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54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1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2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农业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农药三个推动。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3

摘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跻身在农业生产前沿,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简略说明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处理好科研与开发的关系才能使地市级农业单位引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改革政策与措施,尤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办法,使农业科研单位人才辈出,成果丰硕。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明确定位为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1],在全国各地广泛调查农区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产业化发展途径,因地制宜,热心科研,勇于创新,跻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注重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职能很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方面,立足区位、人才优势,以创建区域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化农业为先导,为农区探寻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业科技转化方面,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培植农业科技产业化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让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方式,向农业生产单位或分散经营农户进行科技服务[2]。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对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发展历史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继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创办的,经50多年的成长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不断加强,在各农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创立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大体上可划分5个时期。

1.1初创时期

该时期为1957年春至1966年。1957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及下属18个研究所,而后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一般以行政区划建制;1960年,国家科委下发的“科研机构精简、迁移、合并、下放、撤销的意见”,对各地的农业科研单位产生了波动,编制大为缩减,有的单位被迁移,有的被合并,甚至撤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组建放慢了速度;至1962年,我国总结了“大跃进”给农业经济工作带来的教训,缩短工业战线,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并采取加大农业科研人员编制,强化农业科研力量的措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力量得到了适当加强。

1.2曲折时期

该时期为1966—1976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农业科研院所遭受重创。农业科学研究被迫中止,农业科技人员下放,农业院校停止招生,导致农业科研人员锐减,农业科研工作处于停滞和倒退的状态。

1.3恢复时期

该时期为1977—1984年,改革逐步进入较为全面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发展生产力作为全社会的主要任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数量急增,添置科研仪器,组建课题小组,农业科研呈现新的起色。科研计划每年下达,科研人员逐年增加,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1.4探索时期

该时期为1985年至20世纪末,此时期处于经济改革日益深化、农业科研不断调整的探索时期。1985年3月,中央颁发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拉开了地市级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帷幕,调整专业设置、搭建科研小组、确立区域内农业发展重点、探讨与建立农区所专业特色与优势、寻找对外合作途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等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主要内容;1992年8月,国家体改委下发的《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发展重点,从体制上解决力量分散、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相脱离的现象;1995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应紧密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并推出了若干深化改革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外合作,培养高、精、尖人才,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农业走向高效化作铺垫。

1.5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日臻成熟,处于大发展时期。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应用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战略调整的重点,农业外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农业技术的一次又一次创新,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农业信息管理技术、设施栽培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研究蓬勃兴起,并日益被广泛应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积极支持‘三农’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时期,农业生产处于传统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加大集成技术研究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极力解决“三农”问题。

2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体系,地市级重在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100余所,地市级逾600所,占总数的55%左右。2005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计3.26万人,是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9.56万人的34.1%;地市级农业科研经费总投入23.01亿元,约占全部的25%。从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获奖等级和数量上。据统计,从1957—2007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奖4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8项。近6年来,6个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有5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38个二等奖中,有24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000多个,其中有4000多个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适合农区农业生产特点,能充分利用农区自然资源条件,具有实用性。

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普及和应用上,研究创新机制,通过开展农民定期培训、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创立等多种科技服务模式,在“三农”服务中与农民直接接触,在农业生产前沿做出了大量科研与服务工作,带动了区域内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劲的科技支撑。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服务“三农”。

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掌握农区资源条件,主攻农业低消耗、高产出、低残留、高回报、无污染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新品种的培育、新模式的创新,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技服务方面,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打造崭新科技服务平台,拓宽科技服务渠道与形式,深入研究技术承包型、技术转化型、联合创新型等多种模式,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江苏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发展后劲的培养上,注重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育,优化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的培植,用力研究人才梯队与结构,引进各类有用人才。

3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状况来看,由于各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不相同,表现出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快慢不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3]。

3.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主体是分散经营面广量大的承包农户,家庭式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普遍性,往往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上产生脱节,显露出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的特点。生产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等,使得农业生产难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再三强调服务“三农”,但地方政府或主要领导缺乏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仍受轻农、怠农等陈旧传统观念的影响。

3.2科研经费尚缺,科研手段落后

据统计,2000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中,政府财政补助(不含科技项目费)人均仅为1.14万元。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总额的5.7%。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缺口较大,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年农业科研经费按人均经费计算,地市级7.05万元、部级19.73万元、省级9.71万元,经费不足导致科研手段相对落后、基础设施陈旧。有许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办公用房、试验用道路、库房、晒场等,仍保持20世纪50—60年代的面貌,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的创新和发展。

3.3学科建设乏力,人才培养偏颇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学科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是依据社会发展、农区内农业生产特点、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研究学科进行设立、调整或重组,是充分应用现有人、财、物等要素,增添、补充科研设备与人员,开辟新学科等一系列活动。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盲目混乱现象。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涉及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整个过程。

3.4研究与应用脱节,科技转化不畅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农业科技重要性的主要指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而发达国家该指标近80%。在农业科研选题上,我国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缺乏应用上的考虑。在新型科技与成果的储备和筛选上,仍较为薄弱,对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协作攻关力度不够、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仍有待加强。总的来说,表现出研究的课题多而应用的成果少,重复研究的课题多而有创意的研究少,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严重。

3.5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性和有效性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过程就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重科研轻开发或重开发轻科研,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拨款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弊端。

4发展对策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科研开发与应用体系中属基层,而在服务“三农”中直接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处于先端,既有研究开发区域特色农业技术的义务,又担负科技服务的重任[4]。因此,如何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中发展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值得探讨。

4.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型国家事业机构的性质被进一步明确,肯定了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农民培训上对各区域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地方政府尤其是分管农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服务“三农”中的战略地位,认真挖掘现有的科研潜力,统筹兼顾,确实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利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面临基层、紧贴“三农”的条件,发挥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4.2加强投入,强化创新能力

我国大面积农业生产仍表现出产量不确定性,是低效弱质的产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的公益性,要求政府在政策上、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人均事业经费的投入,避免无序或盲目的竞争,减少过度市场化竞争性专项科技经费在财政投入中的比例。可通过立法,规范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科研的比重、方式、范围等,可广开门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保障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的非营利性。

4.3抓住重点,优化专业结构

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国每1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约4人,每666.67hm2耕地拥有农业科技人员5人,远远低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相对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上很是欠缺。要进一步加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当放宽事业编制,提高福利待遇,吸引硕士、博士到基层农科单位工作,为人才发挥才干提供科研平台。根据农区情况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确立优势专业,开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型学科,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新品种的选育,加快新技术应用,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出现人才带学科,科研出成果,成果促产业的良性循环[5]。

4.4明确职责,突出科技服务

公益性决定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职能与目标取向。应当突出科技服务,围绕“三农”问题,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课堂讲授、田头指导等培训方式,将先进科技直接教给农民;依靠政府支持,以承包方式,服务大面积农业生产;开辟示范园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效果,引介推广新技术。仍需花大气力,投入研究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在服务“三农”中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4.5立足长远,完善保障体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聚集着60%以上的人口。“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大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创新,在各区域的“三农”工作中有着巨大贡献。要面对现实,立足长远,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管理办法,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保障科研与开发协调发展。在科研选题、立项、成果等评定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在选人、用人上,要导入恰当的、确切的人才评价制度,营造稳定的竞争环境,以激励机制等创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步入长期、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5结语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各自农区内面向“三农”,强化服务,立足科学研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丰收、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就现实情况来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一是正确处理研究与开发的关系,使科研与开发呈良性互动;二是摆正区域特色农业研究位置,激励创新,在农区农业生产上施展技术优势;三是加强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科技服务是基层农业科研服务的职责之一,只有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使其服务于农业生产,科技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6参考文献

[1]王川.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与问题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20-21.

[2]岳绪武.浅谈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创新与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1):20-21.

[3]贾宝红.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22):9793-9794.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研成果;农村经济;作用对策

一、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进程和农业科技利用率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植物生物技术。我国目前的植物生物技术水平比较低,并不能对植物品种进行改进和优化。尤其是对一些新品种的植物研究力度并不大,取得的研究成果很少。(2)畜牧业技术。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畜牧业发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我国畜牧业技术发展特别缓慢,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时期的水平,并且畜牧业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缺陷。(3)农田灌溉技术。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田灌溉技术仍然停留在漫灌的阶段,滴灌以及喷灌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并且大多数灌溉技术必须人工操作进行,不能实现自动化灌溉。(4)农业机械化技术。虽然我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但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和布局比较零散,不能对农业生产的耕作、播种以及收获进行完全的机械化操作,机械化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发展目标。另外,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最大阻力就是地形崎岖复杂,不利于机械化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的发展,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5)林业技术。我国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的就是恢复森林资源,重视林业对经济、对生态环境以及对空气质量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林业技术发展的比较晚,对林木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二、我国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体制

在建立农业科技体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加大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力度。并且在推进改革时,要结合农业科技自身的地域性、周期性以及公益性的特点对农业科技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研发过程进行优化。还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建立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科技研发部门。另外,还要注意对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农业科研技术进行引进,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创新的农业科技体制应该将科技研究和开发、科技服务与管理以及科技企业等部分都容纳到农业科技体系中,才能改善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中的重复和分散现象,并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管理体系的协调工作。而在建立农业科技研究机构时,要注意将科研机构按照功能划分为技术开发部门、科技服务部门以及基础公益类部门,然后采用不同的管理体制进行管理。根据农业科技研究机构中的各个部门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研发效率,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农业科技体系。

2.建设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对农业科技进行有效的推广,提高农业科技的利用效率极为重要。为了使农业科技成果顺利推广,需要建设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在建设推广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推广工作人员进行选择,建立专业的科技推广队伍是保证推广工作顺利展开的基础。并且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将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乡镇企业充分结合,使农村经济发展中这几种角色的不同特点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更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3.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运用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才算完成农业科技研发过程。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关的部门必须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农业科技研究。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并且在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时,要注意试点工作与全面推广工作的结合,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之后,再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推广,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转化质量,减少因为农业科技的不当使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4.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

要想保证农业科技研发的质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是最关键的内容。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农业科技研究予以足够的重视,然后根据农业科技研究的项目安排合理的经济投入,确保科技研究过程不会因为资金中断而影响研究进程。此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是影响科研成果的直接因素,因此,要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保证农业科技研发队伍的专业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研究的进步,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除了对农业科技研究过程的投入,还要注意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和转化过程的投入。例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建设专业化的推广队伍也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公益性的农业科技基础体系也要有一定的经济以及人才投入等。

三、Y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史比较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革。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新的时期,农业科技是推动农村经济焕发活力的关键因素。但是因为我国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率比较低,使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对策,提高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推动力,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大步向前,才能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的平衡和科学,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试论我国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42-42.

[2]穆宏芸.浅析我国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及对策[J].硅谷,2008(10):199-199.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体系;指标体系;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944-04

ResearchBasedontheDemandfor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ntentSystem

wUYong-zhang,YanGwen-jing,ZHoURong,ZHaLiang-chun,BaoYu

(instituteofagriculturalQualityStandardsandtestingtechnologyResearch,Hube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wuhan430064,China)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isinseparablefrom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whilethediscussionandresearchonthedemandfor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ntentsystemaredelimitedthescopeanddirectionfor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tracingbackthestudyoftherelatedliteraturefromathomeandabroad,theshortcomingsofresearchesonthedemandfor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ntentsystemwerepointedoutaswellasthemethodsofresearcheswereclassfied.onthisbasic,thesystematicconstructionofthedemandfor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ntentsystemisestablished,whichwasalongwithwasthefollow-upstudyonthemechanismofaction.

Keywords:thedemandfor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system;indexsystem;contentsystem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而要发展农业科技首先必须弄清农业科技需求,尤其是在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新科技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不断衍生出新的农业科技需求。在各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把握农业科技需求、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就成为关键问题。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划定了农业科技需求的大体范围,规定了该领域研究的大致范畴。如果不能科学划定内容体系,后续研究也就无从开展。

目前专门探讨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的研究不多,尽管很多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大致地描述了他们对农业科技需求内容的界定,但大多是零散而不成体系的。此外由于视角的差异,内容界定也不一致,从而限制了研究的深度。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的零散探讨进行梳理,总结出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划定的方式与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提出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

1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的相关研究

从已报道的相关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没有直接研究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这一问题,只是在分析农业科技需求时隐含了对需求内容的界定。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大致可以将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的路径划分为三种。

1.1微观操作层面路径

这种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界定是从农民、农户视角出发,探讨个体具体的农业科技需求。如奉公等[1]较详细地划定了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内容并通过调研测定其需求强度,在研究中他们将需求内容划分为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动植物新品种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农机技术、农药农膜化肥技术等。李波等[2]为了方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划分了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初加工、防病防疫、农机驾驶和维修等14项农民科技需求内容。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6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著,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开展合作,加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进程

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现状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在产学研合作以及省际、国际之间的合作程度均呈现比较滞缓的趋势,既无法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全面共享,也还难以达到与世界接轨的水平。1、强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福建与台湾地理、气候、土壤等相近,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相同,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强闽台农业信息、科技、教育、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的合作,建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加速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拓展合作的内涵。福建省应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对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为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与支持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开展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提供研发所需部分资金、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前介入高校、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取得知识产权和成果优先转化权,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鼓励与支持产学研共建技术研发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中心,包括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机构,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3、设立福建省农业技术引进与合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育种新材料、新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引进、创新;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用于引进技术的费用可全额计入生产成本;鼓励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合作、实验与应用开发合作、推广产业化合作。

(五)提供决策参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管理

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农业技术供需脱节,农业企业创新投入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学术界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约束背景下,农业企业或农户低碳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等应用程度的研究结论不够广泛,无法为政府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因此,为了准确把握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农业企业或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意愿,需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加强对农业企业或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政府把握政策制定的侧重点和落脚点,提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提升福建省的农业科技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约束背景对农业生产提出的新挑战。

(六)明确目标,突破重点领域及攻克关键技术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7

阐述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组建育种攻关协作组,培养学科带头人,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引进高水平人才等促进协同创新的做法和成效,归纳总结出4种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通过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实践;组织模式;思考;省级农业科研单位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是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本省范围内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重任。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科研院所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努力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1主要做法

1.1根据科研发展规划和项目具体任务,吸纳相关学科人员组建育种攻关协作组农业新品种选育研究历来是山西农业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围绕山西省优势和特色作物,组织全院从事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研究领域的科研力量,组建了玉米、小麦、棉花、杂粮等主要作物的育种攻关协作组,采取联合院属大丰种业、强盛种业、科萌种业等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企业,统一研究方案,统一育种目标,共享优异育种材料,实行首席专家负责,成果产权归属研发单位的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有53个品种通过国家审(鉴)定,比“十五”期间增长了60.6%,有317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占全省审定品种的65%,7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农作物新品种年推广面积达到267万~300万hm2,占全省良种面积的60%~70%,年增产粮食10亿多kg。

1.2加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锻炼,造就一批协同创新青年骨干力量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是科研单位未来发展的希望,加强对45岁以下青年科技骨干的培养锻炼显得尤为重要。从2009年开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启动了农作物育种工程资源创新研究课题,对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研究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支持,给他们压担子,创造一个独立主持课题的机会[2]。同时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定向培养、追踪考察、动态管理、择优任用的办法,立足本岗位工作需要,选派到国内有优势的高校或科研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学习或合作研究,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派出期间由院、所给予2万~5万元的经费资助,返回后由院拿出专项经费立项支持,进行强化锻炼,在第1期确定的166名培养对象中,现已有80%的人成为省部级研究课题的主持人。经过连续多年的培养,全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持课题比例达到70%以上。

1.3充分利用科研条件平台资源,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开展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不断提升创新水平近年来,充分依托院属单位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库等科研条件平台,组建了10个省部级重点创新团队,通过开展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使得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依托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的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省级科技协同创新重点团队,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合作,在土壤学科方面承担着6项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及10余项山西省各级项目,获得5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承担的“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非洲干旱地区干旱预警机制及适应性技术合作”项目,由于工作成效突出,受到联合国规划署的表彰。依托农业部太原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组建的果蔬病虫害综合防控协同创新重点团队,与国内多家单位协同攻关,制定了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研发集成了北方果蔬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果品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1.4通过与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取长补短,组建科研联合体本着“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的原则,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紧密联合,吸纳在该方面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创新力量,努力打造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群体。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多年在大豆雄性不育系研究方面的基础和成果优势,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阜阳农科所等单位协作,在杂交大豆多媒介‘三系’繁制种技术方面,实现了较大面积繁制种平均产量达1249.5kg/hm2,杂交种增产可达30%,受到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专家盖钧镒为首的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合作,自主研发的抗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新基因pm43,Yr50被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于2009年正式定名,其载体品系先后被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内外20余家研究单位引进和应用,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产生了重要影响。

1.5积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培养壮大自己的研究队伍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交流是培养农业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3]。通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采取“项目+人才”为主导的引智方式,积极探索项目与人才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以业聚才”、“以才兴业”的良性循环机制。2010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先后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聘用11名世界级知名专家,进行短期合作研究,省财政对每个项目补助50万元。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水平,而且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

1.6加强与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实现农业科研成果与市场和农户的有效对接,加速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使现有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求成果持有单位在立项和推广转化过程中,要积极与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以及其他技术接纳方沟通联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责任,确保技术成果与农户的零距离结合,加速成果的推广应用。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依托新绛县忠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平遥喜村洪康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推广,通过技术人员整合、示范样板带动,减少了盲目引种风险,有效提高了合作社和广大社员的经营收益。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通过与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中北大学、山西精准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进行研究协作,研发出秸秆育苗钵综合配套应用技术体系,在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生产和困难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及生态恢复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应用,创造了秸秆等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2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选择

2.1“研究院所本系统内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合作,组建联合攻关协作组”模式,不断提升应用技术研发的创新水平省级农业研究院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整体,由于同属一个一级法人或独立法人,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进行学科的重组、人员的调整,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较不同单位之间要相对容易一些,便于组织协调管理。因此,通过实施本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可根据预期目标任务,选好学科带头人,按照任务相对独立、人员自由组合、成果利益共享的原则,组织本单位的科研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协作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权威和组织管理才能以及参与协作各方的优势,达到最大限度聚集人才、资金、科研条件等方面的资源,加快学科的重组建设进程,发挥协同创新各方的潜能,不断提升应用技术研发的创新水平,达到协同创新的预期目标。

2.2“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模式,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确保科学研究的超前性和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实验条件和一流的管理水平,通过实施国内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项目,加深彼此联系,充实合作内容,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人才资源和科研设备的优势,一方面,培养和锻炼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紧紧瞄准国内外同行科学研究的态势,准确掌握先进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能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研究起点,不断充实和提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水平,确保科学研究的超前性和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3“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与省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协作”模式,加快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程通过实施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农村技术承包项目等形式,积极与省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尽快将成熟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与农业生产主体相对接,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科研单位负责成果和技术的研发配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技术的组织宣传和技术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的技术生产管理标准,引导社员科学生产,企业负责销售,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建立责任风险共同承担、成果利益共同分享的机制[4],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科研成果的中试和推广转化方案,加快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程。

2.4“产学研用合作”模式[5],推动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于国家重点科研计划、行业科技专项、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等全国层面的大范围大规模合作项目,可根据创新总体目标,集聚科研、教学、企业和生产应用单位资源,依据各协作单位的研究强项、人员素质、试验条件等分解研究内容,组建跨地区、跨单位、跨专业的科研协同创新团队,最大程度地发挥区域内科技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以任务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果,以成果促效益,真正使科研协作团队成为集研究、示范、推广、效益的完整利益整体,为合作企业和生产应用单位创造社会价值,推动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各方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形成凝聚力强的创新群体。协同创新主体方由于在政策、经费、条件配置及团队负责人的学术水平、组织能力、合作项目级别等方面的差异,在组建协同创新团队过程中,常遇到整体创新能力强的团队和知名度高的人员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勉强同意参加合作的团队也由于各自掌握的资源材料和研究基础整体配置不对等,而实际投入合作的时间精力有限,造成协同创新团队的组建、调整和协调困难,导致创新团队“水平低”“、小作坊”。协同创新缺乏有效的多学科融合、多团队配合、多技术组合的创新体制和机制[6-7],难以真正融为一体。

3.2协同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缺乏由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高水平领军人才严重短缺,现有高水平人才又很难留住,使得协同创新团队缺乏核心人物,不能真正形成团队优势。

3.3协同创新的激励制度没有真正形成绩效分类评价制度不够健全[8],从事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的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使得部分研究人员宁愿当小课题的主持人,也不愿意参加大型科研项目的协作,单打独干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协同创新的激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协同创新制度建设协同创新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创新效率的发挥和创新水平的提高[9]。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不同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团队组织管理方式、科技人员聘用制度、高层次人才吸引和培养制度、创新目标监督管理审议制度、项目风险共担资源信息共享机制、知识产权管理以及成果利益分配奖励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项目、资金和政策引导,为协同创新团队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和制度保障。

4.2优化适宜协同创新领军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的引进,制定切实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学历、知名度高、学术水平高的客座研究人员合作研究,支持和鼓励省级科研单位开展项目合作研究、人才交流、技术引进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领域[10];同时,要稳住现有高水平人才,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骨干,尽快形成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层。

4.3完善省级公益一类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创新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整体划为公益一类,由于省财政对公益一类科研事业机构的资金使用有严格的限制,导致科研单位内部一些必要的奖励政策无法兑现。建议出台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11],对协同创新过程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进入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科技人员,通过市场去评价,按照国家的相关奖励政策去执行;对于服务社会公益性的研究人员,由社会第三方对其进行社会贡献评价,并配套相应的津贴待遇,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协同创新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兴国,蒋艳萍,吕建秋.协同创新是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最有效途径[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1):57-59.

[2]伍冠锁.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高学历青年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94-96.

[3]张春芳.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对山西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意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48-55.

[4]韩强.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3(5):15-19.

[5]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6]姜涛.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展望,2012(3):48-51.

[7]欧金荣.农业知识源头创新的理论构建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5-59.

[8]郑国栋,黎冬明.加强江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度建设[J].科技广场,2012(12):50-53.

[9]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6-19.

[10]张春芳.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对山西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意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48-50.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8

[论文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9

我国要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源头是技术创新,然而在这一切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技术扩散才是最终助力农业快速发展的因素。本文针对国内外农业技术扩散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指出我国在农业技术扩散领域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多学者关注该领域并提高有关方面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

技术扩散;技术创新;研究水平

一、国外研究情况

(一)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过程

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历史很长,而国外对此的相关研究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时欧洲社会科学的发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的加布里埃尔•塔尔在1890年发表的《模仿律》中提及要研究“在给定100种不同技术(工业过程)下,为何其中10种得以推广而其余90种被遗忘①”的原因,并将扩散概括为模仿定律。旨在研究一个社会在引入一项变革后的影响的早期的“英德传播学派”被认为是扩散研究的另一根源,对后来的社会科学家给予传播研究的重视起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到了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衣阿华州,瑞恩和格罗斯对杂交玉米种子的扩散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调查,创建了典型的扩散研究设计方案并发表了著作,自此以后,技术扩散相关理论的地位才确立起来。上世纪50—60年代间,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农村社会学家开展的扩散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进入“快车道”,其研究领域遍及人类学、农村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其中,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构造了十分著名的“空间信息域”模型,该模型成功模拟了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同时为农业技术扩散空间过程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虽然有关农业技术扩散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基本上都集中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前者在宏观上分析技术的扩散过程以及技术最终被采纳等相对比较广泛的问题,后者则更注重采纳方所做出的决策对技术扩散的影响,突出有意识的主观经济行为。

(二)农业技术扩散的宏观层面研究

宏观层面的扩散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块:(1)过程研究。此类研究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或康柏次函数来模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农业新技术表现出来的扩散过程,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呈现出“S”型曲线运动轨迹,但不同技术的扩散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针对不同技术扩散的差异性,罗杰斯和曼斯菲尔德认为影响扩散速度的关键因素是信息的传播,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传染病模型”。拖拉茨基、克莱恩的相关研究表明,创新的相对优势和相容性与扩散速率呈正相关关系,而创新的复杂程度则与之呈负相关关系。但“传染病模型”的提出却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传染假说中关于“假定潜在采用者获取创新信息后立即采用创新和假定所有的潜在采用者在接受技术中的公平性”的相关内容并不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由于现实中种种原因,比如潜在采用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信息获取渠道等等,都会导致对创新信息接受机会的不均等;(2)扩散模式。农业技术扩散的模式有很多,根据市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大体上可以分为政府计划推广模式、政府和市场作用综合模式以及市场分散作用模式,市场在这三种模式中的作用越来越来突出。按照经济运行机制,可将技术扩散模型划分为集中型、综合型和非集中型三大类,集中型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非集中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而综合型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综合状况;(3)扩散机制。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指的是系统内部各个结构要素之间、功能要素之间和传输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原理和方式。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存在相当复杂的作用机制,格鲁尼格认为哥伦比亚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有七个结构约束领域:市场极端不稳定、土地分配不均、交流设施不足且质量差、现代生产投入的分配不均、教育不足,不注重实践经验、信用制度排除大部分的农民、信息不灵。根据他的理论,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如果这些制度方面的因素无法得到解决或控制,扩散速率就会大打折扣。黑文斯曾表示,农民社会中大范围技术变革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来自社会结构方面的障碍,如土地制度、制度参与、经济隔离、财富的不均等。一项新技术在社区内扩散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考虑到社区成员财富的巨大差距、潜在采用者的异质性和社会状况的不同;(4)扩散模型。继“传染病模型”提出后,一些学者又提出了诸如Bass模型、Sharif-Kabir模型、nUi模型和GRmⅠ等模型。随后又出现了如重力模型、最大熵模型等技术扩散的空间展开模型和时间—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空间—时间模型等时空展开模型。虽然这些模型的出现极大便利了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但由于其高度抽象了技术扩散的过程,模型缺乏足够的的解释力,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农业技术扩散的微观层面研究

微观层面的农业技术扩散侧重于研究技术在个人间的扩散即技术决策过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潜在技术采用主体的分类、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因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价值观及沟通行为方式的不同,潜在技术采用者存在差异性的采用行为。对于新技术采用的决策,罗杰斯将这一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认识阶段、说服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证实阶段。不同的阶段会受到不同变量的影响,例如技术采用主体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等。

二、国内研究情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有关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才逐渐开始,主要侧重于研究我国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但可惜的是,相关研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的文献也有限。近几十年来,由于我们农业问题比较突出,如环境问题、农产品价格和质量问题、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生产成本上升和农业技术落后等问题,国内学者也高度关注农业技术创新和扩散方面的研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扩散模式和模型、扩散机制、推广体系、影响因素。

(一)扩散模式和模型

在农业技术扩散模式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怫翔等提出的政府主导型和农户需求主导型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学者国亮提出的传播型、指导型和交互型农业技术扩散模式以及齐敦品提出的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结合型农业技术扩散模式。国内农业技术扩散模型的研究至今仍停留在对国外现有模型的简单推广和模仿,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二)扩散机制

扩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方式构成了技术扩散的机制,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解决我国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不衔接等难点问题的关键。相关研究比较突出的成果有:(1)刘志澄提出的农业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2)高启杰等提出的包括政策体制和异质体制的农业扩散机制;(3)顾焕章提出的包括供给机制、需求机制和引导机制的科技成果转化;(4)陈会英、胡瑞法等人提出的农民技术需要动力机制等。

(三)推广体系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几十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技术扩散体系。然而,由于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技术扩散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技术推广体系已基本不再使用。针对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计划中经济痕迹仍十分明显的问题,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调研考察并提出观点。例如常向阳和赵明基于产业链角度的重构,认为现行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内的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变革和创新。

(四)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扩散实质上是一个诱导农民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行为的过程。影响农业技术有效扩散的因素有很多,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陈学志、胡虹文、刘笑明,贾延华、段宜超,李同升、国亮等人认为农业技术在扩散过程中会受到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本身因素、自然环境、区域性特点、技术信息传播渠道、经济条件和农民素质等。

三、结语

迄今为止,国外相对于国内对于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更加成熟和系统,研究层面也比较深入,学科之间关联度较强,研究内容宽泛,兼顾微观和宏观,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对于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关研究还不够完善,研究成果较少,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科。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国外关于农业技术扩散的经验,结合各个学科,重视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我国实际,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陈亚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注释:

①加布里埃尔•塔尔:《模仿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3]卫明凤.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的发展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15(16):24.

[4]徐玖平,陈学志.旱育秧技术扩散模型与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1(1):14-19.

[5]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73-75.

[6]常向阳,姚华.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障碍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23.

[7]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8]王永强,朱玉春.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07-111.

[9]国亮.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13-14.

[10]任凯,赵黎明.基于Si模型的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4):62-65.

[11]李普峰,李同升,满明俊,李树奎.农业技术扩散的时间过程及空间特征分析—以陕西省苹果种植技术为例[J].经济地理,2010(4):647-651.

[12]张伟,朱玉春.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科技与经济,2012(5):52-55.

[13]李海侠.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与策略[J].中国外资,2013(15):53.

[14]田华蓓,田向东.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12(1):72-73.

[15]马江英,朱世海.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散文百家,2014,10(9):14-15.

[16]李俊利.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篇10

关键词: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机遇;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机遇、挑战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6日

江西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5年,全省耕地面积4,633.71万亩,水面面积2,500万亩,年产粮食420亿斤、油料120万吨、蔬菜1,300万吨、水果440万吨、茶叶5万吨、肉类350万吨、水产品260万吨左右,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柑橘、茶叶、猕猴桃、生猪、水禽、大宗淡水鱼、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虽然江西省在农业增产增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足,导致江西省虽是农业大省,但未能成为农业强省。近年来,江西省为了实现农业崛起,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部署,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切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全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研发资金投入力度的背景下,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与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江西省在农业科技创新上,无论是科研资金投入,还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须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农业强省之梦想。

一、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历史发展机遇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同时,江西省一批有文化、能吃苦、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归农村创业,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由于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高,他们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意识更强。此外,江西省农业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始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对高新产品的渴求、农业企业对研发投入比例的扩大,使得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1、政策层面。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第一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文件别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科技进村入户,让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2、资金支持层面。201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14.45亿元。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元,比2014年多安排补贴资金近90亿元。2016年,国家继续支持生猪、奶牛、肉牛、羊、牦牛良种更新和奶牛胚胎引进,启动肉牛胚胎、优秀种猪、蜜蜂良n补贴试点。其中,每头优秀种公猪补贴2,000元,种母猪补贴1,000元。

(二)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增强。江西省从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截至2015年,该工程累计培养学员19,330名,2014年共有6,007名大专生毕业。据初步统计,这些毕业学员当中,已有1,642人成为村干部,839人自主创业,423人把产业做大做强,310人成立了农民合作社,620人成为致富带头人。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的村民石玉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石玉莲受班上种粮大户刘志发种田致富的启发,她也萌生了种水稻的念头。在刘志发的“高精尖”的水稻种植技术指导下,石玉莲的水稻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169亩发展到2014年的500多亩,还带动当地水稻种植规模扩展到4,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2,600多户。

(三)农业企业加强对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近年来,江西省一批大型农业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例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双胞胎集团近年来每年投入近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新设备引进。用先进科学技术为武器,把科学技术、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到饲料制造及养殖领域,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利用科学服务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转变养殖发展方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双胞胎集团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二、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科研资源不聚焦,科研投入不足

1、科研资源方面。江西省科研资源十分分散。以农业科研所为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拥有13个专业研究所,省农业厅拥有3个科研所,还有一部分研究所隶属于各地市和江西农业大学。众多的研究所由于隶属关系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不同,导致各科研所之间职能不分、科研资源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科研院所由于属于事业单位科研工作名存实亡。在目前的管理体制机制下,由于科研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科研机构之间难以形成合力,江西省优势学科领域未能建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创新团队。

2、科研资金投入方面。近年来,江西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相对较少。科技部门下达的重点攻关项目单项经费相对于发达省份来说很低,一般只有2万元左右,少数超过5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江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此外,县(市)区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配套经费紧张,导致农业科研、推广工作及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二)农业科技创新精英人才缺乏,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江西省农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农业大学。截至2015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45人、博士1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中组部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1名、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4个,试验站站长9个;赣鄱英才“555工程”1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6人。江西农业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领军人才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400人。与邻近的湖南省相比,仅湖南农业大学就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高级职称专家866人,博士生导师312人。湖南农业大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过了江西农业科学院和江西农业大学的总和。江西省农业高级人才的不足,导致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取得重大突破。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近年来,江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在20%左右。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产学研结合不力。有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开展农业科技研究时未能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未能考虑农业市场需求,导致在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企业支持力度不大;另一方面国家建立的农业推广体系,由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此外,由于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导致研发成果与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相差甚远,进而导致农业科技推广的对象――农民对自主研发的产品认同度不高。

三、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一)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将高校、科研院所研究资源进行有力整合。江西省农业科技研究资源主要集中在江西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以及一些地方农业研究所和农业中专学校。要逐步打破行政管理体制,以学科为基础,以项目组为单位,以科研领军人才为核心,形成创新创业团队,建立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从科研经费、人才配备、科研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要加大对后备领军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科研骨干到美国、丹麦、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进行博士后研究和其他合作研究,全面开拓中青年骨干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缩短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此外,还要全面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薪资待遇,使他们能安心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工作。在职称评审上,要打破原有的论资排辈的观念,以研发能力为导向,建立全新的职称评审评价机制,激发中青年骨干的创新热情,让他们在科研工作中脱颖而出。

(二)建立专项引才基金,从发达国家大量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江西省农业技术之所以比较落后,关键在于缺乏农业高级科研人员,特别是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农业高科技人才。江西省要想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必要有全球视野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国外农业高科技人才专项引才基金,必须走出国门,大力引进国外农业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从美国、法国、荷兰、丹麦、以色列等农牧业发达国家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对于引进的国外农业高级人才,要在生活和科研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搞研发,一心一意出成果。

(三)以资本为纽带,打造“公司+科研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财富共同体。要想让科研成果得以快速转化,只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公司、高校或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享受到成果带来的利益。首先,高校或科研院所应和公司联合申报省级或部级项目,项目的研发应充分结合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硬软件优势和公司的市场推广优势;其次,研发人员可以科技入股公司,公司再将研发产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推广。公司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获取了相应的商业利益。公司为了能够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再将公司获取的一部分利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分红。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了“公司+科研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固的事业财富共同体,有利于农业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总之,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国家和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增强的历史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科研资源分散和研发资金不足、农业高级人才缺乏和成果转化率低等挑战。只有打破传统的科研机构隶属关系、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加大国外农业高级人才的引进以及以资本为纽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自主创业精神,才能迎来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美好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兰根.抓住机遇,加速江西农业科技创新步伐[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2.

[2]史柳英,熊伟宏,黄敏.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南方农业,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