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防工程概述十篇消防工程概述十篇

消防工程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4:43

消防工程概述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特点;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建筑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城市内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却存在很多火灾隐患。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排水设计显得极其重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层建筑在大中城市乃至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在节约用地、改善城市形象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高层民用建筑具有的火灾蔓延快、人员疏散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立足于自救的高层民用建筑来说,直接作用于灭火的消防给水设施尤为重要。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是否有足够的水压不间断地送到水枪阵地上,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的成败。 

一、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特点 

1、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在进行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影响因索是对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的高要求。高层建筑火灾隐患较多,而且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起来十分迅速,导致救火较为困难,因此确保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给排水消防设计的关键。考虑到当前我国国情,目前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应将自救放在首要位置进行考虑。 

2、静水压力大 

在进行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时,另—个需要重点考虑的—个影响因素是高层建筑的静水压力。同普通低层建筑不同,高层建筑静水压力非常大。若采用常规的单区供水,可能无法保证使用效果,而且管道和配件也较为容易被损坏。 

3、管道机械强度高

相对于普通低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较长,且排水量要求也较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管道内部的压力变化很大。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时,要保证消防系统的排水能力,同时又要确保管道内压力稳定。基于以上几点,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消防系统的管道应选用机械强度高的材料。 

二、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人员的观念问题 

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而前者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往往仅仅停留于普通的设计理念层面上。譬如建筑给排水布局缺乏消防安全的考虑,个别建筑未经过消防审核及验收就投入使用,给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隐患。 

2、消防给水管网试压问题 

消防给水管网的施工是按照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个步骤进行的。但目前在管网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方面,大多数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问题 

首先是在没有吊顶的场所安装直立型喷头的时候,按照有吊顶的规范布置,导致喷头与梁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而设计师在设计图纸上布置喷头,通常忽略了施工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设计与施工错位。另外一个方面是没有将自喷系统的水力警铃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一旦发生火灾,即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会自行启动,所引起的报警声音却不能被相关的人员发现,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4、消火栓系统减压阀的设计问题 

这个问题往往表现在减压阀的型号选择上,为了避免给排水系统布置过于复杂,设计师没有采取分区给排水系统,而是选用减压型消火栓。但减压型消火栓相应型号选择得不当,对于给排水的正常运转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三、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的改进措施 

1、提升设计人员素质,改进设计理念 

由于高层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创新设计理念,努力进行优化的工程设计。顺应国家的新标准、新设计理念以及新规范来进行设计。实现设计系统的的合理化、规范化。努力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定期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经验交流来实现设计的进步。借鉴其他专业人士的设计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排水消防的设计质量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身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设计人员要努力完善自己,创新设计理念,努力设计出既经济又安全的系统。从而为人民的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2、消防水泵房给排水设计 

为了保证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就要有足够的消防储备水量,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的合理位置设置消防水泵房和屋顶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房是以消防水池和增压水泵等设施为基础而设置的,为了保证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在生产、生活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和市政给水管道为支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且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的情况下就需要设计消防池。消防池的设计是作为在天然水源、市政给水管道消防用水的补充,以便在天然水源、市政给水管道消防用水量不足时,能及时保证消防用水量。消防泵房的设置应注意:

(1)为了保证消防池的水能够正常循环,减少死角,需要在消防水池中加设导流墙,从而使通过循环水泵的池水正常循环。

(2)在对消防泵房的水泵选择时,要以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为宗旨,选择水泵,以提高水泵组综合运行的效果。此外,在水泵并联时,要接近高效段的左边界。

(3)要将水泵组装高度调速与其全速运行状态挂钩,同时要考虑防超压设计,消防泵采用多出口设计,能应对高层建筑分区供水的超压现象,减少对水泵的损坏。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的重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是设计中一个重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给消防安全带来极大的便利,它的设计可以分几部分进行分析。

(1)喷头的设计,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喷头的数量不能超过8个,同时,在设计走道喷头时要在配水支管接出,以使走道内自喷配水管管径过大的问题得到解决。

(2)配水管入口的减压设计,在进行配水管入口的减压设计减压设计时,可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布置以后,对入口的水压进行计算,之后进行减压处理,同时也要考虑建筑高度以及水力损失。

(3)末端试水装置的设计,末端试水装置的型号要以试水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为准,排水管要间接排放。

(4)信号阀的设计,在进行信号阀的设计时要将信号阀的位置放在报警阀的出口。

(5)消防增压泵的设置,在进行消防增压泵的设置时,可适当抬高水箱,增加增压设施,控制增压泵的扬程范围,保证增压泵的流量。

(6)自喷供水时报警阀的设置,在设计时,要使警铃处于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附近,以便及时引起消防安全人员的注意。 

4、消火栓的设计 

室内消火栓主要有消火栓箱、消火栓、水带接扣、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等几部分组成,在进行消火栓设计时一方面要确保每一层都有两股水柱能到达室内的任何位置,另一方面要为了减少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要设置必要的减压孔板等减压装置。减压装置的设置要根据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来确定,当静水压力超过0.5mpa时,就需要增加减压装置,以防止高水压对消火栓带来的损坏。对具体的消火栓位置和数量,则需要根据消防用水量和建筑物本身性质、特点来进行详细规划,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一般电梯间室必须设置消火栓,防烟楼梯间前室也应设置消火栓。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设计所涉及的专业内容较为广泛,需要结合每个系统的实际情况展开最具安全保障的有效设计,强化设计的稳定可靠性。唯有在可靠的技术保障下,实施便捷操作,方能保证建筑与人员安全,与此同时,需针对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实施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周克红,马林.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中的体会[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 

[2]王尚平.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与防火疏散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

消防工程概述篇2

关键词:深圳地铁;给排水;分析;概算

深圳地铁从批准立项到现在的设备安装阶段,已经历了近10年时间,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经历了从初步设计、施工图到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因而对工程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因地铁工程投资巨大,仅从给排水系统角度,对工程概算进行分析。

1工程概述

该工程的给排水及水消防设计包括深圳地铁1号线的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会展中心(换乘站)、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等13个地下站,13个区间(含侨城东站后折返线);4号线的皇岗、福民、会展中心(换乘站)、市民中心、少年宫等5个地下站,5个区间(含少年宫站后折返线)。另外还包括西北联络线、竹子林车辆段及其它基地、行车调度指挥中心、竹子林出入段线等。

1.1给水及水消防系统

该系统包括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灭火系统。

1.1.1水源

该工程各站、段、区间的各工点用水水源均采用城市自来水。

1.1.2用水量(见表1)

1.1.3管网布置各地下站和车辆段均由城市自来水干管的不同

管段或在困难条件下同一管段的两个不同接管点(其间距不应小于200m,并在其间加设阀门井),引入两根给水管,使其与站(段)内形成环状管网。自车站两端分别各引两条干管铺向区间,使区间与车站消防干管形成环状布置。

表1各主要站、段用水量m3/d

1.1.4管材

(1)地下站内消防给水管径Dn≥100mm,除吊顶内为镀锌钢管外,其余部位(含引入管)均为球墨铸铁管(可延性铸铁管),法兰连接;Dn<100mm为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区间消防干管采用球墨铸铁管,n1型压兰连接。

(2)地下站内生产、生活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3)车辆段室外采用球墨铸铁管和镀锌钢管,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给水塑料管。

1.2排水系统

各地下站除排除生产、生活污(废)水外,同时考虑了出入口扶梯、站厅至站台自动扶梯底部积水,直升电梯、出入口电梯检查坑积水,站台板下最低点的积水,风道内雨水,消防废水,结构渗漏水,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清扫水等废水的排除。

1.2.1排水量

1.2.2管材

(1)地下站压力排水管。减压井前采用镀锌钢管或球墨铸铁管。

(2)地下站及车辆段室内重力排水管采用pVC-U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3)压力井后和车辆段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铸铁管)。

1.2.3排水泵站(房)及排出口

(1)主(辅)排水泵站

排除线路实际最低点和减振道床下的地下站和区间的结构渗漏水,生产、冲洗及消防废水。每个泵站选用wQK型潜污泵2台,平时1台工作,1台备用,当排除消防废水时,2台泵共同工作,其扬水管设2根,排出至地面经减压井进入市政雨水管网。

(2)污水泵房

排除地下站的生活污水(含职工厕所和公共厕所),选用wQD型潜污泵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其扬水管设1根,扬出至地面减压井,经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车辆段按排水管网所设坡度需要而设抽升泵房。

(3)局部排水泵站

凡无条件自排的出入口扶梯集水坑、直升电梯和出入口电梯集水坑、站台板下端部最低处、敞口式风亭风道内集水坑等处,均设有局部排水泵站,选用wQK型潜污泵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其扬水管设1根,排出至地面经减压井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线路侧沟内。

(4)全线除购物公园、车公庙、侨城东站未设主排水泵站外,其他各站均设有30m3主排水泵站。

2给排水概算分析

2.1定额采用

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设备及安装工程采用广东省以粤建定[1992]259号文公布的《广东省安装工程单位估价表》。给排水管路及设施采用广东省以粤建定[1992]140号文件公布的《广东省市政工程抽换。

2.2工料机计算规定

根据所采用定额的适用范围,其工料机分别采用与其相应的定额基价的工料机单价,并根据深圳市有关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国内设备预算价按设备出厂价与运杂费之和计。工程费用取费标准按深圳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消防工程概述篇3

关键词:深圳地铁;给排水;分析;概算

深圳地铁从批准立项到现在的设备安装阶段,已经历了近10年时间,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经历了从初步设计、施工图到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因而对工程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因地铁工程投资巨大,仅从给排水系统角度,对工程概算进行分析。

1 工程概述

该工程的给排水及水消防设计包括深圳地铁1号线的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会展中心(换乘站)、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等13个地下站,13个区间(含侨城东站后折返线);4号线的皇岗、福民、会展中心(换乘站)、市民中心、少年宫等5个地下站,5个区间(含少年宫站后折返线)。另外还包括西北联络线、竹子林车辆段及其它基地、行车调度指挥中心、竹子林出入段线等。

1.1 给水及水消防系统

该系统包括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灭火系统。

1.1.1 水源

该工程各站、段、区间的各工点用水水源均采用城市自来水。

1.1.2 用水量(见表1)

1.1.3 管网布置各地下站和车辆段均由城市自来水干管的不同

管段或在困难条件下同一管段的两个不同接管点(其间距不应小于200m,并在其间加设阀门井),引入两根给水管,使其与站(段)内形成环状管网。www.133229.Com自车站两端分别各引两条干管铺向区间,使区间与车站消防干管形成环状布置。

表1 各主要站、段用水量m3/d

1.1.4 管材

(1)地下站内消防给水管径dn≥100mm,除吊顶内为镀锌钢管外,其余部位(含引入管)均为球墨铸铁管(可延性铸铁管),法兰连接;dn<100mm为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区间消防干管采用球墨铸铁管,n1型压兰连接。

(2)地下站内生产、生活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3)车辆段室外采用球墨铸铁管和镀锌钢管,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给水塑料管。

1.2 排水系统

各地下站除排除生产、生活污(废)水外,同时考虑了出入口扶梯、站厅至站台自动扶梯底部积水,直升电梯、出入口电梯检查坑积水,站台板下最低点的积水,风道内雨水,消防废水,结构渗漏水,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清扫水等废水的排除。

1.2.1 排水量(见表2)

1.2.2 管材

(1)地下站压力排水管。减压井前采用镀锌钢管或球墨铸铁管。

(2)地下站及车辆段室内重力排水管采用pvc-u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3)压力井后和车辆段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铸铁管)。

1.2.3 排水泵站(房)及排出口

(1)主(辅)排水泵站

排除线路实际最低点和减振道床下的地下站和区间的结构渗漏水,生产、冲洗及消防废水。每个泵站选用wqk型潜污泵2台,平时1台工作,1台备用,当排除消防废水时,2台泵共同工作,其扬水管设2根,排出至地面经减压井进入市政雨水管网。

(2)污水泵房

排除地下站的生活污水(含职工厕所和公共厕所),选用wqd型潜污泵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其扬水管设1根,扬出至地面减压井,经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车辆段按排水管网所设坡度需要而设抽升泵房。

(3)局部排水泵站

凡无条件自排的出入口扶梯集水坑、直升电梯和出入口电梯集水坑、站台板下端部最低处、敞口式风亭风道内集水坑等处,均设有局部排水泵站,选用wqk型潜污泵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其扬水管设1根,排出至地面经减压井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线路侧沟内。

(4)全线除购物公园、车公庙、侨城东站未设主排水泵站外,其他各站均设有30m3主排水泵站。

2 给排水概算分析

2.1 定额采用

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设备及安装工程采用广东省以粤建定[1992]259号文公布的《广东省安装工程单位估价表》。给排水管路及设施采用广东省以粤建定[1992]140号文件公布的《广东省市政工程抽换。

2.2 工料机计算规定

根据所采用定额的适用范围,其工料机分别采用与其相应的定额基价的工料机单价,并根据深圳市有关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国内设备预算价按设备出厂价与运杂费之和计。工程费用取费标准按深圳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3 车站给排水概算分析(见表3)表3 主要车站给排水费用投资分析表

2.4 区间给排水(系统)概算分析(见表4)

表4 主要区间给排水费用投资分析表

续表

表4中为给排水及水消防个别概算费用,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总概算投资(静态)为1520.66万元,每正线公里技术经济指标为78.11万元。

2.5 车辆段给排水概算分析(见表5)

表5 车辆段主要分项工程给排水费用投资分析表

消防工程概述篇4

关键词:城市地铁工程概算编制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概算贯穿了项目建设、设计、实施和验收全投资过程,发挥了投资尺度的作用,是投资控制的基本目标[1-3]。设计概算是控制投资的主要依据,经批准设计概算投资总额,是工程建设投资的最高限额,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及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所以合理编制地铁工程设计至关重要[4]。本文结合西安地铁三号线雁塔北站论述了地铁工程概算编制设计[5]。

一.工程概况

大雁塔北站位于雁塔路、小寨东路和西影路丁字交叉路口,是三号线与四号线的换乘站,其中三号线站台与小寨东路平行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23+038.25,四号线站台与雁塔路平行布置。三号线车站为明挖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主体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车站总长211.822m,标准段宽度25.5m,站台为118m长岛式站台,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8037m2,共设两个人行通道及出入口,两组共八个风亭,车站两端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二.编制范围

本概算编制范围为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化寨-国际港务区的大雁塔北站。本概算包括大雁塔北站的前期工程费用,土建工程费用,车站及相应区间的给排水及消防、低压配电及照明、通风空调工程,以及征地、借地、房屋拆迁工程费用。其中前期工程费用包括车站施工所必需的临时用水电引入工程费,进入施工场地临时道路工程费,施工期间占道引起的占道及交通疏解费用,结构回填后的市政道路恢复费用,施工对周围建筑或管线危害引起的建筑物及管线加固费。土建工程费用包括土石方、车站围护、主体工程、出入口通道及地面建筑、风亭、风道、防水工程及附属设施的结构施工费用、建筑装修费用等,不包括车站机电系统设备及安装工程,但包括根据设备系统的要求预留的孔洞、沟、槽、安装预埋件。给排水及消防包括车站及相应区间部分的给水、排水、水消防设备及安装工程费。低压配电及照明包括车站及相应区间部分低压配电及照明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通风空调工程包括车站部分及相应接口区间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征地、借地、房屋拆迁工程包括:需永久征用集体土地所需的补偿和有关税费;施工临时用地的租用费用;需拆迁房屋的费用。车站涉及到的电信、电力、给排水、煤气等管线拆除及迁改,迁移树木及绿化本概算仅提供数量,费用由总体单位计列。

三.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2003]81号)、《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6~2016年》及其评估会专家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2.《西安地铁三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预审意见和专家审查意见及其批复。3.《西安地铁三号线工程总体设计》及其咨询意见和专家审查意见。4.建设部建标【2006】279号文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5.陕西省陕建建发【2009】199号《2009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的通知》。6.《陕西省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陕西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陕西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2004)补充定额》。7.《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价目表》、《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费率》8.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08]78号文《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9.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的政策。10.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技术文件。11.设计图纸。

四.费用取定

本站车站按地铁工程地下车站取费程序表进行取费;供电、通风、空调与采暖、给排水与消防按市政(安装)、安装工程及市政工程(建筑)取费。(一)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价格确定:1.人工单价:执行42元/工日综合工费标准,地下工程增列2.0元/工日津贴(含车站逆做法施工,明挖法施工不计列津贴)。2.主材编制价格:主材价格执行《陕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2010年第4期材料信息价》。3.施工机械台班费:按《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价目表》规定分析计算。4.设备价格:设备价格编制期同主材编制期。设备预算价格为工地价。(二)征地、拆迁费用:1.征地费用、租地费用、地面房屋拆迁费及相关补偿、安置费用按陕西省及西安市相关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参考“西安市地铁三号线初步设计前期费用统一指标表”计列;地下管线改移、绿化拆迁本次只列明数量不报价。2.其他费用由总体单位统一计列。(三)其他说明:1.前期准备工程费见“前期准备工程费用计算表”。2.运距:商品混凝土单价执行信息价,不计列运距;建筑垃圾按20元/吨的处置费计列(土木结构0.7吨/m2,砖混结构0.83吨/m2),列入拆迁工程;盾构管片等预制构件暂按20公里计列;土方综合运距暂按18公里计列。3.钢支撑租用费320元/吨·月计列。

五.概算总额及技术经济指标

表1总概算表

本概算细则详见表1。概算总额24310.15万元,技术经济指标114670.54万元/正线公里。本项目工程费用为23294.52万元,占工程总造价的95.8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015.63万元,占工程总造价的4.18%。其中车站概算土建工程费用为19367.43万元,综合指标为10738元/平方米。车站及相应区间低压配电及照明为1737.31万元;车站及相应区间通风空调费用为1470.60万元;车站及相应区间给排水及消防费用为719.1805万元。

六.结束语

通过对西安地铁三号线大雁塔北站概算的编制,要合理确定与控制城市地铁工程造价,首先要遵循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统一工程量规则;同时,规范城市地铁概算编制办法、城市地铁工程费用定额和城市地铁工程概算定额。而如何编制城市地铁概算以便合理确定投资控制工程造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赵京.天津地铁轨道系统概算编制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01)

[2]张建芳.地铁工程概算编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4(04)

[3]杨纲要.对地铁工程概算采用铁路定额及编制办法的思考[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2(05)

消防工程概述篇5

系统性能需求系统的性能涉及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方面。(1)安全性,指网络连接安全性。要求各类系统接入远程系统时,应确保其连接的安全性;通过授权和身份认证对远程监控系统的资源进行访问。(2)可维护性。要求后台数据库可维护;报表具自定义性,即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定义报表的格式和表项目。(3)可扩展性。要求根据用户数量的变化采用分布式技术设置多个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支持多级别的监控中心设置。(4)灵活性。要求监控方式和数据采集方式灵活,不单一。系统用户分类根据该系统具体参与者的角色和权限的不同可以把系统的用户分为以下五类:(1)监控中心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全省的消防主机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所有的主机进行管理和维护。(2)消防部门人员:主要是监控和管理其所管辖的地区的消防主机,应该根据不同的辖区对这类用户进行分级管理。(3)部门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监控和管理本部门的所有主机,对主机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并进行简单的维护。(4)社会单位人员:主要职责是负责监控自己管理的主机,并且对上报的资料进行检查。(5)系统管理员用户:主要职责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比如数据库维护,参数设置,用户权限设置,系统的初始化,查看各种报表等。系统实现的目标短期目标:(1)提高建筑消防设施自动化程度;(2)提高火灾的预警能力;(3)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长期目标:采用扩展性良好的软件系统架构,使得一体化系统功能拓展、模块移植、后续开发都变得便捷,而且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反复投资,这将逐渐提高政府公共消防服务水平,最终建成集巡查监控、图像传输、辅助决策、人工智能于一体的火灾防控智能化体系。系统业务数据流程在系统建设时必须把系统涉及到的主要数据流程进行分析,该系统的主要的业务数据流程有:数据采集过程、消防主机维护过程、统计分析过程、监控处理过程。数据采集过程分析。数据采集主要是指通过串行或并行方式对消防主机的消防信息、建筑物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并且把采集的数据打包封装后经过互联网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消防主机维护过程分析。消防主机维护是指维护部门在收到检测中心通知消防主机出现故障后,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对故障进行处理,并登记处理故障过程的过程。统计分析过程。统计分析是指对互联网用户的火警信息和建筑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查询,也可以查询互联网用户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监控处理流程分析。监控处理是指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到系统后,对所辖区域的消防主机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对消防主机发生的情况进行处理。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总体结构根据系统实现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划分为:登录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火警受理模块、信息查询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后台数据库模块。概要设计从需求分析到该阶段开始正式进入系统的实际开发阶段,本阶段将完成该系统的大概设计说明、系统的数据结构和软件结构。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是把一个软件的需求说明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这种表示只是描绘软件的总体概况。系统的功能设计根据该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在以上部分中对该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说明基础上可以得到该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数据库设计阶段数据库概念设计“概念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需求说明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方法把它们抽象为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具体机器的数据模型,即概念模型”[4]。概念模型使设计者的注意力能够从复杂的实现细节中脱离出来,而只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组织结构和处理模式上。通常使用实体—关系图作为概念设计的描述工具进行设计。该系统中,有用户、主机、维修部门、消防管理部门、报警记录、主机维护、消息处理等几个对象实体。以下以主机维修实体的具体表示形式为例,进行阐述用户、主机、维修部门、消防管理部门、报警记录、主机维护、消息处理等几个对象实体的实体—关系图,数据库逻辑设计该系统采用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根据以上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参照实体—关系图进行数据表结构的设计,建立一个名为消防设备管理的数据库,将整个数据库分为:用户表、消防部门表、消防主机表、维修部门表、主机维护表、消息处理表、报警记录表。

应用分析与展望

消防工程概述篇6

   关键词:地铁改造技术风险标准过渡方案

   1、概述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站经宣武门站和复兴门站至苹果园站,共计17座地下车站,一座古城车辆段,线路长度为23.6km.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线路呈马蹄形,由复兴门站经西直门站和东直门站至建国门站,共计12座地下车站,一座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km.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主要包含一、二期工程,投资总额为37.5亿元。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建设初期的指导思想是,以战备疏散为主,兼顾城市交通。基于国内没有地铁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工程建设参照了国外地铁的设计资料和规范,尤其是前苏联的设计规范。局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和国内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采用了大量的非标产品和特殊设备。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营,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老化,大都进入设备报废期,系统技术性能下降,存在很大的地铁运营安全隐患。

   本次改造涉及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火灾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车辆段等多专业的全面改造、更新和升级,根据工程筹划的要求,涉及行车安全、运营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必须在2008年前完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多专业、多系统的改造,面临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困难,技术风险又是工程风险控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改造中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2、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

   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改造工程,涉及全部设备专业、线路专业及土建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新建线路的设备安装阶段,但又不能等同于新建线路。本次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又受土建结构、人防设施不改变的制约,所以,诱发技术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改造方案与规范的差距《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主要用于新建线路的指导,未涉及改造工程内容及要求。在车站安全出入口设置、消火栓设置、车站外部消防水源引入、区间火灾报警、区间风速等方面,改造方案与规范有一定的差距。

   2.2土建结构与人防设施不改变本次改造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土建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且运营线路又兼顾战备人防的需要,要求人防等级不降低。在变电所有限的空间内,标准化产品与设备安全操作距离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车站及区间主风机难于达到区间风速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通风排烟系统运行模式。

   2.3过渡方案新旧系统倒接,必然涉及过渡设备和改造期间的车站运营模式和设备系统运行模式。过渡方案的制定与现状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过渡方案的合理、可靠、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改造工程的成败。

   2.4概算因素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初步设计概算额不能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的3%,否则重新立项。此项规定在新建项目执行中难度较小,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而言,属于崭新领域,执行过程复杂。由于国内没有改造经验,可能会出现漏项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与初步设计概算额有较大出入。

   正在运营的线路已经暴露出严重危及运营安全的隐患,改造工程刻不容缓。如果概算额超标(大于3%),进行重新立项的话,时间耽误不起。因此,按照现有规定不重新立项,需要根据不超标的初步设计概算额反过来调整设计方案。

   2.5现状变化与原始设计的出入北京地铁1、2号线已经运营30多年,路基、土建与建设初期比可能发生了变化,如路基沉降;建筑平面功能调整;设备及车辆处于老化期,大部分设备已到报废期,系统性能下降;由于基础资料的不齐整,使各类管线的现状敷设情况不很明朗等。

   上述因素,将直接导致技术风险。当然,设计边界条件也是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之一。

   3、技术风险的分类

   3.1技术标准与设计标准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设计规范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第1.0.2条规定:“改建、扩建和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km/h的地铁工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相似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衡量改造工程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贴近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针对目前可参考的设计规范及标准,制定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现状和条件,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也不同。制定标准的宗旨是尽量靠近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满足改造目标。

   3.2现状设备系统对现状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评价是改造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改造范围、内容及用户需求的依据,将直接影响到改造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行车安全、消防安全及运营安全等方面,应分析哪些系统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哪些系统及设备制约着运输能力的提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哪些因素制约着改造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从而为编制改造范围、内容、原则及用户需求提供依据。否则,可能会出现危及安全的遗漏项目或出现不应有的项目占用有限资金的现象。

   3.3改造技术方案改造技术方案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建立在现状系统及设备、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改造技术方案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改造期间对运营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工程筹划、设备招投标及施工管理,节约投资。

   在不突破投资概算、不改变土建结构、改造期间降低对运营的影响等一系列的制约条件下,照搬新建线路的技术方案往往行不通,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改造技术方案应有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还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大胆的设想。

   3.4技术协调改造工程的技术协调工作与新建线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技术风险的规避措施

   了解改造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以及类型,就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处理技术风险的方法,使改造技术方案既贴近实际情况,又能规避风险。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消隐改造工程面临如此大的难度和技术风险,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工程通过测试、试验、调研、方案征集、技术方案论证、专家专题论证及专题研究等手段,研究控制技术风险的措施。

   4.1前期工作

   4.1.1测试与勘察涉及测试与勘察项目的专业

   4.1.2试验涉及试验项目的专业

   4.1.3现场调研与市场调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是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工作开展前(或过程中)必需做的准备工作,改造工程无法脱离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掌握设备及其机房的现状,根据工程改造的范围及内容、改造原则、改造目标,为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现场调研情况而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以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及设备满足设计方案的需要,避免或尽可能地少用非标准设备。

   与新建线路相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设计周期内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难度很大,应正确处理好调研与设计时间分配的关系。

   4.2设计工作

   4.2.1 设计标准的选用前面已经谈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领域尚未编制相关的改造标准。对于改造工程而言,设计标准与技术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设计标准应建立在改造目标现状的基础上,否则,不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无法实施,可能会中断运营,造成地面交通的混乱,这也是政府和市民不愿见到的事情。

   对于难于把握的内容,可以通过专家专题论证和专题研究来解决。

   4.2.2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标准应根据改造后需达到的目标制定。本工程技术标准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不停止运营条件下进行改造,要求技术方案不能影响地铁运营,制定的标准首先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土建结构不可改变,要求各系统技术方案“量身裁衣”,符合实际;三是循序渐进地改造,并非全面、彻底地改造,工程造价是控制工程改造规模的重要环节,技术方案不能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

   在考虑上述因素后,首先应对改造工程需达到的目标进行客观定位,然后使合理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

   本工程技术标准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先进的原则。

   4.2.3技术一致性全线车站及区间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案追求一致性,有利于日后的运营管理和降低管理成本。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车站规模不改变或投资控制等),技术方案只能因地制宜,只要满足性能指标就应认为满足改造要求。

   4.2.4过渡方案过渡方案是改造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既然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条件下实施的,各系统及各专业必然存在新旧系统的过渡方案。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构成潜在影响,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信号系统、线路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

   过渡方案的制定应首先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将安全放在首位。其中,供电系统的过渡方案对运营中的地铁影响最大,应充分认识到过渡方案一旦失败就将中断运营的严重危害性。

   新旧系统间的过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关键的技术处理措施,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征集方案来实现,其中包括向设备供应商、科研院校及设计单位等征集供电系统的双边联跳、信号系统的系统制式及过渡方案等。

   4.2.5方案调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限额设计、边界条件等),需要对设计方案甚至是改造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时,必须对调整内容进行评估,评价其是否背离了改造目标,若脱离了改造目标而进行的改造工作是失败的。

   4.3专题研究与论证由于设计标准的选用问题,势必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专家论证,取得技术研究上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其中,涉及消防安全的内容与新建线路的设计规范有较大差异,应组织消防专家论证会,对改造内容中的消防技术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以指导设计工作和竣工验收工作。

   5、结语

   改造工程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分析技术风险的所在以及如何解决,是改造工程的一大特点,也是其难度所在。本工程通过前期的可研、总体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归纳总结了上述内容。随着施工设计和安装施工实施的开展,预计将会出现新的问题和难点。本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社会各界同仁的关注,毕竟当城市轨道交通进入稳定发展期时,国内将迎来改造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毛儒。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

消防工程概述篇7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站经宣武门站和复兴门站至苹果园站,共计17座地下车站,一座古城车辆段,线路长度为23.6km.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线路呈马蹄形,由复兴门站经西直门站和东直门站至建国门站,共计12座地下车站,一座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km.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主要包含一、二期工程,投资总额为37.5亿元。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建设初期的发表思想是,以战备疏散为主,兼顾城市交通。基于国内没有地铁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工程建设参照了国外地铁的设计资料和规范,尤其是前苏联的设计规范。局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和国内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采用了大量的非标产品和特殊设备。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营,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老化,大都进入设备报废期,系统技术性能下降,存在很大的地铁运营安全隐患。

本次改造涉及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火灾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车辆段等多专业的全面改造、更新和升级,根据工程筹划的要求,涉及行车安全、运营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必须在2008年前完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多专业、多系统的改造,面临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困难,技术风险又是工程风险控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改造中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2、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

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改造工程,涉及全部设备专业、线路专业及土建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新建线路的设备安装阶段,但又不能等同于新建线路。本次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又受土建结构、人防设施不改变的制约,所以,诱发技术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改造方案与规范的差距《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主要用于新建线路的发表,未涉及改造工程内容及要求。在车站安全出入口设置、消火栓设置、车站外部消防水源引入、区间火灾报警、区间风速等方面,改造方案与规范有一定的差距。

2.2土建结构与人防设施不改变本次改造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土建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且运营线路又兼顾战备人防的需要,要求人防等级不降低。在变电所有限的空间内,标准化产品与设备安全操作距离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车站及区间主风机难于达到区间风速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通风排烟系统运行模式。

2.3过渡方案新旧系统倒接,必然涉及过渡设备和改造期间的车站运营模式和设备系统运行模式。过渡方案的制定与现状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过渡方案的合理、可靠、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改造工程的成败。

2.4概算因素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初步设计概算额不能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的3%,否则重新立项。此项规定在新建项目执行中难度较小,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而言,属于崭新领域,执行过程复杂。由于国内没有改造经验,可能会出现漏项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与初步设计概算额有较大出入。

正在运营的线路已经暴露出严重危及运营安全的隐患,改造工程刻不容缓。如果概算额超标(大于3%),进行重新立项的话,时间耽误不起。因此,按照现有规定不重新立项,需要根据不超标的初步设计概算额反过来调整设计方案。

2.5现状变化与原始设计的出入北京地铁1、2号线已经运营30多年,路基、土建与建设初期比可能发生了变化,如路基沉降;建筑平面功能调整;设备及车辆处于老化期,大部分设备已到报废期,系统性能下降;由于基础资料的不齐整,使各类管线的现状敷设情况不很明朗等。

上述因素,将直接导致技术风险。当然,设计边界条件也是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之一。

3、技术风险的分类

3.1技术标准与设计标准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设计规范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第1.0.2条规定:“改建、扩建和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km/h的地铁工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相似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衡量改造工程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贴近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针对目前可参考的设计规范及标准,制定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现状和条件,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也不同。制定标准的宗旨是尽量靠近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满足改造目标。

3.2现状设备系统对现状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评价是改造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改造范围、内容及用户需求的依据,将直接影响到改造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行车安全、消防安全及运营安全等方面,应分析哪些系统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哪些系统及设备制约着运输能力的提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哪些因素制约着改造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从而为编制改造范围、内容、原则及用户需求提供依据。否则,可能会出现危及安全的遗漏项目或出现不应有的项目占用有限资金的现象。

3.3改造技术方案改造技术方案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建立在现状系统及设备、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改造技术方案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改造期间对运营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工程筹划、设备招投标及施工管理,节约投资。

在不突破投资概算、不改变土建结构、改造期间降低对运营的影响等一系列的制约条件下,照搬新建线路的技术方案往往行不通,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改造技术方案应有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还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大胆的设想。

3.4技术协调改造工程的技术协调工作与新建线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技术风险的规避措施

了解改造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以及类型,就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处理技术风险的方法,使改造技术方案既贴近实际情况,又能规避风险。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消隐改造工程面临如此大的难度和技术风险,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工程通过测试、试验、调研、方案征集、技术方案论证、专家专题论证及专题研究等手段,研究控制技术风险的措施。

4.1前期工作

4.1.1测试与勘察涉及测试与勘察项目的专业

4.1.2试验涉及试验项目的专业

4.1.3现场调研与市场调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是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工作开展前(或过程中)必需做的准备工作,改造工程无法脱离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掌握设备及其机房的现状,根据工程改造的范围及内容、改造原则、改造目标,为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现场调研情况而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以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及设备满足设计方案的需要,避免或尽可能地少用非标准设备。

与新建线路相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设计周期内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难度很大,应正确处理好调研与设计时间分配的关系。

4.2设计工作

4.2.1设计标准的选用前面已经谈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领域尚未编制相关的改造标准。对于改造工程而言,设计标准与技术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设计标准应建立在改造目标现状的基础上,否则,不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无法实施,可能会中断运营,造成地面交通的混乱,这也是政府和市民不愿见到的事情。

对于难于把握的内容,可以通过专家专题论证和专题研究来解决。

4.2.2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标准应根据改造后需达到的目标制定。本工程技术标准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不停止运营条件下进行改造,要求技术方案不能影响地铁运营,制定的标准首先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土建结构不可改变,要求各系统技术方案“量身裁衣”,符合实际;三是循序渐进地改造,并非全面、彻底地改造,工程造价是控制工程改造规模的重要环节,技术方案不能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

在考虑上述因素后,首先应对改造工程需达到的目标进行客观定位,然后使合理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

本工程技术标准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先进的原则。

4.2.3技术一致性全线车站及区间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案追求一致性,有利于日后的运营管理和降低管理成本。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车站规模不改变或投资控制等),技术方案只能因地制宜,只要满足性能指标就应认为满足改造要求。

4.2.4过渡方案过渡方案是改造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既然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条件下实施的,各系统及各专业必然存在新旧系统的过渡方案。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构成潜在影响,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信号系统、线路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

过渡方案的制定应首先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将安全放在首位。其中,供电系统的过渡方案对运营中的地铁影响最大,应充分认识到过渡方案一旦失败就将中断运营的严重危害性。

新旧系统间的过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关键的技术处理措施,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征集方案来实现,其中包括向设备供应商、科研院校及设计单位等征集供电系统的双边联跳、信号系统的系统制式及过渡方案等。

4.2.5方案调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限额设计、边界条件等),需要对设计方案甚至是改造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时,必须对调整内容进行评估,评价其是否背离了改造目标,若脱离了改造目标而进行的改造工作是失败的。

4.3专题研究与论证由于设计标准的选用问题,势必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专家论证,取得技术研究上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其中,涉及消防安全的内容与新建线路的设计规范有较大差异,应组织消防专家论证会,对改造内容中的消防技术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可操作的发表意见,以发表设计工作和竣工验收工作。

消防工程概述篇8

关键词:液下喷射式低倍数泡沫;储油罐;高倍压发生器;泡沫灭火系统;发电机组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086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43-03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22

1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对火力发电产业的调控,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以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型机组为主,而有一大批机组是“上大压小”项目。伴随着机组容量的变大,特别是燃机(油)电厂,储油罐的容量越来越大,大型储油罐的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1)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大型油罐泡沫消防的分类及优缺点;(2)在满足外方业主及规范(nFpa)对油罐消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液下喷射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要点进行介绍。

2研究的基本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电厂,工程建设规模为4×191mw,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Gt6-5000F型燃气轮发电机组,二期工程将建成联合循环。

执行的规程及规范:(1)《发电厂和高压变电站的消防安全推荐标准》(nFpa850);(2)《低中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nFpa1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标准》(nFpa13);(4)《固定防火洒水系统标准》(nFpa15);(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6)业主企业标准。

3厂址条件

3.1厂址自然条件

该厂址原是一片沼泽地,2000年8月业主进行了回填,原规划是炼油厂的扩建用地。回填后的场地平均标高约为4.1m,据业主介绍地下水位约为2m。

3.2气象

设计风速:离地9m处144km/h(40m/s);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6℃;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21℃;相对湿度:80%;日最大降水量:24小时7"(178mm)。

3.3水源

本期工程燃机及其辅机采用空冷系统,由燃机厂家供货。电厂生产补给水源取自两座4500m3工业/消防水箱(地上式),水源为经预处理后的aRoa河地表水,市政自来水作为补充水源;生活用水为市政自来水,由厂址南侧的自来水管路上引接。

4油系统概述

本期工程消防系统为新建,采用独立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全厂的安全生产,保证消防水不作它用,在消防时不因其他用水及用水点泄漏而影响消防水量和水压。

本期工程消防给水系统由工业/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消防稳压水泵、消防给水管网、室内外消火栓、水喷雾灭火设施等组成。

消防水泵间内设有3台消防水泵,主泵为1台50%电动机驱动消防水泵、1台50%柴油机驱动消防水泵,备用泵为1台50%柴油机驱动消防水泵,并设1台消防稳压水泵作为消防给水系统的稳压装置。

柴油机驱动消防水泵及油箱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并在本体和油箱上设有线型感温电缆,当发生火灾时,温感动作,从而使雨淋阀打开后自动启动该水喷雾灭火系统。

本期工程新建四座12700m3的燃油罐(固定顶油罐,地上式,直径36m,罐壁高14.398m,罐顶高4.33m),柴油的闪点≥70℃。燃油罐设置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液下式)及固定式冷却水系统,配置泡沫的用水和火灾时冷却用水来自厂区消防水管网。油罐区周围布置足够数量的室外消火栓,油罐设有专用的固定式泡沫消防管道,在防火堤外的公共泡沫管线上设有供扑灭零星火灾用的泡沫枪接口,油罐顶周围设有线型感温探测器,当火灾探测器将火灾报警信号送至区域/集中控制盘后,自动/手动启动该着火油罐的电动控制阀,打开泡沫灭火系统;同时打开相应的冷却水管道,冷却相应的油罐,以免火势进一步蔓延。

5油罐消防措施配置

5.1油罐火灾的特点

由于储油的种类、储存的方式和条件不同,油罐火灾的特点也不一样。油罐一旦发生爆炸,就会造成罐体破裂,罐盖掀开、飞出,或是罐壁底部、中间裂开,导致油品流出燃烧。油品流出后,会向四周低洼处流淌,形成大面积火灾。

油罐发生火灾,有的先燃烧后爆炸,有的爆炸后不燃烧。

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储罐发生火灾后,燃烧速度快,火焰高、火势猛,热辐射强,易引起相邻油罐及其他可燃物燃烧。储存轻质油品的油罐在呼吸阀、入孔和油罐上部破损处起火时,燃烧可能出现火炬状,火焰体积不大,燃烧比较稳定。

原油等重质油品储罐发生火灾后,易出现沸溢和喷溅(又称沸喷),这是原油储罐以及油轮、油驳火灾的一个突出特点。重质油品着火后蒸发速度慢,蒸发时吸收热量少,但容易使油品溢出罐外形成沸溢的现象。有时油品与火焰腾空而起,将燃油喷出罐外几十米或百余米远,形成喷溅的现象。

5.2油罐消防措施的分类

根据《发电厂和高压变电站的消防安全推荐标准》(nFpa850)、《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的规定要求:石油库的油罐应设置泡沫灭火设施;地上式固定顶油罐、内浮顶油罐应设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或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单罐容量大于1000m3的油罐应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单罐油罐不小于5000m3或罐壁高度不小于17m的油罐,还应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因此对本期工程的油罐消防措施的配置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液上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方案二:液下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6各方案组成及特点

6.1液上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方案一)

液上式泡沫喷射系统是泡沫从液面上喷入被保护储罐内的灭火系统,由泡沫储罐、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器、火灾探测与启动控制装置、管道及阀门组成。

火力发电厂的大型点火固定顶油罐消防系统,较多采用液上喷射泡沫消防灭火系统进行消防保护。该系统具有泡沫发生器和部分管线易受到罐体燃烧爆炸破坏的影响而失去作用等缺点。

6.2液下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方案二)

液下式泡沫喷射系统是泡沫从液面下喷入被保护储罐内的灭火系统,由泡沫储罐、泡沫比例混合器、高背压泡沫发生器、火灾探测与启动控制装置、管道及阀门组成。

该方案泡沫发生器不是安装在油罐罐体上,而是安装在油罐区防火堤外,油罐一旦发生先爆炸后燃烧的情况,泡沫灭火系统不易受到破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泡沫液从液下到达燃烧面,不通过高温火焰,不沿灼热的罐壁流入,减少了泡沫损失,提高了灭火效率;泡沫液在上浮过程中,使罐内液体冷油和热油进行对流,从而起到一定冷却作用,有利于灭火;可在油罐区防火堤外进行灭火操作,运行灵活;减少了对油罐本体的结构开孔,安装便利。

7本工程方案描述

本工程电厂设有4×12700m3的重油罐,油罐设计采用api标准,油罐消防采用nFpa标准。重油罐直径36m,高18.728m(罐壁高14.398m、罐顶高4.33m),储存的燃油额定闪点高于70℃。重油罐为地上立式固定顶油罐,相邻罐之间的净距为36m,油罐区设有防火堤。

按照外方业主要求,油罐区消防用水有电厂高压消火栓系统供应,消防水取自两座4500m3工业/消防水箱(地上式),水源为经预处理后的aRoa河地表水,市政自来水作为补充水源。火灾发生时所需最大一次消防用水量按照9000m3考虑。为了保证消防用水,在工业/消防水箱内设置了水位报警信号和停运其他用水水泵的控制装置。

7.1设计参数的选择

按照外方业主要求,本工程消防系统设计必须按照nFpa标准,并满足业主方的企业标准,具体要求

如下:

经计算后,消防最大用水量为633.215L/s,对应的水压要求为0.71mpa。火灾发生时所需最大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2159.9m3。根据业主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业主同意设置2座4500m3的工业/消防水箱,并同意剩余不足部分消防水量(能在2小时内补足)由业主考虑。

7.2消防系统概述

本期工程消防系统为新建,采用独立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全厂的安全生产,保证消防水不作它用,在消防时不因其他用水及用水点泄漏而影响消防水量和水压。

本期工程消防给水系统由工业/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消防稳压水泵、消防给水管网、室内外消火栓、水喷雾灭火设施等组成。

消防水泵间内设有3台消防水泵,主泵为1台50%电动机驱动消防水泵、1台50%柴油机驱动消防水泵,备用泵为1台50%柴油机驱动消防水泵,并设1台消防稳压水泵作为消防给水系统的稳压装置。

在正常情况下,由消防稳压水泵维持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压(0.90mpa,可调),当消防给水系统压力下降至设定值(0.85mpa,可调)时,该设备自动投入运行,以保证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压力。当发生火灾时,稳压装置不能保证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压力,在消防给水系统的压力下降至一定值(0.80mpa,可调)时,电动机驱动消防水泵和一台柴油机驱动消防主泵自动投入运行。当管网压力继续下降至一定值(0.75mpa,可调)时,柴油机驱动消防备用水泵自动投入运行,以保证消防给水系统所要求的水量和水压。

消防水泵有两路消防出水管接入厂区消防水管网,该管网在燃机岛、燃油罐等区域呈环状布置,管径为24"、12",供变压器的水喷雾灭火系统用水、燃油罐泡沫消防用水等;该管网在化水、办公区同样均呈环状布置,管径为8"、6",其供水对象为各建筑物的室内消防用水以及厂区室外消火栓用水等。管网的压力平时维持在0.90mpa。

7.3设备的选型

本期工程共设3台50%消防水泵,其中1台电动消防水泵参数:Q=300L/s(Q=1080m3/h),H=0.90mpa;配套电动机n=500hp;2台柴油机消防泵,参数:Q=300L/s(Q=1080m3/h),H=0.90mpa;配套柴油机n=575hp。

为维持消防给水管网的水压,消防水泵间内设置1台消防稳压水泵,参数:Q=3.6L/s(Q=18m3/h),H=95m;配套电动机n=25hp。

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设14"回水管,回水管接入消防水箱,供消防水泵检查和试验用。回水管上设泄压阀,以防止消防给水系统水压过高。

经计算后,本期工程油罐区一次火灾所需的3%的氟蛋白泡沫液量为4266L,泡沫储罐容积不小于5000L即可。但外方业主要求泡沫储罐容积不小于10000L,并考虑100%备用,故最终设置2座10000L的泡沫液储罐。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混合液流量为227~10410L/min。

7.4管道连接及阀门

因本系统泡沫管道由油罐底部进入,为防止油罐正常情况下内部介质不回流到泡沫管道,需在高背压泡沫发生器至喷射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止回阀和检修闸阀。止回阀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漏效果,避免油介质泄露。

7.5泡沫系统的控制要求

本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可以手动启动(可在泡沫灭火监控盘、集中控制盘上按钮手动),油罐顶周围设有线型感温探测器,当火灾探测器将火灾报警信号送至区域/集中控制盘后,自动/手动启动该着火油罐的电动控制阀,打开泡沫灭火系统,同时打开相应的冷却水管道,冷却相应的油罐,以免火势进一步蔓延。

消防工程概述篇9

1研究建筑设计消防审核背景及意义

建筑设计在不断发展,设计理念在不断更新,各类新颖、新奇的建筑屡见不鲜,在我国土地资源日渐贫乏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的高层建筑逐年递增。伴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消防系统理念却相对落后,但是作为对建筑物质量影响的第一要素,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开始解决其中的消防问题,完善其建筑物的消防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设计的消防审核,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建筑设计中,常常会由于设计人员消防意识不足,消防产品质量低劣,设计人员盲目迎合业主不符合消防审核的要求等因素,给建筑的日常使用带来巨大隐患,极易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与建筑物的损坏。这就需要设计者、相关审核部门等各方共同提高对建筑设计消防审核的重视程度与专业素质,做好建筑设计的消防工作。

2建筑设计消防技术现状

近些年以来,也涌现出一些新的建筑设计消防技术。就目前而言,具体的可分为17种建筑设计消防技术。一些常用的建筑设计消防技术如下列举。

2.1火灾自动报警

它是由警报装置、报警装置、引发装置及辅助功能装置等组成。能够在发生火灾的初期,将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热量等,通过探测器将其变为信号,传送到控制器,同时显示出发生的时间及区域。

2.2自动喷水灭火

由水喷头、报警阀、水流报警以各类管道组成。当火灾发生时,通过各类警报装置的信号,触发喷水装置。通常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

2.3防排烟

由送排风管、管总井、门开关装置等设备组成。大致分机械加压送风与自然排烟装置。

2.4水雾系统

工作原理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仿,用来冷却分隔物,提高分隔物的耐热能力,防止火情蔓延。

2.5气体灭火

它是指灭火剂平时以液体或气体形态储藏于容器内,使用时以气体状态喷射灭火的系统。

目前我国在建筑消防设计上较于国外处于相对滞后,一些消防设计在建筑设计,特别是新概念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不到位,对于国外消防技术的新进展、新技术、新设备不能及时了解并引入到适用于我国的建筑消防设计应用中去,如上所述,尽快的找到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建筑消防设计理念,完善我国建筑消防设计体系、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提升我国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水平是当务之急。

3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存在技术问题

3.1建筑设计消防问题上的隐患

在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发展中,由于发展快速,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各建筑设计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过于追求利益,缺乏对现场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对相关设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使得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且对现行消防问题不够重视,所造成的隐患大致有:

(1)在总布局方面,忽视了本建筑周边建筑群的性质、安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消防审核的通过。

(2)建筑图设计不全面,选择的相关材料耐火及燃烧性能不符规范,对业主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布置要求视而不见等。

(3)建筑设计消防中,给水系统脱离实际,不能满足消防需求。

3.2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消防审核问题

(1)建筑物的设计消防规范条例的冲突

我国有关建筑物消防规范条例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造成了条例之间的冲突,对于一些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规范形成了空白,使设计方在建筑设计中无所适从。

(2)忽视排烟系统

近些年来,在建筑物火灾中,因烟气窒息导致死亡的受灾人数的大多数。就目前消防设计来看,排烟系统未被得到重视。

(3)加压泵的配置

其作为消防系统基础,必须选型满足流量及喷射远近的需要。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加压泵的实际运转情况,如水压等。

(4)消防栓不符要求

消防栓是最为常见的消防设施,但目前消防栓在建筑设计中配置不合理、设计不到位成了常有的问题。

3.3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技术上的问题

(1)建筑设计中沿街总长度、长度对于消防车道的设置。

(2)建筑设计中人行通道的设置。

(3)自动喷水灭火的试水装置的设置。

(4)特殊场所喷头的选用。

(5)标准喷头设置。

(6)集热板的应用。

(7)消防栓阀门的设置。

(8)建筑灭火器配置。

(9)防火分隔物探测器与报警系统的设置。

4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4.1建筑设计中常见消防问题解决办法

(1)逐步完善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理念

我国有关消防的规范条例、法律法规发展至今,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消防规范仍有不足。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建筑设计概念的不断更新,相对应的建筑设计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也要继续完善。

(2)重视消防系统的完善

由于对消防排烟系统的重视不足,应加强对建筑设计中对排烟系统的建设。从原材料上控制材料的可燃性等性能,更科学的配置防火设备。加强防火消防的培训、演练,并制定相关的火灾应急措施。

(3)建筑设计中的合理布局

在现在新概念的建筑设计中,各种辅助设施、园林设计也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消防因素,优化利用道路,优先满足防火间距。

(4)落实消防设施的设计实施

在各种消防问题中,设计与实际实施不符最为严重,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监督落实工作。

4.2建筑设计中消防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1)建筑沿街150米或220米的长度、总长度的消防车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设置可基本解决沿街消防车道长度问题。

(2)合理区分末端试水与试水阀之间的概念,提出末端试水装置在每组报警阀中的配置等,以符合消防审核的具体要求。

(3)在特殊场所选用的喷头应选择热敏感度较标准喷头高的型号,以利于在火灾初期喷水,以降低灭火难度。

(4)为避免发生因不能充分理解系统图的作用,在消防审核中必须以系统图为依据,以单元为单位考虑,而不是整幢建筑。

(5)正确的理解规范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实际使用情况合理配置灭火器的位置及数量。

4.3加强建筑设计中消防审核途径

(1)提高设计方的设计质量与综合素质

提升设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宣传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及法律责任,对业主违背消防安全设计的布置予以解释。

(2)把好各类关卡

有关部门应在建筑消防设计中严格把好设计审核关口,使其的设计符合消防的要求,保证合格性。

(3)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要加强相关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培训,采取相应的考核,使建筑消防设计工程有序开展。

消防工程概述篇10

关键词:“六熟悉”工作灭火救援最大效能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56-01

一、“六熟悉”的来源和意义

1.“六熟悉”工作的概念

消防六熟悉的概念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熟悉消防队责任区的交通道路、水源情况;二是熟悉消防队责任区内重点的单位分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三是熟悉消防队责任区的重点单位建筑物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四是熟悉重点单位内的消防设施情况;五是熟悉消防队责任区内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六是熟悉重要单位的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分工情况。

2.“六熟悉”工作的意义

消防“六熟悉”工作的进行不仅有助于国家发展,还有助于公民的人身安全得到保护。就上所述,六熟悉的概念能够使人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成为我们必备的救生法宝之一。强化“六熟悉”可以提高灭火救援的战斗力,加血加经验提升技能武力值。消防部队“六熟悉”工作是中国消防员都应该做到的基础工作,是一个全体实战的方式。

二、“六熟悉”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六熟悉”工作灭火救援中的问题

灭火救援作为一项发生频率较高的工作任务,要求各个单位都要有明确而又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制度。现在的消防“六熟悉”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弱势方面:第一,对于消防员的工作素质培养不够;二,有些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过多使用空间,从而使其消防设施得不到安置;第三,消防片区范围面积大,道路的水源较为复杂不好提取;第四,单位的种类繁多,不利于自身的灭火救援行动;第五,消防训练和实战不够紧密连接;第六,备案方针数据更新速度较慢。

2.解决办法

首先要提高消防人员自身的思想素质,更加透彻地了解“六熟悉”工作的重要性。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要培养一个员工,同样也是要培养一位能够成为老板的员工,其不仅要有个人的素养,还需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了解道路的交通、水源和重点单位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调查,让消防工作达到最好的状态,作出消防蓝图,使每位消防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更好地将火力值降到最低。

三、如何能够更好地使“六熟悉”工作发挥最大效能

1.明确熟悉各个单位的特点和结构

每件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同样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和职能。例如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人员集中的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生产存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就需要有不同的消防措施。针对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要全面了解,才能在遭受火灾时作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合理利用不同的消防设备,才能够将火力值降到最低。复杂的建筑结构在人员的逃离上有相对的难度,要将人员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就需要明确各个单位的特点和结构。在使用灭火材料的时候,要正确掌握拿握方式和使用方法。有针对性地向消防员灌输理论,并且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战中。

2.发挥“六熟悉”在日常执勤中的作用

掌握消防常识,明确工作职能是“六熟悉”工作的基础。不仅要填鸭式地采取教学,还要实际操作,让学习更有立体效果。了解不足,并且强化相对缺乏的能力。根据每个灭火材料的使用情况,灵活地学习和应用,才能在实战中不惊慌失措,同时极力降低任务的失败率,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升级自身装备和改善技能,在日常执勤中处于更好的工作状态。合作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宝刀,是劈波斩浪的最强利器。后勤人员安排好货源和工作线路,消防员能够更好地到达失火地点,双方不同性质的工作默契配合,往往能够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四、结语

做好“六熟悉”工作是消防部队人员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既是做好消防工作的根基,也是不断提高队伍作战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消防队伍而言,他们要应对的并非是情况单一的消防活动和任务,而是要在复杂多重的条件下,更好地从容战胜各种火灾顽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消防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也要随之变化才能够更好地应对险情。扎实“六熟悉”工作,对范围内的消防情况了如指掌,得到主导权,才能创造一切你想创造的奇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