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15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1

关键词:语境;高语境;低语境;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100-01

一、高、低语境定义和分类假设

人类学家霍尔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从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之间异同的有效方式。根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交流的语言,它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霍尔这种分类所用的假设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是在人和外在世界中间建立一个高度选择性的屏幕。文化通过该屏幕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决定了我们注意到的内容和忽视的内容。”因此,对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认清人们注意到了什么,而且能够帮我们认识到人们忽视了什么。霍尔使用下列方法定义高低语境:“高语境的交流或讯息是指大多数信息都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有极少的信息清楚地以编码的方式进行传达。低语境的交流正好相反,即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进行传达。”

二、高语境文化的成因及其交际方式

在高语境文化中,如日本、中国、韩国,人们在经历信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同质性。由于传统和历史因素,高语境文化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动不大。在这些文化中,一致的信息会获得对外在环境的一致反应。霍尔说:“高语境文化的结果是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正常交流中,他们并不需要也不期望详细深入的背景信息。”因此,意义没有必要一定包含在话语当中。在高语境文化当中,可以通过手势、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来提供信息。高语境文化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更加敏感,不通过语言也能传达他们的感情。正如安德森指出:“高语境文化更加依赖和熟悉非语言交流。”在高语境文化中,通过环境就可以获得许多信息,没有必要把所有事情说出来。譬如说,诸如“我爱你”等表示喜欢的话很少直接说出来,因为这一信息已经通过语境表示了出来。

三、低语境文化的成因及其交际方式

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如德国,瑞士和美国,人口具有较低的同质性,所以造成人际交往的区别。缺少共同的经历意味着“每次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都需要详细的背景信息”。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传达了大多数信息,语境和参与者方面只包含极少的信息。这一特点反映在多个方面。举例来说,亚洲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隐晦、间接和含蓄,而西方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直接和坦率,也就是说,所有事情都需要说明白,而且是越明白越好。

四、两种导向下的认识差异

哈瑞斯和摩兰是这样概括这两种导向的差异的:“除非全球领导人都能认识到这些微妙的差异,否则来自高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在交流时会产生误解。”这样看来对差异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1)对可信度认识的不同

与这两个导向有关的一个交流方面是对可信度认识的不同。在高语境文化里,那些主要依靠语言交流来获得信息的人相对而言比较不可信。他们认为沉默传达的讯息常常胜过语言,那些需要谈话的人没有有用信息。正如一句印度尼西亚的谚语所说:“空罐子叫得最响。”

(2)对冲突认识的不同

在这一交流维度方面的差异甚至会改变人们感知冲突和对冲突做出反应的方式。丁・图米注意到,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在交流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地表现在人们对待冲突的方式上。举例来说,因为高语境文化比较含蓄,所以他们认为冲突会破坏交流。丁・图米说:“对于他们而言,应该慎重而巧妙地解决冲突。”

(3)对信息来源认识的不同

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追求,信任并乐于使用客观的,不具个人喜好的信息来源,而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交流者更加偏爱个人的信息来源。在没有人力的帮忙新环境中,,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会感觉新环境不友好并且冷漠无情。

(4)对非言语信息的认识不同

一般在交流中,低语境文化较少注意非言语动作或行为(如面部表情,语调等),场合,交流对象的身份所传达的信息,他们的反应会更加针对言语本身。高语境文化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理解这些语境传达的含义。当他们遇见对此类信息不能正确回应的人,他们会认为这些人反应迟钝甚至粗暴无礼。

(5)对套话的认识不同

高语境文化认为不使用套话的交流方式是不礼貌的,而低语境文化认为使用套话的交流方式为不真诚。

(6)对交流中的责任人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认为说话人和作者应对整个交流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负责。说话人和作者应该阐释清楚,争取听话者能够完全明白自己的话。高语境文化期待听话人在理解信息的含义上多出些力,对整个交流多尽点责任,甚至说话者可以不具体用言词表达完整或准确,而靠听话人能注意到说话的语境来理解话语的含义。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禅宗,它的特点之一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时常是师傅说一句高声莫测的话,留给弟子们去参透其中的玄机,当然能参透者甚寡,能参透者即是佛祖的有缘人,日后的得道高僧了。

(7)对礼节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更希望能在交流中能剔除礼节性的规范,能够更家真诚自然地以心交流,传达彼此的感受。高语境文化通过严格按照礼数行事来表达尊重和欢迎之情,并能体现自己是个高素质的人。

(8)对宴会的认识不同

高语境文化赋予宴会的含义在于食物的质量和数量,主客间的地位,与席者间的关系和庆祝的场合。如果呈上的都是些珍馐佳肴,客人就知道自己受到特别的尊敬和重视。席间,人们也会互致一些表示尊敬的恭维话。这些在低语境文化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

(9)对合同的认识不同

如果合同双方起了争执,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会诉诸合同的条款,试图解决分歧。高语境文化的交流者除了考虑合同的条款,很可能会考虑到双方的关系和情境因素。事实上情境因素对高语境文化比起合同更加重要。

(10)对寻求帮助的途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在处理低语境代码时,向会计,律师,媒体寻求帮助;高语境文化在处理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向中间人,公证人和经纪人取得帮助。

五、结语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导向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时常造成交际障碍,因为它影响信息的获得,阻碍人们的交流。在实际交际当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文化,认同别人的交际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扬长避短,达成共识,促进交流是我们的宗旨。

参考文献: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翻译;双语编辑;源语文化;译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77-02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巴黎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旨在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之上,保障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自由传播与平等分享,同时这一宣言也是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的一种反击。然而,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并非是鼓励开展文化圈地运动,并不提倡各种文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是要通过文化之间的交流来“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开展更广泛的团结互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曾对此直言不讳:“文化间的对话是和平的最佳保证”。因此,跨文化交流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理论范畴,而是走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成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进行交流,达到相互认识、理解和促进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不可否认,文明的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承载着厚重而独特的历史与传统,每个民族又都着有自己绚丽、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语言既是民族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深深的民族烙印。由于不同民族的人文历史、世情风俗、自然环境、、生活与思维方式等等的差异,跨文化交流中常常出现信息被误读、遗漏或失真的现象。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形象与争夺文化市场,抵御强势文化的入侵,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而克服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误差,努力校正历史形成的文化偏见,进而消除因误读与误解造成的对抗与冲突的责任,也部分地、历史地落在了翻译界与传媒的肩上。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拟对跨文化交流及翻译与双语编辑如何克服异语障碍提出几点拙见。

毫无疑问,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跨文化交流有着众多的形式,而语言交流一即翻译,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交流形式,却是难以替代的。双语编辑的工作因为涉及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也更具挑战性。它不仅要求编辑拥有开放、平等的文化心态,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使命感,而且要求具有广博的跨语言的文化知识,不同语言的编辑规范运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双语信息处理能力。

诚如美国翻译学家斯坦拉所言,无论是同一语言之内还是不同语言之间,人的交往就等于翻译。而当代法国翻译理论家塞莱斯科维奇女士也在与南京大学许钧教授的访谈中明确表示“翻译首先是人类的交际行为。”而且“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同质还是异质文化交流中,翻译都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跨文化交流实质上也属于信息内容的交流,而翻译和编辑正是保证来自不同文化的信息内容能够得以顺利交换的重要桥梁,“翻译就是那在多种文化、多种民族之间,因此也是在边界处发生的东西。

事实上,翻译和双语编辑面对的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文化,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人类的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达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法国后结构主义翻译批评学家贝尔曼在《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这一观点。但是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翻译与一般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还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翻译借助于语言这种信息传播的载体,赋予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而且与一般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是,在翻译和外文书刊编辑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碰撞是全方位的,充满矛盾的,既有所坚持又有所创造。松浦晃一郎认为翻译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工具,能够开通渠道,在个性与共性,多样化与对话之间找到契合点”,必然能在尊重差异、保持差异,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担当重任。

翻译既是我们文化扩充的手段,吸收异域文化精华的途径,又是我们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媒介,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通路。但是,没有好的翻译和编辑就不会有顺畅的跨文化交流。因此,一个好的双语编辑同样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因素,尽可能克服翻译和编辑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为异语间的交流、异质文化的交流搭桥铺路。

2.1 灵与肉

在克隆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复制一个基因一致的生物体己经不是一件难事,但复制一个思想观念、是非标准、意识形态一致的灵魂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翻译与双语编辑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在翻译过程中再现词汇、句式等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是有可能的,但毫无疏漏地再现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文本的艺术性等超越语言之上的文本内在特性却绝非易事。

纵观当代的翻译理论,早已突破了乔治・穆南、贝尔尼埃等人的“纯语言学途径”。从梅肖尼克在《诗学――创作认识论与翻译诗学》一书中对文学作品独特艺术个性和别具一格的文本形式的重视,到塞莱斯科维奇女士的“释意理论”的形成、对翻译思维模式、言语意义的把握,都突出说明了,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对于难以复制的文本内在特性、言语意义有了更多的关注,也开始从各种角度来着力解决不可译的部分,使之能够被表达出来。

而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如同质文化环境里,信息的信息度很高,因此信息熵很低;在开放的系统中,信息熵会增加。这就说明,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客观原因,理解和沟通所需要的信息量就会增大。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交流已经不能满足沟通的需要,超语言学范畴的多种因素,如文化背景、语境因素等等方面对于理解异质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塞莱斯科维奇女士在释意理论中强调了这些因素对传达内容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确实,从信息度的提供这一角度来看待翻译问题,就会发现,单单依靠语言本身的信息,信息度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异质文化尤其是低语境跨文化交流需要的,很难仅仅通过语言这一项因素来表达丰富的言语意义。通过语言之外的因素来补偿或重新表达,不失为一种变通的办法,增加信息量令译文更易被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使不可译的部分尽量地减少。对于这一点,作为双语编辑应对翻译在译文中增加的信息量有足够的认知和准确的把握。

但不容否认的是,在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息的耗散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因此,不论是什么样的译文对于原文来说,都是一种文化消解的结果。而被消解掉的往往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文本的内在特性和言语意义。翻译是根本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对等的,在坦然面对译本不完美性和译者个人偏好的同时,翻译和双语编辑所需要注重的则是在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无限接近原文的核心意义,使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贴近原作,在目的语中使原文本的韵味尽量地展现出来。

2.2 补偿与剪裁

斯坦拉的四步阐释翻译模式中提出了“侵入”、“补偿”的概念。而法国释意派理论提出了“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翻译步骤,即是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语言外壳,摆脱了原有的语言形式的束缚,而尽可能地释放其内在的意义。不论是何种翻译理论学派,所不能回避的便是可译与不可译以及如何掌握翻译尺度的问题,简而言之,便是剪裁与补偿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流的翻译活动中,剪裁与补偿表现得非常突出,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必然遇到这两种情况。但剪裁和补偿的度,直到今天仍然是学界、翻译以及双语编辑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应该以何为标准来确定原文翻译时的取舍呢?

如前所论,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增加一些相关信息来帮助理解和沟通。补偿看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又该如何补偿,补多少,如何才能在不破坏文本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内在特性的同时,巧妙地将异质文化信息融进译本中呢?要避免补偿的信息变成“狗尾续貂”首先就必须深入理解原本,尤其是理解原本的最核心的内在特性。但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重点不是补偿,而是剪裁。剪裁就是对原文信息的合理消解。因此,剪裁是在对原文的篇章逻辑结构以及核心的内在特性的保留的基础上,寻求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共性和支点,去除一些不影响理解和沟通的信息和无关紧要的信息。只有在剪裁过后,我们才能真正知道应该增补哪些方面的信息。补偿是剪裁后的补偿,剪裁是理解后的剪裁。对原文的解读是第一位的,但在深入剖析原文后,笔者以为,应该首先从整体上和宏观上把握和构架译文,也即是裁剪原文,厘清何者译、何者不译,然后对于原文中的异质的文化元素进行一定的信息补偿。这也是双语编辑在工作中应予以厘清和掌握的问题。

今天的翻译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学意义上的翻译了,而已经成为横跨多个研究领域的新学科,翻译和编辑也不再追求语言上的等同,而更多地转向关注有形的语言文字背后的文本的真正内涵和言语意义。

3、结 语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翻译和双语编辑不仅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把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核心价值观介绍给世界,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使之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重任,而且在积极参与全球对话中不得不面对当今世界文明冲突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上的诸多复杂问题。这一局面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翻译和双语编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也不会改变。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3

一、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分析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中的习作安排

(一)写作内容(陈述性知识)

1、要求表达的的认识有所拓展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记实文,除了传统题材外,增加了现代元素与文化元素,如记事要求写民俗,写参加艺术活动,写对生命的感受等;想象文,拓展了看图作文如漫画作文和图片报道作文,增加了对未来的想象,如“未来的我,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发明”等。应用文除了读后感、书信以外,增加了导游词、活动总结、还要求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

2、要求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

随着写作素材的拓展,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既有对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情感,又有对世界遗产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情感,既有对现实生活,又有对未来生活,既有科学生活,又有艺术生活的审美情感;对以人为写作对象来说,既有对己的反思、又有对别人的敬佩,还有对生命的热爱的情感。

(二)写作技能(程序性知识)

1、简化写作程序性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写作技能有所简化,突出最基本的写作技能,比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怎样写具体”“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等。

2、以“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为载体

第二学段以是“我的发现”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遣词造句的规律,比如三下册的发现拟人句的特点,四上册发现“仔细观察与写具体;第三学段是以“交流平台”为载体,交流对课文的表达方式的学习体会,比如五上册的“学习说明的基本方法”,六上册的“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的描写”等。

3、以小练笔训练子规则

写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训练。教材安排小练笔训练程序性知识中的子规则。比如,四上册《颐和园》,“我要学《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在“按一定的顺序写”中,主要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有如,四下册《金鱼游到了纸上》“我好象看到了围观的议论的情境,我想把它写下来”,主要学习对话描写中的“群体的议论”;再如,五上册《落花生》,“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在借物喻理和借物喻人中,主要学习借物喻理。

(三)写作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主要是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构思策略和修改策略。

1、构思策略

比如,三上册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要求“先想一想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这是初步学习布局谋篇;又如,四上册第一单元《写游览过的地方》,要求“写之前要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这是学习选材;再如,三上册第八单元不限内容习作,也要求“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是立意选材的训练。后面这个例也提醒我们,即使是大家眼里的不限内容和范围特别自由的习作,也有构思的要求。

2、修改策略

从三上册第八单元开始,多数习作要求写完后修改,如,“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写完后,同学间互相修改”。

二、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指导习作教学

(一)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属陈述性知识。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写作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图式是在两个以上事例的基础上改进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写作内容必须要引导学生接触大量的实例。

1、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与学生的作文关系最密切的图式种类,有自然范畴图式,事件图式,人物角色图式和场景图式。这几种图式的实例皆来自社会生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可以很好地积累写作素材。

2、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

课标教材,由于是按专题编排,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话题和习作内容范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习作内容的图式。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爱国思乡专题,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表现的都是浓浓的乡情;口语交际是“策划一次活动——浓浓的乡情”;习作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积累对家乡的感性认识,升华对家乡的感情,有利写好本次习作。

3、课外阅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是直接来自生活,二是间接来自阅读,扩大阅读面,可以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把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学习了五上册第一单元有关怎样读书的课文,可以介绍名人如何读书的文章给学生,也可以介绍同龄人怎么读书的文章给学生,引导学生扩大阅读。

4、知识补差

有的习作,到写作前,学生仍缺乏相关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应及时弥补。比如,四上册要求写导游词,写作前,如果学生对世界遗产了解不多,课前可引导阅读有关著名世界遗产的图文;又比如,六上册要求写如何保护自己,课前可印发有关如何保护自己的常识,如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遇到火灾如何保护自己,一个人在家如何保护自己等,还要印发有关小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实例。再如,五下册《看图作文·守门员》,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的并不多,多数缺乏感性认识,应通过观看足球比赛录像,阅读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对足球竞赛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来指导本次的看图作文。

(二)程序性知识

写作程序性知识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应把指导重点放在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运用技能上。

1、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掌握写作陈述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的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它是可以言传的,是在书本中发现的知识。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比如三上册的“我的发现”中“认识拟人句”,要引导学生掌握拟人句的特征,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写拟人句的技能;又如五上册“交流平台”中的“基本的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认识举例说明、列数字说明、作比较说明、打比方说明等方法,并在练习中掌握说明的技能。

2、通过小练笔,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小练笔能有效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除。因此,除了教材安排的小练笔外,对“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写作知识,也要适当补充小练笔。比如,五上册《回顾拓展》“交流平台”安排的是“人物描写:外貌、动作与语言”,在学生回顾欣赏了课文的有关语段后,应有侧重地让学生练一练。

3、根据习作要求适当补充程序性知识

多数习作之前,教材没有安排小练笔,可根据习作要求,适当增加小练笔。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要求“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习作之前,可以随文安排小练笔,学习通过抒情或议论来表达思想感情。对每次习作要补充的程序性知识,最好两个学段统筹安排,比如,写人的习作共有几次,怎么把“用事件来表现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安排进去。

4、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指导指导

首先是要做好课前准备。一是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确定该次习作重点训练的程序性知识;二是选择体现程序性知识的例文若干篇。比如,五下册《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根据所在单元“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知识——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把直接抒发感情定为本次习作重点掌握的知识,同时学习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的描写中表达思想感情。并确定好直接抒发感动例文《我的感动》,在心理活动或对话中抒发感动的例文《关爱》,在环境描写中抒发感动的例文《暴风雨的日子》。

其次是课堂指导:第一,突出训练重点。每次习作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进行训练。通常是一次习作突出训练一到两个子技能,尽量避免面面俱到,按照明确题意——感知概念——学习例文——形成概念——练习写作”的顺序进行。比如,《我的感动》的习作,首先就是明确题意,要写的是“令我感动的事”,接下来就是感性认识什么是感动,我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再接下来就是怎么表现自己的感动,如怎么在对话描写或心理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动,怎么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动,在后来就是草稿、交流、定稿。

(三)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是有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的方法与规则,它不是一般意义的作文方法,而是选择与使用作文方法的方式与技巧。比如,直接抒感、叙事中表达情感、在环境描写中表达情感等写作方法都属于怎么表达思想感情这一程序性知识,但怎样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上述知识,是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必须以学习构成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和规则为出发点,以灵活运用有关概念和规则为落脚点。在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规则个条件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例文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有关规则。

1、阅读教学中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渗透

新课标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在教科书中,学习表达方式的提示与要求随处可见,比如,五下册《草原》“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表达上的特点”,五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三篇短文中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是有关遣词造句的策略性知识;五下册“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和同学交流”,六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练习?你觉得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策略性知识。要根据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渗透习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2、习作指导课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首先是课前的备课,一是确定每次习作所要学习的写作策略性知识是什么,以此作为该次习作教学的目标;二是围绕写作策略性知识,广泛搜集,精心审计相应的例文;三是准备好有关教具。比如,六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记一次艺术感受》,艺术感受的表达,是本次要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围绕艺术表达的学习这一目标,精选例文时要考虑到艺术的主要方面和学生可介绍程度,因此,《我喜欢的一首歌》《我喜欢的一幅画》《看画展》《我学吹笛子》,作为例文。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4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

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一是精神生活方面,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两项内容。

从教材叙述展开的程度来看,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内容。同时,服饰问题涉及到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瓦子属城市商业繁荣的问题,也可以视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阐释社会生产的进步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宋朝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进步基础。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

欣赏《清明上河图》等宋代的插图,描述画面中人物的服饰,或者通过不同的服饰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

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第二,宋代的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这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作用。第三,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这些历史现象。

2、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导学生思考当时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差异和少数民族对于中原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

4、住:茅屋、瓦房、宅第。

展示各类住房的图片,要求学生指出宋代的民居有哪几类?各类的民居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城市和乡村住房的不同,便于学生认识和比较。

4、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引导学生认识宋朝主要有哪几类交通工具,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使用的交通工具方面有何差异?除了交通工具以外,宋朝时便利人们出门旅行的条件还有哪些?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5

【摘要】关联理论作为一种分析语言交际的理论,同样可以被人们应用到副语言交际中来分析。本文已初步尝试了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内容来分析推理副语言交际,这也说明了关联理论的广泛性,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更成功地交际。

一、引言

人类通过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其手段主要依靠语言。但是,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传递信息同样离不开非语言交流手段。副语言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手段,在交际过程中,与语言是密不可分、互为依托的。Birdwhistell认为,“在交谈或相互说服时,可能至多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交际意义是通过词句来表达的”,其余的交际意义则主要靠副语言来表达。[1]mehrabian和Ferris则认为,交际中面部表情传播55%的信息,声调传播38%的信息,而词句只承担7%的信息量。[2]可见副语言在交际的过程中作用是很大的。然而对副语言的研究仅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而且多数学者基本上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论述副语言。本文决定从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入手,应用关联理论对副语言进行研究。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研究副语言,有助于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副语言,为副语言研究打开新的视野。为了从实践中证明关联理论对副语言的解释力,本文选取美国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第一季中的第一集作为语料,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来对语料中出现的副语言进行解读。

二、副语言的定义及分类

语言学文献中把副语言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副语言只包括伴随语言的某些声音现象。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括狭义的副语言特征,而且还包括非声特征,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及空间距离等。[3]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属于广义副语言学范畴,即我们所说的副语言是指通过人体及其附饰物的某一部分形态及变化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辅助性非言语表现形式,也包括语言的伴随性声音和功能性发音等类语言样态。为解释和理解复杂的交际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副语言进行分类。美国行为语言学家朱迪?C?皮尔逊在《人际传播:明晰、自信和关注》一书中把副语言交际分为以下四种形式:①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②空间和触摸,③声音形式,④服饰和其他装饰品。达肯在《非言语交际》一书中,则分为六种形式:①身体动作或运动行为,包括诸如手势、姿势、表情、眼睛活动等;②辅助语言;③环境空间;④嗅觉,经由嗅觉通道传递的信号;⑤触觉;⑥衣服和化妆品等人工制品的利用。毕继万先生则将副语言分为两类四种:①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体触等)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臀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②类语言,包括沉默和各种非语义声音;③客体语,包括衣着、打扮和化妆等表达出来的交际信息;④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等。前两类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称为“非语言手段”。[4]在此基础上,为了操作上的可行性,结合本研究的语料,本文对副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和类语言(包括沉默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三、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解读副语言

(一)语料来源本研究所用语料是美国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第一季第一集,其时间长度约25分钟,该片以家庭生活为背景,主要人物是5位家庭成员,情_______景围绕日常话题展开,对话丰富、幽默,且伴随有很多副语言。这种交际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日常会话活动。(二)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交际和交流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交际既包括语言交际也包括副语言交际。关联理论推出了明示—推理模式,并指出在此模式中,交际是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明示—推理交际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从交际者(说话人)的角度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说话人要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而从交际对象(听话人)的角度看,交际又是一种推理的过程,即听话人从说话人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互明”是指认知环境里两个有机体原先各自的环境,包括对同一环境做出的不同理解和假设合二为一,共同丰富所处的认知环境。互明是主体相互理解的基础,而互明和理解又是以认识为主体的百科知识、词汇知识和逻辑知识为基础,这种知识基础组成认知语境。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所运用的认知语境是庞大认知语境互为凸显的部分。当两个人的认知环境中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相同时,便产生认知环境的重叠,这种交叉或重叠的部分就构成了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即按照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而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少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则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根据关联原则,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关联性的假定和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来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所提供的假设或信息不但应该是新的,而且要能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也就是说能够产生语境效果。只有产生语境效果,表达信息的命题才能相关。语境效果包括三种情况:新信息与旧信息相结合并产生语境含意;新信息加强旧信息;新信息排除旧信息。(三)关联理论对副语言的解读1.副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行为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即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关联理论对这两种意图的定义如下:信息意图:使听话人明白或更加明白一组假设。交际意图:使交际双方互明交际者具有此信息意图。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仅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是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通过明示(这种明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副语言的)刺激表达自己的意图,刺激听话人根据所收到的刺激,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寻找出最佳关联的解读。(1)Debra:okay.Justbehappyyoumadeithomeformybirthday,that’sallicansay.Ray:oh,what?ofcourseimadeithomeforyourbirthday.Debra:okay.Ray:areyoukidding?Yourbirthdayis———(hestrugglestothink)Debra:Sunday.这是发生在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对话,丈夫出差去了,为了能给妻子过生日,所以提前回来。妻子很高兴。当提到生日是哪天的时候,丈夫的停顿与他所表现出来的struggletothink是明示行为,对于他这种明示刺激,广义的理解有两条信息意向:(1)他忘了妻子的生日是哪天。(2)他故意假装忘了,想让妻子自己说。妻子通过他的这种行为并结合当时的语境进行推理。丈夫不可能忘了自己的生日,他是故意假装,于是妻子微笑的接着说“sunday”。这样,丈夫的交际意图得以实现。2.副语言是一种构建认知语境的手段在交际中,交际双方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交际意图顺利地传递给对方。因此发话人总是尽量地使用明白的语言向受话人显示自己的意图。但是由于语言具有不完备性,所以发话人明示的目的不可能总是顺利地得以实现。受话人获得发话人的话语信息以后,需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过程来最终理解话语;或发话人使用话语联系语以引导话语理解的方向。但由于这种设想和预测带有主观性,发话人的话语意图与受话人的认知语境未必能达成统一,所以发话人会经常使用某些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来引导受话人的理解,为话语理解提供一个认知导向,使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与受话人的认知语境趋同。[5]发话人为了使话语能够引起受话人充分的注意,除了使用恰当的语言符号外,他还会使用各种非语言手段来产生最大的语境效果以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副语言作为非语言手段,能够准确反映发话人话语的深层含义,帮助听话人辨别说话人的意图,对语境效果的产生具有重大作用。如下例:(2)Debra:what?(Sheraiseshervoice)Youleftthekidswithyourmom?Ray:no.myfatherandbrotherwereheretoo.Debra:what?(Shespeaksfastinahigh-pitchedvoice)Ray:thenigotridofthem.igotridofthem!andthenididsomecleaning,huh?Younoticethecleaningdownthere?妻子外出把孩子留给丈夫照顾,孩子的奶奶和爷爷是很让人不放心的那种人,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所以当妻子听到丈夫把孩子留给了孩子的奶奶,她很生气也很惊讶,这里的副语言“Sheraiseshervoice,Shespeaksfastinahigh-pitchedvoice.”创设了一种语境,表示了她的不满、惊讶、生气,是言语无法产生的效果。3.副语言的关联性与语境效果关联性指的是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语境假设中产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以相关为准应试自然倾向。关联性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项,而语境(认知语境)则是一个变项,是一个由大脑中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心理结构体。其中的命题、框架与知识草案、文化图式与心理图式及社会心理表征等基本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认知语境。在交际过程中,每一个交际行为都预先设定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听话者总是选择最具有可及性的语境假设来处理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以便用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语境效果指的是语用者处理话语信息时所做的认知努力(熊学亮,1999:102)。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相应的,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关联性就越弱。关联理论认为,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不但应该是新的,而且要能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产生语境效果。只有产生语境效果、表达新信息的命题才能相关。新信息一般有三种语境效果:(1)增添新信息;(2)增强旧信息;(3)消除旧信息。语境效果就是这三种新、旧语境互动的结果(熊学亮,1999:111)。(3)Debra:Youtoldmethatyouweregoingtostayandwatchthekids.Ray:But(silence).Debra:Butwhat?ButwhatRay?在此对话中,妻子对丈夫说:“你跟我说过你会呆在家照顾孩子的。”她相信她说的她的丈夫明白,并且相信她所说的对他丈夫一定具有关联性,能够引起他丈夫的注意并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她丈夫Ray在使用了转折连词“but”后陷入沉默。这与她妻子原有的认知假设相矛盾,丈夫的沉默具有削弱语境效果的作用,引起了妻子的进一步追问:“Butwhat?”

四、结语

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且已经广泛应用于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并为交际的成功进行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分析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副语言的研究,更应当认识到,副语言交际不仅仅是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副语言交际自身就能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达到交际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语言交际和副语言交际融合到交际过程中,进行统一的分析和推理。

【参考文献】

[1]Birdwhistell.R.theKinesicsinContext

[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iapress,1970.

[2]

[美]洛雷塔?a?马兰德罗,拉里?巴克著.孟小平等译.非言语交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71,7.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6

从历史角度来看,后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问题的继续,它困扰着第三世界音乐文化与西方交流和发展的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来确立第三世界或东方音乐文化的历史及教育的世界地位和当代意义?发达国家音乐比发展中国家音乐先进吗?在殖民时代厘定的音乐文化先进与落后标准仍然困扰着“主体文化地位与处境”以及“主体音乐文化认同”。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语际书写与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话语关系;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与音乐文化交流方式及高等音乐教育。

一、语际书写与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话语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殖民话语批评才进入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赛义德率先在他的《东方学》一书中把“殖民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它集中分析了殖民话语:各种文本形式,西方对非西方文化所进行的知识编码和制造。赛义德指出:一旦西方话语作为真实性和普遍性。它就可以用来压迫东方。同样,在音乐领域,一旦西方音乐的概念知识体系作为音乐理论的正宗性来普及,它就可能对异域音乐的概念知识体系及文化差异性或个性压抑,并且可将异域音乐纳入西方音乐或“国际音乐”主导语价值之中,变得容易接受,使这种主导语的统治地位以及第三世界音乐的“边缘性,落后性”合理合法。

在20世纪中,我们看到西方音乐历史中的音乐话语,如单音、复音、单音体制,复音体制、音乐科学体制的历史概念、逻辑分类、范畴划分已进入于中国音乐的历史划分。“中国没有和声,因此比西方落后一千年”。由于此种话语所具有的认识论基础深深地扎根于西方音乐文化历史、语言和思想中,而中国音乐文化历史价值便被纳入主导语的历史概念中。于是,music就等于中国的“音乐”,“单音”的概念完全可以作为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繁复的音乐风格历时演变的结论性概念及逻辑等等。在比较文学中,刘禾的《语际书写》[1]一书对文化交流中语言之间透明地互译性提出质疑,也正是这些假定的透明性虚构了异国音乐的历史地位。由此,中西音乐的差异性“单音体制与复音体制”的西方音乐历史发展逻辑基本上成为对整个中国音乐历史发展轨迹的定位。这一定位自然确立了中国音乐“单音体制”的主体落后地位的定论。而这一定论成为中国音乐知识里的常识,此类常识经由大众传媒和中国音乐工作者的言说不断地复制,不断地更新,长期以来渗透了许多音乐家及听众的自我意识,被人们当做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这些殖民主义对中西音乐先进与落后评价的观念是如何产生或制造出来,又由谁制造出来的?他们的知识体系和音乐认识论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上的呢?我们看到,在殖民时期,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先驱者,如王光祈、肖友梅、黄自、曾志忞、沈心工等等,他们是中国音乐外部开启的第一次启蒙的使者,使中国人开始看到了外部的音乐世界,但这和全球殖民时代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关,正如亨廷顿所言:20世纪第三世界第一批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的教育都是授之于国外。[2]他们音乐概念基础的学习都是从西方音乐开始的,他们无法把握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面对西方音乐也无法较全面的了解,他们对西方音乐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对中国音乐知识话语的内在机制整体性把握的欠缺,因此他们无意或有意利用的是西方音乐概念知识体系互译的“透明性”来认识中国音乐的,他们在学习和形成音乐概念系统中,在对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的同一性设置各种话语的基础时,他们所信赖的是一种双语词典的概念模式,也就是说,a文化音乐的一个词一定对等于B文化音乐的一个词。这种双语词典的对等概念模式在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遭到了严厉地批评。沃克教授的“从殖民主义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一文是厘清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话语主宰权力关系的?匾南住n挚巳衔癿usic,art,aesthetic是我们西方人的话语,其它文化则很少有此词语。music是一种特定西方文化活动中的一个西方术语。从词源学角度讲,把西方术语music的包含扩大到西方传统之外缺少论证的合理性。从教育上讲,如果我们更多地把分类法建立在音乐的社会文化根基上而不是陈旧的殖民主义圣像上,许多混乱现象(或许还有文化帝国主义)是可以避免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西方思维中界定的music所关注的是明确的周期性音高,具有稳定而丰富的泛音,适用于西方和声对位实践。在西方音乐术语中,不协和是对这种泛音准绳的偏离。我们不能将西方传统以外的音响强塞到这个模式中,否则将会辱没其艺术的真实性。我们西方人也不能由西方的技术和状况得出西方艺术音乐的复杂程度高于其他文化的结论,后现代思想提出在逻辑和社会——政治的基础上对术语学意义给予重新评价。”[3]

沃克教授运用了福科,庞蒂,德里达,巴特等人的语言哲学观念对形面上学话语的普遍性作了严厉地批判。福科认为:“语言的属性只有在共享和接受同样的文化价值体系的群体内,才能感知到,词语只有在他们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才能实现意义。”[4]

最近,香港大学音乐系主任荣鸿曾教授的《音乐研究与大学教育》中也在揭示这种西方音乐话语权力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压迫作用,现摘其中部分如下:

在世纪初时,有几位受了西洋音乐教育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发表文章及演讲抨击中国音乐落后于西洋音乐。他们身处文艺界领导的地位,有大学教授,也有音乐学院院长,他们的言论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直接左右了音乐的普及化,及社会对音乐的态度和评价。他们坚强的信念及救国救民诚恳的出发点,不能掩盖他们的无知和偏见。当然,他们是动荡时代的产物,用现代的眼光去批评是太不公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正视及论述其狭窄的胸襟。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中国音乐繁杂的种类和风格,也没有去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的哲理。只觉得梅兰芳的音量没有多明戈宏伟,江南丝竹的阵容没有西洋管弦乐队的庞大,古琴单旋律没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复杂的和声结构,传统的师徒传播的方法没有音乐学院教学那样严谨、规律化等等。……以上的例子指出了一些在社会上占有领导地位的人士,能够以文字影响了整个20世纪对中国音乐的评价。西洋谚语所说的“笔比剑威力大”确是一语道中。在今天还是有人充满诚意地问我,“为什么中国音乐如此落后?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良它?”虽然他未必听过许多中国音乐。有些人虽然心中喜欢某些中国音乐,但嘴上却羞于承认。在国内几所顶尖的音乐学院把大部分资源都放在西洋音乐上,而大部分的学生也都学西洋音乐,把他们父母及祖辈的音乐都弃之不理,这是多么的可悲!他们不但对自己民族的传统缺乏认识,更积极地抗拒。这一代的年轻人如何会有这种心态呢?答案当然不简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数有关评论中国文化的文字必定要负起一部分的责任。[5]

以上荣教授所言“笔比剑威力大”的例证正说明了“语际书写”中“话语权力”的作用,这正是中国音乐界所要面临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思想史”批评的问题,也是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果说荣鸿曾教授所针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思想史”问题的批评。那么,在中国当代音乐思想中仍需要这种批评。因为,殖民与后殖民话语今天在中国不断地复制、翻版。如我们看到的中国国家卫星电视教材《交响音乐赏析》[6]其在有很大影响力和复盖能力的媒体中传播,仍鲜明的重复着音乐后殖民的话语,即西方音乐优于其它文化音乐,在第1集的配音中有如下叙述:

回顾往昔,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劳动创造音乐,而音乐则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促进劳动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曾几何时,人们开始对音乐价值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将它看作是人类崇高智慧创作的结晶。然而,在这些不朽的结晶中,有哪一种是最能够启发人们思想、最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又是最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典范呢?今天,它的答案已显得十分清楚和肯定:交响乐。这一在音乐艺术中经过长期孕育产生的完美骄子,是占据这一显赫位置上理所当然的代表。

以上话语自然确立了欧洲音乐的世界中心或主导地位。重复这些话语的教授们无法摆脱他们对全球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缺陷与旧的学术观念的局限,以及殖民时代音乐教育观念的阴影。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与国民音乐教育中仍然没有摆脱的殖民阴影。

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来看,我曾见到的德国布莱梅大学教授君特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雷默所持有的言论是足以批评这些中国高等音乐院校教授的欧洲音乐中心观念。如君特教授就曾指出:在中国,他看到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正在为把欧洲音乐置于其他民族音乐之上而努力。也看到了一种向西方音乐看齐的完整音乐教育体系。他认为:未来的音乐教育也不是采取(中西)双轨道路,它更应该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编织而成,能在东西方文化内部及其各文化之间建立的联系网络。[7]雷默教授则讲到:“美国和中国这样一个在历史价值体系、政治和经济体系、政治和经济体系、教育体系、传授艺术的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的国家的人,这两种文化完全不同甚至对抗的人,却彼此感兴趣要互相学习呢?”这里“互相学习”即否定双方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当然,20世纪的一些中国人是不会考虑或相信主人(宗主国)应该向奴仆(被殖民者)学点什么的,互相学习意味着平等,那主人和奴仆怎能平等呢?再则,雷默谈到: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灵魂(精神)音乐。你们的中国学生也需要分享你们中国文化中音乐所赋予的灵魂;正如常任何其它文化需要它的灵魂一样。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它的个性的音乐,那么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表达它的个性—?摹傲榛辍保ň瘢U饨且桓鼍薮蟮乃鹗А保琜8]雷默对不同文化音乐精神价值认可的表达和那种“最能反映人类精神世界,同时又是最能震撼人们心灵的典范的交响音乐”的表述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表述呢?从大的背景来讲,君特与雷默所处的德国与美国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已经完全承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实,以及建立在全球多元文化音乐基础上的文化价值观和认识论,而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中,今天仍然是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和认识论基础,因此,自然重复着“交响音乐是最能震憾人们心灵的典范”的话语。

在20世纪末,中国音乐界内部仍然进行着中西音乐关系不同看法的激烈对话。巴赫金曾经讲过:“对话性可以说是各种语言的独特现象,言语与他人言语在通往它目标的所有道路上,必然要与他人言语进入一个激烈的紧张的相互作用之中。”[9]的确,20世纪有关中西音乐关系的争议,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激烈和紧张的关系中。关于“西方化与民族化”的争论。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人看作西化的产物,有人看作民族化的产物,有人看作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在中国本土的产物,有人看作是新的民族音乐或新的传统音乐的产物,谁对谁错呢?正如我们对钢琴一黑键#C的界定,我说是#C,你却说是bD,谁对谁错呢?实际上,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或规定,这涉及到语言学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按照索绪尔的观点:音响形象称为能指(sign),概念称为所指(signifiant)。同样一种音响形象(如#C)却有不同的概念,这正说明了不同概念系统的展开。我说是#C,你说是bD,各自站在不同的调性系统,都有其真实性和意义。我说是民族化,你说是西方化,也都有各自音乐系统的根据和文化意义,正是这种同一事件的不同概念是文化意义显得丰富,其中不同概念也不乏充满矛盾与对立,并富有文化动力学(文化变迁)的意义。

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与音乐文化交流方式及高等音乐教育。

殖民时期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至今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交流的单向性;二是文化交流的不平等;三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

第一个问题,单向性的音乐文化交流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可能是音乐文化的依附性发展。因为单向性导致单向的对西方音乐及价值体系话语的学习与认可,既无相互性双方话语的交流,也无双方音乐价值体系相互的认可与学习。第二个问题,音乐交流的不平等则可能导致文化心态的失衡和文化认知的错位。例如,现在很多中国的年青不知道中国传统音乐为何物,它代表的精神价值体系与生活方式是什么?而且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知道这些了。“现代”是追求的目标,“传统”是过时的东西。但西方的传统又是有用的,必须要学好的,它是“现代”的,我们国内的电视媒体中将19世纪的西方“芭蕾舞剧”统称现代音乐文化,而20世纪的中国京剧则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每年的国际音乐节一般指西方交响乐的演出,而传统则被称为“民间音乐”。在这种错位观念的指导下,以丢掉传统为荣以效仿西方为新,或者以西方音乐价值体系和文化价值为基础的话语来完善对自我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既无二者跨文化及历史基础的详尽分析对照,更无对二者价值体系及话语的批判性思考。第三个问题,音乐交流的不平衡问题正如经济学中的“出超”和“入超”现象类似,一方面,在中国的音乐学院培养的西方音乐的一流人才纷纷出国(出超),另一方面,西方音乐巨大流量由音乐家、信息媒体,院校交流涌入第三世界(入超)成为不可抗拒的强势,而基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统音乐即使在本土也处于一种弱势文化地位。以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三个问题也正是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今世界范围内所兴起的后殖民文化批评已开始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身份开始严肃的理论反省,除美国的东方后裔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为代表外,还有非洲和第三世界的作家和学者,也有人称他们为新殖民批评[10]。

新殖民批评以曾旅居巴黎的心理分析家范农(FrantsFanon)为代表,他的《黑皮肤、白面具》(1952),《地球上受苦的人》(1961)对遭受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及其文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殖民主义给殖民地遗留下的精神负担和精神洗脑问题,他指出这些民族的首要任务是要去掉心灵上的殖民状态,而不只是争取表面的独立形式,在殖民者离去后,殖民地从种族主义中解放的任务却迟迟未完成,话语成为最微妙而又是无可逃避的权力形式。在殖民主义的权力结构里,被殖民者本身的文化特性,民族意识受到压制,导致“文化原质失真”,当他们看待自己本土的各种文化现象时,往往不自觉地套用殖民者审视和评定事物的标准和理论[11]。

在后殖民文学批评中,殖民文学对于域外世界的读解,以殖民者、探险家等身份的眼光叙述出来。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1719)就是一部与欧洲早期殖民思想相对应的作品。[12](这个故事包含对殖民“合理性”过程的隐喻),鲁滨逊作为欧洲文明人在荒岛(隐喻的殖民地)进行着他的文明的建构,他把幸存的野蛮人改造成星期五,星期五穿着与鲁滨逊一样的衣服,鲁滨逊教他语言,星期五越来越象鲁滨逊,成为一个文明人,星期五已不知道他自己母语是什么,自己的名字怎样写,而只有按鲁滨逊救起他的那一天命名。

同样,如果今天我们问一些受过音乐学院教育的学生,“什么是中国音乐?”可能答案就是“单音音乐”,这个“单音音乐”的命名如同“星期五”的命名一样具有相似的殖民涵义,我们曾问许多来报考音乐学院的考生,他(她)自己地方的音乐母语是什么?许多人都不知道也没听过。对中国音乐历史及记谱法符号(工尺谱、减字谱)已经全然不知,而我们有些音乐学家则认为,只有认识西方的五线谱,才能算作音乐家,这种认识在音乐学院的正规音乐教育已显得十分合理。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的角度来看,世界音乐教育总体发展方面,与殖民时代已有三个很大的不同,或者说三个新的音乐交流方式的定位。

1、非西方正宗的传统音乐在西方音乐教育中已逐渐获得地位,如美国的印尼佳美兰乐队从1950年代人几个扩展到今天的一百五十多个。这突破了原来仅仅把非西方音乐作为作曲家专业创作素材的价值定位和交流方式,如笔者2000年10月曾在美国威斯廉大学看到该校有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美国黑人的音乐教学,采用非西方的传承方式和音乐认知方式及音乐价值观。今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西方已开始普及,如在美国,凡是参加了全美音乐学院协会(naSm)组织的大学和学院,都承诺了在课程中规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美国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在普及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在欧洲,2001年11月份由欧洲音乐学院联合会在荷兰召开有关专业音乐家培训的会议中,会议三个议题的第一个议题就是“音乐教育中文化的多样性”。在1998年8月、9月。我曾分别当面询问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教授和德国布莱梅大学君特教授他们是否也认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是21世纪的新的起点,他们都毫不犹豫的给予肯定,而这一主张正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发展的宗旨(该学会有60多个会员国)。我们似乎不明白为什么世界音乐教育国际音教学会,欧美音乐教育都在讲求共享世界音乐以及平等的音乐文化价值观,而在中国20世纪末还没?苤战嶂形饕衾窒冉肼浜蟮奶致郏空馐欠翊嬖谧胖趁袷贝牒笾趁裎幕朗贝牧街忠衾治幕壑倒鄣牟钜欤?/p>

2、音乐作为文化定位来教学与交流“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个传递传统的处,它必须通过批判性思考来挑战和阐明文化价值,获得自我实现”[13]。这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对传统音乐学习价值的文化定位,这就突破了音乐工艺学习模式的学习与交流方式的局限,[14]并且产生了全球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音乐认识论基础。这已不同于殖民时代,以欧洲音乐体系价值观为标准的认识论基础。音乐工艺学习模式主要以欧洲音乐技术(作曲法,演唱法,器乐演奏法,视谱法,教学法)为学习目标的定位,这种学习模式在中国高等音乐院校仍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美国音乐教育。欧洲音乐教育中,音乐是作为文化来定位的,这就不同于西方工业化时代以及殖民时代的以技术生产为利器的竞赛式发展。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改变了“音乐”教育的性质,由此,音乐教育不等于“歌唱教育”和“乐器教育”。当今,在德国音乐教育学科已提出了要以文化人类学为它的基础原理。因为,如果不把音乐放在人与文化的立足点上,音乐教育学科本身的价值面临降低,并只能处于教育中的边缘学科地位。文化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学科可以给音乐教育学以多样性的连接点和补充点,在开展和推广音乐文化过程中,通过一种主体的,多角度的?衾盅笆导疃梢曰竦靡恢纸先娴模畈愦蔚氖澜缥幕睦斫鈁15]。

3、不同文化音乐主体的互文性。互文性是以主体的相互认识为基础的。在殖民时代,只有一个陈述主体,它被认为是科学的,真理的标准,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文化的发言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陈述主体,这是对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认识论单文性的一个突破,是多元文化陈述及对话的开始。最起码,两种陈述之间的任何关系都应是平等的、互为文本的。正如对话理论空巴赫金所言,“两种并列的文本,陈述发生了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我们称之为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就是实际中所有话语的语义关系”[16]。“这是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它的成分只能是整个话语(或被看作是一个整体,或者是潜在的整体),它的背后是真正或潜在的话语主体,也就是所谈到的话语的发话人[17]”。最后一句话说明,在互文性关系中,陈述被看作是主体的载体,巴赫金更进一步指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母语和外来语之间的相互映衬正好强调和表述了这种或那种语言的社会观念,它们的内部形式,它们所特有的价值哲学体系。”[18]

前面所讲的《鲁滨逊飘流记》中所描写的鲁滨逊与星期五关系之间的相互映衬,正好是表达了殖民时代的那种“文明社会观念”,以及殖民地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内部形式,并具有欧洲文明特有的价值哲学体系。

在当今跨文化对话中,第三世界学者积极争取说话的权力,而一些西方学者也注意到互文性在对话中的重要意义,原来那种认为从“落后”中国的眼光看欧洲是荒谬的,而今天在互文性中则看作是必须的,如法国汉学家于连,多年来致力于通过中西文化互为中介的比较,重新思考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关系。他认为,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发话将从外部对欧洲文化产生新的认识,他讲,特别使我学习中文的具有思辨特征的原因是:中国语言外在于庞大的印欧语言体系,这种语言开拓的是书写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表意而非拼音的);因为中国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在与欧洲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下独自发展时间最长的文明。在我看来,中国是从外部正视我们思想——由此脱离传统成见——的理想形象。我并非认为我们在中国的所遇就一定是最相异的,但至少这个地方是他处……”,[19]于连的话正好说明欧洲文明对互文性对话的一种需求。

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来讲,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有很大不同,音乐的概念、思维方式文化认知、价值标准及生活行为方式也有很大不同。那我们如何看待中国音乐的概念,文化历史和价值体系?我们能站在中国文化主体的立场,针对欧洲音乐的概念,记谱法行为方式,文化历史和价值体系作出我们的判断吗?我们能谈论中国音乐与欧洲的差异以及中国音乐几千年不同于欧洲音乐历史的世界性贡献吗?这些发言在殖民时代被西方音乐话语单文性的陈述完全给压抑了。因此,如何站在自己音乐体系的文化价值、历史观的立场,对西方音乐文化作批评,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在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解构西方音乐知识和话语的霸权,形成中国音乐对世界音乐多元发言中的一元。互文性允许各种对话与发言,也包括各种音乐相似性的发言,各种音乐融合性的发言以及各种音乐个性对立的发言。

4、全球多元文化视角与新的学术资源的出现,打破了在音乐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的认识,殖民时代认为西方音乐体系是普遍性的,而非西方音乐只是特殊性的,不是有普遍性的作用。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则认为西方音乐是非普遍性的,西方文明特殊而非普遍(享廷顿语),殖民时代对音乐先进与落后的认识论是基于西方古典音乐价值体系上的,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全球多元文化视野上的。从新的学术资源来看,当今文化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已完全不同于早期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西方音乐学和早期民族音乐学的观念。从哲学上讲,以现象学、解释学为基础的当代音乐人类学开始解构形而学为基础的音乐学[20]。从心理学前沿的发展来讲[21],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以及人文心理学已涉及到比原来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与为基础的欧洲音乐体系更为广阔的音乐文化认知和音乐心理的文化要素构成,为新的音乐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不同于欧洲音乐教学以物理心理学,以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视唱练耳训练的音乐行为模式,也就是音乐创造的生物学模式[22]。而新的音乐创造的生物学模式的提出无疑将重新考虑东方文化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和重建音乐教育的理论范式。

结语

马克思曾经说过:启蒙与奴役是殖民的双重使命,这句话自然可以提醒我们需要注意文化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相悖两方面的作用。

20世纪已终,21世纪已经来临,对于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问题以及对21世纪东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展望我想提出以下几点:

1、文化传承的保持,是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基础。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百年前即19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学者,如象严复(1854—1921),康有为(1858—1927),章太炎(1869—1936)都是推崇向西洋学习的人(严复当时称中国西学第一),风靡一时,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们到晚年却日益趋于保守,主张尊孔读经。在今天一百年之后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一些学者是否仍然有这种相似的经历,不管哪位学者,不管他们持何种学术理念,他们是否都感到了自己对中西文化历史了解的匮乏?谁敢说自己对中西音乐文化都已了解把握得很清楚了?究其根本原因,中西传统音乐及文化传递的持续性无法得以保证,如果我们仍然不去解决这一问题,再过一百年后,中西、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匮乏,这一问题仍然会出现,否定自己传统,否定西方,自身传统传递的断裂,自我封闭的外源信息的断裂都是文化不能获得养料,并健康生长的重要原因,其精神表征更是中西文化交融错位心律的显现。

2、以实用和融合为主导的音乐文化交流观。“知行合一,体用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使我们放弃了对西方音乐文化整体的研究与把握,近现代自然科学在西方产生许多发明都是以假设为前提,并非以实用为前提,如电的发明、原子、中子的发现等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以实用的目的来发现的,这也影响到我们今天中国接受西方音乐注重实用技法(奏法、唱法,作曲法,识谱法,教学法)而忽视了发明这些方法的文化基础和理念,由于重实用。“古为今用,洋为中国”成为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主张。正面来看,有效解决了一些文化交流的实际问题,但却没有认识文化交流双方的身份问题,融合是文化交流的一个层面,文化交流还有不可交流的层面,甚至对立与不可改变的方面正是某种文化的特性。这是20世纪中西音乐交流忽略的重要方面。文化的某些特性或差异性甚至多样性正是由于对立而存在的,文化交流只谈融合不谈差异,只谈服从不谈自重,后果不堪设想。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例如,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熔炉”说提倡的就是各国的移民来到美国以后都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大家重新融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所谓的美利坚文化,然而,从七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熔炉”中融为一体的美利坚文化,实际上只?且恢忠浴鞍桓衤场隹搜贰薄ⅰ靶陆獭蔽魈宓摹鞍兹恕蔽幕谌撕退衅渌泼竦奈幕急慌懦獾搅吮咴担昀矗拦幕逊⑸思ち业谋浠钔怀龅囊坏悖褪鞘迪至擞伞拔幕勐保elting-pot)向“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的转型。[23]可以说,当今美国的音乐教育也开始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普及。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7

关键词: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全球化能力

中国正在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使命。

1.国际视野涵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视野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词语,也称为全球视野、国际意识等。它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的意识、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

1.1国际视野的评价指标体系――意识、知识、能力

1.1.1意识维度

意识对人的行为有能动的反作用,培养国际视野,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对于国际意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国际意识是相对民族意识而言的,有时也被称作“世界意识”或“全球意识”,是指国民对跨国事务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简而言之,就是是否能够自觉地、迅速地、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另外,国际意识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和价值取向,是一种自觉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平等、公正地理解、宽容地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态度,同时是一种可以积极、平和、理性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高品质思维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界泰斗张耀灿教授的学生毕红梅在其毕业论文中指出:“所谓全球意识是指人类价值主体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和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所形成的一种意识。但全球意识并非是指全球一体化,它更多的是指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国际意识,其实就是具有一种国际化的心态和思维方式。

1.1.2知识维度

国际知识是国际视野的基础,国际知识的储备是建立在对于我国社会各种知识的总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有关主要国家的国情与对华关系态势,以及我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主要领域参与国际事务的水平与程度等。当前,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国际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的国情世情。看世情要立足于基本国情,这样的国际视野才不会脱离现实。对于青年大学生,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世界”这些基本状态的认知;二是国际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入全球化的浪潮,必须遵守全球化的规则,才能立足于国际。所以要不断对大学生加强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等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熟悉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国际经济贸易原则及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规则和惯例;三是国际礼俗。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各种风土人情和习俗,令人赞叹不止。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不同因素,使得世界各国、各民族各自有其禁忌。随着历史的发展,国际交往的频繁,懂得国际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

1.1.3技能维度

国际视野不仅停留在意识和知识层面,还应表现为一种行为能力,具体表现为专业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取舍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等。未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各行各业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因此,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化背景下,人们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需要人们具有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也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能力和先决条件。而国际化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选择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取舍能力。取舍能力使人们在多元的国际化背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民族性与个性。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由于国际环境千变万化,各国都在深度融入竞争的同时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我们培养的青年学生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敢于面对挑战,把握时机,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无处不在,这种竞争的残酷性和多变性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关系,并能在竞争中与人合作,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当然,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掌握必需的外语及交流沟通技巧等。

2.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认知现状分析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国家视野认知现状,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西安交通大学随机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59份,有效率91.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并结合以往文献资料的研究,整体上讲,我国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认知现状不甚乐观,整体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大学生国际视野知识水平较低

国际视野知识需要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宽,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类型、法律形态等都包括在内。

关于对民主的认识,89.4%的学生对于民主与国家制度的关系、民主与的关系不是很清楚。

关于对经济模式的认识,认识最深的就是市场经济。77.3%的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就是竞争,淘汰,个人奋斗。市场经济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但在此过程中,要以个人信用、良好的道德观念作为基础。企业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要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唯利是图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中就包括利益实现、个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关于对文化的认识,认识最多的就是西方文化,对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了解不多。73.8%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就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所谓个人主义并非把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实现放在中心地位,以我为中心,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把个体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但最终实现的并非是个人目标。西方文化体现到企业文化中就是对个人的重视,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在涉及宗教的认识问题上,93.4%的学生知道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但对这些宗教的发展演变知之甚少,宗教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何也缺乏较深的了解和认识。95.6%的学生对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识上表示不能够很好理解,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是相悖的,相信科学的人不应该相信神灵的存在,对同时相信科学又相信宗教表示很诧异。

2.2大学生全球意识淡薄

世界公民意识较低,很多大学生对何为全球公民意识不是很清楚,大多数不能够很清楚地表达出来。全球公民意识中最核心的要素乃是个人的行为与责任要能够放到全球范围中思考,而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比如在乌克兰事件上,对于克里米亚地区独立问题,78.3%认为这属于乌克兰内政,与我们无关。在对此事件的处理上,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全球意识。

对他国文化、风俗、历史了解不多,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比较欠缺。有协作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需要辩证地看历史。在国家与国家关系越紧密的时代,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2.3大学生全球化能力不高

全球化能力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即全球化理解能力(包含“对全球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理解”、“将学科知识应用在理解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能力”两个题项)及全球化交往能力(包括“对至少一门外语的掌握能力”、“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的愉、知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职业责任”四个题项)。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全球化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美国大学的得分要明显高于我国大学,差异性比较明显。

得分过低的原因可能由于我国大学的开放性还得提高。全球化经历包括全球化学术经历和全球化交往经历。前者主要包括参加全球化方面的课程、参加全球化方面的讲座或报告、参加全球化方面的会议并做报告等;后者主要包括与外国学生的各种课外交流、社会活动交往、参加全球化主题的表演等。

首先,在全球化交往经历上,美国大学生参与各种交往活动的比例要显著高于我国大学生,美国鼓励本土学生与外国大学生“混住”(建立“国际公寓”),营造国际交往的氛围和机遇,是提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其次,在全球化学术经历上,美国大学为学生创造全球化课程的修读、全球化证书或学位的获得、参加全球化主题的报告等。同时,美国很多大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设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几十个区域研究中心,这些中心开设本科、硕士课程,举办学术研讨会,授予全球化问题研究的学位。

3.对策

3.1开设全球化课程

借鉴一流大学的经验做法,一方面,设立专门的区域研究机构(类似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各个区域研究中心、首尔大学的国际研究大学院等),给予充分的人财物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各个区域研究机构日常的深度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开设相应课程讲座(如美国学、日本学、欧洲史等),吸纳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修读。

3.2将国际化纳入日常生活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就读经历,不仅仅是课堂、学术的经历,而且包括课外、社交的经历,后者既贴近于学生,又渗透于细微。因此,国际化活动的触角应从课堂扩展至课外,从学术交往延伸至日常社交。所以,像班级旅游、班队活动、学校社团、学校俱乐部、社区服务等课外活动,都应融入全球化元素,使学生能够在亲身体会和经历的过程中获得全球化意识和能力的深度的、立体的全面发展。

3.3高校要提供对外交流平台

要建立与国外高校的访问交流机制,鼓励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在学生的国际流动上,既要推出去,又要拉进来,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国际交流和访问。目前大学为学生创造的出国交流访问的机会大大增多了,但是,这种增多只是绝对数量的增多,相对人数(即获得出访机会的比例)仍然很少,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时间内仍然无法踏出国门。进一步地说,中国大学国际化拉动力量的不足(吸引机制、奖学金种类和额度、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等等),导致国外学生来中国留学的数量仍然很少,留守本校的中国学生很难获得与外国大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大学生整体的全球化素养及能力的提高。要改变现状,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1):182-183.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8

世界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出现一言堂的局面

近些年来,“历史终结论”、“华盛顿共识”等形形的思潮相继走上台前,但是无一例外地都遭遇了“药到病不除”甚至“南辕北辙”的尴尬局面,都未能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注入新的动力。西方国家津津乐道的“价值观外交”刚一粉墨登场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世界范围内的抵抗浪潮纷至沓来。民主这剂“良药”给中东地区带来的不是和平曙光,而是无休止的动荡不安。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需要。世界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出现一言堂的局面。

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现代国际体系形成以来,大国将自己的发展模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甚至主张以某一种文明样式一统世界,结果导致了国际社会长期的动荡不安,乃至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将这种片面的国际政治思维推向极致。两极格局的瓦解,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以某一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规范国际社会,从根本上违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文明保持多元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维护文明多样性迫在眉睫

尊重文明多样性,知难行更难。文明多样性不能仅仅停留在科学认识的层面,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今世界,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文化在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中的作用,已成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世界的丰富多彩与文明多样性的维护融为一体。2005年12月,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中指出,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9

1人文与技术

1.1人文概念及其内涵所谓人文,即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按照普遍的观点,即指“把人作为一切事物即世界的标准的理论;其根本观念是从人类自身角度来思考以人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关系。其实质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精神的价值。”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知识宝库,其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图书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具有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约翰逊认为:“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施蒂格强调:“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谢拉提醒人们: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事业,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前四条都直接面对读者,跟人有直接联系。图书馆人文和人文思想是图书馆在社会历史变迁和科学变革中不致消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教育和信息交流机构竞争的重要优势。我国《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表达了图书馆人文理想和目标〔1〕,指出图书馆是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以读者需求为一切工作出发点的开放知识与信息中心,在服务与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为全社会普遍提供以人为本的平等服务、人性化与便利化服务,承担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和促进全民阅读、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

1.2技术概念及其内涵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具有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的特点。在图书馆学界,人文主义论者基本上是把“技术”概念作为实现人文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在图书馆学研究中习惯地将技术概念外延缩小到以现代通讯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领域。但就图书馆事业领域而言,技术概念还应包括传统的编目规则、分类著录、排架标架、文献加工等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技能。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图书馆技术还应包括图书馆为实现其发展和服务目标而采用的各种办法与规则,如图书馆制度、法律、图书馆行政管理等。技术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图书馆发展早期的手工作业阶段,其专用技术主要是图书的分类、典藏、校雠、目录等方面的技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图书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给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首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maRC应用为标志的图书馆行业信息化程度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改变了图书馆工作流程、服务方式、服务规则。其次,技术改变传统信息格式,原有的学科术语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图书概念的演化:图书-文献-文献信息-信息资源,以及网络图书、数字出版等,现今已不再新鲜,甚至有人认为数字化技术会改变我们如何书写,如何阅读,如何形成知识。比如,读者概念,传统意义上是指到馆的现实读者,而现代意义上的读者则是指利用图书馆实现信息获取的一切用户,包括虚拟读者。图书馆的概念也超越了物理空间,不仅指实体的客观存在,也指具有一定系统化信息知识的虚拟存在。再比如,各种类型或模式的图书馆联盟存在,以及数字阅读、虚拟参考咨询、知识导航等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包括一些专门为弱势群体阅读服务的专有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人文关怀、普遍均等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了现实意义。

1.3人文与技术的论争技术与人文之间的矛盾和抵触,由来已久。西方自17世纪以来,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知识,形成两个学派。人文主义往往以理想的方式想象世界应该怎么样,现实世界也的确有太多的缺陷,人文追求给了人类前进的永恒动力;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变革,一度使技术由手段变成了目的,不断迸现的技术亮点,甚至使作为目的的人文相形黯然。在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科研究中,人文体现于价值层面,而技术则是为实现这种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它们是属于两个层次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倡导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人文理念,对技术抱持偏见,造成了图书馆学的分裂。1953年,谢拉指出,图书馆学对图书馆工作的技术方面缺少必要的注意。徐引篪、霍国庆认为,“正是因为图书馆的保守性质,新生的情报学不能见容,最终导致了图书馆学的不稳定与情报学的分离”。而对图书馆学理论而言,经历这场分裂,主流图书馆家终于放弃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价值取向,重新回到了关注图书馆相关技术和应用性研究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检索技术与机器编目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数字图书馆研发为核心的技术研究主导了图书馆学,数字图书馆或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技术问题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热门课题。我国图书馆界在20世纪90年代对图书馆的这两个问题经过了初期的概念解析和体系化探索后,在二者的关系上渐渐出现了两种相左的观点,特别是在人文和技术孰主孰从的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冲突,冲突的焦点就是人文和技术谁将能主导图书馆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文技术之争升级。它不仅仅改变了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等原本属于it应用的领域,也改变了文献资源建设、文献标引与编目、信息咨询与服务等传统技术研究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甚至影响了理论图书馆学。它严重冲击了理论图书馆学研究,同时也改变了理论图书馆学的价值取向。在图书馆研究主体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图书馆学理论面临危机,不仅不能解释客观现实,更难预测图书馆发展的未来,理论失去应有的韧性。〔2〕甚至出现“图书馆消亡”危机论调,图书馆学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有没落的趋势。

2论争产生的根源就人文与技术之争看,“图书馆危机”并不是空穴来风,引人深思。

2.1不管是图书馆学研究还是图书馆事业实践,都必须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危机不单是来自图书馆内部,而更多的是来自图书馆所处的外部信息和技术环境的变化,来自人类社会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递、处理和保存模式的变迁,整个社会信息链的变迁给图书馆带来巨大的挑战。基于传统信息链的图书馆服务无法适应新的信息链机制,从而造成图书馆服务渐渐游离于主流社会信息交流机制,图书馆不再处于社会信息链的中心环节。这是图书馆危机的根本原因。从图书馆发展史看,20世纪中叶发明了叙词表等信息描述组织系统,以及被视作最具革命性的图书馆行业迈向自动化、规范化和全球化的maRC应用〔3〕,到后来以共享书目数据而形成图书馆联盟(这种联盟最成功的例子就是oCLC),再到“书目控制”理想的实践,图书馆一直处于社会信息链中心环节。但是进入1990年代,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生产、组织、传递、存贮与利用的原有格局,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阅读行为,图书馆人试图用书目控制的原理对网络世界的数字资源进行有效地揭示组织和控制,这一理想以oCLC先于Google启动的netFirst项目的失败而搁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Google为代表的基于网络机器人的自动发现的搜索引擎的成功。这充分说明图书馆界对社会环境变革所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对人在知识信息方面的需要认识不够。

2.2人文与技术的此消彼涨,所暴露的问题便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人文失落”与“技术至上”〔4〕的论调便是佐证,说明图书馆学的发展正经受着社会发展、尤其是信息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史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范式:技术范式、人文范式、知识范式、认知范式、信息资源范式和制度范式等〔5〕,存在要素说、矛盾说、系统说,文献交流说知识交流说、文献信息交流说,以及知识资源说,图书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到目前还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这种局面不利于图书馆学正常发展。其次,图书馆学研究中引入或套用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使图书馆学本应该具有鲜明的图书馆人文特质被边缘化了,造成专业思维、专业方法缺失。〔6〕图书馆学必须打破人文传统与技术传统对峙、相持的局面,寻求在理论研究方面创新性突破。

2.3技术在图书馆学研究中比重的增加有其合理性。观其本质,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从满足人的信息需求、促进知识信息交流的角度来看,技术无疑因其目的性、社会性和多元性,它能满足人们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变革与信息环境变化的需要。图书馆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在图书馆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制约图书馆形态演变的直接原因〔7〕,因此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对技术应用的研究也不断得到重视。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是图书馆学发展的新生长点。

3重新审视人文与技术的关系

人文与技术是内在统一的。(1)从概念上看,技术本身存在人文维度〔8〕。(2)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人文与技术就是在促进社会知识信息有效交流、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同时体现其内在价值的统一。有效和重要的图书馆服务是由用户的需要而不是仅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图书馆不断引入和创新应用技术工具来实现它的工作目标,以此改进服务手段和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与效率,提高图书馆服务自身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人文价值。因此,当我们把技术应用与图书馆的价值实现紧密结合时,技术本身的力量才充分显示出来。(3)技术与人文之间是一种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单从技术本身来看,技术源于人或人类社会的需求,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背景,其本身就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工具性的东西,是手段和方法,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强力“引擎”的作用,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人们信息获取、信息交流方面的需求,而且是图书馆服务实现的全过程,它能更大程度地促进社会交流系统高效运转,促进知识信息的有效交流,从而满足人的文化知识需要和社会文化进步。从另外一角度看,技术是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物化,使可供应用的理论和知识变成现实。技术应用与人文相结合,会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技术创新与人文相结合就更显示出技术水平的先进性。(4)人文与技术在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变革与信息环境变化方面,实现其自身价值的统一。图书馆学也不是技术科学,图书馆技术的形式、功用、作用方式,无不反映着图书馆所在时空中的社会人文特性,反映着这种技术产生时人们的技术价值观,反映其所在环境的历史特征,技术离不开人文的指引,从人文始,通过技术应用与创新性融合图书馆人文精神,使目的与手段之间互补与整合〔9〕,以满足人们需要,体现图书馆服务的人文价值。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过渡人;教师权威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2)14-0088-04

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主要人际关系。课题组围绕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对常州大学城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高职院校教师在当前师生关系中的角色挑战与角色适应。

一、“过渡人”概念的内涵

“传统”与“现代”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有学者称之为“转型期”,或称之为“巨大的发展的连续体”。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这一“转型期”或“过渡期”,社会学者冷纳(DanielLarner)将“转型期社会的人”称之为“过渡人”。通过对“过渡人”性格特征的解读,可以勾勒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性格特征[1]。

二、高职师生关系调查

(一)研究概况

调查对象。常州大学城5所高职院校任课教师与大二学生,5所院校分别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于调查数据,依据匿名原则用代码校a、校B、校C、校D、校e来表示。

调查方法。课题组通过各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将问卷发放给各任课教师与学生,采用的是等额分层随机抽样的问卷发放方法。每所学校发放210份学生问卷,60份教师问卷。其中学生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0%,教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30%,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内容。围绕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现状设计七项内容:师生双方对师生关系现状的满意度;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的重要性;师生双方是否认为有必要改善目前的师生关系现状;师生双方希望互相交流的状况;师生相互交流的主动性;当前师生关系的类型;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在师生交流中,教师更为主动

调查显示,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师生交流,都凸显了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的被动性。在课堂教学中,71.0%的教师与学生“经常交流”,29.0%的教师与学生“偶尔交流”;而在学生群体中,则仅有13.80%的学生与教师“经常交流”,有72.6%的学生与教师“偶尔交流”,还有13.6%的学生与教师“从不交流”,见图1。

课外交流中仍以教师主动交流为主。有56.9%的受访教师与学生“经常交流”,42.8%的教师与学生“偶尔交流”,只有0.4%的教师与学生“从不交流”;而在学生群体中,只有9.3%的学生课后与教师“经常交流”,而62.4%的学生课后与教师“偶尔交流”,还有接近28%的学生课后与教师“从不交流”。说明学生主动与教师课外交流的欠缺。与此同时,学生更希望师生双方的交流渠道进一步畅通,见图2。

2.在师生关系类型上,双方期望呈现出差异性

在对师生关系类型的选择中,调查显示,师生双方都以选“民主管理型”居多,其次是“民主平等型”,再次是“朋友型”,最后是“放任自由型”。表明“民主管理型”师生关系是当前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然而关于对理想师生关系类型的选择,调查双方则出现了明显差异。教师对上述各种类型的选择出现了交叉状,34.3%的教师选择“朋友型”,31.1%的教师选择“民主平等型”,31.1%的教师选择“民主管理型”,0.7%的教师选择“放任自由型”;而在学生群体中,60.9%选择“朋友型”,其次是民主平等型(23.6%),“民主管理型”居第三(9.9%),见图3。

3.在重视程度方面,教师更重视师生关系

师生双方对于师生关系的满意度能够体现当前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呈现相似的态度,如图4和图5所示。然而双方对于师生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调查显示,分别有98.2%的教师和92.9%的学生群体认为重要,但在“一般重要”和“很重要”上却出现大的差异。教师群体中有61.5%认为“很重要”,36.7%认为“重要”;学生群体中有32.6%认为“很重要”,60.3%认为“重要”,见图6。说明师生关系在教师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更高。

师生双方对改善当前师生关系现状的迫切程度进一步说明了师生关系对于教师群体的重要性。从整体数据趋势图来看,师生双方都有超过6成的人认为有必要改善师生关系。不同的是,教师群体中有78.8%认为“有必要”,20.1%认为“没必要”;而学生群体中有64.4%认为“有必要”,34.3%认为“没必要”,见图7。对于教师而言,师生关系是其工作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将一直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而对学生而言,师生关系只是其求学生涯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并不会成为其人生中长期存在的关系。

三、高职教师“过渡人”心理特征的解读

教师权威是指在师生关系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具有使学生信服的力量或威信,学生对教师的合法意愿或意志的自愿服从,表现为学生对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地位的认同和支持。教师权威结构包括制度性教师权威与教师个人权威,其中传统教师权威和法定教师权威构成了制度性教师权威,教师专业权威与教师感召权威构成了教师个人权威。同家长权威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发生变迁相类似,高职院校教师权威也同样面临着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冲突而发生的构成要素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