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服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40

农业产业服务篇1

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在本质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包括了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在内的现代农业体系的一般趋势。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之就产生了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在1983年,个别地区出现了“农业服务公司”,农业生产业也由此而兴起并得到了相应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市场化水平的限制,再加上我国农业基本上都维持着较小的发展规模,使得农业生产业的需求增长得相对缓慢,主要呈现出低水平和小规模的零星发展态势,在现代农业所起的支撑和促进非常有限。但对于农业生产业的本质而言,其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发展过程,基于我国进入新世界以后在农业农村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农业生产业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埋下了现实基础。

(一)由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所引致的需求

由于我国当前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是农业自身在长达两个多世纪发展与变迁中的历史选择。从本质上来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而形成的现代农业,具有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特征。而在实际工作中,现代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特征又要求其自身的产业链不断细化和延伸,要逐步形成农业生产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农业发展方式的这种转变,促使生产作为一种中间力量渗透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又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发展。同时,尽管发展现代农业与经营规模的扩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受到国家政策和土地资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只能够按照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的模式。所以,不同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以及跨越地区进行收割等农业生产体系,都是与我国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二)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诺瑟姆曲线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进行着。而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常常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入、农村人口也不断向城市集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发生集中转变的过程中,假如未能实现均衡的状态,就会造成农业“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等严重性的问题,同时,还应当要注意一个长期性问题,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问题,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都与老一代农民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在内在成长和情感发展方面都没有更多地涉及到农村,甚至还出现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在农村没有分到土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由农业劳动投入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不断积累,所以,基于比较利益和自我发展等层面上的考虑,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更容易表现出离农的倾向,并且还存在成为中国传统农民终结的可能性。所以,由“谁来种地”这个现实问题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活动外包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农业生产业为了迎合这一需求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通过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工业化结算不仅仅是专业化分工加速深化的阶段,更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加速发展的时期。

(三)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时代的现实选择

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高龄和超龄劳动力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不仅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还对我国农业生产决策产生实际的控制作用。从当前国际上对老龄化所制定的标准来看,我国已经迎来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时代,而且还处于不断加快的阶段。尽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给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同时也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就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也催生了一定的调适机制,尤其表现在以部分农业生产活动外包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再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农业生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当前背景下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实选择,而且还是对于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关于“如何种地”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二、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生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所以,随着农业在内涵和外延方面不断得到扩展,其生产者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经营方式和政策体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农业生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有相应的差别。结合我国当前的实践分析,对我国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市场主导模式

市场主导模式是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运作的,结合市场上的需求予以农业生产的模式。主要涉及到以下三种服务主体:一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对外提供的农资采购、生产技术培训和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相关的服务;二是开拓涉农市场,主要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机市场和农资市场等等;三是专业农业服务公司,主要是向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各样的综合配套和系列化全程服务。通过这类模式能够极大程度地对各种服务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产生相应的服务规模效应,促进运行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对于农民生产需求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的考虑,使供需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但是,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生产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体系的建设仍然十分不完善。可以看出,市场主导模式下的农业所能提供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除此之外,国家对于农业生产业也缺乏足够的政策性支持,造成农业生产业的稳定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再加上服务主体自身存在较为明显的功利性,一旦监管力度不够就有可能导致市场风险的出现,为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害。

(二)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主要是通过国家相关的农业部门和涉农站所能提供的农业生产而言的,其服务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由政府的相关经济技术部门、事业单位分流转制形成的机构或组织;二是通过政府的扶持而成立并且能够直接对农业提供生产服务的机构;三是保留传统的服务组织。国家通过上述三种类型的服务主体来提供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其自身的运行经费,政府主导模式具有典型的无偿性特点,由于政府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向农业生产提供公益,而政府主导模式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尤其是公益发展的最主要模式,但是该模式也存在着不少弊端:首先就是国家在财政的投入是十分有限的,再加上受到行政体制的限制,基层服务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工作质量偏低,其服务队伍的建设也相对不够稳定,造成了服务的覆盖面较窄,工作效率大为下降;第二,服务模式过于行政化,没有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未能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引起了在实践活动中相当一部分生产供给与需求之间发生脱节等问题。

(三)农民主导模式

农民主导模式主要通过专业种养大户,或者通过村干部、农民技术人员或者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农村能人的带头、农民本着自愿的性质参加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者行业协会等为主体的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服务内容主要以农资供应和流通领域内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为主。该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优势:首先是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组织运行的成本会相对较低;其次就是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最后就是服务的效率相比于其他模式要求,而服务的专业性也比较强。但是,虽然国家在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加大了对其的支持力度,但是受限于自身经营范围和经营实力,导致绝大多数的专业大户和合作组织都依然停留在发展的初期,经管规模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进,难以与实力较强的市场化生产企业相抗衡。

三、结束语

农业产业服务篇2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过于分散;滞后性;大集聚

一、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的主要特征——“过于分散”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基层供给太过分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公共服务部门化供给形成的分散

这是由我国行政体制的组织架构决定的。早在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就相继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水利站、畜牧兽医站、经营管理站、供销合作社等。改革开放后,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总体而言,公共服务仍然是走部门化推进的套路,地方部门由下而上对应中央各部门,各自独立提供生产性服务。因此从客观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涉农的部门或组织的确过多,各部门提供的服务过于单一、过于分散。

(二)经营性服务主体多元化形成的分散

改革开发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逐步明确,经营性服务主体,包括各种专业性合作组织、或企业、或平台协会、或个人,在利益激励和政策的鼓励下,从无到有获得了快速发展。不过除了少数经营性服务主体发育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外,大多数服务主体仍未摆脱小散弱状态。经营性服务主体分散既表现在服务主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也表现在提供服务的内容方面,彼此之间缺乏内在联结机制,缺乏分工与协作。

(三)各类服务主体在农村的空间布局分散

从农户视角看,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各类供给主体在农村基层空间布局均比较分散。如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户教育培训机构、农业信息化等现代农业服务部门,绝大多数布局在县城,并没有下沉到乡镇和村一级的农村基层,而且上述部门在县城,彼此之间分布往往也很分散,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大多在乡镇或村设站点;又如经营性服务主体,由于更加多元化和受市场机制调节,空间布局更加自由松散,广泛分布在县城、乡镇或村落各个角落。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现状,本文把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主体及其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在农村基层的主要特征概括为“过于分散”。

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的滞后性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过于分散”,在改革开放初期,虽有不得已,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适应低水平状态下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现在批评其滞后,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却长期不变;更重要的是,滞后性所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及其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的。具体来说:

(一)“过于分散”供给方式引发的负面效应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基层供给“过于分散”,直接引发三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推升了农户的交易成本。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越来越呈现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主体农村基层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使得农户在搜寻并获取服务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往返需要跑更多次数、同时需要与更多的部门和人打交道等,所有这些意味着农户获取服务的交易成本很高。二是放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过于分散”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相容。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及高风险等特点,特别是其中的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仅广泛存在,而且风险的危害性还相当严重,可以说任何一种风险都是一般农户难以承受的。能否降低甚至化解各种风险,主要取决于农户能否实时有效地获取他所需要的各种生产性服务。显然,如果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在农村基层分布“过于分散”,会使得农户获得生产性服务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大为降低,导致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很可能就会被急剧放大。三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质量。其一,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主体尤其是经营性服务业供给主体,总体还处在散、小、弱状态,距离规模经济相去甚远,成本及价格难以下降,而服务质量却难以提高;其二,“过于分散”使得服务业供给主体之间既缺乏联系,也缺乏竞争,因而也失去了做大做强的压力与动力;其三,“过于分散”使得服务质量监管的难度加大,服务供给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过于分散”的严重后果——供求均衡的视角

以下的四点推论,是基于供求均衡的视角,以上文三大负面效应为基础直接推演而来。推论1:窒息了普通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普通农户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常规的种养业,在刨去生产的各种投入成本,普通农户务农的净收益本来就不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又“过于分散”,最大程度地提升了他们的交易成本,因此普通农户务很容易失去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意愿和能力。推论2:削弱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理由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的是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各环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价值链越来越长、价值实现难度也越来越大,一句话,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减小或规避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风险,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元化、综合性和实时性服务需求越来越成为主流。然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显然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推论3:恶化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由于“过于分散”的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质量;另一方面又难以满足不同农户群体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求双方达成的均衡,事实上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尚没有充分融合,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综上所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基层“过于分散”的供给方式,是导致我国农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有效融合的主要肇因。

三、“过于分散”供给方式缺乏效率的实证分析

为了证实上文的理论演绎,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获取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问卷内容设计。问卷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农户从政府部门、其他社会机构或个人(需要支付报酬)获得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情况,选择金融、保险、技术服务、农副产品销售、生产资料购买等五个较为典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上,主要对农业生产性服务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获得:在浙江湖州市农村地区,发放130份问卷,发放对象是普通农户或种养加工大户,发放方式是随机的。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其中普通农户(是指家庭承包经营农户)101户,种养和农产品加工大户14户。(一)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获得情况。问卷统计表明,金融服务方面:在总数115户当中,在过去的一年里,只有6户向金融机构贷款过,而且这6户均是种养大户,其余109户使用的都是自有资金或向亲戚朋友拆借;只有4位种养大户参加了农业生产保险,101位普通农户问卷显示没有这方面服务需求;有6位种养大户共9次向专业机构咨询过种养技术方面问题,普通农户也没有技术方面需求;共36户农副产品销售由专业合作社或他人上门收购;共34户获得种子等农资配送服务。通过计算,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获得率分别为:金融服务5.2%、保险业务3.5%、技术服务7.8%、农副产品销售服务31.3%及农资服务29.6%。由此可以看出: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获得情况不很乐观,刨除种养大户,普通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获得率会更低。这种状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在基层的供给效率并不高,同时也说明了“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的滞后性,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反思。(二)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问卷调研第二部分内容是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问答选项,问卷提供了一些原因选项,农户自己可以添加,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在总数为115份有效问卷中,农户提供的具体原因较多,本文稍作整理,从中选出前六位主要原因。其一,不难发现,具体原因选项3、4、5和6,表面看似乎是农户自身的原因,但是细究起来,其实均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基层的供给方式相关,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基层供给“过于分散”所造成。换句话来说,倘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农村基层实行集聚供给,上述具体原因选项3、4、5和6在很大程度上即可锐减或消弭。其二,通过计算可知,在401总户次选项中,归属为服务业供给方面的原因共计235户次,占总数58.6%。显然它是第一位原因。这也证实了上文的推演:即我国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有效需求不足,进而造成农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长期以来融合效果欠佳,主要原因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主体农村基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高度相关。

农业产业服务篇3

1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外销平台和农产品产业化项目扶持

1.1提高农业产业化认识

结合阿勒泰地区种植结构特点,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充分认识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加工转化的紧迫感。在农业生产实际调查和指导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市场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各种展销会和外地发展产业化好的县、市交流与学习,从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有效转变观念,用现代市场经营理念重新定位各项工作,谋划发展。将工作重点的转移,积极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同时,提高现有农业市场开拓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推动当前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基地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层次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

1.2搭建外销平台与项目支持

阿勒泰地区在2010年华东和华南地区进行农副产品外销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了上海、广州建立营销平台,重点做好以上海为重点华东地区市场开拓工作。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成功举办名、优、特及深加工农产品宣传推介月活动,此次共有5家企业组织50多个产品参加宣传推介月活动。其次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上报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扶持及乡镇企业园区建设项目18个,其中已获审批12个,争取自治区财政扶持资金346万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与种植基地建设

2.1发展适宜本地特色产业

围绕阿勒泰地区粮油及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小麦、玉米、油葵、打瓜、甜菜、花芸豆等农作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发我区戈壁土地资源,做好沙棘、大芸、枸杞、戈宝红麻等戈壁沙生植物的开发和人工栽培,做好黑加仑、晚熟哈密瓜标准基地建设。在产品上走无公害、绿色生产和加工,基地培育与产品绿色认证作为阿勒泰地区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产品认证重点,特别是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特色产品保护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地区已获得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农产品认证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全区已有产品基地6670/hm2。

2.2培育地区农业品牌

为地区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树立品牌品质形象,培育著名商标,新疆名牌1个,新疆农业名牌2个。今年为了加快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本地农产品品质和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并提升当地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积极支持多家企业创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工作。

3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1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意识

每年举办1~2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制度的制定、到管理、运行,进行系统科学地培训。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已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00人(次)。扶持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争取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500余万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0个。

3.2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县乡农经部门为依托,培养100余名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制定出台了《阿勒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职责》。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牧业,加大村干部、致富能手和种养大户等农村带头人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落实,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发展合作社成员6000余名,带动当地农牧民1.59万户共同致富。

4抓住国家支持新疆发展、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大好机遇,做好当前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工作

4.1编制好阿勒泰地区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规划要科学规划品牌,立足阿勒泰地区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主导品牌,优势品牌,整合如:青河“青格里”商标,实施一牌多品,推进品牌共享。以突出地域优势资源特色,加快地区农业品牌定位,积极做好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规划。形成以小浆果、冷水鱼、戈宝红麻深加工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深加工农产品优势品牌、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通过市场树品牌品质形象,通过品牌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2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企业创建农业品牌打下良好基础积极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政府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支持地区企业参与国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资金支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及种、养基地为依托,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4个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企业创建农业品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产业服务篇4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

引言

近年来,茂名市电白区顺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通过集聚政策、集聚要素,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区家庭农场超过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接近10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电白区从2013年开始作为全国气象部门三农气象服务试点地区。经过几年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探索,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完善,达到服务对象增收,服务产品有用的发展目的。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立于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从事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表1),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与特征。为便于气象服务和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归纳为种植类、养殖类、食品企业、港口码头等。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传统服务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气象服务产品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近年来121121电话、手机短信和影视节目收视率等均呈现下滑趋势。大多数气象服务产品仍然是“天气预报产品+简单提示语”的传统模式,能够体现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较少,气象服务产品存在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习惯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不能针对服务对象精准地匹配、推荐用户想要的服务和内容。为此,气象部门应不断整合传统的气象服务产品,优化现有产品服务形式,扩大气象服务传播覆盖面,提高气象服务质量,为用户带来更高的使用价值,保持对气象服务产品的依赖性,使用户持续增长。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需求思路

3.1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对象和宗旨

目的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合理利用天气条件的气象依据,能够做到充分利用有利天气,避免不利天气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和增收增效。

3.2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怎么做

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气象指标体系、气象定量评价技术和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意见等制作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应所需的气象服务产品。

3.3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做什么

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需求,主要针对生产对象、农事活动,预测未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有影响的天气条件、天气状况,分析当前气象条件及未来天气条件的适宜度及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具体影响,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分析

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需求思路,探索建立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需求的、针对性强的气象服务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形成分3步走:气象部门制作出天气预报产品;气象部门根据天气预报趋势与相关部门会商,得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有效措施和建议;联合会商后制作好相应气象服务产品。常见的气象服务产品大都是以天气预报为主,为服务对象生产提供常规的天气变化状态、温度升降情况以及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需采用气象部门业务网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参考国家、省、市气象部门短时、短期、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以及灾害性天预警等预报业务产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编辑电白天气预报产品。以提前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稳定和增收增效为目标,根据预报气象服务产品进行精细化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行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必须进一步开发,才能实现预报气象服务产品有效利用。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联合相关单位进行产品利用分析,做到趋利避害。分析结果与会商单位联合,包括天气趋势预报,相应天气趋势条件下适用的措施、对策、建议,形成各类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服务产品。

农业产业服务篇5

【关键词】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应用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信息服务远远不能达到农业管理、经营者和农民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气象服务的概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加快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扩展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的气象信息产品,以推进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健康、顺利地发展。

1当前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气象为农服务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新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为:认识不够到位,思路不够清晰,指导不够有效,进展不够平衡,特色不够鲜明,功能不够系统,机制不够顺畅,科技支撑不够硬朗,业务与服务不够衔接,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1.1气象信息不够准确

当前,我国气象信息服务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性不高。所谓气象信息准确性,具体是指对未来气象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或预报的能力,利用气象专用软件模拟大气运动数值的相似性程度,以及气象预报员人为更正,是影响气象信息准确性程度的两大重要因素。但是,在当前水平条件下,借助计算机进行大气运动数值模拟无法将大气真实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并且人为更正也存在很强的主观性,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气象信息无法达到很高的准确性程度。

1.2气象信息不够及时

气象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及时气象预报信息,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将所获取的气象信息传达给信息的需求者,即使准确性程度再高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对于诸如雷电、冰雹以及龙卷风等强对流气象灾害,通常情况下的预警时间都十分有限,此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出去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为气象信息需求者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争取时间。

1.3气象信息缺乏针对性

在现实生活当中,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针对性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涉及气象信息的时间、地域以及种类等方面的内容。气象信息要想将自身的功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一个重要的前提性条件就是确保气象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在我国当前的实践中,针对农村农业生产领域所的气象信息大致上就是常规性气象信息的拷贝版本,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专门针对农业生产的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十分缺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气象信息服务本应具有的对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指导性价值。

2完善气象信息服务的建议

2.1树立服务观念,提高责任意识

气象信息服务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尽可能地促进气象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各级气象信息服务部门在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服务方面要端正态度,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生产的服务观念,将向农业生产领域提供尽可能及时、准确且多样化的气象信息视为己任,以公共气象为整体发展方向,对强化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充分认识。

2.2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促进气象信息准确性的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在提高气象信息准确性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气象信息部门要在工作实践中永葆创新意识,大胆实践,构建起科研业务化与研究业务化的工作机制,集中主要精力开展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发工作,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细的气象信息服务,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以全国气象历史资料和pCVSattm卫星气象数据接收系统传输的实时气象资料为研究素材,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arcGiS和现代气象信息综合处理技术miCapS为基本研究手段,应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和多种高级编程语言,构建了全国农业气象基础信息库、农业气象历史信息再分析库、农业气象实时资料显示库和农业天气与农业气候应用信息库,并最终集成、优化成现代中国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

2.3集中精力,促进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在气象服务以及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支撑性的重要作用,所以,要对农业气象观测、气象实验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做好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顶级设计和规划工作,为农业气象信息观测、实验以及业务水平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还要促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及预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投入精力,切实抓好农业气象专业监测系统、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系统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及评估体制的健全。

2.4建立服务信息直通快车道

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较为广泛,但受经济、文化等问题的制约,电视仍是农民接受气象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农民主动从媒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仍然是少数,所以建立服务信息直通快车道是必要的,农民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和农事活动预报信息。目前,乡镇、村屯兼职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还撑不起气象信息传播的重担,这就需要气象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加大力度、联合组织气象相关信息的培训。

农业产业服务篇6

论文摘要介绍了许昌市烟草农业生产管理机制创新的先进经验,探讨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烟叶产业化发展模式和充分发掘“公司”与“农户”两个市场主体间各生产要素的潜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创新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河南省许昌市从2004年开始,对烟草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探索推行了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模式。3年来,经过不断的完善提高,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在技术推广、信息管理、物资服务、资源调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对调控烟叶总量、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增加烟叶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烟叶收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许昌烟草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推行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烟叶生产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深入,烟叶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卖方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烟叶质量上。为适应新的形势,许昌烟区开始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九五”期间认真实施了“科教兴烟”战略,烟叶生产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市场份额连年减少的事实表明,烟叶质量与工业需求仍有差距,主要是传统的“浓香型”特色不突出、上部叶可用性差、高氯低钾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烟叶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许昌烟叶生产发展的瓶颈。有效提高烟叶质量成为我市烟叶生产发展面临的新课题。烟农是烟叶生产的直接操作者,是烟叶产业化经营的战略资源,没有烟农的高素质便没有烟叶生产的高质量。在当前农村土地绝大部分归农民集体所有、并由农民承包使用的前提下,在烟农种烟规模小而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充分激活该体制中的各生产要素,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关键在于烟草企业必须把烟农视为客户,突出对烟农的服务职能,解决技术框架问题,切实提高烟叶生产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因此,必须进行机制创新,一方面要提高烟草行业职工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烟农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开展对烟农进行户籍化服务,对内部职工推行烟叶生产技术承包责任管理。

2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建立完备的组织结构

建立以市公司为主导,县公司、烟站为主体,烟技员和烟农为主力的3级组织体系。市公司及县公司有关职能部门、烟站站长分别负责全市、全县、全站烟叶生产年度及阶段性工作计划的制订,负责户籍化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考核。3级组织体系的建立,确保了烟叶生产收购户籍化服务工作的领导到位,推动了户籍化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正常开展。

2.2健全高效的运行机制

2.2.1运行机制。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是“分类划片,户籍服务;量化指标,强化责任;全程管理,服务到户”。具体为:①分类划片,户籍服务。根据种植模式、种烟面积和技术水平将烟农划分为a、b、c3类,按照“工作量均衡”的原则,以烟站为单位对烟农进行划片,由烟站职工全员参与分包片区,并对每户烟农建立户籍化档案,用ic卡记录劳力、地力、前茬、种烟面积、品种、技术状况等基本信息,输入烟叶生产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以便针对性地开展管理与服务。②量化指标,硬化责任。烟技员负责所承包区域烟农的种烟面积核实、合同签订、技术指导、物资服务、政策宣传、关系协调、信息反馈、档案建立和督促合同履行等工作,具体指标在生产和收购环节量化为2个“五率”:生产“五率”,即技能合格率、技术服务入户率、技术落实到位率、物资服务到位率、烟农满意率;收购“五率”,即技能合格率、技术服务入户率、产购合同履约率、上等烟交售履约率、中等烟交售履约率。对2个“五率”指标分别设定分值,实行百分考核,以2个“五率”完成情况来衡量包户职工的工作成效,并实行工效挂钩,以硬化工作职责,确保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落实到位。

③全程管理,服务到户。从烟田预留、整地、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到分级预验、烟叶交售等生产收购的全部环节,烟技员均要按要求对所承包的每一户烟农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信息、物资服务,并实施生产收购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控制关口的前移和控制环节的增加,用上一环节工作的高质量来确保下一环节工作的开展,最终保证烟叶的产量与质量。

2.2.2管理机制。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管理机制是“分层培训,系统教育;三级督查,三级建档;工效挂钩,全面受控”。具体为:①分层培训、系统教育的培训机制。分层培训,就是市公司按照烟叶生产环节对县公司烟技员、烟站站长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县公司分环节对烟站烟技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烟站分环节对烟技员及全体烟农进行技术培训。系统教育,就是利用冬末春初农闲季节,按照分层培训的范围,市公司、县公司、烟站3级对烟农分别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②3级督查、3级建档的考核机制。3级督查,就是在烟站、县公司、市公司分别设立督查机构,在烟站对烟技员开展经常性的督查考核的基础上,市县2级公司按环节对下级单位的户籍化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及时通报进展情况。3级建档,就是本着“有考核必有记录”、“考核为工效挂钩提供依据”的原则,在烟站、县公司、市公司分别建立户籍化工作考核电子档案,全面真实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及考核结果。③工效挂钩、全面受控的奖惩机制。工效挂钩,就是按照生产、收购2个“五率”考核结果,市公司分季度和年度对县公司的一把手、主管领导兑现奖惩;县公司在烟站职工工资总额控制的前提下,同比例确定各烟站的挂钩工资发放总额;烟站按工资总额对烟技员的挂钩工资进行二次分配。全面受控,就是通过指标量化、3级督查和工效挂钩做到把烟区的所有烟农纳入服务管理网络,使烟叶生产收购的全过程受控,使参与烟叶生产收购的烟技员全员受控。

3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优点

(1)育人用人的互补性。户籍化管理体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着眼于烟技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再寻求工作成效的整体提升,纠正了多年来强调用人忽视育人的倾向,解决了烟站职工在技术上“不会干”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对基层烟站职工技术培训的平台。

(2)考核奖惩的关联性。通过2个“五率”来衡量烟站职工、烟站、县公司的工作成效,把业务链上相关人员的责任目标与其利益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有机整体,以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整体推进,扭转了对烟技员工作指标量化不够、考核无据的局面,解决了烟技员在思想上“不愿干”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对烟技员的内部管理平台。

(3)服务管理的有效性。本着“烟农至上,服务为先”的理念,把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物资服务贯穿于生产、收购全过程,一方面为烟农及时提供技术、物资、信息服务,拆除服务框架,凸现服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以服务促管理,化管理为服务,密切企业与烟农的关系,提高产购合同履约率和服务回报率,促进企业与烟农的双赢,搭建了一个对烟农的外部服务平台。

(4)质量控制的全面性。在烟叶生产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由烟技员对烟叶生产收购工作实行全员承包,分环节、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有效落实育苗、移栽、田管、采烤、分级等各环节的技术措施,以既定技术路线的落实确保既定烟叶生产质量目标的实现,构筑了一个提升烟叶质量的质量管理平台。

4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成效

目前,许昌市47个烟站,433名烟技员,人均承包20hm2烟田、60户烟农。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在运行中,按照环节制订工作计划,分期逐项落实步骤开展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奖惩,基本实现了户籍化服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了技术推广、信息传递、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农户”的烟叶生产体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提高技术到位率。围绕烟叶生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开发,认真推广关键配套技术,依据不同植烟地块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方案,由烟技员负责指导落实,促使烟技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了技术培训到人、物资供应到田、烘烤指导到炕、验级把关到包、信誉评价到户。

(2)有利于充分发挥烟站的基本功能。基层站点作为烟叶生产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烟草公司联系烟农的纽带。国家的有关政策、实用技术的推广、烟用物资的供应等都要靠烟站去宣传、落实。通过开展户籍化服务,建立了以烟农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使烟站应有的“规模控制、技术服务、物资管理、信息传递”4项基本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3)有利于对烟技员的绩效考核。由于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户,通过考核指标量化计分,实行了一种全新的制约机制和收入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烟技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户籍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端正了基层职工的学风,挖掘出职工的工作潜力,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保证了烟叶市场信息、生产投入政策宣传到位,有效地稳定了烟叶种植规模,使烟农种植技术和整体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4)有利于适应烟叶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烟叶生产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制约了烟叶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使我们的烟叶质量年份间、地区间、农户间差异明显,不利于市场竞争。通过实施户籍化管理,提高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分类择优种烟,进一步规范植烟农户的种植技术,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5)有利于保证烟用物资的利用效率。由于户籍化服务实行的是烟技员与烟农“一对一”的工作模式,烟技员负责所承包种烟农户的烟用物资供应,烟农根据合同约定的种烟面积,按照公司制定的补贴标准,凭ic卡领取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各类物资补贴,既保证了生产资料和扶持物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又防止出现截留挪用现象,提高了物资供应到位率,有效地维护了烟农切身利益。

(6)有利于生产全程控制。通过户籍化管理的信息化,使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可操作性增强,使生产过程、技术服务量化、细化,加强了生产过程的监督,真实反映了收购过程中数据的动态变化,便于收购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同时,由于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到位率高,使烟农对烟草公司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密切了职工与烟农的关系,稳定了烟农队伍,烟农种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由“要我种”变成了“我要种”,自觉主动地配合烟技员的工作,对稳定种烟规模有重要作用。

5参考文献

[1]倪益瑾.转折中的中国烟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农业产业服务篇7

我国农业正在向规模化、机械化、绿色有机、多功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这也是国际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原有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的现实需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需要在农业流通方式、科技推广、品牌营销、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建立起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但是,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由专业经济部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服务实体组成的综合服务网络,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服务,是提升农业竞争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的低碳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从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环境来看,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单纯依赖农业与农村自身的力量来建立一个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体系面临着大量现实问题。

据我们对哈尔滨农户农业合作服务和经营需求做过实地调研结果表明:一方面,农户对农资供应(化肥、农药、良种、农机具)、病虫防治、新(品种)技术应用、农产品收获(割)、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统一服务具有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农户对农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从简单的统一服务向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层次拓展的综合转变,即包括资金融通、农资租赁、灾情预报、农业保险、农业经纪、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检验检测、销售网络建立及产品品牌宣传等内容的综合服务。农户对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需求十分强烈,但现有的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不了农户的需求。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更好发挥大城市服务功能,带动农村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高度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推动“服务下乡”。哈尔滨作为我国副省级城市中农业增加值最大的城市,在推动服务下乡、建设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积极的推广和示范意义。

二、哈尔滨推动服务下乡与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各地在建设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方面,大多数都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在农村建立一套服务体系,服务供应商在农村建立大量实体机构。第二种是龙头企业提供的相关服务。通过对哈尔滨进行调研发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服务下乡,使农村获得城市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是建立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哈尔滨推动服务下乡的主要方式

哈尔滨通过运用“政府推动、市场牵动、龙头带动”为手段,实现以“城市延伸、农村靠拢、专业组织衔接”的农业与城市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方式,大力推动城市服务下乡,利用城市服务资源建立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普遍服务制度等多方面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城市物流、金融、营销、品牌、渠道、研发、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下乡;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创造对城市服务业的需求,吸引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与服务下乡。通过构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使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推动。以政策措施形成“推力”,积极推动城市服务提供商向农村提供金融、物流、营销、信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市场牵引。通过鼓励农民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购买专业化服务,形成对专业化服务的“拉力”;同时,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使农村能够利用专业化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的效能,扩大服务需求。

对龙头企业进行积极扶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龙头企业作为城市专业化服务企业和农村的纽带,积极将农业相关服务外置化,以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

对广大农民及其所组成的“专业合作社”、“产品协会”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中的市场主体。

(二)哈尔滨以服务下乡支撑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经验

1、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为核心,以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根据不同的土地经营方式,采取“确权确地”、“确权确利”模式和土地确权与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的“确权确股”模式。在各区县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中心等土地经营权交易服务机构,为土地经营权交易提供登记、评估、交易、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促进农村土地向合作社集中。推广农民自发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进一步探索“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靠分红”的土地经营模式,促进土地集中开发和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村企共建,促进农村土地向产业化生产基地集中。推广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与农民共同组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探索“龙头企业带动,村企合作经营”的土地经营模式,加快土地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公司等市场主体集中,连片开发高效规模农业。在实现规模化生产中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土地规模经营不一定要通过流转集中,也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土地还是农户的,但是生产和经营可以通过组织化实现规模化经营。

2、以产业资本为纽带,以金融资本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化生产单位为载体,大力推动资本下乡

在金融资本方面,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为农金融服务体系的城市。在政府建立的担保体系配合下,市政府控股的哈尔滨银行成为全国开展农户贷款业务最早、涉及范围最广的城市商业银行,该银行长期坚持“普惠金融,和谐共富”,自2004年以来,在黑龙江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涉农贷款业务。截止2010年4月26日,该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82万户237亿元,其中农场地区12万户79亿元,农村地区70万户158亿元;贷款余额25万户86亿元。帮助农户实现增收20亿元,农户满意率达到99.5%。真正实现了金融资源的下乡。全市积极进行金融体制创新,目前已筛选了10个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且有一定积极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兴办资金互助社试点,拟由政府对每个合作社提供10万元有偿性引导资金,进行成员资金互助融通,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3、通过吸引城市商业企业对农村进行设点,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实现产销对接

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商品双向流通。一方面,着力培育建设大型专业农产品和农资批发市场,拥有两个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定点市场,其中哈达果蔬批发市场全年成交额近30亿元,辐射整个东北地区;先锋农资大市场是东三省及内蒙范围内最大的农药化肥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专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大型龙头企业的产销对接,全市的大米、蜂蜜、木耳等特色产品通过配送中心成功进入北京、上海的大型超市。此外,全市还大力推进基层农产品流通网点建设,农家店在全市乡村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4、积极创新产业模式,吸引服务下乡

现有的农业分散经营模式很难吸引服务下乡,因此,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新型业态。在城市区域内有条件发展都市农业的地区,则有条件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融合,依托科技园区、市民农园、观光农园等形式,打造集农产品生产与观光、休闲、度假及生态环保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从而达到城乡一体、农业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哈尔滨充分利用其“大城市、大农村”等特点,在其近郊区建立了休闲渔业、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园、农业生态园、市民农园等一系列多功能农业,积极吸引城市各种服务资源下乡。

5、培育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城市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对区域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并使城市服务资源下乡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通过培育北菌集团、中粮美裕等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对区域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由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实现信息服务全面下乡

由政府主导投资的黑龙江农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个实时、动态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使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二手货交易、农产品网上交易、农资网络团购等涉农业务得以通过网络实现,提高了农业的信息服务水平。该公司已在全市大部分行政村设立了信息终端,聘请了信息员,真正实现了将信息服务直接送到农民手中。而且,该公司通过与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合作,拟将农旺网打造为一个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使农民能够通过该平台享受到更为全面的现代金融服务。中国大米网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大米电子商务的网络运营公司,建立了一个立足哈尔滨、面向全国大米网络交易平台,是全国首家专业面向大米B2B交易的网络服务商,为哈尔滨市农民实现大米的虚拟交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政府方面,2002年7月开通了哈尔滨农业信息网,实现了市、县、乡、村互联互通,农业信息化开始实现进村入户。

三、问题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目前,制约哈尔滨服务下乡的因素包括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农户小规模经营、农产品信息和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水平低、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力度还有待加强等,而经营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及城市农业整体功能偏弱是主因,并与农业生产组织化的创新不足紧密关联。从发展来看,哈尔滨还需要从以下方面推动服务下乡工作:

(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标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

标准化生产是引进金融、营销、品牌、科技等城市相关服务资源的关键,而在这方面,政府还应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服务下乡的良好环境。在专业合作组织中广泛实现农产品产地证明,继续选择有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的、终端市场较稳定的“三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在试点基地建立农户编码系统和投入品记录卡制度,逐步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高度重视品牌效应,继续深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品牌认证、登记和评选工作。制定颁布《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细化国家法律的内容,保证我市对农产品质量的行政监管有法可依。以政府资金支持,在农产品监测体系中积极引入物联网等新技术。

(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一方面,通过建立农产品标准、规范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专业合作社规模、促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等措施,打通农产品流通到城市的各个环节。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仓储、配送等生产外包,在增加配送品种、扩大配送范围的同时,提高配送效率。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建立独立的、辐射力强的市场网络。另一方面,大力促进邮政、供销社、农机公司等销售网点的改造和整合,推进涉农商品和服务的一站式网点建设。

(三)出台如同家电下乡等一样的支持服务下乡的补贴政策

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所存在的差异,使城市服务下乡的成本一般会高于城市相同的服务。因此,为了促进城市服务下乡,有必要建立市场化的补贴机制。主要包括:对品牌运作、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农产品物流等服务机构在农村设立网点的,对服务提供商进行补贴;对农户与服务商签订合同购买相关服务的,对农户进行限额比例补贴;中央财政建立农业服务扶持基金,按照产业链方式对农业上下游服务进行扶持。

(四)对金融服务等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行业实行强制性普遍服务制度

在我国,银行、保险服务等行业需要经过政府许可方可进行。为了避免这些服务行业只在收益较高的城市提供服务,可强制其承担普遍义务。普遍服务义务的承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承诺网点、资源等在支持农业方面的比例,另一种是缴纳普遍服务基金。而政府在收取普遍服务基金后,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在农村为农业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进行补贴。

(五)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投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资源下乡

农业产业服务篇8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以“点线面”布局科普示范带

随州市科协紧紧围绕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坚持把科普惠农项目作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切入点,以“点线面”科普工作法打造科普示范带,将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这些“点”集成放大,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多条科普示范的“线”,一条“线”成就一条科普示范带,多“线”带“面”,立体助推现代农业“面”的发展。围绕随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先后培育发展14个食用菌方面的协会、20个科普示范基地和一批科普示范带头人,形成辐射全市230个专业村,40万人的食用菌科普示范带,食用菌产业成为全省重点培育的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几年来,精心打造了食用菌、优质林果、地道蔬菜、中药材、家禽家畜和特色水产六大科普示范带,将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和惠农服务站等科普示范体系镶嵌其中,有力服务了市农业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围绕增强示范带动,以“双层责任制”给力项目管理

为切实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随州市科协认真落实项目“双层责任制”。一方面,建立项目专家指导责任制,从源头上请专家把脉问诊。市科协每年年初邀请项目专家,对照入库条件,量化打分,严格筛选,将科技含量高、产业基础牢、群众参与广、科技示范强、发挥作用长的项目入选项目库,入库后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排序,择优申报。充分发挥项目专家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邀请专家定期指导和跟踪服务。另一方面,建立项目管理科协主席负责制。明确县市区科协主席为项目第一责任人,对项目进行指导、服务、监督,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全过程服务指导,全过程监督检查,对项目能否取得成效承担直接责任。市科协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考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由于实施了“双层责任制”,确保了项目的质量,项目的基地牵动、协会联动、科技驱动、科普推动、辐射带动等多重功能得到扩散、释放,惠农项目的示范带动力得到有效发挥。

围绕健全农技服务体系,以“三站”建设构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

农业产业服务篇9

当时,由于防病虫害需打农药,熟料一不小心打成了控旺药,结果黄瓜苗停止了生长。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之际,县农业局的科技人员得到消息,前去诊断,并开出了一种解药,很快黄瓜苗就返过来了,从而为该基地挽回了1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样是去年,城关镇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所种的土豆在生长期出现了大面积的晚疫病,在打农药的过程中,造成了药害,很快土豆秧苗就枯黄了。眼看着一季土豆就要绝收,县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来了,立即采取果断措施,秧苗终于恢复了生机。每年,县农业局都会搞几次农作物的品种展示,如小麦品种展,他们把全县范围内所有的小麦品种都向农民展现出来。展示的内容有:此小麦品种的适宜气候、土壤,它的性状,遇到自然灾害时的表现等等。这样,农民心中就有了数,种植时一般选择那种多年来一直比较稳产的品种。

每到小麦搞“一喷三防”时期,农艺师们就会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近年来,随着全国上下科普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现在的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明显增强。科普人员一到田间地头,农民就会主动地围上来咨询,提出疑难问题,农艺师们一一回答,直到农民满意为止。为了防止当地农民买到假种子、假农资,县农业局在全县的几个高产创建点,统一供种、供肥、供农药,去年,全县高产创建小麦统一供种率达到了100%。县农业局还积极组织和指导农业产业化企业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和无公害基地。今年以来,全县已有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在统防统治方面,目前,县农业局成立了专业化防治队伍149个,拥有悬挂式喷杆喷雾机108台,机动弥雾机2600台,烟雾机46台,其他1.2万余台。能掌握的乡、村两级机防队91个,能够实现随时调动的47个,上半年统防统治面积达18万亩。新型植保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省工、省时、省钱的目的,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安心出外务工。

今年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县发生面积35万亩,麦蚜、麦蜘蛛发生面积20万亩,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5万亩,极大影响了小麦生产安全。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县农业局及时病虫情况5期和技术资料1.2万余份。在电视上病虫情报2期,短信1次3万条,县农业专家举办电视讲座3次并制作电视专题片。47个乡、村植保专业合作社,在县植保站和县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及时投入到病虫防治工作中,完成小麦一喷三防11.2万亩,油菜6.8万亩。

农业产业服务篇10

【关键词】 农机推广 体系建设 现状 问题 建议

自2006年以来,吉林省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但与发展需要相比,仍显机制不活、动力不足、队伍不稳、作用不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我省农机化推广工作发展。

1.吉林省农机推广机构体系建设情况

1.1各级农机推广体系机构及队伍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省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共设立农机技术推广机构635个,编制人数 5617人,实有人员6021人,超编7.2%。其中,省级推广机构1个,编制18人,实有18人;地区级推广机构9个,编制135人,实有131人;县级农机推广机构50个,编制1010人,实有1063人,超编5.2%;乡级推广机构575个,编制4454人,实有4809人,超编7.9%。大专以上学历2094人,占实有人员的34.8%;高中及中专学历3708人,占实有人员的61.6%;高中以下学历219人,占3.6%。专业技术人员3974人,占实有人员的66%。其中,研究员职称11人,占实有人员的0.18%;高级职称426人,占7.1%;中级职称1448 人,占24%;初级以下职称 2100 人,占34.9%。

1.2各级农机推广体系经费保障情况 全省635个农机推广机构中,有597个单位属于财政全额拨款,33个单位属于差额拨款,5个单位属于自收自支。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的有133个单位,财政仅投入人员经费的机构数有502个。全省农机推广工作专项经费仅省级年均有10万元,地区级年均2万元,县、乡两级基本没有。

1.3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设施条件情况 全省575个乡镇农机推广站中,44个综合站办公条件相对好一些,其余的531个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中,自有办公室或与县农机局共享的有177个单位,由乡镇政府安排的有283个单位,独立出资租用办公室的有71个。同时,办公条件有限,设施简陋,拥有电话136部,电视9台,计算机97台,打印机42台,传真机28台,能上互联网的17个,交通工具(摩托车或汽车)45台,拥有相机16台,投影仪1台,DVD14台,但这些最基本的工作设施也不是站站都有。

1.4推广新技术情况 几年来,全省农机推广系统围绕重点做好行走式节水灌溉播种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机械收获技术等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召开现场会1180场,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02万份,刻制光盘10.4万张,举办各类培训班1300多期,培训人员20万人,累计技术推广面积3000多万亩,为农业节本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2.吉林省农机推广机构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总体上看,全省大多数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力量落后,不具备基本的办公条件,无法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功能不全,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同时,个别地方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基层专业技术人民员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慢,人员断层现象严重,农机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1队伍建设十分薄弱 基层站所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不少基层站所面临青黄不接。即使有空编,但由于受各方面约束,也很难召进专业技术人员。

2.2基础条件和手段落后 不少站所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甚至有些站所连办公场所都没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信息交流、宣传示范、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工作的开展。

2.3工作经费仍显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状况欠佳,79%的县(市)级农机推广站财政拨款只能保证人员经费,个别县(市)甚至不能足额发放工资,分档案工资和实际发放工资,工作经费基本没有。因缺少经费,引进样机、试验示范、编印资料、技术培训,现场演示和巡回指导等一些必不可少的工作很难开展。据调查,公主岭市2010年是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获得专项资金100万元,但与科技推广实际需要相比,工作经费仍显不足。其他县(市)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2.4缺少试验示范基地 农机推广机构因没有示范基地,必须与农户合作才能完成试验工作。而农户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都转嫁给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推广部门没有更多的资金承担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示范工作。据调查,全省仅有27个有条件的农机推广机构租用试验示范基地636亩。

3. 吉林省农机推广机构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是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是否稳固,直接决定农机推广工作的成效,决定农机化工作发展水平。根据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和农机化工作要求,全省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具体建议如下:

3.1加强行政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提出的“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要求,加大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优先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

3.2建立健全基层农机推广服务组织 乡镇农机站承担着乡镇农机管理、安全监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工作烦杂、任务重。应建立财政、信贷、金融支持保障制度,帮助其完善服务手段,为推广机械提供必要的试验示范基地、新农机具及必备的设备,保证试示范所需的经费,保障农机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3.3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农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应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公平竞争、奖惩并用的运行机制,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以岗定位,竞争上岗,工资、奖金与业绩挂钩,人人工作有目标,个个肩上有压力,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3.4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机制和方式 切实强化农机推广部门的公益性职能定位,在项目建设和实施上,优先向农机推广部门倾斜,使其不断引进、试验和推广使用先进的农机具、新技术,做好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