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保险论文十篇网络保险论文十篇

网络保险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7:01

网络保险论文篇1

新型的保险中介提供保险产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保险中介把有关联的所有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信息放在一个网站平台上进行介绍,让用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所需要的保险产品,将用户与保险公司联系起来,从中收取较低的佣金或手续费。对于新用户来说,他可以准确的找到每个保险公司的各种保险产品信息。这种模式做到了以顾客为中心,使顾客选择权最大化。

受保险和金融监管政策的约束,信息平台一般由一些非保险公司类机构创办,这些机构一般有很深的保险业背景,比如保险学会、保险协会、保险监管组织等作为后盾,有强大的信息优势和社会公信力。信息平台模式的保险网站首先是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涵盖了包括保险业的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国内国际保险业新闻消息、数据资料、培训信息以及有关各保险公司、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内的大量信息。

这种模式是基于因特网进行多种定期产品经纪销售的网站。这也是新型保险中介公司建立的供经纪人展业的虚拟网上交易平台。网上经纪人与传统经纪人相比,主要在于能为顾客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这种模式是传统经纪人的网络化。网上保险经纪人相比于传统的保险经纪人给了客户更大的选择空间,客户可以通过多方咨询比较。而且这种方式省去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避免了传统保险经纪人的道德风险。

我国网络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

1公众认知度不高

由于国内保险公司营销意识的缺乏,导致对公众的保险知识宣传和教育不足,再加上传统的消费习惯和观念的制约,要让普通投保人认识并接受保险电子商务,难度可想而知。首先,我国互联网的覆盖率低。虽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从总体来看,网络覆盖度仍不高,消费群体比例较小,不利于保险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开展。其次,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仍根深蒂固。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习惯于面对面的交易,通过网络购物时,主要还是集中于一些价格不高的有形商品,消费者也宁愿选择“网上咨询,网下付钱”的购买模式,对网络保险的发展非常不利。另外,网络诚信问题是目前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瓶颈所在。诚信已经成为企业和公众在网上交易时普遍担忧的问题。

2网络保险技术不够成熟

保险电子商务的流程是:客户在网上填写投保单,通过网络传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实时或延时核保后,以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向客户确认,客户正式签名后,合同成立;客户通过电子银行转账或信用卡支付,保单正式生效。从以上流程中,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有较为详细的核保标准和核保要求,包括核保标的金额、核保标的范围和核保险种范围等有关内容。对风险较大、技术含量较高、保险金额较大的标的要求做到现场查勘,而这些都是在线核保所不具备的。

3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国内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是困扰保险公司的一个难题。目前,中国已经颁布了不少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但是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还比较滞后,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框架。网上交易的法律效力及电子商务过程中诸如网上安全、客户隐私保护的有效性等法律问题无法解决,形成无法可依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险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在线保险交易过程涉及到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等商业机密、人身隐私和有关支付方面诸如银行帐号、密码等隐私问题,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对消费者的安全是非常大的威胁。国家应该从立法角度完善网络保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4产品设计不够完善

保险产品的设计还不够完善,保险公司对网络保险的产品设计没有根据网购的需要来设计,只是单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很难满足网购者的消费需要。同时,网络销售的保险产品雷同性强,单一,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少。虽然有些保险公司对网络产品进行了创新,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华泰的淘宝运费保险产品是网络保险的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现在实现的是“收费按货物件数,赔付按快递包裹数”的规则,这确实有助于防止道德风险,遵守了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但却造成了消费者给付保费时的损失。并且,该保险产生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较为严重,在给买家提供利益保障的同时也给一些卖家带来了困扰。同时,现有的保费计算方法还过于简化,考虑到电子商务保险的专业性,它在精算定价方面实则比传统的保险产品有更高的要求。

5缺乏专业人才

网络保险是个全新的概念,在保险专业和网络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由于网络保险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较缺乏,对网络保险的发展也是一个瓶颈,需要加大对保险知识和网络技术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网络保险的发展需要。

发展网络保险的对策

1加大网络保险的宣传力度

消费者对网络保险的认可度对网络保险的发展非常重要,应该积极宣传保险电子商务的知识,普及保险常识。除此之外,针对投保人普遍反映的保险电子商务过程繁琐、使用不便等问题,保险公司应尽快完善网上支付手段,拓宽支付途径,为投保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如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增加投保人可以用来进行在线支付的信用卡和借记卡的种类。保险公司还应该开发各种多元化、个性化的组合险种来吸引消费者,使保险产品可按保障范围拆散成一个个零件,由网上客户自行选择,保险公司即时将众多零件组合成客户所需要的整机。只有让客户认可了这种保险消费模式才能带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2提高网络保险技术水平

保险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是保险电子商务技术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保险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保险公司信息化水平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陈旧的设备无法支持网络服务器和保险公司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互动,也无法适应不断升级的软件对硬件设备快速更新的要求,加快我国保险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同时,研发和推广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保证保险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3完善保险立法

支持性的监管环境作为环境背景的重要方面,对保险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有积极的影响,而良好的监管环境离不开健全的保险电子商务法律的支持。所以作为保险业的监督管理部门首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保险公司、保险学专家以及法学专家通力合作,尽快制定出保险电子商务管理及技术标准,以切实方法保险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一方面建立和健全各种相关的法律和管制措施,另一方面要形成确保这些法律及管制措施得以执行的执法系统,这样保险电子商务的业务运作和风险防范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国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尽快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为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网络保险论文篇2

目前,为适合网销特点,多数保险公司网销的保险产品较为简单,投保条款通俗易懂,投保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投保期限短(一年),保费价格较低。而一些比较复杂的保险产品都未能在网上推广。虽然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较小,但由于网络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费用对价格的影响。从而让消费者认为从网络渠道购买保险比从传统渠道购买得到更大的优惠,使得网络保险在产品价格上对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从整体来说,网络保险产品并未能真正的区别于传统渠道销售的产品,只是在购买渠道、方式和价格上存在不同。且从产品设计角度看,网络保险并没有专门的渠道来反馈需求,公司也通常不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安排精算师专门依照网络经营特点和网络目标客户群的特点出发而设计产品等。这些因素都将成为新产品开发的掣肘。专业网络保险公司作为网络保险的专业化经营者,目标客户群是互联网经济的参与方。在面临消费者更加理性自主、信息全面地通过网络选购保险时,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更加注重所经营产品的差别性,也更加注重迎合网络消费者的需求。这是专业网络保险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区别于传统保险经营和普通网络保险业务的优势所在。比如众安在线保险公司避开传统车险业务,业务范围集中在潜力较大,专业程度较高的各类责任险和保证保险的创新,如针对游戏道具、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的新险种。而且,目前国内专注于这些少量特殊险种的保险公司凤毛菱角,但其蕴含的价值和潜力很大。

二、网络保险专业化经营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建议

(一)保险风险与操作风险由于专业网络保险公司专注于开发出服务互联网创新型的保险产品,大多数产品都是业内首创。而这些保险产品没有任何现存的相关数据可以做完全的定价支撑,因此产品定价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定价不足的风险。且专业网络保险公司的业务交易都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服务于大量的互联网客户。由于必须对外网提供系统接口,存在着更高的数据安全风险。因此在产品开发时,保险公司要注重对互联网数据的应用,尽可能将更多的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在建立数据模型后,及时反馈并不断进行调整。同时,在新产品推出的初期,设置相对较短的保险期间来控制风险,并采用相对保守的定价策略,经过实验试点后,再逐步优化产品定价和推广。同时采用云计算模式的电子商务系统等应用系统,来备份数据及建立信息系统重大突发性事件紧急预案,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

(二)道德风险和网络欺诈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传统保险业务中就已存在的问题,但由于网络保险独特的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更优越的主导地位,使得网络保险面临着更大的消费者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且网络欺诈的形式也越发多样,呈现出团伙式高技术的诈骗方式。这就需要依靠更加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其道德风险成本,尽可能防范道德风险发生。并且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核保,将核保业务外包给医院或者其他保险公司,减少不良业务对公司利益的蚕食。

网络保险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网络安全风险概述

1.1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最大的特点便是自身的灵活性高、便利性强,其能够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传输以及网络服务等功能,网络安全主要包括无线网络安全和有线网络安全。从无线网络安全方面来看,无线网络安全主要是保证使用者进行网络通话以及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能否保证使用者的通话不被窃听以及文件传输的安全问题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无线网络在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之中有着相当严重的局限性,其在安全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直接关乎着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想要对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单纯的定量分析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本文更推荐将层次分析法和逼近思想法进行双重结合,进一步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分析到每一个定量和变量,进一步计算出当前无线网络的安全风险值。而对于有线网络,影响其安全风险的因素相对较少,但是依然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尽最大可能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1.2网络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系统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便是安全。在网络漏洞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对网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漏洞安全排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安全检测的各个方面均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借助这些各方面各个层次的安全目标最终汇集成为一个总的目标方案,而采取这种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分层形式主要是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评估的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每个环节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从而保证网络的合理安全运行。1.3风险评估指标在本论文的分析过程之中,主要对风险评估划分了三个系统化的指标,即网络层指标体系、网络传输风险指标体系以及物理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在各个指标体系之中,又分别包含了若干个指标要素,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而避免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最终达到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如何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结合了近几年一些学者在学术期刊和论文上的意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网络动态风险的特点以及难点问题,最终在确定风险指标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最终能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1网络风险分析

作为网络安全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风险分析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成败。对于网络风险进行分析,不单单要涉及指标性因素,还有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考虑在内,全面的彻底的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之中,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分手,最大程度的保证将内外部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对网络资产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并借此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2.2风险评估

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之中,可以说整个活动的核心便是风险评估了。网络风险的突发性以及并发性相对其他风险较高,这便进一步的体现了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风险诱导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运用逼近思想法进行全面的验证,从而不断的促进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网络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将工作思想放开,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最终完成整个风险评估工作。

2.3安全风险决策与监测

在进行安全风险决策的过程之中,对信息安全依法进行管理和监测是保证网络风险安全的前提。安全决策主要是根据系统实时所面对的具体状况所进行的风险方案决策,其具有临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借助安全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当前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从而最终保证风险评估得以平稳进行。而对于安全监测,网络风险评估的任何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安全检测的运行。网络的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在系统更新换代中,倘若由于一些新的风险要素导致整个网络的安全评估出现问题,那么之前的风险分析和决策对于后面的管理便已经毫无作用,这时候网络监测所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实时判断网络安全是否产生突发状况,倘若产生了突发状况,相关决策部门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策略调整。因此,网络监测在整个工作之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且完整的系统工程,其本质性质决定了风险评估的难度。在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有层次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确保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又要保证安全决策和安全检测的完整运行,与此同时,要保证所有的突发状况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和对付,最终确保整个网络安全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建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评估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李志伟.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3]孙文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管理软件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刘刚.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控制和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网络保险论文篇4

关键词: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对策

本文是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理论成果(课题编号:201401345)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6日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美国阳伦-H-利普斯、托马斯-R-马瑟查尔、简-H.林克合著的《电子银行》,美国玛丽-J-克洛宁所著《互联网上的银行与金融》这些著作对网络银行的业务特点、竞争优势、风险问题等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但对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及控制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mayrJ.Cornin.在《BankingandFinanceontheinternet》指出,加强网络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制度,从网络银行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上防范和消除网络银行风险。新加坡tanChweeHuat在出版的《FinancialmarketsandinstitutionsinSingapore》中指出,网络银行的风险具有开放性、易变性和流动性等特点,一定不能忽视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网络银行风险管理主要依靠国家中央银行的指导和各商业银行的通力合作。

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基本上采取宽松的监管原则,主要通过补充新的法律、法规,使原有的监管规则继续适应网络银行环境,并针对网络银行及其风险的特点,制定、颁布相应的立法建议和监管指南,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二)国内研究状况。网络银行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开始于2000年前后,但与其迅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尹龙是国内研究网络银行比较早的学者,他在论文《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督问题的研究》一文中,对网络银行的风险特点和监管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提出了完善网络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策略。张成虎在发表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银行监管的新领域》一文中,对银行技术风险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技术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国内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问题提出了对策。张军亮在论文《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监管体系建设》中通过分析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难点,提出了从三个层次建立风险监管体系。徐静在《关于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思考》中,指出网络银行在我国迅猛发展,但是网络银行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带来风险,监管部门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例如建立健全我国的网络银行监管制度,借鉴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经验,改变传统的银行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积极培养适应网络银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体而言,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理论还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状态,这与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

二、网络银行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技术风险。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密码、口令简单。网络上的许多风险的起源是使用了简单的、静态的口令。网络上的口令可以通过许多方法破译,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通过监视信道窃取口令和口令解密;二是系统本身漏洞。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一网的计算机客户端使用“跟踪路由”命令的话,就可以看见数据从客户机传送到服务器要经过许多不同的节点,这些节点最容易受到攻击;三是信息易窃取。大多数网络上的信息没有加密,或简单加密,以至于文件传输很容易被窃取。同时,网络防火墙的设置比较复杂,许多系统在设置过程中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从而被不法人员利用获得信息;四是监视系统。当客户使用文件传输协议或远程登录终端模拟协议连接远程账户时,他输入的口令是没有加密的。所以,通过监视携带口令和用户名的ip包可获取他们,并使用这些用户名和口令到系统。

(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来源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主要涉及网络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银行与其他银行和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商业银行职员对业务的漫不经心和客户的疏忽也有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操作风险,从而危及网络银行的总体安全。网络银行可能会因为客户欠缺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而面临相当高的操作风险。另外,商业银行职员和客户不能够充分理解网络银行采用的不断更新的软件,进行误操作也会给银行或客户自身带来操作风险。

(三)银行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指网络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为经营不善而使利润下降的风险。网络银行能否获利,主要取决于客户数量的多少。只有不断增长客户数量和提高客户信任度,才能确保网络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经营风险又可以分解为注意力分散风险和服务对接风险。注意力分散风险是指网站因为吸引不到足够的点击量,无法形成一定数量的固定浏览群体,从而使潜在的客户流失,造成银行收益下降的可能。服务对接风险是指网络银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在线支付服务,造成客户转移,使银行的营业额下降,最终导致收益损失的可能。

(四)行业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交易中没有遵守有关权利义务的规定。网络银行业务牵涉到商业法律,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财务披露制度、隐私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和货币发行制度等。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网络银行、网上支付的专门法律还没有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所以,利用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签订的经济合同中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也使得银行、司法机关在打击网上金融犯罪时难以采取主动措施。

三、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一套针对于网络银行监管的模式,现在用的监管体系都是沿用了传统银行的监管方式,因此出现了监管的手段跟不上网络银行发展的现象。网络银行业务相当大的一部分具有同质性,又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平台进行。这就与传统银行业务按照机构或者产品划分的监管方式有着很大不同。所以传统的银行监管模式很难适用于现阶段的网络银行。同时网络银行涉及到的监管机构相对较多,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协调机制。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监管职能、监管手段等方面各具特点,因此会出现相同的网络银行业务得出不同的监管结果。在进行传统银行业务与网络银行业务的融合过程中,较多的使用电子记录、电子凭证、电子数据等方式,从而不能准确预测资金的流动,不能够满足网络银行监管的要求。

(二)监管水平较低。由于网络银行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导致我国的网络银行监管部门职能设定不是很清晰,缺乏熟知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机网络和传统银行业务的监管经验的监管人员,所以导致监管专业水平较低,业务能力不强。监管机构和人员对于风险的预测、分析、控制的能力薄弱,所以较难适应新时期网络银行监管的要求。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银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以其独有的便捷性,给传统银行带来极大的冲击,同时在传统银行有效的相关法律运用到网络银行上就显得不是很适应。科学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包括金融理论、通讯理论、计算机理论、网络技术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共同作用才能使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有效进展。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有关于信息安全保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法律仍然不够,对于网络银行的业务规范相关法律几乎没有。2001年,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十几家银行共同建立了我国的金融认证中心,解决了网络银行认证方面的一部分问题,但是其影响力只限于签发相关的金融系统的证书,没有真正形成权威的认证体系。所以,目前出现了商业银行自己发放认证证书,并且参与虚拟交易的现象。银行的监管机构所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及行政法规仍不满足网络银行监管的需求。例如,2006年所颁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仍然没有关于技术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定。

(四)缺乏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市场准入是控制网络银行风险,维护交易安全的第一道关。把好准入关,就能够将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风险的网络银行排除在外。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网络银行的准入适用的仍是审批制。从我国当前网络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现有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的,施行严格的审批制是十分必要的,可有效的降低网络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风险。但是该规定所具有的时间性、程序复杂性与网络银行业务开展的多样性,变化性及迅捷性等特点是相互冲突的,导致传统银行从事网络银行业务条件过高,市场进入成本较高,不利于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和运行。

同时,网络银行处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同样也受到优胜劣汰规律的制约,一旦不符合市场要求和经营条件的,也应当适时退出。如何减少其在退出时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需要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制度。

四、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健全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够做好风险监管的工作。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需要制定科学的、规范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网络银行的各种业务,从而降低网络银行风险。我国在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承认以数据电讯的形式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与此同时,在2004年又出台了专门的《电子签名法》力争完善相关法律。但是现阶段,我国仍然缺乏对网络虚拟交易税法、信息安全相关立法、网络交易隐私权立法等多方面法律的制定。在国际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缺乏金融与司法的有效联系,从而不能够适应网络全球化的需求,对于跨国网络金融犯罪的国际条例仍然约束力不强,所以我国要力促健全国际与国内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力促实现网络银行的依法监管目标。

(二)加强网络银行监管机构建设。我国的网络银行风险专设机构的建设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央行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从传统的银行监管机构中抽调对计算机网络、银行业务、金融体系等技术理论过硬的人才建立一支监管能力强的网络银行监管队伍。并且对机构中的骨干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负责对网络银行风险预测与指导下属机构业务。与此同时各个地区需要设立相应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将我国的网络银行风险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监管。并且定期的组建网络银行的法律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依照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的发现问题,提供意见,并且将建议及时地提供给中央银行,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制度改革。由此可见加强监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是此环节的重点。

(三)创新监管思路,提高监管部门业务水平。网络银行业务引领了我国的银行业走向网络化的道路,现阶段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所以在进行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够阻碍网络银行的正常发展。在预测以及控制风险的过程中要保护网络银行的竞争、不断地创新监管思路。提倡强化主管部门对网络银行的业务监管,简化网络银行创新业务以及审批业务的冗繁程序,彻底的简化网络银行业务的审批方式。

(四)加强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监管。加强市场准入方面的监管。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通常是对在现有组织框架下开展网络银行的不需要审批,由其自行发展;而对设立独立的开展存贷款业务的网络银行法人,则需要审批。英国监管当局认为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不宜从事网络银行业务。对于我国而言,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初期,基于对其业务未知风险的防范,审批制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能将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风险的银行排除在外。我国可以进一步在总体上确立审批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灵活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适当放宽市场准入主体条件,对进入网络银行业的主体予以有条件的开放;逐步放宽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允许网络银行兼营证券、保险的业务,逐步实现银行功能的全面化;适当简化审批程序。长远看来,审批制会加大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成本,因此应当尽可能的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进入成本,以避免影响网络银行的业务创新和技术进步,降低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市场退出方面的监管。当前欧美国家对网络银行的退出处理非常谨慎,一般要求网络银行制订可靠的信息备漏案、参加储蓄保险计划。网络银行退出时以市场兼并作为主要的措施。网络银行的退出不仅关系到银行的有形资产处置,还涉及到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比如客户交易信息、消费信息、个人理财方式等数据的处置。因此,对网络银行的退出设计应当谨慎,作出妥当的安排。对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包含以下四点:一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网络银行均参加储蓄保险,以抵制市场风险;二是制定可靠的信息备份方案,减少信息数据处置不当带来的损失;三是确立网络银行审慎退出的监管原则,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四是以市场的办法解决网络银行的退出,提倡选择企业并购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影响[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网络保险论文篇5

1.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2.用户参与对信息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多重中介方法

3.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架与构建流程

4.论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之启示

6.制度压力、信息安全合法化与组织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7.“棱镜”折射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及其战略思考

8.再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9.“云计算”时代的法律意义及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10.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

11.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与web数据挖掘技术的整合研究

1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13.处罚对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影响研究——威慑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整合视角

14.论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

15.国民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6.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保障策略研究

17.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

18.信息安全学科体系结构研究

19.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0.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演进与启示

21.美国政府采购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22.“5432战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3.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信息安全的强化与冲击分析

2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25.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

26.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工作现状与特点分析

27.国家信息安全协同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28.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29.构建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必要性研究

30.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研究进展

31.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管理评估体系研究

32.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

33.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空间、战略、权利、能力——第五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会议综述

34.三网融合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35.云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分析

3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37.浅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38.云计算时代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思考

39.“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40.故障树分析法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4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分析方法浅谈

42.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43.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研究述评

44.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立体防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45.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机遇和挑战

46.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47.基于管理因素的企业信息安全事故分析

48.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立法

49.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0.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的国际规则制定 

51.国外依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措施比较与启示

52.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53.云计算信息安全分析与实践

54.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

55.欧盟信息安全法律框架之解读

56.组织信息安全文化的角色与建构研究

5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的重构

58.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

59.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运作机制和策略分析

60.信息安全人因风险研究进展综述

61.信息安全:意义、挑战与策略

62.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新趋势

63.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64.信息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

65.企业群体间信息安全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66.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及其对电力系统生存性的影响

67.中文版信息安全自我效能量表的修订与校验

68.智慧城市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分析及立法建议

69.基于决策树的智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70.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

71.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72.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73.国内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脉络初探——基于1980-2010年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74.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探析

75.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76.试论信息安全与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77.ieC62443工控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标准综述

78.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综述及其对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借鉴意义

79.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80.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分析与形成

81.车联网环境下车载电控系统信息安全综述

82.组织控制与信息安全制度遵守:面子倾向的调节效应

83.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84.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立法探讨

85.神经网络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研究

8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对比研究

87.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综述

88.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综述

89.信息安全产业与信息安全经济分析

90.信息安全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91.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架构及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92.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研究

93.电力信息安全的监控与分析

94.从复杂网络视角评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若干展望

95.情报素养:信息安全理论的核心要素

96.信息安全的发展综述研究

97.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立法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98.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思考

网络保险论文篇6

(一)发展网络保险是顺应世界保险业发展潮流的需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子商务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极为迅速。据统计,美国网上保险费早在1997年就高达3.9亿美元,而2001年,约有11亿美元的保险费是通过网络保险获得。2005年,英国约有20%的保险将在互联网上销售。日本已出现首家完全通过互联网推销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及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的法国安盛集团,早在1996年就试行了网上直销。目前,这个集团约有8%的新单业务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的。可以说,网络保险正以其完备的信息,简便的购买方式和快捷的速度成为保险销售的发展方向。我国如不顺应世界保险业的这一发展潮流,在网络保险方面必将面临国外保险公司的强烈挑战。

(二)发展网络保险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加入wto后,外国保险公司必然会抢占我国保险市场,造成我国保险业务流失,市场份额下降。为了避免外资保险公司过多地挤占我国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公司应马上进行策略投资和系统投资,实行交互式的顾客投保服务,有效运用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开发多种附加服务,扩大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树立名牌形象,同时注意保证网站安全,保护顾客资料数据,做好与外资保险公司抗衡的准备。

(三)发展网络保险是完善我国保险推销体系的需要

多年来,我国一直以保险人作为保险推销体系的主体重点发展,在寿险推销方面形成了以寿险营销员为主体的寿险营销体系。实践证明,这种营销机制对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因缺乏与保险公司的直接交流,就会导致营销人员为急于获取保单而一味夸大投保的益处,隐瞒不足之处,给保险公司带来极大的道德风险,为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而且,保险营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又给保险公司带来极大的业务风险。此外,现有营销机制还存在效率低下的弊端。据调查,为整理繁多的客户信息,保险销售员经常雇佣私人秘书,但即便如此,还是常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影响保险公司的信誉。发展网络保险,则可以以快速方便的信息传递、周到细致的客户服务,为公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保险购买渠道,弥补现有销售渠道的缺点。

(四)发展网络保险是提高保险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的需要

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保险业持续、快速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宝”。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对保险企业管理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导致保险企业管理跨度加大,基层公司与决策层的联系更加紧密,中间管理层的作用逐步减弱,决策指挥链尽可能缩短,有利于克服层次重叠、冗员多、运转慢、决策效率低下等弊端。其次,内部文档、数据处理电子化,使文件发送、存储查询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第三,利用网络方便、迅速、全面地收集各种资料,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和各区域人员保持联系,共同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第四,利用网络,保险公司可以在培训员工、公司内部信息,与保险中介人、商业伙伴、保险监管机构进行联络等诸多方面节省大量的费用和时间。第五,在偿付能力方面,国家可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对保险企业的有效监管,保险企业也可以保持对自身偿付能力的管理。因此,发展网络保险,不仅可以实现保险营销方式的创新,也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我国保险网站大致分为三大类:(1)保险公司自建网站,主要推销自家险种,如平安的pal8、泰康在线等;(2)独立保险网站,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但也提供保险服务,如易保、orisk等;(3)就是中国保险网一类的保险信息网站,往往被视为业内人士的BBS.

尽管如此,网络保险在我国还只能算新生事物。(1)多数保险公司对网络保险的认识是处于试用阶段,真正开展网络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较少。虽说我国的保险网站早在1997年就出现,但其主要功能一直局限于保险咨询、险种浏览、投保意向、网上投诉报案、调查市场需求、管理客户资料和设计保险方案等。(2)网络保险业务内容单一,缺乏线上互动。在网络销售方面,还处于最初的静态信息给予阶段,很少有保险公司进行网络直销。在客户服务方面,也仅仅处于服务信息提供阶段。(3)网络保险客户较少。相当一些人因收入水平低而无条件上网,直接影响网络保险需求。(4)网络保险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网络系统是网络保险的依托,任何有关网络系统不安全的因素都可能造成信息资料的失真和丢失,影响网络的安全运行。此外,在缺乏丰富的保户资料而保险公司与保户又不是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网络保险很容易带来道德风险。

我国网络保险发展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要因为:

(一)网络保险进入实务操作所需具备的物质条件还不成熟

网上保险的简单销售流程是:客户在网上填写投保单,通过网络传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实时或延时核保后,以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向客户确认,客户正式签名后,合同成立;客户通过电子银行转账或信用卡支付,保单正式生效。从以上流程中发现,我们至少有三方面的不成熟:(1)在线核保。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有较为详细的核保标准和核保要求,包括核保标的金额、核保标的范围和核保险种等有关内容。对风险较大、技术含量较高、保险金额较大的标的要求做到现场查勘,而这些都是在线核保所不具备的;(2)电子签名。由于我国还没有电子签名的相关立法,通过数字签名在线签订的保险公司并不具有法律效力。(3)网上支付。由于信用卡使用不普及,且只有牡丹卡、龙卡、长城卡等少数几种卡可以选择,所以网上支付也是保险上网的瓶颈之一。

(二)现有的网民结构和互联网的被动性不利于发展网络保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截至2000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2250万名网民中,18岁以下的占到14.93%(2001年为15.3%),18到24岁的占到41.18%(2001年为36.2%),25到30岁的占到18.84%(2001年为16.3%)。从网民的个人月收入情况看,1500元以下的占到网民人数的一半以上,个人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仅占网民人数的6.87%.网络保险的客户是在线网民,而国内目前的互联网用户结构显然不利于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此外,人们通常认为保险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客户主动购买的。也就是说,保单的销售是出于保险营销人员的动机而不是客户的动机。而互联网通常是一种被动的销售媒介,保险公司主要依赖它开发潜在客户群。

(三)保险产品供给不足是发展网络保险的主要制约因素

评估、确定、付款都不麻烦,只要将保单e化,就完全可以在线上操作的险种是网络保险的适宜险种。目前,国内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除了旅游险、定期寿险、机动车保险这类金额小、手续简单、要求及时、需求量大少数险种外,适合网络保险的产品还不多,不能满足网络保险的发展需求。另外,保险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当前网络保险发展的突出瓶颈。据调查,投保人希望自己的熟人、朋友详尽解答疑难问题。而就算网络无所不能,也不能切实解决消费者遇到的这一难题。

(四)信息风险如何评估是保险业在线服务发展的瓶颈

如实告知是现行保险法对保险人规定的法定义务。在实践中,这一义务通常是由保险人通过详尽回答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咨询这一方式来履行的。但在网上进行的交易将使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沟通受到相当限制。而如果保险人未能全面履行告知义务,根据现行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在出现因对保险合同的条款解释产生纠纷时,保险人就有可能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另外,由于我国在保险标的评估、保险事故的认定等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防范网上交易中的恶意索赔和欺诈,更是我国保险人应该研究的新课题。

(五)我国互联网业务配套法律法规尚待进一步健全

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首次涉及了电子文件定义和相关内容。但若干实务环节仍有待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的规范、定义和解释。例如如何认定电子保险合同的效力、如何将电子保险合同作为证据进行保全、如何确定电子保险合同的地域管辖等。可以说,互联网立法滞后,是保险网站业务拓展的重大障碍。

三、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对策

(一)着眼未来,制定保险网络营销管理规划

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据的先进的保险网络营销技术,必将成为保险公司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各保险机构可根据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状况,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组织人员,拿出资金,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保险网络营销管理规划,进行网络保险客户的调查与跟踪,以确定市场定位并进行方案设计。要推进以客户为导向的网络保险战略,推行对客户的高附加值个性化的保险服务,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客户。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加强网络保险所需的网络化建设

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提高保险公司网络化水平。对于发展网络保险所需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防火墙、抗通信业务技术和数字签名等关键技术,要组织力量艰苦攻关,以满足网络保险的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财税政策的扶持。国家网络技术支持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及各保险公司要通力合作,确保网络保险的交易安全和无故障运行。另外,在网站布局上,要建立网络保险“一条街”,设置可供网民比较的险种“柜台”,以产生网络保险的“共生效应”。否则,将很难进行保险产品的比较选择,不能达到网络保险的预期目的。

(三)加强立法工作,为网络保险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完善的法律是网络保险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满足网络保险的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法规,为网络保险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保险行业协会也要制定网络保险管理办法,解决网上安全支付、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等有关技术难题。

(四)开发人才资源,做好网络保险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网络保险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网络技术,又要精通保险理论与实务。既要熟悉网络操作也要胜任网络安全管理。因此,为满足网络保险的人才需求,各有关大专院校要调整课程结构,加强网络保险人才的培养。保险公司也要加强员工网络技术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跟上网络保险的发展步伐,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潘文。网络保险——未来中国保险业不可忽视的发展空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3):73~75.

[2]王辉。发展网络保险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新商机[J].龙岩师专学报,2001,(2):19~20.

[3]张金林。网络保险:机遇、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1,(9):69~73.

网络保险论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保障;风险;保险

中图分类号:F832.4;F713.3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1

一、互联网媒介的主要风险隐患

互联网是由众多的网络和计算机通过电话线、光纤、电缆等技术手段互联而成的超大型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业务和日常经营活动也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实现的。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开放性。所以互联网客观存在着网络基础设施故障、软件漏洞、链路中断等系统风险,甚至还不排除网络恶意攻击引起整个网络瘫痪的可能性。因此,互联网特有的系统风险也作用于互联网的各个企业。具体来说,一是目前许多金融机构采用UniX系统主机终端模式,而UniX系统未提供主机与终端之间的通讯加密,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其源代码已经公开,因而存在安全漏洞。二是tCp/ip协议安全性差。三是防火墙安全性不高。虽然互联网企业都已采取了相关的安全措施,但互联网系统风险一旦发生,如出现了设备故障、软件漏洞、黑客攻击等问题,则可能导致企业的产品不能正常使用,如一段时间内不能访问企业的网站等情况,从而给企业的声誉以及正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四是广域网络整体硬件稳定性及安全性不高,如出现广域网络故障,则会造成大面积的网络灾难。

二、互联网经济的主要风险事件

互联网保障保险目前还是市场空白,但是目前互联网的风险隐患成为制约互联网企业营业利润的重要风险,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网络是企业的战略性业务资源,负责承载日常消息和关键任务数据,实现用户与业务流程之间的通信。对公司内部的许多用户来说,网络都是像水电一样无法看到的耗用型共用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或中断,瞬间便会凸显出来。网络故障会对公司形象及客户产生严重影响。员工无法接入电子邮件、电话或关键业务应用,业务流程无法更新,客户可能到别处去查找信息或者投入其他供应商的怀抱。据infoneticsResearch早期开展的调查统计,网络故障每年使大型企业损失3.6%的年收入。但互联网风险复杂多变,风险来源、风险类型多样,风险来源方面企业本身、网络运营商、第三者、黑客均有可能成为风险来源,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设备故障、黑客攻击、程序错误等均属风险类型,进而酿成互联网事故。

自然灾害方面,2009年8月12日,中国联通消息称,受“莫拉克”台风影响,FnaL/RnaL海缆从香港至台湾方向发生中断,但因为保护路由未中断,所以对通信没有影响。17日14时20分左右,该海缆的保护路由在韩国釜山附近的一段受到损害,造成中国通往北美、欧洲等方向的国际通信服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网络运行情况、司法环境良好的欧洲为例,2012年10月11日,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eniSa)报告称,11个欧盟成员国在2011年就本国的通讯网络和服务上报了51次严重中断事故。报告指出,60%的事故影响到了蜂窝网络或移动互联网,其余事故则波及到固定电话、因特网、短信和邮件等服务。

运营商风险方面,2009年6月25日17时46分,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互联网路由器集群中的两台路由器出现运行异常,50%的出省网络受到影响,导致广东电信用户访问省外互联网不畅,故障还导致腾讯公司的部分互联网服务受到影响。2014年1月21日下午3点10分左右,国内通用顶级域的根服务器忽然出现异常,导致众多知名网站出现DnS解析故障,用户无法正常访问。虽然国内访问根服务器很快恢复,但由于DnS缓存问题,部分地区用户“断网”现象仍持续了数个小时,至少有2/3的国内网站受到影响。微博调查显示,“1・21全国DnS大劫难”影响空前。事故发生期间,超过85%的用户遭遇了DnS故障,引发网速变慢和打不开网站的情况。

服务器风险方面,2011年4月22日,用于数以千计企业客户网页和存储数据的互联网计算服务(webServices),当日上午在全美大面积宕机。亚马逊称,其位于弗吉尼亚州北部的webServices服务器从上午5点开始死机,影响了部分美国客户。

三、互联网保障保险设计原理及说明

互联网已成为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网络一旦出现故障,则将直接影响其正常营业,造成维持费用增加或营业利润减少。为充分保证被保险人利益,确保企业营业利润和经营成本不随事故发生而减少,互联网保障保险基于被保险人与网络直接相关的经营毛利润,对网络事故发生时造成的网络相关营业利润减少和维持费用增加进行全方位的保险保障。

当前互联网事故主要集中为三个方面,网络线路故障、硬件设备故障和网络攻击。互联网保障保险的保险责任主要分为两部分,网络线路部分和网络设备部分。网络线路部分主要承保因网络物理性故障造成的营业利润损失,明确了保险责任,有效规避了网络故障、网络攻击这一性质难判断、损失难估计的风险因素;网络设备部分依据网络设备机器损坏保险的保险责任为依据,针对约定网络设备意外事故或操作故障造成的网络故障进行风险保障。

四、结论

现阶段中国互联网整体结构已全面搭建,运行管理日渐成熟,但互联网运营风险还时有发生,这正是互联网保障保险产生的重要依据。相对于其他互联网产品,线下产品线上销售,承保网上支付、退换货等无形风险,对于互联网本身的运营风险仍缺乏相对应的保险保障,互联网保障保险隶属于传统财产保险范畴,正是现阶段各互联网企业的风险需求,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保障保险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潮流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全国保险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险术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007.

[3]孙蓉.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保险论文篇8

    居民为了预防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需要进行预防性储蓄,如果同时存在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将进一步增强①(迪顿,2003)。现有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显著存在流动性约束与预防性储蓄动机(万广华、史清华、汤树梅,2003;杭斌、申春兰,2005;GilesandYoo,2007;易行健、王俊海、易君健,2008),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显著存在为加速发展正规金融及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但是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尚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家庭的社会网络②能够提供互惠的帮助,社会关系越多的家庭在遭受冲击时往往越容易寻求并获得帮助(王铭铭,1997),以应对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社会网络在消费保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以及创办自营工商业等方面的作用部分得到了证实(RosenzweigandBinswanger,1993;FafchampsandLund,2003;Dehejia、DeLeireandLutter,2007;张爽、陆铭、章元,2007;马小勇、白永秀,2009;章元、陆铭,2009;马光荣、杨恩艳,2011)。但是到目前为止尚少有文献研究社会网络对居民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将就家庭社会网络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储蓄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同时检验社会网络对储蓄率的作用与家庭收入水平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家庭社会网络的保障功能是否会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正规金融的发展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显著减弱。

    本文其他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理论假说;第三部分是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与稳健性分析;第五部分是扩展讨论;第六部分是结论、政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假说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文献回顾

    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之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由于理论上良好的逻辑一致性、易处理性、可检验性及可拓展性(BrowningandCarossley,2001),成为研究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主要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效用最大化原则出发揭示了消费者在生命周期内平滑其消费的动机。但是大量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理论框架并不像先前认为的那样具有普遍性,因此后来的研究从多个方面对标准模型进行了扩展与实证检验。迪顿(2003)认为预防性储蓄与流动性约束这两个专题成为超越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核心主题,其中预防性储蓄理论强调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冲击而进行的额外储蓄;而流动性约束则强调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与消费的赊借能力对消费者在生命周期内实现平滑消费的约束(Halletal.,1982;Hayashi,1985;Zeldes,1989)。后来Deaton(1991)与Carroll等(1992)结合预防性储蓄与流动性约束假说,提出了储蓄的缓冲存货模型,并且认为如果同时存在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将进一步增强。

    对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人们,特别是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村民,其收入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疾病、自然灾害的影响,存在极大的风险,从而需要通过正式的保险市场或一系列非正式的转移支付实现社区之内的风险统筹(Risk-pooling),或者通过储蓄和信贷市场来作为完全风险统筹的替代物实现跨时消费平滑(巴德汉、尤迪,2002)。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商业保险市场即便存在,也很不完善,因此农户往往采用基于社会网络的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Scott(1976)讨论了传统社会中农户以礼金互赠、共享耕牛、一起吃饭、相互帮工等形式来互惠互助以降低个人风险,并实现了一个“道德经济体”(moraleconomy)。townsend(1995)综述了农村居民消费保险的有关文献,提出了进行消费保险的几条途径:储存粮食、细碎化土地、变卖资产、家庭与朋友提供的隐含保险、向金融机构借贷。Deaton(1992)利用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模型检验了科特迪瓦的村庄和种族内部是否存在风险分担,结论表明在村庄内部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分担的证据,但是在种族集团内部发现了较强的证据来证明风险分担的存在。另外,Coate和Ravallian(1993)研究结果表明越是在贫困的地区,正规保险机制越是缺失,而农户间相互保险越是活跃。Fafchamps和Lund(2003)利用详细的礼品赠送、借贷与资产出售数据检验了菲律宾农村居民之间的风险分担网络,结论表明农村居民面对收入或支出冲击时会出现礼品往来以及非正规借贷,但是较少发生牲畜与粮食出售,并且这种互助保险主要通过亲戚和朋友网络发生作用,而在整个村庄层面发生较少。Yang和Choi(2007)利用菲律宾的家庭数据检验了国外汇款是否对接受国外汇款的家庭具有保障作用,结论表明在居民家庭受到外生冲击时,所接收的国外汇款显著增加,即国外汇款的保障功能非常明显,国外的亲友网络分担了风险。Dehejia、DeLeire和Lutter(2007)分别利用美国消费者支出调查数据(CeX)以及全国家庭与住户调查数据(nS—FH)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宗教组织具有显著的消费保险与快乐保险的功效。

    而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与借贷能力的限制使得农村居民常常面临流动性约束,即使是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高水平发达国家,其微观数据也表明消费者常常受到流动性约束(Hayashi,1985b)。Carroll与Kimhall(2001)通过求解数值解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流动性约束将显著增强预防性储蓄动机,尤其是对资产较少的居民。Rosenzweig与Binswanger(1993)使用不同的经济计量方法对印度的农村家庭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较贫困的家庭受到的流动性约束较多。Lee(2005)在Dynan(1993)的模型框架下引入外生的流动性约束以区分不确定性,证实存在流动性约束的巴基斯坦农村家庭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会进一步增加。tsai(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便受到政府管制,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遭受收入冲击或预期收支不确定时,通过家庭社会网络获得非正规信贷的能力对居民家庭缓解流动性约束、降低预防性储蓄、进而实现消费平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我国农户储蓄行为与社会网络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户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与流动性约束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Yoo与Giles(2002)运用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RCRe)1986~1991年4个省44个村近3400个农村家庭数据对从事农业的家庭在进行消费和储蓄决策中是否存在预防性动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家庭的消费与储蓄决定背后存在预防性动机。万广华等(2003)采用5个省市1995~2000年的大样本农户家庭调查资料,发现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工业化等对农户储蓄率的上升贡献相当大。Giles与Yoo(2007)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低于贫困线的农村居民而言,有15%的储蓄归因于预防性动机。易行健等(2008)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Gmm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时序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杭斌(2009)在缓冲储备储蓄理论中引入了消费习惯因素,并利用1992~2005年中国25个省份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影响中国农户消费行为的重要解释变量。甘犁、徐立新与姚洋(2007)认为考虑到正规金融在信息方面的局限性和严格的抵押要求,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缓解农村居民流动性约束方面的作用孰大孰小是不确定的。金烨和李宏彬(2008)指出非正规金融的灵活担保机制和贷款用途差异,使得收入较低的家庭更多地选择非正规金融融资。

    关于我国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在消费保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以及创办自营工商业等方面的作用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实证检验,张爽等(2007)利用樊纲和王小鲁(2004)所构造的中国市场化指数③与社会资本变量做交叉放入模型中,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对于减少农村贫困的作用总体上是减少的。马小勇与白永秀(2009)对来自陕西11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在正规风险应对机制缺失的背景下,中国农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社会网络④进行风险分担,而且亲友网络越广泛、亲友相处状况越好及亲友中富裕者越多,在遭遇收入风险时农户越能实现消费平滑;并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推进,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的作用可能会下降;伴随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跨期消费平滑机制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正规金融的发展很可能会减弱非正规金融在信贷上的作用。杨汝岱、陈斌开与朱诗娥(2011)使用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两步法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对于家庭能否获得私人借贷以及获得私人借贷的数量都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基于社会网络的私人借贷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弱。马光荣、杨恩艳(2011)利用中国的农村调查数据,发现拥有更多社会网络的农民,会有更多的民间借贷渠道,从而更有可能创办自营工商业,并且在正规金融越不发达的地方,民间借贷对农民创办自营工商业所发挥的作用越大。

    总之,社会网络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一方面,通过礼品馈赠及收入转移等形式实现当期横截面上的风险统筹,降低居民收支不确定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社会网络增加网络内部的借贷供给,实现跨期借贷,缓解流动性约束,这两方面均能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降低居民家庭储蓄率。根据上面的综述与分析,本文提出以下3个假说进行实证检验:(1)社会网络将显著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降低家庭储蓄率;(2)社会网络对储蓄率的作用将在较低收入家庭中更为显著;(3)随着经济转型、居民收入增加、正规金融的发展以及市场化的推进,社会网络对家庭储蓄率的作用将逐步减弱。

    在下面的实证检验部分,我们将对上述3个假说进行验证。与以往文献相比较,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以往文献要么强调社会网络的风险统筹机制及其应对外生冲击实现平滑消费的作用,要么强调社会网络通过跨期借贷减缓贫困的作用效果,而本文将居民家庭储蓄率置于中心位置,结合社会网络应对收支不确定冲击和缓解流动性约束的作用机理,深入探讨社会网络对居民储蓄率的作用;第二,通过分样本回归,考察在较低收入阶层中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的作用是否更大,并且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考察在不同的储蓄率条件分布上,社会网络对储蓄率作用的大小;第三,通过利用社会网络与家庭收入、正规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的交叉项,深入探讨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行为的作用是否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减弱?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09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样本涉及东北部的黑龙江省、中部的湖南省及西部的云南省这3个比较有代表性省份的9个县81个村庄1951个农户家庭。其中问卷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情况、人口、收入与消费、民间借贷和金融环境等信息。

    本文使用的调查数据详细记载了农户的借贷情况,样本中的农户主要以非正规金融⑤的融资方式为主。在所有被调查的1951个家庭中,有借贷行为的家庭为958个,其中选择非正规金融的家庭远远超过选择正规金融的家庭。从选择非正规金融的家庭情况来看,其家庭人均收入显著低于选择正规金融家庭的人均收入,但送出的礼金额却显著高于选择正规金融的家庭,同时能够借钱给自己的亲友则比选择正规金融的家庭多⑥。可见,在被调查的我国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相对正规金融而言更为普遍且规模更大,是大多数农户进行借贷时的首选。当家庭的社会网络越广,社会网络的支持能力也就越强,农户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借贷来缓解流动性约束,减少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同时我国农村居民还通过礼金的互赠来实现横截面上的风险分担,进而减缓收支不确定性的冲击,有效减少预防性储蓄需求。

    由于“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方式,具有减轻调查户负担和提高调查户配合程度等优点,但同样存在调查户回忆性误差较大等缺点。因此,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清理,将其按人均收入分为5个阶层,计算出家庭人均的伙食消费占纯收入的比重及储蓄率,并且通过与《中国统计年鉴2009》按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的伙食消费占纯收入的比重及储蓄率这两个加总数据进行比较,剔除了原始数据中伙食消费占纯收入比重异常及储蓄率异常的样本及相关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得到用于实证分析的样本容量为937个⑦。

    我们参照Loayza等(2000)与万广华等(2003)的方法,本文将农户储蓄率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建模,自变量的选择按照理论的关联性和数据可用性原则,拟建立如下计量模型来考察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的决定因素:

    

    其中农户储蓄率saving_rate是被解释变量⑧,lnincome是农户收入的对数,文中主要关注的解释变量是家庭社会网络,我们借鉴杨汝岱等(2011)和马光荣、杨恩艳(2011)的方法将家庭送出礼金数额giftout的对数作为社会网络snw的替代变量。因为与亲友及其他社会网络之间的互动直接体现在礼金的收支上,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礼金收入具有数额较大、收受礼金家庭占比较小的特征;而礼金的支出则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家庭赠送给亲友的礼品或金钱可以被看做是对于家庭社会网络的投资和维持,而且很好地体现了马小勇等(2009)提出的关于社会网络的3个特点:亲友网络的规模、亲友网络的紧密程度及亲友网络的支持能力。根据假说1我们预期社会网络变量的符号为负,即发达的社会网络会降低农户储蓄率。

    其他的控制变量X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户主特征变量与家庭特征变量。户主特征变量包括户主是否是党员或村干部的虚拟变量、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的年龄以及年龄的平方项⑨;家庭特征变量包括家庭财富变量与家庭人口特征变量,其中用家庭拥有的土地量作为家庭财富的替代变量,而家庭人口特征用家庭人口总数、少儿抚养人口以及老年抚养人口占家庭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其中将少年抚养人口分为0~15岁和16~22岁两个阶段⑩,老年抚养人口与宏观定义一致,设定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第二,正规金融环境变量。由于正规金融借贷将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进而降低居民储蓄,这里我们需要对正规金融环境进行控制。正规金融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村庄两个层面:村庄层面是指村庄所在乡镇上的正规金融机构的数量,家庭层面是指住所与最近的金融机构之间的距离。第三,社会保障体制变量。因为社会保障能够为遭遇外部冲击的农户提供风险统筹,降低居民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控制,预期社会保障将降低农村居民储蓄率。农户的社会保障体制变量主要包括家庭是否购买了养老保险、农业保险以及户主是否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其他医疗保险的虚拟变量。另外,我们还控制了省级区域虚拟变量。相关变量的定义与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

    

    四、实证检验

    (一)基本回归

    本部分就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进行基本的回归分析。为了详细地检验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并验证其稳健性,我们在回归方程(1)中仅控制收入对数,在回归方程(2)中加入社会网络变量,在回归方程(3)中加入家庭和户主特征变量,在回归方程(4)中继续加入正规金融环境变量,在回归方程(5)中再进一步加入社会保障体制变量,另外,所有模型均控制了省级区域虚拟变量。从回归方程(1)~(5)的回归结果来看,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均显著为负。逐步加入其他因素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定,这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负效应稳定存在。另外,我们设定回归方程(5)为基准回归。

    从回归方程(1)~(5)的其他回归结果还可以看出:收入对数前的系数显著为正,收入越多储蓄率越高;户主是共产党员或村干部时,储蓄率会增加,但并不显著;户主教育程度达到高中后,会降低农户储蓄率。15岁以下人口占比增加会增加农村居民储蓄率,但不显著,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九年义务教育对学杂费的减免减轻了农村居民教育支出负担。而当15~22岁人口占比增加时,储蓄率显著降低,这可能与高中、高职及高等教育支出负担较重有关,而老年人口越多,家庭储蓄率越高,但不显著,并且与经典理论不符,但与Chamon等(2010)及wei和Zhang(2011)等对我国的研究结果一致。户主年龄及年龄平方对储蓄率影响分别为正和负,但均不显著,这一结果与高梦滔(2010)结果一致。家庭人员越多储蓄率越高;与收入一样,财富的替代变量土地越多储蓄率越高。在正规金融环境方面,距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为正,并不显著,而村庄所在乡镇的金融机构越多家庭储蓄率越低且显著,这些都表明家庭正规金融环境越好,则越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家庭参与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农业保险及户主参与医疗保险均会降低居民储蓄率,但并不显著。

    (二)稳健性检验

    家庭社会网络的变量很多,为防止家庭社会网络变量只使用礼金支出额而可能存在测量误差,或礼金支出负担直接导致家庭储蓄率的降低,最终导致实证检验结果不稳健,我们在这里分别选取礼品收支总额对数snw1、礼品支出与收入之比snw2、可以借钱给自己的亲友数的对数snw3、可以借钱给自己的亲友中办企业、做小生意或有正式工作的人数对数snw4分别作为社会网络的替代变量,以进一步考察结论的稳健性。另外,之前模型只对省级区域虚拟变量进行控制,我们进一步对村级虚拟变量进行控制,观察这一改变后的结果是否与基准回归有所差异。

    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回归方程(1)~(4)是分别加入4种不同社会网络替代变量的结果,回归方程(5)控制了村级虚拟变量。结果表明所有回归方程中社会网络的替代变量前系数均为负,除回归方程(3)外,其余回归方程这一系数均显著,剩余解释变量或控制变量的系数与基准回归基本一致。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们对假说1的检验结果比较稳健。

    

    

    

    五、扩展讨论与检验

    (一)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是否在较低收入家庭更有效?

    依据前文分析,社会网络对储蓄率的作用可能在较低收入家庭更显著。为此,本部分首先依据家庭人均收入的大小,等量地将所有样本划分为较低收入家庭和较高收入家庭两个阶层,然后分别对两个不同收入阶层样本进行回归,以考察两个不同收入阶层其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作用差异。回归结果如表4方程(1)与方程(2)所示,其中方程(1)是针对较低收入家庭进行回归的实证结果,方程(2)针对较低收入家庭进行回归的实证结果。结果显示方程(1)中社会网络变量的系数为-0.021,并且显著;方程(2)中该系数为0.004,且不显著。因此,相对较高收入家庭而言,社会网络对较低收入农户储蓄率的影响显著有效。

    另外,我们也运用了分位数回归,以考察在不同的储蓄率条件分布上,社会网络对储蓄率作用的大小。回归结果如表4方程(3)~(6)所示,其中方程(3)~(6)分别表示储蓄率分布在20%、40%、60%、80%处的结果,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储蓄率条件分布的左端影响大于右端影响,存在组群效应,系数只在20%与40%的分位数处显著,且在20%处社会网络的影响最大也最显著。也就是说,社会网络对储蓄率越低的家庭影响越大,且非常显著。这一方面说明储蓄率较高的农村家庭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收支风险及流动性冲击,因此对社会网络的依赖并不强;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储蓄率越低的家庭往往收入也越低(易行健、张波,2011),这也间接表明社会网络在收入越低的家庭中对储蓄率的作用越大且越显著。

    以上结果验证了假说2的内容,即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作用在较低收入家庭更为显著。

    (二)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作用是否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减弱?

    社会网络对较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作用较小,且并不显著。而随着经济发展,家庭收入上升,社会网络对家庭储蓄率的显著负效应是否也会相应减弱呢?如表5回归方程(1)所示,我们在基准回归中加入收入和社会网络的交叉项,结果表明收入与社会网络交叉项显著为正,即随着收入上升,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负效应会逐步下降,正效应逐步上升,当lnincome=11左右时,即家庭纯收入在6万元左右时,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的负效应会消失。

    伴随着经济发展,正规金融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为了探讨正规金融是否对基于社会网络的非正规金融有挤出效应,在表5回归方程(2)和方程(3)中,我们将分别添加住所距最近正规金融机构的距离与社会网络的交叉项以及村所在乡镇的金融机构个数与社会网络的交叉项,结果表明交叉项的符号分别为负和正,但不显著。这表明家庭离正规金融距离越近,村所在乡镇的金融机构个数越多,即正规金融对农村地区的进一步覆盖,会降低社会网络对储蓄率的负效应。

    

    另外,张爽、陆铭等(2007)认为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社会网络对减少贫困的作用会减弱。那么伴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场化的深入,社会网络对居民家庭储蓄率的作用是否会下降?樊纲等(2004)构造了中国的市场化指数,但只计算出省级数据,很难应用于微观数据中。实际上,从家庭视角而言,每个家庭参与市场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亚当·斯密认为专业化分工反映了市场化程度,而专业化分工会使得农村居民更依赖市场而非自给自足,因此本文利用“1-自产伙食/总伙食费”来表示家庭参与市场的程度,我们同时将市场化及市场化与社会网络的交叉项放入模型中。结果如表5回归方程(4)所示,市场化本身对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影响,表明市场化能够显著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而市场化与社会网络的交叉对储蓄率的影响虽然不显著,但为正,这表明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社会网络降低居民家庭储蓄率的作用会减弱。

    以上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环境的改善及市场化的推进将导致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的负效应减弱,假说3得到验证。

    六、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使用中国农村的家庭调查数据,就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行为的影响做了较为规范的实证检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家庭社会网络确实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储蓄率,并且在依次增加控制变量以及考虑测量性偏误后,结果依然保持稳健;(2)通过对高低收入阶层的分别考察及分位数回归表明,社会网络只能显著降低较低收入农户的储蓄率,并且这一效应在收入越低的家庭中作用越大;(3)伴随着经济发展、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及市场化的推进,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负效应会显著下降。

    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如下:(1)既然家庭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扮演了降低收支不确定性与缓解流动性约束的角色,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谐社区建设,有效发挥农村家庭社会网络的保障功能;(2)由于低收入家庭对社会网络依赖较强,而相对富裕的家庭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因此需要加强针对农村贫困家庭的金融服务,比如小额信贷业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家庭的经济福利;(3)伴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社会网络的保障功能将逐步弱化,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投入力度,这对稳定农村居民的收支预期,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都将大有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没有识别出社会网络通过跨期的非正规借贷以及横向的资金互助这两种机制分别对储蓄率的作用。如何设计更为巧妙的实证思路,将这两种机制分离并得出其各自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的数据支持,感谢香港科技大学钟宁桦博士、芝加哥大学易君健博士给出的评论与修订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注释

    ①Deaton(1991)与Carroll等(1992)结合预防性储蓄与流动性约束假说,提出了储蓄的缓冲存货模型,该类模型假设消费者进行储蓄的目的在于使消费免受未预期到的收入波动的影响,当然从严格的理论上说,预防性储蓄因为与流动性约束形成的“缓冲存货”储蓄存在区别,但两者表现出来的效果却极为类似,通常在经验研究中要将两者进行严格区分非常困难。

    ②社会网络与社会规则、信任一起被认为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putnametal.,1993),它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亲戚、朋友、同事或邻居等构成的关系网络,居民通过家庭社会网络拥有的社会网络获取资源,从而影响就业、福利和贫困(Grootaert,1999;KnightandYueh,2002)。

    ③该指数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数据加权而成。

    ④该文用社会网络的广度变量(亲友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网络的紧密程度变量(用亲友的交往状况来度量)以及亲友网络的支持能力(用亲友中相对富裕家庭的多少来衡量)来作为社会网络内的风险分担类变量;而用家庭人均收入、正式信贷市场发育程度与非正式信贷市场的发育程度来作为跨时期消费平滑类变量。

    ⑤这里非正规金融的融资方式主要是指向亲戚朋友的借款、民间金融组织及其他有息借款;正规金融的融资方式主要指银行、信用社及邮政储蓄借款。

    ⑥该数据基于问卷中“当你需要借钱时,你觉得会有多少亲友会借钱给你?”。

    ⑦为了验证数据清理结果的准确性,我们把清理后的样本按照5个收入阶层计算伙食费占纯收入的比重及储蓄率均值,得出的结果与《中国统计年鉴2009》按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家庭数据的相应数据比较接近。

    ⑧储蓄率定义为1-(伙食费+其他消费)/可支配收入。其中本数据库仅有2009年的伙食费统计,我们将所有的调查住户按人均收入五等分,再计算出2008~2009年宏观数据中的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伙食费的增长率,把本数据库中家庭2009年的伙食费通过这一增长率折算至2008年。

    ⑨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户主年龄与储蓄率会呈现出倒“U”型特征(attanasio,1998),但针对我国农村居民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却并不一致(高梦滔,2010;谢勇,2011),因此我们在这里加入平方项。

网络保险论文篇9

关键词:网络保险;发展阶段;策略建议

一、研究发展网络保险的重要意义

网络保险又称网上保险或者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销售保险产品、缴纳保险费、提供相关保险服务等,在互联网上完成展业、投保、核保、承保、理赔等保险业务流程,建立网络化的经营管理体系,以网络为主要渠道来开展保险经营和管理活动。网络保险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拓荒阶段,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广大投保人所接受,成为保险公司的新兴销售渠道,市场潜力巨大。当前网络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并在互联网上销售部分保险产品、提供部分保险服务。发展网络保险的目的在于:一是满足投保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三是提高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经营质量。因此,网络保险是21世纪我国保险企业的必然选择,加强对网络保险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网络保险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历程

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网络保险的起步阶段,发展缓慢。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网络保险业务还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有效规模。当前,国内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开辟网络销售平台,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保单仍然是通过人进行销售的,通过网络保险实现的保费占比仍旧非常低,险种产品也不多。中期:中期作为网络保险的成长期,此阶段的网络保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各保险公司来自网络的保费收入在总保费收入中开始占据一定份额并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网络销售险种日益丰富。网络保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并获得快速发展。后期:后期作为网络保险的成熟期,通过网络保险完成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比例较大,网络销售保险成为主要的营销方式,保险公司从网上直接销售自己的保险产品,不再依赖各保险公司自己的保险人销售队伍,将这些人剥离,由保险中介机构统一管理、培训和销售保险产品。中介机构也要实现网上销售保险,如网上在线商城、网上保险超市等,通过集合各家保险公司网络保险,分析各公司险种的优劣,从第三方的角度给网上投保人一个公正客观的选择,有可能中介机构给予客户的价格空间不如保险公司的大,但其价值应体现在帮助客户分析选择适合的保险公司产品,未来的保险公司应该是不需要自己销售保险的,而是将重心放在险种的开发和客户理赔服务上来。

(二)网络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保险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而网络保险的出现又比较晚,从我国网络保险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it应用不深入,发挥作用不充分。一是由于在线核保技术还不成熟,对一些保险金额较大、技术含量较高、风险较大的标的无法进行实时核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保险的发展。二是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对系统的使用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管理层面上,没有将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缺乏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通过精确定位和细分来鉴别和控制经营中的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数据的安全和容灾、恢复处理能力不强,甚至个人隐私的安全保护问题,都会使客户对网络保险发展产生担忧。

2.保险企业重视不足,经营险种过于单一。保险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其有形载体就是一份合同,且保险条款相对比较复杂,由于保险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在网络保险产品方面主要以那种只用少量参数就可以描述和定价、重复性高、保费低的保险产品为主,保险公司在网络保险产品开发方面创新少,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加之,通过网络获得的保费收入则少得可怜,因而就无法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宣传上投入不足,导致网络保险服务不及时、服务质量跟不上、管理滞后等现象。

3.网络保险价格优势难以发挥。在网络时代,消费者与生产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使得两者之间的中间商消失,如果保险公司将减少的经营成本作为“实惠”让利于投保人,相应地减少保费,必然会扩大网络投保群体。但是,由于我国的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价格实行严格管制,费率完全放开的监管政策不明朗,人销售与通过网络销售同一保险产品价格差别不大,因此保险公司在发展网络保险方面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4.网络保险面临的法律风险。保险信息化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法律建设的速度,立法的滞后性不断加大,保险机构面临的法律风险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涉及网络安全、电子签名等方面的法规,但与网络保险配套适应的法律法规还很少,此外,网络的普及促使保险业务人员自建网站或博客,开通网上门店,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而监管部门对此行为尚无明确规范,可能引发销售误导等风险,这些滞后都会导致保险公司在经营网络保险中不确定因素增多,限制了保险机构发展网络保险的进取性。

5.网络保险面临的道德风险。在金融领域,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而网络保险中面临的道德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在投保人方面主要表现为违反“最大诚信原则”,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不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在承保人方面由于客户对保险企业、产品知识、信息技术缺乏了解,容易给公司信息管理等人员留下“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支付环节盗划、侵占保险客户资金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假保险公司及其网站,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都会给投保人带来巨大风险。

三、加快我国网络保险发展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1.建立完善网络信息化的法制体系。我们应当改变网络保险法律法规制定落后于网络发展的这一状况,加快和建立相关立法工作,及时制定和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公开、公平竞争,维护公众利益。

2.分阶段引导、规划发展网络保险。对网络保险的发展应该根据当前保险业的现实情况和经济技术实力分阶段规划,按照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发展网络保险,遵循“协调发展、分步实施、业务为本、效益为先”的原则,采取分步骤、分阶段、分主次的实施方案,减少发展网络保险的盲目性。

3.加强政策研究,完善保险监管体系。在我国,公众对保险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发展网络保险,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更需加大,加强引导和鼓励政策如相关费率审批制度等的研究与制定,同时,这对现行的保险监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保险监管体系,树立有效监管的理念,实现有效监管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保险监管系统、保险中央信息数据库等,以便及时地识别和有效控制各种保险风险。

(二)加强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

1.加强公众网络保险教育。通过行业协会加强消费者教育,大力发展保险教育事业,尤其注重引导网络保险进大学,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保险知识水平,培养造就具有较强保险意识的现代化公民。

2.加大网络保险宣传力度。在网络保险中,保险公司、行业协会要充分利用自己搭建的网站来达到扩大网络保险宣传的目的,突出其交易便利、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3.加强行业协会的外部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通过行业协会这只自律的手,实现对网络保险的信息技术安全、业务规范发展、违规惩罚监督等方面的管理,把外部监管与保险公司内部自律自控相结合,做到:一是组织保险公司签订网络保险业务安全管理自律协议,监督公司网站是否出现违规行为;二是组织保险公司制定互动机制,共同致力于网络保险安全性问题处理、it技术的更新等;三是组织保险公司成立网络保险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业务发展、出现的问题定期开会研究等;四是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打击和防范非法网络保险业务,不断加强对网络保险业务安全管理性的监管,将潜在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提升保险企业的内控水平

1.加强企业的内控机制建立。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促进网络保险快速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建立保险公司内部信用管理约束机制,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加强保险公司员工的诚信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保险信息安全责任制、预防机制、信任机制、通报机制、应急机制、培训机制等一系列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保险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

2.重新构建网络保险业务流程。网络保险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将公司外网与内部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重新思考和设计核心的业务流程与决策管理流程。一是加快各业务流程网络化。推动批改(或保全)、理赔等业务流程的网络化,使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一条龙”的保险服务。二是深化网络服务功能。完善保单验真、理赔查询和客户投保方案设计功能的综合平台建设,适时推出网络答疑、健康提示、风险管理等高级功能,为客户提供贴心及个性化服务。三是改进业务流程,加强告知事项,如在承保环节前增加风险提示书、投保告知书签名确认手续,和相关材料的核实,防止保险欺诈。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核保,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在网络保险中,保险公司一定要加强与医院、公安、银行、工商、税务等的机构的合作,通过联网查询相关信息加强核保,防止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

3.加大网络保险产品的推广与开发。为了促进网络保险的发展,我们还要大力开发网络保险产品。一是推出网络营销专属产品。网络保险较传统渠道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建议制定网络保险专属产品费率制度,鼓励保险公司推出网络保险专属产品。二是完善现有网络保险产品。建议进一步推进产品条款的通俗化和多样化,网络消费的客户自主性较强,客户看懂产品后才会购买,并且除现有产品外,需加大其他产品的开发力度,推出产品组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4.创新网络保险营销管理。发展网络保险对保险公司在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决策方式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在转变保险营销理念方面,保险公司要将重心转移到网络营销和产品开发、提高服务质量上来。在网络保险营销策略的创新方面,保险公司要注重险种策略的创新、产品定价策略的创新、营销渠道策略的创新、促销策略的创新几方面内容。在创新保险营销决策方面要做到三个整合:一是网络营销中顾客概念的整合,细分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二是网络营销中保险渠道的整合,整合各渠道的长处,实现销售服务双提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网络营销与保险公司实体机构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马尔科姆.K.斯帕罗著,周道许译.监管的艺术[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网络保险论文篇10

一、电子文件形成阶段风险分析

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来源,有来自领导决策层在传达文件内容的时候,也有文件制作者起草文件的时候,亦有文件审核人员或机构对文件进行审核的时候,在贯穿文件形成的整体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电子文件质量方面的缺损,如文件制作者弄虚作假、审核责任人没有认真审核文件内容的真实性等等,这些风险因素造成了文件在形成过程中的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可读、不可用、不及时、失密、不一致的风险后果,而电子文件若想长久保存,必须满足真实、准确、完整、可读、可用、及时、保密、一致的质量要求,文件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后果,必然威胁着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目的。

从文件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子文件形成阶段的风险,直接影响了其后续阶段即流转、保存阶段的文件使用情况及保存状态。对于电子文件而言,其生命周期前期的风险对于后期的影响更大更直接一些。而在实际情况中,电子文件的阶段性是比较模糊的,很有可能文件在形成之后就开始进行有效的保存。这就导致电子文件前方的风险会迅速传导至文件后方,即文件形成阶段的一些性状和问题直接“遗传”给了保存阶段,电子文件在形成阶段的风险因素所造成的后果――有文件的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可读、不可用等等质量缺损。这些风险后果和文件长久保存的质量目标完全相反,势必会威胁文件长久保存的目的。电子文件形成阶段风险与长久保存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二、电子文件形成阶段风险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文件形成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我们要加以防范,分清轻重缓急,以使得利用有效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来达到规避、消除风险的目的。

电子文件形成阶段的风险应对是通过对各种风险因素的管理,规避风险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中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可读性、可用性等。从电子文件形成阶段的风险识别结果来看,威胁电子文件质量的风险因素分布广泛。不仅有人员因素、还有基于电子政务特殊要求的网络平台因素及应用系统因素。故而电子政务环境下文件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应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从外部用户到内部形成人员,从技术、管理到制度等多方位的风险应对体系,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进而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

(一)电子文件风险应对体系的理论模型

根据风险识别得出的结论,引发电子文件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无论是哪个类别的风险,都来自多个层次、多个领域。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高其管理质量,必须构筑起全方位的应对体系,关系到电子文件形成人员、应用系统、硬件设备、网络环境、规章制度、外部用户等多个方面。以风险识别的结果为依据,我们构造出其应对体系的理论模型,如下图2所示。整个应对体系包括两大领域、两类手段、两个关键点和三种策略。

(二)应对领域

按照应对措施涉及的范围,可以将电子文件风险应对体系划分为两大领域:外部领域和内部领域。

1.外部领域

外部领域的风险应对体系指的是政府机构所处的社会环境领域,风险应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环境方面,由于电子政务是一个多级、多个政府网络协调工作的大型网络,因此,整个网络极易受到来自各个不同网络的安全威胁。比如网络系统传播导致的系统不稳定。风险应对主要就是基于这些安全威胁来说的,主要采用的是技术方法,即防火墙安全技术、网络扫描技术等;二是外部用户方面,外部用户通过网络平台非法入侵政府机构系统内部,对文件进行恶意删改,或采用解密软件对文件进行解密读取,对于外部用户风险因素的防范主要采取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网络漏洞扫描技术等应对措施。通过这些外部领域的风险应对,旨在为政府机构内部人员在形成文件时,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外部环境。因此,外部领域的风险应对是应对体系的保障。

2.内部领域

内部领域的电子文件风险应对体系在政府机构内部运作,主要应对的是文件相关形成人员、机构内部其他人员、规章制度、硬件设备及应用系统类风险因素。它不仅包括每一个文件形成成员的风险应对,以及制定规章制度、网络维护和系统管理等方面人员的风险应对,还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应用系统漏洞修复、采用身份认证技术等系统平台的风险应对。内部层次的风险应对是应对体系的核心。

(三)应对手段

电子文件的风险应对是一个错综复杂、涵盖面广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是相互穿插、互相影响的两种方法,只有这两大类专业手段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实现风险应对的目的。

1.技术手段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从技术管理的角度应对电子政务中文件形成阶段的风险,或者说应对可能对文件长久保存造成威胁的风险因素,无疑是风险应对的主要内容。比如,备份是重要的电子文件风险应对办法,它可以保证文件在丢失或者遭到恶意篡改之后能够及时的得以“恢复原貌”进而不影响继续开展的目的;又如用户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有效的阻止非法用户对文件的访问,进而保证了文件的真实、完整、保密等特性。

技术手段包括技术产品和技术应用两种,技术产品方面如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系统,电脑、主机类硬件设施以及相关载体质量符合要求等;技术应用方面如入侵检测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加密解密技术、防火墙、数字签名技术等。

2.管理手段

在对电子文件进行有效维护过程中,更加倡导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一般认为引导技术应用、保障技术应用成果的非技术力量往往比技术应用本身更加有效。技术应用要依靠管理手段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比如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如果网络安全管理员不按规定操作,无论杀毒软件多么新颖、系统平台多么稳定都不能杜绝风险。因此,在政府电子文件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因素比技术因素更为重要。如果说技术对于文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电子文件风险应对的基础,那么管理手段对于文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则是电子文件风险应对的支柱。

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包括:相关人员对政务系统、相关软硬件平台的定期维护及检查、政府机构制定的文件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对机构内部文件形成人员的生成流程规范、政府机构人员的职责权限规定等等。

(四)应对关键点

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在形成阶段要加强两个方面的风险应对,一个是“人”的方面,由于文件形成阶段的特殊性,文件相关形成人员在文件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主导作用,不仅有形成人员,还包括机构内部其他人员、外部用户等等,都会对电子文件的形成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来自“人”的风险的应对是必须的,不仅要针对外部非法用户制定防护措施,更要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监督。尤其是文件形成人员。还有一个是“文”的方面,即文件本身的风险,导致文件风险的来源有政务系统、相关软硬件平台、网络环境以及人为操作,都是造成文件风险的“元凶”,这就需要电子政务系统能够真实准确的记录电子文件形成的全过程,而且必须严密监察系统漏洞、黑客攻击、非法访问等风险因素,并通过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加密技术等技术手段来确保电子文件内容的真实性。这不仅对系统所应具有的功能的详细阐述,更是对相关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操作要求。因此,对文件自身风险的应对也是一个主要方面,要确保文件符合质量要求。因此,在形成阶段应对电子文件风险,无论是从哪个领域,采用哪种手段,“人”和“文”始终都是其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风险应对具体的实现手段。

(五)应对策略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费用支出,来达到最大限度的消除、转移、分散电子文件风险的目的,以实现电子文件长久保存、保障民众获取政务信息及维护社会记忆的目的。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电子文件风险应对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损失发生前的风险应对策略――以规避或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机会为主要措施;

2.损失发生过程中的风险应对策略――使风险事故的发展规模尽可能得到控制并缩小,尽可能减少因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3.损失发生后的风险应对策略――基于成本考虑,尽可能的使损失恢复到发生前的正常状态。

目前,这三种情况在我国政府机构内部都是存在的。一般认为,在实际损失发生前,就对有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因素加以防范、规避,是最简单也是所需花费最小的一种情况。越往后,其所花费的成本就越高,越难恢复。因此,在电子文件形成阶段就开始对有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因素提前加以防范,是必要的。

本文站在电子政务的全局视角,着眼于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研究文件形成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通过对电子文件形成阶段风险识别及关键性风险的分析,初步构建了一个覆盖内、外部领域,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的全方位、基于形成阶段的风险应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