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23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1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简要概述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企业会计文化氛围营造、内容更新等方面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要点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文化建设氛围营造

高效的企业离不开先进的会计文化支撑,会计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要素。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会计文化是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且被认可、遵循并带有会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会计反映、监督作风、会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

会计文化的建设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在健康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氛围中,才能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最大调动会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会计文化多方面体现了企业会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侧面反映了企业精神,同时体现出企业会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如上文所述,企业会计文化包含三个要素。其中,会计物质文化是一种载体文化,也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表现。它是一种有形文化,体现于会计工作设施的配套上(如计算机、网络设施办公等),这些配套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

现有的企业制度文化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它是企业会计组织中各种法规、制度、会计工作者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可以强制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然而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也容易被非法用于操纵利润。近年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社会价值观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有些企业还因严重违法违纪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不仅给投资者和股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还损害了相关上市公司的声誉,也给广大的会计行业从业者带来名誉上的负面影响。

会计精神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核心,也是会计文化的最深层次结构。然而,仍有少数会计人员或因职业原则性不强,或因法制观念淡薄,为追求私利,丧失最起码职业道德观念,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综上可见,我国当前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基础还相对薄弱。为解决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持企业会计的持续发展,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必需的。

(1)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防范会计风险的需要。会计制度文化规范了会计人员,制度文化越详细,会计人员的行为越标准,制度确保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会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会计工具的发展,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但同时会计数据也存在泄漏可能。因此,需要规避会计风险,规范相关工具的使用。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从会计人员思想入手,从会计人员内心出发,解决会计人员思想的不稳定。可以说,会计文化建设中的各个要素建设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

(2)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提高会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有利于会计工作者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建设一支既有过硬专业知识又满足信息化要求的会计队伍,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3)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诚信度的需要。构建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进而重塑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从执行的主体看,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的主体,负责把经济业务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到财务报告当中,会计部门的工作与其它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会计工作的锻炼,有利于培养会计人员的工作胜任力和诚信度。针对我国企业会计文化中诚信缺失的现状,着力于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会计文化非常必要。

二、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途径

1.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文化氛围

企业会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企业文化这块热土,要想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文化,必须首先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

(1)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会计物质文化是一种有形文化,较易被发现并引起重视,随着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不断加强,会计工作设施在配套(如会计工作的办公条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得到了企业领导者的大力支持,但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要想建设良好的企业会计文化,需要更多的更先进的创新会计工作方式,从落后的“计算机会计方式”向着先进的“计算机内在(会计)方式”和“网络计算机方式”转化,建立“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需求多样化、管理手段电子化”的综合性多元化的会计物质文化。

(2)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会计制度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的中间层,它将企业会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系起来,是企业会计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行为准则。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制度化还存在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执法力度不严、违法处罚力度不够等情况,加强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就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法律制度,实行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刑事追究的“三管齐下”,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单位一旦违法,必须第一时间处理法律上的第一责任人,并将责任由上自下追究到底,进而在法律和制度上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以促进会计制度建设的执行力度。

(3)企业会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树立企业会计统一的职业价值观,形成优秀的群体意识,为会计部门的活动提供行动指南。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的互动交流,为他们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建设和谐的会计文化,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帮助广大的会计工作者树立健康、廉洁、自律的职业精神。

只有建设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指导企业的会计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企业会计文化内容的实时更新

企业会计各方面内容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会计文化内容也需要实时进行更新。

(1)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计算机的普及给会计部门实现电算化、网络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企业应该培养一支精通计算机使用的高素质会计队伍,加大信息化建设。

(2)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纵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企业经营乱象,常常反映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原则性不强、职业操守不高的情况。所以必须加强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使会计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制度监管和打击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3)企业会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会计精神是企业会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形而上的东西。会计价值观是广大会计工作者在长期的商品生产、流通和货币资金管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的的会计文化对会计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起凝聚和激励作用,同时对员工行为也有约束和辐射作用。

要建设良好的企业会计精神文化,一方面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入开展职业纪律和职业诚信的教育,使之理论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大力组织企业会计文化的宣传教育,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提高民主参与的向心力,强化会计工作者对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

3.企业会计文化发展的动态组合

企业会计文化是会计物资文化、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和企业会计精神文化的动态组合,所以,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些企业会计文化的组成要素,另一方面要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理论来研究这些要素,每一个要素展开研究,则又可以成为一种系统知识。例如,企业会计精神文化就是会计工作者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心理素质、价值理念等的组合体。

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会计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因而,会计文化建设也应该动态的调整,保持与时展节奏同步。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会计文化必然要从传统文化中单一地会计工作向着多元化的会计工作转变,会计人员从单纯的算“死账”转变为灵活的算“活账”,要以不变应万变,不断充实和学习新的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给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带来了冲击,企业只有保持不断完善、开拓创新,才能保持动态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有力推动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

4.企业会计文化国际化的正确应对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领域的国际化也渐渐深入。只有加强企业会计国际化,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软实力,从而成功融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会计的国际化也面临着研究成本提高、研究人才不足和国际化制度不够完善等困难,同时,传统企业文化和会计国际化之间的文化碰撞也影响着企业会计文化的发展,如何吸收和消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差异,从而获得会计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在传统企业文化和会计国际化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过程中,我们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既要吸收各国先进企业文化的优点,又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会计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会计文化传统,又要虚心接纳国外优秀的会计文化,着眼于创新,立足于融合,使“民族的”与“世界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是企业会计文化国际化的正确应对方法,也是企业文化传承、开放、创新,从而提高企业会计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5.适度传承企业会计文化要素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三个要素都是一定程度的企业经济观念形态的反映。虽然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不断创新,但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创新以传承性为基础,只有处理好企业会计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质量。如上文所述,企业会计文化是三个要素的动态组合,只有在相互制约和相辅相成中实现自更新,同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才能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发展,建立统一与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

三、总结与展望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文章只是结合笔者认识归纳总结出了相关建设要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结合企业实际从各个层面提出建设方案。另外,企业会计文化是一个由多层级和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会计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因此,需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措施来构建起科学的企业会计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晓青.构建企业和谐会计文化浅谈.中国总会计师.2008(6).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2

1.企业会计文化概述。企业会计文化能够随着会计活动的不断进行而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自由发展的过程,同时企业会计文化还具有普遍性、延迟性以及两面性。企业会计文化能够影响这个企业人员的精神观念,这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而言的,这是企业会计文化普通性的表现。在企业会计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精神观念的转换,因此企业会计文化形成过程中会有滞后性。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企业会计文化不仅会受到企业的背景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文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内控制度没有建立健全,企业缺乏有专业执业素质的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企业会计文化意识,因此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管理并不能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我国企业的会计文化发展相比较外国来说,仍然处于落后水平。因此,加快企业会计文化的发展,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树立良好的会计文化意识,这导致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同时,我国企业会计人员也并没有意识到会计制度和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各种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并不合理,这导致各种管理制度只能作为表面文章存在于企业内部,没有注重实际意义。另外,很多企业虽然将企业会计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对会计制度进行真正完善,也没有具体的方案,这导致企业形象受到影响,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下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企业内控制度没有得到完善。内控制度是企业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有约束作用,也能够帮助企业财务管理能够透明操作,减少假账错账的出现。内控制度并不仅仅是制度上的问题,也包括执行上的问题,执行力度不够容易引起会计人员精神松懈,对于一些可能存在隐患的投资项目不能及时了解,使得企业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企业内控制度需要加强完善奖惩机制,这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做出了相对应的规定,在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将责任细化到个人,避免推卸责任的出现。奖惩制度的建设也能够促进企业工作人员更加放心工作,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增加利益。很多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处于表面形式,如果能够利用这一考核制度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就能够及时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也能够帮助企业员工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很多企业存在着领导的情况,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内控监督工作,确保企业制度能够对领导人员的职权做好规定,并且做好监督工作,以免内控制度的约束性降低,加强领导的自我约束能力。

4.企业缺乏具有执业素质的专业会计人员。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通常为了方便,容易忽略会计人员的执业素质或者实践经验,这导致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缺乏具有执业素质的专业人员容易对企业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着缺陷,如果招聘的人员缺乏执业素质,那么在会计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错误,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执业素质的培养,确保他们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会计文化建设水平。

二、如何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1.加强宣传,提高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意识。企业需要加强宣传,培养企业人员的会计文化建设意识,营造良好的会计文化建设氛围。推行人本主义思想,对企业人员进行会计培育,确保他们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企业的工作。同时,企业也应该做好会计文化建设的执行方案,确保执行力度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2.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不仅要求企业建立好奖惩制度,也需要加强对领导人员的监控制度建设。内部审核制度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及时改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对于出现错误的领导或者普通员工都需要进行督促改正,确保能够提高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作用,做好监督工作。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能够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减少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3.加强会计人员的选拔。加强会计人员的选拔,确保每一人员都具有专业的理论体系,也能够有合格的职业素养。具有执业素质的人员能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遵从企业制度,也能够将自己的行为规定在会计行为标准范围中,减少违法行为的出现。企业也应该培养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他们职业观的形成,建立诚信为本的工作态度,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也能够加强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三、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增强,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在于综合实力的竞争。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就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纵观全球知名企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比如联想的“成就客户、创业创新、精准求实、诚信正直”,沃尔玛的“请对顾客露出你的八颗牙”等。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服务型的勘测设计企业如何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呢?

一、抓住企业文化的核心,突出企业个性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企业精神,诸如进取、诚信守法、和谐发展、顾客满意等等,这些价值观构成企业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每一位企业员工并代代相传。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等同等重要的一项成功要素,是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并列的一项管理职能。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决定和影响着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以及企业员工的各种行为和企业利益的关系等。它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方向和行动指南,为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基础,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最核心的结构层次,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是企业文化的决定因素。企业的标志、企业的信誉、企业的行为、企业的形象等,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用什么树立信誉、赢得市场,员工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它是人们从直观上把握不同类型企业文化的依据。因此一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能站稳脚跟的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例如水利行业企业,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还是经济的命脉,人类的命脉,我国5千多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治水史,如何建成“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是水利行业勘测设计企业肩负的责任,例如:“忠诚、为民、科学、务实”是当代广东水利人的精神,“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优质服务、奉献水利”是广东水利设计院的企业精神,“诚信守法、优质高效、绿色设计、和谐发展、科学管理、健康安全、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是广东水利行业设计院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建设

我们认识一个企业,首先是从它的外在形象开始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物质文化”,例如企业叫什么名字,采用什么标识,宣传怎样的口号,办公环境如何等等,然后到企业或者员工的行事风格,即其行为文化。一个企业无论其文化核心表述上如何,无论最终宣传怎样的形象,最终都要体现在行为上,支撑行为文化的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或者说是管理机制。这是企业文化从理念贯穿行为的中间系统,可能会涉及企业的行为原则。通过这些行为原则甄选员工、培养领导;还会涉及各种各样的管理原则和企业的制度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最能够把握的就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它存在于企业文化的理念层。企业文化的理念除价值观外,还包括我们常说的使命、愿景等。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和遵守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不良规则一旦形成,团队或组织都需付出高昂代价,而改变不良规则、重建秩序,则需付出沉重代价。

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来,水利行业大发展,水利勘测设计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企业的人员规模也迅速扩张,短时间内大量新员工的到来直接冲击着勘测设计企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去讲的“传帮带”、“师徒制”,由于导师的数量、精力等原因几乎瘫痪。于是,小到工作方式、制图标准、沟通习惯等等方面的规范,大到文化的认同、技术的传承,都没有了合适的载体。多样的价值观开始冲击既有的传统文化,许多企业负责人都感叹,现在的员工越来越难管理了。

事实上,如果观察优秀企业的成长路径,都经历过规模快速膨胀、管理压力上升这一发展阶段,单纯依靠人员增长带来的规模增长无法有效提升企业效益,企业必须思考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如何建设企业的核心能力,从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上取得质的突破。相对而言,通过制度、流程的规范、优化和持续完善,提高技术和管理的标准化,是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捷径。

三、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

文化的源头就是企业的本身,从一个或几个创始人所坚持、奉行的原则或者品质,慢慢发展成为一个企业所坚持的原则或者说表现出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品质。文化的产生过程伴随着企业发展的过程,是企业于一次次大风大浪洗礼中所思所得的智慧的浓缩。绿色设计,是勘测设计企业的一个设计理念。如何将设计理念贯彻下去呢?一个企业负责人的价值观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方式方法;其行事方式、所提倡的做事准则是企业文化的中心,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文化的推广、文化的变革,终极力量都是来自企业负责人的驱动。文化出现了问题,先要正视高层团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管理理念等是否出现了问题。中层干部是直接接触企业员工、直接承担文化建设职责的中坚力量,不仅要确保企业文化在他所带领的团队中不走样地切实履行下去,还要担负着丰富并将文化具体地落实在他的团队中的责任。中层干部是员工的表率,是企业文化在各个组织单元的代言人,是真正的一线的文化执行者。员工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无论何种方式、何种目的的文化传播,都是以员工为受众,并且只有员工的参与才能让文化建设工作有存在的意义。

四、企业文化推进的支点

企业文化的推进,需不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呢?这取决于企业本身以及企业文化的发展阶段,在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及企业的成熟阶段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文化管理部门,面是在整个企业的组织、制度、流程中都深刻地体现、融入了文化理念。当企业的发展还不足以设立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时,其职能应设立在院长工作部或党委工作部下,因为这样能发挥企业的深层内涵。其次是企业文化方案的组织与实施。一个成功的文化方案将是一项成功的文化工程的起点,要清楚文化方案的目标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树立何种导向,有何种效果,别人的感觉怎样,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文化方案要考虑的问题。三是创新,让文化融入工作。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就含有创新的基因,并且能够让这种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这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基业长青的企业文化。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可以提炼企业文化的小故事用于文化理念宣传,优化办公环境,落实以人为本等等办法。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绝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更多的组织的共同努力。当企业出现与文化不一致的行为时,就需要有畅通的渠道来反映。如果大家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那么文化就只能是流于形式。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4

(一)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学习型企业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的学习才成为可能。同时,倡导员工必须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通过自我超越,敏锐地认识到自己知识力量的不足和学习的需要,将学习作为一种真正的终生学习。这样,企业就以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不断提升组织的智力水平和创造力,使企业在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倡导员工个人学习和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基础。

(二)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开放、创新、应变。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应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鼓励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开放、交流和学习是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在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时代,具有能够快速改变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又一特点,它要求组织必须有一种创新应变的人文精神,使企业能根据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组织的知识基础,让员工不断地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积极参与组织变革和企业文化创新,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在竞争日益加剧、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培育一种开放、创新、应变的企业文化是保持强大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三)强调整体的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整体观点的重要性。这里的整体观点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企业员工特别是领导层要把整个组织看成是一个“智能生命体”,即要让组织具有整体意志与整体传力;其次,领导者应以整体、系统的眼光看待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员工的错误,对于出现的问题应结合多方面因素共同考虑,避免决策失误。

(四)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展开全方位“学习”的企业文化。它始终把“学习”作为其重要特征加以强调。“学习”精神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一是“终身学习”的精神;二是“全员学习”的精神;三是“全过程学习”的精神,即要求“学习”贯穿于每一环节,使组织的每一步都打上学习的烙印;四是“团体学习”的精神,即以“团体学习”促进个人成长,达到完善企业文化的需要。

(五)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自我精进的企业文化。人是企业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资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每个人都有渴望自我精进的内在需求,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们相互交流、持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使员工们的工作热忱得到充分激发,且更富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当前我国建筑设计

企业在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在80年代初引进质量管理,逐步在全国大中型企业开展和普及。1987年3月iSo9000系列标准正式,1994年又代号GB/t19000idtiS09000族标准。2000年12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2000版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作为我国国家标准,经不断改进一直沿用至今。本人通过对自己所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全过程具体参与,深入观察iS09001标准监督审核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通过走访调查其他类似企业,发现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在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施iS09001标准的目的存在问题。很多建筑设计企业出于相互效仿或是对企业包装的考虑,在同行竞争、市场宣传时可以谋取便利,为获取认证证书而突击认证。当要接受监督审核时,建筑设计企业组织几个人突击准备资料,应付认证监督,这就使文件规定的方法不能指导实际的操作,给实际执行造成困难,这样突击的效果使企业的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企业拿到证书后,各项工作仍沿用传统做法。这样的短期行为,无法保证设计产品的质量,也难以纠正和预防质量上的问题。这与质量标准的精神背道而驰。

(二)建筑设计盲目选择认证机构和咨询公司。只要能获得证书就行,有的建筑设计企业干脆找咨询公司全权代劳,将实施认证方面的所有任务与工作全交给了咨询机构,要求咨询公司根据所掌握的企业情况文件,代作内审。另外,建筑设计企业不注重考察认证机构的背景,有很大的随意性。谁能够保证该企业通过认证,就和谁家合作。

(三)质量目标不具体。一般建筑设计企业都有相对明确的产品市场定位,但却没有明确的质量定位,虽然企业规定质量方针为“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这样口号式的不具体、未量化的质量目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知道如何达到这样的质量目标,也就相当于没有质量目标了。

(四)建筑设计企业本身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者代表随意选任。管理者代表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有的建筑设计企业在任命管理者代表时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通常委派能抽出时间与精力去应付文件编制和现场审核,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联的人员,要么委派没有质量管理经验与专业知识,无力潜心钻研iSo9001质量标准的人员。这都会造成管理者代表无法制定合理而明确的质量方针或目标,无力自行领导编制企业质量文件,只能凭空想象或盲目抄袭,最终不能适应建筑设计企业的需要。2、对领导层的审核流于形式。由于建筑设计领导层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获取认证证书,没有上升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高度,为保住证书,建筑设计内部审核只能流于形式。3、内审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内审员常常得不到被审核单位的配合,内审工作甚至被抵触,部分领导不理解不支持,缺少积极从事内审工作的内部环境。另外,内审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内审员均是兼职,建筑设计企业没有建立对内审员合理的补贴制度,内审员缺乏从事内审工作的动力。一些建筑设计企业对受审核单位在内审中所发现不符合项的奖惩规定不合理,使得内审员与受审单位的关系受到影响,给内审工作带来压力,使建筑设计企业不能通过纠正及预防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五)人员素质较低。建筑设计企业缺乏有效管理人才,企业主管人员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建筑设计企业的近期效益,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及战略考虑,没有对和企业质量管理有影响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素质培训,很多员工对此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导致认证工作无法开展和执行,更谈不到体系的持续改进。

(六)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存在问题。建筑设计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都较薄弱。质量意识、科学、规范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没有深入到管理的各个层次中。如出现不合格品时,不敢公开,私下处理,使问题无法暴露在监督审核的过程当中;质量记录以临时补充为主,平常在设计管理过程中不重视整理和收集;统计技术停留于作一两张图表应付认证审核,只作定性分析,忽视有效性和经济性。

三、建筑设计企业建构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思路

通过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在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企业只重视短期效益,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为有效提高企业软实力,结合建筑设计企业特征和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有关理论,在构建学习型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组织和制度建设为核心,促进学习型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发展。建筑设计企业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立应该以组织和制度的建设为基础,这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将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组织化、制度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设计企业除了创建相关的制度、组建学习型组织外,在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结构基础后,还要着重塑造组织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培养组织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管理者应从顶层设计、带头学习、模范执行等方面开展。

(二)实施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构建和改善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除了提高员工素质外,建筑设计企业还要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用人政策,为构筑先进的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如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设计企业,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建筑设计集团,可以说是学习型建筑设计企业文化的典范,其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鼓励员工加强学习,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花旗”文化。

(三)建立知识管理体系。企业要形成知识共享、协同发展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管理体系,通过采用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在技术层面上为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技术平台,以保障和促进集体学习、信息共享、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实现。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分享的重要性,知识管理策略的重点是对基于特定任务的专业知识的获取、解释及传播。通过各类知识管理项目、活动及系统的开发和运作,可以将基于特定任务的专业知识显性化及共享,使其得以更有效地利用,从而形成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知识管理的过程可分为需求分析、建立、分发、使用、评价和更新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技术提供支撑。知识管理技术就是指能够协助人们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的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它是一个技术体系,涵盖了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的各个环节;同时,它又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整体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知识管理服务。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要对为建立学习型组织作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肯定,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利益;二是要进一步激励员工从企业的发展出发,为企业进行更加卓有成效地学习和创新作出更大贡献。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建筑设计企业物质激励的着眼点应是在组织内部拉开不同知识层次和学习、工作能力层次的报酬档次,并将员工的报酬和他们与同事的合作关系挂钩,以鼓励有效的学习和团队沟通。建筑设计企业的精神激励主要是要通过营造鼓励学习、祟尚创新的文化氛围,给予员工信任、理解、尊重、继续学习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的激励。建筑设计企业通过建立这些激励机制,为培育学习型组织及其文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5

会计生存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会计的作用会形成特定的会计理论、会计意识、会计行为,这就是所谓的会计文化。会计文化源于会计,是会计的衍生物,同时也是一门学科。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国内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全面接轨,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同时也为人们对会计管理的探索提供一条新途径。会计文化也会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成了难以治理的一大问题。我们可以从会计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分析它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会计文化的建设在弘扬行业文化,发展中华文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文化;内容;会计文化建设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

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会计职业领域内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为所有(或大多数)成员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会计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实施。会计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会计价值观念以及以此为核心生成的会计行为准则、会计道德观念、会计惯例、会计信条和会计知识体系等等。与会计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实施,主要包括:(1)政府和有关团体制定的会计方面的法律制度与规章;(2)由政府或民间建立的会计机构或组织,院校开设的会计系科、会计专业、各种会计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会、协会等),制造出来的各种从事会计工作的手段(如算盘、计算器、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等等。

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会计的物质财富除与会计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与实施外,还主要包括社会己培养和造就的、从事各种会计专业领域和从事会计教育与教学的会计人才,以及由会计管理本身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计的精神财富包括广泛的会计意识形态的东西,比如会计信念、会计价值观、会计道德观、会计法律观、会计教育观、会计人才观、会计经济观、会计社会观、会计美学观(或会汁艺术观)以及作为人类社会智慧结晶的会计科学、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等等。总之,会计文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二)会计文化的构成要素

1.广义企业会计文化的构成要素

广义的企业会计文化是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其基本要素是企业会计物质文化、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和企业会计精神文化。企业会计物质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的表层;企业会计制度文化作为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中介,处于中层的位置;企业会计精神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的核心层,是企业会计文化的本质所在。

企业会计物质文化是指以满足企业会计管理活动的物质需要为主的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文化,也是企业会计文化中的有形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会计物质生活资料、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环境、工作设施、生活娱乐环境和设施等硬件。

企业会计制度文化是制度的制定者将企业中优秀的和倡导的企业会计精神文化通过以规范的形式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企业会计工作设施和方式进行强制和刚性的束缚,以达到整个企业会计体系都附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会计精神文化。

企业会计精神文化是指企业会计部门在进行会计工作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是企业会计文化中的无形文化并具有内隐性,相对于其他要素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企业会计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对其他要素产生制约和影响。

2.狭义企业会计文化构成要素

狭义企业会计文化仅指企业会计人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由企业会计价值观、企业会计精神和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等要素构成。

(1)企业会计价值观

企业会计价值观就是企业会计部门及其职员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会计工作、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并通过潜移默化所共同拥有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即企业会计的共同价值观。当全体会计人员形成了共同价值观时,就意味着企业会计人员在思想观念上的统一,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会计部门目标的实现。企业会计部门只要拥有了先进的并被大多数员工认可接受的价值观,那么企业内部就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企业会计精神

企业会计精神描述的是一个企业会计全体或多数员工的精神状态,正确的企业会计价值选择是企业会计精神发挥作用的前提。企业会计精神在企业会计实践活动中产生,并随着这些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会计精神可以激发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会计部门的活力。

(3)企业会计职业道德

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是企业会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无形力量,约束着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这种约束有别于企业会计制度文化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进行柔性约束,更主要的是依靠企业会计人员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在某些法律法规较难约束或尚未进行约束的地方,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这种无形的规范发挥了更加合理和高效的约束作用,从而实现了企业会计职业道德与企业法律规范的统一。

二、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我国的文化必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构成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会计文化建设也必须随着文化建设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1.适应会计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会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的发展能处于一种民主法治、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的营造离不开会计文化的建设。因为和谐会计文化环境的标准是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三者之间互为促进,同周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能够和谐共存。会计文化需要会计环境是在形成和发展,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会计文化的变迁。建设“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是推进我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会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会计人员价值观的不同,社会上才会出现屡禁不止的会计舞弊,会计文化的建设可以加强会计人员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经济安全,促进社会环境的和谐。

2.促进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构建会计文化的最终目标提高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会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又涉及到会计的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这要求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要与会计管理的要求相适应。同时,会计文化同其一定的文明程度相联系、相适应的,会计人员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的同时也是对会计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会计工作是所有会计人员共同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会计人员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也是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是防范会计风险的需要

会计制度文化规范了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如何做”。制度文化越详细,会计人员的行为越标准。监督制度在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会计法》中规定了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法律基本要求。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防范监督作用,防范差错与舞弊,提高审计效果,可以说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制度文化的建设是防范会计风险必不可少的内容。会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会计工具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成功的引入到会计领域,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在当今社会,“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办公。因而,对会计工具、会计资料的限制使用是防范会计风险的一项重要的举措。

(二)会计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1.理论上可行

会计文化建设一方面注重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和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通过使用先进的会计工具、规范的操作程序可以满足会计人员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另一方面会计精神文化的建设,通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来实现会计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化人”假设强调会计人员的共同价值观,这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清理会计人员内心深处的旧文化积淀,突破传统会计观念的束缚和局限性。会计文化建设是会计管理的“软件”,提倡并建设会计文化,不仅能提高“软件”的质量,增强其功能,而且可以把它同会计管理的“硬件”――如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结合起来。

2.实践上可行

会计人员的行为受会计文化的影响,规范会计行为就需要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会计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限制会计工具的使用级别,规定会计软件的授权范围,内部会计牵制制度,岗位职责分离等,以避免会计资料的外泄。另一方面,会计文化的建设可以倡导协作、奉献、创新的会计精神和思想境界,先进精神的宣传教育,模范人物示范,会计领导以身等,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会计人员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三、会计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体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

会计管理体制是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对企业会计管得过多过死,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使企业会计在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显得左右为难。这与市场经济要求显然不符。当前我国不少省市开展了会计委派制改革试点工作,在解决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弊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会计派出机构权威性不够,缺乏有力的会计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法律依据和统一规定,推行中难度大、阻力大,委派制实施范围和委派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

(二)企业会计理论、会计技术与方法研究开发不够

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必然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议事日程,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加紧建设,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必然带来企业会计体系的重组以及会计技术条件等方面的改善,但从现实看,企业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会计技术开发做得还不够。

(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突出方面是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企业内部法人结构不合理,代表投资者的董事会形同虚设,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同时还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对高管人员的监督已失去应有的效率,导致会计控制支持力量不足,造成内部监督失败。

(四)对会计文化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

会计文化重要性的宣传一方面是为了树立会计人员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是对会计文化的重视,而会计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宣传的广度和力度。会计文化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内容,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作为一种一个行业,参与人员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会给一些非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说会计管理工作就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会计在一部分人的眼中只是一个记账员,这就需要加强会计文化重要性宣传的广度,这里的广度并不是局限于一个公司或企业组织,而是对于所与的社会参与人。

四、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

会计物质文化的体系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也就是说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一方面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相联系,另一方面与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计物质文化的体系建设包括了会计物质文化的基础、核心、载体之间的联系,会计物质文化建设要结合组织的自身条件及办公的需要,它与组织的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善相适应。

(二)加强会计制度文化建设

会计制度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的中介层,是会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它是与一定的物质文化相适应的制度化的形式,又是塑造会计精神文化、强化会计精神文化内涵的主要机制和载体。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的是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职业品格。通过正式制度的他律和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相结合形成稳固的会计行为规范体系,防止正式制度刚性约束不足而出现的会计行业败德、失信行为。

(三)加强会计精神文化建设

会计价值观就是指会计主体实施会计行为所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它是会计人员存在的根本价值和意义的体现。会计价值观指导会计人员对会计方法的选择,决定了会计行为的特征,约束会计行为,根源是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会计价值观建设包括了会计精神、会计意识、会计心理。计意识是指管理意识,经营意识,参与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正确反映意识,严格监督意识,讲求效益意识,竞争意识等。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保持的一种内心的状态,包括会计人员的求知感,求同感,归属感,成就感等。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6

【关键词】 会计文化;诚信;企业管理

前言

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文化是以企业为载体,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过企业会计领导者和会计人员传承与创造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力培育企业会计文化,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对会计文化及企业会计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在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的综合影响、长期作用下,逐渐积淀而形成为会计文化。会计文化是会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构成完整的结构体系。会计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价值观。而会计价值观的核心价值是诚信,诚实守信是会计之魂,廉洁自律是会计之骨,客观公正是会计之本。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高速的发展,会计文化以真诚、信任、友爱和发展的优秀品质,将会对会计事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良好运转、保持创造力,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先进的企业会计文化可以营造真诚、有爱的良好氛围,使会计热爱本职工作,坦诚布公,敢讲真话,发挥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先进的企业会计文化可以使会计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企业保持同甘共苦的协作精神,从而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先进的企业会计文化可以充分调动起企业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财会人员团结奋进,激发鲜活的精神动力,建立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企业会计精神、道德和价值观。总之,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有先进的会计文化作为支撑。

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以人为本”、讲诚信、重品牌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对企业会计文化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会计行业的发展。做好会计工作,创新财务管理,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会计专业人才队伍。会计文化建设,就是使其共同拥有价值观和意识体系,形成一种组织的风气、风格,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测、道德规范、管理制度以及行业形象等,全体会计从业人员协同建设,共同遵守,不断发展和完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社会主义会计文化的丰富内涵、建设途径,进一步激励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建设会计强国的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2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会计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在会计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企业会计文化基础薄弱、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行业精神缺失等问题。

2.1传统文化价值中的糟粕,如权大于法、重集体观念等,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氛围,导致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缺失,原则性不强,职业操守较差,道德滑坡,在受到上级压力和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违规违纪等等。

2.2企业会计监督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督观念陈旧,个别领导重收入、轻支出、重治标、轻治本的观念较强,错误地认为工资要发、利润要增,导致监督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够;二是监督方法滞后,事后查处多,事前监督少,方法不得当,防范工作要有前瞻性,还要避免边整边犯。三是监督机制缺失,制度多,实用性不强,不能起到有效内控作用。鉴于这种种状况,企业管理者要切实改变观念,把以往的事后做法改为预防为主、事后严惩的做法。当然还要有健全的机制。

2.3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上问题频出,给腐败和作弊留下可乘之机,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3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建议

会计文化是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大力营造一种合作发展、和谐共生的会计文化,一种以人为本、诚信报国的会计文化,一种谋划长远、视野开阔的会计文化,一种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会计文化。我国会计文化建设成受全社会尊重的先进文化,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要以人为本,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塑造、培育、造就会计人员中的榜样,以激发会计人员学习和实践先进会计文化,勇创佳绩。

3.1把“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始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作为新时期会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融洽人际氛围,建立央行会计文化和谐发展新模式。要培养会计团队意识。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群体性,应真正实现民主参与、管理和决策。要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人是最大资源,也是最大风险,要加强内控机制,确保会计监督有效,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行为和行为绩效的监控和管理。可采用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工作激励、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荣誉和提升激励等多种方式,可通过广泛开展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

3.2注重企业营造诚心的文化氛围,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形成会计群体共同价值观:诚信为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开拓创新、公正廉洁和追求卓越。

3.3企业要提供会计文化培训的机制,敦促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会计文化,更新会计观念,增强职业道德;要建立评先表彰制度,树立学习和实践先进会计文化的典型人物,以激励广大会计人员树立先进的会计文化观。会计人员要自觉学习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价值,包括人生观、职业道德观、法制观以及会计知识水平和会计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玉红,袁野.会计诚信建设与企业文化[J].财政监督.2007,22.

[2] 刘海斌.和谐会计文化建设探讨——基于企业文化视域[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8.

[3] 程丽萍.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研究[J].西华大学.2010-04-01.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7

摘要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文化已成为现今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企业会计文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规避与防范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关键词会计文化问题方法

一、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析

一个企业能否有效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会计工作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我认为企业会计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有先进的会计文化作为支撑。

所谓会计文化,“就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有会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会计反映、监督作风、会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刘开瑞[4])。会计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要素,其中会计精神文化在各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会计文化不仅能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还在多个方面上体现了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价值观取向以及整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因此,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基层会计人员,还是作为整体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都很重要。

二、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如此重要,而事实上,当今很多企业的会计文化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和为贵、忍为高

表现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过度重视人际关系,对不公正、不公平事件具有较强的接纳和容忍能力,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原则。处理事务过程中,往往对领导言听计从,不愿造假但为了生存等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参与造假。这样一来,容易以人治代替法治,会计监督不力,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如某国有企业,由于员工保管不慎,导致一台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小货车丢失,会计人员本应据实进行账务处理,但在领导的指示下,将该固定资产做了到期报废处理,而丢失小货车的员工,公司也未给予任何处罚。这样无形中便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2.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缺乏高级会计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会计工作中来。然而,随着电算化会计、网络会计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会计人员自身的技能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经验丰富的老会计,往往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甚了解,而新生力量,又往往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

3.会计人员整体意识有待加强

这个整体,从小范围讲,指财务部门,指某个企业;从大范围讲,则指整个国家、社会。本文仅从小范围,即财务部门、企业来谈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从财务部门来讲,财务工作是一个整体,其中再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岗位。从企业来讲,财务部门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财务人员内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具有团队意识;同时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做好诸如全面预算等工作。会计人员需要将与其他部门有关的财税法规通过oa系统等向其他部门传达,不能仅限于会计人员自己知晓,业务人员不清楚相关规定,拿来单据,不符合规定又退回,这样无疑会降低工作效率。比如某业务员将开出的增值税发票自己保管长达一年,既过了认证期(180天),又因不符合规定无法开具红字发票冲销。不论事情最终如何解决,都给企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方法

1.优化会计精神文化,提高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实质和灵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和信念、还有行业自律性惩戒来维系。提高会计职业道德,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为自己谋取私利,否则就有可能因图谋个人私欲,编造、篡改会计数据,造成财务造假行为;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企业领导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通过税收策划等合法手段为企业节约资金,使领导者从根本上重视财务工作,尊重财务人员的意见,有效避免会计人员盲目遵从领导意见,违法违规;最后,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通过对规范的学习和遵守,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2.加强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

要让会计人员深切的意识到,会计工作是一个整体,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具有整体意识,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工作而言,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具有了整体意识,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增加工作热情,提高主观能动性,为明哲保身而出现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3.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教育,培养综合性会计人才,建设高质量的会计物质文化

会计物质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文化,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表现。由于它是一种有形文化,较易被发现和引起重视,在会计工作设施的配套上,企业领导者也会大力支持。然而,综合性人才的短缺,却不能使这些设施工具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对现有在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引进高素质综合性的会计人才,建设一支具有过硬专业知识同时又符合信息化、网络化要求的会计人员队伍,才能建设高质量的企业会计文化。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共同财富。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克服现有会计文化的不足,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会计文化,不断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8

[关键词]会计文化;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杰克·韦尔奇的论断充分肯定了企业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构成内容之一,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在全面分析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结构、作用机理与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指“文治教化”。自从19世纪后现代文化学诞生,人们对文化才从学科的角度有了全新的解释。现代文化学的奠基人e.B.泰勒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取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威廉·大内、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阿索斯和沃特曼、帕斯卡尔和阿索斯等学者的著作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此外,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爱德加·沙因等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国内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探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代表性的学者包括罗长海(1991)、魏杰(2002)、刘光明(2002)等。尽管这些学者们的观点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但其观点可以概括如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也是伴随着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企业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构成内容之一,强调“以人为本”的会计管理哲学。从已有的文献来分析,关于会计文化内涵方面的文献比较少见。借鉴企业文化内涵的界定,本文将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企业在组织会计活动过程中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一系列会计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其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与会计精神文化。企业会计文化的核心品质包括客观、诚信、友爱和可持续发展。

2企业会计文化的结构

作为一种亚文化,企业会计文化的结构与企业文化的结构一脉相承。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结构的论断包括“两层次论”(威廉·大内,1981;约翰·科特,1997;韩岫岚,1991)、“三层次论”(韩岫岚,1991;姜春云,2005)和“四层次论”(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1983)。“两层次论”包括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次论”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层次论”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结构的不同层次论都有其合理性,使用不同的层次划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并无大碍。

本文在对企业会计文化进行探讨时,为了更加突出实用、准确,采用“四层次论”划分方法,并对各层次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其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

图1企业会计文化结构体系图

在图1中,最表层是企业会计文化的物质层,也称企业会计物质文化,由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各种物质设施表现出来,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文化。其中,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最终成果,是企业会计文化的首要内容。第二层是企业会计文化的行为层,也称企业会计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组织企业会计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相关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会计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第三层是企业会计文化的制度层,也称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组织会计活动过程中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第四层是企业会计文化的精神层,也称企业会计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企业会计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会计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会计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组织会计活动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以及企业发展经历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会计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3企业会计文化的作用机理与路径

在企业会计文化中,企业会计制度文化是表层文化与核心文化的结合部分,它使人与物、人与企业相结合,是精神与物质的中介。它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企业会计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正是由于它这种中介的功能,会计制度文化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会计文化通过社会的二次反射功能,对企业会计理论、会计意识、会计行为、会计人员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会计行为差异进行调节。企业会计文化的二次反射功能是通过道德、规范、归因等路径来加以实现的。

4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不断夯实企业会计物质文化

企业会计物质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为企业会计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不断夯实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优秀企业形象的外在体现,同时良好的工作环境能使会计人员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它体现了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重视。如果会计人员对工作环境不满意,会影响其工作时的心理感受,从而降低工作效率。(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企业会计人员保持身体健康,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豪感,并使其产生较强的归宿感,同时也是企业人本观念的外在表现,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打造迅捷方便的企业会计文化传播网络。优秀的企业会计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传播网络来进行宣传,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可以营造良好氛围,鼓舞员工士气,使企业会计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

4.2塑造积极健康的企业会计行为文化

企业会计行为文化是其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活中形成并自觉遵守的会计行为规范,通过提炼总结就形成了企业会计管理规章制度。企业会计行为主要通过管理者的会计行为、优秀人物的会计行为、员工会计行为以及开展的各项活动来加以体现,会计行为文化为会计文化体系建设的延伸发展提供了保障。塑造积极健康的企业会计行为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规范企业管理者的会计行为。管理者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其在企业中处于上传下达的位置,同时也是企业会计文化的具体倡导者和示范者。因此,管理者不仅要深刻理解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还要将企业会计文化以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并纠正实施中的错误行为。通过规范管理人员的会计行为,可以正确贯彻企业会计文化理念,统一全体员工的会计行为,保证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2)弘扬优秀会计人物的行为。优秀会计人物是指企业在组织会计活动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模范、典型人物,其言行体现了企业会计文化的价值观,是企业会计文化传播的核心人物,是员工效仿的榜样,对企业会计文化的创立与发展以及企业形象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3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制度文化

企业会计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会计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即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会计制度文化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活动的领导体制。企业会计活动的领导体制是指企业组织会计活动的领导方式、结构、制度的总称。在企业会计制度文化中,领导体制影响着组织机构的设置,制约着管理的各个方面。(2)不断完善企业开展会计活动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企业为了实现其会计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组织会计活动过程中,应尽量建立起扁平化的管理层次,权利、控制和责任从高层向低层扩散,建立由下至上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通过不定期的员工协调会议和制度化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开企业处理会计活动的策略和现状,使员工了解企业会计活动处理的基本情况。

4.4树立企业会计核心价值观

企业会计精神文化是企业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会计文化观念,其核心内容是会计核心价值观。会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会计意识形态的总和,为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提供思想基础。会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其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关于企业会计意义的终极判断。会计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客观、诚信、友爱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客观要求企业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诚信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保持慎独的立场,不因企业管理者的授意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不做假账。友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与企业员工以及其它单位经办人员保持团结友爱的态度,使会计部门成为企业示范性窗口部门,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选择会计政策时,要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光顾眼前利益。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9

(2)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成长能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3)通过重建信息交流平台,搞好公司网站建设和企业内部通讯的编写工作,以此扩大企业宣传和交流渠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1、网站升级工作:

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网站的内部使用率、外部点击率和信息量,加强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

方法:可引进杭州慧泉软件公司协助进行网站升级和建设工作。

具体负责部门:综合部。

具体费用预算,另行确定。

2、内部通讯编辑工作:

内部刊物是员工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媒介。

计划半年出一期。

组织方法:在公司高管领导下,由行政部牵头,组成编辑部,负责运作。

每期排版印刷费用,预计3500元。

3、企业内部诊断工作:

企业诊断和内部管理改革工作,完全采取公司内部自行组织的方式,不引进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由公司高管牵头指导,按照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培训主讲讲师由

公司高管担任,公司内部有关人员辅助或者协助授课。

与员工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引进美国最流行的企业诊断工具,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以培训的形式,借用各种调查问卷和测试表格,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梳理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企业文化特征和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

培训和诊断相结合的的过程,既是学习,又是寻找差距;既是提出问题,又是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提出企业管理改革措施。

在培训过程中,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深层特征的认识、学习、解析、诊断,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也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路主导,而是由全体参与人员共同进行。

利用这样的工具进行企业诊断的过程,实际上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利用诊断工具,设计多个课题,通过培训的形式,在全体人员参与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每一个研究课题,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在课题研究中唱主角。

所有诊断结果,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由全体参与者共同探讨出来的。因此,大家对诊断结果会有高度一致的认同。同时,这样的培训和企业诊断会产生难得的企业文化效果:可以达到统一认识,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凝聚力的明显效果。员工通过培训,不但学习了最前沿的管理知识,而且对企

业的发展现状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不但参与了企业的诊断全过程,而且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新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与培训相结合的企业诊断工作,由两大部分工作组成。一部分,是培训、讨论、交流、学习和解析案例。另一部分,是测评、测验、填表、统计、整理。其中,统计和整理工作有很大的工作量。这一工作需要组织人在培训课后完成。

每一次培训或集体课题研讨结束后,需要专门安排人完成统计和整理工作。整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课题素材,用以共同学习、分析、研究、讨论。

4、内部诊断和培训的组织方式:

组织工作:由高管负责组织领导,由行政部负责协调与配合。

培训期间,需要分小组,各个组需要指定负责人。

研讨培训周期:每月2个半天,每半天研究一个课题。一共约10个课题。具体时间表另行确定。

参加人员:公司全体员工。研讨培训预算:1.05万元(lenovothinkpad7675h4c笔记本)。

5、培训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和效果

本次培训的核心主题是团队建设。要达到的目的是:理解团队角色、团队价值、团队要素,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最终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培训要达到的具体效果,体现在三个层次中:

第一,在全体员工的范围内,形成团队意识、配合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角色意识,培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融入企业的习惯和风气,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

第二,在骨干管理人员中,通过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培养改善团队建设的能力、带队伍的能力、发现和培养骨干的能力,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第三,在公司决策层,通过培训和诊断工作的开展,了解公司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不足的各种原因,进而形成改进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对策,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6、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1)本次培训,是全体员工的必修课。每一个员工必须参加课程表安排应该参加的课程。

(2)每一次培训,课前10分钟为员工签到时

企业文化建设设计篇10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建设的第一线,直接担负着团结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完成改革创新发展和生产经营建设任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当前,企业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需要,是促进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保证。

目前,企业共有基层党支部1588个,分布在生产经营、基本建设、科研设计、生活服务、合资联营等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从总体上看,企业基层党支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建设的各项任务中,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但也存在着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一些同志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重经营生产,轻支部工作的现象;一些党支部活动与经济工作融合得不紧密,工作“两张皮”,对支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能积极创新、探索和改进;一些支部工作缺乏活力,日常活动缺乏吸引力,工作处在一般化状态;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一些专职的党支部书记缺少生产经营知识,一些兼职党支部书记欠缺党务知识,还有些党支部书记工作不够安心,影响到支部书记队伍的稳定;一些单位的党委对支部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以致一些支部工作无特色,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完成企业改革发展、搬迁调整任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大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在全面推进企业创新创业中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实现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北京市委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着眼于服务工作大局,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从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推进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明确当前基层党支部的职责任务,转变思想观念

企业基层党支部要紧紧围绕落实企业改革发展和战略性结构调整这个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切实履行好以下职责:

1、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总公司党委各项决议指示的贯彻落实,把职工、党员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

2、紧密结合党委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保证本单位改革和生产经营建设任务的完成。

3、充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和搞好生产经营建设的积极性。

4、全面领导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学习型支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5、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创新培训途径,努力为党员、职工成才创造条件。

6、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维护和保障党员权利,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提高战斗力。

7、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职工群众,维护企业安全稳定。

各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是在党员权利义务的处理上,要克服重党员义务,轻党员权利的问题,确立党员权利与义务并重的观念,切实维护和保障党员权利,发扬党内民主,努力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切实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是在党员管理与服务上,要克服对党员要求多、监督多、检查多,关心少、服务少的问题,重视党员的合理愿望和要求,确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切实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三是在党员教育上,要处理好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的关系,克服和解决日常教育多、集中教育少的问题。在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的同时强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系统性教育,使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葆党的先进性。

四是在党支部开展活动质和量上,要克服重形式,轻效果、重数量,轻质量、重开会传达文件,轻党员参与互动,党内生活不活跃的问题,使党的活动紧贴企业实际,与时俱进,寓教于乐,保证党支部的活动灵活多样,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