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管理体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5:20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1

关键词:高校内部管理;权力下移;剑桥大学;学院制;对话沟通;合作决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027-06

目前,高校管理权力下移已成为探索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已拉开了改革序幕,其目标是建构“以院建校”的内部管理新体制。如试点成功,进而全面推进,将带动我国高校治理结构全面而实质的改变。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是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学院制”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之为参照,从学理层面探析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逻辑、目标、问题及其应对思路。

一、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逻辑与目标

在改革动力中,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举措包含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首先,我们从改革的历史逻辑来分析。在建国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借鉴了前苏联的高校管理体制,形成了适应当时历史背景的“校―系―室”三级管理模式,这种在当时高效的管理模式可称为“以校建系”模式,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所带来的招生规模快速扩大、专业结构迅速扩散而发生了改变,进而带动很多高校开始增设“学院”这一组织层级,逐渐形成了“校-院-系”的新管理模式。这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新变化。然而在学院层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旧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传统,加上新的举措涉及各个权力主体的利益关系,院这一级机构没像美国的学院那样从学校一级获得足够的授权,也没能像英国的学部那样从系科那里集中一些权力。”[1]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校级管理中心集权现象依然普遍。学院的建立并没有带来管理过程的新气象,正如以前一样,学校不但要“做蛋糕”、“切蛋糕”而且要“喂蛋糕”。也就是说,学校既要向政府和社会争取资源,又要将这些资源按照学校规划去分配,为院系的运行和发展提供资源;此外,校级管理层还要通过各种方式督促院系用好资源,并检查其成果。这一改革的历史逻辑中包含着改革的内在动力。

其次,我们从改革的理论逻辑来分析。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理念决定了它的改革方式和改革举措。与任何改革一样,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假设前提。其一,校级管理层对院系的控制限制了院系发展,拘束了大学整体竞争力提升,需要借助内部管理权力下移来消解这种负效应。其二,院系能力提升是高校整体治理效能提升的基础,是促进高校成功的路径。因此,高校管理权力下移意味着一些校级层面的权力要下放给院系;校级管理层要“p肥瘦身”,而院系管理层要“健身强体”。

当然,在认识上,对于这样的理论假设,还是存在分歧的。有学者提出:“在大学里容易发现两种重要立场:一是认为所有好的想法都来自大学核心;另一种是认为大学的特性决定了其构思和见解必须来自院系,大学中心的作用仅仅是等待好的想法的出现[2](p93)。这两种立场都毫无疑问会影响高校的改革方式,很自然,占据主导地位的那种立场将影响改革的最终走向。同样,基于这两种立场所带来的改革会导致高校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最终也会影响其管理体制。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者支持后一种想法,认为这种做法的理由是增强一线的管理力量,而不是根据官员的指令行使,但反对者主张,一线人员在全线打散之后的割裂状态是无法对整个管理需求做出妥善反应的。这种管理功能的转移会影响到一所机构面对压力时的灵活应变能力――丧失快速分析的策略性能力[2](p79)。我们认为,高校管理权力下移改革的理论逻辑是合理的,院系必然要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新主体,但改革并不必然导致一线人员的全线打散,目前校院两级的割裂状态恰恰是这一改革的标的之一。

再次,我们从改革的实践逻辑来分析。从改革史来看,上层组织下放权力并以此给下层组织更大的权力,并希望因此增强下层组织的活力是改革的一般方法。权力下移的改革方式已经在大型企业被广泛采用,并产生了很好效果,这一改革效果给予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者以暗示、借鉴、示范和促进,同时,也给改革者以确定信念和信心。此外,改革者的选择还在于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很少涉及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是一种有很大自的改革,这给改革尝试者一种暗示:这样的改革难度相对较小而且容易成功,是少有风险的。因此,很多高校希望对此作出尝试,体现出了改革的热情;在实践意义上,改革的理由和改革的标的是我国高校业已形成的管理体制,而其路径是“通过将集中决策权下放到各个运作单位来恢复组织的生机与活力,”[2](p76)以提升高校的整体治理效能。

总体而言,这一改革的目标是:削减校级层面的决策权,增强校级层面的服务力度,加大院系层面的决策权,增强院系发展的自主性,从而激发大学的发展活力,最终实现“校办院”到“院办校”的转变,改革的具体举措是给钱、给权、给责、增效[3]。高校管理权力下移后院系的权责结构会发生实质性改变,这一改变将集中表现在资源配置权与决策权两方面。

二、剑桥大学传统学院制的优势与特色

剑桥大学的管理模式是学院制,而且是一种有700多年历史、具有深厚传统的学院制。对于剑桥大学的成功,很多人会很自然地想到是它的组织结构在发挥作用,即它的组织优势决定或者带来了这一大学的辉煌成功。确实,学院制是造就剑桥辉煌的重要因素,尽管剑桥的组织结构不是它成功的所有原因。中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一定差异,然而,这一差异不会影响这一优越的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管理权力下移改革的借鉴。总体而言,剑桥大学的学院制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成功学院制发展的关键要素,也就是其传统和优势。

第一,大学与学院拥有清晰的财务关系。正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剑桥大学学院制也不是一次性创建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它的第一座学院彼得豪斯学院创办于1284年,最新的学院是霍默顿学院和鲁滨逊学院,创办于1977年,连接这两个端点所形成的历史就基本勾画了剑桥学院制的形成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剑桥大学的形成历史是理解其学院制的基础,也是分析其学院制的前提。与其他大学不同,剑桥大学的所有院系在建立之初就“受到创立的人永久性的捐赠,包括土地、房屋和钱。”[4]从财务关系看,剑桥大学实际上是众多学院的一个联合体,因为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独立财源和财权,每年须向大学缴纳一定数额的所得税款,富有的学院得多缴一点[5](序p2)。这种清晰的财务关系是剑桥学院制运行的决定性基础,站在这个基础上来理解剑桥大学的学院制及其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学术自治传统,才有可能获得一个稍微正确一点的思路。进一步而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剑桥才形成了一个独立法人联合体的大学,进而形成了学校和学院分立与制衡的自治体制。“学院对大学的正式义务仅止于按照学院的财富比例交一部分给大学,以及在学院内为大学教授等高级教学人员保留一定的院士(即教授)名额”[2](p74)。可见,财务关系清晰是剑桥大学一个重要的管理特点。

第二,大学和学院分工非常明确。剑桥大学及其学院在教学服务范围方面分工明确。剑桥的教授艾伦文特(allenwinter)这样描述:大学要承担设置课程,提供授课,安排考试,授予学位等职责;要提供上课的教室、博物馆以及特殊运动设施。院系负责的范围包括招收本科生,给学生提供住宿,照顾学生,提供小组学习督导,提供宿舍、餐厅、图书馆、专题研讨会教室以及运动设施等[6]。在教师聘任和管理方面,剑桥大学的院士中“只有少数院士由学院支付其薪金,大多数作为由大学聘请的教授、高级讲师或讲师,由大学付给报酬。学院院长一般由院士选举产生。院长和院士们定期在评议厅开会,处理院务”[5](p序p1-2)。从招生范围看,剑桥的每个学院都培养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实就是一个多学科的大学。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曾任剑桥东亚可续市图书馆馆长的李约瑟博士(Dr.Josephneedham)指出:“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体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学有所不同……哲学学院并非专事一系一科,而是兼顾各科各系的学生督导和学生辅导……每个学院由分属不同学系的学生和教授构成,师生朝夕相处,同学相互切磋,从中受到教益,交融和砥砺”。在学生的构成上,“剑桥的每一个学院,都是由学系不同、社会出身不同、政治立场和不同的人混合而成,这些学院将整个剑桥变成了一个奇妙的熔炉”。你和这些人“同窗三年后,如果你还没有确立你的人生道路,那就会令人诧异了”[5](p序p2-3)。

第三,学院是按章程自治的学术共同体。剑桥的大学章程在学校和院系管理层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英王室在1570年颁布了剑桥大学的办学令《伊莉莎白法令》,明确规定大学实行自治[7]。它对剑桥学术共同体的整体性建构、权力义务关系的确定和办事程序的定非常明确,其核心目标是大学自治、学术本位和教授治学。学校章程规定,“学院属于大学,但是不由大学管理,而是个独立自治的团体法人,由院长及院士共同管理。各学院都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章程。学院的章程服从大学章程中的有关规定。学院按照自己的章程行事,未经大学及枢密院同意,学院章程不得改动”[5](p73)。当然,英国王室对学校章程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在处理剑桥大学和剑桥市民的关系上,或者剑桥大学的发展过程中,王室的影响力巨大,一直“不断关照和干预大学的改革”[5](p34),剑桥大学章程的多次修改也与此有重大关系。据考证:《剑桥大学章程》自订立之日起先后经历了七次大规模修改,2012年版的《剑桥大学章程》由章程和条例两大部分组成。除了序言和附录,章程主题部分包括12章……条例共分为15个章节。条例对学术组织的人员组成、职责职能和议事规则等做了进一步的规定[8]。剑桥大学各学院的章程是自治的依据;根据章程规定,院长由教授选举,对学院最终负责,系一级由系主任负责;学院下设机构掌管院系的财务工作,各种委员会为学院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提供保障。

第四,导师制是学院制的核心。导师制是剑桥学院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剑桥大学最根本的特色。学院的学生一般有三个导师指导,包括导师(tutor)、学习指导员(DirectorofStudies)和辅导教师(Supervisor),其中“导师负责对其照料的本科生的福利及纪律负责,对他的发展前途提供参考意见……学习指导员则对其照料的本科生的学术进展负责,对其所学主要课程在学院里的教学安排负责……课程的辅导教师对其进行辅导……每学期终,课程辅导导师将每个学生的进展情况向其导师报告。辅导导师一般每周辅导一次”[5](p80);在教学方式上,“每位导师在一段时期带二至三个学生,言传身教,德智并重,循循善诱”[5](p序p1-2)。尽管这是一种教学成本很高的模式,然而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学关系”[9]。这也说明古老的以传授技能为目的师徒制存在固有而永恒的价值,导师制的设立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培育。

剑桥学院制的形成和运行有历史前提和基础。由于院系众多,成立时间不一,必然造就管理体制的复杂、古老、保守、冲突不断并备受争议。在剑桥大学发展过程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争斗亦非常常见,校级和院系的管理体制也经历过多次改革。诚然,剑桥大学的成功与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财力、优质的生源和卓越的教学密切相关,学院成功的自治亦是其成功的重要一环;但是,是哪种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却很难确定。有研究者提出:“与其说剑桥的成功应归于其优秀的组织结构,还不如说尽管其组织结构问题重重,剑桥仍取得了成功”[2](p74)。这也是一种让人深思的观点。

三、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问题与应对

高校管理权力下移是一种综合性改革,与任何改革一样,必然要面对并应对一些新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而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难以达到改革的目标。

第一,权力下移模式的选择问题。如果将高校管理权力下移视为一个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中权力转移的范围、步骤、速度,包括对所转移权力效果的评估等都需要认真考虑。因为,对这些因素的不同选择会形成不同的权力下移模式。改革过程中,对院系而言,如何顺利“接住”下移的权力,并以此为基础有效使用、稳定运作,进而重塑高校和院系两级管理的流程,提高管理的整体性效率,实现改革的初衷,便是一个巨大而持久的挑战。对于学校而言,无论选择哪种权力下移的模式,改革过程中总要面对和思考这些问题,包括权力下移以后,学校管理部门如何设置,相应人员如何分流?大学和院系的财务系统能否健康运作?院系利益和学校利益如何保持高度一致?学校和院系决策权的边界如何划定,决策冲突发生时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但和高校的发展历史、传统和文化有关,而且和高校类型及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毫无疑问,高校管理权力下移不是制定一个制度或者下达一个命令就能顺利实现的,而是一个不断博弈和完善的过程。改革过程中能否减少或顺利应对新问题,或者变问题为机遇,关键在于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人的态度和能力,取决于改革模式的有效性。为了避免改革过程中众多问题的全面涌现,对每一个高校而言,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权力下移模式就非常关键而且必要。大学内部管理权力下移并不必然形成和确立有效的分权治理模式,因为分权治理模式的有效确立取决于分权的有效性,取决于院系发展与学校发展的整体性,取决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贡献的认可。

第二,“多中心”发展模式的竞争问题。高校管理权力下移,仅仅意味着院系有了自主决策的机会,学院发展的边界得以打破,院系争夺校级层面资源或社会资源更加自由。一般意义上,这也会造成两个层面的结果。一方面,高校管理权力下移后,院系的决策权更主动、更必要、更多、更大,决策结果对院系发展的影响更强、更深、更直接;另一方面,高效、合理、合法的决策会决定各院系的发展速度,也在局部意义上影响高校的整体发展的结构。当然,对院长及系主任而言,其责任更大,角色更加关键。无论如何,高校管理权力下移会形成“多中心”的学校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引导和作用下,一方面,院长和系主任必须科学评鉴教学和科研的成效,正确规划院系的发展,有效执行学校政策,全面考虑学校发展的整体性;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向学校和社会争取资源,并正确高效地使用资源。

院系决策的有效性和竞争的合理性决定了管理的效度。正如夏托克所担心的,如果院系决策不当,“只需几年,该大学就会显露出机构的资源分配转移:从校级中心到院级变为从校级中心到系级。院系资源分配关系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院级的作用和责任,留下一个花销巨大而又极为闲散的院级管理层”[2](p81)。这不仅仅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担忧。此外,最需要担心和解决的问题是,在“多中心”发展模式下,由于院系发展边界的打破,院、系及院与院之间会出现为争夺校级资源而进行的大量竞争。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局面。这些竞争可能是良性的也很可能是恶性的。对于良性竞争学校必须支持,但对于恶性竞争学校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内尽快制止,而且,有效避免恶性竞争是这一改革成功的关键。改革的成功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整体性密切相关。

第三,校级权力的作用效度问题。洛克伍德认为:“单个组织单位对其所作所为负担的责任越多,他们才有可能实践这种责任。在质量控制及每个单位未来的机构评价体制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10]。尽管这一观点明确表明了个体权力和整体责任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以此为依据去进行高校管理权力下移的改革就必然成功。因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一直是发展的主导者。要实现“以院建校”的目标,恰恰相反,必然要使校级层面的组织体系发生根本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以院建校”的管理体制是要削弱校级管理的价值吗?肯定不是。这取决于管理权力下移后校级权力的作用效度。

理论上看来,并不是所有的集权模式都毫无价值。“大学核心层与院系直接联系模式的巨大能量在于使其有效运行的信息交流和网络结构,其决策过程要比其他模式更快捷、更直接,并且能够激发创造力与集体奋斗精神”[2](p93-94)。所以,高校管理权力下移所形成的“以院建校”模式不是要削弱校级层面的管理效度,而恰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校级层面的管理效度。此外,校级层面管理效度的提高要促使全校各院系形成自主决策的体制与有效开展合作,其实这才是改革的初衷。如果没有很好的机制将资源分配权下移给院系,校级层面对资源的管理就不会高效。此外,校级层面在分配资源时得到的批评也很难说不会在院系出现,利益交换、利益争夺、分配思维狭隘、行政干预等现象同样会在院系分配资源时出现。正如否定院系制的倡导者所提出的,“一旦院级掌握了资源分配权,它们就会比大学中心部门更有可能做出狭隘的决策,而不去考虑更广阔的决策层面以及外部环境”[2](p84)。尽管,这可能是一种“合理”猜测,但要避免这种“合理”猜测的出现需要科学的改革和管理。

第四,院系决策的有效性问题。很显然,院系权力扩大后,院长的责任比以前更大,不仅包括打造院系形象、提升学术目标、规划院系战略,而且包括建设学科、发展专业、鉴定教学与学术质量、统筹财务、招生就业、分配经费、m织建设、教师招聘、解聘、晋升、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与学校沟通、筹募经费,等等。面对这些头绪纷呈的问题,学院的决策方式是什么,决策过程中院长和系主任的角色如何把握?院长怎么处理和院系教师的关系?这些问题对各院系而言都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院系决策的有效性决定了“以院建校”模式的有效性,院系的发展同样取决于院系的有效决策。这是考验“以院建校”模式的关键环节。

总体而言,高校管理权力下移过程中,以上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尽管其表现方式会多种多样,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度也直接决定改革的成功程度,同样会考验校院两级管理者的智慧。我们认为,剑桥大学的学院制治理模式可以为应对我国高校管理权力下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管理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其一,建立分工明确的校院责任结构。在管理权力下移后高校和院系的责任结构的建构问题上,剑桥学院的独立法人制度只能借鉴而不可移植。但从剑桥大学的学院制模式可以看出,分工明确是其成功的前提,要做好这一点,取决于高校大学章程对学校和学院权力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彻底地落实大学章程。因此,高校权力下移过程中,明确校院两级的权力结构非常关键。进一步说来,分工明确不但是提高校级权力作用效度的基础,也是影响院系决策有效性的基础;分工明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院系之间和校院两级之间的恶性竞争,为“多中心”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其二,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夏托克指出:大学管理是一个全面整合过程,大学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此,一个弱项会影响大学其他方面的功能。认识到大学管理的整体性是大学成功的关键[2](p195)。我们认为,剑桥大学整体性的成功与大学和学院之间良好的合作有关,这也是我国高校管理权力下移到院系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借鉴的。萨斯克汉那大学(SusquehannaUniversity)的教务长琳达・a・马克米兰(Lindaa.mcmillan)提出了创造更能培养相互信任的工作环境的五条原则:行政透明、相互尊重、分享教育的价值与目的、诚实对话、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11]。很明显,为了保持一所大学的整体性,强控制已不可取,但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则十分关键,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是首选,是有效的“软控制”。因为“成功的大学管理代表的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管理,而是由校级领导核心和各运作单位持续不断地对话的结果,再加上现实实施的技能和追求成功的动力”[2](p202)。

其三,形成整体性合作决策模式。为了消除高校权力下移过程中的问题,建立院系良好的决策模式最为关键。高校权力下移后,校院之间、院系内部和不同院系之间的决策模式应该是合作决策模式。例如,院系领导要把握好其在学术型组织中的角色,树立合作思维,培养合作决策的理念和模式。凡是涉及到院系教师招聘、解聘、续聘、考核、晋升与加薪;课程改革、课程安排、学术政策、学术项目评审;特别是涉及到学科建设、校院系的财务计划、收支平衡和财务管理等重大问题,以合作的态度,与不同的决策角色共同协商必然非常重要。而信任恰恰是合作决策模式有效运作的前提,高校管理权力下移后更需要互相信任的工作环境。有学者提出:在很多时候,“剑桥大学的严重缺陷在于相互猜疑的传统,不然就是中心管理层与院系之间的敌对状态,中心管理层受到忽视并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2](p95)。如果院系之间相互猜疑、校级管理层和院系管理层处于敌对状态是剑桥院系制的阶段性弊端之一,那么,我们也要防止这一状态在高校管理权力下移过程中及改革后出现。因此,整体性的合作决策模式是我们要不断建构的。顺便提及,建立有效的导师制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样非常关键。剑桥大学的导师制既是传统又是特色也是最可能借鉴的教育教学体制,成功的导师制是高校管理权力下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一旦管理权力下移至学院,导师制将成为稳步促进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不可缺少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安娜.英、美、中三国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比较[J].教育导刊,2012,12(上半月):49.

[2][英]迈克尔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复旦大学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院系活力[n].文汇报,2014-11-06.

[4]金耀基.剑桥丝语[m].北京:生活・x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6.

[5]梁丽娟.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a].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序).

[6][英]艾伦・文特.英国剑桥大学的管理及运行机制[J].邵长忠,译.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2):1.

[7]柯文进,刘业进.大学章程起源与演进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5):76.

[8]杨朔镔.剑桥大学章程对学术组织的建构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4(3):55.

[9][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新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小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多层环状功能优化网络化科学化规范化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研究和探索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以提升高等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特别是要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的重点是构建和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整合学校层面的管理,强化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建立多层环状、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向综合支持型转变,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一、建立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目前现有的基本管理模式有三种,即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校—院一系三级管理模式、校—院一系一教研室四级管理模式、混合型管理模式。结合省属本科院校的特点,应建立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办学效益的视角考察,应逐步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中,校长和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全面领导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教务处(部)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二级学院是教学管理实体,具体实施教学管理。教研室为教学基层组织,是学院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支撑点。这一教学管理体制要努力实现三大转变:第一,组织体系高型走向扁平。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跨度,强化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将教学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的组织变成综合支持型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第二,组织结构刚性转向柔性。高等院校组织目标有多样性、模糊性的特点,教学组织结构应从刚性转向柔性化,从等级分明、高度集权、机械式的组织结构模式转化为动态的有机结构模式,形成矩阵式网状结构,以及时对组织目标、机构设置、人员职责进行调整。第三,管理重心合理下移。确定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明确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组织的职责、权力、利益关系,理顺二级学院与学校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配套,以充分调动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目标。(一)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与职责。我国省属普通高院校教学管理一般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通过教务处(部)等职能部门,统一调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对教学工作进行咨询、指导。教务处(部)是校长长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主要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多数教务处(部)在全校教学管理中发挥龙头作用,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动机和动力源。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考虑学校的实际和传统,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应相对分离,协调发展,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教务处(部)作为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在校长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应成为全校教学工作指挥中心和协调中心,成为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结合部。管理职能和服务适当分流,可设置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科、教学质量管理科、教学运行管理科、学籍管理科等4个职能科室,履行管理职能;设置教学评价中心、学务指导中心、注册中心、教材与图书中心、实践教学与培训中心等部门,为服务性机构;同时做为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机构,并指导学校教学督导组、教学信息中心等组织。不另设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处务秘书承担。学校层面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和政策制订、专业和课程评估、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教学建设项目的组织论证和管理、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建设、教学工作调查研究、全校性课程建设与管理等,并提供教学研究、教学实践与师资培训、注册与成绩查询、学务指导、教材和参考书编写与选用等方面的服务。转贴于(二)二级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与职责。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学院教学秘书和教务员组成的教学管理办公室具体组织、与各教研室主任一起实施。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常规性教学运行管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籍管理、学习指导和学业审查等。二、建立“多层环状”教学管理系统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模型出发,完善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多层环状、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通过系统的集成作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反馈功能,强化系一级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和实体特性,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按照教学管理的功能要求,根据控制论的观点,这一教学管理系统应包括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信息反馈等四个子系统。1、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该子系统由决策核心层、咨询层、信息层结构而成,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及各二级学院院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核心层),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进行决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构成咨询层,犹如“外脑”,对教学工作发挥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教学管理机构的信息反馈网络是“神经中枢”,负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2、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该子系统由教务处(部)及其所属职能科室、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组成,是层层递进的决策执行机构。教务处(部)及其所属职能科室是管理职能部门,代表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执行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各学院教学秘书和教务员履行二级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职能;教研室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具体从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管理工作。3、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统。该子系统由管理人员(管理干部、教学督导员、信息员等)、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等)等方面组成,对教学过程、教学状态、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实行动态性的监控,实现由“末端检验或随机性检查”向“教学全过程监控与检查”转变。4、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子系统。该子系统由教学队伍、教学信息中心、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等为主体构成的校内经常性信息反馈网,以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主的社会人才质量需求信息反馈网,以国家教育管理组织和社会评价机构进行的高等院校评价为主的教育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网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提供决策参考。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也要结合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在传统的高等院校管理理念中,比较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将学生放在受支配和管理对象的地位上,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人微言轻学习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对于教师方面,则忽视了教师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采取以行政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方式,不能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在教学管理中,体现教师的管理主体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彦伟.大学应建立以院(系)为中心的管理体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16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3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1.引言

高校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教育的迅猛发展,随着高校扩招和现代办学理念的引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正如众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教授马丁・特罗所说:“由于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这些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了教育部于2005年3月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规定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活动之一的学籍管理也发生了变动,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籍管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当前实行的学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办学需要。如何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工作,使之适应时展客观要求,实现新时期教育目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管理水平,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对高校管理来说,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具体又繁忙复杂的业务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具备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分制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全面推行,学籍管理也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为此,教学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始终把握学籍管理为育人服务的方向,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学籍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因此,本课题对于加强和完善学生的学籍管理,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秩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高校学籍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现阶段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在学籍管理上实行学分制,有些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制。而我校目前实行的是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学籍管理模式,即半学分制。所以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

2.1学籍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为加快学籍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增进管理效率和效益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显然,随着新的形势和要求,目前的学籍管理手段和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管理需要了。网络化信息化学籍管理是新形势下学籍管理的必然趋势。

2.2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滞后。目前高校是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办学模式,很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学籍管理还未从以教务处为主的管理体制中摆脱出来,这样的管理体制没有发挥校院两级部门自主管理优势,任务多,容易出差错,办事效率低。很多老的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办学模式的需要,不利于发挥学生专长,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元化、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需求。

2.3学籍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素质。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岗前专业培训,一些领导干部对学籍管理不够重视,没有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籍管理制定出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绩效核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没有组建合理的管理人才构和稳定的队伍。

3.对策与研究

我从事多年学籍管理,感觉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越来越复杂,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本课题组调查研究本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3.1学籍管理推行真正的学分制。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分制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改革的主流。它改变了过去学年制固定的教学学制模式,有利于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人的能力、兴趣、选择自己学习的课程和实践活动项目。

3.2积极推进学籍管理的校院二级管理。学籍管理决不是教务处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应在校院建立学籍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分院的直接管理作用,建议分院指定专人负责处理本院学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并落实到人。教务处负责制订学籍管理日程和管理规章,分院按既定日程和要求完成管理工作。教务处可以定期组织召开交流会,通报学籍处理的情况和问题,协调工作,统一学籍处理的尺度。

3.3加快学籍管理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提高学籍管理效率。2001年,教育部实行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各高校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已经进入网络化阶段。特别是每年的三大注册: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毕业生学历注册的学籍管理信息化要求各高校必须加强学籍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各高校应当开发合本校实际的学籍管理软件和网络系统,使其必须具备以下四项功能:(1)方便录入和修改数据功能;(2)快速查询功能;(3)较强的数据统计和报表功能;(4)系统网络维护升级功能。这种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上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轻劳动强度、提高管理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使学籍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而我校正在使用中的教务管理系统此四项基本功能都具备,但缺点是系统所使用的专业代码、学位代码等与国家标准代码并不匹配,因此还需改进。

3.4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加强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现代教育对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于高校学籍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熟悉有关学籍管理的政策与法规。高校学籍管理人员应认真研究学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充分的保障。除此之外,还必须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比如完善学生学籍异动(休学,复学,退学,转学,转专业)制度,完善学生学籍基本信息异动手续审批制度,制定新形势下的学历学位资格审查制度等。

4.结论

学籍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必须建立健全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循、有据可依,有一套严密而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形成规划化、网络化、系统化的管理体制。改革传统、滞后的学籍管理制度与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学籍管理制度,采用高效率的学籍管理手段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效益的重要措施。我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体制的对策与研究努力使学籍管理工作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进一步实现高校学籍的规范化、科学化,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碧春.对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宁都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2]熊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几点思考[J].丽水师范学校学报,2002,(6).

[3]张忠斌.目前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3,(9).

[4]魏汝贤.新形势下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若干思考[J].福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3).

[5]范丽萍,黄巨恩.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若干问题思考[J].高教坛,2005,(4).

[6]许莲凤.谈高校学籍管理[J].龙岩学院学报,2005,(5).

[7]刘文奎.论高校学籍管理队伍建设[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05,(4).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4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依法治校,从激励与约束层面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将学生放在学生管理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构建和谐校园。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层次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思想素质也千差万别。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但要关注学生在校的思想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观的渗透性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辅导员要协同班主任教师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如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社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尽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这样,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认知到自身和社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之间的差距,必然会在各科的学习中重点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全方位塑造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提高学生对社会岗位的认知,对于学生的在校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也更便于对在校学生的管理。

2以生为本,依法治校,创建和谐校园

2.1平等和谐,以生为本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将学生放置在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了学生健康的心理成长,辅导员要真正摸清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育教学管理方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生活空间随着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不断拓宽。网络世界以及社会上各种思潮、各种文化知识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要加强引导。

2.2依法治校,创建和谐校园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依法治校,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约束中健康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辅导员要在人文关怀中践行求真务实精神,使学生在团结合作中进行合作竞争。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辅导员一方面要教会学生以法律为依据去解决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学生在科研、创新的氛围中和谐发展,同舟共济,实现团结协作精神的释放。

3关注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激励管理

3.1关注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着抗压能力较差,奋斗目标不够明确,沉迷于网络,无法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等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辅导员要对大学生进行激励管理,改变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逐步在学校的教育引导中完成由学生到工作岗位的过渡,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3.2多种层次的激励管理,激发学生为顺利就业努力完成职业技能训练的决心

对于现代大学生,院校要加强学风建设,这不但表现在学风建设上,更重要的是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辅导员要以生为本,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让大学生安心度过大学生活以及进修学业,让学生感觉到院校对于他们的未来是负责任的。院校要在学生就业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建立学生对就业的信心。另外,教师要让大学生进入到工作场景进行实训训练,让学生在社交需求上更具有归属感,在社会认同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被尊重中逐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在不同的领域中逐步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

4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5

【关键词】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体制问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9-0055-0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许多高校为了克服规模小、学科单一、布局欠佳和重复建设等弊端,采用调整、合并或开设新校区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多校区大学这一新型学校也就随之而产生,陆续出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体制是在继承历史传统、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迄今为止我国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建设和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对于保障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一方面,这套教学管理体制本身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套教学管理体制植根于计划经济的土壤,与变化了的大学内外教学环境不尽适应,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一、现行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一些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突出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多校区大学校一级集权相对较多、院系教学管理自相对不足。换言之,多校区大学的院系在教学管理上存在职责和权力不匹配的问题。因而,院系在教学管理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很多大学的部分院系,多少存在一定程度的“应付”成分。[注1]

1.校部的权力集中

衍生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多校区大学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般大学转变而来的,当前的多校区大学依然呈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某些特征,尤其是“科层制”、“集权制”的管理模式,使大学内部的管理机制缺少应有的活力,使大学基层应有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注2]

具体来讲,我国多校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的权力主要集中于学校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教务处实际上成了全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指挥中心,行使指挥、控制、评价等方面的职权,院系则扮演“业务员”的角色。然而现实情况中,校、院、系三层次的职责范围不甚明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淆和重叠,学校层次对教学管理采取了集权方式,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例如:一些大学的教务处设置有主校区教务办公室这一科室,能够很好的实现校区与校区之间的教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履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职能,但从长远来看,每个校区都有独立的教务处,不但不利于分权管理,反而会造成校部管理机构和人员过多,所以此类组织机构存在的合理性有待考虑,毕竟校区的合并是一个发展方向,而且很多多校区大学已经在向这个趋势靠拢,所以在过渡时期怎样把握教学管理部门的校区服务性职能权限,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再比如一些大学对于教学事务督导和管理的相关职责均有类似的、比较详尽的规定:“国内外、校内外优秀教学示范资料的收集与制作;教学质量检查;各类教学评价;教学计划修订及执行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管理;课程建设与管理;学校选修课管理;课程库与教学计划库管理;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进行教学督导。”像这样带有“监控、管理、监管、督导、评估、评价”的规定还有很多。当然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些有关职责的规定和权限的划分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保障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多校区大学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设置严重忽视了教育管理的服务性,容易使得院系一级管理人员产生消极、依赖甚至抵触的心理,与校级教学管理机构之间彼此失去信任,不利于信息的沟通和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院系的发展。

2.院系缺少教学管理自

多校区大学的院系是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中层和基层管理机构,也是多校区大学实际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实体组织。院系承担着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管理、行政事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任务,发挥着承上启下、政策执行和微观协调等作用。然而一些大学的院系在本科招生、课程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缺少必要的自。院系的职责范围与学校基本相同,其主要职能是在院系内将学校制定的教学政策与计划以及有关要求付诸实施。学校层次几乎掌握了教学管理的全部决策责任,院系承担的只是贯彻执行学校层次的决策,从院系的角度提出咨询建议或反馈意见,缺少决策自。例如:教学科研办公室是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管教学管理事务的科室,在其职能和权限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带有“申报、统计、整理、执行、实施”等有关具体工作的规定,并且因为系一级教学管理机构组织建设的不完善,没有专职的教务管理人员,因此也没有找到明确的职能权限规定。像这样的设置尽管在当下的多校区大学三级教学管理环境下能够比较平稳的运作,但随着教学管理改革和专业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无疑会使院系这二级教育管理机构,尤其是系一级的机构因无权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制定和决策,只是一味地执行而逐渐丧失应有的活力,从而放慢院系的专业发展速度,影响教学管理组织建设的完善。[注3]

二、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从以上两方面问题中不难看出,集权式的教学管理体制,相对于过去大学教育规模较小的情况,可以起到稳定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校区不断增多,这种集权式管理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因此多校区大学对于改革的要求是十分迫切的。

1.校部下放教学管理自

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是一种学术事务管理,注重专业学科的内在规律以及知识的权威性;多校区大学不同于一般大学,存在地理条件上的特殊性。这两点就决定了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适宜采用分权管理,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需要体现分权的理念。

因此,我国多校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坚持这样的发展方向:本科教学工作由集权管理逐步转向分权管理,学校及其职能部门由过程型管理转向目标型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实现本科教学管理重心向下的转移。特别要强调大学教务处等部门对院系的服务和评估的职能。同时,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精简、合并或增设教务处内设机构,加强教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保证全校本科教学工作稳定、高效、灵活地运行。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减、合并教务处的部门,增加或删减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处于新校区发展初期的多校区大学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适当增设科室,处理相关事务。例如:有不少的院一级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上怀有一定的困惑,他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公共课教室安排制度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由于新校区的硬件设备往往比老校区先进和完善,所以各院系在申请需要用到多媒体教室的公共课时有严重的抢占教学资源现象,而校方没有专门协调、解决此类矛盾的专职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科室,导致许多教师在校区之间往返的不便,也无法满足不同院系专业教学的需要。诸如此类问题,校部一是要设立校区教务协调办公室,决不吝啬人力资源,保障有专人专门及时发现、协调、处理、解决问题,给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以及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方便;二是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从机制上让各院系的教学管理行为“有制可依”,尽到良好的指导责任,带动各院系专业平稳和谐的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效仿一些成功的案例,花时间、精力研究制作更加完善的网上教务系统,在增加教学管理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弥补校区教务合作之间距离上的劣势。

再比如一些多校区大学的校级教学管理部门的科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可以合并,有些则可以取消,并对其规章制度加以修改,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校与院系之间教务合作的高效运行。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到,很多院级教学管理人员反映教务处的科室部门职责很繁杂,比如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同一项工作就需要在像教研科、课程管理科、考试评价科、教学质量监控科这样的三、四个科室的管理下去完成,特别是一些分校区的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更是因为手续、流程中个别环节的问题,无奈需要在路途上花费宝贵的时间,使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带来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之间的不满和不信任。针对此类问题,校部首先应当重新调整科室和人员配备,把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合并,如招生办与注册中心、教务科与综合办公室、教学质量监控科与考试评价科、教研科与高教研究科等等,这样不仅能为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方便,实现原先在两三个部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在一个部门就可以解决,还能改变科室之间彼此独立的状况,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缩短各项教务工作的时限,提高校级教学管理机构的整体办公效率;其次,校部还应精简一些以监督、管理、控制、评价为主要职责权限的部门,取消部分科室的监管类职能,这些权限下放给院一级的教学管理机构和人员,打破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建立彼此信赖的教学管理氛围。

2.院系成为教学管理的重心

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个策略就是要将本科教学管理的相应权力下放给各个院系,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运行、学生管理以及相应的人事、财务等方面,赋予院系更多的自主决策和调控权,使其在本科教学工作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当然在各个学院下属的系是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明确其教学管理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也十分重要,其基本职能应当是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学科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在学院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提出教学计划、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注4]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将校一级的教学管理机构的一些权力大胆地移交给各院系,院级教学管理机构要担起与教学管理工作相关的所有监督、评价、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可以体现在院教学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中。如:增加院教学科研办对各系教学质量的监管职能,对各系专业考试的评价职能等,赋予主管教学的院长或副院长对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师进修、访问学者申报、人事变动、科研项目立项审批权,以及学术会议召开的决策权和相关财权;其次,要加强系一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建设,有条件的可以给各系配备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或教务人员,从事日常的教学管理事务,接替系主任的部分具体工作,执行院一级教学管理机构下达的任务,尽量避免出现专业、科研、教务系主任“一人扛”的问题和找专职教师或学生无偿帮忙的“抓壮丁”现象,把系主任从纷繁的教学管理事务中彻底解放出来,减轻其工作压力,并还给教师应有的自由,也为学生创造安宁的学习环境。为了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恢复专业教研室或专家组等机构的设置,帮助系主任安排好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选定等学术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从各专业教师中选拔,不要求做专职行政工作。

当然,这样推行改革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难,比如机构重组后人员的调动、新增教学管理人员是兼职还是专职、校院之间职责权限能否成功过渡等等。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潜在的困难就拒绝改革,怀疑改革,毕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新的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在实际操作中即便是遇到了问题也要以现有的能力,依据现实情况努力克服困难。比如各系教学管理专职人员的聘任,如果没有条件,可以适当精简院一级的教学管理人员配置,调动两到三人到各系任职。因为在系教学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后,院一级教学管理机构的具体工作也相应地平分给各系,院级部门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员,而把熟悉此类工作的该部分人员合理地分派到各系,刚好能够解决系教学管理部门专职人员的空缺问题,而且变动人员的行政职务也不会因此而降低,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新的环境,与新领导和同事搞好团结,做好基层工作。所以,凡是问题必然有解决方案,只要广大的教学管理工作者肯花时间,肯下功夫,困难定能迎刃而解。

总之,扩大院系的教学管理自,使其成为本级教学管理的中心,对于推动学科和专业的教学改革,挖掘各院系的潜在能量,增强教学管理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分权管理”,要求院系迅速转变自身角色,切实履行相应的职责,用好、用足、用活学校赋予的权力,创造性地开展本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并且通过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等,确保多校区大学本级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注5]

注释

1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大学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2)

2王大中.为开创21世纪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新局面而努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1)

3曾多运.试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5(03)

4冯向东.论并校中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02)

5刘海波、谢仁业.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1(08)

参考文献

1曾多运.试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5(03)

2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大学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2)

3冯向东.论并校中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02)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6

一、高校学生工作规范化的含义及研究的意义

高校学生工作规范化是高校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综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服务活动,逐步实现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工作评价和工作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开展学生工作规范化研究,对高校学生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学生工作机构,明确岗位工作职责,科学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是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规范化理论的发展。将规范化的相关理论运用到高校学生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把学生工作提升到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平,为探索和创新适合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规范化的实践,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引。

三是有利于高校各层次学生工作者素质的提升。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学生工作规范化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工作者需要加强规范化意识,必须学会应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科学的教育和管理理论,认识和掌握学生工作的内在规律,掌握现代化的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务方法。

四是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实际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内部工作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促进人才培养。通过高校学生工作规范化问题研究,可以找准改进和发展的方向,明确工作流程和程序,进而使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学生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学生工作规范化的目标制定

(一)工作目标与目标管理理论

工作目标是工作目的的具体化,是工作主体依据组织的性质、要求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所确定出的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应达到的预期结果。目标管理是把组织的任务、目的转化,通过目标对所属部门和成员进行量化的可控的有效管理,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并达到预期的目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也对目标管理概念进行了阐释,其基本内涵是通过设置目标来激励人们的动机,引导人们的行为,目标的实现可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与期望,还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一旦确定管理目标,则整个管理系统就有了运转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就要围绕这一目标逐渐展开对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协调。

因此,工作目标的科学性将直接决定系统运行的过程及结果,工作目标是否科学的关键因素则受制于制定者的素质、目标是否符合规律的运行以及执行者的落实效能等因素。

(二)高校学生工作目标的制定

首先,工作目标的制定要有科学性。其依据是科学预测,科学预测如果出现问题,所确定的工作目标的方向将是不符合实际的,后续的工作落实就有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混乱。例如:就大学生培养目标来说,应该根据大学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点等合理制定好大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包括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各个方面,以便于教师的培养和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其次,目标制定难易要适度。所谓适度,就是指实现目标的难度指标难易适合,以能够恰当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积极开展工作为准则。在学生工作中,管理者要实施目标管理就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度目标。学生工作目标要尽可能制定得合理和可行,这样才能够保证对目标执行过程的有效指导以及对其结果的准确量化评估。例如:每个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生源质量等合理定位学生的宏观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型高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要有所区分。每个具体高校又要根据大学生的所在年级、学习状况、自身特点等制定不同群体的要求不同的培养目标。

再次,制定目标要具有超前性。目标虽然不能预测未来,但科学合理的目标却能为工作的开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工作的目标,提前为学生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例如:大学对辅导员的发展规划就要有前瞻性,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因此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就必须予以超前性的明确,这样才能稳定辅导员队伍。

最后,制定目标要具有平衡性。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平衡:一是保持长远目标与当前目标之间的平衡,二是整体目标下子目标之间的平衡,三是要保持目标内部的协调与变化的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平衡性是目标合理性的前提,是目标贯彻落实的保障。例如:高校在制定辅导员考核政策的过程中,要注意辅导员各项工作的平衡考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组织发展、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任命和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都要全面考虑。

(三)高校学生工作目标的管控

制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管理控制,决定着目标能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因此目标管理的意义十分重要。目标的管理过程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随着工作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主动调整和完善。对高校学生工作来说,目标的管理控制措施主要有指导要求、落实调整、监督检查、总结反馈和表彰批评等。

首先,要明确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以及权利、义务等。每学年初学校最好都要进行部门、岗位任期目标或工作职责责任状的签订,以强化工作目标。

其次,要将各层管理者的作用发挥好,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沟通和个人交流,使各方参与人员都能在和谐、团结的氛围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了共同目标任务的完成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再次,要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学术报告会、案例分析会、工作技巧培训会和工作交流沙龙等,以此来加强交流和互动。

最后,要时刻关注、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建立反馈与评价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避免目标与现实脱节,以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能,最终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7

学校的核心功能是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学校根据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需求、学生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国家教育方针与法令法规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它包括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管理机制等部分。这些办学理念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行为,远期发展规划如何转化为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关键要建立科学的目标计划体系。全面目标计划体系将学校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据此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直到具体岗位与个人。各层面的目标具体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工作计划分层制定,分层审批,分层管理。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全面目标计划体系与传统的计划管理相比,其创新表现:

(1)多维测定,使目标更具客观性、可操作性。学校各项目标是建立在对上一学年质量、团队素质、综合效益的比较,部门之间质量、效益的比较,与同业之间的比较,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数据和情况认真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

(2)学校内各级各类人员都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学校总目标和上一级的目标确定本岗目标。

(3)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全面而具体,目标涉及学校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如在校生巩固率指标,学生家长满意率指标,中考指标,高考指标,德育指标,各年级素质教育指标,学生安全指标,教职工队伍建设指标,后勤服务工作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

(4)目标时时处于受控状态。一是对目标的制定进行评审,确保总目标的可操作性并能有效分解到部门和个人;二是对目标的实施进行监控,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达成的趋势,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目标的达成;三是对目标的达成进行验收。学校所有人员都要参与管理并以目标来指导行为。学校各项工作、各部门、各岗位、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过程,都处于目标计划的指导之下。

二、质量管理体系

目标计划体系建立之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组织精细、严谨、扎实的管理活动,引导教职工将目标落到实处,落到管理的全过程,而不是将目标束之高阁或秋后算帐。为此,学校需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英文首个字母的缩写,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总称。我国在1992年正式采用了iSo9000族标准,大量应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

iSo9000的本质是:建立一个保证及提高质量的系统的管理体系,明确保证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一个组织的各个管理环节的有效控制,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以扎实有效的过程管理,确保目标的达成。

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应用iSo9000尚无先例的情况下,我们借鉴其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结合教育行业和学校管理的特点,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建立起了适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重大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教育思想观念。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1)建立起“教育是服务”的管理机制。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传统的受教育者学生及其家长、社会成为“消费者”,学校的教职工成为内部“消费者”。学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及其和谐成为满足外部消费者需求的保证。在这样的视点下,学校关注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与需求成为必须,学校对消费者是一种服务关系成为必然。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成为学校的核心功能得到了确立。学生是学校的第一类消费者,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信誉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多元需求成为学校工作的聚焦点,受到全面的关注。这一管理体制的确立规范了学校、教师的教育服务行为。在教育教学、后勤等各项管理中,对如何确保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基本要求,建立了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把学生、家长满意度作为衡量学校管理业绩和各级各类人员业绩的关键指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的强调。

(2)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在全面关注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并使其确保得到落实的同时,注重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在要求教职工努力达到体系中基本标准的同时,以制度鼓励全员创新、创造性工作,不断超越体系的要求,只有做得更好,而没有最好。

(3)坚持全面、全员、全程管理。一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紧扣教育教学这一学校的中心工作,将凡是影响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基本实现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以此为前提,将质量管理的重点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以及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倾斜。二是把学校各级、各类人员都做为“服务网”、“质量链”中的一环,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配合。同时强化全员的教育与培训,使学校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有强烈的消费者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抓好过程管理。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注意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4)规范了对制度本身的管理。对各种文件的制定、审批、修改、印制、发放、保管、回收、销毁等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保障了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完整性、严肃性。

(5)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具体,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强。从校长直至每一个员工的岗位职责都建立了文件,使不同岗位人员都清楚有哪些职责和基本工作要求。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的流程,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工作规范。新入校的干部和教师通过学习、培训,能在短期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

(6)充分发挥了纠正与预防的功能。通过事前的预防,过程的检查,事后的及时纠正等一系列制度,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学校管理不断持续提升。如通过强化学生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护导措施、安全教育措施、防火防爆防中毒措施、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等,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又如通过家校的沟通管理,既保障了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学校发展状况,又保障了家长的意见能及时反馈到学校,得到及时解决,密切了家校关系。

(7)强化了监督机制。通过内部质量审核,以科学有效的检查原则、方法、步骤等,体现了检查的客观性。平时抽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加强了对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建立体系后申请认证,外部检查机构必须对学校进行系统全面的评审,通过认证后每个学期来学校进行评审,若评审不合格,将被取消认证资格。这种外部驱动机制解决了“自己的刀不能削自己的把”的问题。既加大了监督的力度,又增强了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

三、全员业绩考核体系

学校两支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学校建设的根本,建立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质量的过程管理,从过程上保障了质量,但没能有效地解决管理中第一要素“人”的科学管理、评价与激励,这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所在。我们吸取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创建了全员业绩考评体系(tip考核体系)。从对象上分,其包括团队考核、个人考核。从考核模块上分,包括过程质量、业绩、职能素质与表现考核。

该体系与传统的考核制度相比,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

(1)用系统的方法使人与事复合。传统的考核管人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人事部门,管事的权力则分散于各学部领导身上,致使考核资讯相互脱节,学部和人事部门均难以获得全面、完整的资讯,导致考核结果往往片面、主观。

(2)用联系的方法使团队、个人、业绩成为整体。形成个人à团队à学校,紧紧围绕质量、效益的价值、利益导向,培养团队精神,凝聚整体发展意识。

(3)用评价链贯通目标à过程à结果,保障目标的实现。

(4)用工作行为的过程,职能素质、能力表现,业绩的统一,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增值、创值,使学校目标的可持续性提升更具保障。

(5)用激励的机制,引导教职工发挥潜能,超越现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创造。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实践;应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实践教学日益成为各大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为基本目的所实施的各种教学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图稿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逐渐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遇到了难于突破的瓶颈,必须通过不断地创新研究与实践应用来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有待完善

当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仍然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高素质的人才,通常需要借助实践平台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带到社会,较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尽管目的与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不尽如意。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与实践教学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大高校教学中,课程依然遵照“公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三段式模式,课堂教学更加偏重于理论讲授,不利于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尤其在文科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二)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活动也会相应有所不同,以致于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尽管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不可能形成将管理模一直和模式统一化和规范化,但应当结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模式,有助于按照模式的大致步骤和原则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就目前各大高校情况来看,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仍然不能做到这一点。

从另一角度考虑,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具有相当大的距离。校企办学作为实践教学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教学经费投入较少、实习单位联系不密切、思想方面不够重视,以致于校企办学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有效性。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我们不得不将其与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联系在一起。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实践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三)缺少优秀的师资队伍

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想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不能缺少优秀的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相关活动的开展,需要社会企业单位支持,也需要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应用强的指导老师。这样,教师才能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带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然而,各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仍然以教研型教师为主,教师多从事于教学研究,忽视实践方面的研究,导致自身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实践

面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结合国内外实践教学发展成果和趋势,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创新。素质教学改革以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宗旨,但是在具体实践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并没有形成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能满足实践教学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或运行机制。只有构建出与实践教学真正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效果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为了使实践教学管理一直满足于实践教学的需求,真正实现教学宗旨与目标,本文提出了以下创新意见。

(一)结合国内外实践教学成果,吸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与国外一些高校相比,实践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不够深入。只是一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得到切实地落实,课堂教学也是多以理论为主。通常我们认为美国一些西方国家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相对较强一些,我们国家学生的思想则相对固化一些。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现象,固然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系,但与先进和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道路上应当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和科学的经验。当然,并不是完全地照搬照套,必须做到弃之糟粕取之精华,才能真正将这些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们所用。

当前,我们国家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理念正是向西方国家借鉴、学习的最佳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将传统的“教本位”变为“学本位”、“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展开应当更加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多进行实验课、开展一些竞赛活动等。

(二)综合考虑我国教学环境实际情况,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另外角度思考实践教学,改变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不是对过去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一种否定。因此,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完全摒弃以往教学模式的优势,坚持一直有价值的管理内容。另外,每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环境,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的教学环境。在做到与之俱进的同时,还要考虑我国教学的实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使其满足各大高校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抓住实践教学重点,创新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运行机制

实践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有效实现这个目标,应当紧随目标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管理体制或运行机制,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例如,可以根据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某一专业的特点成立实践教学部,用以管理实践教学的有关活动和内容。实践教学部应当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直属于院领导,且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主要承担实践教学、培训、职业认证等各项工作。同时,还要配备从事实践教学、职业鉴定、职业培训的教师和其他人员,其中不能缺少重要的教学设备。

对于实践教学部来讲,其工作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设实践基地,既包括实验实训室,也包括企业实习单位。倘若建设实验实训室,就需要采用项目管理制、确定项目负责人、编写项目建设方案,由实践教学部组织相关单位评审建设方案等。其中,还要选用适合专业教学特点的实验实训设备,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作用;对于企业实习单位来讲,学院和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简单说,企业不仅是学生实习单位,还可以参与学院研讨课程内容、研究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等,使实践教学更加满足社会、企业单位的需求。

(四)加强实践教学成果监督与评价机制建设

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才是根本。为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当建立相应的教学成果监督与评价机制。有助于通过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预测、考察、追踪和控制实践教学因素,及时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有效改善,使实践教学达到最优化状态。

实践教学成果监督与评价机制的考核指标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是否符合专业特色;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教学是否满足每次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指导是否到位;学生是否掌握一种或几种实践操作技能;等等。通过这些因素的考察,合理评判实践教学的效果,根据结果对实践教学做出适当地调整,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大力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学教师,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老师

教师做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在实践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毕竟没有真正地走入社会,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科学的指导,尤其在实习期间。为了改变高校多是教研型教师的现状,应当十分注重实践教师的建设问题,加大对实践教师培养和引起力度,优化教师结构。另外,实践教师还应具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各司其职、各管其位,有效完成实践教学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学改革浪潮中,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为了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出自身的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当前实践教学正处于瓶颈期,管理体制或运行机制方面村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高校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改进和创新。除了文中提出的建议,还需要不断在思想观念方面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全面、系统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玲.树立能力本位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职教论坛.2005.(09).

[2]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01).

[3]纪淑娟,刘玲,魏宝东.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4]李桂芳,杨晓献,孙辉.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7.(33).

[5]李欣,宋立军,庄树范.关于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若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04).

[6]谢旭阳,胡兴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06).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9

要办好一所高质量、现代化的学校,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必备条件。把人、财、物、事、时间、空间和信息等管理要素科学有效地整合、组织、管控与调度,发挥其最大效能,让人尽其能、财尽其效、物尽其用,这是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和规范管理的根本目标,也是对管理者智慧和能力的深度考验。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我校始终把规范管理作为立校之本和治校之策,坚持理性思考、公平环境、规范执行、人文激励的工作原则,努力建构一个规范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管理,用管理推动发展。

一、制度建设是科学规范管理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一流的学校必定有一流的规范化管理作为支撑。管理制度是具有强制力、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治校之“法”,是实现规范管理的基础和保证,可以为全校师生员工更好地指明方向、统一思想、确定目标和规范行为。

1.管理制度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深刻诠释

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和统帅,办学思想的实践与达成是学校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办学思想是高度抽象和浓缩的学校精神,必须分解和细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目标,才更具有操作性,通过一个一个的具体目标来达成办学思想是学校管理的特征,而管理制度正是实现每一个目标的有力武器,没有管理制度作为依托,学校思想一定会陷入无序性、随意性的混乱局面。

管理制度是贯彻落实办学思想的具体表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有什么样的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制度本身就是办学思想的具体化,是办学思想的深刻诠释。我校提出“星光灿烂·卓越人生”的办学思想和“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校训,确定了“规范管理·文化育人”的行动纲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中心,两条路线,三个思想,四个特色工程,六个治校策略”的办学方略。这些思想和理念都比较笼统和抽象,在办学过程中,我校把办学思想最大限度地细化为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再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固定下来,系统地将学校工作全方位纳入管理视线,并不断进行实践、深化和发展,这才能使办学思想得到更好的彰显、传承和发展,最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

2.管理制度是规范办学过程的行为准则

学校管理是一个庞大、繁杂的工程,涉及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管理者不可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只有通过制度,才能把庞大繁杂的管理工程纳入规范化轨道,特别是大型学校,制度建设更为重要,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管理的成败。有了规范的制度,才能使学校管理的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任务更具体、措施更有力;有了规范的制度,才能使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受到有效的制约,每个人才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思想和行动才能更好地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

在管理过程中,我校非常重视用各种制度来规范师生行为。为规范教师出勤、坐班行为,制定了“教师考勤管理意见”和“教师签到坐班制度”;为规范教育教学常规,制定了“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考核意见”;为加强作风建设,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纳入监管视线,制定了“教师教育教学责任行为处理办法”;为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管理办法”;为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制定了“教师教育教学成长和发展业绩管理意见”和“骨干教师管理意见”;为加强后勤管理,制定了“学校财产、财务管理制度”;为规范学生行为,制定了“学生一日长常规”;为规范学生集队集会和卫生行为,制定了“集队集会专项整治方案”和“卫生专项整治方案”等。总之,一系列制度的出台,让学校管理走上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师生行为更加规范和优化。当然,制度建设必须考虑学校管理的实际,制度要适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制度泛滥,师生动辄得咎,管理工作必然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师生陷入桎梏而无所适从。

3.管理制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追求教育公平是打造良好管理环境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是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动力源泉,而管理制度正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对师生的管理、考核、评价和奖惩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只有确立“用制度管理,用规则说话”的观念,确保在学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但让制度制约被管理者,更要让制度约束管理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才能落实从人治到法治的转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我校一直致力于公正、公平的管理环境的创建,努力让每一位教师得到公正、公平的评价是学校的工作追求。为处理好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教育质量提升、评优选先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方案”“教师绩效工资管理考核工作意见书”“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考核意见”“教师评优选先工作方案”“校务公开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行为,把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作为评价的核心依据,尽可能减少和防止各种因素对考核评价的影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利益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管理评价风气:同时,要深刻理解制度建设的本质,制度建设不能以“管、卡、压”为基本准则,而要把最大限度地推动师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教育环境,发挥制度建设的正能量。

4.管理制度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力武器

质量在于管理,管理依靠制度。办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要解决办学质量提升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而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可以维护学校良好的工作秩序、科学配置教育资源、规范师生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创建优质的教育环境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升。

管理制度还是打造学校特色的基础和保障。制度本身就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容,一个个性鲜明、科学实效的管理制度本身就是学校特色,因为每一个制度的出台都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现实性、科学性、实效性和独特性。学校特色创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需要一系列的理论论证和行为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稳定完整的制度体系能为学校特色创建保驾护航。十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学校特色的打造,着力实施了“星级评价”“文化环境”“校本科研”“五名一语”“体育艺术”等一系列特色工程,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制度、方案和操作模式,使学校特色创建更有约束力和稳定性,保证了创建方向准确、任务清晰、过程实效和传承发展,以学校特色创建为载体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二、规范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是规范管理的关键

“过程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制订制度需要智慧,而执行制度更需要大智慧,建立全员、全程、全面的过程管理运行机制,营造科学、民主、实效的管理环境,是规范管理的核心任务和基本标志。规范的执行机制保证了制度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它是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没有科学、规范的制度执行机制,制度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制度的实施才是规范管理的核心,能否规范高效地执行各项制度,是制度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1.建立各种制度实施的行动监管网络

每一个制度的执行,都要做到监管“部门、人员、标准、责任”四个落实,真正实现精细化分工,规范化执法。著名的“木桶理论”说得很明白,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学校的管理同样如此,我们要把管理重点和精力放在主要矛盾上。我一直认为,制度制定的作用更多是为了管控少数行为不规范者,用以建立良性管理环境,张扬学校管理的正气。

2.坚持“实”“细”“公”的行动管控原则

“实”是务实和落实,制度一经出台必须要求一致,扎实施行,全力落实,不能一会紧一会松;“细”是细节和细心,制度的实施要注重过程和细节,善于在细节上发现问题,善于处理细节问题,同时要细心观察,及时反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公”是公正、公平、公开,这是规范管理的必要条件,只要在学校发展“公”的立场,实施规范管理“公”的行为,再大的矛盾都会妥善解决,这样的行动监管也会得到教师的拥戴。当然,规范不是机械,规范应是科学和人文的有机结合,在规范中体现科学和人文精神是规范管理的理想境界。

3.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制定制度的意义在于执行,管理与被管理永远是一对矛盾,执行制度、化解矛盾、推动发展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一是高度关注制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实效性,让教职工充分参与制度制订,真正产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共鸣,变“让我做”为“我要做”,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二是加强过程监督,打造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要切实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目标,严格工作要求,坚持雷厉风行,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防止推诿扯皮,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同时,把刚性纪律与人文关注相结合,减少制度执行的机械性,疏导制度执行的抵触情绪。三是增强管理者的示范力。管理示范力具有鲜明的导向、引领和带动作用,在执行制度上,管理者要率先垂范,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行动先于群众,标准高于群众,要求严于群众,不讲特殊、不搞特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管理的权威性。

4.重视制度执行的总结反思

强调制度执行的全员性、一致性、长期性,严格兑现制度的同时,要随时督查、反馈、评价制度执行情况,不断进行总结、反思、整改和修订,让制度为管理注入活力。制度永远是运动的,每一个制度只能满足特定的管理环境和要求,一定要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制度,要根据管理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度,用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才能使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学校的管理体制篇10

关键词:广西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管理体制

1.引言

高校学生体育协会是指高校在读学生自愿组成,自主管理,为实现共同意愿,按其章程以体育运动为活动形式、以提高个人运动技能和业务能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学生群体。作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其在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和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管理体制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因此,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决定了学生体育协会能否得到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西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管理体制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检索和查阅了我国相关书籍和刊物,对广西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管理体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场地器材、活动内容及方式是学校体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健全学生身边的组织机构,建设好学生身边的场地器材,组织好学生活动是构建学校体育服务体系的三个基本环节。高校体育协会是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高校体育协会的组织机构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的高校体育协会组织机构都是采用“院、校负责人(部门)—各协会(小组)—成员”的三级制,其从属于校团委下属的学生会——校学生会体育部,而仅仅在业务上得到体育部门的间接指导,得不到体育部门在训练和组织活动上的直接指导。另外,自发性的高校体育协会组织的各种日常性体育活动主要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就使得体育活动范围、内容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锻炼身体的效果。

3.2管理模式。

广西高校体育协会的管理模式的情况是:48%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会体育部—协会”的管理模式,40%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协会”的管理模式,4%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公体部—协会”的管理模式,还有8%的高校对体育协会的管理采用其他的管理模式。

3.3登记注册

登记注册制度是协会成员参与协会活动的客观记载,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协会成员活动的基本状况。1998年出台的《社团管理登记条例》第三条明文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广西高校体育协会登记注册主要在两个部门办理:一个是“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部”,一个是“团委、学工处(部)”。目前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每年学校都向团委、学工处(部)拨发一部分资金用于学生的课外活动,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用于体育课外活动。体育协会在这里注册可以得到一些活动经费,因此自发性体育协会大部分在团委和学工处(部)进行登记注册。二是由于体育部门掌握着更多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权。体育部门有更多的体育管理人才和裁判队伍,因此更加熟悉各种体育比赛的规则、法规。学生在体育部门注册并接受其管理,则能够得到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加公平的比赛环境及更低的活动成本。因此,有部分体育协会选择在“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部”登记注册。

3.4组织章程

组织章程“是指经过社团成员共同认可的关于该社团宗旨、活动准则和治理结构等,并由会员共同遵守的规则”。高校体育协会的组织章程是保障其规范发展的法律性文件,是约束体育协会成员行为规范的有效方式。

广西高校体育协会成员认为自己参加的体育协会“有成文的协会章程、规定或其他相应的规定”的占51.16%;“没有制定组织章程”的占16.44%;“无成文章程和规定,但有口头或约定成俗的规定”占25.23%;其他的占7.18%。

由于高校体育协会成员的参与带有自愿性,因此流动性相对较大,管理比较松散,“有成文的协会章程、规定或其他相应的规定”的协会组织占调查对象数量的一半以上。约四分之一的协会组织只是有口头或约定俗成的规定。还有一部分没有组织章程。这说明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3.5审批制度

《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方进行登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广西高校体育协会成立时的审批情况是:40%的学校体育协会成立时在“校团委”审批,60%的学校体育协会成立时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审批。这说明目前广西高校体育协会成立时的审批部门不统一。

3.6民主化程度

高校体育协会组织对开展体育活动决策方式客观反映了体育协会组织管理的民主化程度。体育协会组织内部的重大事件或一般性事务的决策方式是由个人决定还是集体决定,表明协会组织民主化的程度。

在调查的对象当中,有34.72%成员认为自己参加的协会组织的决策方式是由协会全体成员协商决定协会的重要事务;有45.14%的成员认为体育协会的重大事务由主要负责人协商决定;有14.12%的成员认为由负责人决定;有6.02%采用其他方式。表明由主要负责人协商决定或由负责人个人决定的接近60%,这说明广西高校体育协会的民主化程度不高,这种方式缺乏民主决策的氛围会降低决策的正确性和代表性,不利于协会的稳定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组织机构都采用“院、校负责人(部门)—各协会(小组)—成员”的三级制;其管理模式为“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协会”或“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会体育部—协会”;成立时需在“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部”或在“团委、学工处(部)”登记注册。

4.1.2高校体育协会内部大部分“无成文章程和规定,但有口头或约定成俗的规定”、少部分“有成文的协会章程、规定或其他相应的规定”;高校体育协会的民主化程度不高,但已经有了一定的民主基础。

4.2建议

4.2.1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协会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体育协会要发展首先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否则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效。因此,各高校本身要做到与时俱进,抛弃对高校体育协会认识的旧观念,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在管理和经营高校体育协会的成功经验,在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协会的作用与地位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加强对高校体育协会的支持和扶助。

4.2.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协会的法制化水平。

学校主管部门要制定专门的协会管理制度来指导和规范活动的运行。各个体育协会都必须有自己专门的运行机制,包括宗旨、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奖惩制度、选举制度、考核制度、会员制度等。在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下,体育协会才有“章”可循,才能保证体育协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才能使协会的法制化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健.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的管理和发展策略研究[a].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