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十篇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十篇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0:53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1

一、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结构分析

1.共性。

无论是安徽卷还是全国卷,其都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对教材主干知识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反映时代气息,稳中有变、有所创新。

2.差异。

虽然2015年高考安徽卷与全国卷i历史试题的分值相同,但在题量和题型设计上却有诸多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安徽卷历史试题全国卷i历史试题客观题11道题,每题4分,共计44分12道题,每题4分,共计48分主观题

(必做部分)2道题,共计56分2道题,共计37分主观题

(选做部分)无4道题,任选其中一题,共计15分知识分布客观题:中国古代史3题、中国近代史2题、中国现代史2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2题、史学常识1题

主观题:中国近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客观题: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代史3题、中国现代史1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世界现代史2题

主观题(必做部分):思想史1题、科技史1题

主观题(选做部分):4个选修模块各1题二、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历史试题特点

尽管这两套试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都比较大,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却都是有限的。它们在稳中求变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全国卷i历史试题不拘泥于传统的试题呈现形式,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构建了一个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呈现形式比较多样,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了选拔学生的目的。

2.试题难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干扰系数较小,总体难度较低。全国卷i历史试题信息量大,对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3.创新程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考查目标、问题设置等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没有刻意追求非文字材料的多样性,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儒家思想、古代选官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等。

全国卷i以能力立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要求较高。例如,第41题以“科技与生产力关系公式”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该题取材新颖,紧扣教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建议

教师要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教授基础知识和构建学科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课题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知识、专题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定式,用新视角、新史观和新理念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人物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开展历史人物教学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增强国家意识、国际意识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人物历史教学人文素养

历史人物教学的研究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国外方面,1999年版的《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k1~4年级)》在“研制k1~4年级标准的基本指导原则”部分指出:“儿童的历史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关注人:那些曾经生活在他们社区、本州、本国乃至世界上的各种家庭的历史,还有人——既包括普通的人又包括非凡的人物的历史。”在1999年研制完成的美国北达科他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1~4年级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是:“了解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思想,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对北达科他州历史的贡献。”1998年颁行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k—12年级)》中,8年级“美国历史与地理:形成与冲突”内容标准规定,考察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例如,伊利莎白·斯坦顿、玛格丽特·富勒、卢克丽霞·莫特、苏珊·安东尼的自传、文章和演讲;描述运动的领导人,如约翰·昆西·亚当斯和他倡议的宪法修正案,约翰·布朗和武力抵制,塔布曼和地下铁路,本杰明·富兰克林,狄奥多尔·韦尔德;知道重要的发明家的名字及其发明的名称,认识他们怎样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高。1999年版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古代历史课程标准(11~12年级)》规定,第六学段开设以“历史人物,古代社会,历史时期”为内容的古代历史课程,作为学生获得高中证书的课程。此外,从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的历史学科或社会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类似的表述。通过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各国对历史人物教学都是比较重视的,强调人物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获得以及公民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

国内的历史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处于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对历史人物教学的研究从未间断,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效果。著作方面:赵恒烈在《历史教材教法举要》一书中,以“怎样讲历史人物”为题谈了四点意见:第一,要注意真实性;第二,要弄清楚人物的特点;第三,要坚持一分为二;第四,要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教研室、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教研室、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教研室合编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在第四编第三章“中学历史课中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讲授”的第三个问题“历史人物的讲法”中指出:“人物和时间、地点一样,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之一。不言而喻,讲好历史人物,对于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全面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还从两个方面论述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第一,生动地讲述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思想,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第二,褒贬功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学以人类社会以往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具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为研究对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课。它面对某一个学生个体,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任务;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任务。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性质”部分所说:“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是这三者中的核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过程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每个时代、每个王朝、每个国家都产生了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探险家。正是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部分指出:“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内容标准”的“中国古代史”部分提出:“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部分也有类似的表述。开展历史人物教学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增强,历史知识的丰富、历史思维力和学科能力的提升以及增强国家和国际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历史人物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师方面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教材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培养,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很少进行全面、具体的叙述和透彻的分析,更谈不上发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从而失去了利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机会;还有部分教师尽管注意到历史人物教学的功能和价值,但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时间的制约,对于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浅尝辄止,未能使历史人物教学发挥应有的功能。

第二,从学生方面看,部分学生由于对历史课的学习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途,主要是为了考试而学,因而也就忽视了历史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是机械地接受课本中的历史人物知识,缺乏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尤其缺乏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历史人物教学方法加以解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笔者认为,学习历史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国家和社会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搞好历史人物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历史人物相关知识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夫,郭艳芬.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2).

[2]李稚勇.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J].外国历史教学,1999,(6).

[3]胡小梅.美国基础教育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解析及启示[D].西南大学,2008.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3

关键词:历史教材;重要依托;高考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38-01

中学历史教材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托。高三历史教师要使学生有效地运用教材内容应试备考,教师自身必须全面地深入地掌握教材,过好备课关。

1、要把教材的正文、历史地图、历史图像和课文注释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逐字逐句逐图进行研读。

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弄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又要摸清历史地图、历史图像和课文注释,哪些内容要作教学要求,哪些不作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组织自己的教学,减轻学生的识记负担,避免学生走弯路。

2、灵活掌握教材中每章(节)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进而对整体教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使它综合化、条理化、专题化。

历史基础知识是指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等等。

近年来,高考在考查历史事实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题目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于是,在广大高三历史教师面前,摆着一个如何把握好历史基础知识并灵活地传授给学生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高三教师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第一是借助教参等辅导资料对每章(节)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然后结合高考的要求和课教学的需要,对该章(节)教材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和分析,正确理解其所包含的历史基础知识;第二点是形成简明扼要而又密切联系的知识结构。以纲目点的形式反映历史知识点间的并立和内在联系。

以《中古史》(选修本)第28章“第一节清朝巩固统一的斗争”为例。它的主要历史事实和知识结构可扼要概括如下:

1、反对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

(1)蒙古族的分裂和准噶尔部的发展(2)康熙帝亲征噶尔丹〔①乌兰布通之战;②昭莫多之战〕(3)清朝控制漠北蒙古及天山南北

2、土尔扈特部归国(渥巴锡起义)

3、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

(1)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2)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地区

4、加强对的统治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2)设立驻藏大臣

5、清朝的疆域

(1)清朝疆域的扩大(版图四至)(2)清朝的民族(3)清朝的行政区域

以上是“清朝巩固统一的斗争”中的历史事实(即“史”),但是,如果我们钻研这一教材,注意力仅仅停留在了解史实和知识结构上,那是远远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的(更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还必须挖掘出这一节内容的历史结论(即“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了开发;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史论结合是基础知识的基本特征。但有时史与论之间的联系,并非轻易就能理解的。教师在灵活掌握每章教材的基础上,统观全局,对整部教材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以“纵向”归纳和“横向”归纳两种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概括出整部教材的主干线索,并根据线索和教材的内容、高考命题的特点,把教材分为若干个专题。此外,还要注意到各章节间的一些“隐蔽”性联系。所谓“隐蔽”性联系就是表面上看起来两个联系不强而实际上有着内在联系的内容。

3、结合高考命题的规律,确定出高考较敏感的教材内容。

高考从题型到命题方法,大体上都有一定规律可寻。例如难度较小,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的题目,它一般考查教材的重点问题(当然没有绝对性),而难度较大,以拉开学生距离为目的的题目,则一般不是考查教材的重点内容,显得较偏僻,即使是考点内容,也以考查综合、概括和分析能力为主,题目的的跨度较大,分析能力较强,针对这种情况,高三历史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就必须要有意识地确定哪些是高考较敏感的内容,哪些是不那么敏感的,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的放矢。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4

一、以四种新史学观指导专题整合,拓展历史视野。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要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文明史观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它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社会史观则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角度去理解历史。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了解这些基本观点后,在进行历史复习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利用这四种史学新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复习。例如,对殖民主义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角度进行:

第一、文明史观:可以看作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外部促进因素。以中国为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进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第二、全球史观:随着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伴随着工业革命推进,列强的殖民扩张更加扩大了范围和规模,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但也使得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日益紧密。

第三、现代化史观:可以看成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出来的是资本的扩张性。相对而言,伴随着殖民扩张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比各国的封建生产方式要先进得多,也更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才会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和普及。

不论用以上哪一种观点来看,都应该肯定殖民主义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殖民主义的负面影响。

又如运用新史观指导评价辛亥革命,有助于拓展视野,全方位地认识辛亥革命的重要地位:

1、从传统的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有力推动者。

(1)政治上,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经济法令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短暂发展的重要原因。

(3)法制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资产阶级《临时约法》,确立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走向法治近代化的里程碑式事件。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属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二、抓住历史发展的主体脉络,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高中历史知识繁多,专题知识也可谓浩如烟海,但高考覆盖的知识面又很小,因此,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分清主次。就历史学科来说,其主体内容就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东西,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例如,中古史可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体内容,这种制度从战国开始形成直到清朝灭亡,历经两千余年,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见证;中近史前期可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内容,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先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观念,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朝着近代化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近史后期可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为主体内容;中现史可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为主体内容;世界近代史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主体内容;世界现代史可将“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为主体内容。

三、优化专题复习,构建知识模块。

(1)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考试说明》的变化和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所呈现出的特点,重点分析考点间的内在联系,把相关的知识点重新归类梳理,形成新的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建构知识专题。该专题应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并能反映新课程改革、特别是课程内容的改革思想。要将复习的重点尽可能放在那些能体现文明演进过程、具有人文价值、贴近时代并能较好地考查出思维品质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即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专题为例,可将其分解为三个小专题: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重新整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知识架构。

(2)以问题为中心,选好关键词,找准切入口,做到小切口,多层次、多视角,把握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中外问题的对比思考、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掌握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阶段特征,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进而概括出一般规律性的历史启示,形成较强的知识重组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以体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践价值和社会功能。

(3)有选择地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要注重挖掘知识综合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章节、跨教材的知识渗透。

四、紧扣时代脉搏,以热点带动专题复习。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一直以来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高考命题就是在专题和热点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因此同学们在历史专题复习时也要关注热点,全方位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了解该热点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问题,尤其要系统地了解问题背景、现状、影响和发展趋势等问题。其次是要及时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全面分析时政热点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历史知识点,要努力找到与时政热点与社会现实相契合的知识点。近年高考文科综合卷中有关时事热点问题的命题达到了40.3%。因此,关心时事,关注现实,跟踪热点,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也成为专题复习应该关注的内容。例如: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与现代费税改革;古代经济重心转移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现代的西部大开发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古代法治思想、儒家传统道德与现代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公共道德建设;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嫦娥奔月与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各阶级救亡图存与现代化历程;世界市场形成与经济全球化;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化与人口的迁移和发展;和平与发展问题;中美关系与;中日历史问题与现实关系;中共思想理论建设与“三个代表”及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关注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欧洲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大国崛起与中国和平崛起、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00周年、冯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等。以这些热点为切入点,带动学科内相关知识的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中部地区历史时,就要抓住中部崛起战略这个热点设置专题,抓住古代中部(河南)是中国政治中心和古代经济中心,近代中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发源地之一和民主革命的发源地来梳理知识,并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相贯通,揭示规律和提升认识。

五、把握好专题复习的跨度与深度,夯实基础,提升历史的思维能力。

第二轮专题复习完全打破了原有教科书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类。所以复习的关键是找准角度,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上例可作如下认识: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只有把握好了专题的跨度和深度,注意知识的点线面的结合,进而形成立体结构,获得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六、转变学习方式,寻找规律;有效训练,提高答题技能。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5

关键词:历史教材重难点遵循原则

处理历史教材的重难点,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从教学、学生、知识这三者所组成的教学系统看,教材的重点一般处在学科知识系统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的结合点上,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知识容量性和多方向传导性的特点。难点则处在与重点重合或不一致的位置,具有可辨性低、不确定性和人为性的特征。因此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既互为一致,又不尽相同。正确认识与处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蓝本,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课后复习和作业的基本工具。为了把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亦即历史教学内容讲得线索清楚、主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备课时,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出发,对教材加以精心剪裁和组织,这是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更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什么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教材中集中体现教学目的要求、反映教材中心思想的那部分内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教材的重点有时集中在一课中的某个和某些段落里,有时则以教材的中心思想构成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材中。它是教材基本内容中的关键部分,处在知识系统各个有机部分的结合点上,往往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因而,从系统结构的角度来说,重点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教学确定性和多方向性。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如能选准重点,环环相扣,解决了重点,其他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所谓难点,主要是指课文中头绪较多或较抽象、艰深,而教师又难以处理、学生难以掌控的知识点。对此,教师若能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化难为易,居高临下地进行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是科学的、清晰的,反之,则是片面的或模糊的。难点具有不确定件、相对性和人为性,在一定条件下,它是可以转化的。从教学、学生、知识这三者所组成的教学系统看,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往往混合在一起。这种交叉性关系大致呈现出两种状态:一是当难点也处在知识系统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它和重点是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重点本身也是难点。以《美国独立战争》为例,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外因是教学的重点。讲清独立战争是由于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而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高压统治所带来的结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独立战争的正义性质、胜利原因和历史意义。至于教学的难点,应是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的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特点和实质。因为这部宪法几经修正,至今仍在使用,其“三权分立”的模式成了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仿效的对象。而许多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实质认识模糊不清。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肯定这部宪法在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封建统治或更落后社会形态下所具有的进步意义的同时,着力用该宪法所带有的鲜明的阶级及种族歧视的烙印,指出它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这就是这一节课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二是当难点不处在知识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重点和难点是不一致的,即重点不等于难点。如世界现代史部分,讲到《列宁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这一课时,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列为重点,而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为难点,因为学生难理解。

总之,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来支撑教学的构想和实施.是对教学任务某些关键性、核心性部分的强调,是教学目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是“有计划地组织”这一教学过程本质特征的内在决定因素。因此它们都是教学中的主攻方向。正确认识重点、难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对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一般的教学理论,教师在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应当特别注意遵循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处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时,必须具有整体意识,即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总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个系统,才能把握全局,使教学活动科学有序。

(二)独特性原则

处理教材的独特性原则,主要是指研究教材的个性化问题。如果说整体性是对教材全面把握,主要解决共性问题,独特性原则则主要是对一类或一节课具体把握,主要解决个性化问题。

历史教材是由一个个不同历史课题组成的,可以说历史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对一个个历史课题的解析,使学生了解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规律,熟练各种学科技能。换言之,历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历史教师正是通过对这些各具个性的课题内容的剖析,使学生掌根历史知识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善于根据不问的历史课题,明特点、理要点,从而抓住重点,化解难点。

(三)创造性原则

对教材的创造性分析和把握,是处理教材重点与难点的高级形式。它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充分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理论因素与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6

一、读全课本,全面了解历史知识

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在编排上比较分散,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都可能存在需要我们重视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但是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对教材的阅读,觉得历史不是语文,无需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阅读,只需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的章节即可。这其实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如果对教材没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对历史问题有完整的分析,思维也会受到限制,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培养。因此,必须读全。所谓读全,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历史课本中的八个组成部分(目录、引言、正文、地图、图画和图注、注释、课后练习、大事年表);二是每部分的内容都要仔细地研读。

二、熟读目录和引言,掌握结构和线索

目录是整个教材整个内容的概括,熟悉的目录就会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引言的存在是展示历史阶段,概括每个时代的特征,对于引言的熟悉可以使我们把握每一章节的主要历史过程以及时代特点。

三、精读正文,夯实历史

首先,阅读正文要注意正文中大字和小字部分的区别,大字是每一章节内容的主干内容,它是对这一时期内的历史现象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部分。而小字部分则是对大字内容的补充。其作用一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是通过图片、照片等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其次,精读正文要注意阅读方法的使用,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准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目的。因为历史教材有自己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在阅读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抓课文中的程度词——有利于对知识系统性的掌握和理解。有些历史知识分散在课本的各个章节,只有通过程度词的提示,并加以整理,才能从整体上概括出其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建立”—“巩固”—“完善”—“加强和发展”—“强化”五个阶段。把零散的同一类知识串起来形成一个专题,这样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知识。

2.注意课本中的关联词——有助于对知识的微观理解。诸如内容中出现的“既……也……”“不仅……而且”等都表明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这些词汇,就可以用联系的方式帮助我们记忆知识。例如,如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这句话运用了关联词“既……也……”表明北美的独立战争具有双重的性质,一是它是一场民族之战,通过这次战争,北美人民获得了民族上的独立,摆脱了英国殖民地的压迫和统治。第二层是说明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战争。

3.标出重点词——有利于强化记忆。教材在描述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候,常常会运用一些明显的重点词汇。例如“转折”“标志”等,以此来表明事件和人物对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

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大生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等。对于这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这些重点词汇下做一些标记,并且将之与一些有关的人物或事件联系起来。

四、活读边角

1.注意图片资料的阅读。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重视文字性的内容之外,还要重视出现在教材中的图片、表格等形式。这些资料以一种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阐述了丰富的知识信息。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地理、人物等各个方面。如《美苏争霸》一节有一幅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人物指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他们正在起劲地扳手腕。这幅漫画形象地表明了发生在古巴的导弹危机实际上反映的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较量,是冷战时期两国争霸的具体体现。漫画中两个人的另外一只手都摁向控制对方的导弹按扭。表示两国关系当时非常紧张,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这样的表现方式比纯文字要形象、生动,而且让人一目了然。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历史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图表、漫画、表格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使自己的知识网络更加全面,形成立体的网络结构。除此之外,学生还要重视教材中的地图,有的学生认为地图是地理课中学到的知识,历史课中就不用仔细看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考试中历史是以文综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地理、政治是互相渗透的。尤其是史地两科,往往通过地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通过对历史图画、表格的阅读,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

2.注意注释部分和文献材料的阅读。注释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历史内容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注释的作用除了解释文章中一些理论观点和难以理解的概念外,还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学术观点,学生阅读之后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高中每节课都有1—2条文献材料,阅读文献材料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还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如《洋务运动》一节引用曾国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我们可以认识到他办洋务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至于“勤远略”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文献材料的阅读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而且要结合课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地提高有效信息。这样进行阅读就能够起到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作用了。

3.注意书后大事年表的阅读。这是学习历史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课后的大事表,学生要认真阅读,反复阅读,要牢记于心。只有记住年代表,才能对庞杂的历史有明确的认识,才可以形成自己清晰、明确、系统的历史知识系统。学生最怕记年代,因此要探究记忆方法,提高记忆力。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7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活动;教学手段

新一轮课程教育的改革与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及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及限制,部分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及优秀教学模式仍然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以下,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于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粗浅感悟,试就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倡“教学形式、教学途径的多样化”,鼓励历史教育工作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其历史积极性的目的”。

通过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真研读,我将这一理念运用到自身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并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千古一帝”秦始皇》这部分知识时,我鼓励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两大组,提前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针对秦始皇功绩与过失进行的个人讨论会。以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讨过程:

学生甲: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为当时人们带来和平环境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学生乙: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文化的基础,方便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丙:秦始皇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货币及度量衡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商业的发展及进步;

学生丁:诚然,秦始皇有着诸多的历史功绩;但也并不能因为其功绩就全部抹杀了他在位时的过失之举。大规模的修建宫殿、陵墓等,造成不少人民死伤,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此外,秦始皇制定的残酷刑罚也远远超出了“刑罚”的本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学生戊:除此之外他还实施“焚书坑儒”的政策,借助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迫害行为,使得大量对秦政权无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摧残;

……

学生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以各自的小组观点为主基调,或正面或反面地对秦始皇进行评定。如此,借助课堂讨论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一来帮助学生扩大了视野范围,充分激发了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二来又帮助不同学生就思维认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互补与协调,有利于使他们形成“一分为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历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求历史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录像视频、纪录影片等资源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新课标的上述理念同样对我的日常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且深刻的影响。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部分知识涉及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鲜明对比。可是,由于未真正经历过那个阶段,高中学生无法真正体会与领略到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谈不上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尊崇、敬爱与爱戴之情了。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提前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搜集与整理了反映中国改革巨大变化的真实历史图片与纪录片,并依次播放给学生,引导他们定下心来认真去感悟、认真去体会。多媒体本身就兼具生动形象、直观立体的特点,因此通过观看幻灯片与纪录短片,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个特殊而又具有决定性质的历史时期。如此一来,不仅为学生实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目标,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更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有效突破了教学重点及难点,为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掌握提供了充足保障。

普通高中课程的本质目的在于着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及历史综合素质,对于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灵活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唯有如此,方能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并将其教学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天链.如何认识和把握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理念[J].青海教育,2011(1).

[2]周百鸣.学习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树立高中历史新教学理念[J].教学月刊,2005(11).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8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编撰普通历史著作或学术论文,它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及教科书的体裁形式、内容取舍、行文格式、插图选用、习题设计等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作了严格的规范,使我国的历史教科书既体例严肃,又结构严谨,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编写者对历史的认识,包含着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特别是编写原则明确要求历史教科书应内容线索清楚、问题头绪集中、教学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思想教育充分、能力培养全面。但因受课时及字数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又显得过于简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用十几句甚至于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学生读后很难体会出它的整体轮廓,也很难回味出当时的历史氛围,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场景的潜象,难以使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引起兴趣。即使是有头有尾地叙述某一历史过程,也因渗透着多重教育目标而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不少内容偏深偏难,脱离了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需求,如要年仅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废井田、开阡陌”等概念就十分困难,它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奴隶社会”、“奴隶制度”、“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理论性极强的抽象概念中学生更难理解。教科书知识概念的成人化根本无法引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读性,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历史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撰写一般历史论著的最大差异是必须时刻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缺乏认识复杂历史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而不是对历史过程有较强分辨认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把历史研究成果中最能反映历史过程又较为浅显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考虑它的知识性、教育性,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各项要求作进一步加工,使之变成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叙述性文字,把复杂深奥的历史过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普及性历史知识。即利用历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来编排出最基本的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研究历史问题。后者是把不可认知的历史材料经研究加工成可认知的历史材料,它的工作主体是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材料来揭示历史的原来面貌,恢复历史的真象;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则是把经历史学家加工过的已可认知的历史材料重新搭配组合成更宜被人们接受、简明通俗的历史知识。在一般情况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需重新研究考证历史过程,只是把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通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各种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实质上都是在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普及科学历史知识和推广历史研究新成果的双重作用。

过去编写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传授史学研究重心观念和旧历史教科书撰写习惯的影响,在内容上都是以王朝政权的更迭为基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斗争,轻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教科书始终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徘徊,多以政治史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且编写时过分强调历史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把知识的完整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使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脱离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多次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摆脱不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只是在具体编写原则与内容结构体例、文字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修改或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对历史教育将会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精心编写能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已势在必行。首先,要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历史教科书赋予过高过多教育目标的传统观念,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从课程论原理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教育目标与政治需求的具体反映,因此,就应当根据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更新编写指导思想,以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出阶级斗争史的编写指导思想已显得陈旧而滞后了。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编写指导思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保留行之有效的精华部分,准确认识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作用,不要单方面强调或不切实际地突出历史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功能作用。同时大胆参照、借鉴、吸收教育发达、社会道德好、国民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取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以形成全新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

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的教育目标。几十年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始终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通过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及运用这些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历史教育目标是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据初步了解,在全国十几万所中学里真正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学校不是很多,数以百万计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绪很难提到这样高的层次。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与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无论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绪教育要求,还是能力培养,均难度偏大,要求过高,且教科书内容标题繁杂而不精练,课文内容分量过重。据此进行教育很难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制定新的历史教育目标时,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考虑并严格区分出历史学的不同层次,历史知识的不同层次,历史教育的不同层次,历史教科书的不同层次,搞清楚中学历史教育的层次以及与之对应的教育功能层次和教科书编写层次,逐步建立起历史知识教育的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地编制出不同层次人员所需历史知识的信息量,合理地构成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知识量,使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真正达到既教育学生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也可以说,正确地把握好历史知识层次,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是编好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条件。

第三,要改进与完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编写原则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科书编写的具体要求,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文化教育状况。不同的编写原则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要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全面总结几十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的原则继续坚持,同时还应本着改革精神大胆提出一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编写原则。既要增加历史教科书的知识面,又要降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难度;既要全面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种知识,又要保持中学历史教学知识的相对稳定;既要保证历史教科书的质量,又要方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如何使历史教科书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9

一、高中历史“虚拟故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内容缺乏历史性。虚拟故事的背景、时间、地点、历史信息等与史实相差太大。二是情节缺乏史料的典型可靠性。史料过长、过多,往往来不及讲解,多媒体播放一下,纯粹是走过场,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教学质量;史料太少,学生往往很难从故事中得到有效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三是知识点缺乏全面性。虚拟故事线索不清晰、很杂、很乱,整体结构不够严谨,情节不够紧凑,学生往往是听了这头忘了那头。四是语言不够简练,缺乏趣味性。虽然是虚拟故事,但语言上没有特色,要么平淡,要么艰深难懂,学生的兴趣也不高……显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很难做到有效学习,从而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二、高中历史“虚拟故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虚拟故事的内容要“虚中带实”

“虚中带实”即虚拟的故事中包含着真实的历史细节。笔者认为虚拟故事“必须是对真实的历史的描述和再现,故事的创作应该要有严密的历史依据,不能违背历史本来的面目,否则会造成史实和认识混乱”,造成学生无从下手,失去故事的特殊作用。首先,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时间、地点要与史实一致。这样,学生才容易把虚拟故事与课本所学知识相结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整合资源,用当时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其次,故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信息应遵从历史事实。这将有利于学生从故事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理解。

2.虚拟故事的情节要会引用史料

史料是指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根据或依据。可靠的史料和可信的史实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的基础和保证,舍此,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创作虚拟故事时应会引用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等特定材料。引用的史料要有所选择。一是要典型。在史料较多的情况下,教师要选择最重要最能反映历史真相及其本质特征的史料向学生介绍。二是要可靠。“没有‘实事’不能‘求是’;不尊重‘实事’,更求不到‘是’”。因此,教师应把史料的确凿可信放在首位,不能把史料等同于史实。然而,史料不会自己说话,它需要教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三是要立足于学生。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即使史料很典型,学生理解有困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四是要精练,不宜太长、太多。由于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很容易就可搜集到丰富的史料,应对史料认真筛选,使史料简明易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否则,史料太多,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任务完成。

3.虚拟故事的知识点要有全面性

全面性就是整体知识。只有把握好整体知识,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历史。因此,对于课标要求掌握的原因、过程、特点、影响等知识点,在创作的虚拟故事中应全部体现出来,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发展过程,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延伸拓展和综合把握。在追求知识全面性的同时,一要注重线索清晰,二要注重整体结构严谨,情节连贯、紧凑。不能为了“全”而随意拼凑,忽视历史的联系性。

4.虚拟故事的语言要重视局部刻画

创作虚拟故事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能够比较直观地快速地悟出故事背后蕴涵的道理与意义,充分理解和把握故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知识、概念。那么,如何快速地直观地感知故事的内涵本质?笔者认为关键之一是要重视故事局部的刻画。首先,要追求语言的简练。语言不要拖沓累赘,要抓住主干知识,最好有“画龙点睛”之效。其次,要追求语言的通俗实用,尽量避免出现艰深难懂、繁琐复杂的语言。再次,要追求语言的趣味性。总之,“虚拟故事教学”“将故事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历史思维,是在直观感悟和理性分析中理解历史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许纪霖.我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J].历史教学,2005(5).

[2]刘晔.例说虚拟故事在历史概念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6).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点篇10

今年又是一个高三年,为了进行有效的复习,取得较好成果,下面我浅谈对高三历史复习三阶段教学中的体会与认识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所倡导的突显学生认知的主体性、规律性、层次性的要求,以及高三教学阶段的特征和实践经验,高考复习以三轮复习的效果最佳,即第一轮要重视基础知识,第二轮专题复习是明确重点、难点,第三轮冲刺阶段复习和综合复习。

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在大约10个月的时间里,科学安排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6个月,进行基础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无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这样理清重点、难点,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第二阶段3个月左右,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第三阶段近1个月,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注意跨学科综合、热点问题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

1.第一轮的复习

第一轮的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有学科特点的知识,它是学生高考致胜的关健,是二轮升华的前提。因此,学生必须"系统全面、扎实、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以及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我们坚持"全、准、深、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课标》中规定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查很细致,细微处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2.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

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例如:(l)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的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的发展。(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与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人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的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2.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第三轮复习

进人第三轮复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冲刺阶段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应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到历史科的复习就应该:在常规教学上坚持两个回归,即回归教材和回归本质。

3.1回归教材由目前的考情决定,也和学情相一致。高考命题的走势主要表现为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测量,"不追求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完整性,不考虑学科内容覆盖率的大小",考查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学科内容"。高考命题的依托是大纲所列举的考试范围之内的课本知识点,并对知识作一定的再生、延伸和集中,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强调和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要点来思考和回答问题,高度重视并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结构、结论、史实甚至表述方式,澄清以往感觉模糊的知识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得分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和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