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56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1

一、*族自治县教育现状

截止*年底,全县辖7乡3镇79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4.5万。其中,农业人口13.3万,占总人口的91.7%,县境内居住着*、藏、纳西、彝、普米、独龙等20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45%,其中,*族人口79774人,占总人口的54.92%。全县共有学校407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在校生864人;初级中学9所,初中在校生6058人;小学395所,其中,完全小学52所,教学点261个,小学在校生16045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109人;幼儿园1所,全县在园幼儿1032人(含学前班)。全县有小学专任教师87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有初中专任教师297人,学历合格率达90.24%;有高中专任教师57人,学历合格率达78.95%;幼儿教师28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到*年底,全县中小学占地面积为75628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4.11平方米。中小学总建筑面积为173776平方米,其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为7.65平方米,初中生均建筑面积为4.62平方米,全县新增建筑面积为10487平方米,排除危房8489平方米.

全县中小学课桌椅配备率达100%;完全中学有图书19425册,生均图书14册;初级中学有图书12287册,生均图书2.5册;小学有图书117162册,生均匀图书7.3册;10所中学配备教学仪器的有7所,完全小学配备教学仪器的有36所;全县有31个远程教育收视点,40个光盘播放点;有6所中小学配备有计算机,共265台。

二、开展“两基”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自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以来,我县积极响应,认真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200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族自治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把“科教兴维”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将教育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年,为加快“普九”攻坚进程,我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普九”攻坚进程。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为确保“两基”攻坚的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两基”攻坚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两基”攻坚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两基”攻坚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并实行县级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级联系点单位联系包干责任制。县委、县人民政府明确规定,每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坚持定期深入各中小学,对教育工作进行调研,专门听取乡(镇)、学校“普九”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普九”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和实施本乡(镇)的“两基”攻坚工作。县人民政府还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普九”各项指标列入乡(镇)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中,实行“普九”工作一票否决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的责任制,调动了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级跟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有任务,人人担责任”的工作局面。

2、广泛动员,大力宣传,营造“两基”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

200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两基”工作动员大会,全县干部职工振奋精神,积极行动,自觉投入到“两基”攻坚战之中。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联合发出为“两基”捐资的倡议,掀起了我县“两基”攻坚的新高潮。县教育局、广播电视局、各乡(镇)、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图片、资料、墙报、标语、村组干部及群众会等形式,加大对“两基”攻坚及《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两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努力掀起为“两基”工作捐资出力献爱心的热潮。去年以来,全县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近15万元,捐书1200多册,捐赠衣物、文具等折合人民币8万多元。

3、把“两基”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在迪庆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维西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组织实施《*族自治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按照省、州的“普九”验收要求和标准,加快了“普九”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了《*族自治县“普九”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普九”攻坚业务领导小组,加强对各乡(镇)、各中小学“普九”攻坚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根据《“普九”规划》,*年对永春、白济汛、康普、叶枝、中路5个乡(镇)实施了“普九”自检自查工作,并对2004年完成“普九”自检自查的5个乡(镇)进行了复检。

4、采取措施,认真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入学率和巩固率是“普九”验收29项指标中的两个钢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针对我县中小学特别是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偏低,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实际问题,我们加大了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动员学生入学。一是各乡(镇)、学校利用假期对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摸底和统计,核对辍学情况,向未入学和辍学儿童、少年的家长发放《入学通知书》和《假期复学通知书》;开学后,再次对入学的学生进行仔细的清理,对未到学校就读的学生,由学校教师、村干部动员入学。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三是进一步完善资助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减免书费;认真落实《*族自治县“两免一补”管理办法》,加强“两免一补”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通过加大寄宿制学校投入、对口支援、教育扶贫、社会捐资、结对帮扶等形式,加大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四是充分发挥学校勤工俭学的作用,努力为学校种好菜园、养好猪、办好贫困生食堂创造条件,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做到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通过努力,“普九”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年,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达78.3%,辍学率降低到4.9%,初中毛入学率比上年提高12.94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辍学率降低到2.42%,比上年降低0.58个百分点。

5、积极争取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我县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简陋,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们积极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按照“普九”办学条件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坚固、实用、够用”的原则,结合我县的实际,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县对各乡(镇)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认真细致、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县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辅”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按照省、州规定的标准将生均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逐年提高。同时,认真实施好“国家二期贫义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两基”攻坚的投入。*年共完成投资1080万元的项目工程,新增中小学校舍面积10487平方米,排除中小学危房8489平方米,配备远程教学设备、仪器、图书价值353.65万元;积极争取“沪滇”对口帮扶支援,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争取到上海宝山区对口支援硬件建设、仪器设备、服装等折合资金共176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6、以教育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抓好以试点学校为重点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学校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在深入学习和宣传省、州教育改革与发展文件及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以维西一中为试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全县教职工活工资全部实现了二次分配,按照“资格准入、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教职工实现了全员聘用,建立了“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中小学校长公选聘用工作全面启动。根据《*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公选聘任(暂行)办法》,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选拔任用机制,推行校长公开选聘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在县教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小学校长公选领导小组,确定了试点中小学校长的公选职位。目前,4所试点中小学校长公选工作已全面启动。

三、“两基”攻坚工作的基本经验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两基”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是:“两基”攻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和争取国家扶持相结合;必须不断推进教育体制、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手段等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教育的公平、公正,关注艰苦奋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努力实现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2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普九”债务

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危及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问题对积极防范和治理农村债务风险、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要在20世纪末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截止到2005年我国仅初中在校生就达到59579491人。2006年我国小学毛入学率达到106.3%,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1.9%。全国99%的人口地区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两基”攻坚和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的实施,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各地义务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农村“普九”欠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农村“普九”债务,是指国家在全面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学校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而产生的债务。

我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标准,并逐县检查验收。在教育投入不足和“普九”达标压力的驱使下,基层政府和学校不得不大举借债搞建设,遂形成全国大范围内的“普九”债务问题。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部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债情况,据统计,仅农村“普九”负债就高达500多亿,而且具有欠债分布地区广、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等特征。如:东部某省截至2006年义务教育的负债仍有100亿元左右,陕西省2002年止共拖欠“普九”债务15亿元。云南省达20亿元,成都市某县1996年以前的债务高达2164万元,至今拖欠已经超过1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普九”欠债中拖欠8年以上的应该在1/3以上。由于多种原因,大量的“普九”债务逐渐成为“死债”,无力偿还,见表1。

农村义务教育的“普九”债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调查发现,农民教育负担沉重,农村学校校舍简陋破败,教学条件恶劣,县乡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后债台高筑,许多地方发生了债权人堵政府、封校门、赶学生、锁教师、阻止教师上课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化解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的策略

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问题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就其策略来说,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农村“普九”债务深刻暴露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差、社会文化落后的现状,让县一级政府或家庭主要承担教育经费的责任在可行性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让家庭负担义务教育经费也有悖于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这一属性。“以县为主”的投资管理体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不合理的现状。为此,我们建议,国家应把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进一步上移,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国家公共教育财政新体制,切实解决“普九”债务问题。

(二)逐步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普九”债务的偿还机制

在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后,应遵守义务教育投资的可行性原则,根据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来确定其化解债务的比例。根据国际比较与预测,各级政府负担教育经费的比例应达到85%-90%(目前我国没有突破75%),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应是中央为15%-20%,省一级为20%-25%,县一级为65%-70%。因此,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要考虑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中央和省、市级政府要配套相应的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普九”债务配套资金的倾斜力度,加快贫困地区“普九”债务的偿还进度。

(三)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程度,应该说离法律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认为,应该把教育投入纳入法制化轨道,建议尽快制定《教育投入法》,以法律的形式把国务院、省、地、县、乡各级政府应该投入教育的经费比例明确起来,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这样的奠基性工程,需要政府予以高度关注,法律法规是其稳定发展的主要保障之一,尽快修改完善原有法律和制定新的法律可以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法可依。得到保障。

(四)国家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地方还债

国家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对还款及时的地区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在偿还上,华中师范大学的范先佐教授认为,要建立“普九”债务化解激励机制,提倡“偿债也是政绩”的理念,将偿债实绩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范畴,对偿债实绩实行“以奖代补”。对市、县政府每偿还一定数量的“普九”欠债,中央和省级政府就按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奖励经费市、县政府可继续用于偿还“普九”债务,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直至债务完全化解。

(五)利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

鉴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教育意义重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吸引社会资金:一是建立政策性的教育银行,通过贷款、投资、担保、补贴、贴现等资金运作方式来保障教育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二是发行教育,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教育;三是以国家投入为基础,建立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四是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捐资农村教育等。

三、农村“普九”债务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

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危害到了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普九”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有助于深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的解决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的重要体现。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具体落实了“普九”债务的主要承担人以及具体的偿还措施,虽然目前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实施细节还处于制订过程当中,但是应该看到,关于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的危害已经被党和政府所认识并高度重视,各项政策处在不断的修订过程中,具体的责任也已经落实到位。相信很快这个落农村义务教育头上的沉重担子就会彻底解决。

(二)有助于促进全国乡镇债务的化解

农村“普九”欠债是全国乡村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化解对于减轻乡镇的债务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有学者在湖南省的129个乡镇做过一个针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调查,调查的6县31个乡镇债务平均值为1498万元,据此估算,湖南全省乡村债务总额不会低于299.6亿元,相当于2004年湖南省GDp比重的5.3%,财政总收入的49.3%。其中某县负债1亿元以上的乡镇就有5个,最高的乡负债达1.7亿元。在129个乡镇中,有54%的乡村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义务教育、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有25%的乡村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完成税费任务的缺口;有9%乡村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办乡村企业的贷款;有8%的乡村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乡村的运转支出;有4%的乡村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干部工资欠款。

湖南省的乡镇债务仅仅是中国众多省份的一个缩影,就全国而言,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全国乡镇债务总额采用中间值法则的话,债务总额不会低于6000亿元,如果采用高值估算,全国可能突破1万亿元。据全国人大执法检查报告测算,全国仅农村“普九”负债就高达500多亿元,加上城镇义务教育“普九负债”,该债务总量至少占全国乡村债务的十分之一。由于缺乏偿还渠道,乡村负债一直是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沉重的乡村债务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减少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以及投入,导致了乡村公共权力机构或组织的瘫痪,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各种危机。从对部分乡镇、村的调查情况看,不良债务问题已引起了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减轻乡镇的债务负担,而且有助于为化解乡村其他公益事业债务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三)有利于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中央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普九”债务和其他乡村债务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地方为了偿还债务,挤占挪用村内“一事一议”的公益事业筹资款,还挤占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及时化解“普九”债务,严格控制新债,可以进一步消除不稳定因素,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长远的、可持续的智力支撑。

四、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预防新债务的产生

目前,国家主要对2005年12月31日前的农村“普九”债务进行清理、核实、化解,但在2005年以后债务仍然在积累。根据重庆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处长周庆良介绍,截至2006年底,重庆市“普九”债务又增加了4亿多元。这也反映了许多地区的普遍情况。很多农村学校在完成“普九”验收后继续借债维持学校的运行。“普九”债务需要偿还,学校需要继续运转,不少学校高息向银行借款或者个人借款,仅仅是利息的支付就已经压得许多学校喘不过气来了,更不用说是还本金了。这种滚雪球似的债务造成了恶性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债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后,在切实地解决“普九”债务的基础上,要预防新债务的产生,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认为,要防止农村义务教育发生“滚雪球”式的新债务,必须五管齐下:第一,对涉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项目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通盘考虑,确需建设的项目要用政府财政资金解决,不留缺口;第二,建立健全债务监控体系。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探索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第三,实行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不得超越自身财力借债搞建设、上项目,不得搞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对违反规定擅自举借新债的,将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第四,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加强学校预算审核,对超标准、超预算和没有资金保障的建设项目与投资不予批准,严格控制公务支出,严格控制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严禁超标准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第五,严明纪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地方在筹集偿债资金时,要确保资金来源稳定可靠,不能借新债还旧债,不能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不能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避免专项拨款的不当使用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3

自贡市沿滩区仙市中学校

二0一九年二月

沿滩区仙市中学校毕业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毕业班工作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中考成绩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更是学校的长远的立校之本。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要明确目标,面向全体;要想办法、添措施;要注重素质,提高教学效率;要狠抓基础,培养能力,要防止急躁,稳扎稳打。我们将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求真务实、团结合作、敬业精业的工作态度,稳步、有序、高效的推动初三年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提前进入状态,加大教学力度,全面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力争夺取2018年中考的胜利。

二、工作目标:

1、毕业合格率达100%。保教学质量,让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

2、中考总成绩进入全区前2名。各科进入全区前2名。

三、组织机构:

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机构如下:

组长:曾凡利(主持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全面工作)

副组长:胡礼根(负责初三教学工作)陈浩(负责德育工作)

组员:黄勇江柃霖(协助胡校长教学工作)

颜克先(协助校长开展工作、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徐志鹏(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颜红胡林(协助陈校长搞好德育工作)

初三年级组组长、全体教研组长、初三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初三工作计划,及时分析初三教育教学状况,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初三复习备考策略等,强化各科、各教师计划实施的督促和指导,强化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控,强化对学生常规的管理和心理的指导,保质保量完成本届初三年级教学任务。力争达到中考绩效的最大化。毕业班领导组、教研组、年级组要深入班级听课,要检查、掌握教师教学计划落实的情况、备课情况、资料的使用及学生作业的处理等情况,并要求做好详细记录;各分管班级的领导每周行政会或成绩分析会时,要通报所管理班级的现状、变化、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改进措施等等。

每星期五上午10:30召开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例会,总结上周的情况和安排当周的工作,每月召开初三级教师会议一次,小结当月工作情况,分析、研究下阶段的中心任务。使到初三的工作每周有重点,每月有中心任务。

学校实施行政领导与学科和班级联系工作。学校领导必须做到每周“五个一”工作;即①每周与一位联系教师交流学科教学和班级情况一次;②每周检查教师教案、学案落实情况一次;③每周检查学生训练(含作业和测试)情况一次;④每周抽听联系教师上课一次;⑤与班主任联系对重点学生谈话一次。对“五个一”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认真进行分析交流、督促指导。初三科任教师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联系班级、学科、教师安排表

行政领导

联系班级

联系学科

学科教师

曾凡利

九1班、九5班

语文

李永萍、余群、温孟儒

胡礼根

九2班、九6班

物理、化学

江柃霖、邓先才、胡玉莉、饶守贵、陈红

陈浩

九3班、九4班

政治、体育、历史

陈浩、何富远、江国清、蔡章铭

江柃霖

九2班、九5班

英语

颜红、陈瑶、郑信贵

黄勇

九2班

数学

彭海军、龚联彬、聂梅

颜克先

九1班、九5班

胡林

九4班

徐志鹏

九3班、九4班

颜红

九6班、九4班

聂梅

九2班、九5班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毕业班领导小组的集体力量,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1)抓方向。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管理,把握方向,制定计划,安排实施。

(2)抓协调。协调各学科关系,协调教学进度,协调课时安排,协调作业分布,协调培优扶差,保证阶段工作科学有序。

(3)抓落实。落实班级工作、教师备课工作;落实班主任、毕业班教师、毕业班学生会议;落实“强科更强,弱科提高”;落实各阶段教学检查,考试安排等。

(4)抓信息。加强与上级教育部门、兄弟学校联系,订阅有关中考信息资料,订购复习教学参考资料,做好各地中小考信息和先进经验的收集工作,组织毕业班师生学习、研究,提高复习质量。

(5)抓士气。营造中考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动员会、表彰会、交流会,提高学生的中考意识;召开家长会,要使家长认识到位,积极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

2、构建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家长为辅的强大教育队伍,主要抓好以下教育工作:

(1)理想教育。运用主题班会、报告会、往届生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

(2)常规教育。包括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教育、自我教育等。强调自查自纠,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强调时间观念、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不怕挫折、刻苦锻炼、刻苦钻研、提高效率。

(3)心理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将心理教育渗透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校心理教育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预防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班风学风。班风学风至关重要。班风强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目标明确、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学风强调:独立思考、力求创新,有错必纠、不留缺漏,勤学好问、学会学习。

(5)体育卫生。中考的竞争不仅是智力的竞争,还是体力和毅力的竞争。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注意卫生保健,学会调节学习生活,保证学生以最佳状态完成学习任务,顺利参加中考。

(6)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共同教育学生。做到家长认识到位;家校常沟通、常反馈;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支持。

3、构建以教导处为主,科任教师为辅的强大教学队伍,主要抓好以下教学工作:

(1)发挥以班主任为中心的教学集体的作用。创造群体优势,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要面向学生实际,制定计划,以中下面学生为基础制定复习方案;坚持前紧后松、细水长流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备好以下内容:一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复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探索解题规律与方法;三是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能力。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近几年的中考考题及教材,按标准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找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归纳出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每位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团结协作,互相理解与支持,服从领导小组统筹安排。

(2)强化教学复习过程的优化管理。

①把对“双基”的落实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习习惯、提高能力上做足文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与新课标、考纲出发进行教学与布置练习;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理解消化,思考巩固,形成知识体系和提高解题能力。

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解决问题;每位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每堂课的最大效益。

③贯彻“寓复习于平时”的原则,坚持“基础——综合——基础”的教学复习过程,复习资料与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量适当;复习资料的订购应报领导小组和教导处统一管理订购;提倡选编、自编练习,提高实效性。

④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提倡个别辅导。要把握教学起点,课堂教学应面向中下面;以班级为主体,科任教师负责制,进行促优导差工作;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因而,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科,克服偏科现象,既要把重点放在拔尖,也要使后进生跟上。

⑤及时反馈,补缺补漏。对作业与练习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普遍问题在课堂上要讲深讲透,个别问题要面批辅导;若有布置作业,必须批改;凡有考试,就须进行分析讲评。

⑥抓紧各阶段质量分析,准确把握学生水平,实现动态管理。月考、毕业考、模拟考(适应性考试)等各大考试要进行班级整体分析,细致分析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细致分析薄弱学科的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把学生落实到科任教师。

⑦注意利用有关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⑧严格考试制度,严肃考风考纪。

4、掌握毕业班特点,处理好几种关系,提高总复习质量。

(1)处理好上新课与复习课关系。新课要稳扎稳打,不赶进度,以“新”忆“旧”、固“旧”,以“旧”知“新”,注意彼此联系。

(2)处理好平时与战时关系。重视平时的复习工作,反对考前突击。平时要紧、严、规范,考时要宽、松、灵活。在阶段复习安排上,要注意“稳步前进,适度超前”的原则。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上想点子、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讲究复习效率,提高复习效果。同时,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掌握解题规律,学会学习。

(4)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提倡“精讲”、“精练”,讲练有机结合,重点知识重点练,一般知识渗透练,在“落实”上做文章。

(5)处理好劳与逸的关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生要坚持两课两操锻炼,上好体育课。

(6)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既重视智力因素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

5、加强了“目标生”的管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将全年级前100名作为升学“目标生”。其中前50名作为升入自贡二中的培养目标。后50名作为升入自贡一中的目标;倒数100名作为合格率培养“目标生”,控制低差。各班、各教师要严格执行“目标生”的管理措施——执行思想联系户方案(按班主任所分配的学生名单进行),每周至少谈话一次。各教师在进行思想联系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听课、熬夜、睡眠、心情、疲倦程度、学习态度、家庭状况等)后做相应的帮助工作,及时信息反馈,并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档案中。

6、加强了教学研究和教师间交流与合作

(1)学校设立了配合奖,同年级同学科在全区排名进入前三名的,同学科教师都进行奖励,激励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避免资料保守和单打独斗。

(2)激励教师集体命中考模拟题,对知识点命中率较高的教师,进行奖励。

(3)初三的每次月考,同组教师必须联合命题,流水阅卷。都要召开成绩分析会,召开优生会和低差学生会。让师生都明确各自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7、召开好三个会

(1)教师会:一学月考试、期中考试都召开初三年级教师会。对月考、期中考试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找出此次考试中学生在各科知识点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信息反馈,并据此制定下一步策略,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科任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学科试卷进行分析,认真分析自己的应得分和实得分,找出自己的过失分;认真分析每道错题失分的原因,并在试题旁作好旁批记录,然后由任课教师收集整理记录在教师备课本上,也要做好信息反馈,时时针对学生的失误指导教学。

(2)学生会:一学月考试、期中考试都分层次召开了学生会。即前100名和后100名的学生会。前100名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学习目标、学习动力的培养教育。讲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给他们介绍一些名牌大学,升大学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后100名的学生,主要讲了升大学的好处,特别强调了读永安职高升大学的好处,同时还特别说明了今年低于390分的不能读普高等等的信息。

(3)家长会:召开了初三家长座谈会,一学月考试后,召开了全体初三家长会,期中考试后主要召开了前100名学生家长会。主要交流了初三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心理变化特点,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教师的教学安排,教育管理等等问题,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明确要求家长:管理好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不要有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活动,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希望老师、家长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让学校、家长、社会都满意。

8、进一步做好了信息反馈

(1)由教导处组织初三学生对各任课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梳理,写出《初三教学调整建议》下发给每位初三教师学习参考。

(2)请初三老师都到教务处去看看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反思,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3)请学生提意见,“不满意”票数多的教师作好反思,自己找原因,毕业班领导小组将与其谈话,提出改进措施。

9、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1)领导组必须深入课堂听课,中层领导每周至少一节,校级领导每周至少两节,每周五开行政会时交曾校长检查,教导处盖章。此举将力推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走出去,请进来”,搞好教学教研,收集、整理好有用的中考信息。

(3)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疏导,为优生减压,为后进生鼓气。同时做好学生考试后的总结和反思,尽量减少学生考试过程中的过失分。

(4)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考试模拟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增强得分率。

(5)对前、后100名的学生“加餐”。初三年级的每次大考,要渗透初一、初二的内容。

10、毕业班领导小组成员包干优生、低差生到人头,进行学习和思想的帮扶。学校要响应教育局要求:召开薄弱学科教师会——警钟长鸣会。

五、具体安排

毕业班工作安排分为“四阶段四检测四反馈”。

1、第一阶段(2019年2月25日~3月31日)完成新课

1、第二阶段(2019年4月1日~4月30日)“全面复习打基础”阶段。要求:抓纲务本,夯实双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

2、第三阶段(2019年5月1日~5月20日)为“分类复习上台阶”阶段。要求:分类系统复习构建网络,归纳迁移,发展能力。

3、第四阶段(2019年5月21日~6月1日)“专项训练攀高峰”阶段。要求:强化专项训练,纵横联系,综合攀登,全面提高。强化训练内容包括:专项强化、重点强化、难点强化、疑点强化、误点强化、弱点强化、考点强化等。

4、第五阶段(2019年6月2日~6月10日为“综合调整稳心态”阶段。要求:有的放矢,综合训练,自我调控,轻装上阵。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4

加快推进“两基”攻坚,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 经过不懈努力,力争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 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对于推进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权威访谈】 坚定信心,打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访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陈小娅 记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作为本届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请问您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答:打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打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将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围绕如何打好西部“两基”攻坚战,教育部最近有什么新的举措? 答: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组成“两基”攻坚联合调研组,赴西部地区调研,并正在共同研究制定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义务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就有375个,占63.3%;其中,未实现"两基"的372个县中有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15个,占58%。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人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缺乏基本的教育支持能力,适龄少年儿童就学首先面临的是要解决生活困难。西部相当多的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办学形式使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低水平的教育投入难以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我们要充分认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在发展教育、振兴西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最大的决心和最有力的措施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坚持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扶贫攻坚精神,夺取西部“两基”攻坚战的胜利。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提出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总体目标要求,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即是在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扫除600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西部各省(区、市)要以省级区划为单位,分别实现各自的"两基"目标,完成攻坚任务,有条件的省(区、市)通过国家的"两基"评估验收;尚未实现"两基"的372个县和38个县级行政单位,要有300个县(县级行政单位)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其他县(县级行政单位)达到国家"普六"验收标准,初中毛入学率达到8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以下。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为达到上述目标,国家准备出台的具体措施吗? 答: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考虑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采取的措施有: ——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保障“两基”攻坚县扩大义务教育规模对新增学位的需要,使确需寄宿的山区、牧区、高原和边远地区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 ——西部各省(区、市)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本地区的“两基”规划,把“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央已经安排的专项资金,调整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努力做到消除现有中小学危房,办学条件基本达到规定标准,切实降低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制度,通过“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等方式加大资助力度,力争使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得到资助,切实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对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保障教职工工资发放。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使西部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设备和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成套教学光盘,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每年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赴西部“两基”攻坚县任教、挂职,并帮助培训西部“两基”攻坚县中小学校长、教师。建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县(市、区)、本地大中城市对口支援“两基”攻坚县的制度。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如期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两基”攻坚的高度重视,使我们满怀信心。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如期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这一光荣任务。(本报记者符德新) 【局长观点】 “普九”提高 瓶颈在初中 湖北省红安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贫困山区。1999年被省政府授予“两基合格县”称号。“普九”后的6年,县小学、初中就学人口的结构和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到2003年秋,全县有小学生71880人,比1997年减少11043人,下降幅度为15.36%;初中生45750人,比1997年增加18724人,增长幅度为40.93%。从这组数字不难看出,巩固发展“普九”成果的关键在于抓好初中。 今明两年是县初中入学的高峰期,预计后年会有所下降。为巩固“普九”完成率,保证群众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许多学校为解决校舍不足的问题,采取腾退教职工住房、租借单位、居民闲房,在闲置的小学教室设初中班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学校,接受初中教育。 随着小学生源的减少,过去“村村办完小”的小学布局方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按照“村办初小或教学点,联村办完小”的思路,红安县于去年7月制定了《红安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提出“调整小学、稳定初中、发展高中”的调整方案,将布局调整分解到年度,分解到乡镇。目前全县已撤并村级完全小学147所,使全县村级完小由1997年时的383所降到236所。其余的改办成初小或教学点。计划再用3年的时间使村级完小撤并至100所。同时集中财力物力建设保留的完小,改善保留完小的办学条件,建设寄宿制小学。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初中的办学条件。采取选派优秀校长,调派优秀教师的办法,加强薄弱初中领导力量和师资建设,并组织县直学校对口帮扶,今秋已从县直学校选派60名教师到农村薄弱初中学校支教两年。 学生入学巩固直接关系到“普九”的质量,是“普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制度。落实义务教育3项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小学毕业生由乡镇政府下达初中入学通知书,乡(镇)、村干部做好入学动员工作;落实中心校校长责任:中心校长必须督促小学校长和教师将全部小学毕业学生送入初中;落实初中校长责任:初中校长必须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落实教师责任:强化教师教好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保证学生不流失。每年将学生巩固情况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教学工作评估、评优评先挂钩,并作为项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费上采取“减、免、缓”的办法,每年全县减免贫困生费用80多万元,并动员教师和社会各界捐款援助贫困学生。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普九”的质量。2001年~2002年,全县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即对全县5000多名专任教师逐人听课,现场打分,分类指导,激发了全县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积极性。最近,县教育局进行了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有序流动”的教师聘用机制,以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今年暑期全县组织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县教育局每年组织两次教育教学工作大检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了两轮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对160所学校分等分级授匾挂牌。(湖北红安县教育局局长王保山)   【记者出击】 升腾羌乡明天的希望——四川茂县实施“两基”工程纪实 茂县位于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县辖23个乡镇,149个行政村,总人口104161人,羌族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9%,占全国羌族人口总数的40%左右,是全国羌族主要聚居区;1989年被列为四川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贫县。就是这样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县,经过全县上下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孜孜追求,今年的金秋时节,迎来了省州人民政府对茂县“两基”的检查验收,并经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督导评估认为,茂县“两基”工程各项指标要求均达到国家标准,“两基”工程验收基本合格。 多年来,茂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两基”的发展作为民族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上世纪90年代打响了“两基”攻坚战,并于1996年完成了全县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通过了省、州验收,全县非文盲率为97.52%。2000年又通过了省、州的复查验收,非文盲率达到了99.2%,脱盲巩固率为96%,获得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的称号。 县委、县政府从全县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多次召开全县“普九”工作会和“普九”现场会,通过宣传鼓动、政策带动、依法促动、全面推动的“四层联动” 机制,在全县上下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部门全力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县政府在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改善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采取“财政拨、足额征、依法集、干群捐、单位扶、银行贷、对口帮”等方式落实教育经费。 国家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是帮助和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两基”达标的重大举措。近三年来,茂县仅土建项目投入资金就达1733万元,改扩建校舍面积达27330平方米,其中排除危房面积8807.93平方米,新增加建筑面积18522.07平方米,使20个乡镇的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改善,寄宿制学生得到了实惠,濒临失学的贫困学生也得到了救助。 为达到“两基”目标,在地方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近年来茂县共投入223万元添置各类教学仪器设备设施,配齐率小学达99.60%、初中达100%。今年县教育局还收到各单位捐赠图书10000余册,并利用全县干部职工捐资及县自筹资金新采购价值120万元的图书121451册,使小学生均图书达9.3册,初中生均图书达11.2册,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由于茂县绝大部分群众居住分散,大都分布在高山、高半山一带,条件十分艰苦,为改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环境,茂县教育局根据县情实际制定了《茂县中小学结构调整规划》,合并了学生不足10人的学校18所,仅3年时间拆并村级学校35所,逐步扩大了中心校的办学规模。自1981年创办寄宿制学校以来,从当年只有4所寄宿制学校,500人左右,到2003年已发展到35所(含村级寄宿制小学1所),学生7000余人,享受寄宿制经费的学生达5800人,寄宿制学校已初具规模。(本报记者胥茜龙友旭孟成华) 【目标】 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目前,西部地区仍有372个县没有实现“两基”目标。这些县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2007年,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人口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的规划和部署。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 【任务】 要将“两基”攻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制定工作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精心组织实施,并每年督促检查一次,确保目标实现。 要以加强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初中学校招生规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中央继续安排专项经费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安排中央资金对“两基”攻坚进行重点支持。中央和地方新增扶贫资金要支持贫困乡村发展教育事业。 中部地区没有实现“两基”目标的县也要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大力提高女童和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措施】青海:全面推行“六三制” 青海省全面推行“两基”工作“六三制”。要求各地在行动上做到政府行为、经费投入和思想认识“三个到位”;在措施上加大执法、宣传和工作“三个力度”;在制度上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责任追究“三项机制”;在战略上实现从“普六”到“普九”、从教育部门行为到政府行为、从抓局部学校到所有学校的“三个转移”;在策略上注重人口密集的乡镇重点突破、条件较好的乡镇首先突破、薄弱环节着力突破的“三个突破”;在目标上力争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入初中、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都不辍学的“三个所有”。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5

一、全县基本概况

上思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辖6乡2镇,全县21.59万人。全县现有中小学校7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县直小学3所,民办学校2所,中心小学6所,村级小学47所,教学点291个。

二、“普九”攻坚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全县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在实施“普九”攻坚以前,我县小学阶段入学率仅为97.07%,初中阶段入学率仅为90.46%,小学辍学为1.80%,初中辍学率高达9.20%。经过三年的努力,(即2005—2006学年度)我县小学阶段入学率达99.72%,提升2.6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6.66%,提升6.2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仅为0.13%,下降1.67个百分点,初中辍学率为2.34%,下降了6.86个百分点。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我县现有小学专任教师1341人,其中大专毕业以上571人,中师(含中专)毕业744人,高中文化22人,高中学历以下的教师取得[本文转载自找文章,到]专业合格证1人,合格人数1338人,合格率99.78%;全县初中专任教师581人,大专以上学历556人,大专以下学历取得专业合格证9人,合格人数565人,合格率97.25%。中小学校长131人,培训率100%,合格率100%。

(三)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校舍面积不断扩大。2002—2004年,我县共投入教育建设经费1026万元,新建教学楼129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460平方米、学生饭堂1800平方米、厕所15座、球场17个;2005年新建或续建项目55个,其中教学楼8栋,学生宿舍楼13栋,学生食堂17栋,学生厕所10座,篮球场7个,学校大门3个,教学点改造219个,使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2003年的3.3平方米提升到5.4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由2003年的5.15平方米上升到6.2平方米。

2、教学设备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今年我县投入540万元,大批量添置和装备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和图书。我县已有13所中小学装备了14个计算机教室,拥有电脑600多台,有4所学校装备了5个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示范学校装备模式一达到17所,模式二1所。小学拥有图书总数28.18万册,小学生均图书11.6册,初中拥有图书总数18.26万册,初中生均图书20册;全县各初中、中心小学的理科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等品种配齐率均达到90%以上,卫生设备和劳技设施品种配齐率也有大幅度地提高。

(四)“控辍保学”工作成果喜人

据统计,2004年秋季学期,我县共有适龄儿童少年未入学和辍学多达1574人,其中初中未入学或辍学1401人,小学生173人。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2005年春季学期,我县共动员858名辍学的中小学生返校上课;2005年秋季学期,我县又动员421名中小学辍学学生返校上课,使初中辍学率从2003-2004学年度的9.20%降至2005-2006学年度的2.34%。

三、主要做法、措施和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当前我县农村教育工作中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实现和巩固好“普九”工作成果,是提高我县民族素质和科教、兴县、富民的有力保证。近几年,我县非常重视“普九”攻坚工作,县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教学点开展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制定了《上思县2004—2007年“两基”实施规划》。成立了上思县“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担任组长,分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分管文教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科局、财政局、发改局、建设局等部门的主要责任人担任,同时成立了三个指挥部(初中和中心校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村小学教学点改造工程指挥部、乡镇相应成立学校建设指挥部)、三个工作小组(学校布局规划小组、资金筹措和管理小组)和一个办公室(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相应成立“两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挂帅。此外,我县根据“普九”攻坚的进展需要,又成立了“防辍控辍”工作领导小组、“防辍控辍”攻坚督查组以及“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这三个小组都设立有办公室,全面加强了对“普九”攻坚工作的领导和督查,保证“普九”攻坚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发动,全员参与“普九”

一是专门召开三次全县“普九”动员会,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开辟“普九”攻坚宣传阵地,为“普九”攻坚创造广阔的宣传天地。我们主要是通过板报、拉横幅、贴标语、发放宣传传单、文艺下乡以及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普九”攻坚,使“普九”攻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总共开辟电视节目专栏300多次,开设宣传专栏1000多版,出版了“普九”专题书籍《希望》一套。张贴有关“普九”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标语3516条,刷写固定宣传标语400多条,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3万多件,下乡文艺演出21场,全县干部、师生共出动动员辍学学生回校达3281多人次。全县“普九”工作人人有责,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全面部署工作,层层分解任务。我县根据自治区“两基”攻坚的总体规划,出台了《上思县2004—2007年“两基”实施规划》以及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普九”攻坚的具体工作目标、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普九”迎检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日程表。我们在工作中把“普九”攻坚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和具体人员身上,强化责任,明确职责。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负责“普九”攻坚工作,我主要抓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装备工作,县人大××*副主任抓校容校貌整治和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县政府××*副县长抓防辍控辍和资料建档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苏若仲部长抓“普九”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今年6月份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普九”攻坚百日大会战,县四家班子领导挂点实行分片包干,全县所有机关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分别派员进驻学校蹲点开展帮扶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普九”工作。同时建立完善了“普九”攻坚定期汇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普九”攻坚联系制度等,有力地推动“普九”攻坚进程,确保“普九”达标工作有序进行。此外,我县各职能部门也主动服务于“两基”攻坚,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为“两基”工作保驾护航,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保证“普九”所需经费。县财政继续落实“三个增长”,并在去年拨出85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县财政继续预算1380万元作为“两基”攻坚专项经费。明年才付款的约260万元的教育装备现已提前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

2、各部门、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上上糖公司、昌菱糖厂、那板电厂、平福水电站等企业为全县的“普九”捐款62万元,全县干部、教职工捐款121万元,市“支教”后援单位、县帮扶单位分别为各个学校捐资、捐资达120万元;人民群众累计为学校捐资达130万元,其中叫安乡村民黄灿为教学点建设捐款5000元。参与工程建设的工头愿意垫资修建各个中小学校的围墙,金额累计达40多万元。

3、合理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保障实施义务教育所需资金。2004年我县获中央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039万元,用于教育的资金为974万元,占94%,其中用于“普九”攻坚的经费开支达696万元。2005年度教育经费列入预算1000万元。

4、利用国债项目、“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义教工程”、“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2170.9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39332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几年来,我县加大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力度,在全县各中小学范围内推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的暂行规定》和防城港市《学校管理及校长工作达标评估暂行办法》,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在评估验收工作中,强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注重过程性实施情况的检查,指导整改,强调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二,对评估验收的合格学校、达标学校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查,督促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和办学质量;第三,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第四,总结、宣传学校的“亮点”,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和教育质量。

(六)措施落实到位,“普九”成效显著

1、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近年来,我县财政投入300万元,社会各界捐资、群众献工献料(折款)130万元,对非砖混结构的218个教学点推倒重建。二是改造村级小学的危房。2005年县财政投入800万元,对严重危房、校舍不足的村级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校舍进行改造和新建。三是利用“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世界银行/英国政府赠款、国家义教工程等工程项目,消除学校危房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

2、规范建设项目的管理。一是抓好规划管理,把中小学危房改造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在制定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时,周密测算,科学规划建设,对不在学校布局规划内的危房坚决予以拆除。二是强化对改造项目资金的管理。对于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我县实行设立专户,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并按工程进度拨款。三是加强对危房改造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项目业主责任制,认真落实工程管理,各职能部门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建设项目进展的督促和检查。为确保全县中小学危改工程进度,每一季度县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县人大、县政协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各乡镇和部分学校进行调研和检查督促,全面了解危改资金筹措、工程进展及危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跟踪督查危改工程进展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确保了全县中小学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4、突破“普九”难点,狠抓控辍保学。我县建立了中小学校学生流动报告制度和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使控辍保学工作正常化、制度化。今年3月份,我县还组织召开了全县“两基”攻坚再动员大会,县政府同教科局、各乡镇政府签订“防辍控辍”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同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大张旗地鼓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依法动员流失生入学,控辍保学的宣传教育活动。县直机关人员按挂钩分工,下乡配合乡镇政府和学校抓辍学学生返校动员工作,实行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工作“五日一报,十日一通报”制度。通过努力,我县“控辍保学”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实现了校舍、桌凳、大门、围墙、操场、厕所“六配套”;绝大多数的学校布局合理,校貌干净整洁,布置得体,校园平整,校道分明,各功能室齐全,门窗完好,有校道、运动场、升旗台,文化长廊等,全县各中小学校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县在实施“普九”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我县的“两基”工作距离达标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2、“普九”攻坚经费缺口大。

3、小学布局调整难度大。

4、学校的常规管理有待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功能室和体育运动场还不够齐全。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还适应不了课改需要等等。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6

多年来,控制学生流失一直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工作。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近年学生辍学情况有所反弹,直接影响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水平的提高。必须把控制学生流失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取得明显成效。现就我校控辍保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责任,健全工作制度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控制学生流失,保证所有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要经常性地向广大群众和家长进行法制宣传,使他们充分了解作为家长和监护人,在保证子女和被监护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采取教育、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措施,切实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与教师之间签订的控辍目标责任制度,把控制流失工作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班主任,并建立相应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二、加强学籍管理,规范就学制度

教导处必须按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建立完整规范的义务教育管理档案,域内所有学龄前儿童情况,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流动、流失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登记造册,并定期进行检查核实,做到底数清楚明了,情况准确及时,为控制辍学提供客观准确及时的资料。对于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子女,入学以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为主,但须经户籍所在地乡(镇)有关部门核准,并建立具体流向登记,掌握其去向及就学情况;流入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公安部门主动联系,切实保证流入本地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每学年末对学生流动流失情况进行登记核实,确保不因为管理上的漏洞使一个学生失学。

三、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必须严格执行省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准过反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超标准收费,也不准代收费。要实行学年初一次性公布收费项目、标准,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各级政府要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切实保证按时发放教师工资,保证学校正常运行所需的公用经费。

四、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求,各级政府都要设立中小学助学金,采取多方面措施资助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从2004年起,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情况档案,根据不同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实行免杂费、免书费和给予生活补助等具体资助措施。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

要把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坚决纠正一些学校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在推进课程改革工作中,要重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在学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校都学有所获,体验到进步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校生活的吸引力。

办学要密切联系当地实际,突出特色,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要大胆创新,

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调查表明,教师批评、讽刺、体罚、歧视甚至驱赶学生是造成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尊重、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和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评比各方面先进的主要依据。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教师,在聘任、考核和评模奖励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败坏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撤销教师资格,清理出教师队伍,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7

市教育督导室:

       沈河区现有中小学校50所,其中,高中8所(完全中学3所、独立高中4所、民办公助高中1所);初中11所(公办初中9所、民办公助初中2所);小学2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61,758人,其中,小学31,580人,初中19,286人,高中10,652人,特殊教育学生240人。在职教职工5,579人,其中,小学2,557人,中学2,661人,直属单位277人,特殊教育84人。一线专任教师4,352人。全区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法定标准。

现有托幼园所117处,其中街办园所13处,驻区单位园所30处,教育办园3所,个体家托71处。省、市级幼儿园所15个,其中省级示范园所8所。在园幼儿9,800名,入园率94%。幼儿教师741名。教师专业达标率98%。

      一年来,沈河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以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重点开展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了议事日程,对事关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定期召开区委书记、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加强了对素质教育工作的客观与具体指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现场办公,听取教育部门的汇报,认真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全区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做好本次迎检工作,我区根据沈教督发[2004]13号文件精神,专门召开了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迎检工作。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区委、区人大汇报,并责成区教育局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在全系统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提高“两基”工作成果

      一年来,我们以切实推进我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为重点,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树立了教育为本的观念,着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努力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队伍的统一管理,积极推进我区义务教育的均衡、优先、协调发展,为实现科教兴区战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教育经费预算安排执行情况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

1、政府对教育拨款情况

2003年,政府财政收入46,191万元,比上年增长26.44%,政府对教育拨款18,748万元,比上年增长26.68%。2004年政府财政收入55,420万元,比2003年增长19.98%,政府对教育拨款预算安排22,498万元,比2003年增长20%。

2、生均教育事业费执行情况

2003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2,233.58元,2004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2,836.25元,2004年比2003年高27%;2003年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2,113.93元,2004年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3,610.20元,2004年比2003年高71%。

3、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

2003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为332.84元,初中为236.30元。

2004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为506.89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615.64元。

充足的资金保障使全区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为城区人口素质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组织实施“双高普九”工作情况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及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义务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双高普九”已经客观地成为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做好“双高普九”工作也就现实地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沈河区在抓“双高普九”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出了“硬件要硬、软件要实、相互促进、均衡发展、首批挺进”的基本思路,富有成效地推动了“双高普九”工作的新局面。

1、推进“双高普九”的总体战略

本着“面向未来、优先考虑、适度超前、充分保障”的方针,我区主要采取了“系统规划全局,实施整体推进、建立“三导合一”工作体系,实施高效运行、立足“区情”、“校本”,实施“特色兴教”、加强开放交流,实施外脑支持、促进人员流动,实施潜能激活”五个策略。以教育科学发展观,把质量当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积极鼓励引导校长依法自主办学,追求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富有特长的学校教师,创建富有特点的学校课程,造就富有个性的学生,最终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提升。

2、推进“双高普九”工作的主要措施

区委、区政府领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双高普九”工作从外延式规模发展向内涵式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是建立领导及部门责任制度。成立了由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双高普九”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每人包保一所学校,定期联系,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将“双高普九”工作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区内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分别从政策、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双高普九”提供支持。

二是加强督导,引导推进。重新修订《沈河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并将之作为新一轮督导评估的依据。运用具体指标,引导学校关注管理细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三是立足现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尽管我区已基本具备双高普九的达标要求,但我区仍然积极针对督导检查中掌握的基础资料,重点对目前存在的各项薄弱环节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加大硬件投入,努力缩短差距。本着整体、优质、均衡的原则,结合全区中小学硬件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我区先后投入资金8,687,000元,紧急配备学生微机1,480台、教师微机1,289台;并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改善校校通网络等,极大的改善了我区现代化办学条件。

其次,提供政策倾斜,保证人员配备。针对我区四所薄弱初中的现状,我区制定了《对我区参与城区部分初中改革工作学校实行定点帮扶的意见》,建立了区内校际间定点帮扶制度。满族中学、九十四中学、九十中学、十八中学分别与八十二中学、育源中学、一六五中学、第七中学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并定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区教育局定期对学校间开展帮扶工作情况及工作档案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充分保障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继续加强骨干教师的选派和调入,不断提高学校骨干教师比例。截止到目前,我区已选派骨干教师28名。被选派教师除保持原关系及待遇不变外,还享受对口支援学校教职工福利待遇,极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我区双高普九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并于今年11月18日在大连召开的“辽宁省推进普及义务教育‘双高片’工作暨评估验收现场培训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收到良好效果。

(三)组织落实课程改革工作及执行教学计划情况

推进课改深度,提升教育质量一直被列为我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2年我区全面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此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严格执行《沈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常规》,做好全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对中小学学科及课时的设定、教学进度的安排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区主要通过课改工作会议、课改专题活动周及深入学校的专业引领等工作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发生重要变化,课改的深层问题如评价方式改革、校本课程开发等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

区里成立了由主管区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并下发了《沈河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坚持定期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2002年以来,每年投资百万元实施新一轮课改培训,其中,2003年又增加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英特尔未来教育专用教室。

2、形成区域性课改特色

以校本研修促进课改是我区课改工作的一个特色。通过下发《关于加强校本教研,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开辟“沈河校长话课改”论坛、组织“教育局局长与校长课改对话”、承办辽宁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经验交流现场会及东北三省九市区小学教研协作体第21届年会等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区课改工作的深入发展。

以沈河教育信息网为依托,以部级“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培训、研训一体管理机制研究”课题为载体,积极开展以信息化、交互式教师研训新模式的实践研究。创建了沈河教研网、沈河作文网、沈河科研网、沈河未来教育网等专题网站。

目前,区域性的校本研修正朝着自主性、实效性、个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业务引领、服务作用

实施研训策略。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全区中小学干部教师中广泛开展根基于课改实践的教师研训活动。抢先引进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学校业务人员、中小学领导率先接受“头脑风暴”,目前已经培训10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

此外,我区还结合实施课题牵动策略、“课改联络员制”、“讲师团‘菜单’服务”、“教研员上课改研讨课”等新型工作方式,保证研训工作重心下移,充分满足基层学校需求,受到基层学校的欢迎。

二、加强教育督导建设,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根据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认真贯彻〈沈阳市教育督导条例〉,加强区教育督导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今年3月,我区召开了沈河区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对教育督导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都做了具体规定。

(一)教育督导机构设置情况

1、沈河区早在2000年3月1日,就将原“沈河区教育督学室”更名为“沈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进一步明确了沈河区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定位。2000年6月12日正式挂牌。

2、沈河区符合《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和《通知》要求,教育督导职数和编制为:主任督学一名,正处级;办公室主任一名,正科级;督学4名,行政编;兼职督学14名,事业编(其中6名二线校级干部),共18名。

3、成立教育督导工作站。沈河区教育督导工作站是区教育督导室的派出机构,代表政府开展教育督导工作。一年来的实践效果不错。全区两年可以完成一个督导周期。

(二)督导队伍建设情况

1、严格按照督学的基本条件选聘督学,把那些“知政”、“通学”,懂教育教学、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督导队伍中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教育督导室主任按级别阅览上级有关文件、资料,并参加相应会议。督学可以继续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3、认真组织教育督导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有50多篇教育督导论文在市教育督导理论研讨会上获奖。有的还在《中国教育报》、《督导与评估》、《教育督导》、《辽宁教育》上交流。今年,适应形势要求,多次组织教育督导人员学习新课改精神。

(三)督导制度建设情况

建立健全了《教育督导工作制度》、《督学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教育督导工作报告制度》、《教育督导工作联系片制度》和《教育督导室周工作计划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育督导行为,做到依法督导。

1、扎实做好常规工作

沈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以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为教育督导工作着重点,充分发挥专项督导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强的特点,每年进行1-2次专项督导。今年以来,先后以“安全工作”、“双高普九”、“改革初中”为主题开展了三次专项督导。今年5月下旬,开始使用新的《评估方案》,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新一轮督导评估。方案加大了规范办学行为的权重。

在督政工作中,拓展了责任部门的范围及对象,教育执法检查的对象除了区政府有关委办局和街道办事处外,又增添了对党委、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基本上覆盖着区政府各部门和相关单位,并形成一系列制度、文件。增加了对各单位和相关部门在“人才资源开发、人员上岗培训”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发展了“督政”工作的新内容、新目标。

2、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和档案建设

吸纳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建立沈河教育督导网,推动教育督导工作在手段、方式、效率等方面的深刻革新,开创了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

编写《沈河教育督导资料(1989-2003)》七册,100万字。记录了15年来沈河区教育督导工作的轨迹。编发《督导简报》共37期。2002年12月,《沈河教育督导资料(1989-2001年)》被市档案局、市财政局、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定为“沈阳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二等奖。

三、在创新中发展,探索和开拓学前教育工作

一年多来,我们对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的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加速科研成果向实践的转化,全面实现早期教育社区化方面积累了经验。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将学前教育的总体规划纳入区内发展整体规划之中,确定了以主管区长任托幼办主任、教育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都配备了专职托幼干部,个体园所也有专职人员负责。同时,严格执行园所审批程序,加强管理力度,充分考虑全区整体规划和布局安排,坚持不重复建园、存有不安全因素不审批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方便家长,满足儿童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2、构建幼小衔接实验幼儿园的新格局

在全市率先大胆进行幼小衔接实验改革,积极推进幼小衔接实验的区域性进程。在东部,高标准的朝阳一校幼儿园现已建成使用;在西部,实验学校幼儿园股份制改革已经开始启动;南部的文萃小学幼儿园和北部的令闻一校幼儿园均已进入实验状态。幼儿园建设的“四方连动”策略使我区在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开我市先例,为全市进行此项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3、继续开展0-3岁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今年四月,我区成功召开了“沈河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早期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此次大会,对于我区0-3岁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实验项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坚持面向全社会宣传学前教育工作,在各社区设立了80多个宣传站点,为家长提供入园咨询、家教指导;充分发挥街道中心幼儿园的作用,成了学前教育社区领导小组,建立了51个亲子活动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全区学前教育的范围。

4、加强安全工作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我们把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除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充分保障外,还专门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教育、公安、城建、文化、卫生、工商、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教育、公安、宣传、建设、文化、卫生、工商、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及有关中小学、幼儿园负责同志参加的安全管理协作机制。

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对幼儿园所周边环境进行了多次专项和综合整治,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加强对维护少年儿童安全的社会宣传教育。目前,全区自觉关心、齐抓共管、积极参与加强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教师学校建设

(一)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情况

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及沈阳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2004年,我区以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重点加强了教师进修学校软硬件建设,以有力措施提升教师学校的办学品位,实现了教师学校的跨越式建设和发展。

1、保证经费投入

区教师进修学校各项经费投入均纳入地方教育事业预算,区教育局每年择优保证经费需求。继03年年底我区投资120万元,用于改善教师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增添必备的电教设备后,今年区里又先后拨给教师学校专项业务经费、改造学校办学条件办公经费各140万元。目前,教师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已基本满足我区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办学标准已达到省、市先进水平。

2、加大内涵建设

一是实行“三二工作制度”。研训人员每周有三天时间深入中小学,及时发现、研究解决课改中的问题。

二是确定集体调研月。由教师学校主管领导带队,各部门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集体调研,并撰写出有指导价值的调研报告。

三是聘请各级专家来我区讲学。先后聘请首都师大4位教授、20多位省、市教科研人员来我区做课改方面的专题报告。

四是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带领基层学校副校长、教学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100多人到上海、大连等地学习课改先进经验。

五是创办《沈河课改》季刊。坚持教师至上、服务至上、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为校长交流思想、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园地。

(二)存在问题及发展设想

尽管我区教师进修学校目前还存在缺乏附属学校等问题,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和解决。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学校建设工作。

1、创建学习型学校,提高中小学办学的总体水平。

2、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两支队伍的综合素质。本年度末,出台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2005—2007的三年发展规划;构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多元化培训模式。

3、实施科研兴区战略,坚持科研紧密贴近实际,坚持科研项目的过程整合和人力资源与物理资源整合,从多角度、多视野来思考和推进区域性整体工作的稳步发展。

4、依托沈河教育信息网,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增加专项经费,做强沈河教育网,完成全区所有中小学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校园网建设,加快特色网页建设。

5、建立健全科学监控评价体系。

五、“两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进一步提高“两基”水平和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我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仍存在一些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区教育发展现状总体不够均衡。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现有学校的规模、水平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甚至有发展滞后的倾向。

2、教育“三乱”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教师有悖师德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紧紧围绕科教兴区的战略目标,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合理调整教育布局,集中力量打好壮大高中阶段教育攻坚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力以赴完成省“双高普九”城区的检查验收工作。

二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遏制教育“三乱”现象,强化师德师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尽管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区在开展“两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在一些方面还存有差距。我们将适时抓住本次市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组对我区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的有利契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贯彻好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区的“两基”工作,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双高普九”的工作目标,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托幼园所的工作实绩,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沈河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实惠,为沈阳市经济的总体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8

一、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一种时间跨度长(5年以上)、范围广、内容比较概括的计划。如《福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沪东重型机械厂发展十年规划(2001-2010))、(华西村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二、规划的特点

规划是广义计划文案的一种,基本结构内容、要求与计划相同。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跨度大

一般的工作计划,大都以年为计,如《xx市政府2005年经济发展计划》、《xx省环保局2006年工作计划》。而规划的时间界限一般在5一10年,如《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内容概括性强

因为时间跨度大,因此规划的目标任务、措施要求等比一般计划概括性要强,不可能像计划那样具体,更不可能落实到基层车间班组。规划提出的措施也比较原则。

(三)内容更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规划安排的任务和措施都在5年以上,因此必须提高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和决策的质量,并在科学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的具体内容。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没有深谋远虑、洞察未来的能力,规划的内容就会脱离实际,就会与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距离,这样的规划就失去了指导工作的价值。

(四)与年度计划和专项规划配合使用,形成综合滚动管理模式

规划是一种纲领性的文件,提出的目标时间长而且包含范围广,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年度计划和专项规划,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大连市(2006-2010)五年发展规划》出台以后,具体的部门还要形成2oo6、2007.2008年等各年的计划,以及五年来工业、农业、环保、教育、市政与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与计划,形成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滚动管理综合生效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

三、规划的内容与结构规划由标题和正文组成。

(一)标题

规划的标题包括规划制作单位、规划内容、规划时限和文种组成,如《广东省疾病防洽工作1一年规划(2000-2010)

(二)正文

规划的正文一般都比较长,因此要求目录、大标题、小标题必须突出鲜明。正文中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1.背景分析和指导思想

这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因此不能简单地罗列,而应认真地综合分析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并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使规划提出的目标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2.目标要求和努力方向

这是规划的主题和核心,是回答“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任务要明确,措施要有力。这部分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即措施在各自的任务提出后分别提出。3结尾

在规划的最后,发出富有号召力、简短有力的远景展望,以结束全文。请看下面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

第二节“十一五”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空间功能区划和生产力布局

第一节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

第二节优化生产力布局

第三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章创新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节培育产业集群

第三节创新政府引导机制

第五幸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节突出中心城市建设

第三节加快发展县(市)城区和重点中心镇

第六章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第一节强化自主创新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第三节建设人才强市

第七章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加快富民步伐第二节加强人口工作

第三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第四节建设文化大市

第五节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第六节健全社会公共安全机制

第八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二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九章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

第一节深化体制改革

第二节全面扩大时外开放

第三节推进区城合作与交流

第十章规划保险和规划实施

第一节完善政策措施

第二节落实专项规划和地区规划第三节实施重大项目

第四节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这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纲要”,包括序言和十章,计4万字,因篇幅限制,只列目录。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出规划时间跨度大,内容比较齐全的特点。在第一章第二节“发展目标”中,对经济增长、结构效益、科技创新、城乡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提出了指标性的量化要求。第十章“规划保障和规划实施”中就“完善政策措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各项措施,但谈得都比较概括。如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只提出“十一五”投资76亿元,完成科技创业园、高职教育集聚区等高校扩建及中学建设改造等重大项目17项。内容比较笼统,没有细化到具体单位。

四、规划的写作要求

规划的写作要求与计划相同。

在此要强调一点,就是规划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面也比较广。因此必须有预见性和通盘性的考虑。撰写规划时应当倾听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有关的秘书人员要多讨论几次,写出初稿请领导审阅。这样写出的规划质量会更高。

九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九州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资源配置、完成转软变型,全面构建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双轮齐转”新格局的关健时期。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基于我校建设九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九州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资源配置、完成转轨变型,全面构建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双轮齐转”新格局的关健时期。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基于我校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本着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九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一、“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新环琉

“十一五”期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人民群众接受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以及今后五年城乡人口和生源的诸多变化,都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新环境。

(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我校事业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略)

(二)我市全面推进五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对我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

求。(略)

(三)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态势,使我校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压力。(略)(四)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使我校面临转轨变型的新课题。(略)

(五)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校事业发展面临新的考验。(略)二、“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构建国内一流的省级远程开放大学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主旨目标,实施发展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的总体战略,为我省实现“两个率先”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三、“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总的奋斗目标是;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省级远程开放大学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确保总体目标实现,我校确立以下九项主要奋斗目标:

(一)学校发展规模。各类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2000人,比“十五”末增长

50%。

(二)校区基本建设。完成在新城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使学校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5倍与l倍。同时不断完善老校区的功能。

(三)教师队伍建设。教职员工总数达到300人左右,比“十五”末增长50%,其中专职教师200人,占66%;“双师型”教师80人,占专职教师的40%,

(四)学校总资产规模。学校总资产规模由“十五”末的6800万元提高到2亿元,增长1.9倍。

(五)品牌专业创建。根据我省五大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汁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努力创建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电技术、数控机床、艺术装清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国际合作)、信息工程、应用英语为主的九个品牌专业。

(六)教育教学质量。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建校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各类学生按时毕业率达到95%以上。

(七)毕业就业工作。各类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八)学校经济收入。学校各项收入年均达到3000万元以上,比“十五”末净增1000万元,增长50%

(九)教职员工收入。全体教职员工的工资收入、职岗津贴和福利待遇在“十五”末的塞础上,年均增长8%以上。

四、“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新的跨越

1.努力扩大远程开放教育(略)

2.稳固提高普专教育(略)

3.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略)

4全力创办高职教育(略)

5认真办好非学历教育(略)

6.积极拓展国内外联合办学梁道(略)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整合院系资源(略)

2加强学科建设(略)3.调整专业结构(略)4提高教学质量(略)

5强化全面质量监控(略)

(三)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

1.增强科研意识(略)2.明确科研重点(略)3.推动交流与合作(略)(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1.队伍建设规划(略)

2.推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略)

3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略)

4建设精干有效的科研、管理和技术队伍(略)(五)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双高人才1.素质教育的重点(略)2.素质教育的形式(略)

3素质教育队伍建设(略)

4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略)

(六)坚持依法治校,创建和谐校园

1.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略)2.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略)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略)4.加强师德建设(略)5.加强校园综合治理(略)

(七)深化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1.深化机构、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略)2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略)

3.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略)

(八)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新校区建设

1.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略)

2.加快规划设计步伐(略)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9

一、学校基本情况

*县*初级中学位于*县城东南部,座落在*乡*街畔的*山脚下,学校始建于*年,属*完小的附设初中班。*年被*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初级中学,学校距离县城仅20公里,*公路和*大河环绕而过,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乡发展教育的一块重地。

建校30多年来,学校共开办了158个教学班,毕业生7000人,考取中师中专720余人,考取高中1700余人。为社会及上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20*年一名北京大学学子从我乡下六甲脱颖而出,从而有力地证实了*初级中学雄厚的办学实力。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6193㎡,校舍建筑面积6583㎡。共有21个教学班,71位教职工。教学设施已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设有党支部、校长室、工会三个管理部门,设有团总支、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学生会等职能部门,各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有序,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我校教育教学及培养人才工作。专门出台文件奖励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习拔尖的学生,同时对学校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极大地鼓舞了师生斗志,为我校出好人才、多出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自评工作情况

1、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拟订了“*初级中学督导评估自我评价工作计划”,计划中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原则具体,评估措施有力,时间安排基本合理。

2、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了“*初级中学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具体成员及分工情况如下:

(1)组长:*(校长),负责学校督导评估中的全面工作,重点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管理、德育、经费、协调等工作。

(2)副组长:*(副校长),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教学、教研等工作。

*(副校长),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环境、校建、规划等工作。

*(副校长),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普九年报、安全卫生、继续教育等工作。

*(办公室主任),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信息收集、档案资料整理和申报工作,兼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3)组员:*(教务主任)、*(总务主任)、*(教务副主任)、*(政教主任)为组员,组员的职责重点是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各自承担的各项工作和临时安排的有关工作。

3、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召开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做到统一认识,明确目的、意义和目标任务,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方法步骤。

4、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召开学校教职工大会,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教师对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让广大教职工明确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文件》、《意见》、《规程》、《方案》和《计划》,让全体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督导评估的标准和细则。

6、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积极稳妥地组织相关教师对近三年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归档,基本完善了督导评估应有的备查资料。

7、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对照“标准”和“细则”,严肃认真地组织了自评自查。首先,就是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展开分析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努力弥补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次,就是对照评估标准逐条逐项自评等级,自评小组根据《规程》和《方案》的规定和要求,遵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经过严格自评,其结果是:在25项指标中,我校有21项达到“优秀”,4项为“合格”,基本达到“合格”的标准。

三、主要工作成绩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根据云南省学校督导评估的《意见》、《规程》、《方案》和*县教育局昌教发〔20*〕1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认真建立健全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导副主任、班主任等为成员的学校督导评估自评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拟订了学校督导评估自我评价工作计划,坚持德育为首、安全第一、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学习、宣传到位

首先,就是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领导班子会、全体教师会和校会,反复认真地学习了云南省学校督导评估的《意见》、《规程》、《方案》和学校自我评价工作计划,认真领会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到位。其次,就是在学习讨论的同时,认真总结过去所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当前学校工作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第三,就是认真召开了学生家长会,进行广泛地宣传和动员,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开展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以德为首、以法治校

近三年来,我校切实加强了德育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列为学校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落实了《*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组织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开展了“三全、三爱、三让”、“做一名光荣合格的人民教师”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方案、有措施,领导带头,教师积极,人人有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自检自查整改材料,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制意识。另外,就是我校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我们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对学生切实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从“五讲四美”开始,重视养成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就是充分利用“元旦”、“五.四”和“国庆”三大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书画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手比赛、篮球运动会、韵律操比赛、召开田径运动会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锻炼自己的机会;第三,就是认真坚持每天三操,每周四会,每学期四专题,每学年四评比活动,每天三操是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每周四会是班子会、校会、政治学习会、校本研训会;一次德育评比、一次卫生评比、一次班队活动、一次总结表彰;每学期四专题就是进行一次思想道德专题教育、一次法制宣传专题教育、一次安全卫生专题教育、一次前途理想专题教育;每学年四评比就是优秀班集体的评比、优秀班干部的评比、优秀团员的评比和三好学生的评比;第四,就是结合“班”和“邓颖超班”的创建活动,树立典型、树立模范,积极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让学生从心灵深入去领会祖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我校的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法治校,以法治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4、安全第一、落实到位

在安全工作上,我校从来不敢麻痹松懈,长期以来都一直实行校长负责制,层层包干责任制和及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护校队,组织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签名活动,认真进行法制宣传、禁毒防艾、道德纪律、交通安全、森林消防等专题教育活动。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方案,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近三年来,学校内无重大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实际行动创建了平安校园。

5、强化“普九”、措施得力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普九”工作稳步发展,成效显著。首先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有关“普九”巩固提高的相关文件,对“普九”的目标和措施作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其次是积极宣传动员,以《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为依据,努力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第三,建立了“普九”入学巩固提高工作的长效机制,注重抓好两会、两线工作,两会就是毕业班学生座谈会、毕业班学生家长会;两线就是政府与中学和村委会签订小升初入学责任状,村委会与学生家长签订小升初入学责任状,另一线就是学校与各教师签订小升初入学责任状。并做到中学教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坚持找访流失生制度和救助贫困生制度,且纳入过程和效益考核,与经济直接挂钩。三年来,*中学巩固率达98.3%,小升初入学率达99.5%以上。

6、教学当先、提高质量

德育为首、安全第一、教学当先,是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多年来,我们始终围绕教学这一中心,把教学教研放在首位,努力开展研究和探讨,前三年,我们积极开展了“自主参与式”实践实验的专题研究,荣获了*县“十五”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又申报了订新课标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研究课题。通过各种教学教研专题研究活动的开展,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近三年来我校的中考、统测成绩一直居全县中上水平。三年来,考取入前50名3人、今年名列全县前50名学生有1人,在20*至20*学年、20*至20*学年、20*至20*学年的学校工作考评中,*初级中学均被评为合格。

7、教育改革、积极稳妥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昌政〔20*〕10号)和《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县关于推行学校校长选聘制的实施意见〉等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昌办发〔20*〕24号)等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响应号召,稳妥推进改革,从20*年4月开始至20*年8月结束,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首先是认真组织学习政策文件,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领会精神实质;其次是拟订方案,提交教师讨论;其三是将方案上报审核,并作反复修改;其四是公布岗位和条件;其五是进行校长选聘和教职工竞聘;其六是签订聘约和合同。由于领导重视,层层把关,思想工作到位,所以,六个阶段的工作进展都很顺利,没有拒聘、落聘、试聘的教师,整个教育改革工作比较圆满。

8、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自从推进教育改革以来,我校始终重视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度重视以规章和制度来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制定了有关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改革方案、考核方案和细则,建立健全了各种岗位职责、会议制度、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假缺管理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措施、教师调整办法、工作责任追究制、师德举报制度等共35种。切实加强了学校每天三段制时间的管理。目前,我校各种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体系,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健康发展。

9、办学条件、逐步完善

我校在1999年普九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室设备;改造和解决了学校的围墙、路面、田径场;添置了大量的学生课桌和图书室藏书,绿化美化了校园,使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占地面积1619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83平方米。其中,教师宿舍二幢,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502平方米;学生食堂一栋,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64平方米;学生宿舍二幢,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教学楼二幢,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02平方米;200米跑道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厕所三间,面积171平方米。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变化,

四、达标情况评估

1、教育地位

(1)教育事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地位突出。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2)教育经费投入年初有预算并认真执行,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3)教育工作有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落实。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4)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及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5)适时召开教育专题会议或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6)全面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考核教育发展指标任务。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2、教育管理

(7)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有“控辍保学”的明确责任制和具体工作措施。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8)切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学校的安全及正常教学秩序。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9)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0)建立严格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辖区内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无乱收费事实。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1)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捐资助学,建立对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帮扶制度。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2)为学校新建、扩建校舍提供土地及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自评分为2分,达“合格”。

(13)认真落实有关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严禁使用童工。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4)坚持在学校开展形势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3、教育发展水平

(15)在园在班幼儿逐年增加。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6)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7)初中在校生毛入学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8)小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普九”验收标准许可范围内。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9)初中学年辍学率控制在“普九”验收标准许可范围内。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2)初中毕业生升学人数逐年增加。自评分为4分,达“合格”。

(2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有所提高。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4)图书、实验仪器、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有所提高。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4、办学特色。自评分为6分,达“合格”。

五、自评成绩和经验

首先,在督导评估自我评价程序中,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离各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明确了今后自我改进的目标。

期次,通过自我评估,强化了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意识,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了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在督导评估工作的推动下,进一步完善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规范了各项教学常规,形成了制度化、规章化,目标化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校在办学目标,办学过程和办学效益上虽然取得了一些不可否认的成绩,但根据《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对照评估标准自评结果分析,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施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特别是实验室和图书室建设差距较大。

2、生活用房简陋且面积不足。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经领导班子认真讨论,分析和研究,特作出以下整改措施:

第一,积极地申报项目,争取各级给予列项支持,加大校舍建设力度,解决好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生活用房简陋且不足的现状。

九年级体育教学措施篇10

镇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东溪流域经济中心,东邻洛江区马甲镇,西接本市康美镇,南临丰州镇,北连梅山、洪梅镇。晋江支流东溪横贯境内,省道307线泉永德公路穿越南北。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lo.2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委会,l8个村委会,人口8.4万人,旅外侨胞、港澳台胞5万余人。现有小学24所,在学生8074人;完中校l所,在校学生1227人;初中校3所,在校学生4653人,学龄人口入学率38.1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l9.5%;2所镇办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幼儿园;25个村办校管的幼儿园(班),在园幼儿总数1521人,学龄幼儿2049人,入园率74%。。连续五年教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盛市政府的检查评估,中心小学获得南安市教育两基先进单位。

二、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我镇于年全面启动“双高普九”工作。成立实施“双高普九”工作领导组,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实现“双高普九”目标的责任。

l、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双高普九”工作良性运行

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多方筹措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办学困难问题。在镇财政处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挤拨资金,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年我镇自有资金l058万元,投入教育265万元,占25%,用于初中校、小学教师工资、山区补贴等,另投入建小学配套室27万元,危房改造255万元。教师工资全部兑现。年计划镇财自有资金投入教育2l9.6万元。(其中月份已投入l9.6万元,洪新中学8万,四都中学5万,中心小学lo万,其它费用1.1万。月份应投入:四都中学教学楼10万,中心小学60万,洪新中学40万,中心小学广场40万,各中小学修缮费40万,各山区边远校教师补贴lo万)。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素质

首先抓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先后对学区撤销后中心小学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4所中学的班子进行充实,对部分小学的领导进行考核选拔,使得一批德才兼备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我镇中小学坚持校长上岗制度,并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目前中小学校长已有4人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有l0人进入十五期间校长提高班培训。

其次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力争配强师资力量。我镇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提高和各项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全镇中学教师371人,其中专任教师368人,本科毕业71人,本科在学18人,大专毕业253人,高级教师l7人,中级70人,全镇小学专任教师4l2人,本科毕业6人,本科在学35人,大专毕业l90人,占专任教师46.1%,大专在学l09人,中级职称86人。

3、巩固“两基"成果,实现“双高普九”目标

首先,加强控辍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每年与各中学、中心小学签订控辍责任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流生。其次发动各方力量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减免或助学。中心小学对370名二女户学生进行减免,对24名特困学生进行发放扶贫助学款,中心小学、新侨中学建立扶贫助学基金会,城监中队对6名特困生发给每人200元助学金,商会开展特困生挂钩扶贫助学工程,镇党政成员每人扶持一名贫困生。

通过各种巩生制度和控辍措施的落实,全镇小学在校生辍学率o%,适龄入学率99.9l%,残疾少儿入学率95.2l%,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5%,初中阶段辍学率l.82%。

4、加快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从速从快改造危险校舍

一是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我镇中小学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建设步伐。全镇中学共投入资金170万元装备计算机400多台,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室6间。小学共投入资金270万元,共有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室6间,电脑600多台,电脑室24间,打印机50台。加快小学十配套建设步伐,投入100多万添置各种教学设备。

二是加快学校危房改造工作。近两年来,镇政府认真制定改造计划,逐校规划,有条件先建,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拆建,力争至年完成所有危房改造。目前已完成了中心小学迁建、三林小学、葵山小学的危房改造。

(1)、已改建5920平方米,其中四都中学实验楼一座2810平方米,办公楼一座1458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40万元,由旅港侨胞戴明瑞(150万元)、港南联会(40万元)、镇政府(40万元),鼎力资助,现已投入使用。前峰小学教学楼725平方米已竣工,注礼第二小学900平方米教学楼已竣工。两所学校均由华侨和镇政府集资建设。

(2)、正在改建面积7399平方米,其中燕溪小学3500平方米、拟投资230万元、东林中心小学559平方米、葵山小学1500平方米、大洋小学1040平方米、福林小学800平方米,因资金短缺进度较慢。燕溪小学由戴明瑞先生和镇政府共同捐建,东林中心小学由社会贤达捐(集)资建设:葵山小学由镇政府投入l2万元,并发动邵逸夫、许书展、开元寺等捐资建设:大洋小学由企业家王金凤投资58万元拆建。福林小学由多方集资捐建。新侨中学投入350万元,新建校舍8011平方米,投入资金30万元添置教学设备。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我镇中小学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课改实验,中心小学开创“课改论坛”的网上投稿,得到教育部基教司领导的赞扬。新侨中学、中心小学被评为南安市课改先进单位。同时,新侨中学顺利通过省级达标中学、洪新中学通过泉州市达标初中,第二中心小学、注礼中心小学通过省农村示范小学验收,中心小学新基础实验顺利通过专家结题。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