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2:22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1

关键词:社区文化;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55-01

社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基层文化生活,特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社会现象,表现为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体育、社会教育等健康身心、娱乐身心的文教体卫活动。具体来讲,社区文化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一、社区文化特征

1.区域性。社区是按一定地域特征和居民群体划分的生活区域,一个城市由若干个这样的区域构成,正因为各社区文化都有其区位性特征,才构成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

2.群众性。社区文化是地道的群众文化、群众演出、群众创作、群众歌咏、群众竞技、群众娱乐、群众教育,都是以群众为主体。群众既是策划者、表演者,也是观众和评判员。

3.多元性。社区文化是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基层社会文化,从内容来看,它的种类繁多,构成复杂、有主导文化,有副文化,有官方文化,有民间文化。从文化主体来看,牵扯到方方面面,从个人、家庭、邻里、朋友、单位到社区,层次较多,且单位与单位、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之间,构成关系复杂,具有多元性特征。

4.业余分散性。相对于专业文化单位而言,社区文化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如社区组织的剧社或其他演唱团体,一般由退休老人或各方面的人士组成,业余排练或演出,有事合到一起,完事各自散开,工作机制比较灵活,自觉性要求较高。更为分散的是社区居民和家庭各自的爱好和习惯,在早、中、晚或节假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行其乐。

二、社区文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和不平衡,造成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

1.社会的发展对社区成员结构造成了两个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亲属投靠等方式落户社区,成为新“社区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退休下岗后转变为彻彻底地的“社区人”。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这些不同的观念集中在社区发生碰撞,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不能及时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

2.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含义,既包括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教育、社区科普、社区文艺、社区体育等不同文化形式。对社区文化理解的偏差,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3.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一般来说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到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居住共同体、同辈群体、工作环境对人们形成政治观点及文化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加强政治形态教育、社会价值观、传授技能等方面的工作,把社区文化推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

三、对策与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社区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让群众口袋“富”起来,更要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时展潮流,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1.大力加强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社区围绕这个中心,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积极构筑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能体现社区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各方面齐抓共管,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落实,创建活动有效,考评办法科学,经费保障充足,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2.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是社区文化繁荣的基石。社区文化建设一旦失去了服务对象――群众,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社区文化应当从深度和广度着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通过各种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艺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也使社区居民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心胸更加宽广,眼界更加开阔,素质随之更高。因此,要充分激起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社区文化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2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鼓励;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一、前言

对于我国的社区建设而言,随着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社区文化建设成为了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目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如何提高群众的参与性,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内涵与品质,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基于这种考虑,在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重点了解社区群众的爱好和兴趣特征,使社区文化活动能够充分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达到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目的,为群众提供一个参与的平台,保证群众能够从社区文化活动中获得提升,达到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

二、群众文化的历史发展分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人口将近14亿,群众文化的覆盖面之广,参与对象之众是其他类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我国群众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是最早产生的、最古老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形态,她几乎贯彻我国整个历史。为了表达人类的精神寄托和对理想的追求,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创造了狩猎舞、图腾崇拜、求神娱神、击石而舞、祭坛而舞等各种群众歌舞形式;封建社会时期,我国也有众多的群众歌舞、优秀文化作品的出现;我们党也历来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即使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也从没放松群众文化建设,从1929年的《古田会议》到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党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以指导在革命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下的群众更是创造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浩然正气的群众大合唱、灵活风趣的故事会以及流动于街头巷尾的业余文艺小分队,都是群众文化的具体表现。然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群众文化变得冷清了许多,市场经济下的多种选择给传统的群众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基于这一现实的考虑,在城市社区发展中,应着手构建适合群众需要,有先进意义的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一个可以参与的平台,不但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提高了社区文化建设质量,使群众文化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城市社区发展中,应对群众文化的发展有全面的了解,以此作为构建社区文化的基础,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

三、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特点分析

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设情况来看,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目标一致

在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虑到二者的关系,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相同的目标,其服务对象均为社区群众。所以,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特点表现在于社区文化建设目标相一致上。

2、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与群众的兴趣紧密结合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为了保证发展质量,通常会与群众的兴趣紧密结合,一般会在对群众兴趣爱好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活动方案,并选定活动形式。所以,对于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而言,具有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具有群众广泛参与的特征。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与群众的兴趣紧密结合的特点。

3、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

由于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对象是社区群众,只有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上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才能得到群众的响应和支持。所以,在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具备了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特点,在满足群众需要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这一特点有全面认识。

4、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成为了社区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从当前城市社区建设来看,社区文化活动无疑成为了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有效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提高了社区的整体氛围,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提升了社区建设质量。由此可见,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特点在于其作为社区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鼓励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当前社区文化活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及对社区群众的重要影响,社区文化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提高社区文化发展质量。目前来看,鼓励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文化活动

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应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使整个社区文化活动更有针对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群众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整体质量。由于社区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强,群众的参与兴趣会更加浓厚。

2、加大社区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其中

社区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一样,要想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并采取一定的动员手段,使广大群众广泛的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当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质量,满足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升社区文化活动品质。

3、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档次,发挥社区文化的指导作用

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要想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就要在文化活动形式上下功夫。我们可以采取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档次的方法,发挥社区文化的指导作用,提高社区文化的整体水平,满足群众的现实需要,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4、树立服务意识,提升社区文化发展理念,服务广大群众。

在鼓励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时候,应树立社区文化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社区文化的发展理念,使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服务,使广大群众对社区文化产生依赖性,提高社区文化的服务质量,满足社区群众对社区文化活动的现实需求。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群众的兴趣特点构建有效的社区文化活动,并鼓励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促进社区文化发展,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贾小平.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2]金永良.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科技资讯,2012(7).

[3]中共中央关于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4]杜立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造[J].求实,2011(3).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3

创建特色社区塑造城市文明

同志们:

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也是我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工作。社区文明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区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也随着城市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而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居民与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区教育、服务的功能越来越突出。为此,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是我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同群众联系、改善居民生活的需要。

我区自2002年开始,就开展了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去年,我区的城东文明社区荣获××××省文明示范社区,城北四路社区荣获××××省文明社区,此外,城东蓓蕾社区等四个社区荣获市文明社区,城西府前东社区等三个社区获区文明社区。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我区四个办事处的56个社区居委会,在前两年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试点的基础上,以创建特色社区工作为核心,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思路,全面开展特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并且以创建特色社区为突破口,参照省文明社区的标准,逐步把我区所有社区创建成文明社区。目前,全区共创建了学习型社区、美德社区、绿色社区等17种类型的特色社区,我区的特色社区创建工作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公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广大居民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体系,重视队伍建设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去年9月份专门组织了各城区办事处书记、党群副书记到深圳参观特色社区建设,使大家明确了创建特色社区工作的目的、要求和任务。年初区将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今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各城区办事处按照区的要求,将文明社区的创建列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

今年以来,各城区办事处相继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相应的专项工作组开展工作,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项小组,明确工作要求。同时,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特色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动组织驻地单位、居民参加同创文明社区。形成了以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共建、共创的工作体系。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各党工委十分注重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抓好干部的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以及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对社区干部进行全员专题培训,提高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全区60个社区居委会的干部都接受了专题培训,使社区干部明确了特色社区创建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为开展特色社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活动舞台

各社区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突出个性,创建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将“服务”作为特色社区创建的主要载体,并与开展各项活动有机联系,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主题突出、特色各异的创建活动,使我区的特色社区创建工作异彩纷呈,初具成效。工作中,做到“四个突出”。

1、突出提高人的素质,提升文明程度

坚持以人为本,大范围大面积地提高我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是创建特色社区的首要目标。

开展社区思想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首要任务。通过创建学习型社区,利用市民学校、业余党校等阵地,加强对广大群众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科普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提高居民群众思想素质,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

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成立互助社区、温暖社区、敬老社区、关爱社区,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献爱心活动,倡导奉献、助人、济贫、帮困风尚,形成新型人际关系。城东光明社区以创建“关爱型社区”为契机,深入开展服务帮困活动,社区居委干部深入下岗失业人员、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并通过各种途径给予帮助解决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城北水师营社区创建“关爱社区”,通过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街谈巷议活动”,大力宣传传统美德。城南厂排社区针对青少年缺乏管教,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制定了对辖区的青少年开展关爱教育活动的计划。提出“调动社会力量,关爱青少年成长”、“抓文化阵地建设,营造育人环境”,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学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开展各项“关工”活动。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多姿多彩的假期系列活动。同时,充分运用宣传栏、橱窗,墙报等宣传阵地,普及法律、科技、卫生、文化知识,举办以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问答和竞赛。

2、突出服务群众,努力多办好事实事

替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是创建特色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以“服务”为主题的社区,目的是为群众提高良好优质的服务,使群众生活得安全放心,优美舒心,方便放心。在社区服务架构上,逐步形成了中心统筹规划,各站布点,分级指导,统一服务的服务网络;在服务范围上,已形成了面向特殊群体和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服务和行政事务服务、面向失业职工的就业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等三大系列。如城西,几年来,社区服务领域和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面向弱势群体的扶贫济困服务、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的社会化服务和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等“四个面向”服务深入开展;在服务方式上,努力建立社区服务平台。城东办事处设立了便民热线电话,为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服务,为社区搭建高效、快速的服务平台,将社区服务直接延伸到居民家中,实现社区服务的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塔脚社区居委会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教育、服务、惠及居民为目的,从家庭“细胞”入手,深入开展了“五进益民”活动,即:文化建设进家庭,服务帮困进家庭,治安联防进家庭,医疗保健进家庭,卫生净化进家庭。活动使居民群众深深感受到了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社区里人与人的感情拉近了,人情更浓了,人心凝聚了。

3、突出改善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社区环境

改善人居环境,创造优美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

建设安居社区、无毒社区,通过庭院式管理、电控技术管理、群防群治等三种模式强化社区治安网络,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感,社区发案率不断下降。城西芙蓉社区与市卫生局、市中医院等辖区共建单位结成对子,以“创建平安社区、建设美好家园、展示文明风采、实现健康人生”为主题,广泛开展警务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活动,社区治安实行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辖区单位保安员和社区居委会警务室警力共用,与下岗失业党员、组长楼长、小区管理员、居委会干部组成社区治保队,对各小区进行24小时巡逻,消除治安黑点,保护社区居民群众,构筑社区治安防线。

建设绿色社区、环保社区,通过加大投入,建造大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使社区成为绿化、美化、亮化的特色社区。城东文明社区启动了“舒心”工程:制定了《居民公约》、《环境卫生及绿化、美化管理制度》等制度,落实“门前三包”,推进垃圾袋装;筹集资金38万元,对几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环境改造,社区路面硬底化覆盖率达100%;聘请专家对社区草木进行修整,不断增加绿化面积,在小街小巷、小区“见缝插绿”,修建绿地设施。近年来,新建花坛25个,修复花坛6个,增加绿化面积21000平方米。社区还利用辖区单位资源,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创建社区绿色文明,引导居民树立生态环保观念,倡导绿色生态方式。

4、突出文化建设,努力提升社区品位

社区文化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文化社区、健康社区,大力发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文体设施,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市民身心健康,还能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树立城市文化形象。

城西府前东社区以宋文化为基点,打造社区文化品牌。组织社区居民宣传、学习宋文化,先后开展了以“宋城人家话宋城”、“情系××××,话说宋城”、“今日××××,昔日宋城”为主题的故事会、诗词会、书法比赛等系列活动。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百花园社区提出创建“数字社区”,该区与××××区信息中心、长城宽带等以“我爱我家百花园”为主题,结对共建数字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学生和辖区单位人员举办网页设计大赛等科技信息宣教活动,鼓励全社区的居民群众为百花园社区服务网建设出谋划策。城北康乐北社区通过加大投入,建设活动场所和功能都较完善的新社区居委会,使社区居民有了一个较好的文化活动阵地,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做到“四个一”:树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宗旨,建设一支“活跃活泼”的文体团队,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人文氛围,创建一个“资源共享”的和谐文化社区。星荷社区专门成立了社区健身指导站,配备了社区体育指导员,先后组建了老年羽毛球队、门球队、乒乓球队,女子健身队等,同时,星荷一区、二区、三区、市财政、市府小区等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设了体育健身园、老年门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健身室、乒乓球室等体育场所。星荷社区在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的基础上,以“共创健康家园”为主题,经常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不断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受到了各社区居民群众的赞扬和拥护。

各种文体活动营造了社区繁荣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社区内居民素质、生活质量、文明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三、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协调机制,汇聚共建合力

在开展特色社区创建工作过程中,各社区坚持社区共建,做到资源共享,共驻共创,调动社区各方积极性,齐抓共建文明社区。首先是重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以党建带动共建。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动辖区内党组织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各社区普遍建立了以社区居委会、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协调机构,建立了共建文明社区的相关制度,使社区内各单位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形成“教育共管、活动共搞、管理共抓、实事共办”的创建工作新格局。城北办事处组织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参与共建,指导帮助社区在思想教育、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文体活动、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城东、城西办事处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的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协调社区内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单位的公益性文体活动设施面向社区开放,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使社区资源得以共享。目前,我区的社区已形成了“同驻社区、共建社区、同创美好家园”的崭新局面。

城西党工委在上级党委的领导支持下,完善文明社区创建的协调机制,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党工委作为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领导核心,与社区成员单位的党建工作相互渗透,打破过去党建工作单纯是党组织按隶属关系开展工作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了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所有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在此基础上,今年城西又成立了以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为基本形式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载体,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的形式,社区内党组织相互通报情况,交流信息,加强党员管理,携手开展各项活动。联席会议把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形成了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上下涌现出了党建联社建、党建促社建,精神文明共创、社区事务共管、社区治安共保的浓厚共建氛围。

我区特色社区的创建工作,由于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各党工委的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有全体社区居委会干部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以及不断学习,探索实践,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有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积极投身和自觉参与,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色社区的创建不仅使街道居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区内邻里和睦,而且优化了社区环境,维护了社区的稳定。社区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组织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在特色社区创建工作中还存在不足的地方:一是部分社区居委会的同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认识上还不够明确,过多强调困难和客观因素,致使工作一般化,发展不平衡。二是有的同志工作主动性不强,未能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停留于应付上。三是创建队伍的建设、志愿者队伍的打造还滞后于创建活动的开展,致使不少同志有工作多,人手不够,应付不过来的感觉。以上的不足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努力提高全区文明社区的创建水平。为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特色社区创建工作要坚持以下“五个必须”,提高“五种能力”。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4

一、对康藏文化的研究

本次会议中收到16篇涉及本次会议主题――康藏文化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

1、对康藏文化理论的研究

学者们对康藏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及研究理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四川省社科院任新建的《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康藏文化的特点》,主张从历史地理角度研究康藏文化,并从地理、政治、经济、民族与宗教等方面阐述了康藏文化的特点。四川大学石硕的《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康区?》一文,着重讲了认识康区的三个角度及康区的地域与人文特点。他认为,康区具有跨区域、农牧混合区、多民族互动区、语言独特、文化多样、宗教与世俗生活兼容、政治多元等特点。西南民族大学根旺的《藏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传承》一文,认为藏族传统精神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思想观念与精神心理,具有多元性、相对开放性与宗教性等特点,其传承要依靠寺院、家庭、社区学校三个场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洛桑灵智多杰亦分析了藏族山水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特点。大学许广智的《试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文化内涵、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西南民族大学益西邓珠还用藏文分析了康藏文化发展中区域文化的意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彭文斌教授主张采用“新边缘理论”从事“藏边”研究。即采取边缘中心化的视角,去研究康区和安多在汉藏关系史上的能动作用及其对帝国、国家与族群边界构建的作用。

2、康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格勒的《藏区文化保护和现代化战略几点思考》中分析了藏区文化现代化的历程,并认为藏文化保护与现代化离不开人,而当前提高藏区人民的素质是其关键。四川省社科院徐学书的《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探讨》一文,主张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走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的“发展性保护”道路。四川农业大学窦存芳的《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现状调查》一文,分析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的特点、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四川大学徐君在《世界自然遗产陷隐蔽下的地方文化发展与保护:以九寨沟为例》中指出,附着旅游业的发展,九寨沟原居民的社会圈子被打破,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传统习俗与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九寨沟原居民文化同质化。因此,应当通过挖掘与保护本民族的原著民文化来提升九寨沟的品牌。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杨勇的《甘肃藏族文化发展保护与文化产业》一文,对甘肃藏文化作了梳理,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甘肃藏区各级政府在发掘、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学美郎宗贞在《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研究》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冲击及国家社会对藏区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当前藏区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他提出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发展及促进全面繁荣等建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杨军财博士在《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中,分析了藏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对藏区社会稳定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传统文化特征对藏区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总结了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与取得的成就,并探讨了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

二、对康藏民族与宗教的研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杜永彬的《当代康区藏传佛教实地调查与研究――以甘孜州为例》一文,以对甘孜州藏传佛教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现状与格局、变化与适应、问题与挑战、原因与动力、作用与影响等方面对当代甘孜州的藏传佛教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山大学刘志扬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族群与社会变迁》中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范围与民族、研究内容、意义进行了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梁艳对安多藏区宗教人类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文化变迁、民间信仰与宗教社会三个视角对中国学者对安多区域的研究作了梳理和评价。也从宗教仪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宗教复兴三方面对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介绍和评述。中央民族大学郭志合在《多元共生: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宗教存在模式微――甘南合作市藏回汉多元宗教调查研究》一文,探讨了甘南合作市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多元宗教和谐共生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白玛措的《康区噶陀寺古鲁羌姆仪式结构》依据藏文典籍与田野调查,对“古鲁羌姆”进行了阐释,并探讨了古鲁羌姆仪式的缘起、类型以及古鲁金刚法舞程式的结构、六大仪式内容与意义。根呷翁姆以道孚为个案,分析了道孚地区的宗教格局、格鲁派两大寺院在道孚的创立情形及其影响。同美的《苯教寺院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对苯教寺院教育的类型、内容、管理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嘎・达哇才仁的《当代藏区社会中的面面观》认为,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当代藏区日益世俗化、商品化、媒体化。此外,还格吉还对藏族大学生的状况作了调查分析。

三、对康藏历史、方志与文献的研究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5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要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城市里的各个街道办事处要紧紧围绕着社区文化这一条主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积极创建文化型社区,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社区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必须高度注意和大力实施四个抓手。

一、必须实施大力建设社区文化的长效机制

把积极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作为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实践经验显示,街道通过与市、区文化部门联系,聘请文化部门有关领导、辖区内的文化名人、学者和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成立街道或部分社区联合组建的文化指导委员会;逐步形成社区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街道确定一名专职干部负责社区文化工作,建立社区文化特长人士档案,组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针对社区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既要在文化普及的意义上注重通俗文化,也要讲求提高文化素养,推崇高雅文化。努力做到学习与教育、文娱与健身、科普与艺术、欣赏与参与、求知与提高等方面的相互结合。在活动形式上,力求做到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富有情趣,喜闻乐见。同时,通过以责任为基点,以激励为引导,以培训为手段,健全和创新社区文化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社区干部、居民在参与建设和谐社区上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感和求知欲。

二、必须实施大力促进各项文化工作的结合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必须实施大力做到各项文化活动与当前开展的专题教育、中心工作、时事政策相结合。例如,街道在相邻的几个社区分别举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场演出,或居民参与的演讲比赛,法律、法规、法制、条例的讲座,时事政策报告会,社区文化建设摄影展览,社区发展变化史图片展示等系列有可能深受社区居民喜爱、博得大众好评的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的中心工作实质上就是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实施大力使社区文化工作与政府倡导、支持和鼓励的“下基层、送温暖”活动相结合;与社区便民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招商引资、社区综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展览文化、园林文化等相结合,使其与社区文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进一步推进“文化型”社区创建活动与创建“学习型、绿色型、节约型”社区相结合,全面发展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以社区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积极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三、必须实施大力开展丰富持久、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

实施大力建设社区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如电子信息网络、“爱心书屋”,重视加强与社区内各单位、学校、公司、工厂、店铺、社团在文化建设上的信息联络,依靠它们在经济、文化、人才上的各种优势,依照不同社区的地域特点、风俗习性、欣赏特征、交通条件,在不同的社区分别建立社区图书阅览室,电子视听室,购置和组织捐赠图书,定时定点开放电子视听。同时结合国情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艺术基础教育等,相机举办各类教育的专场文艺演出。

实施大力开展各社区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开辟科普一条街,长期开展综合科普宣传;开辟某楼某院特色文化,在社区内住宅小区、居民楼院建立卫生、环保、绿化、互助、扶贫宣传栏;成立社区文艺爱好者协会、社区书画活动中心、社区京剧(或其它戏剧剧种)票友队等社区文化艺术活动机构,以及社区书画、棋类、养花、饲鸟、钓鱼、集邮、收藏等群众社团,定期组织开展比赛评奖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还可开辟健身文化活动,如成立室内、室外社区健身中心,组建社区中老年舞蹈队、健身秧歌队、太极拳队、合唱团等。多种文化活动的开展,育了少年,智了青年,乐了中年,健了老年,整个社区友爱互助的和谐氛围得以构成。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6

关键词:城镇化;社区;群众

中图分类号:G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93-02

一、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和意义

社区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满足居民的求知、审美、娱乐、社会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等较高层次需求相关的种种文化现象或者说是精神文化。后者为我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了依据。具体地说,在其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企业文化、街道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老年文化、村镇文化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文化。

(一)主要特征

社区文化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地域性。社区文化是伴随社区建设同步形成的,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居住人口、社区组织、风俗习惯的约束,它具有一个地域的文化个性,一个社区形成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累越深厚,地域文化特色就越鲜明。如我们龙虎山的道教文化、贵溪三角班戏曲、余江的根雕技艺等等。

二是多元性。由于社区居民的职业、经济地位、文化水平的不同,在文化的形态和运作方式上都有充分的体现。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都能在社区中找到“知音”。如有的喜欢高雅文化、有的热衷于民俗文化,可以说社区文化是一个“万花筒”。

三是广泛性。社区文化具有自娱自乐、自我管理的特点,群众自发的组织和参与,广泛发动群众是社区文化得以很好开展的基础和关键。四是归属性。由于社区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对相对稳定的社区居民,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去引导、示范,使人们共享社区的文明,因此,社区文化是社区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社区建设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它对于维护社区的稳定、促进人际和谐、推进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社区居民之中,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

第二,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协调各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广泛交往,互相了解、互相协作与配合,特别是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交流,人们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越多,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觉地维护社区的利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激励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科技知识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寓于各种文化活动之中,人们在自我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中培养自己的情操、美化自己的心灵。使社区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创造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文明时代,造就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第四,有利于促进社区经济建设。社区文化是一种亟待开发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对社区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开发。一方面打出品牌,寻求市场,使其更具生命力,另一方面社区文化本身的广告效应,对树立社区形象、宣传具有重要作用。

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针对新时期社区人际关系的新特点,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文化设施上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社区发展目标还不协调,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促进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还没有更多新的办法。根据笔者对鹰潭市百佳城、梅园、三角线等一些社区的走访了解,现在的社区人际关系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独门独户的空间使家庭私密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2、城镇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打破了原有社区同一单位、同一家族、老邻居的格局,代之以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重新组合,在习惯、风俗、文化等方面差异不断扩大。

3、人际交往冷漠化或简单化,参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不够积极,社区活动老年化、女性化倾向严重。

4、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宣泄等缺乏有效平台、途径和渠道。

(二)社区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还不适应,需要更加贴近社区群众,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造更多符合区域特点、体现人文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三)社区文化场地资源不足,社区文化硬件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社区文化站等硬件尚未达标,导致居民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无法满足,质量不够高,需要在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扩大社区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四)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不够稳定,管理不规范。社区文化工作者存在着人员少、兼职多、业余化、老龄化、女性化倾向,而且在管理上缺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缺乏长效机制。

三、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构想

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社区居民和培育社区居民上。

(一)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兴旺社区文化事业。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都加大了经费投入,但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包括必要的场地落实、网络配置以及相关的器材等,文化阵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仍然紧缺,难以更进一步开展高质量、高水平、更广泛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制约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对此,笔者建议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首先,政府投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政府部门要在年度经济规划中把对文化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这样,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其次,社区要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输入资金,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其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同时,社区要利用现有文化设施的优势,实施有偿服务,采取以文补文等方式自筹资金。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7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关健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正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向纵深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群众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它是我国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兴文化形态。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模式在这种氛围中也应运而生,并且由点到面,迅速向乡、镇辐射。在社区构架中,社区文化建设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关注,被普遍认为是社区架构、社区长期健康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群众文化进社区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群众文化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而成熟的,也就是说,群众文化自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矢志不渝的追求与卓有建树的体现之后,便真正获得了价值观念、物质基础、文化制度的成长和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活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群众文化进社区的具体意义就是让社区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走出单位小天地,来到社区大舞台,展示各自的特长和艺术才华,增加了单位相互交往的机会,扩大了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范围。繁荣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长期安定、团结局面,社区受益;文化机构专业人员进入社区,与群众打成一片,施展了自己艺术专长,组织能力、专业水准有了更广泛的锻炼、提升机会,深入生活,广交朋友,从社会现实中汲取营养,激励了自己的创作热情和灵感,机构与个人受益,这是一个两利效应。

群众文化进入社区,能否立足,在繁荣中持续性发展,在社区全方位建设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葆有特色。根据社区民族性、民间性、区域性的特点,社区文化必须是在一定区域内极富地方色彩、独特风格的,社区群众广泛认同的艺术品和文化活动,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的精华,是区域文化的“拳头产品”。因此,培育社区文化特色是关键,共建是保证。

二、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和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1.群众基础的广泛性。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文化主体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受民族、区域、季节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全国各地均能得到发展。

2.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在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那里,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过程中,主要处于文化受众的地位,文化参与显得十分被动。这正是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文化专制意味的展现。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3.独特的文化传递性。从群众文化的当代文化格局来看,它处于中间位置,即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主流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渠道,把其价值观念和内涵直接传递给人民群众。由于具备主文化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正好使群众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意识与人民群众互动的中介。在这种状态下,群众文化是背靠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方面,主流文化需要利用群众文化的“文化亲和性”,一方面,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主体价值实现”渠道。这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传递性具有了无法取代的独特性。而社区理所当然的就成为群众文化传递的舞台。这一特殊地位使其文化传递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即实现了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温和的文化制衡性。随着当代中国群众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逐步发展,群众文化已经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一是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辅导、研究都扩大了文化视野,不仅考虑对象的需要,也考虑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状况,增加了与社会文化的互补意识;二是在这种“互补”中,通过其社会美育职能,比较温和的去调整、融合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这使群众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意义――社会文化中的美育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指在多元化社会文化中,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该社会的主文化,不断融合各种亚文化形态,从而营造一种“有主导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

5.强烈的文化传承性。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神。群众文化涵盖了群众艺术与民间、民俗文化所涵盖的核心形态――民间文艺。因此,群众文化是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神,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认同感的生动和富于人性的社会文化。

三、群众文化进社区的措施与对策

群众文化进社区的基本前提是社区需要文化。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是所有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和,是体现社区群体意识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等文化现象的首要标志。没有文化的焉、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的民族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没有文化的社区难以久存,更谈不上发展。相对应而言,群众文化必须进入社区。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群众文化活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需要建立设施完备、健全队伍,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人为本、广泛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新理念。同时,在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上,应抓好软件建设,在活动内容和运营管理上积极探索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中国特色的社区群众文化是个新生事物,当前,社区大多是在原有居委会基础兼并、整合、扩大后新设立的社会机构。但是,伴随着国企改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企业退养人员管理归属、下岗失业人员分流、社会老龄化以及社保、医保、住房市场拓展等等多宗改革的齐头并进,社区的社会职能、服务功能都将很快进入一个扩充期、膨胀期。对于这样一块城市新兴的大阵地,社会主义文化不去占领,非社会主义的东西就会乘虚渗透,后果可想而知。所以,社区需要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必须进入社区,这是客观事物的必然。

文化馆搞群众文化责无旁贷,文化馆在社区文化中发挥作用也理所应当。探索文化进社区的模式,就要深刻认识文化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组织作用。组织本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历来是文化馆的基本任务,而在社区文化蓬勃开展

的今天,它的范围却发生了变化,即县级文化馆不仅要组织县级的群文活动,而更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社区。平罗县文化馆近两年,积极的组织开展广场文艺演出、文化进乡镇、进社区活动,共组织各类演出三十余场次,组织的广场演出,不仅观众多,每场都达四五千人,而且演出效果好,社会反响大,活跃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这就充分证明,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基层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

不同的基层社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中,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例如:在组织广场文艺演出,节目就要突出表现提高城市品味,提升城市文化素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上来,在组织乡镇、社区的演出时,演出的节目就要考虑当地居民大部分是本乡本土本地人的因素,组织编排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喜闻乐见的事的节目,以真正的达到群文群乐的效果,从而使得演出效果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有的场次因忽视了这一点,即使节目质量相对很高,可效果却相形见绌。

2.文化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服务作用。文化馆在不同程度上都拥有文化资源,如何让这些资源为社区文化服务,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就县文化馆来说,在单纯开展文化经营时,造成了许多文化资源的客观浪费,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不是文化服务,但也不能否认,文化设备的束之高阁,艺术人才的不务正业,从根本上说,无疑是事实的文化资源隐形流失。二00七年以来,平罗文化馆把开展社区文化作为本馆的一项基本职能,把自己的场所提供给业余文艺团队和各单位各部门演出队排练,用自己的设备为社区文化活动服务,让本馆的员工为开展社区文化工作,这样,不仅使今年各单位各部门每周的广场文艺演出得以顺利的实施,文化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而且也为社区文化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应有贡献。

文化普及促进着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着人们的欣赏水平,社区文化对艺术的要求也在提高,纵然是乡镇举办的文艺演出,居民们也不再满足于平地上围一个圈的舞台,不满足于二盏太阳灯的照明。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样的事实,社区文化不仅需要文化馆的服务,而且需要服务质量的提高。

3.文化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辅导作用。

文化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辅导:除了对一些具体艺术作品的辅导外,更应树立注重整体的观点,在为各单位和业余团体编排节目时,就要利用这样的机会,对参加演出的所有人员,传授基本的艺术常识,从而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反映在具体活动中,则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充分说明,进行普遍辅导,也有其自身的必要。当然,通过对骨干的辅导,再通过骨干对广大参于者的辅导,也是十分可取的。总之,方法是多样的,以上论述,无非是指出了这么一点,辅导既要求质高,且要求面广,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认知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同时,在探索文化进社区模式上,文化馆应当把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在社区文化活动发展迅速的今天,更需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探讨新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通过自己的积极工作,使文化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大。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资源;品位;提高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53-01

建设先进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浓彩重墨所提到必须加强的。过去的一年,我在文化局的领导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黑龙江省第三大城市为契机,积极配合街道和区文化局各项中心工作,以建设社区文化为己任,满足辖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我站主动出击,整合辖区文化艺术资源,组织文艺表演团体,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极大地活跃社区文化。2002年,先后利用临街宣传栏、办公楼大堂及八楼婚育学校举办“走进新时代迎接十六大”、“天灾无情,援手”资助抗灾活动剪影、以及“生态农业开发第二期工程”等展览3个;利用三楼多功能会议室、广场等组织和协助组织“迎新春卡拉oK晚会”、“庆祝妇女节妇女演讲比赛”、“七一表彰庆祝晚会”、“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文艺晚会”等文艺表演活动6次;联合民间文艺组织――广场巾帼志愿者健身队等团体举办曲艺培训班和老年健身班两次。同时,我站还积极配合区文化局的“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演出团体到中心城区、农村、附近乡镇慰问演出13次,观众人数达到6千人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建设先进文化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创新方式方法,以文化建设为目的,以有深度、多角度的宣传为手段,努力营造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2002年,我街道通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和街道《工作通讯》、《关工通讯》等内部刊物为载体和阵地,积极利用宣传栏(板)进行专题策划,深入反映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阵地文化。由于我街道处于城区,我们通过定期在荷城广场表演曲艺、小品及民歌,在办公楼三楼多功能会议室和八楼婚育学校不定期举办健美操、歌咏等比赛和图片展览等活动,形成了相当固定的观赏人群,拥有相当知名度。

(二)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文化。由于地区特点的不同,社区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方式和方法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社区的群众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要做好社区文化工作就必须充分尊重并顺应其规律来开展活动,只有这样,社区文化工作才能深深扎根于本社区的文化土壤中,当地群众、居民乐于接受,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在农村,我们通过送戏下乡、培育农村文艺组织的方式,结合农村特点使各村都形成了各自特色的表演形式,在校园,我们通过挖掘优秀表演人才,整合资源,使各校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我们还十分注意与邻近乡镇文艺组织交流,2002年分别组织文艺表演团体到克山县、拜泉县、北安市等地交流表演达6次,吸引观众3千余人次。

二、文化工作的主要思路

以街道文化站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及街道下属各中小学校为依托,加强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及机关文化;加强与辖区内各民间社会团体的沟通和联系,给予它们适当扶持,整合它们的力量,充分发挥它们在繁荣社区文化方面的促进作用;积极配合街道今年的重要任务――社区建设的发展,全力繁荣克东社区文化,促进克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发展,双丰收。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文化机构。开展社区文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社区文化机构。有了机构组织,才可以有效地开展本地区的社区文化。根据我街道的实际,在编制不多的情况下,应考虑在下属有关单位设立兼职的文化联络员,以利于团结力量,策划更大型、更精彩的文艺表演。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9

论文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特别是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地日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活力,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与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就此课题本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

1.新型农村社区的涵义

要谈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首先需要弄清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谈到社区,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它只是城市的专利,毕竟城市社区这一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现在的新型农村社区又有新的表现,不但要有楼房,有硬化、亮化、美化,还要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学校、医院、健身场、超市、社教馆等。新型农村社区将成为我国新的的社会群体。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是具有一定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功能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社会单元,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工业、服务业,除进行经济活动外,也进行政治、文教、风俗与社会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新型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它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与认同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省正在率先推进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模式中的新型农村社区与新农村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新型农村社区,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腾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既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2.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是指在新型农村社区区域当中人们的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系统,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生活习俗等。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指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一方面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轨而体现出现代人的特有文化内涵。因此,它既有着浓厚的地方印记和群众特点,具有普遍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最主要的应体现在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文精神上。人文精神是在人生价值、人生观、目标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它包含的文明高尚、崇尚善良、健康向上的精神。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文精神是社区文化的内核。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不仅对社区成员有凝聚力和感召性,同时也为社区成员共同创造,共同承载、共同享有。

(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功能

1.人际沟通和愉悦身心的功能。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具有增强社区内人际沟通的功能。社区通过经常性开设各种人文知识、法律知识、健康知识等讲座和各种技能知识培训班,组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体育健身等活动把社区居民吸引到一起,用文化润泽心灵、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知识交流,共同创造一种亲善、和谐的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社区之间、新型社区与大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居民通过丰富的文化、体育等活动来实现感知自我、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进步和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归属感。

2.教化、培育及凝聚人们心理的功能。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凝聚人心的功能。文化对人的教育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社会教育上。社区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虽属于精神范畴,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在社区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也为人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从而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整体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并成为维系社会存在、社区发展的巨大力量。

3.文化感染与价值导向的功能。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社区文化也不例外,它不仅包含着这个社区“是什么”的价值支撑,而且也蕴含着这个社区“应如何”的价值判断。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经常推出一些社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有利于营造社区的文化氛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地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新的价值世界为蓝图,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支撑,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区的进步与发展。

4.助推社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文化的经济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不断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又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文化就是经济亡业。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经济,就是创造物质财富。文化产业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对环境承载力要求小、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有条件的社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实现区域内的跨越式发展。

二、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并确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理念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转变观念是先导。目前,一些基层干部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仍不到位,仍把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理解为唱唱跳跳的小文化,认为只有先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有力量抓文化建设;甚至认为发展文化会影响经济,把文化与经济对立起来。特别是离县(市)、乡(镇)中心区相对稍远的农村社区,不少基层干部并没有意识到文化贫困既是经济落后的结果,更是经济落后的原因。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本领,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根本。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区积极培育和践行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为主,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根本,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体制,抢占农村社区文化的主阵地,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把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做大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通过在乡村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培训农村文艺骨干,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路子。

(二)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有效投入,在丰富内容形式满足民众需求上下功夫

加强统筹规划,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持续发展的前提。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把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地方的财政预算,县(市)乡(镇)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扎实的调研工作,加强宣传、文化、科技、财政、民政、体育、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协作共管,统筹科学地制订社区建设规划,落实建设用地、建设经费,建立起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并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加大有效投入,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努力破解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以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一定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文化建设的硬件投入上都有较大的跨越,但大都存在着社区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单一化现象,社区文化建设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把社区文化建设当作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规划,并努力发掘、弘扬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下功夫,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寻求并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发挥地域优势,寻求社区文化的个性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努力方向。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平等参与,共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都不尽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应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点,且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区文化。我国农村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党的政策、法律、宣传高尚的精神追求,宣传健康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居民素质,这是毋用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把社区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场所。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社区居民是“社会人”这一特点,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满足不同人对社区文化的不同要求,才能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加深社区文化的底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富有地区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要注重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要努力发掘和利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带来的地域民间文化,组建各具特色的文艺团队,广泛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地方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区一品”,从而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生动力。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做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当今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产业,就必须打响文化品牌,发展农村社区特色经济。要通过龙头带动的作用促进文化产业,要精心培育本社区特色鲜明的文化企业,加强品牌宣传,通过这些文化龙头企业带动村级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村文化遗址、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把潜在的文化资源、文化故事充分挖掘出来,实行产业化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影响力,提高美誉度,从而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广大农民群众甚至部分干部都还比较陌生。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工作的知晓率,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全方位的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指导社区创建民间公益性组织,逐步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广泛吸收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项目,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通过开展包括文艺表演、科普宣传、思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活动,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并形成社区文化认同,构建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特点的文化,改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适应农村形态和农民素质转型的需求,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农村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带动地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进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进程。

社区文化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

基金项目:本文受西安医学院第三批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助。

引言

近几年,学界围绕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研究呈现升温趋势。学者们将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的研究均放置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进行探讨和考察。目前学者从不同视角结合大量的史料论证了冬学运动的内容、特点、形式和作用等,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所参考文献大多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日报》及1981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本文将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学者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总体性研究

早在1985年张秦英、刘汉华的《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特点》一文就阐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规模空前地开展了社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章总结了社会教育的特点即社会教育与抗战、生产相结合,依靠小学进行社会教育,党、军及群众团体都来办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依靠群众自己来办[1]。作为根据地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一种学制,冬学同样具备以上的特点。胡现岭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创建与发展入手,将冬学运动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动员学员入学、开展准备工作、制订规章制度、选拔和培训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总结冬学的特点和成效[2]。这与王晋林2014年发表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述评》[3]一文达成共识观点。

关于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总体研究状况,学者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一是冬学运动的开展符合抗日战争的国情、边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情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低较为愚昧的民情。二是冬学运动坚持了民主教育的思路,普及教育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人民不但可以普遍地享受教育,而且人民的实际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并且在教育中得到迅速进步[4]。三是冬学的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在实施全民抗战教育,普遍提升了边区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抗日民族意识,提高了广大边区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力配合了边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外,冬学运动对推动妇女解放、普及卫生知识、转变社会封建迷信的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冬学运动特点的形成、积极作用的发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边区政府针对冬学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转变思路,调整政策方针的结果。徐鹏的硕士论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研究》中提出抗战全面爆发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经历了一个最生动、最活跃的实践过程,这也是党根据边区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的实验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共产党在边区由被动到主动,不适应到适应,并在改造与创造中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的摸索过程。从社会教育运动在边区的全面普及阶段到“旧型正规化”阶段再到“民办公助”阶段,党的精英和各级组织者不断选择和调整他们进入乡村社的方式,同时也不断增进对边区乡村社会及民众的认识和了解[5]。中共政策的调整在冬学的内容、教育对象、宣传动员手段中均有体现。

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的微观视角差异化研究

1.关注冬学运动殊群体――妇女

张羿霞的《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的妇女教育》[6]一文指出妇女加入冬学运动是冬学中的一大特色。妇女的解放从根本上来说是思想文化方面的解放。妇女群体的思想解放,文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更广泛地调动了抗战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边区妇女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也为边区民主政治进步奠定了基础。因此,社会教育成为实现妇女社会角色独立,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妇女冬学既发挥了社会教育的功能,也加速了妇女群体快融入社会治理模式的参与主体。

张雨新更加细化了对妇女冬学问题的研究。他从边区政府动员妇女冬学的手段方法分析,妇女不愿意去冬学的原因除了受封建意识影响束缚之外,还与家庭内部的矛盾牵制,生活生产中遇到实际问题困扰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他首次提出了在抗战大环境下,为了调动各阶层共同抗日,在动员妇女冬学活动中,边区政府的政策方针向传统社会习俗作出一些“让步”的观点[7]。

2.妇女卫生冬学

妇婴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冬学是边区卫生宣传的一大特色[8]。妇女卫生冬学教育宣传方式多样,涉及报刊宣传、庙会宣传、事实宣传、卫生知识展览会等。冬学运动中,以妇女卫生常识教育、妇科疾病知识普及和婴儿幼儿保育知识教育为教学内容的妇女卫生冬学,成为了区别于一般男子冬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妇女冬学运动的一个鲜明特色,因而在教学内容较男子冬学更加广泛,也更加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生活[9]。从妇女冬学的作用来看妇女卫生冬学改善了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促使农村环境发生改善。

3.新文字冬学

关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冬学的研究问题,学界现有的研究文章数量极少。胡现岭2008年发表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一文是最早关注研究新文字冬学的文章。文章认为新文字冬学无论在政治教育内容还是形式上均未能得到民众的认可。主要新文字运动的领导人对新文字认识过于乐观,忽视汉字主体地位,采用革命化或大运动的方式,企图以革命热情代替科学研究,往往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会挫伤广大群众的热情,新文字冬学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10]。对于新文字冬学的成效,杨益哲的论述主要从积极角度予以肯定。他认为新文字冬学促进扫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有利于宣传动员群众认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1]。

思考新文字冬学失败的深层次矛盾也是该问题研究的另一个角度。王建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例》一文指出文字改革原本无可厚非,但颠覆传统,完全照搬西方文明的拉丁化方案,超出文字改革本意,抛弃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汉字,必然解构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语言与“道德范式”[12]。

4.冬学中的历史人物

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涌现出一批积极推动社会教育普及发展的革命教育家,然而学者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较少。拓毅在《徐特立研究》1995年第2期和第4期中分别发表《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13]和《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教材建设》[14]两篇文章介绍徐特立在新文字冬学中实践和贡献。李绵于1980年撰写发表的文章《陕甘宁边区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字改革试验――怀念吴玉章同志》,回顾吴玉章在1940年―1942年在延安围绕新文字冬学创办报纸、开展试点教学和编写教材的经历[15]。彭红霞2011年撰写《徐特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文提到了徐特立对新文字的认识。

5.冬学中蕴含的政治动员及意识形态教育

黄正林撰写的《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一文指出冬学的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有最大限度的认可[16]。李祥云、程晓敏研究中认为冬学教育是党对农民进行教育实践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乡村社会传播的形态。冬学的政策、形式、内容均有大众化的特点,这是中共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重视思想教育和树立主人翁意识的政治宣传、树立先进典型是中国政治动员的三种主要手段[17],这在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均有体现。任何成功的政治动员都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而是受众主体主动地认同接纳意识形态教育。

结语

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对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的总体性研究及冬学特点作用的研究文章居多,国内学者也都基本形成了共识。二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微观层面的研究表现在冬学中对特定群体、特定教育内容的细化研究,视角独特,深化了对冬学社会作用的理解。三是从政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冬学运动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并反思冬学运动背后渗透的中共政治动员手段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显著,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方面均有新的突破,但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于后期进一步探讨。一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除了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一般理论方法外,可以充分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已有的概念、理论、框架,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对陕甘宁边区的冬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升理论构建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强对比研究。例如,将陕甘宁边区冬学与苏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太行革命根据地等其他区域的冬学运动情况作对比,考察不同地域环境条件下冬学特点。此外,目前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尚未有学者涉及,是研究的空白地带。三是关注历史人物的研究。学界没有针对冬学运动中关于林柏渠、辛安宁、等领导人物的研究。在后期研究中,可以适当增加φ庑├史人物的研究,更好地把握中共在特殊时期的思想教育宣传理念。四是与冬学相关联的基层组织的研究。例如,青年抗日救国会(青救会)和妇女救国会(妇救会)在冬学运动中的研究,揭示基层组织在冬学运动中如何演变发展日益成熟的规律。

参考文献:

[1][4]张秦英、刘汉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特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2]胡现岭:《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

[3]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述评》,《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21卷,第5期。

[5]徐鹏:《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6]张羿霞:《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的妇女教育》,《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13卷,第9期。

[7][9]张雨新:《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以冬学为例》,《农业考古》2016年第1期。

[8]温金童、罗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妇幼保健》,《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23卷,第10期。

[10]胡现岭:《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3期。

[11]杨益哲:《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政治动因和新文字运动的成效》,《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5期。

[12]王建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例》,《民国研究》2011年第3期。

[13]拓毅:《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徐特立研究》1995年第2期。

[14]拓毅:《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教材建设》,《徐特立研究》1995年第4期。

[15]李绵:《陕甘宁边区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字改革试验――怀念吴玉章同志》,《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6]彭红霞:《徐特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9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