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十篇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十篇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6:55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其定义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绝对减少,从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的而一种北京301医院骨科唐佩福疾病。其患病后的危害很大,可导致患者意识消沉、失眠、慢性背痛,甚至生活难以自理。本文探讨了一些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具体见下文。

1 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抗骨重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骨矿化药物。

1.1 抗骨重吸收药物:抗骨重吸收药物主要包括雌激素、降钙素、二磷盐等。雌激素主要抑制骨重吸收,它通过直接刺激骨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或间接抑制某些细胞因子类产物而发挥治疗作用,适用于老年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降钙素适用于治疗椎骨骨折引起的疼痛,它是通过提高体内啡肽的水平,使神经肽的释放减少而发挥治疗作用。二磷盐不同以上两种药物,它既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又可以使骨的更替减慢,主要适用于骨密度低的患者。

1.2 促骨形成药物:氟化物是促骨形成药物的代表,它通过刺激骨细胞的活化而发挥作用。近些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使用氟化物治疗后椎骨骨折发生率降低,提高了脊柱和股骨颈骨量。

1.3 骨矿化药物:该类药物主要是各种钙剂及VitD等。钙剂和VitD需要共同使用,VitD可以促进骨的形成和肠道内钙的吸收,利于钙的平衡。

2 局部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目前采用的局部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也称姑息性手段。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支架支撑等。然而,长时间卧床易导致骨流失严重、肌肉萎缩,进而加剧疼痛。

3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脊柱功能和缓解痛苦。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都考虑手术的,只有当病人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不太严重时才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的手术很复杂,还存在一定的危险。

4 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骨质疏松是涉及多脏腑的病变,主要以肾虚为主,肝失疏泄为关键,脾虚为辅,血瘀是促进因素。中医根据辨证分型的特点,标本兼治,通过调理各脏腑,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5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经皮椎体成形术又称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技术,它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目前在欧美已广泛使用,是向患者疏松的骨组织注入骨水泥。将其应用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小的创伤面、高的疼痛缓解率和高的功能改善率等特点。2005年-200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对3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椎体硬度和强度明显增加,防止了椎体的塌陷,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在适应症方面要尤为注意。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一般为2-3天,出院后,患者需要定期到门诊复查,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多吃钙、磷、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奶类、豆类、鱼虾等海产品。再坚持每日饮一杯牛奶的同时,要戒烟、戒酒、忌浓茶、咖啡等,多晒太阳和多做室外活动,促进钙的吸收。

6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1994由美国的Rriley等人设计的。它是一种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后凸畸形的技术,于1998年得到FDa的批准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它是将穿刺针注入体内后将其内芯抽出,注入导针,然后把带芯的骨水泥推入管核,实椎体前缘皮质未破裂前,放入可扩张气囊。当囊内压力达到50psi时,将气囊内芯导丝取出,再将气囊的压力增加到满意程度。当球囊的扩张达到终板或预计的椎体复位时,抽出囊内液体,灌入骨水泥。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恢复压缩椎体高度,从而缓解疼痛,可称之为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7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使脊柱后凸畸形,引起疼痛,严重的可导致瘫痪,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方法,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降低了病人的疾病痛苦,提高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伟杨;何登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2)):4110-4111.

[2]杨惠林;陆俭;陈亮;倪才方;唐天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4)):406-408.

[3]徐建成;白靖平;锡林宝勒日;何祖胜;江仁兵;黄卫民.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3):2367-2370.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2

【关键词】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患者可出现后凸畸形、腰背部疼痛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传统临床主要通过止痛、卧硬板床休息及手法复位等保守治疗,然而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常出现肺、心及泌尿系统常诸多并发症[1],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具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3.26±5.47)岁,共102个椎体,其中单个椎体骨折57例,多个椎体骨折23例;腰椎43个,胸椎59个;患者经骨密度测定均显示骨量明显减少,均为轻微外伤或自发性外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排除其他内科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术前30分钟注射镇痛剂,将两个横向软垫分别垫在肩部及髂前上棘水平,保证期胸腰段椎体处于过伸状态,手术者在其一侧,踩脚踏居高向下,上肢伸直,双手交叉合拢在伤椎棘突部位放置,缓慢向下压,施力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在C型臂X线下对复位情况进行透视。复位效果满意后,将进针点标记,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正位透视下将穿刺针抵至椎弓根外上缘,侧位透视下对进针方向明确后缓慢进针,针尖到达椎体前中1/3部位,再次透视定位,观察位置是否良好,将第一期备置好的骨水泥注入,将骨水泥1mL缓慢注入椎体前中1/3部位,在透视状态下对骨水泥分布情况进行观察,之后在透视状态下将二期备置好的骨水泥缓慢注入伤椎,在接近椎体后壁时停止注射。

参考组:穿刺途径与观察组相同,将穿刺针退出后,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专用导针钻入,依次将扩张套管、工作套管置入,经工作套管精细钻钻入,扩张球囊将椎体恢复至正常高度后将球囊去除,将团状期骨水泥注入,椎体前缘逐渐向后推注,在靠近椎体后壁时停止注入骨水泥,采用推杆将骨水泥夯实,并使之凝固化。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术后随访半年后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并参考脊柱cobb角测量方法,利用侧位X线片观察伤椎cobb角。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2.1治疗后1周、半年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cobb角恢复情况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一:

表一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半年VaS评分及cobb角比较

组别(n)

VaS评分(分)

cobb角(o)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半年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半年

观察组(40)

8.51±1.32

2.15±0.41

1.25±0.36

23.68±4.17

10.36±2.96

10.44±3.26

参考组(40)

8.46±1.21

3.08±0.52

1.88±0.41

22.87±4.01

16.71±3.05

12.57±2.79

2.2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参考组出现6例骨水泥渗透,并发症发生率为1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患者最常见楔形压缩性骨折,继而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生理曲度出现明显改变,随着椎体稳定性的变化,可引起后凸畸形、进行性塌陷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微创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实现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卧床并发症。目前临床关于其止痛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存在以下说法:力学稳定性、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及化学毒性。为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对于椎体肿瘤、单纯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等患者可采用此类手术治疗,从而实现良好的手术效果[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cobb角改善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5),由此可知,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3

方法。【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髋骨骨折;治疗

髋部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该种并发症不仅仅会影响到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还会增加老年人的痛苦,缩短寿命。本文将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2011到2012年间的1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到2012年间的1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65~96岁之间,男70例,女11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85例;粗隆间骨折有95例。有120例患者带有并存症,心电图异常的有80例,高血压病患有60例,糖尿病的有75例,肝肾功能差的有30例,脑梗死的有20例。

1.2方法将1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个组,第一组有80例,第二组有100例,第一组采取单纯的骨科治疗方法,第二组采取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并将80例采纳单纯骨科治疗方法的第一组分为a、B两个小组,a组的40例患者采用单纯骨科牵引办法,B组的40例患者采取单纯骨科手术办法;将100例采纳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的第二组分为C、D两个小组,C组的50例患者在采取单纯骨科牵引办法的基础上再给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D组的50例患者在采取单纯骨科手术办法的基础上再增加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B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有10例,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具体情况如下:松质骨螺钉固定8例,国产Richard钉固定10例,角状钢板固定8例,多枚斯氏针内固定4例。D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有2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9例,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具体情况为松质骨螺钉固定5例,国产Richard钉固定7例,角状钢板固定5例,多枚斯氏针内固定4例。C、D两组的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内容有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指导,补充维生素D和钙,实行中药治疗、物理治疗,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增加患者的雌激素。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4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c)-0073-02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该类患者的胸腰部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和运动障碍。临床对该病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为卧硬板床休息4~8周左右,服用相应的消炎止痛药物,对腰背肌功能进行锻炼,但疗效通常不是十分理想,且易出现压疮、肺炎、尿路感染、便秘等并发症[1]。该研究中出于对应用椎体成形术对患有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抽取76例,在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后,每组38例,在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7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64.8±1.3)岁;患骨质疏松症时间1~7年,平均(2.5±0.7)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患者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4.5±1.2)岁;患骨质疏松症时间1~6年,平均(2.4±0.8)年。

1.2方法

1.2.1对照组卧硬板床休息4~8周左右,服用相应的消炎止痛药物,对腰背肌功能进行锻炼。

1.2.2治疗组采取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和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等。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全身疼痛症状消失;显效:患者可以正常行走,全身疼痛症状已经明显缓解;有效:与治疗前比较,全身疼痛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全身疼痛程度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2]。

1.5统计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传统方法治疗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然治疗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2.2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25.41±5.85)d,治疗组为(10.36±2.16)d,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7例,发生率为18.4%;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1例,发生率为2.6%。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采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止痛原理主要包括:①通过骨水泥的填充,椎体被充分加固,使椎体进一步压缩,使微小骨折导致出现的疼痛感明显减轻[3];②热效应导致锥体周围的神经组织与其内部变性,甚至发生坏死,因此神经对疼痛的感觉变得比较迟钝,甚至不会感到疼痛[4];③骨水泥对椎体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④骨水泥硬化后会使椎体硬度与强度随之增加,其支撑力也明显变强,在止痛效果方面,双侧椎弓根穿刺与单侧穿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

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传统保守治疗法,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后者,且这些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金渡,韩责和,赖震.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32-34.

[2]林德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84-685.

[3]沈建雄,张智海,邱贵兴.椎体成形术对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脊柱外科杂志,2005,3(1):23-25.

[4]陈斌辉,张明,李松巍,等.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J].浙江临床医学,2007,9(6):737-738.

[5]LinJt,LaneJm.Rehabilitationoftheolderwithanosteoporosis-relatedfracture[J].Clinicsingeriatricmedicine,2006,22(2):435-447.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外治法;标症;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4.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1-0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退行性的骨病[1],随年龄增加病情加重,表现为疼痛、骨骼变形骨折[2]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特别是其表现在脊柱,髋部及四肢肋部的持续性的静息疼痛,其与中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病因病机相符合,故我们应用中医外治疗法对骨质疏松症的“标”症进行对症治疗以达到和血疏通经络,补益强壮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门诊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男女各20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为71岁,伴有肢体疼痛,功能障碍及心理不适应等临床症状的,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各为10男10女。

1.2方法在所有患者均维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同时,处理组将患者按照中医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个体化运用中医外治法予以针灸[3]推拿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及膏药敷治,即对患者的标症进行对症处理。对照组则不予以任何中医外治法处理,在必要时予以nsaid药品临时缓解症状。

1.3随访及评定治疗经疗程(1-3月)结束后,评价患者疗效及随访3月,以临床体征体检结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健康问卷》及《mpQ疼痛问卷melzack,1987》调查问卷进行评分,评定患者疗效,门诊每月随访一次以跟踪干预疗效稳定性。

2结果40例患者分组并顺利完成治疗和疗程结束后的跟踪随访。治疗疗程因个体差异性为1-3月平均1.6月,随访时间皆为3月。其中处理组在目标临床症状的改善上,如疼痛、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积极性,而心理适应因个体差异性表现各异但整体有好转趋势。评定结果良好16例,一般3例未改善1例;相对而言对照组在用nsaid药物介入良好8例,一般3例未改善9例,停止nsaid药物治疗后良好5例,一般5例,未改善10例。见表1

表1患者分组治疗后疗效评定比较

3讨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疾病,是系统性骨骼疾病,其病因与年龄,性别,原发性继发性多种因素相关,目前治疗上多倾向于单纯药物治疗,对于非药物治疗方面涉及不多,而即使有所见得有些治疗也是把该病误作骨关节炎等他病进行治疗,造成了盲目治疗缺失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所以,我科以先明确诊断,维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前提基础上,施予中医外治法干预其临床症状,从标症入手,改善病情,提高孩子生活质量,增强其生活自信心,促进骨质疏松患者心里健康。其作用机理在于中医外治的特点,如针灸有调节经络、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等功效,穴位贴敷治疗和膏药外敷是具有特效的传统体外局部给药途径的优势,这些都反馈式调节人体神经疼痛敏感性(痛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痛处氧代谢,有利于炎症物质消除,从而起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疗效。而推拿按摩又可以舒缓筋骨,对患者关节活动度,肌肉萎缩等起到良好的康复作用,包括指导患者练功(如易筋经锻炼)此类运动疗法[4]属于医患合作的积极模式,其次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医外治法医生与骨质疏松症患者面对面交流,不可排除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心理疏导有良性的诱导暗示作用。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可以体现出中医“以人为本”个体化方案,再者中医外治法在其副作用和医疗成本上也是极具优势竞争力。中医外治法属于中医医生康复学,适当将其灵活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辅助治疗,对该病临床症状有效干预做到标本兼顾,才是对患者来说最完美的愿景。

参考文献

[1]刘忠厚.骨质疏松症[m].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2.

[2]苏继承.骨伤科康复技术[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7.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6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保守治疗;临床效果

目前,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骨科疾病,临床特点表现为骨组织退变、骨密度下降、骨骼生理功能弱化等[1]。在我国,骨质疏松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一半以上,女性的发病率更高达60%~70%,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60~65岁女性[2]。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密度和骨质量是骨质疏松主要影响因素[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如吃点钙片及抹点外用药。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保守治疗,如:多吃点壮骨食品、骨头汤等等。

1.3疗效判定显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腰椎活动度显著上升,活动不受任何限制。有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度有所改善,活动收到稍微一点限制。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4-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仅为76%,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p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也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原因主要为患者因年龄增大,骨骼的生理功能出现退却,导致引起骨密度下降,缺钙导致骨头脆性的增加,导致患者外伤后容易并发骨折,其中以并发腰椎压缩骨折最为严重和常见[6-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上,治疗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高,存在明显差异(p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而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许凌华,胡奇哲.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124-125.

[2]乔芳,常静.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30):271-272.

[3]江兵,朱成润.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6-18,22.

[4]michaelw,itagaki,adamD,talenfeld,Sharonw,Kwan,Julianwm,Brunner,Kellye,mortell,michaelC,Brunner.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andkyphoplastyforpathologicvertebralfracturesinthemedicarepopulation:saferandlessexpensivethanopensurgery[J].Journalofvascularandinterventionalradiology,2012,23,(11):1423-1429.

[5]minfeng,Gan,Jun,etal.isballoonkyphoplastybetterthan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forosteoporoticvertebralbiconcave-shapedfractures[J].actaradiologica(Stockholm,Sweden:1987),2014,55,(8):985-991.

[6]matt,Stevenson,tim,Gomersall,myfanwy,LloydJones,andrew,Rawdin,monica,Hernández,Sofia,Dias,David,wilson,angie,Rees.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andpercutaneousballoonkyphoplastyforthetreatmentof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asystematicreviewand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J].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winchester,england),2014,18,(17):1-290.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7

[关键词]骨质疏松;阿仑膦酸钠;骨密度;核素骨显像;疗效监测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4)06(a)-0097-04

Valueofbonescansemi-quantitativeanalysisinmonitoringosteoporosistherapyefficacy

LoUJingjingLiUJiangDonGKe

Departmentofnuclearmedicine,CentralHospitalofJinhuaCity,Zhejiangprovince,Jinhua3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pplicationvalueof99tcm-mDpbonescanningsemi-quantitativeanalysisinmonitoringtheosteoporosistherapyefficacyinearly-stage.methodsFromJanuary2011tooctober2013,inCentralHospitalofJinhuaCityofZhejiangprovince,18womenwithosteoporoticwerechosen,andtheywere50-72yearsold.Beforeand3monthsafterthealendronatetreatment,theywererespectivelycheckedwith99tcm-mDpbonescanningandbonemineraldensity(BmD)measurement.theregionsofinterest(Roi)technologywasusedforobtainingtheradioactivecountsratios(Roiratios)ofL1-L4andfemoralneck.BmDandRoiratiosofL1-L4andfemoralneckbeforeand3monthsafterthetreatmnetwerecompared.ResultstheBmDofL1-L4andfemoralneckafter3-monthtreatmentwithalendronatewerehigherthanthosebeforethetreatment,andBmDofL3-L4werecomparedwiththosebeforethetreatment,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BonescanningshowedthatRoiratiosofL1-L4andfemoralneckafterthetreatmentwerelowerthanthosebeforethetreatment,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99tcm-mDpbonescanningsemi-quantitativeanalysiscanaccuratelyreflecttheearlychangesofbonemetabolismaftertherapy,whichhasapotentialapplicationvalueinmonitoringthetherapyefficacy.

[Keywords]osteoporosis;alendronate;Bonedensity;Bonescan;efficacymonitoring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者可致骨折等并发症。临床上常采取药物治疗,以改善骨的重塑性。研究表明,骨代谢的变化往往早于骨重塑性的表现[1-2]。核素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骨显像是一种研究局部或整个骨代谢的重要方法,也是骨生化指标的有效补充手段。本研究通过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后骨显像的半定量分析,为骨质疏松疗效监测提供有价值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0月18例骨质疏松妇女,年龄50~72岁,平均63岁。入选标准:无脊柱骨折史脊柱或髋部t-score≤-2.5,或伴有脊柱骨折史脊柱或髋部t-score≤-2.0;无其他代谢性骨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没有接受过影响骨代谢的任何治疗及药物史。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放射性药物及设备

全身骨显像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Brightview双探头XCtSpeCt/Ct显像仪,配平行孔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显像剂99tcm-mDp(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高锝酸钠国药准字H10960232;亚甲基二膦酸盐国药准字H10983242),放化纯>95%。骨密度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Lunarprodigy双能X线吸收(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eXa)骨密度仪。

1.3检查方法

1.3.1全身骨显像方法全部病例行常规全身骨显像,静脉注射99tcm-mDp1110mBq,饮水500~1000mL,3~4h后排空膀胱,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256×1024,Zoom1.2倍,采用自动人体轮廓轨迹,扫描速度为15cm/min,连续扫描全身骨骼的前位和后位像。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99tcm-mDp全身骨扫描。

1.3.2Roi比值选取骨质疏松变化明显部位的骨骼组织,L1~L4及股骨颈为感兴趣区(Roi),求得各Roi每像素平均放射性计数(Roi值),每个部位分别测定3次求其均值。同时选择同侧股骨干中段1/3区域作为对照部位的Roi,求Roi值,同样测定3次求其均值。Roi比值=骨扫描各部位Roi值均值/对照部位的Roi值均值。

1.3.3骨密度测定图像采集时受试者仰卧位,双下肢弯曲以减少腰椎前凸,体膜置于腹部,中心与L3对准,通过骨密度仪进行腰椎至股骨上段的双能量(35keV和70keV)扫描。扫描后,常规进行L1~L4及股骨颈部位骨密度检测,计算机自动框定的上述部位,调整Roi线使之完全框定相应上述骨骼部位,得到相应各部位的单位面积的骨矿物质量(g/cm2)值,即骨密度值。

1.4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患者给于阿仑膦酸钠片剂,默沙东公司生产,生产批号J014445),每周1次,每次70mg,每周固定一天早餐前半小时200mL白开水送服,疗程为18个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后3个月骨密度检查显示,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且L3和L4骨密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骨显像显示,L1~L4及股骨颈Roi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骨量丢失的一种系统性骨病[3-4],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的破坏,常见部位为脊柱骨、股骨颈、桡骨,可导致疼痛或骨折等并发症,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目前认为骨质疏松的治疗会对整个骨代谢产生明显的影响,阿仑膦酸钠为双磷酸盐,是人工合成的非生物降解性焦磷酸盐的类似物,结构稳定,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其与成骨细胞结合后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使丧失的骨组织恢复,从而使发生脊柱及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下降。

目前临床评价人体骨质代谢状况的常用方法有骨密度测定、骨活检和常规的生化分析等方法。通过双四环素标志的骨活检被认为是直接测定骨代谢活性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复杂、具有创伤性,而且花费高、仅限于髂嵴单一的部位[5],现已不被临床采用。骨密度为最佳可计量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因子,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6],也常应用于治疗反应的监测[7],现已被wHo确定为最直接、最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的方法[8-9],但不能早期、灵敏、特异地反映骨代谢异常和实时监测骨代谢状况[10],难于了解全身骨密度的状况,具有局限性。生化指标分析是评价人体骨代谢状况应用较早、较广泛的方法之一,它具有量大和快速反映治疗效果等优点。然而,骨代谢标志物提供了整体骨骼反应的综合信息,而不能够得知发生在脊椎、髋部等特定部位的变化[11],或者区分皮质骨和骨小梁之间的差异。

99tcm-mDp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通过反映局部骨血流和成骨活性来研究局部骨代谢的独特方法[12],在骨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检测以及治疗疗效监测方面是一种有效的工具[13],可进行全身性显像,具有灵敏度高等特点。骨显像半定量测定可以反映不同个体的真实骨代谢变化,进一步反映骨质疏松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14-15]。99tcm-mDp一直用于骨摄取的定量测定,Fogelman等[16]首次通过24h99tcm-mDp全身滞留(wholebodyretention,wBR)试验研究代谢性骨病,研究表明,肾性骨营养不良wBR24h时平均为88.6%,畸形性骨炎为56.9%,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50.7%,骨质疏松为21.2%,正常人为19.2%。为骨的高代谢状况的检测提供了敏感的方法。近年来,24hwBR试验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SpeCt骨显像进行骨骼摄取测定可达到相同的研究目的[17]。

本研究通过骨质疏松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骨密度比较,显示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后3个月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且L3和L4骨密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本研究观察的治疗时间较短,推测随着观察时间的增加,其余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会发生显著性改变。有研究显示,通过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妇女3个月的效果显示,阿仑膦酸钠可明显改善脊柱和髋骨的骨密度,降低脊柱骨折风险[19]。而核素99tcm-mDp骨显像半定量分析显示,治疗3个月后,L1~L4及股骨颈Roi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知骨显像能够敏感地反映骨代谢的状况,通常骨质疏松早期即可引起骨代谢的异常,表现为四肢长骨和中轴骨弥漫性的放射性摄取增加,特别是颅骨和脊柱的表现更为明显[18]。骨显像剂99tcm-mDp是通过性核素99tcm标志的亚甲基羟基二膦酸盐,而阿仑膦酸钠为氨基二膦酸盐,均为二膦酸盐类,具有相似化学特性,均与骨内羟磷灰石有强亲和力,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并通过成骨细胞间接起抑制骨吸收作用。国内有通过云克(99tc-mDp)治疗骨质疏松获得良好效果的报道[20-21]。正是由于阿仑膦酸钠治疗,造成了骨质代谢的降低,因此治疗后3个月骨显像显示腰椎及股骨颈的放射性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所以,通过99tcm-mDp进行阿仑膦酸钠骨质疏松的治疗的监测,可直接反映阿仑膦酸钠参与骨质代谢,具有早期和灵敏的优点。提示核素骨显像半定量分析能准确反映骨质疏松治疗后骨代谢的早期变化,早于骨密度法,显示其在骨质疏松疗效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综上,利用核素99tcm-mDp骨显像半定量分析在骨质疏松疗效的监测,能直观地观察全身骨代谢的状况,准确反映药物治疗后骨代谢的早期变化,把影像的直观性与定量分析的准确有机结合,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抉择,为骨质疏松疗效评价提供一种更早期、有效的监测方法。

[参考文献]

[1]GoodmannF,CobinRH,GinzburgSB,etal.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medicalguidelinesforclinicalpracti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menopause:executivesummaryofrecommendations[J].endocrpract,2011,17(6):949-954.

[2]GloverSJ,eastellR,mccloskeyeV,etal.Rapidandrobustresponseofbiochemicalmarkersofboneformationtoteriparatidetherapy[J].Bone,2009,45(6):1053-1058.

[3]GoodmannF,CobinRH,GinzburgSB,etal.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medicalguidelinesforclinicalpracti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menopause:executivesummaryofrecommendations[J].endocrpract,2011,17(6):949-954.

[4]黄鑫,孟国林,刘建.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7.

[5]LindsayR,ZhouH,CosmanF,etal.effectsofaone-monthtreatmentwithptH(1-34)onboneformationoncancellous,endocortical,andperiostealsurfacesofthehumanilium[J].JBoneminerRes,2007,22(4):495-502.

[6]marshallD,Johnello,wedelH.meta-analysisofhowwellmeasuresofbonemineraldensitypredictoccurrenceofosteoporoticfractures[J].BmJ,1996,312(741):1254-1259.

[7]ClemmesenB,Ravnp,ZegelsB,etal.a2-yearphaseⅡstudywithl-yearoffollow-upofrisedmnate(ne-58095)in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J].osteoporosisint,1997,7(5):488-495.

[8]胡清,李艳,王芳.SLe泼尼松治疗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33-2635.

[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柳州医学,2012,4(3):188-199.

[10]谭蓓,李攀,吕红,等.骨代谢指标可用于评估炎症性肠病患者骨密度状况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5(3):173-178.

[11]刘俊恒,潘继承,倪黎刚,等.骨质疏松患者部分骨代谢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3):213-214,223.

[12]BlakeGm,park-HolohanSJ,CookGJ,etal.Quantitativestudiesofbonewiththeuseof18F-fluorideand99mtc-methylenediphosphonate[J].Seminnuclmed,2001,31(1):28-49.

[13]BlakeGm,mooreae,Fogelmani.Quantitativestudiesofboneusing(99m)tc-methylenediphosphonateskeletalplasmaclearance[J].Seminnuclmed,2009,39(6):369-379.

[14]ohbayashiY,miyakem,SawaiF,etal.adjunctteriparatidetherapywithmonitoringofboneturnovermarkersandbonescintigraphyforbisphosphonate-relatedosteonecrosisofthejaw[J].oralSurgoralmedoralpatholoralRadiol,2013,115(4):31-37.

[15]FinkelsteinJS,wylandJJ,LeeH,etal.effectsofteriparatide,alendronate,orbothinwomenwith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J].JClinendocrinolmetab,2010,95(4):1838-1845.

[16]Fogelmani,BessentRG,turnerJG,etal.theuseofwhole-bodyretentionoftc-99mdiphosphonateinthediagnosisofmetabolicbonedisease[J].Jnuclmed,1978,19(3):270-275.

[17]Brennerw,BohuslavizkiKH,Sieweken,etal.Quantificationofdiphosphonateuptakebasedonconventionalbonescanning[J].eurJnuclmed,1997,24(10):1284-1290.

[18]LibermanUa,weissSR,BröllJ,etal.effectoforalalendronateonbonemineraldensityandtheincidenceoffracturesin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thealendronatephaseⅢosteoporosistreatmentStudyGroup[J].nenglJmed,1995,333(22):1437-1443.

[19]Fogelmani,CitrinDL,turnerJG,etal.Semi-quantitativeinterpretationofthebonescaninmetabolicbonedisease:definitionandvalidationofthemetabolicindex[J].eurJnuclmed,1979,4(4):287-289.

[20]安娜,左艳敏,王效影,等.云克联合钙剂活血化瘀药治疗骨质疏松的观察与护理[J].河北医学,2013,19(4):600-602.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1-0144-0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治疗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现状,提出拟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1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症”一词,但根据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骨痹”、“骨痿”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肾主骨”、“肾主身之骨髓”、“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充在骨”的论述,肾与骨及髓紧密相连,肾所藏之精化生骨髓,骨髓藏于骨腔之中滋养骨骼,所以骨骼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全赖肾脏精气之濡养[1]。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之肾全赖后天之脾的滋生,随着人体慢慢衰老,脾气亦出现亏虚,无力滋养先天之肾从而出现肾气亏虚,加重骨质疏松;另外,脾气亏虚则四肢百骸失养,肌肉无力,加重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的发生[2-3]。脾肾亏虚为骨质疏松发生的根本。

2穴位埋线疗法的应用

基于针灸原理发展起来的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根据病情需要有选择的埋入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而起作用,因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价格低廉,尤其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4],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模式的重大改进,尤其是新型针具的出现,使埋线疗法进入微创时代,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穴位埋线疗法是集经穴、针线的刺激作用,将古老针灸术和近代组织疗法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复合刺激,提高机体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而发挥作用[5]。现代中医学者对穴位埋线疗法的研究已经从以前的几种病发展到现在的上百种病[6]。埋线疗法主要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消化系统等疾病。

3穴位埋线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穴位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主要是观察穴位埋线后骨密度、骨生化指标、激素水平、骨折率、细胞因子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等,其中林志苇等[7]主要通过肾腧穴埋线后观察骨密度变化、骨质疏松痛及5年骨折率等指标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陈贵珍等[8]通过埋线三阴交、肾腧、关元并结合口服妇复春胶囊,检测血清雌二醇、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结果显示埋线后能提高女性雌激素水平;Liu等[9]通过埋线肾腧、肝腧、夹脊、委中穴,并联合口服碳酸钙维D片治疗肝肾亏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个月后,检测骨密度、雌二醇水平及骨质疏松痛的变化,显示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及雌二醇水平均升高;马月红[10]通过埋线肾俞、命门、关元为主,配以心腧、肝腧、脾腧、三阴交等穴位三月,检测雌激素、骨密度、骨生化指标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提示埋线后可提高e2水平,降低FSH及LH水平,在升高BmD、BmD/Bw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埋线组血中aLp、尿DpD/Cr治疗后显著下降,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埋线穴位首选肾腧穴,所采用的方法均为微创埋线法,其最大特点为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痛苦小,埋线时间为15~30d/次,疗程为3~6个月,研究均提示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明显提高患者雌二醇水平,这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相吻合。

4小结

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报道相对较少,其机制可能与埋线后持续穴位刺激而至雌二醇、孕酮水平升高及与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神经介质调控相关[5]。所以深入研究埋线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应用,防治骨质疏松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旋,赵利华,范郁山.针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J].亚太传统医药,2008,4(4):63-65.

[2]谢雁鸣,朱芸茵,葛继荣,等.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基本症候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2):43.

[3]朱芸茵,谢雁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症候特征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6,2(2):54-57.

[4]姜军作,刘志成.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31.

[5]徐三文.谈外治法中的穴位埋线疗法[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5):38.

[6]时素华,孙爱军,王丽,等.穴位埋线疗法临床研究文献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1):78.

[7]林志苇,黎健,高丽萍,等.肾腧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4):381.

[8]陈贵珍,许云祥,张家维,等.穴位埋线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0,30(3):177.

[9]LiuBX,wangLp,Xum.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ofliverandkidneydeficiencytypetreatedwithacupointcatgutembeddingbystages[J].ZhongguoZhenJiu,2011,31(4):315-319.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9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推拿;中医;疗效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显示,传统中药配合推拿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毒副作用轻微[1]。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在传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基础上辅助推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其中男31例,女55例;年龄60~84岁,平均(71.5±5.3)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程度分为[2]:Ⅱ度11例,Ⅲ度43例,Ⅳ度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根据《骨质疏松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患者腰背部有明显疼痛感,尤以清晨或夜间显著;(2)患者轻微外伤容易导致骨折;(3)患者身长缩短,并伴有驼背;(4)患者骨密度检测,存在2个标准差级别以上减少的骨峰值;(5)患者X线显示骨小梁减少,骨质明显稀疏,少数患者椎体呈楔状改变;(6)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并知情同意[3-4]。

1.3排除标准(1)合并肝、心、肾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2)存在及合并其他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诸如骨软化症、甲状腺亢进、骨肿瘤等内分泌性疾病;(3)服用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药物致骨质疏松患者,诸如糖皮质激素等。

1.4方法

1.4.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1)内服中药以达到补益肝肾和填精益髓的功能,其中方药采用六味地黄丸作为主方,随证进行加减治疗:山药15g、淫羊藿15g、熟地15g、茱萸肉12g、杜仲15g、茯苓12g、补骨脂15g、当归9g、川牛膝12g、丹皮10g、延胡索10g、甘草6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偏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偏阳者加干姜或肉桂、熟附子等;便秘加郁李仁或火麻仁;腹胀加大腹皮,1剂/d。(2)湿热外敷中药:透骨草30g、伸筋草30g、鸡血藤30g、宽筋藤30g、防风20g、当归20g、路路通30g、牛膝20g、川芎10g、红花10g、艾叶10g、桂枝20g。将以上中药布包放置于水中进行浸泡若干小时,并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30min左右,采用毛巾浸药液外敷于患处。注:毛巾应稍微拧干,并折叠成方形为宜,还应以患者感觉适宜温度为度,热度达不到时应及时更换毛巾。1次/次,每次大约20~30min。

1.4.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推拿进行治疗。具体包括:(1)掌揉法:采用大、小鱼际部或掌根对患者疼痛部位或腰臀部进行按揉,每次大约3~5min。(2)揉按穴位法:对患者的志室、大肠俞、肾俞、委中、环跳等穴位采用拇指指腹轻手法进行按揉,每个穴位持续按揉约1min。(3)理筋解痉法:尤其适用于疼痛严重患者,其韧带或腰肌常表现为痉挛状态,感觉腰肌硬紧且往往能够触及索状物,存在明显的压胀痛[5]。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拇指指腹对患者受损韧带及腰肌部位,先进行左右弹拨分筋,然后顺着筋脉进行推按理筋,每次大约5~10min。上述手法1次/d,约15~20min/次。

1.5观察指标(1)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疗程腰背疼痛情况进行记录及评分,0度和Ⅰ度为0分,Ⅱ度为1分,Ⅲ度为2分,Ⅳ为3分。(2)对患者治疗前后腰背疼痛和体征变化进行评价。

1.6疗效判定标准两组均治疗7d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价。(1)显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部分偶有隐痛;(2)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存在一定的好转;(3)无效为患者的疼痛情况基本没有改善或加重[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943,p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9512,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通常以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及骨量降低为主要特征,由于患者骨硬度降低及骨脆性增加,极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同时,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伴有疼痛症状,尤以腰背痛最为常见,并可因日常劳作及活动而突发性加剧,严重者诱发全身性骨痛[7-8]。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枯、骨痿”范畴,兼有骨痛症状患者属于“骨痹”范畴。该疾病多为中年起病,老年成疾,肾虚为发病之本,随着年龄增加,肾精不足,精不生髓,导致骨失所养而致[9-10]。所以本病应将补肾作为根本。笔者在补益肝肾和填精益髓的治疗原则下,采用六味地黄丸作为主方,以达到滋阴补肾之功效,选用补肾强筋壮骨之品,诸如骨碎补、淫羊藿、川牛膝;同时,考虑到老年患者多为寒性、气虚体质,由于寒凝经脉、气虚血滞,不通而痛,笔者加用肉桂、黄芪、当归,以达到温经补气通络之止痛功效。外敷中药采用舒筋通络。温经散寒之品,通过热敷而有效地化瘀止痛、温经通络疏通腠理之作用。此外,根据筋遇热则舒缓、遇寒则收缩的特点,在温热作用下,腰肌紧张得到缓解而发挥止痛效果。此外,笔者采用轻手法推拿辅助治疗,针对受损的软组织,通过理筋、掌揉等手法,使软组织紧张痉挛状态解除或缓解而发挥止痛效果。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子琈,徐有俊.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31-33.

[2]李东涛,王剑,姜洪洋,等.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254-1262.

[3]李梅,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诊疗-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13,6(3):5-7.

[4]李寅,徐晶鸿,王新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症10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3(2):102-103.

[5]陈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1):43-44.

[6]陈宏慈,甘爱萍,邹连珍,等.中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2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28-29.

[7]吴善栋,李纯志.福美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11(6):10-11.

[8]孟兆亮,孟宪昌,孟献盛,等.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2-24.

[9]高彦彬.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10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599-600.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篇10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疏康;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5(c)-0156-02

[abstract]objectiveobservetheapplicationChinesemedicineboneacbelclinicalcurativeeffect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methodsFrom78patientswith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39caseseach.thecontrolgroupusingconventionaltreatmentmethod,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byChinesemedicineboneacbeltreatment.twogroupsofpatientswerecompar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ofhipbonemineraldensity,serumaLpcontent.ResultstwogroupsbeforetreatmentinpatientswithhipbonemineraldensityandserumaLp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ftertwocoursesoftreatment,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ofbonemineraldensity,respectively(0.76±0.07)g/cmsquared,(0.62±0.06)g/cmsquared,higherthan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aftertreatmentserumaLpcontentis(58.2±23.4)U/L,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74.3±27.3)U/L.more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groups(p

[Keywords]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Gushukang;Clinicalefficacy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疾病,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为多见。绝经后妇女长时期刺激素缺乏,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引起骨量减少,使骨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诱发骨折危险,影响绝经后妇女的正常生活[1]。该研究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以该院收治的7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应用骨舒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wto关于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标准。主要临场症状为:患者出现腰背疼痛、疲劳乏力及下肢麻木等症状。患者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2.3±3.7)岁,绝经年限4~16年,平均年限(5.1±2.7)年。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所选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患者绝经1年以上时间,且均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有肝脏、脾胃等疾病史患者和妇科恶性肿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口服阿法迪三,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骨舒康(熟地黄、丹参、黄芪等),2次/d,服用1袋/次。均以3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两个疗程后髋部骨密度和血清aLp含量。

1.4观察和评价指标

对患者骨密度的测定,在治疗前和治疗180d后,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扫描,再用附加的骨密度分析软件自动分析,测量患者髋骨部骨密度;对患者aLp含量的测定,采用硝基磷酸动力学方法,并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以分析。

1.5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两个疗程后髋部骨密度比较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p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aLp含量分别为(58.2±23.4)U/L、(74.3±27.3)U/L,观察组要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绝经后中老年妇女易发骨质疏松症,其病因较为复杂,医学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严重,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直接联系,体内钙磷激素失衡和内分泌失调等也是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2-3]。中医研究认为,骨质疏松是肾虚的主要表现,肾是先天之本,生精生髓,肾精若充足则骨髓坚韧强壮,肾精亏损不足时,则易引发骨质疏松[5]。因此,中医治疗强调补充肾精,增加骨量,从而减少骨折发生几率。

该组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髋部骨密度及血清aLp无明显差异,治疗180d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为(0.76±0.07)g/cm,较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aLp含量分别为(58.2±23.4)U/L、(74.3±27.3)U/L,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骨舒康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调节绝经后妇女的内分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能提高患者的aLp含量及骨密度,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且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刘焯敏.营养干预结合常规治疗对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4,45(2):12-14.

[2]衣蕾,刘勤社,常巧云,等.活血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1):34-36.

[3]陶苏红.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干预[J].哈尔滨医药,2011,6(22):480.

[4]白洁,白孟海,刘茗露,等.中药骨疏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1):22-24.

[5]余兴华.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0,29(12):953-955.

[6]唐新桥,蒋锐中,梁培雄.骨疏康治疗骨折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3):88-89.

[7]费炳红,张随山,夏磊.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6,18(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