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生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6:25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1

 

本文通过梳理代班制度的起源、特征,结合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并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类大一新生的进行实证问卷调查,通过分析问卷指出代班管理制度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入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代班管理制度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地方,从而让高校艺术类的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引言

 

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亦如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所言:“进入大学,不能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当下的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的信息和事物。加之,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在未来毕业后有可能从事影视、绘画、播音等和思想宣传有关的工作,因此,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艺术类大学生踏入大学校园的初期,就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成为摆在艺术类院校各位老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代班制度及其作用

 

,又称为班主任(班导师、辅导员)助理、助理班主任、助理班导师、班导生等,是指高等学校中除专职辅导员队伍之外的学生班主任助理,主要由高年级(专科为二、三年级,本科为三、四年级)的优秀学生组成,主要职责是协助辅导员做好对低年级同学的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学者认为孔子是这一教育管理形式的最早倡导者与使用者(李启谦,1987)。也有学者将这种制度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由安德鲁·贝尔和尤瑟夫·兰卡斯特创立的导生制(monitorialSystem),又被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学生教学生,主要是由教师挑选学生中年龄大、高年级、学习成绩好、成熟度高的学生充当导生。

 

代班管理制度以其思政教育上领路人的角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当下中国高校的欢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采用代班管理制度,尤其是由单独招考制度进入高校的艺术类学生更迫切需要代班进行思想政治上的引领。根据李青嵩等(李青嵩,2013)和傅能荣(傅能荣,2012)的研究,代班管理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助于促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新生刚进入大学,脱离高中式狭窄的学习生活方式,需要开始和更多的人接触,此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由于代班是学长或学姐,与低年级同学有相似的成长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这样的同辈之间的交流沟通自然鸿沟小、抵触性低、互动性大、共鸣性强,有助于帮助新生学会怎么样和老师、同学交流,增强教育和引导的可接受性。

 

2.有助于学生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无论从学习还是生活上低年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其角色转变赶不上身份转变。在学习上可能会表现为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在生活上可能表现为对环境不适应等。代班有着过来人的经验和感悟,能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引导和帮助所管理的班级学生,贴近实际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帮助学生尽快从高中向大学学习和生活转变。

 

同时作为纽带和桥梁能够及时将学校教育工作的信息传播给学生,且能第一时间收集学生思想动态给辅导员老师,促进学生工作队伍解决问题、完善工作。代班管理制度以其亲近性、认同性和安全感等优势而成为大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有效补充(王英国,黄磊,2010)。

 

3.有助于培养良好校风、院风、学风。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服务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无形地促使代班学生不断学习,提升素质,探索工作和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以亲身经历引导学弟学妹们加强思想理论和专业知识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校风、院风和班风。

 

三、艺术类新生的特征

 

艺术类大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如思想活跃,进取心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等,又带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认识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把握他们的心态和行为规律,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沈履平,2007)。艺术类大学生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成才和自我认可意识。艺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具有较强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艺术类大学生浓厚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善于独立思考且敢于标新立异。

 

2.内心世界丰富,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类新生具有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对生活充满热情,饱满的情感使得他们带有唯美倾向,往往通过率真的行为体现出来,使他们的情绪表现较为强烈。目前艺术类新生以“95后”居多,其社交面窄,加上对社会现实缺乏了解,一味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中,遇事易敏感偏激。

 

3.自我管理能力弱,可塑性强。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大多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另外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相较其他大学生更弱一些,缺乏自律能力。追求心里真实想法的表达与对待事物的平衡性促使其常常容易感情用事。

 

4.单纯直率但自我矛盾感突出。对专业的强烈自信心,和文化课相对较弱,导致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充满自卑,角色反差大。这种角色反差性导致学生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之间、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存在。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使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的价值观念常常导致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李玲,2012)。

 

5.有目标、崇尚远大理想,但缺乏正确的思考方法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关心政治的心理,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他们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欣赏”或“为艺术而艺术”,但是理想信念淡薄,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和不良价值观的冲击,缺乏强烈的民族和社会责任感。

 

四、代班管理制度对艺术类新生的激励作用

 

目前高校一名辅导员至少要指导200多名学生,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辅导员以开班会为主要教育方式,显然没有针对性。辅导员通过挑选一批综合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以“点”为主对每个学生及时做出指导,从而帮助新生在进入大学后有良好的开端尽快调整做好新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为调查研究代班管理工作在新生教育中的激励效果,本研究特对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类2015级247名新生发放问卷调查表,涉及的专业分别为表演、动画、视觉传达设计、戏剧影视文学和播音主持等专业。本调研收回有效问卷231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3.5%。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有超过95%的学生认为代班会对艺术类新生入学教育有帮助(如图1),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代班制还是非常认可与接受的。

 

通过分析发现,代班管理制度对于艺术类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入学教育的激励作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代班管理制度有利于艺术类新生良好学风的养成。艺术类的新生刚入学极易出现奋斗目标不明确,专业学习迷茫,大学学习方法的困扰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有49.3%和60.6%的学生都认为代班会给他们顺利完成新生学习上的良好习惯,克服大一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更清晰地认识本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端正学习态度,集体养成良好的学风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图2)。

 

2.代班管理制度有助于艺术类新生尽快更好地适应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的转变。有60.6%的学生认为代班会帮助他们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等一系列的转变,对顺利完成新生入学教育起到很大的帮助。作为过来人的学长与新生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语言,比较容易形成相似的思维,有利于掌握新生思想动态,可见代班管理制度不仅得到新生的欢迎和肯定,还促使我们对入学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更深入思考。

 

3.代班管理制度有利于艺术类新生专业知识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代班中优秀学生由原来的教育客体变为教育主体,在参与组织新生入学教育管理中积极向新生传输本专业的优良传统。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尤其是表演专业的学生(如图3),由于表演的“传、帮、带”的专业特性,有高达77.8%的学生认为代班能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本专业的内容,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有约43.2%的表演专业新生在碰到专业学习苦难和障碍时除了找专业教师还愿意选择找代班交流沟通寻求帮助。

 

4.代班管理制度有助于艺术类新生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充分发挥代班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团队形式共同促进新生年级的磨合,形成良好的班级和年级效应,使新生对学院和班级充满强烈的归属感,增强对学院和学校的认同感,为新生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5.代班管理制度对艺术类新生的大学生涯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问卷调查,65.3%的学生认为代班制对自己实现大学生涯规划有一定帮助,充分说明代班制对艺术类新生做好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代班在协助艺术类大学生制订明确的大学规划,并帮助实施的却比较少,仅仅占12.9%。一方面,由于代班自身是学生,有比较繁重的学业任务和负担,因此在大学生涯规划方面难以顾及所有新生。另一方面,说明代班在帮助大学新生制订明确的大学规划方面亦有待加强。

 

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1)需要继续坚持代班管理制度,运用代班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它发展成为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途径。(1)需要加强对代班的选拔与管理,不仅需要辅导员把好关,还需要各学院总支书记指导工作。例如加强学习如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学业和协助管理方面的矛盾等。(3)需要加强代班之间的交流,将优秀代班的工作经验分享并推广开来。建立代班学生的选拔、培训和奖励机制,让代班制切实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发挥应有作用。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2

艺术院校学术权力系统化发展

当前,我国艺术院校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艺术院校内部学术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办学自进一步扩大。但是在实践中,艺术院校管理体制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仍然较大,行政化倾向较浓,内部创新机制较弱、动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学术管理体系不大完备,行政管理、学术角色错位,校内党政权限较模糊,校长、书记职责不对称;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缺少激励机制。

上述状况与现代艺术院校制度的发展趋势不符,也不利于艺术院校落实中央“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分析艺术院校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的背景、原因,并积极探讨实施艺术院校素质教育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艺术教育的整体性和艺术学科发展的多样性,因此,进一步深化艺术院校素质教育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宏观政策上讲,重新调整教育决策权,实现国家所有权和艺术院校办学自的相对分离,政府由直接、具体管理转变为间接、整体管理,主要负责教育的规划立法、评估监督及经费调控等观点仍需要进一步实现。艺术院校由执行机构转变为决策机构,享有更多权力,如艺术院校目标和政策制定权、财政预算权、人事安排权、课程设置权等,并代表政府承担艺术院校发展的全部责任。

从艺术院校本体上讲,作为艺术院校发展的“火车头”,艺术类院校的党委要进一步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把握办学方向和艺术院校发展战略、思路等全局性问题,而不插手具体行政事务,不干涉宪法保障范围内的学术自由,避免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党学(学术)不分。从现状看,我国艺术院校的权力属于行政权力模式。艺术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人选或者由主管部门直接任命,或者由艺术院校内部通过一定范围的民主选举产生,但必须经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委任。一个好的艺术院校,贵在领导者有文化、有内涵、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带出一个好的大学。

艺术院校在推行“教授咨询”的学术体制,由“学术委员会”或“教授会”作为艺术院校常设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行使学术权力的高校职能应进一步加强。艺术院校内部应当根据事务管理需要进行相应的集权与分权,学院作为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组织的基本运作单位,校部主要负责统筹规划、经费预算分配、重大人事任免等全局性事务。艺术院校的管理体制,就其本质而言,它体现为权力在各管理阶层和艺术院校内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参照国际上先进的艺术院校的学术管理体制,在艺术院校层面,教务长具有对学术事务的决策权,教授会(facultysenate)具有审批权;学院拥有独立的财务和管理权,对于系科来讲,则只承担管理角色,一般不干涉教授的学术活动。而作为学术项目承担者的教授们,会参与系主任、院长和校长的遴选,并通过学术评议会决定助理教授的升迁;此外,他们的权责还体现在通过参加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参与艺术院校的管理和决策。目前在国外的多数著名高校,评价大学校长与评价教授标准不同。对于大学校长的评价主要看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大小,而不是看他本人在任期间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或者带了多少学生。艺术院校的校长(院长)应该来自专业教育领域。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于教授的评价要看他在专业研究领域中发表的文章、做的课题、教学及带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们要建立真正的影响力,其视野不应只局限在校内,须通过申请国家、企业和基金会的研究项目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同时也以参加行业学术协会活动来获得更多的认同,增加声望。学术权力是专家学者依据其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对学术事务和学术活动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力量。以避免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绝对性、无序性和随意性。可以肯定地讲,这种学术管理体制并不是不适于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

与行政权力相比,艺术学科的学术权力具有相对松散性、自主性和民主性的特征。学术权力的运用要遵循学术管理的特点与规律,并以学术自由为前提和基础。艺术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高度重视艺术院校正在日渐改观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工作,及时解决艺术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工作的详细事宜,给予坚定有力的支持,积极构建健全有力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保障机制。艺术院校可成立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推动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工作的开展,形成明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宣传和树立院校整体的全员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意识,将加强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形成一个齐抓共管、协调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构筑健全有力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保障体制。

(注:本文为北京市属高等院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和天津市教委《艺术院校科研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陆思贤.对艺术教育的若干认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孙海垠.异度空间的运营——架构艺术管理与健康精神生态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3

(一)艺术设计类教务管理工作的一般内容。

不管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进行限制,只有合理的工作制度进行制约和指导才能将一项工作做好。艺术设计类教务管理工作也是一样,它也需要一套合理的教学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通过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艺术设计类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内涵。

教务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教学工作的各个部分服务。例如,专业教材的预订,教学计实施情况的监督,教师日常工作的安排,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教务管理人员是艺术设计院系所有工作的灵魂,只有教育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地把每一项工作做好,才能为艺术设计院系的发展作出相当大的贡献。

二、艺术设计类教务管理工作的各项特征

(一)明确教学的规律差异化的特征。

艺术专业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专业学习的,这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后期的努力的。所以,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普遍性,它对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要求更高。所以,艺术设计院系对于学生的潜力的发掘比较深,对于课程的设计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都是比较紧密的。同时对于时间的连续性与延伸性要求十分明显。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没有办法按照其他专业的课程那样进行日常的排课管理,只有先对学生的基础进行一定的了解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安排。设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不管是基础的素描课程还是其他专业的设计课程,往往需要连续几周的时间进行集中排课,直到学生基础打好才能进行下一门课程的学习。根据以上阐述可以看出,艺术院系的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较强的全局观念、认真细致的管理态度和灵活的工作方法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一方面,现代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在全面考虑的情况下对教学工作进行适当调整,不能发生冲突,有序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既保证教师的高利用率又不会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现代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务管理人员要谨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安排课程任务的同时,能够兼顾教师的立场,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地去排课而不注意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很容易给教师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同时也导致教学计划无法正常完成。

(二)要求教学秩序具有灵活性和规范性。

艺术设计类专业与普通类专业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规章制度实施教学计划。普通类专业不需要进行多余的教学计划,只需要按照课本进行教学就好了。但是,艺术设计类专业除了课本上的内容的学习外更多的是实践,例如拍照、野外素描、艺术采风等,这些都是艺术设计类专业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外需要做的多余的事。所以,仅仅按照和普通专业一样的规章制度要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计划显然是不行的,这对于艺术设计院系的发展和进步也都有很大的限制。这就要求学院在原有的教学制度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规范性,既要保证教学计划的按时实施,又要保证学生及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三)解决教学的机动性和评价体系的规范化的矛盾。

高职院校的教育本来就是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的。虽然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立的教学制度和管理体系,但是这大大限制了高职院校教学的机动性,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非常死板。高职院校更注重技术性,对于动手实践的要求比较高,对于普通的教学的制度而言根本不能适应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院系的发展。同时,艺术设计院系专业的评价体系是相当复杂的,它不仅是日常学习的成绩的评价,还包括各种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而学生的课程比较多,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评价体系不完整。多方面因素的同时制约就会导致其他人对艺术专业的教师和管理体系产生一定的误解。

三、现代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务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总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只有对一项工作认真了解后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艺术设计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者也是一样,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余还要对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都进行了解和学习,掌握每个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艺术设计各类专业有了深刻了解,才能使他们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要注意与教师的日常交流,时刻掌握教师的教学最新动态,教师的反应可以及时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不至于在教学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管理人员还不知道情况。通过这些做法可以使得教学管理工作者做好排课管理工作,尽可能满足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

(二)正视艺术设计学科的个性特征,转变学校教务管理的观念。

艺术设计专业在各大高校迅速兴起以后,各层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不足和管理方式不得当。由于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不够,没能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做出一套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规章制度,还是把普通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搬出来,生硬地套在艺术设计专业身上,导致艺术设计专业不能很好地突出自己的个性,严重限制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教学管理着长期受到学校其他专业的管理制度的影响,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和其他专业没有什么不同,只要抓好课程任务工作就能使得学生学好这门专业。这样的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严重地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特点非常鲜明的学科,它与普通专业的很多不同之处使得它在教学方面与普通专业有很大的不同。

(三)增强管理的意识,完善艺术设计学科教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它的独特性使得我们不能用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限制和引导它的发展。所以,要想找到一个适合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教学规章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找到与艺术设计专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艺术设计类专业跟工科类专业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也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熟悉掌握,还需要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实践,把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弄懂。这样就要求教学管理着不能仅仅安排课程内的排课管理,还要留够充足的课余时间供学生自由使用。所以,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教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设计才是合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些懒散,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时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规章制度最好加上学院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课堂抽查制度,这样不仅能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非常优秀的,还能督促学生按时到课,增强学生的纪律性。教师是教学任务的重点,虽然近年来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但是艺术设计类院校在这一基础上还是把课堂交给老师,因为要想使学生发挥创造力就需要将打牢他们的知识基础。所以对于教师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与教师多交流,时刻掌握教师的教学动态,制定奖惩制度。这样才会使得教师一直保持很高的教学水平。

四、结论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4

影视艺术类学生在法制上比较忽视规则的存在,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淡薄。法律法规对他们的约束力不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做出违反规定的事情。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灰色地带,经常出现他们的身影。对传统观念的认同与性观念的开放。影视艺术类大学生对尊师爱幼、责任义务等我国传统观念都有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也能够遵从这些观念,特别是在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方面表现得非常难得。但是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开放的思想文化透过电影、电视等手段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影视艺术发展前沿的影视艺术类大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对这些开放的思想接触得更加频繁,突出表现在性观念的开放上。虽然大多数影视艺术类院校对夜不归宿等现象要求比较严格,但通过种种手段逃避检查、铤而走险的学生仍不在少数。

影视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影视艺术类院校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散漫、随意、冲突性强的特点,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提出科学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管理思路。1.严格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将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影视艺术类学生思维跳跃性、创造性较强,缺乏纪律意识,对管理中的各种模棱两可的制度、规定往往有侥幸心理。他们的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往往能够发现管理规定落实中的人为漏洞和空隙,并利用这些漏洞和空隙为自己寻找借口。因此,影视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科学严谨地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给予明确的规定,尽量避免规定中的疏漏。2.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关怀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爱。影视艺术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缺乏对制度、条例的敬畏与认同,死板地执行严格的制度必然会产生强力的反弹和摩擦,因此在落实管理制度的方式方法上要注意以人为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减少学生的极端心理,减轻由于严格的制度带来的冷漠和冲击。3.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将科学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相结合。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近年来的实验,我发现,学生自我管理是科学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的良好调和剂。我们不能仅仅将学生看做是被管理对象,学生管理和管理学生是完全不同的,将学生带入到管理队伍中来,即增强了参与学生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又增加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4.发展学生社会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张扬的个性对于影视艺术院校学生的管理而言,确实是难点。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张扬的个性和创造力是影视艺术类学生应有的特质,这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在学院严格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兼顾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严格、合理、有创造性的制度和实施办法。在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道德法律底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供他们张扬自己个性,展示创造力的空间和舞台。5.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较为极端,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对影视艺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些年来,影视艺术类院校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就业压力大;同时,影视艺术类院校学生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过早地接触社会也使他们面对更多的诱惑和伤害,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影视艺术院校学生抑郁、焦虑等偏激心理状态的产生。而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关键。在影视艺术院校,从学生工作部到基层系部,都要有专职的心理辅导人员,在各年级各班还要有特定的心理委员。将心理辅导体系深入到学院的每一个班级中。6.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关心和爱护。

就现状来看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而且,多数院校对学生管理队伍这种需要默默耕耘的岗位没有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难以调动他们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影视艺术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从选拔、培养、激励等方面培养一支合格的学生管理队伍,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影视艺术院校在生源构成上与一般综合性大学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其生源整体素质较差、学生性格差异明显、情绪化较严重,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纪律性差,这些特性都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既保证学校安全稳定地运行,又保证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这里我仅就多年来的一点实践经验总结和大家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安剑峰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一、当前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艺术类高校学生个性特点突出。大部分艺术类高校学生性格外向,热情开朗,思维敏捷而富有自信。但这种性格往往容易造成其盲目自信而做事冲动。同时,有些学生更易产生首领意识,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如何培养这类学生,帮助其发挥特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艺术类学校学生往往爱好广泛但不稳定,生活态度比较自由,处事不够严谨,甚至容易出现学业懈怠等问题。

(2)学生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虽然管理条例众多,但配套的服务跟不上;虽然行政命令较多,但落实的辅导较少,这样的理念导致艺术类高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弱。

(3)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艺术类学校往往重视教学而轻视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团队人员素质低下。管理队伍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低年级管理人员往往缺乏理论修养,也没有经验。部分高校放松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

二、新时期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创新

(1)制度管理。

管理制度是高校实现管理科学和规范的前提,对于校园打造和谐公正、具有活力的氛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要在整体把握制度特点的同时,按照制度建设的原则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同时,在管理制度实施上,要善于从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创新点,不断推出利于管理制度落实的新制度;要通过制度管理对师生进行创造性的激发,从而促进新举措的产生,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2)层次管理。

艺术类高校学生往往表现出多样化、多极化的个性特点,因此,实现分层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分层管理措施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区分,一方面是以管理角度划分,分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和学生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以人的需求层次进行管理层次划分。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管理,可以把人的需求总结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类。管理者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最基本的需求,对症下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需求意识。这一点同样需要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实行有人文关怀气息的人性化管理,而这也恰恰是新时期学生管理体系中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十分有效而必要的管理方式。

(3)全员管理。

作为高校管理中的重、难点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对学校自身的全局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变化需要艺术类高校从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寻求最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首先应当意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多样性,目前,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家长等的个人管理已不能满足学生管理的发展要求。作为高等艺术院校,应当建立全员管理模式,对每个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管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和管理作用。并保证各个环节协调统一,且使学生管理工作更有效率,人人、时时、事事地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4)心理管理。

心理管理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心理暗示、疏导等方式转变被管理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随着近年来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下滑,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且较之普通院校学生,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容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给予这类学生及时的心理指导和正确的管理,放任发展,极易形成心理障碍而导致严重影响学生发展的后果。因此,新时期高校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在研究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利益,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管理。在不断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过程中累积经验,提升管理效果,不断探索、创新学生心理管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健康发展负责。

总之,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学生管理工作要充分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以人为本”制订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6

1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为了推进其办学的自主化,逐渐加紧了对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力度,高校大学生艺术团作为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大学生艺术团活动日益丰富

原来大学生艺术团活动以单一的舞会等为主,高校在建设大学生艺术团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德育和美育功能的发挥,其主要是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而建设的。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建设大学生艺术团的时候,积极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学校的建设方案,并参加了国家、省、市等组织的艺术表演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丰富了高校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1.2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现阶段,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始重视对艺术团的建设,并派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此外,在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组织机构建设的同时,为大学生艺术团的管理制定了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促使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1.3开展研究工作,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现阶段,有许多高等院校通过研究和调查,专门组织专家和学者对大学生艺术团建设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了一些有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让学校和大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艺术天的作用和影响,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指导学校和学生进行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工作,从而推进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不仅提升了高校的文化质量,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在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1.5教育资源不断优化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艺术团建设重视度的提高,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对艺术团建设的投资力度,所以近些年来,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如建设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建设多媒体教室等,增加和完善了高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此外,高校大量引进高学历、高素养的艺术教师,极大的优化了师资力量建设,从而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2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艺术特长生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艺术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的缺失,使得大多数团员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许多团员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如要想学习舞蹈,就必须先从压腿开始,练习自身的柔韧度;如果想要参加合唱团,就必须从识谱、学谱以及练习发声入手等。由于艺术团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院校,学生在课余时间安排上不统一,还要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所以,团员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练习中去,大多数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此外,艺术和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积淀下形成的,但是在大学期间,学生在艺术团的时间在1―2年之间,而要想培训出具有专业水准的艺术团员,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甚至要超过一年时间。这样不仅不利于形成一个团结的艺术团队伍,也极大的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质量。

2.2艺术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各地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教材标准,所以各高校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以自主编排为主。在自主编排的过程中,受教师专业水平和对理论知识理解程度的影响,使得高校的艺术教学课程设置上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影响艺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大学生艺术团的专业化发展。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在艺术教育教材编排方面存在学习和模仿先进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模式,并没有结合自身院校的生源情况和校园文化特点,使得教材内容不符合本院校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创作作品方面缺乏创新意识,从而阻碍了本院校大学生艺团的建设。

2.3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视突出高校的专业水平和行业特色,从而忽视在大学生中进行艺术团建设的重要性。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也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一定的认识,从而使得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资源匮乏等现象,这些都是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缺乏资金支持的表现。资金的缺乏,使得大学生艺术团在建设的过程中,很难发挥出其对人才素质培养的作用。由于高校领导或部门领导对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其不能及时的向艺术团提供专门的训练场地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艺术团的场地维修费用、设备的购置维修费用、服装的制作费用、演出的经费等都不能得到合理的改善,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

2.4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缺乏必要的保障

在大多数高校中,大学生艺术团被看成是一般性的学生团体,所以在其建设方面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这就使得大学生艺术团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保障。此外,由于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特殊性,使得与其相关的训练场地以及激励性的政策都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工作。

2.5大学生艺术团培训水平较低

大学生艺术团的培训水平决定了大学生艺术团作品的质量,而现阶段,虽然一些高校为了提高本校艺术团的水平,聘请了一些专业教师对团员进行艺术指导,这在短时期内可以解决艺术团的训练问题,但是因为指导教师的不稳定,使得这种专业性的艺术指导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艺术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有一些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学校,由于资金的缺乏,其职能聘请一些普通的教师或者让本院校的教师对学生的艺术行为进行指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团的整体水平。

3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的措施

3.1完善大学生艺术团的组织管理制度

完善大学生艺术团的组织管理制度,而其组织管理制度一方面指的是对艺术团组织机构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指的是对大学生艺术团成员的管理。首先,可以成立大学生艺术团总团,并通过总团对各个小的艺术团体进行管理,还可以在艺术团中设立团长、部长等领导人员,在明确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团员的学习情况以及训练情况进行管理。其次,大学生艺术团的管理人员还应该认识到大学生艺术团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如严格规定考勤制度,三次以上不到者开除出团;加强日常训练的力度;轮流进行值班;定期招开例会等。第三,加强对大学生艺术团的组织建设,明确艺术团的建设目标,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还要加强对团员自身艺术素质的提升,并在大学生艺术团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团结意识的风气,并在引导学生树立高尚品德的同时,发挥大学生艺术团的导向作用,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3.2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该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让一些有经验的、专业的教师对艺术团的日常训练、学期计划以及比赛计划等建设工作进行指导。此外,高校还应该在支持艺术团指导教师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其的管理。如树立奖励机制,将指导教师的艺术团指导活动列入到教学课时中去,并对教师的艺术团指导活动课时进行规定,从而将艺术团的建设工作列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艺术团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其次,高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还可以让教师在去一些大学生艺术团获过奖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根据本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从而优化本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工作。

3.3优化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

由于大学生艺术团在课程设置方面既不能完全按照艺术学院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又不能脱离普通高校的教学要求,所以,大学生艺术团课程的设置以及课时的安排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教学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大学生艺术团课程的设置,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艺术专业水平以及所学专业来制定,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如高校可以对大学生艺术团设置艺术实践课程,并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小组授课模式以及大课堂授课模式等的形式进行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授课模式选择授课的时间,对于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以及小组教学模式,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对于大课堂授课模式来说,教师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时间分配的不同,选择授课时间时要尽量安排在课余时间,如周末或者晚上。而为了稳定艺术团队建设,高校还可以开设声乐课、钢琴课、合唱课、舞蹈课等。

3.4加大对艺术团的建设资金投入

大学生艺术团是由大学生组织而成的,其团队不仅承担着临时演出、比赛等任务,还要进行长期的训练,这不仅需要购置相应的设备、服装等道具,还要建立专门的训练场所,从而保证大学生艺术团的顺利开展。对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艺术团的重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利用资金为大学生艺术团修建专门的训练场所如舞蹈室、音乐室、排练室、化妆间、换衣间等。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资力度,购置钢琴、扬琴等乐器,从而保证大学生艺术团日常训练的实施。

3.5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创新意识

在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建设与改革方面,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创新意识。首先,在进行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中,要树立创新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艺术团成员为主体,充分发挥艺术团团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在探索艺术团与其他学生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改革其中一些不利于大学生艺术团发展的制度,为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如根据学生的需求建设大学生艺术团,丰富大学生艺术团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走出一条具有本院校特色的艺术团发展道路,提高本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艺术团;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67-01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各独立学院受到教学配套资源与师资力量不足等条件的制约,公共选修课还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只有个别极少数的独立学院能够在教育培养计划中将相关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因此,虽然独立学院对大学生艺术团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并且加大了培养与建设力度,但离学生的真正需求与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使艺术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艺术团在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可以聚拢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同事大型文艺活动也离不开他们的参与,独立学院的艺术实践教学也要通过大学生艺术团来推进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学相关研究

(一)制度上的保障。管理的基石是制度,工作制度是保证艺术团艺术实践教学的基础,只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管理的稳定,工作才能有秩序的规范化的运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大学生是管理与教育的对象,在工作制度中教育与管理要实现高度的统一,为规范独立学院艺术团队伍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对团员行动,行为进行约束,主要是要起到教育与规范化管理的作用,是用来是艺术团成员懂得如何处理好课外、课内、实践、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来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2.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是考核的主要目的,各项考核机制中,激励作用要得到强化。可以通过评优评奖的优先获得、学年学分的优先修满、工作单位的优先推荐等措施,从而激励团员对艺术团的热情。

(二)完善职能定位,提高艺术实践教学效率。要使艺术团在实践教学中的效率更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组织构架和职能定位科学性是完善的组织架构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独立学院艺术团的专业、高效、迅速、快捷的水平,就要随着时展对艺术团的组织结构科学性的论证来进行优化和合理的组合,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满足校园文化需求。准确性在职能定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自我生存的环境中每个艺术团都有不同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根据环境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将自己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价值观才能得到体现。应坚持五个统一的原则,即:普及与提高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审美与育人相统一、规范与引导相统一。在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与美育方面的引导,从而使高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其中,而且还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宣传,反映出大学生健康向上、意气风发的校园艺术和精神面貌,对广大同学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和审美水平的改善有着极大的意义,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发展与建设。

(三)加大投入,挖掘人才。独立学院艺术团没有过多的盈利手段和权力,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和较为方便的实践环境,才能更好的没有后顾之忧的开展时间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在校园里对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大力宣传及引导,使艺术氛围不知不觉中充满整个校园,从而让校园的同学更多的了解艺术团的实践活动。同时对艺术人才的挖掘也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2.加大投入。建立专门的实践场所,艺术团艺术实践应该有固定的场地。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andSolutionsinartarchivemanagement

withinaHighereducationartinstitute

CHenYunjia

(GuangdongLiterature&artVocational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1400)

abstractthisessayaimsatprovidinganinsightintotheproblems,thecauses,thechallengesandrespectivelysolutionsregardingartarchivesmanagementwithinahighereducationartinstitutesoastofacilitatefurtherresearchintheabove-mentionedtopicswhichwillbeservedasreferencepointformembersoftheartarchivemanagementprofessionals.

Keywordshighereducationartinstitute;artarchive;archivemanagement

根据文化部、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指出,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高等艺术院校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艺术性,艺术档案是这类学校教学、科研、创作实践、艺术指导、艺术评价的现实反映,对学校日后的艺术教育和文艺活动起着依据和借鉴的作用,是积累教学资料、活动成果、工作经验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1艺术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档案意识模糊,艺术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高等艺术院校在日常教学、科研、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艺术档案,其中包括:学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创作、演出、展览等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参加校内外比赛中产生的艺术档案等。虽然艺术档案数量大,种类多,但是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远不如一般的文书档案那样受重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对艺术档案的产生情况不能有效掌握,另一方面未意识到艺术档案收集的重要性,认为《高等院校档案十大类实施办法》中未对该问题作具体要求,便不重视收集,如学校举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举办学生设计大赛、毕业生作品展览等,在比赛、展览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往往散落在各创作者手中,或长期存放在组织活动的教学部门,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

1.2艺术档案归档问题复杂,缺少有力的收集手段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的创作者往往认为这些档案归属个人所有,经常会出现不愿意移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的现象,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不少师生认为上交艺术作品会使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同时还担心自己的作品存放不当,会成为“永不见天的废品”,而档案管理人员认为艺术档案收集、保存起来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从而使艺术档案收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一系列的因素,大大影响了艺术档案的归档工作。

1.3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具备恒温、恒湿、防虫等保管条件,但很多学校均未能达到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艺术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造成很多美术作品、设计图纸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未能存在专门的库房里,由于保管条件不理想,往往会影响了艺术档案的长期保存,如防潮工作未做好,会使书画作品受潮、起皱、发生霉变,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

2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提高对艺术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艺术档案工作的进步和完善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因此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进行相关培训,加强对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让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积极做好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为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接收、积累艺术档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要提高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产生的源头是组织、从事艺术活动的师生,如果他们档案意识薄弱,就必定会造成艺术档案的大量遗失。因此,在校内开展档案法制教育、传授档案知识非常必要,可以在校内举办艺术档案知识培训班、艺术藏品展览等,通过宣传教育,切实端正师生的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起艺术档案是高校档案不可分割整体意识,才能从档案产生的源头把好关,不至于重要的档案资料丢失,才能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2.2完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

要改善艺术档案管理现状,必须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艺术档案的从收集、归档、移交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还要严格执行《档案法》、《著作权法》的有关制度,防止艺术档案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以确保艺术档案归档质量,使艺术档案和其他档案协调发展。

还要加大对艺术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要将艺术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并把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档案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这样才会使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有意识地保存、上交艺术档案材料。另外,学校可给提供作品的教师和学生出具收藏证书和补偿一定的制作成本费用,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不定期举行优秀艺术档案展览,让师生的艺术作品在归档后可被更多人认识,以提高师生上交档案的积极性。

2.3艺术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保存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档案管理的需要,艺术档案要长期保存,让更多人共享,必须将其数字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对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实现网络远程查询,构筑数字化档案室,延长艺术档案的寿命都有重要作用。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首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现有艺术档案的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借助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盘等手段,将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艺术档案数字化处理,尤其一些较为老旧的书画作品和声像作品更要抓紧处理,尽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保存其原貌;同时,建立艺术档案目录数据库,便于艺术档案的检索和查阅,实现艺术档案信息化管理;还要将艺术档案的电子数据保存到计算机网络上,让广大师生在网络上可以自由检索、查阅艺术档案,最大程度上实现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和提升艺术档案在高校师生中的参考借鉴的作用。

艺术档案记录着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学校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艺术档案的归档、管理、共享工作,最大限度地向师生开放,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创作中,为师生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艺术参考,这才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陈兴宇.艺术档案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9

论文摘要:艺术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柔性化,画院、文化馆、美术馆、艺术研究所、博物馆、制片厂等艺术品创作部门的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加入wto后中国艺术行业的新情况,在信息时代我国艺术管理会有那些新趋势,本文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二又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加入世贸后,国外艺术经营公司对我国艺术管理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我国艺术管理的六大创新趋势,对我国艺术行业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扣果从原始艺术算起,人类的艺术活动已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人类的艺术史同人类的文化史一样r:老,然而艺术管理却是刚刚正式提出的一门新学科普通艺术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文学、建筑等,国内学者彭吉相把艺术进行如下分类: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实用工艺、书法艺术)、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表情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综合艺术伐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艺术管理学就是借鉴相邻学科的成果,以揭示文艺规律的文艺学为基础,以研究一般管理和方法的现代管理学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研究文化艺术产业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主要属于应用学科根据1989年东方国版社翻译出版的日本日下公人的专著《新文化产收论》,”文化艺术产业”概念,可分为三类:其一,是生六与销售图书、报刊、雕塑、影视、音像制品的行业等。其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艺术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其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艺术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满、装饰、形象设计、广告、文化旅游等)。

一、加入wto后国外艺术经营公司对我国艺术管理的影响

加人世贸组织后,国外艺术机构对我国艺术管理的影响,可概括为“六个有利因素”和“四个挑战”。

1、六个有利因素

一是有利于我国艺术发挥自身优势,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我国优秀的艺术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加人世贸使我国艺术管理更规范,信息灵通,人的观念更新,增强了艺术品消费能力。

二是有利于学习吸收国外艺术生产与制作的先进技术、艺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方式。开放我国文化艺术类零售和批发市场,我国艺术机构有了进人国际市场的机会,国外艺术机构也可以进来经营。这有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及时调整思想观念,部署新的营销策略,使我国艺术类产业在市场竟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艺术管理科技信息化进程。当今世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艺术管理的科技信息化进程,已成为制胜的关键,“人世”有利于提高艺术管理的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全球艺术的最新信息。

四是有利于深化艺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形成全国统一的竞争有序的艺术市场。

五是有利于完善艺术品、古玩文物法规和政策,依法管好艺术市场。“人世”后有利于进行修改,促进加速地方性法规和措施细则完善补充、修订,有利于健全各级行政执法机构,依法管理,以适应“人世”后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是有利于艺术管理人才的竞争培养,提高行业员工队伍素质。重视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懂技艺,善管理的员工队伍,这样才能在国际和国内文艺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四个挑战:

一是对人的思想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造成一定影响。外国艺术产品进人我国市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群众尤其青少年会有消极作用,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乘机进行思想艺术文化渗透,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是对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发行体制冲击较大。我国艺术创作、发行长期沿用老体制,市场经济思想行为不够,加之艺术创作、发行市场分工不明确,法律法制意识不够强,要走出现有艺术品流通体制的局限,还须下一番功夫。

三是对我国艺术创作、发行市场影响较大。由于发达国家科技的发展,资本的积累,艺术创作、发行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和最新科技的支撑,电子艺术出版物价廉物美,已称雄于国际市场。我们的电子艺术出版物从数量到质量没有形成优势,“人世”后,我国电子艺术出版物市场面对的形势更加严峻。

四是对我国网上艺术品发行和电子商务形成一定制约。我国网上艺术品处于初建阶段,交易较少,电子商务应用还不广泛。国外网上艺术品发行运作较好,已有成功经验,电子商务早已应用,比较配套。“人世”后,国外艺术品经销商会想方设法以独资或合作方式建立网上艺术品发行和艺术品电子商务,这对我国网上艺术品发行和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既促进又制约。

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我国艺术管理的创新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具体的竞争压力“赋予企业管理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完善上需要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至在公司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艺术管理应如何进行变革以适应这种现状,未来艺术管理将怎样发展创新来满足环境的要求,这里提出六个创新范畴:

1、艺术管理信息化

所谓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艺术产业资源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现代手段,提高经营管理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在艺术管理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文艺产品数据库并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加工,为艺术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实现辅助决策;通过对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的整合,提高艺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艺术部门核心竞争力。

“人世”以后,中国艺术企业将面临具有高信息化水平的国际企业的挑战,拼的就是获取信息的速度。谁先抢到有价值的艺术品定单,谁就抢到了市场;谁能有效、快捷地掌握、利用信息,谁就会取得各种竞争资源,在商战中取胜。其次,竞争的本质是创新的速度。而信息资料是艺术企业进行创新的依据,没有信息资料的迅速获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艺术企业如果不尽快加强信息化建设,没有一整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资源管理、艺术生产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艺术企业就无法实行有效、快捷的管理,就不能降低成本,就会失去商机。因此,一些专家在分析“人世”以后我国企业的发展时,将信息化作为艺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断言:只有大力推进信息化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改变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是,五年内我国大企业全部信息化。具体目标:到“十五”末期,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数大中型企业至少实现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力争绝大多数企业在“十五”期间建立企业网站及主页,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开展网上营销。我国艺术部门在改进和做好传统方式艺术管理的同时,着力在网络艺术管理、电子商务艺术管理、信息流通、编印发大众电子艺术品管理等领域谋求新的发展,并争取与国外一流艺术集团合作,创办中外合资的大型艺术机构。

2、艺术宏观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管理机制是指各组成部分相互推动、协调、制约而形成的管理运行的具体形式,从功能看,可分为目标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利用科学管理的目标原理、价值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实践原理,高效实现艺术管理的职能,包括从确定目标到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控制,激励个人和组织、领导和指挥全体成员使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个过程总体目标最优,以提高效率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法制化运作有利于艺术行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没有法律、法规的引导、规范和制约,市场机制难以有序运行。因此,艺术行业要实现法制化运作,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有关文化艺术管理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只有实现依法管理,艺术行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据媒体披露:一些省市在艺术市场管理中既发生过将世界艺术珍品当作黄毒清扫,让无辜的大学生受辱的事件,又出现过将艺术骗子当神接待的闹剧,暴露出的就有识别手段、艺术管理法制不健全方面的问题。法制化运作有利于规范艺术经营行为,艺术管理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必须靠法律、法规对艺术品生产经营进行引导、规范和调整,否则,艺术行业难以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3、艺术原创人员的个性化创新管理

文化艺术企业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企业文化建设更要在这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是客观法则,现在很多企业注意在分配上向人才倾斜,认为薪酬多了,人才就不走了。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以动态的目光着眼于吸引、发现和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不仅仅只以静止的目光着眼于留住人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对人才理解才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在国内的还是在国外的,我国知识分子、优秀人才都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艺术企业应当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依靠他们,为他们搭建一个在祖国实现他们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艺术产业内部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管理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充分发挥艺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保证画院、文化馆、博物馆、制片厂等机构的有效运转。对于艺术原创人员,尊重他们的个性、创作习惯,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本部门瞥理员工的规章制度、明了单位的发展规划与最基本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给他们自,最大程度地调动其能动性、创造性。对艺术原创人员不必要求每天打卡上班,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相信他会管理好自己,同时让他知道信任不等于放任,要让他感觉是他自己在管理自己。

具体来讲,每年的艺术原创人员工作评价包括两部分:一、由艺术家自己完成的,包括:①一年中都做了什么?②拿到了什么创作奖项?③对所参加的创作的贡献是什么?④帮助别人做了什么?⑤参加了哪些社会活动?二、由管理者指出他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今后该做些什么。对于新加入人员的管理,建议他先了解别人都在做些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并且每一个新加入者,管理者都应使他尽快熟悉与适应单位的环境,并在他作选题的过程当中随时观察引导。

4、艺术管理民主化

赫塞尔本在其主编的关于管理趋势和变化的专著—《未来的领导》中对“扮演新领导角色所需的新技能”提出了新的假设:员工的利益可以和组织的利益结合起来、生产活动中人们能够完全支配自己的劳动。这样就能够使得劳动者和组织更密切合作,既增加了劳动者的效用又有助于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他指出:如果一个项目肯定会有益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将会满怀热情地投人到这一项目之中。如此,领导角色的工作重点将会由指挥和命令转移到提供便利条件和授权上,培养人们的工作兴趣,以此作为领导的基础,实行民主。领导者必须能够熟练地扮演以下五种角色: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指导者、最终帮助者。”艺术组织管理的作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控制、组织、人事等;同样,艺术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也超出了今天传统的领导范畴,而转向预测、协调和激励。今后艺术组织管理人员必须增加以下三项职责:其一,明确艺术组织地位,指明艺术组织前进的目标;其二,调动员工的能动性,使艺术组织充满创造力;其三,力争诚实正直,建立相互信任,并以此作为艺术组织管理的基础。

5、艺术管理柔性化

艺术人力资源管理要柔性化。所谓柔性化,就是在新时代,劳动者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知识差距日益缩小,整个劳动市场上双向选择,劳资双方(组织与受聘者)的关系,从“契约关系’旧渐演变为“盟约关系”。原来金字塔式的逐级刚性管理柔性化,就是说,以原来的命令方法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利。同时,信息的网络化,大家可以处于一个信息平台上,改变了过去一项信息逐级下达,上多下少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出现新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

艺术机构往往实行宽容型管理,这样一个开放性系统,能营造出有利于艺术机构人员创造的环境、条件。艺术机构不把近期经济利益作为判断决策管理水平的标准,亦不以此作为对部门、员工考核评价的最高标准,而将创造性、能否发现危机、化解危机、抓住机遇、争取机构的长远经济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为达此目的,有时甚至牺牲近期利益也在所不惜。艺术机构的决策与管理结构不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垂直型”、“金字塔型”,而是充分发挥各层次各部门和授予员工、艺人创造性权力的分散结构的管理模式。

宽容型管理绝不是削弱机构的凝聚力,恰恰相反,强有力的凝聚力形成,必须在开放性基础上的宽容型管理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这样,艺术机构才能吸收新鲜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广纳人才和培养新人,才能设计创作出新的艺术品,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艺术机构的成分和提高艺术机构的品味。

6、艺术管理意识整体化、管理效果最优化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篇10

事实上管理只是为了将一些分散的部分组合起来,这样可以在需要发挥其功能的时候更好的发挥出来,可是很多人认为管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实际上管理是一门艺术,在管理这门艺术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够在制度不完善的地方找到方法去弥补。

一、高校行政管理改革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以德行政”

“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也是行政之道,现如今在我国高校当中行政管理主要应该依据道德来进行管理和实践。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首先就一定要做到以德行政,这样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公平的。在教育学生和培训教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遵循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育人先育德,只有拥有好的品质,才配得上好的学识。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以先进带动广泛性,从而通过广泛性进一步的推动先进性。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要有利于营造和谐高校

和谐高校与和谐社会之间实际上是整体与部门的关系,和谐高校在社会当中是一个小的整体,这个小的整体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现在的社会上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这种差距会从根本上带给一些学生自卑的感觉,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会感到自卑,而一些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则会感到非常的自大,这种差距的形成越来越明显,产生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严重。所以校方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就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一定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的推进高校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

二、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管理的科学性指的是管理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学习不仅仅是指书本上的学习,还可以是通过网络上的学习,现在的科技是非常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在任何一个企业当中都能涉及到,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书本、电脑、电视等载体去进行学习管理的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实践活动当中去进行管理的学习,也就是边干边学。在学习管理经验的过程当中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非常重要,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更加重要。管理的科学性指的是管理能否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然而管理的艺术性往往指的是管理的人格魅力和管理的灵感,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管理方式,管理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能够掌握正确的技巧就会巧妙的进行行政管理。

三、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的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

笔者认为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好事物的前提,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学问,要想将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巧妙的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在现实当中,无论是任何的一门企业还是一个部门,要想将自己的员工管理好,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度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管理制度能否带给所要管理的人们一些激励和启发,没有激励的管理制度是失败的,对于不同的人群一定要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本文当中主要针对的是一些高校的学生,对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可以采取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在设计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的意见,因为具有民主的管理建议更容易让人们接受,管理起来也更容易。只有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将管理这一学科转变为具有艺术特色。

四、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与管理的科学性相比,管理的艺术更难理解一些,管理制度很多时候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契约或是一种固定的规章制度,但是总而言之这种管理制度是具有局限性的,不能够应对生活和学习当中所出现的所有问题。例如在现如今的高校当中很多时候对于学生的规章制度有很多,这些制度的规范必定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在制度规定的不完善的地方就需要具有艺术性的管理方式,可以这样说,管理艺术就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完善。在这个社会当中无论是任何的一种法律法规还是规章制度,必将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和漏洞,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关部门的管理者就需要利用具有艺术手段的管理方式去违和的处理,所以只有制度没有规定到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者的创新与灵感。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