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十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十篇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04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1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观念。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家庭教育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家长的家教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尤其是正确的人才观显得更为重要。我班有两个学生家长,同在一个单位,家长互相攀比,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超过“对手”,似乎这样自己才有面子。其实世界上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鼓励,没有必要总是和别人的孩子比。盲目攀比,给孩子过重是的心理负担,对孩子没有好处。我们像朋友一样沟通,他们也向我介绍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共同商讨教子方法,效果很好。

其次,班主任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为家长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积极性,让家长学会“学习“,学会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境界,是家庭教育指导孜孜以求的目的。从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家长虽然很关心孩子的成长,很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但因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简单粗暴,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效果很差。为此,我常召开家长会,除汇报孩子们的表现外,还结全孩子的特点,指导家长们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学期,班主的一位同学,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对孩子期望又很高,每次回来总是问考第几名,有获奖没有。殊不知,这位同学独自在家,缺少父母的呵护,变得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作为老师我多次在电话里告知父母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并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回家多陪孩子。最后这个孩子慢慢地又变得爱学习了,成绩大步提高,还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了节目。

第三,要让家长知道孩子成才的决胜千里是首先成为合格的公民。不能只注意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他们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家长要把家庭教育搞活,使家庭教育始终保持和家庭内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对外,要与社会生活保持密切联系;对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相互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的能动性,使家庭教育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2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流动儿童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缺少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直接决定他们能否入学以及进入学校的质量,还间接影响到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帮助以及良好学业成绩的获得。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维护教育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确保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其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许多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流动人口如果不能与流入地实现良性整合,缺乏认同感,长期存在隔膜和抵触,就会导致角色错位、行为失范,自发地形成亚文化圈,损害流入地的社会整合能力,破坏社区稳定,降低社区品质,甚至会频繁发生行为,造成社会性灾难。目前,流动家庭还属于社会弱势阶层,他们的生存状况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保障他们享受全面教育、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他们与流入地的社会整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第三,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寻求家庭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是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优势,也决定了它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能够大有作为。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流动儿童家长和家庭发展,最终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是接收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意。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清楚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目前,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以下因素。

(一)家庭内部因素

家庭是流动儿童城市化的初始环境,家庭内部因素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进而影响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流动儿童家长不少为个体经营者、工人、郊区租地农民,从事一些为城市人所轻视脏乱苦的低层次工作。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把改变命运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种较高的期望易导致亲子矛盾冲突。同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现实的一面,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甚至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算个帐就行了。较低的期望导致家长放松甚至放弃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来到城市后,流动儿童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相比之下,父母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又忙于生计,难以跟上孩子在学习、精神上的需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地位逐渐削弱。同时,由于父母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应减少,在家庭教育上付出的精力更加有限,对亲子互动造成严重影响,良好亲子关系难以形成,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与城市居民相比,许多流动人口的收入依然偏低,物质条件有限,难以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部分流动人口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成为雇主、包工头甚至中高层管理人员,家庭收入比较高,这类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部分家长在“暴富”之后所显露的重玩乐享受的心态妨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社区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家庭教育重要外部条件。流动儿童家庭大多居住在房租低廉或就业方便的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地区房屋的基本设施比较匮乏,社区环境相对落后,黄赌毒危害较大,生活在其中的流动儿童容易受不良影响。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低等工作、社会地位低,他们聚居在一起,容易产生社会和心理问题,一旦不能予以及时有力的疏导,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由于家长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居无定所,流动儿童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另外,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流动儿童与城市青少年基本隔离,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由于家庭的流动性,流动儿童的同龄群体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某段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龄群体,同龄群体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导致流动儿童心理孤独感的增强,不利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流动家长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发挥家庭教育的正功能。

(三)社会政策因素

流动儿童家庭主要来自农村。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政策,使他们被视为二等公民。户籍制度派生的职业排除政策使流动人口只能做本地人不愿干且待遇极低的工作,给流动儿童留下不平等的印象。因为户籍歧视所带来的心理伤害,也影响到父母家庭教育的权威地位。部分流动儿童无法理解户籍制度深刻的社会体制原因,受到城里人特别是城里孩子的歧视时,他们往往迁怒于自己的父母,甚至于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拒不接受或不理会父母的教育。既不能融入城市,又难以回归农村,这种边缘化状态,妨碍了流动儿童极其家庭和谐地融入城市生活,也导致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受以上因素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困惑。化解这些困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学校主渠道教育的推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以接受流动人口子弟为主的民办学校通常以“拼教学质量”招揽学生,忽视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学校流于形式,难以计划地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流动人口子弟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改善亲子教育行为,从而发挥最大的育人效益。中小学校在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学校应该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放在重要位置来安排,采用,多种指导和沟通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有效地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需要教师有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掌握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教师要突破职业局限,在研究学生的同时,还要研究家长,跳出技巧传授及技术性指导的层面,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个人素质,帮助家长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己,与子女一起成长,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学校可采取请专家辅导、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专题研讨、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还可以提供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外出参观考察、参加各类家庭教育学术研讨活动等校外培训,帮助教师突破职业角色的局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开展分类或个别指导

流动儿童家长文化差异大,素质高地各有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要取得实效,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殊差异,采取不同的分类教育指导策略。面向全体家长的辅导解决全体家长带有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则解决部分家庭所具有的同类问题。比如,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经商家长或纯粹打工的家长的分类辅导等。他们有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分类辅导要在在集中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类辅导在方法上可以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个案分析等多种活动形式,鼓励家长“活学活用”,强化教育效果。“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个别辅导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特性。因此,在分类辅导的同时,也要进行个别辅导,尤其需要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实施个别指导,给予人性关怀。例如,结合家访对学生家庭“因材施教”、请专家预约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家教辅导室”、开通“家教咨询热线”、开展家庭治疗。

(四)为家庭提供社会支持

我国应完善社会服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工作系统。社区工作直接面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让流动儿童家长及时、就近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流动人口社区服务中心。中心以社区为基础,把流动人口动员起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技术和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融入城市。可以针对流动儿童举办一些关于城市生活常识、安全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为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及家长提供书籍供他们阅读,包括儿童益智图书、家长育儿图书、报纸、杂志等等。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3

《中国教师》: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但是一直以来,家庭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您认为在家庭教育的认识方面,我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黄沧海:在1949年以前,我国有悠久的家庭教育传统,绵延千载的“私塾”可称之为“家庭联教承包制”。父母对孩子负有重大的教育责任,《三字经》里说的“子不教,父之过”是社会的共识。孔子的“庭训”,孟母的“母训”,诸葛亮的《诫子书》,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清代的《曾国藩家书》,到近代陶行知“给子女的信”,都一脉相承地体现着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要求教育承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任务,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举办的各级学校。再加上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教育是私事并非公事,因此,政府在1980年之前未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件,“儿童公育”、“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任务应由党和政府全责承担。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198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中发[1981]19号文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发了全国妇联《关于两个会议情况及1981年妇联工作要点的报告》的通知,指出“要帮助家长加强和改进对子女的教育”,这十六字的具体要求标志着广大家长教育子女权利的回归,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首次提出要重视“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迅速飙升,通过子女勤奋求学改变家庭的命运,提升家庭经济、政治地位的愿望空前强烈,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被引向了功利化的目标,紧盯孩子的考分学业,忽略孩子的全面成长,谋划孩子的个人前途,忽略孩子奉献社会的品格情操的培养。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淡出的家庭教育虽然逐渐地被重视,但并未使科学的家庭教育真正到位。

《中国教师》: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关注,您认为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黄沧海: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因其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家长的教育素质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教育素质较高或者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家长,认识到把孩子特殊化起来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对孩子进行大众化的教育,舍得让孩子去吃点苦,不娇宠不溺爱,不把孩子的地位抬到“小皇帝”的高度,那么,这些孩子的成长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便没有太多的差别,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我在深圳市宝安区进行的研究有一点补充,即单亲家庭和政策性致富家庭的独生子女,出现“问题学生”的比例要高于非独生子女。

然而,在教育素质较低、父母又不主动积极地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家庭中,存在望子成龙、过度保护和娇惯溺爱的情况。这些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受批评,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被动,有了问题常常推卸责任。我们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的弱势,指导家长改变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平凡地养,精心地教,放手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形成家规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同时,学校和家长积极合作,开展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竞赛锻炼,编制一套孩子从3~16岁各个年龄段应具备的自理能力标准。此外,家庭要开展具有主题的亲子活动,如亲子手抄报竞赛展览、合作学习家庭的组织策划、亲子义工活动、亲子同读一本书、给同月生日的同学写一份激励性的贺词、亲子集体野游等,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成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也适用于其他家庭。

《中国教师》:您认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黄沧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双职工家庭尤其是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忙于职场打拼,无暇陪伴、关顾孩子,把年幼的孩子交给祖辈养育,或请保姆照看,孩子自幼亲情缺失,心理健康很难保障,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孤独、抑郁、嫉妒、怨愤都潜藏在心里,入学后各方面的适应性均较差。亲情陪伴的缺失中又以父教缺失最为普遍,这与父亲承担家庭经济任务较重有关,也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有关。这是需要纠偏救失的。有一段比喻讲得十分生动形象:“在家庭中,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孩子好比树苗,它扎根在大地上,吸吮着大地的乳汁,仰望长天,披拂阳光,向上生长……”当前多数父亲在家庭中是主心骨,起着定向导航的动力支撑作用,我们近万例的大数据调查也表明,缺少父爱父教的孩子,往往信心不足、缺乏勇气和坚强,内向、自我边缘化倾向的发生率也较高,这对民族整体素质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今我国社会的家庭教育现状是缺少学习、缺少经验的家长遭遇最难教育的孩子,不仅出现了教子观念、方法与方式的误区,而且产生了本能的恐慌。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未成体系,指导力量严重不足,在国家层面,家庭教育指导有计划、缺指导,有要求、缺督导,定指标、缺落实,口头上强调它的重要性,实际上却很放任与忽略;只有少数省份的教育厅把家庭教育作为该省教育计划的内容,多数省份则未将其列入计划,未安排经费保障。这使我国家庭教育依然处于相当无序、十分薄弱的境况中,危害严重的四种家庭教育方式(暴力专制、娇惯溺爱、冷漠放任、卸责脱责)在不少家庭中依然存在。《儿童权利公约》中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在不少家庭中难以全面落实,重分轻德、重身轻心的误导难以矫正。许多根本不办家长学校或只挂牌不指导的地方,家长有了问题很难得到具体的个别指导,家长自身素质得不到提高,家庭教育便无从发展。当然,问题远不止上述几个,如不能迅速加以解决,家庭教育便无法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4

为人父母,最简单,也最复杂。生而养之,不仅仅是让他衣食无忧、保他安全太平。人生的道路上,父母将与孩子一同遭遇各种成长的烦恼,并需要在各种难题面前寻求解决之道,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健全的人格操守。为人父母,既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又要确保心理健康: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做到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既要教给孩子知识,又要教他学会做人。

为人父母,要律人,更需律己,要明白身教胜于言传。“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而要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人父母,是本能,更是学问。老鹰将小鹰踹下悬崖,陪它飞翔,大狮子带领小狮子奔跑觅食,逐渐成长。求生的教育似乎是一种天性,但成才的教育却离不开父母科学、理性的指引。正如这部规划中所提倡的,只有坚持科学引导、规范管理、依法推进,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才能了解家庭教育的奥秘,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好为人父母的这门大学问。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主要内容

为深入贯彻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创新发展,近日,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部署了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促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7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同时,围绕健全实施机制、落实部门职责任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工作示范引导等方面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明确了未来五年家庭教育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落实举措。

《规划》提出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注重突出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到课题研究、指导服务、亲子活动等家庭教育各个环节。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儿童之家、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城市社区达到90%,农村社区(村)达到80%。着力推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城乡社区服务站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90%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农村达到80%。确保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规划》还要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每年至少开展2次公益性的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教育亲子活动。

《规划》提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推进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力度,积极搭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在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规划》提出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网络家长学校建设,大力拓展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借势借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到2020年,基本搭建覆盖城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规划》提出促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依托远程教育、移动互联网指导服务平台等,为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8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孕妇学校和儿童早期发展基地,50%的婚姻登记处建立新婚夫妇学校或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婚育健康及育儿知识宣传服务。强化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要注重建立家庭指导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或台账,及时掌握儿童家庭监护情况、成长发展状况等,为他们提供常态化的、专业化的家庭支持服务以及所需的转介服务。

《规划》提出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确立“十三五”家庭教育重点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在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

《规划》提出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全国层面,由全国妇联、教育部协同有关部门全面启动家庭教育法的研究工作,形成立法草案,推动出台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

孩子成长中存在“影子爸爸”:父亲角色缺失

一个男士吹嘘:“我老婆能洗衣服,做家务,做饭,带娃,逛街,自己赚钱!”朋友回答:“像你老婆那样的,在我们那里叫寡妇。”这个最近在网上流行的段子,虽然很刻薄,却形象地描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真实情况。

如今,很多家庭的育儿工作由妈妈承担了大部分,爸爸很少参与,就像影子一样。这样的爸爸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爸爸”。“影子爸爸”不仅导致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还深刻地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稳定。

“一个女性朋友不再联系你,一是她死了,二是她当妈了,三是她孩子上学了。”自从有了孩子,35岁的外企女白领王女士对这个戏谑的说法有了越来越深刻的领悟。

孩子小的时候,她每天晚上多次醒来给孩子喂奶把尿,先生在一旁呼呼大睡。现在孩子3岁多了,王女士感觉基本还是自己一人带娃――几乎没有自由时间,逛街、美容,闺蜜聚会,通通取消,除了上班,几乎所有时间都围着孩子转。而先生,还时不时地和朋友小聚一下,每周六上午的踢足球,更是雷打不动。像王女士先生这样没有存在感的爸爸,正成为很多家庭中一种典型的存在。调查显示,94%的受访者感觉自己身边有“影子爸爸”,其中45.1%的受访者表示,这样的“影子爸爸”很多。只有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身边没有“影子爸爸”。

为何“影子爸爸”如此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和部分父亲心存依赖思想,责任感薄弱,被认为是造成“影子爸爸”盛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还有52.9%的受访者认为是受男人天生不会带孩子观念的影响,23.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当下的母亲太强大,父亲才会乐得清闲。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看来,“影子爸爸”的流行背后有很多原因。一是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二是现代女性全面崛起,从收入到学历,完全不亚于男性,甚至比男性还要强大,再加上怀胎十月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使得母亲在孩子的养育上会显现出天然的优势。

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游戏,很多东西都要不断地学习,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不少爸爸本能地选择了回避、撤退、转移,放弃了责任。同样,很多父亲缺乏远见,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教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意识,以为自己只要负责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完全没有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父教的缺失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父爱的缺失,孩子会最敏锐地感受到。如何才能让缺失的父教重新回归家庭?除了从家庭内部着手,全社会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家庭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做好家庭教育立法的基础。立法是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家庭教育的立法也必须回应家庭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贵在让家长学会自我改变

“教要教人求真,学要学做真人”。而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显然不可能只依赖学校教育,担负言传身教责任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经各种调查早已被教育工作者确认,缺乏家庭教育已产生了严重的子女性格障碍、家庭暴力和人格扭曲等问题。

“教孩子之前先教大人”甚至一度也成了共识。在中国一些城市,有关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的实验也如火如茶,家庭教育的全面普及上升为国家意志。

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试图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放置在法律框架之下,成为强制性的教育模式。明确了相当精确的目标,着力规范了各阶段家庭教育指导和亲子活动的次数等,更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家庭教育到达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要求就目前看来实际非常之高,而且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会遭遇非常多的难题。

应该说,即使在一线城市,家庭教育的普及都还有很多课题需要面对。首先,成年人的行为模式相对孩子更为固执,更难调整。即使在家庭教育执行较良好的深圳等地,很多家长凭借一年四次的课堂依旧难以改变什么。家长即使听课时吸收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教育子女这一关。

其次,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缺乏标准,家长的反馈流于书面,缺乏具体实践和个性指导。有关家长的教育仍需深入,并琢磨出沟通方法。

而这还是在条件优越的大都会,九部门关于家庭教育的规划还要深入广大农村。很多农村地区连相对不错的学校教育都缺乏保障,更不要说针对家长开展教育工作。部分地区的家长基本在外打工,要完成家庭教育的工作任务可谓十分困难。

在中国最缺失家长教育的家庭有两大类,一是家长疲于奔命、无暇照顾孩子的贫困家庭;二是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成功有内心焦虑的家庭,可是他们对家庭教育的信任度最低。

所以我们不单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实施计划在城乡的覆盖率,更要重视教育本身的实际作用。针对家长教育效果不彰的现实,理应改革家长教育指导方法,增加实践性和家长在家庭中的责任感,让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规则和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教育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接下来,我们要沿着家庭教育五年规划,落实落细,让孩子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九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其中,要求城市与农村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引领家庭教育的新方向。

俗话说,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自古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纵观历史,古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被视为垂训子孙及家庭教育典范的《颜氏家训》,近代有“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当代则有五花八门、品类繁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总结。可以说,家庭的一点一滴教育、培养、规范以及耳濡目染的熏陶,便是对孩子成人的塑造过程。家庭教育搞得好,孩子就行端人正,社会就风清气正,国家就魂强根正。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逐渐进步。教育模式由过去的浅耕粗作到现在的精耕细作,方式由专制野蛮过渡到民主文明。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产生,有的家长借口忙,对孩子“生而不伴”:有的家长迫于生活压力,对孩子“养而不教”。与此同时,家长的困惑也与日俱增。随着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传统权威型家庭教育方式受到挑战:面对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家长不知如何把握教育尺度,比如重视学习成绩还是重视全面发展?诚实守信是不是就等于迂腐?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忍让是不是没出息?竞争激烈,还要不要协作互助……迎接挑战,解决困惑,必须沿着正确方向加强和引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5

中国儿童中心于2012年开启“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研究”,2013年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家长群体(主要指0~6岁儿童家长)有三个显著的变化。

正如《家庭教育情况在悄悄地改变》作者所说,“过去以祖辈为主、妈妈为主的家庭教育状况在悄悄地改变”“家庭教育的责任正从祖辈身上转移到年轻的父母身上”“这个趋势很快就会成为普遍现象”。

在1.4万多名3~18岁儿童家长的调查数据中,3~6岁儿童阶段,家庭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父亲与祖辈的比率分别为52.3%、32.4%和12.4%;6~12岁小学阶段,家庭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父亲与祖辈的比率分别为45.4%、37.6%和9.7%;在12~18岁中学阶段,家庭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父亲与祖辈的比率分别为40.1%、42.1%和10.2%。这一结果表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幼儿阶段,虽然仍以母亲为主要教养人,但父亲为主要教养人的比率已经明显超过祖辈,而且,这一比率正在随儿童年龄段的升高而增长。

家长的教育素质决定家长的教育行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能力,其中教育观念是核心。

“改变不仅体现在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上,还体现在家庭教育的观念上”;而家长一致的看法是“幼儿园阶段应该让孩子快乐成长”,没有家长“要求幼儿园增加知识训练”。

在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3~18岁儿童家长期望接受“亲子观”教育的比率比较高,其中3~6岁儿童家长对“亲子观”期望指导率比现实接受率高4.9个百分点;家长主张“重快乐学习而不是刻苦学习”的比率为62.8%,其中3~6岁儿童阶段的比率77.0%。可以认为,“快乐成长”的理念已经为广大家长所接受。

通过调查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接受现状和期望状况,比较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期望指导与现实接受的差别,并对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趋向现代、科学。

家长关注的重点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从重视教育结果转向教育过程,比如,对家长会内容的关注从“重视孩子的表现”向“教育环境”的过程过渡;家长观察问题的视角深人情感领域,比如,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问题”、“亲子观”教育、用“理智与情感的关系”调整教养态度;家长对自身教育能力的关注更趋向“观察评价孩子”的教育能力;从对家长的教育方法指导的期望看,开始从强势简单的硬教育向自然的软教育转移。

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期望主要指向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性、加强实用性和体现个性化。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家庭访问”和“个别咨询”的期望率明显上升,期待能有更多的方便父母参加的“双休日”和“工作日晚上”的家庭教育专业指导课,并对专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个性化指导的要求――希望能从不同家庭情况的个案人手,提供适合该家庭需求的指导;对指导的实用性有要求――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效果上,希望能提供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服务。

仔细分析家长关注重心的转移和对指导服务的期盼,可以清晰地看出,家长的关注与期盼与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走势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为我们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探求这些变化的产生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顺应这些变化提出应对举措。

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变化。3~6岁儿童家长的群体特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和前提,包括家长自身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特点,其中家长自身的特点是基础。

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至今已经30多年,与前期相比较,家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长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80后”出生的年轻父母开始成为家长群体的主流;自身也是独生子女的“独生父母”,已经在0~3岁儿童家长中占有一定比率,并还在逐年增长;这一代家长,学历层次与职业层次比较高,经济状况也比较好。由此带来的是,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强烈的需求、主动参与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对社区、校外活动中心、幼儿园提供的指导服务开始出现选择意向、在接受指У墓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指导过程进行自己的评价。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6

《中国教师》: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知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那么,您认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谭虎:我认为家庭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其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宏观层面主要涉及国家政府的政策法规、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体制机制建设与投入保障等,中观层面主要涉及家庭教育的管理与指导等工作,微观层面则主要研究家庭教育本身的问题,内容丰富。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整个成长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个人道德人格的奠基工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这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特别是在道德人格的奠基方面,家庭应该是起关键作用的。

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儒家学派的思想影响渊源流长,家庭教育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历程。在很长的时期内,我们仅仅将家庭教育当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为学校教育服务,是学校教育的陪衬与附庸,并没有把家庭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主体。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按照当时李岚清副总理所讲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实际上应该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不可替代。家庭教育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特定阶段进行的特定教育,如果过了这个特定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独生子女逐渐地进入幼儿园、学校,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校开始重视家庭教育。1981年,上海市虹口区长治中学顺应家长教育孩子的知识需求,最早办起了一所家长学校,从此家长学校迅速普及。2012年,教育部官方数字显示,全国幼儿园、中小学校建立的家长学校数量达到33万所,覆盖面达到63.5%。这说明家庭教育从较为零碎、零散的局面进入了教育部门的工作视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出现了两个转折点。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在新闻会中指出,第一个转折点是20世纪90年代,家庭教育由民间主导逐渐转向政府主导。1980年,北京成立北京市家庭教育协会。199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第一个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即“九五规划”。此后,政府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陆续出台,如关于家庭教育的工作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家庭教育的检查、评估与交流工作要求等,表明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始出面来主导家庭教育工作。第二个转折点是以“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由重点发展变为普及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升家庭教育科学研究与指导服务水平。现在,家庭教育的社会需求相当旺盛,家庭教育的书刊、产品、活动、机构大量涌现,成为当下社会民生中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中国教师》: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逐渐得到重视。那么您认为当前家庭教育有哪些特点?

谭虎:现在独生子女普遍出现的骄娇二气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现在大部分第一代的独生子女都变成了孩子的父母,出现了独生子女父母教育独生子女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与教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较大的变化,过去的联合家庭已经不复存在。“两个祖辈、父母和一个小孩”的家庭模式出现了所谓的“六二一”综合征。孩子变成“小太阳”,家长围着孩子转,骄娇气就比较容易出现。家长对孩子物质层面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但对孩子心理层面的关怀、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则相对比较欠缺。由于社会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重智轻德、拔苗助长、挤独木桥、赢在起跑线上等情况,许多孩子在精神上实际并不快乐,比较压抑,这是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特有的一个情况。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虽有不小的进步,但总体上边缘化倾向严重,许多地方基本上处于无政府注意状态。从国家政策法规、政府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建设、教育经费投入、社会舆论氛围到具体的教育计划、课程设置、师资教材、机构设立、评估方式等,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教师》:您是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即“三教”关系的?

谭虎:我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该是相互衔接、三位一体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学校教育主要是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与培养各种技能,属于认知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一个道德人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社会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培养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应该具有的思想道德素养。党和国家一直提倡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实现“三教”结合,即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保障,将“三教”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目前,“三教”合作的情况和之前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三教”脱离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上实际上是不完全一致的,在教育实践上也存在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情况。比如,家长在做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如批改作业、聘请家教、准备复习资料、培优等,同时教师也在做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如培养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这反映出他们对各自功能认识的误区,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脱节甚至相互抵消。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家长的教育素养问题,也就是家长教育问题,港台叫做亲职教育。家长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公民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属于社会教育范畴。但是当前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部门,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它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并未凸显。

教育部近几年一直强调家校合作,相关机构也不断出现,如最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家校合作教育研究中心,说明我们国家正在重视这一问题。家校合作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比较多,迫切需要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探索。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应该是开放的、民主的,应该将家庭看作学校必要的合作伙伴与同盟者,而不是学校教育的陪衬与附庸。2011年初,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小学、幼儿园普遍要建立家长委员会,要保障家长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部分教育的管理权与决策权。西方教育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要早于我国,如美国家校合作的全国家长教师协会(pta)有上百年的历史,拥有完整的体系、职能,并且和有关的法制相配套。我国这一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目前仍处于家校合作的初步阶段。“三教”合作与“三教”结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

教育部门应该把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是学校与教师应尽的职责。它不但不会影响正常教育工作,反而会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学校管理水平。良好的家庭教育还能够优化社会道德风尚与社会文化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教师》:您认为当前我国“三教”结合的现状和效果如何,怎样才能实现“三教”较好的衔接?

谭虎:从本人的调查和了解来看,我国有一些地方的“三教”结合做得不错,但整体上数量不多,主要是通过家长学校与家长委员会这两个渠道来实现。家长委员会应该是和学校平等的教育主体,山东省和上海市嘉定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并且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是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的,不能干扰与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从法律层面讲,家长委员会与学校是平等的教育主体。但是一旦出现矛盾,谁去仲裁、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没有现存的法规依据。教育部规定家长委员会的工作由教育部门主导,符合我国国情与当前教育实际。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渠道了解、参与、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是基础教育制度一个深刻的变革。现在学校教育遇到的很多难题,如择校、培优等都是学校教育鞭长莫及的领域,而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方面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反差,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渠道,学校可以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理念,同时家长也可以反映其对学校教育的意见与要求,有些矛盾与纠纷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家长不但可以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些活动,并且家庭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为学校教育所用,如开设选修课、校外的实践活动等。家长参与的教育活动,对孩子的智能开发与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不容低估。

家长学校是“三教”结合最基本的方式,目前我国各地在地域上覆盖面已经过半。但根据我们的调查,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只占10%左右,多数是形同虚设,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上海《文汇报》曾经刊登过一封家长的来信,指出上海的家长学校大多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和家长委员会类似,许多家长学校只是向家长通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思想品德表现与学习成绩,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主要功能是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实践、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水平。它应是一个指导服务性机构,根据家长需要为家长提供知识与咨询服务,但是现在这一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专业机构、群众团体都在大力推进家长学校的发展,如全国妇联与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了许多学术活动,教育部关工委的“新时期我国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中国儿童发展中心进行的“家庭教育的指导模式研究”等。如何通过办好家长学校这一模式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家校之间在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上互相认同、互相支持与互相配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问题学生”的产生,其实根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所以说,我们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根扎在家庭。

《中国教师》: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众多问题,如侵犯儿童权利、一心望子成龙、盲目跟风培优等,那么作为家长,究竟该如何正确教育子女?

谭虎:家长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子女,我认为首先要有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当作“人”,不是一个物、材料与器具,他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尽管比较弱势。家长首先应该履行作为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基本权益,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科学的教育行为与方法。如何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有专家认为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儿童的道德人格发展这个中心,抓住尊重孩子的权利、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这两个基本点,这是有道理的。家长要尊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保护孩子的休息权、交往权、娱乐权、自、隐私权。儿童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人的尊严与主体诉求,不应忽略。我国已经加入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承诺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家长不管工作多忙,作为儿童的法定监护者,必须履行法定的监护与抚养义务。其实,亲子之间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很多都是家长不尊重孩子导致的。例如,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拥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想、不便或者不敢对父母说,家长就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亲子矛盾。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什么是“龙”是“凤”,如何“成龙”、“成凤”则比较模糊。孩子的发展应该是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个体差异性与好坏优劣是不能画等号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与发展都是这样。所以,家长与教师都应该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孩子,按照儿童的个性特点、认知规律与成长规律因势利导。家长和孩子之间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要学会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引导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式,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承受能力,给予适度的表扬、鼓励与批评。一般来说,家庭环境比较宽松、亲子关系比较融洽的家长都比较开明,能够理性地对待孩子成长当中的一些问题,能够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实,每个人的起跑线都是不同的,发展方向与过程比发展速度更重要。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不能跟风与盲从。

《中国教育》:独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与拥有兄弟姐妹家庭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方式与教育效果上,您认为较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谭虎:独生子女和那些拥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相比,比较常见的特征是自我中心突出,不大会关心别人,基本上不会将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这是与家长的过度关爱与过度保护密切相关的。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层面,我认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养成勤劳的品质,孩子应该做、能够做的事情,要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意识与习惯;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具有爱心、学会分享,从小就能在乎他人的利益、愿望与感受。假如孩子从小就不会关心他人、不会感动与感恩,这样的孩子会变得非常冷漠。尽管今后他可能在学业与事业上获得一些成功,但是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幸福感也会很差。再次,家长要培养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我认为,一个人的社会能力往往比专业能力更重要,比如诚信、责任感、协调沟通能力、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等,对成才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四个学会”的观点,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与“学会生存”,这对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特别重要。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受挫折与痛苦的体验,培养独立与自信的精神,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总之,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要爱而有度、严而有格,真正让孩子快乐生活、自由成长、全面发展。

《中国教师》: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较少,孩子基本上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照顾,这就出现了隔代教育。您认为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特别的影响?

谭虎:隔代教育的现象目前确实比较普遍,不少城乡占到60%~70%。父母为了生活打拼,很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只好托付给祖辈,这可以说是家长比较无奈的选择。现在很多人对隔代教育持批评态度,认为隔代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水平与教育效果等方面都会产生负能量,如过度溺爱等,出现隔代亲。而且这些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大多退休在家,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与现代社会与实际生活相对隔离,对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也不太了解,容易出现溺爱、误导与骄纵的现象,产生所谓的负面影响。然而,隔代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老一辈人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在“爱”的影响下成长。此外,这个群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勤劳、善良、正直、包容、诚信等优秀品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对于隔代教育,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用好祖辈的教育资源优势,认为隔代教育必然不如父母教育的观点,在理论与实际上都缺乏依据。

在如何进行隔代教育方面,有学者提出“三个开”的观点,即老一辈人要做到开心、开明、开慧,把教育孙辈视为天伦之乐而不是苦差,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要甘当配角、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要学习一点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不管是祖辈还是父母,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知识。

《中国教育》:您认为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学校或者社会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上要提供哪些帮助?

谭虎: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孤独、自卑、封闭、任性等心理特征,这是成长环境突变在孩子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不管导致单亲家庭的原因是什么,离异或丧偶,都会让孩子在家庭中应该获得的关爱有所缺失。由于家庭的生活方式与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孩子属于特别需要关心与关注的群体。家长拥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不能因此忽略对孩子的关爱,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父亲与母亲,不管孩子归谁抚养,都应该给予孩子同等的关爱,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不应将彼此之间的敌对情绪带给孩子,不要在孩子身上播下仇恨的种子。

当前,导致单亲家庭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即由离异导致单亲家庭。据报道,我国离异家庭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学校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要特别给予关注,但要讲求教育艺术,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属于另类,命运悲惨。学校一方面要弥补孩子因为亲情缺失导致的关爱与教育需求的不足,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在学习、生活、兴趣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在精神方面给予鼓励,让孩子拥有快乐与自信。不管父母的生活状态如何,他们都应该努力让孩子感受到亲情与关爱。学校与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要一视同仁,要避免以悲悯的方式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要有意无意地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社会应该创造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健全发展的优良环境,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关爱,如同学的友情、祖辈的亲情等。

《中国教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进行思考,您认为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应该怎么做?

谭虎: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指导家庭教育是教育部门与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而不是额外的要求。教师要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工作的伙伴和合作者,自觉、主动、积极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并把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情况经常、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宣传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发展观与教育观,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态度与教育行为上协同一致。同时,教师要把思想道德和人格教育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内容,使学校德育与家庭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家长了解、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与家庭教育责任感,促进家校合作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设。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与特点,指导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和资源优势,与学校教育自觉配合,正确有效地实施教育。作为一线教师,他们要善于发现、总结和宣传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作为指导家庭教育的现实教材;善于发现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与误区,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服务。要做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专业理论,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技术与方法,把它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大学生;立体教育;模式研究

一、现代社会下大学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自我教育缺失,理想信念混乱

由于我国中学教育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很多学生在中学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唯一目标,一旦上大学的目标实现后,就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出现一个“理想间歇期”;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致使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混乱,大学生自我教育严重缺失,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思想认识陷入误区,对于一些是非问题辨别不清,理想信念常处于模糊和动摇状态;还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与具体行动之间相互脱节,即虽然自认为已经确立了人生理想,但又不知道如何行动,空想多,实干少。

(二)早期家庭教育不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出生于1985年以后的,而这个时段正是我国出现外出务工现象的高峰阶段。不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多不到位,很多大学生从小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而缺乏与父母的沟通,这样导致学生的家庭教育逐渐出现了问题。而且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得到的溺爱较多,受到的挫折较少,缺乏集体合作精神。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度的心理“缺乳期”,受挫时情绪往往一落千丈。在处理复杂关系与复杂问题时,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很容易陷入迷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心理出现障碍时,也不愿意寻找正确的途径予以解决,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功利意识强烈,道德思想滑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功利意识不断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际关系中缺少真实和坦诚的氛围,浮夸虚假的东西偏多。这些风气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在的大学生造成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而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养成,抵御错误思想侵略的能力差,分不清美丑善恶,功利意识强烈,诚信意识淡薄。

要改变上述的状况,不是学生单方面靠自身努力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学校靠单纯的教育能改变的,它需要大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者共同努力,建立起协作创新、立体教育的模式。

二、大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模式的建立

(一)学校要营造立体教育的氛围

学校要支持合作团队的工作,充分利用主导方与合作方的优势资源,使大家对学校的使命、前景和价值观达成共识;建立正式、非正式的开放式沟通渠道,形成互信互惠的氛围。在学校自身建设上,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知识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以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为主线,着重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创新思维与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各项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以学促教,大学生自我教育上平台

大学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学生去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学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进行自我教育。高校中都会有许多学生组织,而这些学生组织大多都是学生自发的、公益的、没有任何利益获取的服务性组织,大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参与一到两个学生组织,去接受身心方面的锻炼,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更好地与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交流,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协调组织能力。学校方面可以定期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养成教育等系列活动,使大学生自我教育上平台。

(三)把好家庭教育关,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当代大学生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而导致的,诸如学生的逃学、旷课、厌学、心理等问题。家庭教育关系着一个人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习惯的形成,因此,家庭教育显得至关重要。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法定监护人,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子女做好榜样。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文明的行为举止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健康的心。而且,在儿童智力发展初期,父母与子女之间易于沟通,可以有效的进行因材施教,遇物而诲,因此,子女从小的家庭教育要由父母亲自实施而不能假手他人(祖辈)。

(四)扩大教育社会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社会各事业单位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积极支持高校的育人计划,鼓励社会单位参与大学生的培养工作。社会单位可以在大学生中组织企业文化大赛、办公场景模拟活动、企业设计大赛、模拟招聘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员工职业培训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职场应变能力。

三、大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模式运行三机制

(一)导向机制

是指学校、社会、家庭以“大教育观”、“终身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观,确定对学生实施立体教育的目标,并依此制定对学校、社会、家庭现存问题的引导指标,来调控各方面工作的方向、进程和力度。其中,更新立体教育的观念是改革的关键;以学校为主线,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校、社会的立体教育的管理工作是重要条件;信息反馈、评估检查、不断创新是“一体化”教育模式形成的重要保证。

(二)激励机制

是指能充分发挥教师、社会教育工作者、家庭和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参与和从事教育改革积极性的奖惩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学生,以完成学校、社会、家庭的立体教育内容的质量来确定成绩;对教师每年立体教育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考核,并依此作为工资晋级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教育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专人对社区、单位、家庭实施立体教育的情况进行评比,以增强社会、家庭对学生的立体式教育重视度。

(三)评价机制

是指大学生、学校、社会、家庭以立体教育的目标为准绳,共同拟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一体化”立体教育模式的工作,并注意把评价指标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去,使评价指标成为四者的具体工作要求,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霍利婷,黄河清.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新加坡“教育合作伙伴”概念引介[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6).

[2]朱林.学校、社会、家庭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

[3]董建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实践与思考[J].科学教育,2007.

[4]贾艳霞,冯文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现状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4-55.

作者简介: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8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接受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和谐、温馨、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保证。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教育工作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营造家庭心理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这无疑为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通过学校指导家庭对子女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探索学校如何有效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塑造子女的健全人格,培养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子女的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子女心理健康水平。

2.家庭开展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务

(1)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指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积极健康的情感、情绪教育。引导子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理智处事,避免感情用事。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压力和不良情绪,培养子女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3)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子女正确认识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充满自信,执著追求,活泼开朗,兴趣广泛,意志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探究。

(4)培养子女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导子女掌握人际交往的法则,训练子女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帮助子女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教育子女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学会关心、感激和回报他人。

(5)促进子女的智力开发。主要包括培养子女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对子女进行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6)注意对子女进行青春期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伴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发展,对异性的渴望与好奇往往容易引发心理焦虑与恐慌,所以父母要坦然帮助子女掌握青春期的性知识,认识并适应自己的生理变化;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进行青春期异往的指导;加强对子女的性道德观念教育,并注意控制家庭的不良性刺激;引导子女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指导子女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之间的友谊与交往,对子女进行自尊和互相尊重的教育,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

(7)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子女正确使用各种媒介。指导家长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树立民主意识,做子女的朋友,了解子女使用各种媒介的情况;培养子女对信息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加工能力;鼓励子女在使用网络等媒介过程中学会自我尊重、自我发展;多关心鼓励对网络等媒介使用上瘾的子女,并根据情况适时寻求专业咨询和心理援助。

(8)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子女的抗挫折能力。指导家长鼓励子女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展示自己,同时树立面对挫折的良好榜样;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引导子女学习面对挫折的方法;适时、适宜地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创设面对变化与应对挫折的生活情境与锻炼机会;在子女遇到困难时以鼓励、疏导的方式给子女以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总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家长应根据子女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教育,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积极关注并正确引导。

二、学校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校与家庭是平等协作的社会关系,而非从属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校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命令家长做什么和怎么做。我们面对的学生家长职业各异,文化层次、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对待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这些客观情况要求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恰当的途径,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指导,方能获得成功。

1.平等性原则

学校和家庭、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配合的协作关系,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以尊重家长为前提,平等对待家长,协调对孩子的教育。

2.全面性原则

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要全面,既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又要传授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既要注意对错误行为的纠正,又要教给家长具体的教育方法,使家长的教育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3.积极性原则

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要采用正面积极的方法,主动帮助家长弄清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方法。要以经验介绍、交流思想、事例启发、表彰宣传为主,切不可对家长责备挖苦,否则只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无法收到指导效果。

4.针对性原则

由于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同,文化修养、教育能力各异,因此,在进行教育指导时,就应有的放矢,做到准确到位,使家长有所收获,学而有用。

5.激励性原则

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有被赏识、尊重的心理需要,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比较成功和得意的做法,学校要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平台,引导、鼓励家长互相交流,并推而广之,激发家长运用科学教育方法的积极性。

6.发展性原则

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因此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应具有前瞻性。不但要看到家长当前的需要,还要根据孩子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对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具有预见性的指导。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对家庭教育的方向作出明确指导,使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意识具有超前性,对孩子的培养目标要与时代相适应。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9

几年来,我们**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教育研究会为依托的新型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创办家庭教育研究会*个,家长学校**所,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家庭教育网络。参加学习的中小学生家长达**万人次,占中小学生家长总数的90%以上。我们本着“积极牵头,调动各方力量;高举旗帜,抓住育人根本;着眼实际,服务每个家庭”的基本原则,积极部署工作,精心研究载体,广泛开展活动。做到一年突出一个主题,对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有新突破,使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建立组织,形成网络。早在**年**市妇联就牵头成立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十几年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以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方式,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宗旨。研究会的会员单位由过去的五个单位发展到现在的由妇联、关工委、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广播局、公安局、**日报社等八个单位组成。研究会办公室设在妇联儿童部,负责指导、协调、规划、督促、宣传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和村、社区四级家庭教育机构,形成了家庭教育网络,为规划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例会制度,每年都召开1-2次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讨论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从而使家庭教育工作思想上有认识、组织上有位置、行动上有载体,并纳入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盘子。

二是制定规划,形成体系。为了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对全市整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短结合、统分结合的原则,制定规划,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纳入全市整体工作布局,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零打碎敲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成效。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和“十五”规划。工作中,我们将工作定位在督导上,既督促全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又指导团体会员单位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既督促城乡、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建设,又指导家长学校注意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既督促中小学校抓好家庭教育,又指导中小学校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同步推进,从而推动了家庭教育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的向前开展。

三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家庭教育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的根本保证。为加强对全市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组织的管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非常重视、关心并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层层建立了由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由市、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担任,其他负责人则由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大家齐抓共管,有分工有合作,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不但有组织网络、机构健全,而且师资齐备、工作活跃,并纳入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促进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家庭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有了组织依托。几年来,我们家教会的教育心理研究组、宣传服务组先后几次就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身体的发育与教育、知识增长与智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等问题在全市中小学家长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家教知识。为把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推向高潮,引向深入,达到提高家长素质、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市家教会指导各县(市)区家教会同教育局密切协作,在家庭教育的宣传、培训上下功夫,层层组织培训班,在新闻部门开辟专栏、设专题、办专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教环境。如**年,**县家教会同电合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向家长讲解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标志、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及青春期性格的培养,请省优秀家长**介绍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怎样架起与孩子沟通桥梁等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深得广大家长的好评。家教讲座播出了十一期,许多听众朋友打来电话说:“听了家教讲座,端正了教子观念,扭转了在家教中对孩子缺点指责多,正确指导少;按父母意志成长多,自身优势发挥少;关心身体健康多,关心心理健康少”等十个教育误区。从**年下半年开始**县家教会针对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办了“家教周会”专题节目,利用周末黄金时段播放十分钟家教节目,**日报校园版同时全文刊发,并每周推出一期“名人教子”文章,刊登广大家长教子言论。在电台、电视台家教讲座的同时,我们又在《**日报教育专版》刊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有论文、有事例、有问答,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育面广。一年来,播发6个专题、38讲。目前我们正在与**日报筹划开设家庭教育专版。

二是抓家长学校建设,规范家长学校管理。从家长学校创办至今,我们一直在探讨着规范化管理的形式与模式。根据我市家长学校的创办情况,为了切实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我们指导各县(市)、区实施了三项措施:一是每年下发“家庭教育工作”活动方案,提出具体工作指示,制定措施。二是强化对家长学校的管理责任。指导各县(市)、区成立了由县(市)、区主管领导任组长,妇联主席、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校长为其家长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局德育办公室、妇联儿童部具体负责家长学校的日常管理。三是扩大协调单位范围。家长学校建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的授课内容,我们又把科协、司法等部门都动员起来,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下到各中小学校和社区、村、屯向广大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知识、法律知识。现在,全市的家长学校已步入“五化”(既组织建设网络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管理方式制度化、人员配备严格化、工作操作标准化)的轨道。全市涌现出优秀家长学校**所,其中省级示范家长学校**所,**县实验小学家长学校的经验还在省家长学校骨干培训班上做了交流。为了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我们市妇联分别为两所家长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挂牌、授匾仪式,并以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等方式将他们的经验在全市进行了宣传和推广。组织订阅《家长学校系列教材》、《现代家长应知应会手册》,培训家教辅导员和家教骨干,还根据家教会、讲师团的工作经验,自行编印数千本《家长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十要”、“十不要”》等家教知识宣传手册,发放给中小学生家长,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三是让家庭教育进社区,拓展家庭教育空间。社区是家庭教育最好的依托,是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之间重要的桥梁与纽带。我们**市是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社区建设覆盖率高,标准高,设施完善,每个社区都建设了高标准的居民学校,我们紧紧抓住这一优势,把家长学校融进居民学校。一是由教育局负责,先后出台了社区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制度、工作汇报制度、街道定点联系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帮教制度等十几项规章制度。为了系统掌握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我们指导建立了在籍学生花名册;少先队、共青团员花名册;特长学生花名册;特困学生花名册;帮教学生花名册;单亲学生花名册;老教师、老干部花名册;志愿者花名册;需要帮扶贫困户花名册等十二册。二是强化社区家庭教育功能。协调市教育局从全市教育系统选派**名优秀的中青年后备干部进驻全市**个社区,担任校外教育辅导员。三是定期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开办服务热线,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学习辅导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社区、**社区和**社区的辅导员还在社区内开设了青少年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咨询台,帮助家长对一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矫治。还利用寒假和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等。

四是抓典型的示范,带动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知识得到广泛普及的今天,用典型引路、现身说法是广大家长们比较乐意接受的。因此,我们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家庭教育研究会在培训典型、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上下功夫。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评选教子有方好家长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家长,其中县(市)、区级**名,市级**名,省级优秀家长**名。我们还分别请省级优秀家长在电台谈体会,在报纸编发经验文章,向家长们介绍他们的教子经验。几年来,在各地新闻媒体宣传集体和个人典型上千个,充分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三、完善工作措施,使家庭教育工作进入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

为了实现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切实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我们不断完善工作措施,主要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落实工作计划与开展调研相结合。我们在制定“九五”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经常针对热点和倾向性问题进行调研。**年市家教会就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对家教的认识及需求等多方面问题开展了调研,并对调研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形成农村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上报省家教会,获得了好评。同时,我们又根据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教训,及时指导各县(市)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内容,从而推动了我市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阵地建设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几年来,我们一直注重指导各县(市)区以创建“标准化家长学校”活动为载体来抓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创建“标准化家长学校”**所,占家长学校总数的50%以上。为了保证阵地活动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全市的家教工作者采取普遍轮训、骨干重点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使家长学校的教师在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年我们请来**博士做“如何培育优秀子女”的大型报告会,从而激发全市家长开展家庭素质教育的热情,为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理论研讨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广泛深入地组织全市家长学校及中小学家长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在其指导、带动下,全市家长学校都能够定期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同时把理论研讨所形成的科学的、系统的家教知识以读书交流、知识竞赛、试卷问答、演讲等活动形式传播给广大家长,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使家长接受知识传播率大大提高,而且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热情,增强了做好家庭教育的信心。

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心得体会篇10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心理学教育依据包括与社会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养成相关的人格心理学、与学业相关的学习心理学,以及人际心理学等。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所有教育目标都指向个体的社会化,家庭教育亦在其中。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获得自理和谋生技能、习得社会规范(法制规则、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角色、完成价值社会化。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因此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儿童社会化作为家庭教育目标,随不同的社会要求而不断更新、调整,尤其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更是如此。社会变迁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当代中国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之中,经济、政治体制的重要变化,带来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重大改变。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必需的教育,必须接受社会变化的直接规定,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家长是家庭教育目标的执行者,是制定孩子培养质量规格的具体落实者,因此,了解变迁之中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特征是服从、社会本体、权威道德、否认个人价值,社会心理特点则是:无违、秩序、安全、归属需要为主导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则强调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益、平等、公正、民主、法制:社会心理的特点是以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导,强调充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巨大变化带给家庭教育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目标作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将来的社会要求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是什么等,家庭教育都应该重新审视。

 

在之前二十多年计划经济要求下,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要求服从性、外在的行为规范,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微不足道,而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多的强调独立的、个性的,重视培养公正、分享、合作、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注重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求异、创造性,其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独立性发展是核心问题。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格心理学问题

 

在中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人格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

 

1、独立性发展的人格心理学问题中学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既是社会化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独立性主要包括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独立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评价、承担责任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需要条件,而来自家庭教育提供的条件显得至关紧要。

 

中学生发展独立性的条件是些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适当牺牲成人的权威和充分的同伴交往。

 

(1)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独立性发展在中学这一阶段,表现为中学生从内心对长辈、尤其对家长是叛逆的,其本质是要摆脱权威和成人世界对他们心理世界的控制,这是孩子长大、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心理学认为,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儿童独立性发展成熟的真正原因,因为独立性的发展要以独立判断为先决条件。在亲子关系之中,如果要求中学生“听话”,要求对权威的服从和无违,也就是要求中学生以权威的判断为判断,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这种服从和无违可以赢得成人的一致赞赏,在权威的接纳和庇护下安全无惊地过渡到成人期,但是家庭教育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沉重,是以孩子“丧失个性为代价的”(皮亚杰)。所以心理学强调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真正条件,是以牺牲成人的约束和强制为代价,家长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

 

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体来讲,家长如何认可中学生这种叛逆和反抗的合理性?一般来讲,中学生对权威的反抗并不一定都以“无错”形式出现,很多时候还表现为“是非问题”、“明知故犯”,往往导致家长认为问题严重,必须严加约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一种叛逆态度,并不存在是非问题,是表示希望独立的一种方式,告诉成人们他(她)不是只会听话的乖乖小孩了,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家长要学会从反抗的合理性这个角度去评价中学生,理解他们的成长心理,切勿简单结论“是非”。从认知角度讲,中学生何尝不知“是非”?但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摆脱权威,认同自己,伸展哪怕尚显幼稚的智慧。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还需要家长让孩子学会“做决定”。从中学生的成长讲,不让他们做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禀赋才能发挥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得到的自主的程度。中学生丧失独立做决定的条件,就始终无法脱离“权威遵从”心理水平,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甚至不能解决基本的人生课题。家长要懂得,一个人的高抱负、雄心、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责任感、求新求异、创造性的形成(林崇德1995),都需要在他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而自主活动的家庭条件,主要依靠家长提供。

 

发展学生独立性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孩子应该被允许失败。中学阶段孩子的学业、人际、情感等重大人生课题,发生困难、挫折和失败是经常性的,家长如果不允许孩子失败,甚至反复纠缠孩子的失败和差错,孩子就会选择更加保守、重复、服从,以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不敢做尝试、选择、质疑和进取的努力,独立意识、独立判断就很难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记住:对于中学生独立性的发展而言,失败具有与成功同等的教育价值,甚至更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然遭遇更多的失败和挫折,中学生的学业、人际、情感随时都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允许失败、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获取失败的价值,是家长非常可贵的教育意识,也是独立性发展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在方法上,家庭教育要因机设教,在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而不是生硬地制造所谓的挫折情境,脱离孩子实际,孤立地进行抗挫折教育。

 

(2)充分的同伴交往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另一必须条件是充分的同伴交往。皮亚杰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不能单纯考虑成人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还要考虑同伴对孩子的重大作用。同伴对中学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同伴关系的支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功能与同伴的功能无法相互替代。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社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指出同伴的友谊具有多种社会支持功能:从权威中独立出来,获得稳定感,消除孤独感,在压力的环境下得到情感支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习评价他人,相互提供亲密、协调的经验,掌握社交技能,提高儿童的自尊,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等。所以在中学生的社会性支持功能中,亲子关系的功能颇具有限性,因为相对于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其心理相齐、情绪满足、社会认同感、团体归属感,都是其不具备的。正因如此,中学生更看重同伴,亳无怀疑地认定同伴对他们更重要。基于此,家长的责任是指导孩子注重同伴关系,提供孩子与同伴充分交往的家庭条件,使之不断获得来自同伴的心理支持,促进独立性发展。

 

2、心理健康培养的心理学问题

 

同绕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点关注两点:

 

(1)了解心理健康的构成和指标。中学生家长要有意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指标,才能胜任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有抑郁性、情绪稳定性、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细致性、思考倾向性、支配性等,社会倾向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中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2)重视中学生的精神需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精神需要得到的满足水平,中学生正处于内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自我确立的过程充满了不安、断裂和怀疑、否定,精神需要十分强烈。据调查,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知识能力、升学,可见他们的精神需要已经转向同伴和自身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心理支持、通过学业进步而确立“自我”、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要认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调动教育手段提供充分的来自家庭的支持,提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满足度,保证心理健康。

 

三、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学习心理学问题

 

1、协助孩子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学业是中学生社会谋生、独立生存的预备。在中学生阶段,学生主要的人生课题是系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因此协助学校教育指导孩子适应中学学习、学会学习、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要有所侧重。初中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首先是适应中学的学习,学会处理比小学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内容,发展快速阅读能力、归纳、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注意纠正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指导学生形成追求“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明确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指导要突出胜任高中学习内容的方法,注意提炼适合自己高效学习的方法,更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过程调控,考试心理及技能、归纳知识点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优化考试心理和考试策略,知识预备度和心理预备度两种准备都要充分。协助孩子完成中学生学业,争取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2、优化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以“认识活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缺少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培养,导致我国中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比例较大,考试心理水平不高,尤其是高中生不良学习心理、不良应试心理比例、考试失水准也较常见,这与缺少指导有很人关系。

 

针对这种不足,中学生家长要了解一些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优化孩子学习心理的方法。除了一般正常的强化、多关注、多交流之外,这里提醒家长要重视体育的心理功能。在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手段中,体育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好牌”,是中学生家长必须要“打”的一张“牌”。不少中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学习时间不够,总设法减少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甚至完全取消孩子的体育活动,不善于打这张“牌”,是极不明智的。家长要懂得,体育对消除不良学习情绪、调动生命能量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身体活动是中学生极为强烈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大量堆积,压抑身体活力,破坏中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学习低效甚至无效、负效。所以即使单单为了优化学习心理,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蓬勃的精神状态,平衡心理,保证紧张学习消耗的能量补充,是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方法。

 

四、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际心理学问题

 

家庭教育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形成富于建设性、积极性的亲子关系,家长自身的心理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身在社会,同样承受着生存压力,处理这复杂的人生课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主导两点:一是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二是有意识地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能力。

 

1、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对家长构成的职业压力远远高于以前,同时社会转型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价值困惑、教育困惑、失败感、无效感、焦虑孩子的发展等,都可能导致家长的生存紧张。此外,家长被允许积累的经济、文化条件如果不充分,或者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家长的心态有可能比较脆弱,在亲子关系中更有可能心绪恶劣,容忍度低,甚至教育失控。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始终重视的自我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保证双方积极的、富于建设性的精神状态。

 

2、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

 

中学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有意识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据有关研究,教育能力强弱的50余项指标中,有30余项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如满足感、成效感、鼓励、对置感、爱、期待、希望、宽容、严肃、乐观、稳定、不偏不倚、公平、耐心、欣赏等,与之相对的有敌对、嫉妒、绝望、狂怒、轻视、发泄、偏爱、冷漠、任性、烦躁、不顾后果、冲动、情绪强制、不善言辞、积压、不好随时疏通等。

 

家长人际能力是指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满足孩子精神需求、充分凋动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能力。忽视亲子沟通,不重视沟通技能,在孩子的中学阶段,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可能积压而成紧张的、怨恨的或冷漠的心理关系,加剧亲子双方的心理压力,导致家庭教育的失效。

 

提高家长情感和人际技能水平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途径是家长自学、政府有关部门的培训指导。现代教育培训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情感、人际训练的重要性,教育发达国家将指导家长形成积极情感和提高人际技能列为重要的培训目标,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也已逐渐将这一内容列为家长学校的指导目标和内容,这对中学生家长提高情感和人际能力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