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十篇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十篇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0:54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1

关键词:肯德基速生鸡;态度;行为倾向;博客;扎根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央视曝光的"速生鸡事件",以其使用违规药品,使鸡在短短40天内长5斤,并涉及包括肯德基、德克士等知名快餐企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速生鸡事件"前,肯德基早已因其"苏丹红事件"、"豆浆门事件"等多起事件身陷食品安全事件的泥潭之中,这些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消费态度、行为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以肯德基速生鸡事件为素材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事件后态度和行为倾向机理进行探索。

二、文献评述

态度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观念等社会现象所持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消费者的态度即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商品或服务等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倾向,是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接受和行为上的倾向(卢泰宏,2006)。

对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态度,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如唐钧(2009)对问题奶粉事件的食品安全评价、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归因和对问题企业奶制品的购买倾向等七个方面研究了公众的社会态度;全世文等(2011)指出新知识的积累和新信息的搜索都可以显著地促使消费者降低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靳明等(2013)将态度划分为:质疑、反对和悲观的消极情绪,中立,信任、支持和乐观的积极情绪等三个维度,认为随着事件的调查进展和公众的卷入程度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的认知和态度。但都没有对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态度进行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整体性的框架研究,因此本文采取扎根理论探索型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三、理论模型的构建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研究技术,通过对文本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来进行。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持续比较的分析思路,不断提炼和修正理论,直至达到理论饱和。本文的研究材料来自收集网络博客、贴吧中有关速生鸡的文章、帖子,截止时间2013年3月19日晚8点,除去对事件的单纯报道、转载以及重复、科普类的文章,仅留下消费者对于速生鸡事件直接的表达想法的文章和记着采访消费者记录消费者谈话的文章:a.以"速生鸡"在天涯博文里用标题搜索,共搜索到45条,保留10篇;B.以速"生鸡kfc"为搜索词,在新浪博客中按标题搜索,共搜索到16篇,保留2篇;C.以"速生鸡"在天涯贴吧搜索标题,共得到80篇帖子,以回复数排序,回帖数大于5的予以保留,共有15篇。

(二)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1、开放式编码过程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进行编码、标签、登录,以从原始资料中产生初始概念、发现概念范畴。本文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分析,通过对相关资料语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初始概念化。天涯博文为a、天涯贴吧为B、新浪博客为C,字母后边的数字代表第几篇文章或帖子。通过开放式编码共得到有用语句113条。然后进一步对获得的初始概念进行范畴化。例如对于描述速生鸡"40天长5斤"、"非人道圈养"等归为"产品知识"范畴。最终得到产品知识、风险估计、责任归因、过激言论、理性质疑、负面情绪、客观关注、品牌信任、消费习惯、少吃、不吃和替代12个范畴。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任务是发现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发展主范畴及其副范畴。本研究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其进行归类,共归纳出5个主范畴。

事件认知。其副范畴为产品知识、风险估计和责任归因。产品知识是指具备不同产品知识的消费者对事件的认知不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风险估计是一种能够影响消费态度和购买行为的重要心理;消费者对出事产品的责任归因主要为三类: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和技术层面。

情绪型。其副范畴为过激言论和负面情绪。过激言论一般都是因为某种特殊环境和事件的强烈刺激而引起,当事人有可能因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而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和过于激动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语;负性情绪是指消费者由于事件而产生的焦虑、愤怒等情绪,两者都是是情绪型态度的表现形式。

理智型。其副范畴为理性质疑和客观关注,都是理智型态度的表现形式之一。

信任型。其副范畴为品牌信任和消费习惯。品牌信任是因对出事产品品牌具有高信任度而不受或者略微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消费习惯是指出于对消费习惯的坚持而不受或者略微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

行为倾向。其副范畴为不买、少买、替代和继续购买。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联结关系,并以"故事线"方式描绘行为现象和脉络条件,从而发展出了新的实质理论构架。我们确定"食品安全事件认知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这一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影响消费者态度类型分类最后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消费者对事件所产生的的消极情绪作为负面因素,促进消费者产生替代行为;消费者对事件品牌的信任作为正面因素促使消费者继续使用原产品;而消费者对事件的认知属于中性因素,更具理性。因此,本文以"认知-态度-行为倾向"为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替代行为的影响的"故事线"为基础,提出一个全新的食品安全认知维度。模型图见图1。

四、研究结论

本文对肯德基"速生鸡事件"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认知机理为"认知-态度-行为倾向"模型。消费者对事件进行认知后,会形成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会导致不一样的行为倾向。认知主要由风险估计、产品知识和责任归因三大维度构成;行为倾向为继续购买、减少、替代和不购买四种;而在态度方面,主要分为情绪型、理智型和信任型三种类型。

参考文献:

[1]Solomon,m.R.消费者行为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靳明,靳涛.从黄金大米事件进展透析公众的态度与认知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1).

[3]唐钧,林怀明.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社会态度与管理建议[J].公共管理,2009,(3).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2

1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县级供电企业是电网企业的基层单位,在一体化的管理下,具有成熟完备的安全生产规定、标准以及管控措施,也能有意识地去构建安全文化,并通过会议、宣传媒介等,在企业内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但目前安全生产还停留在主动管理阶段,只有部分员工具有安全管控自主意识,大多数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处于被动状态,员工的安全习惯、安全观念、安全素养尚未完全树立,不能自觉实践于工作生活中,以致每年县级供电企业人为因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企业安全文化需要进一步构建。

2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有效途径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范畴经过系统归纳,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其中,安全观念文化属于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属于制度层,安全物态文化属于物质层。基于安全文化的范畴,县级供电企业应该通过以下4个途径着力构建安全文化。

2.1传输安全观念

要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普遍共识的基础上,从人的意识和观念入手,树立和传输员工安全观念。一是管理层应结合企业实际梳理出安全观念的范畴,如“安全第一、安全预防、安全质量、安全风险、安全管理”等,解决“安全观念是什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如某企业提出的“安全发展、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文化为源”的安全生产方针,就传递了一种强调“人、预防、文化”的安全观念。二是要加强对安全观念范畴的宣贯,通过文件宣贯、安全讨论、安全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员工树立安全观念,并知道树立安全观念的路径。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媒介宣传、教育培训等,牢固树立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

2.2规范安全行为

员工安全行为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县级供电企业应围绕安全行为构建安全行为文化。一是要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建立完善的安全规范、安全措施、安全标准等并加以刚性执行。二是要注重培育员工安全思维,通过建立安全事故通报机制、推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思维,即习惯性地想到作业规范是什么、作业风险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等,形成自我安全的pDCa管理。三是要注重安全管理层的专业化安全培训,打造一支懂安全、会管理、会指挥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确保在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中发挥科学指导作用。

2.3完善安全管理

有效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组织及个人安全行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根植的体系保障。县级供电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完善安全管理,打造安全管理文化。一是要推行一体化管理,刚性执行电力行业及电网企业颁发的电力法律法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程、电力作业指导手册等,做到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章必行。二是要结合企业实际完善安全管理架构,并层层落实管理职能,如建立安全委员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督察小组等,确保各项安全执法到位、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安全行为规范到位。三是要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奖优罚劣,特别是严惩安全违章行为,增加员工安全违章成本,确保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有章不敢违。

2.4夯实安全物质基础

生产作业环境、作业工器具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也直观地反映了企业领导层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县级供电企业应高度重视电力生产工艺和工器具的安全性保障。一是要重视安全环境建设,如安全健康与环境建设、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二是要高度重视电力安全装置、仪器、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确保生产工艺的安全性。三是要重视新科技、新工艺的引进与应用,提升作业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与完善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3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农垦企业管理人员,即大型国有农业企业管理人员。选择北大荒集团的原因是:①政策支持导向明显。2012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是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代表。②北大荒集团已由昔日“北大荒”,变成今日“北大仓”,特别是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成功上市以来,集团内部急需通过管理调整和人员重组,特别是管理人员的选派来进一步提升“北大荒”品牌价值。

   2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分析需要采取如下步骤:步骤一:资料收集。主要采取访谈形式进行。访谈采取了重点访谈与群体访谈两种形式。将重点访谈资料作为扎根理论的主要资料,群体访谈资料作为验证与补充。因以下研究所需,在本文中分别将3段重点访谈标注为a(北大荒商贸集团访谈)、B(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访谈)、C(北大荒米业集团访谈)。步骤二:开放式译码。从概念化现象—深度挖掘范畴—命名范畴—提炼范畴的性质和挖掘性质的维度。这一过程通过循环式发展确保了从定义归纳范畴的科学性和准确度。首先,对北大荒集团的访谈记录进行分解,本次访谈共贴出了903个标签化概念(a北大荒商贸集团企业访谈259个,B黑龙江省农垦总局382个,C北大荒米业集团262个),使得全部有效原始资料分解成独立的事件;其次,研究团队再对每一个标签对应的标签进行规范,继而产生了311个规范化概念(a北大荒商贸集团企业访谈150个,B黑龙江省农垦总局114个,C北大荒米业集团47个);最后,根据这311个规范化概念之间的属分关系、同一关系、相关关系,通过主题分析把关系类似或重叠的概念聚拢,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即范畴化,共产生了156个范畴(a企业范畴用aa1,aa2,…,aaX表示,B企业范畴用BB1,BB2,…,BBX表示,C企业范畴用CC1,CC2,…,CCX表示)。步骤三:主轴译码。主轴编码是通过深度分析一个概念类属,围绕这一类属寻找并建立相关关系,即“轴心”,继而分辨主要类属(主范畴)与次要类属(副范畴)的过程。主轴译码依据的典型模型是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分辨主要类属与次要类属的结果。在开放性编码阶段,共产生了156个范畴,再通过主轴译码阶段,由这156个范畴分类提炼出123副个范畴,3个主范畴,其中,3个主范畴分别命名为“aaa1行业政策导向型管理人员胜任力形成”、“aaa2企业岗位职责型管理人员胜任力形成”、“aaa3员工认知型管理人员胜任力形成”。步骤四:选择性译码。即在核心类属选定后,讨论核心类属(也叫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副范畴之间的系统联系,用故事线串连整个事件或现象,见图1。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4

【关键词】服务器安全防护

服务器是整个电子商务活动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由此而导致的损失应该是最严重的。公司将无法进行www展示,以往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也都无法进行。如果服务器上的数据也遭到破坏,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法律纠纷。

1服务器的安全威胁

1.1对www服务器的安全威胁

www服务器软件是用来响应http请求进行页面传输的。基于严谨规范的研究程序,在对资料进行大量收集、系统分析和反复检验后得到结果是扎根理论最大的特点。不依赖于既定的理论,而是利用原始数据得到结果的过程能够使研究者对原始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并给予研究者足够的自由来控制研究中的部分变量,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可验证性和信度。

1.2对数据库的安全威胁

电子商务系统用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并可从www服务器所连的数据库中检索产品信息。关联式登录并不是要把范畴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只是要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相较于开放式登录发展性质和维度,关联式登录则发展范畴。核心式登录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的过程。核心式登录的主要任务就是系统分析所有已被发现的概念类属,然后从这些概念类属中选择一个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类属”,接着继续分析那些与核心类属相关的目次类别。

2服务器安全的防护

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技术,是在两个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它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更改、复制、毁坏重要信息。

2.2数据加密技术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为了确保数据不会在设备上或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对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安全措施。数据加密技术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鉴别和密钥管理技术等。数据传输加密技术能够准确判别该输人是否来自合法用户,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实现密匙管理,通过对密匙的产生、存储、传递、定期更换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网络通信信息的安全。

2.3认证和身份鉴别机制

为了使网络具有是否允许用户存取数据的判别能力,避免出现非法传送、复制或篡改数据等不安全现象,网络需要采用认证和身份鉴别机制。编码技术实际就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过程,将不同的代码符号与基本信息单位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从信息学的角度,编码就是将信息的一种符号形式变换成另一种符号形式的特殊的信息处理过程。在信息系统中,要处理大量不同的数据,用自然语言来描述是不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所以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正确率,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就必须要编写一套合理、严格、科学的编码系统。

2.4数据完整性保护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破坏或丢失。首先,网络会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机制和各种输入数据的“引用完整性约束”设计,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地输入和储存。其次,决策树算法比其他算法能够更快地创建模型,并且运用决策树算法创建的模型简洁明了,非常容易读懂。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每一条路径都可以代表一条规则,所以通过决策树进行智能预测的效率也相当高。采用决策树模型可以发挥其预测性的作用,将一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部囊括,生成可以理解的规则。

2.5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技术是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典型应用,它的应用过程如下:发送数据时,将发送的数据采用传统的加密方法(如des算法)得到的密文和用来解码的密钥一起发送,但发送的密钥本身必须用公开密钥密码算法的公开密钥pk加密,到目的地后先令一个密钥sk来解开传统加密方法中的密钥,再用该密钥解开密文。当编码建构为代码,代码演化为

究对象具体化的范畴时,研究就与经验世界相契合;当研究者构建出的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发生了什么,可以在固有的过程与构建的框架之间建立联系时,就表明研究是相关的

2.6权利管理与访问控制

权利管理和访问控制是系统必备的安全手段。系统根据合法的认证,赋予某用户适当的操作权限,却不能进行越权的操作。权利管理和访问控制一般采用角色管理办法,针对系统需要定义各种角色,如会计、财务等,然后赋予他们不同的执行权利。

3结论

从目前现状来说,因特网上的web应用大都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需要从网络、web服务器以及程序安全三方面着手以加强web应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敏华.个人信息安全与防护[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3:67-68.

[2]崔利军.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0:18-19.

[3]刘欣.浅谈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0:208.

[4]胡颖.网络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1:223.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5

【关键词】新形势;耕地保障;具体方式

耕地资源是本源的农业依托,是不可更替的根本资源。超出八成的热能、蛋白质及平日消费掉的衣物,都直接来自区段内的耕地。随着经济的延展,人口凸显出递增的态势,耗费掉的粮食需求,也有着递增倾向。新形势以下的耕地保障,要依循设定出来的新路径。有序整合既有的耕地资源、关涉的其他资源,着力去提升区段内的单产面积。

1耕地独有的保障性能

总体范畴内的粮食需求,密切关联着地段内的人口总数、运算得来的人均耗费量。在这之中,人均态势下的粮食需求,与国民收入凸显出紧密关联,能影响某时段内的总体需求。经由运算可知,未来时段内的粮食需求,还会凸显递增的态势。粮食生产依凭的本源保证,也即根本层级内的物质保证,被看成现有的耕地。粮食安全依托着的耕地保证,可细分出数量层级内的保证,以及关涉的质量保证。

耕地特有的数量保证,潜藏了如下规律:总体架构下的粮食产量,可被表征成单产及地段内栽培面积的某函数;地段内的耕地面积,制约了这一地段的总体产能。依循推测得来的结果,既有的单产水准之下,8400万平方公顷这样的耕地,能供应平日之内的食用保障。人均能占到的面积数目,直接关涉着人均范畴的占有量。搜集得来的数值可以明晰,人口数目的更替与时间更替,有着正比的关联;然而,人均态势下的耕地占有,与选取出来的时段长短,却带有负相关这一关联。

在年度时段内,人均范畴的原有耕地,正以很快的速率递减。伴随科技的更替,粮食原有的单产水准,也会渐渐升高。依循调研得来的关联数据,上世纪中期这一时段中,添加的总体产量,对延展以后的耕地贡献率,能超出72%;单产范畴内的贡献率,超出了40%;五十年代以后,如上的数值,分别更替成20%及120%。预测得来的人口更替倾向,可能凸显出零增长,乃至某些地段内的负增长,但累积得来的人口基数,还会依循惯性驱动予以增长。提升原有的单产面积,被设定成耕地增产依托的主导途径。

2新时段内的保障思路

建构高产及稳产特性的粮田,是耕地保障依循的主导方式。依据各地区特有的不同状态,拟定出人均范畴的耕地指标,分出层级予以下达。县乡层级内的预定指标,要落实至细分出来的各个地块;规划出农田保护特有的区段,并依法去存留和保护。城镇地段的无序拓展,要被及时遏制住。城区建筑既有的容积率,要被慎重限制,促动城乡一体特有的进程,利用存留下来的耕地。

生态阈值划出来的范围之内,要开发潜藏着的后备耕地。现今时段内,耕地开发预设的侧重点,是经由土地的归整,改造产能偏低的耕地,建设并复垦闲散着的耕地,以及区域之内的废弃耕地。经由有序开发,延展粮食来源,以便补足缺失着的粮田产能。吸纳新颖科技,着力去提升既有的产能水准。研制得来的生物技术,要适应地段内的多样气候,培育出高层级的优质种类。对存留着的有限耕地,要加强法制管控及执法特有的力度。全面调和并归整耕地关系,对管控耕地的特有行为予以规制。这样做,能从本源上化解耕地管控的疑难、耕地保障关联的疑难。

3细化的保障对策

3.1更替原有的利用结构

耕地利用固有的结构,要被更替并优化。对本源的农用地,要保障应有的比值稳定;合理管控区段内的建设用地,开发没能利用的土地。城乡范畴内的用地结构,也要不断修正:城镇新添加进来的建设用地,要密切关涉农村地段内缩减的耕地。整理复垦关联的工程,也要助推它的全面延展。综合整治地段内的田地及水体,对城区内新添加的、废弃着的地段,经由全面复垦,适度去挖掘潜藏着的后备耕地。

巩固长时段内的退耕还林、特有的还草工程。治理预设的侧重点,包含长时段的水土流失、惯常见到的荒漠化、地块特有的沙化及碱化。有序查验耕地地段的污染,并限缩这样的污染。宏观管控依凭的法规等,要协同既有的市场机制,不断调和并完善。耕地管控范畴的多样法规,要协同经济手段、新颖的技术等,促动服务成效的提升。

3.2明晰主体责任

现有的态势下,人口正在递增,而区段内的可用耕地却被限缩。在耕地保障这一侧重任务中,要明辨主体职责,对存留下来的可用耕地,做出预定的节约安排。这是因为,累积着的可用耕地,是区段经济延展的本源依托。全国范畴内,粮食特有的主产区及关联的主销区,都要制备出明晰的责任规划。耕地利用特有的问责机制,涵盖了如下内涵:地方政府选取出来的负责主体,对行政区域以内的耕地保护,全面去负责。

集约用地特有的评判指标,是干部实绩查验依托的侧重指标。关联的评判及考量办法,都要被渐渐完善。落实规划好的共同责任,强调整体态势下的耕地管控。健全既有的管控制度,添加关涉利益的特有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助推耕地保障预设的目的实现。

3.3限缩新占耕地

入世以后,各行业面对偏大的挑战,都要延展原有的存在空间;在这样的态势下,耗费掉的建设用地,也会凸显递增的总体倾向。例如:在创设重点开发特有的工程时,不可回避掉耕地的占用。为保证接续的耕地发展,就要挖掘潜藏着的用地潜能,保障既有的耕地总量,能维持住动态特性的平衡。历史累积得来的闲置用地,耗费掉了城区之内的偏多土地,城区存留着可被挖掘的偏多土地。

要预定最优的规划,布设合理管控的总布局。依循内涵挖潜的路径,创设各类新颖的方式,来盘活累积着的城区土地。这样做,可以缓解新添加的耗费耕地压力,严格限缩城区内的建设用地。

3.4加大查验及执行力度

严格平日之内的查验管控,加大既有的执法查验力度。土地用途关涉的管控制度、耕地总量范畴内的动态平衡、基本农田的管控及规制,都明晰了耕地保护关涉的法规指引。然而,若没能严格依循拟定好的这些法规,去审慎执行,法规就没能发挥出价值。具体而言,要严惩违规去占用村内的宅基地、潜藏的无证建设等。耕地利用特有的总体规划,要被凸显出来。依循土地出让预定的流程,制止惯常见到的乱批乱占。

地方政府预设的耕地考量及查验指标,包含了离任时段的指标审计。对没能有序管控区段内耕地的领导,要依循规则去追究。对耕地保障这一范畴凸显出成绩的,要侧重去奖励。经由积极指引,规范土地流转特有的市场。要创设多层级的保障途径,守住新时段的耕地底线。

4结束语

新形势之下,有必要更替偏旧的耕地观念,对食物结构着力去优化,化解惯常见到的粮食供应疑难。调和既定着的食物结构,限缩各个地段的粮食依赖,这就缓解了偏重的耕地压力。还要更替既有的肉食结构,利用范畴偏广的草场,培养足量的食草家畜,在肉食构架之内添加水产品原有的比重。水域资源供应了足量的食物类别,山地丘陵范畴内的资源,也可缓解既有的耕地状态。

参考文献:

[1]封志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J].人口研究,2007(02).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6

【关键词】绿色管理;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4]吴树波,严立冬.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7

摘要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各行业扩充迅速,而职业伤害问题也日益严峻。为此,创建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就创建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必要性展开探讨,通过可行性分析、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对完善保险体制,提升职业安全水平,创建优质的保险机制平台,扩充保险制度覆盖范畴,丰富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字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策略

1.前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入,社会生产力稳步提升,开创了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同时职业伤害问题也逐步凸显。工伤保险为新时期社会保障事业的核心内容,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全面重视。工业化生产发展过程中,职业危害以及工伤事故成为广大劳动人民承担的主体职业风险。一旦引发工伤事故或形成职业伤害,不但会对职工自身形成不良影响,同时会令整个家庭蒙受灾难。当前,工伤保险逐步发展成世界范围内覆盖范畴最为广泛、应用普及率较高的险种之一。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我们借助工伤预防由源头入手防控工伤事故。为此应创建工伤保险管理预防体制,开创工伤保险以及规范工作、职业安全集成的平台,方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2.创建工伤保险管理预防机制重要性

纵观国际劳动机构汇总的数据资料不难看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引发的工伤事故率较高,约为一点二五亿次,而由工伤事故以及员工患病引发的死亡人数为二百万左右。约有三十万人则在工作现场当场死亡,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为此各国政府以及国际领域相关组织尤为重视,并积极探寻良好的应对策略。欧盟每年约有千万员工受到职业安全事故以及疾病的伤害,而在工伤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则约为八千人。倘若应用有效的防控措施,较多工伤事故可降低伤害或直接避免。发达国家在工伤事故引发机率方面同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差异。我国职工在职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高达万人,而日本死亡总量仅为千人左右。采煤行业属于高危职业,而美国采煤工人的死亡人数在2002年仅为四十人,我国该职业的死亡人数总量在一万人以上。导致该类差异的成因丰富多样,其中工伤预防管理机制的效用价值不容忽视。优质的工伤预防管理系统为发达地区国家引发低职业伤亡的主体原因。当前,工伤预防机制逐步发展为职业工伤保险的核心内容之一。较多发达国家,有效的将工伤预防以及补偿管理、康复机制集成统一。在我国工伤事故的引发机率较高,其中工伤预防管理的薄弱性为主体原因。面对这一现状,急需要我们应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事故预防与良好的遏制管理。据统计,我国大约两亿员工在生产作业环境之中包含一定的职业危害。通过对工伤事故案例的分析,其中高于百分之八十的事故为人为因素引发,因此较多事故可预防或避免。要全面改善该类状况,不仅应强化对职业安全环境、健康性的核查监管,同时应创建保险宣传、管理培训、实践教育的优质平台,令宣传管理常态化,加强员工工伤保险的知识普及与实践应用。

另外,应针对经济管理、企业决策层、个体经商、加工生产单位、三资企业、私有单位、外来机构用人部门管理经营员工的培训教育,令其法律意识以及劳动保障意识全面提升。同时,应利用工伤保险基金给予教育培训有效的辅助支持,并可履行必要的免费管理政策。我国一些地市政府明确,可由工伤保险基金内进行预防宣传管理费用的提取,并可对高危职业员工免费附送教育宣传资料、手册,令从业人员全面强化自我安全保护以及工伤保险管理意识。

3.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科学策略

3.1扩充工伤保险惠及范畴,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为提升工伤保险综合价值,应扩充其惠及范畴,开创良好的运行系统,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应推行预防为主的科学策略,令各职业人员均享受应有的保险制度。预防机制管理革新应全面重视工伤高风险行业,例如矿山、采煤、建筑施工、化工生产等。我国各级政府应同相关部门强化合作,推行联动管理制度。例如,可针对农民工推行平安计划,令商贸行业、高危行业、个体经商行业农民工积极参保。对于规模有限单位、职工人员数量不多、经营生产存在一定不稳定性、管理规范制度不明确的各类住宿、餐饮等服务领域用人机构、雇佣个体工商户,可通过定额定员模式进行工伤险参保,使较多中小企业单位的员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2完善健全工伤保险相关费率制度,推行浮动政策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为跟上时展步伐,应进一步完善健全工伤保险相关费率制度,推行保险费率浮动策略。保险费率同安全管理状况全面挂钩,令其相互关系置于动态发展层面。企业相关费率的浮动应基于其前期运行发展形成的工伤事故引发频率、生产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手段措施的优化以及预防经费的投入、员工管理与教育培训、法人管理安全思维等各类因素作为核心参考依据,实施优化调节。优可下调、不佳则需上浮。对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超出平均水平的单位给予必要的惩处,并应根据事故率的水平决定惩罚的力度。相反,倘若事故引发机率较低则应给予必要的奖励。该类直观性的利益驱动管理模式,尤其是较大的费用浮动范畴,将对企业主观能动性、自觉积极的优化劳动条件,提升防范意识,降低伤亡损失、预防职业疾病的引发,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3.3创建工伤预防管理培训制度,注重安全文化发展

针对近期工伤事故引发机率、职业病频繁发生的现状,排除生产工艺水平有限、技术相对落后、安全设施不健全等因素,管理经营人员、从业员工安全意识、劳动保护、法律意识、工作危害防范意识有限也成为重要成因。为此应强化对企业各级安全经营监督管理员工、工伤预防员工、行业安全管控、执法员工、煤矿监察员工的教育培训。同时,应持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尤其应对重要行业单位的决策管理、责任人、安全生产、特种生产作业员工强化培训教育。应做好对中小机构的安全组织引导,完善化学危险品、煤矿生产、建筑行业的员工安全管理。应实现当前教育管理资源的全面整合,实施科学布局,加强配需管理基地的管控建设。同时,应注重从业人员管理培训大纲、监察考核制度要求、题库的完善建设,推进安全文化的健全发展。只有基于全社会范畴优化文化环境,方能令工伤安全预防演变为人们主动自觉的行为习惯。

3.4扩充工伤保险管理基金对管理预防技术及理论的全面支持

工伤保险基金应全面发挥对职业危害防范研究手段、技术、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完善劳动技术状况、实施安全保护的支持效用价值。应遵循损失防控理论,有目的优选噪声防控、粉尘治理、冲压预防等较大危害性问题开展防范技术的研究。同时,应针对布设防护设施技术水平落后的行业进行优质产品开发。应联合安全管理监督机构组织高危职业建设场地管理监测、员工健康管护,进而尽早的预防、提前更新、全面警觉、有效预防,降低事故引发机率以及职业患病率,有效减少员工受伤害等级,节约保险基金的总体支出。另外,应就工伤风险具有代表性的场所、各类危险工种、作业岗位明确制度规范,令员工有据可依,安全操作、规范管理,强化职业危害的有效预防,进而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健全优质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总之,为有效预防工伤危险事故的大面积发生,提升职业安全性,降低员工患病机率,缩短同发达国家的总体差距。我们只有强化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建设,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令其产生良好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预防风险,降低人为误差,方能真正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生产环境氛围。打造优质企业文化,促进各用人单位实现健全、完善、安全、高效的持续发展,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8

关键词:经济法学 研究路径 经济法哲学 基本范畴体系

经济法学研究,于中国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一度以它的来势汹汹让民法学这样的老牌学科感受到强大的挑战,也一度成为法学研究中的热门。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发展,经济法学的自身缺陷也逐渐显露,而民法学在“挑战-应战”的刺激模式之下所爆发出的力量也让经济法学感到难以招架。经历了十余年的繁荣之后,经济法学昔日辉煌之下所掩盖的空洞化日益凸现,也渐趋于走向冷寞。当“挑战”的方向转向经济法学之后,如果不能有效的“应战”,则将成为被淘汰出局者,面对这样的现状,经济法学有必要进行自己的反思与重构。

一、反思:从三大误区透视经济法学之不足

中国经济法学的兴起,正当改革开放之初。是时,中国仍奉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又吸收建国三十年来,尤其是文革十年浩劫的深刻教训,向西方国家学习经济管理经验,开始注重以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基于此双重背景,中国的经济法律政策在改革开放之初厚经济法而薄民法,而中国的经济法学也自其诞生之时起产生了把自己定位于包罗万象、统领一切经济关系之法的思潮。[1]然而在1986年,《民法通则》作为民事基本法被颁布,把经济法作为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的观点失去了立法支持,其理论根基亦随之动摇。经济法学根据新的形势,又提出了新的学说,如“纵横统一说”、“密切联系说”、“管理—协作说”等,或多或少将纵向经济关系的全部与横向经济关系的一部置于经济法调整范围。[2]这些新的学说观点,立足于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或是“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较之最初的纯粹基于计划经济的观点自是有所进步,但其立足点仍不稳固,这就决定了它们很快又将显出不合理性而陷入困境。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确定了政府对企业“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的管理方针,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横向经济关系由此摆脱了与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密切联系”。而同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之下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经济关系,自然由民法调整而不可能再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伴随着党与政府在理论上与政策上的这一伟大跨越,“纵横统一说”等学说又为时代所淘汰,经济法学者也随之作出自己从“大经济法”到“小经济法”的跨越,“国家协调说”、“国家干预说”、“国家调节说”等比较成熟的学术观点开始形成并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这些学说,基本上都将经济法调整对象限定于纵向的经济关系,而且是特定的纵向经济关系。[3]20年间的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从“全经济法”到“大经济法”,再到“小经济法”的演进,[4]确实有不少成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观点的多变,在表明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时俱进”的强大活力的同时,又说明经济法学因为缺乏自己稳固的理论基础而不免“随波逐流”-跟随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在每次经济法学说发生重大变化的背后,都存在着党和国家转变经济政策的背景,经济法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政策法学”。这种近乎“零距离”的接触使得经济法学很难坚持自己独特的学术品格,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指导现实的意义。[5]

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与政治实践靠得过近,不能摆脱“政策法学”的痕迹,而当经济政策转化为经济立法之后,经济法学又不可避免地落入了纯“注释法学”的窠臼。所谓注释法学,古已有之。中国东汉时期出现的律学,依照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对君主颁布的成文法进行文字上与逻辑上的解释;而西欧中世纪的“伦比亚学派”,致力于通过对查士丁尼时期所编纂的各个罗马法文献的文字、语言、逻辑的解释和引证而澄清罗马法文献的精确意思,并通过编辑使罗马法为现实生活服务。这些都是注释法学的起源。注释法学通过对法律的解释,明晰法律规定的真正含义,弥补法律制定的漏洞,对法律实施与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一个法学繁荣的时代,往往也是注释法学繁荣的时代。在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进程中,大量法律的立、废、改,都需要从注释法学角度予以解读,因此,当今时代也就成为了一个注释法学繁荣的时代。而经济法律法规的立、废、改,更是这场法律革命的重中之重,经济法学的研究,也热衷于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注释性解读。这种注释经济法学的兴盛,给整个经济法学界制造了繁荣的表象,但这种“繁荣”终究不能掩盖经济法学内涵的“空洞化”。[6]一个国家的法学如果只体现为注释法学,这个国家的法学就已经走上了绝路,部门法学亦如是,而现在这样一种危险正真切地呈现于经济法学的面前。以经济法学的教材为例,不同主编、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在总论部分尚能体现出一定的个性,在分论部分基本上是如下架构:概念解释-立法情况-各项制度规定,所不同的只是部门法的选择,给人感觉仅仅是法律规定的罗列而兴味索然。[7]教材只是整个经济法学的一个缩影,过分强调注释法学,必然走向“低迷”。

除去前面所述的“政策法学”与“注释法学”误区,经济法学还存在第三大误区-“经济学”误区。经济法律规范的产生,与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经济法学概念的提出,也同样与经济学密切相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先提出“分配法”或“经济法”概念,对其所设想的未来公有制社会的产品分配进行了规定;法国另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在1842-1843年出版的《公有法典》一书中沿用了“经济法”的概念,同样是将其设定为产品分配法;而在20世纪,“经济法”概念的首度使用,则是德国学者莱特于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中,用来说明与世界经济有关的各种法规。历史说明,经济法学从其诞生之初就与经济、经济学形成了密切的联系。“经济法作为对经济关系的‘翻译’,其‘翻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这就要依赖于作为探索经济规律之科学的经济学。是故,经济学对经济法和经济法学来说处于本源地位。”[8]然而,经济学的本源地位不代表经济学可以取代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应有自己的独特“品性”,但在经济法学研究中,却恰恰存在过分依赖经济学、乃至以经济学取代经济法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论及经济法的起源,多以经济学的“市场失灵”、“外部不经济”、“公共物品”等概念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说作为理论基础;[9]谈及经济法的本质,则大多认为经济法是协调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的对立统一之法或是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经济之法;[10]至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也多从经济上予以研究,例如以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原则作为经济法基本原则。[11]而对于经济法具体制度的研究,经济学的渗透更为普遍,如直接搬用经济学概念,以经济理论论证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变迁与合理性,运用经济理论评价经济法律制度的运行绩效。[12]与经济学的这种“亲密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法学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法学的法学“浓度”减弱,自身的独立品性丧失。

二、出路:探索经济法法哲学的构建

经济法学三大误区的陷入,归根结底都源于经济法学研究缺乏法哲学的关注。要解决这些问题,寻求经

济法学获得发展的新路,就必须通过一次“转向”,借助于法哲学的力量以打通新的经济法学研究思路。经济法法哲学的构建,也就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经济法法哲学的构建,属于一个部门法法哲学问题。[13]部门法法哲学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首先,从认识论来看,其具有逻辑连贯性,即存在能贯通其全部内容,统一其方方面面的基础性概念和初始性范畴。这些概念与范畴的存在,直接关联人们对相关部门法学的认识,是相关部门法学是否具有系统性的关键。缺乏这一点,就难免围绕经济改革、政治实践打转,陷入“政策法学”误区。其次,从方法论来看,其具有解释“合法性”,即解释的合乎逻辑性和规律性。一般的部门法学立足于对法律解释其“然”,而部门法法哲学的方法论则要求解释其“所以然”。此点不确立,就会满足于说明经济法律规定之“然”,陷入纯粹的“注释法学”。再次,从本体论来看,其具有对象整合性,即能够整合性地解释或说明其研究对象,而不是只作局部的分析与阐释。离开了此种整合性的思维,就会在研究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沉迷于对局部的经济法律现象、法律规定的研究,仍然陷入纯粹“注释法学”的误区。最后,从价值论来看,其具有意义关切性,即必须指出其研究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必须提供一种反思性、辨证性的说明。这种关切,是对社会的关切,对人类的关切,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追问,是部门法学根本的价值内涵。忽略了这一点,就会热衷于从冷冰冰的经济理论来解释合理或是不合理的经济现象,而忘记了还应该怀有一种“人文关怀”去提升其中的价值意义,从而“沦陷”于“经济学帝国主义”。[14]

既已明晰部门法法哲学的特征,其构建就可做到有的放矢。首先,部门法学的学理化及其向法哲学方向的发展,要求部门法法哲学对具体的部门法学具有超越性。具体对经济法而言,即不仅对于特定国家特定阶段的经济法律法规有解释力,而且对于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经济法律法规有解释力、说服力、批判力。其次,部门法学的学理化及其向法哲学方向的发展,要求部门法法哲学具有贯穿性和通览性的基本范畴。如果说对部门法的超越性是衡量部门法学学理化程度与法哲学高度的外在标准的话,那么概念和范围的贯穿性和通览性则是衡量部门法学学理化程度和法哲学高度的内在标准。具体对于经济法学,要求形成类似于刑法中“犯罪”、“刑罚”、“刑事责任”这样的核心范畴来贯穿整个领域。最后,则必须构建起系统的理论逻辑体系和框架。这一逻辑体系和框架作为基本范畴的衍生,对部门法学内的所有概念与范畴起整合作用,从基本范畴出发控制、整合逐级边缘化的概念与范畴。这样一个逻辑体系的完成,可以说是部门法法哲学构建的“最后一跃”。面对经济法学的现状,建立作为理论框架核心的基本范畴体系可谓是“重中之重”的关键所在。“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也是各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没有范畴,就意味着没有理性思维,没有理论活动和理论表现”,[15]所以,“对于经济法学这样一个争议颇大的部门法学来说,确立自己的基本范畴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检验经济法学成熟及其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16]

三、重构:以基本范畴体系为起点

既然基本范畴体系是经济法法哲学构建的关键所在,那么为了不使前文的“反思”成为“空谈”,下面将尝试在基本范畴体系的建立上作出自己的努力,虽然这似乎有点“自不量力”。

经济法作为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其根本任务是致力于解决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和人类逐渐扩大并趋向于无限的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其突出特点就是分配与平衡经济利益。寻找经济法学的核心范畴,也就应当以利益关系作为切入点。[17]在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经济法要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经济关系,就必须在国家、社会、个人(经济个体)之间展开协调,并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而这种平衡与和谐的实现,就要求本位的“重心”落在中间的社会上,国家与个人任何一方都无法承载而会导致失衡。而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思想基础,是西方法哲学的社会化运动所提供的“社会本位”的观念支持。[18]因此,经济法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法,经济法学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整体利益”。

从社会整体利益这一核心范畴出发,首先可推衍出经济法学的价值范畴。所谓价值,亦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核心,价值也就突出体现于对主体的社会意义,即经济法学的基本价值范畴是社会发展、社会公正、社会安全。经济法的诞生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价值首先也在于发展。经济法学价值范畴中的社会发展,首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法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调节,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社会经济利益,提供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前提;然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全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后,秉承可持续发展观,保持全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实现长远化、最大化的社会整体利益。而经济法学价值范畴中的社会公正,则是指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不是简单个体利益相加,以总和抹杀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性,而是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并通过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对比不同的个体利益,特别倾向于对弱者的保护,基于个体利益的普遍化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在市场竞争中,经济法致力于让自由竞争的阳光普照于每一个市场主体,使人人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正体现了“每个人对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与基本自由体系相等的类似自由体系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而对经济垄断的限制和制裁,又体现了“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19]深刻地蕴涵着“公正的正义观”。而社会安全,则既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的逻辑结果,也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的保证,与前两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经济法基本价值范畴的第三方面。霍布斯有言:“安全有助于使人们享有诸如生命、财产、自由和平等等其他价值状况稳定化并尽可能持续下去。”[20]经济法学价值范畴中的社会安全,其内涵就是:通过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经济关系,维护一国的经济秩序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秩序的稳定,维护一国的经济主权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主权。

经济法学基本范畴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经济法的基本主体范畴:“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主体”。[21]“国家-市场”(或“政治国家-市民社会”)是一个传统的二元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国家是一个“夜警式”的国家,崇尚无为而治,放权于市场任其自由发展;而市民社会则是一个对立于政治国家而存在的私人自治领域。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自由市场的缺陷逐渐暴露,经济危机的风雨一次次无情地敲打着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国家被迫放弃了过去的理想,经过痛苦的转型从“夜警”变为全面干预到市场之中、“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不断膨胀。国家对市场的全面干预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但随即又陷入了新的危机。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日渐显露:国家的全面干预无法摆脱“滞胀”的困扰;高税收、高福利的政策助长了惰性、挫伤了进取心;庞大的国有企业发展缓慢、效率低下。这些情况,使得国家-市场的构架被迫再度改变,天平的重心在先偏向市场、后偏向国家之后,平衡于作为中点的社会,“国家-市场”的二元框架被“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主体”的三元框架所取代。在这样一个框架中,由非政府公共组织形成的社会中间层占据重

要地位,既承担部分过去的国家职能,又承担部分过去的市场职能;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的缺陷;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家利益。而这一框架的两极,国家与市场主体,则在社会中间层的协调下合理互动。最终,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之下,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这样的框架,在现行立法中也已得到体现,如《证券法》中的“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和股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消费和经营者”,《注册会计师法》中的“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

在明确了经济法学的基本价值范畴和基本主体范畴之后,如何通过调整主体间的关系以实现价值就成为了下一个关键问题,经济法学的基本关系范畴也就成为基本范畴体系推衍的第三方面。基本关系范畴,指基本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有限干预、有限自治和权利平衡。所谓有限干预,系就国家而言,指国家对于市场主体和社会中间层应实施有限度的干预。市场主体的有限理性,市场自身的缺陷,决定了市场不能完全自洽发展,必须接受国家干预;而社会中间层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构成,其公共组织性及与政府相类似的权力结构,使其具有内部性,其所掌握的社会经济权力有可能异化而导致“寻租”,同样需要国家的干预。国家干预是必要的,但又必须是有限的,否则就成了计划经济。“个人理性在理解它自身运作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种逻辑上的局限性,因为它永远无法离开它自身而检视它自身的运作;而另一方面,个人理性在认识社会生活的作用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限度,这是因为个人理性乃是一种植根于由行为规则构成的社会结构之间的系统,所以它无法脱离生成和发展它的传统和社会而达到这样一种地位。”[22]基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即使全由精英构成的政府亦不可能全知全能地把握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如果以为“精英治国”便能构建完全理性的制度,从而通过计划以全面干预、统一安排整个社会,无异于一种“致命的自负”。[23]因此,国家干预只能是基于有限理性的有限干预。有限自治系针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指相对于国家和社会中间层保持相应的距离和一定的独立性,在一定限度内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现代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的契约、自由的竞争而实现商品与权利的自由流转;同时,市场的最初形成是自然发育的“自生自发秩序”而非先验建构的结果。因此,市场必须是自治的。但是,正如上面所论述的,市场主体的有限理性与市场自身的天然缺陷,决定了市场的自治也只能是有限的,是在国家与社会中间层的干预和协调下的有限自治。而权利平衡,则是对社会中间层而言。国家有“干预”的权利,市场有“自治”的权利,但都只能是有限的,要保持两者的良性互动,就要通过控制双方的“度”以达到权利平衡。社会中间层既具有非官方性,又具有公共性,其对公权力的运用能够得到国家与市场主体两方的承认与接受。因此,社会中间层既与国家合作以调节市场,又与市场主体合作以制约国家,协调两者的利益以达到平衡,在权利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

从社会整体利益这一核心范畴出发,推导出经济法学的基本价值范畴、基本主体范畴、基本关系范畴,构成了经济法基本范畴体系的统一整体。[24]这样一个基本范畴体系,既注重了经济法学的“对象整合性”、“逻辑统一性”和“解释合法性”,又通过价值范畴体现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关切”,基本具备前文所述的部门法学学理化的要求。本文构建这样一个基本范畴体系,其意图重在做出一种尝试,而不期望以一个完善体系作为结论彻底解决经济法学现存的问题,因为这个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当是经济法学一个长期的目标。

注释:

[1]这一时期代表性的经济法观点有:“经济法是国家为调整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规的总称”,高程德:《经济法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经济法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它调整的是经济关系,包括国内经济关系和对外经济关系”,简明法学教材:《经济法讲义》,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在这时的学说中,甚至没有为民法留下位置,而认为“民法的传统体系被打破了,民法的本来意义改变,因此,再使用‘民法’一词就没有必要了”,邹瑞安:《试论我国民法调整对象-兼谈民事立法的改革》,载《政治和法律丛刊》第二辑,1982年9月。

[2]参见陶和谦等编:《经济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5-8页,1989年第4版,第11页;刘隆亨;《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3]参见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246页;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4]所谓“全经济法”、“大经济法”、“小经济法”的区分,借鉴了漆多俊教授的观点,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5]谢晖教授指出,法理学的作用可分为“精神教义”、“方法启示”、“宏观指导”三种,法理学应与政治实践保持“能够产生美”的“适当的距离”。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对经济法学同样适用,经济法学同样应该注意保持与政治实践的适当的距离。参见《法理学的能与不能》,载谢晖:《法的思辨与实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法学圈外人士至今仍把绝大多数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列入“经济法”门下,将经济法专业视为热门专业;然而经济法学人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由于长期以来注释法学在经济法学领域内的“一枝独秀”所造成的理论根基贫弱,经济法“战线”不断收缩,许多曾是经济法学注释热点的部门法规都已不再属于经济法或是在被质疑是否应属于经济法,经济法学被迫集中于越来越少的注释对象。

[7]教材是众多学者学术成果的结晶,笔者于此也无意于贬低教材作者的学术水平,但教材作为继承学术成果、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中间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未来发展,而当前经济法学教材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浓厚的注释法学色彩,确实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难以鼓励有志于学术者从事经济法学的研究。

[8]王全兴、管斌:《经济法学研究框架初探》,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6期。

[9]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9页。

[10]参见刘文华:《经济法的本质:协调主义及其经济学基础》,载《法学杂志》,2000年第3期;王保树:《经济法的本质》,载《清华法律评论》(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参见刘水林:《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经济学与法哲学解释》,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2]参见王全兴、管斌:《经济法学研究框架初探》,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6期。

[13]这里有必要对“法哲学”一词在本文在的使用作一些说明。国内学界对“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区别,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使用“部门法法哲学”一词,突出其对于部门法学品位的提升与超越,如陈兴良教授就将刑法哲学称为“没有刑法条文的刑法学”,在此,“法哲学”

较之“法理学”,更能强调其相对于部门法学的总结、抽象和指导意味。

[14]这里关于“部门法法哲学”的特征及下文论述的构建原则,基本上采取了谢晖教授的观点。参见《部门法法哲学的长成逻辑》,载谢晖:《法的思辨与实证》,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15]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6]单飞跃:《经济法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7]有学者对法律与利益的关系作了精当的阐述,指出“法的每个部分都决定着一种利益的冲突,法起源于对立利益的斗争,法的最高任务是平衡利益”。赫克语,转引自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这里以利益关系作为经济法学核心范畴的切入点,并不是认为只有经济法与利益关系密切相关而忽视其他法律,而是因为经济法的“经济性”使这一点格外突出,有必要予以强调。

[18]参见李国海:《论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法哲学基础》,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6期。

[19][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页。

[20]转引自[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21] 参见王全兴、管斌:《经济法学研究框架初探》,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6期。

[22][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1页。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9

以墨汁粉条案为例,如果单以其中的墨汁来看,其实严格说来并不表明监管部门失职。为什么这样认为?因为从文本角度而言,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要求监管部门检验粉条中是否含有墨汁成分,这就正如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要求质监部门检查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要求质监部门检查辣椒酱中是否含有鹤顶红,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质监部门应当检查自来水中是否含有农药所以,对于作为执法部门的质监部门来讲,这样一些没有法律依据,因而没有法律责任去检测的产品质量问题本就无权管辖,故而当然不应负责,或至少不应负全责。

那么,我们能否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属于法律缺失,应当由立法部门来负责呢?我觉得就具体个案而言,相关问题的产生与立法部门其实也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就具体问题而言,我们很难说立法部门有什么过错。毕竟,所有的立法都以预设相关领域之内的主体遵循、尊重相关的起码道德和行为规范为前提,所以,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会规定,医生不能故意非法杀害病人,因为医生的最起码职业道德就是救死扶伤;同样的道理,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会规定,奶粉中不能掺三聚氰胺,辣椒粉中不能掺苏丹红、鹤顶红,粉条不能用墨汁染色,商品房不能用纸糊

当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这一问题:如果针对奶粉的产品质量规定中要规定不许掺三聚氰胺,那么是否还得规定不许掺砒霜、敌敌畏、甲胺磷或其它当前已经确认或有待将来确认的各种毒物?显然,这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没有可能,是因为立法者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有害物质并罗列出来;没有必要,是因为立法针对的只能是“一般人”,而且除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或产品质量法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了规定。

譬如说三聚氰胺奶粉案,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投毒案,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范畴。因此,严格说来,它并不属于质监部门的管辖范围,而应是刑事案件侦查部门的职责;同样地,类似墨汁粉条、瘦肉精等案件,其实也都属于刑侦部门或其他公共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因为它们已经明显超出了所谓质量监察的范畴。所以,当我说“没有必要规定奶粉中不得掺三聚氰胺”时,并不是说这样做是对的,也不意味着这样做不应受到严惩,而仅仅是说:类似此种超出一般行业范畴、商业道德的行为,已经进入到了刑法或其他行政处罚的范畴,因而,不需要再进行立法规范,当然相关问题也不应由质监部门负责;或至少,不应由它负全责。

行文至此,就有必要提及消费者的问题。在我们的国民文化中,就公权运作的领域而言,反抗公权不良行使的消极成分固然不足,但同时支持公权运作的积极成分也同样不够。以墨汁粉条案为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粉条如果进入流通消费领域应该很快会被消费者发现有问题,因为浸泡过相关粉条的水会呈现出墨水状。以此为前提,我的问题是:它此前是否上市过?如果有,有多少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过?那么,除了自认倒霉、除了向超市投诉外,有多少消费者会向质监部门举报?更不用说,有多少消费者会向公安部门报案了。必须要说明的是,从法律角度讲,我并不认为消费者有这个举报责任;并且,从能力角度讲,我也没有预设消费者有可能发现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仅仅是说,从公民责任角度讲,消费者有这个道德义务积极配合相关公权部门进行执法监察;并且从自身利益角度而言,毕竟所有食品安全案的直接受害者都是消费者,也只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这种举报意识,才可能让非法商户钻空子的空间越来越小,乃至不得不打消这种念头。

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篇10

文化定义上出现了广义说和狭义说,在建设方面,出现了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在传播方面,出现了全民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都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和新理论。

1.安全文化范畴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可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与文化范畴一样,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综合我国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归纳出4种安全文化定义。

(1)安全文化定义a。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这术语。在1991年inSaG一4报告即《安全文化》小册了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安全文化的定义表明,安全是有关人的态度问题又是组织问题,是单位的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安全第一的概念,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特别是核电厂的安全运转需要,必须保证安全第一。

(2)安全文化定义B: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组织认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在定义中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提出了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成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

(3)安全文化定义C。我国学者曹琦通过研究我国安全管理模式分析了在国内安全法规难以认真执行,安全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安全方针难以深入贯彻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安全素质较低。在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理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并指出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特点,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和企业现代管理的特点。

(4)安全文化定义D。作为我国安全文化研究重要成果之一,1994年12月以来,《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系列从书》陆续出版。该系列丛书对安全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科学论述,最终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城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分析以上4种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有如下相同点:

(1)安全是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强调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和结构,因此都具有“安全第一”的哲学思想。

(2)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是一个综合件系统工程。

(3)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可分不同的层次。

(4)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范畴。

(5)安全文化把企业要实现的生产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实现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统一。

这4种定义的不同点有:

(1)D定义既包括了安全物质又包括了安全精神。从文化属性上,D定义属于安全文化的广义定义;a、B、C定义指出安全文化用于管理文化,强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法律属性和安全管理模式,因此a、B、C属于安全文化的狭义定义。

(2)D定义指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安全文化存在于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强调安全文化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a、B、C定义明确安全文化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强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现代工业生产和企业现代管理特点的背景下产生的。

(3)a、B定义的安全文化实质上是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的安全管理手段,如a定义是指核电厂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B定义虽然已经拓延到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等领域,但仍没有超出企业和行业的范畴。因此a、B定义的是一种企业安全文化。定义C、D既指企业安全,又包括社会基础性文化,指出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全民安全文化建设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两个层次,因此c、D定义的是全民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文化一样具有精神性、群众性、环境制约性、动力支配性、连续性、广泛性等各种属性。目前我国安全文化各种属性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各方面:(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安全第一”的哲学思想;

(2)开展群众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

(3)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主人公精神;

(4)逐步建立、健全各级文全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监察;

(5)逐渐健全各项安全标准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法制管理;

(6)进行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7)逐步健全专业化和全民的教育体系,提高全民的本质安全素质;

(8)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安全文化的关系,建立全民安全文化模式。

2.中国安全文化现状

安全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并存,加之人们对安全文化的认识不同,安全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发展不平衡。中国安全文化现状是:

(1)劳动部十分重视安全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持别是国家高层领导多次指出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2)安全文化研究成果显著;

(3)典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全国范围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尚未普及;

(4)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成果显著,全民安全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5)城市居民的安全文化素质高于乡镇居民;

(6)国有企业的安全文化普及好于集体企业,个体企业是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