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十篇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十篇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6:01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1

消防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消防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化学工程、消防燃烧理论、建筑防火设计原理、灭灾对策学、消防技术装备、消防法规、防火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消防队伍管理、灭火救援、火灾调查、消防专业外语。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力学知识领域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单元组成;化学的知识领域由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安全等知识单元组成;工程学基础知识领域由建筑技术基础、建筑结构、建筑耐火设计、工程制图等知识单元组成;消防知识领域由火灾基础理论、建筑防火、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技术、火灾调查、工业企业防火等知识单元组成。

消防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到公安消防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工程技术与管理和灭火救援指挥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政府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建筑/建材/工程;

2房地产;

3政府/公共事业;

4新能源;

5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消防工程师、项目经理、消防施工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消防工程师;

2项目经理;

3注册消防工程师;

4消防项目经理;

5消防施工员。

拓展阅读:消防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消防工程技术和灭火救援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消防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工程技术与管理和灭火救援指挥方面工作的工科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2

19世纪初期,美国、英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在人口普查中逐步认识到对社会职业进行分类的必要性,但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建立初步的行业和职业分类标准。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职业分类标准》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召开第七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iCLS),开始组织编写国际职业分类标准。1958年第九届iCLS大会通过首部iSCo58《国际职业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s)。继1968年、1988年修订版后,目前采用的2008版iSCo08《国际职业分类标准》由10个大类、43个中类、125个小类和436个细类组成,10个大类分别是: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助理、办事员、服务和销售人员、农林渔业技术员、工艺及有关人员、机械设备操作和装配人员、非技术工人、军人。部分国家、地区职业分类情况二战后,很多国家和地区以《国际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建立了职业分类体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予以修订和完善。

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在职业分类体系中都设置了较完善的消防职业,其基本特点是:涵盖从“预防”到“扑救”的全过程国际消防职业的设置,普遍体现了事前预防与灾后救助并重的思路,尤其突出火灾预防,普遍在社会消防管理、消防技术服务和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职业。在社会消防管理方面,普遍在“管理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高、中级两个层面的消防管理类职业。高级管理类,主要工作是参与制定、解释和执行政府消防政策法规,并就消防工作提出建议、进行监督,如《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和加拿大的“高级政府官员”中均有“消防局长”;中级管理类,主要是各类消防机构的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包括对防火、灭火救援行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指挥、评估,如韩国的“消防机构管理人员”、美国的“消防部门管理人员”。在消防技术服务方面,为体现消防工作的专业技术特性,普遍设置了专门从事消防设施安装维护保养、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消防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职业,并根据不同的技能水平要求,分设于“专业技术类”(或“工程类”)和“安保服务类”(或“辅助技术类”)两个层面(即通常理解的“白领”与“蓝领”)。如美国的“消防检查和调查人员”、“安防和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人员”;加拿大的“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人员”;韩国的“消防技术士”、“消防设备技士”、“消防设备产业技士”、“消防设施管理士”,日本的“消防设备士”、“消防设备点检资格者”等。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领域,普遍在“安保服务”职业大类下设置了“消防员”,基本工作是从事火灾预防、扑救以及参与处置其他紧急事故,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实施救援行动。

随着灾害事故种类、形态的复杂化,灭火救援的内容也日趋复杂,消防员职业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职位明显多样化。如加拿大的消防员包括建筑消防员、铁路消防员、机场消防员、船舶消防员、企业消防员、军队消防员、见习消防员等共24个具体的职位。在消防教育培训方面,加拿大在“社会科学、教育”职业大类的“专科和其他职业教育讲师”下设置了“消防人员培训讲师”和“灭火救援讲师”;韩国设置了“消防安全教育士”,根据韩国消防法,取得消防安全教育士职业资格的人员可在韩国国家消防防灾厅、各市道消防本部、消防署、韩国消防安全协会及各市道分会、韩国消防产业技术院等机关和团体就职,从事面向社会公众和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融入相关职业大类除从事火灾预防、应急救援等工作的“消防人员”职业类别(一般从属于“安保服务”职业大类)外,普遍在其他相关的职业类别中设置了消防职业:工程技术类消防职业。《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在“技术人员和辅助技术人员”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检查员”和“防火专家”、“火灾调查员”;美国在“建筑工程”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工程师”、“防火工程师”;加拿大在“自然和应用科学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人员”;韩国在“专业技术”职业大类中专门设置了“消防工程技术人员”细类,包括“消防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消防设施施工技术人员”、“消防工程监理人员”等职业。技术服务类消防职业。加拿大在“自然和应用科学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火灾报警系统安装和维护保养人员”、“火灾报警系统技师”,在“贸易、运输和设备操作”职类大类中设置了“消防设备维修人员”、“消防设备保养人员”;韩国在“专业技术”职业大类中设置了“火灾预防专家”、“减灾防灾专家”。机械装备生产、操作类消防职业。消防设备特别是各类自动消防设备的生产、安装和操作,在具有机电设备生产安装和操作共性的同时,必须充分体现其涉及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美国在“安装、维修”职业大类下设“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人员”,在“生产”职业大类下设“防火门制作”、“灭火器检验”、“消防水带制作”;韩国在“设备操作安全”职业大类中的“金属、机械零件组装人员”职业中专门设置了“消防设备生产工人”。其他产业类别中的消防职业。

加拿大在“第一产业”职业大类的“林业人员”职业小类下设置了“森林消防员”和“森林火灾瞭望员”;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在“办公和行政支持”、“商业、金融和行政”职业大类下设置了“911系统操作人员”、“911调度员”等火灾接警、调度职业。“二元化”分类原则国际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均强调两个关键指标:工作和胜任该工作需要的技能,体现了工作性质与技能水平相结合的“二元化”分类原则。其演进趋势是:根据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坚持工作性质相似性的同时,强调职业对技能水平的差异化需求,将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由原来“工作性质”的单一维度,发展到目前“工作性质”与“技能水平”相结合的双重维度。工作相似性是职业分类的根本依据。每个职业都是由一系列具有相似性的工作组成的集合,能否将不同的工作归并为一个职业,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工作性质的相似性。按照这一基本原则,国际消防职业体系普遍分列了不同的消防职业。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为例,将与灭火救援有关的工作设置为“消防员”,将主要从事防火检查的工作设置为“消防检查员”,将主要从事消防管理的工作设置为“消防专员”、“消防机构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相似性是构建职业体系的主要依据。在根据工作性质相似性确定了不同职业后,如何将数以百计的职业分门别类,合理组合到不同的大类、中类、小类,从而构成完整的职业体系,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各个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水平的相似性。“技能”可从“技能水平”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两方面衡量,其中,“技能水平”是指与任务和职责的复杂程度和范围相关的执行能力;“技能的专业化程度”由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加工和使用的材料,以及提品和服务的种类确定。#p#分页标题#e#

以《新加坡标准职业分类》为例,该标准将“技能水平”划分为4级,如表2所示,“消防安全检查员”归入技能水平为“3级”的第三大类“辅助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消防员”则归入技能水平为“2级”的第五大类“服务人员和商店与市场销售人员”。引领消防职业社会就业从国际趋势看,职业分类不仅是人口普查、行业调查等统计分类的工具,更在引导社会就业、开展职业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职业分类在引导社会就业方面的应用日益普及和广泛。1998年,美国劳工部基于《标准职业分类系统》,开发了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net(occupationalinformationnetwork)。作为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net能够及时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不仅包括工作任务、工作活动以及从事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技能、知识和人格要求等内容,还用规范化的指标体系衡量所有的职业,发展了跨职位的指标描述系统,为描述不同的职位提供了共同语言,有利于各职位之间的比较,其作用主要包括:就业和再就业、薪酬调查、企业岗位重组等。求职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能胜任的工作。同时,o*net还标志了绿色职业(有助于环境保护、减少能耗、生态修复等的职业)、朝阳职业(就业需求在未来可能明显增长的职业)等。在o*net网站搜索“firefighter”(消防员,职业代码33-2011)和“First-linesupervisors/managersoffirefightingandpreventionworkers”(消防指挥、管理和防火人员,职业代码33-1021),即可方便地查询到消防员人员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使用工具、工作时间等),以及该职业的专业训练、从业资格、晋升条件、就业规模、薪酬收入、职业展望等内容,如表3、表4所示。由于消防员的就业规模在2008-2018年可能增长19%,因此被标志为朝阳职业。

对我国完善消防职业体系的启示

当前,在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滞后、社会消防从业人才奇缺,是“短板”中的“短板”,原因之一就是尚未建立适应消防工作社会化、现代化进程需求的消防职业体系。《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大机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运用科学的职业分类理论和方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消防职业体系,是关系消防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对于深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和全面加强消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意义重大。

坚持客观性原则,准确把握职业内涵,充分体现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属性。消防职业体系应当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消防事业现状和发展方向,尤其要重视代表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方向、符合先进消防技术发展规律的新职业的兴起,对于有利于提高社会消防管理水平和消防科学技术水平,有相对独立从业人群,有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需要定岗、定职、定级,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活跃的职业活动现象,必须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中得到反映和体现。例如,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参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防火管理者”职业,结合我国消防法规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要求,应当研究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员”职业,作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发挥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作用,并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从根本上落实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再如,为提高单位消防设施特别是自动消防系统完好率,借鉴日本、韩国设置“消防设备士”、“消防设备师”、“消防设备点检资格者”、“防火及建筑检验员”职业的良好社会效果,有必要将目前的“建(构)筑物消防员”调整为“消防设施操作员”,专门从事对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检测和操作工作。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3

[摘要]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基本上已完成了自身的建制化过程。笔者以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消防学科建制化的过程及其驱动模式;同时基于学术期刊在科学事业中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分析,探讨了学术杂志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关系,认为创建权威的学科杂志、进行研究生教育是使消防工程学科建制更加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指出中国现有的消防学科的设置已不适应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现状,需要调整学科设置;认为消防学科正面临着自身再建制化的机遇。笔者强调,我国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与中国火灾科学的兴起,不仅标志着消防工程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而且使发端于权力系统的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过程具备了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

[关键词]消防;学科建制;实验室;同行评议

一、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二、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

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三、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有“消防工程”本科教育和“安全技术及工程”、“消防指挥学”硕士教育的武警学院与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向基础理论(火灾科学)转移的趋势;而只有“工程热物理”方向博士教育的“火灾实验室”,则依托其火灾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消防工程和技术领域延伸。这两种趋势说明,学术权威模式驱动下的火灾科学与权利模式驱动下的“消防工程”开始相互渗透,紧密相连。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消防;学科建制;实验室;同行评议

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3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4结语

有“消防工程”本科教育和“安全技术及工程”、“消防指挥学”硕士教育的武警学院与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向基础理论(火灾科学)转移的趋势;而只有“工程热物理”方向博士教育的“火灾实验室”,则依托其火灾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消防工程和技术领域延伸。这两种趋势说明,学术权威模式驱动下的火灾科学与权利模式驱动下的“消防工程”开始相互渗透,紧密相连。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消防行政执法难点建议

行政执法是政府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最普遍的行政行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对行政执法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安消防行政执法做为行政执法的一部分,近年来,特别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对消防行政执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消防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消防行政执法的现状

(一)消防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消防行政执法提供了依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仅以立法而论,自1957年11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消防法规——《消防监督条例》。1984年5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998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同时国务院还制定了35个消防行政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和规章80余部,国家强制性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和行业消防技术标准23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基础,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相配套,以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消防法规体系。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二)深化消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随着2004年7月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使消防监督工作更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公安部消防局对所有消防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先后取消了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审核、消防设施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审核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储存(经营)消防安全许可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资格许可证审批发证等10项消防审批项目,并按照新修订的《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73号令)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变以前的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指挥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理顺了消防行政执法的职责权限,结束了公安消防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不合理机制的历史。

但通过对消防行政执法的调研,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消防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消防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二、消防行政执法难的成因

(一)执法环境难题突出

1、消防执法任务日益增加,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文件,而且新的法律还在不断的出台。这样多的法律、法规要在12亿人民中得到基本的贯彻执行,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艰巨复杂而庞大的消防执法工作任务,首先需要有大量的消防执法人员和完善的执法机构;其次还需要有足够的物资技术条件和财力的支持。和世界上一些法制化的国家相比,我国消防执法机构还不配套。以郑州市现状为例,目前市区人口为220万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大约5万多家,2004年全年发生火灾为1206起,2004年全市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共检查9695单位(不包括各级政府组织的各项专项整治活动),而全市仅有消防监督人员90人,9695:90的比例致使监督质量有所下降。此外,由于消防机构现行体制是现役体制,地方工作,公安业务。兵不兵、民不民、警不警“三不象”的特点,而且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人员转业到地方,许多新进入执法领域的执法人员素质偏低,由于部分消防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导致执法不够规范、到位、严谨,随意性大。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困扰和困惑难以乐观。

2、地方行政干预依然存在。首先公安消防机构做为一支现役制的军队,由公安部垂直领导,但公安消防执法往往冲不破人情网、跳不出地方保护主义的怪圈。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担负责任不同,这就决定了思维方式、目标定位、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加之一些企事业单位、市场经营者与地方政府关系好,从而导致某些地方领导将行政执法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对立起来,对某些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不能关停、责令限期改正等。其次个别执法者,利用个人的地位与职务,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篡改执法的依据,歪曲法律事实,进行不公正裁决,或使违法者继续违法经营。“以权代法,人治排斥法治”本身是封建特权思想和专制作风的余毒,它破坏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

3、执法手段匮乏,强制性行政措施难于实施。一是现行法律关于消防行政处罚执法权力的规定不够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的“停产停业”、“未收违法所得”、“物品扣留”等强制措施,执法主体为公安机构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拒不执行时,公安消防机构因没有强制执行权而无能为力,而法院也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受理此类执行案件,致使火灾隐患难以根治,从而使公安消防机构的执法权威和力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二是申请法院执行,程序繁琐时间长,影响行政效率。一个行政处罚决定从裁决做出到最后执行完毕,最少也要三四个月。而消防行政处罚的对象,往往是存在火灾隐患又拒不整改的场所或单位,隐患未改正前,该场所或单位多生产经营一天,就多一分火灾发生的危险,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此外,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公安消防机构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二)消防行政执法不够规范、到位

1、消防行政处罚程序、法律文书不规范性、随意性

现行消防行政处罚程序是:对违法消防管理相对人经调查取证后进入处罚程序——从告知听证权利、组织听证会到作出处罚决定。若管理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机关要求复议,再不服,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维持原判后,如被处罚人仍不履行处罚决定,公安消防部门还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一套执法处罚程序耗费了大量的警力和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还对有些处罚设置了前置条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十二、四十三条均规定了处罚前公安消防部门要先针对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才能给予处罚。而且,河南省的消防行政处罚程序、法律文书在2003年—2005年期间变化了三次,虽然表明了消防行政处罚在不断的改进,但是也表现出消防行政处罚程序、法律文书的不规范性、随意性。这些规定在实践中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使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严肃的处理。为提高行政处罚效率,可参照香港的做法,简化消防行政处罚程序。香港的消防部门没有处罚权,只有检控权,防火员在防火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需要处罚的,可将控罪和证据直接上告法院,法院开庭审判确认后即可作出判罪。被处罚人慑于法院的权威,一般都会老老实实接受,及时加以整改。这种操作方式充分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消防部门省去了组织听证和复议的环节,大大提高了消防执法效率。

2、重罚轻纠

实践中,一些消防机构在办案时,只注重对当事人罚款,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在执法中就走进了“重罚轻纠”的误区。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有1、只罚不纠。即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只罚款,而不责令其限期改正或到期未改未采取强制措施坚决杜绝存在隐患。2、罚款放行。对未经审核的工程,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罚款放行的错误做法。3、只打不追。只对查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对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4、手段单一。部分执法人员对行政法律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领会,处罚决定书的处罚条款往往只有罚款一项,不会运用警告、限期改正、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致使某些违法人员误认为执法机关只要罚款,不管纠正。综观这些执法误区,究其原由,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少数办案单位和执法人员思想偏差,存在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对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危害性认识不足,而且存在怕麻烦、怕费事、怕人情、怕出错的消极畏难情绪,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究不放。

二是综合执法手段不强,消防执法依据不足。在众多消防行政执法法规中,有执法力度和强制措施的甚少,而且可操作性不强,这就导致行政执法依据不足,手段不硬,难以达到理想的执法效果。

三是部分执法机关内部管理和考核存在偏差,将罚没款数与工作业绩和奖惩挂钩,从而导致办案人员片面追求罚款数量、忽视办案质量。

三、对于加强消防执法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各级立法机构在法制建设中应纠正“重立法,轻执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这就是说:立法工作的任务是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它是法制建设的前提与基础;而执法工作是解决“有法必依”的问题,它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即每一个消防法律、法规出台的同时,应同时出台相应的执法措施。还应该明确一个原则,若执法无保证,则新法暂不宜出台。规定这项原则的目的,是为了纠正新法出台执法滞后出现的法制空档所诱发的破坏与混乱现象的加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把执法工作列为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加强执法工作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加大执法力度。

(二)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消防行政执法

1、加大执法监督,完善、创新法制建设

权力没有制约就会形成腐败,这就需要制度的监督,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行政缺位的监督。行政缺位实质上就是一种执法不到位的表现,应该管理的事务没有管理,或者应该严格管理好的没有管理好,“重罚轻纠”就是表现之一,这就需要制定明确的执法责任制,如《重大事项备案制》、《案件核审制度》等,将不同岗位的职责、任务和目标明确下来,按照要求检验执法的绩效,加强监督,对渎职行为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二是做好内部横向监督。在执法监督工作中,往往上级对下级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似乎顺理成章,而一个机关内部同级机构之间的监督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更容易流于形式,实际上横向监督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对防止和纠正错案更便捷。三是对行政处罚案件中对扣留、罚没的财物去向要进行全程的监督,可以制定《扣留、封存、罚没款物的管理规定》以便防止执法中的腐败现象。

2、健全制度、完善办案机制

(1)建立案件主办人制度。公安消防机构可以通过考试筛选,将业务骨干作为案件主办人,可以赋予案件主办人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调查取证、应急处理、定性处罚等方面的权力,并实行案件主办人限时办结案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每个案件可以明确一名案件主办人为组长组成办案组,依据法定程序查办案件,组长对整个案件办理负总责,这样可以增强案件主办人的责任心、提高办案的实效。

(2)案件倒查制度。行政处罚后,绝对不能一罚了之,必要时可以成立督察队和聘请行风监督员对被处罚的当事人进行督察回访,了解案件实体和程序有无瑕疵、办案人员是否廉洁自律、是否有徇私枉法和吃、拿、卡、要的情形等。

(3)通过立法明确公安消防机构实施强制执行权力、形式、程序。一是建议对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进行修改,在现有条文的基础上,增加“公安消防机构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且拒绝整改的场所或单位做出停产停业处罚决定,当事人不履行的,公安消防机构可以强制执行”的规定。二是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工作委员会从1993年即着手行政强制法的起草工作,迫切希望这部法能早日颁布施行,以规范消防行政强制执行形式、程序,并为消防行政强制提供法律保障。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消防执法人员的素质,扩大消防执法人员队伍。提高消防执法人员的素质,可以对现有消防执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轮训、资格考试,实行上岗资格证书制。规定消防执法人员政治素质的特殊要求,制定执法人员良好社会形象的简要规则。对于严格依法办事,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者,应予以表彰、奖励与晋升。

消防执法工作是法律行为,也是政府行为,全面推选消防管理社会化,是新形势对消防执法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消防执法工作。必须加强消防执法宣传和教育,增加人们对消防执法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全民消防法治观念,特别是要提高领导干部消防法律意识,加强对消防执法人员培训教育,完善消防立法工作,加强对消防执法人员制约和监督,密切与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及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强配合协调,充分发挥消防执法在社会主义消防法治建设中应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消防法治建设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政府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参考书目、文献:

杨海坤《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杨海坤《行政诉讼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李忠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理解与适用》吉林人民出版社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6

abstract:theoptimalallocationofresourcesin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teaching,notonlycansolvethelackofexistingteachingandexperimentalresources,butalsoletstudentsknowtheimportanceoffiresafetyandinnerscientificmechanismsbyvariousways.therefore,itcanseekforaneffectivewaytofurther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andcultivatequalifiedgraduateswithexpertisetechnologies.

关键词:资源优化配置;消防工程学;教学改革

Keywords:optimalallocationofresources;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309-02

0引言

资源优化配置原意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1]。而本文强调的资源优化配置更多的倾向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针对于消防工程学教学方面的资源短缺、消防工程专业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充分利用消防实践设备及场所,周边及国内外的消防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系统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认识到消防的前沿问题,提升对消防工作的兴趣和爱好,将是消防工程学教学的最终目的[2-4]。由此设想对现有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消防教学实力,而且与国家着力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质量教育是一致的。

1消防工程学教学资源现状

当前消防工程学开设于许多高校消防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这不仅由于消防工程的社会及现实意义,同时也从另外一方面折射出,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消防工程专业人才,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当前开设消防工程学的学校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研究型大学[5],这些高校由于自身实力雄厚,发展较早,在消防资源方面应该说,无论是硬件资源,消防的教学设备,消防实验装置等,还是软件方面,消防的师资队伍,学生的自身消防科研能力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此相对的是,更多的消防工程学专业开设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由于这些高校,开设的消防或安全工程专业较晚,在消防工程学教学方面难免出现资源的紧张等状况,如消防的教学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得消防工程学的教学成为一门常识性的课程,很难深入到消防教学的实质性内容方面。这不能不说,很难达到培养具有消防专业知识的合格人才。迫切解决资源的紧缺问题,成为当前消防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本文将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2消防工程学教学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

2.1举全校全院之力教学消防工程学作为一门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存在消防的常识和知识。学校在开设消防工程学的时候,基本上将这门课开设于安全等相关专业领域;有些暖通专业、化工专业的科目当中,同样可以看到消防工程学的身影。这就使得消防工程学,不仅仅是某个专业领域独有的学科,从而为举全校全院之力进行消防工程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这样,在消防工程学的教学工程中,如:安全工程专业的老师可以借用化工领域的相关设备,来教授本专业的学生,达到资源共享,相互利用的目的。学校同样可以将消防安全教育、消防知识竞赛、消防疏散演练等消防活动,穿插到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方面,这不仅仅对提升消防的重要性,同时对消防工程学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的作用。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建筑;消防验收;问题;对策

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新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新消防法在第二章第十三条明文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消防法第七十一条还规定,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场所准予审核合格、消防验收合格、消防安全检查合格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给予处分;有违反本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是对现行消防法的全面修改和完善,消防机构的执法人员在审核消防图纸、消防工程验收时更加认真仔细,不敢懈怠。自新消防法施行以来,消防工程验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次性合格率也越来越低。目前,消防工程验收一次通过的非常少,有的往往几次验收方能通过,在人力、物力上给建设方带来较大的损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消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消防安装工程(如火灾自动报警、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如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还包括土建消防、装修、电气、给排水、电梯、发电机、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专业及灭火器材的配置,因此消防工程验收不仅仅是消防施工单位的责任,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专业施工单位都密切相关,哪一个责任不到位,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消防系统的验收。

2.建筑消防验收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2.1建筑消防中储水量验收问题

在建筑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要想使建筑消防系统能够集中并且充足、大量的在短时间内进行灭火供水应用,就需要建筑消防系统中首先有充足并且可靠的水量储备,从而对于建筑的灭火与消防能力进行充分保障。因此,储水量也是建筑消防验收中一项重要的验收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建筑消防的储水量的验收中,对于建筑消防储水量的验收标准,以一座已知建筑工程的消防能力为例,假设该建筑工程是一座约20层综合楼房建筑,该建筑楼内设置有室内消火栓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那么根据相关的高层建筑防护设计规范与要求,同时结合建筑消防设计的相关要求与规范,在进行灭火应用过程中,该建筑内部的室内消火栓的灭火用水量应在40L/s以上,并且如果火灾续时间按照3h进行计算的话,该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消防储水量就应在430m?以上;同时,对于该建筑工程,如果对于该建筑工程中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中级危险程度中的Ⅰ级进行设置,那么根据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灭火使用过程中,该建筑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用水量约在21L/s,同样如果火灾的延续时间假设为1h,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储水量就应在76m?以上。根据建筑消防系统的灭火应用实际情况,将两个消防灭火系统所需的储水量结合起来,那么,在上述建筑工程中总共所需要的消防储水量就需要在508m?以上。

2.2建筑消防室外给水管网供水能力验收问题

在进行建筑消防的室外给水管网供水能力验收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消防系统中室外消火栓的实际用水量情况,如果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中,所有的用水量是由建筑消防系统中的室外给水管网进行供应,那么根据相关要求与规定,在建筑周围一定范围之内,应进行一定数量的规定型号室外消火栓的设置,以保证整个建筑的消防能力%但是在实际建筑消防设计中,建筑周围范围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设置与实际要求不相符,最多设置1~2组,并且室外消火栓的供水问题多是由自己进行解决的,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室外消火栓在实际灭火应用中的供水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建筑消防能力,是建筑消防验收中需要进行重点验收的内容部分。

2.3建筑消防电梯前室挡水设施验收问题

在建筑消防系统中,建筑消防电梯前室的挡水设施,主要是针对消防灭火过程中消防用水向消防电梯井流入的情况,进行控制与避免设置的。因此,在建筑消防设计施工中,如果没有进行消防电梯前室挡水设施的设置,就极容易造成建筑消防灭火过程中,消防用水向消防电梯井内流入,从而对于消防电梯内的电器以及电路造成短路故障等影响,造成建筑消防电梯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对于建筑消防灭火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而在进行建筑消防验收中,一些建筑消防检测验收部门,就会忽视对于消防电梯前室挡水设施的安装设置情况进行验收检测,这对于建筑消防是十分不利的。

3.提高消防验收的主要对策

3.1全面贯彻落实建筑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快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等法律法规早已对各有关单位或业主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全国各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严格遵守和自觉履行消防安全义务,努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各地各级公安消防安全监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加强消防安全的日常监管工作,以确保社会稳定、人民安康。

3.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努力提高建筑消防设计、施工、监理和消防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健全“政府领导、行业管理、企业负责、公安消防机构依法监管”的消防管理新机制;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使消防安全形成无缝覆盖的立体管理网络和消防安全屏障。

3.3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国家消防规范是建筑消防设计、施工和监管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如《防火规范》、《高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不仅综合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有的还是无数血与生命总结出来的惨痛教训,如不严格执行,必将重蹈覆辙、抱恨终身。

4.结束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建筑工程在消防验收工作上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会留下安全隐患,导致火灾的发生,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经济财产和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一名消防工作者,我们在建筑工程的消防验收工作中,必须严格落实规范、标准要求,尽一切方法杜绝建筑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8

一、充分认清推进消防行政审批改革的必要性,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做好进厅前的准备工作

消防部门进驻审批大厅,首要的是面对同驻厅46个部门在服务质量、审批效率的竞赛,审批大厅消防窗口认真剖析了以往的行政审批工作,深刻认识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刻板的工作方式,因循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推进改革,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实现消防行政审批工作的再一次飞跃。进驻审批大厅,不应仅仅停留在工作地点变换的层面,最终目的是解决执法和服务观念的根本性问题,将执法为民思想化作驻厅全体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自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消防执法从强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手段单一化向方式多样化的转变;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从封闭审批向透明操作、接受社会监督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消防行政审批质量和水平,打造阳光、便民、公平、便捷、规范的消防行政审批环境。

二、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探索消防行政审批变革新举措

一年来,审批大厅消防窗口时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工作目标,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作为工作核心,着力于群众的新期待开展工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摸索、总结出以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核心的17项便民服务制度和措施,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举措一设立消防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凡属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等涉及外资项目,大型公共建筑,市级招商引资项目,老工业基地技改、振兴项目,涉及棚户区改造以及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均可到窗口申请消防快速通道服务。即:可在办理发改委立项、规划审定手续的同时,申请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消防审核人员及时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以便其修改设计。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为建设单位节约时间,又能保证项目具备条件后随时审批。中央政治局常委xx在对沈阳消防取得的成绩中充分肯定了消防支队的“提前介入”审批工作。

200x年以来,审批大厅消防窗口通过快速审批通道为企业提前审批项目75项。这样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听到政府领导赞扬的话语、看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们再苦再累心里也甜。提前介入,将消防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将防患工作前移,使隐患消除在审批、验收环节,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

举措二设立消防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为了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民生工程,针对企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情况,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优抚对象、零就业家庭、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干部、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办理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可以申请消防服务绿色通道。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受理窗口,查验相关证明材料后,承诺在4个工作日内上门服务、勘查现场,帮助整理申报材料,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方案,开展义务消防培训和消防咨询,免收消防设施复检费,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消防行政许可。全年共办理此类项目68件。

近年来,沈阳市部分建设项目因开发单位经营不善等原因未办理规划、土地使用证等相关手续,使房屋不能进行房屋权属登记和消防验收。这项民生工程涉及了许多棚户区改造项目。为解决这个问题,审批大厅验收科对历史遗留的商品房屋逐一排查登记,现场勘查,现场验收。他们白天勘察,晚间加班加点汇总资料,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从7月底开始,历时4个月,勘查项目59个、房屋543栋、居民40807户,惠及市民12万多人,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普查民情、体会民意、关爱民心,真正将老百姓的温暖放在心上,使沈阳消防真正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认可。

举措三实行首问负责制在审批项目第一次进行设计方案咨询、第一次申报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第一次申报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时,首次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对该项目实施消防行政审批环节的全程审批服务。对提前介入项目的技术咨询、修改设计的建设项目,建审、验收科进行登记,以便跟踪管理,定人包干到底。

举措四实行案例援引制度如果在消防行政审批过程中,出现从未接触过的项目,对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使用性质相同,建筑体量一致,在国内其他城市有审批实例的建筑项目可以进行借鉴性的消防审批。如:沈阳欧盟工业园区内,台湾投资的、东北最大的集成芯片生产厂房在建设初期,到消防行政审批大厅要求提供技术服务。我们在服务中得知,该项目在上海有同样规模、同样生产性质的厂房,上海市消防局对该项目有成型的专家论证会意见,为此,我们在甲方提供相关文件、设计资料后,比照上海的审核经验,为其提供了满意的消防技术服务。今年办理此类项目14件。

举措五建立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对于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建审科、验收科建立了消防行政许可工作档案,详细记录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消防行政许可情况、建筑工程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消防问题等内容。建审科、验收科指派专人负责该项目,成立消防技术服务工作小组,每季度至少1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上门服务,并做好工作记录。

奥体中心项目,是2011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分会场。对此,我们审批人员特事特办,针对场馆内四家装修公司分标段施工的实际情况,先后6次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到施工现场召开装修公司及建设单位现场办公联席会议,提前下达消防施工质量标准要求,使他们在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节省时间,保证了奥体中心建设工作的进展顺利。建设项目负责人、市建委副主任鲁博在政府汇报会上深有感触地说:“消防部门政治素质强、业务精通、执法严格、服务热情、堪称楷模”。

举措六实行疑难问题技术论证制度对于规范、标准不明确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重大工程项目的复杂难题;其他技术方面问题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大厅先后针对沈阳恒隆商业广场等建设项目召开论证会40余次,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180余项。

举措七设立消防资料室,网上申报、消防电子资料库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在项目审核和验收的工作中,审批大厅消防窗口发现许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不了解或不掌握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经常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为了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更好地了解现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我们先后投资3万余元收集了历年国家的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手册,方便建设单位直接查询,并在市行政审批网上链接了专门的网页,相关电子文本能够直接在线查询、下载,成为警务公开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通过该网页,建设单位可以直接进行网上申报、填写相关的申报材料,经过网络管理员确认后,可直接受理。审批项目的办理情况,建设单位也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在线查询。

举措八开通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许多建设项目的设计都是由外埠设计院负责的,在消防设计审核中发现违反现行规范、需要修改设计的问题,经常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切磋,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可以直接与外埠设计人员进行在线、可视交流,设计单位不需多人、多次往返,为建设单位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在总体投资90-100亿元的沈阳世茂新发展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世茂五里河城s1、s2建设项目中,建审科审批工作人员首次利用该系统与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就其申报的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在线、视频沟通,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建设单位高度评价。先后有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公安报等13家媒体、16个栏目、8家网站给予报道,《北京青年报》、《重庆日报》也予以转载。

举措九实行服务质量反馈制度每项消防行政许可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消防审批工作情况群众意见反馈单》、邮资已付的制式信封随消防行政许可意见送达给办件单位,征求办件单位对我们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业务素质、服务态度、廉政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沈阳细河化工园区是市政府全面整治易燃易爆项目的一项重要举措。原市内化工生产项目全部搬迁至细河化工园区。由于工期紧张,许多单位施工、边设计。我们在群众意见反馈单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化工园区规划部门联系,上门服务,分地块进行消防整体规划设计指导,一方面使建设项目的用地科学合理,另一方面使建设单位统筹考虑设置消防设施,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单位负责人感动地说:“消防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整改火灾隐患比我们都着急,我们再不配合工作,就说不过去了。过去怕罚款,不敢与消防打交道,现在消防部门的热情服务,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细河管委会顾少清副主任在全区建筑项目会上感慨地说:“全区26个建设项目,需要在市里办理的消防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其他在本区办理手续的,还都没办完,想象中最难办的却最快办结。我们其他职能部门要好好学习市消防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精神和效率”。

举措十建章立制,规范审批行为为进一步规范消防行政审批行为,沈阳市消防支队先后制定了消防监督人员“十条规定”、“十项措施”、“十个制度”,自设“高压线”。同时为规范行为,制定了《消防监督人员行政执法若干规定》和《消防行政审批大厅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审批工作人员,建立审批工作情况群众反馈信、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等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开承诺“四个一”、公示了“警务公开制度”,把消防审批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透明执法、阳光执法。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社会各界来消防行政审批窗口办理业务,还制定了中午值班制度、窗口值班接待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和网络、电话预约服务制度等一系列便民措施。

三、以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各界拥护、各级领导放心为目标,全力打造“沈阳消防”新亮点

经过驻厅全体消防警官的不懈努力,200x年共受理消防行政许可2257项,审批建筑面积5736.4万平方米,平均工作时间为10.8个工作日,比公安部30号令承诺的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提高效率46%,审批项目无一错件、无一投诉,共收到各单位和人民群众送来的锦旗29面、牌匾5个,在服务中心所有部门中名列第一。同时,消防行政审批一次通过率由以往的54%,提高到70.2%,全年无恶意、严重消防违章行为。被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评为200x年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有6人被评为“百名审批服务明星”。

200x年3月16日,市长李英杰、时任常务副市长赵长义在视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时,对消防窗口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做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永远的排头兵。李英杰市长还强调:一定要把消防窗口的经验做法加以宣传推广,打造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200x年7月26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隆重举行“庆八.一”为消防局授旗和为驻厅消防警官披绶带仪式,号召驻厅46个窗口单位向消防官兵学习。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国强,亲自向沈阳消防支队政委李国孝颁发锦旗,并为21名驻中心的消防警官披上绶带。

200x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1512期以“沈阳消防系统为民服务赢得民心”为题,报道了沈阳消防执法改革的新举措,文章指出:200x年年初,沈阳支队在全国消防系统首次实行消防审批进大厅,工程设计之初消防就提前介入,变客户上门求助为消防跟踪服务……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xx,公安部部长孟建柱,部消防局局长郭铁男、副局长李世雄等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分别做出重要批示。11月13日,xx同志批示:消防工作提前介入的办法好,防患在先,把隐患消除在审批、建设环节。请建柱并景富、金国同志阅研。11月14日,公安部孟建柱部长批示:沈阳消防的做法很好,请铁男同志遵照永康同志的批示,可在全国消防系统交流、推广。

200x年12月12日,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李世雄来沈专题调研沈阳支队消防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实地检查了沈阳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消防窗口推进消防行政执法改革、消防审批进大厅等工作。他明确指出:“沈阳消防行政执法改革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和借鉴”。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9

关键字:建筑消防工程问题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筑消防工程存在的问题

1、消防给水管网问题

(1)消防给水管网压力问题。当前建筑消防系统中给水管网的压力不够,往往造成给水能力不足,给消防救援带来困难。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管网试压不合格,在进行消防给水管网安装完毕后,依照相关的法律规范要求,必须进行强度和密闭性能方面的试验,确保系统的压力能够满足设计的供水压力需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在这两项试验中存在不按照设计或者施工方案进行的举措,使得消防工程存在隐患。

(2)管网的材料问题。消防给水管网需要耐火性材质的管道,个别工程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工程中,若出现火灾导致管道损坏而泄露,就会严重影响消防用水和消防水压。管道材料问题在于选材和使用,消防工程中要避免使用塑料管道。

2、消火栓系统问题

(1)室内消火栓的安装与压力要求问题。安装和压力不符合规定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火栓箱门开启困难;消火栓箱底的预留口位置不符合要求导致无法安装水带或者安装后影响最大水量;不利点的消火栓水压要求考虑不全面。造成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原因如下:首先,消火栓箱洞口一般暗敷在砖墙内部,洞口上方不设置过梁就会导致箱体变形,继而影响箱门的开启不灵便;其次,消火栓箱底的预留洞位置不是随意设置的,这与消防水带密切相关,影响到水带的安装与出水量的大小;最后,建筑物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只顾及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整体的性能,消火栓水压要求亦是如此,最不利点的水压满足要求,次不利点也要满足要求,否则火势会蔓延,灭火难度会加大。

(2)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安装问题。地下式的安装要按标准规范进行,安装在冻土层以下,不按照要求安装泄水阀,或是概念不清,混淆两种不同的安装对象,造成设施的功能无法实现,或者重复安装。另外,在对建筑进行装修过程中,消防栓箱门与周围颜色没有明显区别,使用时极不方便。水带与接口的连接随意,且无卡簧,导致试水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

3、自动灭火系统问题

(1)管网安装存在违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网的连接方式方面,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中的规定,水管直径在100mm以上,采用法兰或者焊接连接,小于100mm时,一般用螺纹连接,而且在50mm以上的管子中,要按规定设置防晃支架,每段管子至少设置一个支架,如遇到转弯的情况需增设。安装的违规问题就体现在不设置支架、或者为了方便施工,直接全部使用焊接。

(2)感温喷头距离问题。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正常距离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这会导致火灾发生时喷头距离物体相距太远,延误喷水,或者距离太近,造成无法有效喷洒。

(3)喷淋系统试水装置问题。喷淋系统缺少试水装置、地漏装置、排水管,都会导致监督检测无法进行试压测试,能够进行试压测试而无法及时将水迅速排掉。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在于设计方面的考虑不周全,或者施工过程中遗漏部分内容。

二、防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消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消防部门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对消防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的最后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能督促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加强对建筑消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第二,能有效地落实建筑工程中的各项防火措施,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建筑工程中的火灾隐患,避免火灾的发生,在火灾发生时也口丁以为及时的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2、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业务学习,熟悉消防设施的性能和检测评价方法,不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检测手段,对整体工程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二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施工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施工现场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健令和责任的落实,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严格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制度。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质量监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材料进场前,要查验材料的出场合格证明文件,必须要有国家消防产品专门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在上述资料齐全的情况下,还必须经现场消防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4、严把消防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关。国家为了加强消防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已经设立了《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只有在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并且达到了相关要求,才能够进行消防工程方案的设计。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些设计企业的监督,对于一些没有获得相关证书的企业,我们要严禁其从事消防工程的设计,只要在对企业的设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使整个企业达到应有的水平后,相关行政部门授予《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才能够从事相关设计。

5、建筑消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它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通风宅调、建筑电气、电梯和智能建筑等众多的专业工程,在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对建筑工程的消防验收也是在各个专业中分别进行的,每一个专业所包括的项目,对整幢建筑的消防安全来说,都是关键的,不能忽略。但每个部分在建筑防火、灭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却有不同。在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过程中,应根据其不同作用,对该系统施工完成的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期更加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既方便消防工程验收评定,又能在确保消防安全的情况下。及早投入使用,为经济建设服务。

总结

消防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做好建筑物的防火工作,消防工程的质量将影响到建筑物防火的效果。由此看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消防工程问题,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产品质量检验以及整个消防工程的验收等环节中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问题,把好质量关。如果消防隐患不消除,建筑的消防系统就会在火灾发生时失去作用,火势无法控制,会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方面的极大损失。

【参考文献】

[1]于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2]高明华,刘新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0(16)

[3]谭海深.影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质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消防工程的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消防工程质量的好坏事关重大,消防系统涉及到每一环节是否能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公共财产等安全。本文首先简单阐述消防工程的概念与消防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消防工程建设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消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并提出一些见解。

一、消防工程的概念与工程建设的特点

消防工程是指增强各种各样的建筑的防御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工作。消防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产品加工过程,因为消防工程的设计、准备工作、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每个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这样才能使消防系统维持可靠的、长期的、稳定的运行。

消防工程施工建设具有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其中点多指的是作业场所是流动分散的,工程施工过程周期较长。面广指的是消防工程是相互交叉作业的,消防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这些特点会给消防工程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消防工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消防工程建设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消防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验收等方面。但是,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消防工程还是存在一些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问题一

目前我国的消防施工存在很多施工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消防工程室外埋地的镀锌钢管应用沥青漆做一布一油进行防腐处理,但很多只是刷普通的防锈漆做防腐,更有的根本就没有进行防锈处理。又如,不按照工程设计来安装闸阀、不按规范布置水喷淋头和火灾探测器,电线不穿导管保护直接埋入混凝土里,喷淋头、报警阀组在管道没有冲洗就安装等。这些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将影响工程的质量,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损失。

(二)问题二

细节决定成败,在消防工程施工的细节上消防监督部门、现场工程监理是无法控制的,有的施工单位因管理不到位或是所用的施工班组没有经过培训,他们对施工的质量控制不是很严格,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检查、控制。

(三)问题三

由于消防工程存在部分隐蔽工程,这些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没有控制好质量的话,那么这些隐蔽工程在质检、竣工验收是无法用检测器材来检测出它的质量,也就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会留下很大安全隐患。

三、消防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消防工程质量管理

为了保障消防工程的质量,关键在于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工程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等环节都需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并制定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消防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利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最终能实现保障消防工程的质量。对于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质量保障管理措施方面,主要指工程涉及部门的领导工作、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另一部分是工程施工质量,主要指消防安装工程施工过程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指其质量是否满足消防设计规范、配套设备等各方面的质量要求。这两部分相互联系,但也具有区别,由于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是管理措施方面工作质量,所以想要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就需要先把管理措施方面工作的质量做好,具体分析如下:

1、领导工作方面

与传统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相比,现代质量管理的关键是领导工作,在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体系等各方面都体现出领导工作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领导工作具体要求有:指令目标,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有组织、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

2、提高全员素质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消防工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所以所有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培训等,取得必须的资格,提高人员的能力,同时制定一套完善的人才使用机制,增强工程施工的活力。

3、机构组织

在消防工程中,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而机构组织是落实质量管理的保证,落实各个部门组织进行横向管理,同时也要落实纵向的管理,既要实现决策方案又要提高质量。机构组织可以根据层次的不同设不同的部门,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机构中所有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各尽其责,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二)控制措施

消防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体现在监督方面、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阶段,具体分析如下:

1、监督

在消防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施工过程中实体的质量的控制,这是有利于消防管理,从根本上保证防火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施工准备

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合同等文件认真研究,确定质量控制目标和服务质量要求,同时做好图纸自审深化工作,分析隐患的存在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3、施工过程

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主要从施工方案、人员、施工机具设备、材料品牌选择等等方面进行控制,并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检测,如发现不合格、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及时按照施工方案的措施进行改进。

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尽其责,例如材料采购管理人员,需要熟知材料与设备的相关性能,并有预防材料设备损坏、变质的有效保管方法和措施。消防工程所有的施工机具设备和检测仪器要时时保持较完好的状态,并注意维修和保养。工程所用的所有的材料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严格进行验收,并采用有效的、严格的保管措施和方法保管,禁止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除此之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环境、消防工程质量检测等各个方面也需要做到质量管理措施,例如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对有关文件、施工记录等进行管理。

4、验收阶段

在该阶段,消防工程需要进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落实土建专业及其他专业与消防相关的作业是否已竣工、各消防设备的电源,消防水系统的水源是否已到位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消防设施要经消防专业检测公司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等,确保消防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