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创意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08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1

【关键词】:意境;室内环境;空间;营造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室内环境的功能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生存空间,更是承载人们情感寄托的心理空间,人们可以在自己栖居的空间里远离喧嚣及烦恼,得到全身心的放松与自由,只有具备意境美的室内环境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室内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工作、生活方面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因而是一种理想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与深化,是基于科学技术、着眼于功能与美学的协调为目的的环境艺术,所以环境意境的创造是室内环境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1.室内环境设计意境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室内设计流派、风格及形式,都是以满足功能及审美这两大要素为前提与目标。功能性是具体存在的、硬性的,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功能实现较为简单。但是,审美则是精神文化的、软性的,只有通过优化设计、突破技术的束缚才能实现。具意境美的室内环境能够使人身心愉悦,得以慰藉与放松;缺乏意境美的室内环境则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意境美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于室内环境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2.室内环境意境的设计原则

2.1健康生态原则

健康生态是室内设计必须履行的职责,因为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设计都会危害人的情绪。在室内环境意境设计中,健康是指不存在引起人们感官不适的因素,例如造型过分夸张离奇、颜色阴暗沉闷、材质坚硬粗糙等物体,这些都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并产生不良情绪。生态是指着永恒的生命力,在室内设计中是指人与室内环境的和谐性,例如空间的尺度、照明、采光、通风透气等,都必须要符合人们身心健康的需要,空间的环境氛围要能够使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

2.2传情达意原则

意境是通过现实的物体来表达出的一种心理情态,它既依赖物体的综合表现,又超越物的表面现象,意境是一种“心象”。人们通过物体能够直接产生心象,例如当人们看到过去的影像时,脑海里会自然浮现往日的生活情景。心象的产生要往往要借助象征、隐喻及暗指等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清新素雅、艳而脱俗的梅花来象征“铁骨撑天地,微香映国魂”的英雄气概及高贵品质;可以通过竹子来隐喻虚心坚韧的人格品质。物的特性决定了构筑意境的物质要素必须要具备表达功能,例如要想创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意境,就必须要使用质朴的造型、自然粗糙的材质及淡雅宜人的色彩,只有通过这些个性的要素,才能营造出醇厚的山村田园气息。

2.3脱位、超位的立意原则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在设计自己的居住环境时,往往会先参考与自己定位相同人群的设计形式,这样往往造成千室一面的局面。千室一面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但是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而进行的意境设计来看,这种格局扼杀了人的个性,所以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必须要针对人的心理需要及精神需求,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地立意构思,创造一些不同于社会定式的形式,从而实现设计的多样性。在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中,都可以看到超位脱位构思法。例如流水别墅室内设计(如图一所示),设计师在同一空间中利用家具来分割功能空间,并将家具与建筑作为整体来进行设计。在选材上就地取材,用天然的岩石打磨成地面,天然凸起的岩石成为起居室壁炉前的天然景观;墙上的玻璃能够使室内环境与室外景观融合起来,整个室内环境自然清新、高雅别致,充满自然和谐的意境美。

3.室内环境设计意境创造的方法

室内环境设计意境创造最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象征。作为室内环境设计意境创造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象征是抽象观念情绪的具体暗示。在室内意境的创造中,设计师要能够充分发挥联想在环境中的特殊功能,通过渲染环境、处理造型来表现某些象征涵义,触发人的联想,借助情感的推动来将居住者的审美感知与理解联结起来,以达到意境创造的目的。第二,比兴。比兴主要是通过空间环境形象来寄托某种情感,例如设计师可以将新鲜空气、阳光、山水等自然要素引入室内,从而达到在室内环境中妙造自然的目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典琉璃亭、假山等景物,都比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寄托着思乡的情感。第三,提示。第三,艺术陈设。艺术陈设主要指在室内悬挂壁画、铺设地毯、布置雕塑、美术品及书画等。优秀的艺术陈设能够揭示空间存在的意义,营造出空间中蕴藏的意境美。因而,有的设计师将艺术品比喻为环境境设计中的眼睛。艺术陈设所占据的面积或空间不是很大,但往往会形成室内环境的视觉中心,从而在室内意境创造过程中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例如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主楼梯,当楼梯徐缓上升时,人们的视线会逐渐被引向二楼墙面上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而这幅国画则自然而然地成为该大厅的视觉中心,从而有利于引导该空间的气氛的渲染及意境的创造。再如,远东建设企业的总部位于台湾远雄国际中心22-24层,每层楼面都设立了一座抽象的主题雕塑,例如第22层的雕塑主题为日新又新,第23层的雕塑主题为辉跃,第24层雕塑的主题为绿慧厚生,这不但能够体现出该企业在大地上创造价值,还暗示环境的易变性,提醒人们应该珍惜现有资源,这三件以上陈设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信心与凝聚力,创造了有意义的内部空间环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室内环境设计意境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过程,需要设计师不断创新与突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室内环境都必须要表现出某种意境,例如学校、厂房、仓储等建筑物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精神功能较弱,室内环境只需美观或与用途相应就足够了。但是这并没有削弱意境创造的意义,从而室内环境艺术的整体来说,意境创造对于提高室内环境的精神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略地描述了关键几点,其理论的复杂性与创造手法的多样性并不是能够尽述的,笔者希望能够借助此文,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稼民.论室内设计中环境艺术的创新[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9):79-80

[2]柳博洋;潘秀云;侯建峰浅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6):15-16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2

摘要:创意思维这一观念存在滞后性,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体会创意思维的内涵,发挥创新精神的优势,迎接环境艺术新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环境艺术;创意;艺术设计

一、创意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创意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是文化艺术设计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双重制约,现代设计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脱离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融使用功能、享受功能、欣赏功能于一体,是历史文化与科学技术对现代设计文化提出的高要求。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文化,时刻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

文化一直被设计界所瞩目。设计是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物中,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切文化层面的东西都会通过设计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设计的产品,通过自身的存在,向大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其物质文化的基本功能。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审美经验物化的过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具有文化与艺术含量,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既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享受需求,而且还应有欣赏功能。设计是在文化的基础上设计,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用品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它包括广告、建筑、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出版、多媒体艺术、工艺品、影视动画等,几乎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它通过强调创造性与个性,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和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证明,今天的艺术设计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和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创意的艺术价值也愈加得到重视和彰显。在这种形势下,艺术设计对于产品走向市场、创造产品附加值以及文化建设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艺术设计来说,“创意”是核心要求,那么“产业”则指明了设计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而发展,能够使其内涵的界定更加清晰,从而有利于推动其向纵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土壤,为艺术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必将造就艺术设计的繁荣。同时,艺术设计的繁荣也会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利润。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缺少创意思维的原因

创意思维从建筑出现的伊始阶段就表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从原始简陋的茅草屋到气势恢宏的古代神庙,从压倒一切的“国际主义”到追求有机形态的后现代建筑,无不透射出它的光芒。环境艺术设计要发展就离不开创意思维,在对创意思维探索的初期阶段对于创新本质认识不够,导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走过一段弯路。短短十几年时间之内许多城市传统结构肌理、空间形态不可逆转的建设性破坏,盲目地崇洋导致建筑形式单一、畸形,不合时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新鲜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导致盲目的追风或虔诚的信奉。在环境艺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在照搬照抄国外已有的建筑形式,对“洋建筑”盲目地崇拜,认为“国际主义”就是现代建筑应有的标准形式,是不容动摇的真理。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大量欧式风格的建筑原封不动的流入国内,一时间“欧陆风情”泛滥成灾,“火柴盒子”随处可见。原则地讲,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社会转型时代的必然过程,不足为奇。我们应该以平静的心态,坚定的信心,艰苦的努力,通过我们科学研究、努力创作,深入改革来实现伟大而有意义的创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筑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面对自己的历史优势,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建筑已有的成熟工艺,在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对国际主义加以创新加以修正,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是属于中国的,是有意义的创新。其次,便是现有高校的教学体制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很多艺术设计系的学生个性划一,缺乏创意。再有就是部分老师由于在外“招揽生意”忽视对于学生基础阶段的引导,即使安排一些学生进行设计工作也为了效率而忽视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开发,快速地临摹些方案就草草了事,这种不负责任的所谓教学应该及时叫停。另外就是大量的学生只学到了些专业的皮毛就急着外出打工,在公司里做设计,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能有什么创新的,也就是拿人家的东西改改抄抄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意。面对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更好地完成学业,更充分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即运用创意思维来创新。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适时作出教学体制的改革,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把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出来。时代在更新,社会在发展,这便要求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以适应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创新精神不容怠慢,要不断地发挥优势,创造财富,改变现状,当今社会呼唤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意思维。

三、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中的表现

环境艺术之多向、多元、多极性,构筑了人类环境艺术广域的现代特征。环境艺术创作时连贯于一气呵成,不容打断。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高峰之间的创造间隙,环境艺术家了解和研究了环境艺术的多向度、多元性、多层次,及其艺术观念、个性、修养――顿开茅塞,扬长避短,克短拔优,顺应时代而充实丰富“自我”迈向艺术的新台阶,从而实现了设计的突破和创新。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是对设计方法的合理运用,更是对艺术的透彻理解和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也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所在。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顺应历史,适应时代,才能把握设计的命脉,感受设计的灵魂。设计理论日趋多元化,信息社会文化艺术诸多因素及各种艺术潮流之变异要求每一个设计者都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适时地作出改变以求得更好的适应,更大的突破。创意思维的注入能够给予作品以真正的生命力和价值!环境艺术的创新主要反映在其作品的生命力特征中,即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它不在属于环境艺术这一小小的范围之中,而是面向世界,深入到人们广泛接触的生活之中。环境艺术新作品之丰富,使多元多极的环境艺术在发展和比较中成熟,而只有当历史感悟与时代意识、精神物质融合之际,创造性思维才能把它的能量发挥到极至,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才能得以升华。

在人类本体与自我的心理追溯和审美需求的寻觅中,艺术家追求,表现新颖和新型的多向多维文化心理意识,情绪心态欲求之个性艺术,追求和表现环境艺术递进层次的本源和主流,它们与未来交相辉映,超越了时代而产生另辟蹊径的新轨迹,创造出上乘佳作。艺术作品的创新,凝聚了人的心态欲求,热情活力、智慧潜能和天性素质。环境艺术的未来发展要通过把握这种精神特质来实现。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互动创意情感化设计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现今环境下,随着媒体交互设备、媒体应用内容、媒体创意形式与媒体受众的不断变化,新媒体环境也在极速自我更新与改变。

1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创意特征与执行概述

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创意的执行媒介通道有哪些?

以创意目标受众为中心,以电子和光学技术为基础,新媒体互动创意的执行媒介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媒介,是在现有相对传统媒介基础上(如平面媒体、户外媒体、电视媒体等),加载全新互动应用技术,使其具有全新的互动生命力与沉浸性;第二类媒介,则更多依赖技术表现,这些技术包括大数据运算与存储、全息影像技术、光场技术、计算机虚拟显示、互动影像装置、3D打印技术等等,

通过如上技术手段,设计师(含策略企划岗)与工程师根据品牌运营、公益宣传或个人需要,向受众呈现角色实验性强、虚拟成限度高的全新媒体互动创意。

当媒介消费习惯被不断颠覆时,互动创意的设计可行空间随之扩大。互动设计空间的扩大,一方面是因为交互体验技术的变革,另外一方面,则是设计师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情感维度的不断洞察与挖掘,技术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全新的创意内容。

2消费者情感反馈模式的剖析

设计行为的中心,是用户体验,在商业层面,用户体验即为消费者体验,消费者看、听、触、闻,行为引发本能反应或思考,并进一步判断设计行为是否符合自身价值观与审美力,从而产生特有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形式。

2.1广义的情感反应模式

对于广义设计的三种情感反应形式,美国西北大学norman教授与其同事将其归纳为三种水平:本能的(viscerallevel),行为的(behaviorallevel)和反思的(reflectivelevel)。每一个水平在人类整体机能中发挥不同作用,而与之对应的,每一个水平需要不同的设计风格与形式。

新媒体时代中,在商业设计与传播层面,上诉三种情感反应落实于双向互动传播与互动体验的行为模式中。

在新媒体中,由于发送者能决定谁接收信息,使两者之间的信道变成两点一线间的畅通渠道,他们有条件进行直接传播---反馈这种双向交互式的交流。这种模式下,信息流动更频繁,而且反馈也更及时。双向互动可以提升人对物的认知程度,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模式。认知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要素组成。由外界信息——刺激大脑——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心理活动——支配人的行为。

2.2新媒体环境中aisasa消费反应模型

在新的信息渠道中,消费者购买模式也从过去的aiDma反应模型转变为aiSaSa反应模型:

aiDma反应模型:

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引发欲望(Desire)——留下记忆(memory)——采取行动(action)

aiSaSa反应模型:

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检索信息(Searches)——互动体验(alternation)——分享(Share)——采取行动(action)

可以发现,在aiSaSa反应模型中,从产生注意到分享内容,甚至最终采取行动,消费者与新媒体设备的交互触点越来越多,而创意“生产商”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除去“硬内容”的基础曝光,更多的“生产商”侧重在消费者“软心理”层面发现机会,在aiSaSa环节中与消费者做心理互动,并进一步产生传播促进行动。

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各自在aiSaSa反应模型中的着力点也不禁相同,成长期的企业致力于创造品牌声量(如在“产生注意”与“引起兴趣”阶段加大投资),成熟期的企业则更多将精力打造优秀的产品,同时,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其品牌价值的认知与认可,将产品力与品牌力植入进消费者的情绪当中。

3本能反馈下的情感化互动设计

3.1正向(愉悦化)本能反馈设计

在广义设计的情感反应当中,本能反应相对最为直接,出自于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对设计而言,是创造一种审美体验,对消费者而言,则是对喜悦、快乐以及美好等正面情绪的宣扬。在aiSaSa反应模型中,本能层面情感反应可以在第一时间创造与消费者的互动,使其产生注意并引起兴趣。在完整的imC(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整合营销)链条中,成功的品牌传播以包围式媒介、统一的传播思路(Coreidea)、相互影响与促进的互动体验,向消费者传递一致的品牌信息。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自此便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灵感。这些依次展开的历史时刻精彩纷呈,成就了这个全球品牌的百年传奇。现在,它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

一百多年来,不论何时,不论在世界何处,可口可乐都不断向消费者传播着简单而温暖的品牌理念“快乐”,其经典的瓶身设计、暗红色曲线和优雅的字体时时向消费者传递着幸福的正能量。在新的传播纪元里,可口可乐更是借助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基于全新互动理念与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本能”感官愉悦体验。相应,成熟品牌(尤其是快销品)更依赖其品牌好感度赢得消费者。

品牌需要灵魂,一个拥有着正能量与积极感的品牌,当品牌Dna本身闪耀着璀璨光芒时,更深度的消费者互动营销体验将会快速传达品牌精神与理念。美与爱,是消费者在“本能情感反应”的基本诉求,而长时间、反复的品牌教育,将“可口可乐”与“快乐分享”达成一定“本能”反馈,造成看到“可口可乐”就感到愉悦的心理反应,是最强大的品牌Dna营销与宣传。

3.2负向本能反馈设计

正面的“本能”反馈能使人感到愉悦与安全,而负能量则使人产生警觉感,不安全,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对观者而言,也尤为重要。

以上两则广告给观者以“本能”层次的痛感,这种痛感的产生有利于消费者保持警觉力,对蛀牙的警觉进一步传达的信息是“你需要一只防蛀牙膏,远离蛀牙!”,进而促进牙膏品牌的宣传。

“不舒服”的记忆反馈,有时可能比美满幸福的感受在脑海中留存时间更久、记忆更深刻。

在“痛”的感受里,人与动物有着相同的本能反馈,为了提升中国公众的认知以及停止皮草贸易的增长,亚洲善待动物组织(peta)与北京奥美合作举办了一场整合传播活动“一件皮草,千针万痛”,包括具有争议性的装置艺术展、公关活动以及社交媒体网络活动。

北京奥美广告通过与当地艺术团队合作实现创意,由备受赞誉的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解勇和他的学生共同创作一系列共九幅独特的作品。栩栩如生的雕塑描绘了在中国皮草贸易中受到巨大伤害的动物,如兔子、貂和狐狸。

这些动物身上昂贵的皮毛,将被由千千万万根缝衣针刺出的皮毛取代,表达了动物们在皮草商手中所承受的活剥之痛。这些动物的雕塑将在辽宁省沈阳市卓展购物中心进行展览,辽宁省是中国皮草需求量最大的寒冷的东北省份之一。现场还会提供皮草贸易背后非人道对待动物的纪录片,以及邀请民众承诺拒绝购买皮草。北京奥美公关同样通过发动媒体以及意见领袖来传播该活动。

为了最大化此次装置艺术的曝光,北京奥美广告通过制作迷你站点将活动上线,在活动网站上,动物雕塑将被重现,并在旁边附有网上请愿书。每收集一个签名,动物身上的一根针将被移除,并重新长出皮毛。这象征着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动物们也有机会保全他们的皮毛,远离活剥的痛苦。网站鼓励参与者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承诺。

在aiSaSa反应模型[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检索信息(Searches)——互动体验(alternation)——分享(Share)——采取行动(action)]中,上诉案例得到较为完整的演绎,案例传播目的很明确——“让动物远离痛苦”,首先需要使观者感同身受地产生痛感,线下(户外)艺术装置与线上活动网站有机联动,而互动体验也相互关联,观者真正参与其中并向好友传达“保护动物”的讯息,最终的愿景,当然是使全社会行动起来,远离皮草。

4行为与反思层面的情感化互动设计

在广义设计的情感反应当中,另外两个层次——“行为”与“反思”从表面语意解读,相较“本能”层次更加高级,但人类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反馈,对个体而言,情感是综合而复杂的,每个人因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的差异,对事物的反馈所对应的情感加工也各不相同;对群体而言,文化背景、性别、年龄、履历的差异,也使得群体对事物的反馈更加复杂。

但看似“复杂”的情感,在基础反应层次上是共通的,是对广义上“爱”与“美”的无限向往。

获得2012年戛纳广告节品牌互动营销类金奖的“insight”案例,将看似不太可能相关的两个元素做情感化连接——“盲童”与“摄影”。

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三星电子旗下三星数码相机在韩国影像设备领域占据着绝对领先地位,让三星数码相机思索的是,除了优异的成像画质与精湛的制作工艺,还有什么能让相机变得更加出众?

他们的答案是:情感与爱的记录和分享。

一张照片的背后,在没有光的世界里,一群孩子将利用自己所听、所闻、所触、所想,记录那些看不见的美好。

一张照片的呈现,除了色彩、明暗的变化,如何能更深入情感、生动呈现世界的美?温度、凹凸与声音,赋予照片全新的生命力。

联合整合营销运营服务商Cheilworldwide(韩国第一企划广告),三星数码相机向世人呈现了影像与爱的记忆之美。为11位盲童提供为期50天的摄影课程,在摄影大师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在听觉、嗅觉与触觉(肌理感知)方面的天赋,在丰富的想象引导与情感指引下,他们在济州岛充分发掘感知力,日日拍摄。50天后,三星电子集成盲童的拍摄作品,在展览形式上别出心裁地使用4D展览形式,从而使得观者(包括盲童)调动行为层面的感知力,围拢式创造记忆体验形式。

“insight”活动得到媒体超高关注度与报道率,而盲童教育与发展的相关议题不仅在三星电子,于韩国国民也受到反思情感层面的关注与反馈。项目所展出的80幅作品均被售出,所得50000元美金被用作项目基金,以继续启动下一期盲童摄影培训与摄影作品展。

优秀的品牌宣传与创意设计,更多是一种精神与价值的传达,这种传达会覆盖到观者由外而内的行为与情感自发反馈,并进一步将此精神与他人分享。

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在本能反应层面产生对美的向往,在行动反应层面产生互动与反馈,在反思层面,则有机会创造群体性的交流方式,甚至,让生命多一种可能。

东方人情感相较西方而言较为细腻,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的表达有时也显得较为婉转含蓄,压力的分散与释放方式相对单一。在韩国,因经济发达,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较高,其全国自杀率8年来维持在世界第一,居高不下。

怎样才能阻止人们自杀?韩国三星生命保险联合Cheilworldwide(韩国第一企划广告),通过互动技术手段与情感化沟通将夜幕中的“自杀之桥”改造为“生命之桥”。

工作人员将传感装置安装于护栏,当行人走过,LeD灯珠会根据行人运动轨迹依次点亮,点亮的,不仅是灯珠,更有问候的话语、温馨的祝福、承载记忆与美好的生活片段、诙谐幽默的笑话、满是笑容的照片以及为人熟知的歌词等等,用光、语言和图像的互动,安抚并温暖企图自杀者的心灵。这些互动化信息,自然而然伴随行人走过长达2.2公里长的mapo大桥,吸引观者注意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安全度过生命中的低谷和困难期。

现在的mapo大桥,已经变为韩国夜间观景必去之处,而“生命之桥”的自杀率,从2012年9月互动装置上线到2013年4月统计,陡然下降77%。首尔政府与三星生命保险也会将此设计进行推广与普及,从而使得首尔成为一座温情四溢的城市。

对光的渴望,是一种人类原始求生本能;行走和阅读,是行为层次的情感反应;而信息互动的温暖反馈,则在反思层面给人予最大求生力量。致力于情感反馈个层面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得mapo大桥真得获得了“生命力”,成为一个温暖心灵的设计综合体。

于aiSaSa反应模型[产生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检索信息(Searches)——互动体验(alternation)——分享(Share)——采取行动(action),大桥与观者通过光、语言、图像等信息进行互动交流,仿佛她本身就是一位能与观者分享心情的老友,“采取行动”,或许就是不行动。

前文提到,新媒体环境下,互动体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分享手段的更新,其设计空间也越发广阔,沉浸性也越来越强。以往看似严肃的一些话题或信息,现在表现形式也越发丰富,体验内容也越发精彩。

蠢蠢的死法(Dumbwaystodie),是由澳大利亚墨尔本铁路运输公司metrotrains为宣传铁路安全而制作的一个公益广告,因为那里一年里有979人掉落轨道。mV以幽默诙谐的手法表现了各种蠢蠢的死法,但是,没有比“在火车周围不注意安全而死掉”这种死法更蠢的死法了。这首歌曲视频在的24小时内即飙升至itunes排行榜前十名的位置,在之后一段时间内,mV更是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取得超千万人气点击量!这个3分钟的小mV,曲风无比小清新,歌词却很暴力,画面更是重口味,萌到一脸血!

在mV上映受到热烈欢迎后,墨尔本铁路运输公司metrotrains又进一步推出相应游戏(ioS/android/pC)供大众使用体验,同样萌趣十足。线下开展的路演活动以及延伸玩偶的设计制作,将Campaign传播统合力发挥到极致。

同样的问题,根据新生代受众情感与互动的进化型接受模式,在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先进互动技术与传播理念,如今的Bigidea在传播力上已经得到数量级倍增。

利用aiSaSa反应模型与广义情感化设计的感应模式分析,根据受众偏好,发现创意设计的新机会,通过整合性媒体通道进行oneBigidea包围性传播,品牌将获得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的新机会!

注:本文所提及案例版权归属于其广告主、广告执行公司或执行媒介平台所有。

参考文献

[1]张婧頔.浅谈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240.

[2]张楠,詹琰.科学传播中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诉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9):67-70.

[3]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4):1.

[4]王璐.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J].艺术教育,2011(4):26.

[5]markusH,nuriusp.“possibleselves”.americanpsychologist.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86.

[6]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7]赵文君.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J].传媒观察,2007,(5):30-31.

[8]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1:147-163.

[9]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1:40-74.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4

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需要高亮度的光源提供明亮的照明环境,而在休息时需要的则是舒缓柔和的环境。设计师Kimedo就带来了一款将两者结合的创意灯具。

这款现代风格的创意灯采用创意的外观设计,黑色和银色的配色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搭配简洁的外观可以为用户提供时尚的表现。

创意睡眠灯的灯臂下部设置了高效的LeD芯片,可以提供明亮的桌面环境,为工作和学习提供照明;上部则是投影功能,可以在房顶上投射出海面等创意的环境,为用户营造充满创意的休闲环境。

创意睡眠灯使用非常简单,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灯臂来完成不同的环境体验,可以弯折的灯臂不仅方便携带,也可以方便地满足不同的环境需求。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5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室内墙面环境属于物质环境,教室是幼儿在园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好的墙面环境设计和布置不仅对幼儿感知觉的刺激,提升对线条、颜色搭配、形状等的认知,也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增添欢乐和气氛,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然而,在我国广大的西南偏远农村地区,对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的创设和布置还存在很大问题。

一、农村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创设的主要问题

1、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缺乏正确的评价向导

现代教育理念都认为,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也都支持环境的教育功能。但是,在农村地区,很多教师还是认为墙面环境创设只具有观赏的功能,对幼儿的教育功能少,幼儿不会受墙面环境的影响,家长也不在乎墙面的设计内容,只要教室看上去美观鲜艳就可以了。总体看来,教师还是把目光停留在观赏墙面的色彩、造型上,教室以美化为主,随意性很大,没有关注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和需求,也不考虑活动内容和目标,以教师自身经验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墙面环境创设的教育性。

2、墙面环境设计的材料和造型单一,缺乏丰富性

农村幼儿园的室内材料以彩色硬卡纸为主,大多数教室都是把卡纸剪成花、树叶,小草,在把它们拼在一起,粘贴到教室的所有地方,整个教室都是花花绿绿的,以红绿两色为主,很多教室都一样,都是平面粘贴,缺乏丰富性。很多农村幼儿教师很少会思考如何制作和创设墙面环境,而且也缺乏创设环境的能力,也就只能按照以前的方法继续布置墙面,不会创新,幼儿的创造力也不能得到很好发展。

3、墙面环境设计以教师为主,忽视幼儿的主体性

在幼儿园开学前,教师就已经布置好教室的环境,幼儿入园以后很少参与墙面环境的设计。农村也是如此,教师提前把教室创设好,因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低,担心安全问题及课程教学进度,是不允许幼儿参与的。一旦墙面环境创设好后,是不准幼儿随意撕毁和破坏墙面的粘画。一般这些粘画,贴在很高的地方如屋顶,幼儿只能远看,仰视贴画,不能近距离接触和操作室内的任何墙面设计。教师这样做,忽视了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人。

4、墙面环境创设随意性很大,缺乏整体性

农村幼儿园老师在布置和创设室内墙面环境时,大多都是随心所欲,认为墙面只要不是白的、空着的,就要全部装饰完,一面墙是花草树木,一面墙又是大段文字,还有各种名言警句及贴图,完全不考虑室内布置结构的协调性,整体性,没有统一规划布局的意识,随意性很大。

5、墙面环境创设变换更新时间长

墙面环境创设是教师一个人花费时间和精力设计好的,一般是一个学期更换一次墙面内容,大多数教师除非是换教室或换班级才会对墙面设计重新修改。农村幼儿园因为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很少有教师会根据主题活动随时更换墙面环境。对于设计好的墙面,是不会轻易变换的,也很少会重新设计有本班特色的墙面环境,教师积极性也不高,也没有必要去设计,因为没有人会在意墙面环境设计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影响。

二、农村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创设的对策

1、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转变对室内墙面环境创设的观念

农村幼儿园大多数是小学转岗教师,而且还附属在小学里,教室都是以前小学用的,也是按照小学的要求来布置幼儿园教室,因此很多教师对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创设的意识和要求还没有形成,需要当地的教育局选配老师轮流定期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在培训期间,针对教师的疑问和困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从而转变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环境布置和创设的观念,提升幼儿教师环境创设的能力,促使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要多培训教师学会发现身边的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农村资源,为幼儿创设具有趣味性又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

2、室内墙面环境创设要缩短更换周期,具有多变性

室内墙面环境创设不仅仅只具有审美功能,还要体现它的教育功能。幼儿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活动,定期更换墙面布置和材料,让幼儿在不同的主题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对主题活动有深刻的认识,墙面环境创设与主题的相互配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缩短墙面环境创设的时间,而不是一学期只设计一次就够了,这样一劳永逸是不对的,要使墙面环境发挥动态的教育功能,具有多变性和动态性。

3、室内墙面环境创设要有计划性,具有结构性

农村幼儿教师针对教室空间小、幼儿多的现实问题,就有必要对教室做好整体规划和布局,计划教室每个墙面要做什么用,有些墙面可以是不用变的,有些墙面要作为主题墙需要随时更换,而且还要流出空白墙的地方来展示幼儿的学习作品。因此教师就计划好,墙面设计与教室的整体结构布局不能太随意,还要考虑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能力、观赏接受能力,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很好地计划出室内墙面环境的创设。

4、室内墙面环境创设的造型和材料要具有创新性

农村幼儿教师要克服幼儿园经济困难的问题,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除了绘画、剪贴花草树木以外,还可以采用挂、串、插等灵活的方法,采用多种材料,在结合本班室内的具体情况来创设。让幼儿主动收集废旧的报纸、纸箱、旧衣服等,与教师一起来制作墙面设计,使幼儿可以随意搬弄室内的材料,加深对材料的认识。室内装饰一般都是平面粘贴,教师可以考虑立体的室内空间环境。在设计墙面时与室内空间环境结合起来,丰富室内空间环境的内容、形式,既能美化环境,还能较好的表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室内墙面环境创设鼓励幼儿参与,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尊重幼儿对环境的需求,教师就要满足幼儿的想法和意愿,教师应组织幼儿参与室内墙面环境创设,内容的选定根据幼儿感兴趣的点作为活动主题,与幼儿一起来制作和设计,组织幼儿参与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制作的过程,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室内空间环境的各项创设,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材料或者让幼儿准备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制作,结束之后与幼儿讨论和评选出好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以此来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总之,室内墙面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农村幼儿教师的重视,使墙面环境创设从静态向动态的逐渐转变,从而真正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科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农村幼儿园设备配置与使用指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57.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6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发挥方法;提高途径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想法,即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在调动自身知识储备与思想储备的基础上将思想从设计课题转向另一种物质形象,从而在好奇心以及创作冲动的推动下表现出一种没有过的物质形象;二是类比法,即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比较两个事物来产生联想,并在比较中将一个对象中具有的结论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中;三是形态分析法,即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客体视为一个具有众多组成部分的整体,通过将这些组成部分进行重新的组合与排列也获得新的设计结果;四是拓扑图形展开思考法,即在设计过程中将复杂的概念或者物质抽象为同胚的图形,从而个人简化思考并去除一些复杂次要的内容,再由这些图形引发联想从而形成新的设计构思;五是符号隐喻法,在设计过程中,符号隐喻法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某种事物向另一种食物的移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众多的符号原色,设计者作为这些符号的使用者与提炼者能够通过符号隐喻法使自身的设计作品具有一些特定的意义,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好的表现出设计者的情绪与意志,也具有更多的内涵和情感。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2.1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步骤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步骤可以分为7个方面:①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创造的信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果不具备创造的信心将会产生自我怀疑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会对自身的想象力起到抑制的作用,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满怀信心地去解决问题;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积极想象。即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保持好奇心,通过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和设计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③要做到持之以恒。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一时没有创新的设计想法或者自身的想法无法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情况不可避免,所以设计者要保持韧性,以持久性的创新形态来实现自身创造性能力的提高;④要具有虚心接受的心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虚心接受的心态是保证设计者接纳各种不同思想的保证,从而使设计者在不同的思想中受到启发;⑤培养自身通过实践来检验创新想法价值的习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当产生创新想法时不能过早的对想法的对错作出判断,而应当通过将想法应用于设计实践中来检验创新想法的价值,避免有价值的创新想法在设计过程中的流失;⑥要在设计过程中确认设计问题和创新点的范围,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发挥的针对性;⑦通过张弛有度来产生设计灵感。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必要时刻保持要创新的心态,通过适当的放松反而有助于设计灵感的产生。

2.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创造能力体现的过程,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又有利于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养成发挥想象力的习惯。想象力的发挥与自身先天的想象能力有关,但是也受到后天想象积极性的影响,所以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养成想象的习惯,并确保想象能力发挥的针对性,从而在想象中获得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同时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强制想象对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也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2.2.2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创新性思维提高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想象结构价值性的保证,设计者自身知识储备越丰富,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想象也就越生动越立体,同时也会扩宽自己想象的广度与深度。设计者自身知识储备的丰富过程不仅要依靠自己在教材或者课本中学习的内容,同时要善于扩宽自身获取知识渠道,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想象来拓宽自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知。

2.2.3创造创新情境。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能被设计客体的表象和概念所束缚,因为当自己的设计思想被设计客体的表象和概念所束缚时,艺术境界以及情感表达自然也会受到束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善于发现设计客体的本质,比如在设计1把椅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具有4条椅腿和1个椅面的物体视为椅子,而应当挖掘椅子的功能,而具有这种功能的物质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椅子。

2.2.4丰富自身情感。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自身情感的丰富有利于挖掘和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情感作为人类心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得以丰富的情况下有利于实现以情育思。设计者丰富自身的情感不仅是指要在设计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情绪,同时为自己的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丰富自身情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陆小彪,钱安明.设计思维[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7

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内容,不仅有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经过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文化,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包括环境与设施规划、造型设计、材料选择、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等等,其设计手法多种多样,通过设计工作,能够为人们现代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设计也不同程度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设计理念、设计艺术特征、设计水平等方面。(一)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集中了环境、空间于一体。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传统文化因素,结合时展特征和要求,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设计水平提高。有效传承优秀文化因素,设计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传承优秀文化。开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首先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做好景观设计、风格设计、材料选购等工作,然后结合传统文化因素,增强设计现代气息,实现设计工作的创新,促进设计水平提高。(二)增强人文环境艺术特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注重功能方面的因素,满足人们使用要求,还要注重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因素,能够增强人文环境艺术特征,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增强人文气息,提高环境文化氛围,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因素,并结合新时代、新特征,将文化因素巧妙地融入设计中,进而增强了设计的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进行凝练和继承,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求,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创新,也有利于提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运用

传统文化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渗透到设计工作的各个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形。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图形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将传统图形直接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依附在一个新的载体上,为其重新设计视觉环境,发挥原图信息。通过这种直接使用,并结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需要,对其进行设计创新,同时考虑周围环境、设计工艺、产品材质等内容。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组合,满足设计工作需要,展示其独特的设计韵味。例如,上海经贸大厦设计中,其结构独特,让人感到亲切,设计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造型受到唐代大雁塔的启发,因其独特的造型不仅使整座建筑显得美观,还为人们生活与工作设计出舒适的环境,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二)用意。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室内装潢中,人们习惯运用含蓄的手法传情表意,不仅注重外观设计工作,还注重通过外观设计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从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到室内外空间布局,都注重考虑审美和功能要求,选择恰当的文化图案和陈设,注重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让这些环境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这种方法叫做隐喻。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通过合理运用环境构成元素,来表达环境本体以外的内涵、意蕴和价值,从而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三)形神并举。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去审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设计过程中。同时还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感受其外形特征,并深刻领悟设计所表达的意蕴,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并推动设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线条的运用,线条具有长度、宽度、方向、厚重感,还注重通过线条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其中最为恰当的描述是形神并举,使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还能够体现出诗情画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例如,在苏州博物馆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同时也在设计中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从外形结构来看,苏州博物馆具有现代气息,而其内部组合包含传统文化元素,富有传统文化情调。例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结构设计是利用石板做成山水组合,不仅外形漂亮,还充满人文气息,赢得人们的一致好评,也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策略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影响,设计中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应该结合设计工作的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设计工作中。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集中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内容,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特点,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厚民族精神、深邃意境的作品,更好满足人们需要,提高人们审美情趣。(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推动设计创新。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设计中运用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合理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促进设计工作不断优化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既要有传统文化特点,又要充满时代气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的前提下,推动设计工作创新,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8

广义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就是指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相对建筑设计更为侧重感情、艺术、文化的表达设计,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总会有意味的输入感情,体现人情味,把环境上升至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烘托文化特色、地狱风格,或者体现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培养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利用各种材质,不同手段,以素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设计素描是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表现原理

建筑作为人类聚居环境的基础载体和第一环境产生了必然的联系,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核心依然是对空间的理解与表现,只是在技术和功能的前提下更为侧重审美,懂得将文化艺术理论和环境更好的综合。

1.建筑基础原理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中提到的空间与尺度概念、几何形原理、秩序原理等建筑方向的基础原理都是通用的,只不过尺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建筑本身的体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环境艺术设计考虑更多的是和人自身有关的尺度,即人体工程学。

2.空间体验原理、

空间体验原理强调场地空间感和场所性,展现人们对环境的视觉月感情认知。环境空间精神表现就是场所、场所的文化、情感、性格的体验。在国际化的今天,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的规模前所未见,城市广角、商业街、公园绿地、街头绿地等铺展开来。然而,这些场所逐渐失去了本土文化的生机,公众认知度下降。

3.意境思维原理

意境是艺术辩证法和美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松、竹、梅已经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意境表现题材,松、竹、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远远超出了环境本身。在植物配置中竹子是高雅、纯洁、虚心的象征。超脱了艺术设计中造型、色彩、空间等艺术范畴讨论。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

1.主题性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创作应和实际方案设计一样,对空间形象要确定主题。室内设计有中国传统风格、和风样式、伊斯兰样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田园派等,景观设计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自然主义、生态主义、简约主义等派别主题已经形成,因此在设计素描造型中应考虑它的主题性。

2.实验性

实验性要超越创意性,不仅要敢于想更要敢于付诸行动,积极探索。在空间结构的建构可能性上和材料的表现力上实践性地开拓创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感悟之泉”造景,随着水幕的变换,显示出“天人合一、取之有道、用之有节”等字样,依次落下,景观颇为神奇。这一动态水景观作文字载体的方式颠覆了人们惯常的字体审美习惯。又比如,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建设,将东北水稻栽进校园代替景观草坪,不仅减少了后期景观维护,还形成了农业生产景观的地域特色。

3.材质特性

任何材质本身都有其内在的属性和美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质表现不管作为载体还是手段。不同的材料感与触觉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环境设计师有时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方案的艺术创作。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中不仅要探寻这些材料联系,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和独特魅力的材质特性,把材质特性作为设计素描图形创作的题材,可以运用经典创作手法表达新材料,或运用新手法演绎传统材料,目的在于给观者独特的全新艺术观察,表达环境品质。例如奥林匹克中心公园的特色就是镂空瓦墙的运用,现代钢机构演绎传统材料灰瓦,采用现代及传统文化兼具的风格。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

1.情感创意表现: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情感创意表现方式最为体现人情味和生活化,20世纪后期,作为工业化与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演化成为了一种居住与工作方式,可见环境艺术的情感创意魅力。

2.色调表现:色彩在环境中对人们的心里影响占据首要位置,人眼通过色彩获得的信息远远大于形体。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可以用色调表现加强色彩设计理论的培养。例如蓝色调给人以理性、宁静、清新的感觉和强烈的色彩印象,在地中海风格中常用蓝色,同一色彩的退晕色调变化使色调在统一中富有变化韵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白色派以其白色调的柔和深爱人们喜爱。又被称作“减压派”。白色构成了白色派的基调故名白色派,室内造型设计简介明快,却富于多种意象的变化。

设计素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素描总的目的是服务与设计,但是艺术设计各专业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所以将设计素描结合专业方向,更有针对性的定义或实践是有意义的。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实践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空间感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在空间感培养方面的应用不同于建筑设计素描,建筑空间上升到思维的角度说明了它的逻辑科学性,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空间相对来说更为侧重感性和趣味性。环境艺术设计素描要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综合观察和体验,学会辩证统一的思考方法和空间意识。综合空间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设计方案的平面、立面、剖面、效果图、鸟瞰图之间的转换。

2.徒手表现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9

[关键词]环境设计设计要素设计规划设计创新

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及民族习性而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因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中国人乐观平和的人生观及其对自然的哲学观,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园林。回观今人所建之园林,由于受现实环境、材料来源、匠师的训练及社会背景等种种限制,使我们要建造一座具有传统风味的中国园林,已非易事。

一、阐述现代的环境设计

1.何为环境设计

现代园林逐渐凝结成了融功能、空间组织及形式创新为一体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一方面,设计追求良好的服务或使用功能,另一方面,不再拘泥于明显的传统园林形式与风格,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提倡设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自由、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快与流畅,以及设计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在形式创造方面,在当代各种主义与思潮纷争的背景之下,现代园林设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与多元化特征。

2.从不同的角度看环境设计

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二字,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已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从设计方法上看,建筑外环境设计具有其“公共性”的一面。

二、随时展的环境设计观念

1.环境设计所遵循的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后现代以来的城市环境景观,在首先满足功能性、技术性指标的前提下,强调了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

2.环境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素(空间、场所、领域)

空间、场所和领域三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而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因而设计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考虑,如建筑设计的边界界面多以空间为基准,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则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

3.设计要素的创新

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最引人注目并且容易理解的就是以现代面貌出现的设计要素。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

4.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与传统园林的服务对象和装饰与观赏性不同,现代园林面向大众的使用功能已成为设计师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形式建立在功能之上,并且力求简明与合乎目的。例如,纽约观景台公园和横滨美术馆前广场公园虽然都不大,条件也不复杂,但公园设计视线安排合理,使用方便,空间划分明确,细部考虑周到,反映了现代主义手法在当代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5.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对文脉的深层阅读要求深入到一个场所的精神领域之中,并关注到传统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只有更倾心地体验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质,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时,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使设计本身成为一部关于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美学教科书。法国园林师谢墨托夫(alexandreChemetoff)在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中设计的下沉式竹园(theBambooGarden),有意识地保留了城市的地下管线设施,给水干管、排水管、电力管纵横于场地之中,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小小的绿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庞大聚集体的一个“碎片”。

三、园林意境的创造和环境设计的创新

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几大要素;所谓园林意境,是高于直观的园林景观的审美范畴,是通过所见的具体景象来暗示更深更广的美好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便是如此。

1.功能与景观的统一

单纯的景象构成,还只是限于形式,是一个美丽的躯壳,还不能说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存在,只有当园林的思想情趣与景观要素相统一,建筑功能与景观要素相统一,才能称为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于园林景观的创作来说,出于思想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是必要的;出于实用的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同样是必要的。园林景观所提供的美感也不仅限于视觉,而且具有听觉、嗅觉、触觉及至全身心的舒适感。园林意境的产生,只有在满足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

2.再现自然的景观

意境的创造是通过具体景观形象来表现的。景观如何能产生意境呢,反映自然风景的园林景观,应符合自然规律,反映自然的原型。艺术讲求“形似”与“神似”,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最高境界。因此,设计家对生活的观察越深刻、知识越渊博、逻辑思维越正确、艺术修养越高、形象思维越活跃、创作经验越丰富,其作品就愈具有概括性,作品的意境就愈加深远。

3.生态理论应用于环境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写道: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绿化的问题,从创造生态环境考虑,需要对以下的因素进行规划:(1)分析居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居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2)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3)最大限度地利用居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现场地。(4)发挥居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要创造青山绿水中的风水宝地。园林生态在景观设计上的几点体现:(1)从绿化苗木来讲,做到“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及经过驯化的引种树种,并注意运用本地植被中的顶极群落。这一过程,需满足绿化生长所需的水、肥、光、气、热等条件,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2)尽可能提高环境的“绿视率”。绿色是环境永恒的主旋律。提高“绿视率”,如停车场、路面,广场、架空层都要尽可能多的被绿色覆盖。(3)运用节省能耗的材料。在可替代的材料中,尽量选用能耗低的材料,特别注重环保新材料的应用。既满足生态原则,又满足环保原则。如构筑物选用多孔水泥砖,弃用粘土实心砖。(4)运用可循环或能降解的材料,如环保透水砖、pVC植草板等。(5)垃圾分类收集,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类,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用环保型垃圾筒(6)深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征,让环境的改善与居民的素质提高相互促进。既有园林生态之考虑,又摘取环保中的某些方面。

参考文献:

[1]邓林.建筑艺术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2]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中国出版社,2003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篇10

一、视觉美感

对于艺术设计而言,首先其设计必须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具有直接联系,视觉美感的建构首先需要考虑的内容即自然空间环境。由于自然是所有美感的来源,因而进行艺术设计过程中必须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构筑。我国不少建筑室内设计都汲取了自然环境的精华,并产生出了悠远及其宁静的艺术美感。同环境相融合的艺术设计成功地将自然空间融合在了室内环境中,依附于自然环境并因地就势,在自然这个大环境下充当一株美丽的小花,为原有的环境增添了和谐美感,优秀的艺术设计方法应满足“境景相合,顺意自然”的原则,从小空间中寻找同自然环境的契合点,并同其融合为一体,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并互相依存的目的。

其二,艺术设计必须切题,进行艺术设计的建构过程中,必须确保设计立意的合理性,设计不应是无目的的,盲目的设计从来不会成功。

二、人文因素

作为艺术设计的三大核心问题之一,人文因素赋予了艺术设计的内在美,是其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对于艺术设计过程而言,其人文因素主要体现在民族性及生活性等方面。

艺术设计过程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其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方面的特点。任何艺术设计得以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靠本民族所具有的技术文明,艺术设计的民族性多表现在其设计结构观念上,并反映了设计者所在民族的相同心理。不同的民族观念会通过设计者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其设计作品中。例如,中国设计风格偏平稳、强调圆满性和对称性;而日本设计风格更具新颖性和灵巧性;德国设计风格科学性强,并充满严谨的逻辑性和理性。艺术设计过程虽然是将设计者个人的意志赋予自然上,用来实现文化活动创造的过程,其成果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及精神两个方面的成果。艺术设计具有生活性主要指的是人类的世界就是艺术设计的世界,艺术设计过程具有浓重的生活性特征,此特征也是文化在人类世界中所具有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