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行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50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文化

办好职业教育,是德、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社会经济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0月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应该讲,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具体落实文件法规的精神,更快、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是横亘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尽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些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这些形形色色“策略”,要么缺少整体性,要么为功利主义所趋动,或者鲜有现实关怀,因而削弱了自己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应有文化发展的视角。

一、职业教育的文化特性

关于“文化”有多种界说。卢梭认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把文化看作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a·哈维兰在《当代人类学》中指出,文化是一系列的规范或准则;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是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1];而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则把文化规定为“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其中主要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与物质生活等三个方面。我们这里所谓的文化是一种较为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具体的文化形式,而且是指一种稳定的生存方式,蕴涵着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视角,有这样几层含义:

首先,把职业教育视作一种文化。从组成结构看,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职业教育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包括场地、建筑、设施、器材等;制度文化是指对职业教育活动作出规定和安排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制度乃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2],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用的环境,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更深层次的需要;精神文化包括职业教育的活动的精神及其成果,是以职业教育理论、意识、观念、心理等形态存在的文化。著名思想家曾言:“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在文化的构成中精神文化最重要,是人类创造性和自由本性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从发展机制的维度看,职业教育文化又可分为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和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是指以职业教育传统、经验、礼仪、天然情感等自在因素构成的职业教育方式或活动图式。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则是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的职业教育方式或活动图式。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和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或张力构成了职业教育文化进步的动力机制。

从职业教育文化的概念出发,我们发现职业教育也应具有这五大特性:

第一,属人性。文化为人类所特有,因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是人类区别动物的根本特征。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提升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生幸福和社会发展;第二,历史性。文化不同于自然和人的先天遗传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积淀,是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的活动的产物。职业教育发展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如德国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英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行会制度;第三,群体性。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只是个人的偶尔的行为或者只被少数人所进行而不为群体和社会所认可是不能健康发展的。第四,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企业教育摸式。第五,自由和创造性。职业教育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体系是一种亚文化,但决不是它们的依附与复制品,它有传承社会文化的职能,但更有自己独特使命和主体性,否则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视角就是在对文化本质的理解基础上,遵循文化的规律,利用文化的因子,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所谓遵循文化的规律,就是要把职业教育看成一种亚文化,职业教育既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殊性;利用文化的因子,就是运用文化所隐含的独特理念和教化要素,如地域文化、英勇人物、故事、法制伦理等,形成促使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的环境;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就是要以优秀文化为导向,净化职业学校的育人环境,培育和谐的教育氛围,实现职业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地区文化、社区文化之间的高度融合,达到建设学习型学校,发展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需要的目标。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家们关注的重点,但传统的教育哲学只是看到了文化对教育的规定性,把教育看成是文化传递和复制的手段,而未注意到教育的内在性、超越性、主体性的品质。对此,斯普朗格认真指出“教育是文化过程”。文化过程包括文化积淀(传统)、文化的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文化过程是一个“积淀”到“传递”再到“创造”的无限循环过程。故而,也可以把教育看成是一个从客观文化价值到个人主观精神生活的转化过程:个人在接受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同时,内在地创造了掌握文化财富的新人。凯兴斯泰纳也认为,“个人的教育成就,只能求之于各种文化材料中间;而文化材料之结构与形态,则又须部分的或全部的适合个人生活形式在发展阶段的结构与形态”。(3l基于此,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可以表述为,通过职业教育与文化的互动,通过文化反思、否定之否定,在培养创造性、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文化视角的具体策略

在政府、社会和职业教育界共同努力下,这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又有新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总量达到了560多万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从2002年以来连续提高,2004年我们抽样调查统计的结果已经达到了94%、95%;独立设置的高等高专院校已经达到了1300多所,在校生总量已经达到了600多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招生达到了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但“繁荣”的表象下面依然掩藏着许多隐患,这就是许多专家所提到的生源质量下降、投入不足、教师素质不高、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由社会经济和主观认识所引起的,实际上都有深刻的文化原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文化精神。梁漱溟也指出,“其实,一民族之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文化使然:西洋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印度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中国人之有今日全由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莫从抵赖;也正为古圣人的道理行得几分,所以才致这样,倒不必恨惜”。[4]据上面对职业教育文化的理解,笔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文化路径作如下思考。

(一)不断提升和普及职业教育的价值。

从哲学的层面讲,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而人是一种精神存在,其一切行为都受到其信奉的价值、观念影响。谁也不会否认,德国之所以拥有让世人艳羡的职业教育,是因为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制造,重视职业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视为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的共同行为,是德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原动力,是企业生存与竞争的手段,是个人生存最重要的基础及个性发展、感受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特别是企业界人士更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5]而在日本,“由于认识到对企业内员工进行培训,是一种比设备投资更重要的投资,所以日本企业对所属员工进行培训蔚然成风,实力越雄厚的大型企业,就越重视企业内教育,”[6]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价值系统是轻视劳动、鄙夷技艺,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而以墨家、民间等为组成部分的非主流文化又有重视手工劳动的一面,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在打造我国职业教育精神文化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地吸收、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理念,也要批判性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优先要做的几件事是:

1.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提升职业教育的理念。

完整的职业教育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已达成共识: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知、情感和技能。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巴黎)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指出,职业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文明的复杂结构的基础之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成为符合每个国家需要的终身教育系统的一部分”。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培养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促进继续和独立学习。

2.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和习俗。

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理论研究和社会经济实践已有充分的说明。但为何家长还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职业学校,多数企业仍不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笔者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还只停留在一些专家、领导人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等“精英”的头脑中,而大众并不理解、认可职业教育的价值。“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世界和文化根基没有发生真正松动的情况下,停留于纯粹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外在的、表面的文化启蒙无法兑现文化转型的承诺”[7]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不乏这样的教训:由于群众不觉悟、不参与,美好的愿望最终归于失败。因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职业教育在改善自己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中的作用。笔者建议国家应该设置法定的职业教育节、技工节,褒奖通过职业教育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士。如,可以把每年的6月某日,定为“鲁班节”;同时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也应定期开展以活动、举办一定仪式,强化劳动光荣、技术工人伟大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和习俗。

(二)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积累,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理论研究零散、肤浅,使用话语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特征。人类已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创造、占有和使用的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实际上,一个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协调发展也取决于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程度。近一个世纪多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波折,是与我们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把握有一定联系的。恩格斯有言,一个民族只有站在思想的高度,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们一方面要以开放的胸怀,批判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吸收、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同时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独立自主地开展本土职业理论研究和积累。尽管,我国历史缺少职业教育研究和实验的传统,但也不乏成功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真知灼见。从春秋战国的墨家到近现代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从唐朝的律学、算学,到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工农速成学校,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技艺教育、学徒制、做中学等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和发扬。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思想,如,蔡元培实利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利教育、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都有穿越时空、辉映古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职业教育思想涉及职业教育功能与地位、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办学方针、“手脑并用”职业教育教学原则、职业道德教育等。他主张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提出建立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大职业体系;他指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核心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他认为“吾国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莫过于生计。根本解决,惟有从教育下手,进而谋职业之改善。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天愿相与始终也。”[8]职业教育要走社会化、平民化和科学化的办学方针。总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其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结果,是西方先进国家教育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瑰宝。我们只有学习、研究、继承并加以发展,才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成果、新思想,如“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等等,也都具有时代特色、中国气派。如果我们能将他们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极的研究和推广,必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开辟了文化的道路,使文化代代相承,另一方面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倾向,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特点往往成为教育的民族模式。”英、美、德、日、澳等国家职业教育的发达得益于其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制。马庆发教授在其所著《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一书中把德国5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秘诀总结为3点:(1)把国家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2)国家重视、企业支持、个人需要三者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基础,办好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共同利益的内在需求;(3)在这一共识下,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子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丁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权益和义务。自1994年以来,我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制,但总体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很不完备,对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权益和义务未能进行明确、合理的安排和规定,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缺少一个良好、稳定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快制定《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职业教育章程》、《职业学校总协定》、《失业对策法》、《技能鉴定法》、《企事业单位用人法》等法规,并使之构成一个有机体系,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应体现下述精神:

1.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融会贯通。统整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人人皆学、时时、处处能学。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举办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责任在政府。实践表明,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与措施等。

3.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没有行业、企业的主体性参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难以体现”。国家通过法律明确、具体规定企业自培、支持职业学校等责任和义务,使企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为国家意志。[9]

4.就业准入。“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成为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普遍法则。

(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重塑职业学校文化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职校是由普通学校改造而来,大部分职校教师也都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或普通中小学。这些先天“不足”造成了我国职业学校“文化”的贫瘠、苍白。近年来,人们对我国职业学校发展进行反思时,总会有这样批评性的言论:“学校定位不清”、“办学目标不明”、“课程是普高的压缩饼干”、“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活动中知识灌输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职业道德、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等。所有微词,集中到一点就是职校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未能完成自己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要抓住契机,重塑学校文化:

第一,总结本校历史,借鉴外界资讯,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教师的共同愿景。职业学校要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目标出发,明确自己学校类型和市场定位,采用适切的经营方针和专业发展策略,实施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

第二,以人为本,加强教师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乐于育人的教师文化。教师要从过去的“黑板上种庄稼”变为“实验田里教插秧”,从“训兽师”变为“育人者”,从一个教书匠变为专家型教师。也即教师要从以往的“日常生活态”进入一个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交融的状态,即教师不能满足于以往凭经验教会学生一门学科知识或一种劳动技能的情形,而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实践与反思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第三,职业教育不是失败者的教育,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终身学习者、社会建设者的思想,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建构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学生带着自信走进学校,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学校给他们提供也不再是面目可憎的书本知识和冰冰冷冷的机器和仪器,而是人性化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和实实在在的精神关怀。

第四,坚持人格本位的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包括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训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在内,突出职业伦理、职业能力培养,既满足社会需要和竞争需要,又满足求学者多元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文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0]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内涵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一种整体发展,也是一种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相协调的发展,更是一种特色发展。它主张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稳定与改革、积累与创新之间关系;它追求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统一。它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实践,它主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根本信念、有自己的路径、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关]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顾见光、高云霞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36.

[2]B·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65.

[3]凯兴斯泰纳.陶冶过程的基本原理[m].

[4]徐洪兴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74.

[5][6]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167.

[7]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9,

[8]黄炎培.中华职教社宣言书[2],1917,1.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2

[关键词]行业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创新战略

[作者简介]顾亚莉(1970-),女,江苏南通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财务管理。(江苏常州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江苏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10SJB63000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17-03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业高职院校是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企业主办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该类高职院校诞生于特定的职业教育历史时代,并以满足行业企业特色化的人才需求为办学宗旨。行业高职院校的前身多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逐步升格。教育部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11年,行业高职院校已占我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1.38%。但是,随着我国政府行政改革事业的稳步推进,为精简行政办事机构,提升行政主管部门的运行效率,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纷纷与其所属的行业高职院校脱钩;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主业与辅业分离改革进一步将行业高职院校推向市场经济大潮中。在从传统的接受行业部委或企业单位管理的隶属地位向具有独立办学权的市场经济实体性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行业高职院校表现出的不适应在给其生存造成困局的同时,也给其建构新型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行业高职院校的转制不仅是隶属部门的转换,而且意味着学校所扮演角色和发挥功能的转变,直接影响发展的具体取向和运行方式。行业高职院校应当深度挖掘高职教育文化创新战略的内涵,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变革路径,并结合其所在行业企业的特色来制定理性、务实的特色化高职专业建设战略,以更好地提升行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行业高职院校服务所在行业企业的能力。

二、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文化创新战略

(一)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校企文化协同发展战略

高职教育阶段是高职学生实现从学业生涯向职业生涯转型的历史关键期,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桥梁。高职院校应当密切跟踪行业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高职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协同发展的有效对策。行业企业文化是由各行业企业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构成的组织文化形象,它具有与行业企业经营目标相匹配的独特性、对行业企业传统的继承性、与行业企业经营环境协调发展的相融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等特点。

具体而言,行业高职院校首先应在坚持以我为主的教育文化基础上积极汲取行业企业文化中的有益养分,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高职院校持续不断地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积淀、定格和升华的过程。高职院校必须在对其发展战略所处的环境做出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从行业企业文化中汲取适合教育市场化趋势的竞争文化,为高职教育注入勇于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拼搏型文化。行业高职院校应当密切跟踪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与行业企业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合作领域与内容,促进行业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协同发展。行业高职院校可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的竞争性文化和职业文化来熏陶学生,通过组织企业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有效增强学生对未来职场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行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品牌文化来强化其教育品牌文化,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品牌建设应首先定位其职教品牌形象,并基于此来增强高职院校对生源市场的吸引力及其对内的凝聚力。高职院校可从职教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新视角切入,为高职教育品牌建构解决规律性和框架性的系统问题。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化教育品牌管理组织架构并成立以校级领导为核心的教育品牌管理办公室,以强化教育品牌管理的执行力。教育品牌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教育品牌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二级机构进行常态化品牌建设检视,以有效掌握教育品牌的运作状态,及时推出教育品牌建设的优化方案。

(二)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创新型文化系统变革战略

为有效突破传统高职教育文化对高职院校体制创新的束缚,在落实特色化教育文化创新战略的过程中,行业高职院校决策者应注意如下问题:

1.高职院校应当强化务实型职教文化制度建设。传统的学术文化氛围偏重于务虚型教育文化,这使高职院校的校内制度建设缺乏务实文化特色。行业高职院校应采取有力措施,力促高职文化从抽象战略层面落实为可行的具体措施。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将宏观教育文化战略目标细分为若干战术目标,使其特色文化制度落实到每个班级和每位师生。高职教育规章制度建设是落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行为规范,是促进学生自由成长的制度保障。行业高职院校还应建构支持行业特色型教育文化的高职教育文化相关规章制度,以有力的制度保障来增强其特色文化的可执行力。

2.深挖行业高职院校精品文化工程建设以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首先,行业高职院校的精品文化工程建设应当定位于高职教育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协同发展。行业高职院校多为工科背景,因此应积极开展以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科技文化活动,通过组织高职学生积极参与省市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将业余文化生活与科学技术素养培养融为一体,形成独具行业高职院校特色的科技导向型校园文化氛围。其次,行业高职院校的精品文化工程建设应当定位于以制度建设来强化高职核心文化理念。高职院校应将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整合,以文化建设来弥补制度建设的空缺,以制度建设来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的边界,使高职生浸润在独具特色的高雅教育文化氛围中。行业高职院校可在高职生中推广高雅教育文化。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高雅职业教育文化不仅有利于促成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成果的落实,而且可迎合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想,充实其业余生活,增强其自组织式管理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坐标和行为规范准则。

2.行业高职院校应从健全职业教育监督治理机制着手来为高职教育办学质量优化提供机制保障。行业高职院校应建立多维职业教育监督机制,以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内部监督机制。行业高职院校在举办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和教学问题具有深层次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根源,且该问题难以在当前高职教育监管机制中解决。多维监督主体可提升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中各种问题的甄别能力,帮助高职院校健全内部教育机制运行规则和制度惩戒功能,有效压缩学校管理层利用手中权力获取权力寻租利益的空间,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良性运行提供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保证。行业企业等高职教育用人单位引入多维的职业教育监督机制框架中的高职教育监督机制建设思路将实现监督权与受益权的统一,监管者对高职教育体系运作中各种弊病的监督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外部权威或道德软约束,而是依赖于监督者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维护的利益硬约束。作为来自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职业教育监督者,对高职教育运行机制违规行为的监督将有效保障其获得合格职教人才的权利;高职院校则可通过监督制度创新的方式来获得一个低成本运作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监督治理机制,以有效处理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各种冲突,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教育机制保障。

四、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化专业建设战略

(一)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特色化专业集群建设战略

专业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载体、服务区域经济的纽带,也是衡量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行业高职院校必须贯彻实施特色化专业集群发展战略,通过专业集群战略来推进高职教育资源重组,力促行业产业集群建设与高职教育特色化专业集群建设的对接。

1.推动产业集群与高职专业集群的协同发展。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资源管理机制,以贯彻实施高职院校专业集群战略为接入口,推动高职专业集群建设战略目标与高职所在行业的产业集群建设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当前,我国企业市场竞争格局已摆脱以企业为基本单位的竞争模式,企业需要借力产业集群来联合应对市场竞争。行业高职院校应在其所属行业的产业集群基础上建设其专业集群。具体而言,首先,专业集群应以服务对口行业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为建设目标,在结合行业产业系统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专业体系和专业结构,实现在高职专业体系中教育资源配置整体最优化的目标。高职专业集群建设有助于高职教育资源向核心专业领域靠拢,在强化核心专业办学实力的同时,也将有助于通过核心专业建设来拉动弱势专业建设的效果。其次,专业集群建设应打破按传统高职专业分类目录设计的思路,确立产业集群对口型专业集群设计思路。高职院校可结合行业内产业集群建设方向,将跨越若干专业大类的专业整合为一体,以便更高效地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专业人才供给服务。最后,高职专业集群建设应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并有效支持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当给予与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职专业集群以政策与财税支持,充分调动行业高职院校建设切合地方特色经济的人才需求的专业集群的积极性。

2.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专业集群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的融合。产学结合是推动高职院校提高其办学实力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专业集群建设与产业集群建设紧密结合的黏合剂。由于产业集群建设要求行业企业在地理空间层面的聚集,高职院校应当与本地区行业企业深化合作,有效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源供给,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工厂实际生产流程,采取结合生产、针对岗位、按需施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封闭式强化训练,以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应当突破以单个高职院校与单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主的传统产学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区域经济范围内多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为区域经济体内各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人才服务。在推进专业集群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建构有效的专业集群建设效果评估机制。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成败可以在与区域产业集群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评价标准,全力提高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内容与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适应性。

(二)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基于优势专业的教育品牌战略

1.高职教育应当通过强化在高端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来打造高端职业教育品牌。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核心任务是提升其教育服务质量以谋求学校在教育市场上的声誉,从而为高职院校赢得更为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通过塑造具有良好美誉度和较高满意度的高职教育服务品牌形象,高职院校可以获得高价值的品牌增值收益,并用这份增值收益来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投入上的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决策层强调建设独创性职业教育品牌的重要性,集中学校办学资源来为传统优势专业的教学设施与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学院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制向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多媒体授课制方向升级,数字化课程开设比例已逐渐成为学院课程教学的主流模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核心专业理念上明晰思路,着力培养职业素养高、心理素质强、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扎实且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从而有效规避制约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2.行业高职教育应当以创建品牌课程为切入点来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具体而言,从课程观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确立以服务行业人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开发理念,将行业意志贯彻到高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从课程功能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当将培育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作为课程开发功能的指向。从课程内容建设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考虑行业企业新聘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并兼顾对学习者的人生阅历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因素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和娴熟实践技能的合格高职毕业生。从课程建设水平评价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当将行业企业引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并据此建立多目标导向型课程建设成效评估体系,以凸显课程评估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以课程评估来促进行业高职院校服务行业经济建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兰小云.我国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3(10).

[2]刘国生,欧阳恩剑,刘铱.行业高职院校转制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3

关键词:文化职业教育文化双元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面对新形势,职业教育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直以来,在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存在一个问题,举世闻名的德国“双元制”的成功教育经验,为何在引进我国后,发展却大打折扣呢?本文将从文化视域分析以德国“双元制”在中国“水土不服”为代表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从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方面探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文化,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谐发展。

一、“双元制”折射出来的职业教育文化差异

斯多克曼在2000年出版的《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合作的效果——在中国实施的政府和非政府项目的比较》一书中就指出“双元制”模式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项目运作推广辐射作用小;毕业生就业前景与成本投入不成比例;社会认可度低等。认为“企业支撑作为职业教育组织模式的德国双元制的推广”有一定的阻碍。原因是过分关注体系的移植而忽略职业教育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出现许多问题状况。

(一)物质文化差异

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在获取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投入方面一直是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还是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甚至仍然是政府包办的形式。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方面没有形成一种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良好环境,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资金相对匮乏,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也相应滞后。由此也产生了教师待遇问题。职业教育教师待遇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经济上没有竞争力。同样,在学生方面,成本投入与就业环境、经济收入都不成比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社会认可程度也不高。所以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相反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下,资金投入方面是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双元制”的运行,最终的实际收益者是企业。因为“双元制”培养出来的生源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能熟练上岗,从而给企业省去了培养成本。在市场利益地驱使下,企业愿意成为职业教育投资的“主力”,会更积极地对职业学校进行资金投入,也会以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报酬留住熟练的人才。“双元制”模式运行环境下的职业教师和产业工人在经济地位上相对是比较高的。

(二)制度文化差异

法律方面。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使职业教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但在职业教育立法方面却只有1996年9月1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目前也在不断修订完善中,但《职业教育法》仍然对职业教育许多重要且具体的环节缺少必要的规定,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设力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每一项法律法规都不能得到相应经费的有效配套,导致资金落实不到位,法律也没有起到更好的效力。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869年政府就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和《工业法典》,以法律的条文规定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结合。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也是西方国家中比较严密和详细的职业教育法规。1981年制定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了进一步修订,以提高职业教育立法的适应性。

政策方面。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一些地方和人员仍然不够重视、投入不足,从而造成学校条件不好。加上正面宣传普遍滞后,社会舆论有偏差,招生也基本放在所有批次之后,造成考生、考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对职业教育都有片面认识。这些都与我国的政策不重视和执行乏力是分不开的,没有形成一种国家层面的政策文化氛围。

企业制度方面。中国的企业负责人的行政任命机制决定了他只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负责,企业盈利与否与他关系不大。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形成市场化。无论是企业文化与校园的衔接或者是对校园资金的投入,企业的负责人都会在没有市场压力下,认为此举可有可无。“双元制”的实施也在企业制度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国外企业老板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技术产品才能生存,如果墨守成规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这为“双元制”的运行提供了市场基础。而我国制度文化的缺陷,阻碍了职业技术市场的振兴。

(三)精神文化差异

社会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深深秉持“述而不作,论而不行”的思想,同时也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对于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工始终是一种轻视的态度,始终认为技工是一种劳力的工作,加上在当前环境下技工的经济收入和人事制度也处于弱势地位,导致整个社会氛围对技工的认可程度不高。

校园方面。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衔接,没能建立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同时,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实际,课堂教学呆板,课程设置僵化,教研创新滞后。校园的硬件设施和生态设施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建设,具有“职”气息的职校文化环境也难形成。反观德国文化的求真务实精神和崇尚技术实践的传统,严谨的研究态度以及从经济发展上重视职业教育,对于德国的崛起和腾飞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德国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尊重,不仅在经济地位上得以体现,在社会生活上,他们尊崇“技术人文”,并不认为做技术活的是“治于人”的地位低下的“劳力者”。人们普遍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一样,都是社会所必需的,它们之间无轻重之分、贵贱之别。在社会领域里,许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熟练的现场技术人员都是得到人们尊重并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另外,在“双元制”模式下,德国的企业文化也渗透到职业院校里,形成了具有与市场紧密相连、具有企业特色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并逐渐建立了自身独特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文化

(一)物质文化构建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对于教育经费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的经费必须加大倾斜。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一对矛盾共同体。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素质支持,经济的发展又能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成为职业教育投入的主导,营造一个适合“双元制”运行的环境。让企业认识到与职业教育的衔接能带来丰厚的收益,即让企业从经济效益上看到真实的回报,并认识到这样的合作前景是一种和谐的双赢局面,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主力”,才能更愿意拿出资金进行对职业学校的投入。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的衔接,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宣传扶持,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经营者具有创新的眼光和远见的卓识。

校园建设方面。加大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如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以及花草树木等生态设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创造了人。”学校环境实际上是一种“隐形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修养。

除了“硬”性设施的建设之外,还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科研设备等这些“软”性设施,使教学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和步伐,走在市场前沿。

(二)制度文化构建

健全和完善法律机制,尤其是针对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通过调研,有针对性的修订和出台相关的职业教育法,强化细节,完善相对应的资金配套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宣传应以国家层面的高度自上而下进行社会舆论引导。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向人们宣传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让人们看到职业教育是处于国家战略发展地位,与普教、高教一样,是社会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实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文化的认识。逐步淘汰对普高、职教的“贵贱”有别这种不平等认知。当这种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进而形成社会认知并成为共识,良好的氛围就会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条件。

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无论从数量和地位上仍然是主导,所以要谈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正视国企的实际情况和发挥其主导作用。当前形势下应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以市场为核心,转变国企经营理念,走市场化道路,让国企负责人面对市场,融入市场竞争,从制度转变上促使国企形成与职业教育衔接的观念。

(三)精神文化构建

中国传统观念里轻视“劳力者”的观念根深蒂固,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文化宣传外,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应处于前沿宣传阵地。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认知和选择。因此,家长应该转变观念,理性面对当前就业难和技能型人才缺乏的市场供需矛盾。正确认识到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从思想根源改变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形成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人才观。个人观念的渐进改变和以此的点滴积累,将会影响并改变整个社会的认知和共识。

优秀的职校精神文化不能一味地复制、模仿普通学校的校园文化模式,其精神文化建设必须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同时结合当地经济特色,不仅要突出“职”的特点,更要突出区域性“职”的优势和特色。融进更多区域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

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经济的腾飞,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关系,除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经济文化传统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促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周和平,胡玉霞.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的中等职业教育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

[2]徐朔.职业教育的文化视角——兼论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正[J].职业技术教育,2007(第13期,第28卷)

[3]张英杰,徐涵.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化[J].职教论坛,2007(15)

[4]包国庆.职教发展的深层障碍——中西职业教育的文化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6(9)

[5]刘诗能.文化视阈中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9卷第4期)

[6]刘义国.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4

[摘要]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高职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规范高职行为、提振高职士气、凝聚高职人心、引领高职发展理念的一种专门文化形态。在构建高职文化时,应该保持自身特色,多层次与全方位地学习世界文化,借鉴、引入适当的行业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最终提升高职文化的自主性和人文品格。

[

关键词]高职文化基本特征高职教育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何智明(1973-),男,四川南充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四川德阳61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立项重点资助项目“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川建院[2012]66号)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25-03

近3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发展前景不尽如人意,造成高职教育后续动力不足,进而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层次发展的平衡性。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职文化底蕴浅薄、内涵缺失。高职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应该抓住其特征,采取适当策略进行系统性构建,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一、高职文化的定位及内涵

为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服务品质,巩固高职教育的历史地位,构建系统的高职文化是必然要求。在我国,高职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较短的现代高等教育专门文化,必须遵循大学文化的发展模式,在吸收行业文化、区域文化的部分内容和传承高职院校的源头——中职、继续教育的部分文化内容基础上,通过新型职教师资引进、校长遴选等途径,引人大学文化并逐渐积淀。正因为其历史渊源和植根环境的不同,使高职文化具有专门性、独特性。

理想的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凝聚的高职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规范高职行为、提振高职士气、凝聚高职人心并引领高职发展理念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了高职精神、高职物质、高职制度和高职行为。虽然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职文化的历史不长,底蕴略显单薄,但是自其诞生以来,高职文化就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自觉性。一方面,高职学人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阶段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掘新的构建途径,使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想要奠定自身名副其实的社会地位,在招生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增强吸引力,提高社会认同度,就必须从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几个方面丰富自身内涵,主动构建独具特色的专门文化。

二、高职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文化形态,高职文化有着自己的一般性特征。

(一)高职文化是职业性与专业性相融合的文化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专业是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而设定的,是为了培养某个特定领域的高层次从业人员。职业性是高职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为严守职业纪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方面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高职教育应“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里所说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就是对高职教育及其文化的专业性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这里的职业道德就是职业性要求,而职业能力则是专业性要求,把职业性、专业性同就业率一起作为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就是要求高职教育把职业性与专业性融合在一起。“可以说,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没有了职业性,就无所谓专业性。”

(二)高职文化是面对基层的高层次文化

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无论是其自身还是其培养的人才,都必须贴近社会基层和工作一线,为最前沿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服务。因此,高职文化从目标而言是面对基层的文化。1999年11月教育部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高职教育也肩负着知识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的重任,从这个层面来说,高职文化又是国家和民族高层次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它的学术要求并不像普通大学那样的深远博大,但是在追求真理、塑造完美人格、实现技术创新与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上绝不亚于普通大学。实际上,高职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类型,就是面对基层的高层次文化。

(三)高职文化是以实践为中心,结合理论建设的文化

“职业教育要特别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切实给学生以一技之长。”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职责。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可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来说,高职教育要把实践性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高职文化必须在实践精神的引领下,打造高职物质,构建高职制度,约束高职行为。高职文化必须富有实践性,这一点区别于一般的大学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文化不重视理论建设。高职毕业生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学习了比较全面并富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帮助高职毕业生不仅仅知道在工作实践中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更加均衡的教育类型,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更加紧密、更加合理的教育类型。

(四)高职文化是在区域和行业限制下的开放性文化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规模较小,招生和就业范围仅仅局限于一个省,甚至某一个市、县;同时,高职院校一般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依托某个行业建立起来的。因此,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特征。但是,高职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分支,具有开放的本能,“惟其开放,才使大学文化引领社会进步。”高职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它一方面从自己所植根的城市汲取营养,继承并促进所在行业和区域不断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它还跨行业、跨领域借鉴其他类型文化,不断融合与创新,是一种在地域与行业限制下的开放性文化。

三、构建高职文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文化的基本特征,妥善运用有效策略,通过对高职精神、高职物质、高职制度、高职行为的主动构建,扩大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树立高职教育品牌,确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一)以专业建设为基础,深入借鉴与引进行业文化

高职教育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尽快融入行业,为公司和企业更好更快地创造效益,就必须让自己的学生尽早学习企业文化,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在保持现有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和最新技术,把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企业文化纳入进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必须让学生参加企业的毕业实习外,在大一大二阶段还应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学习行业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同时,也可以邀请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领军人物、著名企业管理者到学院作行业和企业文化报告,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企业行为,感受行业企业精神。此外,高职院校甚至可以适当引入行业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学习行业企业的制度文化。为促进行业创新,高职教育也可以以自我为中心,学习与引进跨行业文化。

(二)面对服务第一线,不断提升高职文化自主性和人文品格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毕业生耐心细致、脚踏实地地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作贡献。高职教育虽然以注重技术性和实用性为根本,但是也要防止滑向功利主义、唯实用主义、唯专业主义、唯技术主义和唯市场取向的庸俗化方向。高职教育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教育理念,不能被市场和就业需要所控制和绑架。因此,在构建高职文化的时候,应当也必须面对服务第一线,通过文化创新和理论熏陶,不断提升文化自主性和人文品格。

(三)努力夯实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创新文化

高职院校肩负着传承文明、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不过,高深的学术研究并不是其主要功能。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职院校需要夯实学生的基层观念,使他们能够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从思想意识上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高职文化又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文化,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会使既有理论显示出缺陷和不足,特别是传统技术很快就会被新技术所代替。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人工智能化的时代,知识创新体系和创造能力成为决定国家和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是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石。而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来源,高职教育最重视实践,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首先应该尽到的职责,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职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家黄炎培说:“我承认职业教育的贡献较大一点……物的方面,获得制造上的新发明,事的方面,获得方法上的新发明。”由此可见,高职文化必须涵括与提倡创新精神,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精神。

(四)保持自身特色,多层次与全方位学习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均立足某一区域,也基本局限于某一区域,在进行文化建设时,理应不断挖掘行业、专业和地域的历史,进行文化的自我再造,这是高职文化的自身特色。如果没有这种特色,高职院校及其教育与文化就将变成“四不像”。另外,高职院校要与全国甚至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沟通,保持开放性。只有开放,高职院校才能不断自我完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屹立于高等教育之林,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与高职文化必须在开放的基础上,保持中国特色;而在全球化时代,“高职文化的建构语境必须具有与国际高职教育相互吸纳借鉴的‘兼容采借机制’”。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组织,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不可能绝世而独立。在当前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学校之间、行业之间、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是大势所趋,高职教育正好可以借助这样的发展机会,立足区域,以我为主,走出学校,走出行业,走出区域,走出国门,进行多层次与全方位的学习。

[注释]

①②⑤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21):8,8,8.

③曲克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对立统J[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4.

④林永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特色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18):42.

⑥刘晖,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J].高教探索,2006(3):30.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结合

在这个企业文化盛行的时代,只有树立好企业文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而企业思想教育则是党组织在企业中开展的各种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在加强企业的全面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促进企业凝聚力的增强,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点

(1)共同点。首先,两者的目标一致,两者都是为了企业目标和企业发展服务的,旨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建设着重于打造一种企业精神,让企业员工能够拥有共同的正确的市场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则着重于企业员工的理论教育,旨在通过教育让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其次,两者的根本任务也一致,企业文化建设旨在通过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让员工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实现工作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育优秀员工,通过思想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创造性,让企业能够拥有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再次,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两者密不可分。(2)不同点。首先,两者的方式不同,企业的产品、厂房、工作环境等都可以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加强管理来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则主要依靠教育,通过引导、沟通、鼓励等方式达到教育员工的目的。其次,两者的内容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物质方面的文化,还涉及精神方面的文化,具有比较鲜明的企业特色。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局限于思想问题,存在共性,不具备企业特色。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

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传统的教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市场的发展都给人们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企业如果不从思想上、内容上和形式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整,就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果具有有效的载体,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载体,企业文化建设帮助营造文化环境、建造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等,这些都能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企业员工产生一定的激励和调节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深入员工的内心,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产生而开始生长的,它与企业共同成长,随着企业的发展一同发展变化。企业文化经过不同形势不同情况背景下的发展,能够不断淘汰消极的成分,沉淀积极的成分,最终发展成为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越来越鲜明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建设服务

首先,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方向问题,即是否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企业文化也必定要收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引导,具体表现在思想理念、道德规范、行为标准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上。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中心思想正确引导企业员工,让企业员工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能够正确看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其次,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企业员工提高政治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最终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企业员工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展示天赋,同时培养更多的能力,让企业员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一同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通过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来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员工创造性的作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两者的关系,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文化建设,充分运用企业文化这个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让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相互渗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让员工和企业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晨.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6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化内涵意义途径策略

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走高起点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来适应以“新课改”为标志的现代教育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对教育的重视放到了国家发展的高度,甚至国家安全的高度。教育的发展靠专业化的教师,然而教师的“非专业化”极大地制约了教育的快速发展。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非专业化”,表现在理论上,是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表现在实践上,语文教师的工作仍然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通过反复操练,让学生习得一些解题技巧这样机械简单的层面上。根本不能让学生高效的学习,更不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这与新时代下“新课改”的要求差距实在太远了。这样的语文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还没有走上专业化的道路。21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面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专业化发展的人;使得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和尊严”,使得教育获得飞跃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了解专业化的重大意义、内涵和途径策略。

一、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是指语文教师在社会分工中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等保障机制,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它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或水平,如学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社会地位等。达到了一定的语文教师职业水准的人才能从事语文教师这一职业。像医生、律师、建筑工程师一样,成为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

二、语文教师专业化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是指语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可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以达到或超过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师专业性要求的发展完善过程,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

语文教师要成为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是一个“动态”的境界,是“与时俱进”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行为,时刻需要不断调整创新、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与考验。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情况并知道促进自己专业发展途径策略。

三、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要在自己的职业上有精彩的表现,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依赖较强的内部动机,满足生存发展需要。一个选择了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在自己的事业上有精彩的表现,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一辈子所从事的工作都不热爱,要想有所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其次是必须热爱学生,教师的工作对象不是死的机器,想怎样操控就怎样操控,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天真活泼的不成熟的人,人是有情感的,对教师的工作是有正效应或负效应的,因此,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跟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学生才会支持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到新课程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感受,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再次,语文教师还要正确认识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要把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语文教师在忠于自己职业操守的同时,还要懂得创造并享受自己的职业生活。有了爱、有了责任、有了享受,才会描绘出美好的语文教育生活蓝图,从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持久有效的动力。

四、语文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途径策略

(一)制定自我语文教育生涯发展规划

语文教师应制定自我职业生涯专业化发展规划,对影响自己专业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扬长避短,使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更为顺畅,更好更快地走上专业化成熟的道路。

(二)在学习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中获得专业发展

理论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多学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实践。对自己专业化发展要有一种自觉状态,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调整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行为方式和发展规划,努力达到理想的专业化发展境界。

(三)在积极参加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各种培训中获得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校本培训是以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为导向,以语文教师的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为培训内容,以语文教师自觉参与、主动发展为原动力,以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最终目标。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应让语文教师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成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主人。

(四)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中获得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深度参与教研活动是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研究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理解和改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研活动主要以校本教研为主。校本教研必须与学校语文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分析语文教师群体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寻语文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破解语文教育专业化发展过程的难题。

(五)在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能高效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课题研究往往是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的突出的重大难题而进行的,当然也是语文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中的拦路虎。课题研究学校往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财力,历时几年对阻碍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求突破。语文教师参与研究,对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语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少语文教师对课程研究心存畏难情绪,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参加,或虽然参与却不积极,这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基地,要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心,以系列化研究为主要形式,把科研贯穿于“新课改”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参与立项专题研究,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题研究交流会,以科研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在参与“新课改”校本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主张,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要求教师从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课程研制者的角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专业化成长舞台。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语文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丰富专业知识;通过课程的改编整合,通过把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交流、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教研能力。教师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研究者”,语文教师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增强,职业理想得到升华。

(七)在语文教学实践的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

所谓反思,是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对自己所有知识、行为、观念等进行评价,针对反思中的成功与不足,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稳定知识的显性化。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日臻完美。如果语文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的判断、反省与批判,那么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也不一定与教师个人的独特经验成正比。如果语文教师不进行反思,那么这些经历将一直是朦朦胧胧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断地经历着,又不断地忘却,致使教师的经验系统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属于自己个人的独特经验,从而使得那些具有极大潜在意义的经历失去了应有意义。可见,教学反思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把他的经历升华为真正的、富于个人特色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因此,“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依靠教学反思作为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面向未来、社会效益显著的工程。我们一定要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甚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去看待教育、看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从国家的整体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高度去落实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策略,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广大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走专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专业化发展之路,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中韬主编.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德伟,孔锴主编.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2005.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7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文化;农村教师;阻滞;重构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文化

(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强调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以及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结构可分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专业精神是教师在信念、追求上充分表现出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识包括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特殊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与教师教育实践直接相连的特殊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第二个层次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蕴涵在教师个人或群体中的独具的文化特质,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具体来说,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的反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育理念;二是价值体系;三是行为模式”。其中,教育理念是教师文化的支柱,价值体系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行为模式是教师文化的表现。

农村教师的所处的特定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他们具有纯真、质朴、勤俭、善良的性格,带有传统农业文化的烙痕,但农村教师身上又无不藏匿着现代文化的影子,农村教师经常在这两个不同的文化时空里进行角色转换,时刻不忘捕捉来自城市的文化因子并将其融入农村教师文化。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在通向现代性和课程改革的征程中显得力不从心,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研究指向专业发展的农村教师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教师文化重构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教师文化,应该在专业化视阈下予以重构,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新型教师文化的诉求。农村教师素质低下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教师知识素养的极度欠缺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必要加强农村教师文化。当前,农村教师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不一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阻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文化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激励着教师的行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挖掘农村教师群体的资源。通过专业合作寻求同事间的互动,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教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专业内涵,这也是当前迅速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村教师文化重构十分重要。

二、农村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滞

(一)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1.教师专业意识淡薄。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市县农村教师做了调查,在回答“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或事业”时,认为教师是一项职业的占50.2%,认为教师是一项事业的占46.8%,认为教师是一项专业只占3.1%。不少农村教师认为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在机械的、年复一年的教书生活中形成了思维惰性,对教育缺乏激情,不愿意、更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此类教师在一所学校占较大比例时,将阻碍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特征的教师文化氛围的形成。

2.自我成长意识薄弱。由于农村生活的清苦,不少农村教师似乎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丧失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动力。有些教师常常把学生的提高与教师的发展相对立。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问题意识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

3.自身知识陈旧老化。教师的知识可分为“实践性知识”与“内容知识”两大类。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决定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其自身的成长。笔者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在一些小学,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的比例相当大。这些教师观念较为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方法落后。尽管他们在道义感的驱使下,尽职尽责,却仍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些农村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由于自身知识不足,很难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来解读,更不能通过教学内容而展开师生共生互动的知识阐释和文化建构。

(二)农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偏差

1.教育的工具取向严重。工具理性思维的教师文化,往往产生的是单向度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缺乏自身价值的意义追求,更不可能实现教师个体的内在价值。然而,当前社会看重的是教师的外在的工具价值,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传递性而非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工具性价值取向在农村中小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就是教学工具;教师认为学生就是考试工具;同时把自身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被完全庸俗化了。这样,教师成为物化的人,受自然所操纵,受工具理性所支配,渐渐丧失了生命的激情。

2.教育目标的城市倾向较重。当前,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远远不如城市,因而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往往成为评价、淘汰、更新和发展社会文化的标准。作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的农村教师,虽然对城市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却很难改变自己弱势的生存环境,也很难追求与城市人等同的发展机会。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向其传递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观念。

3.农村教师职业精神的式微。物质文明相对城市十分匮乏的农村地区,农村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不再纯粹满足于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在“利”和“义”的博弈中,由于经济利益所驱动,容易滑向“利”的一边。笔者在河南省部分学校调查发现,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方面,46%的农村教师只求过得去;10%的懒散马虎、敷衍塞责;在对待学生方面,20%的教师冷落歧视差生,50%的教师虽然不冷落歧视差生但也不给予特别帮助,34%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约有22%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教师职业道德不尽如人意,其职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教师行为失范

教育规范是制约学校成员个人行为的重要途径,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农村教师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主要以“口述与板书”为主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教师中心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单向的信息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被限制;另外,知识本位主义影响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认为完成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

2.教师与教师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往往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仅靠自己的教学经验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之间既无深度的交流,更无真诚的沟通与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3.教师与家长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人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监护人对儿童学习缺乏关注,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师也缺乏与监护人交往。这样,就阻碍了教师文化向农村社区传递的途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日益趋于边缘化状态。

三、专业化视阈下教师文化的重构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理论素养,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教师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实践及文化反思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通过文化主体精神的觉悟与唤醒,对自身文化与发展的自知,逐步实现对自己教师文化的不断超越。研究者认为,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self—made),而不是“被造”(be—made),教师发展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自助”。随着“反思性实践家”(re—flectivepractitioner)教师形象的提出,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而通过改进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水平,实现专业自主。“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不断地学会教学,教师的终生学习或专业发展必须是自主的”。处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既有现代文化内涵,又有农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教师文化,以适应农村教师自身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应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加强师德修养

农村学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对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应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是农村教师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国教师文化经过了圣贤文化——官僚文化——公仆文化的发展路径。目前,这三种文化特征在我国农村教师文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笔者认为,农村教师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他们有着低层次的物质要求,也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当代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以教师的无私奉献来换取农村教育的发展,以牺牲教师的利益来减轻国家的负担,是不可取的。农村教师不能缺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基准和个体需求,只有这样,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才能拥有教师个人的幸福生活,才能塑成农村教师的完美职业形象,才会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

加拿大的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也指出:“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故而,农村教育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更要致力于学校教师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教育变革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文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因此,新课程首先是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追求。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推行新课程,必须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其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能否塑成与新课程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农村教师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否则,如果农村新课程改革过分苛求物质条件,很可能因条件缺失导致农村新课改停滞。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新的课堂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融合现代教师文化的教育理念,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四)转变教育教学评价观,提升农村教师的评价能力

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助于强化受众者的某项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教师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及体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包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方面去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多种可能性的发展打好基础。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标”的教育评价观,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服务应试为主向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文化对接;人才培养;职业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其重要职责。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办学模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逐渐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1],校企进行深度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5月,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明确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一要求为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指出了新的改革实践方向。

1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校企合作中大致存在两种文化,即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2]。两种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发展过程和组织载体,它们在校企合作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实现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对接即是要减小两种文化的冲突,促进两种文化的互补,加强两种文化的渗透,增进两种文化的融合,实现两种文化的有效对接,共同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需要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实现良好对接。进行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校企之间良好合作

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是职业教育育人的关键,校企合作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办学。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若过多的强调经济效益和短期利益将会导致校企合作教育的异化。其校企合作异化的表现包括:缺乏对教育育人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关注;教学服务组织成为执行企业生产任务的组织,失去其自身的教育管理职能;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在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合作中失去发言权,沦为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附庸。以上这些异化表现若任其发展,必将严重危害校企合作的基础,导致校企合作失去自身本应有的属性和特色,造成校企冲突日益趋向激烈。

(二)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的自身特点,使其拥有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市场信息和社会变化更加敏锐,导致企业往往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有着更加强势的地位,企业会表现出越权现象,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育管理等合理的育人活动进行干涉,其结果导致学校教学失去教育价值内涵,教育教学变得过于指标化、数量化,严重影响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自主空间和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会由于自身僵化、盲目、保守的文化,对企业的合理诉求视而不见,无法走出校园对当前社会和产业的变化进行实时追踪,缺乏进行自我及时更新的能力,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轨。因此,校企合作中应保持院校、企业双方有着各自合理的权利边界,进行充分、有效的文化对接,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渐开展和日益深入,“双师型”教学团队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取得良好l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面对企业注重实效、更多面向短期利益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的育人性要求使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及长远发展。这种企业和院校对人才目标要求的冲突往往使教师徘徊于两者之间,在两者的夹缝中左右为难。无论教师选择哪一方都会带来心理上的困扰,服从于企业短期要求,则会使教师削弱对教学的主动探求;服从于学校的育人要求,又难以符合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要求。

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所带来的这种冲突,若不及时给予重视并加以解决,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教师心理冲突的日趋激烈,进而导致教师健康水平的降低和发展能力的受限,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对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进行良好对接,将会使教师拥有更和谐的心理状态,更容易对教师职业产生幸福感。此外,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接受并认同校企合作,在更多的校企合作问题上开展讨论和交流,使校企双方在更加理解、更加包容的状态下进行合作,促进职业教育良好发展。

(四)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校企合作为其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得到自身将来职业定位和发展的信息。但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冲突对学生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如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孰轻孰重?是学习那些工作后能立竿见影产生效果的技能,还是放眼未来,学习那些对自身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方法和素质”?

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有效对接能帮助学生在认识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需求信息,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美容行业知名企业广东华好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共同组建的。华好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强技能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美容化妆品行业管理及服务人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好集团有限公司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服务于地方经济及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在“互利共赢、合作自愿”的基础上,校企双方构建了理事会领导下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华好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七人组成,企方委派四人,校方委派三人,理事会主席、华好学院执行院长由校方人员担任,理事会副主席、华好学院院长及副院长则由企方人员担任。此外,校企合作双方在办学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框架协议下的校企合作长效办学机制。为保障华好学院校企合作的规范、高效开展,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权益,理顺华好学院的运行体制,校企双方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文件,并规定每年召开两次理事会共同商讨校企合作办学的重大问题。

以上各项改革措施为华好学院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对接提供了交流平台,为两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为校企文化实现对接提供了充分可行性。

2校企文化对接的美容化妆品产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华好学院自成立之初,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满足美容化妆品行业需求的人才,在各项体制机制的保障下,大力推进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交流,通过校企双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融合,校企文化的对接已具备一定效果,并以此为契机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进行充分有效对接的基础上,华好学院将工学结合全方位地融入华好学院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课程标准的制定、专业教材的编写、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运作等方面全面深化了校企合作,形成了“三双、四跟、五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双、四跟、五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是指:“三双”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和学徒),教师具有双重角色(院校教师和企业顾问)、领导具有双重责任(院长和总裁);“四跟”是指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管理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五对接”是指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有效对接为构建“三双、四跟、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为校企合作朝着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证,为校企双方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基础,从而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符合美容化妆品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华好学院与广东省相关中职院校构建了中高职衔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一般而言,区别于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从自身发展角度而言,相比于中职学生,高职院校更愿意吸纳普通高中学生就读。但从美容化妆品行业实际需求出发,中职学生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为行业发展所需;而且,中职学生相对较短的人才培养周期也更容易满足美容化妆品行业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缺口。在企业务实、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文化影响下,华好学院突破常规,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建设,在自主招生的宣传、笔试、面试内容与方式的设计和实施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正是因为有了企业文化的参与,华好学院并没有按照传统院校的选材标准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从实际实施效果看,中高职衔接进展十分顺利,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美容化妆品行业企业的欢迎。

(三)突出实践操作专业能力课程的选择

专业能力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环节。围绕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华好学院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深入研讨,从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开设了一系列富于行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如:美容美体学、中医美容基础、亚健康预防与调理、美容会所经营与管理、化妆品学等。

由于企业文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企业文化的注入使华好学院开设的课程与传统理论型课程明显不同。华好学院开设的专业能力课程十分突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动手能力,更加注重学生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更加关注学生完成学业后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上。校企双方文化的有效对接为华好学院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强大支持。

(四)情景教学“校中厂”实训基地的建设

华好学院“校中厂”实训基地按照“学校出地、企业出资”的模式进行建设,实训基地包括技能教学实践区、理论教学与研讨区、服务区和办公区,设有形象创业实训室、中医技能实训室、多功能课室等。该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化方式运作,功能划分合理,对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华好学院实训基地在校企双方的反复沟通、充分论证下,完全按照实际经营环境进行建设,整个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布局都体现出了企业文化特点――“发现美,经营美,创造美”,实训基地为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提供了充分保障,为学生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华好学院实训基地已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

(五)优势资源互补教师教学团队的搭建

华好学院师资队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学校教师承担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企业教师承担专业技能及实操课程的教学工作。华好学院师资队伍“双师型”特征明显,整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企业教师长期入驻学校,与校方教师一起做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教师的进驻不仅带来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市场信息,也带来了企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在与校方老师持续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校企双方教师不断增进彼此了解,加深彼此认识,使双方以更加包容、理解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双方老师的交流是校企文化交流十分重要的方面,校企双方老师的互相认可、彼此欣赏为校企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打下了十分扎实的基础。

(六)填补行业空白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

华好学院扎根市场需求,发挥校企优势,共同编写了《美容美体学》、《美容会所经营管理》、《美容网点开发与维护》、《中医美容基础》、《行业与企业认知》、《皮肤护理与形象修饰实操》、《中医推拿与按摩技术实操》、《亚健康预防与调理》等多本精品教材。源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及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精准把握,《美容美体学》和《美容会所经营管理》两部教材于2013年9月获得了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立项。华好学院在成立不到三年的短暂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教材建设成果,校企双方间文化的有效交流和融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彰显行业特色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华好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美容创业项目――“园美空间”、化妆技能大赛、各种各样的美容协会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不仅彰显了美容化妆品行业的鲜明特色,也为企业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提供了良好渠道,为更多校方人员了解美容行业提供了窗口,更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间的交流发展提供了机会。

3总结

华好学院自成立之初,便具有了极其鲜明的“校企合作”特征。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发展,校企间进行文化对接十分必要,华好学院自身特殊的办学体制机制为校企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华好学院依托自身优势,以校企文化有效对接为突破口,以提升自我内涵发展为目标,进行了诸多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成果,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从校企文化对接的角度总结华好学院各项改革措施,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针对各种问题,提出如下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一)职业院校应不断更新教育办学理念,积极进行校企合作

目前的职业院校受到传统院校文化的影响仍然较深,相比于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特色尚未完全彰显。但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职业院校勇于面对并适应这种要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对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念进行不断更新,以更加包容、开放的人才培养理念,投入到校企合作中,通过不断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各种问题矛盾,逐步形成合作、平等、发展、共赢的价值取向。

(二)职业院校应不断加强自我内涵建设,促进师生自身文化养成

职业院校的师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有效对接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为进一步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职业院校的发展已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在职业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应重视自身文化养成,应将企业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与院校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不断完善院校文化,以使文化建设在促进职业院校发展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三)企业应以包容的姿态面对校企文化对接出现的各种问题

校企文化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以市场为主导,以短期利益为目标,市场变换和经营压力会导致其行为方式和问题处理上具有一定急迫性。在实际的合作办学过程中,企业有时会不自觉地越权干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开展,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的自主办学空间。因此,为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力和未来发展,企业应以包容的姿态对待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校企文化对接出现的各种困难,应发扬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妥善处理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企业应对自身文化进行发展完善,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行校企合作

我国企业的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中还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不科学、组织架构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满足市场需求。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所需人才,同时也为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在院校文化积极借鉴企业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同时,企业文化也应从院校文化中积极汲取有效养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促进自我不断提高。

总之,在校企两种文化都尚不成熟,都急需完善发展的今天,随着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教学的日益深入,两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两种文化有着自身的发展形态和表现特点,在两种文化对接和沟通的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单方文化的过度膨胀,避免两种文化过于剧烈的冲突,保持两种文化进行充分融合的空间,为校企合作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两种文化应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探讨校企合作的有效办学模式,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美容产业升级的化妆品技术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改革协同机制研究》、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美容化妆品产业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群研究》(1201533588)。

参考文献

[1]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5):29-31.

[2]刘义国.校企合作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644):43-47.

[3]潘荣江.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7):55-59.

[4]朱巧芳.试析高职校园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3):100-103.

[5]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659):5-10..

[6]颜楚华.高职院校的文化个性及其养成[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31-35.

[7]刘建湘.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1,(383):95-98.

[8]刘晓,路荣平.文化互动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2,(09):44-45,63.

[9]杨久清.论校企合作文化融合的长期发展[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5):14-16.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9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产业文化 

 

21世纪中国教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职业教育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特别自《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更是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加明晰,加大与企业、产业、行业及劳务市场的密切合作,按照市场调节杠杆主动更新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完善专业结构。实施订单培养。所有举措均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可喜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德育知识化倾向、德育认识与德育实践脱节、德育方式和内容滞后等。其中。如何保证职业学校向企业输送的学生不仅专业技能过硬,而且具备在进入产业链之后。能在健全人格、高尚职业素养的辅佐下发挥专业技能,成为困扰职业教育社会效益提升的主要问题,争议的热点自然在集中职业学校德育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上。即,注重内涵发展的职业教育,能否把德育做好、做实,成为制约职业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和谐的发展的关键。 

所谓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把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给学生,转化为他们每个人的经验、品质、规范、行为和习惯,以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是一种系统性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在开展德育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崇德养性。以德育创新提升学校品牌。推动德育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品牌化。 

德育的低效、零效。甚至负效,长期以来困扰着职业学校德育的发展。德育的低效能表现在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内化远远低于智力教育和机能培训取得的成果,与输入相比,输出效果不明显。即学生道德行为不见改变。在德育上的教育投入也没能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导致德育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因为受不到重视而没有学科地位。因为失去话语权而没有接受再投入的潜力,因为不能有效地内化为个体职业素养,对产业链的社会效益贡献贫乏而没有效用。 

德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职业教育培养德技双过关的产业人才保障。如果说在职业教育刚刚开始发展的年代,职业学校只是注重向产业界输出人才的数量,无暇顾及人才质量。现在,当产业链开始对“人才原料”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向定位后,职业学校如果还只是注重数量。而不顾输出的人材与产业文化所要求的职业素养的适配性,就会导致职业教育因无社会效益产出而自然萎缩的局面。因此,站在与产业文化对接的视角。从教育的内外因、教育对象的特质和教育手段等层面探究提升职业教育德育的社会效益,是职业教育走出人才培养的困境。成为受产业界欢迎、赢得企业信赖的必由之路。 

 

一、产业文化对职业学校德育的诉求 

 

产业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它引导着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方向,即它界定了市场对人才的内涵。日本的产业文化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战后。日本企业经历数次经济危机的冲击而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与日本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优秀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它让产业界明白了一个常识:凡是能够坚持以积极的产业文化为向导。在抓生产的同时,注重产业文化在员工身上传承的企业,均在各自的国家经济领域,乃至世界经济舞台上拥有了竞争与发展的实力。这坚定了各个产业链条对产业文化的坚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文化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进程中越来越规范,并且对适合于产业链的职场人素质越来越明晰。在每一个产业领域。产业文化既包含有如爱岗敬业、责任心、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神等亘古不变的产业条例:也有如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意识等与众不同的职业素养要求。无论是不变的条例,还是特色的职业风范。无不体现出产业链中对产品质量保证、对经营品牌建立和对社会效益追求的价值导向。在我国。这样的产业文化业已在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后,面对来自社会环境变迁、利益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等各种挑战。而逐渐从经验和教训精炼总结出来,是产业链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元素。 

发展和积淀产业文化受到各种经济行为团体的重视,这样一个有着特定的和高标准要求的“商家”诉求,它的影响就必然会推及到为其输送理解和执行产业文化人才的职业学校。它引导职业学校德育以培养产业链各环节中认为有效用的人才为宗旨,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产业文化元素的信号。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引入合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产业文化,帮助学生树立产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意识,既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又是职业教育提升德育工作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职业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更具个性化的受教育对象。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局面。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没能进行适应产业文化发展脉络的体系建设,忽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质属性、课程定位不清、增加德育范畴的同时却在践行中缩小它的影响力、在人人触网的时代却忽视网络德育的教育潜力、对行为文化的解析不足而无法保证德育成果顺利对接产业文化。解读目前职业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回应产业文化对职业学校德育诉求的必要前提。 

(一)研读职业学校学生的特质属性,建立职业学校“学生观” 

在中国这样一个学历社会,中考或高考失利后的学生,大多是万般无奈而进入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社会对高考成功的顶礼膜拜。让这些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深切体验到自己的失败,而这样的失败又通常会从考试的失败泛化为人生的失败。再努力,人生的发展高度也已经不如那些进入高等学府的“成功人士”。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几近消亡。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为这一群体的“众生相”。 

加上这一群体的年龄因素,导致他们思想认识不稳定、情绪情感两极性明显,容易走极端。但另一方面,他们内心涌动的强烈的“成人感”。又使他们在极力摆脱外界束缚的同时,强烈地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 

面对这些在既往的受教育经历中,挨着批评长大的学生,面对这些在中国的教育选拔模式中被定性为弱势群体的学生,职业学校首先要解决好“学生观”问题。所谓的“学生观”,简言之,就指是对学生的认识。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是天生的残次品,他们的“材质”如果能够通过职业学校的打磨和雕琢。一样可以成为创造社会效益的“优质产品”。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该种“材质”的工艺,并付出“雕刻师”的耐心和爱心。相反。如果职业学校德育不能对学生群体的这些特质属性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就必然降低德育的实效。 

(二)改变课程性质定位不清现状,让体验与感悟回归德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18号)和教育部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1号)文件精神。各职业学校均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德育课程,德育课成为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的必修课。但因为遵循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因此德育课的课程性质和其他学科基础课程一样,均被定义为理论课。这样的课程性质。使德育走向了注重宣讲背诵。忽视体验领悟的课程范式。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德育范式,“灌多悟少。理多情少。知多行少”不可避免。结果,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范式的职业学校德育忘记发展自身的教育特色,而是在模仿专业基础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迷失自己,导致德育只重视道德认识的强化灌输,而忽视了道德学习的体验和感悟性实践环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实践,就很难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形成产生影响,致使德育工作的客观实际与理想目标相距甚远,德育工作自然就难以取得实效。 

将德育目标内化为个体的品德,其关键在于让德育学习的主体完成从简单的依从、认同,到深刻的信仰追求这样一系列的发展过程。而形成信仰,如果没有对德育情境的深刻感悟、没有在德育活动中深刻的情感体验、没有在道德两难困境下螺旋式上升的道德反思和价值判断,就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更不可能让德育的学习主体产生坚定的信仰。 

(三)明晰德育范畴,提升践行中的社会影响力 

德育在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上缺乏合理安排,负担过重,学校德育本来就肩负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几方面的任务,由于现代德育的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之间管辖范围的不明确性,特别是由于德育较其他各育有更大的兼容性,所以国防教育、环境教育等等,都归入了德育的统辖范围内,此外还加上一些随时而来的形势教育以及“运动式”的各种宣传教育等。使德育内容包罗万象,无限膨胀。由于教育内容庞杂。人力、物力、时间的超负荷让职业学校德育忙于应付,精力透支。与此同时,在践行中却因为“虎头蛇尾”而缩小它的社会影响力。表现在仅仅将德育的效果用每周的升旗活动、学雷锋日等个别举措来替代,这种将德育范畴扩大,将德育践行效力缩小的做法,几乎存在于各类职业学校中。它的问题在于忘记德育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引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职业生涯的思考等。对于这些内容的忽视表明,德育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关注不足,意味着职业学校德育本身就将自己的“可作为”区间缩小。口号声嘹亮,但践行效果弱化,必然导致职业学校德育的社会影响力低下。 

(四)在人人触网的时代,挖掘职业学枝网络德育的教育潜力 

带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辉煌成果,人类迈进了21世纪。在社会没有进入网络时代的时候,传统德育处于一种控制舆论导向的地位。但是当网络世界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媒介之时,如果德育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削弱。现代德育就不可能像传统德育那样保持对舆论话语权的完全掌控。当学校德育对一些现实问题还未整理进入课本、课堂的时候,网络很可能捷足先登,将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登陆到了网络。总之,以计算机和无线通信为标志的宣传媒体的普及。使得职业学校德育面临挑战。 

但是单纯地抱怨网络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虚拟现实”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在发挥人的大胆想象,制造出现实不存在的假想世界。提升人的创造性方面功不可没。人人触网的时代,指责网络不是目的,善用网络德育的教育潜力才是关键。学习和利用网络技术,拓展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与教育的空间:重视网络对教育者亲和力的提升功能,和对受教育者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思想观点和态度的优势。应该看到,所有这些网络功能,在改变了单一的、单向的传统德育模式同时。也成为使德育延伸至网络所及之处的最佳工具。它给德育带来的教育潜力是值得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 

(五)加深对行为文化的解析,保障德育成果顺利对接产业文化 

行为文化指的是职业学校的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生活娱乐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具有动态性,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行为文化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支点,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职业学校可以与产业文化进行对接的最直接的要素。但目前职业学校德育中行为文化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道德本应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智慧实践,如果学生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的、压抑的道德情境下,不仅容易造成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而且也不可能做到以贴近学生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在职业学校形成积极的行为文化,在学生的自然行为中寻找道德元素的氛围。其结果会导致行为的标杆太高,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可望不可即,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和评价。表里不一、言行不一成了学生必然的表现。仅就这一点,就与产业文化中的诚信要素相距甚远。因此,对职业学校行为文化的解析不足,是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症结所在。 

目前职业学校还只是停留在制度文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物质文化(校园建筑、硬件设施)的完善,对于行为文化的解析不足。是职业学校学生不能深度理解企业文化。产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深层原因。以诚信为例的产业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市场行为被提炼出来的,也可以说是在企业对优质产品的制造、销售等一系列产业行为中,经过深度理解而显现出来的,即企业不仅是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还要将企业对消费者的爱注入产品中,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优质产品。因此,在职业学校德育中,从各种各样的学生行为中提炼适合产业文化的行为样本,不仅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将自己的行为纳入一个经由环境检验而逐渐明晰的操作中,而且让学生学会从符合产业文化的日常行为中,将好的行为保留下来,让不适应产业文化的行为逐渐消退。这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产业文化中的各种行为要求离他们并不遥远,增加他们与产业文化无缝对接的信心。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篇10

职教体育教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利于优化人文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文化教育。职教体育教育中要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铺开。体育制度文化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久而久之,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就会从他律的强制约束转变为自律的自觉追求,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优美高雅的校园体育环境文化,可以使学生产生对体育的崇敬,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学生在组织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培养高尚品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重视职教体育教育教学中的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院校要围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精神文化组织学习,深人开展体育文化学习教育,包括体育理想、公平、公正的体育竞技精神,健康文化的学习教育。同时,要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具体活动,让其在实践中领悟其中的内涵和具体要求。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基于组织文化学习的内容,要与体育文化和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相结合。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团结合作,社会的发展、事业的发展需要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所以,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组织文化学习要融人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和体育理念,将体育的拼搏精神融人文化学习,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环节和必要内容,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文化育人氛围,以利于强化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3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和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

人文教育的推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职教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持续推进。体育文化活动是职业院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最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方式,也是职教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项体育文化活动,是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增强人文教育效果的有效措施。比如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举办各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比赛,以及开展文明活动月、国防教育活动月、学雷锋活动月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拓宽活动领域。丰富人文教育内容的手段很多,其可供选择的载体也是多种多样,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社团来组织进行,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校园学生社团、学生协会,比如与体育相关的各种球类协会、武术协会等,与艺术相关的文学社、书画协会等,与文艺相关的音乐协会、民乐协会等,以及以增强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绿色文明环保协会、雷锋协会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在活动策划方面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社团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学生干部在常规管理、人力组织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将学生组织起来,发挥集体智慧,运用所学到的专业技术到社区去服务等等,既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活力和吸引力。

4人文教育中适当融人红色文化内容

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应该以包容的心理,扩展、延伸人文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专业教育资源、社会实践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尤其是要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把革命传统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融人体育教育,融人人文教育,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创新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思路。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创建红色精神家园活动,即通过开展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精神,培育红色精神品格,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文教育效果,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文化。在体育活动组织中,可以通过越野、户外拓展的方式,重走红色路线,既让学生得到身体锻炼,又让学生感受革命精神,对学生人文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