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47

学校图书管理篇1

关键词:优化、理念、改革、建立与完善、环境氛围。

图书馆是一个多学科的信息源,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信息反映、搜集、提取、存贮、检索、推销能力,既能吸收和消化信息又能分析、推销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服务,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中学图书馆信息化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的模式。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都带有探索性,这就要求有创新和超前意识。所有这些,我只有在平常的工作和业余时间里,自觉加强学习,不断钻研,勇于探索,不断提高。

一、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手段

要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为学生提供精神粮食之阵地,图书馆必须优化服务手段,彻底改革那些将读者拒之门外的种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许多学者名流在自己的回忆中称道了他们所有去过的图书馆给读者的种种便利之处。如作家萧乾回忆说,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研究生进馆登记后不但可以自行从书架上取书(工作台就没在书库边道上),并且没读完的书可以放在桌上,留个条子,人走开,饭后或隔天回来,一切纹丝不动。剧作家曹禺回忆说:1993年6月初,暑假开始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便成了我们的创作室,我的处女作《雷雨》就是在图书馆里写成的。众所周知,现在我们的读者到有些图书馆里去借书很麻烦,有的甚至要等3、4个小时所借之书才能到手。因此,学校的图书馆须进一步树立为读者服务的观念,优化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从而吸引读者。

二、正确的理念是做好工作的航向标

首先是对这份工作的正确理解,我刚开始认为,这是一份简单清闲的工作,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新图书的清点验收,登记分类,编目,盖章、条形码粘贴,书标粘贴,图书上架,图书常规管理收发整理以及防盗,防虫、防潮,补救等等,无一不是辛苦而细致的。更不是人们所说的借借书,还还书这么简简单单的事,而是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如果不经常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缺乏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根本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学校图书馆既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传播文化的基地,也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教育的职责。这也是学校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一个地方,所以在工作时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发挥好图书馆第二课堂的阵地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魅力,让社会文化在教育的发展中不断得以丰富、发展。

图书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并不完全是管书,更重要的是为全校师生服务,为存放的书找到喜欢它的人,为学生找到合适的需要的书,是文化的传播者与领航员。做好这份工作,需要的至诚的服务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改革图书管理方法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是净化每个学生心灵的场所。学生不但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受到教育,更主要的是从课外有益的青少年读物中受到教育。图书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的思想,为我们开设第二课堂、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供条件。为此,学校把每周四下午定为学生活动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书。看书容易借书难,因为刚开始我还缺乏经验,好多学生借去后出现丢失现象,有的连登记都没有。结果,到最后我承担一部分书籍的赔偿。到第二次,我有了办法,先让学生在我提前画好的表格中填写自己的姓名、书名和借阅日期,然后再发给他们。这样一来丢书的现象就没有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借书,只要一看表就一目了然。

四、优化图书馆环境

1.图书馆自然环境美。图书馆自然环境是图书馆员与读者共同进行合作完成借阅过程的活动空间,是图书馆环境中硬件美的集中表现。它包括环境布局美、环境安静美、环境整洁美、环境安全等。

2.图书馆人际环境和谐美。馆员和读者的关系是图书馆活动中的核心性的人际关系。它是以图书馆员的文明职业道德为前提,尊重读者,举止大方,百问不烦,谈吐幽雅,微笑热情……是馆员与读者关系美的主动表现,以此建立起的关系环境美会给馆员、读者带来同样的愉悦。

五、建立与完善图书馆书目数据库

1.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关键,是资源共享的物质基础。我校也应该建立各种书目数据库,建库模式可分为自行建库、套录、套录与自行建库相结合3种方式。

2.对图书馆的所有书籍应分类编号归档。因为不分类编号,书太多,什么现代小说、教学参与、学校管理、少年科普等七、八种,所以我用了足足两天的时间把这些书一一分类编号,然后很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中。无论谁借什么样的书,只要说出是哪一类,就很容易找出,为学生提供了方便。

六、营造良好物质环境和学习氛围的途径

图书馆的物质环境是学校风貌的标志,也是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首先,管理层重视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外部环境,四周,特别是正面,建立文化知识广场,绿树成荫,草坪遍布,并设计有精美的园艺花卉造型;花坛涌泉,山石草木,建有各种知识、人物、科技雕塑,具有景观式、花园式特点,渗透出图书馆幽雅的文化氛围。内部环境,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特点(如出入口处、大厅、中庭、走廊、藏借阅一体化书库、电子阅览室、各部、室等)配置适宜的盆栽、盆景等植物花卉,给人以不同的文化和艺术感染力。其次通过宣传橱窗、壁画、领袖学者画像、名言警句、公约守则的布置,做到美观、和谐;室内设施要井然有序,书刊、书架、书籍、桌椅等摆放要整齐,卫生环境要干净、明亮,给人以赏心悦目、清新的视觉印象。

七结束语

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担负着重要责任。作为各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及时搞好图书室的卫生,并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保持干燥、卫生、防止漏水、生虫,防止火灾及其他有害物的侵蚀,给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凉爽、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京山: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素质现状及其教育培训〔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学校图书管理篇2

对于管理人员,只有对自己的岗位有更清楚的认识,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更深入。所以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主动发掘工作中的趣味,并将此传递给馆内的员工及师生。这时会发现,原来管理中做不到位的地方,通过岗位认识的转变而做得更好,原先认为枯燥无味的管理,这时竟变得兴趣横生。所以,管理人员应当通过管理中细节或出现的问题,在有效分析解决过程中扭转错误认识,培养爱岗意识。

2提高服务师生的观念

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学习资源,直接的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图书馆的工作做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并为他们的教学或学习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要做到此点,就要求管理人员和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的愉悦,使他们将图书馆当做自己第二个工作地点。更重要的是,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有积极作用。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言行举止的表现,具体表现为思想作风、思想境界、道德观念、礼貌习惯等。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性质,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做好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做好文明服务师生,做好严于律己,做到对事不对人,做到工作态度谦虚不傲慢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为馆内员工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将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赢得馆内馆外的赞誉,才能使整个管理体系呈现出融洽宽松的工作状态,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4增加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

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管理专业知识,如:图书馆管理概论、藏书分类、图书馆查阅系统建设等,只有具备这些专业知识,才能在分配任务时,更具有针对性。另外,除了具备管理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备图书馆数据库建立、信息系统建立、网络搜索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才能够对员工进行重点培训,才能够主动地关注市场中的最新信息,进行主动的引入,使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此外,管理人员在增加自身管理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员工的工作现状,对于工作不到位的,应当给予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5树立竞争观念

有些图书馆管理人员会有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图书馆处于学校的庇护中,根本没有竞争可言。这种错误思想直接导致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紧迫感降低,对工作保持得过且过的态度,导致被快速发展的信息远远抛在了后边。所以,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深切感受到同行间竞争的压力,将这种压力转变为不断进取的动力,使自己不断地学习最新的管理方式,不断地涉猎市场中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并将这种竞争的紧迫感传达给自己的员工,让他们也具有竞争意识。

6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以人为本,同样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也要将以人文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管理当中。要做到此点,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1)根据社会的需求,将以读者为本贯穿到日常的图书馆管理中,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并对他们遇到的问题给予热情地解决。(2)有意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即管理人员应将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并对他们进行服务培训,使他们将馆内的工作做得更深入。(3)对目前的市场信息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地分析,并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信息。

7结语

学校图书管理篇3

关键词:图书管理学校教育创新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主管部门也注重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学校图书馆藏书规模逐渐增加并得到发展。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师生服务,发挥图书应有的效益。下面,笔者想从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角度谈谈图书管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优化的图书管理对学校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效的图书管理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是学生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提高素质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光学习教材的内容是显然不够的。因此,学生要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除了学习课本中的学科知识外,还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比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图书馆的藏书内容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目前,我国开展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这刚好是图书馆教育的优势。

(二)图书馆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去,因此,在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技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中学生渴求获取最新的知识,他们走进中学图书馆,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借走一本书,而是期待着认识整个图书馆的信息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中学图书管理就担负着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把那些优秀的图书传递到学生们的手中,向学生传递健康、有益的信息。这个有益信息传递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我们日常的读者借阅工作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来实现。

(三)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阵地

图书馆里有许多关于政治、哲学、革命领袖传记、英雄人物传记、科学家传记、革命故事、党的政策方针等图书,所以图书馆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中学生正处在认识人生、世界的成长时期,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图书所引导的思想感情能深深地蕴藏在他们心中,人物的榜样将成为他们的标准,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把图书馆办成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因此,这就更需要图书馆充分利用优秀读物,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德,确立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学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能促进学生成长

读书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素养,锻炼人的思维。哲学、文学、艺术、通俗类读物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书刊。这些读物反映的思想、描写的人物、叙述的事件和情节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个性培养、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运用图书馆特定的气氛,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各种学科的图书资料,开展丰富有益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图书馆这个知识海洋里自由遨游,达到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促进成长的功效。

二、通过多种途径来优化图书管理工作

图书管理员作为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不同方法来优化图书管理工作,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一)图书要以读者为首位,在管理中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同样,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因此,直观明了的设置可以使读者对书库藏书布局一目了然。还应与更新计算机馆藏目录检索咨询系统相结合,帮助读者掌握计算机馆藏目录检索使用方法,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图书的具置。另外,还要设置新书架和热门图书专架。热门图书可以结合当前形势和社会需求,把一段时期内读者借阅率比较高的图书集中在专门的书架上,这样既便于工作人员管理,也便于读者迅速借阅。

(二)在保证书刊数量的基础上加强与读者沟通,重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好的图书馆首先得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源。首先,文献资源建设应该既要注重数量,保证质量,更要突出特色,且要符合本校专业化建设的需求。在充分了解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优势,在图书馆主页开辟“读者荐书”栏目,让师生推荐、参与购书;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文献建设联系卡片,推荐新书信息,了解文献需求。再次是及时向采编部门反馈读者意见,提高书刊资料的采购数量与质量。同时,对藏书体系和布局要不断调整,从注重载体形式的管理转换到注重内容的管理,做好有价值的传统载体信息数字化工作。

(三)良好的借阅环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改进服务措施势在必行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减负工作的深人,学校图书馆必然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场所。要想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绿洲,图书馆还要进行更新与变革:

(1)环境和条件的改善。要营造一种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培养读者的氛围,使读者能真正领略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关怀。这将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减少馆员与读者的隔阂和不必要的摩擦,提高了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2)扩大开放程度。学校图书馆要有开放意识,不仅要向本校师生开放,也要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开放;要树立“学生为本、读者为本”的观念,实施开架借阅。

(四)读者的公德教育必不可少

这要从图书管理工作者自身做起,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尽可能地给读者提供方便。很多读者都是带着要求来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应该满腔热忱服务于读者,迅速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图书资料。特别是对刚入学的学生,作为管理员就应该主动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耐心地帮助读者查找所需资料,尽心尽责地为读者服务,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成为读者的朋友。同时,图书馆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利用环境来感染人。

(五)信息化、网络化是新时代图书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十一世纪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化的电子时代,各种文献资源丰富多彩,我们必须去分析、提炼、研究,并积极采取策略,构建图书管理的新模式。网上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书馆应该用现代科技的技术手段,改进自身的服务方式,把单纯的收藏变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由单一的提供借阅服务向主动承担信息采集、检索、提供文献等任务转变,为更多层次的人服务,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

三、提高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增强档案意识

图书馆全体特别是领导同志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图书馆档案工作,深刻认识到图书馆档案同图书资料一样也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争得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的基础上,逐步把图书馆档案管理列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上来,确定一名馆长主管图书馆档案工作,在图书馆办公室配备兼职的档案管理员负责全馆档案管理,这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健全管理制度

图书馆档案管理业务包括八个具体环节: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检索、档案编研、档案统计、档案利用,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既档案基础工作和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为了将工作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原始档案材料收集齐全方便利用,需要借助于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即档案规章制度来管理档案,这是搞好档案管理的必要手段。

(三)开发利用档案信息

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只有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图书馆档案才有生机和活力。在开发利用方面,档案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网络时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快捷、方便、准确,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档案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二是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应配合领导决策,配合馆内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资料,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服务;三是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利用率。资源共享是文献资料的发展趋势,重藏轻用,封闭式的管理都制约着图书馆档案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宣传,使公众真正认识图书馆档案的价值和意义。

(四)努力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设备是现代化工作所需,也是时代潮流。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对档案进行存储、检索、统计分析等,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过渡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档案全文数字化,是实现档案全文信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管理的关键之所在。

(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工作的手段需要更新和进步,为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需求,对兼职档案员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逐渐掌握计算机和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时部门应培养造就一批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复合型兼职档案员,现在大部分图书馆电脑已很普及,各项活动日益增多,服务逐步深入,工作的开展必然产生大量的档案,因此,加强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十分必要,要求兼职档案员不定期的向软件输入,通过电脑管理档案可以使档案工作更为快捷方便、使用和整齐划一。档案工作比较琐碎、细致。因此,要求工作人员脑勤、口勤、手勤,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工作,同时不可忽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了解档案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学校图书管理篇4

信息活动贯穿管理的全过程。高校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担负着制定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及中长期规划任务,引导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因此需要不断掌握最新的、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科学、合理地制定重要决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可行性。高校管理部门的信息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信息需求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及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比较固定,信息需求较为稳定,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信息推送等工作较为系统、稳定。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活动是富于变化的,受突发任务、行政命令等的影响,所需要的信息相对较散杂,对信息的需求是随时变化的和不确定的。

1.2信息表达方式客观、简洁

信息不足会使决策缺乏依据,但信息量过载同样会影响决策。高校的正常运转与管理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执行密切相关。管理工作琐碎、繁杂,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管理者最需要的信息不是从各种途径搜集来的大量原始信息,而是经过系统加工处理的。特别是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各项数据,要求经过处理后的信息,直截了当的信息可直接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做出决策或调整决策内容提供依据。

1.3信息内容宏观、综合

高校的管理工作内容丰富,涉及到教学、科研、人才建设等。与科研、教学人员的需求不同,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并不要求高、精、尖,大多需要宏观的、综合性的各类信息。如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涉及国内外同类院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管理、教学组织及评价方式等;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涉及国家、地方科技政策,前沿学科的发展,各类科研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等。

2我馆为学校管理部门服务的实践

2.1为教学管理提供事实参考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发展模式转变、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深化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近几年,我校教学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计划及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在与教学管理部门交流的基础上,我馆组织人员对其所需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如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我们在搜集国内医学院校相应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图书、期刊及网络信息,查找了哈佛、剑桥、麻省理工、约翰斯霍普金斯等世界著名大学医学院的课程设置信息以及教材选择情况,整理并撰写了调查报告。我馆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军医学院的管理、课程、训练等基本情况供管理部门参考。这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受到了教学管理人员及部门领导的欢迎和好评,为他们制定和实施教学改革措施提供了依据。

2.2为科研管理开展主动服务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技创新与推动国家科技发展进程的重任,是国家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中的主体力量。科研管理对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目标的完成与科研战略的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图书馆与科研管理部门联系极为密切,已持续开展了20多年的查新工作,早期图书馆是被动接受任务,现在图书馆通过与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提前掌握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及成果评价方面的信息,预先做好准备,使查新高峰期工作高效有序,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保障。此外,为使我校科研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国内外科研动态,我馆利用SCi、eSi、F1000等数据库,统计我校各科室及科研人员论文数量,并列出同期北大、复旦等地方医学院校以及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军队院校的情况,同时精选eSi及F1000中较有影响的、高质量的热点论文以及科研管理方面的论文提供给科管部门配合翻译nature、Science、Lancet、neJm等权威医学期刊每期重点内容的摘要,编制成册,每月1-2期,为科研及管理人员及时提供最新医学研究热点和前沿。最为突出的是为管理部门的临时应急任务提供及时的信息保障。如2010年11月,我校医疗队参加了我国与秘鲁在利马开展的为期13天的“和平天使-2010”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我校医疗管理部门在任务开始前一周联系我馆,要求提供有关秘鲁当地的医疗情况及流行病等方面的资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馆组织人员精心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比对分析,及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管理部门。

2.3为人才管理提供学术依据

引进一些海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成为学校的学术、学科带头人,从而进一步带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无疑是高校向前发展的强大助力。高校对于人才的遴选一般包括政治素质、学术素质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其中学术素质主要是通过量化指标评价测评的,如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都要求其论文被SCi、ei、iStp等收录,这些工作也正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2010年以来,我馆承担了学校引进人才、职称评审、导师聘任等教学工作中学术成果的核实任务,有力地支持了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从2012年起,我们还根据人事部门的要求,为更合理地评价不同学科领域人员的学术水平,在参照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单位制定的SCi期刊分区表的基础上,协同多个部门的专家,以JCR学科分类为参照,以我国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为框架,结合我校学科建设实际情况,对生物医学相关SCi期刊进行学科分类分区,形成了符合本校特色的《生物医学相关SCi期刊分级分区排序目录》。该目录每年更新一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校管理部门进行人才评价提供了参考。

3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地为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需要在资源建设、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和改变。

3.1拓宽管理类信息资源的来源途径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本条件。管理类信息来源较为广泛,包括报纸、图书、期刊以及网络资源等,对于多数高校,特别是学科较为单一的学校而言,在购买图书、数据库等资源时主要侧重于与其专业设置相关的内容,管理类的相对较少,无法满足管理类信息的需求。为更好地为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应不断拓宽管理类信息资源和来源途径,在管理类信息资源的建设中,除了常规的采访工作外,还应开辟多元化的管理类信息源。例如建立管理类网络资源的导航系统,加强对网络上管理类信息的收集、组织和保存;建立管理类网络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针对本校管理人员需求特点,进行有序组织和加工整理,使管理人员能够快速便捷的利用网络资源。此外,图书馆有限的经费不可能满足全面的资源,需要借助馆际联盟,走资源共享之路。

3.2树立主动服务意识

学校图书管理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57-01

一、引言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学校图书馆管理也逐步从传统纸质化向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化转型。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对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电子化藏书管理、管理方式等各方而都有影响,鉴于学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和白身定位的特殊性,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特点

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管理与传统图书馆管理不同,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而:

(一)管理方式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开展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图书馆管理方式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管理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技术支持和人事管理方而,随着白动化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图书馆人事部门需要安排对自动化信息管理科技和传统图书馆管理两方而都熟悉的专业人才负责对对数管理的管理,同时学校图书馆也要做好相关软硬件的维护工作,加强电子设备防火、防潮、防尘、防静电的日常维护措施,加强软件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范网络病毒和恶意攻击,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图书馆改变传统的借书模式,采用电子化借还书系统来管理学生的日常借还书,配合校园一卡通使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和一体化,降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二)服务模式

网络技术的出现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图书馆的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学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传统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依托于网络技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扩展至学校图书馆的所有合作学校成员乃至整个互联网,服务而得到极大拓宽。与传统图书馆点对点的服务模式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通过登录电子图书馆,根据白身喜好与要求,通过电子图书馆管理系统对馆藏资源进行检索、选择与预定登记,图书馆实现了同时对多个用户需求进行回应,在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图书馆的管理成本。

(三)馆藏资源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多是纸质资源,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实现了印刷文献和电子文献并存的目的,得益于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学校之间形成的高校图书馆联盟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传统图书馆在获取馆藏资源上往往是采用直接购买、接受外界捐赠等方式来获取,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他图书馆形成联盟、联机使用、租用知网数据库资源等多种方式来扩展本校图书馆资源,图书资源的更新更及时、更便捷。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对策

顺应时代潮流,网络环境下加强学校图书馆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着手:

(一)转变管理方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顺应信息化潮流,学校图书馆需要转变传统印刷时代的管理方式,积极拥抱信息时代。学校图书馆应当改变内部组织结构,科学设置网络服务部门,合理安排网络技术人才,加强对电子图书馆系统的维护工作;精简机构,改变传统金字塔式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建立信息时代下扁平式分权制的组织结构,加强图书馆内部人员的横向沟通,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强对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日常防火防潮防尘维护工作和软件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保障电子图书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转变服务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在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中,用户和管理员可以进行而对而的交流,网络环境下用户直接和图书馆系统互动,用户和管理员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更加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板、校园电子论坛、聊天室、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形式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向图书馆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询问难点热点问题,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在公告板和论坛上以公开讨论的形式提高用户的参与性,创建人性化电子图书馆。

(三)加强学校之间图书馆资源的共同建设共同使用

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图书馆资源实现了向电子化文献的转型。学校图书馆要转变传统“小而全”的观念,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实现学校内部信息资源的系统化和网络化;加强高校之间图书馆资源互联互用,通过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形式,按照图书资源共同建设共同使用的原则,建立图书资源共享标准化流程和规范化操作开放平台,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在加工、联网、控制、传递等各个环节的统一化,实现高校之间图书馆资源联合上网、共建共享。同时,由于馆藏资源是各个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学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资源共享过程中具体操作细则,强化知识产权观念,促进资源共享参与方精减合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管理在管理方式、服务模式和馆藏资源方而均呈现出不同特点,顺应现代信息发展的时代潮流,通过转变管理方式、强化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加强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共建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完善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宏燕.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255-256

学校图书管理篇6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研究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正处于一个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理论与实践都需要得到发展,这才能更好的满足高校和读者对图书馆的基本需求,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尽管在现阶段,学科服务仍然是图书馆管理环节中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而且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也正在运行中,但就目前而言,并未出现一个完整的基于知识管理之上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因此,探索研究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学科服务机制尤为重要。

1.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分析

所谓的学科服务机制包含了两个方面:①学科服务机制的系统结构;②其运行的机理,除此之外,学科服务机制的本质则是学科服务系统中的内部联系、本质功能、运行机理。对于学科服务而言,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是其针对的主要对象。学科服务机制需要在知识管理的理论引导下来开展工作,从而更好的确保高校图书馆管理者能够以学科服务机制做理论指导,并为将来的学科服务工作提供辅助,可引导学科服务活动更好地进行,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通常是指图书馆内部与知识传播与应用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就是对图书馆内部学科服务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同时,知识管理基础上所开展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机制还需对图书馆内的知识进行管理,包括知识的生产与获取过程、知识的组织、知识的储存等等,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机制也是对学科服务知识库的一种探究。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服务机制不仅体现在知识管理在学科服务运行机理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学科服务系统中的运用。高校图书馆运用知识管理,不仅能够突破目前图书馆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落后被开发的现状,还能够为此提出相适应的管理方式,以此来实现图书馆的全面变革。知识管理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能够能够对以知识资源为主的图书感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来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库,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所谓的馆内资源包括了物资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其既有显形的资源,也有隐形的资源,而开展图书馆资源有序化管理过程中,图书馆中的纸质文献资源是其需要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且将该种资源进行数字化,以此来达到有序化的目的。而数字化的建设主体包括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等。工作人员再对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馆藏化管理,并做好相应的评价与加工工作。图书馆的相关人员能够运用资源的有序化来开展馆藏资源的分类工作,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也能够用户方便用户利用这些资源。知识管理能够帮助馆内员工加强与馆外读者的交流与共享,并对相应的图书知识资产进行有效的扩展,更好地实现知识管理的实时化、动态化管理。

2.在知识管理基础上开展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的重建

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历程中,衍生出了一套综合性原理,即所谓的知识管理,其涉及社会科学、技术及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是其核心。该理论可以借助系统理论观念来开展管理工作,并不断推动组织的完善与发展。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从理论与实际阶段都转换为知识阶段的研究,现阶段的图书馆管理正朝着以知识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发生转移,且以知识为核心的学科服务机制处于不断建设之中。从实际的角度来看:①资源的增长将会使图书馆工作不能在文献与电子信息层面上长时间的停留;②在信息获取途径的不断增加,图书馆的地位遭受了一定的威胁,引发了图书馆的生存危机。此时就需要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来进行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的重建工作,更好的满足时展需求。

2.1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实际应用

实际上,学科服务机制是高校图书馆能够深入开展知识服务的重要举措。若要做到令知识管理应用到图书馆学科服务,则需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归纳图书馆的各式资源,并在知识管理的指导下,通过对用户的基本需求来进行探究,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学科资源的分类和归纳,更好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学科知识库,然后还可以借助学科平台来对其服务内容进行有效的展示。另外,还可以借助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对非文献资源的有效管理。

2.2知识库的建设与学科资源的整合

学科资源整合主要是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其内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将其中一些分散且单一的知识资源整合归纳成以学科来进行分类的知识体系。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学科资源的整合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只有通过建立全面完整的学科知识库,才能够将文献馆藏资源与信息资源相结合,并将这些学科资源通过图书馆相关人员提供给读者与用户。

2.3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应的学科服务是基于知识管理的、对高校图书馆知识进行传播的一种管理体系。这种传播的管理体系能够参与并构成图书馆的整个运作流程。学科服务建立起的平台能够以学科资源导航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这样既可以对高校图书馆中的知识资源给予全方位的呈现,又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通过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可以以更快捷、精准的方式获取到自己的所需信息。

3.结束语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构建一个科学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在新环境下可持续性地发展,开展学科服务机制不仅是单一的管理模式,而是一个具有通用性与普遍性特征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发展与创新,更好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因此,知识管理的方式为搭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杜杨芳.现代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工作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11):152~154.

学校图书管理篇7

[关键字]学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16.160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网络信息化技术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并被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中职卫生学校生源起点一般都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根据中职卫生学校发展现状,图书馆作为人们共享知识文化的重要场所,其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学校图书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内容,提高专业技能,陶冶情操,提高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中职院校图书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

1.1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较差,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中负责图书管理工作的都是非专业人员,再加上近几年的机构改革,图书管理员基本都是其他岗位的离退人员,整个图书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很低,甚至有人对工作抱着应付的态度,积极性不高。另外,职业院校缺少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来为图书管理人员做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现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不完全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意识薄弱,导致图书的信息化管理难以实现。

1.2工作效率低下

工作效率低下,图书更新、查找和维护相对比较困难。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下,由于图书馆馆藏量比较大,图数的检索非常繁琐,严重降低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频繁借阅或者借阅时间长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容易造成图书破损,同时也给图书的更新、查找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困难和不便。

1.3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学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足。首先,缺少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硬件设施,比如必要的网络实施、防火墙等达不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其次,没有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图书管理软件。目前,大多数学校图书管理软件都是直接购买的,有些功能使用起来不一定满足学校图书馆自身的需求,大大影响了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提高学校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加强图书馆藏建设

加强中职学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图书馆自身必须具有一定馆藏量的书籍。只有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源才能进行图书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适应学生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各学校要在现有陈旧的图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收集目前较为流行的书刊和目录,并对其进行编排整理,增加图书的借阅量。

2.2充分理解信息服务的内涵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适宜在知识服务层面着力开展。图书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涵,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贯彻信息服务理念。在知识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不仅要注重挖掘信息资源中的隐含知识,更要提供解决问题的知识,从而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比如,在职业院校开展图书馆信息化个,针对读者在网上给出的研究主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采取多种方法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也可主动了解用户需求,向读者推送有价值的图书信息,或者借助计算机辅助智能分析,向读者推荐可能需要的有效信息,充分发挥图书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2.3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各类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网络信息对于扩大图书馆馆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信息在知识的广泛性、学术的前沿性和时效性方面可作为传统印刷性文献的良好补充。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校图书管理员网络信息知识方面的教育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加快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提高管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实现学校图书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持,以适应网络环境下为中职卫生学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

2.4加强图书馆软硬件建设

图书馆软硬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水平。这是因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数字图书馆专用的服务器、网络路由器、网络防火墙以及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都有极高的要求,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图书管理自动化软件必不可少。只有拥有一个安全的软硬件环境,才能更好地为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学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可通过购置优质中外文数据库加大对数字图书馆电子文献的投入力度,从而加大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3结语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在图书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中职卫生学校来说,应加强图书信息化管理,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料,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颖.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科技传播,2014(9):29-30.

学校图书管理篇8

活动;创新机制;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8.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06―0026―01

中小学校图书馆管理是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课程试验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要依靠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还要有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紧密配合。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选好管理人员

选好图书管理人员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关键。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和较高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更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神,满腔热情地关心师生,不厌其烦地为师生找书、查书,能长时间地坚守图书馆……这些科学而细致、繁杂而琐碎的工作,没有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是不能胜任的。另外,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紧密交织的繁重工作,即使是一个熟悉图书管理工作的优秀图书管理员,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经常请假缺班,也是不能搞好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因此,选好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是搞好学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

二、精选优秀图书

中小学校的图书应当内容健康、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应当结构合理、品种多样,这样才能吸引师生,使阅览室“高朋满座”、借阅者络绎不绝。向师生提供什么样的书,是关系到师生身心健康、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大事。为此,要积极收集书刊、资料,查阅有关新书目录,根据不同对象提供适合其阅读口味的书籍。目前,市场上的书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给缺乏分辨能力的学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熟悉图书出版发行的行情,强化图书采购渠道的管理,精心选择购置经典图书,杜绝内容低俗、质量低劣和非法出版物流入图书馆。同时,要科学地整理书刊,做好验收、登记、分类、著录、入藏等一系列工作,还要做好对缺页、漏页、有误码率的剔除、注销工作。

三、加强图书管理

要使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使有限图书发挥最大的效益,学校必须对图书馆进行强化管理,建立和制定学校图书馆《图书、阅览管理人员职责》《图书资料借阅规划》《书刊资料损坏赔偿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才会使学校图书馆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开展竞赛活动

学校图书馆还应在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中,积极开展一系列读书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开展诗歌创作比赛、作文写作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每年假期举办钢笔、毛笔书法比赛,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展主题各异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们通过大量阅读,从书中寻找格言警句以激励自己,同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开展班级借阅图书活动,使延伸阅览活动长期开展。

五、引入创新机制

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即具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方法,不但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还要经常进行理念的创新。只有理念的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所以,图书管理工作必须引入创新机制,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应当是一个具有综合知识素养和多种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图书管理篇9

【关键词】省委党校;图书馆;科学管理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是提高其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对图书馆的管理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通过几方面的内容来实现。比如,计划、组织、协调等,需要各个方面共同作用,从而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

一、打破传统观念

要实现对党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打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是关键。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理念,在不影响党校教学的同时,敞开大门、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服务,做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竞争,现代社会在各个领域的竞争都很激烈,对于党校图书馆而言,也需要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旧的传统观念。最后,要以社会的效益为首,在省委党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党校教师,因此,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图书馆应尽全力为教师提供更让人满意、更优质的服务。目前,有许多党校图书馆的工作思想不端正,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打击这种现象,要端正态度和思想。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加在一起就是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思想,因此,对于管理员来说,他们应该懂得大家的互相交流与协作,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这也有利于培养管理员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开展相应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这样能够进一步改革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素养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是一名工作人员的基本道德底线,图书馆管理员也不例外,也应遵守这一准则。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认真负责的精神,在工作中要以读者为核心,这样对管理员的要求就更多了,不仅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工作水平,还要有责任感,本着无私奉献的态度工作,真正做到文明、热情、细心。

为了提高管理员的职业水平,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图书的管理还要对管理员进行管理,同时,要适时的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严格要求每一位管理员,保证其能够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图书管理员应该有能力快速适应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他们要有较高的学历,而且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准确的说就是他们应该属于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管理员的选择与培养是党校图书馆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引起领导的重视

对于党校来讲,图书资料的利用在党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党校领导须对其高度重视。图书资料的质量关系到党校教学科研的质量,会对党校的名望与地位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党校以及上级领导一定要重视图书的管工理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党校获得更突出的成绩,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越重视,其成绩就越优异。因此,党校领导须对图书馆加大各个方面的投入,使其更好的发展。

四、具体的管理措施

(一)有关决策方面的管理

现代社会,对于经营决策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重在经营,而经营则重在决策,经营的成功与否在于决策的是否正确。因此,要想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以决策为主要任务。目前,党校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不足、教学任务太多、设备不先进,由此看来,要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决策是关键。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做好新书的采购工作、提高图书的质量,这些都是决策的内容。对于新书采购工作,应该安排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来进行,严格要求图书的内容,使新书受读者的欢迎为读者所用,尽量避免出现没人借书的现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管理员工作时间的安排和工作任务的安排也属于决策内容,应该尽量使安排变的合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调动管理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二)有关计划方面的管理

计划是一个人完成其目标的一个过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应该通过计划来完成。制定一个计划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要保证计划是合理的,对省委党校来说,也就是说图书管理员是否了解这个计划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这个计划必须是可行的,也就是说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否明确。在过去,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对于某些重要工作没有确切的计划,领导安排下去之后,下面无法完成;还有一些图书馆,一年的开头制定了很多计划,计划倒是挺好,等到了年底,一个计划没实现。这样的结果与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计划是否可行、合理。综上所述,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很重要。

(三)有关控制方面的管理

控制,就是要做好反馈工作,控制管理就是要求图书馆有完善的计划并且按此计划实施各项内容。图书馆的控制管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就是输入,这一内容是指信息输入与物质输入;

第二个就是中间转换,其是各项活动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上运行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就是输出,意思是指已经完成的任务等;

最后一个就是反馈,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其要求实际情况与计划二者进行比较,然后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控制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有效的进行控制管理,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

五、结语

党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党校各项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在实现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要求,才能更好对其进行管理,才能使图书馆工作取得进步,进而更快的实现对图书馆工作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宝红,李重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05)

[2]翟淑君.党校图书馆与党政领导干部信息素质的培养[J].理论导刊,2010(03)

学校图书管理篇10

[摘要]在各大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必备的信息共享聚集地,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价值如何实现最大化,如何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难点。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面临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找准方向,与时俱进,结合学校发展的趋势,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构建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准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达到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0.120

[中图分类号]G258.6;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1

1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比较被动、单一、封闭

(1)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图书馆一直的要求都是环境要舒适、设施设备以及文献资料要齐全。但这些要求始终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经费的短缺,更是加剧了其处于被动局面,从而使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呈现出被动性,表现的积极性不高,完全是等读者上门进行服务。传统的管理者认为自己不是服务者,而是图书馆的管理者,缺乏引导读者的动力,所以图书馆就成为了高职院校读者的“借阅室”。

(2)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面对面的借书,所有的文献资料都是有形存在的,向读者提供的服务水平是比较低层次的。

(3)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的服务对象是比较封闭的,高职学校图书馆的一般服务对象只有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与社会图书馆的联系非常少,和各个大学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少,每所学校的图书馆都以一个独立的整体存在,也总是试图去建立自己的图书馆体系,这就使其非常封闭和固定。

1.2高职学校师生的使用频率下降

随着普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大大降低,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也普遍不高,这使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去图书馆进行学习,导致大部分珍贵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被浪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注重实践性n程,这使不管图书馆如何完善文献资料都是没有用的。文献信息的流通依然比较低,这就导致图书馆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样,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是重视实践课程,不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而是利用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的确,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文献的储存大大滞后于师生的需求,网络信息使用方便、快捷,网络教学有其优越性,但传统的图书馆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1.3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很多高职院校还是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图书馆专业的人才比例失调、年龄大、学历低、计算机知识匮乏,加之又缺乏必要的培训,使他们安于现状,不喜欢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学习新的知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样的工作态度已完全不能适应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管理员必须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学习更加专业的、利于管理工作开展的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服务的水平。

2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2.1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文献信息收集的多少来衡量图书馆的规模和服务水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树立新的观念来服务读者,要有服务意识,而不是处于被动的管理者的姿态。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摒弃旧的管理模式,积极建立现代化、网络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信息利用的效果,评判图书馆工作的标准,还要有竞争意识,懂得创新。

2.2调动师生的学习欲望

2.2.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不去图书馆,又怎能引导学生去图书馆进行学习呢?教师应该带头去图书馆学习,主动树立榜样。一些教师为什么不去图书馆呢?其觉得去图书馆查文献资料不方便,且还要手动查询。所以,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语言等方向去划分文献资料,利用网络化的信息方式,让教师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教师又怎么会不去图书馆呢。

2.2.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图书馆进行学习。同样,图书馆也应主动迎合学生的需求,定期推出一些适合学生且学生会感兴趣的文献资料,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学生能够注意到的校园网中实时同步公示。还有就是可以改变传统选择图书馆的选址要求,以往是要求比较安静的地方作为图书馆,这使图书馆离学生的活动区域较远,一你从,相关人员可以将图书馆设立在学校的核心地区,调动学生去图书馆的积极性。

2.3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人员工作重心应从传统的借阅式被动管理,转变为网络化与时俱进的主动式管理,只有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满足日益发展的虚拟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具备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更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

2.4网络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是收集有形的、实际存在的书本,而网络图书馆的优势是方便,更容易查到,对于有用的资料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拷贝打印,且费用非常低或者压根就是免费的,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必须依赖于网络。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还可以在读者个性化需求方面进行努力,比如根据读者的各种信息,如来馆次数、阅读书籍种类、来馆时间等,建立读者网络信息库,这样图书馆管理者就会知道哪些读者是忠实的读者,并根据这些读者的需求进行资料更新,不断优化信息资源,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