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22

法治思想教育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素质;法制化;法治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student’sconsciousnessofsafeguardingtherights,pushingforwardmanagingtheschoolbythelaw,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illalteronidea,contents,activity,method;buildingupequalandnewrelationbetweenteacherandstudent;strength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student’slawfulquality;thenormregulationLegalization;managingtheruleoflaw.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lawfulquality;

004年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系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然而,从003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得到加强,学生的维权意识也相对日渐增强,出现了学生状告学校的事件。大学生新的行为理念同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活动等发生冲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法律视角下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活动、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在学术界上,一般学者认为学校与学生的存在两种法律关系,其一是特别权力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对学生进行行政管理的特别权力,它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是不平等;学生具有服从义务。其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原因是高校实行学生缴费上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形式多样化,鼓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然而随着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提高,高校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推进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我们还要在师生中还要建立一种平等的新型关系。高校在管理上具有一种特别的行政权力,但随着高校收费上学以来,在民事关系上,学生与学校是一个平等的主体,学生在实行义务时,还享受在校的权力。我们知道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纯粹是的“义务”型,是一种强迫式的教育,总是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往往会有一种逆反心理,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那种强迫服从的管制办法,向“权利型”的转变的理念,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特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一种新教育理念,也是作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教育手段。法律素质同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当具有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做到守法、懂法并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观念。

从人才培养来看,法律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的大环境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主力军,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也依法治国方针的需要,更是培养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正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易接受新鲜事物与思想,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大学生容易接触社会,对社会上不公平的事情会产生情绪化,如社会上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权钱交易等现象;在这个时候如能因势利导,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应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保障,更是大学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法律的本质来看,法律规范不仅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而且应成为人们自律的一种行为准则。法是保护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是保护各种合法权益重要武器,但是法在大多数下是拥有合法权益主体主动寻求法律保护,正如中国诉讼法上有一条“不告不理”的原则,这样就要我们懂法,具有法律意识,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从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来看,大学生法律知识严重缺乏,大多数学生不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明知受害也是不了了知,没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如学生外出做家教、打暑期工、消费等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拿取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现象。因此,在现在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时代,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时,要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以便将来能正确运用法律知识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规范规章要法制化

法制是法律制度(范文)的简称,属于制度(范文)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一个国家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范文)。在大学生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情况下,在依法治校的大环境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要针对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范文)。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不进行制度(范文)建设,就会很难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范文)要依法修订。就目前大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来看,学校败诉的原因,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范文)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些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范文)与国家法律法规产生冲突,如果不对这些规章制度(范文)进行重新修订,必然面临更多的诉讼。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性的社会规范,并具有指导引、统一、评价、预测和教育作用。高校做事业单位,具有法律赋予的一种特别的行政管理权,但在法律的效力来看,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范文)是不能以法律法规相冲突,效力是要低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高校依法治校的法应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法律、条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范文)也要以法律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范文),使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而享受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权利,同时保证学校的管理合法。如一些高校都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以上处分就不能得到学位。这种规定显然与《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相冲突,是无效的。实践中的判例已经得到了证明。再从学生状告学校侵权诉讼案来看,很多是因为我们程序没有制度(范文)化,我们在对违规学生作出处罚时没有严格按法律程序实行,往往导致学校败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范文)化,一方面能起到规范思想政治工作作者的职责。另一方面发挥规章制度(范文)约束学生行为的功能,不过在规定学生义务时,我们要明确规定学生权利,以便具有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规范法制化。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社会整体利益向人们提出的应当普遍遵循的行为善恶的准则,主要是依靠人们自觉行为来维持,法律规范主要是借助强制性来维持。高校的道德规范建设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补充作用。在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形势下,道德规范有时会失去原有的规范和教育作用,高校在实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时,道德规范制度(范文)必须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加强道德规范的法制化建设,同时德育教育还要依法实施,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等。

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管理法治化

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就是“法律治国”,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范文),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法制化与法治化是不相同的意义,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因此,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规范规章法制化后,我们依然还要实现管理治法,才能使我们的制度(范文)法制付以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内在管理,存在说服教育,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活动开放性与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原有的管理模式很难开展学生工作。如近年来,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增加,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受到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加快实现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因为,法治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性,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在依法治校的观念下,法治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我们的德育教育的方法。法治化管理不能替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我们可以实行德法并治。

从建立的平等师生关系来看,现在学校在民事关系中,不在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这样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我们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管理者法律意识,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范文)要了解,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将导致更多的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003年7月7日

[]靳诺主编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004年9月

[3]周长春主编,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005年月

陈华洲、廖扬眉大学生维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006年第期

吴秀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初探[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法治思想教育篇2

关键词法治思想高校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探索执政理念的科学化,不断思考和实践以法律的理念和规则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多项法律法规的应运而生和不断完善,法律的价值和作用从未显得如此重要。中国共产党关于法治的理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成熟,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培养民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崇尚法律的精神和法律思维,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社会基础,也是大学生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思想前提。中国共产党的法治思想对于加强高校的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法治思想概述

(一)民主与法制思想。

中国几千年以来高度专制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建立起人民共和国,一个突出的区别就是对于民主的崇尚和推行。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为此进行不懈的思考和探索。1954年在谈到我国宪法的立法原则时说:“原则基本上是两上: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法律体现的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因此必须听取人民的意见,为人民利益服务,接受人民的监督。在领导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时,最广泛地组织全国各界参与,宪法草案征集了118万条意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在立法中的重要地位,是充分发扬民主的典范。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形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描绘了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原则、民主方式和理想的民主氛围。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突出表现在对于民主与法制的高度重视和对两者关系的思考。邓小平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和看法的改变而改变。”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绝不允许有任何动摇”。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通过法律的权威治理国家的科学途径,也是国家正确决策的根本保证。邓小平特别强调民主的社会主义方向,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不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我国的民主必须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党的领导决定着民主的方向,社会主义法治决定了民主的性质和保障条件,纪律和秩序决定了民主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这些思想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依法治国思想。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辛的探索过程,有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法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也有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法治的不断健全。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为此就要对党的领导制度进行改革,改变那种凭领导人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的人治传统,代之以制度的法律化、规范化。另一方面,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规章、命令和法律的关系,从而从制度上保证法律至上的优先地位,这些充分体现了从人治思想到法治思想的根本性转变。曾指出:“依法治国,有利于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落实,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并于1999年正式写入宪法。

(三)和谐法治的思想。

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都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维护。”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律作为维护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制定时遵从客观规律,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民意志;在实施过程中,程序正当、执法严明,公民有良好的法律信仰和意识,和谐的法治思想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持。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科学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和完善的法律监督,还需要全体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和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素质对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更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法治教育,大学生整体法律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仍然存在。不仅表现出法律知识的欠缺,突出表现出法律精神的缺失。反思高校法治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主思想教育的欠缺。

民主和法治从来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民主,法治因没有公众意志的体现而失去存在的基础,法律实施缺乏民主的关注难以实现公正,脱离民主的监督也就失去了监督的真正意义。而如果没有法治,民主失去必要的规范难以真正发挥作用。高校的法治教育中存在着忽略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制度的教育与实践,而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没在民主的生活和管理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活的和谐,没有民主习惯的一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人法律素质的缺憾,也会影响到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法律精神培养不足。

法律精神是指对法律的价值追求。具体为对民主、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安全、效率、人的主体性、人的解放等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中,应贯穿始终法律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公平正义感、良知与责任感、生命的平等尊严感。“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撞人杀人案无不说明大学生法律精神的严重缺失。大学生法律精神的缺失还表现为权利义务意识的失衡。有一些大学生确立了权利观念为核心的法律意识之后,极力回避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在强烈要求获得个人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同时回避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法律思维培养不足。

法律思维方式是在对法律的认知过程中,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具有法律特征的体现公正性和合法性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以法律作为思维的依据,以证据作为思维的支撑,以程序作为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理作为结论的理由和论证。法律思维把合法性当作思考问题的前提。在大学生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中,习惯于用感情因素代替法律因素,如周一超考公务员被拒录杀人案、马加爵杀害舍友案;重视结论忽略分析判断,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先有结论,然后去寻找理由,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绪论;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忽略程序和法理,如在校园东西被盗或借钱物不还等等遭遇侵权时,采取违法的方式去维护合法的利益。

三、我党法治思想对高校法治教育的启示

(一)培养民主意识,建立公正有序的大学生活。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应成为包括大学在内的社会生活的管理理念,并进行民主模式的创新。在大学生活中,倡导学术民主,以探索真理的精神博众家所长,成一己之见,改变文人相轻的传统落后习俗,创争鸣、尊重、探讨、协商新风。在学生管理方面,创新民主制度,如班务公开制度、学生干部轮流选拔制度、助学金、奖学金班级公开评议制度等。使每个同学充分参与集体、表达意愿,促进事务的公正合理解决。培养责任意识和能力,在担当责任中完善自我。形成互谅互让的和谐氛围,在尊重理解团结互助中健康成长。

(二)培养法律精神,树立法律信仰。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方略要求大学生培养法律精神,树立法律信仰。大学法治教育通过现实大学生各类涉法案件分析、加强法庭审理实况视频观摩、法律案件情景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法律课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度,在活生生的法律现象和法律实践中体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信仰。培养大学生的秩序和规则意识,法律的价值在于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应与集体、社会的利益相一致,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个人、集体和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培养大学生的公平正义理念,自觉尊重和维护每一个主体所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利和产权利。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的,帮助大学生重视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既重视实体公正又重视程序公正,提高用法能力和素质。

(三)提高法律素质,构建和谐校园。

中国共产党和谐法治的思想提示我们,法治是和谐的保障。高校要利用大众传媒如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大力进行法治宣传,建设丰富的校园法律文化,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在高校管理中,严格执行和遵守教育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满足学生的法律需要,培养学生的法律兴趣,锻炼学生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法律信仰成为大学生人格的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也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结语

我党法治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指南。只有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帮助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到来。

(作者:西安航空学院教师,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学与研究)

注释:

文选,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p300.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p146.

法治思想教育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高校;学生

一、我国法制教育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紧密相联的,法律规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宪法和法律都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律形式体现出来,社会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让青少年加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并树立公民权利义务意识。

二、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应

(一)积极方面

1.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家和高校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在本质上是国家和人民根本的利益,根本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党的意志和主张的本质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根本性质、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每个学生和教师必须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就已经注入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法制教育通过传授法律知识、传播法律理念,培养高校学生们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使学生们在理论上有所知晓、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在行为上有所适从。

2.法制教育是巩固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

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并不是不懂得献身祖国,爱国奉贤等精神的重要性。可是,一旦要自己将其付诸实际行动,就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由于犹豫、观望态度,个别学生甚至做出一些违法违纪之举。因此,首先必须运用法规制度的教育引导功能,让学生懂得献身祖国不仅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而且是每一个大学生法定的义务,以法制教育的形式促使思想教育中所坚持的原则在学生的具体行为中得以饯行,从而有效地保证党的思想和主张在高校的落实,激励学生更好地献身祖国建设。。

(二)消极方面

1.法制教育的任务:由公民的政治生活到法治生活。传统法制教育的弊端是比较关注民众的政治生活,使法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庸,对于民众的法治生活却不怎么关注。这使得法律与民众的生活距离和情感距离越来越远,民众对法律的疏远感越来越强。

2.法制教育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在宣传内容的重点上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法律条文轻视法律精神,二是重视实体法轻视程序法,三是重视小法轻视大法。从长远来看,这显然不能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终极要求,有弊大于利之忧:首先,基于具体法条的宣传使得宣传内容缺乏系统性、联系性,民众在学习之后很难对法律产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更不可能形成作为公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法律意识,无论是从知识获得的角度,还是从法律观念培养的角度,这样的内容安排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如何发挥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应得到更大发挥

1.完善素质教育理论

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

2.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可有可无。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

3.在教师中间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通过对教师进行普法知识的培训可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他们在培训的过程中所体会到法制的精神来教育学生,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法制的内涵,让他们知道做什么事情是违法的做什么事情是不违法的,使之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所以说加强教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逐步提高教职工法律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五五”普法把学校教职工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具有十分深远、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国辉,冷妹.论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报,2006(12).

法治思想教育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政治;行为教育;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8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27-0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介,过早的接触了社会的阴暗面,电视电影等科技产品,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其中的负面情节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包括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不能给以正确的引导,任他们随外界的影响而自由发展,后果将是无法想像的。而且社会也越来越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成为了直接的竞争力,学校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时,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做起。

二、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是责无旁贷,而且体育这门学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条件,譬如说,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学生会感到累、疲倦甚至是痛苦,但是必须坚持,老师要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克服困难,教导其不怕吃苦,贵在坚持。

(一)行为教育。体育教学的内容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譬如体育课时让学生自由选择活动方式,没有任何要求限制,有的学生可能会打打乒乓球或者羽毛球之类的,有些学生则会溜去图书馆、小卖部等等,达不到运动的效果或者完全没有参与运动,所以,教师应该要有全面的安排,保证每个学生的运动量,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很重要。上体育课应该是着运动装,老师在进行着装检查的同时也要说明,不规范着装可能带来的后果,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后也要立即进行纠正,老师发号施令时,学生应该严肃认真的对待,然后按照要求去做,保证老师命令的实施,当然老师要先确认自己的要求的可行性,在开展活动时,要有规律,有秩序,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如果是竞赛类的活动,则要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杜绝为了比赛结果而投机取巧,损人利己。

(二)思想教育。对于体育教学,集体主义思想很重要,不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强调集体,就算是一个简单的集合,也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参与和配合,如果有一人出列,队伍就不会整齐,所以集体主义的思想非常重要,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来教导学生,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在参加校运会时,整体的素质表现是一个很大的评分点,如果有一个人行为出格,就会影响整体形象,但是如果一个同学赢得了比赛,也会是班级的荣誉,在所有同学都为他高兴时,其本人也会体验到内心的愉快和喜悦,这是两种强烈的对比,在教育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时,这些实例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让每一个同学都知道自己代表不仅仅是个人,还有集体的形象,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把握集体荣誉感这一点,一次来培养学生热爱组织,热爱集体的思想,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无论在什么时候,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总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交往性,在与外国友人的交往中,爱国是最基本的思想政治要求,也正是因为它的交往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起到推动作用。首先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给学生介绍我国的古代体育文化,如华佗的保健操“五禽戏”,是世界的一大创举,还有中国的武术,气功,太极拳等,都是在我国的特殊历史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武术大家李小龙闻名中外,世界各国也纷纷邀请我国的武术运动员出访表演、传授技艺等,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民族遗产,还有由我国首创的足球、围棋、象棋等,由我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的娱乐项目,为无数的人带去了快乐,我国的体育事业也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运动健儿从世界性的运动会上拿回奖牌,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为我们的民族感到自豪。在了解我国的体育知识时,这些实例的讲解也是一种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三)道德情操教育。运动能提高人的思维活跃性,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学生大都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需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集中注意力,随时注意身边活动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这个时候的人都会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卸掉平时的伪装,譬如有的急躁,容易发脾气,有的沉稳、冷静,总能掌控好一切,有的则比较懦弱,容易放弃,所有的这些真实表现,都便于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不同的类型的活动来进行道德情操的教育。譬如长跑就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对于那些比较懦弱的学生,鼓励他们锻炼长跑,在第一次跑完后,就会发现坚持并没有那么难,以后继续努力,就会变得很简单,这样就会逐渐的克服心理障碍,变成一个坚强的人。集体比赛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凝聚力,艺术体操的教学是一种美的熏陶,在正确的引导下会使学生形成行为美、心灵美。通过对课程的复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真态度。

结束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持之以恒,体育教师应该挖掘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科的优越性,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汉中)

参考文献:

法治思想教育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素质;法制化;法治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student’sconsciousnessofsafeguardingtherights,pushingforwardmanagingtheschoolbythelaw,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illalteronidea,contents,activity,method;buildingupequalandnewrelationbetweenteacherandstudent;strength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student’slawfulquality;thenormregulationlegalization;managingtheruleoflaw.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lawfulquality;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系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然而,从2003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得到加强,学生的维权意识也相对日渐增强,出现了学生状告学校的事件。大学生新的行为理念同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活动等发生冲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法律视角下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活动、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在学术界上,一般学者认为学校与学生的存在两种法律关系,其一是特别权力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对学生进行行政管理的特别权力,它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是不平等;学生具有服从义务。其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原因是高校实行学生缴费上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形式多样化,鼓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然而随着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提高,高校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推进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我们还要在师生中还要建立一种平等的新型关系。高校在管理上具有一种特别的行政权力,但随着高校收费上学以来,在民事关系上,学生与学校是一个平等的主体,学生在实行义务时,还享受在校的权力。我们知道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纯粹是的“义务”型,是一种强迫式的教育,总是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往往会有一种逆反心理,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那种强迫服从的管制办法,向“权利型”的转变的理念,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特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一种新教育理念,也是作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教育手段。法律素质同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当具有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做到守法、懂法并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观念。

从人才培养来看,法律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的大环境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主力军,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也依法治国方针的需要,更是培养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正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易接受新鲜事物与思想,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大学生容易接触社会,对社会上不公平的事情会产生情绪化,如社会上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权钱交易等现象;在这个时候如能因势利导,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应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保障,更是大学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法律的本质来看,法律规范不仅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而且应成为人们自律的一种行为准则。法是保护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是保护各种合法权益重要武器,但是法在大多数下是拥有合法权益主体主动寻求法律保护,正如中国诉讼法上有一条“不告不理”的原则,这样就要我们懂法,具有法律意识,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从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来看,大学生法律知识严重缺乏,大多数学生不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明知受害也是不了了知,没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如学生外出做家教、打暑期工、消费等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拿取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现象。因此,在现在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时代,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时,要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以便将来能正确运用法律知识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规范规章要法制化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一个国家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在大学生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情况下,在依法治校的大环境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要针对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不进行制度建设,就会很难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依法修订。就目前大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来看,学校败诉的原因,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些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产生冲突,如果不对这些规章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必然面临更多的诉讼。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性的社会规范,并具有指导引、统一、评价、预测和教育作用。高校做事业单位,具有法律赋予的一种特别的行政管理权,但在法律的效力来看,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是不能以法律法规相冲突,效力是要低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高校依法治校的法应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法律、条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也要以法律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而享受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权利,同时保证学校的管理合法。如一些高校都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以上处分就不能得到学位。这种规定显然与《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相冲突,是无效的。实践中的判例已经得到了证明。再从学生状告学校侵权诉讼案来看,很多是因为我们程序没有制度化,我们在对违规学生作出处罚时没有严格按法律程序实行,往往导致学校败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化,一方面能起到规范思想政治工作作者的职责。另一方面发挥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行为的功能,不过在规定学生义务时,我们要明确规定学生权利,以便具有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规范法制化。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社会整体利益向人们提出的应当普遍遵循的行为善恶的准则,主要是依靠人们自觉行为来维持,法律规范主要是借助强制性来维持。高校的道德规范建设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补充作用。在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形势下,道德规范有时会失去原有的规范和教育作用,高校在实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时,道德规范制度必须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加强道德规范的法制化建设,同时德育教育还要依法实施,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等。

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管理法治化

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就是“法律治国”,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法制化与法治化是不相同的意义,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因此,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规范规章法制化后,我们依然还要实现管理治法,才能使我们的制度法制付以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内在管理,存在说服教育,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活动开放性与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原有的管理模式很难开展学生工作。如近年来,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增加,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受到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加快实现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因为,法治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性,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在依法治校的观念下,法治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我们的德育教育的方法。法治化管理不能替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我们可以实行德法并治。

从建立的平等师生关系来看,现在学校在民事关系中,不在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这样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我们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管理者法律意识,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了解,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将导致更多的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7月17日

[2]靳诺主编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2004年9月

[3]周长春主编,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陈华洲、廖扬眉大学生维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年第1期

[5]吴秀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初探[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法治思想教育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灌输;心理疏导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参与的活动形式,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所施加教育影响的各种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1]灌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普遍使用的传统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单一的灌输教育逐渐显现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误用,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新的发展。心理疏导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

1、科学“灌输”论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十分重视把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传播、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使工人阶级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变成为自觉的阶级,是无产阶级学说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也明确提出过自发的工人运动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但没有明确提出灌输的问题,较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的思想,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卡·考茨基,他提出:“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3]列宁肯定了这种观点,并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3]可见列宁十分重视向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灌输革命的理论和思想,并且列宁就“为什么要灌输”、“向谁灌输”、“灌输什么”、“灌输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已将灌输论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因此,我觉得灌输应该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列宁所使用的灌输这个概念,更接近于启发和开启人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带有贬义的灌输观念。

2、坚持并发展灌输教育

关于灌输教育问题,理论界一直争论较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党一直强调:没有正确的理论灌输,就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社会主义。因此,积极主动地向人们灌输马列主义,思想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灌输,可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灌输方法的陈旧和僵化,灌输途径的单一,使灌输教育背上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恶名。新时期,要求我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灌输教育的方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继承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批判的借鉴我国古代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在的国情,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教育主客体,教育环境的变化,创造出新的方法。科学的灌输方法,不是硬性灌输,应该是与时俱进,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是将“灌输”与疏导,对比,激励等方法结合起来的。

3、心理疏导是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价值多元化,这些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也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代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必须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的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4]心理疏导就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

4、心理疏导的内涵及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予以调整排除,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的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心理疏导,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都会产生困扰和烦恼,当人们无法自己摆脱心理困境时就会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因此,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会是心理疏导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或者说心理疏导人员就是一面镜子,疏导对象通过这面镜子看到自身的污点,也就是心理问题,并帮助使其摆脱,从这一点看,心理疏导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比较有针对性。我们党一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疏导以疏导对象的问题为中心开展心理疏导,凸显了对疏导对象实际问题的关注,也表明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理论到实际的发展趋向。

曾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5]青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面临求学、择业、恋爱、人际交往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使他们承受着很多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很大问题,感情问题的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自杀在大学生中也很常见,尤其表明心理问题对青年的困扰,心理疏导教育方法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提升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心理疏导是完善青年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临压力和选择,人们在权衡选择中的得失苦乐必然引起一些心理问题,减少人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去解决的任务。新时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关注研究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问题,心理疏导方法正是适应了调试人们心理,缓解心理矛盾的需要。心理疏导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了认识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手段,在弄清疏导对象心理问题的同时,对疏导对象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预防和善意的提醒,帮助他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结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在,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灌输教育的同时,要注意灌输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创新,并且还要加强心理疏导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科学方法,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丰富更灵活,使学生不再认为这一工作只是单纯的说教,要做到这些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2]新华网.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年10月24日20:58.

[3]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法治思想教育篇7

关键词: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党员干部

Doi:10.15938/ki.iper.2015.03.019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76-06

陈云是我们党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不仅对国家经济建设有着精辟见解和深刻论述,而且高度重视思想方法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今天,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当前解决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对于今后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结合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曾对党员干部提出:“努力学习,加强自己。学习什么呢?学理论,学正确的思想方法。”他强调指出“理论上、思想方法上搞好了,对党对革命是有很大好处的。”[1]就是说只有系统全面的掌握了正确的思想方法,才会把具体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才能做好。归纳起来,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坚持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陈云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定拥护者、执行者和捍卫者。而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来达到,否则就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说“调查研究很需要”。[2]对此,陈云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陈云对实事求是有着深刻的思考并认为:“我们常讲实事求是。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3]因此,对于做决策而言,调查研究是居于第一位的。陈云在1947年2月《怎样才能少犯错误》一文中指出:“我认为我们做工作,应当把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用在了解情况上。情况了解清楚了,就可以正确地决定对策。”[4]他在1957年1月《加强商业工作的政治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一文中又指出:“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这样决定的政策,才有基础。”[5]到了1962年2月,他又在《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一文中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6]由此可见,陈云对调查研究是有着深刻认识的,认为只有经过调查研究,制定出的政策才正确和科学。与此同时,陈云对调查研究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视的,因为要使调查研究取得实效,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手段。陈云基于长期实践而总结出:“搞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亲自率工作组或派工作组下乡、下厂,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另一种是每个高中级领导干部都有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通过他们可以经常听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7]他接着指出:“两种调查研究都有必要,缺一不可。”[8]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调查研究的方法更为重要,是因为它有“真、快、广”的明显特点。此外,他还根据工作实际,总结并提出了如蹲点调查、专题调查、请人上来谈话及随时随地积累情况等各种具体调查方法。

2.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在党内正确开展思想斗争,健全完善党内民主生活,解决党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达到党在思想上团结统一的根本保障。陈云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和增强党的团结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党内开展思想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武器。首先,指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陈云在1939年5月《怎么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中指出:“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宝贵的武器,虚心地接受党的批评是一个党员进步的必要条件。好的共产党员,对党的每个批评都必须以诚恳的态度、愉快的态度去接受和了解,以改正自己的错误。”[9]在1939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陈云强调指出:“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常常说,共产党员只有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才可以不断前进。”[10]“我要特别着重地说,领导着政权的党、领导着军队的党,自我批评更加重要。因为党掌握了政权以后,犯了错误会更直接更严重地损害群众利益。”[11]其次,陈云根据自己多年的革命实践,对如何实事求是的、正确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还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此,他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首先应从领导做起,检查自己有什么缺点,有什么错误。先检查自己,批评自己,不能只说下面不好。如果工作出了毛病,作为领导者,自己应首先承担责任,不能上推下卸,诿过于人。”[12]1938年9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论干部政策》讲演时,陈云特别强调:“上级领导人对下级的批评,务必要适当和正确,千万不要戴大帽子,因为上级领导人批评下级,与同级的同志互相批评所发生的影响不大一样”。[13]陈云还提出党员之间开展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和片面性。他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从维护党的利益出发,要坚持原则,要实事求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采取客观的态度。看问题要全面,要看本质,不要只看局部,看现象。”[14]总之,实践证明,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提高全党的思想认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本质是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正如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5]陈云重视学习,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16]但是陈云也强调学习不能空洞的学,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他响亮的提出:“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17]“革命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教育要一致起来。只停于实际,就不会有远大目光;只停于高远理论,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和实际两者不能或缺。看不见理论和实际统一,或者看不见理论和实际有别,都不对。”[18]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把书本上的东西读懂搞清楚是前提,陈云告诫说:“如果书还没有读懂,就不要急于去‘联系实际’,弄得牛头不对马嘴,还不如先把书上的东西读懂。读懂就是消化。”[19]而且理论学习的好坏对实际工作的成效产生重要影响,理论学好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也就顺理成章了。他认为:“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就会自然地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具体经验提高到一般理论,再拿这种一般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20]另一方面,陈云认为理论来自实际,而不是书本,所以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掌握真正的理论。他语重心长的说:“没有工作经验的新干部只在学校中学习,要掌握理论是不可能的。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地领会,因为理论是实际的反映,归根到底是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21]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克服经验主义,既要在思想方法上,在政治上和理论上,在党的路线上和政策上加强教育,又要扩充他们各方面的革命斗争经验,并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者结合起来。如果两者不是相辅而行,则提高政治水平和克服经验主义是不可能的。”“而思想上的高明和发展,只是因为这个人丰富地接触了并且理性地认识了革命运动中的许多客观事物。”[22]所以,在陈云看来,“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23]从上述观点我们不难看出,陈云不仅重视学习,而且重视实际,强调理论和实际要紧密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显著特点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生涯中,陈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概括和创新,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体现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本质要求。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一理论体系也是如此。陈云思想政治方法总是致力于回答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比如,在延安时期,面对物资困乏和财政困难的实际,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陈云认为:“现在是这样,将来是这样,共产主义社会也是这样。如果政治第一,业务第二,病人快死了,他可以不管,‘我要开政治座谈会’,这就没有社会分工了。永远是业务第一,政治第二。实际第一,书本第二。”[24]在三大改造已经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条件下,陈云认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七分经济,三分政治”。他指出:“商业工作,包括卖鸡、卖蛋,都有其政治意义。”[25]之后,他进一步指出:“商业部门的领导同志,一天到晚忙于非常具体的经济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不够,这样就容易产生事务主义。如果不注意扭转,就会变得目光短浅。”“我们不重视这个问题,就是带有原则性的领导方法的错误。那么,倒过来,‘三分经济,七分政治’,行不行?这也是不行的。”[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陈云仍然强调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抓好。他说:“在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党风;在社会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27]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指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外好的管理经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入,直接的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因此,陈云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得以提高,以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法治思想教育篇8

一、“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理论机制

所谓“中介拓展教育法”,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为由政治理论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且“三要素”相互之间是通过“中介”联系的。依据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将政治教育、道德纯洁、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任何一种基本要素的教育.都将通过中介与其它要素发生互动,进行拓展教育,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朝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确立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三要素”为基本内容要素,任何一种要素都不可缺失:二是在培育过程中必须始终以“中介”为纽结,使“三要素”相互沟通、相互转化、协调发展。“三要素”、“中介”是“中介拓展教育法”的两块基石,“三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中介”则是“三要素”培育过程中的着力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是物质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事物与事物或事物内部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联系又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正如列宁指出:“仅仅‘相互作用’一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毫无疑义的,根据联系与中介的统一性,三要素之间的联结中介则也是必然存在的。为研究方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作出以下的理论假设: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两两要素之间为一个中介地带,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三个中介地带依次排列为第工地带、第11地带和第111地带。在每一个中介地带中.至少存在一个中介要素.通过这些中介的联结。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从整体上实现了整合。这里对中介的理解应把握以一F两点:其一,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联系范畴,不仅是指某一具体的联系载体;其二,它运动、变化于’‘三要素”的两两要素之间,并兼有相邻两个独立要素的性质和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相互之间的过渡要素(如图)。

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模型的理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要素逐步发展为较高级要素的过程.这种渐进发展的过程是有序的,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低级要素是高级品质要素的基础,没有稳固扎实的低级要素作基础,高级要素将难以形成。例如一个人政治上的坚定性,离不开坚实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不仅低级要素对高级要素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且高级要素对低级要素也具有巩固和导向作用。这种相互联系正是通过相互间的中介实现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三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多维性的,每一个要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每个要素相对独立的变化,都将通过中介要素的互动使“三要素”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要优化每一项教育要素,而且要通过发掘和优化中介要素使整个系统结构得到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培养人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4.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表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三者既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心理教育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道德教育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中间层次,是人的政治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政治教育则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最高层次。制约着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定型。

二、“中介拓展教育法”的实践运用

“中介拓展教育法”通常可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针对教育对象现实思想问题的主要方面,从某一要素人手实施定向教育,着力解决已存在的或有这方面倾向的现实思想间题,即找准教育针对性的着力点;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解决了主要的现实思想间题的基础上或与解决现实间题同步进行,以中介要素为纽结.通过“中介”的联结、互动和转化,向另外两个要素实施拓展教育。即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工地带、第地带),以“良心”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i地带、第11地带),以“良心”和“法律理念”为中介,向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同样,在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时,也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11地带、第l1地带),以“法律理念”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进行拓展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例,革命的理想信念,从本质上说属于政治思想范畴,它不可能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就牢固树立,只有在具备理论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社会实践体验的青年时期才能逐步形成。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问题,人在出生之初就有个性心理,而后开始形成伦理道德品质.最后才具备包括革命理想在内的政治品质。

一般而言,政治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政治观点,经历什么样的实践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伦理观点,经历什么样的道德熏陶。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政治品质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它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功能。所以.在进行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第地带中介要素“法律理念”的发掘和强化.就能促进道德品质向政治品质要求的方向发展。由于“法律理念”是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一个范畴.是介于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之间的一个过渡要素,所以。以“法律理念”为纽结,道德品质也对政治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撑和巩固作用。事实上,对广大青年来说,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一个具有诚实品格的人,在政治领域就能更好地追求真理,服从真理;一个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的人,就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而对领导干部来说,虽然他们的理想信念已经树立,但加强道德修养对其政治品质的提高仍然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具备廉洁奉公的品质,就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尚的情操,就能有力地抵制各种诱惑。可以说,在过去,我们的前辈如果不冲破旧社会的道德束缚,不树立“敢于造反”的新道德观,就不可能走上革命道路。那么,在今天,我们如果不维护新的道德规范,不同各种破坏道德的倾向作斗争,也很难成为树立革命理想、实践革命理想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由此可见,将理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促进人们道德品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因此,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以中介要素“法律理念”为抓手将二者结合好了,才有利于达到政治坚定、思想道德纯洁的目标。有利于促使教育对象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同步提高、协调发展。

同样,在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品质教育之间的第111地带,“正气”则是联贯人的“身心之气”至“浩然之气”的中介要素。正气是反映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和精神状态的一个范畴,发端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通常表现为习气、情感、意志等),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浩然之气”)为最高境界,是联结个性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的纽结。在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这个“浩然之气”是指革命的气节,高昂激越的爱国正气。显然,“浩然之气”的形成,其实质就是“正气”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气的变化牵动着个性心理品质与政治品质的变化,个性心理品质与政治品质的相互影响也通过“正气”而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不能仅停留在政治理论教育的层面进行教育,而应在革命理论灌输的同时,通过“中介拓展教育法”拓展到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得到全面的发展。

法治思想教育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提高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1.1采用案例教学,真实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现实案例是非常常见的,并且这些案例都是非常有冲击力,也有信服力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些案例都能产生非常直接的心理感受。而在高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不过在此过程中,应该更加侧重优秀教师的事例,因为这样的事例更具代表性,也更能激发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其他教师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学习其精神。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心理状态,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因此通过一些优秀教师的案例就能够帮助其他教师增强心理健康,并且增强教学质量,达到培训目的。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推举身边的优秀教师为榜样,分析其教师的优秀之处,而在思想品德相关培训上,教师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榜样,向其学习。

1.2采用情境教学,生动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在学生眼中是比较枯燥和无趣的,即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其中很多知识也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只是纯粹的理论教育,那么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此,在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时,可以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教师能够学会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然就能够更上一层楼。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而教师在教学前就应该对学生会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想,并思考好答案,当学生不理解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重复讲解。为了培养教师的耐心,就可以利用情景,让教师模拟课堂教学情况,同时,教师也应该养成写日记或是写总结的习惯,通过写日记和总结,能够让教师对自己进行及时的反思,看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的对策,同时,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那么枯燥,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2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采用讨论的方式,灵活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一定有自己的经验和长处,而不同的教师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但是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求同存异,因为差异是无论如何都存在的,而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主要就是给予教师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差异,那就包容这种差异,吸取其他人的经验。每一次培训都能够带给教师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在培训中得到提升。而在对教师展开的培训中,可以不必推举某个教师进行讲课,而是可以根据某个案例或是某个观点,让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将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而小组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可以是不同的科目,因为这样就能够从多方面对案例或是观点进行分析。同时,在不同的思想汇聚之后,也许就能够迸发出新的火花。对教师展开的培训中也可以根据某件事物发散思维,让小组之间先进行讨论,讨论完毕之后,推举其中一个教师进行总结,最后再结合不同小组的看法,作出点评。并可以将其延伸到教学中,比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如何解决,而学生又会如何反应。

2.2采用实践教学,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高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知识培训时,应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实践检验教师的心理健康,并且通过实践也可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品质,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不足之处,也可以便于教师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教师在实践中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思想政治知识。不过高校很少组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相关培训,虽然思想政治相关培训对教师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高校应该多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或是参与心理品德演讲活动,让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演讲,而演讲的听众可以是本校师生,也可以是校外人士。学校也应该鼓励教师加强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和对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当教师学习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就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也受到良好的影响。

法治思想教育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4-0138-04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塑造人、教育人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作指导。方法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途径、技术和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正是通过方法才得以把思想、政治、道德理念富有成效地施于教育对象。为适应时展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良性期待,改变效果不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必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对传统的方法体系进行改进和思考,开拓新的视角,美学方法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依据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和实效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关学方法创新

新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还比较尖锐;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经济竞争激烈,阶层分化加剧,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等思想政治意识出现急剧变化和多元化趋势,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以上的双重诉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近年来十分重视对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的重要思想,并重视规划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分强调了工具价值的作用,过分运用了以“灌输”为主导的过程和形式,有时还会导致部分教育对象的心理逆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思潮,怎样让大众接受这些成果和思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正是适应了这种诉求和期待。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契机

一个学科门类、学科系组乃至一门学科,能否在一个国家站稳脚跟并取得较快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育的支持程度。每一项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学科门类和教育的支持。2005年,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几年的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硕士数量逐渐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入和更加科学,研究范畴不断精细和更加开阔,相关成果不断出现,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众多需要研究问题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和发展迎来了更加灿烂的学术春天,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搭建了一个可供研究的平台。

(三)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美学是通过感觉体验世界的方式,与理论的认知方式相对,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美学的目的是为着扩大美学的应用领域,使之无愧于一门全面完整的关于美的科学,并且加强这门科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广泛、密切的联系,从而更多更好地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的目的。美的发展历程证明,教育理念自古以来就与人类对美的追求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人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古老的审美命题,更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念。然而,过去的各个时代,教育过程对美的追求是极其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活动美的关注越来越多。随着美学与艺术理论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我国学界也非常关注,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对于这个命题的探讨,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才有意义,其中包括美学思想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当然也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现代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要求很高,以美学理论作为指导,寓教于乐,用艺术的形式去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运用美学和艺术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双方授与受的美学规律的。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从其最初意义上说,源自我国古代的德教方法。“诗言志”、“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乐以教化”等古代的“教化”方法,西方的席勒、近代的王国维、蔡元培等提倡的“美育”思想,都是主张运用美学手段对人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通过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塑造人们的心灵美,即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培养人们感知美、鉴赏美、再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本身就是一门关于人格的学问,它的宗旨就是要引导人们在对美的认识探索和追求中指导、提升人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创造人格美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蕴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具有审美性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手段和范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含有审美因素的艺术方法,也可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范畴。但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应用的认识不足,概念、涵义及建构体系至今尚未提出。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美学理论,运用审美及艺术手段,创造富有艺术性、审美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提高受教者的精神境界,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功能不是仅仅以求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改善为唯一目的,同时,它还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精神境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个体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教育效果。美学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具有工具和技艺的价值,又有人格陶冶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美学视角、引入美学观点,运用独特的审美及艺术方法,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纯理性和功利性弊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和可信度。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意在采用美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载体以及环境的美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式的审美艺术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评价等都采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关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维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意识。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原有的人类社会实践及认识基础上,遵循自身具有的知识、观念、情感、语言与思想倾向,结合现实去思考、理解、提炼和归纳思维对象或客体信息,使之形成固定的深层心理意识的活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客体即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双向互动,传统主流的思维方式就是借助语言的理论“灌输”,达到施教的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导言》中就曾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列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发扬光大,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建国以来,对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采用的是这种灌输的教育思维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适应现实的教育环境。教育家杜威认为,向美的艺术靠拢,正是教育应当努力的目标,那么也可以说,向美的艺术靠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中国古代已有“礼乐教化”、“美感文化”等美学思想应用于道德教育的思维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开阔视角、拓展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教育境界。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基本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次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尝试性、创新性、开拓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必须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本着提出概念、构建理论、实践应用的基本思路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进行科学、系统及具体的研究,尝试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体系。首先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美学及艺术理论等为指导,借鉴美学和艺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从人、审美、创造、实践的内在逻辑性加以研究。必须借鉴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实践经验,如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杜威等相关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借鉴中国传统“礼乐教化”、“寓教于乐”等美学教育思想及近代蔡元培、王国维等的美育主张,以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通透性梳理,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系统地研究。其次,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创新实践策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的,这是方法创新的重点和落脚点。那么,创新应体现为教育者作为活动主体的美学方法设计和创造;体现为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的审美需要和期待,注重培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欣赏能力;避免内容枯燥乏味和缺乏新鲜感,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接受能力,通过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美,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持久魅力。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内容及实践手段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型方法。

把审美意识进行物化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它通过把枯燥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美的语言和形式,转换成形象的审美意识,并通过教育艺术加工过程,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和简单说教难以起到的作用。席勒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席勒的这段话说明了审美型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作用。审美型方法主要表现为语言、图画、情境、氛围等方式,通过教育者带给受教者以美感,使受教者在专注、兴奋、释然中获得教育中的审美愉悦。

2.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型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型方法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方式、途径、手段等的综合、巧妙运用,精彩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使受教者得到感染、启迪、熏陶和激励,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一种方法。如语言艺术、批评艺术、案例艺术方法等。不仅如此,艺术还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用特意的能动方式进行美的表现和创造,引发美的意境和情感。所以,艺术型方法也创造审美,与审美型方法互相兼容。

3.思想政治教育“移情”型方法。

情感性是美的特征之一。从美学的角度讲,任何关系人的活动,要想产生出美的效应,必须伴有情感。美最容易唤起人的情感,给人带来欢乐和鼓舞。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目的,必须通过情感这个中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审美交流艺术,传递思想、政治和道德信息的同时,伴随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这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交流过程中借助情感的美学范式达到施教目的。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艺术之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如果没有情感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进入审美化境界,就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之花就不能结出丰硕之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理性思维过程,又是情感思维过程,必须是情与理的交融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移情”型方法的核心是教育者的情感性,教育者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激起受教者的情感体验,以煽情的方法提升受教者的关注度和接受效果。

4.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是利用某种自然条件或人工创设的模拟情景展开教育过程,使受教者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教育的快乐或愉悦,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体会和启发,达到陶冶人格、升华境界、改进思想的一种美学教育方式。体验式教育虽然不是知识的传授,但在体验中能够吸取知识,悟出人生道理,使人的态度、品格、素质和心理感受等非智力因素异常活跃,特别适合于健全人格及爱的教育方式。前人讲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实践,强调知行统一和亲身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就是创造美的情境,使人身临其中,感同身受,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之美。

.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实践手段

1.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美

曾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教育内容是受教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认识对象。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角度看,教育内容是受教者的审美和认识对象,它能够使受教者引起注意并产生深刻的美学感受,易于吸收及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必须得到充分考虑和挖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为枯燥的理论,或者为官方文件,很难引起受教者的兴趣,更谈不上认同和接受效果。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美,应该力求在符合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前提下,重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美学转换,有意识地考虑到内容和理论的审美维度。使内容体现出真理性和价值性、科学性和崇高性的真善美的统一以及幽默、诙谐、深情和流畅的艺术效果,使内容美的因素得到充分展示,使各种形象的富有感性色彩的美学形式,被人们掌握,化为永久的信仰和行动的指南。

2.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的观点。从马克思关于美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对象既包括施教者,又包括受教者,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的观点是一致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也是从这两方面来说的。培养施教者的审美素质,目的是更好地运用美学方法进行审美创造,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审美化。此外,施教者通过自身的审美素质影响受教者,培养受教者对美的不懈追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需要和追求。对受教者进行审美培养,就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美”。“教育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美。第一个层次是教育手段美……第二个层次是教育活动美……第三个层次是教育产品美。”也就是说,对受教者的审美需求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有很多需求,美的需求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设计目的就是满足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需求,达到教育目的。没有审美素养的人,即使是美的事物也是徒劳的,具有感知美和审美素养的人才能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意蕴: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主要依靠美育和艺术教育。美育和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美育本身包含的培养高尚人格的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一致之处,美育必将对塑造完美的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