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可视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17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1

办公环境究竟能耗多少?我们在办公环境中如何节能减排?新的节能减排计算系统,让您能精细化管理办公室能耗。

在11月11日富士施乐举办的Docuworld2010上,富士施乐在中国首次展示了其最新的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eneeyes。该系统能够管理企业的办公设备、空调、照明、燃气以及电源插座等电子设备,自动计算出企业的总能耗及各楼层、各位置的能耗,以便企业对能源的使用量进行最优化的管理。该系统甚至可以做到将每个员工每天出行、工作、会议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日程表的形式进行可视化的管理,管理者看到这些情况后可通过改变员工的出行方式、调整企业会议时间等降低企业的能耗,帮助企业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减排系统,已经应用在富士施乐在日本横滨21世纪未来港的研发中心大楼中,富士施乐准备将该先进的技术向客户推广。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Ceo徐正刚表示:“企业办公环境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是富士施乐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期待通过采用创新的办公环境设计、节能设备、全新的工作流和管理实践,与企业一同建立起一个高效、高生产力和环境友好的全新绿色办公室。”

徐正刚同时表示,最先进的技术就应该让更多的用户分享,富士施乐会将其所研发的包括节能环保技术在内的所有技术拿到中国。“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绿色,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节能、环保;但在另一方面,不会以牺牲客户方便性作为前提条件。比如,在复印、打印的过程中,在待机状态下,把电源完全关闭是最节能的方式,但再次启动要花好几分钟的时间,这就会给客户带来不便。所以,我们会实现节能与便利性的兼顾,这是我们设计产品的核心。”徐正刚说。

在这次大会上,富士施乐还展示了一些其他的绿色办公技术,如ea环保墨粉、新LeD打印技术等;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针对各行业发展的研讨会,包括绿色采购提高生产企业竞争力、创造未来绿色办公环境aBC、数码印刷创意之道、绿色办公服务、节能减排等主题。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日趋明显的今天,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就必须利用好人事档案,为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利用服务。我国传媒市场同国外传媒业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学、规范地做好广播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建设一支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用人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不再故属于某一单位和某一领域,人才的流动性增强,做好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一、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涵义。顾名思义,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收集汇总、保管、评估鉴定、统计分析和使用的一系列过程。它反映了个人成长经历、品德修养、工作能力和表现、优势特长的原始记录,它集全面性、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机密性于一体,旨在为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二)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特点。首先,广播电视台具有行政性质。国内的广播电视台多数是政府和地方的直属机构,承担文化宣传和行政宣传的作用,具备文化性和政治性双重属性。广播电视台的正式员工大都具有行政级别。因此,在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主要以行政干部的管理模式为主导。

其次,鉴于当前人力资源改革的需要,广播电视台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广播电视台工作复杂,台前和幕后工作各有侧重,主持人、播音员、编导、策划、美术师、音响师、记者等从业人员数目众多,管理起来有难度。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498座,其中广播电台267座、电视台296座、广播电视台1935座,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62.4万多人。

另外,我国广播电视队伍除正式职工外,还大量招聘的外来人员。央视的聘用人员为5000多人,是正式职工的2.2倍。部分员工和领导按照行政级别对待,非行政级别聘用人员的管理方式可以参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再次,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具有特殊性。通常,广播电视台是一个文化宣传的窗口和媒介,通过这个窗口映射出社会多元的价值体系,这也决定了其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开发出显性的经济价值。基于此,不同的岗位应配备不同的人才。

二、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忽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通常,人力资源档案工作在广播电视台工作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领导认为人力资源档案工作繁琐,耗时耗力,不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要能维持基本功能就可以。所以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工作条件落后;人员配备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二)档案材料内容单一。人力资源档案材料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的真实写照,应该全面、历史、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使阅读者快速把握资料的主要信息,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注重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务评聘、工资等方面的材料,对个人的工作经历、能力、发明创新等很少体现。这种内容空洞甚至一些弄虚作假的档案,不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还使人力资源的区分度降低,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

(三)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很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式仍以传统的手工管理为主,主要是对材料进行信息汇总、整理、归档、调用。由于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准确性难以保证,更不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准确的跟踪人力资源的动态。因此,这种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对人力资源的调控作用是微弱的,甚至是滞后的。另外,由于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工作客观上也需要管理人员自身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不能固步自封,要有创新意识,否则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三、规范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职业精神,提升服务意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微繁琐的工作,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新时期,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方式,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主动、热情周到的提供优质服务,塑造形象,服务公众。

(二)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管理的先决条件,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档案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人提出的不同需求,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档案查、借阅制度,档案管理联络员制度,定期沟通联系制度,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档案收集的内容要完整,数据要合理,在档案的鉴别上要做到“取之有据,舍之有理”;以此来规避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推进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国际上通常用胜任力模型来表示人和职业的匹配度。就是说:对组织或企业中的某一个职位,依据其职责要求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它也是人们自我能力开发和学习的指示器。政治觉悟、文化修养、科学精神、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是衡量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准则。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档案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学习广播电视台的相关专业知识,以便更好的找到切入点,深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四)拓宽收集渠道,丰富档案内容。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以往重点搞整理、装订基础工作转移到广泛收集和利用上来,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明确哪些材料应该收集,并提炼出其价值。要理顺广播电视台内部部门与部门的关系,协调好渠道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拓宽材料收集渠道,也就是将分散的人力资源材料经过科学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卷宗。

四、结语

科学地建立、管理、利用人事档案,是充分地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透过档案和履历发掘人才不失为一种最现实、最可靠的途径。做好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搞好新闻工作挖掘人才意义重大。只有改变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的不良现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曹鹏:传媒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变革[J].新闻记者,2003,(8).

[3]陈荣勇.全面推行聘用制度,促进广电事业人力资源制度改革[J].电视研究,2003,(10).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3

关键词:视频资料;信息化管理

1.视频资料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视频资料的来源,一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视频资源,再就是学校各类会议、学术、文艺等活动的视频。这些视频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加上模拟时代各高校制作、购买的大量录像带式视频资料。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视频资源,让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进行有效探索。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以资料本的形式来管理数据信息,每次有新的资料入库,就需要制作资料卡片,记录该资料的详细信息。用户要查找某一张光盘或者是磁带,就只能通过查找纸质的资料本找到相关资料的编号,然后根据这个编号再去资料库中寻找光盘资料。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大多数情况教师事先并不能确定是否有其需要的视频资料,因此只能浏览整个资料本,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不利于视频资料的资源共享。

因此,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视频资料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网络具有信息化、共享化优势,我们建立的视频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力争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化,操作简单化,设计人性化。

2.视频资料信息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与电视台相比,高校视频资料的数量较少,对视频质量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其作用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因此高校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有自己的需求。该系统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教师和管理人员两类,视频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化,操作简单化,设计人性化,实现视频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化,因此主要功能应该包括资料的输入更新删除,资料的查询,还应该有完备的帮助系统,力求系统操作简单化,界面人性化和查询智能化,能够使用户很方便的使用。

该系统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与学校数字化平台无缝衔接

视频资料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学校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与学校其他教学资源系统实现衔接和有效整合,它提供开放的接口,与学校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实现多系统间统一检索调用。

(2)基于internet与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检索浏览

系统采用网络技术,视频资料通过校园网,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检索系统管理的资料,可以浏览视频资料的视频内容。用户查询要方便。用户进入数据库后看到是分页的所有资料,这是一个网页化的资料本。如果没有查询功能,跟传统的方式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提供较为的简便的查询方法非常重要。而且查询方式要尽量多样,功能要尽量强大,检索词要尽量详尽,让用户能够尽快地定位自己需要的信息。

(3)视频资料信息尽量完备,方便用户了解细节

具体的视频资料信息尽量完备,能够提供给用户尽量完备的信息,拍摄的主题,主创者,拍摄的日期等。能够让用户得到完整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用户通过这个信息就能够判断这个查询结果是否负责他的需求。因此我们尽量把每个资料的信息都详细化,采取更多的字段来反映一个完整的信息。

(4)系统简单,维护方便

资料更新操作方便详尽,新资料输入到数据库中去时操作尽量争取简单,并支持批量输入。有些旧资料可能会有改动,这就需要把它们从数据库中更新;有些视频资料不再存在,就需要把它删除,有些资料已经借出,需要注明不在架;有些视频资料被还回,需要在数据库中恢复状态记录。这些管理功能都需要设计进来,即系统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资料输入、修改和删除操作。

(5)分类存储

结构设计方向,我们的视频资料都是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分门别类的进行保存的,因此视频资料也尽量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分开,以方便用户和管理的使用。

(6)完备的用户管理功能

用户不需要验证登陆,所能进行的操作仅限于浏览和查询与留言。管理员用户有通过密码验证后,除具备普通用户的权限外,还可以对整个数据库进行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和修改。

综上所述,视频资料管理查询系统需要具有资料分类查询、管理员管理后台、数据页面显示等功能。

3.视频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技术实现方面,系统采用struts+ibatis+spring的mVC三层架构的模式来实现的。mVC(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现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web系统开发中。根据视频资料内容的不同,分成了DVD、VCD、miniDVD、旧资料、磁带等几个模块,并相应建立了数据表,基本上所有不同种类资料的字段属性有光盘编号、拍摄内容、拍摄日期、拍摄地点、摄像、编辑、主讲人、主题分类、片长和是否上网等字段。

同时为了使用和管理需要,建立了管理、帮助和查询模块。整个视频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图如下:

DVD资料库:目前音像资料备份的主要存储介质采用DVD,这里储存了从2003年以来的1000多部我中心为学校制作的各种题材的视频资料,而且时时更新。

VCD资料库:这里记录了04年和05年我中心制作的音像节目150余部的详细信息。

miniDVD资料库:从97年到03年音像资料660余部的详细信息。

旧磁带光盘库:,我中心还存有大量的97年以前的音像制品1400余部,格式包括1/2和3/4磁带,VCD光盘等。为了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也将其归类入库,单独建立了一个旧磁带光盘库。

检索与帮助模块:这项功能主要是面对用户的。实现检索和功能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迅速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该模块中用户对数据库只有查询功能,没有修改功能。此系统设计为支持全文检索、字段检索和分类检索,用户可以输入一个或多个关键词,再选择要要查询的资料库类别,进行检索。提供统一高效的检索服务。平台,服务的多条件组合查询,提供方便、灵活、全面的检索服务,满足用户的查询习惯,并提高检索结果的精准度。

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快更方便的使用该系统,我们同时提供帮助功能,对整个系统的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制作了几个演示flash,把最常用的几种功能进行演示。

申请借用模块:用户对感兴趣的资料可以填写下载资料借用单,管理员审核同意后用户就可以借用该资料。

管理模块:该模块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操作,用户无此权限,因此在进入系统时需要进行管理员身分验证,如果验证不能通过,系统提示"用户名或口令不对",若验证通过后进入管理界面,对数据库可进行如下功能操作:

(1)所有视频资料的管理,包括数据的输入,修改和删除,分别进入资料输入界面后输入各项数据,确认之后,系统更新相应的数据库,并提示更新成功。并可以对已经存在的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2)用户管理系统用户分为两类,用户和管理员,在这里可以添加和删除用户,也可以更改用户的属性。

4.视频资料信息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管理方便,方便了我单位的管理和学校教师的使用,得到了管理人员和使用教师的好评。总的来说,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有以下优点:

方便了广大教师的使用与传统的查找方式相比,通过计算机来查找显然更加迅速和有效。教师要借用某一视频资料,只需打开浏览器,进入视频资料管理系统,输入要查找的资料的相关信息,就可检索出该资料的保存信息,然后管理人员就可以迅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找到教师所要使用的信息。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使用效率。

方便了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之前需要给每部音像制品制作一个资料卡的工作变成了往计算机内录入一组数据,显然后者更为方便。而且原来由管理人员负责的查询工作交给了计算机来进行,既节省精力又节省时间。

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音像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已成为当今热门话题,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视频资料的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物质基础,促进了音像资源的开发深度和广度。因此利用互联网下载教学、科研所需要的视频资料为高校视频资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便利条件。使用音像信息管理系统,让广大教师以www的方式进行访问,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无论使用者在何时何地,随时可以对已有资料进行查询。

宣传了单位的工作:无论是展现专业教学还是校园休闲文化,都需要大量视频资料服务提供的支持。所以,对现有的视频资料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整理后,应最大限度地呈现其应用的价值,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切实的服务。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单位在广大教师中的影响力,有利于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优点很多,但是有一些问题也需要注意,首先,视频资料管理系统毕竟有其自身弱点,教师使用其进行查询时应该有效的提高模糊查询的准确度,否则不易找到教师需要的资料。其次,界面必须友好。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简单明了人性化的界面是提高教师使用该系统的重要因素。另外安全问题更值得关注,开发系统时的代码安全问题,系统投入使用之后要注意用户管理,一定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5.结语

视频资料信息管理的信息技术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走在学校信息化前沿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更应该承担起宣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重任。视频资料信息管理使用信息化手段,也是其中的一个途径。高校媒体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配置灵活简单、易于维护,它使得视频资料的查询、归档、再利用变得非常简单和迅速,提高了视频资料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料利用率,方便了教师使用,也可以得到教师的认可,加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江:基于aSp_net设计的视频资料管理查询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2:10-11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4

【关键词】数模结合;收费公路;监控联网;方案

0概述

甘肃省省公路管理局作为甘肃省公路系统的主管部门,管辖13个公路总段和1个公路分局。各公路总段和公路分局分管各自辖区内的二级公路收费所,每个收费所又分管有1至3个收费站。目前,各个收费站监控系统只停留在其上级单位――收费所中。监控视频和音频未能进一步传输至公路总段,更未能上传至省省公路管理局。因此,省公路管理局和各公路总段对所辖收费所的管理及各收费站车流量情况的监控都无法达到可视化的效果,不能及时给公路总段和省公路管理局的相关领导提供交通一线的决策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省公路管理局根据自身现象,提出将监控信号、ip视频传输、中心(分控中心)显示、点播、存储、大屏幕显示系统有效的结合为一个整体,构建一个优质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视频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全省二级公路联网监控。

1方案目标

省公路管理局此次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二级公路收费站的实时视频监控、图像存储、历史图像查询、云台操作控制;实现监控网络和监控内容的广度覆盖,监控网络应全面覆盖重点地区,监控内容应适应二级公路收费系统视频监控业务的需求;实现监控信息反馈的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的快速、高效和安全流动。具体建设目标:建成省级二级路收费站监控网络,建成省级主控室和中心机房,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2系统功能

根据各收费所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经过综合分析,要实行联网监控,最好的方案是监控数据逐级汇总,最终传输至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可随时根据需要点播对应收费站的相关视频,并进行监听。我们可以将系统归纳为监控资源、传输网络、监控中心、视频管理平台四个部分。

(1)监控资源是监控信息的起始点,包括图像信息、音频信息、报警信息甚至还包括区域监控系统。在本案中监控资源指收费站视频监控摄像机。

(2)传输网络是监控信息的传输通道。传输网络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本方案的传输网络为ip传输网,采用光纤线路(租用或敷设)和租用运营商mStp(10m)线路两种方式来实现联网。

(3)监控中心是各种监控资源的处理和响应中心。同时包含查看监控资源、大屏幕电视墙图像显示、音视频录相及各种终端设备的控制及管理。本方案中包括三级监控中心,第一级为省公路管理局监控中心、第二级为公路总段监控中心、第三级为收费所监控中心。收费所监控中心为监控资源的汇聚中心,也是目前全省各收费的已建成的比较完整的监控中心,都具备相对独立、完整的CatV监控系统。

(4)视频管理平台是整个系统的调度、管理核心,负责系统内各种监控资源信息的调配和记录、用户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时负责与第三方系统接口工作等。

3数模结合技术下的整体设计框架

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应用到模拟监控系统中,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这就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ivs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通过视频管理平台实现图像信息的调配、存储、回放以及用户、设备的管理,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设计图

iVSip智能解决方案:最底层的监控资源在经过监控接入层的编码器编码后,通过媒体交换层的ip承载网,将监控音、视频信息传送至控制管理层和视频应用层。不同于传统的监控模式,监控视频流和音频流以ip数据包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因此,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媒体交换服务器mS、视频管理服务器Vm和DC解码器对监控音、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还可以很方便地应用ipSan技术,对音、视频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备份。另外,通过开发相应视频应用程序,可以更深层次的应用音、视频监控信息。如图2所示。

图2iVS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示意图

3.1视频编、解码器

编解码器支持H.264、mpeG2、mpeG4、mJpeG等多种标准编码格式,提供从单路到16路各种密度的规格,支持实时流和存储流双流设计,支持高至8mbps的高清码流或低至128Kbps的标清码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调整,采用电信级制造工艺,可以基于各种网络环境高质量、可靠的满足各类网络监控前端编码、存储和解码的需求。

3.2网络视频存储系统

专业的ip存储技术和强大的数据管理服务器构建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属并加以统一资源管理和调度,支持动态存储资源管理、在线部属,可以基于统一平台满足不同存储质量、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客户需求,可以提供完善的备份和存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同时支持naS备份功能。

3.3系统管理平台

包括专用的视频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客户端和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是用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可以实现完善的视频编解码设备网络管理功能,支持多台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数据管理服务器主要功能为管理存储设备、存储资源和视频数据,支持对系统所有存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支持不间断的视频检索、回放等业务。客户端可以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功能,包括监控对象的实时监视监听、查询、云台控制、接警处理,并集成了基本的GiS功能方便用户操作。

3.4承载网络系统

采用充分组播优化的系列交换机对前端视频编码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接入、汇聚、交换。通过设备自身安全特性和防火墙等实现对边界安全接入的控制。同时可通过网络本身的设备、协议冗余实现整个监控网络的稳定性。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5

1.1创生功能

电视传媒业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是建立在自身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其目在于将有限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做出合理的配置,使得媒体的运行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最终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创新首先便是将广播电视机构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实行独立的资产、资源以及业务管理,通过专制以及重组的方式进行改革。通过这种方式,政策障碍不再是电视传媒业在资产经营中受阻,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活化功能

通过对管理进行创新能够更新行业的竞争力,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传媒行业需要积极活跃的生命里,而管理创新恰恰能够满足这一点,将媒体核心能力作为行业的中心。核心能力也是作为电视传媒业的特殊竞争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配置,在关键时刻,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也可以帮助企业制胜。另外这种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当代电视传媒行业的竞争力以及技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管理创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特定的外环境中令电视媒体形成各种互补资产以及技能和运行机制的融合,使得行业中各个环节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最后,通过创新的管理,将经营权以及所有权有效的分离,从而实现了事业和企业的分离,以及行政和企业的分离,并且通过这种模式还能够培养出大批专业管理技术人员。

2方法和手段

管理创新是现代电视传媒能够继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动力,并且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以及措施令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继续健康发展是现代电视媒体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2.1方法创新

从方法上分析,电视传媒在管理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应当在人才的选拔上实行择优录用原则;其次应当进行全责的明确划分,有效的分责以及有效的放权;最后则是对当前的可用资源予以优化。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在选才上,一个媒体在进行任务的分配上往往应当依照人员的特点以及思维进行有效的调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的特点以及优势,择优录用,并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才能真正的激发员工的主观热情。第二可以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采用赛马的模式,在选拔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员的智力以及表现,并将实绩作为选拔的一项重点内容,重视真正的人才,并将其安置在合理的敢为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行业中的人事管理质量,调动整体行业队伍的积极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应当明确责任,并适当的放权。管理者虽然应当在行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重视员工的价值以及参与性,对员工的工作予以鼓励,从而完成管理工作。最后则是可以从考核以及管理上入手,实行分类管理,并在考核的过程中依照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别考核,即可以依照业务性质的不同分别以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考核标准进行管理。

2.2手段创新

电视传媒管理手段的创新是促进发展的抓手和捷径,它主要包括:一是要建立组织知识库;二是要完善自己的专有信息数据库。一个媒体要进行有效决策,实施最优化的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组织知识库。组织知识代表着内部系统、常规、共享的知识和实践。组织知识无论怎样,代表着比组织文化概念更广泛的独有部分,组织知识库被定义为组织所有成员知识库的集合以及嵌于这些个体互相关系中的社会知识。电视传媒产业应倡导创新,提倡挑战,以产业化为指向,着力于内部运行管理新架构的构建,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完善功能定位,淡化行政概念,调整管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市场主体,强化市场运作,积极探索既保证公益性事业的健康发展又推动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的电视运营新模式。电视传媒组织知识库的建立,将使媒体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营销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完善自己的专有信息数据库,将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资料经过有效的统计、分类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竞争资源,加强组织综合建设,整合信息资源系统,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

3电视传媒管理创新的突破路径:理念与制度

3.1管理理念的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是电视传媒的第一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电视传媒管理理念的创新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只按照权力、身份、职位、学历等外在因素来衡量、评价和任用人的思想,真正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才、用才理念,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理念,构筑以制度文化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系统平台。引入知识管理的用人新思想,即将知识视为电视传媒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的关键,把存在于电视媒体内部的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术、市场分析乃至媒体运营战略协调统一起来,共同为电视传媒发展服务,创造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优秀的员工团队,充分调动媒体中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地共同学习,努力把人力资源提升为人才资源,形成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创新,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电视传媒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新格局,以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引进电视与专业、营销与管理、制作与技术等各类优秀人才,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活人才的动态良性机制。

3.2制度创新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提高人力资源效率

科学发展观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又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和行动指南。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经济面对全球化战略竞争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公认的全社会第一经济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经济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应用科学发展理念,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开发人力资源渠道,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始终是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各类人才又来源于不同的人力资源库存,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作为承担国家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任务主力军的国家广播电台,是以短波、中波、电视、调频、微波和卫星等电子信号传输和发射为主要任务的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安全播出、技术设备维护、基础建设、事业发展和技术研发等。经过多年“西新工程”(即西藏新疆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洗礼,创造了我国广播电视建设史上的奇迹,涌现出了各类出类拔萃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建造了具备现代一流的广播电视台站网络,广播电视传输与覆盖质量的显著提升有目共睹。在取得如此辉煌业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受到传统管理方式和理念的影响,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个基层台站的内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还跟不上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还不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的现代管理要求。重视技术设备、资金的投入,轻视人力资源管理效力提升的现象明显存在,并且,某些方面正在影响、制约着广播电视传输和发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分布于全国的各基层台站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具有集安全传输、技改更新、事业管理的综合性职能。这些综合职能得以实现依靠的是广大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的通力合作和协调。人力资源群体素质的高低,对于电台完成以安全传输发射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和现代事业管理为支撑的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短、中、长期目标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人认为,坚持科学发展理论,提高电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是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因素,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才能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打造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传媒体系,促进电台事业的整体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单位重要资产和财富的理念

传统概念上的资产和财富是指资本、产品、技术、生产工具等等,人力资源并未被纳入资产和财富的范畴,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劳动生产要素和成本耗费。随着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变革和创新,人力资源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组织的一种重要的特殊资产和财富。其原因在于:1)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能动性经济生产要素;2)人力资源是特殊的经济资源,它是唯一可以通过自身劳动而创造价值、增加价值、增加物质财富的一种资源。3)人力资源均有通过投资凝结于其中并成为资本的经济要素。所以,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现出资产和财富的特性。尽管人力资源在受教育程度、工作技能掌握程度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这些都仅仅表现出其资产和财富含量的不同而已,不会改变其特殊经济资源的根本属性。而且,人力资源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投资得到价值增值。

基层台站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干部职工是人力资源的主体,无论其职位、学历、能力的高低,无论身份的差异和专业的分别,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根据国家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事业发展的要求而各尽所能和尽心尽力。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单位能动性资产和财富的特性要素,是电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和财富,应给与充分的尊重和肯定。鉴于此,各级领导干部对待所属部门的干部职工,无论亲疏远近、能力大小,都应该更新传统观念,把他们视为本单位具有个性的能动性资产和财富,并为此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理念,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电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2着力完善领导技能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中之重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电台的各级领导,尤其是台级领导干部要牢记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可混淆自己的岗位职责。由于电台的技术属性,台站的领导干部大多数是从技术一线岗位逐步走上台级领导岗位的专业技术干部,是广播电视传输发射的行家里手。然而,长期与机器设备打交道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工作上的“技术性偏好”,重视技术细节,忽视人文管理,尤其是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对完成电台中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经常抱有“人事管理技术含量低,人情关系弹性大难以掌控”等错误观念,从而在领导行为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化、机械化,造成单位里人际关系、干群关系不和谐等不良现象,影响单位的整体合力。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拥有三种主要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1)所谓技术技能是指对某种类型的过程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具体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上,技术技能是衡量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但是,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来说,自身技术技能的重要性相对淡化,重点转向注重宏观的技术管理。

(2)所谓人际技能是指有效地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单位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必须拥有并掌握良好的人际技能(沟通)能力。这是领导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3)概念技能是指根据设定的模型、框架和广泛关系进行思考、决策的能力。例如,中、长期工作计划和项目设计等。越高的职位上,它的作用越重要。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思想,人际技能关心的是人的综合发展和需求,技术技能涉及的是具体事物。

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不同层次的领导者三种技能的比例要求是不同的。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基层台站的台级领导干部是电台层面上的高层领导,在掌握技术维护管理细节的基础上,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人际技能(沟通)和概念技能上,放在探索研究盘活、培养、激励、开发适应电台安全传输、技术维护、技术开发、行政管理需要的各类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上面。逐步加大自身工作中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含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把握角色定位,抓住工作要点,提高全局的工作效率。如果只注重具体工作细节,不重视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提升,就会陷入“干了应该别人干的活,忘了自己应该干的事”的工作误区,影响整个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

3着力搭建实用高效的培训、交流平台

当今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日新月异。为了立足当今,放眼未来,我们应该在人力资源培训和交流方面搭建实用、高效的平台,才是适应现实工作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预期。

3.1建立台内日常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1)各技术业务部门、经济和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本部门机器设备维护、业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行业最新发展情况,拟定基础业务培训课题,采取系列培训教授的方式,实行台内开放式培训。

(2)鼓励各部门学有心得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分专业、不分层次地自愿申报讲课或实验计划,开展自台讲座与实验。以此高效率地推动各专业技术门类的基础性培训,同时建立台内培训考评机制,作为年度个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推进年度考核结果的实际效果。

3.2建立骨干专题培训讲座机制

对于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要求每年至少举办4个学时的台内开放式专题讲座,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考核量化指标之一。

3.3建立精英交流培训机制

对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专业技术骨干,采取分期、分批、分专业到兄弟台站进行小范围的相互交流;以“课题研究”式进行组合交流,注重研究、探索专业技术工作中存在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探讨技术业务未来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并进行较大技术项目的立项研究,提出可行性论证报告,以便决策层决策。

通过搭建不同层次的培训、交流平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激发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结合本职工作,深化对现代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技术、经济与行政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群体。

4培育灵活机动的专业工作研发团队

在各部门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完成相应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鼓励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自台各类机器设备的情况,开展相应替代产品的研发工作。同时,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提出、申报机制,打破传统的由领导指派专业工作研发团队的模式,试行、培育逐步建立不设前提条件的各类工程项目研发的自由团队组合竞标形式,充分发挥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变“要你组团研发”为“我要组团研发”,为有潜力、想干事的专业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建造平台,为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管理水平培育土壤。

转变思想观念,完善领导技能,创新工作机制,立足本职,放眼未来。我们只有站在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电台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事业的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剖析并改善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广播传媒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卿志琼主编《管理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7

关键词:媒体资产;集中配置;成本解决;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一、引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日益普及,面对广播电视行业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内容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以内容资源为中心的媒体资产管理,正在成为电视台今后节目生产的重要支撑和市场运营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发挥电视台节目内容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和活力,提升其利用价值,就应在媒体资产管理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媒体资产数字化。

二、媒体资产管理现状

(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认识存在误区。长久以来,媒体资产管理给人造成了系统庞大的印象,致使人们对媒体资产管理的认识存在较大误区。资产管理系统在实力雄厚的企业具有建设的可行性,在多数企业中,仍应根据上级单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整合和标准示范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总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而制定,不能一味走大而全的路线,也不能以简单的二级存储系统来替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二)媒体资产管理资源库集中管理标准不健全。媒体资产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料入库问题。电台或电视台的历史资料较多,资料的上载、审阅、编目、入库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仅凭电台或电视台本身的资源及人力难以实现,应聘用专业的媒体资产编目企业来完成这项工作。但由于目前媒体资产管理编目缺乏统一的标准,交给专业公司完成媒体资产编目工作的可能性受到极大限制。

(三)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严重。媒体资产管理部门缺乏对媒体资产战略层面的思考,在管理过程中仅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无法实现资产的整体运作。部门之间的由于业务内容的不同,其工作难度也不尽相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以至于形成了部门之间结构上相互独立,业务上却相互关联的现象。媒体资产管理需要对整体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这就引起了不同部门之间由于利益冲突导致的矛盾纠纷。

(四)媒体资产管理中存在资源对接困难的问题。绝大部门电视台采用的节目制作系统来自云不同品牌,不同品牌制作系统同时共存,相互之间无法建立以文件传输方式的素材共享,而且也没有建立新闻制作和媒资、媒资和播出之间的节目共享,各个厂家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只能和自己的非编和播出系统相连。因此,目前进行媒资系统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电视台现有的制作系统下,以最小的投入,实现系统间简单文件及节目传输共享。

三、媒体资产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一)明确媒体资产管理的战略地位。媒体资产管理作为电视媒体数字化管理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对电视媒体的业务流程、运营机制、管理理念及未来的竞争方式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若不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则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引发各种矛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定位,首先应当立足于广电媒体内部信息环境的共享;其次,应当有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充分的责任,担当起社会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促进社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重任。广电媒体内部信息环境的共享,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定位,充分落实好这一功能定位有利于更多的社会公用信息平台功能的进一步实现。

(二)集中化配置策略。管理全程化是媒体资产管理的核心理念所在,通过搭建全程式管理的网络平台,切入生产流程,实现节目在采集、生产、存储、分发等各环节中资源的合理流通、充分共享和集中管理,提高节目素材的利用率,提高节目制作的水平和效率,降低节目生产成本。全程管理主要是依靠规范的编目管理来实现。编目工作方面,应遵循面向用户、服务检索和查询的基本原则。目前的编目结构可以分为单级编目和多级树状编目两种,前者实用性较强,但缺乏层次;后者伸缩性较大,但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随着网络的发展,采用智能化编目系统将是促进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成本节约策略。当前各中型以上电台企业均有各自的非线性节目制作网络,且主要集中在几大品牌,这些品牌厂商已经建设自己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电视台可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选择某一厂商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而其台里又有同一品牌的非线网络,那么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设备,如交换机、存储阵列等等,来进行媒资系统的构建,这样就可以节约部分的资金。现阶段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内容储存方式和管理模式平台的建设,目前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投入。

(四)资源共享策略。用户关心的另一问题是制作、播出系统之间是否能实现无缝连接。当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只能实现和自己的非编和播出系统相连,其功能的兼容性还受到极大限制,拓展功能接口的封装应标准化,提高系统的可扩展化,以减少系统建设中接口开发的工作量。

(五)新媒体拓展策略。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今后广播电视媒体的资源可为iptV、手机电视等提供必要的支撑。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多层次开发和优化利用内容资源,对内提供资料服务,支撑频道制作业务,对外可拓展新的媒体业务,实现媒体资产价值最大化。未来新媒体拓展需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高效管理。

四、小结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作为对媒体资源的科学管理必将成为媒体网络化的核心,极具价值的媒体资产,它的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和充分再利用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媒体资产管理技术手段,把大量的媒体资料变为可视的、可控的、可得的内容,推动发展,面向社会,使企业自身在信息社会中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红静.论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55-56.

[2]方磊.浅析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电视台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16:253-254.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使得各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无法与当前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以及不具备科学性等问题,所以,只有进一步的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的健全完善,各个企业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定地位,那么,当前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融入信息化的模式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必然途径,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以此将人力资源的潜在能力充分的发挥。

1.当前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不强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企业环境提倡人和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源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经常按照人的行为与意愿进行治理,而没有根据相关法律的手段治理,这样就使得管理工作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个人意志。有绝大部分的企业通常比较重视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他们只是将原来的行政人事部门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样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一套标准且完善的流程,存在着严重的信息误导,并且搜集信息的水平也不高,根本难以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数据。这样长时间下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会失去一套完善的制度,也没有一套规范标准的流程,最终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呈薄弱趋势。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将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之中,因为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网络畅通的基础上的,其制度较为完善,具体流程也较为标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可以在标准流程的指导下根据信息系统显示出来的数据全面的分析、判断、决策。

1.2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较为落后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它关系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因此,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各个部门应团结合作,这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应充分的重视这一重要问题。目前,有绝大部分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了解程度不够,忽视其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实际中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大部分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远见,只一味的重视能够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工作与项目,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

1.3企业信息化的硬件水平较低

企业信息化的硬件实质上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具体操作水平、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库所需要的设施等内容,这与企业软件信息化的管理观念是一致的。作为人力资源信息化方面的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而且还要对企业在未来发展的规划有个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说,当前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人才,不但要全面的熟知信息技术,而且还要将人力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1.4追求一步到位,导致停滞不前

大部分的企业在实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的过程中,出于对长远发展的考虑,通常会选择较为完美的软件系统。其实,要想真正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使得企业为了与先进的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相适应,而将现在的管理模式进行巨大的改变,最终引起一场管理革命。当前,由于我国有大部分的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所以,笔者认为采用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较为适合。

2.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措施

2.1进一步增强员工意识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与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能够将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所以,进一步的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对于组织,对于员工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对于组织来说,能够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文化氛围;而对于员工来说,增强信息化意识,不仅能够将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的激发出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将他们潜在的个人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

2.2调整组织结构,规范业务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得到了提高,使得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工作环境、流程、制度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加强优化;在招聘、绩效管理等流程方面必须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出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以此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趋于标准化、科学化。另外,要将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调整后的组织结构与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互相之间要适应,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正常的实行。

2.3不求一步到位,但要长期规划与持续发展

企业应重视培训员工的专业技术知识,这是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进程的关键。设计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在培训内容上要做到管理理念与技术同等重要,以此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从而培养一批信息技术水平、现代化管理能力高的人才队伍。所以,我们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的认识到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性,将信息化的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以此适应于当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良好的成功,就必须时刻的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健全完善的流程以及网络环境,一步步的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信息化社会形势下,管理与信息已经密不可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我们应重视其的重要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将其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不断的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以此确保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常胜之地。

参考文献:

[1]陈维政,余开诚,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洪玫.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3]叶立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11):55.

[4]项英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6-236.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9

关键词:能源管控SCaDaampla能源预测能源分析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031-01

钢铁企业是耗能大户,能耗问题一直是制约钢铁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几年钢铁企业经济形势普遍下滑,甚至出现普遍亏损现象,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能否在能源上出效益,成为了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唐钢能源管控系统是集能源数据采集、能源管理、能源绩效分析、能源指标考核为一体的公司重点项目,为公司能源成本降低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促进能源的合理调配和合理运用。使得唐钢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况下,竞争力反而不断增强。

1系统介绍

唐钢能源管控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字化检测仪表技术组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能源、改善环境,实现从单一的装备节能向系统优化节能的战略转变的重要措施,也是创建节约型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手段,将海量计量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处理、展示、报告,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进而辅助管理决策、过程分析,管理循环和持续改进,优化工艺流程。实现了对唐钢的全部能源介质全过程的集中监控和管理。促进了能源调度的科学、合理、及时,促进了能源的回收和高效利用,从而最终达到节能增效、降本增效的目的。实现了从粗放型的能源管理跨越到精细化,集约型的能源管理。唐钢能源管控系统包括能源数据采集子系统、能源调度监视子系统、能源报表和数据分析系统。

2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是能源管控系统实现监控和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基础和桥梁,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覆盖面广,数据量大且比较分散,覆盖公司南、北区,包括了风、水、电、气等全部能源介质共4万多个数据采集点,其中包括流量、温度、压力、热值、电流、电压、电量等多种介质的多个参数。唐钢能源管控系统的建设使唐钢的能源计量器具得到了空前的完善,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了99%以上,超过了国家标准。

数据采集子系统是由协议转换器、数据采集器、pLC、各分厂i/oServer组成的。其中协议转换器的主要功能是协议的转换和数据的集中和隔离,将RS485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上传至数据采集器。结构简单,无需编程。可实现远程重启,远程设置参数等,维护量小。

3能源调度监视子系统

能源调度监视系统采用先进、稳定、成熟的信息化技术和工业自动化产品,对唐钢能源系统电力、动力、水道等集中监视,集中调度。该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全公司的动力单位统一到一体化的监视平台上,为能源调度、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改变了公司传统的能源调度管理模式,提升了能源调度管理水平,帮助公司从调度管理中要效率,从能源管理中要效益。动力系统包括煤气、氮气、氧气、蒸汽、压缩空气等。水系统包括净化水、软水、除盐水、净循环水、浊循环水等生产用水。电力系统包括从主变电站进线,到下面的各级配电室及最终各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的监视。

能源调度监视子系统采用CitectSCaDa软件建立i/oServer实时数据服务器功能,通过在线的数据采集实现动态流程图、参数表、趋势曲线等监控功能,并与关系数据库建立通讯。系统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操作权限而防止越权操作保护系统的安全。

SCaDa系统是一个收集和分析实时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按工序、按介质进行实时画面的监控和从产生到最终消耗的全过程管理,可以分析判断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仪表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根据仪表的正常运行范围可以设置仪表的超限报警功能,实现网上监控计量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反映现场生产异常信息,提醒调度人员和维护人员及时处理,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能源调度根据系统所显示数据实时进行监控,合理进行能源调度,调高了能源的高效回收和利用,保证了能源生产的稳定运行。为公司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友好、资源综合利用典范企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4报表和数据分析子系统

ampla系统主要是实现报表和数据分析功能,报表数据自动生成,并和eRp实现了无缝连接,实现了财务甩帐。通过ampla系统进行能源分析和预测,实现能源绩效分析,能源平衡,能源计划,实现工序能耗在线分析,产品能耗分析等。能源考核精细到工序、班组、批次,考核到岗,责任到人,成本透明。通过确定关键指标,使节能增效目标指标化。再对指标逐级分解,实现全局管理目标到操作层面的对接,实现关键绩效指标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通过能效分析,提出工艺优化、操作优化方法,减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用能不合理、低效、浪费现象。实现了从工艺设备节能到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的转变。随着能源成本考核力度的加大,职工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随之也得到了加强。

5结语

唐钢能源管控系统将公司全部能源介质实现了统一的网络化、可视化、精细化管理,能源成本考核到了班组、工序、产品批次。实现对公司全部能源介质、生产工序运行进行全局性的监控和调度。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实时性、真实性、稳定性,促进了能源的高效回收和利用。通过对标挖潜、考核监督,杜绝了能源浪费,促进能源的回收和高效利用,达到能源管理高效、经济,快速,最终实现了降本增效、节能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涛.蔡九菊等.炼钢厂能源计量管理系统[J].黄金学报,2001,(3).

能源管理可视化篇10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实质上已经成为多元教育文化系统共存的缩影和映照,它们的沟通共享在较深层次上将渗透着文化因素的对接和互动。面对数以亿计的教育资源,还有每天不断产生的各国新闻、电视节目;使得对这些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有一定的难度。上海外国语大学被列为国家教委“211工程”建设高校。是一所培养涉外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高水平、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拥有英语、俄语、德语等24个语言类专业;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占地254亩,是学校研究生高年级、留学生、培训生等的培养基地。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67亩,是学校本科生、研究生低年级的培养基地。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包括卫星地面接收装置、闭路电视系统、同声传译系统、语言实验室等设施。作为学校落实“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调研并考察了北外、川外、广外等全国同类外国语高校的资源库建设情况;分析了自身所拥有的卫星接收系统、学术活动丰富等特色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了国家标委会(CeLtSC)推广的国家标准(CeLtS)。从设计层面要达到使资源库完全兼容于国家标准(CeLtS),其教育资源能够方便地与其他拥有教育资源库系统的北外,川外等同类高校共享与交换;达到建设一个既属于上外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又不要重复的资源库。教育资源库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正式实施,并于2010年6月通过验收。从资源库验收后运行至今的成效上看,上外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了卫星接收系统、上外广播电台、上外有线电视台、博士生沙龙等学术活动产生的各类教育媒体资源等等特色资源,有效地解决了语言专业多、两校区距离远、跨文化交流频繁所带来的传统网络资源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科研需求的问题,以及对教育资源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该怎样管理和共享的问题。

二、资源库的设计分析

(一)针对教育资源的定义以及上外自有资源的分析

在上外的教育资源中,还有来自卫星接收器的卫星电视信号所产生的实时流媒体资源。来自于学术科研活动的实时流媒体、ppt演示文稿、参考文献资源等特色资源。上外教育资源库系统软件基于web架构,采用B/S,因此上外教育资源库的资源来源为富媒体,这就决定了上外的教育资源库能够收录存储的教育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数字视频,音频节目,还包括流媒体、文字,图片,以及ppt文档。系统能够支持大多数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必须支持rmvb、rm、wmv、asf、mov、avi、mkv、flv、mp3、wma、dat、vob、mpg格式,并且能够支持高清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系统还能够支持doc、ppt、jpg、pdf、bmp、exe等文件的访问。针对上述的资源系统还需要做到可以按照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的元数据规范属性进行检索与共享;检索范围不单可以实现本校资源素材的检索,同时也可实现跨校际资源素材的检索。

(二)上外教育资源的来源分析

作为华东地区的重点211工程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建设了较为成熟的卫星技术系统,能够接收国外二十多个语种的卫星电视节目,如Cnn,法国五洲台,德国之声,nHK等。这些电视节目传递着最新的外语类新闻,节目是上外教育资源库的重要来源及特色来源。上外已有的资源,大多以卡带,DVD光盘,电脑文件的形式存在于学校的信息资料室,资源总数约一万两千条,转换为数字资源后约6t的存储容量。将这些资源吸收进入资源库系统,作为可以进行交换共享的资源。北外,川外广外等同类外国语高校共享的资源。在上外教师手中的资源以及随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产生的最新资源。上外的资源库系统需要具备极强的来源接口以及格式兼容性,让教育资源来的最新,最广,最具有学术科研价值。

(三)上外教育资源的去向分析

从资源的使用人群性质上分:有狭义上的师生,即具有上外身份的师生;有广义上的师生,即正在学习外语,从事语言,新闻等方面科研工作,需要使用资源库系统的每一位学者。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并自动识别不同的人群,能够分析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资源分配,系统要有强大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从资源使用的区域上按由近及远,由小至大分:上外校园,校园之外,拥有资源库系统交换平台的高校区域,全国能够使用资源库系统的区域,能够使用互联网的所有区域。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区域识别,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对应的安全机制,采用对应的权限分配方案。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有完善的权限系统,能够针对不同区域,人群的用户,分配权限,从而使系统去得更远,更规范,更能促进学术科研的效率。

(四)如何对资源进行管理的分析

上外资源库的来源广泛,去向影响力大,这就需要对资源的质量加以监管,剔除有政治敏感,色情等方面的资源,需要有内容审核功能。此外,对于已有资源,为方便其查阅,需要建立符合标准化编目的规范系统,并能够对资源做数字化备份存储。从而使对资源的管理变得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

三、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上外资源库系统资源本身需要能够支持卫星流信号;资源来源能够支持上外自有资源,网络交换资源;资源去向除了在两个校区间,还要在各外语类高校间;资源管理与共享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化规范的情况。根据信息化系统的洋葱图架构,可以得出资源库系统在硬件层,网络以及线路层,软件系统层,用户层的设计方案。图1资源库系统设计图采用这样的洋葱图架构设计方案,从里到外是硬件系统模型、网络系统模型、应用软件服务,按需匹配服务。层外面的都会用到里面的内容,最的是容易变化的内容,比如用户分类,系统界面等;相反位于内部硬件层网络层的相对稳定,确保系统提供全年每日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保障。在资源库的设计架构中,始终以领域为中心,每一个层面也是相对应的洋葱图架构,保证资源库的运行。

1.硬件层设计:资源库系统需要卫星接收设备、模拟数字转换设备实现流媒体信号的接收与处理;需要存储设备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存储;网络设备实现连接校园网与互联网;服务器实现B/S架构的软件使用载体;监控设备实现对流媒体资源的监控;备份设备实现对资源的备份。卫视节目信号、闭路电视信号、广播电台电视台信号以aV音视频信号接入音视频编码器,从而产生数字信号,经流媒体服务器转发,存储服务器存储后经由基于BS架构的资源库软件系统实现校园网应用。这样,属于模拟信号的卫视信号包括其他卡带类素材都可以被音视频编解码器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wmV9编码,实现存储与网络传播;来自网络共享以及教师素材的数字资源,则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上传到资源库中;资源库中的资源,则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于互联网上;同时资源库监控电视墙能够多路实施监控资源库中的流媒体资源,保证资源的安全性;从而使得资源的来源,去向管理在硬件层面得到了实现。

2.网络及线路层:资源库系统自身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需要能够完整的融入到上外网中,因此要合理地设计网络拓扑,才能使资源库良好的运行在校园网及互联网环境中。图3资源库系统网络拓扑图网络分为资源库内部网络,这里连接着学校所有的电教室,使得在校的师生,能够直接在学校的电教室使用教育资源;资源库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接入校园网从而使得资源库系统成为校园网络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共享学校师生的用户信息以及身份认证;资源库通过学校网络中心的教育网出口,接入到互联网中,互联网中的用户,可以登录资源库,使用资源库门户系统所公开的资源;同时提供Vpn接入,使得上外师生能够在互联网接入资源库内部,上传及交换私有资源。这样,资源库的网络模型最内层是资源库的中心局域网,最外层是互联网。在网络层面保证了上外师生能够高速便捷地访问资源库,同时也使其他领域的用户能够有访问资源库的通道,保证了资源在互联网中的来源与去向。内部的网络层面通过路由以及防火墙连接外部的网络层面,这使得系统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不易被攻击,使得资源库易于管理。

3.软件服务层以及用户层:如果说硬件层,网络层,线路层属于资源库裸系统的设计,那么软件服务层和用户层就是为资源库提供一个完善的软件系统环境,能够使得系统正常运作。资源库软件系统由四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卫星电视录制系统、在线编辑编目系统、素材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资源门户系统。子系统的数据库为mSSQLServer2005,集中部署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子系统均为BS系统,分散部署在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上,以网络服务的形式为各用户提供资源库服务。子系统功能上彼此独立,每个子系统均有自己的数据通信接口,通过后台推送服务实现相互间的关联。卫星电视录制系统实现对卫星电视节目的播放以及定时录制;录制后的卫视资源推送至在线编辑编目系统,经过在线编辑系统实现对录制资源的内容审核,剔除广告等无用信息,通过编目产生符合国家标准化编目规范的资源;所有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远程入库方式,由获得授权的管理员按权限上传到到教学素材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不同区域,实现在上外区域内不同学院,师生间的交流查阅;教育资源可以推送到资源门户系统中,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四、系统的主要功能与验收结果

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资源库系统的设计,系统具有如下主要功能:对学校三十路视频电视节目的直播、点播,以纯硬件方式实现视频及音频的实时编码并精确同步,可进行卫星电视节目转播,大型会议、名师讲座、校园活动等网络直播。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节目录制,供后期回放、共享。用户通过ie浏览器即可实现在线收看。其中主控室设备主要完成网络电视节目编码和管理、监控功能。完善的权限管理,超级管理员能够指定其他管理员,并分配管理权限给其他管理员。当用户登录后台管理时,只显示为其分配权限的模块。系统内各个功能模块可以划分出不同管理员进行管理。总管理员可以采取组合方式给其他管理员赋予权限。全校师生的资源共享共建,可支持节目推荐、最新上传、热点排行、公告等功能。支持1000用户同时在线浏览资源和观看视频节目。用户在观看直播节目的同时可实现授权式终端录制。符合外语专业委员会的资源元数据标准和分类标准,能够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的认证。系统中的资源可以与北外,川外等拥有资源库系统的资源共享与交换。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资源库项目在2010年6月份竣工并通过上海外国语教育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的验收,验收报告表明该资源库项目实现了:

1.系统实现了anytime、anywhere、anyone的3a共享,在国内资源库系统中趋于先进,有较高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