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40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1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中具有重要使命。“十二五”期间,信息产业的战略任务是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深度融合,“无线化和宽带化”将成为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随着我国2008进行电信重组、2009年颁发3G牌照、2010年开启三网融合,通信产业全面进入移动化、ip化、宽带化和融合化的全业务运营时代。主要通信运营商和众多快速成长的通信服务商,对掌握移动通信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保持持续增长,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大有可为。新时期高职建设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应立足服务移动通信行业发展、2G/3G/Lte建维优化和三网融合需要,面向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移动通信服务商,对接培养移动通信规划、施工、维护、网优和售前售后技术服务支持等岗位人才。为了适应这些岗位上的蓝领人力资源,就需要有效培养高职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类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培养这种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的解决移动通信岗位综合化问题的能力,从事移动通信企业无线网络建设维护和网络优化等职业或相近职业所具备的本领,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但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就是需要深化工学结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需要系统化的专业实训基地去承载和实施,包括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等,都需要建立在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基础上。因此,系统化建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石。

   二、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多的继承了传统实验室的建设状况,比较普遍的存在实训项目单一和比较孤立的状况,与通信企业全程全网、在线调测维护的实际情况脱节,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缺乏真实情景的训练和实训项目。其次,移动通信实训设备,还表现在配置维护等实训教学操作终端数量有限,即工位有限,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难于达到有较为丰富的具体任务训练载体,体现工作过程要素;难以让学生遍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学习。第三,移动通信设备相对比较昂贵、高职院校教学经费相对紧张,设备更新速度较慢,难以与时俱进同步升级。很多起步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常常是从购买仿真软件,建设基于计算机的仿真软件实训室开始。与真实的移动通信“交换、传输、无线接入、通信电源”联网;“GSm/wCD-ma/CDma2000/tD-SCDma”相互联网;“建、维、管”一体;与企业岗位保持一致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第四,移动通信专业技术知识内涵涉及通信领域的面比较广,包含线路、传输设备、交换、数据库、无线、接入、开关电源等,即便是无线接入,涉及的专业知识也包括了GSm/wCDma/CD-ma2000/tD-SCDma和塔桅天馈等多个方面,对移动通信双师型教师能力要求较高,对建立科学简洁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相对困难。第五,构建移动通信基于工作任务行动导向的教学,需要开展“做中学”“做中教”和“学中做”“学中教”的课程教学,进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实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移动通信专业实训基地中,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运行管理机制保障调度力度不够,落实实训教学遍历情境和工作过程的难度较大。解决以上问题,探索、实践并建设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全程全网”的专业实训基地的方案和建设模式;总结建设“全程全网”的移动专业实训基地的思路与方法;并完成移动通信相关实训技能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开发方法;建立移动通信实训基地应用模式和促进应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一体化实训基地

   移动通信全程全网是指:任何一次通信都会与端到端的所有节点发生联系是为“全程”,也会与端到端网络各节点设备的各层设备有关联是为“全网”。每一个通信局所,仅是一个网络节点;每一个节点,都需要与其他节点共同构建成网络,联合作业,环环相扣,全程全网协作配合才能实现通信。建立移动通信“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依托各独立专业实训模块,通过整体规划,充实完善专业实训设备,将移动通信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开放型、功能齐全、与企业运行设备同步,并涵盖交换、传输和接入,集2G系统和3G三种基本制式的“全程全网”一体化联合作业专业实训基地。集通信电源、通信传输和交换节点为一体,实现固移互联(FmC),满足学生技能实训、企业用户工程师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行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四、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理实结合“教学做考”一体化实训基地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掌握课程任务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习得掌握和获取经验策略,实际就是需要在课程中建立具备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六要素。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要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目标,必然需要建立符合“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良好能力与习惯,达到理实结合。在基地建设思路上必然需要考虑容量的可扩充和操作终端的可扩充。此外,通过建立“仿真+全真”相结合的移动实训基地,通过仿真软件机房进行预算规划、模拟配置、模拟维护和故障排除;再到真实设备上,进行实训演练。从而解决移动通信实训设备不足和终端工位受限的不足,基于工作任务系统化的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理实结合的“教学做考”一体化,如图1所示。

   四、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校企合作“建维用管”一体化实训基地

   移动通信设备相对比较昂贵,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较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特别重要。加强与生产厂商、运营商的合作,真正做到服务企业,成为企业移动通信专业的人才蓄水池,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校企“建维用管”一体化实训基地,互惠双赢。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关键是考虑企业需要。移动通信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紧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步伐,满足企业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使用;满足为企业提供通信全网的在线模拟、新设备入网前联网测试以及新业务的开发和测试;克服企业在实际网络中由于不能中断业务,从而不能完成员工技能训练与提升的弊端。学校负责提供实验室所需的房屋与电力,并按企业确定的实验室整体布局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完成机房的改造、整治;按企业标准对设备进行安装与调测;负责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实验室设备运行符合企业确定的技术标准。在管理上,建立校企合作从上到下的联动机制,在领导层面建设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沟通、监督;在实训基地建维层面建立专业建设小组或实训建设小组,负责建设、维护、升级与应用开发。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要、以服务企业来驱动运行的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保证与企业标准一致,符合真实工作环境,才能保持与企业同步升级和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为我所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设成为校企合作“建维用管”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五、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工作任务的构建方法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是以培养移动通信典型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构符合高职学生思维习惯的训练任务载体,使学生能经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的学习。课程任务载体的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在移动通信理实结合一体化课程任务的建立中,首先要考虑移动通信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如移动通信基站现场维护工程师,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是基站主设备的近端维护、天馈的维护、基站电源的维护和空调环境的维护。建立课程任务实训环境时可以此维护岗位任务进行设置,或对每个任务进一步细分设置。其次,要考虑任务的工作顺序与过程为主线。解决好任务情境设置的顺序,需弄清楚实际典型岗位任务的衔接主线,不能随意插入无联系的任务,否则会使课程零碎,学生无法建立基于完整过程的工作任务。如基站现场维护,按例行维护和应急维护分类,在各自情形下进入基站现场后,维护的现场前后顺序是什么,实质是一个工作的基本流程。移动通信课程在建立各工作任务时,最好以例行维护为顺序进行设置,在最后的综合训练中,可以应急维护进行训练。第三,移动通信理实结合一体化课程实训任务的建立,要考虑工作任务的前后关联,由易到难,逐级进阶。如同样是移动通信基站现场维护,要从最初的基站主设备、天馈场地的认识;基站主设备的单板配置;再到基站主设备的接口、参数配置;再到近端维护的一般操作;最后才是故障案例模拟排除。第四,实训课程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工作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从事移动通信中一项典型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包含三部分: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之外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人物设计载体一定是以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为前提,没有某项能力的训练也就不能成其为任务,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寻找解决任务的能力和环境,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训练过程中学会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各个方面。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2

关键词:移动学习;农民培训;支持服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9-4778-02

近年来按照“农村信息化行动”的思路,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探索开展农民培训的新手段、新技术在全国普遍展开。为此,通过网络技术对新时期现代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成为国家鼓励与支持的新领域。现代远程培训便进入并成为当前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主要手段,但是其实际应用过程中来看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结合其它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方式。随着无线移动技术、蓝牙技术、wap技术、3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推广,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依据国内外学者对移动学习应用的研究,结合农远工程背景下农民接受培训和相关技术服务的实施,笔者针对移动学习模式在农民教育培训与技术支持服务应用中的调查发现存在技术、经济、观念、政策等微观与宏观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移动学习在农民教育培训与技术支持服务应用中所临问题的应对措施,供今后开展农民移动学习实践活动借鉴。

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自主创新无线通讯相关技术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是实现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当今信息社会中,农民接受信息的形式及思维方式已经发生着重大变化,应当根据这些变化,以移动学习的广泛开展为契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inteRnet宽带网络,建立无线通信网络,积极推广移动学习,营造移动学习的软硬件环境,建立农民移动学习应用系统,加大农业资源建设,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3G手机的发展与手机技术的自主创新是解决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手机瓶颈的最佳路径。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tD-SCDma为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3G技术标准),中国电信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联通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3G网络技术提供的高速率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业务等特色服务运用到农民移动学习中,会大大提高农民利用手机学习的效率。通过3G技术带来的mmS(多媒体消息业务),大屏幕的手机出现,可以收发多媒体消息,包括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借3G移动视频服务业务,越来越多的手机软件开发者、媒体制作者开发制作一些适合学习者观看、模拟学习的课程内容,以更加适合于现代化快节奏的农民学习者。同时,随着手机通信芯片和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性能的提高,移动通信协议将得到很大改进,通讯网络技术的革新,通信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上网资费也会逐步降低。

2商家与政府、学校联合共同搭建农民移动学习应用市场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朋友搭建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优质的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商家、政府、学校联合形成统一体,商家和政府提供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保障,学校提供优质的为农服务资源,借助手机和互联网构建与农民的交流通路,真正搭建移动学习的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移动学习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加大财政专项投入,作好示范引导作用,可设立“农民移动学习基金”。县、镇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移动学习,对所拨经费要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商家企业、学校多方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农民移动学习建设,共同开发农民移动学习系统应用平台。

3积极转变观念,促使农民适应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生的教育事物,要使广大农民朋友去接受和适应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主要受到农民根深蒂固的因循守旧思想的影响。只相信“眼见为实”的农民,在没有亲眼看到新事物所能带来的好处之前,很难让他们适应和接受。即使稍有涉足,一遇困难马上缩回去走回头路。因此,要想使移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走进农民的视野中,就必须去积极营造氛围,转变农民传统的观念,接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总之,农民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在观念上接受移动学习方式,同时出台并完善农民移动学习规范和相关标准,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法规。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仅由几个农民移动学习研究项目就能使它深入人心并推广的。当前,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促进农民不断适应移动学习。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策宣传、市场引导、利益驱动等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简报、专栏、宣传横幅等形式,广泛宣讲农民移动学习活动,大力宣传农民移动学习活动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优秀典型和实施效果,大力宣传农民移动学习的目的与意义,鼓励、动员农民参加移动学习,营造农民移动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农民运用现代通讯设备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农村信息需求,可采用农民易接受的移动学习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和支农服务信息的和传授。首先是农业实用技术的定时定量定址发送。也就是说为保证效果,可在固定时段根据农民需求,挑选相关资源实现定址投递,即个性化服务;其次,可在信息浏览平台上建立专家疑难解答专栏或者公布不同领域的专家的短信服务号码,农民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或通过短信息进行问询,专家可予以解答。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3

一、祁阳培养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1、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稳步推进

祁阳县主要通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培训工程,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农民培训。

(1)开展农村技术骨干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结合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专业技术人员就关键性农业技术进行培训。共培训各类技术骨干5000人,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3680人。

(2)开展农业产业化知识培训。由龙头企业业主、专业协会骨干牵头,政府鼓励支持,各部门共同参与。如天龙米业、银光粮油、金浩茶油等龙头企业按照加工产品的要求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3)开展科技“三下乡”。充分利用各类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资源和遍布城乡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三下乡”、农业科技宣传月以及现场巡回技术指导等活动,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

(4)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在“普九”教育的同时强化职业教育,一大批农民子弟在县内接受了职业技能教育,年受教育人数7000人次以上。政府推动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2003年到2007年共示范培训农民工1.2万人;开展农民转岗职业技能培训,2007年培训1500人。通过培训,农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目前,全县农民培训率达70%,近30万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明显

(1)转移就业劳动力数量大,推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祁阳县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5.8万人,且每年新增1.8万人。2007年全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数达到24.5万人,其中在县内转移2.85万人,在省内转移6.25万人,转移到外省就业的16.1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5亿元。劳务收入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的贡献率已达70%。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提高了农村消费水平,90%的农户用务工收入改善住房、购买高档家俱、交纳子女学费;二是农民在县内转移就业,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农民外出就业,使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扩大了未外出农民的生产规模,增加了创收机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打工能人回乡创业,带回了技术和资金,增加了农民转移就业的机会。

二、培养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培养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

(1)重视不够。例如,存在对农民培训认识不足,对培训工作缺乏组织、投入不足,农民培训体系不健全,现有培训场地遭到破坏等问题。

(2)新型农民的标准不明确。目前关于新型农民还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标准,也没有普及相关资格证书,在培训实践中不好操作。

2、人员流向失衡,缺乏组织性

祁阳县农民工流向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在县城内转移的青壮年劳力少,出现了本地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同时,近90%的农民工是通过亲友介绍或帮带等方式实现流动就业的,其中诸如“老乡会”一类的组织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维护其权益的正式组织,农民工在关系自己权益的谈判、交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3、利益回报不均等,缺乏公平性

(1)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农民工的就业权、受教育权和受救助权得不到充分保护和实现,很少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享有的住房、医疗卫生服务、职业教育服务、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很不健全,因此他们只能把家乡的土地作为最后的依靠。这实际上使农村最终承担了农民工的培训成本和养老成本,造成了农民工劳动与所得、经济贡献与利益分享的不对称。

三、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

祁阳县委、县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力度,落实县、镇的专抓机构和人员。县里明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专门班子专抓,并制定一套严格的考核办法,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就业引导,对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要通过信息服务、牵线搭桥、组织定向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地流动。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就业稳定性。

2、强化教育培训

各级、各部门要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当作推动“三化”进程的头等大事,与其他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教育、农业、科技、文化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抓好抓实,重点突出两个方面的教育培训。

(1)以扩大劳务输出为目的,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以政府为龙头,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社会培训为主体,按照“政府出钱培训、农民免费学技、企业按需用工”的思路培训农民,增强转移就业技能。

(2)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目的,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乡镇村已经发展起来的农村技术培训基地和各类专业协会,根据时节组织不同对象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力争让每个农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参加一项以上实用技术培训,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保障措施

(1)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城乡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健全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提高供养标准和供养比例。

(2)建立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建立助学资金,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就读和生活补助;建立大病救助资金,对重大病残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外实施救助;建立应急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及时救助;建立残疾人援助资金,援助残疾人治疗、康复、就业;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推行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对困难家庭老人生活实行补贴。

4、推进城乡互动

(1)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4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双主体管理;双主线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35-0016-04

通信行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时至今日通信行业的现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1G到4G的传输速率的提升,技术升级速度越来越快,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功能越来越多。然而,与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老化、滞后,导致通信行业亟需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巨大。而企业也为获取技能型人才付出了大量培训时间和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标,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与中兴通讯开始了合作办学,探索“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

(一)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建设

2010年6月,学校与中兴通讯确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依托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坚持“三融合一分享”,共建企业冠名学院“中兴通讯nC学院”,实行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三融合一分享是指设备融合、师资融合、教学融合和中兴通讯全国就业资源的分享。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如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实习就业等方面充分保障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树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教育理念

在专业上,nC学院坚持服务型专业建设。服务型专业建设是“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核心目标,明确了办学的核心目标是为行业企业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全面服务,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帮助,从而实现行业对合作办学专业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本专业校内地位及区域行业影响力。服务型专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型专业是对专业教学的深度改造,解决企业订单班无法支撑专业发展的长期性、宽口径要求;二是服务型专业是以企业群支撑合作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了面向行业的按需培养;三是服务型专业的核心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岗位能力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和职业素养需求。

2.制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在学校“校企合作实质化”和中兴通讯“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至大学”的办学理念共同指导下,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托中兴通讯这一强大的企业资源平台,利用中兴通讯学院企业大学完备的专业课程培训体系,致力于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到大学,即把中兴通讯企业培训课程引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体系中,与现有高职院校通信专业的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直接、高效地获得中兴通讯学院的企业培训,利用实训基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职业成长过程,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在专业技能方面,课程设置充分考虑移动通信技术行业热点及对应人才需求,分析和构建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岗位群,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代之以新的内容。在职业素质方面,企业全程负责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由专职的职业导师负责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职业素质课程包括了准职业人导向训练、职业定位与发展、求职能力训练三大部分。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场礼仪风范。

(三)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课程改革

1.新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选用优秀新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保证了教育部对文化课程教学的要求。专业技术课教材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体现了工学结合,并根据行业的技术发展每年对专业课教材进行优化和修订。目前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教材为9本,分别是《GSm移动通信技术》《ip网络技术》《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epon宽带接入技术与应用》《wCDma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工程》《Lte移动通信技术》。这些教材的结构为模块化形式,通常分为基础篇、任务篇、工程篇和发展篇。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专业课的讲授上,推行的是“mimpS教学法”(内置项目教学法)和工程师自主教学法。“mimpS教学法”共分为五个环节:m代表的是模块化,i代表的是分层-交织,m代表的是任务驱动,p代表的是研究型实训,S代表的是自我评价。模块化是依据通信行业的岗位职责,以任务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分层-交织即实训的能力要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知识模块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交织于实训中;任务驱动是推动学生快乐地学习,以任务形成学习小组,完成实训操作,总结交流学习成果;研究型实训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计划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提高技能的同时完善个性,形成良好职业素质的目的;自我评价是全方位多层次评价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工程师自主教学法是所有课程中均要求工程师采用自主项目教学,利用工程师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个人授课的特长,在完成现行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利用其中20%~40%的课时进行相关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工程师教学内容均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追溯、可控制。工程师自主教学内容通过电信行业能力竞技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工程师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与中兴通讯总计投资2000多万元共同建设9个技术方向的四个多媒体实训室,其中包括120余台计算机组成的三个多媒体教学平台、1300多万元的通信实训设备和仿真教学软件。实训设备包括光传输方向、无线方向、数据方向、宽带接入方向、电信工程实施方向;仿真教学软件包括GSm、wCDma、tD_SCDma、CDma2000、Lte及4G全网建设等方向。几乎涵盖现代通信全部主流和热点技术,完全模拟真实的现行网络运行环境。目前包括光传输实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和电信工程实训室,实验实训项目开放率100%,实训基地设备完好率98%以上,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需要。同时,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通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经常跟企业联系,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在生产单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教师和学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和解决学生实习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移动通信专业的师资为“双师型”混编师资队伍,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教师承担,专业课由来自行业一线工作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企业的技术人员均为通信行业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他们长驻学校,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进行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每年的寒暑假这些负责专业课的讲师要回到公司进行新技术学习和新设备的调试培训,使得他们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内容与行业的需求紧密对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已建成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3名,其中移动通信专业校方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研究生学历,有30年的高校教学工作经历,现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教学与研究;移动通信专业企业带头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有26年的通信企业工作经历,5年高校教龄,曾获中兴通讯“年度优秀督导”、中兴通讯学院“优秀培训师”等称号。

(六)招生、实习、就业管理

打造高质量就业保障体系是实习、就业管理的核心,而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是检验就业保障体系优劣的硬指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共同招生,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入学就按职业人培养。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岗位认知和职场定位,而在顶岗实习开始时,所提供的就业企业资源充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结合就业指导教师的建议,挑选自己满意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

二、“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设立五年多时间,教学和实践成果显著。截至2015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总计招生700余人,目前在校学生260人。学生就业完全由企业负责,采取的是企业安置就业方式,学生初次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对于在工作过程中有岗位变动需求的学生,企业给予二次就业安置服务。学生毕业时月薪80%超过4000元,工作2~3年的学生月薪达到7000至10000万元。

毕业生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网络优化、网络调测、系统联调、工程管理、网络工程、售前工程师等岗位。目前绝大部分毕业生均在国内各地区通信行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并深受用人单位好评。部分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工程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受到通信行业企业的认可。

三、“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与思考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双主体管理机制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培养的人为企业所用,让企业满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最为了解,最有发言权,所以在创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中,学校在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就业等主要环节上均保障了企业的主导地位。实践证明,这样才能使“校企一体化”模式有根本性的突破。因此,高职院校应大胆放手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二)企业教学团队入驻学校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前提

企业组织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组成教学团队入驻学校当“老师”,与学校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这样既能使企业教学团队增强“以企业为主导”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还能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教学资源优势。他们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可以随时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素质等,有利于师生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实训基地办在校内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基础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通信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机房、基站的设备、设施均承载着各种实时业务,不允许出现中断。因此将课堂搬进机房和基站不现实,这样就需要将机房和基站搬进课堂,给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学习平台。通信系统的设备十分昂贵,只有具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承担起设备的投入,所以寻找合作企业时要考察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也要考察企业的整体实力。

(四)实习、就业管理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保障

实习、就业作为高职教学环节的出口是考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是否做到了学以致用和学有所归的重要参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是其直接反映。实习、就业的管理质量高也会直接影响到招生工作,对于刚出校门走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采用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是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肖运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南昌高专学报,2010(3):115-117.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5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企业更加注重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训和提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企业员工培训活动。其中,移动学习是比较成功的方式之一,本文在论述了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运用前提下,分析了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移动学习企业员工培训应用困境对策认识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学习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支撑作用下,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育培训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员工培训中是现代企业发展和规划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步伐,提高企业员工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移动学习利用其便捷有效的独特优势,成为企业员工现代化培训手段的最佳选择。

一、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优势

(一)移动学习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4G互联网应用时代已经来临,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企业员工移动学习培训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科学的探索。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变迁,现代企业员工骨干队伍中,众多的80后、090后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力量,这一代人是生活在高度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最新一代,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而且,这一代年轻的企业员工中,有很多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极为反感,单调僵化的企业培训方式更是使得员工对于企业举办的一系列培训活动苦不堪言,积极性很是不高。与传统的员工培训相比,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过程,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移动学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二)移动学习有利于员工培训互动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现在,多数企业还是采用面授的形式进行移动学习和培训,随着移动学习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一些企业考试尝试在员工培训中采用移动学习的模式和方法。这种新型的员工培训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意义,具体变现如下:一是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移动学习区别于传统培训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强,在学习过程中,教授者和接受培训的员工处于同一学习平台,员工可以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教授者提出具体问题,教授者可以依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如在线课堂或远程课堂等,做出实时或延后的回答,保证员工学习中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更加灵活有效,各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性质选择迎合自己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如会计岗位主要就是财政政策的解读研究和理解性记忆,制作属于自我企业独特的培训菜单,使员工的培训学习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将各个员工每一阶段的培训记录都写下来,增强员工培训互动与企业建设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三)移动学习可以拓展培训对象

传统的企业培训活动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人员开展,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可以有效地拓展企业员工培训的范围,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周边人员列入到培训的范围之中,在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的同时,也有效的完善了这一部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得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合理有效的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同时,当企业外派工作人员在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向企业其他同事寻求帮助,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搜索解决办法,不仅大大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

二、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从企业培训者角度来看,移动学习存在门槛

对于企业培训组织和实施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适应移动学习这种培训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和实施存在门槛,主要指受教育者的门槛,有的企业员工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水平极低,不具备独立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移动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受教育者移动学习理念不强,认为这种脱离了课堂的学习不能够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从自身角度设置了培训的门槛;

(二)从员工角度来看,移动学习吸引力不足

有的员工对于移动学习平台效果还存在怀疑,认为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赶上正式教授的效果。因此,对于移动学习的期待和积极性明显不高。一方面,移动学习内容比较固定,缺乏灵活多变性,企业员工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制定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学习内容的推送和设置也缺乏科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问题,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大量流失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企业员工也没有在培训过程中找到自身的意义价值,失去了企业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三、克服企业员工培训移友习困境的对策

(一)实现克服培训app开发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统一

为提高企业员工移动学习培训的有效性,应在企业员工培训移动学习应用和设计中坚持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原则,所谓标准化是指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和实施方略都应该坚持标准规格和指导思想,个性化是指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应该做到针对各企业员工的职业特点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员工的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量。

(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移动学习平台的建构有利于帮助员工利用零散的、片段化的时间学习职业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移动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多媒体环境下,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都可以作为员工职业培训学习的内容,甚至是常用的交际工具,微信、微博、QQ等也可以作为学习的媒介和载体,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为企业员工学习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提升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管如何,移动培训已经是企业培训中常见的培训方式之一,与面授。网络教学等共同组成完整科学的企业培训体系,为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素养,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和贡献,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做好企业员工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6

对我国中东西部地区1,42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不同,探宄他们对信息技术培训的不同需求。数字原住民教师虽比数字移民教师能更加娴熟地使用基木的信息技术,但他们仍然不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方面两组教师没有Ⅸ别,他们都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整合能力。数字移民教师还需要基础技术操作方面更多的实践训练。未来的技术培训应考虑到两者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

[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训;数字移民;数字原住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一、问题提出

在日益推进的教与学的信息化进程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Li,worch,Zhou,&aguiton,2015)。然而,目前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如以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美国为例,已有类似的研究说明了该项问题。一项研究以美国南部的几所学校为例,结果表明仅有15.2%的教师能在教学中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达到精通级别的教师仅占全部教师的11.1%。这意味着737%的教师不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Salomon,2014)。要解决该问题,教师培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peterson&palmer,2011)。然而,大部分教师专业培训因为忽视教师需求、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potter&Rockinson-Szapkiw,2012),收效甚微。尤其是在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培训还仅在萌芽阶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势在必行(宋德如,2004;张屹,等,2015)。

教育部于2013年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多样性需求,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的信息技术培训(郭绍青,2015)。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首先探讨哪些教师群体之间存在怎样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差异,才能进一步根据这些差异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Gamrat,Zimmerman,Dudek,&peck,2014)。然而,国内针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差异性探讨和差异性培训方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以宏观的思辨性研究为主,没有分析教师群体之间在信息素养方面的差异性究竟如何(吴军其,等,2016)。

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经历和体验不一致,其信息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Leary,Lee,&Recker,2014;贾积有,等,2008;康珥媛,等,2016;汪晓东,等,2012;朱艳,2016),这为我们研究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提供了一些线索。深入探讨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群体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具体差异,有助于根据教师年龄提供有根据、有针对性的培训建议。

本研究引用“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概念,以年龄为界限将教师分为两大群体,调查分析不同年龄的教师群体在信息素养方面的差异性以及他们对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差异性需求,进而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概念界定

(一)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

“代际差异”的概念于2001年由prensky(2001)首次提出。他根据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技术环境的不同,定义了两类人口学特征不同的群体: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数字原住民指出生于1980年之后的一群人,这一代人从小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被认为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数字移民则是指出生于1980年之前的一代人,当他们处在中小学阶段时,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鲜有接触到信息技术的机会,因此他们被认为缺少使用技术的经验和能力(prensky,2001;Ransdell,Kent,Gaillard-Kenney,&Long,2011)。prensky(2001)m一步指出,由于数字原住民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大量使用了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因此他们对技术持更加自信和积极的态度。而数字移民在成年之后才开始接触技术,不得不通过对新技术的学习来跟上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但他们又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习惯。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调整和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adams&pente,2011)。

(二)数字原住民教师与数字移民教师

西方研究指出在教师群体中,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在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差异(adams&pente,2011;wyk,2015)。在谈及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时,数字移民教师的回答多偏重于通过技术较简单地呈现知识,比如ppt和word的使用;数字原住民教师的回答则会提及复杂的仪器和技术,比如电子白板和编程语言(Kinash&wood,2011)。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数字移民教师在使用技术时相对不自信,但通过学习他们能够娴熟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而成为真正的数字原住民教师(Ransdell,etal,2011)。

西方发达国家对数字“代际差异”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思辨为主(姜宛彤,等,20161牛勇,等,2013;徐红玉,等,2015;袁红,等,2015;赵宇翔,2014),实证研究还较为匮乏。我国第一代数字原住民教师已开始工作,与数字移民教师在相同的技术环境之中进行工作和教学(黎静,2013)。因此,我们有必要比较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在教学工作环境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差异性,进而探究他们在技术专业培训上的不同需求,为提升培训效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抽取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在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抽取典型的省份、直辖市,然后在这些抽中的省份和直辖市中再抽取城市、乡镇和农村的中小学校,最后在这些中小学里随机抽取该校教师作为样本,发送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9%。本研究将数字原住民定义为出生于1980年之后的人,将数字移民定义为出生于1980年之前的人(prenskt,2011;Ransdell,etal,2011)。据此,本研究的调查样本中共有504名数字原住民教师和919名数字移民教师,其基本信息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方面,主要分为问卷的编制以及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两部分。在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已发表的问卷(Lei,2010;teo,2011;thota&negreiros,2015),并进行了试测和修改。题项基本使用了李克特五点计分,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操作程度使用了五点排序计分,其中1代表初学者,5代表专家。在问卷中对每个分类都有详细的说明。例如,初学者水平代表受访者基本不会使用该种信息技术,而专家水平则代表受访者具有教授他人该种技能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实际任务进行变通和创造。问卷涉及41种比较常见的教育信息技术,其难度分级由五位专家共同商定,包括一位教育技术管理人员、两位教育技术研究员和两位信息技术部门技术管理人员。研究者综合专家意见,最终将这41种信息技术分为四种:基础、初级、中级、高级。在问卷正式发放过程中,采取群体发放的形式,在抽取样本的学校中大规模发放问卷并回收,进行相应的筛选和数据录入。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克隆巴赫a系统均在0.8以上,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Kmo值为0.74,p

在访谈方面,主要采取群体访谈方式。群体访谈的参与者是一个群体,参与成员通过相互补充、相互纠正,讨论的问题往往比个别访谈更具有深度和广度(陈向明,2000,p.214)。访谈的目的是进一步补充研究资料,因此,群体访谈过程中主要聚焦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对信息技术培训的看法和需求等问卷调查无法得出确切结果的方面。访谈结束后,首先对访谈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找出有意义的字眼;然后进行主轴编码,将第一步所得的结果进行归类;最后结合研究内容对数据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

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包含从教师问卷中收集到的量化数据和通过访谈(约5人/组x10组)收集到的质性文字资料。其中,数据资料的处理方法包含描述性统计、比值比检验和方差分析;质性访谈资料通过主题分类来进行词频编码和分类分析。最后的研究结果通过综合质性资料分析和量化数据分析共同得出(Creswell,2008,p.565;Johnson&onwuegbuzie,2004)。

四、研究结果

本研究使用比值比检验(agresti,2002,p.2),比较了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之间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一)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在如下方面呈现显著不同:首次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每天使用信息技术的时间长短、对信息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意愿、对信息技术培训的接受现状与态度、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以及对不同级别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如表2所示,在首次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上,有92.3%的数字原住民教师在高中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技术了,而对于数字移民教师,这个数值仅有50.8%(比值比=11.50,p

在对信息技术的感知易用性上,数字原住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感知易用性比数字移民教师更高。数字原住民教师觉得信息技术更易于使用(比值比=1.90,p

在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方面,数字原住民教师显得更加积极。数据表明,更多的数字原住民教师报告他们渴望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比值比=1.41,p

在信息技术培训的接受现状与态度上,68%以上的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均参加了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但只有9.1%的数字原住民教师和10.6%的数字移民教师觉得他们所接受的信息技术讲座培训非常有用。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能够理解在培训时讲师所示范的技术操作,但是当课程结束自己就会忘记这些操作。两个教师群体均表示喜欢更有操作性、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例如一对一指导和同伴合作学习等。这种学习方式能够给予他们更实际和及时的指导。有研究指出合作学习会使学生在课堂内外更容易获得同伴的帮助,并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更加自信(Forte&Flores,2014;williams,2010)。需要指出的是,数字移民教师比数字原住民教师对目前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显著偏高(比值比=0.85,p

虽然目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不理想,但这并没有降低教师们对提升自己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热情。大约90.9%的数字原住民教师和89.2%的数字移民教师表示,他们愿意参与信息技术的培训项目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如表3所示,在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方面,除最基本的备课外,数字原住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更多是为了娱乐,如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等。该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相符,数字原住民教师多因个人兴趣驱使而去使用信息技术(Berman&Hassell,2014),虽然数字原住民教师很早就接触了信息技术,但他们的老师并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因此他们也没有关于如何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经验和体验,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这一点上他们并不占太多优势。对于数字移民教师来说,一方面,本研究中大部分数字移民教师是在工作后才接触信息技术的一群人,λ们来说信息技术与工作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数字原住民教师相比,他们对于网络游戏和娱乐手段的需求也并不显著(tilvawala,Sundaram,&myers,2013)。

如表4所示,在对不同级别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方面,方差分析显示,在四个难度等级上数字原住民教师都显著比数字移民教师表现好。然而,随着难度等级增加,两个群组之间的差距明显减小。基本层级的信息技术使用(如使用电子邮件,输入字符,使用在线聊天软件)的效应量为0.7,而当难度层级上升为高级层级时(如使用编程语言,创建数据库),效应量减少到0.3。这表明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都缺乏在教学中使用复杂和高难信息技术的知识。

(二)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在如下方面并未发现显著不同:信息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这两个群体在信息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上并没有明显差别。他们都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上有顾虑,如使用信息技术会减少学生做笔记的时间、减少师生互动、纵容学生抄作业等。两个群体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能力都比较欠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对于数字移民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在他们教学伊始还并未出现,需要时间来信任和适应这一新生事物,也因此对其有用性的感知程度较低(prensky,2001a,2001b)。而对于数字原住民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经验尚浅,对于教学的体验会更多地借鉴自己在学生时代的学习体验(Berman&Hassell,2014)。但他们在中小学学习时,信息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于教学之中,他们也因此不能感知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有用性。这一推论在访谈中可以得到部分印证。比如,有些数字原住民教师表示他们能够使用几何画板,却不知道该如何借助这一技术去设计课堂以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有些数字移民教师认为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并无本质变化。

五、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自陈式问卷和访谈资料发现我国数字原住民教师更早接触信息技术,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技术上花费的时间更长,认为使用信息技术更加容易,对于信息技术持有更乐观的态度和信念,接受了更多的技术培训,但是他们在教学中除备课外并不会特意去使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实践中时并没有更加出色的表现。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都缺乏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能力,以及使用高级信息技术的经验和知识。这表明,这两个群体的信息素养均有待提高。有研究者(peterson&palmer,2011)指出,要提高教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但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群体自身的特点已然决定了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差异性需求。上文对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素养的差异性分析则为如何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了依据。未来教师培训应从内容和形式上满足教师的差异性需求。

(一)培训内容方面的需求差异

1.知识技能培训的需求差异

在信息技术使用技能方面,数字原住民教师能够很熟练地使用基础技术,如上网、在线交流和字符录入,但是他们欠缺使用高级技术的能力,特别是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数字移民教师不仅欠缺高级技术使用能力,基础技术的使用技能也显得不足。依据这一研究结果,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对数字移民教师提供更多基础培训,对数字原住民教师提供更多高级信息技术知识。

在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实践方面,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虽然数字原住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时间更多,但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有些教师能够使用ppt,会使用网络查阅信息,就认为自己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但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是一种根本上的教学革新,比起单纯地将信息技术视为获取知识的方式要深入得多。未来的教师专业培训需要帮助教师学会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而非只是教授信息技术操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机整合需要教师对教学法、学科内容、信息技术这三者及其关系都能深刻理解(Kadijevich,2012)。在进行培训前,培训组织者可对参与者的学科组织能力进行评估,据此为不同学科和技术水平的参与者进行培训设计,以达到帮助教师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目的。

从总体来看,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都需要有关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及有关高级信息技术的培训,而对数字移民教师来说,他们还需要额外的培训来提高他们使用基础信息技术的能力。

2.情感态度培养的需求差异

数字移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消极感知(感知有用性)、悲观态度(使用态度)和较低的使用意愿是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一大壁垒。教育技术培训应当培养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帮助他们愿意接受、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虽然数字原住民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上比数字移民教师更高一筹,但是他们对于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他们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仍有待提高。这一方面表明他们明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对于这一过程仍然信心不足。因此,对于数字原住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该重点帮助他们理解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同时鼓励并帮助他们应对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培训方式方面的需求

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信息技术培训形式是大型讲座,教师大都认为他们所参与的信息技术培训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最理想的培训方式是一对一指导、合作式学习和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授课。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教育活动均以大型讲座为主。相关研究早已发现,大型讲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得不到训练(Han,2014),在这种学习环境之下,参与者很难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消化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西方国家大多数成功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案例都是合作式学习和实时性操作课程(williams,2010)。因此,我国的教育管理者应当意识到大型讲座式培训的弊端,在未来信息技术培训中更多融入一对一的教练辅导、合作学习等以参训者为中心的培训方式。

六、研究贡献与局限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7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们生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除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外,在教学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提供较强的技术保障。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互动式、网络式及游戏式等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有用的机关干部人才。通过信息技术的与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搭建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为干部的培训质量的提高提供硬性技术条件。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教育模式

1.前言

创新干部培训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决定了我国干部培养也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实现,信息技术对实现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多样化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党校是培养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党员干部能力的提高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来不断创新。凭借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与我国党校的教育环境相结合,使党员干部培训教育模式走向信息化的道路,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素质及能力的党员干部,为我国的政治建设与完善提供优秀的管理者,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2.信息技术下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多元化

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实现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要想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突破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2.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近年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利用USB线与电脑连接来进行信息通讯,然后再利用投影仪将电脑上所显示的教学内容投影到交互屏幕上,通过鼠标或者特定的笔来实现电脑与白板屏幕的同步操作,构成一个交互式的大屏幕教学环境。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可视性与可触性较为突出,清楚地记录着每一个操作步骤与结果,便于学员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使用白板屏幕可以激发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便于学员们进行思想交流,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具有内置资源库的特殊功能,针对教员所给的主题,学员们会根据自身的经验与认识而形成与教师的预设答案不同的多种答案,如此一来,便拓宽并丰富了资源库。学员也可以在教室课堂上进行标注或者在某一段视频添加注释,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通过整理学生提出的建议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2.2利用无线设备实现远程教育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网络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等多方面的应用比重,对于干部培训教育而言,网络教学也是新型的教学模式。网上授课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网上授课与课堂授课成为了干部培训教育的两大形式,学员可以采用这两种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由于有线网络建立的成本较大,可以通过采用移动数据设备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展开移动教育。移动教育是结合多种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及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来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比如教师与学员进行交流的时候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来实现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教育活动,可以突破时间与地点对教学活动的限制,实现远程教育。

2.3利用游戏软件实现寓教于乐

由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学员的学习热情与记忆力都在衰退。针对这一现象,以教育为目的的游戏软件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教育游戏场景来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游戏硬件与软件的不断完善,3D游戏及虚拟情境的开发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干部培训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在干部培训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些话题与内容不便于大众传播,而在虚拟的情境中可以不受硬性条件的限制,使学员能充分了解其内容。通过采用游戏软件还能使学员牢记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从而加深学员的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相关事件及任务进行评价所引用的例子中,只是以旁观者的眼光去评价,而没有以当事人的视角来感知。通过运用游戏中的虚拟性,能使学员身临其境,增强其感官上的认知,引领学员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索。

2.4教学培训资源信息化

党校的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培训组织模式,在当代的干部培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教学设计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以图像、声音及色彩等多样化途径将教学内容以直观感知的形式来进行传递,形成丰富的教学内容信息载体,也就是课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表达形式来使学员受到信息知识的熏陶,培养学员的信息能力。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形式的多样化,做好课前信息的收集与储存,课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课后信息的运用与创造。由于干部在党校中的学习时间较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增强干部日后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信息技术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实现教学的先进性,还能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认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学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资源共享,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干部整体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对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多元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无线设备远程教育,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使教学资源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辛愿.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程及经验[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9(01):136-137

[2]胡宇平.新时期党校干部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08):96-97

[3]李华,杨国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4):171-172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8

关键词:移动学习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培训实践

近年来,移动计算技术及数字化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训。然而,采用传统的面授培训方式很难达到实际的培训效果。移动学习正以独有的特性参与到教师培训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来。

1.移动学习的内涵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移动学习的定义。北京崔光佐教授给的定义是: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随着3G技术的使用,网络通信速率的提升,手机资费的下调和功能的扩展,手机屏幕的尺寸的扩大,这些都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技术条件。手机在教师中的普及为移动学习提供了物质条件。

2.移动英语培训的特点

工学矛盾是中学英语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区别最显著的地方。移动学习具有能够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等优势,中学英语教师是一个比较适合移动学习的群体。移动英语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数字化学习的特性外,还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

(1)学习形式的移动性

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联网的普通教室或电脑教室,学习可以发生在办公室之外的其他工作场所。移动学习能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学习集体中分离。这是移动学习最重要的特征。

(2)学习时间的片段化

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呈现不连续状态,学习过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学习者注意力分散,心情烦躁,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移动英语培训的效果。学习时间片段化的问题是移动英语培训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3)学习成本的高额化

学习者必须拥有价格不菲的手持移动终端,如手机、pDa等,通常都具有屏幕小,单次信息接收量小的特点。在无线网络数据传输速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分批传送虽然可以保证信息的整体性,但也消耗了学习成本。另外,手机操作过程相对复杂。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学习者的资金成本或时间成本。学习成本的高额化制约着移动英语培训的普及和推广。

(4)学习方式的混合性

移动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学习方式,应该同其他方式混合。它是集中培训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4.移动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的实践

为了探索这种新型的英语培训方式,我们对我校初一英语教师进行了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参与移动公司的活动,免费获得康佳V903手机一部,并且绝大部分老师都拥有个人计算机和mp3/mp4,教学内容选择了初一英语来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共10个学时。两个机房定时向教师开放,办公室、图书馆都开通了网络连接。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了三次集中学习,分别是开始的三个移动学习的实践体验活动:①学会手机上网和使用移动QQ;②学会开通和使用飞信;③学会制作多媒体彩信和使用移动邮箱,中间的小组划分和指导应用,结束时的交流和展示,其余的培训活动都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者在QQ上和飞信上分别建立了群,学习资源都上传到协作平台百会网站上或群论坛上,音视频文件供学习者下载到手机、电脑或mp4上来播放学习。学习者使用手机随时浏览论坛上的资源,实现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培训内容可以做成电子图书、电子词典等内容发到学习者的手机上,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移动学习来进行英语培训,教师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但教师使用移动设备的能力参差不齐。在交流手段上,QQ软件、飞信和手机短信占流量的绝大部分。e-mail相对使用较少。移动学习的移动性和随意性在培训中得到了体现。学习者更倾向于从网上下载资源进行离线学习。由于包月,学习成本没有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学习者的学习灵活性和自主性增强,培训效果相对单一的面授学习有较大的提高。本次实践活动也存在着不足,首先,缺乏完整的移动学习平台,不能自动处理学生的问题,导致教师工作量增加。其次,缺乏丰富的、满足培训的资源,这需要进行长期的资源建设。

5.开展移动英语培训的注意点

在我国,移动学习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上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以借鉴。我们只有借鉴国外成熟的案例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实践探索。在开展移动英语培训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短小

教学内容应该设计成一个个小而精、短而强的知识点,最好在10―20分钟之内,适合“碎片式学习”。这样学习者可以在被打断的情况下,重新拾起,很快学完一个单元,容易得到满足感。教学内容应该着重设计小练习、小测验等内容,受训者可以很清楚学到了哪些知识点。教学内容还要贴近实际,避免集中培训的知行脱节。

(2)教学单元封装性要好

教学单元封装性好,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不太紧密。受训者可以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搁置,等到一有时间马上就可以重新学习。

(3)多元化教学评价

如果我们仅仅依靠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来了解教师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就不能很好地评价移动英语培训。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教学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方法来对移动英语培训进行多元化评价。

6.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以其能够提供及时、灵活的学习内容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移动学习应用在英语培训上只是传统集中培训的补充和扩展,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共同增强英语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9

为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广西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按照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大力开展独具特色的专项培训,使培训的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创业就业梦。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3月底,广西区再就业培训17.9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31万多人,创业培训4.82万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21.4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75.24万名,2.09万名劳动者实现了自主创业。

广西全面实施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工程,对20公里边境范围内的27.96万农村劳动力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已培训近10万人,大部分培训合格人员均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广西组织开展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已培训近8万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广西还先后实施开展了水库移民、被征地农民、农林场归难侨、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等近10项专项培训活动。

广西开展了“农民工援助行动”,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就业、创业、培训、维权和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提高了农民工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目前已投入专项活动资金4670万元,培训农民工50万人。

广西针对贫困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成效显着。受训劳动力培训后转移就业的稳定性较好,收入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广西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西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2.1农民积极性不高问题

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转移培训反应冷淡,认为自己不可能外出打工,培训不培训无所谓;认为参加了培训也不一定管用,没有参加培训的欲望;认为培训项目不适合自己,对培训不感兴趣。二是被动应付,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明确,对培训内容不加选择,把参加培训当成为村里完任务。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民甚至村干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关政策理解有偏差,一味地依赖政府,存有“等、靠、要”的思想。

2.2培训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开展农民转移培训主要还是依托教育系统现有的职业技校、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项目较少。培训基地基础设备还不齐全,师资力量还不够强,并且由于地域的差异较大,导致一些企业急需的工种无法开办。另外,由于阳光工程实施的时间还不长,缺乏教学培训经验和成熟的培训教材,加上农民的素质普遍还较低,水平差异较大,这也给培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3未满足培训需求问题

现有的培训,无论从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内容的设置方面都比较简单,目的性也比较明确,就是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快速上岗,以填补企业人力的空缺,满足企业的需求。专业技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转移就业的问题,但是要想让农民真正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仅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更好地满足待转移劳动力的现实需求。

2.4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一是培训基地建设没有单列经费,无法保证持续投入。二是实用技术培训没有专项经费保障,没有充裕的资金保证去聘请高层次的专家教授来进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三是农民的中高级技能培训经费没有政策,缺少经费保障,致使中高级技能培训难以开展。

2.5培训后续保障机制问题

目前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大部分企业未予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有些企业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福利偏差;一些企业季节性生产明显,就业岗位不能较长时间保证;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对于开办个体经营的农户,未能在税收、各种收费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关系到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农民的生活质量,是转移培训就业中有待解决的后续问题。

3.完善广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3.1提高农民对转移培训的认识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各新闻媒体,用直接简单,快捷的方式将各项劳动力转移培训信息传递给农民;二是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区、乡(镇)开展宣传,向农民传达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有关政策,把党的优惠政策和用工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让他们了解参加培训,转移就业,外出务工的好处。总之,通过宣传提高农民的认识,让农民懂得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农民明白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真正实现致富。

3.2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采取合理分类,区别对待,分别培训。二以返乡农民工为主的产业技能培训,应结合当地大力发展的产业需求,采取面上传授技术、示范点上进行实践学习的方式。三是组织一些骨干农民走出去学习技术、开拓思路、启发创业,建立起农民培训互动机制。四是中等职业学校应当走向农村,为农民工举办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返乡农民工就近创业就业。

3.3拓宽培训内容满足培训需求

制定每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计划应体现区域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农民培训需求。如,对西部镇应着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鼓励他们在当地转移;对东部镇(处)应着重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对城区附近的农村劳动力,应着重加强服务业和自主创业技能的培训。

3.4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的多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投入机制。将培训基地建设经费应单列;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纳入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制定中高级技能培训经费保障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相关部门认定的培训和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构进行适当补助。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篇10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培训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拥有最多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导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非常庞大。据相关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加速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中。2000~2006年,每年新增的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超过890万人,每年平均增长率为9.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为6.7亿,占总人口的50.32%,截止20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1.9亿左右。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一个根本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及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转移就业率就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劳动力转移培训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城市与乡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选题背景

1.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产业集聚区是以区域的形式实现产业集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产业集聚区是联系的、融合的,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产业集聚区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产业的链接、产城的融合、城乡的统筹。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来实现生产力的集中布局,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污染物和废弃物的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真正体现“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理念,实现集约化发展。

1.1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影响

产业集聚区内产业的高度集聚一方面可以提高协作效率,对产业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先进技术和机械的运用,会造成更多的较低操作水平的工人失业;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区的就业承载能力增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分工精细会带来更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以河南省为例,5月7日省统计局的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区内许多建设项目的投产,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了吸纳就业的内生能力。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280.7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

2.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2.1新型城镇化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

城镇化利用自身的优势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是扩大内需的主力,从产业层面看,城镇化本身的产业转型需要聚集更高层次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状况下,会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同时,现在的物流、互联网等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影响着就业结构的改变。

因此,在城镇化解决就业问题上,一方面需要挖掘劳动力的潜力,通过技能培训,市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配置;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就业观念,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观,就业层次的增多必然不同层次的剩余劳动力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概念理解

农民:农村人口中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的全部劳动者,泛指农村劳动力。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村劳动力:指农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全部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到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文明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既包括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又包括跨行业、跨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目的和主要动因就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本文研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以他们所在职业上的发生变化为标志。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指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制约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半生的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目前全国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2010年我国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制约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总量的扩张,增加了农民收入。第二,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存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减缓劳动力剩余对社会的压力,减少不安定因素,促使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学到了技术、管理知识、开阔了事业,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增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自我创业、就业能力,造就了新的产业劳动者,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推动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在政府层面上,存在政府相关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到位、权益保障缺失、转移的政策体制不够宽松等;在企业层面上,企业用工不规范、缺乏用工制度等;面对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年年不断增加的数字,作为农村劳动力层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产业集聚区内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需要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文盲、半文盲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占65%,高中占12%,中专及以上占5%,虽然近年来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全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但70%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对新技术成果缺乏接纳、消化和吸收能力,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调查资料表明,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大多集中在餐饮、纺织、建筑等比较辛苦且报酬较低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又相对饱和。目前,产业集聚区内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一些新的行业,如果汁加工、机械电子、物流配送、铝业深加工等产业技术含量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企业,这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从而增加了他们求职和可持续就业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2.2农村劳动力技能单一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因素

产业集聚区内产业集聚、产业链细化,从体力劳动到技术到技能,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而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较为单一、就业竞争能力不足;同时,城镇化本身的产业转型也需要聚集更高层次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状况下,高层次的产业会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需要高层次的技能人才,而产业集聚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餐饮业等体力劳动上,致使区内许多企业职位出现空缺,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招录人才,而产业集聚区内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2.3就业观念陈旧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想根源

就业能力就是个体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由于受传统封建文化和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双重影响,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上表现出因循守旧、缺乏进取精神,在接受新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寻找就业机会获得较高收益。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不习惯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二是安于现状,存在陈旧落后思想,满足于“有吃有穿、有房子住、吃菜不用买”的现状;三是就业竞争意识薄弱,缺乏竞争上岗的勇气和耐心。更有部分劳动力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缺乏一定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安于生活现状的小农意识,只顾眼前利益,满足于农闲时打打短工,缺乏长远眼光,习惯与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存在差距。

四、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就业层次、就业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途径。随着产业集聚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对人力资源素质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的再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

1.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实意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突出瓶颈就是劳动力素质较低,不能满足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在现阶段要大力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其具备充分就业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现阶段,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无疑是改变现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劳动力转移培训意义更为深远,一是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或者跨地区转移;二是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三是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四是有助于优化我国就业结构;五是有助于农民工实现现代化,这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

2.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通过培训要求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直接、迅速、有效地加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

2.1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帮助受训对象掌握一门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获得一次就业机会,并懂得相关法律法规、文明道德规范及城市生活常识,尽快实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脱贫致富进程。

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帮助受训对象掌握一门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获得一次就业机会,并懂得相关法律法规、文明道德规范及城市生活常识,尽快实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脱贫致富进程。

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建筑工培训,包括常用建筑材料的砌筑、防水与排水、抹灰施工等;

二是公共区域保洁培训,包括保洁员的礼貌礼节、清洁设备知识、清洁工作的程序与标准、地毯的清洁保养等;

三是保安员培训,包括保安员的基本素质、保安防卫技术、消防安全知识、保安防范知识、犯罪现场保护常识等;

四是家政培训,包括家政服务员的日常交际礼仪、家务技艺、家庭护理、家庭安全与防范等;

五是美容美发培训,包括美容美发师的职业修养和服务心理、生理知识、美学知识、美容美发用品和用具知识、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知识等。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发现,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与劳动力转移水平、转移人数、转移距离呈正相关。

2.2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关基本权益维护、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基本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的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通过培训了解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就业的途径和条件,学习寻找就业岗位的方式、方法;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和劳动保护意识,自觉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了解必要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基本知识,学习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了解城市生活基本常识,掌握日常生活事务的处理方法,适应城市生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应紧扣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立足国家政策,结合产业集聚区发展实际情况,帮助受培训者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培训中应多结合现实问题或培训对象的自身经历,以提高受培训者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以例说理等方式,答疑解惑、示范指导加深其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以便较快地适应企业生产生活的快速步骤。

3.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途径

目前,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途径存在多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县级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班。由培训机构专门负责农村劳动力的知识、专门技能、法律法规、就业观念、就业方式、合同签订等的培训,同时负责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工作宣传和介绍,为农村劳动力推荐合适的工作,以减少农民外出打工对非正规渠道的依赖。这些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和就业去向一般具有针对性,有些是和招工单位联合进行的,培训结束后就可走上工作岗位。这种培训机构作为官方机构、信息渠道比较畅通、及时,所提供信息权威性大,可靠性强,求职者信赖度高,在劳动力求职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职业高中、技校等专门的职业培训学校。诸如烹饪学校、驾驶学校、计算机培训学校、加点修理培训班等。这些学校专门从事各类专业的技能培训活动,具有较完善的办学设施、较强的师资力量,既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知识,也可以再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是目前转移就业务工农民获得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

三是电视学校或网络学校的培训。我们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电视、广播和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是现代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国家通过这种远程教育开设了上百个可供选择的专业,越来越成为当代农村青年获得转移就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蔡荣生,赵亚平,金驰华.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现状与对策[G].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6.

[2]路常亮.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向的变化与农村社会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11期.

[3]高吉俊,姜会明.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曾小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胡小凤,梁瑞升.农民工培训在劳务经济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6]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孙丽红.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彭移风.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和优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贾勤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的因素和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07年27期.

[10]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1]刘家富.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12]张磊.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3]姜彦坤.“回流”背景下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4]王必好,宋元梁.六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业情况调查报告[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15]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16]柳晓森.联系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觅新路[n];人民日报;2011年.

[17]徐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8]苏琦.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关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9]唐洪.返乡农民工培训参与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0]聂高民.初次分配制度的三个层面及其关系[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21]金国军,杨文龙.让新生代农民工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n];中国工业报;2011年.

[22]杨宏伟.劳动力转移中的制约因素及破解策略[J];云南农业;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