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设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43

科学研究设施篇1

【关键词】高校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模布点

1基本情况

1.1区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于西安市南郊,北邻太乙路,南邻,西邻雁塔路,东临太乙路,教学区与生活区由建设东路一分为二。

1.2人口与规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总占地面积4300余亩,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生活区占地面积14.2Ha,共有6500人,约2500户,户均2.6人,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2100人,老龄化率32.3%。2100名老年人中离休干部的人数为50人、退休职工共有1460人,其他人员590人。建大住区人口数量分布如图1.1。

图1.1建大住区内的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资料整理绘制

1.3建设状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住区始建于1956年,经过不断的建设翻新,现在住区内有不同年代建设的48栋住宅楼,以多层住宅为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住区生活氛围与环境较好,具有人气、活力。

2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布点与规模

2.1建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状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住区的总人口为6500人,在人口规模上处于居住组团与居住小区之间。但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上,将建大住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应配建居住小区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规范中要求居住小区应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建大住区基本都已配建。未配建的有托儿所、邮电所、储蓄所、综合食品店以及公厕,其他设施均已配建;规范中认为适宜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市场、停车场、热交换站以及防空地下室等,建大住区内也已配建;除此之外,建大住区内还配建有规范中在此级别并未要求配建的设施,如附属中学。总体来说,建大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较为完善。

2.2建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规模

通过将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千人指标与规范规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见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千人指标总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其中,除商业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千人指标不达标之外,其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千人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或超出规定要求。

按照规范中对居住小区中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模的要求对比建大住区内已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发现,教育设施中,幼儿园的用地面积超出规范要求的面积,附中附小的面积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文化体育设施规模远小于规范要求,无法满足住区居民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医疗卫生设施由于除服务住区本身居民之外还要服务于学校学生的原因,因此规模大于规范要求;其他设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综合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千人控制指标与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两个方面对比可见,虽然建大住区千人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具体到住区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之中,依然存在规模不足,无法满足住区居民使用的问题。

2.3建大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距离分析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一书中认为,居住小区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距离一般在400-500米之间时能够更好的服务与住区之中的人群[1]。如图2.1所示,对建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距离进行分析可见,由于建大住区呈东西向狭长形态,而住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沿东西向道路布置,因此,在空间距离上能够满足住区所有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位于住区中部的校医院、贾平凹纪念馆等设施,而位于住区西部的高层业主活动中心、高层下的场地以及住区东部的附中旁场地等设施仅能满足部分居民的日常使用,对其他居民来说,距离较远,使用不便。

2.4建大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与老年人出行时间距离分析

根据王江萍的《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中对老年人出行活动特征的分析,老年人在外出活动中根据出行时间、范围以及活动半径可划分出不同的出行活动分布圈,包括基本邻里活动圈、区域活动圈、市域活动圈和集成活动圈[2]20。由于本文研究的是高校住区中的人群活动,因此,按照基本邻里活动圈和区域活动圈来对时间距离进行划分。其中,基本邻里活动圈符合老年人5分钟的步行距离,约180-220m;区域活动圈符合老年人10分钟的步行距离,约450m。[2]20

如图2.2所示,通过对建大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老年人出行的时间距离划分可以得出,对于住区西侧的居民来说,在满足5分钟时间距离的基本邻里活动圈中,可以到达离退休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早市及高层下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而对于居住在住区东侧的居民来说,在同样的基本邻里活动圈中,居民能到达贾平凹馆前场地、附中及附中旁场地。因此以上公共服务设施是住区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设施。而在老人10分钟步行距离的区域活动圈中,住区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样存在无法满足住区所有居民使用要求的问题。

图2.1建大南院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距离图2.2建大南院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时间距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综合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两个要素对建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进行分析,可见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点位置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住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使用要求。沿着东西向道路带状布点的公共服务设施使得住区居民出行距离拉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

科学研究设施篇2

(一)关注人才培养重点环节建设

第一,在招生结构调整方面,合理确定学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第二,重视课程的改革创新和具体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建设一批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适应、富有创新特色的研究生课程。第三,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导师队伍培训与评估,提高导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中青年导师的业务水平。

(二)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重点实施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推进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改革,健全分类引导、多元监控的质量保证监督制度。加大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研究生奖助政策与混合资助体系,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重点建设,加快学校集中改革和培养单位内部管理相协调的建设机制。

二、实施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途径

(一)实施招生考试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内容、选拔方式等途径,完善选拔机制,把好入学质量关,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

1.实施博士、硕士招生考试改革。实施博士招生考试内容改革,突出对专业理论与科研能力的考查。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导师指导形式,尝试在学校生师比较大的学科专业中逐步开展博士生导师合作招生、轮换招生等改革试点。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部分学科专业中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改革试点。

2.实施专业学位复试改革。制定独立的专业学位复试规则,改变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尝试结构化面试、导师组答辩等不同复试形式,突出对专业学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考核。

(二)坚持内涵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加强教学科研结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注重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分类培养。

1.实施研究生课程内容改革。注重将经典理论与科研专题结合,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逐步增加自主学习课程比重。对学术学位教育,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对专业学位教育,加强专业学习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2.实施研究生教学方法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鼓励导师结合学科科研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尝试“讲座”与“研讨”等授课形式。

3.实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参考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突出对专业学位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制定符合专业学位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在专业学位中实施案例教学,增加专业学位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比重,建设教学案例库,突出专业学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

(三)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通过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支持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开拓专业视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应通过科研任务,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突出职业能力训练,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的比重。

1.探索实施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创新项目资助计划。建立研究生科研项目资助机制,继续扩大项目资助范围,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研究方向与课题范围内开展创新研究。奖励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得的高水平成果,鼓励研究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2.实施专业学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专业学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

3.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促进机制。依托“研究生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实施研究生学术交流计划,支持研究生通过交流访学、高水平学术会议等途径,不断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通过实施研究生导师培训、评估、评优等动态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保障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1.构建研究生导师培训机制。针对不同学科导师设置系列培训课程,开展专项业务培训,鼓励导师参加省内、国内导师培训会议,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进一步规范新任导师培训制度,逐步建立起培训与评价的长效机制。

2.积极开展研究生导师评估。探索建立导师定期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强化导师岗位意识,不断提高导师指导水平。定期开展优秀导师、导师团队评选工作,培育省级优秀导师、导师团队。

3.实施分类导师队伍建设。在学术学位中实施“主副导师制”建设,注重发挥优秀队伍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科交叉,科研共享。在专业学位中实施“双导师制”探索,逐步建立多导师制与导师联合组制度。

三、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保障机制

研究生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应是一个多层级、多结构的运行、管理、监督与评价系统,其本质是一种管理机制,这一系统应包含制度、规范、评价等多种要素,是保障研究生质量所采取的质量保障制度规范与评价体系的有机结合体。研究生教育监督保障机制一般由外部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和内部质量监督保障机制两个部分构成。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保障机制主要指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可细分为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保障机制、研究生导师建设管理保障机制、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保障机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考核机制等内容;按照建设结构,可分为制度规范建设、监督机构设置、过程监控管理、结果考核评估等方面。

(一)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制度规范建设

以多元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以制度与规则的形式,将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通过具体实施办法、管理条例等形式贯彻于教学改革中,及时了解掌握新的人才培养发展要求,通过制度规范进行有效的指导,校正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保证各项教学改革能够围绕质量提高宗旨不断深化。

(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监督机构设置

探索以专项改革工作组与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联合工作的方式推进日常建设改革,建立专门的研究生质量监督评估组织,配合管理部门完成改革的过程监督与结果考核评估。

(三)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过程监控管理

依托于教学管理监督机构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保障,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工程的评价既包含改革内容的建设成果与效果,也应包括组织建设工程中的运行与效能。

(四)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建设成效评估

科学研究设施篇3

关键词:地震监测设施;定额标准体系;分析

当前我国地震行业相关建设标准在逐步完善,陆续了台站建设过程中的观测环境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要求以及观测方法等标准,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建设标准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加大力度对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提高地震监测准确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立地震监测设施标准体系架构的依据

在国家经历汶川地震后,就加大了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全面提高了地震监测能力,在执行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大了地震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地震前兆台、数字固定强震观测台以及强震动专用台阵的建设,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额定标准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切实保障研究的准确性。中国地震局在明确地震监测设施观测对象的基础上,围绕测震、电磁以及地下流体等多项技术,促进了技术协调与技术管理相融合的学科化工作模式的形成,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并促进分级分类地震监测设施标准的树形结构的形成,为项目体系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2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架构的基本原则

2.1标准化原则

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当前我国地震预报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研究仅处于技术上的成熟,在技术标准和规范上仍需要不断完善。对于处于探索时期或试验状态的学科观测手段,应当在遵循标准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即那个学科观测手段纳入到定额标准体系中,促进地震检测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得以合理架构。

2.2专业化原则

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可以分为通用建设部分和专业建设部分,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过程中,应当结合相关地区及行业的建设定额标准进行科学化分析,真正实现专业性和有针对性,促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额定标准体系的合理化架构。

2.3同类合并原则

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针对具有相同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学科观测手段应当实行同类合并研究,采取科学化的建设定额标准,并细化章节差异,在坚持同类合并原则的基础上,对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切实提高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架构的总体效果。

2.4继承性原则

总的来看,当前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集成现有监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化的体系架构,通过定额标准语相关学科观测手段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的有机融合,在纵向上形成学科观测手段标准系列;通过定额标准与不同学科观测手段的协调配合在横向上形成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体系。

3地震监测学科观测手段

学科观测手段分析遵循本项目研究的基本原则,首先仍然沿用现有学科分类进行讨论,即测震、电磁、形变和地下流体等4个方面,其中重力类按传统惯例列入形变学科;虑及观测原理和观测物理量的趋同,且并置观测已成为现代测震台网建设的趋势,强震观测列入测震学科。其次,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过程中地震专业部分主要涉及场址勘选、专业仪器检测、专业仪器安装和专业技术监理等几个环节,在学科观测手段分析中主要考察这几个环节中实际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完备性、和不同手段之间的共性。观测手段的分析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即《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台站进网技术要求》和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等。

3.1测震学科

从专业建设内容分析,单台观测场地勘选和专业仪器检测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标准,但台阵建设和专业仪器安装主要依照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对于专业技术监理方面的要求尚属空白。

从观测设施建设方式分析,在测震方面,地面、山洞、地下等类型的台站专业技术要求基本一致,台阵型由于在一个场地建设若干个子台,在相关工作方面存在复用问题,可在单台的基础上减小重复工作量或加调整系数,在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可归并为一类;井下型测震台站在场地勘选、安装技术要求等方面与上述类差异较大,可独立作为一类,但目前尚没有安装技术标准;在强震方面,土层和基岩等类型的台站专业技术要求基本一致,而台阵针对应用目的的不同要求亦不尽相同,在勘选技术要求缺乏统一标准,可归并为一类建立定额标准。

3.2电磁学科

从专业建设内容分析,地磁、地电阻率和地电场单台观测场地勘选、专业仪器检测和专业仪器安装基本形成由国标、行标和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等构成的技术要求;但电磁扰动、超低频电磁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和网式电磁测量由于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测震学科一样,专业技术监理方面的要求尚属空白。

从观测设施建设方式分析,在地磁方面,由于观测以设备群集成方式进行,各观测手段的专业技术要求基本相近,在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可作为一类;地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在场地勘选、仪器检测和安装技术等方面技术要求相近,可并归为一类;其他手段由于技术要求尚不完善,不具备开展建设定额研究的条件。

4结论

4.1现有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显示,以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和建设定额标准为主要依据所制定的前提条件,能够为多元化地震监测设施专业建设任务的定额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推进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框架图见图1。

4.2当前我国实际运行的地震监测网络中,尚未建立规范化且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标准规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观测手段的推广应用,并对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研究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研究,需要在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上加以进一步明确,以促进研究的深化,从而推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顺利有序开展。

4.3总的来看,就测震学科观测手段的技术性来看,其成熟时间较早,且应用广泛,各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明确,在对我国近年来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推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中,胡宝慧,杨文东,邓阳,吕志勇.测震设施建设定额的工程实例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3(2).

[2]邓阳,杨文东,胡宝慧.《地震监测设施测震工程建设定额》软件的设计与编制[J].防灾减灾学报,2013(2).

科学研究设施篇4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10个基础医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台。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经过与广大导师论证,学院大胆地进行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可供研究生选择的模块有:①平台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②进展课程模块,主要进行学科前沿进展介绍;③实践课程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④学术活动模块,开展名师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活动。与先前的研究生课程相比,新课改中增加了基础医学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根据医学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完善了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的内容,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2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

   完善课程改革组织机构。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基础医学院院长担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则由各学位点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课程改革实施方法。组织各学科专家进行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该专业该水平导师开展新进展讲座。课程结束时,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及自身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课程教师和参与课程学习的体系共同参与内容的讨论。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2007年开设组织实施博士论坛和院士教授讲坛,以营造青年教师、研究生与博士、教授面对面交流的学术环境,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触其他专业导师的问题[3]。校内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请到4位院士和40位着名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参与到研究生模块式教学改革中。此外,以研究专题的方式,实施多学科联合的学术沙龙,如神经生物学研究沙龙、血管发生和生成研究学术沙龙、群体遗传学研究沙龙、宁夏地道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学术沙龙等。通过不同学科就同一问题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讨论,师生的视角得到了延伸、方法获得启示、思路更加明确。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举办了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研究生创新论坛,组织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学院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讲台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结果。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技术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医学研究目标的实现和结果的可行度。为此,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形态学技术与方法、高级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病理学技术与诊断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理学实验技术。由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和技术室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考试除了相关的理论测试外,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作为评分标准。为了上好实验技术课程,组织多学科导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写了两部针对研究生的技术教材,即《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和《形态学实用技术》。这两套教材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及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课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实施年终学位点考核,听取学位点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义,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3结果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效果。问卷调查针对2007级、2008级研究生,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选择和意见反馈四方面内容。同时,对20名调查人进行了此项目的定性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上课的主动性,总体感受和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课程设置。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包括课程门数,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知识量和课程质量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总体认可程度为76.96%。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学的调查包括课程授课的知识量,授课内容的深度,与本科课程的区别,授课效率,专题讲座的次数和跨学科课程讲授六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教学总体认可程度为72.15%。课程选择。在所设置的两个课程平台和三个课程模块共35门课程中,研究生对各课程均有选择,其中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89.78%。实践类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位居第二,为61.76%。细胞培养技术(60.23%),医学研究方法学(52.87%)和博士论坛(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访谈。分析定性访谈资料发现,课程改革后吸引力增强,多数研究生自述其上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总体感觉良好。同时,部分研究生认为,改革后的课程安排需进一步完善,如课时偏长,时间不固定,小组人数太多,增加互动时间等。

   4讨论

科学研究设施篇5

计划为先,制定方案

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活动离不开研究和探索活动,教育的改革与完善更需要科研。作为一名科研负责人,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学会发现人才,量才用人,合理分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境界,以此提高科研课题实施的整体效果。为此,课题组从教育、教学、学校建设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课题研究计划,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制定了细致的步骤和措施。

运用个性理论,创建专项课题研究小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研究伊始,学校课题核心组从学校教学工作的不同学科领域中选择了工作积极主动、思想活跃、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老中青三代教师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研究小组成员从年龄、能力、性格、知识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发挥群体的智慧,提高教师整体教研水平,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体课题工作实施的进程。

明确的研究目标,是提升课题管理能力的保障在参与小学“书香博雅型”校园建设的课题研究中,明确了研究的阶段、目标,制订了每一个阶段重点研究的内容和实施计划。如下:

一是研究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明确“书香博雅型”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形成明礼、善思、博学、强健的校风校貌,找到“书香博雅型”师生的成长途径。

二是研究内容。开展“书香博雅型”校园环境建设的研究,从校园环境、设施建设、专业教室的进一步建设和改造,为师生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进行环境育人的教育;以“书香博雅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研究为依托,寻找师生的成长途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具体为,通过部级课程校本化的研究,开展“书香博雅型”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研究。

三是实施计划。启动阶段:组织队伍,确定中心成员,成立科研小组;问卷调查,梳理摸底,学习研讨,制定方案;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实施阶段:第一步,进行小学“书香博雅型”校园环境建设,包括硬件设施的建设、书香文化氛围的创设,制度的制定;第二步,以“书香博雅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研究为依托,寻找师生的成长途径,其实现方式为渗透书香育人理念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特色课程和社团的成立,教师研究进程及成果的交流反思,开展系列化主题活动,如科研专家讲座和学生、教师悦读活动等;第三步,中期总结。提炼总结阶段:收集实验研究资料;展示实验研究成果;组织撰写实验研究论文、总结;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组织管理,责任明确

如图中可以看出,在制定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和参与教师上,学校根据教师不同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专长,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能够充分发挥专长,也为提升教师科研管理能力提供了空间。

领导先行,引领沟通

波特尔、劳勒和哈克曼曾指出:个性调节职工对组织所作的反应,一个职工对某种工资制度、某种特定的领导作风、一定的交往形式、某种非正式群体内的团结(内聚力)或某种战术变革所作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反应,都将取决于需要、期望、兴趣、价值观和态度这样一些个性特征。一个有成效的组织,为了最大限度地调整他们组织内的大多数职工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就要尽量适应这种不问个性的需要。因此,在课题的研究中,领导的身先示范、部门的沟通协调、科研教师的情绪引导和鼓励支持成为了教师提升教育科研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身先示范,榜样引领作为学校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的中心组负责人,为教师做好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课题的研究中,不能只做课题的报告者、设计者和指挥者,把课题研究的种种内容加诸到教师的身上,而应该以积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的身份融入研究之中,身体力行的引领和帮助教师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为他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如:科研课题计划撰写的专题培训,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领航;特色推进会的中心组研讨,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指明方向;深入行政组听会,为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把脉。在专家引领、领导深入指导的过程中,全体教师课题在研究中能够勇于面对困难,大胆前行。对于课题研究的抵触情绪逐渐降低,学校的课题研究的风气日渐浓郁。

科学研究设施篇6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教学模式;网格计算;本科教学

0.引言

研究型教学理念最初是为了创办以学术研究和培养研究生为主的研究型大学而提出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双重任务,研究型教学就是把大学的科研和教学联系起来。由于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研究型教学就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中得以应用。1998年著名的博伊报告——《重视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提出改变本科教育的10大途径的第一条就是“使得基于研究的学习成为标准”,即倡导在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中推行研究型学习和教学。

研究型教学理念既有宏观层面的体现——创办研究型大学,乃至形成崇尚研究、鼓励创新的学术风气;也有微观层面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形成教师个人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研究型教学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既有宏观层面的研究和论述,也有微观层面的运用和实践。下面介绍笔者在网格计算课程教学实践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1.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和实施条件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融合学习与研究于一体,由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最终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乃至作出实际创新的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在一门课程的本科教学实践中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已有知识体系的传授要遵循知识发现的过程和规律,引导学生以研究思维模式掌握已有知识体系;二是介绍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热门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接触前沿研究问题,甚至作出实际创新。

1.1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如教学方式、课堂内容的准备和组织、实践环节、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新规划和组织。

1.1.1教学环节方面的特征

从教学方式、课堂内容的准备和组织、实践环节和考核环节等4个方面阐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方面的特征。

笔者提出如下几种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

(1)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以期进一步改进),把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融入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2)指导性设计(GuidedDesign):确立能够覆盖课程知识面的设计课题,引导学生给出设计方案,并完成课题的实现和测试,最后再完成对设计方案的评估,锻炼学生运用课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研究(CaseStudyinScience):设计实际的情景或者问题,引导学生给出解决方案,建立课程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4)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ming):介绍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项目的情况,最好是让优秀的学生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中,为项目作出贡献的同时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5)论文研究(Research):引导学生收集、阅读、整理论文资料,从中发现问题,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整理成论文的形式发表,直接为课程相关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发展作出贡献。

(6)讨论班(Seminar):讨论班的方式是随意的,可以是一名或者若干名同学主讲,也可以是有主题的针对性讨论或无主题的心得体会的交流;讨论内容也是灵活设立,可以是某一个问题、设计方案、案例解决方案、科研项目相关的内容或者论文的分析、论文新成果的讨论等。

在研究型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课程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上述教学方式,如已有知识体系的传授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课程实践环节采用指导性设计方式,未来研究方向的介绍采用论文研究和讨论班的方式等。

课堂内容的组织和准备,需要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如概念、原理、技术、规范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然后按照所选择教学方式的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组织和准备。

实践环节是锻炼学生应用课程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任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实践课题,制定要求和范围,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设计课题,完成方案设计、实现和评估的完整的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可以采用指导性设计或案例研究等教学方式。

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当然有部分题目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考核环节需要具有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课程已有知识体系不是唯一的目标,运用课程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课程知识体系的创新能力是具有研究型教学模式鲜明特色的另外两个重要目标,课程考核中应突出对这两种能力的考核。

1.1.2教学方法方面的特征

研究型教学不仅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区别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且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显著区别。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研究型教学实践中各个环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教学方法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来说并不是完备的,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或者自创新的教学方法。

1.2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课程、任课教师、学生和学风、学校管理等方面,这些条件不是绝对的,但是具备这些条件将更有利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程: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已形成体系,并处于活跃的发展时期。

(2)任课教师:要求任课教师熟悉课程的已有知识体系以及科学研究的规律;在课程相关的学科具有实际的科研经验,形成任课教师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

(3)学生和学风:要求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获取者,学校要有提倡勤于钻研的学风。

(4)学校管理:学校在研究型教学实施的初期能够提出以提倡和鼓励为主的管理措施,在研究型教学的普遍实施阶段具有规范管理的措施。

2.网格计算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

笔者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网格计算课程中,尝试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2.1网格计算及网格计算课程

网格是一种新型的计算基础设施和计算技术,其基本思想是计算力能够像电力一样易于使用。19世纪90年代出现网格的具体实现形式——网格中间件Globustoolkit(简写为Gt)。网格计算是多种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软件体系结构、软件组件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与网络安全等;并采用了多种实现技术,如Java语言、XmL、web服务等。网格计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自己的知识体系,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中。

网格计算课程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介绍网格计算这一前沿技术,具有内容前沿、技术新颖、综合性强、研究性强等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等。此外,还在本科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以下作用:

(1)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一方面网格计算课程通过运用多门先导性课程知识,起到了夯实知识体系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掌握课程本身的知识,拓展了本科学生的知识体系,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

(2)锻炼专业基本能力: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注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实践等环节可以锻炼学生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网格计算课程的教学实践

2.2.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网格计算目前没有适合本科教学的成熟教材,这就需要按照本科教学的要求和网格计算课程的目标对网格计算的知识体系进行筛选,在课时要求内选出网格计算技术的最为主要的内容。

在筛选出主要内容以后,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组织,把教学内容组织为一个个粒度各异的问题,按照背景介绍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方案评价的方式介绍课程内容。如在第一课概述部分,首先从企业计算的发展需求、科学计算的发展需求、计算技术本身的进步等多个方面介绍背景,得出共同的需求——计算要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得出网格计算的定义,即网格计算要解决的问题——“在广泛分布、动态、自治的网络环境中构建虚拟组织”。而后续各个章节的内容就是这个最大粒度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后续章节的讲述中要注意呼应这个问题。最后一章——网格计算的研究方向则隐含了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案的发展和评价,如在介绍web服务资源框架,通过介绍以业界为主提出的web服务存在的问题——无状态支持,得出“如何为web服务提供状态支持”这一问题。然后介绍两种解决方案——开放网格服务基础架构和web服务资源框架两种解决方案。最后对两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指出web服务资源框架方案的优势所在。

在wSRF服务的编程技术相关章节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示例法:搭建网格的运行环境和编程环境,通过编写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wSRF实际程序,结合实例程序的代码讲解,并不断与Java程序设计、设计模式等课程中的知识点相联系,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wSRF服务的编写方法和流程。

在最后一章——网格计算的研究方向介绍时,主要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把各个研究方向要解决的问题交代清楚,给出网格计算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名称,供学有余力和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学生参考。

网格计算课程的课堂授课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表2所示。

2.2.2实践环节设计

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了一个8学时的实践环节:

(1)实验内容:搭建网格的运行环境和编程环境;设计并实现一个wSRF服务。

(2)实验要求:①wSRF服务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②完成问题确立、分析、设计、实现的全部过程,并在实验报告中体现;③具有较好的程序演示效果。

(3)教学方式:指导性设计。

2.2.3考核环节设计

采取了与研究型教学相适应的考核环节,课程的总成绩由两个部分考核成绩综合给出:一是实践环节的成绩,鼓励实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布置学生阅读网格计算相关研究方向至少3篇研究论文,撰写评述性读后感,文章要求符合研究论文的格式,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

2.2.4与网格计算相关的后续环节培养

凭借一门课程的力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一门课程的有限能量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得到弥补:一个途径是通过课程相关的课程群建设,尤其是后续课程的建设,继续加强相关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课外环节和实践环节,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毕业设计,开展对该技术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网格计算课程结课后,我们在如下3个后续环节加强了培养:毕业设计、创新学分和星火基金等。目前,我们已经在毕业设计环节设置网格计算技术相关的设计课题和研究性课题,进一步鼓励学生在网格计算领域作出创新,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网格计算方面的实际科研项目。

2.3网格计算方向科研与教学的互动

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课程已有知识体系,而且要掌握研究的方法,最好具备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

笔者从2000年至今一直从事web服务与网格计算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教育部中国教学科研网格ChinaGrid等项目的科研工作,并主持了北京市教委网格计算方向的一些研究性项目。在web服务运行环境,基于服务的网格中间件、服务组合、网格工作流等方向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这些经历为网格计算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结语

笔者在网格计算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网格计算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意识方面确实比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具有优越性,但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具备较多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其实际效果要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

(1)任课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最终取决于教师个人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授课内容的选择、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准备和教学内容的整理、课堂授课的实际效果等,决定了教师主导地位的高低。要实施好研究型教学模式,就要求任课教师加大科研和教学的投入,并形成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

(2)学生的投入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研究型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一方面,但是如果在教学环节中提炼的问题不能引导学生思考、实践环节和考核环节流于形式、学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研究型教学模式就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要求学生对技术和知识具有敏感性。

(3)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还需要一个恰当的开设时机。网格计算课程开设需要先导性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面向对象编程等,这些先导性课程有的在本科阶段没有开设,就会影响课程效果。

参考文献:

[1]theBoyerCommissiononeducatingUndergraduatesinResearchUniversity,ReinventingUndergraduateteaching:aBlueprintforamerica'sResearchUniversities[eB/oL].[2013-01-07].SUnYStoncybrook.http://notes.cc.sunysb.edu/pres/boyer.nsf.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60-65.

[3]徐岚,卢乃桂,从教学与研究之关系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6):66-73.

[4]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24-25.

[5]袁德宁,关于宏观层面的教学质量,推进“研究型”教学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2(6):17-19.

[6]郭银章,曾建潮,徐玉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融合机制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8):82-84.

[7]马岱,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0):110-112.

[8]汪劲松,彭方雁,汪蕙,等,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性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6):26-28.

科学研究设施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土建类高校

课题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研究课题(编号:C1-2013Y07-087);辽宁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nxwb12043);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编号:ZD2012006)。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现阶段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7年之后,全国各省分别启动了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旨在进一步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共享,营造创新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2]。10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有效的途径。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相比“985”、“211”工程高校,以及文、工、理等传统学科,土建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均存在薄弱环节。如何抓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战略机遇,不断探索总结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各土建类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沈阳建筑大学(原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同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被誉为21世纪“建筑新四军”名校,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学科全国排名第9。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全国仅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等6所高校的土建学科整体通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专业评估。沈阳建筑大学近年来积极承办、实施各级各类“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笔者结合沈阳建筑大学以及各土建类高校实施情况,研究了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对土建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及实施途径。

一、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现状

我国高校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主要包括:1)通过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博士生国内访学制度等;2)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3),优秀学位论文评选;4)研究生教育区域合作[3]。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2012年辽宁省开展了适合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内容涵盖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精品课程建设、创新计划竞赛项目、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等。

1.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主体

举办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主体。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2012年承办的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年会诚邀了来自全国土建类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所的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为土建类研究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科学盛宴,为地方高校及地方建筑业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改革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目前,部级、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稳步展开,各高校围绕人才培养机制、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及创新团队发展、专业学位设置、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由同济大学完成的“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课题和北京交通大学完成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创新型工程人才”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沈阳建筑大学入选201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等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3.区域合作、优质资源共享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各土建类院校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为优秀土建类硕士、博士研究生培育创造了较好地科研、实验与实践平台。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局、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部、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房集团辽宁置业有限公司等签订了联合共建培养研究生协议,实现了实践创新与科研同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共建的有机结合,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思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取得的主要成效

1.搭建了优秀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平台

以辽宁省为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使得以校级为中心,在辽宁省内初步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和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极大地带动了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辽宁省是全国重工业的集中地,也是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中心,更是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核心。拥有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多个土建学科研究生教育单位。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辽宁省土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创新实践的重要地位,为全省土建类研究生提供了高起点、深层次、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其次,各高校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高度重视与局部地区,乃至全国土建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单位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充分利用“东三省”土建学科院校教育合作的良好契机,积极搭建土建类研究生教育创新合作机制与平台,形成更广阔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合作平台。

2.构建了创新能力培养名师讲坛

打造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名师讲坛,有效地拓宽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视野,名师主讲与互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有效形式。为各高校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和经费保障。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定期开展研究生创新讲坛和三名讲坛,诚邀国内外知名学者、研究员及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等为研究生上第一堂课,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活力,拓宽的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依托重点学科与科研

以国家重点学科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开展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加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依托学科特色,加强了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开展了国际和国内前沿课题研究。如沈阳建筑大学与芬兰、德国、辽宁省、沈阳市等共同开展的“沈阳地区住宅适宜性节能构造研究―以中芬生态建筑为例”、“中欧建筑节能技术与应用合作研发平台”、“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让更多的研究生了解和参与到国内外学科前沿课题的研究中。同时,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等开展具有地方和地域特色的学科和课题研究,让更多研究课题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对前沿学科和科研的深层次的探讨与分析。

三、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有效途径

1.立足学科特色

以学科发展为中心,认真落实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打造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品牌项目,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优化培养机制、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各研究生教育单位和科研院所应加大政策宣传和资金支持,吸引和凝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专业内的优秀人才,组织搭建交叉学科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挖掘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优秀人才。

3.加强校企联合

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完善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考评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探索学科发展前沿,落实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土建类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的顺利开展应更多地依靠地产公司、设计院、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为创新计划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为创新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有效地激发研究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研究生院.扩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14-16.

科学研究设施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校本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与实施同样需要学校领导的引领和组织。没有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发起,仅仅依靠教师自发地研究和组织显然难以推进。因此,校长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首先要成为自觉的发起者,领导部门领导共同学习与研究,统筹规划和编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为年级和班级课程实施提供宏观指导。

(一)充实和完善教研室的力量,发挥研发和指导的职能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领域,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需要学校在实践中边学习、边研究、边探索。

学校可依托教研室,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课程研究职能,适当充实教研室的研究人员和研究力量。围绕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研室可以发挥其研发、规划、设计、培训、指导和评价的职能。

(二)建立课程咨询委员会,发挥专家咨询和指导作用

校本研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群体行动研究的优势,但也难以克服自身理论研究薄弱的缺陷,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需要依靠专家的理论培训和指导。学校在依靠自身内在力量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以专家为主体的学校课程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理论指导、咨询、审议、评价的职能,能够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课程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审议和论证的职能,课程专家帮助学校集体论证和审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培训和指导的职能,课程专家要根据需要对学校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与指导,不断提高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相应的辅助组织,推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合作指导。因此,它客观上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辅助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委员会,这一辅助组织能够从纵向与横向的层面,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学年组以及全体教师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以团队为基础的全员参与的、立体的、交叉的、开放的、合作的、高绩效的阶梯型推进组织系统,以发挥教师群体的自主性、创造性与协同研究与指导的作用。

促进委员会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从纵向的角度自上而下建立起不同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促进委员会。

宏观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委员会,由校长、教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学年组长和学科组长等人员组成。其职能是从宏观的层面研究、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方案。

一、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增强课程实施的效度

(一)建立合作的指导体制,为课程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学校行为,需要整合校内外的人力资源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合作指导,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为辅、家长志愿者为补充的合作指导体制,以更好地增强对学生主题学习、综合活动的集体指导、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学校可以成立校内外合作指导人材库,在校内广泛地建立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为辅的合作指导队伍;在校外和社区建立以家长志愿者为主、社区具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辅的合作指导队伍,形成校内外有机结合的合作指导体制,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人力资源,增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力量和能力。

每个班级由一名班主任、一名科任教师、若干名家长志愿者和社区人员组成合作指导力量,在指导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为辅、家长志愿者为补充”的基本原则。班主任教师负责全程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包括校内外有关活动的集体指导、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科任教师协助组织与指导,主要负责校内外活动的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家长志愿者和社区人员主要参与学生校外学习活动的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全面指导和个别指导,在跟踪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校内外人力资源的聪明才智和合作指导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与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学生在校外的安全。

(二)建立开放的教研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质量保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各学科课程同样需要教科研制度作保障,尤其是在起步探索阶段,更需要学校为教师们提供研究、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以确保这一课程高质、高效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由于涉及到了全校行为,体现了不同学科的合作指导,因此她的教科研制度与单一学科课程教研制度有所不同,她需要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同学年的主题学习和主题活动,将不同学科的教师整合起来,开展开放的、合作的研究。一般而言,我们需要建立如下开放的、多元的教科研制度。

一是建立校级教科研制度,以学校为单位,以教研室的人员、学年组长、学科组长为主体,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交流活动,重点围绕着学年主题学习、综合活动的实施方案、计划、过程、评价、管理等问题开展论证、研讨与交流,使学校能够宏观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进程,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二是建立年级教科研制度,以学年为单位,由同学年组的不同学科教师组成,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活动,重点围绕着主题学习、综合活动的指导问题开展研讨活动,做到及时交流与反馈。

三是建立校内外合作的交流研究制度,从学校到年级和班级可以分别建立不同层面的交流研究制度。在学校的层面上,可以课程开发中心为主,邀请校外相关的专家、学者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论证、研究、审议、评价工作;在年级的层面上,学年组长可根据学年主题学习、主题活动的需要,邀请校内专家、学者、家长开展研究和交流活动;在班级的层面上,以班主任为主,邀请科任教师、家长开展交流活动,努力做到及时反馈信息。

(三)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国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使其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具有了合法地位。那么,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这一课程的有效实施。具体包括如下的规章制度。

1.制定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

2.制定设施设备使用制度

3.制定检查与评价制度

4.制定激励和奖励制度

二、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课程实施的环境保障

科学研究设施篇9

(一)入学质量关有待提高。

1.重分数轻能力。入学时只强调分数,轻实际专业能力和专业兴趣了解,使一些有特长的考生因部分课成绩较低,被复试拒之门外。

2.复试标准不高。录取是按所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导致有的专业达到分数线的人数爆满,有的专业则人数不够,甚至调到非本专业学习,也有人情分现象。

3.考查不全面。学员中有的数学和英语基础扎实,相对而言专业基础薄弱,对本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方向知之甚少,入学后存在“混”学位、不思进取的现象。

(二)人才培养方向、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1.人才培养方向。以学术研究型为主,和部队实际需要相脱节,所学知识不能运用于部队实际,形成“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

2.学科建设。大的学科体系已经形成,但个别学科发展速度缓慢,学科方向划分还不够细致,没有形成“高、精、尖”的局面,有的滞后于国内外一些相同学科的发展水平。

3.课程设置。当前有的课程不能依照专业学习需要设置,而根据现有师资力量配备情况来安排,部分教材内容陈旧,不能把握学科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在本科阶段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出现“断层”现象,还有的专业课设置与课题相关性不大,不利于学位论文的完成。

(三)导师队伍,科研课题研究有待加强。

1.由于客观原因,个别导师自身没有经历正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科研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研究生教学的需要。

2.部分导师课题少,科研学术水平有限。科研学术与其他军地院校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少,至今还没有工程院院士。

3.导师对武警部队了解不够。有的研究生在研究项目阶段搞“手工作坊”,闭门造车,导师对其缺乏指导、监督,导致创新点不突出,论文质量不高。

(四)科研经费不足,硬件条件有待完善。

1.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实验设施不够齐全,有些贵重实验设备很少向研究生开放。

2.图书馆藏书量少,而且书籍陈旧,武警特色专业方面书籍缺少。订阅的期刊能真正反映学术前沿动态的不多。由于保密等原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科最新动态、前沿科学受到制约。

3.科研经费不足,致使许多有价值的课题由于资金问题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导师及研究生的科研创造积极性。

(五)管理工作与科研活动矛盾突出。

1.研究生管理工作不够灵活。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没有把握从“实际出发,因材施管”的原则,学院及大队怕管理上出现漏洞,就过多地行政干预,影响研究生学员从事学术科研活动。

2.学员队管理与导师管理易冲突。学员队管理以不出事为原则,行政事务过多,占用了大量时间和分散了学习精力,而导师管理以科学研究为主,两者易出现矛盾。

3.管理角色不明确。多重管理下研究生学员每天都很忙,效率不高。论文提交后,常出现管理空当。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严把入学关,提高生源质量。

1.注重研究生苗子选拔。研究生的候选人应具备一定的培养潜力,必须通过面试选拔有培养潜力的人,一定要做好面试工作。严把研究生入学质量关,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2.复试环节的把握。让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员参加,提高面试难度,要真正反映出学员的培养潜力,全面考查新生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对在本专业有独到见解的“特长生”应放宽录取,对不具备深造的应予以淘汰或调剂。

3.加强面试过程监督。面试是加大人才筛选力度的重要环节,不能走过场。面试主观因素很多,应坚持原则,采取有力的监督措施,保证面试工作的公正性,使录取工作圆满完成。

(二)转变人才培养方向,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

1.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以应用型为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强、直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部队;二是学术科研要面向武警部队的实际需要,着重培养基础功底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较强的“科研型”研究生,作为今后武警部队技术科研的骨干力量。

2.在学科建设方面。着重建设具有武警特色的“特色学科”,加强学科间的互联互通,把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及部队急需解决的疑点、难点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为研究生举办系列讲座,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著名学者的思想、学科前沿、提高综合能力。

3.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加大专业课难度和深度,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课时及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对于选课少于10人的课程不准开课,以保证小课的教学质量。

(三)健全完善导师任用制度,加大科研力度。

1.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选用一批治学严谨、学术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丰厚的教员为研究生导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约束导师招生规模,确保培养质量。跟踪课题研究过程,以完成的质量来决定导师的连任。

2.尝试建立“导师组”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使研究生的知识面大大增加,研究方法和思路大为扩展,形成学科团队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重大课题面前发挥“团队”优势。

3.建立外聘导师制度。为弥补当前武警部队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应在军地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熟悉部队状况的专家、领导来院讲学,为学员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课题,进行学术科研活动。

(四)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硬软件设施。

1.“试验是检验科研成果最好的法宝”,很多课题需要试验证明。各部门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科研积极性,确保科学研究顺利实施。

2.改善硬件设施,加强重点试验室建设及图书馆资料、书籍建设。改善研究生生活、工作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确保研究生能上网及时收集相关科研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科研动态,开阔视野。

(五)协调管理,促进科研活动。

1.明确导师的管理地位。导师职责是培养研究生,应对整个培养过程负责而非“全负责”。导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成为带领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学术水平的领路人。

2.明确研究生的地位。研究生是培养的核心,应服从导师的培养流程和学院的培养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科研活动,高质量无条件地完成培养目标。研究生要有自我管理能力,听从大队的管理,遵守一日生活制度。

3.明确院校的管理地位。大学是培养的平台,应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培养条件,担负着监督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角色,协调各项科研学术与管理活动。

4.明确研究生管理大队的地位。大队的管理职能主要是为导师培养研究生完成课题创造管理条件,要以研究生学习为主,减少不必要活动。可利用论文提交后这段空闲时间组织学员训练,以适应第一任职需要进行,使他们成为“能文能武”的现代化人才。

三、结语

总之,武警院校要适应转型机制,成为武警部队人才培养的基地,为部队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坤华等.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关加快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科学研究设施篇10

欧盟自1984年开始实施连续的科学研究政策,这方面的政策主要通过“欧盟科研框架计划”(europeanUnion'sFrameworkprogrammeforResearch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Fps)开展,至今已有7个框架计划。欧盟科研框架计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官方科技计划之一,是由欧盟委员会发起、欧盟成员国广泛参与的重大科技合作计划。该计划除对欧盟成员国开放外,还倡导世界范围内的多领域合作,已逐步成为内容丰富的全球性科技合作与开发的计划之一,其研究以国际前沿和竞争性科技难点为主要内容,具有研究水平高、涉及领域广、投资力度大、参与国家多等鲜明特点[1]。欧盟框架计划在接近30年执行中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为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盟框架项目中非常重视科学传播内容,希望通过强调科学传播内容来提升科学研究在公众中的影响,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欧盟框架项目对科学传播内容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框架项目中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项目,二是在科研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

1政策内容分析

1.1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项目

第六框架计划在第二部分“构建欧洲研究区”中设置了专门的科学传播项目,主题为“科学与社会”,研究预算为0.8亿欧元。这个主题下的所有项目旨在促进科学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发展和开展欧洲创新,为科学家的“批判性见解”和对社会关心的问题的反映提供帮助。项目侧重促进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对话[2]。第七框架计划在四大研究计划之一的“研究能力建设计划”中设置了科学传播板块,主题为“社会中的科学”,总预算为2.8亿欧元。这个主题下的项目强调科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与公众要互动,公众要对科技项目知情并参与进来[3]。社会中的科学主题在“能力建设计划”中承担重要的作用,主要目标是建设更加有效和民主的欧洲知识社会,加强科学家与广泛大众之间的深系。社会中科学主题是以往框架项目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拓展。

1.2其他科研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

除了单列的科学传播项目,欧盟框架项目另一推动公众参与和知晓科学研究项目的措施是在科研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嵌入是全程式的,从项目申请、项目执行、结题评审以及成果宣传都要有科学传播的内容。欧盟把研究成果与公众交流作为申请欧盟框架计划项目的条件之一,鼓励的科学传播形式包括多媒体、展览、教学与教学材料、公众辩论、研讨会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参与人要在适当的时候与研究界之外的广大公众就科学事宜和研究成果进行对话和讨论,与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团体就科学相关事宜进行对话和讨论;在所有级别开展教育合作;开展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框架计划资助项目成果评估时要求项目承担人在项目完成60天之内提交相关报告,报告中要对项目的广泛社会效应,特别是公众的广泛参与、扩大影响以及成果的使用和宣传计划等进行详细描述。框架计划对科研项目成果的社会影响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项目承担人积极开展专项宣传行动宣传项目成果;通过CoRDiS(欧共体研发信息服务网页)服务,以易用的方式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研究成果的利用;推动与更广泛的大众,包括民间社会组织,而不局限于研究界,就科学事宜和研究成果展开对话与讨论[4]。

2政策背景、实施基础以及实施效果分析

2.1政策背景

2001年,第六框架计划的“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被欧盟委员会采纳以及欧洲委员会研究网络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欧盟已经投入到促进和鼓励科学与社会间的对话中。欧盟委员会的目标之一即是在科学团体中培养一种科学传播的文化,希望能够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促进公众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在第六框架中,欧盟委员会对大型项目给予了支持(50~100名合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研究成果的传播就成为参与欧盟Fp6计划所支持的研究活动中的一种契约性义务。这一条款的特殊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共享、公众了解、透明度和教育[5]。欧盟委员会的传播策略尤其注重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电视、广播和报纸媒体),此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传播中还涉及网络。

2.2政策实施基础

在欧洲实施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相结合不但受到广大公众的欢迎,同时也得到科学家的支持,政策实施基础有如下几点:首先,欧洲公众希望更多的了解科技信息和科学研究。“欧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公众意见调查报告表明,78%的欧洲公众表示对“科学新发现”非常有兴趣或者有兴趣。相比1992年的调查,2005年的调查中公众希望从“科学新发明”和“科学新发现”中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提升了2%和1%[5]。不管是对科学技术很了解的人还是不了解的人都同意“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非常重要”。其次,欧盟委员会积极参与到资助项目的成果向公众和媒体开展的科学传播活动中。欧盟委员会对项目执行人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给予很多支持,一方面是给予经济支持,比如资助项目开设自己的网站定期公布研究进展[6],另一方面对项目团队给予很多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掌握必要的科学传播的技巧,使得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最大化利用。第三,欧盟委员会特别希望框架项目资助项目的参与者认识到自身也有公众传播层面的内容,不断让参与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改善科技以及科学家在公众中的形象。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让非专业人士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增强公众对科技发展的理解,有助于科技政策实施的成功。科学家对如何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兴趣和需求都愈加强烈。

2.3政策实施效果

欧盟框架计划对科学传播项目的投入增长很快,预算成倍增长;研究目标愈加明确;研究主题不断具体化。欧盟委员会对框架项目评估发现,设置独立科学传播板块产生了比较好的科学传播效果。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公布了对第六框架中“科学与社会”主题的中期评估,报告显示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主要包括:这个主题的研究已经确立了考核欧盟科学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框架和背景———在科学技术研究相关问题上提供反思性的活动;“科学与社会”主题的研究在扩大科学团体的范围上做出重大的贡献,特别是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开展的活动数量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单列的科学传播研究板块对整个欧洲社会的文化和能力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7]。网络对于科研项目宣传其科研成果和让公众了解更多的信息方面也有很好效果。欧盟第七框架中期监测报告中有数据表明:欧盟委员会研究网站(eURopa)目前已经有26000个页面(2008年),月访问量已经超过125000人[10]。eURopa随时更新欧洲研究的最新决策和最新进展。2008年,有将近8500万访问量,直接产生了16200万的浏览[8]。#p#分页标题#e#

3对我国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相结合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重大成果,仅在2009年就获得97.7万件专利,发表科技论文47.2万篇。据2008年SCi、ei、iStp统计,我国作者发表在国际期刊和重要会议的论文共27.1万篇,居世界第2位[9]。可见我国的科技成果总量已经居世界前列,有充分的科技资源供公众利用。2010年我国公布的最新一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71%的公众认为“科学家要参与科学传播,让公众了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77%的公众认为政府应该支持基础研究,即使这些研究不能马上产生效益;71.6%的公众对科学新发现感兴趣。能够看出,我国大部分公众有了解科学新发现和基础科学研究的需求,这一点与欧盟公众非常相似。因此,在我国实施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相结合是非常必要且有实际需求的。

3.1建立重大科技专项和科研基金的“科普专项基金”

虽然《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公众的科技信息机制。但是要求的整体性较强,不够明确和具体。特别是没有对经费情况予以明确规定,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而建立重大科技专项和科研基金的“科普专项基金”是一种有效办法。科普专项基金的经费来源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可以从项目管理费中提出一部分,由政府科技项目方实施管理和统一使用[10],二是政府项目方也可以在编制预算时直接将“科普专项基金”作为一个申请板块。“科普专项基金”的设置金额可以先实施小规模试点,待时机成熟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