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十篇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十篇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0:59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1

(一)统一考试科目与分值。

1.省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与分值。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科目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市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与分值。

体育、理科实验操作。科目分值为:市区(含高新、经开、新站开发区,下同)体育60分,理科实验操作10分;各县(市)的体育、理科实验操作科目分值由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自行确定。考试由市、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英语口语考试。市区英语口语考试5分(不计入总分)。

听力残障学生(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经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免试英语听力。听力免试考生的英语成绩=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1.25。市区考生须凭残疾人证或市级以上医院证明等向初中毕业学校申请,并填写免试申请表,经学校审查并在校园内公示3个工作日,确定无误后报中考报名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批,6月5日前统一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

(二)统一考试时间。

6月14日上午8:30-11:00语文

下午3:00-5:00物理和化学

6月15日上午8:30-10:30数学

下午3:00-5:00思想品德和历史

6月16日上午8:30-10:30英语

(三)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及运用。

统一考试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共同呈现。

省统一命题考试各科目等级:市区分为a+、a、a-、B+、B、B-、C+、C、C-、D+、D、e等12个等级,各等级比例按照a+等级5%、a等级5%、a-等级10%、B+等级10%、B等级10%、B-等级10%、C+等级10%、C等级10%、C-等级10%、D+等级10%、D等级5%、e等级5%划定,其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分别合并作为一个学科呈现分数、等级。

市区体育、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分为a、B、C、D等4个等级。体育考试:60-54分为a等级,53-48分为B等级,47-42分为C等级,41分及以下为D等级。理科实验操作考试:10-9分为a等级,8-7分为B等级,6-5分为C等级,4-0分为D等级。

体育、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含体育、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2

一、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区别命题的真假性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反映事物“质的问题”)与外延(反映事物“量”的问题)。一般来说,概念的内涵越丰富,外延越小,反之外延越大。比如“血细胞”与“红细胞”,其内涵(不具体说明)差别较大,“红细胞”的内涵比“血细胞”丰富,但外延比血细胞要小。“血细胞”外延可以指各种动物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有的概念内涵非常丰富,往往具有特指性。比如制备纯净细胞膜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区别于“成熟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虽然概念前有两个修饰词,都是指哺乳动物和成熟,但排列顺序不同。

高中生物学中存在较多的“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如“植物细胞”(包括植物体内根细胞、叶肉细胞、花瓣细胞等各种植物细胞)和“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准确区别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和“同一关系”。比如:核酸分别与Dna或Rna之间的“种属关系”;蛋白质与激素之间的“交叉关系”;蓝藻与蓝细菌的“同一关系”。这些也可以指导学生用“韦恩图”来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形成“概念图”。绘制概念图时,可以依据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或用“真命题”来联系它们。比如:细胞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依据概念之间的关系绘制概念图。染色体与Dna之间的概念关系,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Dna”真命题来联系,绘制概念图,两个概念之间的关键词:“主要成分”和“之一”。

生物学命题是人们对事物情况(生物学知识)有所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命题不同于概念,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各种命题的真假性判断。命题形式较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来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比如: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真);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真);③所有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假)。所以,教师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生物学科的逻辑推理过程

生物学科涉及的推理类型常见的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培养,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下面,以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为例说明推理的方法。

1.关于归纳推理过程

生物学科知识点繁多,专业术语复杂,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很难做到像物理学科那样的逻辑推理。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其中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比如: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③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④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上述几个真命题的归纳推理结论为: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真命题)。推理过程表述为:由①②推出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由①②③推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由①②③④推出Dna是生物(生物界)的主要遗传物质。这种属于“完全归纳推理”。另外,还有“不完全归纳推理”。比如:①纯合子aa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a;②纯合子aa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a;③纯合子aabb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abb;④纯合子aabbCC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abbCC。由上述这些真命题可以归纳出: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真命题)。

2.关于演绎推理过程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把“假说演绎法”作为生物学科的基本逻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也要具备逻辑性。比如教师在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内容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演绎推理过程。先从日常生活的复制(计算机的文件复制与资料的复印),引出“全保留复制”。如果Dna是这种复制机制的话,亲代Dna双链标记32p在以31p作为原料的条件下Dna复制一代,形成两个子代Dna,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结果为:一个为“重带”,另一个为“轻带”。而科学家实验结果是只出现“中带”。这说明了全保留复制是错误的。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设计复制机制,得到结果是“半保留复制”。这个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演绎推理过程。

还有,在命题判断上,学生经常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认为“Dna是人的主要遗传物质”(假命题)是正确的。他们往往这样演绎:①人是生物;②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③所以人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这个命题中的生物是指生物界。虽然,“人是属于生物,但生物不全是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可以运用“三段论”来演绎推理:①人体具有细胞结构;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③所以人的遗传物质是Dna(真命题)。相关推理示例:①人体细胞属于动物细胞;②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结构;③所以人体细胞具有中心体结构。

三、教学中注意分析与综合问题

高考生物试题的综合性很强,部分选择题的选项,知识点跨度很大,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那么,什么是分析?所谓的分析是指把整体分解成部分,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要素,或把历史的过程分解成片段来研究的思维方法。对生物学来讲,定性与定量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3

1.盐城市的特点

该地区的物理学业试卷力求体现学科特点,强化学生学科基本素养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落实学生未来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应掌握的最基本、最基础的学科知识。全面命题着力突出对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比如,家庭安全用电是一个初中毕业生终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试卷中选择了电能表和安全用电两个基础知识进行考查。比如第3题家庭安全用电一些基本常识的考查,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绝缘皮破损、测电笔的使用、开关的接法和湿布抹插座等现象,进一步考查学生必须具备安全用电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第17题考查电能表的电能表的作用及读数,这一考点也是与学生及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

2.常州市的特点

该地区的物理学业试卷着眼基础,着重基本,关注方法,落实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试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考查涵盖了《物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主要内容,同时试卷对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考查,考查内容广泛,试卷充分体现了对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既注重了基础,还突出了能力;既有较高的覆盖面,还注重对重点的核心知识的全面考查;既重视考查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还尽可能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试卷的知识覆盖看,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结构、物体的运动形式、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声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内容,并将能量、能源知识贯穿整个试卷。从全卷基础性试题命题呈现的形式看,基础性的试题倾向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逐步展开现象识别、现象解释,同时在方案设计、过程实施、模型分析的过程中实现对基础知识灵活、综合地运用,以此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即使考生靠死记硬背,也难获得高分。比如第1、3、4、6、7、18、23题属于基础性的力学题型,主要考查力学中的简单测量、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液体压强、浮力、摩擦力、功、滑轮组等知识。比如第15题考查光学中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比如第8、9、29(3)、11、22等题考查电学中基本实验故障分析、实验电路连接等基本技能。比如第29题(4)涉及研究问题方法的迁移。

二、联系生活与关注社会的体现

1.盐城市的情况

该地区的学业试卷命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充分关注科技发展动态,进一步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试卷的命题充分突出物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命题素材的选择坚持从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不仅重视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强调物理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现代社会的联系,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展开思考和分析,引导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密切关注鲜活的生活和生产技术相联系。

从基础知识的呈现形式上看,不是从简单的机械记忆层面上考查基础知识,广集生活素材,巧设问题情境,而是注意通过情景化、生活化、人文化的试题形式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灵活应用。比如,第1题采取日常生活中酱油与醋的鉴别实例,渗透考查分子运动理论,并配以活泼的卡通图画。第7题选择学生生活中容易见到的光现象图片,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的识别,试题图片呈现的形式紧贴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第18题以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冰壶比赛图片为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对核心基本概念压强、平均速度、惯性的理解和应用。

现代社会科技与物理学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试卷命题比较重视体现物理课程的时代性,加强物理课程与科技发展的联系,进一步突出强调“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理念。全卷命题着力将最新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巧妙地结合,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精心设置问题。比如第4题以美籍华人高锟在光纤通信上成原创性工作为背景,考查当今天社会与人们工作息息相关的光纤通信,让学生感受到新技术与物理紧密联系,新技术就在生活当中。第12题通过自动感应门原理的探究,渗透微波、红外线等新科技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第13题以上海“世博会”为话题,通过彩色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等技术,不仅巧妙地融入对能源种类、参照物和电磁波等非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对节能减排、减轻全球温室效应的低碳生活的响应。第27题以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背景将纳米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展示给学生,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2.常州市的情况

该地区的学业试卷命题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试题进一步强化学科渗透,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科学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试卷的命题素材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情趣以及物理意味,灵活贯彻“科学•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StS理念。注重技术创新、健康生活、安全生产等情感态度的合理渗透。

试卷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与交叉。作为理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科与化学、生物、地理学科之间有着极强的相容性,物理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切实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开放性特点,注意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于渗透。比如第29题,依据生物常识制作灭蚊灯,第30题依据二氧化锡电阻的化学―物理特性检测绿色农场沼气池中的甲烷浓度,体现了生物、化学常识对物理课外拓展性活动的辅助支持作用,很好地体现了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多学科领域相辅相成的必要性。比如:第25题命题选材紧密联系化学学科的高分子材料知识,既实现对物理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渗透,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处处与物理紧密联系。第28题确定冰层厚度与年代的关系,提供数学图像知识。

试卷非常重视物理与最新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比如第3题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第10题“海神号”潜艇深海探秘、第15题华夏大地日食奇观、第13题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发电、第17题上海“世博会”雾森降温、第19题“嫦娥一号”遥控撞月、第20题羊八井地热发电、第25题新型工业材料、第28题南极科学考察等……这些试题,坚持以社会生活、现代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为命题题材,有效的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感到广泛应用,以及合理利用技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和应用物理技术的实践热情。

三、能力立意与初高中衔接的考量

1.盐城市的情况

该地区的学业试卷的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努力将能力立意的思想落实到试卷的各类试题中,并注意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引导。如第27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的关系图像信息,判断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电阻R与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的大小关系,根据提供的磁盘上磁记录分布信息,推理“新型读出磁头”运动过程中相关电路中电流表变化的对应图像,该题重点考察了新的情境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学生能读图、识图,利用图表数据处理物理问题,从物理图像中提取信息,能力要求较高,真正做到能力立意与衔接高中的有效对接。

2.常州市的情况

该地区物理学业试卷命题加强基本物理思维与计算能力考查,做好高初中教学衔接。思维能力是物理学能力之一。物理思维主要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从全卷看,将学生基本思维与计算能力作为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有利于进一步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奠定基础。比如:第2、3、4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基本计算能力有利于进一步衔接高中物理学习,全卷对于学生物理计算要求相对较高,涉及物理具体形式计算的试题有第12、13、18、25、26、28、29、30题。从计算的形式看,没有繁难偏旧的试题,计算的过程相对简单,计算中的数值运算不复杂,但计算过程中蕴含一定物理思维要求,基本上实现和达到了对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查。

从江苏省苏南、苏北两地区典型城市物理学业纸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2011年全区各地区中考物理学业试卷命题整卷难度在0.7左右,在考查目标、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具体的命题将呈现以下趋势与特点:

进一步凸显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全卷试题覆盖面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突出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至少考查《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核心主干知识点占85%以上;

进一步保持试卷层次分明,试题在设计上将会保持难易有度,相互交融,整份试卷中没有偏、难、怪题;

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可以说,学生没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获得高分并非容易。

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渗透StS的观点,着重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进一步注重观察、估测、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排除故障以及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等能力的考查。

进一步注重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突出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0)09―0008―06

我曾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野》(以下简称《分野》)一文中,历数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三大区别,即旨趣不同、致思方向不同和思维方式不同。针对拙文的观点,余金成教授发表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兼与汪信砚教授商榷》(以下简称“余文”)一文,认为“汪文揭示了一定道理,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不仅存在着学科意义上的区别,更呈现出实质内容上的统一”:“汪文从西方学界成果出发,强调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野,虽不无认识意义,但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次要方面。”其实,余文并没有真正商榷或反驳我的观点,因为任何有点辩证法常识的人都会懂得:分析和考察两个事物之间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或统一性;而即使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只是“问题的次要方面”(这也仅仅是余文作者个人的看法),但如果不懂得这种区别、不能把二者区分开来,那么,也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它们的统一性。不过,余文倒是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问题。但是,余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却是完全不得要领的。有鉴于此,本文拟首先分析余文的观点和论证,然后再考察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的真义。

余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文科学”(我在《分野》一文中已论说过“人文科学”这一概念的不当性,并认为应用“人文学科”一词取代之。但既然与我商榷的余文仍然坚持使用“人文科学”一词,我在涉及他的看法时也就只好跟着使用它,只是需要给它加上引号)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并由此提出了三个命题,而这三个命题实际上也就是余文所理解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的表现。其中,第一个命题或第一个表现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是从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出发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是从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出发的”这一命题足以雷翻整个学术界。那么,这一极其雷人的命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余文并没有对它作出直接的解说,只是写道:“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都“受制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两个基本规定:其一,人类大脑的意识能力运用成果不断积累的方式使自身与自然界关系呈现持续发展状态;其二,人类生命的物质性决定了自身只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可’范围。前者表明双方同属于对规律性探讨,后者表明其研究具有相对性。”看了这一比上述命题更加雷人的论证,绝大多数学者都一定会和我一样顿感无语,因为它实在太离谱了,以致于对它作任何反驳都是浪费气力的。在这里,我只想指出,如果余文的这一论证果真能够成立,或者说,如果它果真能够说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是从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出发的”,从而能够说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统一的,那么,我们也完全能够以同样的方式论证人类的一切观念形态包括所有谎言与所有真理、世界上最卑鄙的阴谋与最崇高的理想都是“从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出发的”、从而也都是统一的。因为它们无不像余文所说的那样“受制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两个基本规定”。

不仅如此,余文还在引用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生存的基础及劳动是人谋生的手段的论述后认为,“就此而言,人类生命活动归结为物种延续的需要,所有科学都是为了解决生命存在和发展问题,属于广义自然科学”。这种把人类生命活动都归结为满足物种延续的需要、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属于广义自然科学”的观点无疑是对马克思的严重误读。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生命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时曾经指出:“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而在论及科学时,虽然马克思确曾说过“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因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马克思也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还是“类存在物”即社会存在物;自然界“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合地存在着”,要使自然界同人这种存在物相适合,必须使其经历一个人化过程。正是根据“自然人化”的原理,马克思提出了“一门科学”的设想:“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显然,余文不仅把人类生命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混为一谈,而且其认为所有科学都属于“广义自然科学”的观点与马克思关于“一门科学”的论断是完全相左的。

余文提出的第二个命题或它所说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的第二个表现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构成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

我在《分野》一文中已经阐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具有根本不同的旨趣:社会科学的旨趣在于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人文学科的旨趣则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余文当然可以不认同我的看法,但它硬要说“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一样都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即“人文科学”所提供的也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恐怕稍有一点人文学科常识的人都是断不会苟同的。哲学、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所提供的都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吗?我们只需问一问这类问题,余文上述命题的荒谬性就是一目了然的。

问题还不止如此。余文认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构成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那么,它所说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指什么呢?余文写道:“所谓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体现了必然性的人类发展道路,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里,余文不仅对社会规律概念作了一个大概称得上有史以来最为离奇、最不靠谱的界说,而且还提出了一个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构成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迥异的命题: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两个命题的根本区别在于:按照前一个命题,社会规律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而按照后一个命题,社会规律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余文同时提出这两个命题,显然是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象与目标混为一谈了,它无异于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社会规律的共同目标就是为了追求社会规律。由此可见,余文的思维该是多么的混乱!

其实,余文并没有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构成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这一命题作出任何论证,倒是堆砌了不少自相矛盾、荒诞不经的论断。例如,它一会儿说“人文科学是人类对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认识,也是对自己一般本性的反思”,一会儿又说“人文科学以整体社会关系为对象”;一会儿说“人文科学”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一会儿又说“人文科学从人与自然界关系出发把握整体社会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基本价值判断”;它还说什么“人类是在受制于自然界前提下通过不断改变自然界满足自身需要的:一是通过自然科学所推动的生产活动满足物质性需要;一是通过社会科学所建构的社会关系满足精神性需要”、“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规律强调了‘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目标”,等等。所有这些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论断,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驳斥的。

余文提出的第三个命题或它所说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的第三个表现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存在、相互补充、相互推动”。严格说来,余文的这一命题也是成问题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不是从来都“共同存在”的。从历史上看,自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就开始了对自身生存的意义和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就有了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严格意义上的“人文科学”。然而,以探索社会规律为己任的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迟至19世纪后期才开始形成,甚至20世纪初西方学界还在争论社会科学到底能否被称为“科学”。因此,断言“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存在”,并将其视为二者统一的表现,是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相背离的。

余文对这一命题的论证同样也充满了混乱。例如,余文写道:“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对象都是人类。人文科学着眼于一般人类。社会科学着眼于特定人类;但要真正把握特定人类,只宜从整体中认识。”短短的这两行文字中至少存在着三方面的理论混乱:第一,正如上述,余文先后有过“人文科学”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人文科学是人类对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认识”、“人文科学以整体社会关系为对象”等提法,现在又提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对象都是人类”,难道“人类”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整体社会关系”等根本不同的概念是等价的吗?第二,作为“科学”,各门社会科学所要探寻的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尽可能普遍的规律,如经济规律、政治规律、文化规律等。而余文却主张“人文科学着眼于一般人类,社会科学着眼于特定人类”,亦即认为“人文科学”的对象与社会科学的对象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这是让人极感诧异的。况且,“人类”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一切人的总和,对它作一般与特殊的区分也是不恰当的。第三,余文所谓“要真正把握特定人类,只宜从整体中认识”的断言也让人目瞪口呆,它从根本上颠倒了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人类认识程序。再如,余文在论证过程中还提出:“人文科学立足于对精神世界的认识”,而“社会科学立足于对物质活动的认识”;“人文科学”“所体现的精神笼罩在人类所有生命活动的上空,对其发挥着灵动的随机作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要想行之有效,都只能从中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或形式或内容吸收资源,形成针对性的解释体系;它衍生出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在具备条件的时候形成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伦理标准,其实践的胜负成败,反过来要求反思其意识形态的人文价值品位。而由此所实现的意识形态超越,是指从其所追求的特定主体发掘人类主体、特定利益发掘一般利益。”所有这些断言,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语言表述方面,都是矛盾百出、混乱不堪的。

余文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的分析和论证为什么会如此混乱不堪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余文缺乏最起码的历史意识和与论题有关的最基本的常识。余文批评“汪文从西方学界成果出发”。但既然想探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它就应该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以及这两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有些基本的了解。殊不知,这两个概念本身就是从“西方学界”引进的,它们在西方学术传统的长期历史演变中积淀下了一些基本的规定性。不了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以及这两个概念的基本规定性,要谈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就只能瞎说一气。在当下学界,像余文这样虽然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和概念规定性都不甚了了却也敢于谈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的情形并不少见,如“有的连《论语》都没有读过就批评孔子,大谈儒家;对中西文化的任何部门都只有贫弱的知识,就大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大谈中西文化比较”,但此风确不可长。第二,余文也缺乏最基本的逻辑思维。余文当然可以不“从西方学界成果出发”,也完全可以不同意现有的对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概念的各种理解而提出自己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概念,但要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作出像样的论证,至少得保持最起码的概念的确定性,即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概念所作规定的逻辑一贯性。像余文那样不断地变更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概念的规定,并且对前后不同规定之间显而易见的逻辑矛盾安之若素,其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的分析和论证注定是不得要领的。

其实,只要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和概念规定性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仅能够将它们区别开来,而且也不难理解它们之间的统一性。事实上,无论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还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都内在地包含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和概念规定性之中。在我看来,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一表现为二者在研究对象上的内在相关。从总体上说,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本身,并且它把人真正地当作人,即当作一种不同于任何其他存在物的、始终未完成的存在物来研究,致力于探寻人这种独特存在物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按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人文学科”(Humanities)条目的说法,“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它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学科”。与此不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或社会生活,而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分别研究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类社会事物,致力于发现支配社会生活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类社会事物的规律。由于各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属于两大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

然而,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也是内在相关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的,而社会又总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因此。如果没有对社会的了解、不对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进行研究,人文学科是难以正确地理解人这种特殊存在物的。例如,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要把握人的本质,就必须弄清人置身于其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如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等方面的关系。如果不研究这些决定着人的本质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理解人这种存在物的独特本质。同样,如果没有对人本身的了解、不对人的性质、特点和活动进行研究,社会科学也是难以正确地理解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或社会事物的。例如,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人假设是自亚当・斯密以来西方许多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这些经济学理论广受诟病的根本原因。可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即人与社会的相关性,使得人文学科也要研究社会,社会科学也要研究人。虽然人文学科研究社会是为了研究人,社会科学研究人是为了研究社会,并且,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对人的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其中,人文学科是把人当作一种始终未完成的存在物,而社会科学则把人视为与任何其他存在物无异的完成了的存在物,如经济人假设就是把人当作一种既已完成的、始终不变的存在物,但无论如何,研究对象上的内在相关性使得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必然相互影响。

其次,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也表现为二者在探索过程、探索结果上的相互制导。正如我在《分野》一文中所说,社会科学所要回答的主要是社会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回答,社会科学能够揭示社会规律,为人们提供关于社会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与此不同,人文学科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应如何”的问题,如人应该如何生活和行动、客观事物(当然它不仅仅是指社会事物,而是同时也包括与人有关的自然事物、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说应该是怎样的等等,而通过对这类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人文学科不断地从新的方面、新的高度阐明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简言之,人文学科的探索结果总是表现为一定的价值观念,而社会科学的探索结果则表现为关于社会事物的某种知识。

虽然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探索结果很不相同,但其探索结果的性质已然决定了人文学科的探索与社会科学的探索必然是相互制导的。一方面,社会科学以其关于社会事物的知识制导着人文学科的探索。众所周知,人们要回答对象“应如何”的问题,首先必须对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有真切的了解,否则,其对对象“应如何”问题的解答必然是不得要领的空洞说教,其所提出和表达的价值观念也必然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同。人文学科对于“应如何”问题的回答,当“应如何”的主词是社会事物或这样那样地涉及到社会事物时,必须以对于社会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而人文学科要理解社会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而社会科学知识也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当然,“应如何”的主词并不限于社会事物,它也可以是自然事物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人文学科对于“应如何”问题的回答甚至还要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因此,一定时代各门人文学科的理论中必然内含着大量的知识要素,以致于历来总有一些人误以为人文学科属于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他们不懂得人文学科中的这些知识要素是为回答“应如何”这一人文学科的最高问题服务的。

另一方面,人文学科也以其所提出和表达的价值观念制导着社会科学的探索。被誉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美国学者默顿曾分析过英国17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他指出,17世纪的清教主义显然是英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清教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裸的功利主义、世俗的兴趣、有条不紊的并且不懈的行动、彻底的经验主义、自由研究的权利乃至责任以及反传统主义,所有这些都是与科学中同样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而17世纪的英国科学就是在这种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出现了牛顿等著名的科学家,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这样,社会科学的发展更是如此。虽然社会科学的旨趣在于揭示社会规律、形成关于社会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的主要探索目标、重点研究方向、优先研究课题和基本评价标准都是由该时期主导性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决定的,而这种主导性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往往集中地体现在同时期的人文学科的理论中。关于这点,我们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经由人文学科的探索凝炼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引领和制导作用中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再次,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一还表现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互补。什么是人文精神?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主要表现在反对基督教神学过程中的对人性的讴歌、对理性的张扬、对人的价值的强调和对世俗幸福生活的追求;而在当代中国,它则主要表现为把“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般说来,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权利、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对人的存在意义和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塑造,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追寻。有人认为,人文精神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尊重、友好、保护等;二是人对自身的态度,具体表现为自尊、自爱、自强等;三是人与外在物质利益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自由、淡泊、超脱、不为利所诱、不为物所役等;四是人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友善、和谐、热爱等。这四个方面的共同判断标准是真、善、美,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文精神的本质特征。目总之,人文精神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其中最核心的东西是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重视和强调,而人文学科则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所谓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并与科学活动的本性和要求相一致的意识和态度。即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在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和内部成员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意志、气质、作风和品格等等。默顿曾专门研究过“科学的精神气质”。在他看来,科学的精神气质在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而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则是现代科学精神气质的四个主要方面。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并且是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着的。但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科学精神都是与科学活动的本性和要求相适应的。例如。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因而卓越的科学家都有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作出新发现或提供新知识,因而科学家必须具备创新精神;科学创造是异常繁难艰辛的工作,它要求创造者具有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科学创造必须摆脱各种错误观念和偏见、冲破对权威和个人经验的迷信。这又要求创造者富于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科学探索往往需要同各种守旧的甚至反动的势力作斗争,因而它还要求科学家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等等。在科学精神的诸多内容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离开了求实、批判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活动。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上述这些科学精神决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利,它同时也贯注和体现于社会科学的探索活动中,构成了一切科学研究活动的灵魂。

从内容上看。人文学科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与社会科学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是判然有别的。但是,就其作用和功能而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辩证互补的。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5

市教育局昨日印发《2009年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并就有关调整内容及中考有关问题发出通知。通知说,适当增加统一考试学科的等级数,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在90分和100分、100分和110分之间各增加一个等级;物理、化学二科在90分和100分之间增加一个等级。

今年还将恢复60分合格标准。统一考试和统一考查科目的合格等级标准由50分及以上恢复为60分及以上,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试题难度相比去年略有下降。

今年中考中招改革方案详解

今年,宜昌中考将作适当改革。将采取适当增加等级、恢复60分合格标准等新举措。其具体内容详解如下:

学业考试:统一考试科目增至6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分为统一考试、统一考查和学校考查三类。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闭卷)、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今年新增)。统一考查科目为思想品德(城区开卷)、历史(城区开卷)、地理、生物。学校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试题的难度值控制在0.65左右;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试题的难度值控制在0.75左右。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学业考试命题实行严格的命、审分离制度,每学科的命题人员不少于3人,审题组人员不少于3人。统一考试科目和统一考查科目实行统一阅卷,语文、英语的作文实行三人独立阅卷。

等级呈现:适当增加区分度

学业考试成绩根据考试(考查)科目的卷面分数或考查结果,按一定标准转换为等级。语文、数学、英语3科分别根据卷面得分按a、B、C、D、e、F、G、H、i9个等级呈现,等级标准为:110分及以上为a等,105-109分为B等,100-104分为C等,95-99分为D等,90-94分为e等,80-89分为F等,70-79分为G等,60-69分为H等,59分及以下为i等;物理、化学2科分别根据卷面得分按D、e、F、G、H、i6个等级呈现,等级标准为:95分及以上为D等,90-94分为e等,80-89分为F等,70-79分为G等,60-69分为H等,59分及以下为i等;体育与健康根据考试成绩按G(良好)、H(合格)、i(不合格)3个等级呈现;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4科根据卷面得分按H(合格)、i(不合格)2个等级呈现;学校考查科目根据考查结果按H(合格)、i(不合格)2个等级呈现。

综合素质评价:分五个维度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分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维度。评价结果呈现以综合性评语和评定等级为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a、B、C、D四个等级呈现,a、B、C、D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各个维度a等人数比例以学校为单位,原则上控制在总人数的30%-40%之间;C等人数控制在15%-20%之间;D等人数比例不得超过2%.整个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于4月底完成。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6

为了便于识别和比较,人们将动物按照进化的顺序,及其身体结构上的差别,进行分门别类。按照门纲类科属种,和处于相近位置的亚门亚纲亚目,以及纲下特别建立的系和总目等的顺序,一一记录下来,作为物种研究时分类的依据。人们也可以从有关的描述中,判断出所看到的动物是属于哪个类别,应当叫什么名字。

然而有时这种方法并不完全适用。特别是在所看到的那种动物,具有几种不同种类动物的特征时,分类和命名就发生了困难。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另外的方法才能解决。尤其是新发现的动物。

主要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以当地竹子为食的黑白相间的动物,在命名时就出现了问题。由于这种动物形体相对较大,性情温驯,头部和躯体象熊又有些象猫,有人就把它称作大熊猫,简称熊猫。有人则认为它是属于熊类,只是在性情上和猫相似,所以把它称作猫熊和大猫熊。于是这种动物就有了好几个不同的名称。由于与熊科和猫科动物都有所不同,所以将这种动物归入食肉目大熊猫科,正式称为大熊猫。

在分类学上,把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的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腮呼吸的脊椎动物,叫做鱼。常见的鳄和鲵,都长有尾巴,经常生活在水中,或是在岸边活动。由于有的鱼也有明显可见的肢体,也能够上岸,于是有人就把鳄称作鳄鱼,把鲵称作是娃娃鱼。海里的鲸`枪乌贼`乌贼,还有儒艮和章鱼,也被冠以鱼的名称。其实这些动物都分别属于不同的种类,并不是真正的鱼。

生活在海里身体象虾,外表有骨质硬壳,直立游动的那种被人们称为海马的动物,实际上是一种鱼,只不过因为头象马,才被人们约定俗成习惯性的称为海马。

与偶蹄目牛科中的牛不同,人们常见的马和驴则属于奇蹄目。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热带森林里的犀牛,因形体有些象牛而得名。但是犀牛在分类学上不属于牛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犀牛腿短,皮肤粗厚,没有毛,鼻子上有角,与同样属于奇蹄目马科中的马和驴,有较大差别。所以只好在目下另设一个犀牛科,才将这种动物收纳进去。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7

【和平区考研时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和平区考研初试科目】

第三十六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各科满分】

第三十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第三十四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第三十五条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附: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8

关键词:城市文化;环境设计;社区;生命;生态美学;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LifeField:aestheticConnotationofCommunityLandscape

ZHUYi

社区(Community)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有时是老旧环境的代名词,给人以“贫困”、“陈旧”、“杂乱”和“粗糙”的印象;有时是满足房产开发虚荣的新噱头。与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时尚住宅小区相比,社区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足够的关注,社区面临着诸多复杂的挑战和矛盾。然而社区又是重要的:它是一个“生命体”,是包含诸多功能的混合物,“自然”地拥有丰富的机能和组织结构。人、住宅、学校、社会机构、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商业设施和绿地等元素共同构成的社区系统是城市的内核和生命。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合理规划和建设社区对于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解城市生存危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社区景观较之其它城市景观类型更具社会现实意义。

今天的社区迫切要求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建立一套适合新时代社区景观特点的美学体系,来强化诠释场地特色和潜质,调和矛盾,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社区景观美学并不仅是为了解决城市的装饰或视觉问题,更是为了促进城市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和理念。因此,社区景观的美学内涵应该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现状条件,体现时展的趋势和主旋律,具有社区地域特色。社区景观的场地特征告诉我们,受城市资源的限制和影响,社区景观不大可能创造出桃花源般的田园风光;不能比照投资巨大的城市形象工程;也能不像某些商业住宅小区那样,不为建设有效率和充满活力的城市,而仅仅是为了营造所谓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绿化环境。作为充满人性和生活气息的环境,社区景观定位不能套用简单化的现代主义模式或任何时尚噱头。城市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作为承载城市文脉和市民希望幸福的场所环境,社区景观需要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美学体系,来建构满足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系统。

一、调整美学观念

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科技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对审美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诞生的技术美学和现代主义便是这种影响的产物。技术美学是工业时代的美学诉求,不仅带来实用至上的功能之美,也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之美。它是凡尔纳(Jules-Verne)笔下的奇异钢铁巨物,是柯布西耶(LeCorbusier)、密斯(miesvanderRohe)、皮亚诺(Renzopiano)追求的精密建筑机器,是本雅明(walterBenjamin)的技术复制美学。可以说技术美学的特质构成了现代艺术特征,消弭了古典艺术的深度,扩大了审美视野,并加大了艺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促进了审美的民主化,使现代艺术成为大众的艺术。然而技术美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地被误读或落入极端的窠臼:技术美学强调巨构形式,追求巨大体量、数量和宏大的气势,表达了人类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对科技发展的乐观理想,然而在缺乏正确理解、合理规划、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一味追求巨构形式会造成空间尺度把握上的偏差,甚至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本雅明的“技术复制”理论也会被异化为适合大规模生产(massproduction)的雷同、粗糙、缺乏生气的城市建设;现代主义反对点缀和装饰,否定建设更丰富环境的可能性,建筑和城市被当作一部机器而丧失其丰富的传统内涵。各地的建筑和广场、步行街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表现出惊人的雷同,致使环境符号系统所载有效信息过少。此外单纯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会刺激推动商品化的趋势,这也许是为了控制和保障普通人的利益,但却会导致艺术审美丧失个性和能动性。技术美学和现代主义虽然有着乌托邦式的美好理想,但其理论的局限性使得它们的作用非但没能促成理想社会,反而造成了简•雅各布斯所论述的社会崩溃。面对这些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关注地区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态平衡就是对现代性反思后的修正和超越。

人类社会从原始部落时代、农耕时代到现代工业时代再到以信息产业主导的后现代,从安全危机到环境危机再到文明(经济与文化)冲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而我国的问题则更为复杂,面临着实用主义泛滥、环境污染、信任危机等诸多问题。这样多的矛盾需要我们在处理环境问题时,调整人类中心论、技术至上、唯美主义、功利主义和与工业社会伴生的美学观念,发展生态美学(ecologicalaesthrtics),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生态美学不只是对艺术内在的、形式的与审美特性的探讨,不是封闭而独立的空想艺术世界,它主张从社会机制、价值体系上寻找危机的深层根源,关注的核心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命运问题。生态美学强调“生命”,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生态平等”。这里的“自我”不是“形而上”的自我,也不是“个人本位”的自我,而是融入人类、自然共同体的自我。生态平等强调所有的生命事物具有同一性,即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相同的,都需要生存、繁衍和自我实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美学研究在我国虽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没有与环境美学相结合,进行有影响、有广度地理论实践。社区作为我国城市主要的环境平台,有必要也必然要实践生态美学,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环境美学之路,为化解人、环境、社会矛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生命――社区景观的审美核心

在现代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因高速紧张的工作而缺乏沟通、情感淡化。对优美健康生活环境的需要,不仅是个体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然而我们却时常面对这样的现实:被行人车辆压坏的草地绿篱,拥挤的道路,有限的交流和活动空间,单调的植物品种,缺乏特征的社区环境。它们少有技术语义和文化语义,没有思索回味的空间,环境的社会缺失。缺乏资金、管理困难、人均占有资源的矛盾可能是社区环境难以改善的典型原因。一个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管理者、设计师、居民都能明确城市社区不是大尺度的水泥森林和仅供安居的空间,也不是仅供欣赏的风景画卷,而是高密度的、小尺度的、拥有丰富多样性和独特个性的生命场所。这种拥有生命、延续生命、循环生命的状态应该作为建设和谐环境的目标,应该成为社区景观美学内涵的核心。

(一)环境美感在于可识别性

以生态美学为内核的社区景观美学首先并不排斥对形式化、风格化的研究。建立适合社区科学的视觉形象系统,有助于管理者和设计师站在较高的起点上,摆脱天马行空、不切实际观点的困扰,有助于透过表象形式,认为审美对象的表现性质。

过去30年来,许多欧美国家普遍采用视觉管理理论进行景观环境评价与管理。美国林务局和美国土地管理局分别建立了“视觉管理系统(VisualmanagementSystem,VmS)”和“视觉资源管理系统(VisualResourcesmanagement,VRm)”,以加强规范环境景观管理和设计,强调对理想自然的视觉、风格化设计,特别是用科学法律的手段像保护规划景观美学资源。在我国,高速公路和大型铁路工程、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都需要这样的视觉管理系统。在城市社区科学全面的视觉管理系统中“可识别性”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可识别性”的内涵是宽泛的,不但与视觉感觉有关系,更与人的认知体验有联系。透过视觉表象,起到重要作用的社区可识别性内涵可以被归纳为:生命的、系统的、适宜的、乡土的、象征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新都市主义(newurbansim)的创始人之一多安尼(andresDuany)认为社区必须有一个可识别的中心。社区的结构通常较为松散,从视觉上需要拥有标识性元素,在形成区域社会中心和区域环境风格发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识别中心还能起到丰富知觉的作用,留下典型记忆,满足社会性的需要。一般而言,可识别中心可以是广场或是绿地。而对于那些缺乏条件,拥有更松散场地、更小尺度空间的社区而言,可识别中心可以被概括为“地标”。社区的地标可以是人工构筑物如建筑、雕塑,也可以是自然物如树木、起伏的地形、河流。芬兰研究学者Y•瑟潘玛把这两类对象划分为强审美客体和弱审美客体,前者完全取决于主观的审美评价,其审美价值往往体现在象征意义层面;后者则由伦理等其他价值充实,审美价值表现为环境社会的整一性。某些管理者和设计师常常站在主观角度,为拥有令人难望的视觉冲击力而热衷追求建设奇伟的标志性设施,作为城市环境的地标。但社区景观生活性的特质决定了它不需要这种审美对象。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原有环境选择的自然物或经过合理定位的人工“设计物”,就能够满足社区环境的视觉识别要求。前者是指经过自然环境选择而留存下具有独特乡土意象的自然物,如古树、河流、山石等,它们能便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可以充分展现动态的生命价值,人与自然物的关系是互动的,是不和谐共生,就冲突毁灭的辨证关系。所以经由自然物带来的审美更为积极,能够满足休闲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而后者则是指适合场地环境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能够产生积极互动作用的人工设定物,如移栽的植物,堆叠的山石,多功能的环境小品等,这些人工设定物可以不具有宏大的视觉冲击力,但必须体现出精微的美学品质,以供人们多感官地体会和品味。无论是天然物还是人造物,都不能仅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出发。环境美学家卡尔松(allenCarlson)主张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不能仅欣赏自然物的形状和颜色等外在形式,而是欣赏自然物的表现性质,如海洋的澎湃、泰山的宏伟。它勿须借助科学认知的帮助,甚至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这是每个人通过自然天性就能感受到的东西。

(二)环境美感来自于多样性的社区绿地系统

单调的绿化和装饰是低质的城市环境拥有的共同问题。无论从美化效果还是从生态学意义来看,社区环境中简单雷同的植物配置只能起到可有可无的绿色点缀作用。以整个社区为系统,结合场地条件和特征,合理有效地选择组合多样性的植物品种,可以使居民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更直接地感受自然所带来的诸多有益的环境生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新建成的优美环境仍少人使用和关注,过于强调环境装饰美化的作用或仅仅关注视觉效果而又缺少其它功能及配套设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绿化是社区环境美化的主要手段,今天出于发挥固碳等生态作用的需要,城市绿化的地位得到了空前地强化。但是,脱离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服务功能而独立存在的绿化,并不能给在城市社区居民带去最友好的舒适感。相反,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目标,某些绿化种植还会造成社区环境的分离和隔离。因此,我们应始终明确:绿化只是社区系统的一部分,社区的生态美学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感受,它应该来自于对一个混合了多功能、多样性的友好社区环境的高满意度和由此产生的幸福感。

(三)环境美感在于变化和循环

积极的美学认为,一切天然的东西在审美上均有价值和值得保存,其被破坏的现象如病死状态等则是丑的,但整个平衡的生命过程任然被认为是美的。法国景观师吉尔•克莱芒(GillesClement)说“自然在演变中发展,花园是演变中的过客”。四季演替,昼夜往复,是人类面对的自然状态。生存在持续变化土地上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往复“成长――繁荣――衰败――重生”式的动态循环,展现并洋溢出着永恒的生命力。那些时而凋敝、时而繁盛、时而荒凉的真实环境,因为具备生命的动力,而能够引发人类原始、本质、持久的精神共鸣。相比较一件雕塑,一颗勃勃成长的榕树、一条流淌的河流会因其自然长久的生命力,更能够给人留下抹不掉的记忆。人追求自身生命的长久和永恒,是因为看到了自然物的持续生命力,人觉得生命短暂,是因为看不到生命的延续还可以体现为循环。人要遵循自然之法,既不人为中断自然主导的生命更替,也要推动人工环境的循环再生,即事物可以通过人们的合理使用而生长、发展和延长寿命,只有这样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计成在《园治》中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不但是指中国园林艺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更可理解为“人作”要能“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就必须按自然的规律来安排,参与到天地的循环中去。景观设计师只有热爱土地,深谙土地的特性,综合人文系统进行分析和决策,才能将场人、地空间与自然系统相融合,并达到和谐之状态。

(四)环境美感在于因地制宜地发挥场地资源潜力

埃克博(Garretteckbo)在《为生活的景观》中认为:持久的生命力在于因地制宜,而非预想的形式。任何的规划和设计都是预想的,但需要将“因地制宜”设置为前提。社区场地规划者需要以当地气候、地理、人文、社会等情况为出发点,创造出具有多样化地域特色的现代景观环境。社区环境要选择利用易于养护的本土性物种资源,要合理利用原有场地地形,要保留富有特色和历史传统的建筑、设施,使用乡土材料或废旧循环的材料以及某些传统的建造技术营建景观环境。这不但是延续社区环境视觉识别性的需要,也是体现文化传承,突显社会价值,保持场地长久、持续的展现活力之需要。建筑师张雷使用传统的红土砖、石棉瓦,采用传统的建造工艺,在扬州完成《三间院》作品就是对上诉观念的探索和实践。

芒福汀(J•C•moughtin)认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需要对天然和人工环境进行精耕细作。这里所谓的“精耕细作”应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能。城市社区环境资源是定量的,而随着人口的膨胀,人均资源却是不断递减,这是社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要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就必须对社区环境“精耕细作”。

合理且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空间是精耕细作的一个着力点。被人们忽视的街角、墙面等都需要有效地加以利用。如大力推广建筑外墙和围墙的立体绿化,这种垂直空间的活性植物表皮,既符合社区环境不能远距离欣赏轮廓,只能近观细节的视觉特点,也符合生态美学中建立生态梯度链需要垂直层次环境的要求。

摈弃一切都要破旧立新的概念,合理改造好老环境也是精耕细作的要求。并不是所以城市环境都需要拆除重建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目标,这既不需要也不现实。街区的核心生命力在于经过漫长时间形成的生活传统和习俗,由此形成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性格和特色,是简单地环境改造和地产开发无法生成的文脉。因此,通过改造的方式提升城市社区环境质量既节约了资源,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社区文化和维持社区社会关系。在具体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如选择本地区地方性的建设材料,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可回收资源,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另外,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相对昂贵的环境装饰,将美化的重点着力于社区环境节点。

(五)环境美感基于场地环境的人文内涵

社区居民在长时间谋生、居住、休闲、交流的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这往往成为居民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同时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由此形成的环境空间也是吸引来访者的目标,对于强化来访者关于城市的意象非常重要。丧失传统习俗和居民的环境空间,即使保有再优美的环境,也只是空壳而已。丽江古城和不少城市迁出老城原住民的做法,就导致了原文化的流失,破环了城市的原真性。城市环境与山林相比,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充满着“喧闹”,没有“喧闹”的人气,城市便会丧失活力和效率。即割断原有的社会生态链,必然阻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破坏生态美学存在的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对于需要新建改建的社区而言,应注意挖掘和设计其人文内涵。主要方法可以概括为“营造符号”。使用符号这种典型化的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段,且具有强烈的象征效果。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们的运用必须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符号的使用与创造一定要准确、要恰如其分.要与其他造型因素相统一并成整体。符号的表现形态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设施,还可以是自然物等。一切在社区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变成符号。营造符号首先应当注意避免生搬硬套。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符号元素和其应用方法有在发展中趋于统一的态势,但是一个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形式和排列方式。巧妙地注入这种特质可以加强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乡土气息,增强环境的感染力。这些方法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并用用语义的多重性混杂性来反映自然的生态性。营造符号还应当注意避免缺乏联系地孤置。按照索绪尔语言学和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符号学的方式去理解,任何符号就像任何言语一样在它存在的上下文语境中都有着自身特定的意义,而众多的“符号”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指系统,就像语言学中“言语”和“语言”的关系一样。在社区环境中需要设置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符号,以此构成成系统的社区视觉审美语言。符号化方法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赋予空间更多的意味,增加审美内涵。三、结语

对社区景观美学内涵的研究探索,并建立成系统的社区景观美学体系,是规范和科学确立城市视觉管理系统的需要;是为了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是为了减少城市资源浪费,增强城市活力;更是为了从思想上促进人们改变对待自然与城市的态度,从行动上由工业文明征服自然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杨德昭社区的革命――世界新社区精品集粹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45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0-291

克里夫•芒福汀等(著),韩务青等(译)美化与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7-158

杨德昭社区的革命――世界新社区精品集粹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9

仇保兴生态城分级关键技术城市规划学刊,2010,(03):1-13

李庆本(主编)国外生态美学读本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

H•B•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的本体论、批判和应用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读本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7

H•B•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的本体论、批判和应用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读本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2

朱建宁,李学伟法国当今风景园林设计旗手吉尔•克莱芒作品选取登中国园林,2003,(08):4-10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9

化学前沿科学研究对象

化学科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到分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的合成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科学。随着新世纪脚步的不断加快,作为物质科学组成之一的化学科学将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化学中的前沿科学也将成为化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论文的发表是科学成果被人们承认的唯一形式。一定频次的引用反映了某篇论文重要性的程度,超高频次的引用,常可认为其研究成果引发了科学研究的热点或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因此,近期化学科研论文的引用情况也体现了化学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化学前沿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和研究方向。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报道,90年代的化学研究前沿领域有:

(1)富勒烯C60的研究导致发现了自然界一类新的物质――碳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并对宇宙内碳循环和经典芳香性的关系这一理论化学的关键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开辟了新的化学研究领域。

(2)模拟程序和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引起整个化学领域的革命,使量子化学成为成千上万化学家手中的工具,可用以预测和阐明物质的化学性质。

(3)对不同管径和缠绕角的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和导电性质的研究展示了单壁碳纳米管在纳米分子电子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4)人工合成新药的发展:天然抗癌药物的人工合成以及用以开发新药的组合化学方法。

(5)组合化学新研究领域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药物开发的模式,可同时合成和筛选大批生物活性物质,大大缩短了新药开发的时间。组合化学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筛选、手性化合物合成等材料科学领域。

(6)仿生聚合物是一种先进材料,它的人工合成向模仿机体功能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7)分析化学在这一阶段已不再仅仅是化学家手中的工具,它已发展为一门分析科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关于物质,特别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甚至生命过程的信息;另一方面,在精密分析仪器本身的研制上不断获得进展。

(8)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化学家的研究手段产生巨大变革。有关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维结构图像实现和精细结构表达的程序及软件包的研究受到化学界的极大关注。

(9)有机反应、不对称合成及催化是90年代以来的持续热点。这是一个有工业应用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一直很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经历了20世纪的空前繁荣发展后,进入21世纪,化学学科面临着四大难题。第一,合成化学难题――化学反应理论;第二,功能结构化学难题――结构和性能的定量关系;第三,生命现象的化学机制――生命化学难题;第四,纳米尺度难题。徐光宪院士等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信息科学、合成化学和生命科学共同繁荣的世纪,化学的微观方法和宏观方法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这一潮流将进一步向前发展,并提出了新世纪的化学科学包含了对下列八个层次的物质对象的研究:

(1)原子层次的化学:其中包括核化学、放射化学、同位素化学、sp区元素化学、d区元素化学、4p区元素化学、5f区元素化学、超5f区元素化学、单原子操纵和检测化学等。

(2)分子层次的化学:现已合成的2000余万种分子和化合物,通常分为无机、有机和高分子化合物。但近30余年来合成的众多化合物,如金属有机化合物、元素有机化合物、原子簇化合物、金属酶、金属硫蛋白、富勒烯、团簇、配位高分子等很难适应老的分类法。21世纪将研究分子的多元分类法,如按照分子片结合方式和生成的分子结构类型分类,可分为0维、1维、2维、3维分子等。

(3)分子片层次的化学:原子只有110余种,但分子数目已超过2000万种,因此有必要在原子和分子之间引入一个“分子片”的新层次,在21世纪应该开展分子片化学的研究。

(4)超分子层次的化学:其中包括受体和给体的化学、锁和钥匙的化学、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力、范德华引力、各种不同类型的氢键、疏水-疏水基团相互作用、疏水-亲水基团相互作用、亲水-亲水基团相互作用、分子的堆积组装、位阻和各种空间效应等。

(5)宏观聚集态化学:其中包括固体化学、晶体化学、非晶态化学、流体和溶液化学、等离子体化学、胶体化学和界面化学等。

(6)介观聚集态化学:包括纳米化学、微乳化学、溶胶-凝胶化学、软物质化学、胶团-胶束化学和气溶胶化学等。

(7)生物分子层次的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酶化学、脑化学、神经化学、基团化学、生命调控化学、药物化学、手性化学、环境化学、生命起源、认知化学和从生物分子到分子生物的飞跃等。

(8)复杂分子体系的化学。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新世纪化学别值得关注的有化学信息学、分子片化学、超分子化学、生命化学、纳米化学、理论化学和复杂分子体系的化学等。

随着化学分支学科的重组及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不断渗透,21世纪初化学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有: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材料科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合成化学、化学反应动态学、分子聚集体化学、理论化学、分析化学测试原理和检测技术新方法建立、生命体系中的化学过程、能源中的基本化学问题、化学工程的发展与化学基础等。

参考文献:

[1]刘春万.研讨我国理论化学跨入新千年发展的一次盛会[J].化学进展,2000,36(2):230-232.

[2]G.p.HaightJr.Bringingundergraduatestothechemicalfrontier[J].J.Chem.educ.,1967,44(12),766-775.

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区别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全球比较

早在20世纪初,高等教育排名就已经存在,但学术界普遍将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高等院校名次作为第一个全国性大学排行榜。接着大学评分体系相继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欧洲、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出现。[1]

一、高等教育排名的基本类型

归纳现有高校排名,依据评价标准是院校总体水平还是个别专业质量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前者又按照全球范围还是全国领域进行区分,由此共形成三类大学排行榜。

(一)全球大学排名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荷兰莱顿大学是全球大学排名的先锋。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为例,入选院校必须符合两条要求:一是高校必须从事本科教育,这排除了部分主要以研究生为对象的院校如伦敦商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二是每所院校至少拥有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和信息技术、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和艺术学科五大领域中的两个学科。世界大学排行榜依地区和学科分别排序,前者覆盖欧洲、亚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和非洲,共200所高校;后者包括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健康、物理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各列出前50名大学。通过计算5个类别中13个指标的综合得分对大学进行评估,各指标比重依次为教学(学习环境,30%)、科研(数量、收入和声望,30%)、引用率(科研影响力,32.5%)、工业收入(创新性,2.5%)和国际性(教师和学生,5%)。[2]

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于2003年首次在网上公布,此后每年更新,共由三类组成:一是院校排名,涉及17个国家的500所顶尖高校;二是领域排名,涵盖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商学;三是学科排名,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理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工科)、生命科学与农学(生命)、临床医学与药学(医科)、社会科学(社科)。主要指标和权重分别为: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20%)、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量(20%)、《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折合数(20%)、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20%)和上述5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10%)。[3]其中,60%来自于计量指标,30%基于获奖情况,10%为不受规模影响的数据。领域和学科排名与院校排序稍有不同,选用各领域中的顶尖期刊而非《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由于工程学不设诺贝尔奖项,因此用外部科研资金替代。

(二)全国大学排名

全国大学排行榜的代表性案例包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福布斯》的全美高校排名,《泰晤士报》和《卫报》的英国大学排名以及德国高等教育协会的德语院校排名。《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会分别列出最优秀的本科生院和最好的研究生院,前者分为全国性大学、地区性大学、全国性文理学院、地区性学院、商业计划和工程学计划6类;后者涉及商业、科学、法律、图书馆和信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工程学、卫生健康、教育、公共事务和艺术等领域。具体指标为:同行院校质量评估(25%)、学生保持率和毕业率(20%,基于院校的使命和类型)、教师资源(20%,班级规模、学术职员收入)、学生选择性入学(15%)、生均教育经费(10%)、超预期毕业率(5%)以及校友贡献率(5%)。[4]《福布斯》杂志则从学生的视角对660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排序,即列入《世界名人录》的校友数量(25%)、从专门网站上获得的学生对教授的评价值(25%)、四年毕业率(16.67%)、获得全国性竞争奖励的人均值(16.67%)以及四年累积学生贷款的平均值(16.67%)。《福布斯》除了对公立和私立进行区别之外并未划分高校类型。

(三)全球专业排名

在有关学术领域的排名中,商学特别是工商管理硕士或者商学院最受关注。英国的《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以及美国的《商业周刊》等报刊都设有专业排名,并拥有自己的方法和数据。如《金融时报》就有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硕士、非学位高层经理课程和欧洲商学院5项排名,前4项为全国范围,最后1项仅限于欧洲。《金融时报》的工商管理硕士选取20个指标的总分作为排序依据,其中40%的得分来自与研究生工资相关的2个指标;10%为教师人均在40种学术和专业刊物中发表文章的数量;剩余50%均分散到各指标中去。表1反映了全部指标及其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