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40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1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和乡村都面临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由于社会到处实行工业化而导致城镇发展的结果,使得许多这类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很多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正遭到物理退化、破坏甚至毁灭、消亡。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保护成为当今各界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保护作为研究视角,从保护意义、保护内容、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入手试图对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保护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

历史文化;特色景观;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1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保护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和乡村都面临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由于社会到处实行工业化而导致城镇发展的结果,使得许多这类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很多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正遭到物理退化、破坏甚至毁灭、消亡。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文明的同时,务必做好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城乡人居环境应当具有比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比较多的文化内涵。特色景观主要表现在文物古迹的特色。它主要表现在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容和形式上;自然环境的特色。它主要表现在名城的山、水、风景的特色风貌上。构图思想上,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规划思想,如我国大部分城市大都构图方正,轴线分明;城市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它包括名城的主要入城方向,城市制高点的景观特色,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建筑群体等;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

2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保护内容

2.1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2.1.1保护又丰富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区

有些原物已毁,如革命纪念地区、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和园林等,可适当恢复重建。如井冈山的革命纪念中心茨坪地区,遵义的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纪念地区,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扬州的二十四桥等,以增强城市的地方色彩,丰富城市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艺术内容。

2.1.2保留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群)

有保留条件者,应完整保留,或在保留原有风格和艺术、历史价值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扩展,并组织到城市艺术布局中去。有些保留不全或部分残缺,可在原有基础之上加以利用,如各地的宫、观、祠、庙等,可适当成为公园或游览胜地,如成都的文化公园,就是由原来的青羊宫、二仙庵两座庙宇合并而成。

2.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这些内容与有形的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的积存,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此,我们也要加大力度,予以保护。

3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保护方法

3.1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

3.1.1整体布局的保护

开辟新区,逐步拉开城市布局,减轻旧城压力,减轻协调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3.1.2空间格局的保护

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保护的核心,也是名城保护中继承和延续古城风貌的关键所在。

3.1.3景观环境的保护

城市环境对城市历史气氛十分重要,保护城市环境目的是协调新旧建筑环境,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和加强城市突出的景观特征。

3.2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保护区划

3.2.1重点保护区

由文物部门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为重点保护区。

3.2.2建设控制区

凡被列为保护项目的,均应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的原则是保护重点保护区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其目的是保障重点保护区的整体环境不受新的建设影响。

3.2.3环境协调区

划定环境协调区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该区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保护古城格局和天际轮廓线。

3.3保护方式的选择

3.3.1“冻结式”保护

街区路网格局、建筑风貌、街巷景观基本都完好的保存下来,并且质量较高,较完整,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较少受到现代技术的影响,但是这类街区往往比较偏远,基础设施较差,生活水平较低。对这类街区、城镇应该完全保留下来,包括显性与隐性的历史遗产。在此基础上改善街区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条件,重新焕发街区的活力。

3.3.2“拼贴式”保护

在历史城市中存在很多这样的街区格局未变,局部保留传统的风貌,但是基础设施匮乏,房屋简陋,人口密度大,对于这样的历史街区,应当在保护现有风貌较完整、房屋质量较高的条件下,对破败严重、风貌尽失的建筑采取更新的方法完善历史街区风貌的完整性。具体的保护方法包括:保护、整修保存质量较好的传统建筑;保护街道格局、及其空间尺度;限制建筑高度与控制建筑体量;改善基础设施、减低人口密度等。

3.3.3功能转换与调整

在历史街区中,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在街区中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业店铺,致使历史街区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居住在此类街区人口半数以上的属非当地居民,而原地居民中年轻的大多数迁出到新建居住区,只留下老人在此居住,因此老龄人群比例较高。这些历史街区对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延续他的功能性质不仅保留了历史信息,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改善了街区的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具体保护措施

4.1保护传统格局、风貌和空间尺度

保护区界线的划定应当满足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文物古迹和文物埋藏区的安全要求,确保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建设活动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带来破坏。建设控制地带内应严格控制建筑的性质、高度、体量、色彩及形式。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地区,应考虑延续历史风貌的要求。传统格局、风貌和空间尺度是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总体上最具个性特征。例如,苏州古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前街后河、河路相间的双棋盘格局,临水而筑的粉墙黛瓦、清丽淡雅的排排民居。

4.2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建(构)筑物

北京城的价值不在于王府、宫殿和寺庙,而在于所有建筑物之间的“空间秩序”,我们要保护的是城市而不是文物。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部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树龄在50年以上的古树以及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史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名木,应按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划定保护范围,严格进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建(构)筑物、石刻及造像、近现代重要史迹、村庄格局和具有农村特色、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场所空间和自然景观,包括尚在使用中的乡村传统的或本地域特征的民居、祠堂,古井、古桥、古道路、古塔等村庄历史环境要素,地方植物、水系、湿地、林地、古树等村庄自然环境要素,以及传统村庄格局、空间尺度等,应经过认定,严格进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的建筑物,在需要实施整饰或改造时,可在建筑体量、外形、屋顶样式、门窗样式、外墙材料、基本色彩等方面保持与村庄传统、特色风貌的和谐。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的绿化配置宜采用自然手法。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2

[关键词]滑县木板年画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78-01

冯骥才先生在《豫北古画乡发现记》序言中,曾感叹:“一个有声有色,五彩缤纷,活态的年画产地,一个作品曾远销东北与西北的黄河流域的北方年画中心,在已知众多神州木

板年画中,却未曾露过面”[1]。滑县木板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神像画和家堂、族谱是滑县木板年画的鲜明主题,在中州最具代表性的是扇面戏文故事画。迷信色彩和封建社会在对滑县木板年画的影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记载了民间文化的发展,十分珍贵。发现的滑县木板年画为中原多元民间信仰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证据。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滑县地理位置处于河南省东北部,位于渝北平原,很久以前曾有古老的黄河流经滑县境内,有近20处历史文化遗址、1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多处省级十几处世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滑县境内。而且有20余座影响较大的古墓葬。其中总面积达120亩的卫王殿遗址可以让人们遥想的当年卫国的富强兴盛,感受到卫国的兴衰历史。

这就是滑县人生存的土地。

特殊的环境催生了滑县文化。滑县人的幽默,坚韧,含蓄,中和,内敛,诚实,简单。在混乱的生活环境和科学不发达的条件下,在自己的命运的心理状态不可预测的并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祈求神灵保佑,克服自然灾害,向往美好的生活寻求精神寄托和归宿,掌控旧时代的主流心理的发展趋势。

因为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所以至今也很难对滑县木板年画的起源年代作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根据滑县木板年画部分韩姓传人口述,滑县木板年画起源于明代。韩超英把制作木板年画的手艺带到了滑县[2]。

这就是滑县人生存的环境。

二、独特的艺术特色

木板年画兴盛期间,印制木板年画差不多是每户人家都在从事,还有的会木板雕刻。滑县木板年画主要取材于各个行业中供奉的诸神、释道儒三教人物以及祝福年画等方面。民族风格独特,乡土气息厚重,地域特点明显,是民间工艺中不可多见的艺术[3]。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豫北乃至中原百姓的喜爱,主要是由于它广泛的题材和鲜艳的色彩,以及纯手工的生产方式。细腻的工艺、夸张的造型、钢筋的线条、饱满的色彩、均衡的构图是滑县木板年画的主要特点。

1、含蓄内敛的表达

滑县人稳定、内敛含蓄的性格在滑县木板年画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从滑县木板年画的发展来看,几乎都没有文字只有画面,除了少数强调文化内涵的对联和短句,甚至连标题、落款、作坊或者个人印章都很少见,一幅画的内容全由你自己去欣赏,这是滑县木板年画的特点。由于滑县木板年画将少有的“字”与“画”结合的非常完美,从而使得滑县木板年画不仅仅是寻常的装饰品,更是具独特的“文气”,展现出文雅大气的艺术特色。

2、古朴的气质与潇洒的线条

这种古朴的气质无论是从它的雕版、绘画、还是内容上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气质。雕版上,主要以精细的线条为主,细中有刚,细而不柔。绘画染色上,滑县木板年画主要以红火、稳健、庄重、明快、亮丽为主。内容上,其他画中的年画版式并没有几百年来维持不变,而滑县木板年画的戏曲神话故事、神像、族谱等版式却没有变化。滑县木板年画对原有精神的固守,对外界从主观上有一种排斥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人们心灵的主宰一直是滑县木板年画的追求[4]。

欣赏滑县木板年画的同时可以给人以轻松的感觉。戏曲神话故事自然不必说多说,即使是庄严肃穆的神像,也可以给人以轻松、恬淡的感觉。由于它的线条非常具有韵味又别样丰富,使得它像极了一湖春水,表面平静,下面却又很深沉。它的线条主要以概括明了为主,在戏曲故事中尤为突出,很多人物的嘴巴可省去不画,一条缝也可以用来表达传神的眼睛。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简洁的他点,才使得强烈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美、强烈的民间艺术特色得以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它的画面是很少设有背景,即使是戏曲神话故事,当然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主体和人物得以突出,满足了老百姓们的审美要求,这样才是正宗地道的民间艺术。

3、古老而独特的风格与制作特色

滑县木板年画的制作工艺异于其他年画种类主要是因为,它的先印后绘的工艺流程,即先用木板印刷出墨线稿,然后再以手工彩绘染色。大致工序主要包括绘制画样、雕刻画板、刷印、彩绘、装裱五个步骤。

当然还有很多准备工作,例如雕刻画板之前要经过选材、解板、煮板、合板、摊稿等,全部工序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是刻板,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因为画板雕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幅年画的水平和质量。当然,最难掌握的一项技巧也是刻板。刀法是刻板非常讲究的地方,线条既要流畅又不能缺少刀味和木味,线条的根部还要求刻处一个坡度[5]。

滑县木版年画的特点先用线版墨印,然后着色。从工艺、造型、色彩这些方面都把豫北人民对木板年画的审美淋漓尽致的进行了体现。

几百年来坚持手工制作是滑县木板年画的最大特色。虽然手工艺人工作量大,滑县木板年画产量远不如其他种类木板年画,但也是因为这点使得滑县木板年画显得弥足珍贵和不可取代性。

三、结语

滑县木板年画形式上是一个年画品种,内容上更像是一部书。这部书的内容是关于社会、民族和人类的。这是部非常古老,非常深厚的书,古老得我们不知道他究竟从何处走来,深厚得仿佛我们永远阅读不完,仅凭它丰厚深刻的文化内涵,已经足以奠定它在中国木板年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冯骥才:《豫北古画乡发现记》,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2007.2.1.

[2]魏庆选:《滑县木板年画》,大象出版社,郑州,2009.7,p16.

[3]川王胜选.豫北滑县木版年画艺术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o1).

[4]魏庆选:《滑县木板年画》,大象出版社,郑州,2009.7,p41.

[5]魏庆选:《滑县木板年画》,大象出版社,郑州,2009.7,p50-51.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3

关键词:历史城区;公共艺术;特色定位;设计思路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087-03

thepublicart’sCharacteristicorientationandBuildingthinkingofHistoryUrbanarea,takingtianjinasanexample

ZHanGXiao-kai,SUnYuan-yuan,SHanGJin-kai

(SchoolofUrbanarts,tianjinChengjianUniversity,tianjin300384,China)

abstract:thepaperstartsfromthepresentationandproblemsofhistoryurbanarea,takingtianjinhistoryurbanareaasanexample,discussingthebuildingthinking,summarizingthehistoryandnaturalcontextoftianjinhistoryurbanarea,havingastudyonurbanuniquefactors.thispaperfindsoutthepublicart’sappealoftianjin,leadingoutthecharacteristicorientation,pointingoutthebuildingthinkingoftianjinhistoryurbanarea.

Keywords:historyurbanarea;publicart;designorientation;designthinking

internet:.cn

一、公共艺术简述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广义的公共艺术是指能够表达公共艺术的题材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的形式。如雕塑、城市设施、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狭义的是指造型艺术中的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在欧美及日韩国家公共艺术被定义为“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年轮”等,公共艺术被广泛应用到公共环境中,体现着当代艺术的特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公共艺术才被引进中国。

(二)公共艺术中公共性

四川大学雕塑家朱尚熹教授认为:“公共艺术的根本出发点是人,是都市中最普通的市民……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理念的核心是参与性。”参与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公共艺术的决策与管理,要体现出公众参与机制;二是公共艺术作品要与公众互动。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价值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完善而凸显,普通市民对公共环境中艺术品位的要求日益提高。

二、历史城区公共艺术发展特色缺失

天津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对天津历史城区内的公共艺术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公共艺术对天津的城市建设起到了美化城市、展现城市文化等作用,但在快速建设的同时,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缺失

公共艺术缺乏公众的参与,这似乎是全国所有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通病。关于这一点,天津大学董雅教授有过论述,认为天津公共艺术公共性缺失与公众参与意识的淡薄。很多地方在大力发展公共艺术的同时,为了求快求成绩,管理决策部门聘请几个专家评审一下就直接上马,等建好了民众也未能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对公共艺术作品也是不明其里,公共艺术未能起到其带动城市文化品位、带动市民艺术品位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建设系统性不强

这在我们的调查中体会的很深刻。天津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轨道。但是公共艺术的布局不均匀,如天津西站、市文化中心等重点区域仅有个别甚至完全没有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的主题分布没有系统性,随建设主体的不同主题的随意性很大。公共艺术建设的多不见得能够给市民、游客以完整的印象。这需要管理部门从规划与布局的角度进行系统综合的总体控制。

(三)作品趋同,特色缺失

天津的公共艺术应该是根植于天津本土文化而生长出来的,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产生情感共鸣、行为互动,才能真正的把艺术带入到公众中来。这样的公共艺术本身就是原创的,有地域文化内涵的。但实际上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个别作品直接复制世界著名雕塑。对于这种复制,不仅不能起到公共艺术应有的作品,反而更显得城市艺术品质缺失,没有特色。

三、历史城区公共艺术特色定位研究

(一)历史城区公共艺术定位思路

历史城区公共艺术的特色定位主要从城市的文化语境和城市的特色元素两个方面入手,从文化语境和城市要素中寻求历史城区的公共艺术特色,并根据历史城区的公共艺术诉求,进行历史城区的特色定位。(图1)

(二)天津历史城区的城市文化与语境

1.天津的历史文脉

漕运文化:天津市港口城市,城市中心有79公里长的海河经过,京杭大运河贯穿天津,自明朝以来一直是北方重要的漕运基地。漕运文化是天津历史城区的重要文化之一。

租界文化:在清末民国年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天津是当时的九国租界。不同的国家在租界内执行不同的制度,大搞建设,为天津市留下了九国风格的各式建筑和生活。到目前为止,租借文化对天津市仍有重要的影响。

工业文化:天津市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我国解放后工业的发展地,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工业产品都是从天津生产的,如第一台无轨电车、第一台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块手表等等。

2.天津历史城区的自然语境

“水”是天津历史城区的核心自然语境。天津建成是因为漕运文化,加之天津主城区主要从三岔河口发源,沿海河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天津有史以来就是重要的港口,海和河交汇形成了天津历史城区的自然语境。

虽然天津也有盘山等燕山山脉,但是山的自然语境离天津主城区较远,只能作为天津市的后花园存在,而不能真正形成天津历史城区的自然语境。

3.天津历史城区的社会文化

市井文化:由于天津以水、漕运为基础,因而形成了洋洋大观的码头文化。由码头文化的带动,逐步在码头周边形成了大碗茶、各种曲艺、饭庄等各种从船上下岸后生活所需的配套。人来人往,形成了丰富的市井文化。

儒雅文化:跟天津市井文化相对应的,是天津的儒雅文化。天津市由于离京城较近,受北京皇家文化的影响,文人结社之风也很兴盛。特别是随着京城遗老遗少、各级官员来天津生活养老,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汇,形成天津的文人文化。

天津现代化与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天津市的现代化发展,天津市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城市现代化气息越来越多,天津历史城区也是天津市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历史城区也正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图2)

(三)天津历史城区的城市特色元素

1.中西合璧的历史风貌建筑

天津市共有877座历史风貌建筑,历史风貌建筑风格多样,历史悠久,这些当年租界内的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历史城区的重要视觉元素。(图3)

2.沿海河布局的历史城区路网

天津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沿海河两岸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天津城市结构是以海河为基准线的。正如郭力君先生所说的,天津市是以海河为主轴线,以子牙河、新开河等为辅轴线的城市轴线结构。河流的自然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天津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加之在九国租界时期,各国租界基本上都是垂直或平行于海河沿岸而建,从而也推动形成了以海河为基准的空间布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城市结构的放射状发展。(图4)

3.“红―灰色系”的城市色彩特色

天津传统的城市建筑的色彩,如鼓楼、普通民房中使用的红色砖块等大都是红色。五大道地区等租界内的小洋楼等大部分也是使用砖红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因此,红色系是能够反映天津城市人文特色的城市Dna。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国际主义风格的无色系已经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色彩语言被世界各地所运用。天津历史城区也如此。在红色系和无色系的交互作用下,其他色系的城市色彩就是天津历史城区的点缀色。(图5)

4.中式为主、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

中式的生活是天津人最基本的生活模式,不过由于地域背景和文化的不同,天津人的中式生活有自己的特点、特色。同时近代西方力强的入侵以及九国租界的历史,使得天津人在100年前开始接触西方生活和西方文化。这一传统在天津也逐步遗留下来。至今当我们走在五大道或者意风街的时候,都会恍如在欧洲的感觉。

(四)天津历史城区的公共艺术诉求

1.提高公众的参与与互动,讲述自己的故事

让艺术融入到天津人的生活中去,是亲入,而不是侵入。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理念的核心是参与性。天津人最爱说的一个词是“惹惹”,天津人也爱惹惹。天津市的公共艺术群众基础是很好的,如果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中能积极的引入公众的参与与互动,无疑能尽快的让天津市的公共艺术从传统的雕塑实现华丽转型。

公共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强加给老百姓,而是融入到天津人的生活、文化、城市内涵中去,体现天津人自己的喜怒哀乐、天津自己的文化内涵,讲述天津及天津人自己的故事。这样的公共艺术史真正的亲入。也能全面提升天津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更能让公共艺术提升天津人的艺术品位。

2.展现天津历史城区的特色与个性,提升城市魅力

天津城市内涵丰富,这在前文的论述中已经充分说明。实际上天津城市历史脉络、自然语境、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已经是天津历史城区公共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能抓住这些能代表天津的事物,应用到天津历史城区的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中,就能体现天津市的特色与个性,就能形成综合效应,展现和提升天津历史城区乃至天津市的城市魅力,提升天津城市的文化品位。

(五)天津历史城区公共艺术特色定位

通过前面对天津历史城区公共艺术诉求的分析,我们认为天津历史城区公共艺术的特色定位应该做到以下二点:

1.以天津历史城区特色城市文化为基础的,突出城市品位与文化的、让公众能够参与和乐于享受艺术氛围的公共艺术。

2.以“天津人自己的城市语境”为背景,讲述天津人自己的故事。形成天津特有的地域公共艺术,而且是原创的。

四、天津历史城区公共艺术设计思路

(一)以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线,讲述天津自己的故事

以水文化为主要贯穿思路和表现形式,“上善若水”。以天津历史城区文化、海河文化(漕运、码头、海洋、市井等)为内涵和特色,体现城市个性。以水为主线沿天津历史城区发源地――“海河”的沿线进行设计,结合有天津个性的主题文化界定设计元素。

(二)以天津的历史城区的语境为主题,规划建设特色公共艺术

以天津传统民俗题材漕运、茶馆、相声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结合公共座椅、游乐互动、拍照等形式体现公共互动性。

以天津传统文化题材篆刻、书法、泥塑等艺术形式进行表现,结合水景来进行表现。表现形式:具象与抽象现结合。

以天津近代工业题材代表性产业、代表性场景、代表性物件、代表性人物等。

国际化贯穿其中,不是指对国外的形态模仿,而是国际化通用的表现形式与手法,让天津市民、全国人民、外国人同样都能感受到天津的故事与魅力。

五、结语

总之,用公共艺术展现天津历史城区的古代、近现代、现代、未来。让人们思考历史、记住历史、回味历史、传承历史。展现天津历史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内涵。体现城市品位和城市气质,让天津的城市名片更加响亮。

参考文献:

[1]朱尚熹.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J].雕塑,2004(5):54-55

[2]董雅,陈高明,王小荣.天津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报告[J].北方美术,2010(3):69-72.

[3]郭力君.以海河水系为轴线,塑造天津城市形象――简论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J].北京规划建设,2003(6):116-119.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经验教训;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8-0033-03

济南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历近20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条适合泉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道路来。随着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诸如有传统特色的城市文化与特色风貌在逐步消失;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处理好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已迫在眉睫。

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王景慧先生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中非常精辟阐明:“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上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不能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成博物馆使之凝固起来。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们既然承认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任何有机生物必须适应生存环境向前进化,而且有机生物进化不可能抛弃原有基础,而是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进化,有机生物的进化既要适应环境、也不可能超越环境,城市作为有机整体,其发展如同有机生物进化一样,既不抛弃原有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进行有机的新陈代谢,又得适宜地持续发展。而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济南的发展既应该是对历史有机的继承和延续,更应该是适应现代趋势对旧城市的更新和完善,一句话既要继承和延续济南历史的文脉,又要按现代化的要求适宜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肯定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隔裂历史的突变对历史是一种伤害,对未来也是一种损失”。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越是历史文脉深的城市越有魅力,因此,保护好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现代济南人的生活质量,就是保护好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

济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从开始只是简单的维护不利用或者只是按原使用功能利用,比如千佛山的兴国禅寺、洪楼教堂等;而后是将部分历史文物改变其使用功能,比如建立李清照纪念馆、山东大学西校区内的近代建筑用于教学设施等;再后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为济南创造效益;现在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有新的用途一“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名片’。……以吸引外来投资”。济南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也要逐步发扬光大,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资源,使其成为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将会促进济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2 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保护中的主要问题

济南虽然有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但因地处交通要塞,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受战争影响,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严重,又经“”摧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性”的破坏就更加严重;近几年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领导、市民都从不同角度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了一些共识,在实际做法上也有一些新的举措和慎重的行动。但是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1传统特色文化与城市特色风貌逐步消失

几十年来,代表济南特色的传统文化逐步消失;“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商家,至少有三成已经消亡,最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诸如:“齐烟九点”、“佛山倒影”、“鹊华烟雨”等也在遭到破坏,“九点”中有的被当地“靠山吃山”开垦的面目全非,视线走廊也被一座座高楼遮挡;而“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也基本见不到“四面荷花”了。

2.2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

全市现有的历史及传统建筑、街巷、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的总量,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损毁和使用单位的不合理使用等,已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旧城改造密度过高,开敞空间缺乏,绿地减少,个别新建建筑高度、容量及功能与周围古城环境缺乏有机协调。部分传统特色建筑和院落被拆掉,对古城格局的保护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已失去以后可能保护、利用的机会。

2.3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内人口稠密、房屋破旧,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尤其是在古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中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稠密、民居破旧不堪,同时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这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因此制约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4历史文化保护区产业及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遗产长期被其他单位占用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以民居最多,且缺少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像停车场、配电设备等,商业网点也十分缺乏,街头绿地更是少的可怜。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多年被使用单位占用,而使用单位长期不履行法定职责,致使这些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失修严重。部分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使用单位、使用人乱拆乱建,已破坏了其原有的格局及风貌。

2.5泉水渗漏区、泉脉得不到良好保护和利用

做为重点的泉水直接补给区的南部山区和玉符河地区,因当地过度开发建设和过度的开垦荒地,造成水土流失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面硬率提高,从而水源涵养与补给能力减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不同程度对地下泉脉造成破坏,同时市区内还存在对地下泉水的过度开采,以上现象都严重影响对泉水、泉脉的保护。

3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3.1国内外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谓可持续发展,是~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把握今天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角度立论的,但持续发展不仅关系

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人力、科技、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变革与保护问题。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阮仪三先生提出的保护原则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理论是总结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3.2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实践

3.2.1法国保护文物的实践

法国在历史文物保护方面是有相当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的,首先成立了管理负责建筑保护的国家建筑师团;其次是政府与各级地方管理部门分工明确:第三是对全国文物进行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分级档案;第四是文物业主承担义务,即便对文物进行维修也必须报国家建筑师团同意;第五是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一般文物保护费用政府承担50%,而且对业主的文物保护投资免于征税。

3.2.2前联邦德国保护历史街区的实践

在上世纪70年代初,前联邦德国在解决居民的基本住房后,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二战保留下来的有着百年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把改善提升旧城区基础设施和提高其环境质量作为旧城改造的中心内容。该国旧城改造的方式有以下特点

(1)改善交通状况,将旧城区主要道路改变为步行街,把小汽车“挤”出旧城区,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2)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例如把分散供热改为集中供热、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引入旧城区内等。

(3)调整用地、产业结构,提高旧城区环境质量。将有污染源的工厂、企业搬迁至郊区,开辟绿化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

3.2.3巴黎、苏州保护城市空间历史格局的实践

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首先是在城市规划中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法国巴黎和我国苏州就是做的非常好的例子,巴黎的做法是新城围绕老城发展,在老城区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即使允许建设的新建筑,其高度、外型等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苏州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很早就确定了在古城东、西两侧建设新城,较好地保护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空间格局。

3.2.4潍坊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实践

由冰雕想到哈尔滨、由泼水节想到西双版纳的景洪、由牡丹想到河南的洛阳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城市的特殊资源,比如山东潍坊市每年的风筝节都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05年第2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不仅提高城市知名度,也为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在会期间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达113.8亿元。

3.2.5德国柏林历史文化保护资金多元化、多渠道

德国柏林市政府在筹集历史文化保护资金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作法,首先是政府的投人,从联邦政府到市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比例资金投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是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投入;第三是私人捐赠;第四是企业投资,凡是企业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均可享受免税待遇。

根据上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描述,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启示一: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机制;二是政府分工明确;三是文物业主承担保护义务;四是政府应给予文物保护单位、个人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启示二:一是调整历史街区内用地、产业结构;二是改善古城区周边交通状况,街区内以步行为主;三是提升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

启示三:一是另辟新区、建设新城:二是控制建筑强度、密度、高度;三是新建建筑必须与环境协调。

启示四:一是根据城市传统特色,塑造城市意象;二是创建有影响的文化项目:三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源;

启示五:一是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有一定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二是广开保护资金渠道,接受企业、个人捐赠;三是给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企业、个人予以税收上的优惠。

4 古城区历史文化遗产及泉城特色的保护与发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既要保护城市历史传统特色风貌,又要建设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旧城中的人口密度,改善城市的市政设施条件,控制建筑容量,优化城市环境。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产生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手段,引导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个多学科交叉渗透领域,需要政府职能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通力参与。

4.1探讨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

根据济南的现状,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的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建议按以下措施执行:

4.1.1提高保护意识,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知识教育,让广大市民热爱泉城的历史文化;

4.1.2政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构(可以是松散机构或委员会),形成对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

4.1.3在新形式下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政策、法律保护体系;

4.1.4转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按“原真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对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须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4.1.5形成广泛群众参与机制和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制度,对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行为给予严惩:

4.1.6积极广泛筹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适当减免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单位和个人部分税费;

4.1.7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策略,比如整治历史街区、地段可与新城区用地进行捆绑进行市场化运作;

4.1.8深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1.9认真研究泉城特色的传统城市风貌和文化,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产业,为城市的社会、发展服务;

4.2要防止新的现象

4.2.1防止新的“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重点是拆真建假;

4.2.2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过度商业化;

4.2.3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贵族化;

4.3济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践探讨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方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应坚持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原来的功能使用优先的原则、使其更加富有生命力原则、在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法规指导下实施有效合理利用的原则。

以曲水亭――芙蓉街为例探讨具有泉城特色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合理利用

曲水亭――芙蓉街历史街区包括:曲水亭、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芙蓉街等街区,是济南传统民居、泉池园林等特色精华所在,这里泉水穿流于街巷与民居之间,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地方特色,因此对该历史街区需要进行整体保护与整治,而不是大拆大建,合理利用该历史街区特色打造泉城特色名片。

对该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就是不改变街区内道路网的走向和宽度,以及水系的布局、面积和走向,并延用原有地名,同时保护泉水、泉眼的原有格局和形式,既保护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又保护与之相呼应的传统人文景观:但要适当修整路面、疏通水系、修补泉眼,修整材料可与原材料相似。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5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对某些地区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之逐渐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异逐渐模糊。相比与国内,许多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在保护历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在法国,从七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组织对巴黎进行色彩研究设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国,提出了“城市景观”,以及“色彩景观”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美学。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美国,《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的作者科帕茨在其著作中,研究了色彩三维感知的基础理论以及色彩在三维空间上的具体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在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休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在亚洲,建筑色彩研究最先进的是日本,对该项研究做了专门法规,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在我国城市色彩的研究方面,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色彩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颁布。随着城市色彩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尚无针对历史建筑色彩作具体论述的著作。

2历史建筑色彩的特征与研究

2.1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特征的定义为“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范围内,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处理方式、、名俗、气候等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色彩的地域特色必然存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同时受到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传承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和工艺,并深刻反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2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方法

通常,历史建筑色彩的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历史背景信息的收集,包括该历史建筑的基本概况,以及历史沿革等;二是建筑色彩相关信息的收集与获取。历史建筑背景信息的调查收集包括地理区位,历史沿革等。上文已论述了地域的差异将必然造成历史建筑的多样化。该方面的调查方法是以查阅历史资料,记录拍照的方式为主。

2.3历史建筑色彩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从建成至今,历史建筑在自然环境下长久日晒、雨淋、风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脱落等现象。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建筑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修复的过程。除了需要对文献查阅、梳理和总结外,还应该对具体的、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色彩的现状实地考察,进行现场调查。

3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方法

3.1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

3.1.1真实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遵循真实性,符合其原型,对其的保护也要尽量使其恢复旧貌。否则,若失去真实性,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也将失去意义。

3.1.2整体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单一建筑进行保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建筑与环境。

3.1.3可持续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还要体现时代性,保护不仅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先进工艺来实现。它要求我们要对色彩原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合适的方法途径,创造出能够联系与传承原型的新的色彩方案。

3.2保护方法

3.2.1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保护

对于色彩面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历史建筑和色彩比较容易保存的建筑,通常采用继承性保护。具体方法是,剔除固有色中不和谐的部分,保留并提取其建筑色彩的精华部分,建筑色彩的保护方案则要从原始建筑的色彩中提取。

3.2.2唤醒建筑色彩的集体记忆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各自的特征大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这些特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一个群体的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认同的基础。历史建筑的色彩,也是构保存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形式。地域色彩的消失,相当于将人们关于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抹去。对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要重视这种内在的因素,唤醒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集体认同感,这也是对建筑色彩地域性保护的根本目标-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6

高校特色档案有来源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时间跨度的广域性、载体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其时间、空间的分散性与多样性要求其收集内容、收集方式、开发合作方式等都有别于传统做法,为高校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1.档案收集的内容。收集内容不仅局限于少数门类的档案,而必须将承载高校历史文化的各类材料都尽可能收集齐全完整,总之,只有占有充分的高校特色档案资源,才能全面分析研究学校发展轨迹、办学特色,以维护高校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特色,保护和传承学校历史文脉。从来源上,包括散存在民间和个人手中的文件、资料、实物等材料,是对于馆藏特色档案的重要补充。从载体上,除常见的纸质外,石刻、录音、录像、照片、磁盘、光盘等载体形式的高校特色档案将更引人注目。

2.档案收集的方式。从分布、时间上来说,高校特色档案信息资源打破了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因其稀少、珍贵和分散,决定了其档案收集工作比以往更强调征集,收集方式也更显多样化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全校乃至社会的力量来收集高校特色档案。比如利用微博、网站等方便快捷、传播面广的征集渠道,还可通过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对学校历史亲历者进行专题性的采访,从他们口中重寻历史往事,多视角、多层面地了解学校历史事件,进行抢救性收集,使很多档案材料无法反映的历史记忆上的空白,通过亲历者的回忆予以弥补和丰满,建立和维护完整的学校记忆。

3.开发合作方式。高校历史文化传承背景下的特色档案信息资源所占材料更为丰富,选题更为广泛,与外界的交流互动也更为频繁。应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缺乏横向和纵向的合作与联系的状况,其参与者除了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以外,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等人员合作参与,并坚持社会参与,与图书馆、博物馆、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等相关文化科研单位开展更多的合作,以充分利用彼此的资源和专业优势,采取联合编研、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资源归档等合作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合作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

4.服务方式。历史文化传承功能不仅要求保存高校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还体现在通过展示和传播档案资源,为社会和全校师生提供文化服务,推动高校历史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历史文化传承背景下的服务方式由被动、分散、重复转变为主动、系统和高效。由此,高校档案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高校历史文化提供一个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其提供的档案服务也由传统的信息服务提升为文化服务,提高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工作的社会性。

加强高校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传承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馆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在把握档案部门职能优势和现有基础上,笔者认为应突破传统,从以下几个方面给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注入新的活力。

1.拓展思路,加强与科研文化部门的合作。紧跟时代步伐,在历史文化传承要求之下,高校档案馆应拓展思路,与科研文化部门合作开发档案成果,发挥各自优势,产生聚集效应,对合作开发项目进行各环节的资源要素的集聚和整合,构建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平台,从而在信息和成果交流、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重点开展密切合作。尤其是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式,因高校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资源,可以采用开展科研项目和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特色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中来。以此激发特色档案资源的生存活力,并拓展其生存空间。

2.凸显学校特色,结合需求确定主题。确定主题是开发利用高校特色档案的核心。特色档案资源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决定了特色档案资源开发主题的多样性。在有限的条件下,为适应高校历史文化的传承需求,在了解掌握特色档案资源情况的基础上,主题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继承高校历史、弘扬高校文化。但在目前高校档案实际工作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如何将潜在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明晰化是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将视野从传统的日常查询利用、档案展览拓宽至人才培训、对外宣传、国际交流等领域,将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与学校以及各学院单位的活动有机结合,以防过于狭隘和盲目,便于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合理高效安排有限资源,提高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水平和利用效果。

3.突破传统,创新传播方式。对开发成果的传播和展示是实现历史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必须克服长期以来档案信息传播有限的弱点,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创新传播方式,以更多更新的样式展现特色档案资源本身的魅力,不断开拓其传播范围,增加其受众人群。例如,在校内开设有关校史文化、特色档案的讲座、报告和公共选修课,通过对特色档案开发成果配以电视制作、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让其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此外,还可与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传媒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对开发出的成果进行宣传、传播,提升开发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7

关键词: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困境出路

ontheDilemmaandoutletto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Zhuang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

――JingxiCountyinGuangXiforexample

Jiangmingwei

(DepartmentofpoliticsandLawinBaiseCollage;GuangxiBaise;533000)

abstract:theZhuang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whichiscreatedandinheritancedbyZhuangpeopleinmaterialandspiritualheritage,thatwithZhuangcharacteristic.withthechageofSocialstructureandeconomicdevelopmentmodel,somepeoplelackofprofoundunderstandingtotheintrinsicvalueofZhuang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whileexcessivepursuititseconomicvalue,resultingtheimbalancebetween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theZhuang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nowthekeypiontishowtoprotectintrinsicitsculturalvaluewhendevelopmentitseconomicvalue,andmakesureithasindependentculturalattributesbutnoteconomicvassal.andfurtherexplorethewaytoinheritancetheZhuang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

Keyword:Zhuang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

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是壮族人民在特定区域和历史环境中辛勤劳作、共同创造并传承的具有壮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称,而今社会转型与经济模式的变迁,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部分主体由于缺乏对其内在价值的深刻认识或过度追求经济价值等诸多因素,致使对其保护与开发存在失衡问题。广西靖西县是壮族人口聚居最为集中的县份,在历代壮族人民辛勤耕耘民族文化领域与努力创作下积淀了深厚的壮族历史文化,历经多代的传承和时代的变迁,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壮族历史文化遗产,其表现形式涵盖了历史古迹、风俗民居、戏曲舞蹈和刺绣山歌等多个领域,极富历史文化价值。因此,选择靖西县的壮族文化作为调查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一、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困境

目前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部分主体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深刻认识或仅聚焦于其经济价值而摒弃历史文化价值或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和开发能力,从而使壮族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失衡问题。以靖西县为例,尽管相关行政机构、开发商与社会团体(如民俗演唱队)等多个主体从多角度、多维度给予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极大的关注与保护和开发,但仍存诸多失衡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以绣球制作重市场需求而轻文化价值;壮剧壮歌关注度狭窄与传承主体缺失;壮居壮服习俗淡化与历史古迹保护乏力等。

(一)绣球制作重市场需求轻文化价值

绣球是壮族人民深入挖掘日常生活的爱情素材,以五谷和丝绸为原料,以手工加以绘制而成的爱情信物,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寓意深刻,是壮族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文中对绣球制作和寓意曾作详细描述,如“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据此可以窥看绣球制作历史悠远而且爱情寓意深刻,不仅如此,绣球寓意不仅涉及爱情领域而且还预示着日常生活的吉祥、喜庆和平安等意,其以表示爱情为主线,以表示吉祥、喜庆和平安为辅。因而绣球制作选料极为考究,表层多选用优质丝绸为面料,内部多填充五色五谷,颜色多以红黄为主,图案多以凤凰、鸳鸯、梅兰竹菊为主,字样多以“一帆风顺”、“四季平安”等吉利和祝福之词,不仅外表精美而且意义深刻,极富壮族历史文化特色。诚然,绣球精美的外表和深刻的文化价值为制作商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但随着市场需求量激增与利润吸引力的增强,使得部分绣球制作商重市场需求而轻文化价值。部分制作商为削减成本,制作绣球表层的优质丝绸被劣质布料所代替;内部填充的彩色五谷被无人问津的木削、纸削所替代;外部所绣的图案和花纹的数量有所减少,外形粗糙且凹凸不平;制作和销售人员极少能够阐述绣球的历史渊源历史价值和深刻寓意,使许多购买者仅认识到其美学价值,仅视为颜色鲜艳的室内装饰品,忽视其内在的历史文化价值等。从而使绣球内在核心文化元素被外在肤浅的经济价值所取代,历史文化价值表现缺失。

(二)壮歌壮剧关注度日趋狭窄与传承主体日趋缺失交错纵横

一是壮歌传承主体间的断裂与关注面的日趋狭窄。壮歌是壮族人民为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喜庆、爱情、亲情和平安等意,以壮文和状语为载体,以劳作休憩时加以对唱的民间山歌。壮歌历经数代的创作与传承形成了内容丰厚,寓意深刻,表达形式多样的壮歌体系,是壮族历史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的有力佐证,是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富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模式的变迁,壮歌传唱的关注度日趋狭窄与传承的主体日趋缺失问题交错纵横。以靖西为例,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壮族山歌的传唱以40岁以上的壮族女性为主体,能够完整演唱山歌的更多为50岁以上壮族女性。而壮族年轻人大多数踏出壮族生活文化领域,融入到了多民族多文化的现代社会,逐渐丧失了对壮歌传唱的动力与兴趣,取而代之是社会流行的民族歌谣和民族文化。从表达方式来看,壮歌传唱主要以“三月三”的歌圩节等大型歌会为载体,更多的体现了商业化;而原始的田间地头、山林塘边的传唱方式日趋减少,对于部分壮族人民来说,壮歌已经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总言之,壮歌传唱不仅是传承主体间的断裂,而且也表现为关注面的日趋狭窄,商业化程度高而生活性逐步淡化甚至消失。

二是壮剧传承主体缺失与关注度狭窄。壮剧是以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喜吉之事为素材,以壮族人民自制的乐器为伴奏如马骨胡,牛角胡,土琵琶,田螺箫等,以状语表达感激、欢迎、吉利和喜庆等意的民族戏曲,是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富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激荡,青年壮族人缺乏对壮剧内在的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或视为盈利较少的行业或认为是民族文化的老古董或土货,因而使得青年壮族人不仅缺乏欣赏兴趣更丧失了发乎于内的传承动力。如靖西目前仅存的几只表演队伍,演员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大部分成员是兼职演员(平时多为务农,表演时才是演员)。尽管壮族博物馆内的民俗演唱队秉承了先辈的表演精华且创新了诸多节目,甚至荣获国际国内的表演大奖,但仍未解决传承和关注度每况愈下的问题。

(三)壮服壮居习俗淡化和历史古迹保护乏力

一方面,壮服壮居习俗淡化。随着各民族经济与文化的交往和融合,壮族人对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度和传承力日趋下降,大多数壮族人在日常生活或大型节庆活动中对壮服的需求日趋淡化。而年轻壮族人不仅从民族习惯甚至从内在观念对壮服加以否定。而壮族民居也存在类似问题。无论是在城市或农村,从建构风格到内部装饰的民族特色日趋消磨殆尽。另一方面,历史古迹保护乏力。悠久的壮族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遗留了颇多的极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古迹,如靖西的南天国遗址、照阳关和“黑旗军遗址”等。然而,保护主体或由于缺乏对其内在历史文化价值深刻认识或缺乏相关资金或缺乏有效宣传,诸如“南天国遗址”、“照阳关”和“黑旗军遗址”等壮族历史文化古迹仍处于粗放保护和尚待开发状态,不仅部分古迹知名度甚低,还使部分历史古迹的部分建筑已被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诸多历史文化遗产流失。

二、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关系失衡的内在根源

(一)核心传承主体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认识的缺失

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认识的缺乏是保护和开发失衡的根源。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是壮族人民辛勤劳作和努力创造的富含民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的宝贵遗产,囊括了刺绣、绘画、雕刻、演艺、建筑等多个领域,是壮族人民历史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有力佐证,是壮族人民的立根之本和生存之基,富有历史文化价值,极具考究和开发价值。年轻壮族人本应作为承担传承本民族特色历史文化遗产重任的核心主体,但这一主体由于大多数外出求学、务工等跨出了特定的狭窄的本民族生活区域,更多地接触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庸俗的潮流文化,使其内在的民族特性日趋丧失,逐渐从“特殊的壮族人”转变为“毫无特色的普通人”。大部分年轻一代壮族人将先进民族文化或潮流文化视为精神的追求对象,没有发乎于内的传承和开发本民族特色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动力,更没有认识到本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对本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更有甚者对本民族仅存的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不入流的土货”和“有失现代人风范”的标志而加以丢弃,使传承的核心主体呈现断层。

(二)开发主体对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开发价值关系的认识错位

多个开发主体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认识错位是导致失衡的重要原因。政府、民间和商业领域的多个开发主体尽管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有了初步认识,但却因未厘清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开发价值的内在关系,或受到GDp政绩观的错误引导,或受资本本性的强烈驱使,其在开发壮族历史文化遗产过程中将更多地将视野聚焦于经济价值开发,轻视文化遗产内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甚至认为经济价值是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首要和核心价值,把其内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视为经济价值的衍生物,颠倒本末,混淆轻重,以致部分主体为获得经济价值不仅未深入挖掘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历史文化价值,更是以牺牲其历史文化价值为代价。如部分绣球制作商,为削减成本,不惜舍去深入表达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以致历史文化价值被经济价值所覆盖,以致历史文化遗产完全沦为普通商品。

(三)资金支持的匮乏与法律约束的缺失

首先,资金缺少是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所处多属边远山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和政府的财政大部分偏向农业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比例较小;而对于民间个人和民间组织而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所需资金较多,部分个人和组织无力承担,即使部分民间资本欲投入保护与开发,又因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的收入利润低和见效速度慢等弊端而望而退步。如靖西县壮族历史博物馆民俗演唱队,尽管表演的节目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且荣获国际国内大奖,但因缺乏财政和民间资本的有力支持,其社会影响仅局限于本民族活动区域。且管理模式仍处于粗放水平(演员平时为工为农),从而使保护和开发有心而无力。其次,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尽管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日趋重视,依据社会发展所需陆续出台了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关于加快广西文化发展的决定》、《2001―2005年广西文化发展总体规划》等),但由于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宣传力度低或覆盖面狭窄或缺少认同感,使广大的壮族人民群众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同、传承和开发仍处低法律意识状态,甚至部分民众不顾及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的相关规定,仍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粗犷式开发和我行我素式的破坏,从而使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缺少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的有力保障和约束,使其保护和开发难以协调发展。

三、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关系失衡的解决路径探微

(一)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为辅助建立立体传承网络

第一,以家庭为重心培养核心传承主体。家庭教育作为育人的初始阶段,父辈依凭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身理论知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女,以血缘亲情关系持久有效地对子女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家庭应承担起培养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重任。因为承担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主体是年轻壮族人,而年轻壮族人之所以丧失发乎于内的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动力则在于家庭教育关于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等内容的传播缺失,以致子女从父辈的言行身教中无法深入了解和把握本民族的特色历史文化,从而难以以“特色的民族人”身份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产生认同感,更难以担负传承的重任,以致传承主体断层。毋庸赘述,为解决传承主体的断层问题,壮族家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壮族历史文化应成为壮族家庭的教育内容。壮族家庭的教育内容不仅应包含了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理论技能和伦理道德,也应包括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如壮族起源、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壮族特有的生产技能、风俗习惯和文化古迹等)。其次,壮族历史文化的家庭教育应依据不同年龄分层次加以开展。对尚处于幼年阶段的教育对象,可用富含壮族历史文化的图片、动画和小故事等为素材加以教育,培养对本民族的浅层次认识和兴趣;对于青年阶段的教育对象可采取深层次的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既让其从理论上系统地把握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又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本民族历史文化对本民族的价值和提高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如参观文化古迹、壮剧表演或从事和参加壮族特色的生产活动或娱乐活动等)。总言之,依凭壮族家庭教育使年轻壮族人认同自身的民族身份,以壮族人的姿态承担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之重任。

第二,以社会为辅助,拓展传播渠道,形成覆盖广西乃至全国的传承网络。从传播主体的视角看,社会传播主体不仅包括当地政府也包括个人和组织。作为社会传播的重要主体政府可以文件和会议为载体向广大壮族民众普及壮族历史文化遗产对壮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的责任感;引导和鼓励个人和组织积极参与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以树典型、抓先进为勉励模式,奖励从事传承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先进个人和组织等。作为壮族个人和组织而言,不仅应认识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价值,更应发乎于内地积极投身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工作(如壮歌壮剧民间组织不仅需要秉承先辈创造的歌曲和歌剧,更应结合民族发展,深入挖掘民族特色,创造更多富含民族文化价值的歌曲和戏剧,并将其推广到省内外,扩大影响力)。从网络媒介来看,传承壮族历史文化不仅需借助书刊、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介,更需覆盖面广和成本低廉的现代网络媒介。如政府可专设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网站,系统介绍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概貌、发展历程和保护和开发现状等;个人和组织可设置有关壮歌、壮剧等专门网站或积极向各国内知名网站推荐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素材等。总言之,以家庭为核心培养核心传承主体,以社会为辅助拓展传播渠道,从而实现民族文历史化遗产传承与开发的协调发展。

(二)开发主体应厘清壮族历史文化遗产双重价值的内在关系

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是壮族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市场经济后呈现出的双重价值,能否厘清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开发价值的关系直接关系其传承和开发的协调发展问题。诚然,作为开发主体应深刻认识到历史文化价值是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首要价值且具有不可或缺性,而经济价值的产生是以历史文化价值为本源,是历史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范围延展。如果单纯地摒弃历史文化价值,那么经济价值将失去依存载体而变得日趋萎缩。因而,开发主体应将深入挖掘和开采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主线贯彻整个开发过程,拓宽和延展经济价值依附载体的纵向和横向维度,方能实现经济价值的持久增长。其次,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和开采以经济开发价值的实现为外在动力。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开采需以物人、人力和资金作为外在保障,如果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外来捐助,缺乏把历史文化价值在转化为经济开发价值,那么不仅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也会给传承和开采工作增添许多外在的变数性,更使开发主体对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开采缺乏内在动力和兴趣。因而开发主体在尊重其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从市场需要的视角努力把历史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开发价值,使其历史文化维度和经济开发维度的双重价值得以协调实现。

(三)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是解决失衡问题的重要途径。从政府的视角看,政府应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给予重视,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年财政收入为基准,按照相关比例设置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制定关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的优惠招商引资政策,如减免税收、奖励投资等,积极引导民资和外资投入民族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领域;拓展壮族历史文化遗产增值渠道,以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主线,实现历史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多渠道,如举办大型民歌会、壮族特色的文化旅游节等新渠道。从个人和组织视角看,应依据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抓住政府优惠政策,积极投资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领域;以深入开采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多渠道增值,如增添绣球的文化内涵、创新壮剧壮歌的曲目、举办民族特色活动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失衡问题的外在保障。从法律法规与社会需要的视角看,尽管国家和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仍处初步阶段,其内容覆盖面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仍存较大差距,因而相关的立法部门应立足社会发展,着眼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不断完善有关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宣传的覆盖面与效果视角看,法律法规宣传覆盖面小与效果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从宣传媒介来看,既需借助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标语、传单、基层会议和报纸等),也需大力利用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形成以传统媒介为主,网络传播为辅的立体传播网络。从传播主体来看。既需政府部门借助文件和会议的方式加以宣传,也需个人和组织(村委会、居委会或民族文化组织等)的积极参与和身体力行,从而使壮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走向法制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学术界,2003年03期.

【2】黄家信.论壮族的历史文化特点[J].学术论坛,2004年03期.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底蕴;整体性;实现途径

石家庄市及各县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晋察冀边区的一部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曾经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并肩抗日,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革命遗迹与战斗足迹,辉煌的历史可歌可泣,值得后人缅怀与纪念,石家庄的红色文化称得上是博大丰富。截至到目前的研究,关于石家庄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方面,例如关于中央机关与部委、中央军事指挥中心及其他重要革命旧址分布、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地等方面的红色历史的研究,但在文化生成、内涵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抽象与构建,这就需要从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蕴角度对于石家庄所辖县区的地域文化心态、价值观念进行探索与提炼。另外政府与研究者对于石家庄县区中的西柏坡红色文化已经相当重视,研究者已经从其内涵、生成条件、表现与传播方式、独特价值、教育功能等角度进行探索,有的学者还主张“坡学”已经形成,可以说对于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研究与应用已经相当宏大深厚,但对于石家庄市的作为整体性的红色文化的研究就尚属于薄弱,所以,本文将从历史性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挖掘利用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特色品牌的实现途径进行论述。

一、面向千年历史,解读石家庄红色文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石家庄市辖7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国家“千年古县”――赵县、井陉、赞皇和行唐等。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属于燕赵文化,一般观点认为,因为历史上燕赵文化与边外游牧文化关系密切。自十六国和北朝、辽、金、元、清等朝以来,一直处在胡汉冲突与交融的边地状态,长期战乱不断,为了抵御外侵,形成了勇武好搏击即尚武、尚勇、任侠的人文特点,但石家庄历史文化的内涵并不局限于此,我们应当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解读石家庄的历史文化。

具体说来石家庄的历史文化除了尚勇任侠以外,还有这样的内涵:

(一)文武并重的文化特色。例如,根据资料,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辉煌的文化造就了正定人才辈出。仅列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河北名人”正定就有7位:赵佗、赵云、范仲淹、李杲、苏天爵、白朴、梁清标。有据可谈的历史名人占148位,正定历史上曾有95位考中进士,著名学者百余人,著作500篇。又例如赞皇,人文荟萃,唐代有父子两任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等政治家,有李华、李峤等文学家、诗人;宋代有政治家李迪、杨云翼;元代有外交家赵良弼。在当代推选的石家庄十大历史名人中有西汉南越王赵佗、西蜀名将赵云、建筑家李春、著名政治名臣则有魏征、李德裕、范仲淹、赵南星等,著名诗人刘禹锡、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金元之际杰出数学家、教育家李冶。与关汉卿、马致远等并称“元曲四大家”的白朴。上述历史人物不仅是石家庄的历史名人,在整个中国史上也有自己的历史地位,并且是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的杰出人物,可见,石家庄历史文化中并非只是以尚勇任侠为主题。

(二)石家庄历史文化中有厚德文化。例如被称作常胜将军的赵云,被后人称作“完人”,说赵云浑身是胆,他不仅是文武全才,而且忠勇仁义。历年来,海内人士及赵氏后裔到正定赵云庙观光凭吊者络绎不绝,说明民众心中在价值观上对于忠勇仁义的推崇。又如“千年古县”行唐自古流传着孝义贤德之风,许由不受尧帝禅让,隐遁于箕山躬耕自给的故事体现了淡泊名利的高风,元代的行唐城寨有著名孝子郄祥,清代有著名孝子姚相祁,在行唐县龙门村东的旷野里,至今还矗立着嘉庆皇帝表彰村民李咸庆“孝子碑”,著名古迹升仙桥在行唐民间传说中,它的修建即与“孝德”相关。

因此,石家庄这片热土上体现的是忠勇仁孝义等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内涵,儒家文化的经世致用、不事空谈也对于当地价值观念起到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新与创新的精神,促使着我们祖先在创造生活与历史上不断追求进步,从而创造辉煌的文明。在革命历史年代里石家庄人民奋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与战无不胜的智慧是历史上忠勇孝义文化在当时时代的一种发扬,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老百姓照顾和掩护八路军、送儿上战场、不计名利与得失的故事,形成革命历史上团结抗敌、同仇敌忾、不怕牺牲、智斗敌军等多角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面向所辖县区,打造石家庄以西柏坡为核心的整体性红色文化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此处曾是中共中央和总部所在地。建国前中共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包括三大战役在内的一系列战役在此运筹和指挥,它是当年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石家庄红色文化中,西柏坡闻名国内外,不仅是最具特色也是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资源,我们应当继续保持与加大对于西柏坡的开发与研究,但在同时,应当以西柏坡为中心,从研究和开发地域上进行扩展,使石家庄红色文化的研究与运用具有整体性思路与方向。

从红色文化的内涵来说,包括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文化,物质性的红色文化包括战场遗迹、革命会议遗址、领袖与革命人物故居及遗物、革命理论与精神的物质载体等;精神性的则包括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所表现的精神、价值观、信念等,这种红色文化可能以书籍、刊物、报纸等为载体,也有的以民间传说与故事的形式口耳相传,需要研究者深入民间,通过走访人物,大量的考察实地实物来寻找历史。历史的创造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流血与牺牲,在石家庄7区、12县、5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红色历史的是党领导下的千千万万的战士与群众,研究者应当下大力气研究各县各区的红色历史与文化,挖掘被历史尘封的革命领导者的战斗历史与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烈士与勇士的事迹与精神。例如根据史料,赞皇是革命老区,曾为民族解放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秦基伟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抗战期间,赞皇儿女踊跃参军参战,1800多人血洒疆场;赞皇父老倾其所有,支援抗日前线,赢得了“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美誉。行唐是革命老区,有着淳朴、善良的民风,1946年年底,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从张家口撤离后,迁到行唐上碑镇,聂荣臻司令员在这里指挥了晋察冀解放区各个战役。1947年5月中旬,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副书记等领导同志将行唐上碑镇作为中央工委办公地。又如藁城、辛集、井陉等地都有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红色历史值得深入开发,但是目前从红色旅游或其他类型的红色资源开发来说,以上县区的开发还远远不够。

总之,石家庄辖区内各县区的红色文化有待于政府的重视与挖掘开发,作为石家庄整体性红色文化的一部分为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对石家庄红色文化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挖掘利用的实现途径

胡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要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伟大历程,弘扬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1]开发与运用红色文化不仅从文化软实力上有助于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中国目前对于各地红色文化的开发主要从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角度进行,主要形式则有唱红歌、看红色影视剧、红色旅游、红色短信、读红色经典等。针对石家庄目前的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实现途径:

(一)各地应当学习西柏坡的发展经验,打造适合各县区的红色文化品牌。尤其今年是建党90周年,各地可以利用这个重要契机,建立红色文化研究运用的常态机制。

(二)各级政府加大对于红色资源的研究与投入,鼓励各种专业学者与民间力量为深入开发运用各地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出谋划策,在激励方案上、在红色文化传承形式上不断创新。

(三)以政府为主导,以宣传部门为主要力量,举办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活动,最近石家庄启动的“红色经典演出季”就非常成功,这个经验,值得在各县区进行推广。

(四)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中,走群众路线。不仅要取得各县区广大群众的支持,同时要广泛发动中小学生与大学生,走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与红色文化开发运用相结合的道路。这种方案,不仅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上解决大量所需人员问题,同时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也是社会锻炼、增强能力的机会。这是在以往研究人员提出“红红结合”、“红绿结合”、“红古结合”方式之外的一种建议。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认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倡导“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与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契机。环境、恰当的时间与地点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利用开发运用红色资源过程开展在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是选择实践时间与环境的一种较好方案。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9

楹联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在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陕西,弘扬楹联文化,彰显自身文化底蕴,凝练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文化形象,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是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的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楹联;城镇文化;特色;和谐城市;建设

文化建设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对提升城镇功能、促进居民素质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楹联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凝练的文字、丰富的意蕴、可庄可谐的特点,成为富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国学明珠。陕西省是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的,楹联文化在陕西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丰厚的历史文化、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如何借助楹联这一文化精品的独特魅力,展示陕西省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陕西省文化资源的内涵,形成文化特色,是我们面临的深层课题。

一、弘扬楹联文化,凝练城镇特色

陕西是文化大省,拥有多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特别是在一些名胜古迹中,保存下来的历史楹联、特定区域的民俗楹联,都成为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且不论著名的文物景点,单就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寺庙古刹楹联就足以成为文化的“亮点”。像长安县香积寺的楹联:“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出地艰难。”是语重心长的教诲;韩城司马祠的一副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是对汉代伟大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赞叹;留坝县张良庙楹联中的一副:收秦关百二河山,奇谋独运;辅汉家一统事业,成功不居。“是对历史人物的述评;道教圣地周至楼观台的一副对联:“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道出了修身处世的道理;终南山弥陀寺山门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是对山寺景色传神的描绘,联景相映,相得益彰。

陕西省各地拥有数量众多的楹联佳作,大多都含有无数动人的文化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文化故事,保护与延续地方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是我们创建文化特色最宝贵的依据。因此,建设文化特色首先要对自身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保护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对联、不同时期的民俗风情对联,并认真挑选出精品佳作,积极开发相关的文化经典品牌,让它们在生活中留下烙印,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延续,保护这些其实就是保护文化底蕴、保护地方特色。

其次,充分发掘和利用楹联文化,形成陕西省旅游文化特色。通过楹联对景点的点题、渲染和美化,把楹联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增添旅游景点的审美文化价值,彰显陕西省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使之成为中外游客游览观光的胜地,成为文化建设中的闪光点。

二、创建城镇楹联街区,打造城镇文化名片

首先,在城镇建设中,要增强楹联文化意识,突出城镇旅游景区、标志性建筑的楹联文化含量,对城镇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等处的楹联,进行统一设置与管理,拓展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城镇文化的品味。

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往往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城镇文化的载体。如城镇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特色广场、主题公园、休闲场所、网络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都应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楹联展示,使其散发出厚重的文化内涵,让其文化价值得以体现,通过楹联展示,以彰显城镇的个性与人文精神。

其次,创建城镇楹联街区。城镇楹联文化建设,不能简单理解为设置几个楹联,应把楹联内涵与街区特色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韵律,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城镇楹联特色文化可以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不同街区历史的形成、人文景观、居住环境、地方单位等区域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街区楹联文化发展的主题,从而创建各种主题街区。如西安书院门、西大街、顺城巷等仿古街区,可打造成历史文化楹联一条街,展示丰厚的历史文化;德福巷等街区可以用楹联来展示休闲文化的特色;西高新区一带也可以用楹联突出高新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在户县、周至、汉中、宝鸡等地,可创建“楹联之镇”、“楹联之乡”、“楹联之村”等,展现当地的历史和民俗文化。

主题鲜明的楹联文化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包含丰富的文化底蕴,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才能增加城镇的文化特色,体现城镇的个性魅力,也是彰显城市形象的特色名片。

三、夯实楹联教育基础,推动楹联文化发展

积极开展全省的楹联教育工作。通过学校和社会两大平台大力推进楹联教育。学校楹联教育可以从中小学入手,让楹联知识走进课堂,与诗词教育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渗透诗联教育,实现语文教学与诗联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每周一堂诗联鉴赏与创作的专题课、每月一块诗联文化墙、每学期一次诗联培训讲座、每年一次校园诗联创作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楹联的兴趣,陶冶高尚情操,在阅读、学习、积累楹联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文化的底蕴。对大学生进行诗词楹联教育,应该充分利用选修课堂、校园网络、校报、文化沙龙及各种学生社团活动阵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欣赏名诗名联,推动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社会上的楹联教育,主要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或举办培训班、名家讲座、社区楹联学校、楹联橱窗等方式面向大众普及楹联知识,普遍提高城镇民众的文化素养及楹联创作的兴趣。

四、开展各具特色的楹联活动,提升城镇文化形象

提升城镇文化形象,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参与。各区域应根据自己不同的地域色彩、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开展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楹联活动,吸引群众自觉参与。如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等为主题,结合各自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征联比赛,评选出优秀楹联加以奖励,并悬挂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宣传,彰显楹联文化特色;每年春节,开展征春联、送春联、评春联、挂春联等一系列活动,普及宣传楹联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使楹联文化渗透到城镇的各领域,让更多的人关注楹联、了解楹联、喜爱楹联,让楹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活动对提高陕西知名度,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推进陕西经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开展特色活动正是丰富城镇文化内容、增加城镇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五、经营楹联文化,发展楹联文化产业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篇10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 

   一、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必要在保护中经营,在经营中保护。在这种保护与经营的关系中,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1.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绝不是要破坏这些历史遗存,而是要更好地予以保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即“半产业化经营”。其益处有:一是因为有政府的规划与投资,不仅不会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在政府指导下引起市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存的高度重视,并主动保护之;二是半产业化经营之后产生的经济收益反过来会回馈历史遗存的保护,为当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一种经济上的保障。

   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发展城市经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经营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必然会产生规模效应,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创造经济效益。半产业化经营之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变成了当地的经济资源,为城市带来的经济利润将是不可估量的。

   3.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有利于积聚财富,发展城市经济;二是有利于凝聚人心,共同建设城市;三是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

   二、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应解决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是指由“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经营中应积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民意愿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对于市民的凝聚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是市民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之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市民的文化心理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政府代表市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划、招标、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手段,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予以保护和经营。当然,市民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市民的支持和认同,这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府与市民结合、优势互补,既能使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定位准确,又能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处理好历史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地域垄断性,对城市来说是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城市的中心区既是商业的黄金地段,往往又是历史遗产的富集区。现代商业开发必须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前提下进行。

   3.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应留有余地。我们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迅速过渡的时期,城市在集聚膨胀的同时也在快速地吞噬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如不科学规划与积极抢救,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就会丧失殆尽且不可逆转。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品位的提升要求我们保留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在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中还要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

   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