会、恳谈会、论证会80多次,足迹走到了16个州市、39个县区、92个乡镇;厅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分别组织召开群众廉政监督小组、向系统上下级部门和有关部门、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98份。为了确保每个党组成员准确查找存在的问题,厅党组针对返回的意见中对领导干部个人提出的问题普遍较少的实际,再次在下级部门和厅属单位中对党组成员征求了意见,先后共收回82份回复函。厅党组认真分析梳理,确定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要着力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破解群众关注的6个民生难题,为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

——抓案例分析。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厅紧紧围绕孟连“719”事件和“阳宗海坤污染”案件教训

,认真结合近年来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支部两个层次,组织党员干部对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进行剖析,达到了依理说事、就事明理的目的。活动开展以来,厅学习实践办公室编印了4份案例分析资料,厅属各单位结合职能分别对劳动保障方面12项工作进行剖析座谈,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次进行集中案例分析,向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上报了6个先进典型,其中《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作为全省100个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典型,由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专题印发简报,并组织省级6大媒体向社会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抓分析检查。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后,厅党组就紧紧围绕如何形成一份对劳动保障事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分析检查报告》作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特别强调要通过专研理论、深化认识、理清思路、强化实践、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党组民主生活会前,厅党组书记多次召集所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对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个别座谈,与学习实践办公室共同讨论草拟《分析检查报告》的要点;会上,厅党组成员及综合处室主要负责人、群众代表对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发表了意见;会后,厅党组书记3次组织厅属有关单位对报告进行讨论修改,向系统上下级单位、有关部门、企业、院校、医院进行了书面征求意见。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厅党组认真研究,一一梳理,基本予以采纳,最终形成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__劳动保障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分析检查报告》。

——抓整改方案。厅党组从活动一开始,就把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破解一些民生难题作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突出成效的重要标志,要求全厅把破解劳动保障工作中的老、大、难、热点问题作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着力点,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集中学习阶段,各党组织紧贴事业发展找难题,带着任务抓学习,调研恳谈集群智,科学论证研方案,积极协调去争取,促进了一系列难题取得新的进展,多数党组织在第一阶段就自定难题,创新思路,研究提出了初步破解方案。分析检查阶段,分管厅领导和有关责任单位先后多次赴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积极磋商,广泛征求基层和服务对象意见,研究完善破解方案,赴有关部门和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使拟定的6个民生难题中的5个在第二阶段结束前就取得重大突破。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印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重视破解民生难题》专题简报(第61期)予以充分肯定。经过自上而下、层层提出整改建议,所形成的整改方案目标任务具体,整改思路清晰,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措施有力,既有近期努力破解的民生难题,又有关乎未来发展的重大工作,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事业谋求科学发展的责任状。

三、主要成效

厅党组始终坚持积极争取,量力而行,边整边改,拟定的解决突出问题和破解民生难题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有力地推进了我省劳动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研究解决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围绕影响和制约劳动保障事业存在的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7名党组成员分别带队展开全面调研,形成了7份质量较高、针对性强、措施具体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我省县级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得到有关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被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编录。其他5个调研报告都以问题查找准确、原因剖析深刻、目标任务科学、解决思路清析、落实措施可行得到厅党组的充分肯定。

(二)破解6大民生难题取得实质性突破。围绕群众关注的6个民生难题,各位厅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创新思路,积极争取,量力而行,开展恳谈和征求意见,形成了符合我省实际、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其中:

——省政府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通过转换观念,创新思路,采取“以土地换保障”的办法,赢得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省政府出台了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缺失难题的规范性文件,为彻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

——省政府出台了“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的政策文件。这份文件对“老工伤”人员尤其是关闭破产企业的“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的清偿资金明确作出了财政安排解决的具体规定,为全国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做法,被人力资源部转发全国劳动保障部门。

——乡镇劳动保障所(站)标准化建设得到快速推进。为了切实解决基层劳动保障基础建设薄弱的问题,我们争取省政府在全省实施了乡镇劳动保障所(站)“2113116”建设标准化工程。到年底,厅统一安排的办公设备购置资金1000万元全部下拨州市,898辆执法监察车辆已配备到位,全省50%以上乡镇劳动保障所(站)工作人员、办公室、档案室、办公设备、服务窗口和执法监察车辆方面达到标准,基本具备履行法制宣传、职业介绍、劳务输出、社会保险、执法监察和争议调解6项职能的能力,受到人力资源部高度评价。20__年,这一工程全面完成后,我省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基础能力建设将跨跃到一个新的台阶。

——县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65·1工程”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我省县一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承担全省工作量的70%以上。针对我省的县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落后、经办场所分散、经办设施紧缺、群众办事不便的情况,我厅积极与省发改委向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全省县级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能力建设“65.1”工程的建议,力争用3年时间,在所有县(市、区)分别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机构健全合理、功能定位准确、工作职责明确、业务流程规范、窗口服务优质的综合管理服务场所,形成全省统一的县级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使所有县实现劳动保障65项业务服务一站式,标准统一化、程序模式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全面提升我省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了破解农民工维权难,我厅精心筹划协调,争取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看望农民工;省政府出台了《__省农民工权益保障办法》,将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化、规范化;以反映我省农民工工作为主题的《农民工依法维权必由之路》录像片被中组部列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材;省政府隆重表彰“十杰农民工”和90名优秀农民工、100名农民工先进集体,营造了全社会对农民工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各类难题的解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不断健全,农民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绿色通道基本建立,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执法的主动性和能力明显增强。20__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提升,达到60%,工资拖欠人数和拖欠工资总量均明显减少。——研究确定了城镇职工医保异地刷卡就医试点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测算,厅针对我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层次较低的实际,从未来医保事业发展及方便参保群众的需求出发,围绕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基金承受力、基金结算、信息系统支持与建设等重要问题,先后6次召开方案论证会,研究制定了20__年全面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到州市级统筹),启动异地刷卡就医试点,力争实现20__年全省全面实现异地刷卡就医的目标。

(三)应对金融危机及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职能实际,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及时研究并出台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等七个方面措施:一是实行岗位最低工资差额、转岗培训、再就业、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创业培训等六项补贴;二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标准;三是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将全省l6个州市纳入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实行门诊报销制度;四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并提供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五是大幅度增加小额担保贷款规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按5倍的比例放大贷款,大力鼓励开展创业;六是建立“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建设领域、非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开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绿色通道,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七是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扩大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规模。力争完成__技师学院建设2亿元投资规模,确保20__年5000名新生入学,全省技工院校力争招收新生4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这一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人力资源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届的高度评价。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专题简报(第94期)进行了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新闻媒体给予了全面报道。20__年1月1日,省政府又以1号文件出台了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重要政策措施,这一重要政策对于促进我省非公经济发展,促进失业人员、复退军人、大学毕业生以及广大农民工开展创业、实现就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劳动保障各项年度任务全面提前完成。20__年,在学习实践活动的推动下,经过全省劳动保障系统不懈努力,省政府下达的28项劳动保障目标任务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达的26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或突破性进展:

——首次建立劳动保障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今年,我厅争取省政府首次将劳动保障工作纳入对州市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与各州市政府签订劳动保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责任,为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了体制机制。

——完善劳动保障政策体系的步伐大大加快。20__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__省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办法》等6个劳动保障重要政策文件,20__年1月1日,又以1号文件印发了《__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创业促就业的决定》。同时,厅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的部署,共计出台政策性、规范性文件35份,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20__年是全省出台劳动保障政策规范性文件最多的年份。

——一些历史遗留的老、大、难、热点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__年以来,我厅争取省政府安排3060万元,基本解决了全省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争取省政府彻底解决了20__年底以前由于离休干部医疗统筹标准过低造成的拖欠医院医疗保险费2.3亿元,并将省直离休干部医疗费统筹标准从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万元;争取省财政支持解决了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退休人员的独生子女奖励费支出渠道的问题;通过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使就业再就业历年沉淀资金基本消化,全省共支出资金6.7亿元,在用好用完今年争取的3.78亿元的基础上,消化了历年沉淀结余在州市的3.2亿元资金。

——全省技工学校招生规模继续呈快速扩大趋势。20__年,在全国技工学校招生普遍下滑或与往年持平的情势下,我省技工学校招生总量与去年相比增加30%,达到3.5万余人,再创历史新高,增幅居全国第二。同时,全省第一所技师学院——__技师学院于20__年8月19日正式破土开工,结束了__没有技师学院的历史。大理技师学院等一批技工院校和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开始筹建,拉开了全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序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五)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4万人,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万人,帮助5.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省登记的24195万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7%,控制在4.5%以内的预定目标。

──为22.7万农村劳动力实施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5万人。组织9509人参加创业能力培训,培训合格8862人,当期实现自主创业4025人,提供就业岗位6564个。

──全省分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47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人数新增191万人,达到261万人。在全国未统一安排的情况下率先将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范围。同时,农民工工伤保险、大病医疗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保人数都实现了大幅度增加。

──在连续5年提标后,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月均养老金达到1180元,继续位居西南地区第一;全省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加35%,最高地区达到550元/人月,位居全国第7位;工伤保险待遇普遍提高,人均增幅达到35%。

──督促用人单位为23.15万人补签了劳动

合同;为5.83万劳动者追发了20788.78万元工资等待遇,其中农民工工资15925.45万元;督促3699户用人单位为8.67万人缴纳社会保险5818.13万元。──稽核参保企业6176户,查出并责令参保单位补缴少缴、漏缴的社会保险费2979万元;查出冒领基本养老金33万元,追回28万元;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回收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2.69亿元。

──接待来信来访48600件次,其中个人来访45100批次,集体上访183批6477人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081件,当期审结4035件,结案率为98.9%;接受举报投诉案件6010件,受理案件5611件,结案5496件,结案率98%。

三、下步打算

20__年1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复,撤销原__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__省人事厅,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项职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行使。厅制定的整改方案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继续抓好落实。目前,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在抓紧制定“三定”方案,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不断深入,切实取得成效,我厅打算认真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善始善终抓学习实践活动各项要求的落实。认真按照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统一部署,做好厅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满意度测评、挂牌公示及整改销号工作。对明确列入整改项目的各项任务,要建立整改销号制度、跟踪监控制度和定期分析制度,确保按时间按标准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9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8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工作部署

要认真传达学习《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对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领导。《通知》对两个确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地要尽快调整工作部署,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和工作方案。各级劳动保障、民政、财政部门要加强协商,密切配合,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领导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真实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

二、确保资金到位,切实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落实两个确保资金,确保应筹措的资金落实到位。从今年开始,各地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再发生新的拖欠。今年前几个月拖欠的基本养老金和按规定应发而未发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要在8月底前全部予以补发;对未按规定代下岗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也要同时予以补缴。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各地要坚持和完善两个确保的月报和季报制度,并在今年7月底前对两个确保资金的安排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是资金安排不到位的,都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以补充,不得留有缺口。

三、加大扩面力度,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

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要以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事业单位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年底前要基本实现养老、失业保险全覆盖。各地要对集体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的调查核实,对于生产经营正常的,要尽快纳入养老、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对于未参加社会保险且已经停产多年、无力缴费的集体企业不再纳入养老、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其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直接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具体办法由各地民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要强化对企业缴费情况的执法监督和稽核工作,重点稽核职工人数和缴费工资基数,依法加大征缴力度。要制定养老保险费差额缴拨改为全额征缴的实施计划,并采取措施保证按期实现。要加大清理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力度,对欠费企业要采取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监督等各种手段进行督缴,并建立专门的清欠跟踪制度,确保应收尽收。

四、积极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按期实现工作目标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尽快实现由银行、邮局或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养老金。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要在9月底前、其他地区要在年底前基本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要严格清理和规范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属于国家规定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必须确保发放;统筹项目外的,由企业依据经济效益情况支付,并向退休人员做好解释工作,不得擅自将统筹外项目转为统筹内项目。劳动保障部、财政部近日将统一部署对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计发标准的清理规范工作。今年各地不得自行调整基本养老金待遇,今后有关工作按国务院统一部署进行。各地要筹措安排不少于当地2个月支付额的周转资金,确保养老保险费由差额缴拨改为全额征缴和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顺利进行。要按规定将原行业统筹企业和中央直属军工企业纳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行省级管理,并加强基金的统一调剂,切实打破对原统筹行业的封闭运行。要切实按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关于事业单位转制的政策规定,尽快将各类转制单位纳入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并负责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五、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要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把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结合起来,解除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保证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企业和下岗职工的不同情况,制定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方案,指导企业按照规定及时与下岗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要认真做好出中心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设置方便其办理社会保险的网点和专门窗口,及时为其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对未能实现再就业的,要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要正确把握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舆论导向,做好周密细致的组织引导和政策落实工作,争取下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要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再就业培训,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开展社区服务,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有关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具体政策,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下发。

六、精心组织实施,做好关闭破产企业的有关工作

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1号)规定,高度重视做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安置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同级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制定工作方案,指导企业组织实施。对关闭破产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要直接纳入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范围,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并探索做好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有效办法。对关闭破产企业的在职职工,要按照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计划,做好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对于按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除特殊工种按《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提前退休的年限,不减发基本养老金外,每提前1年减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减发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及各种补贴)×(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提前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要深入企业宣传政策,及时了解掌握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动态,认真落实安置政策,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

要充分发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严格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切实做好保障对象的审核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及时给予救助,真正实现全覆盖。各级民政、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联系和配合,建立正常的工作协商制度和信息沟通渠道,做好相关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工作。对一些生活困难的企业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家庭,在按当地政府公布的有关标准计算其应得收入后,对其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要及时给予救助。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对所需资金要全部纳入预算,同时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酌情给予支持。

八、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

各地要大力拓展和深化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社会贫困者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网络。要加强社区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功能,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认真做好社区各项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为社区服务组织调整充实部分精干的工作人员,并积极开展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保证社区服务机构开展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工作经费,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健全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社会贫困者的档案资料,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服务,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各级民政、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指导,总结经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创造有利条件。

九、考核工作实绩,明确挂钩指标

按照《通知》要求,对于两个确保工作到位、财政确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资金缺口,经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核实后,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并且要与各地两个确保工作实绩挂钩。挂钩考核的主要指标有:确保发放情况、补发拖欠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情况、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安排社会保障资金情况、“三三制”资金落实情况、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的提高征缴率情况、清理企业缴费工资基数的统筹外项目支出情况、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情况和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

十、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要重视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特别是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要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力争在今年底前建立健全参保职工、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底数不清、数据不实的问题。各地要制定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避免重复建设。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需要,各级财政要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十一、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情况通报制度

今年要重点开展两个确保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执法监察。要制定完备的工作预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各地要及时报告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情况。对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进展情况,劳动保障部将定期通过新闻媒体进行通报。要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到位,发放到人,不得截留,严禁挤占挪用。各地要加大回收被挤占挪用基金的工作力度,对新发生的挤占挪用问题,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下半年,劳动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将对各地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十二、做好宣传工作,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资金保障方案及措施篇10

关键词基层;检察机关;"两房"建设

建设好"两房"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各项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准确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治犯罪,切实保障有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检察机关"两房"(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的抓好,是做好检察工作的物质基础,不仅关系到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检察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为此,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大力推进"两房"建设,使办公、办案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9年底,全国基层检察院基本完成了"两房"建设任务。但仍有少数还在立项、在建中,主要原因还是资金不足。现就本院情况谈点"两房"建设体会。

1办公办案用房现状及"两房"工程在建情况

南明区检察院原办公区域位于省城中心城区,所处位置窄小,办公区外道路狭窄不能停放车辆,办公环境较差。原有办公大楼是60年代初修建的一幢四层的楼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人均办公面积仅为15平方米,无专用审讯室,滞后的办公环境严重制约了检察工作开展。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和人员的不断增长,旧的办公楼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城市建设进程在加快、人口膨胀,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拆迁难度进一步加大,该院前任班子狠下决心要扭转这种局面。2008年初,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院党组高度重视"两房"建设工作,始终把它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检察工作长足发展的基石,摆上了全院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多种措施,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经过不断努力,通过征地等相关手续,我院"两房"项目2009年2月完成前期准备并开始进行施工招标,2009年八月开工,总建筑面积12884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279万元。现我院已全部搬入新办公大楼,设备已全部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原有的办公条件差的问题,也为干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

2"两房"建设经费保障不足

按照"分级负担、分灶吃饭"的检察经费保障机制,检察机关的经费主要由本级财政负责。近年来,随着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逐步增加以及部分中央专项补助经费的支持,基层检察院经费保障情况有所改善、办公办案条件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检察院办公办案经费仍然较为紧张,此时如果再由地方承担绝大部分建设资金,势必更加困难,从而影响"两房"建设进展。

老院地处省会城市中心城区,本区地方财政收入与省内许多县、区比较相对较高。即便如此,"两房"建设资金仍面临许多困难。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地处中心城区,征地拆迁和建设成本均相对较高。我院仅征地拆迁资金就需850余万元,设计、地勘、交纳各种建设规费等各种前期资金近200万元(尚不包括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支持免交少交的规费上百万元)。在所需4000余万元建设资金中,除目前所得国家专项建设补助资金300万元(根据国家规定,此专项资金必须到主体工程阶段才能拨付使用)外,其余资金需全部由地方财政负责。二是区级地方财政负担相对较重,财政资金除需维护机关正常运转外,还需在市政建设、医疗教育、民生保障等诸多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在此情形下,地方财政在短期内为某一部门一次拿出数千万元进行建设显然并不现实,因此只能分期分批逐步解决。

3询求多方支持,精打细算

经费保障是"两房"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关系建设层次和水平的关键问题,要确保检察机关"两房"建设按规定标准和时间完成,难度相当大。为了尽快解决检察机关业务用房问题、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院党组采取了多种措施,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抓好"两房"建设资金运营。

要抓好"两房"建设,没有相关部门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很难做到的。按照建设部、国家计委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要求,院领导多次主动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高检院关于全面推进"两房"建设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全省检察机关"两房"建设的现状,全面分析了现有检察大楼存在问题和局限性,人员多办案任务重等等,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确保工程整体推进。另还争取到了400万元科技专项经费用于项目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同时,精打细算,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在"两房"建设过程中,厉行勤俭持家方针,检察长带头跑市场,进行市场摸底调查,与商家砍价,将成本降低到最低,实现质优价廉的目标。坚持公开招标,以最低价格获取最大效益。为"两房"建设节约了不少的开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效益。

4搞好"两房"建设之我见

4.1建议对"两房"建设政策作适当修改,在对《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进行修订时,除考虑将"两房"建设规模、新形势下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设置、建设标准等作出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外,应重点考虑将建设用地的取得与保障措施纳入《标准》,真正解决"两房"建设征地难、资金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