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十篇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0:22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村建设;建筑节能;发展

1前言

为了提高农村建筑节能水平,必须要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综合考虑建筑能耗问题、加强宏观调控、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建立示范性工程,切实加强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强化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才能既满足新农村建筑功能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节能功效。

2加强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夏热冬冷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农村消费能力也已经达到相当程度,市场上许多高能耗商品呈井喷式发展态势涌入广阔的农村市场。纵观当前浙中新农村建设,空调安装比例接近1台(套)/户,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提高,一定程度上对能源的要求将会更高。从宏观上看,由于“节能减排”政策宣传到位,家家户户基本能做到随手关电、关水,为节约能源资源奠定了基础。但是,纵观农村建筑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铺张浪费现象,人们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建筑也能导致大量能源、资源浪费。相关数据显示,农村能耗占比达三分之一以上,且60%以上的建筑属于农村住宅建筑面积,其产生的建筑能耗无疑给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全面认识到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全面推广建筑节能理念,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做好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各个工作环节,才能为实现我国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较大的作用。

3浙中地区当前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经过对金华大市范围多个村庄的调研,对农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围护结构等建筑节能设计以及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3.1规划及单体设计不够合理

在农村建设方面,一直来没有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和科学严谨的规划设计指导,村庄及农宅的建设基本处于基于历史遗留的自发建设状态。近些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建立农村建设的规范标准,并予以政策完善,但由于推行力度不够,使得当前诸多的规划设计成果其含金量并不高,很难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另外,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从村庄规划到建筑单体的体系设计以及政府管理到个人服从的政策体系等多个方面,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不同地域的农村其自然、人文环境也有所不同,地貌及文化差异较大,加上相关的设计部门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导致农村建筑设计随意性较大,政策的执行存在难度。农村绝大部分住宅单体没有经过专业设计,或建造时对设计公司图纸随意改动,致使建筑空间联系性不强,建筑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全面的发挥,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室内空间结构不合理,采光不好,即使是在艳阳高照的白天,室内也必须依靠电灯来照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力资源的浪费;建筑的窗墙比极不合理,大空间小窗户或小空间大窗户,同时由于室内空间组织不够合理,室内通风不畅,即使是在夏季,自然风也不能正常的通过窗户,使得室内空气污浊,达不到降温、换气的基本目的。

3.2节能设计理念缺乏

我国农村建筑格局,缺乏统一的设计是较大的问题,在节能设计上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不重视,农村住宅不像城市建筑节能设计受到各项条款的制约,导致在农村房屋建筑的审批过程中,随意性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第二,没有专门的设计团队来进行农村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设计。优秀节能设计人员的缺乏是主要原因,即使有一些团队可以做设计,但因没有深入进行实地调研,没有相关经验积累,更没有足够投入,导致其做出的节能设计也缺乏科学性;第三,农民自身对于建筑中的节能思想认识不到位,加上节能措施的实施将带来一部分建房成本的增加,这更制约了节能技术在农村的推广;第四,与第一、第二气候区农村相比,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舒适性改善需求滞后且不够强烈,这有待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在落后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条件的影响下,村民在进行住房建设时,对于建筑材料没有过多的认识,往往选取一些较为落后的材料进行施工,在具体的施工中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三大块维护结构设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常规能源的浪费。根据实验数据,外墙、外窗以及建筑屋顶面积三者之间的散热量比例如下:外墙,25%-28%;外窗,30%;建筑屋顶,15%。经调查,浙中地区农村住宅建筑顶层只简单的浇筑一道混凝土或简单进行了瓦屋面防水处理,虽夏季通风性较好,但冬季的保温性能较差,而且屋顶作为热能主要的输入和输出的重要通道,如果其面积过大,则会影响到热能的集散,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的保温作用。外墙通常由普通红砖砌成,且不粉刷,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时,往往难以意识到外墙的节能保温作用,导致墙体单薄,导热系数大,不利于热能的收集,散热速度很快。门窗往往都是采取的单层铝合金玻璃窗,窗户的密封性也不够好。一到冬季,要么靠电暖设备、空调等取暖,与城市居住建筑相比,农村建筑单位面积的耗能情况为城市同等建筑面积的2至3倍。

3.3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落后

当前,浙中地区农村旧房改造及住宅新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但这类建设工程大都只是表面的改造,简单的加宽、增多住房,没有真正将节能意识与住房的功能结合起来进行建造,不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烧结砖,对于那些保温效果更好,节能较好的材料利用较少。农宅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关的质量监管部门,不能在根本上保证建筑的节能工作的开展。农村居民的节能意识相对较差,再加上建筑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坚持“能省则省”的原则,不利于发展新农村建筑节能事业。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建筑的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建筑质量普遍低下。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存在许多问题,这就导致了在建筑过程中资金的缺乏,再加上施工技术的不严谨,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使得农村建筑往往只停留在设计表面,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诸多质量问题,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偏低。一方面,农村房屋的建设施工,缺乏监控。一般村民在准备修建自家房屋时,往往会请当地或附近的施工队来施工,由于自身技术的缺乏,对于施工进度的监控往往不到位,只能由施工队把控技术,当整个建筑竣工后,也缺乏相应的质量检测手段,从根本上降低了建筑质量。对于节能材料的使用,更是缺乏相应的检测,不能科学的保证节能建筑材料的正规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即使是现有的技术人员,其施工技术也普遍低下,加上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材料的使用、新技术的运用等认识不够。

4浙中地区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示范性工程

农村地区建筑缺乏统一的设计,建筑材料大量浪费,很少采用建筑节能技术,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对建筑节能的理念不了解。因此,要大力宣传建筑节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认真落实节能法规,务必保证每家每户都能了解建筑节能重要意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具体的落实中,要科学设计,对于那些严格按照建筑节能理念进行的工程,可以适当的给予补偿,从思想上提高百姓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对部分较好接受建筑节能理念的居民住宅,将其建设成建筑节能的示范性工程,起到一定的英灵作用,才能逐渐形成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的良好风气。建筑节能示范性工程的建立,必须从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出适合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的新型技术,科学完善当地的节能体系,保障建筑节能的规范性,完善其标准,并编著一套适合推广的建筑节能图集,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的能力与水平。

4.2综合考虑建筑能耗,加强宏观调控

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会产生较多的建筑能耗。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节能建筑更多的应该考虑建筑能耗问题。可以有如下具体做法:第一,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合理利用太阳能。夏季要尽可能减少阳光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的凉爽;冬季要全面增加室内阳光的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设置南向采光窗,严格控制窗户比例,充分发挥自然光的作用,从根本上减少人工照明,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第二,改善建筑自然通风能力。良好的通风能力是保障建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都属于较为密闭的空间,良好的通风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还能更好适应季节变化,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第三,提高建筑隔热保温能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传热系数低的材料,就能达到提高建筑隔热保温能力的根本目的。为了增加墙体的隔热保温作用,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节能材料,从而提高墙体的保温作用。另外,在窗户的构建中,要选用新型玻璃材料,不仅可以增加密封性,还能起到保温作用。各级地方政府要增加与农户沟通交流的渠道,才能不断完善其设计设计、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建筑。具体而言,可以做好村庄(集镇)的区域定位,集中设计功能区、居住区、农副业生产区,在保证分区科学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卫生环境,进一步提高公路等设施的利用率。另外,还要注意农村地区的绿化设计,要严格结合村庄的分布形态,划分出专门的绿化带,为改善其生存环境、净化空气以及美化环境夯实基础。

4.3适时改造既有建筑,强化新型节能技术应用

从微观上而言,在农村建设中,为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从旧宅改造做起,在征得农户同意,并适当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对既有建筑进行科学改造,从新完善建筑设计,处理建筑构造,根本提高建筑的功能与作用,以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具体做法如下:为了增加房屋建筑的保温作用,可以加厚房屋外墙的粉刷层,综合运用墙内外保温技术;对于坡屋顶,为了达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可以增加木望板或吊顶,既满足了功能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的作用;对于木制结构的门窗而言,为了增加其使用寿命,保证其不变形,可以利用贴脸板等来加强其密封性。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在节能设计中尤其注重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比如屋面种植技术、地热技术、太阳能技术等均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在建筑布局与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供暖通风系统、照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不断的提高农村建筑的节能设计水平。

5结语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建设中,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在这个区域,农村住宅建设很少考虑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利用,居住生活环境舒适度不佳,建筑技术手段贫乏,逐渐增多的也以空调取暖为主。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人居环境质量低下,绝大多数为非节能建筑。农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切实注重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当前农村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生态技术的落后问题,以及集约化利用农村地区环境资源,将大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旧建筑”生态更新改造技术以及对新建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使农村传统的营宅模式与新材料、新技术利用模式得到有机结合。通过改变乡村建设“同质化”现状,发掘各乡村独特内涵,在分析农村个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建筑环境资源节约利用技术,以期通过生态建筑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今后农村建设的各项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郑育春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建勇.农村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研究[J].江苏建筑,2012(6):104~106.

[2]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砖瓦世界,2014(1):45~56.

[3]解万玉,蒋赛百,鲁闻君,盛利,鹿鹏.农村住宅节能现状与节能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节能,2014(4):53~55.

[4]徐星.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建筑节能设计[J].价值工程,2014(19):129~130.

[5]胡波,李振斌.浅谈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要求[J].山西建筑,2008(6):247~248.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一、前言

目前,我国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加上流转后的土地经营不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土地的快速流转,也限制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农民的致富、增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更好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土地流转及其管理势在必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而加强农村的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结构效应的充分发挥

首先,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因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民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参与市场交易的成本始终较高,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对较低,很难保障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所以说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而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农户做为市场主体的组织集中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其次,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结构。在过去的农业生产模式下,相对区域内的农户所享受的土地的权利都是一样的,但是生产要素却存在不均衡性,这就造成了土地短缺和土地闲置之间的矛盾。所以,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与配置,促进农户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

2.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形成

农业规模的细碎化以及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三点:①严重影响了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具体表现有农资闲置、经营分散、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单位成本投入较多、重复投资等;②限制了先进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应用,例如大型农业设备受制于土地的规模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农民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含量低等;③使劳动力资源难以实现最优配置,因为较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劳动力的相对分散不利于专业分工的实现。例如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闲置或隐性失业,农民工技能水平不高等。

而加强农村土地的流转,加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有效规避以上问题,实现土地资源在经营者之间的自由、合理的流动,这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增加农业投入与开发力度的过程中,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合理发展。

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

1.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如今已经严重限制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农民的排斥、限制了农村人口的转移,进而限制了农村的土地流转。所以,要想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速度,必须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消除城乡身份上的差别,进而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

因为农村土地在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大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以此来保障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履行,保障农村土地资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在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相关监督和监察工作,防止耕地资源用途的改变,充分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流转。

3.建立土地流转登记制度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动产,在经营权利发生变更时必须坚持依法登记的原则,详细记录土地的权属关系、面积、用途、价值、等级等内容,这不仅是政府加强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权利人对土地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基础。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民过度依赖于土地,主要还是因为当农民离开土地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目前,我国还未完全建立覆盖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创新。所以,要想真正加强农村土地的流转,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总结

总之,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做到“以人为本”。而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收集相关信息,积极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春丽.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积极意义[J].China'sForeigntrade,2011,(04).

[2]梁丹辉,张光宏.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制度调查[J].中国老区建设,2008,(06).

[3]李丽杰,刘寒梅.农村土地流转动因与制度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农村水利;农业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

引言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央把粮食安全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列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首位。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我国农业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认真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巩固农业这一经济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水利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才能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认识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结构的调整,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达到适销对路,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实力,并增加农民收人;二是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三是使农业区域分工和布局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人产出效率,使农业全面转人优质、高产和高效,促进现代化发展进程。所谓优质农业是以经济上高效、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为特征,包括农产品的优质化和生产流通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特别是优质农产品要实行科学化、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状态可以用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生产要素利用率、规模经营效果等指标(或指标体系)来综合测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在集约经营程度、科技含量、生产要素利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在面对加入wto之后,农产品竞争市场将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新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劳动力滞留现象严重、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优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防抗灾能力不强,难以支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深人进行。

二、农村水利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现阶段,河南省农村水利已成为一项围绕农业和农村中水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服务于农业、村镇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兴利除害事业。就其内容而言,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一是基础性支撑作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水灌溉、灌区建设与管理、牧区水利建设等可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改善农产品品种、区域化布局、水资源科学配置等方面创造基础设施条件;城乡供水和农村饮水改水则可为推进村镇城市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农业、农村生活和生产中水利条件的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的稳固,高效用水和节水的实现,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城市用水,有力地支持大中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是促进和保障作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不仅有效缓解了农业水资源紧缺状况,而且使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供水、农村饮水改水事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滞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非农”转移,进而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即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使农村水利行业体现出市场经济特征,理顺了管理,活化了经营,有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基层水利站、浇地公司、用水户协会等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普及农村水利科技,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

当然,由于目前河南省农村水利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脆弱、防抗灾标准低、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水环境生态持续恶化以及管理体制及经营体制不活”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面积农田因旱减产或绝收现象时有发生,全省农村还有几百多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尚未解决,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机井报废现象严重,农业和农村用水日趋艰难,从而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发展壮大农村水利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为进一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省农村水利建设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水利、以供定需等现代治水思路和理念,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针对“干旱缺水、突发性洪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水”三大主体战略,狠抓保障性生活用水,促进农业高效用水,协调生态需水,推进社会节水。要使农田灌排体系日益完善、村镇供水饮水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水资源调度调控更加科学高效、富含现代水利科技并能够实现良性运行。要以经济发达地区的设施农业建设、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使全县的104万亩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发展旱涝保收田面积91.2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1.15万亩,把20余万亩背河洼地变成了鱼米之乡。实现节水能力几亿m3,;解决农村几十万人以及数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在全省多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乡镇供水工程项目、增加供水能力;建设集雨节灌等微型水利工程,提高蓄水能力。

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的既定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节水灌溉工作。优选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投人,保证年度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试行改制,加强管理,提高节水效益;要结合农田高效用水实验或科技推广,采取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相结合,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限采地下水,促进全民节水。二是农村供水和城乡供水工作。根据《农村饮水工程规划,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与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将国债、财政、以工代贩、扶贫等多方面资金统一使用,逐一解决特困村或困难村的饮水困难问题,解放农村取水劳动力。城乡供水要按照《河南省乡镇供水2010年发展规划,进一步争取银行贷款,加强工程建设;结合水价改革,狠抓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经营,提高收益,滚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三是灌区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围绕“两改两提高”(工程改造、体制改革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结合水价改革,积极探索灌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条件适宜的灌区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促进灌区支渠以下范围内的自主经营。四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要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后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办法和组织形式,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探讨建立新的投入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认真总结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发展。

五、结束语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大、见效慢、管理难、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公益性较强。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农村财务;会计队伍建设;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是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如何适应新形式下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主题,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外部经济环境不断变换的条件下,加强农村财务会计队伍的建设,对加快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财务会计管理问题

1.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职务贪污犯罪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农村财务管理无论是从财务流行到财务监管,都存在着极大的管理漏洞,票据管理泛滥,打白条的现象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很多地区没有正式的会计人员,村干部“身兼多职”,集体资产管理混论,很多资金不能及时、准确的到达农民手中。报销和审批流程不规范,账目管理不科学,会计档案保管不当等等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2.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

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是造成制度混乱的主要原因,好的制度没有好的执行者就是一纸空谈。据调查,大部分农村财务人员文凭低,不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主要体现在: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年龄老化,业务水平低;会计人员任免不规范,往往是由村干部指定人选或贿选产生;会计人员的任期不定,常常是村干部换届后,会计人员就出现变更,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连续性、稳定性。

3.农村财务账目不透明,管理不规范

账目的不透明,不能及时公示财务支出,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又一重大问题。更是引起部分地区农民上访,乃至流血伤人事件的主要原因。账目透明,是对村民集体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和尊重,村民有权知情集体财产的使用情况。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财务人员甚至村干部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加之对上级政府制定的部分规章制度的执行也流于形式,不能落实到位,财务支出项目上态度暧昧,公款私用等,都是导致农村财务账目不清的原因。

4.上级政府对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不力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乃至交通不畅,导致信息沟通不及时,上级县乡政府要么是财政紧张,无力对村委财务实行有效监督;要么是态度上不重视,对农村财务监管实行“睁只眼闭只眼”。对于部分农村出现的财务纠纷等问题,又无法追究责任,导致财务监管制度名存实亡,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解决农村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从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全面改革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不单单是制度、从业人员、经济环境等的问题,政府的不重视也是造成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严峻的又一因素。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地区引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如实行会计电算化等,让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更透明、更迅捷、更高效。同时,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高、职业道德修养好、责任感强的专业财务人员,充分发挥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作用。人才投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让更多有技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走向广大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帮助这些地区拜托贫困落后的帽子,真正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繁荣。

2.规范制度,财务公开

制度的存在是一切经济活动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农村地区更需要建立权责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凭证管理、财务报销、审批流程等,都实行严格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申报、审批、报销、监管流程。财务支出定期公示上墙,由群众共同监督,确保会计资料真实有效,保障集体财产的使用透明、合理、高效。

3.健全农村审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实行严格监督

提高地方县乡政府对农村财务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审计组织,对农村财务支出等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审查,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不积累问题、回避问题;逐步建立农村会计报表实行会计师签字、审批的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4.加强法律宣传,加大惩戒力度

定期开展农村普法宣传,使村民加强自身权力维护意识,针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敢于直言和反对。加大惩戒力度,从根本上杜绝经济犯罪,严厉打击村镇干部利用手中职权。树立村民较强的法律意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辍的工作。

5.加大农村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

目前针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工作开展了很多,如村支书培训、村委会主任培训、计生主任培训等,但针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却是一片空白。明确村会计的财务管理地位,实行财政补助;进行社会公开招聘,考核录用,定期培训,增强专业水平;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财务管理工作不受村干部影响等等。从利益上保障、权力上明确、培养上强化,都是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建设的有力措施。

三、结语

农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发展农村经济更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素质,更是刻不容缓。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监管制度缺失、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水平落后等,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级政府更应该做到常抓不懈,逐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继而推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徐海芬.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文化,2012(01).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投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86-02

农村基础性设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物质性基础设施,如公路、水利、通信、电力、自来水和沼气等。服务性基础设施,主要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为了研究便利,本文主要论述了物质性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1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在农业基础设施中,如农田水利、农村公路、仓库存储和建设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等,如果设施建设齐全,则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产品运输成本、农产品存储成本、农产品销售成本以及各种风险成本,节约农业生产中的大量资金,加快农产品的流通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可以使农业生产加强应对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保证农产品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保证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一体化发展。

1.2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农村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提高农村教育文化水平,保证卫生保健项目的现代化建设,可以迅速提高农村人员的文化素质,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农村的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的公路建设和大力发展农村通信工程,可以使农村和外界交流更加畅通,及时了解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引入现代文明,加快转变传统观念的步伐。农村基础性设施投资主要包括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它的投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福利事业的发展。

2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就整体水平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长期以来坚持以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没有兼顾到农业的生产,只是把大量投资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方面,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重视工业生产发展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相反更加强化了把农业收入用于工业生产的分配机制。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各种贫富差距逐渐增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影响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备建设的落后。从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国家认识到农业生产和农村投资严重不足的局面,在农村基础性设施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农村基础性设施,但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中国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因为政府没有过多干预,资金供给过少,所以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足。

2.2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问题存在的事实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前后以及农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使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生产的工业化战略,使农村政策出现了扭曲。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国家选择的政策是正确的,但存在的问题却长期没有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工农关系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关注工农差距,进入中期以后改革程度大幅度提升,但依然把大量投资用于工业建设,致使工农差距进一步拉大,更加强化了工业的发展,这种情况和工业化阶段性发展的要求相反,从而造成工业和农业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存在,并逐渐增大,这种增大的性质发生了一些改变。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为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所制定的发展政策并没有错误,不应出现的现象是长期政策的不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农关系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存在偏差的时间过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原来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但却采取相反政策,增大了两者之间的反差。

2.3融资与资金管理上的问题

最近这些年,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减慢,集体经济发展不畅,乡镇企业发展没有起色,中国很多地区的农民、集体、企业没有财力进行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在全体农民经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一些首先富裕的农民确有经济实力,但国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鼓励性政策,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清晰的产权,制约了这些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民间投资,因为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风险较大,不能很快收到回报,又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主的民间资本不愿把资金投入到农村。所以,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依然是政府。

3加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目前,要想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现状,则首先要迅速转变宏观政策趋向,把财政政策重点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在农民增收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政府领导下,把社会有效资源集中到农村领域。在实行过程中,政府的职能最为关键,但同时需要明确提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假如只依靠政府的投资,常常也会感到捉襟见肘,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如果向农民收费,则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实行过程中,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块出资,使政府财政投资政策倾向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还应统筹安排,使城市和工业的基础设施发挥最大的作用,向农村开放,使广大的农村可以使用城市和工业的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在加强城乡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根据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情况,政府依然在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毕竟政府投资有限,必然要求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引导的多种来源投资体系。第一,重视农业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第二,可以把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进行质押,以获取银行的充足贷款;第三,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家提出,推行ppp融资政策。

3.3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农村基础性投资的使用效率

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倡政企分开,政府在其中要起到监督作用,把运作权交给企业,企业在运作中实行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在提供各种服务时要按标准收费。农村基础设施要全部实现本身价值,争取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村许多小型基础设施可以以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经营,使产权清晰化,依据企业标准进行生产经营。

3.4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实用性,不大做形象工程

建设农村的基础性设施,和中国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绝形象工程,不搞重复建设,和广大农民打成一片。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维护人民的安全团结。

4结论

总之,农村若想获得长足发展,只有建设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为了增加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政府应在投资方面有所侧重,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充足的资金。

同时应该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系,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基础性投资的使用效率,加强实用性,避免形象工程。只有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资源,争得多方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才能有所改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永德,文春玲.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民收入的协整分析[J].北方经贸,2010(6).

[2]宋清.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天津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1(8).

[3]王楠英.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问题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4]徐群,程毅.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0).

[5]余新平,俞佳佳,熊德平.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0(12).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6

四、如何估算农民目前的福利及他们生活的现状

中国未来五十年将持续有8亿左右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因此,考察农民目前生活的现状,他们如何完成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他们的福利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当前农民的福利及其生活现状作一估算。

1.经济方面

虽然李昌平说“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农民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衣、食、住方面,均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如果现在我们仍然说农村有问题的话,我们必须明确,今天的农民问题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农村问题是在温饱大体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生存并不存在问题情况下的农民问题,今天的农民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发达传媒交通条件下产生的全新的农民问题。套用一句俗话,今天的农民问题主要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是农民如何在现代社会提高生存质量的问题。

解决今天中国农民问题的首要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是承接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而来的,农村耕地由村集体所有,由农民根据劳动力或家庭人口承包经营,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被赋予“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这些土地既不允许集体强制收回,也不允许承包农户私自售卖,但可以转包给人耕种。因为人口密度不同,农民人均占有的承包地面积也不同,从全国来看,共有19.61亿亩耕地,平摊到9亿农业户籍的农民上面,人均2亩多一点。分地区来看,全国有12个省人均耕地面积超过2亩,有7个省区市人均耕地低于1亩。依靠这19.51亿亩耕地,中国农民每年生产约5亿吨粮食,全国人均占有粮食770斤,足以维持温饱之需。农民依托户均7亩耕地,可以生产约4000斤粮食,其中约2/3用于自食,1/3卖作商品粮。农民可以在自己承包地上种植蔬菜,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养殖禽畜,农民还可以从其它副业中获取收入,外出务工经商等等。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6.4元,其中现金纯收入人均为1748元,人均消费粮食238公斤,动物油1.5公斤,植物油5.5公斤,豆类食品5.7公斤,水产品4.1公斤,水果及制品20.3公斤;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54.4台,电冰箱13.6台,电话34.1部;2001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13.8平方米,楼房面积6平方米;2001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9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

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动,只要维持当前这种均分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就可以依靠这不多的土地来获得温饱生存之需。

中国农民之所以可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也与农民没有盲目地大量涌入城市有关系。农村生活的成本比城市要低得多,无论好坏,绝大多数农民都建有自己的住房,他们吃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他们可以养猪养鸡用于自食或售卖,农村的教育比城市简陋也比城市便宜,农村的商品比城市少也比城市少花钱的机会。同样的收入,在城市生活很困难,在农村生活的却可能不错。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然后回到农村生活,他们在农村生子育女,养育父母,比在城市的开支要少很多。

除了农业以外,农民还从乡镇企业和外出务工经商中获得收入。据统计,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9000万左右,人均带回农村3000元收入。另外还有数千万农民在乡镇企业工作,获取每年数千元不等的报酬。正是这些外出务工经商和在乡镇企业工作的收入,使绝大部分农民可以在人均2亩地的情况下,比较好地解决温饱问题,做到了温饱有余。

但从长远来看,农民经济收入再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加入wto以后,农产品涨价的空间已经很小,农民从农业中可以获得收入增长的空间基本已经失去。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虽然可能因为更多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而带回总量更多的经济收入,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均可获报酬不可能有较大增长,且外出务工经商的机会也不会有较快的增长。因此,农民经济上将长期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当然,东部地区因为总体上经济发达,就业更容易,土地升值也快,而可能提前进入小康,但从全国农村来看,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将长期维持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阶段。用农民自己的话说,这种经济生活可以描述为“有饭吃,缺钱花”。需要补充的是,即使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因为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东部地区农民务工经商的处境会相对恶化,本来已经小康的东部地区部分农民可能会因为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而重回温饱阶段。我们2002年在苏南调查时,即发现这种苗头。这一点与农村劳动力进城带来城市劳动力下岗返贫是一个道理。

那么,农民会如何看待这个“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经济生活?他们从中获得的福利到底如何?

在媒体甚至专家的思维中,农民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收入提高了,温饱问题解决了,从经济中获得的福利自然就增加了。因此媒体记者和中国研究专家对农民“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百思不得共解。媒体记者在采访农民时,若农民对改革开放前的生活还有所好评,他就引导农民“忆苦思甜”:你怀念那个时代,但那个时代天天劳动,还吃不饱饭,这不是糊涂吗?被反问的农民一想也是,说“真是的,那个时代天天劳动还吃不饱,现在每年一半以上时间闲着,还温饱有余。”农民对改革开放前好感的直觉消失在理性的答问之中。

但是,这种理性的答问忽视了两个关键性的事实,一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制下,农民一方面缺钱花,一方面集体又提供了大量的福利诸如几乎是免费的教育(这是当前农民最大一笔的支出,也是农民最感头痛的支出),合作医疗,以换工为基础的合作建房,以及种种其他红白喜事中的或传统或现代的福利制度,使农民对缺钱花的感受,远不如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二是改革开放前,在缺钱花及温饱不足面前,人人平等,人们都穷,也就增加了对穷的耐受力。改革开放前的温饱不足,并不是说那时候的人都在饿肚子,而是每天要“二干一稀”,而不能收到“一天三干”,缺衣穿主要是在衣服上打补丁,而不是无衣穿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大家都打补丁,有什么关系?而在目前不仅农民内部分化了,一些农民富裕,有钱花,另一些农民贫困,无钱花,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让穷者不好受,穷者的福利受到了损失。不仅农民内部出现了分化,而且整个农民阶层越来越被边缘化,农民被一个鼓励富裕的社会传媒置于那些富裕者面前,他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贫困,他们的福利就受到了损失。他们现在可以不穿带补丁的衣服,问题是其他人穿着比他们好得多的衣服。

因此,农民对改革开放前时代直觉的怀念,并不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而是因为他们经济上的福利受到了净损失。

再来看未来五十年,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一方面因为农民人数太多而将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压至最低,农民收入持续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长期维持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阶段,这个时候,农民从经济上因为相对收入差距加剧而产生的不公正感和被剥夺感会减少农民的福利,增加他们的不满意。

更糟糕的是未来五十年是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展,现代传媒进一步渗透,城乡隔阻进一步消失的五十年,这五十年,农民的福利越来越依赖于货币,大量的消费需求被制造出来,逼迫农民用货币来购买。以前是小康的生活,因为整个社会新的消费需求被广告和时尚制造出来,而变成了温饱,以前尚属于温饱的生活,下降为贫困。这样一来,农民的福利就不止是因为相对收入下降而且绝对收入(购买能力)下降了。庞大的农民群体在广泛方便的交通信息支持下,他们因为经济上的福利损失而产生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越出制度的轨道,另一部分也不会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稳定力量。

必须给农民以福利的增长,但我们目前不仅在经济方面事实上减少着农民的福利,而且在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减少着农民的福利。

2.文化方面

当人的需要超过一个最低值时,人的福利更多的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目前以广告和时尚的所引导的消费观和这种消费观背后的福利观,主要不是因为人们从穿时髦的衣服吃昂贵的食品中获得了更多的舒适与营养,而是从这些昂贵的消费中获得了好的感觉,这种好的感觉本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建立于当前经济发展目标的背后价值支撑,本质上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时代单调的服饰和简陋的食物从衣食的舒适与营养方面并不比目前由广告和时尚所引导的昂贵消费差多少,相反,某些方面,比如较少的服饰可能会比较多的服饰方便,昂贵食物在营养上特别是在对健康的保持方面更成问题(看看美国人肥胖的身材和以瘦为美的时尚就更清楚了)。问题是,一个社会提供什么文化,流行什么时尚,做什么样的广告,是由企业来主导这个社会的消费(所谓刺激消费),还是社会主导自己的消费,或是一个国家有意引导一种健康的消费。

随着市场经济对整个社会的渗透,中国的消费观及其背后的福利观整个地被市场所引导,而在这个市场上唱主角的是那些希望赚取利润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这些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广告与制造时尚来刺激引导人们的消费并制造表面的福利,这种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企业行为,让消费者花钱购买企业产品,特别是那些昂贵的产品,并让消费者以为这才是自己的真正所需(所谓引导潮流),而事实上,消费者什么真正的福利都没有得到,他们得到的是感觉,是感到很幸福。

在这个由感觉(或者说由文化)决定福利水平,而感觉和文化又被那些只关心利润的跨国公司这个巨无霸决定和独占的时候,那些经济上富裕的人们可以从消费中获得这种良好的感觉,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幸福者,他们受到穷人的羡慕,他们从穷人的羡慕中获得更多良好的感觉,他们的福利因此而更多。

问题是,由企业和市场广告和制造时尚,由广告和时尚来决定人们的幸福感和福利观的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钱的穷人,这是由广告和时尚必须制造出来的穷人,这个不公正的世界总是要将一部分人排斥在外面处于边缘地位,从而让那些处于主流地位的人们感到幸福和有价值。这些贫人无法享受到只有富人可以享受到的高品味生活,并且这些穷人必须羡慕享受高品味生活的富人的生活。这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地存在。这些国家的穷人不是温饱不能解决的穷人,也不是没有住宅甚至小车的穷人,而是不能享受高品味生活的人。中国目前的情况当然比这些发达国家更糟糕,一方面有市场有意制造温饱已经解决的一部分人成为穷人,另一方面有以城市下岗工人和部分农民为典型的生活质量正在下降的真正穷人。中国的穷人因此范围更加广大。受由企业通过市场创造出来的广告和时尚的剥削更加深重。

以此来看当前农民在文化方面的福利状况,一方面,市场经济所自然制造出来的消费广告和金钱价值观已经深深替代时代尚是多元的价值观,一方面农民并不能真正从市场中获得满足自己消费所需的经济收入,他们越来越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越来越感觉出自己处于边缘地位,只有很少的人处于中心地位,这的确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时代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处于中心地位,只有很少的人感觉自己处于边缘地位,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目前欧美的情况大致处于这个奇怪两端的中间。

重要的是,中国未来的五十年,农民从经济上大幅改善自己处境的可能性很小,而由市场经济主导的越来越将这些经济处境不能改善的农民置于边缘地位的文化却进一步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而长大,农民的净福利就会越来越少,农民对社会的感受就会越来越糟。五十年时间,八亿农民,对社会的不满,这三个关健词联系起来,值得引起所有关心中国前途与命运的人仔细考量。

回望时代,有很多值得充分讨论和重视的地方。从经济方面来看,时代只能说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但很多农民对时代深深怀念,原因不是农民愚蠢而是他们那时的净福利并不少。除前述经济相对收入方面的讨论以外,文化方面时代做得也相当不错。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一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最为广大的人民服务,最为广大的人民是指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要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就要深入工农兵群众,就要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现群众的生活。他要求文艺工作者从感情上接受工农群众,说“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时代,无论文艺战线存在多少问题在与广大工农结合这一点上,总的来讲还是不错的,那时的文艺作品也是体现了大众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要求,虽然很少,却有质量,这些文艺作品歌颂了工农,引导工农说只有他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相对于目前文艺上一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时代的文艺无疑可以提高农民的福利感受,而不是相反。

不仅是文艺,而且在整个社会舆论制造上面,时代都贯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越穷越革命”的教育,贯穿着“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是啊,那时的农民不富裕,那时穿的是一色的衣服,但那时人们主要不是(起码不完全是或相当程度上不是)从这些方面来评价自己的福利,那时的社会倡导且成功地制造出“劳动最光荣”的福利观。那时最大的光荣是什么?是上级发一张奖状,是成为劳动模范!比较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福利观,该有多么巨大的差别啊!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些价值观和福利观,几乎全是对于弱者不利的进一步置弱者于边缘地位的文化,而时代,通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强有力制造出来的价值观和福利观,将本来处于弱者地位的工农(经济上文化上的弱者)置于中心地位,这个意义上,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个时代工农的经济生活比目前要糟,但农民以及工人会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要知道,福利不只是经济收入,而且是一种文化观念,且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观念。时代的可贵之处在于国家制造出了一种强有力的可以增进劳动人民福利的文化,而目前社会最让人忧心之处是,市场经济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在破坏尚存不多的可以增进劳动人民福利的文化,而在制造增加只占社会少数的强势者强势地位的文化。被排斥在这个市场经济制造出来的文化之外的,是这个社会中占90%的工农大众。这是危险的事情。

时代不仅在制造文化上面对于增进农民的福利有利,而且在具体文化建设上对农民有好处。我们现在说时代文艺作品很少,假大空高大全问题比较严重,但这些文艺作品适合农民地口味。时代的农村,农民文艺是丰富多彩的,那时几乎所有村庄都有文艺演出队,由村庄文艺演出队演出的样板戏在艺术上的价值可能不高,但农民自编自演的样板戏是他们自己的样板戏,他们在演出和演绎自己的生活,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个可能出错的表演,反而是让台下的同村观众捧腹大笑的理由。时代不仅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大型文艺体育活动,而且农民乐在其中,以此为荣。那个进代的农民很穷,劳动很多,但那个时代很多农民会吹拉弹唱,农民的文艺生活比目前只会打麻将看电视,反而要丰富很多。农民从中获得的福利也比目前更多。时代的农民不仅从文艺体育中获得这些福利,而且在劳动竞赛中获得光荣感。时代农民的豪迈感,目前的农村是不再可能有了。

再来看未来五十年,市场经济将进一步通过广告和时尚来制造有钱人的强势地位,而进一步置农民于边缘地位。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还将以巨大力量摧毁农民世代以来的价值观,摧毁他们以前一直以为有意义的文化。现代的来自西方的价值和文化借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进入到农村,宣布农民一直信奉的人生理念是错误的,生活方式是愚昧的,地方性知识是可笑的,鬼神信仰是迷信的。总之,农民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本体价值等一切都受到怀疑并被宣布为错误,农民会接受这种宣布的关于自己生活价值是错误的结论。农民文化越来越被排挤在边缘地位。但农民没有办法获得那些正确的人生价值,因为他们无法获得实现这些正确人生价值所需要的经济收入。他们知道了现代社会如何生活才是作为一个人所应该生活的样子,这些觉醒过来的农民却无实现他们应该具有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就业和经济收入,他们成为有需要而无能力的无效需求,成了彻底的边缘人群。

在未来五十年,在农民总数不可能大幅减少而收入不可能大幅增长的背景上,能否及如何从文化上增长农民的福利,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任由市场经济在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来塑造文化,任由跨国公司所制造的广告与时尚来建构福利观,对于中国的发展是相当危险的。

3.社会方面

虽然经济学家假设人是经济人,是自私自利,一切从自己利益出发并且可以根据经济利益来理性行动的人,但事实上,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是社会的人,人的幸福感和福利,大多与他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及他与社会的关系有关。农民也是人,我们在计算农民的福利时,必须考虑他们社会方面的处境与状况。

要全面估价农民在社会方面的福利,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且社会方面的估价与文化方面往往会纠葛不清。以下我们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主线来展开讨论。

当前农村中,农民感受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社会的失序,社会治安不好,集体行动困难,经济合作生产互助难以展开,一句话,农民一致行动能力大大降低,很多通过合作可以办好的事情,因为农民一致行动能力的瓦解,而不能合作起来将事情办好。举例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的宗族组织现在已经解体,以前宗族组织在社会互助、安全保障诸方面作用甚巨。时期政社合一,组织有效地通过经济组织的形式解决了社会合作的问题,通过扩大组织规模有效内部化了公共物品提供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但当前的农村,传统的社会组织诸如宗族、香会等大都解体,时期的通过政社合一组织起来的办法也不能再起到作用,而现代的以法律和契约为基础的组织又未能生长出来,而出现了组织真空,农村社会失序使农民的生产生活都大受影响。

农民社会方面的福利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社会合作得到的福利,一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福利,前者与经济福利相通,后者与文化福利相通。先来看一看目前农民在前一个方面的福利状况。

农民的社会合作,就是农民通过组织合作的办法来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因为具有外部性的特点,私人无法提供或由私人提供不经济,而需要由社会合作解决。在城市,公共物品的大部分是由国家直接通过税收来提供的,但在农村,国家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就需要由农民通过合作的办法来生产出这些公共物品。

农村典型的公共物品是水、电、路。当前通过商业化的运作,农村供电大有解决的希望,最成问题的是水和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清洁的饮水也是农民生活福利最基本的内容。从当前农村一般情况来看,农业水利一般都涉及到大型水利工程,要从遥远的地方引水过来灌溉农田或打很深的机井,这些工程都不是单家独户可以完成得了的。在建国前,有两类水利工程,一类是诸如黄河大堤加固这样的巨型水利工程,魏特夫论证说,正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构造了中国专制统治的基础。一类是小型的诸围堰、水井等工程,此类水利工程与宗族组织有密切关系。黄宗智论证说,正是长江三角洲中小型的水利工程使宗族组织强大有力,而华北水井工程较小,就使宗族组织变得不很重要。但华北战乱较多,在土匪出没的地方,以村庄为单位的村庄保卫组织就比较发达。有人偷盗庄稼,就设青苗会,负责看守青苗。在小型水利组织基础上,可以建立大型的水会组织如杜赞奇所描缓的华北农村的大型水会。这些水会组织与宗族组织和乡村士绅相结合,具有很大的能量。

时代是通过来组织劳动力完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并且时代通过不同层次的组织系统来完成不同层次的水利建设,大至长江堤防,小至生产队的堰塘,都可以组织劳动力进行建设,强有力的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规划有序层次不同相互衔接的水利设施,这个时代的水利设施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完善的,这些水利设施仍然是目前农村水利的基础。但这些水利设施目前没有得到良好维护。

目前农村不仅时期的水利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而且很难进行有效的新的水利工程建设,从而使目前农村水利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之所以水利设施供给不足,原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找,一方面传统的建立在诸如宗族、水会乃至宗教组织基础上的水利组织不复存在,也就无法提供水利建设的组织力量,一方面,国家没有能力来为农民提供这些公共设施。曹锦清在黄河边的中国农村调查后,悲观地得出结论说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此言很对!

目前农村水利的不足,缺乏面上的资料。仅从目前动辄水旱成灾,可以侧面反映出水利投入的不足。目前农村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较时期已大为减少。到农村一走,到处都是淤塞的堰塘,被毁的渠坝,只需要农民投入有限劳动力即可以建设好,但农民组织不起来,也就分享不了从这些可以建设好的水利设施中获得的好处。

水利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只是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不充分的众多表现之一。路也一样,桥也是。社会治安,公共道德也可以看作公共物品,在目前农村的供给也十分不足。传统社会和时代,都有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办法,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试图以契约和法律来获得这些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反而获得不了。国家又不能提供这些物品。这就是当前农村的困境,这构成了农民福利的净损失。

这方面还有诸多例子,如农具共用问题,在目前农村,要么小农具家家都有,要么大农具家家都没有。由几户共用农具的情况(比如耕牛或拖拉机)十分少见,且不能持续。而共用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前提。回到小岗村分田到户的例子,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1978年本来是分田包产到组的,一个组二、三户人家,已经很少了,应该可以合作吧!小岗村包产到组(也就是分田到组)后,大都是兄弟组,父子组,即兄弟一个组或父子一个组,但这些兄弟组或父子组织仍然不团结,合作不了,便冒着坐牢的危险将田分到户了。在兄弟或父子都不能合作的情况下,中国农民还有什么“合作改变命运”的希望?更糟糕的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及舆论宣传部门都大力鼓吹这种不合作的例子,以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发明,素不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土地私有化的,也没见到中国农民那个时候就富裕到哪里去了。还有人鼓吹,分田到户还不行,还必须实行土地私有化。分田到户也好,土地私有化也好,问题是农民不合作,就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或农民生活中的公共物品问题。若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提供这些公共物品(诸如农业水利,中型农具、机耕路及农民的社会保障等)也没有关系。若一方面鼓励农民自己不合作,一方面国家又不提供公共物品,那就只会进一步减少农民的福利,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好事。

再来看农民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渗透和现成传媒的侵入,破坏了村庄本身的共同体意识,村民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吞噬,越来越认同于一个强大的外在于村庄的世界,而越来越脱离于村庄对自己的控制。村民之间的联系急剧减弱,村庄共同体意识迅速解体,村庄舆论的作用越来越小,村民之间原来作为长远投资的人情礼让越来越缺乏村庄基础,农民之间的人情交往淡薄了。

一旦村庄舆论开始解体,村民之间的人情交往和人际联系减弱,农民的社会生活将受到极大影响:农民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安全感逐步减少,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所产生的信任与尊严逐步淡化,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认和认同而产生的生活意义逐步丧失。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人伦的国家,人与之间交往的淡化很快便转化成为人的本体价值的危机。人生意义一旦出现问题,道德约束就没有根基,社会控制就难度骤增。

而以农民福利的角度,人际联系的淡薄对于农民福利的损失极大。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人际联系弱化,使农民一致行动能力减弱,不仅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而且在人生面临各种不确定的突发事件时,农民没有办法来调用原来在村庄一直可以调用的人际关系资源,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裸地抛弃在这个日益金钱化和市场化的社会中。农民这种日渐加深的无助感,降低了他们生活的趣味,减弱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他们更加难以忍受事实上已确实难以忍受的现实困难等等。

二是人际联系弱化,使农民的交往程度降低,以前一直从这种交往中获得的乐趣减少了。这种交往的减少与村庄文化活动互成因果。以前村庄的节庆(如地方性的游神和续谱以及全国性的春节和端阳节等)和事件(如红白喜事)越来越因为村庄被市场化了的社会所吞噬,而变得不再重要,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村庄事件及节庆,也越来越不能引起村民心灵上的反应和感情上的共鸣。缺少共同的节庆和事件,村庄联系及村庄意识降低,村民相互交往的压力减少。其后果是进一步弱化了人际联系的强度。

三是人际联系弱化,使村庄舆论解体,原来依靠村庄舆论支持的村庄道德力量逐步消失。其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日渐处于村庄边缘地位,并且可能在家庭生活中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处境。有调查表明,最近十年来农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率大幅上升,老年人在家庭中受到子女不良对待的比例也在急速增加。老年人地位降低及受到子女不良对待,对于村庄来讲,具有严重后果,其中之一是让所有中青年人害怕年老之后被子女们不良对待,这些中青年人会在自己仍然能够劳动时,为自己老年预作储备,这种预作储备会极大地改变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其中之一是很多地方农民对“养儿防老”和其背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念的抛弃,这在某些地方正是计划生育工作变得容易起来的意识基础,二是农民对人生预期丧失,对未来生活悲观的现实基础。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极大地影响着中青年人的现实行为,如果老年人晚年因为丧失劳动能力而不能受到良好待遇,其对中青年人行为的影响将极大。

除以上所述的农民在社会方面的福利净损失外,农民还因为村庄解体及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增加,而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及伴生的不安全感。他们对自己未来的预期变得犹豫起来,他们的生活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这种变化使农民生活中的心理成本增加,净福利减少。

4.小结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农民;建设;问题;措施

1新农村体育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我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囊括了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理所当然包括了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文体事业建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困境[1-2]。

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新农村体育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农村体育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服务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服务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可以培育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与文明素养,使服务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坚实的人力保障[3]。因此,新农村体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且对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新农村体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体育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所在。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建设严重滞后,体育健身项目单一且缺乏特色性、普及性,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时冷时热、时有时无;三是体育健身指导远远不够,农民体质状况堪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四是农村体育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农村体育工作任重道远。体育建设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度,缺少体育建设这一环节,就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和谐。

3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发展措施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是未来中国体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4]。

3.1新农村体育建设应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育意识

我国大部分农村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形成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意识。因重视农业生产,轻视体育锻炼,大部分农民认为自己已经在劳动生产中锻炼了身体,根本没有必要参加体育活动。很多农民认为无病即健康,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增强体育意识,基于农民的心理感受,从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出发,加强对农民内在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树立“花钱买健康”、“少吃药、多流汗”的新型体育观[5]。积极纠正农民的错误认识。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如通过广播、电视等积极引导农民参加与之相适应的体育锻炼,从根本上发掘农村体育建设的源动力。

3.2新农村体育建设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元,要符合农情

农村体育要本着“立足农情、以人为本、差异兼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灵活多变”的工作原则。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采取国家引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模式;在布局上必须贴近村民生活,便于村民参加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在形式上必须一场多用、小型实用;在投入上必须经济、耐用、长久,不超出农民的支付能力;在运行上必须易于开放,便于管理和维护。农村体育的组织建设要注重单项性、自发性、民间性[6]。农村体育项目的研制开发要突出方便易行性、特色性、民族性、民风性、民俗性。农村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要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和节日性。组织小型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如摘柑橘比赛、抛秧苗比赛、背化肥往返跑比赛等与农村生产劳动相结合、趣味性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农村体育活动,让农民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育意识,激发强身健体的热情。

3.3新农村体育建设要注重整合

当前,纵横联合、部门联合、行业联合已成为整合资源、拓展新领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和重要举措。发展农村体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突破地区封锁、行业界限和部门垄断,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体育与农村科普、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的结合,把农村体育的场地、组织、活动、指导、科普、培训部分转移接到农村科教文卫旅中[7]。将农村健身科普与农技科普相结合;将农民健身技能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进城培训相结合;将农村日常健身活动与农村日常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场地等相结合,不断拓展“文”中有“体”、“体”中有“文”的广度和深度;将农村国民体质检测、监测站建设与农村乡(镇)村卫生院、卫生室的建设相结合,予以共投、实现共享,做到看病、体检、体质检测、监测一条龙,医疗处方、健身处方一体化;将健身设施与农村其他公共设施如文化、计生、小公园等相结合,尽最大限度实施资源共享等。

4小结

搞好新农村体育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要不断研究、分析乡情,研制、推广更多富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集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于一体,根植于百姓、易于开展、易于推广的新型特色健身项目,促进农村体育健身的普及和农村体育人口的提升,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5参考文献

[1]马先英,杨磊,沙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10-1312.

[2]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3]李海鹏,张恺.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体育的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报,2006,20(4):24-26.

[4]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4-19.

[5]刘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的理性思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5):74-76.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得红红火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了出现了这样那样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1.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重眼前建设,轻科学规划。有些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路通水、建设新村树新貌,不考虑本乡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意愿,盲目地、一味地搞建设,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急于求成,顾此失彼。有的地方为了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脱离实际做规划,大拆大建搞新村庄建设,欠下了很多债,给农民增加了负担。相反,一乡一村的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建设发展规划却与此脱节,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造成了新农村建设中重点错位的现象。

1.2重基础建设,轻生产发展。一些地方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甚至一年半载要出成效。因此,普遍对修马路、建小区、搞广场、抓设施等硬件建设和“三清五改”、栽花种草、粉刷墙体、改换门庭、硬化入户路等环境整治这样立竿见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生产发展这样管长远、基础性的工作抓得不够,以致面貌变了,走的路宽了,产业发展却滞后了,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收入增长依然缓慢。

1.3重表面文章,轻社会发展。各地普遍存在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看得见的,短期能收到明显成效的工作重视、抓得紧、投入大。而对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等社会发展事业重视不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1.4重政府主导,轻群众主体。政府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愿望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调动不够,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群众主体意识不强,依赖思想严重,致使新农村建设在个别地方遭遇了“政府热、农民冷;上面热、下面冷”的不正常现象。

2.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2.1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理解不深不透。有些农村干部和群众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简单理解成新村建设,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村庄建设上,对生产发展这个对于新农村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问题重视不够,用心不足。有些农村干部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尤其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缺乏立足实际,长期规划,缺乏统筹考虑,兼顾平衡。

2.2考核机制上的问题。当前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重显绩、轻实功,重表现、轻实质的问题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各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是一年一个点,一年一考核,年年要出亮点。这种工作机制,导致了基层干部在抓新农村建设中不得不对硬件建设、环境整治等立竿见影的工作全力以赴,而对发展生产、民风培育、社会发展等基础性、长远性,一时看不出成绩的隐绩重视不够,落实不力。

2.3资金保障上的问题。资金保障的不足现实和当前新农村建设贪多求快的思想之间的矛盾也是当前问题的一个原因。现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资金主要来源是省财政专项资金、市县配套资金和农林水等部门统筹资金。其他口的资金难于整合,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一些试点村对环境整治投入小、容易看到成效的工作感兴趣,甚至于有的试点村出现通村公路还没有硬化,却开展了入户路硬化这样的怪事。

2.4组织协调上的问题。党委政府在政策引导、协调关系、整合资源上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配套政策的指制定和实施、涉农部门之间协调、涉农资金和人力资源整合不够。造成扶持政策不配套、部门之间“各吹各的号”,形成不了合力,资金和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够。

3.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3.1深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一是强化对生产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致富了,才能有条件建设新农村,也只有产业发展,农民致富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二是强化对生活宽裕这个新农村建设核心目标的认识。让农民群众过上宽裕的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强化协调发展意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但不是全部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但不是全部目标。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整治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还应包括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标的乡风文明建设,以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的村容整洁要求,以管理民主为目标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只有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3.2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涉到经济、社会和政治建设方方面面,要想在各个试点村在所有方面都全面发展,齐头并进,是不可能的,要想在各个试点村都以一种模式开展新农村建设,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区分各试点村的实际,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一是规划工作必须先行。规划是新农村的初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规划搞得好坏,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规划主要应包括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规划工作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考虑试村点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位置、产业优势,要充分考虑县、镇的总体规划,要认真咨询相关专家,要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以保证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二是产业发展必须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但也是最难抓的、最不易出成效的内容,因而也是最容易在实践中被“讲在口上,放在手边”的内容。要着力树立重基础,抓长远的观念,直正把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竟争力。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以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促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村的区域位置、发展速度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要区分建设村的实际,在工作的切入点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重点突破。总体来说,贫困地区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和培育新农民放在首位。要加强贫困地区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特别是农村道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中地区要把提高产业层次,提高经济发展集约水平放在工作的首位。

3.3建立健全考核考评机制。

一是要键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机制。政绩考核机制,是领导干部取得政绩的导向,是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考核机制,就有什么样抓工作的领导干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的政绩评价体系,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只凭印象,缺少科学依据,只重表象,不究实质,只看“显绩”,忽视“潜绩”,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只重花架子,不重实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创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既坚持经济指标,又要看到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到现实发展,又看到长远发展;既看到经济总量增长,又看到百姓的实际收入;既看到群众的所得实惠,又要看到社会稳定;既要看到主观努力,又要看到客观条件的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

二是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各级政府都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绩效如何评估?”如果没有绩效评估,一些县乡政府可能为了搞政绩而走形式,而实干的工作绩效却难以彰显,工作策略中是否存在问题也难以揭示,地区间的绩效也难以比较。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的基本原则建立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4建立和完善资金筹措和保障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一是要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有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

二是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三是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特别是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用作用。

3.5强化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要健全农村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要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统筹抓总、协调务方的工作机制,健全“三农”工作的协调机制。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新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

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2、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

3、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

二、目前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

2、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3、要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往往是重修轻管,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给农村的现有交通建设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

4、着重确保新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有发展农村公路的迫切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

5、确保新农村公路交通资金的规范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见最大就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不透明。这是导致村民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

三、在加强新农村公路建设可采用的各项措施和途径

1、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

2、要利用好市场,各种政策扶持的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交通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尤其是农村交通建设矛盾更为突出。没有资金,新农村公路建设将成无米之炊。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县、乡配套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等“四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资。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10

(一)从哲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解读

尹栾玉从农村文化产品的公共属性、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的角色、民间文化———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村文化产品消费的整体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提供这些产品的必然性;农村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强大的正外部性效用,决定了政府提供这种产品的必要性。”[4]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各种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加强制度的监管和落实,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同时要通过直接的公共财政投入和间接的出台优惠激励政策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确保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以政府提供的法规、政策等正式性制度为主体,同时还需要包含习俗、道德规范,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的非正式制度的支撑,而民间文化则是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特征、功能的解析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苏益南等学者把新农村文化界定为:“基于乡村区域共同体的长期传承积累而形成、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并为特定区域的农民群众共同享有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的总和。”[5]根据这一定义,并参考组织文化的层次划分,将新农村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新农村物质文化主要通过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等体现出来,反映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主要体现为与农村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精神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理论经验和思想升华,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吴迪认为“新农村文化指的是一种既有别于城市文化又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农村文化的一种全新型的农村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推进亿万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和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6]张硕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法制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八个方面的内容。[7]王家新等学者认为新农村文化包含五大基本要素:作为文化参与者和承载者的农民群体;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农村聚落内的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农村社区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换渠道;与农村文化活动相配套的组织和制度;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8]徐学庆在博士论文中概括了新农村文化的八项特征: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内聚性、多样性、群众性、实用性,并认为农村文化具有十大功能:继承、导向、娱乐、认识、教育、沟通、规范、服务、媒介、经济。[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又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群众性等新的特征。目前,乡村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乡村、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共存。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强调一种公共性和人伦性;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则强调人与外界的顺应性、和谐性。我国乡村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蕴涵着自然、淳朴、厚道的文化品格。”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剖析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阐述大同小异,取得了以下的共识: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整合价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化解各种思想疙瘩和矛盾,架起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逐步形成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融合。”[11]桂玉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性工作,为和谐农村构建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12]2.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任务。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农村文化建设显得较为薄弱。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信息、交通比较闭塞,传统落后文化根深蒂固,农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从这个角度讲,农村是制约我国社会实行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远翠平认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13]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王海通认为,加强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转变生产观念,为生产发展提供知识支撑。生活富裕不仅是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需要用文化建设来转变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管理民主,更需要用先进文化的建设来改变封建专制独断的管理方式,用民主法治的手段确保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14]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建设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而农业的深层次发展、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现代化农村的建设,都必须依托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为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桂玉用“助推器”“导航灯”“粘合剂”来形象地比喻在整个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实践总结

很多学者对本省、本市、本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作了实地调查,总结了不少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协调,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滞后现象。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绩

各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目前,大部分农村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目标。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纷纷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业余生活。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各级文化专业队伍的指导与培训下,农村涌现出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形成了一大批活跃在广大农村的民间花会、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和民间工艺家队伍,民间文艺形式得到恢复与发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

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中还普遍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基层文化队伍匮乏、村民的文化生活单调、迷信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形式日渐衰退的问题。黄欣认为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三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15]唐金培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的问题或偏差:重“硬”轻“软”,以中心代替全局;重“点”轻“面”,以个别代替整体;重“建”轻“管”,以形式代替内容;重“乐”轻“教”,以利益代替责任;重“送”轻“种”,以城市文化代替乡土文化。[11]陈运贵则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硬指标与软任务之间三大矛盾的现实困境。[16]也有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总结了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在农村供给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衰退;当前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与农民的需求错位;政府多头行政造成重复建设、有限资源浪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17]还有学者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整体实力不够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创意的文化名家及领军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文化消费总量偏低。

(三)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很多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主要是由思想上重视不够、经济上投入不足以及农村文化体制还不健全造成的。梁捍东、王晓瑞认为,基层部门认识不到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思想原因;社会转型和对农村文化建设规律研究不够是弱化的社会原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其负面效应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经济原因;一些落后文化影响仍在加深,一些封建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自身原因;改革滞后不适应新形势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动力原因;文化生产与消费脱节,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市场原因。

三、对策建议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种研究思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破解新农村文化建设难题、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一)强化思想认识

学者们一致认为,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宣传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切实改变新农村文化建设“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局面,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热在县市、重在乡镇、冷在村庄”的状况,树立“大文化”建设的观念。做到“四个纳入”,即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通过这“四个纳入”使农村文化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徐学庆提出要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主体的职责。加强党委部门的导向监督作用,保证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政府部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促进新农村文化整体发展。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宣传、发动和示范功能,推动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牢固的群众基础。

(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运行机制

吴迪认为,首先,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的专项扶贫投入、专项补贴的力度。地方政府可以要求村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营利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其次,扩大公益性筹资。可利用福利、党费基金、社会捐赠、村社集资等多方渠道筹资。再次,多种方式并举,走多业助文的道路。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提高现有文化队伍的水平,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的培训。其次,在农村吸收“文化精英”充实文化队伍。可以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另外,国家还要制定引进各类人才到农村的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扎根创业,为农村文化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9]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载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