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十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十篇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6:27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1

[关键词]答题关键一般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48-01

高考政治主观题历来是学生丢分最多的题型,其考察范围广,能力要求高,令较多学生在面对它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差;第二类是虽有较为牢固的基础知识储备,但没有掌握主观题的解题步骤,不知道从哪下手。这两方面恰好是答好主观题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必须好好把握。下面就从这两方面来做简要分析。

一、答好主观题的前提和关键——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储备

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新课及复习的时候对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要有一个很扎实牢固的掌握,特别是主干知识,要形成网络。用到哪一块的知识,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不至于答跑题而犯下“致命”错误。比如设问要求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解答,我们就不能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解答,设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我们就不能用唯物论的知识解答。用对用以解题的知识原理,这是关键的一步,是进一步答好题的前提。

二、答好政治主观题的一般步骤

我们都知道,做文章有个启、承、转、合的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我们也不妨将其归纳为四个步骤:定、分、筛、合。具体来讲就是:

(一)“定”

就是定大的知识范围。通过认真仔细地审题(审题型、审材料、审设问),确定模块知识范围。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划分。学生必须打好基础,处理好宏观体系与微观知识的关系。

(二)“分”

就是在模块知识框架下对具体知识进行分析。比如在政治生活模块关于政府的知识有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树立政府的权威等等。这个步骤分析得要快速、全面,防止遗漏。

(三)“筛”

顾名思义,筛就是筛选,选择。在“分”的步骤中分析的原理知识可能很多很杂,答题时不一定都要用,这就要有个选择的问题。要求考生在上面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设问、材料迅速调用适用本道题的知识原理。

(四)“合”

就是在上面分析选择的基础上,将所调用知识原理与材料中的有效、有用信息相结合,合理组织答案,最后将答案按照规范要求条分缕析地写在试卷上。下面就2010年全国卷主观题的解答做以分析: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气体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支,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以及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10分)

解法指导:

第一步:定。先确定课本模块知识,把握大方向,防止跑题。本题以节能减排为话题,从政治常识角度设置考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步:分。本题涉及到政治模块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具体知识点有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活动原则、依法行政等。第三步:筛。根据材料和设问,通过筛选知道本题是要答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以及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政府是如何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第四步:合。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最后结合材料结合设问结合所用原理组织答案,将答案按规范分条认真地写在试卷上。至此,一道主观题的解题步骤就结束了。

参考答案:活动原则,保护环境,实施惠民工程,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指定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具体内容:制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制定并监督执行相应经济法规;部署节能减排工程;运用财政补贴等经济调节手段,汇集和传播有关经济信息。

以上四个步骤是解答政治主观题的一般步骤,在实际运用中,根据所给题干材料、设问可以灵活运用、灵活掌握。

总之,在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全面理解,并遵循一定的做题步骤,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高考政治主观题是可以突破的,并最终成为文综学科新的增分点。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2

一、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

(一)授课内容以经典线性回归模型为主。大学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学生掌握经济经济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由于民办本科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仅安排一学期的入门课程,学时共64学时。因此,重点要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为主,学时应达到48学时,之后选择性地介绍一些新发展的方向。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比较普遍,也是更高层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基础,符合民办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

(二)选择适合经济类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选择适合经济类专业的教材,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教材内容简练,深入浅出,注重实际经济案例的分析,模型的应用,计算结果的统计与经济意义分析,而对于定理、公式的推导尽可能放到附录里;并且要详细介绍计算机软件操作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结果,学会计算操作;教材结构和内容设计要具有继承性和集成性,要能兼顾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精华,介绍计量经济的前沿知识,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三)主辅修结合,加强课程衔接,夯实计量经济学基础。计量经济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以计量研究的基本步骤:“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四个步骤为主。在上课过程中结合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的思维模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及运算能力,而且特别有益于培养学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思维和理论素养。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理论和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引入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应该成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同时,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的不同,安排相应的案例和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将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学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而且,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宜开设的过早,应该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开设相应的基础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以及线性代数等,加强课程的衔接,打好基础,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计量知识,学以致用。

(四)加大实践课学时,突出eviews软件软件使用。实践课程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并且去计量经济学的一些常用软件结合起来,比如eviews软件等,使用书中讲述的方法,在相应软件上机操作中实现,并将eviews软件的学习与各章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eviews的操作方法。

二、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在实践教学中,使用eviews软件来完成烦琐的计算,即将计量建模步骤中的第二步,估计参数,由软件完成,而将教学重点放在模型设定,如何通过现有经济理论或者经济事实,恰当计量模型;对于模型估计结果的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推断检验、拟合优度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预测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经济结构分析、预测、政策评价和验证理论等。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计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这是开设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经济类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的内容,因此,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如下表1所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辅导为主,由学生自己结合案例完成eviews软件的操作,并进行相应的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推断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形成相应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报告,教师结合研究报告指出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之处,并要求学生改正。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主要以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中的经济事实出发,引导学生研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为以后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参加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经济学的基础。

三、计量经济学实践课程的考核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析

中图分类号:D03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西方国家中,其交通影响分析的理论体系以及该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无论是在理论成果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十分丰富。而在我国国内的交通影响理论研究无论是在应用还是在深度上都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并且因为地域以及文化上的差别,使得国内的交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领域也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相同。伴随这我国经济情形的极大发展,交通影响分析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凸显,这样就十分迫切的要求将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及实践和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使之能够本土化,在此基础之上再发展一套科学性的理论体系。笔者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旨在对交通影响分析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能够为我国国内交通分析理论提供指导,也能够为我国交通影响分析以及我国基本国情的结合提供可依据的支持。

1交通影响分析组成

一个城市中的建设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或者其开发的性质为何,均需进行必要的交通需求预测分析。其分析预测的步骤主要的工作就是基于成熟的路网模型的基础之上,利用成熟的交通预测法来对研究范围内的各分析年限的背景交通、交通进行预测,从而最终使得预测的结果能够被如实地反映到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特征。在这种分析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其最终的高峰时段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工程的策划人在预测项目前予以确认。有此以外,项目工程的背景交通也可以依据城市本身的综合交通规划的模型或者交通的数据库来进行预测,根据城市本身的交通调查数据以及其研究范围规划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在分析前,分析步骤本身内容的规范统一能够极大地影响到交通分析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展开。良好的步骤能够有有益于交通影响分析的标准化建设,也能够让编制单位在分析建设项目的过程之中做到有迹可循。虽然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的功能,背景交通因素等各异,但是对于各种开发类型的建设项目来说,其交通影响分析的步骤却有着通用的共同特性;基于此,依据于不同项目的开发类型的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还极有可能增加部分额外的步骤或者内容,从而使得项目本身的交通影响分析能够更加趋于完美科学。

一般对于普遍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包括以下六个通用的分析步骤,第一是收集建设项目基础资料,这些基础资料主要是指规划层面的相关性资料,其来源主要有来自于工程的设计方或者政府的相关部门等,其内容可能因为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而不一样,主要有项目的性质,经济指标,各项设计说明,建设项目本身的图纸资料等。第二个方面是确定建设项目的研究范围以及其年限,一般在收集建设项目基础资料之上,初步探讨建设项目本身可能所产生的各种类型的交通影响的程度来确定交通影响分析的范围。与此同时,依据建设项目本身的建设计划来确定交通本身影响分析的目标时间间隔以及其远期的分析。第三是需要在项目前需要分析研究项目的开发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其周边的道路交通情况,该情报的收集方式一般比较多,而一般情况下有两个途径来完成,一个途径是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直接得到数据进行分析。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进行实地的调查考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现场调查最好不要选择特殊的日期,比如节假日,而尽量在日常出行的时间,这样才有代表性,但是也需要对高峰期进行预测。现场调查的交通量连续调查一般不要小于2h。基于此就可以获取许多第一手资料,比如建设项目的地形图,城市规划资料,道路等级,宽度。公共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高峰期的交通流量及道路压力,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政策及法规等。完成前面的步骤以后则需要进行第四个步骤,那就是进行建设项目的交通需求预测分析,无论建设项目本身的规模大小还是其开发的性质为何,都需对项目本身进行必要的交通需求预测分析,这一步主要的工作就是基于路网模型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成熟的交通预测方法以及统计方法,对该项目建设研究范围内的各个分析年限以及其时段的背景交通和项目新生成交通进行分析预测,从而能够使得项目的预测结果如实地反映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特点。第五步就是评价交通影响程度,这一步所采用的分析理论是从供求平衡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在有或者没有该建设项目情形之下,研究该范围内的各种交通设施以及其中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评估建设项目所新生成的交通需求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交通系统运行带来的负荷,其中所评价的内容包括范围内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公交、停车场等交通网络情况。而交通公共设施包括该建设项目的出入口、交叉口、自行车道、公交线路以及站点等等特殊使用的交通设施。最后一个步骤主要就是对前面发现的问题提出项目的交通改善措施以及其建议,评价范围内交通改善根据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需求的影响程度评价进行。一般来说,交通改善内容包括该建设项目的内部交通系统和出入口。、研究范围以内的道路、公交、行人以及其它特殊使用的交通设施本身的改善措施。这些改善措施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优化建设项目内部的交通设施,从而能够在实际中改善出入口的布局以及其组织,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

2建设项目各阶段实施中交通需求的预测

一般在交通的影响分析之中,交通需求的预测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静态和动态交通需求。而动态交通需求预测主要又包括了该项目的背景交通量预测以及其新增的交通量分析,静态需求通常指的是项目范围内的停车需求预测分析。所以,交通需求的分析其实就是分别对该项目的背景交通量、新增的交通量以及其停车需求进行分析预测。

通常意义上的所谓背景交通又被称为非项目的交通,它往往是指在没有该建设项目的情况下,路段和时间本身就已经所存在的或者是由其它的建设项目所带来的交通需求,主要包括过境交通或者其它不在项目建设研究范围内的交通出行或者研究范围内由于其它建设项目存在所产生的交通出行量,背景交通与计划建设项目之间会产生的相互影响的出行压力。这极有可能改变各自的出行方式以及出行的结构,所以,背景交通的预测分析也十分的重要。背景交通的预测指根据研究范围内本身的土地开况以及有关的资料收集情况来采用统计分析的手段来对目标时间内以及长远的分析的背景交通量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分析。在多数情况下,背景交通量的改变往往极大地影响范围内的道路交通情况。使得其程度大于新增的交通量。所以背景交通量的科学预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决定道路交通改善。

在做完背景交通预测的情况之下,需要进行新增交通量的预测分析。它主要是指由于目标建设项目的开发从而所产生的进行交通出行。在一般情况下,科学合理的新增的交通量预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后期提出交通改善措施等工作。所以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新增交通量的预测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交通影响分析结论本身的权威性。所以在执行时必须对新增的交通量预测的各个步骤进行详尽而合理的分析确认。一般新增交通量的预测采用四个阶段法进行,也就是交通生成,分布,方式以及交通量的分配四个方面进行。

停车需求,顾名思义,也就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的目的而驾车的人在各停放设施之中停放车辆的需求。一般依据于车辆本身的出行以及其停放的特征,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备车位需求,它主要是用来满足车辆本身的日常以及夜间停放;二类是社会车辆需求,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各种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车辆的出行停靠。一个地段范围内的停车需求总和就是自备车位以及社会停车位的总数。停车需求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多因素的影响结果。城市本身的规划发展和使用、路网条件以及交通状况、城市的区位以及停车的政策等都能够极大影响停车需求的增长程度。

3结束语

对于建设项目本身所存在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通影响表现出来的特点,建设项目本身就需要做大量的交通分析预测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本身的规划需要更为合理的思考,建设项目的交通预测往往极大地影响周边的交通情况。在项目进行之初就需要进行详实的考量,我国国内交通预测的方法以及理念都起步比较落后,需要不断进行革新,采用新的方法以此来适应新的时代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戚玉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m].北京交通大学.2007.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4

关键词:数据库实际管理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017-01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个行业对于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越来越看重,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分析相应的数据信息,来指导企业的管理等。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从数据库应用技术概念等方面分析了数据库系统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1数据库的定义与类型

1.1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是用来存储、管理与组织数据结构的仓库。数据库的产生和发展,仅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当前,其已经成为一种数据管理方式。

数据库有两种定义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数据模型的组成,存储在一个二级的存储器当中,形成一个相应的集合。该数据库的定义,其主要的特征是不具有重复性,可谓一些特定的组织进行服务。而且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完全能够独立使用,由同一的管理控制软件负责数据的增删工作。

数据库的第二种定义方式便是它是一个大型的仓库,这个大型的仓库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来进行组织的,通过组织管理来存储数据信息。在企业的日常经济管理中,可把相关的数据存储到该数据库中,按照经济管理的各种需求进行编辑与处理。

1.2数据库的类型

当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数据库类型主要包括microsoftaccess、Sybase、oracle、informix、microsoftSQLServer、VisualFoxpro等。但是在这些数据库类型中,oracle的应用可以说最为广泛,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作为管理系统有机组成部分的这一类型数据库,具有完成的数据管理功能,同时还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管理系统。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一套完成的经济管理工具。

而microsoftaccess是microsoftoffice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当前的数据库编程环境下,不需要使用任何的代码,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的操作便能够完成数据管理的相关任务。在microsoftaccess数据库中,主要包括数据库的一些基本组成要素,比如存储信息表、有效检索数据查询、信息输出的载体等。

2数据库对实际管理的应用研究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数据库应用技术可以说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同时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众所周知,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通过它也是计算机的基础与核心。随着多媒体技术、空间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在政府中,还是在军队中,其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可以说是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而数据库的应用,首先还需要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管理需求分析

一般情况下,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工程的观点。在分析系统的时候,使用者与编程者之间往往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分析需求,确立相应的目标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所以,建立数据库的首要步骤便是分析管理需求,确定数据库管理的目标。

2.2概念的设计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生广阔试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数据库的设计者们通常会针对客户的需求来描述需求中的数据结构。而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从局部统一到整体上来,从整体上把握概念的设计。

2.3逻辑的设计

数据库建立中的逻辑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把观念转化为相应的关系、层析与网状的模型等;第二个步骤是把第一个步骤转换完后的模型,在DBmS的技术支持下,转换成相应的数据模型;第三个步骤便是运行的调试与优化设计。

2.4物理设计

数据库中的物理设计指的是赋予已知的逻辑数据模型一个最优的物理结构,通过运行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最优存储、记录等。

2.5数据库的实施

在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数据库的建立与实施是倒数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数据库已经基本建立,通过DDL可以把数据库的结构给定义,然后编排进入数据库,从而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2.6管理与维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两句话,第一句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二句是“小树不修不直溜”。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句话,意思是需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这样才可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在设计数据库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多种不同的情况,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提高数据库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数据库的升级与管理,这样便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使用时又便捷可靠。因此,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需要团体的合作,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各种数据库管理知识,建立一个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数据库。

而数据库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还必须结合其他的系统和技术,必须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等,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库管理的有效性。总而言之,数据库技术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完善。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管理技术在实际的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政府的为民服务系统便是应用的这种数据技术,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水平。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与理论知识,系统分析了数据库系统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王逍.数据系统对实际管理应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李志刚.数据网络基于网格的多数据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11).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5

1.1它体现很多机构的业务内容,而且也要求机构间明确活动处理规定

由于它要精准全面的体现信息,就必定涵盖很多个机构的内容,很多机构在协调开展好一些经济活动的时候,活动中就会有次序以及互相牵制的联系,我们叫做是业务步骤。此类凭证要体现相关活动的业务步骤,该步骤必须是在网络背景中开展的,是通过网络科技对过去的活动步骤的再造。

1.2同时他还是单位管控别的体系的信息连接点

它并非是局限在信息体系里面的凭证,它是体现所有的经济事项的一类凭证,其不单单体现价值信息成为传统会计信息处理的数据入口,也是企业其他管理子系统的数据入口和业务发生的凭证。

1.3经济活动的多样化规定其要具有很多种种类,确保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对应一个凭证开展信息的采集工作

单位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化,比如生产以及销售和相关的培训等等,所有的活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其信息总数也是有差异的。此时很显然无法通过一个种类的凭证来记载全部的活动事项。此时就规定单位对经济活动合理的划分类型,结合不一样的运作特征和活动要素来布置不一样种类的凭证,以此来确保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对应一个凭证,进而开展信息的收集活动。

1.4所有的经济活动对应的凭证种类是体系提前设定的标准或是体系运行前结合单位活动的具体性质而设置的

事项法aiS在采集数据时必须生成相关业务类型的事项凭证,此类凭证的样式应该怎样设置呢。一般是由体系提前设定,体系同一标准的凭证分类资源,和之前的体系设置科目库差不多。不过,相同的单位还是有着一些特征的,体系就要供应相关的编制内容,通过专门的管控工作者来提供专属的事项内容。

2过去的以原始凭证为前提的处理流程和面对的不利点

2.1在这种流程里面,初始凭证作为记账类凭证的必然前提,不过不一样的活动的初始凭证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然而记账类的凭证的显著特点是单一性,所以两者形成了比较显著的对比,通过初始凭证直接的形成记账类的内容的话,对于信息的收集来讲是不利的,很多的初始凭证对于工作者了解经济活动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规定。

2.2在这种流程里面,信息处理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记账凭证,通过此类凭证制作得到账簿等内容,通过它的保存为依据来分析之前的凭证,而且对记账凭证进行信息类型的划分。通过信息处理科技来分析,此类凭证是初始凭证的相关信息经由处理而得到的,是一种衍生的内容,将衍生的信息当成是关键点,不合乎信息处理的思想。

2.3这种流程中,相关的审核活动应是对初始凭证以及记账凭证等的审核,通过该项审核来确保活动的精准性,确保类型的划分恰当。不过此类步骤中工作者和经济活动的产生步骤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此时就使得审核活动的意义降低了,减弱了对其真实性的分析,较多分析的是其活动类型以及精准性的论述。

2.4在这种流程里面,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均是经由财会工作者的职业分析来明确的,工作者自身的经验不一样,使得活动处理也不一样,进而使得相关的规范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2.5在这种流程中,对于经济活动总体记载来讲是不合理的,其会影响到凭证进行自动化活动,而且也会干扰到自动化相关的设计能力的提升。

2.6同时,这种流程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相关的处理工作的开展。单位的经济活动很多时候都会牵扯到多个机构,机构间经由初始凭证的传输将活动信息聚集到一起。初始凭证在活动机构间的传递会受到时空的影响,使得其实时性减弱。

3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处理流程

3.1这个流程是将事项凭证当成是中心内容的,它是对经济活动的初始内容的总体记载,经由对其储存管控来确保业务事项的总体记载,进而获取相关的衍生信息,非常的合乎如今的信息处理思想。

3.2在这种流程里,事项类凭证类型的设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活动。由于经济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所以使得此类凭证也就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不一样的凭证中论述了经济工作要获取的事项以及经济活动的要求,此时就确保了活动从出现到完成一致处在记录中,如果为设置此类凭证的话就没有信息处理的平台,此类凭证是过去处理活动的前提和别的决定模型的前提。

3.3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流程,通过事项凭证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发起部门选择事项凭证类别填写业务数据,涉及的其他部门按照业务规则在同一张事项凭证中填写各自业务数据,从而使某经济业务活动能够通过事项凭证得到全面的记录和反映。

3.4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流程,有利于实现从事项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设计。在事项凭证类别设计中,可以建立事项凭证类别与记账凭证模板的对应关系,事项凭证产生后通过记账凭证模板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3.5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流程,有利于简化现行系统中科目设置的复杂程度,改变在总账中增加辅助核算的机制。通过事项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对应关系,记账凭证中只反映总账科目,明细科目和具体业务事项及分类都可以通过事项凭证实现,简化传统账务处理过程。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6

关键词:价值工程;航空制造;应用

中图分类号:F045.3

一、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切实反映出价值工程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性内容,思考是基本方法,创新是灵魂。价值工程是“价值”功能与实现耗费相比,用公式表示:

V=F/C(1)

公式中:V――价值;F――功能;C――成本。

从公式(1)可以看出,价值工程用技术经济研究方法,研究产品的功能与费用的关系,力求通过方案创新和优选,达到以最小成本取得必要的功能成果。也就是通过降低最低消耗(C)、增加收获(F)、杜绝无效劳动、规范增值作业,实现价值增加和取得竞争优势。

二、航空企业价值工程分析

1、航空工程项目价值管理工作计划

价值管理工作计划是航空工程项目价值工程的关键性步骤,是价值工程的核心。该过程实际上是对功能的探索,根据对航空工程的具体要求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选定最佳方案。

2、价值工程步骤

价值工程有许多程序和步骤。本文对这些步骤进行了总结,根据航空工程项目的特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大步骤:分析、综合、评价、选定。

(1)分析是从航空工程项目技术和全寿命周期成本两个方面对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方案选择或产品选择――进行分析。而分析的重点则是功能和实现功能的成本。分析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对方案及产品进行综合。

(2)综合则是把分析得到的诸多因素进行整理、重组、变化、迭加等活动,例如对功能、成本、风险、可靠性等活动进行综合。该过程也是对方案的再创造过程或设计创意与设计构思的过程。通过该步骤,可以得到航空工程技术方案或产品方案的许多解决方案,以便进行优选。

(3)评价就是对以上得到的诸多方案进行评判。在航空工程中,对于不同的系统、分系统或产品,不同的研制开发阶段,或不同的开发步骤,所采用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但是,在该过程中秉持一个标准,即是最终的评价标准是以价值的高低来决定功能实现方式的取舍。

(4)选定则是通过实现功能的可行性(技术因素)和完成功能提供的可能性(成本经济因素),以及价值的高低来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

三、价值工程阶段

航空工程项目价值工程被分为八个阶段:准备阶段、信息阶段、功能阶段、思考阶段、评估阶段、发展阶段、演示阶段、实施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及所采取的方法如表1所示。

(1)信息收集阶段

在信息收集阶段,主要工作有:项目团队介绍最初的或现有的设计、产品及流程概念;获取项目数据和信息;获取主要文档(件)诸如:工作范围的定义,制图,规范说明书,报告及项目评估;建立有关项目的信息模型和图表;识别程序问题和约束;参观现场或设备。其实质的是回答:战略及具体运营内容究竟是什么?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需要带动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引导他们获得对这个项目的共识,包括项目的战略、操作、及具体安排,从而为理解项目功能、识别备选方案及找出不足(或差错)奠定基础,并为创新活动提出建议。

(2)功能分析阶段

在功能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有:确定项目功能;对这些功能进行分类;构建功能模型;通过成本驱动和绩效贡献设定模型维度;为创新阶段选定功能。其实质的是回答: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需要通过对项目功能的识别和分析,建立对项目更为全面的理解。识别需特别关注的功能以实现项目的优化。

(3)创新阶段

在创新阶段,主要工作有:进行创造性的热身训练;为正在发展的创造性环境设立规则,并对这些规则做出解释;激发创意,设计提升价值的各种方法。其实质的是回答:这些功能还有哪些实现方法?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需要得出各种不同想法,为项目功能的实现提供相当的选择余地。

(4)评估阶段

在评估阶段,主要工作有:就每个创新观点达成共识;讨论这些创新观点对项目、成本以及性能参数的影响;筛选所有创新想法,区分优先次序,以备进一步深入研究;说明这些想法应如何整理成详细的风险――回报投资的基本建议。其实质的是回答:在已产生的创新观点和想法中,哪些是值得花时间进一步深入开发的?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需要列出可提高价值的建议,以便将之开发为可靠的方案。

(5)开发阶段

在开发阶段,主要工作有:就准备阶段制定的成功要求提出研究结论;为选定方案的进一步的展开准备一份文本形式的详单;对风险判断做出评定和调配;进行收益分析;完成最初的方案开发。其实质的是回答:如何充分表述被选想法,哪些想法是互为因果的?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需要进行高、中、低不同等级风险的影响分析,为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选择提供决策所需的基本依据。

(6)演示阶段

在演示阶段,主要工作有:准备工作陈述以及相关的支持性文件;为领导决策提供风险分析结果及其应对措施;和项目团队进行信息沟通;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及实时性,以使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制定预期的执行进度计划表。其实质的是回答:如何帮助管理高层及项目团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选择最适合战略目标的方案。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需要确保管理层和其他项目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价值管理备选方案的基本原理,并对此项目的实施产生兴趣。

(7)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有:审核初始报告;召开执行会议,决定各价值管理备选方案的具体部署;办理执行许可的有关手续;为每个价值管理方案的审核与执行过程制定时间计划;追踪已选方案的价值成果实现情况;完成项目成果交付报告;论证改进措施的收益性;通过执行计划的有效管理,确保新方案的贯彻实施。其实质的是回答:项目会发生哪些变化,项目团队应如何应对?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通常可得到与项目初期的概念或基本假设的不同意见或建议。这些建议将在未来的产品设计或研制过程中被应用和采纳。

(8)收尾阶段

在收尾阶段,主要工作有:准备一份报告,内容为研究结果、经验总结、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跟踪记录的其他事项;识别在哪里贻误了时机;识别创新的障碍并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其实质的是回答:在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可以创造和提高项目价值的最好方法?

通过该阶段的工作,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更好地创造价值。比较不同结果如何产生,弄清知识对于人的认知方面的影响,将有利于组织管理的优化与创新。

结束语

航空工程项目价值工程的所有阶段都需要按次序执行,因为每一阶段都为下一阶段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每一阶段的工作可能在数量上有所变化,但它们都必须严格符合研究的主题或时间约束。从价值工程出发,提高产品的功能价值,达到重量/资源/风险与成本/资源/风险的平衡。

参考文献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法规;教学设计

1.财经法规课程目标设计

1.1总体目标

通过财经法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会计活动中常见的法律制度,使学生在会计业务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操作原则;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熟练运用会计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从容应对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

1.2知识目标

(1)知道会计法律制度相关知识;(2)了解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知识;(3)掌握税收法律制度相关知识;(4)了解财政法律制度相关知识;(5)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1.3能力目标

(1)通过完成会计机构设置、记账、岗位设置、会计工作交接,学生能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会计业务工作。(2)通过完成开立账户,填制票据及背书和付款,正确办理各类支付结算及解决结算中出现的问题,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支付结算,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3)通过对主要税种、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管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及办理纳税申报、胜任税务、税务登记的工作。

2.财经法规课程教学单元项目设计

2.1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与工作管理体制。能力目标:能进行三种制度和三种管理体制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三种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按照效力从高到低将不同类型的会计法建制度结构图;可展示的结果:法律层次机构图;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各类法建立法律层次结构图,以结构图以及分类依据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目标:能分析会计核算的过程及其监督;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流程分析判断,确定会计核算过程的正确性;可展示的结果: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说明;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岗位设置、交接工作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原则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分组模拟设置会计机构;可展示的结果:机构模拟设置图。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2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支付结算与现金管理。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支付结算;知识目标:掌握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支付结算据操作练习;可展示的结果: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现金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的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银行结算帐户。能力目标:会进行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知识目标:掌握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案例分析结论;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的模拟操作,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票据结算方式。能力目标:能进行票据的办理;知识目标:掌握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据办理;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3税收法律制度

(1)税收常识。能力目标:能进行税收分类、区别税法的构成要素;知识目标:掌握税收的概念、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通过对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考核内容与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建议的正确与否打分。

(2)主要税种。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5种主要税种;知识目标:会进行5种主要税种的计算;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分别计算5种税种;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3)税收征管。能力目标:会进行税务登记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税担保、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程序;知识目标:掌握税务登记的时限、手续和相关规定了解发票的种类;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税务登记表已填制发票复印件及发票登记簿;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2.4财政法律制度

(1)预算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了解国家预算法律制度;知识目标:掌握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程序;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政府采购;知识目标:掌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能力目标:会进行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的操作;知识目标:掌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方式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5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能力目标:会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建设;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8

关键词对外投资项目资源型项目投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1风险管理及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

所谓项目风险管理是指人们的主观行为,使各行为主体通过对某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出适宜的防范控制措施,用合理的手段综合处理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实施的既定目标的科学管理过程。

投资项目风险指的是项目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项目可能给项目投资者、项目债权人等相关利益群体所造成的损失及对国民经济和经济环境、环境等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投资项目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对这方面的也颇多,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等。每一大类风险因素又可划分为若干小类,这些风险因素对不同的项目,甚至是同一项目不同阶段的程度也都是不同的,但任何一种风险都有可能造成项目建设的失败。

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外资源型投资对勘探、开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该项目安全正常实施,达到预期收益,并保证本企业及国家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科学管理过程。

2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与一般风险管理程序一样,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风险的决策和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这四个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调查投资项目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是否存在、分析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识别风险应尽可能全面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项目风险可分为筹融资风险、建设期风险、生产期风险和项目决策风险。

风险的评价是指对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各种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的测算和估计。它包括风险大小的定量估计与风险危害基准的设定等。

风险的决策是指针对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各种特定风险及其大小,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分析,从而做出是否投资,何时投资以及如何投资等的决策过程。

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是指人们力求规避或改变那些可能引起或加重损失的因素,采取安全有效、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对付各种风险。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要根据风险管理主体对风险的态度、风险承受能力、管理者的素质、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等许多因素,运用各种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其中风险的防范主要偏重于对风险的事前、损前处理,风险的控制则是在投资项目运作过程中,随时监视项目的进展,注视风险的动态,一旦有新情况,马上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决策,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风险管理的这四个步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通常下一步骤的进行是以前一步骤的结果为依据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风险尤其是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是瞬息万变的,旧的风险因素会不断改变,新的风险因素又会不断产生,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风险决策方案及风险控制方法。换句话说,风险管理活动的四个基本步骤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

3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3.1项目筹融资风险

这是指项目管理者在筹融资活动中改变筹资结构,使其偿债能力丧失和资金利润率降低的可能性。项目筹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生产经营、资金组织和外汇汇率变动。如果生产经营中项目亏损,就使得筹融资中借入的资金偿还需用自有资金支付;如果资金安排不合理,购货付款与偿债付款较集中,就会出现临时性的经营困难;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还主要面临着汇率升降所带来的风险。

3.2建设期风险

在对外投资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中,由于资金的不断投入,而项目还未获得任何收益,这就使得项目一旦因为某些因素造成建设成本超支,不能按期完工或无法完成,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为此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一定的技术能力,否则导致项目的投资成本、完工质量及生产效率方面出现不确定性;原材料、燃料涨价,资金、人员和物资调配环节出现,都会造成建设成本增加、工程延期,投资回收期延长;土地、建筑材料及运输的可获得性出现困难,无法按计划开工,就会拖延工期;不可抗力风险自然灾害、战争、政局变动等都会影响工程开工,并对投资项目未来产品市场产生影响。

3.3生产期风险

项目建设完成,进入正常经营状态,通过产品的销售来偿还债务和回收投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时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生产、市场、政策、汇率变动、政治波动等方面。

生产方面,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局限,对生产计划安排和人、财、物的有机组合不能实现预期的生产控制和成本控制,生产人员工艺技术不熟练,次品率高于标准,都会影响项目效益的实现;市场方面,原材料、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影响项目产品利润的实现;汇率方面,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政治方面,一旦政局变动,尤其是国际关系出现分裂,将使投资项目严重受挫。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9

【关键词】水库坝坡;稳定性;非稳定渗流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库在当前社会生产中已成为最不可缺少和忽视的环节,其在社会发展中不仅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更是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兴能源。水库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旦出现水位骤然下降现象,极容易造成整个水利工程边坡失稳等隐患,给水库的坝体整体性和质量带来影响。目前水库工程施工中大多数工程都是采用,土石坝结构体系为主的,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着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的优势的,同时由于其存在着一定的几何形状和相应的土质材料,因此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容易给坝体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目前的水库工作中从水位骤降的时候形成的稳定性渗流现象进行控制和分析,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持续进行。

一、基本理论分析

近几年来的水发展中,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种新技术、新概念逐步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成为整个工程领域中最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环节,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模式。然而,截至目前的水库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周围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使得在水库水位发生一定变化的时候给工程的整体性和施工要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进而给整个水库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水库工程的内部压力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当水库水位先将过快,且没有足够时间来缓冲坝体坡度的时候,其对于渗透系数的影响和控制较大,这也就给坝体的缓冲压力值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形成了渗透系数较大的现象,其空隙间缝也就变得较为明显。因此,在坝体工程的研究中,对于渗透系数较小的土体部位应当严加控制,确保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对于水库工程中各种水位骤降造成的影响形成合理可靠的管理和完善控制标准。

坝体稳定是当前土石坝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内容,库水水位的骤然变更对土石坝上游及其岸坡造成的稳定性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际工程中,降雨的渗入和水库水位变化都和施工有着紧密关系,在控制之中对土坝渗流的要求逐步明显,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收缩膜四周的耦合和摩擦问题。只有在设计中针对土石坝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的管理控制,确保水库因漏水和稳定性能不足造成的水位骤降失稳现象的发生。当水位骤降的时候,坝体表面黏的水压荷载已经卸掉,但是由于土壤成分的影响因素,使得坝体内的浸润线高于外坡的水位线,这就造成了孔隙水压形成向库外渗透力作用,加速了坝坡的滑动。因此在水库工程中水位应当如何保持降落速度是保证坝体稳定安全工作的前提。

当库水位下降速度为1.5m/d时,由于浸润线停滞较为严重,而且现象较为明显,库水位在下降中引起了逆流现象,使得坝体容易形成一种逆推力。这就使得靠近上游坝面的坝体大多还是饱和的,坝体工程在施工控制的浸润线中需要严格控制,避免受到停滞水位下降速度的影响而形成坝体隐患。

可以看出,目前的水利工程中,随着水库的逐步下降,坝体内部的浸润线逐步下降,水库中浸润线下降太过明显而出现滞后现象,部分水是通过孔隙压力坝体内浸润线下降有明显的滞后现象。部分水流在水库中是通过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而停留在预制空岛内,造成了浸润线的上凸缺陷的出现,使得坝体内部自由下落,对高于上游水库位置中存在的逆流现象严肃处理。不同区域的影响之下水流下降要求也不断的增加,使得浸润线的基本趋于稳定性。

二.上游坝坡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骤降情况下,坝体内部容易出现孔隙水压力滞后的要求,同时在应用的时候上游坝坡容易出现逆流方式,并且在应用的时候容易形成边坡不稳定现象。为不同工况下上游坝坡安全系数随水位下降时间变化情况。上游坝坡的安全系数随库水位变化,原因如下:第一,坝前水体对坝体的静水压力有利于上游坝坡稳定,上游水位下降自然导致上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降低;第二,库水位下降过快,坝体内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而形成向上游坝坡的反向渗流所致。渗透力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是变化的,渗透力达到最大值的时候坝坡安全系数将达到最小值。可看出,为水位下降速度最快的工况,其上游坝坡安全系数谷值最小且达到谷值所需时间最短,水位下降速度越慢,上游坝坡安全系数所达到的低谷值越小,达到低谷值的时问也越长。水位下降速度越快渗透力越容易达到最大值,随着水位骤降速度的减慢,坝坡稳定系数的最小值逐渐变大,发生的时间也越晚。因此,水位骤降速度是影响上游坝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水位骤降速度越大对上游坝坡稳定性不利。

三、渗流缺陷的后果

土坝是水库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之一,起着拦蓄防洪的作用,在施工中对地质要求高,造价低廉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应用。在土坝工程的研究中个,渗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土坝工程的难点,还是威胁土坝安全的主要因素。一般人们认为库水位骤降的时候对土坝安全的影响较大,而不太注意水库变幅的影响,渗透力对土坝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确切了解块石护坡下土体的滑坡情况,曾对滑坡的上口进行了开挖检查。检查发现,凡护坡表面有裂缝者,对应土体就有下滑错动,且滑裂面很明显。

四、滑坡原因分析

渗流力对安全系数的降低影响极大。目前库水位下降的情况下,上游坝坡的稳定,实际上处于临界状态而且偏于不安全。所以,在库水位大幅度下降时,很容易发生滑坡。同时计算结果也表明,安全系数最小滑弧位置,也即最危险的滑弧位置。

同时,从以上的分析也再次表明,均质土坝不宜过高。否则,水库在运行期间将可能出现的较大幅度水位变化,很容易引起坝坡失稳。而相对而言,分区土坝由于坝壳材料的透水性好,水位变幅对滑坡稳定的影响就小得多。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篇10

一、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成本核算对象是指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对象,是施工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应选择什么样的工程作为目标,来归集和分配建筑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建筑生产成本的承担者。

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应根据承包工程的规模大小、结构类型、工期长短和施工现场的条件等具体情况,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施工图预算,再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和甲方(建设单位等发包方)就所承接的每一建设项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因此,施工承包合同与工程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施工企业一般应按照与施工图预算相适应的原则,以每一独立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的单位工程为依据,并结合企业施工组织的特点和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的要求,来确定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二、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程序

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是指施工项目在具体组织工程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按照核算内容的详细程度可分为工程成本的总分类核算程序和明细分类核算程序。

工程成本的总分类核算程序:工程成本的总分类核算程序是指总括地核算工程成本时一般应采取的步骤和顺序。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工程成本,应先按其用途和发生的地点进行归集。其中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受益的各个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间接费用则需要先按照发生地点进行归集,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受益的各个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当期已完工程或已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分配各项施工生产费用;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机械作业;分配工程施工间接费用;结算工程价款;确认合同毛利;结转完工施工产品成本。

三、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内容

施工项目的成本分析,就是根据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项目成本中的有利偏差的挖潜和不利偏差的纠正);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帐薄、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由此可见,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也是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施工项目成本考核,应该包括两方面的考核,即项目成本目标(降低成本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考核。这两方面的考核,都属于企业对施工项目经瑾部成本监督的范畴。应该说,成本降低水平与成本管理工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又同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但都是对项目成本评价的一个方面,都是企业对项目成本进行考核和奖罚的依据。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应该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动态地、多形式地开展,而且要与生产诸要素的经营管理相结合。这是因为成本分析必须为生产经营服务。即通过成本分析,及时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矛盾,从而改善生产经营,同时又可降低成本。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不同阶段成本费用问题:项目筹备期间一般是没有产值的,发生的费用先进行归集,工程开工后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中属于未完工程性质的费用,应计入相应成本核算科目,但不予结转,待来年开工后,有可靠的价款收入,直接计入当期成本;项目施工期间应对工程收尾的费用应予以充分估计,通过“预提费用”计入成本,防止工程先盈后亏,保证工程尾工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