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17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漫谈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94-01

群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众性。所开展的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群众的需要进行的,是根据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素质和不同居住环境的人所需要而开展的文化活动。二是多样性。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共同组成了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婚庆文化等,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服饰,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之间的服饰也相去甚远。三是业余性。活动的地域广阔、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开展文化活动不受地域限制,处处都有文化活动的阵地。不同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中,群众文化活动只有丰富、贫乏和水平高低之分,不存在有无之别。四是自娱性。活动是以群众自娱自乐为基础,以满足群众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不分地点和场合,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不需要组织发动,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之在活动中得到精神享受和思想启迪。

一、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

重点是抓好文化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搞好优秀文艺人才的培养。使文化工作队伍思想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业务上适应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需要;作风上适应在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需要。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队伍,应该力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应该树立服务观念和敬业精神。只有用超功利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利益,才能具有坦荡的胸怀、强烈的进取意识,才能使自己和他人在文化工作和文化活动中获得更多更好的精神慰藉和启迪,构筑文化艺术工作者高尚的人生。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如果过分沉湎于个人的功利得失之中,艳羡权势,垂青钱袋,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置自身社会责任于不顾,那么,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把文化工作做好,不会把文化工作的价值提到应有的高度。优秀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是为社会现实和自身职责而默默奉献的,而不是为满足个人私利而得意自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队伍建设,要充分体现国家“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的精神,注重人才培养的普及性和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在抓好队伍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还要确立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要注重培养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卓越人才,具有社会影响、知名度高的杰出人才,具有扎实功底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要重视想建设上的引导

要积极引导文化艺术工作者自觉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思想观念、实事求是的政治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特别要注重加强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队伍的敬业精神。职业,使人们进入了各自的社会角色,并从事相关的社会活动。加强文化工作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文化艺术工作者,培养较强的职业意识、浓厚的职业情感和正确的职业行为,全身心地投入文化工作,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到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在认识上有正确看法,在追求上有为之奋斗的想法,在实践中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强的意志,以深厚的职业情感热情地从事实际工作,表现出自己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服务的强烈责任感、光荣的义务感、高尚的荣辱观和无私的苦乐观。人的一切追求、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都是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能力而旋转。要提高队伍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正常的社交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在职业上的专业技术能力,个人为集体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倡导每个人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创造能力和独创个性,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以此来确定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自我的价值和尊严。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中,对人才,都要通过科学配置、合理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其能,才尽其长。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2

在我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电网改造、电信网络、水电设施、教育文化等都得到了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新建,城镇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乡差距逐渐减小,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小,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相应的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也较快,发展水平较高;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应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水平也较低,城镇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高。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数量少,城镇化规模小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报告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建设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八个少数民族省区内,小城镇建设规模达到了43.18%,比重较大,而大中城市建设的比重只达到40.75%。这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化规模小,主要以小城镇和小城市为主,发展水平较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建设水平较低,城镇数量较少,城镇化规模较小,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平衡,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制约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规模。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传统农业和传统思想、民族文化等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但在发展中,缺乏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规模受限,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规模较小,城镇化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宜,城镇化水平较低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级政府盲目建设、低水平建设等建设规划不合理现象,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模,建设水平较低。

4.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破坏了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主要的原材料产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各地政府为了凸显各自的政绩,盲目进行城镇化建设,不断吸引外资,大量开辟生产线,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耕地流失、资源枯竭,自然灾害不断,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化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完善,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设施和配套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教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制度不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加之,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培训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当地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解决这些制约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模式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1.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聚集体,是生产实践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的集中市场。小城市(镇)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还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城市人口较多,工业发展规模有

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小城市(镇)建设,改变农村现状,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2.大城市主导推进战略由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工业发展规模较小,规模化经济无法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现代农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利于小城镇建设。由此,发展经济学界的学者提出了“大城市主导推进战略”。改战略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城市的现代工业比较发达,以大城市为主导,逐步向中小城镇推进,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还可以改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3.集中发展中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和小城市(镇)建设在整体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阻力。大城市建设规模中,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化发展空间不足,无法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小城市(镇)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工业不发达,农业压力较大,也无法更好的完成城镇化建设。因此,新的建设战略:“集中发展中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开始产生。该建设模式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城市(镇)建设阻力较小,城市建设规模比较合理,布局规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能够解决大城市和小城市(镇)的就业压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3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若干民族经历3000多年的融合形成的。新时期我们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对其加强弘扬与维护。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弘扬进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设;弘扬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同时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更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建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重视。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发明去探索,“五位一体”总布局便应运而生。民族是通过文化关系进行不断的凝聚不断的确立的,民族的凝聚、形成过程,在其本质上便是文化的凝聚与融合,而这种文化的凝聚、融合又是通过民族精神来核心凝聚、融合起来的,由此可知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的形成、凝聚是非常重要的。①以下几个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其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的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逐渐沉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等不同的文化内容。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而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就是对各自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重要性的认识。建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的公民道德文化素质的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时刻注重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文化内容的保护与尊重,同时及时吸纳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确保我国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亲近的前提与基础。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文化特质如西南少数民族各自对自然的崇拜使得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时,要把“多元的文化资本转化成社会资本,让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舞台上都承担自己的积极角色”②。

二、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上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呢?

第一,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必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指出,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我们在吸纳、弘扬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多样性养料时,一定要保证被吸收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又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等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

第二,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就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意识的不断培养以及提升其对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56个民族一体的基础之上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的基础之上,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民族意识的培养。

第三,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必须要不断的吸收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优良的文化内容及其文化内涵。作为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一般具有:(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2)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文化;(3)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群众转变其观念,解放其思想,促进其不断脱贫致富的文化;(4)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打破其保守观念,促进学习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5)富有民族形式及具有各自的特色,为少数民族群众逐渐接受的文化。③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各个少数民族都拥有颇具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不同的民族节日、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语言表达以及不同的等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对其文化进行解读可以从中吸取优秀的进行传承研究。

第四,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十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我国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开展各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各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强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整理及其出版工作的安排,推进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科教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对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有巨大的作用。科教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水平。”④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如前不久拍摄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展现了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

此外,要加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十报告指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乡土文化能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群体中涌现出的各种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少数民族传承人的健康成长并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壮大愿意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贡献的志愿者队伍的发展,鼓励各界人士的参与。(作者单位:民族学院)

该文章为民族学院2013级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班资助完成。

注解:

①邵和平,《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

②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③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④闫国辉,《世界第二≠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17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4

【关键词】学科建设;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在传承和保护上遭遇了困境,这主要受经济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本艺术生长的土壤不复存在。少数民族舞蹈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其生存空间、未来发展和有效传承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连锁反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民族自信的培养缺乏一定的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也面临窘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科建设视野下中职教育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客观认识。

一、学科建设对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传播与文化传承有着高度的关联,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对各种民族舞蹈文化加以传播,借此促进文化传承。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融入学科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传承和发展的途径。[1]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本质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舞蹈文化艺术,其自身会受到相应民族的影响,其文化内涵也是在特定的时空和人文社会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但是以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原本艺术的土壤与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工作出现了诸多现实困境,而且其在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一系列的新潮艺术文化的冲击,导致其逐渐式微。而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加强相关艺术文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改善上述现状,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整体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常见的共性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推进学科建设,发挥教育活动的专长可以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让其进入学生的心中,扎根于学生之中,并不断地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传承教育过程中,也有助于改善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模式。既往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体现在碎片式传播,艺术发展以言传身教方式居多,传承的过程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相对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发展固然会面临窘境,在资源不集中的情况下便会暴露出创新不足、文化交流不足的弊端。随着学科建设工作的推进,上述问题和不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整合相关资源,让艺术传承工作更为集中、全面。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效率越高,对地方文化、民族艺术的发展则越有利,学生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掌握相关艺术的鉴赏技能与素养,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在少数民族舞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对人才培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路径,尤其是对于人才培养,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其素养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培养应置于突显的位置,尤其是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而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素养,切实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保障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其能力和素质都能得到提升。在学科建设视野下,整体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这让原本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得以创新,原本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逐渐走进艺术、文化和教育的殿堂。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拓宽视野,增长各种和艺术相关的知识,同时在深入发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也可以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综合来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对学生成人成才会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可以得到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实现以教育促进文化传承,以文化传承丰富教育的目标,最终让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彼此的促进作用得到增强。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还需基于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工作。

三、提升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原则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方面的教学和传承不同于技术教学,其自身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同时也存在着明确的系统性,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多样性、鲜明性、价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3]首先,要注重所选择的文化题材、主题的鲜明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挖掘和设定,要保证其风格尽可能接近原本的艺术样貌,并在这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多样化,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某种意义上而言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其次,这类舞蹈艺术本身具有较为分散的艺术资源、文化资源,教学者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地挖掘相关资源的教育价值,寻求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富有创新性地推进文化传承、传播。最后,在学生主体性原则方面,则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艺术教学的平等互动与交流学习,最终实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二)延伸教学内容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具备一定的多元性,包含了艺术形式、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这种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产生的影响十分关键,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教学资源,全面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贴切性,即教学要高度吻合原本的民族舞蹈文化特征,从而让传承、传播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加具备典型性和生动性。只有借助这样的内容延伸,学生的学习才能具备足够的真实性与目标导向性。由此可见,教学者需要对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充分认识,不断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课堂的文化内涵,最终促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三)丰富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文化教育和传播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由于文化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多样性,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也需要注重其方法的适宜性,注重用适宜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科建设意识。[4]在选择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灵活性,可以选择翻转课堂等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凭借上述方法和措施教学者或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要将各种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去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让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变成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实践,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教学者只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吸纳、接受相关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四)促进教学交流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本身就具备着较强的多元性,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者还需要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交流,并不断通过上述方法和措施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交流知识、传承文化,教学者还需要依托教育平台,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建构完整的教育体系,促使学科建设的质量有效提高,以规避相关现实问题。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促使教学活动有所创新,同时也有必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为教育资源,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由此可见,上述方法和措施十分关键,其正面影响也较为显著,教学者需要立足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落实,由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成人成才,也有助于其强化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认同;建设;意义

中图分类号:G05;D69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2―0114―03

政治文化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热点课题。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是我国统一政治文化中的亚文化或次级文化,这些亚文化又相互构成一种相对于汉族政治文化而独立存在并有突出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政治亚文化体系。尽管这种相对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治亚文化体系受到主导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它并未因此而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而消失,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文化建设是政治系统基本的政治功能之一,作为形成政治秩序和维持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内容,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亟待关注的问题。

一、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西北少数民族世居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五个省区,其中维、回、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等十几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藏、蒙古、裕固、土、锡伯等民族信奉藏传佛教,俄罗斯等民族信奉东正教。西北民族地区总面积接近30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2%,近三分之一,总人口接近大约2000万,约占西北地区总人口的20%。西北诸少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反映了他们对于国家的态度和认识,其本质是对于国家的认同的感情。要加强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互相离不开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促进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政治文化是一种与其历史演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传统型政治文化,它具有宗教性、服从性、封闭性、疏离性等特征。但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转型,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价值观、政治态度、政治人格、政治认同、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等方面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政治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逐渐深入,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也呈现出世俗性、自主性、开放性、进取性、融合性等特征。一个民族凝聚力与多民族国家凝聚力的统一,是一切国家认同的前提,也是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西北少数民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西北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基本条件。在此层面有两项内容,第一是对国家代表性形象的认同,对国徽、国旗、国家领导人和一切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家标志的认同。第二是对国家认同。是对国家的领土完整、、国家概念的认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和整个国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安定是各个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西北少数民族对政治制度认同的基本条件。认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系统。通过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让西北少数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西北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认同的基本条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都一律平等,各个民族只有实际发展的先后,没有历史先进和落后之分,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本民族应有的贡献。要通过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来完成这些认同,这是克服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和高傲的民族沙文主义和的有效途径。

四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备条件。西北少数民族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的难度大于东中部地区,既因为自然地理、社会条件、基础设施等硬件较差,也有自身素质欠缺等原因。因此,西北少数民族的改革开放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捕捉机遇、迈开步子,迎头赶上飞速发展的形势,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其关键。只有这样,西北少数民族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意义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实质上是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能否正确传递、接受和认同,并进而影响我国政治体系是否运行顺利的大问题,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把握跨学科研究的机遇,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随着西部大开发,我们正处于改革不断深化的重大历史关头,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相关的民族宗教认同、国家和政治认同的问题就凸现了出来。这是与全国其他区域少数民族都迥然不同的。既有民族的共同特点与共性问题,又是包含着不同地区社会和经济、文化特点的局部(区域性、社区性)问题。就西北少数民族问题研究本身而言,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仅有周平、王宗礼和丁志刚等人在其政治学论著中对少数民族政治文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使我们获益匪浅。遗憾的是并没有此方面的专题调研资料,亟须政治学、社会学实地、实证研究的关注。

(二)解决社科工作者的实践需求,进一步为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了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并考虑到西部实际客观的需求,我们必须从中国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具体实际情况来研究、设计它们各自的发展道路,如果不积累和分析这种微观的实证的具体的田野调查资料,而是笼统地研究所谓全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问题,不但不切合实际,而且易流于空洞而无用。任何科研的知识都来源于群众的实践和实际调查,其成果也要为少数民族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以政治文化角度对此进行具体、实证的调查研究,科学把握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以探索、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其政治生活,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培育少数民族新型公民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推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扩大人民的民利,还要使各族人民具备相应的政治文化素质,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进行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使人民都能够充分享有和正确行使宪法赋予的民利,广泛而深入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这不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而且是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在民族地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真正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和价值的当然评判者。如何使少数民族充分明了自己的主体身份,从而能动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形成相应的政治信念和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加强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是其关键。

(四)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大众化。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理论,满足了新时期西北民族地区对发展先进政治文化的需要,又对西北民族地区有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与传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社会政治秩序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是具有稳定高效的政治文化,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地区乃至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这对于加速实现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提升区域软实力,为西北地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软实力”是区域综合实力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理想情操、创新的价值理念、不懈的创业激情去凝聚人心、激发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战胜各种分裂祖国的活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期间,维持社会稳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十分必要,成功有效的政治文化建设既有助于培养起少数民族公民对中华民族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进而产生对国家政治体系的认同、对国家政策和政权的支持,又有助于形成民主法制的观念和增强公民意识。反之,则有可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比如、等事件的出现。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对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维护这些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能促进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的异同,西北地区民族文化虽然多种多样,存在差异,但是超越民族超越利益的共同核心价值观是存在的。“印度学者巴赫拉根据本国‘民族一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为了使许多民族共同凝聚成为一个民族国家,非常需要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统中提供一个各民族共享的‘共同文化’,这是历史中各民族长期共享的社会伦理、生活方式和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它能够把讲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民族联系到同一个政治实体之中”。对我国来说,这个共享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努力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42-03

1前言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其中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式,归之于某个个别的民族单位,其民族的文化也就是形成于该民族在长期历史活动中,民族文化有着一定的民族特性,同时有着传承性和不间断的发展性。“民族创造了文化,文化同样成就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如影随形,相互拯救,彼此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文化保护需要理解文化的精髓及其宽广范围的保护限度,而保护文化其实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类需要依托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智慧,才能从面临的危机中获得新生。”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文化推动新的发展。今天我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机遇,文化与和谐是相互联系的,是互相补充、互为益友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没有精神和文化上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同样对于各民族来说,文化也同样是维系该民族的精神纽带,允许多种文化的存在,是对特色民族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点。

2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应该继承本国或本民族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文化力量,也成为各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在现代化逐步加深而经济又相对落后的红河,乃至整个西部,一方面各民族均希望保留传统文化,同时另一方面也担心民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消失。同时,随着受全球一体化强势文化的冲击,“文化多样性”被渐渐搬上前台,也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和各族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当然,对于落后地区的民族而言,传统文化具有对内强化认同的作用,对外则有展示民族精神的功能,所以,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1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强化政策保障机制,改革文化体制

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发展活力,营造一个知识快速发展和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必须加大少数民族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系统和社会系统开放扩大化等科学合理的文化体制,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红河在体制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特别是一些文化管理部门,严重影响红河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文化产业品牌的创立。应该寻求多类型多途径发展,不拘于某一种公司组织形式,同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2.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奠定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历史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得到各民族衷心拥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行这一制度绝不是权宜之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既不能因为现在民族关系总体比较和谐,就否定这项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也不能因为贯彻落实这项制度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怀疑这项制度的科学性。任何怀疑甚至否定这项制度的行为都是危险和错误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事业的基础。1984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在法律上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民族语言、科学技术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等领域的自,保证少数民族群众在本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2.3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从根本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由于经济社会变化和其他因素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变异、同化、消失的进程在加快,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的意义和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是红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进步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经济发展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遏制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经济形势下不被同化,甚至消失,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以保护促进发展,如处于哀牢山区的哈尼族集居区、处于石屏县宝秀镇的彝族集居区、河口瑶族文化生态区、红河彝族毕摩祭司文化生态区、哈尼族莫批文化生态区、瑶族道公文化生态区等。同时,制定专门的保护管理条例,并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做到依法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

2.4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09年文化部发文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代旅游发展实践表明,人们出游的目的大多是出于审美、求知、休闲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追求的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游览观光,而更注重的是文化享受和民族风情的体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外在价值的具体体现。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旅游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发展,没有旅游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它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当然发展文化旅游,必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既要保留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和真实性,又要通过旅游开发向外界宣传推广。依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既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更是最大的发展。

2.5创特色文化品牌,多途径多类型求发展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其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如何使红河文化产业做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还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创品牌,从当前市场来看,“名牌”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可选之路,如迪斯尼,好莱坞,云南的世博园,“印象刘三姐”等。红河要把文化旅游发展为龙头产业,必须开阔视野拓展发展思路培育创造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从目前来看“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区”、“建水古城”在国内甚至国外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商业品牌。但是从大范围看,与成熟品牌相比差距较远,创品牌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如何培育整合出一个突出红河文化资源主要特色的发展思路,从而使红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品牌的创造与推广,均能做到重点突出与特色鲜明。其次,需要拓展资金来源。在国家方针政策允许的范围,因地制宜,加快、加大、加强外资引进工作。第三,加强重大项目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在项目和人才的引进方面,也考虑以新的思路来运作,重点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第四,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手工艺品。

2.6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当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自治乡和自治县适当增加一些介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特色课程,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以课程的方式真正进入学校,而且这种课程进入课堂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民族文化课程教育可以从课外活动开始,特别是从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游戏活动开始,将本民族的寓言故事、风俗习惯及神话传说等知识作为重点列入到教育课程中,而开展民族歌舞的表演、手工艺品的制作等艺术活动可以作为课外的辅导内容,培养学生民族感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用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起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让学校教育这块阵地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圣地,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延续不断地传承,从而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增强了青年一代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3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思路

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唯有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党的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问题,并把文化创新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创新是先进文化的特质,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源。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增强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科学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不断拓展民族文化发展创新的途径。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时展的成果,突破原有的形式和形态,将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民族精神和基本特征发扬光大。”目前,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发展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来支撑。

3.1内涵发展是核心

“文化是民族之根,维系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体现着民族的文化色彩、审美情感和价值观,甚至包括民族的思想、情感。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的情感、价值观也会消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根基是最容易被改变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更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它关系到民族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制定措施保护并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弘扬地区文化,维护地区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论社会如何变迁,也不论经济如何发达,作为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本民族文化,都不能因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被同化,而应该准确定位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保护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核心文化,建立起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是要让少数民族的子孙后代在充分享受到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还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还记得自己民族之根。

3.2观念发展是重点

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这是边疆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所期盼的,特别是在祖国西南边陲落后的红河地区。在今天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善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来说,保护就是最好的发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其经济效益,很多少数民族地方的群众甚至是地方领导可能都很难一时接受,但它潜在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它有着十分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来讲,观念的改变与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观念发展并非就是要一味改变过去陈旧保守的观念,改变观念首先就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争做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从文化体系的角度来讲,少数民族文化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全人类而言,多元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极为重要的,它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创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多元的文化发展,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进步繁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多元文化是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珍惜、关爱和保护。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同时也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基础。

3.3和谐发展是目标

“和谐”是一个科学的理念,是先民们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理性飞跃,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揭示,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和谐”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涵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方面面,具体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它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着实践,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之精髓,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谐”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民族文化之河的主流,一直从远古流淌到现在,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

“‘和谐’是我们民族的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它代代传承,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渗透于中华民族肌体的每一个细胞,永远是滋养民族肌体的精神血脉。”生态和谐与平衡是保持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条件,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生活幸福美好的主要指数,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相处的必然要求。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的作出,是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审时度势提出的重要决策。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的体现,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根本内容之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社会建设重大决定以及其中的若干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党的几代领导人艰辛探索的可喜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共同期盼。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发展和谐文化除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必不可少,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社会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赵鹏程.保护、创新与发展――试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3]吴瑶.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4]李书群.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保护[J].理论导刊,2007(6).

[5]佟贵银.和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J].河北大学学报,2008(2).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7

1前言

在国内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四川旅游市场的复苏等良好的旅游发展背景下,江藏堡利用古老神秘的尔苏文化,优美恬静的自然田园风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等优势,以蟹罗堡子为载体,将江藏堡打造为国内外独具尔苏文化色彩的民俗风情体验地,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地和生态观光与室外运动体验地;辐射猛种堡子、木耳堡子及白水河等周边旅游地的游客集散据点。

打造“松林古堡、尔苏秘境”的旅游主体形象,营造藏堡“天人合一”的和谐意境,以自然意趣、诗话田园、尔苏藏人为灵魂,充分发掘田畴、林盘、篱笆、沟渠、民居等众多乡村景观要素与民俗景观要素,从多层面、多角度共同维护农村生态的自然环境,与尔苏藏族的人文环境,保留传统的耕作技术,保护人与自然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优美独特田园风光,营造具有尔苏风情的休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

2场地解读

江坝村五组,亦称蟹螺堡子,位于蟹螺乡东部,地处松林河谷南侧的一条小沟即蟹螺沟之中,与大坪村毗邻。蟹螺堡子原属清代松林地区土司所辖“四十八堡”的“下八堡”之一,堡子村民以尔苏藏族为主,其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尔苏藏族文化,可以分为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土司文化四大类,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山鸡节”在蟹螺堡子保存的相当完整。

原蟹螺堡子居民聚落是建在溪沟西侧山坡上,自1981年陆续搬到蟹螺沟中居住。现在聚落分成两片,即坡上的老堡子和坡下的溪沟东侧坝地,可称老堡子和新堡子。规划区内主要分布有旱地、林地、空地三种用地类型。其中旱地和林地自西向东带状相间分布,空地则块状散点分布于规划区内。蟹螺沟自南向北从用地中部流过。电力及电信线路南北向通过用地中部。

江藏堡现状有诸多景观要素,按类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包括有穿越而过的蟹螺沟溪、秀丽的山林、田园风光、古井和神树等。人文景观包括老堡子和新堡子传统聚落。

3目标原则

3.1尊重人

即以人为本,本质上是尊重人行。满足人的使用功能。设计与实际相结合,把大众的社会需求,例如对自然回归的渴望,对文化求知的欲望等用景观设计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3.2尊重自然

建立人与自然间亲切友善的关系,尊重自然界风、水、生物的过程,尊重自然的地形、自然的植物特征、自然的气候变化、自然的格局,就是尊重自然。设计应体现大自然原始的美,体现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很急。其中,植物是景观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好,能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3.3尊重文化

地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中,融会在人们生活中,是城市景观建设之魂。尊重文化就是要弄清历史文脉,从而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再利用,把握特定环境的本土特征,寻求客观规律,创造出适宜的景观形态,不同的地域又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发掘地域文化非常关键。

寄情山水,尽显自然秀色;显山理水,展现勃勃生机。集民族风情渐次增强的营造,对堡子进入、寻找、游历的体验。圆满的氛围形成从田园景观向自然景观再向人文景观的和谐过度。

4解决方案

江藏堡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古老的民居、古朴的民风都是藏堡特有的气质,景观设计应延续并强化这种气质,尊重本土文化,运用景观要素的打造让前来藏堡的游客更为直接感受古堡的气场。因此,“古”作为景观设计的又一理念,应贯穿整个体系始末。

通过对江藏堡景观资源的整合及景观结构的梳理,江藏堡总体景观结构呈现出“一带一轴、一心多点、七区相连”的“点、线、面”景观结构模式。其中:“五区”分别指入口引导接待区、生态田园区、新堡子风貌改造区、老堡子风貌保护区和山林运动区。各景观分区根据各自的现状特质及相应的旅游产品内容打造其主题景观。“一轴”指沿江藏堡主要车行道路的人文景观轴。“一心”即以白石为主题的木雅尔苏广场景观中心。木雅尔苏广场不仅在区位上处于江藏堡的地理中心,在景观打造、文化展示、功能设置等方面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点。“多点”即以木耳雅苏广场为中心,人为景观轴线,分散在自然景观带和景观分区的各个景观节点。各景观节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自然和谐,是构成多层次、多特色的景观体系重要的支撑点。

道路交通规划方面,通过对现状交通的整理和功能需要,以“黑色路面与生态木质栈道”相结合、“村寨内主干道与入户支线通道”相结合,将场地内道路设计为车行道及游步道两级。区内主要车行道红线宽6米,南北纵横整个场地,为完善旅游设施功能,将其引至老堡子风貌保护区内。该车行道路不仅是场地内部唯一的车行道路,也是整个个场地的人文景观轴线。在梳理现状山路的基础上打造游步道,游步道宽度根据现场情况设置为1.8米或2米,形式包括滨水游步道、田园生态步道及山林栈道。同时,在入口引导接待区及木耳雅苏广场区集中设置生态停车场,停车位岳30个。

旅游设施及游线组织规划方面,以打造“松林古堡•尔苏秘境”的旅游主体形象,发展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及休闲度假游的复合型深度旅游为核心,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国内外独具尔苏文化色彩的民俗风情体验地、乡村旅游度假旅游地和生态观光与室外运动体验地;辐射猛种堡子、木耳堡子及白水河周边旅游地的游客集散据点。根据上述旅游发展目标,在江藏堡设置游人接待中心、木耳雅苏文化馆、生态厕所等旅游服务设施,并结合场地景观资源及旅游产品主题,规划不同主题的了旅游线路――如,民族文化体验、田园生活体验、溯溪徒步、山林运动四大线路。

江藏堡为山林河谷地形,河谷地带地势较低,两侧为山地,该地形使得场地内具有多层次的景观视线,各景观节点视线通透,一步一景。规划中将各景观节点氛围景观中心、重要景观节点、次要景观节点三个级别,各节点呈网络状分布于藏堡,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有序,构成整个景观体系完整的支撑点。

5总结

山林、溪谷、田园是江藏堡最显著的地表特征,虽然说这些自然的景观缺乏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其祥和恬静的意境却已从蟹螺先民驻扎此地开始延续至今,这片土地似乎从未沾染过世俗的动荡与时代的变迁,而这种延续正是源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传承着对自然亲近又敬畏的信仰。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城市边缘存在着这样一片净土显得尤其珍贵。我们在对江藏堡景观打造进行构思的同时,亦试图将这种祥和与恬静延续下去,让人们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来这感受尔苏的风情,享受自然的洗礼,回归心灵的宁静。

作者简介: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8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育人、凝聚和示范三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与国内普通高校一样地同时具有这三项功能:

第一,和谐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和谐校园文化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还可以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实现和谐、全面地发展。

第二,和谐校园文化可以增进师生共识、凝聚人心和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内可以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对外可以扩大学校影响力,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第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主体———从事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教师及未来和谐文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当代大学生);同时高校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宣传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桥梁。以上三点是所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具备的。因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除具有上述共性外,还因本身所处的地方环境、生源构成的状况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一方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又突显出其独特的种族群体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而不同民族的学生的各不相同,且民族文化背景差别也很大。这就使得文化的主体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就云南而言,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除汉族以外,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即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其中15种少数民族还是云南省独有的。因而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自然而然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几乎每个高校都至少有10种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继承了少数民族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的传统与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强烈的同时,同一民族的学生喜欢“抱团成群”,因而族群意识、族群认同感较为强烈,同一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容易形成一个小集体。

二是文化内容的主导性与多元性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仍然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导,这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但由于很多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因此各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在校园内得到移植、复制、传承和弘扬,因而使得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结构是一个一体多元的模式,具有文化内容上的主导性与多元性并存特征。

三是文化形式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普遍特征,崇尚和谐,追求创新;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有本民族的,如有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的部分学生,因而他们的文化心理在形式上就表现出强烈的色彩,这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这样,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形式呈现出与全国一样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并存情况。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流于形式的因素。校园文化承担着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校园的整体搬迁,部分高校没有把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特别是部分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几乎不了解,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也较少关心校园文化建设,即使有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几乎也都是学生自己在那里自娱自乐,毫无组织和影响力,因而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出现了走过场的情况。如云南省,近些年来大部分高校仍然处在外延扩张阶段,一些高校年招生规模达到六七千人,民办高校也达到四五千人,内涵建设却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呈现了难度。以云南为例,随着在昆高校陆续搬迁呈贡新区,为了改变原来教学资源日趋紧张,教学科研设施建设迟缓、管理手段滞后的局面,很多高校都新建了一批高楼和大楼,如出一辙,缺乏自己的特性和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品质形成,也不利于学校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建设。

第二,文化建设单纯强调主旋律,多元化和个性方面强调不足。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其校园文化应该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同时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应该突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气息。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强调文化的主旋律,这是对的。但是,一些学校轻视了学校自身的文化特性,忽视自身发展的条件,这必然使校园文化建设失去依托,失去基础,产生不平衡问题,进而出现不能和谐发展的情况。少数民族地方院校,与内地一般的高校,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性,同时又有多元性,校园文化存在“双多结构”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的特点,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内在文化要素的差异性和多元互动性。因此,要研究主旋律的文化内容如何以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把它们寓于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中,塑造个性,从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双轨发展和和谐发展。

第三,校园文化在传承和表现形式上缺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的针对性。一种文化要得到发扬和传承,通过在其节假日开展纪念活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端午、清明等,国务院都规定了相应的假期来进行纪念。而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可能他们自己民族特有的节日会更加重要,这在其居住地都会进行一些庆祝活动,但到大学以后,由于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并且只开展针对国家规定的传统节日的文化纪念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的纪念和传承。因而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而言,由学校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就缺乏对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针对性。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和生源的特点,因此,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有自己的特点,充分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的需要。首先,应坚持以下的几点原则:

一是坚持文化共性与个性相融合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引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针和核心,是统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和各项事物的旗帜,因而,理所当然,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展开,也更应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这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方面。但是,共性要寓于个性之中来实现,形成不同学校的特点,才能使文化富有生气,才能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因此,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还必须研究创造出个性发展的路子,把共性的东西通过个性的形式实现出来。

二是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的原则。文化作为意识要素,它是对现实物质实践的反映,内容上要受到物质实践的制约,同时意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意识发生的前后继承性、意识要素的相互影响性,意识超越或落后于物质实践的间距性,这些方面形成的特征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规律性,遵循规律和把握规律就要求要有科学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也必然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从而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主体的因素,它在形式上又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和价值性,因而必然具有人文性。人文性不仅反映着文化所包含的社会规范,即政治、道德、法律等典章制度,而且反映着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以及乃至心理倾向的人格特征等等。高校尤其少数民族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发展的原则,做到既符合规律性又符合目的性,和谐校园文化才能形成并长久不衰。

三是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具有继承性,因而必然表现出传统性的特质;另一方面又具有创新性,因而必然表现出现代性的特质,二者是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文化不会有延续性,没有创造、没有变革,文化不会有发展性。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地对待。哲学家陈筠泉说过:传统不过是过去文化积淀在当下的体现。传统必然在当下体现,否则传统就不成为传统。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就在于过去的文化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地转换,赋予新的内涵。因此,传统也是发展的。对待校园文化,尤其校园和谐文化方面,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们都必须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是坚持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孕育和谐校园物质文化、以“以人为本”的制度规则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以特色鲜明的精神理念构筑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实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齐头并进,和谐发展。校园物质文化是实现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饱含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的物质实体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因而,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与利益为重,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建立起规范的制度体系。要用制度文化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现干群关系和谐;要用制度文化实现科学考评,实现师生和谐。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依托学校的优良底蕴,并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引导师生更高的精神追求。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具体实践层面看,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课堂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多进行一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和睦相处、民族和谐发展的教育,牢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教学这一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各族学生宣讲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使民族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

第二,在民族高校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工程,把民族文化传承融进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相关领域,使民族文化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开辟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大学文化认同和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要有这样的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解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和现代化进程不平衡性形成的隔阂,以利于和谐校园建设。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还要整合高校校园媒体资源来参与这一过程建设,合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板报等载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9

一、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我市现有6个民族重点县(市、区),7个民族乡(镇),208个民族村。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9.06万,其中畲族人口7.1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28%,主要聚居在少数民族村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具有一些自身的少数民族特色。XX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的精神,按照“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建设一批”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开展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积极主动,争取列入特色村寨建设试点。XX年,我市开展了“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排摸工作。对全市7个民族乡镇和208个民族村的村寨建筑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现有民族村特色村寨的历史沿革、民族特色、发展潜力和保护情况。通过论证、筛选、上报,争取了一批民族村寨列入特色村寨建设试点。XX年省民宗委确定xx区老竹畲族镇沙溪村、xx县东坑镇深垟村2个村作为省级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并分别给予了30万元和40万元建设补助资金。XX年,省民宗委确定xx县雾溪畲族乡坪垟岗畲族文化旅游景点提升工程、xx县新路湾镇夹路畈畲族精品村建设项目、xx市竹垟畲族乡罗墩少数民族特色村建设项目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分别下达资金30万元、50万元、30万元。XX年,xx县东坑镇深垟村还争取到国家民委特色村寨扶持试点(扶持资金80万元),云和的高畲村、景宁的伏叶村等8个民族村列入省民宗委特色村寨扶持试点。

(二)提炼特色,开展畲族风格民居建筑设计工作。我市民族工作部门从XX年底开始,按照传承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通过到贵州、福建实地考察畲族村寨、参考历史记载以及邀请专家论证等方式,设计了一套结合畲族文化、突出畲族建筑特色的《畲族风格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该图集已上报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发送到全省各市及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全省各民族乡镇,用于指导全市乃至全省畲族聚居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创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畲族特色村寨”。目前,xx县深垟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畲族民居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立足石头文化,已建成“堂前天井堂后鱼、粮仓暖阁廊边栏、祖宗牌位居中座、南北无墙显民风”的传统畲族“石屋寨”。岗石、敕木山等村在民居墙体上注入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建成特色泥巴墙畲寨。xx区大港头镇利山村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拆除旧房建成三层白色立面马头墙徽派风格的特色畲寨。景宁的伏叶村、双后降村、周湖村、金丘村和xx县高畲村、坪垟岗村以及xx市罗墩村的“畲族特色村寨”正在建设当中,并已初具规模。这些以畲族文化为特点的“畲族特色村寨”,将乡村休闲、避暑度假、健体强身、科普教育、人文体验等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三)突出亮点,指导景宁编制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族人口1.8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的19.8%。该县“xx”期间发展最快的是旅游产业。XX年以来,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0余万元,开展了7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把优秀的畲族传统文化与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和农家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市民族工作部门指导景宁制订了《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规划确定到XX年,投入3000余万元,打造20个民族特色村寨。充分发挥民族村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依托城镇郊区和主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开发集畲乡风情和农家风味于一体的“畲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环敕木山一带的民族村,结合省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创建,开展畲族乡村风情游;大均伏叶、东坑深洋依托大均畲乡之窗、大际风景区,开发“畲家乐”;双后降、周湖、金丘等民族村依托城镇郊区地域优势,开展民族风情表演。景xx县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为引导,统筹兼顾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全面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正在逐步成为促进民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成效明显,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路子。一是改善了试点村寨水、电、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依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特色工艺品和特色种养业等,特色产业崭露头角,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通过发展民族风情游、民族传统手工业,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四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工作的开展,不仅引导了当地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投入,还对周边村寨、农户的民居改造、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我市少数民族村寨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推进特色村寨建设的合力仍需强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涉及诸多部门。目前,我市还未出台专门的指导和规范在民族聚居区实施“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文件,导致各部门在项目规划上缺乏协调,尚未形成特色村寨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还导致有的地方按一般村庄的简单模式实施民族村寨项目建设,民族村寨与普通村庄风格趋同。

(二)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滞后,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短缺。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农民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产业规模小、层次水平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难度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普遍低于汉族群众,且有逐年拉大之趋势。村集体经济薄弱,可支配收入少,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现象较为严重,用于“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资金更是严重缺乏。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汉化流失,村寨建设特色不够明显。畲族是一个有自己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畲、汉族群众的深度杂居,造成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和文化发展萎缩,面临湮灭的危险。原有的建筑风格已逐步汉化,部分畲族群众对彰显畲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缺少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意识不强,较难付诸实施。在已进行旧村改造或村庄整治的部分民族村中建筑风格大多汉化,体现不出少数民族村居特色。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协调机制。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既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有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帮扶,面临加快建设的良好机遇。建议市政府要加强对特色村寨工作的领导与协调,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之纳入重要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出台规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范围内项目规划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引导各项目实施主体部门从项目论证起就能充分考虑民族村寨发展的特殊性要求,确保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

(二)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帮扶合力。要把特色村寨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创建活动、与畲族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以特色村寨建设为平台,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积极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建设特色村寨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建议增加市本级民族发展资金数量,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扶持畲族特色村寨建设;被列入国家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相关县(市、区)应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

(三)合理规划,典型示范引路。因地制宜,对民族村寨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论证,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科学制订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与开发。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的主要内容,既要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保护和发展结合,又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抓好试点、突出重点,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着力建设“畲族民居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畲家风情为特色”的民族特色村寨。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篇10

摘要:本文阐述了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意x,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市场需求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酒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休闲娱乐活动、餐饮、服务与产品等多个方面提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开发设计的具体措施,为建设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少数民族;度假酒店;设计

1引言

广西是自然风光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壮族自治区。广西的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民族。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将农历三月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全区公众假。假期期间,各民族举行各式各样的民族活动,如武鸣县举办“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包括民族千人竹竿舞、民族马术表演等20多项活动。广西各族人们丰富的民族活动和秀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区内、周边省市以及国外的游客。2017年广西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自治区文化厅、柳州、玉林、百色、崇左等城市共同举办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旅游,推出广西“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5大板块430多项活动。在此背景下,作为接待游客的酒店尤其是有民族特色的度假型酒店成为广西休闲旅游的核心产品。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度假酒店设计结合起来,建设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度假酒店,为游客在旅途休息中体验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和提升酒店自身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意义

2.1传承与发扬广西少数民族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和积累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等多种原因,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汉化流失的趋势,寻求各种途径传承和发扬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度假酒店做为旅游接待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可以很大程度地传承与展现广西的民族文化。在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设计中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装饰构件、家具、灯具、工艺品、绘画、图腾等进行装饰,使酒店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传递民族文化与内涵,为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路径,也让更多到广西旅游的游客更为方便、深入地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文化。

2.2提升度假酒店的竞争力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广西的经济快速发展,各品牌连锁酒店、星级酒店不断涌入广西,为数众多的星级饭店,风格、手法、材质和客房的设计都雷同和缺少创意。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阅历不断深化,对酒店的品质、独特性、体验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特色的民族度假酒店可减少雷同,提升自身的个性特征,引发顾客的注意力,为入住的顾客提供独特的体验,加深顾客对酒店的印象,从而增强酒店的竞争力。

3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发展现状调查

3.1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市场需求调查

为了解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市场需求情况,笔者通过问卷星调查平台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分享到微信、QQ公众平台展开调查,有效回收问卷253份,受调查者中涵盖了广西、广东、湖南、浙江等省份的各种职业的人群,男女比例分别为47%和53%。年龄组成分别是:20岁以下占16%,20-40岁占57%,41-60岁占21%,60岁以上占6%。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人们最常出行入住酒店的目的是休闲观光旅游;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受调查者在广西很少见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部分受调查者住过这样的酒店,但感觉酒店民族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广泛受调查者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很有必要建设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并希望在入住此类型酒店的时候能了解和体验到广西少数民族的风情,如希望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品、饮食、习俗等;受调查者认为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优势在于给人们带来个性化的体验。

3.2广西现有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发展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区现有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发展现状,笔者在南宁、桂林、柳州、百色等城市的酒店展开调研,并通过携程网、蚂蜂窝网、去哪儿网了解了广西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数量及顾客体验回馈。广西目前民族特色度假酒店数量与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所列酒店是广西目前较为成熟的部分民族特色度假酒店。从地域分布上来看,这类酒店主要分布在南宁、桂林、柳州、百色等少数民族聚居及旅游景点较多的城市,从酒店的等级和规模来看,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类型涵盖了五星级酒店、中高端酒店、经济型酒店、宾馆、客栈。这些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建立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的住宿需求还为顾客提供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体验,如许多入住金秀盘王谷深航假日酒店的顾客对酒店富有瑶族特色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饮食等赞不绝口。然而,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还处于不断摸索的起步阶段,目前这类酒店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民族特色度假酒店数量远远不足,这类酒店在广西区发展步伐缓慢,这与广西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是极不相称的,也满足不了旅游业的需求。其次,酒店的民族文化氛围不足,虽然有些酒店的建筑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或酒店名称以民族酒店命名,吸引了很多游客,但酒店的室内装饰设计、庭院的设计对民族文化的彰显不足。再次,酒店服务缺乏民族特色,酒店员工服饰方面没有少数民族化,酒店员工穿星级酒店标准的工作服。酒店缺乏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的员工,对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节庆、礼仪、宗教没有深刻的理解,使得民族特色度假酒店没办法多样化地展示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顾客也没办法真正体验到酒店的少数民族风情。

4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开发设计措施

4.1酒店建筑设计

酒店的建筑被广泛认为是表现酒店特色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建筑应当反映当地民族的文化。酒店的建筑设计运用富有民族特征的建筑符号来表现文化与传统,使酒店富有人文美,传递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南宁万达茂酒店是以壮族文化为特色的度假酒店,酒店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有着壮族传统建筑的神韵风采。酒店的设计灵感来自传统壮族干栏式民居建筑,设计师从壮族民居建筑中提取了多种元素,如壮族民族建筑的檐口装饰、窗花、连绵起伏的屋面搭配壮族铜鼓图案、壮锦等元素,经过升华优化,运用于酒店设计中,使酒店展现出浓浓的壮族风情。

4.2酒店室内环境设计

酒店室内环境是是游客在旅行中身心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酒店表现民族特色文化营造氛围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可在酒店大厅、客房、走廊等室内空间设计中利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材料、色彩、家具、布艺、灯具、工艺品、装饰挂画来装饰空间,以达到突出主题营造少数民族文化氛围的目的。广西金秀盘王谷深航假日酒店是一座以瑶族文化为主题的五星级度假酒店。酒店曾获“2013中国旅游特色主题酒店top10”殊荣。酒店大厅以瑶族的山、水、鼓、火、图腾犬五大元素为主线贯穿于室内设计中,山水表现“瑶美”,鼓火表现“瑶情”,图腾犬表现“瑶魂”。酒店客房搭配色彩绚丽的瑶族特色的绣花靠枕及饰品,装潢设计尽显当地瑶族文化特色,使顾客在酒店住宿时身临其境体验到瑶族文化的魅力。

4.3酒店休闲娱乐活动

酒店的休闲娱乐活动对于塑造整体形象、提升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舞蹈、戏剧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展现了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和朴实开朗的思想情感。将少数民族歌舞、戏剧融入度假酒店的休闲娱乐项目,是酒店创新经营的途径之一。在壮族特色度假酒店中融入壮族古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绣球舞、捞虾舞、师公舞、竹竿舞等;在侗族特色度假酒店开发侗族大歌、琵琶歌、巫师舞、多耶舞等项目,以及苗族特色度假酒店融入芦笙舞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酒店一隅开辟少数民族乐器讲堂,让顾客体验、了解、学习少数民族乐器的使用与创作,游客可在欣赏和体验民族歌舞中得到快乐的同时也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更直观地了解。

4.4酒店餐饮

饮食是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在旅游中除了希望在大自然风光中可以大饱眼福之外,还希望品尝当地的风味饮食以饱口福。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可以充分反映一个酒店的特色。广西少数民族因其历史传统、地方环境和保健因素,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在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里提供少数民族的食品不仅成为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的途径。如可在壮族特色度假酒店里提供壮族的美食:粽子、五色糯米饭、沙堆、腌酸肉等,在侗族特色度假酒店提供腌鱼、腌肉、糯米饭、油茶等美食,顾客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4.5酒店服务与产品

为顾客提供服务和产品是一个酒店的基本职能。服务是酒店的灵魂,服务员是服务的载体。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的服务应具备民族特色,如酒店的服务员应穿着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服务员应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礼仪、宗教、公共道德有深刻的理解。其次,酒店可结合当地特色为顾客提供相关的服务,如金秀盘王谷深航假日酒店结合瑶族特色为顾客提供瑶族药浴服务。瑶浴是瑶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瑶浴根据其所放药材不同功能也多种多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滋补气血等功效。瑶浴适合旅途劳顿的游客,对消除疲劳有明显的效果。除了此类服务,酒店还可从自身优势出发为顾客开发一些纪念产品如民族刺绣和银饰、印染扎染的布艺品等,从细节体现出民族风情,使顾客获得美好的旅游回忆。

5结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文化旅游大省,应结合本土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度假酒店,在为游客营造特色住宿环境、提供特色饮食与服务的同时,传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和提升酒店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广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乃昌.岭南文化的起源与壮族经济史――壮族经济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10(03):74―79.

[2]覃伟华.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以广西三月三歌圩节为例[J].市场论坛,2014(12):70-72.

[3]刘正华.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的特色构建研究――以济宁阙里宾舍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0:36.

[4]朱守训.酒店度假村开发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275.

[5]房亮.主题酒店文化氛围营造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32.

[6]韦燕宁,广西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探讨[J].经济研究导论,2012(33):268.

[7]程质彬.贵州苗族文化主题酒店开发设计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4(04):25-28.

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壮族传统元素在主题酒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KY2016YB84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