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十篇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十篇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0:41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1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

1概述

计量经济学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关于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方法论课程。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数据分析与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和创作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独立学院是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层次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普通公办高校相对较弱。因此,就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优化教学方式对提升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阈限概念(thresholdConcepts),是指理解一个学科理论的关键概念。学生在理解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才可以把握学科理论并不断进步[1]。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就是要识别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以此设计教学方式。

本文将在分析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

2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阈限概念分析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本科阶段的初级层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计量经济学数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估计量的理论,异方差、序列相关等[2]。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将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具体可归结为以下3组概念:

第一,回归假设。回归假设是为分析回归结果引入的合情合理的假设,在不同数量的假设下能够得到回归系数估计量的不同性质。回归假设是整个回归方法的基础,一切回归有关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都和回归假设紧密相关,同时违反回归假设的情形也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点,因此回归假设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一。

第二,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评价估计量的基本标准,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回归理论的核心,整个初级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最终都归结为回归系数估计量的这3个性质,同时,这3个性质又与回归假设紧密相关,故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二。

第三,异方差。异方差是违背回归同方差假设时的回归结果表现,无论对于横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的出现是回归分析的常态,因此对于异方差的检验和修正是初级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金融实证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故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三。

以上三个阈限概念是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关键,同时在概念上具有紧密的联系,下文将基于此探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3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因此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总体原则仍立足于阈限概念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具体地,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了突出3大阈限概念,在首节导论课即向大家提出3大阈限概念,在介绍回归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时,详细的说明每个假设的用途,使学生理解每个假设的目的和本质,进而在回归估计量三个性质的教学中把握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具体条件,并明确理解异方差这一违反假设的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充分的时间介绍三大阈限概念及其联系,从而建构整个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体系。

第二,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完全从应用性角度出发,运用软件展示计量经济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3大阈限概念,可用40%左右的时间解释概念产生的原因与本质,而60%左右的时间结合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解决具体的回归分析建模和假设检验问题。

第三,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撰写实证性的学术论文是进行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训练的较好途径之一,可以通过让学生从选择题目开始,通过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进行可能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和修正等等来感受计量经济学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写作论文的方式加以体现,然后交流讨论,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

计量经济学教学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也是我国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独立学院之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建立回归模型能力为教学目标,基于eviews软件进行教学,每周教学学时为理论(教师讲授)与上级实验(学生练习)各2学时,特别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对研究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为传统的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回归假设时着重解释回归假设的设立目的与合理性,并通过软件讲解回归假设的验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回归假设。在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教学中,通过详细分析三个性质所依据的不同假设,使学生理解三个性质所应具备的条件从而掌握线性回归估计量理论。特别地,专门安排约10学时左右的实验课进行计量经济学论文撰写与分析的交流,要求学生自选题目,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检验异方差、序列相关以及模型设定问题,写作小论文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为评价教学效果,选取2010级学生1个教学班共24人进行满分为5分的教学满意度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全部项目的满意度均达到97%以上,总体平均满意度超过99%。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成功。

5结论

回归假设、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和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三大阈限概念。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以及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对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及学生满意度。

参考文献: 

[1]meyer,J.H.F.andLand,R.:thresholdConceptsandtroublesomeKnowledge:Linkagestowaysofthinkingandpractising,improvingStudentLearning-theoryandpracticetenYearsonoxford:oxfordCentreforStaffandLearningDevelopment(oCSLD),2003:412-424.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政治”和“经济”两个词,在学这门课以前我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经济”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经济”,还曾经一度幼稚地认为这门课程大概就是教人怎样在商业上“打混”,以便好好捞一把罢了。自从开课后,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肤浅,这门课跟我原先想的完全是两个样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我越学就越发现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它不仅有自身准确的学科术语、科学的体系和丰富内容,而且其课程内容本身是环环相扣的逻辑展开。例如,不理解商品,就难以理解货币;不理解商品和货币,就难以理解资本。再例如,不理解利润、平均利润就不能理解商业利润、利息这些资本主义较为具体的范畴。因此有关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以及与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都只能通过系统地学习才能全面掌握。

我还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用概念到概念、范畴到范畴的演绎推理方法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它的概念、范畴乃至原理是对客观经济事物实事求是的反映。因此,对概念、范畴、原理的表达要求科学、准确,不应该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否则就会弄出笑话来。我就曾经惹上这样的尴尬事情——将“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混淆,却没发现自己的错误,津津乐道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惹来同学的取笑。

许多同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概念、术语很多,涉及的关系很复杂,很难弄懂。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这门课程也有自身的重点乃至难点问题。所谓重点是指在政治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关键性原理,它是理解其他问题的枢纽。了解了这些重点和难点,其他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例如,理解了商品经济下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重点原理,就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市场经济机制,就能够比较容易理解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利润、平均利润、利息、垄断利润等经济范畴。再例如,理解了资本有机构成的重要原理,就不难理解资本社会里的相对过剩人口、资本周转、利润及其影响因素,平均利润形成、超额利润等经济问题。因此,只要深入地弄懂、搞通重点和难点问题,就可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地融会贯通全部课程内容。

如果要问这门课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我想我会说是“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这一章,也许里边讲到的“商品”、“货币”、“供求关系”等与我自己的生活较为息息相关吧!就“商品价值”来说,它既要受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又要受社会经济机制(如供求关系、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价值与价格想背离的现象。是理论而又不受理论本身的束缚,与时俱进,这就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

学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小则可以解决“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琐碎事,节省开支;大则可以借鉴其中有效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之为我所用,为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样,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4

关键词:会计理论;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一、理论的困惑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于20世纪30年代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分离。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与公正,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必须对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进行规范,由此形成了规范会计理论。在规范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各国相应制定了规范会计实务操作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假设、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收入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等。但是,客观经济环境对这些假设和原则提出了全面的挑战。然而,这些原则和假设是现代财务会计的基石,它们的动摇势必影响到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的存在。

2.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一般不直接规范会计实务,因此,它作为普遍运用的理论框架似应高于会计准则。但是,其概念结构不够具体,在可操作方面不如会计准则。它所描绘的是一组概念,这些概念必须贯穿到并统驭着所有的准则,从而对财务会计的程序与方法起着普遍的规范作用。所以,在概念结构的文件中要有一致的看法,不能等同于学术著作,反映不同的观点或体现百家争鸣。我们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的局限性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约束有关,如资产要素的定义,美国FaSB的定义是指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个定义没有指出对未来经济利益如何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这个定义虽指出货币计量,但并未回答如何计量,是对资产形成过程的计量,还是对资产未来潜能的计量?又如,两个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理想的情况是二者都要保证,但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哪个更为重要?因此,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会计信息。

3.会计基本理论

再深入一步,我们会发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是受制于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是会计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构成会计学科最基本的框架,会计的本质、对象、职能、属性等,这些基本问题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内容有着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是一一对应的,从另一方面来讲,概念结构是会计基本理论内容的具体化。如,会计本质和社会环境的研究确定了会计基本前提;会计职能对应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规定了会计要素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将财务会计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用“脱衣法”层层追溯到会计基本理论问题。透过现象,我们注意到我们忽视了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对会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或者存在很大差异,用含糊不清或者有争议的概念去指导会计实践,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二、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中国会计学会提出的我国会计理论建设的目标模式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介绍和引进大量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理论,目的是为了消化和吸收其精华,结合我国会计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我认为,这种理论应在研究方法、研究风格和理论内容三个方面体现中国特色。

1.研究方法

和其它经济学科一样,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包括三个层次:方法论、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方法论基石,这与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哲学背景有着根本的区别。西方会计理论家奉行实用主义哲学,倡导有用即真理的务实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在于物质的运动性、矛盾性和实践第一的观点。根据实践第一的观点,中国会计理论的特色应来自于中国会计实践的特殊性。中国会计实践是中国经济实践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经济(管理)理论是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础,宏观经济(管理)理论是微观经济(管理)理论的指导。会计学属微观经济(管理)学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会计学研究向经济学(管理学)寻求指导的重要原因。

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会计理论界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尝试了许多方法来研究会计问题,总括起来有逻辑的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历史的研究方法、实证的研究方法、数学的研究方法、经济的研究方法、“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方法等。西方会计学界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走过了一条由“归纳法―演绎法―实证法”的道路,目前,实证法正方兴未艾。西方在基本方法的使用上往往走极端,采用一种方法而否认另一种方法,没有看到各种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它们之间存在互补性。因此,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应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互补。

2.研究风格

研究风格主要指理论的研究起点和研究路径,这与研究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理论界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本质起点论、对象起点论、环境起点论、目标起点论等,如何看待这些观点,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美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从假设―原则―准则模式转向目标―质量特征―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模式的原因何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应该具备什么条件?理论研究的起点是否应和理论表述的起点相一致?这些问题需要我国会计界作进一步探讨。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途径,中西会计理论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西方的会计研究往往从具体开始,强调表面上的“实”,而我国的会计研究往往从一般开始,强调“本”。然而,具体与一般不是对立的,而是辨证统一。由具体到一般,再由一般上升到理论上的具体,才是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正确思路,也应是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特色。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5

一、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欠合理。首先经济史的课程内容由于不同的知识选择,导致不同课题内容设置存在着较大的轻重反差。有的课题内容偏少,教材编写也较空泛。如人民版教材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等课题。有些则内容厚重,造成教材繁杂。如人民版教材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此外,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把握也存在偏差:如人民版教材中“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内容包括“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课标对此课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与课标相比,人民版这一课内容显然多出许多,如阶级关系、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等,而对土地制度却讲的不够详细。我们如果忽视对课标的理解,一味地依据教材,可能就会混淆主次,偏离学习重点。教材除这类游离于课标内容要求的偏差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不清、文字表达含糊,甚至体例结构不清等缺陷,这些教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经济史教学的难度。

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客观上造成了知识断裂,人为割裂了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失去政治及思想文化层面的知识依托,成为了经济史教学中的障碍。

2.初高中经济史教学严重脱节。整体而言,初中历史课程存在着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倾向。从课标看,初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4个单元,共65个知识点,经济史仅占13个,占比只有两成。与政治史相比,经济史要求明显偏弱。当然,这与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是相关联的,但这也说明了初中阶段经济史基础知识的相对薄弱。而高中经济史的专题史体例和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储备。这种初、高中经济史相脱节的现象,导致高中经济史内容偏多、偏难。

3.师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贫乏。尽管学习经济史在现实层面具有经世济国的重大意义,但经济史对师生而言毕竟属于比较专深的知识内容,教或学难度较大。经济史内容涉及了诸多深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往往超乎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样,许多教师也存在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问题。以已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改变经济学专业知识储备与高中经济史课程要求相脱节的状况,是许多历史教师需补上的一课。

了解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是进行经济史有效教学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此提供一些教学思考,希望对提升经济史教学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二、经济史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标。经济史教学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标为依据。对课标的把握,除熟悉经济史的课程地位、基本理念、体例结构外,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课程内容的两个层面能力要求:即第一层是掌握史事的要求,第二层是历史认识的要求。如: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采用两段式的表述形式,先要求识记相关史实,然后进一步提升到理解和应用层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此,教师应对识记层面的“了解、简述、知道、列举”,理解层面的“总结、概述、说明”,应用层面的“分析、探讨、认识”等能力指向要求加以区别与把握,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教学活动。

2.依照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如:两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则可细化为(1)知道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能列举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火车等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的形成;概述电、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相关史实。(2)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促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等方面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目标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的内涵(即每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外延,避免对课标知识点要求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标,要有准确把握课标的能力。

3.依据主流史观梳理经济史。高中历史课程以文明史为核心,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理念,并以这些史学理念贯通古今,联系中外,串起各个模块的知识脉络,经济史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史观出发,梳理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及其规律,按不同史观的要求,对经济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二者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全球化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而已。如果说,现代化主要从纵向角度演示人类的近现代文明进程,全球化则侧重于横向角度强调人类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因此,只有认真研读经济史模块的课标,准确把握、理解课标的思路与要求,教师才能依据重点,简化教材,进行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理顺基本内容。由于教科书的叙述存在着或过分简要,或容量过大,甚至条理不清的情形,历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旨及重点,依托新课程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编织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首先,要将基本史实条理化,复杂过程简约化。如“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教材内容即可要点化概括为:一个中心(以美国为中心)、两个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组织(imF、wB、Gatt)等三个方面。此外,在理清各课知识条理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对单元知识及大、小专题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整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大跨度地纵横梳理知识结构,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三步一回头”,达成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经济史教学量较大,面面俱到不容易讲清楚,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故授课中要坚持简约知识结构,理顺基本史实的原则。

(三)讲清基础概念、讲透理论分析。经济史中涉及的经济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抽象。历史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史中的这些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切不可冗长。(1)历史概念力求讲清、讲白。如“海禁”与“闭关”,二者往往混淆。海禁在明清时期都实行过,但都是短期的,并非一贯的政策(明朝倭患平息,清朝平定台湾后都开禁)。而清朝的闭关则是长期的政策(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此外,还有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积累等概念间的区别。这些都是学习经济史中绕不开的基础概念,它们是学习理解经济史的重点,是历史思维的切入点,往往也是考试命题的着眼点。不少同学在考试中选择题丢分严重,其因素之一就是历史概念模糊不清。(2)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要讲全、讲透。如“为什么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证这一观点:(1)首先,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分工格局最终形成,工业生产大范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各资本主义大国通过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掠夺原材料,建立了完全根据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国际分工体系。(2)大规模近代交通通讯系统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联接世界的铁路网、海运、公路交通网络及通讯系统。(3)世界贸易以空前规模发展起来。(4)世界金融中心形成。伦敦成为工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金融中心。(5)股份公司的普遍化,甚至形成跨国公司。(6)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进一步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铜、橡胶、石油等原料和能源资源,而这些正是欧洲国家缺乏的。这加剧了它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瓜分世界,东西方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总之,经济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深入浅出地讲授经济史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注意把“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史相关内容。

(四)教材内容简则增补,繁则简化。教材内容编写是对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种诠释。由于课标的语言高度概括与浓缩,使得教材编写者在理解与把握课标中难免存在偏差,也造成了不同版本教材的课题篇幅往往繁简反差较大。以人民版经济史教材为例,专题六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表述“言简”但“意不赅”,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学习要求,第一层次“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侧重于史实的铺垫,主要以美国为重点,让学生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而第二层次“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侧重于对资本主义新变化认识的概括提升(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通过财政及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实行福利制度等)。在此,人民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显然出入较大。人民版教材的此课内容包括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等四个子目,不仅内容编写分量重,一些所涉概念也相当艰深,如美国的“新边疆”、“伟大社会”、“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师生理解显然困难;而有关课标的主题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未予以明确指出。人民版此课内容编写较明显地游离于课标之外,造成了教材内容的繁杂,对此需要化繁为简,否则将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一些教材篇幅过于精要,不够丰满,不够完整的课题内容,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加以必要的补充完善,以便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6

一、经济社会的概念

经济社会(theeconomicsociety),这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对此概念的不仅是一个语义学的,而且是确定经济-社会史研究单位和时段的前提。经济社会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不是经济与社会两个概念的合并。从语意内容上看,经济社会是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展开而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由于本文所指的经济社会概念在国内学术界很少有人明确界定,故此予以咬文嚼字式地说明,以免引起歧见。为了具体阐明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笔者认为,有必要把握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概念,并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述,进行界定。

(一)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概念

国外学术界较早提出“经济社会”(theeconomicsociety)概念者,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L.海尔布伦纳(RobertL.Heilbroner)。他在1962年出版的《经济社会的形成》一书中提出了“经济社会”的概念。但是他的“经济社会”是指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经济生活及其组织形式,主要是社会组织生产和分配的方式。[3]在此基础上,他把经济社会的演进划分为中世纪的经济社会、近代早期以来的市场社会(themarketsociety)、市场机制(themarketmechanism)衰落后的人类自我管理的社会三个历史阶段。显然,他对经济社会的界定仍然是以广义的社会概念为基础的,并不是本文界定的概念。

日本新经济史学界借鉴了海尔布伦纳的经济社会概念,并作了修正。他们认为,“某个社会、即在其中居住的人们从事基本经济性活动的社会应当正确地称之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是经济社会的“集中表现”;经济社会是近代以来才存在的历史现象。[4]这一修正的概念与海尔布伦纳的经济社会概念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他们认为经济社会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并不始于中世纪而始于近代。

此外,以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等人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者所提出的“经济世界”、“世界经济体”、“世界体系”等概念则更为广泛。布罗代尔认为,“经济世界是它集合下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空间和非经济空间的总和,它占有辽阔的地域(原则上它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区域,出现在某个和地球的特定部位),通常超越历史的其他门类的界限”,甚至自远古的腓尼基时代就有了“经济世界的雏形”。[5]然而沃勒斯坦则认为,他的“世界体系”把主权国家“看成是这单一社会系统之内诸多结构的一种有组织的结构”,这一世界体系是近代以来随着欧洲的世界扩张而形成的。[6]

显然,以上学者所界定的经济社会、经济世界以及世界体系概念都是把经济与社会合并而来的概念。事实上,这种界定方式和分析问题的在不同程度上都继承了19世纪经济史学在德国创建以来所形成的传统。19世纪作为“历史学的世纪”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是在经济学领域运用历史分析的先驱。他认为,“作为我的学说体系中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国家。国家的性质是处于个人与整个人类之间的中介体,我的理论体系的整个结构就是以这一点为基础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学说是重商主义的回归,而是“以历史与事物的本质为依据的”,并吸取了重商主义体系中的“有价值的部分”。[7]这就把经济学研究领域大大扩展了。此后德国经济学领域兴起了分别以威廉.罗雪尔为代表的旧历史学派和以古斯塔夫.施穆勒为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普遍地超越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纯经济理论研究,把经济学研究领域扩展到国家社会生活乃至于伦理道德、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为经济史研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德国经济史学发展和向其他国家传播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法国社会学思想的,在德国出现了伟.桑巴特、马克斯.韦伯等在历史学派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经济社会历史现象的巨匠。伟.桑巴特甚至把他的现代资本主义史研究称为“经济社会学”,主张“在人类社会生存的大联系中编制经济生活”。[8]这种大经济史观传播到法国对新史学的重要旗帜“年鉴学派”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英国则影响较小,因为英国经济学家更愿意关注经验性的经济现象和统计数字。

这样,欧洲的经济史研究基本上形成了德国和英国两种范式,分别并对美国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体上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的经济史研究主要继承了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的大经济史观,形成了旧制度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经济史学派的兴起则又从英国继承了经济史研究的传统,并强调计量统计的重要性;在新经济史的竞争推动下,旧制度学派发展为新制度学派,并在社会学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批“社会经济史学家”。[9]

综上所述,国外主要是欧美经济史学界对经济社会的界定主要是一种大经济史观的反映,“经济社会”并非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而是在运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法研究人类经济活动领域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

国内学者至今还没有明确界定经济社会这一概念。但是,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吴承明、李根蟠等先生为代表的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傅衣凌、杨国桢等先生为代表的厦门大学历史系和以侯建新先生为代表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分别形成了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出现了一大批相关的高质量研究论著,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最近吴承明先生对国内社会经济史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他指出,经济史学“在我国,大体上说有三大学派。一派偏重从历史本身来研究经济发展,包括历史学原有的和典章制度研究。一派偏重从经济理论上来解释经济的发展。有的并重视计量分析。一派兼重社会变迁,可称为社会经济史学派”,他还就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提出要重视社会包括政府和文化等“非经济因素”。[10]

这些认识是十分可贵的,对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兴起较晚(从20世纪20、30年代起),中经“文革”的曲折,至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兴起,其中可以看出国外经济史学影响的痕迹,对经济社会的认识以及展开经济-社会史的研究仍有待深化。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述

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将在国内外学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进行界定。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主要是社会学界兴起了市民社会的研究热点,其中关于市民社会的界定偏重社会学方法,笔者认为它不足以准确概括对应的历史现象,而以经济社会概括是比较恰当的。因此,准确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市民社会的论述,是本文界定经济社会概念的理论依据。

市民社会的概念是黑格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同时,曾经使用过这个概念,但是,其内涵已经从根本上被颠倒过来,还原了其应有的历史地位。那么,什么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呢?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社会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11]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的内涵进行了明确概括: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仍必须组成为国家。‘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12]

因此,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首先它是指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其次它是指随着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的物质关系”。[13]这种物质关系的总和主要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但又不仅仅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这就是说,市民社会正如资产阶级一样,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此以前的市民社会犹如“第三等级”一样,并不是独立的市民社会。因此真正完成形态的市民社会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历史现象。这正如说自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但是阶级的真正完成形态是社会划分为现代无产阶级和现代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此以前的阶级是通过政治的等级形式表现出来。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曾经把市民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阶段作出了这样的概括:早期资产者即第三等级通过政治革命上升为阶级是市民社会形成和独立的开始。在此以前的“旧的市民社会直接地具有政治性质,就是说,市民生活的要素,如财产、家庭、劳动方式,已经以领主权、等级和同业公会的形式升为国家生活的要素。”[14]“在这里,国家的物质内容是由国家的形式规定的。在这里,一切私人领域都有政治性质,或者都是政治领域;换句话说,政治也是私人领域的特性。在中世纪,政治制度就是私有财产的制度,但这只是因为私有财产的制度就是政治制度。”[15]笔者据此把旧的市民社会称为“政治社会”。

通过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而形成的独立的市民社会就是“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的真正完成形态的市民社会。政治革命“它把市民社会分成两个简单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个人,另一方面是构成这些个人生活内容和市民地位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政治革命使国家“不再同市民生活混在一起,把它构成共同体、人民的普遍义务,成为一种不受市民社会上述特殊因素影响而独立存在于观念中的东西”;这样,“国家的唯心主义的完成的同时也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的完成”,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精神从政治中获得解放,使瓦解了的封建社会只剩下“利己主义的人”作为政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政治国家对“利己主义的人的自由和承认这种自由,无非是承认构成这种人的生活内容的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的不可阻挡的运动”。[16]这就是近代早期西方人权概念的主要内容。因此,笔者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实质上就是指一种由“利己主义的人”组成的经济社会。

市民社会的独立形成,使国家的物质内容与政治国家这一外在形式分离,同时也使人自身分化为“公人和私人”、“政治人”与“非政治的人”、“人”与“法人”。[17]这种人自身的分离是走向人作为类获得解放的最后阶段。当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形式、政治人与非政治人不再分离,政治国家形式还原给市民社会和人自己的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18]在这种条件下随着政治国家的消亡,市民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三)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的界定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考察,我们发现:国外学术界虽然提出了“经济社会”的概念,但它只是大经济史观的产物,实际上成为以经济为中心观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工具,从而把经济学泛化。国内学术界的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从总体上看,这种“经济学的帝国主义”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有较大的影响。经典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使用过黑格尔等人的“市民社会”概念,但是已经对其内涵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并把它界定为封建社会解体后由“利己主义的人”组成的市民社会,实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然而,它只限于资产阶级的经济社会,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论及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的经济社会,因为当时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在巴黎公社的短暂实践还没有直接面临这一问题。

本文正是在以上两方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观和现实实践的发展,进行经济社会概念的界定。所谓经济社会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运动而产生的、相对独立于上层建筑的社会;与经济社会相对应的上层建筑部分则是政治社会。因此,经济社会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即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二者共同构成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经济社会是确立了个人主体权利的社会、是具有健全的私法体系的法制社会、是按照经济运转的市场社会、是个人普遍自觉的道德社会、是上层建筑的物质内容和现实基础的社会、是相对独立于上层建筑而又逐步展开的开放社会。

经济社会是历史的、发展的。它形成于封建社会瓦解之际,存在于近现代以至于将来,并随着政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是经济社会前史即政治社会史。经济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立,构成封建社会解体以来历史主线之一。二、-史

在明确了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的界定之后,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只是一个实践的了。经济-社会史研究是针对经济社会这一特定的现象而展开研究的学术领域。在上,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任务在于探讨经济社会兴衰的历史;在实践上,经济-社会史研究针对一定的经济社会及其发生、的过程而展开,主要包括:个人主体及主体权利发生、发展史,私法体系发生、发展史,市场机制发生、发展史,经济社会的道德伦理史,经济与关系史,经济社会与政治社会关系史,不同经济社会之间的交往史,经济社会整体史等等。经济-社会史研究不仅要还原、描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经济社会,而且要解释、说明其存在状态及其变迁的理由。

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是:在时间上,始于15世纪末以来欧亚大陆西端的封建社会迅速瓦解、经济社会初露端倪,直到当代。在空间上,包括封建社会瓦解、走向或已完成化的国家和地区,在现实性上它至今仍然以民族国家为主要存在领域。

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经济-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历史学方法,并吸收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作为方法。因此,经济-社会史研究是历史学的重要学术领域之一。它的理论方法具有其他学科理论方法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经济社会不是经济与社会二者简单联合起来的模糊概念,经济-社会史也不是经济史与社会史交叉而来的学术领域,因为国外的社会史研究仍然处于初建阶段,[19]国内外关于其研究对象和领域仍存在分歧。经济-社会史也不是国内外学术界盛行的社会经济史,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史仍然是经济史,只是一种大经济史观支配下的经济史。经济-社会史也不同于世界体系论者所展开的经济世界或世界体系的研究,因为他们的经济世界或世界体系只不过是在地域上扩大了的大经济史观支配下的经济史或世界经济史。

事实上,在我国已经有一批知名学者逐渐从大经济史观下的社会经济史接近了经济-社会史。北方主要以侯建新等先生为代表,结合社会转型理论和转型社会的研究,把“社会经济史”研究逐步集中于现代化研究的时段和单位之内,其实质上已经属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范围。南方则以杨国桢等先生为代表在傅衣凌先生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立海洋人文社会和展开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构想,并日益集中于明清以来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尤其注重探讨明清以来由古代向近代社会转型问题。此外,在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大学里也逐步展开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其中许多研究领域和方向已经逐步接近了经济-社会史。

三、余论

本文不揣浅陋,冒昧地提出经济社会概念,并初步勾勒经济-社会史研究的轮廓,决不是文字游戏或自我标新立异,而是试图在理论前进的前提下,为开拓历史学研究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正如于沛先生曾经郑重指出的:“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实践证明,理论是基础,任何一次史学实践的重大发展,都是以史学理论的进步为前导”,“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在21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前景,首先在于史学理论研究有无建树”。[20]这一论断是富有远见的。历史学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但这并不排斥在历史研究中广泛吸纳其他学科包括科学诸学科的理论方法,只是这种吸纳是为我所用,是作为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被吸收、借鉴的。然而,近年来,历史学领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或“社会学帝国主义”势力日益增强,以至于有人认为历史学只是其他学科研究的“原料产地”。这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人对历史学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建设日益迫切。

就经济社会和经济-社会史研究而言,它将有助于排除其他学科“帝国主义”对历史学的误解和“掠夺”,还历史学以科学面目;将有助于学术界深入认识历史学的社会转型理论和转型社会研究,从而推动世界现代化理论和进程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将有助于学术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21世纪学科综合与细化的辩证发展趋势。同时,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展开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释

[1]龙秀清:《转型时期社会和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世界》2000年第6期,第112页。

[2]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齐世荣先生的“总序”。

[3]RobertL.Heilbroner,makingofeconomicSociety,prentice-Hall,inC.1962,p.29.

[4](日)速水融宫本又郎编:《日本经济史》卷1,《经济社会的成立》,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16页。

[5]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4-5页。

[6]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第1卷,北京:高等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7]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7-8页。

[8]伟.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版,“第二版序言”,第14页。

[9]thomasC.Cochran,economicHistory,oldandnew,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Volume74,no.5,pp.1561-1572.

[10]吴承明:《经济史的和》,《中国经济史》1999年第1期,第115-117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注释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0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0页、第442-44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7

在高三的历史复习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历史概念,不管对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还是对促进学生认识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如2013年上海高考卷19题: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此题考查了现代化概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来了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一系列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历史概念具有层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层次性是指它包括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同时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各种历史概念上下左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络;概括性指它反映的内容是概括的、特征是抽象的。现代化这一历史概念从层次上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从概括性上指出了不同层次的特征,如果教师在复习中把握这一概念的层次性和概括性进行讲解,学生会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历史概念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历史学科关键概念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探讨各种历史结论和评价。很多历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主要关注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从背景到原因,然后过程、结果,最后意义,缺乏足够的功底把学科概念讲清楚、讲透彻。例如很多历史教师甚至历史教辅书都把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这一对概念等同起来,这是有误的。首先,特征不同。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规模小。自然经济却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表现为自给自足、排斥社会分工等特点。其次,两者产生的时间也不同。小农经济产生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普及后,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小农经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小农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小农经济,以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最为持久,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依然是小农经济为主体。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因为那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以生存为目的的经济生活方式是自然经济的充分表现。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都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产物,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但不能完全画等号。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更加注重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突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当教学中遇到学生难懂的概念时,很多教师通常仅通过现象的列举,或用直接下定义的方式,或仅从一个方面单向解释了事,这样历史概念只是变成了教师灌输学生死背就能掌握的东西。但是,如果学生难以同化真正适度的概念,历史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如2012年福州市质检3题: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a.民营作坊兴盛,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C.实行工官制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此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但是大部分学生都选了D项。根据材料“皆工织作”“比户相闻”,学生联想到机户和机工,所以判断出是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工”指手工生产,“比户”指一家挨着一家,形容较多。判断资本主义萌芽主要标准是雇佣关系,在明末江南丝织行业出现“机户”与“机工”“计日受值”这种经济现象,我们把它归纳成资本主义萌芽,而不是简单的“工”和“户”。学生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偏差直接导致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8

[关键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动机马克思舒尔茨

资本概念像个魔盒,不同学者说到它时它都有着不同的尺寸,里边放置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认识与信仰的改变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资本概念沿革

人力资本从字面上理解即为人力构成的资本或者与人力有某种关联的资本,但能否这样望文生义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先理解资本的含义。为了弄清这一点,看看资本一词的产生和演变应当是必要的。法国历史学家F・布罗代尔作过详细的考察,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也做过系统分析。根据他们的研究,英语中的资本(capital)来自拉丁语中的caput一词。该词出现于12至13世纪的意大利,有“资金”、“存货”、“款项”和“生息本金”等含义,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后来该词由意大利传播到德意志、尼德兰和法国。

十九世纪末,围绕“资本”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应该为何,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众多的解释并进行了长期的论战,“资本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理论家们争论的根源了”。按照庞氏的考证,几乎每一年都要出现一些新的尝试试图澄清争论的概念。最初“资本”一词使用其日常用语的含义,即与“生息金额”同义。当时发生过贷款利息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争论,从争论中人们逐渐明白货币的生息能力实际上源自货币所代表的财货,而货币不过是财货――这种生产能力的外衣而已。于是,资本概念的含义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据考证,完成资本概念由最初日常用语的通俗含义向经济学术语转变的经济学家是法国学者a・R・J・杜尔哥,杜氏在《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中提出以各种形式保存、积蓄起来的财货就是资本。杜尔哥给出的是资本概念历史进程中的第二个解释。

然而,杜氏用“财货”取代“货币”来表示资本,意味着抛弃了“资本具有产生利息能力”这个特征,为此他受到了其他学者的责难。亚当・斯密改变并修改了杜氏对资本的定义。斯密给出了资本概念的第三个解释。斯密在《国富论》第2篇第1章关于《论资财的划分》中把一个人所有的资财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目前的直接消费,即消费财货,它不产生任何收入或利润,另一部分是个人希望从中取得收入的部分,即生息财货,称为资本。在斯密看来,只有用来投入生产并能给投资者提供收入和利润的财货才是资本。从内涵和外延角度来解读斯密对资本的定义,内涵上,他认为作为资本的财货应具备两种本质特征,一是已生产出来的并将用于生产用途,二是可以获利。外延上,斯密并未列出他所定义的资本中究竟包括了现实中哪些对象。根据庞氏的分析,斯密在无意间把两个本属于不同领域(应用也应有所区别)的概念粗略地合二为一了。其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属于经济范畴与生产有关,其外延是物质的“生产资料”;另一个概念的内涵属于历史法律范畴与收入分配有关,其外延是“法权”――资本资产。正是由于斯密给出的定义是模糊的,这使得后来人产生了一种有偏差的认识,即认为资本从事生产也产生利息,于是就得到一个结论:资本产生利息是由于它能生产。这种认识偏差对后来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追随者们不仅没有摆脱他在资本概念上留下来的混乱”,相反地,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的模糊。之后陆续出现了众多对资本概念的定义和解释,具有代表性并对后来有影响的就有八种,算上前三种就达十一种之多,这还并未算上这些定义衍生出来的各种组合式的定义。这些定义都根植于斯密定义中所留下的模糊余地,有的包括所有的获利手段和所有的生产手段,而有的只包括其中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又按照理论家的偏好,“可以大些或小些,有时不大不小,有时却很小,凡逻辑上和数学上可以想象得到的组合,都可以在当时经济学著作里找到”。不过若总结一下,在这场概念混战中,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资本外延的理解还是有共识之处的,即他们认为有形的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用建筑物、生产用动物、货币)属于资本。也即对于有形的、物质的、用于生产的事物被定义为资本没有异议。分歧之处在于无形的、非物质的事物应否定义为资本,比如国家、法律、品德、关系、活动、个人能力、人本身。

马克思从另外的角度给出了资本概念的定义。他认为资本的现象(或载体)是物,它首先以一定的货币形式来到人间,接下来表现为机器、厂房和生产材料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在1849年4月7日《新莱茵报》第266号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指出“生产手段与工具”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才会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做了分析。他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并非天然就是资本”。也即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概念的内涵只有一个,那就是特定历史阶段当中的一种社会关系,即剥削关系。而生产资料与资本也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只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两者外延才一致。与斯密给出的资本定义相比,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一个“纯”历史法律范畴,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关系,而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外延,即(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资料(的外延)也就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从而,根据斯密模糊定义而得出的“资本产生利息是由于它能生产”,按照马克思资本定义就表述为,生产资料从事生产,资本家通过资本(资本主义社会法权)占有剩余价值。因此利息不是资本产生的,只是由资本占有而已。于是,资本具有生息的特性,这一后世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建构理论的基石垮塌了。

二、人力资本一个“翻新”的旧概念

让我们再回到人力资本的讨论中来。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一词最早可能是出自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人力资本》的报告。在现代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过程中美国经济学家i・费雪起过重要的作用。1906年他在其《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对资本概念进行了扩展,认为任何可以带来收入的财产和收入都是资本。然而,当时费雪对资本概念的扩展并未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认同,正如a・马歇尔所评价的那样“从抽象的角度看无可争辩,但没有现实的必要性”。到了20世纪60年代,t・w・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舒氏对人力资本的解释是,人力资本是“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由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的能力所组成的”、“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我们之所以称这种资本为人力的,是由于它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又因为它可以带来未来的满足或收入,所以将其称为资本”。

然而舒氏的人力资本是个新概念吗?回顾资本概念的演变历史不难发现,他的人力资本概念其实并没有新意,19世纪末关于资本定义的那场论战中就早已有过这种思路。当时,一部分经济学家将亚当・斯密的资本定义中的获利性进行扩展,“把一切获利手段――不仅包括物质的,而且也包括人的,都放在资本这个名称里去。在不同的名称下,它也将劳力当作资本。许多的概念以为工人的工作是资本;另一些人以为工人的劳动能力是资本;还有一些人则以为整个的工人这个人是资本”。这些学者就包括著名的亚当・斯密、萨伊等。与舒氏人力资本概念最近似的例子是“魏斯・达尔贡和奥夫纳几乎同时,且几乎以同样的词句告诉我们,每个工人都代表等于他的教养费的一笔资金――比方说,不熟练的工人是一千‘泰勒’,或者熟练的工人是三千‘泰勒’”。这些观点在19世纪末不但遭到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批判,而且也与我国部分学者所称的马克思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理念不是一回事。

先来看奥国学派的庞巴维克的评论。“如果有人突然把劳力称作资本,结果又会怎样呢?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它将是一个无可取的,名词上的改变。如果整个世界适应了这种改变,并且十分清楚,这仅仅是名词上的改变,那么,很明显,把劳力放进一向叫做资本的这个概念中去,劳力和资本之间的差别在同一个名称下,依然是无法调和的。和以前一样,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个区别,并且毫无偏见地去处理由它们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经济学理论除了由于探讨的主要对象没有名称而感到不方便外,不会遭受实质上的损害”。

再来看国内一些学者声称的马克思“人力资本”理念。他们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没有系统论述,但在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在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等方面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思想,舒尔茨眼中的人力资本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力。然而,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资本的理解是这样吗?马克思讲:“如果说,劳动力只有在它的卖者及雇佣工人手中才是商品,那么相反,它只有在它的买者手中,即暂时握有它的使用权的资本家手中,才成为资本。”“工人,即劳动力的卖者,以工资的形式取得劳动力的价值。在工人手里劳动力仅仅是可以出卖的商品,他就是靠出卖这种商品为生的,因此,这种商品就是他收入的唯一源泉。劳动力只有在它的买者资本家手中,才执行可变资本的职能”。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力对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职能是不同的,只有对于资本家来说,劳动力才可称为“人力资本”,因为资本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对于工人来说,劳动力只能称为“商品”,若也称为“资本”,在马克思理论的逻辑中,就得意读为工人自己剥削自己。这显然是荒谬的。所以,舒尔茨把劳动力不论对于谁都定义为人力资本是与马克思理论体系不相容的。

三、将人力概念放入资本概念的动机分析

至此我们知道了现代人力资本概念不能算作创新,最多只能称为复兴。我们不禁会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不主张将劳动力简单地等同于资本,那么西方经济学家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目的或动机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疑问,笔者认为还是要从19世纪末经济学者将劳动力概念放入资本概念(简称为折中定义)的动机是什么谈起。当时的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的动机正像庞巴维克所分析的那样,“名称和流行语经常对我们产生莫大的影响。”“难道有人会放过资本一词的新意义所提供的迷人机会么?以前,资本和劳力两个词,照过去那样使用时,其间存在着不和、对比和冲突。现在,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词,要把所有的对立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立的东西实际上是一致的;劳力即资本,工资和利息事实上是一回事”这“是为了阶级的调和。在工资铁则(它使工人除了最低生活费以外,没有挣得多一些的希望)和社会主义理论(它把什么都许给工人,而不给有产阶级任何东西)之间,它采取了中间路线。它把竞争得来的利息留给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但要他分出一部分给人这种资本的所有者。这样,根据这种理论,工人合伙资本主义,变成了调和和人道的黄金果所应遵循的魔术般的公式了。”

回到现代,舒尔茨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先来看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该理论再度复兴的时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正处于二战结束之后,科技日新月异。无论是前苏联、西欧,还是美国都注重本国科学技术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试图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来带动起经济的增长。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苏联的空间技术和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政界和学界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当时美国政府对该国未来的军事优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前景十分忧虑,甚至感到美国的科学技术是否已开始落后于苏联,于是招徕学者全面研究美国和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发展状况,分析美国科技,至少是空间技术落后于苏联的原因。当时美国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投入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注重研究对科技发展影响的研究,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教育投资的问题。在这项研究中,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奠定者,G・S・贝克尔于1960年发表了《高等教育的投资不足》,指出美国教育落后的原因不是院校的校舍场所短缺,而是教育投资不足。同年舒尔茨发表了《由教育引起的资本形成》,1963年他又出版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可见,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强调教育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呼吁美国政府加强教育投入以应对来自前苏联的竞争。其次,正像所有经济学理论一样,人力资本理论不可能是纯粹的就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的学问,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舒尔茨在其著作中的一些观点显然是针对马克思的,如“物质资本也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是决定性的历史因素”,“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公司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由于拥有其本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劳动者已经变成了‘资本家’”7/11。可见,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另一目的是针对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体系而为西方阵营提出一项思想理论工具。

到这里对于为什么19世纪末曾遭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摒弃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大举复兴我们应该有答案了。若还不是很清晰,或许马歇尔对i・费雪关于资本定义的评价无意间帮我们揭示了西方经济学界转变态度的真正原因。他说:“从抽象的角度看无可争辩,但没有现实的必要性”。请注意,马歇尔说这句话时是在1890年,也就是说当时在没有社会主义现实的压力下,将劳动力放入资本是没有现实必要性的,而20世纪60年代在前苏联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压力下,这种折中就变得有必要起来了。

可见,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是19世纪末资本“折中”定义的一个翻版,其实质动机并未发生改变,即为调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阶级矛盾的各种实际方法找到一种理论支持。

四、当代中国人力资本研究简况

目前,国内有关人力资本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从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网站中国知网中检索主题为人力资本的论文就可以检索到3万余条。人力资本概念在中国也似乎成了某种时髦的名词,用百度搜索“人力资本”关键词就可得到上千万条的结果。各种以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的机构、论坛、著作也在蓬勃发展。通过检阅相关文献,客观的读者就会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学者不但全盘接受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定义,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众多研究分支。

若说普通媒体撰稿人和一般大众凭借对人力资本一词字面上的理解就发表观点还情有可原的话,以严谨为原则的学界在没有彻底剖析该概念本质的情况下就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而大做文章就未免令人遗憾了。因为后者往往是前者在思想上的引领者,在客观上起着大众意识导向的作用。这就不得不令人疑惑,究竟是中国经济学界被西方经济学界忽悠了,还是中国经济学界愿意被忽悠并再进一步忽悠中国大众。

中国经济学界部分学术文章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其逻辑让我们再重述一遍,即资本具备产生收入的属性且人力也具备这一属性,故人力也是种资本,又因资本能够参与剩余分配,故人力资本也应参与剩余分配。说白了,中国经济学界部分学者倡导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在于试图从理论上说明人力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除了从理论层面上说明人力作为资本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外,学者们还试图通过研制定价模型找到量化的方法以确定出具体应该分多少。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概念不单是一个不严格的概念,而且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其刻意模糊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的隐含意图应当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警醒。劳动作为生产的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之一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源泉之一,这个道理世所公认(但是否是唯一源泉,各方观点不同)。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凭借其贡献的劳动获取收入也正是基于前面的公理而具有法律基础。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三要素的所有者各自分得的社会财富的比例会因彼此“势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主张劳动者获得其合理(所谓的合理,会因立场不同而不同)收入的理论研究,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让劳动能力披上资本的外衣,不论这种劳动能力是所谓的高级还是低级。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不会因为名词上的统一而消失,只会因为理论家对术语的刻意合并而暂时令人们忽视。劳动者也不会因为其能力“被资本化”后而改变受雇佣的地位。我们应正视矛盾的存在并合理地加以平衡,将作为学术研究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概念还原回劳动能力这个本意上来,重点研究劳动者劳动能力提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为加强劳动者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势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Fo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m].三联书店,1992;236

[2]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920

[4]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622、623、647

[5]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0;12-13

[6]ao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下卷).商务印书馆,1965;429

[7]towo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7、205、43、92、28

[8]焦斌龙.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J].当代经济研究,1996;(6):9-32

[9]马克思.资本论[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411

[10]GoSo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5

[11]towo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5

[12]罗辉.人力资本与经济剩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5

[13]张玉柯,刘志刚.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及其经济学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9

理性概念是哲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的重要基石,也是理解西方近代古典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概念性工具。随着20世纪人类对理性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理性概念及其文化形态受到了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和文学等领域的查审。遗憾的是,经济学的批判似乎来得很迟。原因之一在于,一些经济学家误以为哲学的理性概念与经济学理性概念不可在同一逻辑文本上通约,为此,经济学应当牢牢固守唯理性主义阵地。本文对此将作考察和说明。笔者呼吁,经济学应当重新审视理性概念的文本及其研究范式的合理区间,充分认识著名经济学家西蒙“有限理性”说的深刻寓意,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和创新问题。作为经济学概念的“理性”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篇10

关键词: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比较

会计理论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随着会计研究的进程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Harryi.wolk,2003)。“在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多种流派,主导这些流派观点差异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对会计的影响较大”(葛家澍、刘峰,2003),“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非理论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伦理法、社会学法;在会计理论的新方法中,较有特色的有事项法、行为法、信息处理法、预测法和实证法等”(ahmedRiahi-Belkaoui,2000)。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使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会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工具,因此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形成不同会计理论模式、不同会计理论学派的重要原因。

一、会计理论含义及作用

(一)会计理论的含义会计理论,从词源学来看,它是由“会计”和“理论”两词复合而成,利特尔顿(a.C.1ittleton)将理论表述为“对实务(事实和行动)的解释”和“行动的理由”(葛家澍、刘峰,2003)。不同的学者对会计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现代会计理论仍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不同观点的存在表明了会计理论的研究价值。美国莫斯特(K.S.most,1986)在《会计理论》(第二版)中认为:“理论是对一系列现象的规则或原则的系统描述,它可视为组织思想、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行为的框架。会计理论是由与会计实务相区别的原则和方法的描述组成。”美国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1992)在《会计理论》中指出:“会计理论可以解释为一套以广泛的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这些原则可以:使实务工作者、投资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提供评估当前会计实务的概念框架;指导新的会计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亨德里克森并不把解释实务作为会计理论的首要作用。通过解释以便理解会计实务虽然也是会计理论的任务,但理论的首要任务是评价实务和指导、发展实务。我国葛家澍(1989)认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会计思想、会计观点到构成会计原则、准则基础的理论;我国娄尔行(1982)则提出“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的抽象,是把会计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的抽象。从以上对会计理论的阐述中,可以得出结论:会计理论是积累起来并与会计相关的知识体系。不同的会计学家对会计理论的不同界定,从侧面反映了会计研究本身的发展,特别是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会计理论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会计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改变。

(二)会计理论的作用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达到四个目的(美国会计学会,1966):一是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于对会计提出概念,并有可能建立会计的理论;二是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三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四是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用于社会发展。

会计理论的作用就是为选择某种方法、舍弃另一种方法或另几种方法,提供一个正当的理由。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解释现存的会计实务。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依据。会计理论不是抽象的、无益的和琐细的分析,而是侧重于研究会计行动的思想。会计理论阐明了会计行动的原因。建立会计理论的意图是对现行的惯例进行论证和批判,而会计理论形成的主要动力来自必须对会计所做或期望要做之事提供证据。同时会计理论又要接受会计实务的验证。所以,美国会计学家ahmedBelkaoui认为:“某种给定的会计理论应能解释会计现象,但当这些会计现象出现时,它们又反过来验证理论。”第二,预测或指导会计实务。从会计发展的大量历史事实中可以发现,会计理论对会计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并使会计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能。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的理性认识,是揭示会计实践其内在的、本质的规律。理论来自实践,研究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可以推动会计实践向前发展,同时会计理论又服务于实践,进而使会计工作得到提升。

二、中美会计理论比较

(一)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当前对会计模式的定义有:一是,会计模式是按一定的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综合与描述。二是,会计模式是对客观存在的会计工作采用抽象方法进行的模拟,是指为实现一定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三是,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会计模式的分类,就是根据会计模式的某个特征或标志对各个国家会计模式进行的集合"归类。其中缪勒把会计模式分成以下四类:宏观经济模式;微观经济模式;独立学科模式;统一会计模式。缪勒的分类标准是会计发展的理论依据,现实中每一国家的会计学科都程度不同的受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微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也都有自身的会计概念。美国会计学会则有以下几种分类:英联邦;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美国;共产主义国家。这种分类的不足首先是分类标准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次是内部缺乏逻辑一致性,再次是它列示的每一模式的会计特征与分类标准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美国企业的会计概念、程序与方法,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独立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会计实务,强调确保企业收益决定的现实性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公正性与连续性。阿伦博士根据保护谁的利益,将各国会计模式分为五类,其中美国会计模式单独成为一类,美国会计强调企业会计主要应保护权益性证券投资者的利益;根据各国所依据的经济体制不同,美国会计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并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和政策,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二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以民间职业团体为主,会计准则注重灵活性、可选择性。中国的会计模式属于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国家将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模式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在不断迈出步伐,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首先,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其次,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这样的会计模式应该说是符合我国目前的人文环境和总体会计环境的,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中关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比较20世纪70~80年代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概念结构公告,直接由美国会计制订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以下简称FaSB)研究和。这说明,会计准则制订机构本身需要概念结构。它不仅需要概念结构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为尚未颁布准则的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性框架、增强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和理解等,而且需要概念结构来充当其辩解的借口。在国际会计趋同的今天,各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必须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础上,否则将给会计准则和会计国际化带来诸多障碍。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是目前中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雏形。该准则共包括十一章50个条款。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从本质上看,我国的基本准则与iaSB概念框架基本趋于一致。但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我国的基本准则仍表现出以下特征:在名称上,我国以基本准则取代了概念框架的称呼。在体例结构和表述上,基本准则表现出高度概括的、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增加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重新理顺了损益表要素。iaSB概念框架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益和费用。其中收益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收入以及利得;费用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费用以及损失。我国基本准则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利润包括收入减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我国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安排的另一个重大特征是,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而iaSB概念框架中的利得和损失只属于损益表要素。

(1)会计目标和目的比较。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会计界(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是将目标放在第一位。而我国会计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时,会计职能是争论的中心话题之一。我国会计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很少涉及目标的研究与讨论,即便有,也是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对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甚少。从内容上看,真正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并以其作为财务会计理论的起点,是在1953年史度伯(staubus,G.J.)的开拓性研究、特别是70年代初期aiCpatrueblood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以及美国FaSB的概念结构公告以后。西方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目标时,一般都不区分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报表(告)的目标。美国FaSB在第l号概念公告中,将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确定为以下方面:一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对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三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而FaSB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分别从现金流动的数额、时间分布等和企业经济资源等角度来界定。财务会计目标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能借鉴美国会计界数十年的经验,但是根据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育状况,试图模仿美国FaSB用“决策有用性”的思路来确立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未必恰当。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主要回答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算有用或有助于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会计目标更具体地指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传递。美国会计学会于1977年的报告《会计理论与理论认可》认为,为了做到制定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町靠性、客观性、可验证性、不偏不倚以及精确性等质量。FaSB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评价与指导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对会计实务不具有约束作用。中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描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但没有明确表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划分层次,也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做出必要的说明。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形式上,我国的基本准则表现出高度概括的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

(3)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比较。美国把会计要素分为十大类,即资产、负债、权益、全面收益、业主投资、业主派得、营业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与之不同的是,我国会计要素共有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对比可以看出,美国没有把利润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而我国则把利润作为一个独立要素,这种差异与中西方对财务成果的侧重点不同有关。西方将企业“所得税”作为费用项目,与其他费用一样,均应将其与收入抵减,获得经营活动最终结果。而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都是将所得税作为企业与国家进行利润分配的分配项目,这是由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本是国家投资而引起的。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的基本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以2000年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原准则会计要素的定义。此外,新准则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如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作为更高权威的文件,规定了会计要素只有6项,所以新准则将两者在”利润”要素中加以体现。原准则表述为“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而修订后的准则表述为“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基于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修订后的基本准则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对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的概念、含义、应用条件等做出原则性规定。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基础被逐步引入到会计准则中。而原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做出一般性规范,仅在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作了原则性规定,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三)中关会计准则比较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准则的研究拓展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会计学科的完善和发展。(1)我国会计准则由中国财政部制定和的,属政府管制模式。其最大特征是政府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拥有直接的制定或干预权,这种制定或干预权一般是通过政府财政经济部门来实施的。政府管制模式下制定的会计准则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准则本身就是行政法规的一部分,因此它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可以避免准则在应用上可能存在的对部分会计处理的争议。美国公认的会计准则是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机构制定的。它是一个由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授权和监督下的民间机构。在组织形式上,FaSB脱离了aiCpa的直接领导,而归属于由职业团体的代表组成的财务会计基金会(FaF)。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具有以下特点:其成员不都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指定,而且不与任何客户的利益相联系;独立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采用民主的制定公认会计原则的程序;有丰富的研究经验。由两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国家政府部门即财政部制定和的,因此它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但由政府机构制定准则,可能会出现如强调政府意志、忽视民间企业的意见,从而造成会计准则缺乏客观性、中立性。而美国会计准则传统上由民间机构制定,政府则发挥促进、评论与确保贯彻执行的作用,所以比较客观和中立。(2)中美会计准则制定上的差异,在模式上除制定机构不同外,我国的准则制定过程不如美国严谨,也缺少对准则制定过程的理论研究。

(四)会计国际协调的比较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会计的国际协调日益重要。所谓会计协调化是指通过一些国际性组织或专门机构,制定或认可采纳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其他标准化文件,促进一定地区或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和可比的活动。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会计、审计业务进行全面调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了《关于美国以原则为导向制定会计准则方法的建议》,开始了逐步向原则导向调整的新里程碑。按照《Sarbanes-oxley法案2002》的要求,美国SeC完成了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研究报告,这表明美国已开始对以多年来一直坚持会计原则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靠拢。这是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者第一次在修改本国标准时,考虑引入其他会计准则。U.S.Gaap和iFRS趋同的前景是美国已加快了与iaSC的合作,为监督和鼓励建立一套单一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而努力。我国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以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为蓝本起草的,这是中国的会计改革开始真正迈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步伐。2001年国务院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修改了会计要素的定义,这些新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定义基本上一样,这是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所迈出的重要步伐。2006年财政部新会计准则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基本一致,但我国会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作为一个经济转轨国家,在市场发育、法律制度等环境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是否能保证,尚待执行中的检验。

三、中美会计理论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状况的基础不同林毅夫(1995)认为社会科学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个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逻辑体系。一般说来,解释的现象越重要,理论的影响也就越大,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是英国,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美国,经济理论研究中心和著名经济学家的产生地也就逐渐随之转移到美国。我国自1979年开始进行改革以来,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现在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政治稳定并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最迟到下个世纪30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很可能转移到我国来。

(二)中关两国法律法系不同美国和英国是海洋法系国家的会计模式,我国法律体系类似于大陆法系,通过会计立法来规范会计行为是我国会计的重要特征。同时,一个国家民众的法律意识对会计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强调法治,民众一般都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习惯于依法办事。会计也是如此,会计团体长期实行“职业自律”,并且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这些会计团体在准则制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会计规范制度比较完善,会计工作质量往往较高,会计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水平均处在世界前列。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强调人治,民众的整体法律意识相对较差。因此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会计工作秩序较为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至今仍较为严重,会计规范制度的完善也因之受阻。

(三)中美人文环境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不鼓励竞争和优胜劣汰,提倡共同富裕和助人为乐。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会计理论上是“遵规守道”,缺乏开拓精神和竞争精神,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统一性,习惯于遵守明文规定。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极力推崇个人主义,激发个人创新的积极性是美国社会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文化的作用使得理论创新不断,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就形成了美国职业自律型的特点,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提倡个人专业判断和灵活处理,会计处理偏向乐观,并不断创新,保守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