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十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十篇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7:49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1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简要分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所坚持的原则,指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原则;措施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闷、乏味,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而且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初中政治教师提高学生政治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所坚持的原则

1.坚持针对性原则

在选择案例时,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案例,以确保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学习“防患于未然”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讲解交友不慎所造成的恶果,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黑白,不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坚持实践性原则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选用案例时,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坚持实践性原则,加强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珍惜学习机会”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引入由于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打工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读书机会的珍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措施

1.根据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案例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政治教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案例,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引用或者改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政治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

2.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呈现案例

案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呈现案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合理呈现案例,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我们维护正义”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案例中所出现的现象,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3.通过分组讨论,深入了解案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结合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弊,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及时总结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之时,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合理评价教学效果,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提问、分析和讨论,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枯燥、乏味的政治知识,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政治水平。

作者:龚进华单位: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殊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8):24-25.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2

关键词:初中教学;微视频;导学案;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00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难度较大,如果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不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升。“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的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利用音频、视频、图像来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数量关系的变化,也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更好满足他们的数学学习需求。

一、“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重要性

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没有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最终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作为现代两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们各具特色,能够为学生更好展示数学知识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将两者结合,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系统化的数学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的结合符合时展需求,它能够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设计及应用

(一)设计原则

在进行设计时,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严格谨慎的原则,从微视频的制作到导学案的成型,都要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在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灵活性与生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实际应用

以“探索三角形的特性”为例,教师在设计时可先将三角形按照角、边两种类型展现在导学案之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三角形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去测量一下三角形的每个角,并将每个角的角度相加,看看有什么样的规律,使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最后,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将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将微视频在班级QQ群、微信群上,从而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该知识的巩固学习,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后要做好相应的调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在导学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三、“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与学生沟通较少

当前在“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课堂上,教师虽然能够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但是其互动时间比较少,学生与教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隔膜”,如果不对其进行改善,会影响到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过于重视“微视频”的演示,导学案的制作,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教学方法,无法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视频过于粗糙

“微视频”的特点就在于短小精悍。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注重“微视频”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对“微视频”的制作不够重视,或者直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没有从课堂的实际教学角度入手,使得一些“微视频”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三)导学案引导性不足

导学案作为课堂的重要引导,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现实中许多教师没有做好该项工作,他们将导学案直接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学案上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为学生理清学习过程,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应对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在“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并做好相应的改善工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课堂活跃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时,数学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结合学生的现状来进行引导,最大限度降低数学难度,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为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微视频”质量

在制作数学“微视频”时,教师要保证其质量。比如,要学习专业的“微视频”制作软件,教师可将更多数学知识融入到微视频之中,供学生在线进行巩固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提升“微视频”的趣味性,将网络上一些幽默的语言、图片放入“微视频”之中,并与数学知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观看的兴趣,在微视频中学习到更多数学知识,最终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三)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

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发挥其引导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教师就要为学生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帮助他们理清下堂课所学知识的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转变自身理念,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将“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满足他们的课堂学习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利用微视频和导学案的优点,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知识面,使其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制定有效解决策略,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3

[关键词]教育科研学校生命力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展现学校生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学校形象的核心魅力,教学科研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渠道。新课程标准在初中义务教育教学阶段实施近七八年以来,五中教师们在各自岗位,本着新课标精神,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创新,努力开创着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课堂。近一年多,学案教学法的实践,高效课堂的创设,让初中各学科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学案教学法的引领

校长、教学副校长亲自带队,部分初中骨干教师赴山东兖州一中学习学案教学法。走进课堂,观看“循环大课堂”理论介绍。与教师交流初步理解学案教学法。回校后,各科教师开始尝试实施学案教学法,高校长天天走进课堂听课与老师们探究课堂模式和流程,不断的实践、磨合、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教师实际的:课前准备――问题研讨――点拨纠正――拓展提升――总结回顾――当堂检测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实际教学中注意学案预设,也就是问题前置、问题预设,注意学生对学案的学习前置、预习前置、注意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展示、自主与合作探究,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学法点拨,注重所学知识当堂检测落实,总而言之一句话,注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实现学习上的高效。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案教学改革,七、八年级各科教师在共同合作研讨基础上推出语、数、外的学案教学示范课,令全校师生耳目一新。

二、高效课程的建设

2009年的春天到来之际,学案教学法迈上新台阶。对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的学习开始。昌乐二中的“271”课堂对学案教学法的实践极为有效。它的核心是“唯高效不为模式”,在强调学案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作用的同时,对高效的理论的论述更深入,并且在课堂模式的使用上更灵活,在对学案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方面,它更注重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相结合,8~10人一组,以优生带中等生,以中等生带学困生。七、八年级各科老师们在深入学习、理解、实践、总结、反思基础上,着手进行小组的建设并反复实践,同年级老师互相听课、学习、商讨、创建有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一时间班级面貌一新。近一个学期以来不断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法、教法,并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小组的建立,课堂自的回归,课堂学法的有效指导,当堂检测的落实,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唯高效不为模式”的原则,激发了老师们的创新热情。学期末,高效课堂初见成效。语数外三科骨干教师精彩示范课,七八年级各学科教师“高效课堂”的异彩纷呈的竞赛课,向全校教师展示了风采。编写学案,使用学案,成为初中各科教师们的教学常规,教学习惯之一。

三、高效课堂的深入实践及完善

学案的编写、修正、成型、应用已告一段落。随着收获季节的来临,新的学期、新的方向与探索已经开始。

本学期学案在假期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已分配好任务,提前完成。新学期中有条不紊地在课堂上呈现、使用。这样让各位老师的独具特色的学案能被其他老师更有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有效共享。主管教学的高校长,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有效共享才真正实现全年级的课堂高效、成绩提升。于是,新学期高校长提出,各学科教师必备“三案”:学案、个性化教案、二次生成教案。其主要内容为:由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将本学期所要教授内容平均分配给本组教师,提前分别做出学案和教案。学案大家一起使用。隔周集体备课时,持有分配章节教案任务的老师将自己设计的教案印发给其他老师一起研讨、修正,其他教师在这些教案上根据自己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色或删或添教学内容,形成二次生成教案。也叫个性化教案。

“三案”的持有,使学案得到更有效的运用,更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与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是“三案”完善的有效途径。教案的编写设定了一个合理的较宽泛的统一模式,各学科组正有条不紊地开始下一个教学阶段的教案、学案的编写与研讨中。学案教学法的应用,高校课堂的建设正在深入的实践与完善中。

四、合理化组织的有效保证

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教师的合作、探究是关键,教科研有效开展,要合理的组织建设来保证。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至关重要。在整个教改过程中,初中教育教学科研的精神的贯彻,课堂改革的组织实施有赖于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教研组长传达指令精神,备课组长组织实施,带头实践,负责、沟通、协调、总结、汇报,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从而调动了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初中各年级各科老师,人人齐参与,齐奋进,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战斗堡垒,增强了战斗力,为高效课堂的成功建设提供了有效保证。

五、月考的监测

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成绩的提高,月考的监测,保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步伐的稳健,加强改革的责任感。初中各学科月考的时间,进度表,学期初就发放给每个备课组,规定时间,七八年级统一月考时间,九年级紧跟前后,试题由专人设计,年级统一监考,流水阅卷,阅卷后,有及时的试卷及学习成绩分析、反思、总结,有利保证课堂教学的实实在在地稳步建设,踏实前进,对于初中教学改革的总体态势,高敏校长曾形象地说:“步子迈小一点,稳一点,走一步,再走一步,稳步向前”。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4

关键词:融入性教学法;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作业设计

融入性教学法是新r期衍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改变传统课堂中高高在上的地位,融入学生群体,使学生融入教学过程,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有助于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改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当前初中思品融入性教学法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融入性教学法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活动。因此,为了提升中学生对思品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固化的教学形式,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带领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在互动与融入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以“珍爱生命”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在讲到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内容,首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经典案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前几年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案例。深入细致地分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的问题,如:“你认为马加爵杀害同学的原因是什么?”“马加爵的同学在这起案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客观且全面地分析案例,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倾听与引导,将平等对待他人,不因家庭条件、物质与外貌等客观原因而取笑他人的美好品德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对马加爵做法的讨论与分析,教导学生应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免酿成大错。通过这样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课堂引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促进思品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趣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并学习其中蕴含的思品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感受更加生动立体。

教师在讲到“我爱我家”这一内容时,备课阶段可以深入教材,挖掘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教学素材,制作“我爱我家”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一首《让爱住我家》导入课堂,并为学生引出:“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的乐园,也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但是我们应如何正确地面对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爱我家’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作一个“我爱我家”统计表,将家庭成员、成员的兴趣爱好、不喜欢的事情等情况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家人的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排练出一个“我爱我家”的情景剧,以此增加思品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以往的初中思品课后作业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不高。对此,在新时期的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融入性教学法优化思品课堂,逐渐培养中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讲完“世界文化之旅”这一内容后,布置作业前,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一个美国人在中国餐馆点了一份饺子,但他却将饺子皮与饺子馅分开吃。吃完后餐馆老板问:‘饺子好吃吗?’美国人却说:‘好吃,但加上果酱和奶油会更好吃。’”然后将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让各小组互相讨论这段视频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各小组发表意见后给出统一答案。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如:“了解并调查我国最重要的两个传统节日,节日的由来以及习俗;列出两个其他国家的节日及由来与习俗。”要求各组学生分工合作,并以调查表的形式呈现。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融入性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助融入性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5

关键词:督导评估学科均衡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的素质教育。由于受到初三毕业升学考试的影响,为了追求中考成绩和毕业升学率,学校只注重中考学科的教学;对非中考学科不重视,从学校领导、班主任,到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是如此;就是教这些学科的老师自己,也觉得:教得好坏与否,于学校、于学生毕业升学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就是教育督导评估方案中,也没有专门的条目,对非中考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无形之中,默认或助长了这种学科的不均衡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改进和完善督导评估体系,使学校各学科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一、教育督导评估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盲区”。

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方案(试行)》({1},下称方案),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每次评估都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检查,学校在评估检查中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其中却有一个很大的“盲区”——历史、地理、生物、电脑等非中考学科被彻底“遗忘”了!

方案中第49条“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及教材”是专门有关学科教学方面的。虽然没有专门提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和化学六大学科,但他们是会考科目,是学校全体师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方案第50条至52条是专门针对体育和美育的;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门学科是没有只字片言提及的。这样,产生的后果是:学校只要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就行了;至于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就不去管了;由于美术和音乐有专门的检查指标,学校还会重视一下资料档案的布置收集,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科就连美术音乐都不如了。整个方案中没有一处文字提到“各学科均衡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方面的相关资料要求。

教育督导评估小组到学校评估的时间不多,工作繁多,本来就难以面面俱到,更何况条目中没有的项目呢?评估领导下去听课,也是对七大中考科,历史、地理、生物、电脑等真正成了评估检查的“盲区”。

二、中考模式下的学科教学失衡。

按照现在的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中考)制度,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和体育是全市会考,七科总分是高一级学校录取的最主要依据。一间初级中学的办学水平如何,教育部门还可以提高督导评估进行检查,但其他社会各界,却只能通过会考成绩来了解评判学校的优劣。所以,在中考的“指挥”下,七大学科的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这里的“教学质量”无疑是指中考七大科。

在这种中考模式下,学校的学科教学必然失衡。一是师资方面向七大科倾斜。学校非常重视七大科教师的配置,不但千方百计吸引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还想方设法留住优秀教师,努力打造“名师名校”形象,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吸引力。名校效应主导了社会与学校以及学校之间的师资流转,名校成为优秀人才的汇聚地,二普通学校就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这样的后果是: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越拉越大。学校内部也是尽量把教学骨干安排在初三年级。由于初一初二基础没有打好,初三花费很大的力气来补,来促,太注重初三的冲刺,忽略了初一初二抓基础的重要性。对于非中考学科,学校就不会重视,配置不齐,经常是非学科教师兼课。这样的后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校老师不重视,教,学生也是不喜欢不重视学,很多学生都是采取随便应付、及格就好的态度,吃力不讨好,教学质量不高。

二是生源流转失衡。在名师名校效应的影响下,优秀学生都通过考试、迁户转学等涌向名校,名校学生人才济济,学位非常难求;生源好,师资又好,当然教学质量就更好;而普通学校,生源不足,招生困难,优秀学生更少,本身师资又没有优势,所以与名校的差距就变得更大了。所以这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加不注重非中考科目的教学。但是,高中阶段,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都要开设,都是高考的学科。因为初中基础没有打好,无疑给高中的学习带了很大的困难。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更大的努力去补救,这无形中增大了高中师生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三、学科均衡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设置,初中阶段开设的各个学科,都是基础学科,都属于文化科学素质,都是学生升学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都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还是只注重中考学科,忽视非中考学科,就会重新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同样,教育督导评估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全面的整体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评估,也应该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对学校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才能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到实处。而不是跟着中考转,只重视七大科的教学质量,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

四、寻求学科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既然学校出现了学科教学不均衡的现象,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作为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综合检查指导的督导部门,理应纠正时弊,采取相应的对策,协同上级主管部门,督促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应该增加素质教育方面的具体指标,增加有关“初中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应该均衡发展”的要求,并且有具体的指标和资料目录,以此来督促学校重视非中考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言建议,改革中考学科设置,从升学考试这个产生偏科的根源上入手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考察学生的各学科水平,让学校工作回到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

2,改革中考制度。初三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截止学段,是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阶段,进行选拔性考试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从贯彻素质教育的本旨出发,为寻求各基础学科的均衡发展,按初中课程标准开设的学科,均进行统一考试,都计入毕业升学成绩,并作为高中阶段录取的依据。这样,学校就不会只注重语数英政物化体,而是全面均衡分配师资和资源,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只重视中考学科,偏科发展,到了高中又来亡羊补牢;家长和社会也会清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督促辅导。

依笔者愚见,中考可以按照以下方案进行:

(1)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历史按时在初三下学期进行全市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成绩作为毕业升学成绩的一部分。

(2)地理、生物、电脑在初二下学期进行全市统一考试。其中,地理、生物在本校考试,由区统一安排考试座位,交换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监考,统一阅卷,成绩记入考生档案;

(3)体育、美术、音乐为选考科目,由学生自主报名选择其中一科或几科,在初三上学期进行统一考试,成绩作为体育、美术和音乐专业学校的录取依据,以及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4)其他综合实践和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考核,记入学生档案,与学生的综合表现评价一起,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参考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给所有学生提供同等条件的学习机会,使适龄儿童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普遍发展。其中文化科学知识就是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切不可因噎废食,顾此失彼。对于因中考而导致的只重视中考学科,偏废了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弊病,是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彻底改进了。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通过阅读来丰富阅历,但只有有效的阅读才能带来知识面的增长,因此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局限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还与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整体能力相联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所在。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多表现出被动低效的状态。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教学主体不清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停留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水平,这就导致教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对象认识不够,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讲解详细,这不单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探索感悟过程;有的教师则只注重标准答案,阅读模式死板,为解题而阅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盲目根据教师自身喜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必然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低的现状。

2.阅读教学教案形式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案和实际教学过程无法达成一致。教案的撰写设计通常完美详细、考虑周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生搬硬套、忽视学生思想的灵活性和课堂与教案间的差异性,把整个课堂变成对教案的完全复制,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自由思考发挥的时间;二是教案完全得不到实施,或者说只进行一部分之后就出现整个课堂节奏失控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实际教学目标偏离教案教学目的。两种阅读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较低,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

3.阅读教学手段花哨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日趋多样化,教学方法自动化趋势明显。诚然,制作精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教学参与度等方面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却容易本末倒置,造成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师引导作用的不利局面。同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想象能力的过程,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虽然能在感官上带来直接印象,但却把学生的想象范围禁锢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对阅读教学的顺利高效实施带来阻碍。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发挥自身的学习创造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初中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公意识,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顺利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保证。初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各种课内外书籍材料的阅读。对于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在原有标准上适当增加应熟练掌握的词汇句式数量;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养成摘抄、批注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不断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积累,积极思考,“读”“思”结合,才能积少成多,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3.情境模拟,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代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对于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可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在对祥林嫂等角色的扮演后,对于作品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面对偏情感表达的课文,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等进行形象表达诠释,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者在创作这篇课文时的心境,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总之,应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

4.教案设计层次化、系统化

教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起到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重点的作用。因此,一个良好的阅读教学教案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过于细节化的教案,很容易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营造一种死板的气氛。而太过概括的教案设计,也会导致整个课堂节奏失控,一个良好的初中语文读教案应该具有结构明朗、层次分明的特征。从认读课文到全文鉴赏,再到评价创新,各个部分的教案设计应在表现其独有特点的同时相互联系,与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相对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案设计的层次化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进度的整体把握,帮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活跃度。

毫无疑问,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阅读教学具有更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设计选择,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应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部分相结合,实现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整体提升,进一步促进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改;实验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08-02

初中英语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通过多年的实验,在英语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学生管理中都取得了很多成绩,我们在这里对新课改实验开展的成果进行以下总结,通过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以后的初中英语课改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1.初中英语新课改实验带来的教育观念上的变化

初中英语新课改实施后,带来了的教育观念上的变化。在课程教学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比如,传统英语教育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选择上,更加注重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内容的选择,更加突出活动教学,突出英语的应用情景的创设,这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开始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始研究爱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是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开展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科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加关注学生认识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是以衡量学生的全面素养设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再以成绩为单一模式,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对学生的能力认识的评价的内容。这些都是新课改实施后,英语教育教学观念上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促进英语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2.初中英语新课改实验带来教育行为上的变化

初中英语新课改试验后,在教育行为上学校和教师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学习管理方面,也体现在教学管理,集体建设,教学方法,学校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各方面,教育行为上的变化,直接推动教育效果的提升。比如,在英语教育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投入资金,建立英语活动场地,建立英语实验室。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不再简单地用制度管理压制学生,学校管理更加重注人性化管理,这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再比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很多教师都能立足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比如,在英语单词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重视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如学习apple这个单词时,教师会手举一个苹果,问学生:what'sthis?学生回答,it'sanapple.然后再延伸举起两个苹果问:whatarethese?学生回答theyareapples.这样,通过实物教学,师生一问一答,这种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apple这个单词,掌握了它的词性,单复数,并且,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这比传统的进行单词领读识记的方式要好得多。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通过正面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自信,这都是新课改实施后,英语教育中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促了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

3.初中英语新课改实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初中英语新课改实施后,在英语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绩。首先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成绩获得大幅度增长,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实现教育的公平。学校教师不仅仅关注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同时,对于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学校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同时也开始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良好品德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个人潜能的挖掘和性格的完善,更加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新课改实施后,也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能够有效针对学生的兴趣,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同时,学生在各种英语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掌握好英语技能,英语教学内容的精简,教学方法的改良,都极大地减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建设了学生的课业压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4.对义务教育及高中课改实验的反思

新课改的实施,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在高中阶段的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有些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改实验重视不够,新课程教学资源不足,使用效率不高;课改不敢大胆推行,存在着等待思想,过分依赖上级的指导;课堂教学把学生自主学习,变为放任自流,课堂纪律差,忽视基础教学,把对话变成问答形式等等;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分析课堂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意图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5.导学案在中、高考复习中发挥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导学案,把导学案应用于中高考复习之中,以提高复兴的效果。导学案在中高考复习中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如果英语教师能够认真研究学情,研究中考的的情况,有效设计导学案,能够精心收集和整理近几年中高考的试题资料,研究其考试情况,安排导学案的知识点,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就能制作出高水平的中高考复习导学案,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英语复习的重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复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导学在每一项内容的确定上,都要确定好教学目标,在充分研究新课改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中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制定重难点复习内容,同时,在教学用具的选择上,也需要精心选材,能够制作出课件,设置情境导入活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确保复习效果。相信,只要在中高考复习中应用好导学案,就能有效提高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8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社会问题;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9-0070-02

在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怎样强化初中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与思想越来越多元化,其中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内容,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内容。在这样环境中,初中生一旦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就会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深入分析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问题定义

社会问题指的就是社会关系失调,对社会多数成员的共同生活产生影响,并对社会正常活动产生阻碍,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社会现象,是社会w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问题不仅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因为利益、规范、价值冲突导致的,需进行有效解决的状况;是被人们察觉、感知的状况;是社会期望和社会实际状态的一种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社会问题会对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造成损害,从而引起社会广泛而持续的关注,需利用社会力量进行解决。通常情况下,社会问题会对某些个人或者群体产生一些危害,社会危害性非常显著,进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不同社会成员或者利益集团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均不相同,在制定解决方案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社会问题的解决难度较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问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产生具有阶段性特点;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社会问题也不同,具有此阶段的内在逻辑与规律。

二、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

(一)重视升学,忽视育人

在初中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升学、忽视育人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太过重视升学率。在现今教育体制等因素,特别是中考激烈竞争的影响下,部分初中学校管理者认为只有将更多的毕业生送入重点高中与优质高中,提高升学率,才可以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美誉,进而得到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学校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大部分初中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就好比是一个加工厂,只有生源质量好,才可以加工出更好的产品,从而将生源质量看作是学校教育质量与社会美誉度的决定性因素,导致大抢优质生源。

(二)管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部分初中学校太过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约束性,过于强调统一性、计划性、服从性,导致教师的工作自由度与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严重影响了备课创新、课堂创新、作业创新等要素,使教师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阻碍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初中学校在实施管理制度的时候,由于奖惩机制不完善,学校领导对某件事掺杂个人情感,致使管理制度成为应付检查的形式,导致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了学校管理成效。

(三)教育评估方式不科学

在诚信危机、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下,教育评估方式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这容易导致学校管理过程失控,进而出现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针背道而驰的现象,甚至出现违反教育规律的情况。二是,重视材料,轻视工作。在开展教育评估工作的时候,只是重视材料,而轻视了实际工作,导致其成为弄虚作假的保护伞,经常在评估前,为了应付差事而编造材料、档案。三是,重视成绩,轻视素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轻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个性成长受限,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三、降低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不良影响的策略

(一)积极转变管理理念

在学校教育中,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所以,应围绕“人”展开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注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诉求。在初中学校管理中,必须突出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摆脱教育管理中的教条主义,将自上而下的刚性领导管理转变成自下而上的人本管理。

除此之外,要树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管理理念。要想实现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就要设计个性化的管理方案。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及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形式,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其次,在评估教育成效的时候,应转变单一的只看学科成绩的评估方式,采取多内容、多元化的评估形式。最后,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个性化诉求,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造力,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初中学校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均成为无声的语言,促使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文明得体。其次,改善校园人际环境。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在现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三种新型角色,即“领导+长者+朋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的教师角色、“互助友爱”的同学角色,这些角色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并且有利于构建和谐、轻松、民主的学校氛围,有助于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加强评估机制的科学合理建设

在初中学校管理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估机制,改进评估形式,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估方案,并保证评估全面、系统,从而为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可靠参考。只有这样,才可以综合评估学校的办学质量,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制定一套考核教师的评估方案。在考核教师的时候,应对教师工作性质予以充分考虑,从能、德、绩、勤等方面综合评估教师工作,摆脱单纯依靠学生考试成绩评估教师工作的形式,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性,进而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与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学校管理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必须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不断地探索与总结,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此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创设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浅析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12).

[2]陈振江.中学校园暴力的学校归因以及预防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肖琴.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以大连金州新区部分中学为个案[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9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回应群众对基础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更高要求,充分发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招生”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部署、把握节奏、稳妥实施、有序推进。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三)改革目标

  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到2020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多元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保障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维护教育公平。

  二、实施步骤

  为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这项工作,实行分年实施,逐步到位的办法。具体分年度安排如下。

  (一)2017年,进一步规范中考体育考试、艺体特长生专业考试。进一步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减少加分分值。完善优秀运动员的录取办法。依据省教厅对中考改革相应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制定下发《宜宾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宜宾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宜宾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宜宾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细则(试行)》《宜宾市学生艺术素养测评细则(试行)》,依托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电子管理平台。

  (二)2017年至2019年,中考仍按2016年模式进行。

  (三)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实施全市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综合改革,2020年按中考改革方案进行录取,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多元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管有力的管理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和组织实施。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所设定的科目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生物、地理等考试科目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体育考试、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上机考试由各县(区)根据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要求组织实施。音乐、美术、书法、综合实践活动(含劳动技术操作)等科目由学校根据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实施。

  2.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命题原则和要求。

  (1)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突出考查学科核心和主干知识和技能,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想方法,增强学习潜能考核评价。

  (2)适当调整学科的试卷结构,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分值和成绩呈现方式。

  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语文、数学、外语满分150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满分100分,体育满分100分,音乐、美术、书法、科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上机操作、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的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1.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内容,评价结果实行等级制。由初中学校根据《宜宾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并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在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按细则组织实施。

  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和办法。

  (1)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评价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情况,严格程序,突出写实记录,加强公示,强化监督,确保民主、公开、透明,保证内容客观、真实、准确。

  (2)等级评价办法及比例控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采取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评价等级比例按学校实行总量控制,各学校比例相同。a等比例不超过本学年度学籍人数的30%,B等不超过50%,D等不超过5%,除有严重违纪及以上情况的学生外,一般不评D等。

  (三)改进招生录取办法

  1.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

  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市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规定内的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严格控制提前招生,规范招生秩序。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测试时间均安排在毕业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结束后,成绩公布前进行,所有学校不得提前进行测试。

  2.改革升学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

  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学科合格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升学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外,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自主在物理、生物、化学及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中各选择两门学科作为升学录取计分科目。其自主选择的四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先按全市统一的标准转换成等级,按等级折算成相应分数后计入升学总成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3.建立综合评价录取机制。

  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高中阶段学校依据升学总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门科目+4门自选计分科目),依据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5个方面),择优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综合素质评价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阶段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应提前向社会公布。其中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达到C等以上。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达到B等,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的学生参加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测试可加20分,但最多不得超过30分。

  4.规范自主招生办法。

  市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按不低于当年招生计划的10%申报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有自主招生名额的高中阶段学校应在招生方案中明确招收特长生的类别、数量、标准,以及录取程序、办法等,并且招生方案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其中类别和有关报名条件等,在招生前至少提前两个月向社会公布。

  (四)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和减少加分分值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川府发〔2016〕20号)精神,取消三好优干、艺体特长、科技竞赛等鼓励类加分项目,规范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等扶持类加分项目和分值。

  从2017年起,户籍在宜宾市内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市内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加25分,报考市内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加50分;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子女报考市内普通高中学校加50分;见义勇为死亡或致1—4级残疾人员子女报考市内普通高中学校加30分;现役军人子女报考市内普通高中学校加20分。

  少数民族考生,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子女、见义勇为死亡或致1—4级残疾人员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如属双重或多重身份的,按加分项加分,不重复加分。

  四、保障措施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任务艰巨而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合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中考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对中考改革的统筹规划,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相关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中考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开齐开足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县(区)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

  市、县(区)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探索以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基础,建立市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各地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优质课堂;教师话语

由于在国内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均是英语课堂,即便是所有的英语教材中都包含有大纲以及教学方法,但是学生接受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以课堂的形式展现的,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将课堂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知识点贯穿起来。因此,教师话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化,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了促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人们开始研究教师的话语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教师话语的概述

1.教师话语的概念

教师话语指的是外语(英语)课堂上教师对于二语学习者的授课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从事教学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因此又称为教学语言。教师话语是在20世纪50年代被人们首次提出,该种语言类型首先不是教师的生活语言,其次与其他的专业语言等也不能归于同类,只是一种教学语言的变体。该种变体语言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2.国内对于教师话语的研究

之前,我国在教师话语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主要研究重点放在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新的体会方面,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教师话语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类似于教师话语的研究也开始增多,专家和学者在研究的方向也是非常的多样化,比如有的主要研究教师话语的特征和功能,而有的则注重研究话语的礼貌性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还有人对教师话语的输出形式和输出量等进行系统详尽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对于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人们来说无疑都有非常大的启发,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给出理论依据的同时,真正进行实际研究的比较少,这也是我国目前教师话语研究的一个弊端。

二、个案研究

1.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Krashen和Swain的可理解输出理论及Long的交互假设理论等理论。二者分别对某校初中英语课堂进行观察,同时对该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挖掘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提问、互动、反馈等三个特点。

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某实验初中的英语优质课堂展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八年级(全班学生共45名)的英语优质英语课堂各一节课,英语教师均是本校被评为年度最佳英语教师的教师,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本次所选取的教师均是具有非常丰富教学经验,且吸收了全新教学理念的英语教师,因此研究对象非常具有典型性,同时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数据的收集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课堂为初中八年级优质英语课堂,讲授的内容是“whatshouldido?”,课堂时间为45分钟,课堂全程均进行录音,然后将录音的内容转化成文本格式的课堂观察,然后对教师话语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话语总量

教师话语的时间为30分钟,所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为66.7%,该数据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保持一致,由此证明在初中优质课堂上有大多数时间都是由教师话语组成的,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较低,课堂过程中很少出现互动的情况。

2.提问形式和类型

提问的形式主要是只需要采用Yes/no来回答的问题,或者选择疑问句,即“or”的问题,或者需要回答出特定的答案,最后一个是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提出问题。而提问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参考性问题,其二是展示型问题。所谓的参考性问题是教师对于问题的答案也不够明确,因此问题的答案随机性比较大。展示型问题则是有固定答案的,要求学生将固定的答案回答出即可。

在本次试验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共56次,其中Yes/no形式的问题所占比例为14例(25.0%);“or”形式的问题为18例(32.14%);wh-形式的问题24例(42.85%)。由此说明,在初中优质英语课堂中Yes/no形式的问题主要目的是控制课堂,而wh-形式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体现出教师在提问时更多的是想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而这种提问的形式对于课堂上的互动意义非常大。

参考性问题所占比例为53.57%,而展示性问题所占比例为46.43%,参考性的问题明显高于展示性的问题,参考性问题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可以说明优质英语课堂的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素质的提升。研究表明,参考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交互能力,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问题,因此参考性的问题对于答案中所要使用的语言要求也更高,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语言的输出量,对于其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展示性问题摘录:

ask:whenwasJimonduty?

Say:onJuly18.

参考性问题摘录:

ask:Doyouhavetheseproblemsorotherproblemsinyourdailylife?

Say:ofcourse,therearealotof...

ask:Canyoutellme?

ask:what’swrong?/what’sthematter?/what’sthetroublewithyou?

一般参考性问题,教师会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的生活建立某种联系,这样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创设一个真实的交流过程,从而使得课堂的互动性更强,同时也能够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如果再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这样在教学效果提高方面会更有裨益。

3.话语调整

教师在课堂上对语言就输入和互动两个方面均进行了调整,所谓的语言输出调整就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的停顿、重复或者放缓语速等,这样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对初中优质英语课堂展示进行记录中发现,教师分别对当堂课程中所学新单词、新语法时均出现了重复、停顿和语速放缓的情况。比如,在讲到“keepout”“thesameas”等短语时,均有多达数次的停顿,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了解和记忆。

通过对初中优质英语课堂的展示中看出,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课堂时间,相对于学生话语来说更多的是由教师来主导课堂。虽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互动、提问等,但是互动和提问的问题都相对比较简单,教师也尝试去创设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情境,但是学生的差异性较大,所以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成绩比较优异的群体中。这样一来,无法保证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因此在以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颖子,何彤彤,王银霞.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个案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