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5:57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

健康教育是通过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2],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3]。

我国的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受“以疾病为中心”传统护理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和技术操作。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促进健康的卫生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临床护理的理念转变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通过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自觉进行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因此,在临床护理上,健康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1健康教育的概念

wHo第三十六届大会对健康教育的定义:健康教育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并知道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国内医学学者对其定义为: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教育的对象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所有住院患者和患者家属,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轻症患者,其本人是接受健康教育的直接接受者[5];对于急重患者,家属是其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也将他们作为健康教育的对象。

3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方法

3.1教育前的评估在健康教育中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年龄,采用适当的语言,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文明礼貌的态度同患者沟通,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打下良好的交流基础,做出自立能力、心理状态、健康意识等评估内容,以便完成针对性指导。

3.2入院时的健康教育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是顺利完成健康教育的主要环节,新入院的患者希望得到关注和及时的治疗护理,这时是实施系统教育的好时机[6]。

患者入院时的宣传与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主要内容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人员介绍(主治医生、护士及各项护理工作的安排)等,医院环境、设施介绍、安全告知、授权等。通过交流安慰患者不要过分紧张,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的措施,使患者尽快消除或减弱不利因素,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

3.3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住院期间的宣教是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患者住院,一切治疗护理工作开始,同患者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时,尽量使用安慰、鼓励性语言。

在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前,及时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消除其对治疗过程的恐惧感;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名称、发病原因及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详细介绍治疗护理要点;进行药理知识宣教,使患者弄清药物治疗的目的,放心接受治疗;配合饮食知识宣教,讲解合理饮食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

3.4出院的健康教育出院时的宣教是健康教育的总结,临床患者恢复健康后,给予出院指导,告知办理出院手续与方法及需要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复诊的时间、内容、目的,所服药物的名称、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病情观察和预防复发的措施。

出院后的宣教是健康教育的延续,电话随访出院患者,用药指导、疾病恢复情况、提醒复诊时间等。

3.5心理健康教育身体上的疾病也可以转化为心理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其知道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克服、消除不健康心理状况,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住院患者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观察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安心住院接受治疗。可以采取个别谈心或者集体座谈,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鼓励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疾病,减轻心理负担和顾虑。

4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意义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医院是医疗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构,在健康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有利条件,在临床护理方面,住院患者有时间也愿意接受健康教育[7,8]。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医院来说,通过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护患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消除了紧张心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也促进了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提高临床护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9-11]。同时对改善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从患者的角度来讲,通过具体的健康教育,增进了护患感情,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感觉自己被认识、被重视。有效的调动了患者应对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排除不良因素,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痊愈。

5小结

通过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将其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使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护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健康教育方法,才能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进行。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教育意识,健康教育要努力做到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使现代型的临床护理模式得到根本改观。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2]朱立英,辛超英.在实施病人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79.

[3]屈卓军,刘静莉.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工程,2012,31(7):250.

[4]尹兰荣,尹利军.护理健康教育的技术与手段.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395.

[5]舒登芝.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5):458.

[6]张波.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6):734-736.

[7]李艳华.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4):149.

[8]杨素玉,张天美.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现代护理,2009,12(6):93.

[9]陈敏章.中国实用卫生事业管理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2

 

 关键词:护理告知;护理工作;临床意义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对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问题有了更新的要求[l]。为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根据我院病区的护理特点,实施了护理告知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程序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而且充分尊重了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缩短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床位120张,护理人员47人,年龄在19~47岁之间。其中,主管护师为9人,护理师为28人,护士为10人;本科学历者有10人,大专学历者有21人,中专学历者有8人;最长工龄为25年,最短为1年;1~5年的护士有15人,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的40%。

       1.2方法

       1.2.1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 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刑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每年进行1次法律知识的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上岗。

       1.2.2建立合理规范合理的告知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制定能保证医疗护理知情权得到落实的制度。

       1.2.3制定完善的护理服务流程规范 如入院流程、手术病人流程、危重病人流程等,科护长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告知内容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从而使告知程序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  明确护理告知的内容

       2.1入院时的告知内容 患者入院时,首先由接诊护士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告知,如介绍病区环境及住院须知,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及科主任查房时间;介绍治疗、作息、探视、就餐时间。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耐心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询问,把相关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并得到患者的同意后方可执行。

       2.2公示告知 其优点是具有广而告之的作用,可以减少部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如医院简介、就医指南、收费查询、药理信息、就诊手册等。缺点是告知的对象不具有稳定性,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就医人员,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3  效果评价

        因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企业医院,每月出院的病人平均为180~200人次,护理部每月向150个出院病人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的内容有护士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业技术水平、对疾病知识的讲解、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最满意的护士及医生、出院的健康指导等15项指标,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经统计,2008~2009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0%,而通过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后,2010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6.7%,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

[1] [2] 

且,~年无护理纠纷,仅有护理投诉例;年无护理纠纷,护理投诉仅例。由此可见,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可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讨论

       .临床护理告知贯穿于患者诊疗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应该履行的告知义务及知情权,同时也给予患者技术性的建议和专业指导,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积极调动了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护士正确履行告知义务,减少护理纠纷的根本保证。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要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就必须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各项护理活动,而护理管理体制正是护理安全的核心。我院根据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具体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护理专业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使护士在告知过程中有章可循,护理管理监督有据可依,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从而真正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3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

目的:研究iCU重症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对iCU重症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86-02

iCU,为重症加护病房,iCU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的保障,以期获得良好的救治效果[1]。但重症加护病房的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变化快,且限制家属的陪护和探视,难免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对治疗效果有不利的影响[2]。所以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重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康复由于很大的帮助。本院就iCU重症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并取得满意的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症病房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实验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38±2.4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及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14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64±2.3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及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13例。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患者接受常规的重症病房护理。

1.2.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具体方法:①了解患者的心理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各不相同,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及行为变化,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并耐心听取患者的诉求,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相应的回应。②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快,相对严重,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如烦躁、焦虑、抑郁甚至绝望。护理人员要多关怀、体贴患者,多对患者进行开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要保持语言温柔,态度诚恳,禁止过激性语言,避免刺激患者。③健康知识宣教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容易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处理措施,对患者产生的疑问耐心详细的解答,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对疾病的恐惧。

1.3评价指标:

记录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并调查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和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患者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医院环境的陌生、以及医疗费用等各方面的因素,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如变得焦虑、恐惧、甚至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等[3]。心理护理就是根据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反应特点,并针对患者的心理,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知,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接受现实,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iCU重症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彬娜.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74-75.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4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术;eRCp;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3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20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9月的32例胆总管结石及炎性狭窄经eRCp术后采用enBD引流患者为治疗组,并选取32例未引流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9.5±4.2岁,胆总管结石患者28例,炎性狭窄患者4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47.3±3.9岁,胆总管结石患者27例,炎性狭窄患者5例。.所有患者无合并有胆源性胰腺炎,两组在性别比,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引流方法

治疗组在eRCp术后取左侧卧位,内镜进入至十二指肠,采用切开刀或造影导管予以胆胰管的造影,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导丝插到梗阻之上的胆管处,引流最丰富胆管处,确定此处为最佳的引流部位后,利用7Fr聚乙稀型鼻胆管顺导丝,插至预定的部位,并在退出导丝后在X线的监视下置入鼻胆管并退出肠镜,将鼻胆管自鼻腔引出并固定在鼻翼的两侧和面颊部,使用三通管进行低负压吸引器或引流袋的连接,密切观察观察引流情况。

1.3护理措施

1.3.1心理护理

eRCp病人术后常因身心未完全恢复,出现烦躁、紧张等情绪。因此在心理护理中应尊重和体贴病人,主动倾听诉说,并分散病人注意力,缓解其病痛、紧张等情绪。及时的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满足病人生活的需求,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引流管护理

术后应将鼻胆管引流管稳固的固定在鼻翼的两侧和面颊,并连接地负压吸引器或引流袋,指导病人正确的配合技巧和固定的方法。防治引流管的滑脱,及时观察引流管情况,防治扭曲,成角,堵塞,折叠等情况发生,出现引流不畅时应积极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冲洗中注意速度和冲洗液的压力,以免引起逆行感染。术后根据患者的提问、血象等判定拔管时间。

1.3.3病情观测

术后及时观测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测量患者提问,出现发热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注意观察呕血、腹痛、黑便等消化道出血情况,注意观察肠发生情况。

1.3.4引流物观测

胆道梗阻或黄疸病人,引流出的胆汁为酱油色或深黄色,引流量约为500~1100ml/d。在引流后病人的症状随胆管下段的梗阻解除或炎性水肿的消退逐渐的减轻因此,胆汁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淡,其引流量渐少,如果色泽逐渐变为无色.应及时的通知医生,怀疑发生导管置入胰管内。如果引流无中有白色的絮状物出现则考虑感染发生,及时给予庆大霉素盐水或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冲洗。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或F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

2结果

治疗组术后检测血清淀粉酶均值(167.32±47.32)U,对照组术后检测血清淀粉酶均值(318.77±91.82)U,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1,p

3讨论

eRCp为内镜微创惊醒胆总管结石及胆总管括约肌狭窄的治疗首选方法,其有着较手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操作技术有一定的难度,且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胰腺炎的发生几率较高大大的限制了eRCp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有研究表明eRCp术后的胰腺炎病主要是由于造影时的感染扩散或术中压力过高,对此插管、胰管内的多次注射造成胰管的开口和其周围的粘膜损伤,或过度的灼伤以及切口较小,结石没有完全去除导致的壶腹部的梗阻,在胰腺原有病症基础上更容易造成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伴有炎症狭窄、奥狄氏括约肌的功能紊乱或胆管测压术后胰腺炎的发生几率也较高。因此enBD在有效的引流出胆汁的基础上减少胰液的反流,插入过程将结石推开,有效地防止了嵌顿的发生,对继发的感染也有所防治,观测清晰,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胰腺疾病基础者行eRCp术后较非胰腺病者术后更易并发急性胰腺炎口;伴有奥狄氏括约肌功能紊乱、炎症狭窄及胆管测压术后也容易发生胰腺炎。

本文通过探讨了我院近年来的鼻胆管引流术在eRCp术后的临床意义与护理观察可以看出,enBD为eRCp术后内镜非手术的胆道外引流新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胆汁引流,减少并发症的发作。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甘露,曹敏,李虎城,等.急性胆管炎床旁鼻胆引流的配合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2)。39-40.

[2]朱小惠,杜志强,樊芳,鼻胆管引流术在eRCp术后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08,20(4):732-733.

[3]罗秀娟,仇珂珂,吴秀珠,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5):310-311.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手术;临床意义

小儿抵抗力弱,适应能力差,由于自身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因此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较高,我院根据患儿自身的生理特性,以患者为中心,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小儿手术的护理工作中,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术前访视、术后回访、术中人性化细节护理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术的106例患儿,年龄在2~11岁,两组患儿在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接患者到手术室,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送患者回病房。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术前访视、术后回访、术中人性化细节护理等护理内容,在术后2~3d回访患者时,由患者及其家属填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观察并比较两组中患儿及其家属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并由手术医师填写护理配合调查表,评价手术安排情况、器械质量及供应情况、护士术中配合能力等。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护理效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χ2表示计数资料,并以t进行检验,以p

2优质护理的相关内容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访视在手术前1d,由访视护士向手术医师了解患儿的手术名称、方法、注意事项等,详细阅读病历,查看相关检查结果,询问术前用药情况、皮试结果、输血前检查等。然后入病房访视患儿,与患儿家长和患儿充分沟通,主动拥抱患儿,减少患儿对于医院和医护人员的的恐惧感,并在玩乐过程中评估患儿的血管、皮肤和全身情况[1]。介绍成功手术病例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治疗信心。注意沟通方式,让患儿及家属感到被重视,被关怀。

2.1.2手术当日心理干预手术当日由护士到病房接患儿,鼓励患儿坚强勇敢,轻松的进入手术室。有些孩子哭闹,不愿做手术,此时需要麻醉师、巡回护士、家长三方共同安慰鼓励小孩,尽量保持患儿情绪平静,必要时麻醉师从静脉给予镇静,让孩子安静进入睡眠状态,进入手术间。

2.1.3安全核查安全核查对于表达不清的小儿特别重要,术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患儿信息。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术后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要分别与麻醉师、主刀医师、患儿及家长共同核对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名称等基本信息,检查患儿的腕带是否相符,并检查手术部位的标记是否正确,仔细分辨左、右侧,防止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2.1.4建立静脉通道术中的输液、输血、用药均离不开静脉通道的建立,术前应成功完成静脉穿刺,患儿皮肤稚嫩,静脉穿刺时止血带捆绑时间不宜过长,穿刺动作要轻、快、准,穿刺成功后牢固固定,注明穿刺时间,根据患儿病情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2.1.5手术用品的准备术前应妥善完成手术用品的准备,如吸痰器、给氧装置、小儿约束带、夹板、棉垫等,并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适合小儿的手术器械、缝针、缝线等[2]。备齐麻醉用药、手术用药、小儿抢救用药等。

2.2术中护理

2.2.1妥善安置小儿手术的摆放,不仅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还要尽量使患儿感到舒适。摆放好合适的后,使用垫和约束带固定,小儿皮肤娇嫩,固定过程中要动作柔和,避免过度的伸展或牵拉。

2.2.2保温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不能维持体温的稳定,因此在手术中应注意给患儿必要的保温措施,防止低体温对患儿的身体造成损伤,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前提前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26°,在手术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防止患儿体温下降。

2.2.3完善手术配合小儿对于手术和品的耐受性较差,巡回护士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要求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认真配合手术,协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

2.3术后护理患儿结束手术后在恢复室观察,防止麻醉并发症和其他意外的发生,严格检测患儿的血压、心率、呼吸,要特别注意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护理,备好供氧和吸痰设备,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的误吸。做好供氧和吸痰装备,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拔管期患儿因咽部不适等多出现躁动,巡回护士要安慰患儿,给与肢体安慰,麻醉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将患儿送至家长身边,使其心有所依。在护送患儿返回病房后,告知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3]。

术后2~3d到病房回访患儿,了解患儿全身恢复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对于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受到的心理创伤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抚,并积极听取患儿及其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结果

3.1患儿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1%、98.1%,两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医师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医师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5%、96.2%,两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在现代医疗模式下,患者满意度已经成为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患儿抵抗力低,对于手术的耐受较成人差,因此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是患儿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优质手术室护理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通过术前访视、术中精心护理和术后回访,使护士对于患儿的病情更加熟悉,并提供了护患充分交流沟通的空间,舒缓了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的满意度从由常规护理的81.1%提升到98.1%,在开展优质护理中手术室护士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尊重,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4]。

总之,针对小儿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不仅提高了患儿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而且有效保证了术中的护理安全和患儿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继珑.小儿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J].基层医坛,2011(03):63-65.

[2]李晓庆.小儿手术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08):78-82.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6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可行性;临床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神经内科疾病往往具有发病迅速、致残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虽能取得一些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患者后期的护理治疗中,往往出现患者不配合护理治疗[2],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场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早期康复程序进行了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同时还应加强患者后遗症的临床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进行密切的检测。神经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且患者发病躲在安静休息或睡眠过程中[3],因而往往患者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从而导致患者易出现悲观、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4],通过与患者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对存在悲观、消极治疗情绪的患者简述成功康复的案例,从而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决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变化,对原护理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卧床休息将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部位长期处于受压迫状态,从而影响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并进而导致患者抵抗能力的下降,因此,术后患者应加强机体锻炼,避免出现褥疮等并发症,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纤维素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并养成良好的进食规律。通常情况下,神经内科患者术后恢复疗程较长,因此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一般即进行回家休养,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在回家休养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科学有效的进行运动及按摩,以帮助患者病情的康复。

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8.00%,对照组患者为52.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总之,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玲.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06):1067-1068.

[2]刘丽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103-104.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7

方法:对某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由此来研究分析基础护理的准确性。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有强烈的服务理念,在营造温馨的服务氛围的同时,能提供人文关怀服务,做好每一个细节,并注意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结果: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向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护理人员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拓展护理服务的新内涵,塑造护理人员的新形象,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专科护理的质量,从而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关键词】优质服务;基础护理;临床意义

基础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压疮护理、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等,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的的主要内容。医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本文将就五种基础护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做简单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基础护理的研究对象

2011年1月,某乡镇医院按照比例选取了9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水平以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待患者的态度等。其中,共有医生35名,护理人员61名。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对基础护理都保持着科学的态度,这表明医生与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极为明确。调查结果证明,加强医护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理清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服务的重要因素。

2五个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含义

2.1压疮护理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时刻防止压疮的紧急发生,这也是急诊科科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2晚间护理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在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操作。而要想使晚间护理的服务效果达到目标及需求,要想满足患者的要求,就要在护理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并据此制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再认真地加以实施。

2.3生活护理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其内容包含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诊疗期间,患者都是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从患病到痊愈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环境、卫生、睡眠、活动等生活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安排。

2.4晨间护理是为了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再次发生,使患者在护理中体会到清洁感和舒适感。医护人员应该在对患者的病情加以了解和观察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治疗和诊断。晨间护理的主要内容便是保持患者病床和病室的清洁卫生。

2.5口腔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利于其进行住院治疗及恢复健康的,应积极应对。口腔护理一般采用含漱与刷牙的方式,来预防口腔内微生物的增长或抵触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清除口腔异味,使口腔内部清新与舒适的目的。

3分析与讨论

3.1树立新理念,拓展新内涵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是乡镇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护理部要积极宣传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全院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

3.2塑造新形象,提升综合素质医院应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利用工余时间进行职业道德、礼仪、心理、护理理论、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使医护人员自身的仪态、语言、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有明显的进步,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

3.3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措施

3.3.1营造温馨的氛围注重乡镇医院的文化建设,将现代人文文化融入环境中,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营造舒适的环境,使患者身心愉悦。

3.3.2提供优质的服务把患者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以优质的服务流程来完成患者的需求,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为目标,用以检验服务的实际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3.3注重细节服务在细节上做文章,让细节成就精品。坚持推广人性化的服务,让每一份真情填满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在各科的看诊室放置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提供给患者使用;在每个看诊位提供患者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间。

3.3.4加强沟通和理解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要积极沟通,护理人员要多理解患者的痛苦,给予患者除治疗之外更多的服务,在心灵上多加关爱及慰藉患者。

4结论

4.1创新护理模式,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4.1.1我们现有的护理模式与世界先进的护理模式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追求理念。思想观念对护理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乡镇医院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把基础护理放入护理工作的概念里,这也是对基础护理质量确切有效的保证。

4.1.2加大对生活护理的管理力度,将基础护理列入各级护理管理者的质量监控之中,强化基础护理的质前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

4.1.3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拓展护理服务新内涵,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并激励护理人员通过多种途径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和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丰富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尤其是心理学、伦理学、交际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知识等,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专科护理的质量。

4.1.4低投入高产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介于当今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医疗机构的日益增加,医疗系统的竞争极为激烈,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取得患者的信任,乡镇医院才有深度发展的希望。为了在激励的竞争中取得胜利,乡镇医院必须扎实稳打,保持和谐发展,让人性化服务为乡镇医院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乡镇医院异军突起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米继民.从患者生活护理的落实看护长的管理效应[J].中国医院管理,2002,18(1):56.

[2]徐筱萍.医院现有条件下实施整体护理的探索[J].上海护理,2004,2(2):57-58.

[3]陈福春.浅谈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国医院,2004,7(12):35-37.

[4]濮品洁.实行“人性化”服务提升整体护理水平[J].现代护理,2005,9(11):87.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8

【关键字】孕期健康教育;妇产护理;临床意义;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24-02

有相关研究表明,产妇大多都缺乏分娩知识的认知,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其往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心理,进而加大了分娩风险[1]。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现为了探究孕期健康教育对于妇产护理有何临床应用意义与价值,我们随机抽取了9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中孕妇,其年龄在23到36岁之间,平均为(29.1±2.2)岁;孕周:在37到40周不等,平均为(39.2±0.3)周。观察组中孕妇,其年龄在24到37岁之间,平均为(29.4±2.4)岁;孕周:在36到41周不等,平均为(39.2±0.3)周。本次所选孕妇,其在年龄、孕周以及其它一般资料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中的孕妇,则只是予以常规性的孕期保健护理;而对于观察组中的孕妇,则是同时实施常规性的保健护理,以及孕期健康教育,主要事项有:(1)首先对孕妇及其家属实施健康评估,以了解孕妇家庭中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良行为。(2)对孕妇及其家属开展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相关健康教育;指导其全部家庭成员改变不良生活习性。

孕期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1)对孕妇在孕期间及早地进行健康管理,对孕妇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筛查,同时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2)指导孕妇及时进行诊治,并对其进行随访,将有关情况和结果以及评估进行登记,做到及早、及早、有效地控制引发孕妇发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3)根据患者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的防治知识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和指导,同时要认真地完成整个产前随访过程。4)要指导孕妇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和优生筛查,让孕妇及早地进行血压和尿糖等测试。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2结果

经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中的孕妇,其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妊娠糖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都远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有许多研究表明,在妊娠期间,孕妇出现妊娠糖尿病的概率较高。而妊娠糖尿病又是造成流产、死胎,还有新生儿低血糖等出现的重要因素[3]。若是孕妇为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时,其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将极大增高。若是妊娠糖尿病与高血压同时出现,则将会对母婴都存在极大不利影响。

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予以孕妇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并尽早地了解妊娠妇女及其家属健康状况,是否已存在糖尿病及高血压。此外,还应增强妊娠妇女对孕期保健知识的了解,使其能够积极地接受尿糖等方面的筛查[4]。顺应优生优育的政策要求,孕妇应该改善其本身就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性。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防止营养过度所导致胎儿过大,又或是营养不足,导致胎儿过轻。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中的孕妇,其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孕期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妊娠糖尿病与妊娠高血压,还能极大降低剖宫产率,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顾春怡,张铮,朱新丽,等.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69-571.

[2]Regardless・niyazclinicalpregnancyhealthcareeducation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analysis[J]Chinesecommunityphysicians(medicalprofessionals),2012,14(13):368.

[3]郭琼,刘清秀,李琴.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73-1875.

[4]柳辉红.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81-82.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9

【关键词】食管癌

【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简称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临床意义及护理要点。方法1986年1月~2003年12月在111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中均留置一根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二天开始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液,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达每日2000ml左右,至术后12~14天拔管。其中35例吻合口瘘和12例饮水呛咳的患者则保留营养管至吻合口愈合或声带功能代偿,饮水呛咳改善后再拔除。结果全组病例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效果良好。结论留置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了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患者的营养需要量,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禁食时间较长,为了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我科从1986年1月~2003年12月在111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均预置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简称营养管),术后早期经此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1112例,男834例,女278例;年龄46~82岁,中位59岁。食管癌853例,贲门癌259例。食管胃(或结肠)颈部吻合术721例,食管胃(或空肠)胸内吻合术39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5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20例,胸内吻合口瘘15例;一侧声带麻痹,饮水呛咳12例。

1.2方法

1.2.1营养管置入法(1)术前将营养管插入胃管侧孔并捆绑在一起,经鼻腔插入胃腔,术中将营养管与胃管分开,在营养管头端系一指套包好的“糖球”,由“糖球”导引将营养管头端送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尾端在鼻孔外固定。(2)术中将消毒营养管和消毒胃管捆绑在术前已插入的胃管上,将插入的胃管拔出并将消毒营养管和消毒胃管一并带至鼻腔外,在营养管头端系一“糖球”后送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营养管头端剪两个小侧孔便于肠内营养液的注入,包“糖球”的指套也剪两个小口,便于“糖球”溶化后吸收。

1.2.2肠内营养给予方法全麻术后第二天,经营养管注入50%GS40ml+10%KCl10ml,每天2~3次,以刺激肠蠕动;第三天开始经营养管注入肠内营养液体100ml,每天4~6次,以后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程度,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液的量和次数,使每天总量增加到2000ml左右,同时逐渐减少每日的静脉输液量。

1.2.3肠内营养液的配制(1)药厂生产的能全素、能全力、营养要素等营养粉剂,按比例配成营养液;(2)食品厂家生产的葡萄糖粉、奶粉等加适量盐配成营养液;(3)食物加工的米汤、肉汤、鱼汤等三大类营养汤。本组病例的营养液以第三类最常用,其次是第一类,第二类较少用。

1.2.4营养管的护理(1)术前向患者宣传留置营养管带给患者的好处,告知患者营养管很细,会有轻微不适,但可以耐受,术后应配合医生和护士保留好营养管,不要随意拔出。(2)术后检查营养管尾端是否用胶布固定好,因为营养管头端的“糖球”会随肠蠕动而下行,若营养管尾端未固定好,则体外的营养管会因“糖球下移进入体内而缩短,或不小心而被拔出体外。(3)经营养管给营养液可以持续滴入,也可以间断缓慢注入,每次给完营养液后都应该用温开水冲洗营养管,以确保营养管的通畅无阻,冲洗完后再将营养管封闭,以免营养液或消化液经营养管倒流。(4)营养管的留置时间可依据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而定,患者恢复良好则在术后12~14天拔除;若患者的声带麻痹,饮水呛咳,为了维持病人每天的水份量,则应该等到患者声带功能代偿,饮水不再呛咳后拔除,若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不能经口进食,这时就完全靠营养管来给予患者肠内营养,直到吻合口瘘愈合并能经口进食后再拔除营养管。

2结果

全组病例均能很好的耐受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留置,包括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和饮水呛咳的病例需要较长时间留置者均能耐受。由于营养管的留置和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从而减少了静脉液量,缩短了卧床输液的时间,增加了患者自由下床活动的时间,有利地促进了患者康复。12例饮水呛咳的病例经营养管给液体从而保证了患者每天需要的水份量。35例吻合口瘘的病例在不能经口进食期间,经营养管给予全量肠内营养,替代经静脉输入肠外营养,既有效地保证了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又大幅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讨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常规禁食5天左右,开始进食后要求患者从流质开始向半流质过渡,而且要求患者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进食量。若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则需要长期禁食,直到瘘口完全愈合为止;若喉返神经损伤,饮水呛咳则在声带功能代偿,饮水呛咳改善后方可饮水和进食液体。在禁食和禁水期间,以及少量进食期间,为了提供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就必须经静脉给予肠外营养,或者经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临床要求更严格,所需费用更高,对周围浅静脉有一定的刺激,患者卧床输液时间长,肠粘膜也将废用、萎缩,屏障功能障碍;而肠内营养则临床要求不高,费用也低,可以带营养管下地活动,卧床时间较短,而且对胃肠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均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并可维护肠粘膜的屏障功能[1]。因此,对于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中均应考虑置入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既维持了患者营养需要量,促进了伤口愈合,又减少了静脉输液的量和时间,而且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营养管尽管很细,患者均可耐受,但术前术后应该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顾虑,配合临床需要,保留好营养管。术后还要注意营养管的固定,避免脱出或滑入腔内,注意确保营养管的通畅,因为一旦阻塞,营养管就失去其作用,尤其是长时间留置营养管更要注意护理。

临床护理的意义篇10

1资料收集

长期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干部病人,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已明确诊断为持续或永久性房颤伴长R-R间歇的41例患者,每年住院1-2次,均为男性,年龄72-93岁,平均年龄79.3±4.1岁,其中高血压1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例,冠心病6例,肺心病3例,特发性2例,房颤史10-20年。发现资料显示长间歇多发生于夜间,其中晚夜间心绞痛频发10例,黑蒙/及晕厥者6例,头昏乏力者6例,无症状者19例。有症状者安置永久起搏器后症状消失。调查发现,护士及时发现并处理10例,其中夜间8例,日间2例,患者自述不适1例,其中夜间1例,日间0例,立即予上氧、心电监护、测心率心律、测血压等护理。缓解程度及缓解时间的长短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而不同。最终予安置永久起搏器症状消失的患者3例。无症状发展到有症状的患者4例。

2护理干预

2.1常规护理

2.1.1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心律,予心电监测护理、血氧饱和度监测、上氧,正确执行医嘱,多巡视。对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2.1.2个体护理根据患者的特殊性分别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心理较紧张的患者要使用积极性的语言,避免不良刺激,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于不重视疾病的患者要普及相关知识,使其引起重视,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1.3饮食指导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尤为重要,要注意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禁烟限酒,注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食含钾、钙、镁的食物。

2.1.4生活行为的改善适当运动,身体情况允许的时候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波动,尤其是大怒、大喜、大悲都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2.2针对性护理

2.2.1对有症状者护理人员要认真对待,予心理和治疗上的护理,认真听取患者表述,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进行治疗,正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为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2.2.2对无症状者,在诊断明确后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多与患者沟通,普及相关知识,可及早预防和发现疾病的变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此类患者应进行长期跟踪观察。

2.3延续护理延续护理是指由医院转移到家庭中所提供的护理照顾[2]。我科早已实行了电话回访制度,可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患者一旦发生心绞痛、黑蒙、晕厥、头昏、乏力等症状时就会立即就医,降低了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老年房颤对于有症状且R—R间期不稳定者,经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后,提高了生存质量。对于无症状者长期跟踪观察,可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所以在老年房颤合并长R-R间歇的患者中护理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