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田径训练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54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1

【关键词】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选材

温岭市作为我省的经济强市,田径运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拥有大批适合从事田径运动的中学生队伍,各中学具有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力量的优势。根据本人多年的田径训练经验,浅谈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控制训练的过程,供大家参考。

1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特点

1.1训练时间的业余性

中学生主要任务是以学习文化课为主,高中学生最大的任务是考大学,业余田径训练只是针对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只能在学习之余进行。我们将业余时间划分为课间休息时间、单元上课之前时间(早操时间)和单元下课之后时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因此,中学业余田径训练将表现出时间短、次数不多的训练特点。

1.2训练过程的长期性

竞技运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高中训练一般为3年,这为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长期性、不间断性提供了可能,在相对固定的体育教师下进行训练,能较好地保证训练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1.3训练过程的阶段性

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5到19岁),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肌肉面积小,肌纤维细,肌肉落后于骨骼的生长,骨骼的坚固性增强,男生身高增长仍明显,而女生明显减缓,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状态,分析与综合能力明显增高,身体发育接近成熟;这个时期的男女生具有较强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对兴趣与爱好趋向专一,观察与判别能力增强,盲从性大大减少。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生、心理特征,为训练阶段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1.4训练内容的多样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每一种训练内容对人体作用的局限性,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所选择的内容应能提高学生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术,促进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打好宽厚的基础。

1.5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趣味性

中学生不同于成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兴趣容易转移、田径训练过程较之其它体育项目枯燥,这样学生就难以较长时间的从事某一练习。因此,必须通过多样有趣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2训练过程的控制

2.1选材的控制

2.1.1生理机能状况对身高、体重、胸围、血压、心率、肺活量、反应时等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测得数据选材。

2.1.2运动素质的状况选测30m、立定跳远、十字障碍跑、30m单足跳计时计数。测试方法(略),根据测得的数据选材。

2.1.3心智状况在运动素质测试前和测试后,用心境量表pomS,maaCL或者是BFS来测定学生体育活动和比赛时的心境。选择运动主观体验好,积极性高的学生。

2.1.4参考父母亲的身高和体形;通过808(智商)量表测学生的神精类型。

2.2训练过程目标的控制

训练过程的目标就是指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结果。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把目标划分为阶段性目标和终级目标,并且每个目标都应有定性和定量的要求。

2.3训练阶段过程划分的控制

一般来说,1周为1个小周期(5到6天),高中业余田径训练一般在期中考试前后各为1个小中周期(2个月)和一个学期为大中周期进行。

2.4训练计划制定的控制当训练阶段划分以后,就要根据阶段来制定训练计划

制定计划要依据师生的基本情况、训练的目标、训练的内容、场地器材条件、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等制定出:课间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训练日训练计划、小周期训练计划、小中周期训练计划、大中周期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无论制定以上那种计划都必须体现全面性、系统性、合理性、可接受性、灵活性、实效性、一致性原则。

2.5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

2.5.1课外活动课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指导思想:以发展1到2项身休素质或某项运动技术为主,选择训练内容,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训练任务。

训练目标:对于发展的1到2项素质或某项运动技术的学习提出具体要求。100m×5次,男生每次不能超过13秒,女生不能超过15秒等。

内容选择:以灵敏、速度为主的内容;以速度、速度力量为主的内容;以一般耐力为主的内容;以某个专项为主的内容等。方法和手段:根据发展素质和技术的要求,依据课的内容和训练目标,可相应采用重复法、间歇法、变换法、持续法、游戏法、竞赛法、循环法、趣味法、综合法等等。

信息反馈:测试成绩、任务完成情况,一次训练结束后3-5min队员心率情况,是否有规律的下降,还有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面部表情、肌肉弹性、睡眠等等。

2.5.2不同时期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异时性发展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认识规律和时空的变化,按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不间断地系统训练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来控制不同时期的训练过程。

训练目标:确定队员所从事的具体运动项目(如100米或400米);积极培养队员从事专项运动的兴趣、责任感、自信心;进一步改善和完善专项技术;提高承受较大运动负荷的抗练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专项生理机能,使其适应专项运动的需要;初步形成与专项运动相适应的心理品质,以及系统地学习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

选择内容:着重于专项训练、无氧耐力、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并根据专项发展和提高的要求,应特别注重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专项技术微细结构动作的训练,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小肌肉群力量的提高,选择与专项相关密切的各项内容。如:专项本身,专项的一些辅和诱导性练习,与专项用力特点和动作方式相同和相近的各种练习。根据训练的任务和选择的内容,适当选用这些方法:重复法、间歇法、变换法、持续法、游戏法、竞赛法、循环法、趣味法、综合法等等。信息的反馈:通过测验、比赛、观察、座谈、问卷调查等获得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智素质的各项指标。为下次课或下一阶段的训练目标,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3结语

为了最优控制高中业余田径短跑训练过程,施控者在训练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训练时间的安排上,内容出现的顺序上,依据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特点和训练规律及短跑运动的特性,有程序、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安排。高中在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加强专项技术、专项技术细微结构动作的训练,在量积累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负荷强度。

参考文献:

[1]徐本力.早期训练科学化的提出及系统化训练理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1-6

[2]徐新红.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特点及阶段训练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70-73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训练;综合素质

一、巧妙运用追逐跑游戏,提高学生训练激情

初中生学业繁重,除了体育课和活动课外,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而在体育课上,学生有足够时间活动,而在平时的训练中,追逐跑等游戏较为受欢迎,因为学生在追逐跑游戏中能够在跑步中享受追逐并超越他人的成功感,同时还能释放学习压力。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老师应结合追逐跑游戏开展教学,从而更高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激情、培养强健体魄、掌握跑步技巧。比如,在田径训练时设计“老虎与小兔”的追逐游戏。首先,老师将学生分组,不同小组学生在同一起点排成一列纵队。然后老师间隔发令,学生按顺序追逐前面的“兔子”,摆脱后面追赶的“老虎”。通过追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田径训练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各项田径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体育训练是高强度的,因此学生容易感到辛苦、疲劳,尤其是意志薄弱的初中学生更是容易在田径训练中退缩。因此,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在训练过程中开展各项田径比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对学生进行选拔和筛选,并挑选出学生代表参加全市100米、400米、跨栏等比赛。此外,老师还可举办田径运动会,鼓励全校学生踊跃参加,并奖励参加选拔的学生,而获得名次的学生更得到荣誉证书和学分。通过比赛的诱导,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调动训练的积极性。

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相应训练计划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能承受的田径训练量也不同,因此,初中体育老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地训练指导,根据学生实际的身体情况、训练进度和喜爱偏好等情况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而不是简单划出一条简单的起跑线让学生完成。比如,男女生所能承受的训练强度、擅长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高低年级所开展的训练进度、生理机能不同,老师在制订田径训练计划时要有所调整。针对男生机能承受能力较高、女生体魄较弱的情况,在进行推铅球训练时,男生以高考为标准,女生以突破自我为标准。

四、创新训练理念,转换传统方法

进入新时期后,当今社会已是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学生的成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旧有的田径训练观念和方法不适合新学生,初中体育老师应创新训练理念、转换传统方法,根据科学的人体工学,给予学生正确的训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田径训练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训练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首先老师要把学生放在主置,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向,转变教学观念,而不再是以老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次,老师应结合示范法、奖励法等方法开展训练,结合各种训练方法并在训练过程中综合使用。通过创新训练理念、转换传统方法,老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财富之一,而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是有效进行学习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高效地听讲、思考。因此,为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运动成绩和增强学生体魄,初中体育老师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训练的激情。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3

——某某中心小学申报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自评报告

我校始建于1912年,1977年定为镇中心小学,1998年镇政府投资1270万元易地重建,现学校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9680平方米,在校学生24个教学班共1312人,在编教师56人。学校于1999年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2004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现为中山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中山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中山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作为镇中心小学、省一级学校,我校秉承“致力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师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就作为中山市田径传统校,开展小学生田径竞技体育苗子的培养,在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在校内初步形成了让每一个学生懂体育、爱体育、会体育、练体育的良性体育环境,获得市镇教育界、体育界的高度评价。

我们基本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条例。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两个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按照中山市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现学校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今,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游戏体育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我校长年坚持每天早上8:15--:8:30为早操时间、10:05—10:20为体育大课间时间、下午3:10—3:15为眼保健操时间,下午4:15--5:00为学生体育自由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纳入学校文明行为规范班级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健康起来。”十多年来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达95%以上。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学生参与面达40%;每年举办一次趣味体育美育节,学生参与面达100%。

我们认真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我们注重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原创:学校制定了《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活动安全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安全参加体育锻炼。十多年我校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我校还被全市文明单位。我们要求体育科的教师(尤其是负责传统项目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达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器材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2004年11月,我校徐永岩老师的体育试验课获得专家们的好评,并推荐代表三乡参加全市体育录相课比赛获佳绩。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水平不断提高,

自2005年以来,我校作为市首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学校,认真评估学生身体素质并及时上报,同时还参与指导本镇兄弟小学进行测试上报工作,受到镇教办领导的好评。

在面向全体,全面做好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同时,我校逐步形成了田径、乒乓球等特色强势项目。八十年代初,在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郑慕贤校长争取到了市田径传统校的学生训练任务。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把田径传统校的管理和训练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成立了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五任校长亲任组长,再从行政中抽调一名体育专干具体分管田径训练队,并安排专职体育教师操作教练。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我校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经过不断地总结,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抓好田径传统校训练工作的常规管理经验和科学训练经验。2006年2月,学校具体分管该项工作的刘瑞明主任还在全市传统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二、条件保障、训练科学

条件是基础。我校体育训练场地和条件经验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逐步完善过程。八十年代初的祠堂学校,学生训练场地狭小。1998年学校迁址新建后,我校建有标准300米6道田径运动场(目前正在改建塑胶跑道)。学校一楼大堂建有风雨体育场,雨天学生可以大堂锻炼和训练。1999年,学校建设了80平米方沙池体育器材场;2003年,学校筹资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欢乐天地”主题体育园地,学校还有两个标准彩色地面篮球场、五个羽毛球场练习场地、一个25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我校体育设施建,已决定投资800万元新建内设两个篮球场的综合体育馆。各样体育运动器材配备齐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器材进行课余训练。

人员是保证。为了抓好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工作,我校配备了三名专职田径训练教练员(其中一名本科生、两名专科生)、四名兼职体育教师。其中三名专职训练老师均多次参加了镇、市的教练员培训班,两名教练员是三乡镇业余体校教练。

经费是动力。为开展了传统项目训练,镇体委每年补助训练经费一万元,学校为训练教师发训练补助、每年购买教练服。据统计,学校每年所用项目基本经费、教练运动员补助、器材设施购买、外出竞赛等费用达五万元以上。

训练是生命。我校每学期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纳人工作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刘杰校长和分管领导刘瑞明主任林荣立副主任能深入实际,掌握传统项目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体育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生活问题。年级组长、班主任能支持、关心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制定了三年的体育发展计划,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同时,我校非常重视与市内各传统项目学校的联系、沟通,经常与他们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还与镇业余体校实行教体结合,互补长短,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网络,使我校的田径训练能蓬勃开展起来。

梯队和时间。我校田径队训练每周平均训练7次,晨练每次60次分钟,下午每次90分钟。在梯队建设方面,我校田径项目建有校级竞赛队、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参赛队、班校运会运动队,我校十分注意年龄梯队衔接,目前,9—13岁年龄段均有队员训练。

三、创新机制、形成制度

激励成体系。为更好地进行常年、科学的业余训练。我校田径训练工作到做到三有五固定(有计划,有救案,有总结;计划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器材固定、人员固定),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运动员守则》、《运动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考勤、奖罚制度,保证运动员准时参加训练,促使他们在训练中刻苦认真,吃苦耐劳,按照教练的要求自觉苦练,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注重抓好队员的思想表现和文化学习,教练员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队员的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对学习态度不够好、成绩比较差的队员,班级除进行教育外,还抽时间给他们进行学习辅导,保证他们不掉队。为了更好地了解田径队员的身体形态、技术状况、文化学习和其他资料,我们建立田径队员登记卡,把队员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每学年的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测试、每年的体检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对不同的队员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科学训练的效果。

竞赛成系列。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了校内以传统项目为主的小型多样竞赛制度,安排了各种的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每年都举行体育美育节和校运动会,今年,将迎来我校第二十届运动会的体育盛会。我们还根据体育传统项目的特点,开展男子、女子田径对抗赛际、年级比赛,此外还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由于市镇体育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我校的高度重视,我校的田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校十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近十年共输送40多名运动员到市体校,郑颖诗等12位运动员被纪中中山中学等省重点中学录取,3名运动员输到省体工队和。在竞赛成绩方面,我校毕业的郑妙诗在80年代初获全省标枪第一名,破省记录、获全国性比赛标枪第三名,郑观航代表参加全军运动会获跳高第一名;毕业生郑惠霞获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射箭第一名。郑建忠、陈淑琴、黄嘉怡多次代表中山市参加全省比赛都获得优异成绩。何文欣、郑建清、刘楚甄等运动员多次打破市跳高、60m市纪录。其中郑永春同学92、93、94连续3年打破市小学女子跳高纪录。我校多次在市级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广播操获市体育节比赛3次获一等奖。篮球、田径多次获市级比赛第一名。去年我校单独组队参加中山市第五届运动会田径丙组比赛,14人参赛11人获奖,并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我校教练员16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体育教师和田径训练先进教练及市优秀教师。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4

关键词:城区小学少年田径训练发展探讨

1、我国少年田径训练现状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田径训练的基础阶段,抓好小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深入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结合实际经验,对小学生业余田径基础训练作系统、科学、有计划的安排、小结,对更好地提高业余训练质量,更多的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大有益处。

城区小学开展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不同于职业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目标明确,训练自觉性强,因而在训练过程中,克服困难,不畏艰苦,知难而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表现非常突出。而少年儿童大都在9―13岁年龄之间,对业余训练,主观能动性大都不强,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家长对独生子女从事体育训练、学习前途以及过早进入社会等方面如何发展,在小学阶段尚无法确定,而且怕子女训练吃苦,所以一般不支持子女从事业余训练;二是学生从事业余训练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所以大多得不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支持;三是由于学生年龄小且大多在温室里成长,心理品质、耐挫力差,在训练过程中,对枯燥无味的田径训练态度比较消极。针对以上三点客观现状,要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训练质量,首先要扫除以上障碍,才可以正常有效地进行训练,否则,尽管计划实在,训练科学,而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被动地接受训练,终难取得满意的成绩,如何将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这是一个长期的深入细致而又复杂的教育过程,对此,结合笔者多年学校体育尝试和实践进行探讨。

2、影响少年田径训练因素与特点

2.1社会各界及媒体关注

少年田径训练的发展是中国田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想让全社会了解、关注少年田径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作好宣传工作。媒体具有联系、沟通、传播信息的功能,在这个越来越重视信息交流,知讯者生存的社会里,被关注程度及舆论导向会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趋势。据调查发现,社会媒体对小学少年田径训练的关注度较差,媒体很少有关少年田径运动的报道。几乎每天都有对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的相关报道,从备战到比赛、从球员到教练无所不含。而对田径运动,尤其少年田径运动的报道,除了对一些重大田径比赛进行相关报道外,没有任何与田径运动相关的文章。

2.2学校训练管理

少年田径训练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学校对训练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班子能否深入田径运动队,了解、检查训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对少年田径训练的发展十分重要。在训运动员档案的建立和保存,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反映田径训练工作情况、发展、成绩以及关于训练各方面工作的决策等都是一个重要依据。目前少年田径训练都已经对在训田径运动员的一些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保存,但在入档过程中,存在着分类不合理、归整较乱、资料不详,有的档案资料不全甚至丢失等现象。也有不少训练小学根本没有建立运动员的档案。

3、城区小学少年业余田径训练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3.1学校、家长和学生达成三方合力

学生专心从事业余训练的外因主要是得到父母和班主任老师的允许和支持,而问题的焦点主要来自家长的消极情绪。其顾虑一是怕影响文化成绩的提高;二是担心子女的体质是否适应;三是体育训练的前途渺茫。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必须协调以下几项工作:学校与家长加强沟通,合理安排好学生训练和休息;教练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运动量等,与家长达成一致,使大家放心;期中、期末考试后,家长验收子女的训练情况、学习成绩以及体质状况;成绩优秀者,学校要尽力推荐高一层学校,这样家长定心、学校放心、训练顺心。

3.2科学安排训练与学习时间条件

既然学校、家长和学生达成了“三线一点”,那么在长期的训练中,对于学校一方,如何保证运动员训练成绩和学习成绩同步前进,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多年的实践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如下办法:在低年级,由分管体育的领导和体育教师精心选苗,一般每年在20名左右,组成校级梯队,在分班时,全部集中在固定的年级班;二、三、四年级运动梯队的学生每周1―4下午在课外活动课时间训练;当年有比赛任务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早晚训练各一次,早晨提前一小时到校,训练后在学校食堂集体用餐,然后进入课堂,下午课外活动仍保持一小时的训练时间,每次训练要有记录、有小结、有评比;抓好运动队的学习补差工作。进入高年级,往往会出现一部分学习中差生,如何保证训练和学习两不误,既做体育尖子,又要当学习标兵,这就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除了在平时的上课、作业、批改上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外,还要在下午训练课后,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进行补习,补课时间也因实情而定,可以连续补,也可以间隔三、五天补一次;总之,绝不能让学生因训练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其学习成绩,这样做,学生安心训练,家长也放心。

4、关注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

认真抓好学生身体训练中学生正处在发育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向成人过渡。这一时期,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较快、兴奋性较强,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两种过程易扩散;从心理角度来讲,表现好动,模仿性强,多余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在体育活动中,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在动作掌握上,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学得快,消退也快。根据这些特点,必须因势利导,认真抓好全面身体素质训练。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5

关键词:小学;田径队;建设;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4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竞技运动已经成为衡量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学校体育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普遍关注。学校田径队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晴雨表,是展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抓好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就是在深化体育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延伸。抓好课外田径队的训练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田径训练上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在体育项目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为上一级学校输送田径人才。通过学习和实践探索,我对学校课余田径训练队的组建和训练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取得学校领导、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支持,协调好学习和训练的关系

俗话说:牡丹虽好,还得绿叶扶持。要想搞好田径队训练单靠体育教师的力量是不足的,还必须取得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支持。田径队的训练,必然会影响学校早读、晚修课。大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好动,调皮,不能踏实地参与文化课学习,因此班主任老师会担心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队训练后耽误学习成绩,影响班级总体学习水平。因此对于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需要体育教练员及时和班主任配合对其进行教育;经常和队员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协调好训练和学习关系,尽量把训练对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利用体育课宣传体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广播宣传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利用校内板报和校园网表扬在区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队员。通过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树立了为校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经过这样细致的工作,我们的训练才能够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班主任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够保证训练的质量。

二、做好选材工作

组建学校田径训练队首先应做好选材工作。韩愈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运动员的选材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挑选到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的苗子,体育教练员才有可能成功地对其进行在一定目标下的专业训练,进而完成后续的一系列训练、竞赛任务,实现运动训练目标。因此,运动员选材被视为运动训练的起始点。所以在组建田径队之前,体育教练员应在充分研究和认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特征的基础上,把具有田径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进行科学的训练,才有可能获得较佳的运动竞技能力。但在学校体育训练中,也不能只单单片面注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其实在田径运动上有潜力的学生很多,经过科学的训练他们都有可能成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训练时肯投入,爱钻研,在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很快就会取得质的飞跃。而反过来,一些很有天赋的队员,训练态度不认真,不肯认真投入训练的队员,也往往难以取得好的运动成绩。

三、制定科学、周密、符合实际情况的训练计划,加强体育教练员专业学习

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训练计划。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及训练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训练计划、学期、月、季、周等训练计划,还要根据学校条件、学生文化、身体特长合理安排训练手段、方式、运动量、密度等内容,科学、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保证训练时间按计划进行,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运动技术和技能水平,为参加各种比赛做好准备。另外体育教师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充电”学习,不断钻研。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要做一名研究型体育教练员,在训练中处处留心,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善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研究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教师的训练专业能力得到提高,队员的运动成绩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四、增强田径训练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广泛性

田径项目不像球类等其他运动项目那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容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训练。田径训练是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重复训练,量的积累才能促成质的飞跃。田径训练枯燥乏味,常常一个动作反复练习,而且内容单一,重复较多。这样的机械性训练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甚至产生退缩放弃的想法。如何留住学生,让他们继续参与田径队的训练?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增强田径训练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将枯燥的训练变成快乐的游戏去吸引学生,并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展示、鼓励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他们一定的成就感。另外,虽然是学校田径队的训练,也可以随时增加一些球类等练习、活动。这种练习会对田径练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利于队员运动能力的提高。例如,队员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篮球锻炼后,往往学生的奔跑、弹跳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五、队员自觉刻苦训练的精神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田径队训练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初期,这一时期恰恰是一些基础和身体素质训练的敏感期,这一时期,对小学生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基础训练,对确定专项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田径队训练方面的经验想与各位同行切磋。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体育训练是个苦差事,起早贪黑、风刮日晒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有时几个月甚至半年如一日,如果没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是做不到的。老师们都称我三黑教师:早上天不明就去学校;晚上星星出来才回家;皮肤晒的黑亮。但只有我知道和孩子们在一起训练我是多么充实,十四连冠的殊荣和那一个个奖杯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欣慰、我不后悔。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力争学校、班主任、特别是家长的支持

田径运动训练事关学校、班主任、家长、学生等几方面的因素,其中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样取得学校、老师、家长的信任呢,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学校的领导对体育工作都十分的支持,就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我们学校对课余田径训练工作非常支持。因为学校每年都要参加全市春季田径运动会,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一面镜子,因此学校领导都很重视,从而带动了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训练工作的支持。所以目前田径训练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我们的做法就是与家长多勾通,要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转变重智轻体的观念,明白科学家是人才,而邓亚萍、刘翔、姚明也是国家的栋梁。让他们正确的看待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身体好才能学习好,身体锻炼的棒才能承受学习的重任,要让家长从孩子长远发展着想,让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你放心这是最重要的。再有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任课老师、体育老师要密切配合教育孩子们既要刻苦训练又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三、坚持每年开好一至两次运动会,为选好材做准备

选材是训练的前提。所谓选材:就是指学生对田径训练的个人条件,包括体能、身材、素质等各方面条件;为此,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前后我校都要举行田径运动会,这样做不但促进了我校的体育教学,而且通过比赛可以把那些运动天赋好发展潜力大的学生挑选出来,起到了选材的目的。选材一方面要考虑其发育问题,遗传因素,以及运动成绩等,但不能单纯的看当前的运动成绩。另一方面要选择那些有一定成绩基础,对田径运动有浓厚兴趣,训练刻苦,有意志力的学生进行训练,我个人认为意志品质应该作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每年春秋两季的运动会就是选材的最好时机,一定要坚持举行。

四、要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训练计划

科学的训练计划才能让运动员获得好的运动成绩,培养出优秀的后备人才,因此教练员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制定出科学的训练计划。一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二是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三是对小学生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要求应该区别于成年人,不能盲目地用成年人的各类技术和要求去套小学生,要保持小学生所具有的自然、轻快、放松的特点,不要一味追求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四是正确的认识和处理速度、力量、耐力这三项基本身体素质间的关系和地位。

五、训练既要全面发展,又要注意重点

小学生处于生长缓慢期,但是体能好,这一时期如果稍加大训练的强度,有针对性就会出现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的现象,特别像速度、弹跳力等基础素质。在训练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过早地追求年龄组的专项成绩,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适合小学生时期发展的柔韧、协调、灵敏、速度等素质,有机地分配到训练计划中去,坚持经常练习,并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注意重点”,是指抓住这一时期的敏感素质,如:速度素质就是小学生运动员的敏感素质。小学生从5岁开始提高频率,到12岁时达到频率高峰,以后虽然经过专项训练,但是提高幅度也不会很大甚至不再提高。所以小学生运动员如果不进行速度训练,以后就很难弥补。像这样的重点素质练习,就要适当安排密度大一些,强度也大一些的联系内容,当然在练习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在全面安排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合理搭配,尽量做到“少吃多餐”。

六、训练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田径训练本身比较枯燥,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喜欢新鲜的、有趣味的、有竞争力的训练内容。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训练方法的灵活性。在协调素质练习时,可安排一些花样跳大绳、手摸地往返跑、反口令练习,听信号快跑等内容;在速度练习中,可安排让距跑、男女搭配让距跑、挑战赛、分组接力赛等;在力量训练中,可安排两人一组推小车比赛、力卧撑比多、大学生背小学生蹲起等内容;在耐力训练中,可安排利用校外自然地形训练(注意安全),以此激励学生,我们是山区学校,我利用山区坡多的特点带学生爬山或野外进行体能训练。不论是晨练还是课外活动训练,都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在平常的训练中可见缝插针,训练方法灵活多样,就连课间操的三十分钟也可让学生进行花样跳大绳、小绳、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起、两头起等等训练,积少成多,同样可以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好时候。

七、既要重视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更要加强思想教育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7

关键词:课余田径训练选材

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社会上对体育的偏见,学生家长不能正确的理解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再加上目前社会上针对小学生的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兴趣班多如牛毛,更使得小学的课余田径训练举步维艰。面对这种现状,做为一名最基层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本人通过近五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体育田径运动训练事关学校、家长、学生及学校训练场所等事项,这其中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学校的领导对体育工作都十分的支持,就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我们学校对课余田径训练工作的支持包括了经费、场地、训练时间、相关制度等各方面,从而带动了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训练工作的支持。所以目前这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我们的做法就是与家长多勾通,人与人之间最难的就是平等、真诚的勾通,我们得让家长明白你工作的出发点是和他们一致的,那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子女能够更好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多做家访,关键是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看待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联系,要让他们明白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关系。当然这些工作并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它贯穿在一年甚至多年的训练活动过程中。通过和家长真诚的勾通,在五年的工作实践中,我选了100多名的小运动员,其中只有一人是因为家长的原因不能参加训练的。

二、做好选取材工作

所谓选材:就是指学生对田径训练的个人条件,包括体能、身材、素质等各方面条件;为此,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个人认为小学的课余田径训练选材工作应该分为两个方面。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了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所以在选材过程中,要把那些运动天赋好发展潜力大的学生挑选出来。对于这类运动员的选材要综合考虑其发育问题,遗传因素,以及运动成绩,而不能单纯的看当前的运动成绩。然而那些具有良好天赋的优秀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就要考虑到训练工作的另一个主要任务,那就是在上级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从这个任务出发,就要求体育教师去选择那些有一定成绩基础,对田径运动有浓厚兴趣,训练刻苦,有意志力的学生进行训练,其中意志品质应该作为重要的因素。

三、科学、合理的训练

课余训练的最终目标就让运动员获得好的运动成绩,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来实现,这也是整个课余训练工作的核心内容。

1.要有科学的训练计划。田径训练是一项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所以这个计划应该是长期的,同时从实际条件出发具有很强的可操做性,并且要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完善,此外还得有阶段性的小结,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制定下一阶段的计划。

2.重视基本技术的掌握,这里包括各个专项技术和各能辅助技术。小学的课余训练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掌握正确、合理的基本技术应该放在训练的第一位。同时在技术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正确的处理和把握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做到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必须建立在身体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上。

3.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决定了小学课余田径训练不适宜进行大强度的训练。为了让小学生身体得到健康的生长发育,我们在负荷的安排上应该以运动量的逐步提高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加大运动强度。但是比赛的成绩是强度的体现,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应该在全年量的积累上,在赛前的两到三周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以适应比赛时的强度。

4.正确的认识和处理速度、力量、耐力这三项基本身体素质间的关系和地位。我认为在田径这项运动中,速度是核心,力量是物质保障,而耐力是基础。因为比赛成绩好坏主要体现在速度上,比如径赛项目比的就是位移速度,田赛项目的成绩也取决运动员合理运用技术的前提下的出手速度,起跳速度。而没有强大的肌肉收缩力量来对抗阻力,那么速度也无从谈起。但是速度和力量的提高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获得,可多组数的反复练习如果没有足够的肌肉耐力和良好的心肺功能就不可能实现,所以速度和力量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耐力提高基础上。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然后逐步发展学生的力量,而速度训练的方法有许多种,它应该是一条线,始终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也就是要做到每堂训练课都有速度练习,只是针对不同的练习目的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8

关键词:锦州市高中,田径,课余训练情况,调查与分析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开展,各学校在积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在完成文化课教学基础上,利用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来丰富校园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部分学校相应地成立了各种项目的运动队。田径队是一支较具规模的队伍,田径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重视。它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普及与开展。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仅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还是完成学习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训练工作是一项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工作,诸如:学校重视程度、学校条件、教练员的能力水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等等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课余训练的质量。为了保证田径课余训练规范有序的开展,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训练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保证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锦州市4所高中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的调查,以期为更好的开展田径课余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锦州市4所高中从事田径训练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有关田径业余训练、学校体育等方面的文献20余篇,为选题和后期的成文做好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1.2.2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中学的部分教练和部分文化课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有关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具体情况。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1.2.3问卷调查法

问卷所有问题的提出,根据专家、学者、教授的建议而定。共发问卷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100%。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论文参考。

2结果与分析

2.1学校的重视程度调查与分析

表1学校重视程度(n=28)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9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展现出社会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由于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挖掘运动员的多种潜力,追求专项体能的最优化发展和专项技术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因而决定了田径运动训练活动必须服从于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而人体的运动又必须遵循生物力学的原理。田径运动训练活动的上述特征决定了田径运动训练理论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属性。同时,训练竞赛的社会化属性又决定了运动训练所具备的社会科学属性。因此,无论是完善田径运动训练理论,还是解决田径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都必须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领域广泛地吸收精华,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积极促进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为田径运动技术的迅速提高提供有力的根据。

田径运动训练是人类竞技体育行为中非常活跃的组成部分,田径运动竞赛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强大的感染力,田径运动的社会化趋势明显地加快了田径运动训练科学研究工作的分工。许多田径专家和教练员都在密切关注着各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成就,以求最快速地接受和引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稳住在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一直以来,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实践的总结和解决运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用“实践技术理论”这样一条路线来表示。这一路线在早期的运动训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带有明显的“理论技术实践”的趋势。可见,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超前性。现代田径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理论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地应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一切可以运用的研究方法。比如:在传统的经验法,文献法基础上,更多地采用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等。同时运用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个问题,体现了现代田径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现代性和综合性。也就是说,现代田径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不是能够用单一的学科理论知识能够解释的,必须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够多角度地去解释和回答所面临的田径运动训练出现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对于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划分,业内人士有过多种分类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业内人士对田径竞技能力认识水平的提高,对竞技能力的构成与划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划分的进步在于从逻辑上清晰地表明了不同层次上各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程度上使划分标准趋于统一,明确了不同层次上组成要素的内容。这一成果使人们对田径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对于田径运动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竞技体育比赛的越演激烈,运动员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比赛的胜负往往差之毫厘。由此可看见他的训练效果是那么的强悍。比赛是训练的反映,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比赛,只有大大提高运动训练的强度负荷,使运动员从身心各方面都达到比赛的要求。“大强度”是现代运动训练的大势所趋,但同样也应该注意到,重视强度负荷并不等同于每次训练安排都突出大强度,对运动水平相对较低、离运动顶峰期还相差甚远的青少年运动员,循序渐进增加强度负荷仍是一条主要原则。

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训练的周期划分不够严格,而是表现出“步子小、节奏快”的特点。为适应这种形势,以往那种长周期只能被压缩成“短周期”。这里“步子小、节奏快”就是指为使运动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周期内的各个环节在时间上体现出节奏快;在整体上看则是每一个小周期的安排都恰似一小步的递增与叠加,使运动水平由低层面向高层面逐步前进,没有大的起伏,也就是要求运动员在正常训练中也要出现并保持住一定的竞技状态。所以,必须加快训练周期的节奏,以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篇10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田径这一古老而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田径运动训练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能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田径运动发展现状训练对策

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人们对田径运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提高田径科学化训练水平,培养一支极具优势的田径队伍,也成为我国田径运动发展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田径运动因为项目多、影响大而被称为奥运会金牌大户。在体育圈内,也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一说。就目前来说,美国是田径运动领域的领头羊,我国田径运动水平则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运动健儿在世界田径比赛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在1984年―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我国田径项目共夺得了6项金牌。其中,王军霞的5000m金牌和刘翔的110米男栏冠军,尤其具有纪念意义。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田径体育水平非常低,如在男子田径领域,我国除了110m和竞走外,其他项目根本就不具备参加国家大赛的实力。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我国田径运动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强国仍存在明显差距,田径训练水平仍有待提高。

二、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长期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获得了长远发展,田径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运动项目。不过,受唯金牌论影响,我国省市体育局在田径运动工作中,都将工作重点都放在了成绩指标规定和协议签署上。一些教练员为了完成成绩指标,只能忽略运动员长期规划,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运动员训练上,一些人甚至会采用一些非法手段如贿赂裁判、使用兴奋剂等来完成指标。再则,我国全运会与奥运会有一年之隔,许多体育局、教练都无法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会期进行合理安排。这对我国田径运动和运动员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

(二)外部环境不够好

田径运动是一项体能性运动项目,它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良好的外部条件,近年来,我国在田径运动上的投入有所增加,但是,训练基地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仍旧是制约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问题。如我国许多体育馆、体育单位的田径训练基地场地小、设施短缺,仅能满足常规训练需求,许多能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的训练方法根本不能开展。究其原因,田径运动在我国是一项处于上升期的小众化运动,它不像足球、篮球一样深受人们欢迎,也不像乒乓球一样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它所受到的社会关注、获得的社会赞助都比较少。

(三)田径训练水平低

长期以来,我国田径运动在发展中都面临着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原因是:田径运动训练枯燥、辛苦,短时间内难有成效,对其感兴趣的人不多。再则,热门体育给田径运动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专业田径教练和运动员队伍的数量都不断下降,田径教练员队伍水平也普遍较低,一些教练员要么是缺乏技术指导经验,要么是技术训练方法低,有的人甚至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来训练运动员,知识运动员身体受损。

三、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及训练对策

(一)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全国民众对田径运动的关注度。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大田径投入和管理力度,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既定目标上去,为田径运动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各级政府要结合中央要求,加快体育改革,认真落实竞技体育整改落实措施,淡化奥运会和全运会政绩评判标准,鼓励地方体育局结合田径运动、运动员发展现状制定长远规划,并加大反兴奋剂、反不正当竞争宣传,以促使田径运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政府在深化田径项目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大对田径项目的投入,重视和加强田径人才培养、田径运动科研工作,在田径运动训练基地、运动馆、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为专业人才培养、运动员训练提供良好条件。其次,以竞走、中长跑、110m栏、铁饼等运动项目为突破口,完善田径运动训练计划、训练方式,优化田径运动内部运行系统,积累更多的科学训练经验,以实现优势田径运动项目的跨越式发展,继而以优势项目为动力,扩大田径运动的影响力,带动田径运动的整体发展。

(三)提高田径训练水平

科学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水平的关键,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田径运动训练理念、训练手段都是不断进步的。因此,我国在田径运动发展进程中,既要秉承走出去的发展理念,加强与强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田径训练方法,以完善田径运动训练体制,提高我国田径训练方法。还要利用科学设备和先进方法,对运动员进行科学检测和诊断,进而安排运动员科学化的训练任务。此外,政府还要加强田径教练员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田径教练员队伍,加大田径运动科研、科学训练力度,以提高我田径运动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