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交流研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52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1

当代古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民间琴人琴社的传承,霞影琴馆作为浙地古琴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社团之一,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古琴馆,在浙派名师徐晓英女士一家人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有在册馆员三百余人,学员近千人。琴馆的宗旨是以琴育德,在琴界享有佳誉,创馆十年来,馆内兼授古琴与古筝,后又开设笛箫班,先后在绍兴、衢州、温州设立分馆,并帮助浙江大学成立了“浙大古琴研究会”,在浙江省内开展琴筝教学成效显著。

一、当代古琴的传承理路

古琴文化的传承主体是琴人,而琴人对于琴乐传承做出的思考与应答则是我们进行实践与研究的根本依据。11月13日上午9点,在简短的开幕式致辞后,古琴传承研讨会拉开帷幕。会上大家围绕琴乐传承、琴曲记谱、古琴流派、琴社发展、琴人琴史等议题展开了发言,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对古琴艺术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有益探讨。

原中央歌舞团演员、青岛古琴协会名誉会长姜抗生围绕琴曲记谱中的问题做了《浅论琴曲记谱》的报告。姜先生对于霞影琴馆琴乐传承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进而谈到琴乐传承中琴谱传承的问题,他认为古琴律制是三分损益律和纯律,而西方五线谱通用的是十二平均律,因为律制不同,古琴许多音在西方律制下则是微分音,无法用五线谱或简谱进行完整记录,而简字谱作为指位谱可以直接将音的位置和奏法传达给弹奏者;古琴曲简字谱没有标记详细的节奏节拍,需要不同琴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打谱,其节拍多为弹性节拍,无法用西方刚性节拍来进行划分,其小节节拍受到古代诗词的平仄声律、句读的影响,似拍非拍,琴曲的轻重缓急既是根据诗词中的“气口”而来。姜先生认为中国传统音乐自古诗、歌不分家,古琴简字谱是自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古琴记谱如依靠西方五线谱、简谱来弹奏则失去了琴曲本有的音韵特征,传统谱字中隐藏的信息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与研究。

此次研讨会的焦点议题集中于流派传承问题上,原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凌瑞兰对浙派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辨,在其发言《流派传承之思考》中提出:“‘人文价值’决定其流派传承的持久性。”她认为传统时代由于交通不发达、通信不便,琴派风格的传承相对持久、稳定,对于琴派的界定多以师承、传谱、地域进行划分;当今社会交通发达,信息传播便捷,各地琴家、琴社往来频繁,不少琴家师从多位琴派传人,其演奏风格博采众长已无法进行门派的划分,进而形成了独具个人“派风”的流派,如管平湖先生的琴乐又被称为“管派”。当代古琴流派在“派风”上发生的转变使得门派之间趋于“同化”,琴派风格之别模糊不清;她认为各派需树立流派之分的观念,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流派间除继续保留各自派名外,可逐步突出琴家的个人演奏风格;各类考级和比赛也需顾及流派之别,选择和建立符合流派个性的作品和评判标准。

吴门琴社社长、中国古琴学会顾问汪铎崇尚琴道,提倡抚琴养身,在其《略论古琴流派之演变》的发言中指到“琴道”传承的问题,他认为古琴传承应以琴谱的挖掘整理、演奏教学为主线;对于琴道的传承,他表示古琴自古便是小众文化,是文人士大夫精神文化的载物,只要有热爱传统文化,崇尚诗书礼乐修养的人,“琴道不传而传”。

龚一先生对于琴派划分等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以什么标准来划分流派,历史上、现实中以及未来社会,流派是依据怎样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划分的。封建时代交通通讯不便,地区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比比皆是,琴派之间“派而别之”其共同点多是有几个代表性琴人、几本传谱,以及当地一大批社会受众;现代社会交通通讯发达,文化信息共享便捷,古琴的传承与发展需与时俱进,对于流派的划分已不可仅依靠传人传谱和地域来进行刚性切分,而应将目光转向流派的音乐风格,以演奏风格的不同进行划分最为恰当。当前的琴派风格研究大部分是泛泛而谈,对于某一流派风格的描述多以“飘逸洒脱、细腻清婉”等形容词一概而过,同样适用于其他流派,而决定流派之别的旋律风格因素,以及影响流派风格的地方音乐文化传统则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龚一强调不同地区的语言、曲种、声腔、曲调特征都与琴派风格的形成密不可分,如山东诸城派琴曲《关山月》旋律来自于济南小曲《骂情人》,富于山东民歌的乡土气息,其中的上滑音等指法是受到当地方言声腔的影响;梅庵派的轮指则是借鉴小三弦、琵琶的指法而来,如果不对流派的地方音乐传统、语言声腔习惯进行深入研究,琴派研究也只能是空谈。

研讨会期间,各地琴家、学者还对当代琴派、琴社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展开了发言。梅庵派传承人刘善教用质朴诙谐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梅庵派琴人在政府政令的帮扶下所展现出的智慧,并指出梅庵派琴乐的传承重在恪守其琴派演奏风格,目前传习所培养的传承人要求必须掌握梅庵派经典曲目,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他新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香港德愔琴社副社长谢俊仁对《德愔琴社与香港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了详细介绍,分别从琴社发展、教学、斫琴、制弦、琴学研究、打谱、民间雅集活动等方面向大家展现了当代香港古琴文化传承的不同侧面,不禁让人感慨在香港快节奏生活的高压环境下,香港年轻人却对“慢节奏”的古琴艺术情有独钟,其精神诉求何在!?

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会长黄海彪向在座琴人琴家详细介绍了古琴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承情况,分别从社团组织、教学培训、雅集演出、网站建设、校外交流、琴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展示了琴会自创办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参会琴家的一致好评。南京艺术学院施咏教授另辟蹊径,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探讨了古琴音乐在当代媒介中的传播路径和形式,指出古琴文化与生俱来的反传播性特质,并总结当代古琴艺术的传播形式是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并存,口头传承与乐谱、电子媒介并存的“多层综合”传播形态。

二、开放的雅集交流

雅集是供文人进行文艺交流的平台,13日下午2点30分,在戴树红老师诙谐幽默的主持下,“流派纷呈”古琴雅集拉开帷幕。雅集上霞影琴馆、重庆天风古琴院、香港德愔琴社、温州古琴协会、泉州开元寺等地琴人琴僧纷纷上台献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雅集茶歇间,各地琴家与琴友之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切磋。不少琴友向斫琴家马维衡、倪诗韵请教了古琴保养、修复、琴材琴制等问题。今虞琴社社长戴树红亲授琴技,向各地琴友示范了《潇湘水云》中的指法技巧和增强音韵色彩的处理手法,并以《忆故人》为例谈及古琴乐句乐节、吟猱绰注等问题。琴家姜抗生以《阳关三叠》等曲目为例,为大家演示了琴曲节拍节奏与诗词句读之间的配合,并详细讲解了琴曲弹奏中旋律强弱、长短对比以及装饰音音色处理等问题。两位琴家的讲解与示范,吸引了在场琴友的目光,大家纷纷围聚在老师周围,观摩学习、交流请教,无形中拉近了各地琴人、琴友之间的距离,为琴人间互相学习、互通有无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三、音乐会的感动时刻

11月12日、13日晚的两场演出“流金岁月”霞影琴馆成立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和“琴韵流芳”古琴名家音乐会,分别由霞影琴馆和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一改往日琴馆活动多自筹经费、自发组织的旧貌,琴乐活动得到了官方的支持与配合。晚间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演出中仍有不少人涌入音乐厅,大家静静聆听着飘绕在音乐厅内的泠泠清音,让人不禁感叹这就是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古琴在当代浙地受到如此的礼遇,传统文化空间保持完好,其琴乐传统与审美旨趣仍能得到市民的喜爱,这与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2

与会代表提交了论文55篇,大会宣讲43篇,历时3天共分14场次。本次研讨会将理论研讨与地方文化考察、民间音乐观摩表演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研讨会区域文化主题得到深度凸显。

一、文化地理:区域音乐新视角

这一板块称为“区域音乐研究与文化地理学”。张晓虹以《区域音乐研究在文化地理学中的意义》为题,强调文化地理学是一门注重分析文化现象空间特征的学科,民间音乐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是居于乡音特点的区域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因子,是分析文化区域特征和进行文化区划不可或缺的工作。强调打破学科畛域,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音乐研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区域文化地理研究与区域音乐研究水平的提高。华干林在《扬州地域文化概览》中介绍了扬州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乔建中在《两点思考,一些问题——简议区域音乐研究的优势与不足》中说,区域音乐研究有丰富的音乐资料、研究成果、文献著述和新方法可供资鉴的优势,但也存在研究缺乏“后劲”,较少关注大学科的新成果、新态势的不足。樊祖荫在《乐种研究在区域音乐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强调,乐种研究是区域音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任务,建议以形态研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蔡际洲在《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指出,研究对象不断拓展至戏曲、器乐、曲艺、歌舞、佛教音乐、道教音乐、音乐人才等领域,研究视角从“分布状态研究”到关于传播变迁、历史渊源和生态环境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学科意识日益增强,研究从自发阶段逐渐向自觉阶段迈进。谢嘉幸作了《音乐学转向中的地方音乐学构建——以北京音乐学的探索为例》的发言,指出哲学范式的变化使学科音乐学向实践音乐学转向,而音乐实践活动的研究趋向于将分门别类的音乐学学科知识整合一体。作为“地方音乐学”构建,以中国音乐学院的“两会一节”及相关课题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建立北京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二、理论方法:学科凝练话题多

“区域音乐研究的理论、方法”板块居于区域音乐研究从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的转型,规范话语显得迫切。项阳作了《从整体意义上认知区域音乐文化》的发言,强调区域音乐研究中应关注国家存在,关注国家礼仪用乐制度,从整体意义上认知,立体化地研究区域音乐文化,既要辨析差异性,又要把握整体一致性和相通性。田耀农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区域分布与区域传承》中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形势严峻,民间固有传承、学校传承、旅游传承、馆藏传承、创作传承和媒体传承等方式有不同的得失。管建华在《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哲学基础之比较——兼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反思》中认为,音乐学体系与音乐人类学所具有不同哲学基础,中国传统精神伦理哲学的张扬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必要前提。杨红的《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区域音乐研究》从空间级序、文化类聚、音声景观和社会认同等方面提出对区域音乐研究的整体性理论建构。孟凡玉在《关于区域音乐研究的几点思考》中认为,通过对地域性与跨地域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乡土性与都市性的探讨揭示区域音乐的地方属性。洛秦在《“音乐上海学”建构的理论、方法及其意义》中提出,“音乐上海学”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是以城市音乐人类学为依托的一个特定城市音乐研究的地方性知识的体系化、结构化、学理化研究。该发言与谢嘉幸提出的“北京音乐学”南北呼应,引起强烈反响。刘永福在《“‘同均三宫’只是一种假象和错觉”吗?》中认为,“同均三宫”不是黄翔鹏的发明,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理论”;它不是“假象和错觉”,而是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光耀在《“世界历史性存在”视野下的民族音乐》中认为,应从世界整体和历史时空视角去审视、把握民族音乐现象。杨殿斛在《音乐民族志建构:中国家乡人类学的“写文化”》中说,家乡人类学的音乐民族志构建是陌生化与熟悉化的结合,使音乐民族志“写文化”有了更多的“客观”和“深描”的学科价值。

三、江浙音乐:江南文化论得失

第三板块是“江浙音乐与广陵派研究”,也是区域会议的特色,即以会议举办地所在区域的音乐文化为主题。张美林在《扬州音乐文化研究综述》中说,扬州民间音乐得到了保护与传承,《扬州音乐文化简史》研究是代表之作,扬州大学音乐研究所制定了扬州音乐长久的研究规划。邵萍在《扬泰文化中的民歌奇葩——扬州栽秧号子结构分析》中说,扬州栽秧号子是扬州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扬州道情、清曲和戏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张青在《作曲者与唱曲者,不可不相谋——吴江派与吴江曲人徐大椿》中说,徐大椿在吴江派的“依腔合律”的作曲理论基础上提倡“作曲者与唱曲者不可不相谋”的创作理念。杨曦帆在《民俗场景中的传统音乐——江南运河音乐文化的民俗与历史》中说,江南运河沿线是漕粮转运口岸、商业都会和民间游艺场所,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形成和流布起到过重要作用。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3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以来漫瀚调研究综述

漫瀚调发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地区,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山歌。自产生一百多年来,它在晋陕蒙大地上广为流传。作为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其又可被称为“蒙汉调”、“蛮汉调”,2008年漫瀚调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1世纪以前,对漫瀚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曲词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理论探索两个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王世一、柳谦、张皇合编的《漫瀚调》、荣竹林的《蒙汉调管窥》和赵星的《蛮汉调研究》这三本书,三本书都大致从漫瀚调的历史渊源、音乐、歌词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并在附录中尽可能多地收录了漫瀚调的唱词和曲调,这些工作为后期对漫瀚调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世纪以来,随着漫瀚调传唱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对漫瀚调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漫瀚调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它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在出版的专著方面,200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杜荣芳的《漫瀚调艺术研究》,此书把漫瀚调置于晋、陕、蒙三省的民歌艺术之下进行研究,勾勒出了近百年来漫瀚调的发展轮廓,并对漫瀚调的音乐、歌词、传承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不仅如此,书后还收录了漫瀚调曲目180多首,歌词127首,这是近年来研究漫瀚调比较全面的一部著作。201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克仁主编的《走西口与漫瀚调》一书,此书把漫瀚调的产生置于走西口这一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背景中,深化了漫瀚调的历史内涵。201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冯卓慧、陈丹曦、王文章合著的《漫瀚调》一书,全书从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漫瀚调,是最新的比较完整的一部漫瀚调研究著作。

与此同时,各大期刊关于漫瀚调的研究论文也显著增多,许多专家学者、民间艺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漫瀚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笔者在整理21世纪以来相关的研究文章中发现,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立足音乐角度的研究

漫瀚调作为一种兼具民族与地域色彩的独特音乐形式,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对其音乐的各个方面做出探究。纵观21世纪以来对漫瀚调音乐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宏观转向微观,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关于漫瀚调音乐艺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裴雅勤(2005)、吉慧娟(2012)、曹晔(2011)、李世相(2004)、田月明(2004)等。裴雅勤的《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重点分析了漫瀚调的音乐环境和音乐艺术特点。吉慧娟的《内蒙古地区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研究》则从调式、旋法、曲式、伴奏这些更加细致的角度分析了漫瀚调的音乐形态,曹晔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也大体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但它们各有千秋,互为补充。李世相《漫瀚调旋法个性管窥》则仅选取了音乐中旋法这一角度,深入地对漫瀚调特殊的旋法风格进行了探究。

关于漫瀚调演唱特点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郭亚丽(2012)、张丽娟(2012)、杭红梅(2007)、裴雅勤(2005)、李先叶(2010)、董芳(2011)、石开(2013)等。郭亚丽《内蒙古漫瀚调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主要从语音特色和唱腔特色阐述了漫瀚调的民歌性。张丽娟《奇附林漫瀚调演唱艺术研究》选取了漫瀚调艺术家代表奇附林,从个别到整体,以小见大,展现了漫瀚调演唱的独特魅力。杭红梅《浅谈鄂尔多斯地区蒙汉调的腔调特点》主要从行腔特点、润腔特色这两个角度对漫瀚调的演唱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裴雅勤的《论蒙汉调的体裁特征》和王新惠的《浅议鄂尔多斯民歌蒙汉调》这两篇文章都着重从坐落场合这个别致的角度展现了漫瀚调自由灵活的演唱形式。

关于漫瀚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马(2004)、曹晔(2010)、王丽文(2013)、苗幼卿(2001)等学者在这一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马在《戏曲因素在漫瀚调演唱中的遗风之浅见》一文中,谈到了戏曲与漫瀚调的演唱形式、演唱方法、伴奏乐队组合、现存曲目演唱应用方法这四个方面的联系。在曹晔的《准格尔旗漫瀚调与准格尔旗蒙古族原生态民歌之比较》一文中,作者认为漫瀚调大多是从准格尔旗原生态民歌这个母体演变过来的。后来,在他的论文《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中,他继续深入探讨了漫瀚调与二人台、信天游、山西河曲山曲这些歌种的区别。王丽文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探究》一文中也涉及到了漫瀚调与二人台的异同。苗幼卿在《蒙汉音乐文化形式交融的艺术花朵――准格尔旗漫瀚调浅析》一文中提到了漫瀚调与爬山调的异同。他们都在对漫瀚调与其他音乐形式的比较中深入挖掘出了漫瀚调艺术形式的独特性。

二.对漫瀚调唱词的研究

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漫瀚调的唱词凝聚着蒙汉两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其唱词创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艺术形式独具匠心、艺术手法兼具传统与现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所以对漫翰调唱词的研究历来为广大专家学者所青睐,对它深层次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在唱词的题材与内容上,有《黄土天籁――永远的漫瀚调》、《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等文章。这些文章把漫瀚调的题材内容大体归纳为歌唱爱情、表现时政、反映生活这几类,展现出了漫瀚调质朴的文学格调,也为漫瀚调唱词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基础。

在唱词的艺术特色上,学者们集中研究了漫瀚调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漫瀚调的歌词》、《鄂尔多期高原上的民间小曲――浅析漫瀚调的艺术特色》、《漫瀚调语言及其演唱特点探微》、《论内蒙古西部地方歌种漫瀚调的歌词和演唱特性》、《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等。这些文章大致对漫瀚调唱词的上下句基本结构,七字句骨干句型,押韵脚,赋、比、兴艺术手法以及独特的蒙汉两族语言掺和的“风搅雪”形式几个方面作了阐述。这一角度的分析充分展现了漫瀚调唱词修辞上的文学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体现了漫瀚调唱词作为民间文学形式对我国古代诗歌一脉相承的传统。

三.立足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研究

漫瀚调是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它以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学者们的眼球。在漫瀚调的交融性方面,他们主要探讨了漫瀚调交融性产生的原因和交融后带来的影响。

关于漫瀚调文化交融性成因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王进(2012)、冯光钰(2002)、张好音(2004)、李彦娜(2008)等。王进《浅议漫翰调的交融性》和冯光钰《漫瀚调:蒙、汉音乐文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这两篇文章都从历史源流方面探究了漫瀚调交融性的原因。张好音《漫瀚调音乐中的晋陕民歌因素》一文主要探讨了漫瀚调产生的地域对其音乐特点的塑造。在李彦娜《论漫瀚调艺人传承的文化交融性》这篇文章里,作者则着重谈到了民间艺人在漫瀚调文化的不断交融中所做出的贡献。

关于文化交融性对漫瀚调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李建军(2006)、乔步英(2007)、王进(2012)等。李建军《论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王进《浅析漫瀚调之交融性》和乔步英的《从漫瀚调看鄂尔多斯文化与社会的和谐》这三篇文章都谈到了漫瀚调交融性对音乐、歌词、演唱方面的影响,李建军着重谈到了交融性对民俗活动、民间艺人方面的影响,而乔步英创新性的提到了交融性能够对社会和谐起到促进作用。

四.漫瀚调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漫瀚调机遇与挑战并存。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关注也使漫瀚调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有了良好的进展。大批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漫瀚调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工作中,在对漫瀚调的传承现状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发展建议。代表性的论文有《漫瀚调音乐之浅见》、《关于保护、传承漫瀚调的思考》、《浅谈漫瀚调的保护与传承》、《漫瀚调保护与传承之我见》、《漫瀚调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漫瀚调的当代转型与区域化共享》等。这些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漫瀚调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切实措施的提出为漫瀚调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漫瀚调的流变与传承。赵燕的《对蒙古族民间艺术漫瀚调的思考》和《传统与现代――漫瀚调漫议》两篇文章都对传统漫瀚调和现代漫瀚调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漫瀚调正不断丧失传统特色、传承现状不容乐观的趋势。付陪的《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研究》分析了漫瀚调的传承主体、传承方式、流变因素,对漫瀚调的传承环境的变化做了具体的阐述。刘晓静《浅析漫瀚调的流变与传承之路》同样在这一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学者崔荣在《口述史与漫瀚调》一文中援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到漫瀚调的研究中,这一创新性研究方法的探寻,将为漫瀚调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漫瀚调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漫瀚调的源起、音乐、唱词、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比较概述的有吕军的《内蒙古西部区山曲(漫瀚调)浅析》、景通玉的《漫瀚调浅析》、盛丽的《韵味悠长的漫瀚调》、孙丽娟《声乐美学视域中的漫瀚调歌唱艺术》等期刊文章,这些文章都对漫瀚调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综合性的专业论文。宋薇的《蒙汉调的文化内涵与演唱风格》在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漫瀚调的源流、演唱方法、继承与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陈曦的《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立足于漫瀚调民间文化的特征,从民俗学这一具体的角度探讨了漫瀚调的民俗环境、民俗特性和民俗功能,充分挖掘了漫瀚调在民俗学上的价值。

总体说来,21世纪以前准格尔旗地区对漫瀚调词曲文本、自然历史背景材料进行了重要的收集与记录,为漫瀚调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以来,对漫瀚调概说性和专题性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对漫瀚调音乐学上的研究全面系统,充分地展现了漫瀚调的音乐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对其唱词上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体现了漫瀚调作为民间艺术与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手法,展现了漫瀚调的文学意义;对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的研究更是具有了巨大的民族学上的意义,作为蒙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漫瀚调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学者们挖掘的重点;另外,值得欣喜的是,对漫瀚调传承与保护的多样化研究为漫瀚调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为漫瀚调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努力。

但是由于其即兴编词的特点,对漫瀚调词曲的收集整理工作尚有待完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对漫瀚调的研究也陷入了瓶颈,亟需开创新的研究角度。漫瀚调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还需继续,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一是加强对漫瀚调的搜集与整理,重视对漫瀚调材料的补充和更新,加强对新兴创作唱词的搜集;二是对漫瀚调的语言载体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三是深入挖掘漫瀚调的蒙汉民族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世一,柳谦,张皇.漫瀚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

[2]赵星.蛮汉调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杜荣芳.漫瀚调艺术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4]李克仁.走西口与漫瀚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5]冯卓慧、陈丹曦、王文章.漫瀚调.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6]裴雅勤.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

[7]吉慧娟.内蒙古地区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曹晔.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内蒙古大学.2011年

[9]李世相.漫瀚调旋法个性管窥.内蒙古艺术.2004年

[10]田月明.漫瀚调音乐之浅见.内蒙古艺术.2004年

[11]郭亚丽.内蒙古漫瀚调民歌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5月

[12]张丽娟.奇附林漫瀚调演唱艺术研究.内蒙古大学.2012年5月

[13]杭红梅.浅谈鄂尔多斯地区蒙汉调的腔调特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

[14]李先叶.漫瀚调语言及其演唱特点探微.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

[15]马.戏曲因素在漫瀚调演唱中的遗风之浅见.戏曲艺术.2004年5月

[16]曹晔.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内蒙古大学》2011年4月

[17]董芳.论内蒙古西部地方歌种漫瀚调的歌词和演唱特性.北方音乐.2011年5月

[18]石开.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

[19]李彦娜,论漫瀚调艺人传承的文化交融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

[20]张好音.漫瀚调音乐中的晋陕民歌因素.内蒙古艺术.2004年6月

[21]李建军.论漫瀚调文化交融性.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4月

[22]张发.关于保护、传承漫瀚调的思考.鄂尔多斯文化.2008年10月

[23]张发.漫瀚调保护与传承之我见.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12月

[24]乔布英.漫瀚调的传承和发展之我见.鄂尔多斯文化.2008年10月

[25]赵燕.对蒙古族民间艺术漫瀚调的思考.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3月

[26]赵燕.传统与现代――漫瀚调漫议.北方音乐.2010年

[27]付陪.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4月

[28]崔荣.口述史与漫瀚调研究.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8月

[29]陈曦.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4月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4

一、主办单位:

湖北省体育局、十堰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湖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十堰市文体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武当杂志社

三、主要内容

研讨武当武术及传统武术继承发展问题。

1、武当武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武当武术产业、市场研究;3、武当武术旅游经济开发的研究;4、武当武术竞技技术的开发研究;5、武当内丹养生功的开发研究;6、武当武术竞技规则研究;7、道教圣地、太极祖庭的建设构想;8、武当武术联谊大会制度化研究;9、武当武术向海外推广的经验;10、内家拳各门派怎样尽快普及推广本门功法,迅速壮大本门派队伍;11、传统武术器械、服装、培训、书刊开发应用研究;12、振兴中华传统武术的方略;13、传统武术的基本功能研究;14、传统武术普及推广的基本措施:15、传统武术技术的提高途径。16、其它议题。

武当武术功理功法的探讨。

1、各门派新挖整传统功法套路;2、各门派功法拳理介绍及习拳心得和体悟;3、各门派历史源流、前贤宗师的传记及奇闻轶事。

观摩交流

1、名家表演;2、精英展示;3、新挖整功法演示。

考察内家祖庭、道教文化。

四、参加人员

特邀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各大专院校的资深武术专家、教授和有关部门领导。

民间太极、形意、八卦、大成、通臂、南拳、八极拳、咏春、蔡李佛拳及峨嵋等各个拳派传人。

海内外各武术团体、馆校、武术名家、传人及传统武术爱好者。

六、奖励办法

优秀论文奖:参加研讨交流的论文,经组委会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分别给予奖金300-1000元,论文优先在《武当》杂志上发表。

挖掘传统项目奖:新近挖整的武当内家拳功法套路,特点突出,具有推广价值,演练水平较高,有传承的史料,经组委会评定为一、二、三等奖,分别发给奖金300-1000元,并推荐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武当》杂志上重点刊登。

名人名家功法表演优秀奖:精英展示奖,经组委会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给予奖励。(展示表演办法见规程)

特别推广贡献奖:为弘扬武当武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发给特别贡献奖,授予“武当百杰”光荣称号。

大会向与会的每位代表赠送精美纪念品一份。

七、参加办法

凡愿意参加论坛人员,请与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索取报名登记表和有关规程,或从武当杂志网站下载(省略)。

大会收到报名表,登记审查批准后,发给会议通知及正式代表证。正式代表需交会务费100元,不在大会食宿者交200元。有论文参加评审者,另需交评审费100元。论文必须在2007年9月15日前寄大会办公室。

参加功法套路展示、交流表演者需交排演费100元,在报名时寄交大会办公室,报名时间截止9月15日前。

参会观摩的列席代表,需交大会会务费300元,享受正式代表同等待遇。

因故不能参会的论文作者需交会务费300元,享受列会正式代表同等待遇,会议结束后,论文可刊登发表,证书、奖牌、纪念品一并寄发。

大会统一安排食宿,标准价由300元~900元五等,自由选择。

大会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参会者可提前报名,同时把论文、习武简历、登记照(二寸免冠)二张,以及相关材料和费用寄组委会办公室。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邮编:442700地址:湖北省丹江口武当杂志社

电话(传真):0719-5227401柯 超刘 伟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5

关键词:云南民族音乐;教学;视野

一、引言

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工具论色彩等问题,影响到了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为此,在云南民族音乐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深化音乐研究领域,从而拓展音乐视野,且将特色化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突破传统云南民族音乐教学理念的限制,达到最佳的音乐教育状态。以下就是对云南民族音乐研究与教学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不断拓展自身音乐视野。

二、云南民族音乐研究

第一,音乐文化背景。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主要分布于滇藏、滇东南亚、滇川黔桂三大区域,而滇藏音乐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基于地方文化和民族因素的影响下,如主要涵盖的藏、纳西、独龙、怒、傈僳等8个少数民族,从而在民族音乐创作过程中更为倾向于将民间信仰等融入其中,且以立体化形式表达音乐内涵。同时,滇东南亚音乐文化带位于河流、亚热带等区域,并由哈尼、基诺、布朗等9个少数民族组成,同时集中了众多水系,因而在民族音乐创作过程中注重将古老河流作为传承对象,由此达到特色化音乐传承状态[1]。此外,从语言角度来看,滇川黔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将汉藏语系、南亚语系等11个语支作为自身主要语种,同时通过滇藏、滇东南亚、滇川黔桂三个地区间文化的相互融合,云南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且基于生存环境、文化体系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突出了个性化民族音乐文化,同时形成相对独立性、地缘性的民族音乐格局,推进了云南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与发展。第二,音乐类型。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蕴含了佛教信仰。例如,哈尼族歌手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通过p-ht-ma、dutiya、tatt-ya、s-douthta、pyins-ma对英语中自然数one、two、three等进行表达,从而就此突出了自身民族音乐特色。同时,云南民族人民在音乐文化表达过程中为了丰富音乐内涵,采取了诗歌舞乐、宗教习俗、生活生产等多种音乐表达方法,且以个体、各群组等形式对文化进行传播,继而突破“艺术”、“娱乐”范围,寻求民族音乐文化中道德信仰、生存信仰等,满足生命活动开展需求[2]。

三、云南民族音乐教学视野拓宽路径

第一,注重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传播关键,关系着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因而在云南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拓展音乐视野,应注重强调对民族音乐人才民族语言的训练,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云南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传承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与文化厅联合举办了“民族歌手班”,同时注重在民族歌手班创办过程中,依据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及内容,将学制设定为3年,而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亦注重从招生方法、培养目标、办学宗旨等角度出发,对教学大纲进行完善,且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增设壮语正音、民族声乐等,就此实现对民族音乐人才语言的训练。第二,加强文化交流。基于21世纪发展背景下,逐渐凸显出民族文化消亡等现象,影响到了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因而在云南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各院校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建构交往机制,即借鉴网络、通讯、交通等交互理念,在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过程中,通过交换生平台的搭建,学习他国不同民族文化,同时将各国民族文化融入到云南民族音乐中,丰富音乐视野。第三,丰富教学手段。其一,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取合作学习法。例如,某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将40名学生划分为5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习小组为7~9人,同时要求小组成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利用15min课堂讨论时间,分享自身民族音乐创作或歌唱经历,且提出自身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悟,从而通过小组讨论路径,达到拓展视野的目的。此外,该教师在云南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亦注重利用QQ群组、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分享除云南民族音乐以外的各民族音乐文化,由此丰富学生民族音乐文化视野。其二,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亦应注重创办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即通过招聘形式鼓励艺人、民间智者等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以口传心教的方式向青少年传递原声歌舞、民风民俗、宗教祭祀等文化,就此拓展青少年音乐视野,达到最佳的民族音乐学习状态[5];其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亦应强调对“请上来、送下去”双向交流教学方法的应用,鼓励了学员与教师就云南民族音乐展开探讨,拓展了音乐视野,传承了民族文化。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当前云南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影响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进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打造良好的教学空间,要求教育机构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将“拓展视野”作为导向,从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文化交流、注重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等层面入手,应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同时就此拓展民族音乐研究领域,达到最佳的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展示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兼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种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2].音乐探索,2011,11(03):9-13+21.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6

一、时间和地点

2007年10月18―21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举行。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议题

研究探讨武当内家拳法、民间传统武术继承发展对策方略。

展示武当武术新近挖整的功法套路,交流武当内家拳法、功理及传统武术文化研究成果。

(二)主要形式

中华武术论文报告会,学术交流座谈会。

资深专家、教授专题讲座,授课解疑。

武当内家拳传人、名家功夫表演交流。

评奖。设挖整传统项目奖、名家表演奖、优秀论文奖、特别推广贡献奖四个奖项。

考察武当武术文化、道教文化,汉水文化。

三、参加人员

特邀国家武管中心、武术研究院、各大体院、有关部门领导和资深武术专家、教授。

海内外各武术团体、馆校、武术名家、名人、传人。

民间太极、形意、八卦、大成、通臂、南拳、八极拳等拳派传人。

武术爱好者和一切关心热爱中华武术发展的仁人志士。

四、日程安排

五、奖励办法

挖掘传统项目奖:新近挖整的武当内家拳功法套路,特点突出,具有推广价值,演练水平较高,有传承的史料,经大会组委会评定为一、二、三等奖,分别发给奖金1000-2000元,并推荐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武当杂志上刊登宣传。

名人名家功法表演优秀奖:参加武当内家拳功法展示表演的名人、名家,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录取一、二、三等奖,分别发给奖金100―300元,颁发证书。

优秀论文奖:参加研讨交流的论文,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录取为一、二、三等奖,发给奖金200―500元,颁发证书,论文先在武当杂志上发表,并可结出版发行。

特别推广贡献奖:为弘扬武当武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经大会组委评审,发给特别贡献奖,授予“武当百杰”光荣称号。

大会向参加会议的每位代表赠送精美纪念品一份。

六、参加办法

凡愿意参加大会人员,请与大会办公室联系,索取报名登记表或从武当杂志网站下载(省略)。

大会收到报名表,登记审查批准后,发给会议通知及正式代表证,正式代表需交会务费600元(包含三星级宾馆食宿费、考察费),不足部分由大会补助,有论文参加评审者,需交评审费100元,论文必须在2007年7月30日前寄大会办公室。

参加功法套路展示、交流表演者需交排演费100元,在报名时寄交大会办公室(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前)。

参会观摩的列席代表需交大会会务费1000元,享受正式代表同等待遇。

大会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参会者可提前报名,同时把论文、习武简介、登记照片(二寸半身照二张)以及相关材料和费用寄大会组委会办公室。

七、组委会办公室地址

邮编:442700湖北省丹江口武当杂志社

联系咨询电话:0719-5223531(马老师)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7

(江苏省文化厅,江苏南京210005)お

摘要: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全球化格局下,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戏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江苏南京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世界戏剧艺术的交流、繁荣和发展,同时向世界人民展示和传播了中国戏剧艺术的魅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す丶词:全球化;中国戏剧;继承;创新;繁荣;发展;第31届世界戏剧节

中图分类号:J80-02文献标识码:aお

DevelopmentoftheChinesetraditionaloperainGlobalization

――aSpeechatinternationalacademicSeminaropeningCeremonyin

DevelopmentoftheChinesetraditionaloperainGlobalizationin2008

ZHanGJian-hua

(JiangsuCultureBureau,nanjing,Jiangsu210005)

abstract:theChinesetraditionaloperahaslonghistorywithdeepculturalconnotationandtheuniqueartisticcharm.Undertheglobalizedpattern,howtoinheritanddevelopitisahistoricalresponsibilitythatthetimeentrustswithus.the31stworldDramaFestivalisheldinnanjinginJiangsu,whichhaspromotedtheexchanging,prosperityandthedevelopmentinworlddramaticart.Simultaneously,ithasdemonstratedanddisseminatedtheartcharmoftheChinesetraditionaloperatothepeopleoftheworld,andpromotedtheChinesenation'scohesiveforceandself-confidence.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8

关键词玄览论坛传统文化海峡两岸

分类号G256.1

Doi10.16810/ki.1672-514X.2016.11.023

abstractinaugust26,2016thethirdXuanLanForumwassuccessfullyheldbynationalLibraryofChina,taiwanCenterforChineseStudy,FoGuangShanFoundationforBuddhistCulture&educationandnanjingLibrary.expertsandscholarsattendedthismeetingfocusedonthehotissuesoftheBeltandtheRoad,innovationofpublicationandculturalheritageandsoon,discussedculturalcommunicationsbetweenChinaandtheworldwritteninancientbooksandsoon,andhopingtobeusefulfortwosidesofthetaiwanStraitstoinherittraditionalculture.

KeywordsXuanLanForum.traditionalculture.twosidesofthetaiwanStraits.

“玄览论坛”由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两馆在历史上皆源于1933年筹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时至今日,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而且积淀了深厚的学术研究传统。如何更好地激活两馆雄厚的文献资源,使其在当下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延续两馆悠久的学术传统,是两馆面临的共同课题。2011年5月,南图学术代表团访问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两馆商定以举办论坛的方式,搭建两岸图书馆界沟通交流的高端学术平台,加强合作,增进两岸图书馆界的认识,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普通百姓更好、更深入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10月,经文化部批准,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在南京联合举办“首届玄览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海峡两岸60多位专家出席论坛。首届玄览论坛圆满举办并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文化报》、新华网、人民网、求是网等主流媒体均对论坛进行了报道与转载。2015年8月两馆联合国家图书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第二届玄览论坛”,以“阅读经典,精彩人生”为主题,研讨经典阅读与阅读推广,力图营造阅读经典的氛围。台湾地区对玄览论坛的成功举办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之品牌,两岸文化之盛会。

为了巩固“玄览论坛”前期成果,进一步加深两岸图书馆界、出版界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南京图书馆与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海峡两岸第三届玄览论坛,于2016年8月26日在南京开幕,论坛设南京主会场与南通分会场。本次论坛敬邀国家图书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两岸著名图书馆馆长与专家学者、高校知名教授、出版社社长及造诣精深的佛学界人士出席了此次论坛,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如何将古籍焕发出现代风貌,重现经典之美,共同为此极具意义且有价值的文化传承而努力,让古籍重现新气象、新发展。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曾淑贤、佛光山副主持兼南华大学使命副校长慧开法师、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两岸图书馆界人士、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00余人参与,并在现场交流互动,探讨典籍保护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期望能更好地利用两岸图书馆界珍贵资源,唤醒沉睡在库房中的古籍,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价值,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在发言中首先从玄览论坛的命名出发,回顾玄览堂丛书收藏经历,向郑振铎等爱国人士在抗战期间冒险抢救整理古籍的英勇行为致敬,高度称赞论坛在继承先贤遗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中华典籍方面的重大意义。其次结合此次论坛的主题,介绍国家图书馆丰富藏书,以及国家图书馆在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多年来国家图书馆在致力于文献的收藏、保护和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拓创新,采取讲座、论坛、夏令营、公开课等多种形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而不懈努力。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中华优秀典籍系列展,与大中小学和社会各界合作,策划了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国图公开课等社会教育活动,同时以中华典籍为元素,独立开发了一百多种文创衍生品。无论是展览文创衍生品,还是各类社会教育活动,都以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优秀典籍,社会反映强烈,让传统的阅读方式得到了延伸,让典籍在参观者的心中活跃起来。最后,陈力馆长对此次论坛在弘扬和推动传统文化、加深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寄以厚望。他指出本届玄览论坛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主题,这意味着我们所要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单纯是古籍的保护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让古代的思想和文化能够为普遍百姓所理解,让古代典籍中鲜活的正能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增强以文化为内涵的民族凝聚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密码。

本次论坛的台湾参访团团长曾淑贤馆长于开幕致词中指出,本次与南京图书馆共同举办之“玄览论坛”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为了重现古籍的价值,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可以被欣赏,并将古人的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图书馆通过复刻出版,举办讲座和展览,规划多媒体的多元化展演活动,以及多元活泼的课程和影片的设计,让不同年龄层的民众乐意接近古籍文献,容易阅读古籍文献,并贴近古人的生活和社会,运用古人的智慧。此外,通过对古籍中的文字及图像通过加值运用产生经济价值,并美化人们的生活,亦成为近年古籍典藏单位的文创开发新尝试。人类的智慧,经过千百年岁月的蕴涵,尽显图书群籍之中。古籍除了审慎典藏维护之外,更应随时供学者研究利用,藉广流传,进而阐扬中华文化,让许多特殊又珍贵的出版品重新赋予生命,以全新面貌与当代的读者接触。曾淑贤馆长最后强调,本论坛主要价值为弘扬文化、经验分享及维系情谊,共同打造中华典籍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图书馆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引领和推动学术进步。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图书馆在开幕式中互赠图书,增益馆藏,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以《日治时期的台湾》《世纪容颜》《寄给时间的漂流记:华人世界明信片图像写真精选集》赠送南京图书馆,相信对于祖国大陆研究台湾地区发展的学者专家,是极为重要的研究资料。

佛光山副住持、南华大学使命副校长、教授慧开法师代表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致辞。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一直重视阅读对提升全民素质和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在星云大师的精神感召带领之下,很早就开始在佛光山范围内推广全民阅读,举办读书会。慧开法师结合印度和中国古代社会有关文字起源的说法,指出语言文字具有神秘的魔力。而中国文字由于统一已有两千年之久,可以直接通过文字去了解两千年前古人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是其他文化难以望其项背的。慧开法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讲述印度学者对中华古典文化的高度赞扬与羡慕,并指出“我们推行中华文化到全世界正当其时”。他认为中国现在已经酝酿了恢复汉唐盛世的潜力,中华古典文化不止要在中国发光发热,更要影响到全世界。他盼望通过这次论坛让古代优秀思想与文化活跃起来,真正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再现中华盛世。

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教授在主旨发言中以“五书”论,回答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一是“展书”,通过展览的形式将深藏在库房中的典籍展示给民众;二是“出书”,有计划地将重要典籍出版发行,让更多的人能读到;三是“读书”,即引导民众阅读古籍、喜欢古籍;四是“研书”,对古籍进行科学研究,将古书中的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他认为真正要做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跃起来”,还在于第五点“用书”,即用记载在古籍中的思想、精神和信仰去改变社会与人生。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9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6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表书面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文化部、国家民委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张旭、屈盛瑞、周小璞、兰智奇、张庆善、王能宪、高显莉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周和平在书面致辞中介绍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他说,“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是党和政府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广大文化保护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文化部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适时采纳有关专家学者的合理化建议,制定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可行的工作方法,全面实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王文章在致辞中指出,以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为标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全面的、整体性的发展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走进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深入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是为了尽可能从原理上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求深层次的理论支持;同时尽可能科学地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具体实践问题,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理性的指导。

青岛泰之在讲话中指出,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此次论坛提供一个深入讨论与交流的契机,加深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我们保护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评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制建设”五个议题展开热烈交流和深入探讨,积极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言献策。文学评论家、民俗学家刘锡诚说,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的传承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寻找杰出传承人的工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他还谈到了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权益和管理问题,认为应对杰出的传承人给予较高的待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资华筠则提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与传衍地区在广大的农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旨在引导创造、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广大农民,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享有其传统文化成果――成为农村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民众自然而快乐地参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

文化传承交流研讨篇10

大家好!值此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前夕,我

们荣幸地受邀参加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十五周年

庆典暨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感到格外高兴。我谨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表示最

诚挚的热烈祝贺。

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自1992年7月成立以

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

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以欧初、陈开枝会长的直接领

导下和各位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的共同努力下,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广泛团结海内外炎黄子

孙。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

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经济建设全面发展,弘

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部署,克服重重

困难,锐意改革进取,立足岭南,面向全国,在开展岭南

学术研究,促进文化交流、发展组织、广交朋友、自身建

设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

著的成就;在炎黄文化研究及开展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对推动全国传统文化研究发挥了重要积极作

用。例如,你们编撰出版的《屈大均全集》、《岭南论丛》系

列、《岭南文化通志》、《岭南文化研究论著》、《岭南文史

资料选辑》、《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连续举办的《香

山文化与海洋文明》研讨会、《屈大均思想研讨会》、《冼

夫人文化与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研讨会和《著名学者冼

玉清先生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举办爱国侨领南

粤先贤张弼士学术研讨会和欧初同志书画系列活动、

《五桂山房藏元明清书法展》,均密切结合广东省情,富

有南国特色,获得巨大成功,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定。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为进一步振兴和弘扬别具一格的广

东音乐和传统粤剧,先后在香港举办了《粤韵长河香江

夜》、在澳门举办了《粤韵豪江情一广东音乐、曲艺演唱

晚会》;同时举办了《广东音乐与何氏三杰(作曲家、演奏

家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研讨会》,并且进京作了汇报

展演,受到北京观众热烈欢迎。以上这些活动注重了传

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传承与特质,又体现了时代性,在传

承中有所创新,为发掘广东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弘扬广

东音乐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我还要特别感谢广东炎黄

文化研究会在加强同各省、市研究会联系合作方面所做

的积极贡献,尤其是为郑州建立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给

予了巨大资金支持,保证了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按期完

成。我还要感谢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同暨南大学联手为

即将举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五次会

议――广州论坛”所做的全面、周到、细致的精心筹备工

作。总之,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十六年,见证了广东改

革开放、全面发展的历程,是高举旗帜、奋力开拓的十六

年;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十六年;是弘扬中华文化,

歌颂时代的十六年。借此机会,我再次代表中华炎黄文

化研究会,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

的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在十七

大报告中,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

高潮的重要部署。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也即为中华传

统文化研究,以及为开展研究会的工作,指明了正确方

向。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

排头兵,是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在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发

生重大变化的激烈震荡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如何面对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

提升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软实力愈来愈突出,这也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研

究工作者,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

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我们要进一步把弘扬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结合,把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与世界发展进步潮

流相协调,把传承中华文化与时代创新相融通,这是时

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诚挚期望,广

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一如既往、再接再厉,珍视特色、善待

传统,团结协作、锐意创新。在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的战略目标中,为继续推进炎黄文化研究与普及,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新的辉煌,做出更大贡献!

祝: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