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十篇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十篇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14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72-01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从而更好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留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院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例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等等。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4借助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民族特点鲜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应以此为入手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为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发展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些节日中学到的知识,利用作文的方式总结对这些节日的学习结果。这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增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心,感受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乐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推进小学生文化教育的必然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合理的穿插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对改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的选取教学方式,有效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杜娅.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2009,12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2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48元

推荐语:如何将“霜叶红于二月花”、“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妙处说得令人心服口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究竟好在哪里?《背影》中的父亲“很不潇洒”且“违反交通规则”的形象里蕴含着什么美学问题?薛宝钗、蘩漪、周朴园是坏人吗?在这里,作者细细分析了不下百篇的文学作品,带你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细品经典之美。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定价:58元

推荐语:当前语文教学脱离作品的顽症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有日益扩散之势。无效分析已成为制约语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而对作品的有效分析则是检验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有效分析的妙处在于:既展示独特的视角,给予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的深刻启示,引发思维的震荡,同时分析文章本身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孙绍振教授的解读正提供了这种“精微的生成”。

孙绍振:《演说经典之美》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38元

推荐语:本书为作者在东南大学的讲座,根据录音记录稿整理、修订而成,内容包括:

另眼看曹操――多疑和不疑;

青眼看宋江,法眼看武松――人性、神性和匪性;

复眼看鲁迅――杂文家和小说家矛盾;

冷眼看钱钟书――对浪漫爱情的消解;

正眼看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

凤眼看古典诗歌赏析――绝句内部的潜在变幻;

笑眼看中国古典小说――美女难逃英雄关:

慧眼看文学经典――真善美的“错位”;

换眼看幽默和雄辩――“他圆其说”和“逻辑错位”:

天眼看科学家――造福人类还是毁灭地球。

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定价:19.80元

推荐语:站在当代语文课改和学科学术研究的制高点上,与大师真诚对话,洞悉思想的甘苦艰辛:走近大师的心灵,倾听历史的遗韵回声。本书分别对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四位现代最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全面、清晰地展现了他们的精神实质和对语文教育实践的思考进程。

潘新和:《语文:审视与前瞻――走近名家》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32元

推荐语:这是一本在语文教育领域探新求变、激活思维、引领方向的书。本书对话王富仁、钱理群、孙绍振、曹文轩四位名家,对他们的语文教育观做了系统的介绍与细致的剖析。名家的教育观连同作者的批判,将给语文教师以丰盛的精神享受,对语文教育实践也势必产生深邃、持久的影响。

赖瑞云:《混沌阅读》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出版定价:25元

推荐语:传统语文学科中心主义的弊端主要在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领域,如何处理“建立线性知识体系”与名篇佳作原汁原味阅读之间的重大矛盾?文本解读如何做到“多元有界”?当代的语文课堂如何既超越古代混沌,又超越现代的线性序,而成为容纳线性秩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对于历史及当代众多语文教学思想条分缕析,引人深思。

赖瑞云主编:《语文课程理论与应用》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 定价:29.80元

推荐语:本书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省级精品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不仅引入了当代教育学的系统理念,而且结合课改以来的偏颇举行反思,以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见,对权威理论加以补充和修正。同时,本书立意的重点之一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对于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的学术争论、学科历史沿革等等都忽略不计,但是,全书仍然理论、底气十足,学术活力一目了然。

王立根:《作文智慧》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定价:35元

推荐语:真诚对话著名作家、教授――谢冕,孙绍振、曹文轩、叶永烈、高洪波、张晓风、北村、江浩、梁小斌……尽显才华与睿智;40年来,不懈聆听万名学生的作文心声,今天,精心化为200篇学生作文的充满智慧的文本解读;全书告诉你一个答案:什么是作文?作文是跳动着的生命!写好作文靠什么?靠智慧。这就是学生喜欢王老师的原因,是他的学生作文屡屡迎风招展的“秘诀”。

王立根:《我说语文――语文教学退思录》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26元

推荐语:本书集合作者在各种座谈会上的发言、演讲稿而成。王老师侃侃而谈,和你聊起他从教四十余年逐渐积累的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教什么?教学生写字、读书、作文而已;语文教学之难,难在何处?难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外部环境的压力;内外兼修,根深叶茂,才能做好一个语文老师!

陈日亮:《我即语文》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定价:39元

推荐语:“我即语文”是作者对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自我期许和终生追求。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一个勤于教书、能够教好书的指导者,还应该是一个既能体验语文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者。除了语文课堂,他还应该有自己的一块语文校园地,躬身其中,亲知甘苦,自得其乐。他既要用语文育人,更要以语文修身,应该让学生从他身上,看到学到许多更亲切更生动的语文。

俞发亮:《中国学生作文怎么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出版定价:26元

推荐语:这是一本关于“作文争议”的书,“争议作文”实际上是“优秀作文”的特例,它处在“优秀作文”上下左右的边缘上,好像落在边线上的足球。作者精心搜集了近百篇中小学生“争议作文”,它们几乎触及“优秀作文”上下左右的所有边缘底线,从写的内容到写的样式。本书从不同方面揭示了“优秀作文”何以优秀或何以不能优秀的种种规则,把当前语文教育界关于“作文”“写作能力”“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集中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具体地了解所面临的现状,所要解决的问题。对希望自己的学生或本人的作文能在中考、高考中跃居前列的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从这些角度来研究“作文”与“写作能力”,从这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或改善自己的作文品质,应该是一条比较有把握的捷径。

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育》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出版定价:32元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3

中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的篇目体现着各名族的风俗文化,例如《社戏》、《五猖会》、《云南的歌会》、《吆喝》等。在这些优秀篇目中体现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云南的歌会》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写出了云南的歌会中年轻女子的活泼开朗、聪明智慧、淳朴本色。此外还有山路漫歌中的赶马女孩、山寨传歌中活跃的人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云南的地域特色和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吆喝》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这些优秀的篇目都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的优秀案例。

(二)通过古代诗歌教学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通过经典古诗词来表达,例如“月”“梅”“菊”“茱萸”等。教师在讲授这些优秀诗篇时可充分挖掘所含的民俗文化,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的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这些可以是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节日里的风俗习惯。《水调歌头》里面让学生体会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与亲人多年不见,思念之情、思念之苦可想而知。作者从失意、孤独中走出,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寄托对情人的思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都是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的很好的案例。

(三)在中学语文活动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黄河,母亲》语文活动中,让学生亲身领略到黄河的气势磅礴、泽被两岸万物生灵,体会到黄河对华夏民族、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感情。语文活动《戏剧大舞台》,戏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的戏曲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华地域戏剧的特点,并从这些戏剧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发展。

(四)校本乡土教材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乡土教材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很好的载体,开设乡土文化阅读课,在阅读中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地理特征,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入的体会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的亲近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随着对家乡文化底蕴的了解,把乡土民俗文化和语文的学习自然的联系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4

江苏省高考新方案在高考招生中的要求是“3条线同时满足”:(1)5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4C(除信息技术外的4门学科必须达到60分以上)1合格(信息技术合格)”,这是对学生高中毕业和取得参加高考资格的最低要求。(2)2门选修科目必须同时达到“2B”及以上,这是本科院校录取的底线。(3)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的总分必须达到省教育考试院划定的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

我们遗憾地发现,从实际情况来看,江苏高考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课改的需求,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合理、不公平、有太大的偶然性等诸多弊端,亟待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引领中学教学。

一、“木桶原理”式标准压缩了部分学生的发展空间,对高中教学形成不良导向

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这就是现代管理学中著名的“木桶理论”。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江苏省高考新方案的录取原则,发现它与“木桶理论”是如此惊人地相似!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某重点中学一名学习成绩一贯非常突出的优秀学生,其高考成绩语文、数学、外语3门原始总分达417分(超出省控第一批录取本科线87分),2门选修科目中的物理1门为a+(该选科的全省前5%),而另1门化学是C(该选科的全省前50%),在实施高考新方案的江苏,该考生就失去了被第二批本科及以上大学录取的可能。

这样的现象绝非个案。很多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的原始总分均超出省控第一批录取本科线或第二批录取本科线,其中的一门选修科目的等级达B甚至是a或者a+,恰恰是由于另一门选修科目的等级是C而失去了跨进第二批录取本科院校的可能。

面对这些大量的案例,我们不禁要问:高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似乎很清楚,那就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为国家选拔人才。如果这些考生参加的是江苏省已往的高考,那么他们是不可能进不了本科院校的,有的甚至能够被一流大学录取如果这些考生2008年不是身处江苏而是在其他省市,那么他们也不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如今江苏省的高考新方案给人的感觉是,既不是以综合实力来衡量考生,也不是以最高水平和能力来选拔人才,而是以那块“最短的木板”来制约学生,抓住学生的弱点做文章,严重影响和限制了一部分优秀学生的深造和今后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高校对人才的选拔。我们以2008年的高考为例对两个考生的情况作一比较,也许能够更清楚地看比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一考生语文、数学、外语3门原始(不含附加分)总分为300分,2门选修科目的等级为2B;而另一考生语文、数学、外语3门原始(不含附加分)总分为380分,2门选修科目的等级为1a1C。试问哪一位考生更优秀、综合素质更高?哪一种情况更符合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毫无疑问,应该是后者。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是相反:前一位考生也许能够顺利跨入本科院校,而后一位考生连上本科院校的机会都没有。

在实施高考新方案的背景下,江苏省的高中教学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学校指导学生选科时,选择的标准不再是已往的“兴趣+优势”,而是“平衡”,即不求最好,但求过关。教学的重心也已经发生了偏移。因为“2门选修科目必须同时达到‘2B’及其以上等级”是本科院校的录取底线,也是资格线,所以,很多学校喊出了“得2B者得天下”的口号,把大量的课时用到了两门选修科目上,使得教学本应该有的“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教学策略变成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单课突进,抢占先机”,无形中淡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因为那是“下一步”的事,如果学生2门选修不达标,那么其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再好,也无缘本科院校)。教学安排中出现的这些“厚此薄彼”的变化,也是无奈之举。

二、等级划分造成部分学生真实水平与录取机会间的严重落差

江苏省高考新方案对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划分作了如此说明:(1)选修科目各科原始分满分为120分,根据考生数划出等级,前5%的考生为a+,前6%~20%的考生为a级;前21%~30%的考生为B+,前31%~前50%的考生为B级;前51%~90%的考生为C级,90%以后的考生为D级。(2)必修科目中,信息技术科目测试等级为合格和不合格;其余4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90分~100分为a级,75分~89分为B级,60分~74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

这里我们暂且不说必修科目的等级划分,只谈谈对高考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能够决定考生命运的选修科目的等级划分。选修科目不是凭学生的原始成绩,而是以参加该科考试的人数来划分等级的。这种等级划分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原始分数上的落差,因而也就派生出一种不合理性和不公平性。6个等级中人数比例最小的是5%,最大的则达到了39%。以江苏60万考生计算,在这样一个范围和群体中,同一等级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学生的原始成绩落差到底有多大?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即有的学生得到的可能是B等级,但却是B等级中的最后一名;有学生得到的可能是C等级,但却是其中的第一名,两人的原始分数可能仅仅相差一分,且后者语文、数学、外语3门原始总分超出前者许多,但后者却可能从此失去进入本科院校的机会!

再者,等级划分也使得学生永远失去了“补救”的机会。按已往的江苏高考方案和现行的其他省市的高考方案,一门学科成绩比较突出是完全有机会“补救”另一门略薄弱学科的不足的,即两门学科原始成绩相加的总分并不一定达不到录取要求。但是,从整体来看,江苏高考新方案使学生没有了“以长补短”的机会和可能。

这种考核方式,实际上是以一种“全才”的眼光来衡量学生,

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使得原本学有优势的一部分学生不得不适当放弃自己的优势,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弥补有可能达不到B等级的那一门学科上。这样,就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丧失,造成各科均是“中不溜”的现象。因为在这种高考招生模式下,“1C1a+”不如“2B”,各科“中不溜儿”的学生比那种“优势明显,但略有欠缺”的学生更有可能跨进大学的校门。2008年“1C型”考生四处碰壁就是一力证。

三、“文理同线”忽视了文理科生源的实际差异,造成无序竞争

如前所述,江苏省高考新方案选修科目的等级是依参加考试的人数来划分的,文科、理科的各种不同组合均按照该组合参加考试人数的50%来划定达到B等级的人数。例如:文科必考历史,参加历史学科考试人数的前50%即为B级或B级以上;理科必考物理,参加物理学科考试人数的前50%也为B级或B级以上,依此类推。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这里其实存在着一个生源整体质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笔者在江苏省一所“四星级高中”从事教学工作,我所在的学校及周围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在很多层次比较高的重点中学中,物理方向也就是传统的理科方向集中了学校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而历史方向也即传统的文科方向的学生整体生源质量要相对薄弱一些。笔者所在学校本届高三共计16个班级,其中物理方向的就有11个,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中的“精英分子”大都集中在这里。以点带面,从全省范围来看,生源的整体状况也大致如此。

那么,我们就不难看出,从大的范围来看,历史和物理两个不同选科方向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对等的生源的状况。生源状况不对等,却要人为地以同一尺度去圈定一个等同的范围,这本身就很不合理!因此,“文理同线”不符合考生生源的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使高考的竞争和选拔失去了公平性。由此,很可能会带来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弊端:

第一,理科方向异常残酷的“强强竞争”使得一部分优秀学生成了高考新方案的牺牲品。因为按照正常情况,这部分学生本来是能够也应该进入本科院校甚至是一流大学的,但“文理同线”把他们挡在资格线外,这对于这部分优秀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50%的“生死线”成了很大一部分优秀理科考生心中永远的痛。

第二,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不对等的“强强竞争”。因为2008年的高考使得部分理科方向的优秀学生“吃了大亏”,因而在2009年及以后若干年的选科安排上,极有可能出现大量优秀学生涌向历史方向的现象,事实上这种情况目前就已经出现。那么这样,以后高考中惨烈的“强强竞争”的一幕就会出现在另一选科(如历史方向)上。如此就会形成一种选科上的恶性循环,使高考的公平竞争成为一种无序的竞争,形成一种“田忌赛马”的格局,为投机取巧者提供机会。

“文理同线”的现状如果不加以改变,势必会对高中教学尤其是学生的选科带来直接的影响。2008年高考结束后,就有很多学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据高考达线和录取的实际情况,迅速对学生的选科作出了调整,而调整的原则不再是已往所强调的“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而是某一选科竞争的强弱和达“2B”的可能性。这样,就迫使一部分原本对某门学科有兴趣也有特长、但另1门稍弱的学生在选科中转而“投奔”那种自己既无兴趣更无特长但能顺利达“2B”的组合。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眼下有些学校已将物理化学方向的组合削减一半甚至只保留个别班级。假如每所学校都这样做了,2009年的高考会怎样呢?恐怕又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如此,高中教学将会陷于一种始终动荡不定、疲于应对的状态。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5

最近,毕业于福建省厦门市金鸡亭小学的12岁赵姓男生将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告上了法院,理由是教育局对推荐入读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有性别歧视,导致成绩优秀的他无法进入该校学习。目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

小赵说,2004年,金鸡亭小学推荐入读厦门市外国语学校的名额为5人。根据思明区教育局男女比例限制不低于推荐数40%的规定,此次思明区教育局确定外国语学校男女生招生名额比例为3:2.按照有关规定,考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按照英语成绩推荐,当英语成绩相同时,则看附加分的高低,最后才看总成绩。小赵在小学毕业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全部优秀,并以315分的成绩取得全校第二名,英语考试成绩达123.5分(满分130分),并列全校第三名。他认为,由于思明区教育局的比例限制,导致两个英语成绩比自己低的女生都上了外国语学校,而他却未被推荐。小赵说,自己在小学期间多次在全国性英语竞赛中获奖,在数学及语文竞赛中也多次获得一等奖,在思想品德及其他方面均十分优秀,如果没有思明区教育局的性别限制,自己完全有资格获得入读厦门市外国语学校的推荐资格。

小赵认为,思明区教育局限制男女生比例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根据以上规定,小赵同学与其他学生一样,不分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入读厦门市外国语学校这一具体事件上享有平等权利。思明区教育局以性别比例限制推荐入学条件,是性别歧视行为。其次,思明区教育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属于剥夺权益的行为,此种行为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而思明区教育局不仅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还与教育部招生性别比例的有关规定“未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相冲突。第三,思明区教育局对金鸡亭小学招生中性别比例规定的直接依据虽是市教育局的相关规定,但此文件的客观存在并不能排除思明区教育局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性。厦门市教育局的文件既非法律、行政法规也非地方性法规,因此并不能作为审理依据及参照。因此,市教育局的文件无法说明思明区教育局的行为即为合法。

为此,小赵要求法院判令依法撤消思明区教育局在金鸡亭小学2004年度推荐入读厦门市外国语学校名额工作中限制男女生比例的具体行政行为;同时,请求判令思明区教育局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许可其入读厦门市外国语学校。

本报将对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6

本人于2005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在实小这个大家庭工作的六年中,有欢笑也有眼泪,有日丽也有风雨。工作以来,执教于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让我在不同阶段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己。

思想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政策,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中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各项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所获综合表彰:

2008.1xx市“优秀共青团员”,

2010.9xx市“教坛新秀”,

2010.6校“教学新秀”,

教育教学中,坚持“三爱”思想,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小一以来:

2010.6参加xx市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荣获一等奖,

2008.5参加学校“135”教师说课、赛课活动荣获一等奖,

2009-2010于xx镇中心小学支教期间,参加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获一等奖,在xx村完小送教活动中所上语文课被评为优质课。

2006.9xx市中小学生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实践征文活动辅导奖,

2008-2009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小学师生书法展示赛多人获奖,指导学生参加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多人获奖,

2009.5指导学生参加xx市中小学美术、书法比赛多人获奖。多次获得了学校“教学进步奖”。

教科研方面,我勤于练笔,及时,积极参加各类案例的评比,积极投稿。小一以来,

2008.12《创设环境,提高学生语言训练》发表于《xx日报》,

2009.3《小学生家庭挫折教育浅议》发表于《大学生》凤凰教育论坛。

2006.12《试论现代小学生家庭挫折教育的意义与培养策略》在xx市第十三次教育科研优秀评比中获二等奖,

2007.6《浅谈创造性的语言训练》在学校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2008.3教学设计《小松鼠找花生果》获江苏省“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获优秀奖,

2008.6《品“味”》在xx市教育科研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

2008.12教学设计《登鹳雀楼》获江苏省“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获三等奖,

2008.12《浅谈拼音教学》在xx市第十五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2009.1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在江苏省“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2010.10《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培养》在江苏省“蓝天杯”第八届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2007在学校“教师文明礼仪”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

2006.2-2008.7参与xx市级课题《研究型班主任培养途径的探究》。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活动。

2006在学校“青年教师读书成才”比赛中获三等奖。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小学教师有效性培训对象培训内容

一、确立培训对象,以促进不同层级教师的专业发展

培训对象的确立是培训工作有效性开展的前提。我们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以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与教育教学经验为主要依据,新教师为起点,并依对象确定前后接的层次和层递的对象。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划分为三个层次:“新手型”教师与熟练型教师与骨干型教师。“新手型”教师是指刚刚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二与三年的教师;熟练型教师是指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四年以上并且接受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教育的教师;骨干型教师是指有比较高的学历与知识水平与教育教学经验较丰富与教育教学成绩较突出且有一定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师。

二、设计培训内容,以满足不同层级教师的需求

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发现,不同层级的教师,对培训内容有不同需求,对以前的院本培训比较反感,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的特点,从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和促进教师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新手型”教师

对于刚刚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处于角色的转变时期,缺乏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经验,不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他们最需要的是了解当地的文化,了解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一些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境,因此对他们而言,教育教学经验的传授和积累是最重要的。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新教材分析;小学语文典型课例分析;小学语文课例现场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操作等。

(二)“熟练型”教师

熟练型教师已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能处理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能对自已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他们渴望向骨干教师转变,提高自已的教学与教研能力。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教学理论与研究、教学教研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信息收集、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小学语文典型课例分析、以及疑难解答等。我们旨在为教师解读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提供理论依据,又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与理论与再实践过程中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选择培训模式,以适应不同层级教师的特点

(一)“新手型”教师

(1)集中讲授式。集中进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考核,使教师尽快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集中讲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使教师尽快了解与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导师带教式。以镇学科带头人为导师,县教师进修学校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通过传与帮与带,帮助其掌握课堂教学技巧,把所学的知识技能用于教学实践。通常表现为听导师上示范课,和导师研讨教学问题,和导师研究教案。

(二)熟练型教师

(1)典型案例式。主要是选择全国一些的典型教学录像,以案例的形式放给学员观看,或聘请一些全国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来给学员上示范课,学员通过与优秀案例的比较,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吸收优秀教师的优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2)互动交流式。学员之间的探讨与交流能使学员彼此之间产生巨大的思想火花,我们遵循“平等参与,形式不限”的原则,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教师和镇语文学科带头人应当参与,帮助学员分析与审视个人的知识与教学思想观念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能通过自己的反思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研修磨课

“磨课”运用的基本规范是“三次备课”。为了便于老师理解和把握“磨课”与数学教师发展的关系,浅显谈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是观察老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胞

在这里,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讲,为什么大家往往对“课”的研究情有独钟?首先,课堂教学是教师最熟悉的教育教学现象。教师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备课、上课、反思课,总结课。其次,教师们最最关心的,就是如何上好课。这是教师的看家本领。第三,课是观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最直接、最客观的“直接源”。第四,课如其人。课最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授课教师的个性、能力、魅力、品德与知识素养。我们看到的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集中反映了教师素质。研究与反思课,就是研究与反思教师这个“个体的人”。正鉴于此,课堂的改进、完善与提高,必然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二、课例是优秀教师教育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确立了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之后,我们必须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课才具有研究价值?这里有两种课堂:一是常态课,就是发生在常规教师的课堂的课。二是优质课。这就是优秀教师创造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课,我们称之为“课例”。“课例”往往体现了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教育风格,是优秀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一个优秀教师留下的教育财富,除了他培养的优秀学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创造的优秀课例。这些“课例”对于广大教师来讲具有示范、引领与借鉴价值。正因为如此,广大教师对“课例”特别感兴趣。但是,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优秀教师创造的课例,并不能直接照搬于任何教师的课堂。这是因为“课如其人”,而人与人都是不同的。这就像任何一位卓越人物的优秀品质都可以供别人学习借鉴,但他所创造的优秀业绩并不能供别人复制一样。那么,在这里,优秀教师的“课例”对于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学习、体悟和借鉴优秀教师创造的优秀课例背后蕴藏的教育教学规律。

三、远程研修就是为教师提供一种研究课例的范式

远程研修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种学习、借鉴、实践优秀课例的范式。其过程大概包括三个部分:(一)一堂好课是如何形成的?(二)按照一堂好课产生的范式,教师在同伴引领和专家指导下,进行课的设计,即“磨课”;(三)运用“磨课”的办法,研究、设计、实施、反思自己的课。前两个步骤在集中研修期间完成,后一个步骤在开学后的校本研修中进行。

在这里,我想强调指出的是,“磨课”如何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就不能不谈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思想。第一次备课,就是教师个人的独立备课,成果是形成第一个教案;第二次备课,就是在教师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例,成果是形成第二个教案;按照第二个教案上课后进行第三次备课,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然后形成第三个教案……。于漪老师就是借助这样的教育智慧,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一位卓越的语文特级教师的。这就是我们进行“磨课”流程设计的经验模型。

按照这个“磨课”流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里有以下三个关键环节:(1)独立“研课”。现在,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分工备课,搞所谓成果分享;二是不动脑筋,直接照搬别人的教案上课。这两种做法,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必须坚持教师的独立备课,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与潜能,俗话说: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大斤两。其价值在于,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激活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力。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2)与同行对话。包括与优秀教师的“课例”对话、与同伴对话。这个环节的要害在于寻找自己与优秀教师或同伴在课的设计上存在差距是什么?或者理念上,或者方法上,或者知识储备上……找到了这些差距,才能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着力点。(3)实践反思。包括上课之后的自我反思和同伴研讨。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寻找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哪些没有实现?为什么?寻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为什么?寻找下一步教育教学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磨课”流程是形式,蕴含其中的价值对话是关键。可以说,第一个环节是对自我的“观照”,第二个环节是对同行的“观照”;第三个环节是对实践的“观照”。在这里,所谓“观照”,就是对自我和他人行为背后的价值的观察与省思。只有出现了这种自觉的观察与省思行为,才能有教师主体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在远程研修中,我们判断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们的“磨课”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而是对上述三次观察与省思的记录。透过这些记录,我们能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理念改进、方法借鉴、知识提高、能力发展……。

有专家提出远程研修能不能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提供的“磨课”流程离老师们的常态教学比较远。的确,每位教师的日常教学准备,特别是每堂课不可能都按照专家们提供的范式来进行,我们只是希望教师们在日常的校本研修中要按照这种专业范式开展校本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优秀课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建设

当代大学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创新人才为目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在2003年在全国启动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五个一流”高度概括了国家对精品课程内涵的界定。为了符合高等教育的需要,我们课题小组在2010年申请了发酵工艺原理与设计优秀课的建设,目的就是把优秀课建设成精品课,下面谈谈在优秀课建设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制定科学详细的方案是优秀课建设的基础

把一门课程作为优秀课程建设时,应当对这门课程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优质、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完整规范的教学内容,直观的辅助教学工具和充分的教学资源等。“发酵工艺原理与设计这门课是粮食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主要阐述发酵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控制。旨在让学生理解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学现象与工程问题,熟悉发酵过程的工艺流程,对发酵工业控制的特点及共性有初步认识,同时掌握发酵过程中过程优化与放大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对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为学生从事相关方面的生产和研究打下基础。根据这门课的特点课题组设计了以下的建设方案:

1.坚持和深化教研活动。

2.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人员充足的师资队伍。

3.巩固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外实训基地与师资队伍共建和企业与学校共建的“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科研工作,形成紧密地的学研结合关系。

5.制定了新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教师备课制度、听课制度。

6.健全和不断完善教学考评体系。

7.加强国内外交流,不定期外出培训、调研,召开学术研讨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8.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二、教材建设是优秀课建设的重要环节

教材建设是优秀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优秀课程相呼应是非常必要的,主讲教师和课程组成员积极编写、更新了一些教材和翻译了部分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收集与发酵工艺原理与设计课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书籍多本,科研资料数十篇编入教案中,充实了教学内容。我们还注重建设电子教材,将多媒体元素融入网络教材。保证教材体系包含了课堂教材、辅助教材、实验指导教材等。完成了发酵工艺原理与设计理论教学Cai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的搜集工作,并制作出课件,丰富了实验教材。

三、教学方法是优秀课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优秀课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优秀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上网,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我们课题小组在优秀课建设中十分注重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特别重视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利用和建设。我们除广泛使用投影仪、电影、电视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外,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直观教学效果。课后,利用网络课件帮助进一步消化课内知识。

四、教师授课水平是优秀课建设的重点

优秀课程要由学术理论水平较高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一堂设计完美的优秀课,其效果的体现关键在于任课的教师如何施教,在于是否有高水平的主讲教师,否则纵然有设施齐全的教学与实验条件,没有教师发挥其聪明才智开发这些教学资源,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主讲教师讲授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逻辑连贯、思路清晰。要想把一门课讲好,最明显、最深切的一个体会就是“清楚”,即目标清楚、主题清楚、过渡清楚、表达清楚。

2.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情真意切、激情飞扬。一堂课能否精彩、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仅仅依靠好的教学内容还远远不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具有热情与引导力,能否具有激情与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的氛围与教学的效果。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首先要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声音果断。其次,手势引导形象到位。要巧妙地利用肢体语言,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手势,形象到位能增强教学的感召力与引导力。再次,要善于运用表情语言。教师讲到关键时,讲到投入处,表情会巧妙地传递信息,善用表情交流,必将把课堂氛围又一次推向高潮。

3.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巧用设问,提问互动”。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引导的过程。持续的讲解或缺乏互动的叙述,即便很精彩,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疲倦感,课堂参与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课堂教学就会陷入一种被动、无活力的消极状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采用“设问”和“提问”两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巧妙地解决学生连续听讲的心理被动问题。

4.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生活转化、朴素真切。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就是突破“专”的问题。专业性词汇让学生能够听明白就要做到:首先要用生活化的语言。自然平实,交流互动性强。其次就是采用生活化的实例。教学中使用大量与生活、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实例,具体形象、朴素真切,非常好理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而且由于听得懂、有意思,学生听课情绪盎然,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5.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幽默是师生关系的剂,是课堂氛围的缓冲剂。幽默能给课堂带来活力、带来气息、带来生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活泼风趣的教学风格,往往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趣味横生、轻松愉悦,消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压抑感,这使我们在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教师队伍得到了培养与锻炼,同时对优秀课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总之,开展优秀课建设,教师们虽然很辛苦,但是课题组成员都体会到了这种活动的成果,它是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极好形式。教师们在这项活动中学习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途径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文明发展的特征。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了解前人的思想动态,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而职业院校是承担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时展所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文化作为支撑,民族就无法发展。所以当今时代倡导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院校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融合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不仅包含哲学、教育学,还包含文学和艺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线,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自强不息”,强调“中庸”和“天人合一”。这些思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并且能够应用到诸多领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研究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但是部分教材内容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材和教学内容是相通的,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接受思政教育之后,能够了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认同并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1],因此,在爱国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时间较长,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包含了诸多爱国情感,与此同时,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众多民族英雄,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职业院校教师在讲解文化故事、学习文化知识时,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苦难,以及祖国人民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马克思主义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2]。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大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进行融合,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荣辱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政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息息相关。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较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诸多历史故事,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迫切性

(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意识薄弱

很多职业院校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必修课程。再加上现阶段网络比较发达,职业院校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较多,同时也会受到网络上诸多信息的影响,因此部分学生思想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首先,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美德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和阅读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3]。但是碎片化信息不利于帮助学生创建系统的思维。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政教育理论充盈,如果放任学生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则不利于学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也不利于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其次,部分学生的发展意识薄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还要培养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稳定成长的意识。但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不自信、学习懈怠等问题,所以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努力奋斗的因素,让学生在和平年代也能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以自强不息为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

(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对思政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院校的注意力上,而忽略了思政教育。从课程安排上看,思政教育的课时远远少于其他课程的课时,与此同时,从考试层面看,思政教育的考试相对宽松,甚至部分职业院校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考试,所以不涉及挂科或者不及格等问题。因此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其次,思政教育是与时展紧密相连的,但是部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工具也相对落后,因此不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

(三)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应用不足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分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较少,在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教材中的教学技能,片面地追求理论教学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成效也很难提高。其次,部分职业院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剥离,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思政教学比较枯燥,会对思政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

(一)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院校要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紧密结合。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思政教材中包含哪些内容,然后找到思政教材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点。比如,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时刻,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纷纷保护自己的国家,即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也依旧与帝国主义作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在现阶段,国际形势相对复杂,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国家的责任,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去维护国家的利益。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因素和爱国故事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学生能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4]。最后,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很多政治理念,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与当今时代下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

(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软实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首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单纯地依赖教材,还要为学生引入课外读物,比如《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中既蕴含了治国理念的方针政策,也包含了为人处世之道。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就能够接受著作中的思想理念,接受著作中的文化熏陶,从而塑造自身的思想价值,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初次接受职业院校的教育,因此对现有的生活不太适应,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此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著作,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其次,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具有灵活性,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职业院校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类交流平台为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课占比较大,思政教育课时的占比较小,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职业院校内部会有相应的网络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将优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上传到相应的平台,让学生在课间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政教育。

(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引导人的行为,因此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的行为,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思政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初期,职业院校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典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事件、人物、结果,以及所体现的思想,通过研究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5]。与此同时,案例研究与理论学习相比,更具有探索性,学生基本上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是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学生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也会被案例主人公的行为感染,进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相似的问题时,也会模仿案例主人公的行为,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热点内容。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学校网站等渠道了解时政热点,所以难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热点,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与实际相结合,都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教化人的思想,约束人的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尤为丰富,其中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节日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和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节日的内涵认识并不丰富,比如提到清明节,学生首先会联想到放假,但是清明节是祭祖的重要节日,而且有扫墓、踏青等习俗。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能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敬重祖先。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有相通之处,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思政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少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J].职业,2020(33):2.

[2]杨一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6):88.

[3]陈晴君.刍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

[4]刘维佳,张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几个问题[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