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优选25篇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优选25篇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优选25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6:06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篇

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牵头,相关部门、星海镇、各街道配合

2022年

11.完善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依托石嘴山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配合完善平台数据,为各类政务信息的空间定位、时空展现和时空分析提供统一、权威、精准的“一张底图”。

区自然资源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2023年

12.完善社会信用公共服务系统。配合自治区、市完善信用信息库,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报送机制,推动实现全市社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完善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和应用。

区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2023年

13.建设统一电子档案系统。依托自治区一体化电子档案管系统,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实现电子档案的整理、归档、移交和数据共享,提升电子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推进电子档案应用,逐步实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电子文件以电子形式归档,推进电子文件在重点领域范围应用。

区档案馆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2022年

14.提升“12345”便民服务热线水平。依托自治区、市“12345”热线平台,完善提升“12345”政务热线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强化与自治区、市热线平台与其他业务热线的协同联动,提高政务热线服务能力和水平。

县政府县长

同志们: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根据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分析和判断,我主要讲两个方面:

一、总结成绩单

2021年是极不平凡、挑战颇多的一年,也是砥砺奋进、攻坚突破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开拓创新,牢牢把握“重点工作攻坚年”主基调,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主要指标逆势上扬。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xxx%,居全市第3位。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xx亿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xxx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储蓄存款余额达xxx亿元,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1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xxx亿元,增量和增幅分别居全市第2位、第1位。

(二)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围绕全市“xxx”产业体系抓双招双引,新开工招商项目xx个,到位资金xxx亿元,均列全市第2位;新签约项目xx个,合同总金额xxx亿元。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xxx人,与xxx大学xxx院士合作建成了首家院士工作站。东部新区已落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xx个,总投资超xxx亿元。南部科技金融创新区拔地而起,以数字赋能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增国家高新企业xx家。在全市率先推出“一车式踏勘”、县乡社区三级“政务云指导”等举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减免降税xx亿元,新增市场主体xxx余家。

(三)乡村振兴焕发活力。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占地xxx万亩的xxx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建设,获批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现场会在xxx召开。“数字乡村”战略深入实施,建设了全国首个县级现代农业xxx中心,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开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项目xxx万平、xxx套,建成省级美丽乡村xx个,累计完成“气(电)代煤”xxx万户,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疫情防控扎实牢固,建成核酸检测机构xx家,5天内可完成全员检测;投入xxx多万元购置医疗物资和设备,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创新“1211”帮扶、“2+x+1”关护制度,全市“洁净庭院”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总投资xxx亿元的10项民生实事加速推进,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找准方向标

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下步工作定了调子,提出了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三)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六)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三、画好路线图

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县上下必须振奋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准确判断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的深刻变化,把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开启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刚刚大家也谈了各自体会、感受,提出了针对性、可行性意见,通过发言可以看出,我们对于2022年以及今后几年工作思路,能够达成共识。

三、新一届政府工作计划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v^^v^视察x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和“八大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统筹融合、协同发展、乡村振兴、设施提升、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治理现代化重点任务,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建设成为京津冀特色制造业基地、xxx县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xxx高质量发展新典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新征程。

(一)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体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质量效益大幅改善。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以上,达到xx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xx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速保持8%以上。

(二)产业动能转换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加速蝶变壮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6年,形成xxx、xxx、xxx三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龙头,智能装备、高端零部件等新兴产业为新增长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度协同、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创新发展能力得到新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全面释放。到202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5%,依托各类企业建成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40个。

(四)开放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更加活跃,引进外资重大项目和对外出口规模显著提升。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带动效应更加凸显,全面建立与京津冀城市群、雄安新区、xxx都市圈及xxx市其他县市区的紧密合作联系,成为全省承接京津冀地区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示范区。

(五)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坚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打造鲁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持续提高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水平,依托xx大学现代农业xx中心、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全面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平台,建成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和农产品骨干保鲜冷链物流基地,打造服务xxx辐射周边的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六)城乡区域协调取得新突破。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形成重点组团、轴带城镇、特色乡村协同发展格局,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2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xxx%以上。

(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稳步下降,建立起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环境风险管控机制,实现生产、流通、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生态控制线充分落实,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形成宜居宜业、乡美城秀的生态环境。

(八)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保持在、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解决返贫、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品质更优,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九)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公共文明建设气象蔚然,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法治xxx”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总体工作思路: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xxx”工作思路,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紧紧把握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振兴实体经济和强化科技创新为基本立足点,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产业能级、城市品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五大提升工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富强活力美丽幸福”xxx新篇章。

加强自身建设对于党群干部来讲,尤为重要。同志们在工作中要始终做到讲政治、勤学习、有自信、重实干,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更好的担负起工作重任。

一要讲政治。作为一名党群干部,我们不管在哪个部门,干什么工作,必须首先要讲政治,这是首要,是意识,是规矩。对此,我们要始终坚持政治信仰,坚守政治本色,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对党忠诚,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决不能是非面前分不清,以人情代替原则、以感情代替政策,要做到行得正,站得直。讲政治我们还要从实际中做起,那就是不该说的话不要从我们嘴里说出来,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不能去做。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原来我们曾经发生过,还没开常委会,干部调整的情况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还发生过纪委一要搞暗访,突击检查工作纪律,很多单位已经得到了消息。从哪里传出去的消息,大家都清楚。这样的情况以后坚决不允许发生,这是最起码的政治规矩,作为党群干部如果都这样不守政治规矩,我们以后发现一定要严查深究,决不姑息纵容那些通风报信和跑风漏气的干部。

二要勤学习。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党群部门的干部,对于学习,我们更要走在前列。在学习上,我希望同志们要重点学习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学理论。比如国家和省市召开的重要会议,制定的重大政策,我们就要认真学习,特别是宣传部门的同志,如果不认真学习,不掌握精神,怎么组织区委中心组进行学习。还有,同志们每天必须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省市的新闻联播以及国际形势和时事政要,这不仅仅是宣传干部的每天必修课,也是我们全体党群干部的必修课。不了解国际形势、国家大事,不了解大政方针,我们怎么找准自身定位,怎么干好工作。要学习机关工作的基本礼仪和基本技能,包括接听电话,办文办会、会议通知等,都要听得懂说明白。要学实践。就是要经常下基层进行调研,学习基层的实践经验,学习基层的首创精神。如果不经常性到基层稿调研,就会脱离群众,造成工作脱节。

三要有自信。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因为我在私下里听到过这样的议论,甚至还有的同志公开找我,在我面前提出想要从事行政工作。还有的党群干部认为,党群部门不如行政部门,党群干部不如行政干部,没权没钱,感觉低人一头。特别是基层的党务干部感受更深,在各项决策上,行政一把手才是真正的“一把手”,基层党组织书记只是个配角。如果同志们这么认为就是错的,大家要知道,党群工作是党委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党委最重视和首要抓好的工作。我们许多领导干部都是在党群部门工作过,历练过,才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在党群部门工作,能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鉴别力,能锻炼我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字、表达、沟通、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一个干部如果有党群部门的工作经历,是他工作中的一件幸事,你会发现,积累的经验和得到的提高会让你受用终生。所以,同志们要珍惜在党群部门的工作经历,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树立起自信,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抓住各种时机,做好工作。

四要重实干。从党群部门工作性质来讲,“虚活”较多,工作量大,特是党办和组织部,经常性的晚上加班加点工作。当然,其他党群部门也都在干工作。但我还是要求同志们在干工作上要务实,这不仅工作要求,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关于在重实干上,我希望同志们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有始有终的干。对党委在年初安排部署的工作,比如说在去年年初安排的“创新项目奖评选”、“党建品牌化”和“一场一品、一社一项、一村一业”等工作,都是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所以我要求,各党群部门在确定好今年工作重点后,必须一项一项的推进落实,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第二是不打折扣的干。就是对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党委要求的,同志们要不打折扣,认真执行,不能说上级主管部门给你安排十项工作,你选择三四个去抓,其他的不干了,或者往后推,最后推来推去推没了,那不行。第三是提高效率的干。所说提高效率就是我们确定要干的工作,能一天干完的不能拖两天,能一周干完的,不能拖一个月,总之同志们在干工作上要往前抢,不能拖后。第四是要团结一致的干。同志们在一个部门工作,有分工有合作,分工时要抓好自己负责的,合作时要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把工作干好。

同志们,x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区第x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是我们承担的历史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v^同志为核心的^v^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2篇

(十八)优化疫情防控数据支撑体系。完善数据采集链路,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应采尽采”的原则,大力开展本地医院、运输、客运、停车场等防疫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共享,强化涉疫核心数据汇聚;健全防疫数据动态采集、实时共享、深度加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共享机制,形成业务数据使用闭环;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深入研究疫情态势变化特点,优化排查模型,积极配合做好突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查找、源头追溯、重点区域划分、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政务服务部门将已汇聚的各类数据共享到_门,为落地核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九)建设舆情大数据平台。设置大数据图文展示屏(展示区),将粤省心12345热线平台的话务情况、部门的办件情况、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部门的行政效能情况等数据实时展示,使我们更直观地全面掌握群众诉求分布及诉求办理情况,每月出具热点问题大数据分析报告,提供给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让平台成为一个数据准确的舆情收集站、了解民情民意的“领导视窗”。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对热点问题及政务舆情找准症结所在,提前做好预判预警,把“接诉即办”转型为“未诉先办”,实现群众诉求与民生大数据的融合,赋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工作等,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构建智慧信用应用体系。加快社会信用建设,丰富信用应用场景,将信用报告功能接入粤政易,利用粤政易扩大信用报告使用及面,方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随时查询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主体对社会诚信环境感知度。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形成守信激励对象信息库,在“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上建设守信激励专区,通过完善守信激励工作机制,丰富守信激励措施、拓展守信激励领域、创新各类“信易+”惠民场景,使守信主体在各类服务中获得更多优惠便利,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的获得感、荣誉感,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一)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民生、安全、食品药品、教育、扶贫等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对接连通,实现市、县(市、区)、镇(街)三级监管全覆盖。加快部署我市执法“两平台”,有序推进相关单位入驻,全力做好行政执法“两平台”在我市的推广应用,着力实现省、市、县(市、区)、镇(街)四级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信息自动采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和执法情况网上查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二)强化财政数字化监管能力。开展“数字财政”系统建设,通过“数字财政”推进财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财政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和财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牵头,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着力提高公共资源“智慧化交易”水平。在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现有的电子化交易基础上,加快升级完善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业务电子交易系统功能,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监管功能,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动态监管、违法违规行为联防联治机制提供平台支撑。(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四)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建立“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对“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填报审核、综合管理和可视化展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五)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阳江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治理工作,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底图和底线。加快建设阳江市自然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推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实现与其他政务系统及省级相关平台共享对接。为各项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ai发布系统的落地,将阳江本地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粤政易、粤商通等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七)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应用。实施“雪亮工程”市级共享平台项目,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市区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夯实、巩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现代化交通环境;推进公安事项上线“粤省事”平台,深化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和民生自助服务建设,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持续深化“减证便民”改革,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无证件(证明)办事”,推行公章刻制业治安管理优化服务措施,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公安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新措施,切实提升企业以及群众办理公安业务便利度。(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八)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精细化。搭建应急指挥信息骨干网,接入“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并推广应用。依照“一级建设、多级共用、本地扩展”的思路,依托“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标准架构和基础应用功能,开展阳江市本地定制化建设,建立一个统一覆盖全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提升我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九)构建消防新型信息化架构。建设消防救援支队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治理及数据可视化,全面开展基础数据采集。建设政务网消防专区,支撑指挥网和政务网应用。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志愿活动分别纳入“南粤家政”培训工程和“社会主义文明实践示范所”建设内容。依托“粤省事”开展实名登记制培训和知晓率调查,建设线上消防科普馆。利用“粤商通”平台推行消防安全预约上门服务,全面推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线上大承诺和自查报备。(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推动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通过微信平台为公众提供22个商事登记事项和与开办企业关联的4个事项(公安刻章、申领发票和控税设备、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企业缴存)等服务,深化线上开办企业服务功能拓展,实现开办企业“一次采集,一步办结”,实现企业设立登记“智能审批”,秒批秒取营业执照。同时,探索推广“政银通”一体机智能服务,在商业银行网点布设“政银通”一体机,实现企业开办“就近办”。(责任单位:市市场_、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一)推动民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根据全省民政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养老、儿童福利、慈善、殡葬、城乡社区等业务,全力配合省民政厅对相对分散的民政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升级,构建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民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水平。开展数据治理和深化民政数据综合应用,提升内部运作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业务“全市通办”,满足群众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二)强化住房数字化管理。根据全省加快推动“数字住房(粤安居)”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积极主动加强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项目组推进“数字住房(粤安居)”平台的开发使用,围绕住房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市民和企业住房业务全程网办。汇聚房地产管理核心数据,建立完备的房地产行业数据库,全方位满足政府服务监管需求和行业应用需求。(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三)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服务能力。利用政务云、公共支撑能力等建设成果,通过引入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电子签章(名)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开展“区块链+不动产”、智能审核的探索建设,并通过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拓展“交房即交证”“农房一体批量登记”业务等多个方面,推动阳江市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四)推动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推进偿还纯公积金贷款、纯商贷和组合贷款历次提取网上办理。依托粤省事平台上线公积金贷款部分提前还款、公积金贷款提前结清、按月提取还贷签约、离职提取、退休提取、异地公积金转入申请、还款计划查询、提取明细查询等八个事项。推进公积金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在电子证照的支持下进一步精简办事所需材料。(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五)构建“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根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部署,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一站式服务、双拥工作管理、优抚信息管理、退役士兵安置等功能模块,完善退役军人数据库。(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三十六)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水平。配合省教育厅推进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中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十七)提升农业农村局数字化管理水平。依托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做好我市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等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协同推进广东农业农村资源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应用,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八)强化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建立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化监管体系,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对财务等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积极主动加强与省_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全国国资国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市_)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3篇

(二十七)“全省一盘棋”推进政务云、网建设。统一规划全省政务云,统筹推进欠发达地市政务云平台建设,实现资源总量满足不少于1000个业务系统上云需求,省级节点初步具备两地三中心容灾服务能力,对欠发达地市已上线节点集中纳管。统一规划全省政务外网,推进欠发达地市政务外网示范点建设。提升省级政务外网承载能力,连通不少于250个政务单位。(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八)全面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以业务应用为导向,集中开展数据治理专项攻关,建设省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基本实现对全省统一数据资源目录规范管理,实现省市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建立面向全省的省政务大数据中心门户,打造一站式数据资源服务体验,发布300个以上通用数据服务接口,并实现对不少于100个高频应用的有效支撑。(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九)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建立健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协调、关键信息基础设备保护和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建设“数字政府”云平台密码服务资源池、内容安全监管平台、政务网络安全态势监测平台,加强“数字政府”政务网络重点部位保密技术监管,提升“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和安全监测监管能力。(省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三十)完善制度标准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政府”立法,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智力支持作用,不断完善“数字政府”建设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标准规范编制和应用工作机制,实现数据格式标准、程序接口标准、运行维护规范覆盖90%以上的新建系统,50%以上的已建或在建系统。(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三十一)提高建设运营支撑能力。进一步规范“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内部建设,不断提升运营人员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和保密意识。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优秀企业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优势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支撑能力。(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牵头)

(三十二)加强培训宣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数字政府”建设相关培训、研讨活动,以简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总结推广“数字政府”成功经验。通过新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推介,提升我省“数字政府”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牵头)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要点部署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任务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4篇

近日,我市印发《清远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今年我市“数字政府”工作方向。近年来,我局坚持把“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数据治理拉动应用提升,推广“粤省事·粤康码”等粤系列应用,加大对疫情防控的支撑力度,便民利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不断改善。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立疫情防控“一张表”在线数据填报平台、政策兑现服务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实时共享机制以及加强防控数据分析应用、优化在线政务服务和应急指挥,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更好实现网上快捷办事、平安办事、健康办事。

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深入拓展“粤商通”企业服务事项,实现平台服务事项超过500项,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配合搭建全省统一的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力争实现平台注册企业数1000家以上,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数量10家以上,上线金融产品30款以上,中小企业通过平台申请并获得金融机构授信审批金额5亿元以上。充分利用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规模效应,打破“数据壁垒”,打通政务服务关键环节,优化平台使用体验,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推动政务服务再提质。推广“粤政易”平台应用,推进非涉密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全市全覆盖,实现100%镇(街)、村(居)接入。推出“秒批”政务服务,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推行“数字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应用,探索12345热线智能化建设。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提升。推广“粤监管”平台应用,推进“智慧应急”体系建设,积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一体化能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入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积极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指挥和航道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全市内河高等级航道桥梁净高检测服务100%覆盖,提升全省航道通行效率和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积极构建智慧农业新模式,完善精准扶贫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法治信息化水平,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的支撑牵引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以点带面推动其他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政务云、网及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数据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力争今年年底本地业务系统迁移上云率不低于50%,云资源整体使用率不低于60%。加强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自主创新核心能力,守住安全底线,进一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

完善数字政府改革保障机制。完善规划和制度,提高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加强培训宣传。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5篇

(十二)加强“一网统管”市级统筹。出台全市“一网统管”工作指导性文件,围绕经济运行、科技、金融、能源、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市场监管、平安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农村、民生警务、教育、民政、人社、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全面部署专题应用建设,提升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进“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推进全市通用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对上接入省“一网统管”通用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_动。实现算法、模型、平台和应用接入、数据汇聚、可视化分析等集中管控和调度,提供可感可视可控可治能力,为试点应用专题接入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快“一网统管”试点专题建设。围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指挥、智慧水利、消防救援、经济运行等领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融合共享,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形成一批示范专题应用,初步构建“一网统管”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_分别牵头)

(十五)申请“一网统管”地市试点。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业务创新专题应用建设,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政务服务、行政执法两平台、城市治理等方面,积极申请“一网统管”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示范区,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一网统管”工作全面开展。(责任单位:市有关单位、各级政府分别牵头)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6篇

(三十九)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对政务大厅进行合理分区,升级改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上办事服务区“数字政府”体验区等,完善服务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务大厅软、硬件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除有特殊场地要求的服务事项外,凡纳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依申请办理的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须全部授权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或授权委托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审批(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提高综合窗口人员业务水平,推动综合窗口从分类主题“专窗”向无差别“全窗”转变,提高一窗受理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一个窗口”、“一支队伍”和“一套机制”,完善协办制度,加强培训,提升专窗业务受理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一窗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二)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要求,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彻底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工作要点,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牵头加强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第三方评估,并通报结果。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7篇

根据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扬长计划”推荐的典型案例,积极组织学习样板地市经验,加强交流沟通,结合本地实际,复制推广相关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努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基层减负便民再深入、政务服务水平再提质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提升。

(二十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

学习东莞、肇庆市典型案例,推广不动产智能化申办、电子化审批;(市自然资源局牵头)

学习佛山市典型案例,推广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全流程审批;(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

学习江门市典型案例,推广“微信+智能审批”在商事登记中的应用;(市市场_牵头)

学习广州市典型案例,推广共享盾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

(二十五)推动全市基层减负便民再深入。

学习广州市越秀区典型案例,推广在城市社区的基层减负便民应用建设;学习韶关市典型案例,推广在市县村镇四级的基层减负便民应用建设。[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牵头]

(二十六)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再提质。

学习肇庆市典型案例,推广“一次办成一件事”智能精细化政务服务模式;学习深圳市典型案例,推广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秒批)改革;学习佛山市典型案例,推广政务热线智能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七)推动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提升。

学习佛山市高明区典型案例,推广基于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实现“互联网+监管”;(市市场_牵头)

学习珠海市典型案例,推广“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市自然资源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学习深圳市龙华区典型案例,推广“党建+科技+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牵头]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8篇

(一)推进政务外网建设。统筹推动全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按统一标准完成“市—县—镇”纵向政务外网骨干网建设,推进各级政府部门与同级政务外网骨干网接入,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政务外网全覆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二)推进政务云服务应用。完成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梅州节点挂牌运转和与省级政务云对接。推进50个以上(含县级15个)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三)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统筹推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升级改造,联通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80个服务接口。各级各部门编制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成政务数据归集、实时更新。[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各级各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9篇

为做好2021年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政府”改革推向纵深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我市数字政府基础能力,打造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欠发达地市样板,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一、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

(一)完善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部署和使用,开展运维运营。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门户、目录管理系统、需求管理系统、数据中台,加快建立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共享应用体系,实现跨层级数据共享。深入开展省级回流数据和本地汇聚数据治理,加快完成法人、人口、信用、空间地理信息基础库建设,结合本地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主题库、专题库建设和共享应用。加快开展公共数据普查,拓展公共数据的实际应用。推进数据可视化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用动态实时数据图表方式展现政务服务运行情况及服务效果,为政府各级领导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协助领导更好地进行决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开展阳江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在电子政务外网适度增加部署防火墙、入侵防御设备、入侵检测设备、weB应用安全设备和抗全网行为管理系统等安全设备,完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搭建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运营平台,实现阳江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全网威胁可视化、通报预警与处置和统一安全管理等运营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构建泛在普惠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

(三)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场景化、精细化编制办事指南,提升办事指南的可读性和易懂性。梳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办事频率较高的事项,编制形成市、县(市、区)、镇(街)三级“高频事项”清单。在高频事项清单基础上,按照“分类推进、效率优先、节约优先、协同优先、便捷优先、智能优先”原则,进一步梳理即办事项清单、零跑动事项清单、一件事主题服务清单、全市通办和跨市通办事项清单、“秒批”事项清单等。〔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化管理。建设事项优化任务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循环、动态监测相关事项的办件信息情况,动态推进单事项精细化梳理,智能化制定优化方案,自动记录每个事项的优化进度,实时反馈部门事项优化落实情况,更好督促跟进部门落实事项优化工作,形成事项优化提升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专题应用

1.“四免”专题应用。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切实开展好我市政务服务“四免”优化专项工作,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免提交、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原则上免填写、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2021年新增600项市县两级自建业务系统办理事项实现“四免”优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 “一件事”专题应用。依托“一件事”综合服务系统,在阳东区率先试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改革。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业务协同,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精简办事材料、减少跑动次数。2021年新增100个“一件事”主题式在线申办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 跨区域通办专题应用。基于统一申办受理平台,适应人口流动的需要,在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分批梳理我市全市通办、跨市通办、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建立健全跨区域通办工作机制,通过全程网办、授权委托、收件转办等多种形式,打破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让群众在就近的办事大厅均能办事,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拓展200项“全城通办”服务,同时推动江城区与湖南省郴州市、阳春市与湖南省湘潭市、阳江高新区与云南省曲靖市率先实现“跨省通办”,阳东区与恩平市率先实现“省内通办”。〔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智能“秒批”专题应用。学习借鉴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智能秒批的经验做法,对我市秒批事项进行攻坚,分批梳理秒批事项清单,完善建设“智能秒批系统”。申请人提交申请后,自动完成审批,即时出具审批结果,提升群众办事体验。2021年落地实施的“秒批”事项30项。〔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接口规范》开发系统接口,接入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并联审批”,分阶段全流程“一网通办”,推进部门数据共享,开发申请用电、水、燃气等功能模块,实现水电气外线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深化“粤系列”平台型应用建设。拓展粤省事平台服务事项覆盖范围,推广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自主授权凭证化使用,探索市场主体公共服务进驻粤省事平台,实现实名注册用户突破200万,日均活跃用户突破5万。完善粤商通平台涉企服务功能,拓展粤商码应用场景,开展为中小企业赋能系列专项行动,实现注册市场主体用户超过7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00。推动政府机关内部依托“粤政易”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最大限度减少文件流转环节、简化审批程序、压减审批时限,提升政府内部办事效能。加强粤政图平台支撑服务能力,持续丰富地图产品应用。加强“粤系列”平台管理和运营,促进平台健康高效广泛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群众延伸。借助银行自助一体机,推动智慧政务在银行网点及镇(街)、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落地,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互联网+政务+金融”新业态。考虑不同用户需求,重点关注使用智能技术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等群体,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推动服务实现普惠化、均等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各大银行部门配合)

(九)强化政务服务指导监督。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健全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所有评价对应到办事人、办理事项和承办人,强化评价数据综合分析和结果应用,确保差评整改率达到100%,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规范热线服务流程,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周、现场核单、疑难工单协调会、工单办理结果审核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粤省心政府热线12345平台接诉效率与质量。推动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将12345平台入口纳入粤省事、粤商通,畅通互联网咨询和投诉举报渠道,提高智能应答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政府网站的管理维护。建立完善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机制,推动网站改版建设,规范信息发布流程,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度融合,加强政民互动,提升政务服务响应能力。(责任单位:市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开启“一网统管”政府治理新模式

(十二)加强“一网统管”市级统筹。出台全市“一网统管”工作指导性文件,围绕经济运行、科技、金融、能源、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市场监管、平安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农村、民生警务、教育、民政、人社、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全面部署专题应用建设,提升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进“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推进全市通用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对上接入省“一网统管”通用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_动。实现算法、模型、平台和应用接入、数据汇聚、可视化分析等集中管控和调度,提供可感可视可控可治能力,为试点应用专题接入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快“一网统管”试点专题建设。围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指挥、智慧水利、消防救援、经济运行等领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融合共享,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形成一批示范专题应用,初步构建“一网统管”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_分别牵头)

(十五)申请“一网统管”地市试点。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业务创新专题应用建设,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政务服务、行政执法两平台、城市治理等方面,积极申请“一网统管”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示范区,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一网统管”工作全面开展。(责任单位:市有关单位、各级政府分别牵头)

四、加快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十六)推广应用“三大主体”——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办公系统(oa)。

1. 通过“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移动高效办公。推动各地各部门业务系统接入“粤政易”,实现移动办公。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新建移动办公app,已建app逐步迁移到“粤政易”。

2. 通过“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搭建省、市、县(市、区)、镇(街)、村(居)五级横纵连通的公文交换体系,实现全市公文交换秒达。非涉密公文原则上通过电子公文交换平台交换,各地自建oa、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逐步接入省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3. 统筹全市标准版办公系统,全市统一标准、集约部署、集中运维,各地各部门一网协同、统一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配合)

(十七)开发“多项应用”。根据需要,不断完善“粤政易”功能,以黏性应用推动“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用户活跃度。充分发挥粤政易安全沟通协作平台的能力,按照保密管理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将属于工作性质的文字、语音、视频、工作群组、资料传输共享全部转移到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确保政务信息安全。深挖应用场景,大力推广粤视会、广东网院、知识库等19个省统建应用。创新建设行政执法文书集约送达、智慧后勤、数看阳江、内部“跑一次”等适用于我市的高频黏性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五、推动重点领域工作提质增效

(十八)优化疫情防控数据支撑体系。完善数据采集链路,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应采尽采”的原则,大力开展本地医院、运输、客运、停车场等防疫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共享,强化涉疫核心数据汇聚;健全防疫数据动态采集、实时共享、深度加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共享机制,形成业务数据使用闭环;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深入研究疫情态势变化特点,优化排查模型,积极配合做好突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查找、源头追溯、重点区域划分、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政务服务部门将已汇聚的各类数据共享到_门,为落地核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九)建设舆情大数据平台。设置大数据图文展示屏(展示区),将粤省心12345热线平台的话务情况、部门的办件情况、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部门的行政效能情况等数据实时展示,使我们更直观地全面掌握群众诉求分布及诉求办理情况,每月出具热点问题大数据分析报告,提供给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让平台成为一个数据准确的舆情收集站、了解民情民意的“领导视窗”。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对热点问题及政务舆情找准症结所在,提前做好预判预警,把“接诉即办”转型为“未诉先办”,实现群众诉求与民生大数据的融合,赋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工作等,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构建智慧信用应用体系。加快社会信用建设,丰富信用应用场景,将信用报告功能接入粤政易,利用粤政易扩大信用报告使用及面,方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随时查询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主体对社会诚信环境感知度。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形成守信激励对象信息库,在“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上建设守信激励专区,通过完善守信激励工作机制,丰富守信激励措施、拓展守信激励领域、创新各类“信易+”惠民场景,使守信主体在各类服务中获得更多优惠便利,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的获得感、荣誉感,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一)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民生、安全、食品 药品、教育、扶贫等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对接连通,实现市、县(市、区)、镇(街)三级监管全覆盖。加快部署我市执法“两平台”,有序推进相关单位入驻,全力做好行政执法“两平台”在我市的推广应用,着力实现省、市、县(市、区)、镇(街)四级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信息自动采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和执法情况网上查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二)强化财政数字化监管能力。开展“数字财政”系统建设,通过“数字财政”推进财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财政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和财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牵头,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着力提高公共资源“智慧化交易”水平。在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现有的电子化交易基础上,加快升级完善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业务电子交易系统功能,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监管功能,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动态监管、违法违规行为联防联治机制提供平台支撑。(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四)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建立“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对“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填报审核、综合管理和可视化展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五)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阳江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治理工作,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底图和底线。加快建设阳江市自然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推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实现与其他政务系统及省级相关平台共享对接。为各项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ai发布系统的落地,将阳江本地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粤政易、粤商通等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七)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应用。实施“雪亮工程”市级共享平台项目,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市区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夯实、巩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现代化交通环境;推进公安事项上线“粤省事”平台,深化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和民生自助服务建设,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持续深化“减证便民”改革,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无证件(证明)办事”,推行公章刻制业治安管理优化服务措施,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公安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新措施,切实提升企业以及群众办理公安业务便利度。(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八)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精细化。搭建应急指挥信息骨干网,接入“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并推广应用。依照“一级建设、多级共用、本地扩展”的思路,依托“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标准架构和基础应用功能,开展阳江市本地定制化建设,建立一个统一覆盖全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提升我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九)构建消防新型信息化架构。建设消防救援支队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治理及数据可视化,全面开展基础数据采集。建设政务网消防专区,支撑指挥网和政务网应用。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志愿活动分别纳入“南粤家政”培训工程和“社会主义文明实践示范所”建设内容。依托“粤省事”开展实名登记制培训和知晓率调查,建设线上消防科普馆。利用“粤商通”平台推行消防安全预约上门服务,全面推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线上大承诺和自查报备。(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推动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通过微信平台为公众提供22个商事登记事项和与开办企业关联的4个事项(公安刻章、申领发票和控税设备、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企业缴存)等服务,深化线上开办企业服务功能拓展,实现开办企业“一次采集,一步办结”,实现企业设立登记“智能审批”,秒批秒取营业执照。同时,探索推广“政银通”一体机智能服务,在商业银行网点布设“政银通”一体机,实现企业开办“就近办”。(责任单位:市市场_、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一)推动民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根据全省民政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养老、儿童福利、慈善、殡葬、城乡社区等业务,全力配合省民政厅对相对分散的民政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升级,构建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民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水平。开展数据治理和深化民政数据综合应用,提升内部运作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业务“全市通办”,满足群众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二)强化住房数字化管理。根据全省加快推动“数字住房(粤安居)”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积极主动加强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项目组推进“数字住房(粤安居)”平台的开发使用,围绕住房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市民和企业住房业务全程网办。汇聚房地产管理核心数据,建立完备的房地产行业数据库,全方位满足政府服务监管需求和行业应用需求。(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三)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服务能力。利用政务云、公共支撑能力等建设成果,通过引入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电子签章(名)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开展“区块链+不动产”、智能审核的探索建设,并通过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拓展“交房即交证”“农房一体批量登记”业务等多个方面,推动阳江市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四)推动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推进偿还纯公积金贷款、纯商贷和组合贷款历次提取网上办理。依托粤省事平台上线公积金贷款部分提前还款、公积金贷款提前结清、按月提取还贷签约、离职提取、退休提取、异地公积金转入申请、还款计划查询、提取明细查询等八个事项。推进公积金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在电子证照的支持下进一步精简办事所需材料。(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五)构建“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根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部署,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一站式服务、双拥工作管理、优抚信息管理、退役士兵安置等功能模块,完善退役军人数据库。(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三十六)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水平。配合省教育厅推进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中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十七)提升农业农村局数字化管理水平。依托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做好我市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等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协同推进广东农业农村资源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应用,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八)强化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建立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化监管体系,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对财务等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积极主动加强与省_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全国国资国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市_)

六、完善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三十九)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对政务大厅进行合理分区,升级改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上办事服务区“数字政府”体验区等,完善服务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务大厅软、硬件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除有特殊场地要求的服务事项外,凡纳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依申请办理的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须全部授权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或授权委托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审批(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提高综合窗口人员业务水平,推动综合窗口从分类主题“专窗”向无差别“全窗”转变,提高一窗受理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一个窗口”、“一支队伍”和 “一套机制”,完善协办制度,加强培训,提升专窗业务受理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一窗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二)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要求,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彻底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工作要点,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牵头加强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第三方评估,并通报结果。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0篇

(一)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1-4月份,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77%;1-5月份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4月份,新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5宗,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97万美元,同比增长;上半年完成税收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税收入亿元,地税收入亿元。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产业做大做强

上半年,我街道办以“服务优质企业、培育重点企业”为宗旨,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1.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项目:目前l3厂房的土地已平整,立项、环评已完成、规则设计方案正在公示;2.承兴家俱(惠阳)有限公司:立项、水保已完成,正在按程序办理环评、报建手续;3.睿置(安博1期)项目:4号库主体厂房钢结构已安装完毕,2号库主体厂房钢结构仍在安装;4.喜德盛自行车项目:目前项目拟选址用地约25万平方米土地正在完善征地、村民留用地置换等工作;5.迪诺雅家具项目:目前已完成9栋厂房及宿舍主体封顶,现仍在进行装修阶段;6.华叶项目:目前整收回XX市华盈实业总公司等3家公司4宗用地,合共144747平方米。

(三)以稳定和谐为基石,创建平安秋长

2、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做好法律援助及法律顾问工作。我街道已在11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全面覆盖,在各村(居)委会举行法律“六进”活动暨“百堂法制讲座”,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有力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3、围绕“查、打、控、疏”,重拳遏制“两违”的蔓延势头。今年以来,我街道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共查处违法建设8宗,其中已立案6宗,已结案4宗。拆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16宗,总面积约平方米,其中拆除违法用地10宗,拆除面积约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6宗,拆除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拆除的16宗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中,包含永久性建筑12宗,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临时性建筑4宗,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拆除非法养殖场1宗,拆除面积约300平方米,清除违法抢栽抢种绿化树、果树50000余棵,清除面积约15亩。同时还利用宣传车、公告、标语、画册等媒介,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张贴、汇报“两违”整治工作进展,引导广大群众知法守法,依法自纠。《南方日报》、《惠州日报》、《新惠阳》等省、市、区主流媒体多次深入到我街道,聚焦整治违法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宣传报道。

4、细查安全隐患,狠抓安全生产。我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结合日常检查和综合排查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百名安监干部联百企解百难”、“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等工作。上半年,我街道共出动人员2100多人(次),检查企业1511多间(次),人员密集场所370多间(次),共发出现场检查表20xx多份,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3份,依法采取强制停电措施26家,消除安全隐患600多处。同时,我街道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印发了《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安全知识》、《社区家庭安全常识》、《出租屋消防安全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等宣传资料,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悬挂宣传标语66条,大力普及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员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能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四)提升城区品质,增强民生幸福感

1、加大市容市貌整治、监察力度,共建美丽城区。上半年,我街道办整治各类违章行为约594起。清理各类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等“牛皮癣”约4573多处,拆除乱搭建雨篷97处、乱设置户外广告条幅320条,有效地维护了辖区内的街道整洁及居民出行。

2、深化完善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高岭新湖约10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所、维布约6000平方米埔梓公园改造工程;二是完成高岭上围环境整治工程;三是完成周田麻榨背桥梁建设工程。

3、加强宣传、落实责任,开展优质计生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工作宗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与各部门、包干领导、村(居)委干部、驻队干部签订责任书。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新《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宣传贯彻落实和婚育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我街道设“新家庭文化屋”共11个点,有效转变群众的婚育生育观念。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我办共征收社会抚养费元。抓好抓紧人口计生经常性工作,上半年来共落实计生手术556例(含流动人口),户籍人口结扎77例(其中纯生二女户结扎1例),上环142例,落实补救措施2例;流动人口结扎129例(其中纯生二女户结扎3例),上环206例

4、千方百计保障民生,惠民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继续做好五保户及低保户审批供养工作。上半年累计有48户五保户、144户低保户,共269人。二是进一步完善敬老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敬老院日常供养管理工作。三是做好残疾人相关工作、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申请及终止、老年人优待证办理、走访退伍军人、归侨人员相关工作。四是做好经常性开展临时救助工作(主要包括五保、低保医疗救助、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及社会困难人员临时救助等)和低保户日常管理工作。

(五)积极开展绩效考核表格填报工作,着实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1、依时推进24套考核表任务。为做好绩效考核表格填报工作,我街道成立了绩效考核填表领导小组,明确每套表格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求各线室(部门)全力配合,加强与区直各职能部门协调沟通,统一表格填报事项,实现了信息共享,确保了项目扎实推进。

2、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至20xx年5月底为止,累计受理项目32宗,成交29宗。其中建设工程交易27宗,村物资采购2宗,建设工程交易累计挂牌金额万元,成交金额万元,节约万元,节约率为;物资采购挂牌金额万元,成交金额万元,节约万元,节约率。

(六)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入资金约30万元分别对茶元、官山、周田等村水毁农田水利渠道进行修治;二是投入资金20万元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对茶园公园、白石和官山村道进行绿化;三是做好非法养猪场清拆前统计登记工作;四是做好动物防疫、防治工作。发放防治红火蚁药物到各村,防治面积约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万元完成春季动物防疫完成春季动物防疫,禽只注射防疫药约90万只,清场禽面积约15万平方米;五是对各山塘水库进行全面的汛前安全检查,各水库应急防洪沙石到位防洪沙56方、石56方,共投入资金3万元;五是联合上级部门共对10户20xx年贫困户泥砖房进行改造,全部验收合格,并做好档案资料。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1篇

(一)做好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对接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单位按要求完成今年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二)做好资金保障。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把“数字政府”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同级政府预算;整合部门信息化项目年度预算,统筹资金管理使用;用好用活省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积极多渠道争取国家或省专项资金支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财政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6月底前]

(三)做好人才保障。加强“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有目的地培养本地人才;加强交流学习,主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列入领导干部和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开展]

(四)加强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市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职能,选优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运营人员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和保密意识。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优秀企业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单位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五)加大舆论导向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融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数字政府”建设、服务新理念、新做法,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舆论引导;大力推广“粤省事”(梅州),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平台活跃度。[市委宣传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广播电视台、梅州日报社等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报道]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要点部署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提出具体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工作落实情况评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2篇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通过理顺机制体制和完善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做好“数字政府”建设统筹管理

   (一)编制“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 以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制订详细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规划指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 月底前]

   (二)设立“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库。专家库成员为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支撑。专家库成员从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选聘。(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三)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范。

     ⒈出台《梅州市市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梅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梅州市政务服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梅州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梅州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0月底前)

    ⒉完善我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和数据安全保密制度》等。(市委网信办牵头,市_等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四)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建立健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协调、关键信息基础设

备保护和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建设“数字政府”云平台密码服务资源池、内容安全监管平台、政务网络安全态势监测平台,加强“数字政府”政务网络重点部位保密技术监管,提升“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和安全监测监管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委网信办、市_、市公安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

    (一)推进政务外网建设。统筹推动全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按统一标准完成“市—县—镇”纵向政务外网骨干网建设,推进各级政府部门与同级政务外网骨干网接入,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政务外网全覆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推进政务云服务应用。完成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梅州节点挂牌运转和与省级政务云对接。推进50个以上(含县级15个)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统筹推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升级改造,联通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80个服务接口。各级各部门编制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成政务数据归集、实时更新。[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各级各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水平

    (一)提升信息化应用实现减负便民。围绕群众办事“三少一快”、基层干部“减负提效”,开展基层服务事项梳理优化、审批便利化改革,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服务的应用,推行基层证明网上开具服务,把大数据服务支撑能力延伸到基层,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和基层干部跑腿,实现基层办事提交证明量大幅度降低。[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提升自助终端服务覆盖面。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在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个镇(街道)或行政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场所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基层服务事项入驻不少于100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提升梅州特色“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品牌。

     ⒈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应用。做好214项国家、省、市三级垂直业务系统事项接入上线工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12月底前)

     ⒉推动本地特色服务实现“指尖办”。新增22项惠民补贴申办服务事项进驻“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189 项梅州特色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⒊开设三农专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涉农政策、特色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扶贫项目和农技服务等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事项在“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指尖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扶贫开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⒋打造政企沟通平台。建设政企沟通电子平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密切政企关系,助推企业发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梅州高新区管委会、蕉华工业园管委会等各相关

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⒌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服务应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省财政厅推进我市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市非税收入解缴与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一体融合,促进教育收费电子票据运用,有序推进重点民生领域财政用票服务保障落地与拓展。(市财政局牵头,市教育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配合省升级广东政务服务网,改造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提高市内业务“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实现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市县级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提升实体大厅服务水平。推动市级服务大厅扩容提质,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实现市县两级7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开发智能客服平台预约系统,实现线上预约与大厅现场排队叫号系统一体化;运用“互联网+监督”手段,加强对审批服务的全过程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市级实体大厅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县级实体大厅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提升可信身份认证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平台,整合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信息,推进居民在政务服务、企业开办、住宿登记、婚姻登记、社保领取、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可信身份认证。(市公安局牵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

月底前)

    (七)提升跨部门跨层级办公协同水平。整合全市自建的办公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逐步接入各县(市、区)、各部门自建的办公系统,并实现与省协同办公平台的对接,实现部门横向协同、省市县纵向互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八)提升“12345”政府热线服务品牌。拓展12345政府服务热线服务功能,力争即时解答率和转办准确率分别达到98%、95%;推动热线与行政效能平台整合,强化通报机制,力促作风效能大提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 年12月底前]

    (九)提升审计数字化水平。配合建设“金审三期”项目,推动预算执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环保、企业等审计所需的数据汇聚共享至审计机关,提升审计服务决策、质量管理能力。(市审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开展)

    (十)提升空间地理信息支撑决策能力。对接全省通用的空间地理公共支撑和综合应用平台“粤政图”,提供地图产品、地图工具、个性制图模板和及时、高精度的遥感影像服务,实现空间地理数据管理“仓库化”,平台应用“超市化”。推动“粤政图”在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水政执法、应急指挥、河湖监管等工作中的运用,充分发挥空间地理信息支撑政府决策作用。(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努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完善风控模型和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推进投融资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在梅州区域内的银行建立中小微企业信贷数据共享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实现市场主体贷款覆盖率、中小微企业贷款数量、贷款规模显著提升。(市金融工作局牵头,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推动“互联网+监管”全面实施。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市场 监管业务一体化,实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联通对接和数据共享。编制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汇聚各类监管数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推动“信用+”应用。对接全省信用信息库。探索推出“信用+投标担保”,实现守信企业投标“网上办”“零跑腿”。探索推出“信用+商品条码”,加强对食品、药品、婴幼儿用品等领域企业监管。继续深化“红黑名单”在联合奖惩中的应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受益。(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推动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证照分离”一窗通、“多证合一”备案信息采集系统、“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对涉企审批事项全覆盖,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多证合一”改革,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推动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体验,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4家以上银行网点,实现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登记类型(除历史遗留问题、非公证的继承不动产登记除外)5个工作日办结。(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

各相关部门等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便利化。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方位覆盖,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统一配套服务等举措,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带方案出让土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45个工作日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七)推动网上中介超市高效应用。大力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年底实现50家以上中介服务机构进驻;积极引导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服务的项目进入中介超市,服务项目交易完成率达100%,力争走在粤东西北各地市前列;规范和公布中介服务事项及业务流程,强化中介监管及财政性资金在中介超市购买服务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管理。整合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停止县级平台运行,实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扩容提质;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完成第三方机构对交易系统国家检测认证工作;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与行政监督部门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联通互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五、深化行业部门重点应用

     (一)推进粤企政策通建设。依托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搭建市级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政策发布解读、精准推送、咨询反馈和政策评估等服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通过具备可信身份认证能力的“智慧新民生”平台,对全市网吧、出租屋等提供实名认证能力,强化实名寄递、实名上网、实名租住出租屋、实名二手交易、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管理等。通过“智慧新警务”的移动应用,为基层民警、辅警和治保力量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市公安局牵头,市各相关部

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加强在线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设,实现行政执法案件网上办理、执法信息网上查询、执法活动网上监督,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率和透明度。(市司法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建设立体化环境监测体系。利用无人机、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建立天地人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整合环境质量、污染源等环境数据,逐步建成环境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集成与综合管理平台。20xx年重点建设梅州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梅州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管理系统、梅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梅州市机动车尾气监控平台,实现各类环境要素监测结果质量可控。(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创新“互联网+河长”管理模式。共享整合河湖信息资源,推进河长制应用支撑服务和河湖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河道乱采、乱堆、乱占、乱建行为的识别,河湖健康与河长履职的分析与监管响应时间低于5秒,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市水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提升退役军人工作信息化水平。对接省退役军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推动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管理平台。助力全省退役军人数据库建设,实现“一人一档”。加快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提升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七)构建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整合交通、水系、地理、人口、气象等数据,统筹建设应急指挥“一张图”信息资源库,提升对各类灾害、事故的主动监测预警能力,构建扁平化的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提高应急灾害或事故状态下指挥、调度、救援的综合响应和处置水平。(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

局、市卫生健康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八)促进医疗保障信息共享协同。推动全市医疗、医保、医药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完善全市统一参保、征缴、药品集中采购等数据源采集机制,实现对医院全民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药品库、医用耗材库以及定点药店“进销存”等数据源全口径采集并完成对接省系统。逐步建成标准统一、数据汇集、规范协同的一体化医疗保障信息化支撑体系,促进医疗保障信息共享共用和业务流程优化协同。(市医疗保障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强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保障

    (一)做好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对接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单位按要求完成今年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做好资金保障。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把“数字政府”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同级政府预算;整合部门信息化项目年度预算,统筹资金管理使用;用好用活省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积极多渠道争取国家或省专项资金支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财政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三)做好人才保障。加强“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有目的地培养本地人才;加强交流学习,主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列入领导干部和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开展]

    (四)加强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市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职能,选优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运营人员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和保密意识。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优秀企业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单位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加大舆论导向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融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数字政府”建设、服务新理念、新做法,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舆论引导;大力推广“粤省事”(梅州),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平台活跃度。[市委宣传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广播电视台、梅州日报社等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报道]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要点部署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提出具体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工作落实情况评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3篇

29.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完善服务指南、质量承诺、绩效评价等标准规范,围绕六大公共服务工程,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补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30.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县、乡、村建设,继续申报第三批示范县(区)、乡、村。积极完善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协调加快第二批项目加快签约,提前储备争取更多项目入库。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收尾工作,督促县市区完成项目验收及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推动惠民县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积极争取创建第三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31.深入落实对口支援和东西协作工作。继续落实好国家、省关于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的部署,在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人才支援、劳务协作等方面加强协作,进一步增进交流合作,力争该项工作保持在全省前列。

32.做好保供稳价各项工作。保持全市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适时启动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健全监测体系,密切关注粮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增强监测灵敏性和可靠性。理顺相关政府定价项目,促进相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城区自来水价格和市城区供暖价格调整。积极做好冻猪肉储备调节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冻猪肉投放工作。理顺煤改气用户天然气价格。对城区2020-2021年度供暖进行成本监审,启动城区供水成本监审。对滨城、惠民、无棣三个县区农户进行农产品常规和直报调查。推进相关农产品投保,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33.积极推进油地合作共建。主动对接服务全市重点工程项目,拆除迁移相关油气设施管线,确保市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积极对接省能源局,进一步修订完善“压非保民”应急预案,落实调峰用户清单,确保取暖季民生用气需求。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4篇

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v^精神,按照^v^、^v^决策部署和^v^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统等国内和国际、发展和安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保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一)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全球数字技术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加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关键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的供给水平,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强化原创技术供给,建设新型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打造安全可靠、系统完备的产业发展生态。

(六)不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依托数字经济部际联席会议等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加强各项政策协调。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等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持续深化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投资审查流程和办法,细化反垄断执法标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积极开展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与分析,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方法制度,及时反映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县委组织部长

同志们:

昨天,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全县《组织工作要点》和《人才工作要点》。今天召开部机关全体会议,主要是分解落实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推动两个《要点》的落实。借此机会,我谈三个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一、树立八种意识,做一名合格组工干部

我个人认为,同样的人,头脑中的意识不同、作为不同,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五年前大家一个样,五年以后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八种意识:

第一种意识,大局意识。大局就是全局。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大家所从事的工作,都是部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做到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于部机关这个大局。要积极参与年度组织工作要点的编制工作,对各项工作做到了然于心。要把自己的位置拔高、高瞻远瞩,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全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衡量,认清自己的方位。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有方向、有意义、有章法、有轻重缓急。下一步,我们还要在部机关引入并推行“aB角”制度,大家要在部内的全局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补台,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

第二种意识,主动对接意识。一是要树立与省、市级部门的主动对接意识,保证上情下达,政令畅通。二是与基层主动对接的意识,随时掌握基层工作的动态、基层干部的状态。三是与合作部门主动对接的意识。比如,开展“搭文体台、唱党建戏”活动,我们就要加强与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单位的合作对接,充分利用这些部门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四是树立部机关内部主动对接的意识。副部长之间、科长之间、干部之间的要主动沟通对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其实,对接本身也是一种互相学习的过程。比如,撰写组工信息,如果没有主动的对接,就可能没有写作素材,就会闭门造车。

第三种意识,担当责任意识。我们的工作岗位好比“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全体干部要勇于担当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在各自岗位上茁壮成长。今年要在部内推行全员绩效管理,每人都有各自的“责任田”,要执行奖罚优劣制度,确保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好作用。这套管理办法要先在部内推广,切实可行的基础上还要向全县推广。当前许多单位存在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许多干部没工作干,有的甚至在家办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因为干部专业不对口、会不会干,主要是管理层不注重发挥他们作用的结果。所以,干部首先要树立“千斤重担人人挑”的意识,知道自己身处何位,应该做好何事。其次是管理层的领导必须做好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种意识,自加压力意识。我们的工作不是给部长干、副部长干、科长干,认真琢磨都是给自己干。干工作的过程,其实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学而有成的能力和水平,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剽窃的,是伴随自己一生的财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无论身处何处,你的能力就是你的,是装不来也藏不住的。从这个角度讲,自加压力对我们是一种收获。打个比方,部内要求每人每周一篇信息,有的同志没完成,有的同志完成了三篇,时间短了可能不行、时间长了就能看出自加压力的效果了。自加压力还有另外一种含义,我们不能把压力简单的看作是一种压力,还要把它看成一种动力。我们要在战略上重视它、在战术上藐视它。“困难是弹簧,你软它就硬,你硬他就软”。压力也是一样。所以平时工作中我们自己也要加压力,不加压力不成才。大家都是“80”后干部,这样关键的时光千万不要荒废,组织部这么好的干事平台,大家要紧紧抓住。我对大家的要求是:领导对你要求1分,你要做到2分或3分。领导要求10分,你做了3分,这是对谁的不负责任?你的成就感、事业感,甚至是前途,从何而谈?所以,自加压力这方面的意识,我们一定要强化!

第五种意识,质量意识。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敷衍了事。一定要保证质量,一定要出成绩。一要学习优秀、稳步提高。要和工作做的好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办法,出色的完成任务的。我个人有一条经验:世界上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一个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组成的,如果自己把每一个简单的事情都做成,你就已经把很复杂的问题解决了。二要征求意见、追求卓越。认为工作完成了,自己拿出来先反复琢摩,然后让科长们看、同事们看,多方征求意见,进而修改完善、提升质量。总之,我对大家的要求是:说话一定要说管用的话,说有实际内容的话。办事一定要办符合x县实际的事,办符合人民需求的事,办符合基层实际的事。

第六种意识,效率意识。做事情必须要快,立言立行,行而有效。我最不希望看到,自己工作耽搁、延误了,还要找种种理由当作借口。2021年,x县好多项指标都排在全市的后面,这样的局面,我们快都赶不上,怎能慢得起?所以,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要以“坐不住的使命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来要求自己,领导布置的任务,你要做到比他想象中的更好,想象中的更快。当领导觉得离不开你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第七种意识,精品意识。从全市来看,x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没有多少内容可参观学习、没有值得推广的先进经验。这种局面,必须下决心扭转。2022年,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一定要精心打造一批精品,在面上打造精品线路,在点上打造一批先进典型,制度建设上也要出精品,活动内容上也要出精品。特别是组工文化建设方面,要打造具有x县特色的精品文化。不但要打造精品,而且要走在全市前列,再不能拖后腿了。这就需要我们分清大形势、小形势,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要让从我们手上做出的每一项工作都能成为精品。这个精品不仅从全县来看要是精品,在全市也要成为精品。我们要有这个胸怀,有这个眼光,有这个气魄。虽然经济发展的不够快,硬件上比不过其他县县,但我们不能懦弱无能、自甘堕落、妄自菲薄,要拿出来冲天的自信与豪情。“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我相信x县组织部这20多个人能够实现这样的跨越。我们的党建先锋栏目,信息发稿工作已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

第八种意识,合作意识。部内目前的现状是人少、活多,所以谁都需要互相帮助、加班加点。不要认为加班是吃亏,有些时候的吃亏就是占便宜。就拿整理干部档案来说,一方面我们能学习整理档案的方法,另一方面能了解干部的简历,对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好处。下一步,我们就要从这方面开始转变工作方式,实现管干部的同时要管组织,管组织的同时要管干部。同时要在考核干部、启用干部时考核他们抓党建的能力,如果党建工作都抓的一塌糊涂,这个人怎么可堪大用?总体来看,我们的队伍很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队伍,是一个抱团干事的队伍,今后这种精神、这种意识要更加强化。

二、提升五种能力,建设多面型组工干部。

第一种能力,学习能力。一要结合我们本职工作去琢摩、去学习。大家要学就学的层次高一点,面宽一点、广一点,深度更深一点。二要上下左右学。向上学,就是要学习省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的经验。左右学,就是要学其它县区好做法。向下学,就是要向基层学、向群众学,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三要精读文件。有的同志不认真读文件,三秒钟读一页,几乎等于没读。不认真了解上情、不认真了解下情,这样如何能开展工作,又如何能做好工作。四要同事互学。“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最近就和几个副部长学了不少东西。大家不仅要向领导学,还要向老同志学,学人之长、以长己能。如果把所有人的长处都学会,我们就是世界上最有长处的人。

第二种能力,落实能力、也叫执行能力。从现在开始,我们的重点就是把《组织工作要点》和《人才工作要点》里的东西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到位,是谁的“责任田”谁就要种好。如果这两个《要点》不落实,那就是一堆废纸。今年原则上就以两个《要点》内容为主,再不开新会、不布置新任务,除非上级有新要求。会后,各副部长要根据《要点》内容和分管口子拿出来具体实施计划,具体到“谁来抓,什么时间抓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去督查,什么时候去通报”,做到督办通报再督办再通报、落实解决问题再落实再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要讲的落实的过程。

第三种能力,督办能力。督办,更多的责任是副部长、科长的责任。凡是定下的事情、做出的部署,必须做好、督办好。督办是要求下面去做,方法就是打电话摧办、实地查看督办。要抓重点对象、重点工作,抓苏木镇书记、副书记以及支部书记,并且要随时反馈。否则,像击鼓传花,到你手上就传不下去了。传不下去,怎么实现最终目标?有些事情基层做不下去,我们就要亲自上手帮一把。这就我所说的督办,既要督办、又要帮助。

第四种能力,创新能力。世界上没有一顶帽子是适合所有人戴的。所以必须有所创新。创新,不是照搬照抄,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通过解放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提出的新举措、新办法,经过实践检验是务实管用的。如果停留于做表面文章,那就成了上级怎么要求下级怎么做了,就不叫创新了。比如,达县白泥井的“一统三化”、伊县的“四权四制”、x县的“三共三化”、“搭文体台党建唱戏”、“321”学习工程,这些都是创新。今年组织部要设立一个党建工作创新奖,就是鼓励大家推陈出新、做大特色、体现成效。

第五种能力,自律能力。从整体来看,我们在这方面做的是不错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社会上对于组织部的关注度非常高,我们要谨言慎行,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参与的游戏不参与,严格保密纪律,公道正派。汇报情况要一是一、二是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事情,你知道什么情况你都应该说实话实说。工作没有完成的,就是没做完,实事求是,严禁敷衍应付。

三、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功底是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当领导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提出要全员写信息、全员参与写作。那么如何写好信息、写好文章,我想必备这么几个条件:第一个是读。“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说明“读”对于“写”的重要性。第二个要敢写。不要怕写的不好,熟能生巧。第三个要写精。要写就写短文、管用的文,切忌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第四个要注意文风。写文章注意几点:一是标题。特别是信息,标题抓不住人,基本失去了一半的效果。二是内容要有“干货”,也就是说要言之有物。三是条理一定要清楚,层次分明。四是既要写小的、又要写大的,既要写信息、又要写有分量的大块头,特别是调研性的文章。希望大家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组织部也能产生一大批笔杆子,敢写、会写、能写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不仅组建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专班、成立了省大数据管理局和省大数据中心,出台了《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数字政府建设系统集成设计规划》等重要文件,搭建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四梁八柱”。*开展专题调研,面对面、点对点指导,并作出重要指示,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从省级层面对数字政府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作出了系统设计。去年11月6日召开了全省对接会,*12月27日专题召开全省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会再次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为我们更快、更实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明确了方向、路径和举措。大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数字政府建设虽然是单项工作,但非常重要,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是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会,就是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再次动员大家乘势而上、加力加速,严格按照时限要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力争取得更大进展,更好助力我们追赶发展、争先进位。前面,*同志通报了全市数字政府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中国移动集成项目负责同志介绍了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情况,市政管局、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和*县政府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要对标先进,找准差距,下大力气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总结成绩,找准差距,准确把握数字政府建设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上相关部署,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设立了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实施以定西市联合大数据中心为重点的各项软硬件工程,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从去年11月份全面启动,正在紧锣密鼓加快推进。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起步是早的,在省上全面推动之前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是资源整合共享不断拓展。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国家、省上数据汇聚共享的“快通道”全线打通,已发布共享目录4729条,汇聚591项数据目录万条数据,支撑服务金融、住建、自然资源、发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申请使用法人红黑榜、营业执照、公积金缴纳、社保卡等数据信息资源76项,数据总交换量亿条,共享应用评级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我们数字政府建设的方向是对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市数字政府建设还是存在着不少的短板和弱项,需要加快补齐。我总结归纳了一下,主要有这样五个方面:

同志们:

今天是新春假期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召开党群工作务虚会,这既是收心会,把状态从春节的假期中收回来,同时也是谋划会,谋划一年的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区第x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理清2022年党群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为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舆论支持和政治保障。

这个会原本打算在春节之前召开,但春节前市里有很多的会议,安排比较紧张,这样就放到了春节之后,上班的第一天召开,显得很有意义。刚才,八个党群部门的同志分别汇报了各自部门2022年工作谋划和构想,谈出很多创新思路,务实措施,看出来大家是进行了认真思考。之前安排党办下发通知,把党群部门所有的同志都请来参加会。我原先还打算请同志们到我办公室进行汇报,但能听到的同志很少,不如在今天的会上一起说说,让我们的处级领导同志听一听,让别的部门也听一听,相互借鉴,所以召开了这种形式的工作务虚会,以后这种形式的务虚会要年年召开,年年放在春节长假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

刚才听了一些部门的汇报,总体感到各部门在安排2022年工作中还是有些差距的,有的部门安排的比较全面,比较具体,有的部门安排的比较宏观,内容有些空,载体有些旧,对于工作内容有些空的部门,希望在下次务虚会的时候要有所提高。另外在汇报上我要求把创新工作单独列出来,只有组织部门单独进行了安排,其他部门都没单列。

下面,我就今年党群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说一点个人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在一般情况下,行政部门的工作成效容易显现,而党群部门的作用更多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更多地体现在对经济发展所起的长远性、基础性作用。因此,党群工作往往被认为是“虚功”,是“软件”。其实,党群工作并不是“虚工作”,而是“软实力”;不是“软指标”,而是“硬任务”。如果没有党群工作的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虚和实”、“软和硬”、“长与短”、“新与旧”的关系,把虚功做实,软件硬抓,扬长补短,继承创新,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党群工作新亮点。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真正做到虚功实做、虚事实干。党群工作看似虚,实则不虚,关键是看以什么样的作风、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措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开展工作。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我国改革建设的紧要关头,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务“虚”的工作更是显示了它的“实”力。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务虚”,才有了今天人们思想上的极大解放,才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挺进,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x近年来的工作来看,我们大力抓作风建设、抓党建“四化”、抓解放思想等工作,使得我区的作风建设逐步好转、基层党组织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各级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比如,在开展的“x区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我们围绕“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作风问题,通过连续不间断开展监督检查,集中查处并通报了一批干部。现在看,我们各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迟到早退的现象少了。举个例子,在去年春节后上班,我们某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在岗,我多次推门都推不开,一直到了正月十五之后才走上了正轨。但现在看这个现象就没有了,不在岗的同志也会贴上去向告知单。再比如,我们大力推行基层党建“四化”和“一场一品、一社一项、一村一业”,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风不断加强,去年全区涌现出了x个“服务型组织”、x个“创业型班子”、x名“担当型干部”、x名“双带型”党员。再比如,我们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促进了全区各级干部的观念转变,特别是增强了一些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我区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始尝试发展新产业、新项目。所有的这些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努力,干部作风逐步好转,纪律意识、自律意识正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思想在发生变化,正在积极找门路、谋产业,走停伐后新的转型发展之路。此外,我们的工青妇群团部门,也都在围绕各自的“虚功”做了一些实事。工会这些年围绕“三次创业”一直都在抓职工合作经济,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职工群众致富技能,而这些致富技能最终将转化为生产力;共青团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积极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培训活动,为创业青年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这将使很多有创业志向的青年受益;妇联这些年始终在抓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2022年我区的林双凤经过层推荐最终荣膺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聚集了强大的正能量。还有,我们在去年,招录了x名大学生“场官”,今年初又招录了x名党校教学人员,目前已经上岗,同时今年还将招录一批“社官”,这不仅为我们x引进了青年人才,也为林区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现在这些大学生“场官”已经充实到我区的各个方面,而且表现优秀,我相信,在x未来发展的十几二十年,他们将会成长为x各领域发展的中流砥柱,中坚力量。以上我说的这些是我们近年来做的一些工作,大家在最初的时候可能认为这些工作都是虚的,有一些党员干部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面上的工作,花架式,没多大作用。但事实胜于雄辩,区委就是通过把这些“虚功”扎扎实实推进,踏踏实实落靠,才取得了今天的变化和成果,这是从国家和省、市、区委方面讲,具体到每个部门,也是如此。比如,在重点工作的确定上,我们党群部门就要紧紧围绕区第x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围绕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工作重点,围绕党组织和党员应有作用的发挥,进行综合分析,找准自身定位,使自身工作既符区委要求,又符合广大干部职工愿望和需求。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务实的态度、求实的作风,抓好本职工作,把虚功做实,把虚事干实,让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二,要处理好“软和硬”的关系,真正做到软件硬抓、软工硬做。如果把经济工作看作是“硬件”的话,那么,党群工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软件”。所谓“软件”,并不意味着任务软、指标软、要求软,相反正说明了党群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党群工作对整个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现在我们讲,要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工作,如果没有党建工作的统筹和引领,我们各项工作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抓好党群工作是硬道理,党群工作如果抓不好,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就会弱化,就会失去作用。因此,必须做到软件硬抓、软工硬做。一是要在工作的安排部署上,要有硬任务,硬目标。我们党群部门在制定今年工作要点和具体工作分解表中,要制定好各自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特别是在具体工作推进落实中,要以每月为节点确定工作任务,逐级落实责任,使党群部门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肩上有担子,活动有标准,努力有方向。在下周一,我要看各党群部门的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和具体任务分解表,任务分解表要明确每个月的具体工作和完成的目标,体现出数字。比如宣传部门每月上报稿件多少,在省里、市里刊发稿件多少,要有数字。还有组织部门全年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多少,要有数字;另外在两年之内对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力争建立党组织,太宏观了,要有具体目标。以后我们要召开党群工作例会,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同时要把每月开展的工作用ppt课件形式表现出来。二是要在工作的考核上,更要有硬条条、硬杠杠。考核的目的就是要把干部的工作成绩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让干活、受累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受到表彰;对无所事事、出工不出力,尤其是对拆台、设障的要受到批评。所以在考核上要有透明度、公正性和可操作性,标准要明确,指标要量化,第一就是第一,末尾就是末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考核好的和考核差的都心服口服。另外,在今后的党建工作考核中,对基层工会、共青团、妇联方面的考核中都要有硬指标,让基层群团组织在工作中也有硬任务。

第三,要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真正做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大家知道,长和短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党群工作的长与短,不在于单纯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而应该跳出党群看党群,在全区大局中寻找长处和短处。从目前来看,思想不解放就是我们的短处。x开发建设x年来,一直以木材生产为主,发展其他产业的能力和意识不强,长期以来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改变和打破;林业职工思想观念保守,依赖性比较强,创新思维和敢闯敢试的精神还不足,特别是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等饭吃、要饭吃的思想还很严重。在看到短处的同时,我们同样也有自己的长处,就是x年来形成林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既有x精神,也有x杰出人物张子良精神,他们的综合体现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战斗。所以,我们要在解放思想中做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林区宝贵精神。在这项工作上,我们的宣传部门要深入思考,认真作为,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把林区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新时期形势要求相结合,与加快推进x绿色转型发展相结合,通过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还有,当前x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也是另一个长和短。大家都知道,x科级干部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年轻干部少。这一方面体现出在选拔使用上注重干部的经验和阅历,显得“稳”一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x科级干部老龄化。干部的经验和阅历不一定体现在年龄上,年轻干部也可以进行多岗位锻炼。所以我们要大力培育青年干部。在这个问题上组织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区委意图,实施好青年干部培养工程,今年再继续选拔一些青年干部进行挂职锻炼;另外在干部使用上,我们还是继续按照近平总书“三个区分开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干部四个“劲”,为干部创造四个“台”,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肩负起x绿色化转型发展的重任。

第四,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真正做到继承创新,推陈出新。我们讲“新与旧”,指的是创新与继承的问题。工作中要创新是我们常讲的,但一些好的传统、好的做法要继承。比如说党办始终坚持记的区委工作大事件、会议纪要,这些事情都很小,但很重要,因为它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严肃性,是我们查阅党史资料的重要依据。再比如,在党内组织生活中,我们坚持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这些既是党有要求,也是成熟的党内生活制度,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执行。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不能一味的继承,一味的走老路子。而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事实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从去年开始,区委制定下发了关于《2022年工作创新项目奖评选活动方案》,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各单位部门申报的创新项目现在已经评选出来,区委将进行表彰奖励。这是从区委层面鼓励大家进行创新,在具体工作中,同志们要开动脑筋,注意在工作中寻找新亮点。组织部门在党建的载体上也要研究怎么创新。每年中组部都要评选党建工作的创新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借鉴;还有党员过党日生日,可以借鉴其他区局的做法。宣传部在宣传的手段上也要创新,用更新颖的形式来推介和宣传x。在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上也要改变以往的一份文件一本书,从头念到尾。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就要研究如何创新廉政教育手段,让党员干部乐于接受,效果明显。除此之外,各个党群部门都要研究创新,我就不一一点了,希望在2022年的创新项目奖的评选中,党群部门能涌现更多的创新品牌和创新载体,最好能在全区乃至全市全省进行推广。

(2)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按照自治区、市统一部署,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好差评”制度全覆盖。引导群众在办理政务事项时,对政务服务机构、平台和人员等综合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进行在线评价。

(3)推广应用智能自助终端。配合自治区、市在政务服务场所、窗口、代办点等,布设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融为一体的自助终端服务设施,让政务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更好地实现就近办、自助办、24小时服务“不打烊”。

(5)推进“一业一证”系统建设。配合市相关部门建设“一业一证”综合管理系统,优化业务流程,缩减办事材料,将市场主体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大幅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简化审批手续,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更大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6)推进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应用。配合自治区、市加强“我的宁夏”app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鼓励相关部门开发建设特色服务专栏专题。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5篇

1.强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印发实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市“十四五”规划《实施意见》,完善逐级落实、层层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协调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做好衔接工作。6月底前,高质量编制并组织实施好《市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和《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细化分解,推动落实,推进开发区和物流加快发展。

2.高标准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做好与国家、省规划衔接,突出我市功能定位和特色优势,组织实施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方案》,制定工作要点,推进实施好沿黄生态廊道、403万亩灌区农业节水工程等总投资亿元的424个重大项目。做好国家黄河专项重大资金争取工作。

3.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印发实施省会经济圈“十四五”规划,研究制定方案,筹备好第二次联席会议及省会经济圈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与央企(北京)合作交流会、联合招商推介会等“三大”对外活动。积极对接融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瞄准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全力吸引外迁项目、高端人才落地。深化与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牵头推进好济滨高铁等重大合作事项落实。

4.组织实施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组织各部门单位实施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年中对计划执行情况调度检查,研究提出下半年措施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6篇

(十六)推进粤企政策通建设。依托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搭建省级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政策发布解读、精准推送、咨询反馈和政策评估等服务。平台实现汇集国家、省、市涉企政策10000条以上,累计访问量30万次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办公厅牵头)

(十七)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通过具备可信身份认证能力的“智慧新民生”平台,为5000家以上网吧、10000栋以上出租屋等提供实名认证能力,强化实名寄递、实名上网、实名租住出租屋、实名二手交易、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管理等。通过“智慧新警务”的移动应用,为基层民警、辅警和治保力量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省公安厅牵头)

(十八)加强在线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设,实现行政执法案件网上办理、执法信息网上查询、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年底前在珠三角九市各级政府推广应用,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率和透明度。(省司法厅牵头)

(十九)建设立体化环境监测体系。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建立天地人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整合环境质量、污染源等环境数据,逐步建成环境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集成与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类环境要素监测结果质量可控。(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二十)创新“互联网+河长”管理模式。共享整合河湖信息资源,推进河长制应用支撑服务和河湖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河道乱采、乱堆、乱占、乱建行为的识别,河湖健康与河长履职的分析与监管响应时间低于5秒,为全省15万名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省水利厅牵头)

(二十一)提升退役军人工作信息化水平。构建退役军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推动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管理平台。推进全省退役军人数据库建设,实现“一人一档”。加快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提升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牵头)

(二十二)构建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整合交通、水系、地理、人口、气象等数据,统筹建设应急指挥“一张图”信息资源库,提升对各类灾害、事故的主动监测预警能力,构建扁平化的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提高应急灾害或事故状态下指挥、调度、救援的综合响应和处置水平。(省应急管理厅牵头)

(二十三)促进医疗保障信息共享协同。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完善全省统一参保、征缴、药品集中采购等数据源采集机制,实现对医院全民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药品库、医用耗材库以及定点药店“进销存”等数据源全口径采集。逐步建成标准统一、数据汇集、规范协同的一体化医疗保障信息化支撑体系,促进医疗保障信息共享共用和业务流程优化协同。(省医保局牵头)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7篇

(一)提升信息化应用实现减负便民。围绕群众办事“三少一快”、基层干部“减负提效”,开展基层服务事项梳理优化、审批便利化改革,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服务的应用,推行基层证明网上开具服务,把大数据服务支撑能力延伸到基层,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和基层干部跑腿,实现基层办事提交证明量大幅度降低。[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二)提升自助终端服务覆盖面。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在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个镇(街道)或行政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场所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基层服务事项入驻不少于100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三)提升梅州特色“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品牌。

⒈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应用。做好214项国家、省、市三级垂直业务系统事项接入上线工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12月底前)

⒉推动本地特色服务实现“指尖办”。新增22项惠民补贴申办服务事项进驻“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189项梅州特色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⒊开设三农专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涉农政策、特色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扶贫项目和农技服务等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事项在“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指尖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扶贫开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⒋打造政企沟通平台。建设政企沟通电子平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密切政企关系,助推企业发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梅州高新区管委会、蕉华工业园管委会等各相关

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6月底前]

⒌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服务应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省财政厅推进我市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市非税收入解缴与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一体融合,促进教育收费电子票据运用,有序推进重点民生领域财政用票服务保障落地与拓展。(市财政局牵头,市教育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配合省升级广东政务服务网,改造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提高市内业务“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实现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市县级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五)提升实体大厅服务水平。推动市级服务大厅扩容提质,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实现市县两级7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开发智能客服平台预约系统,实现线上预约与大厅现场排队叫号系统一体化;运用“互联网+监督”手段,加强对审批服务的全过程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市级实体大厅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县级实体大厅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六)提升可信身份认证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平台,整合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信息,推进居民在政务服务、企业开办、住宿登记、婚姻登记、社保领取、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可信身份认证。(市公安局牵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

月底前)

(七)提升跨部门跨层级办公协同水平。整合全市自建的办公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逐步接入各县(市、区)、各部门自建的办公系统,并实现与省协同办公平台的对接,实现部门横向协同、省市县纵向互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八)提升“12345”政府热线服务品牌。拓展12345政府服务热线服务功能,力争即时解答率和转办准确率分别达到98%、95%;推动热线与行政效能平台整合,强化通报机制,力促作风效能大提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九)提升审计数字化水平。配合建设“金审三期”项目,推动预算执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环保、企业等审计所需的数据汇聚共享至审计机关,提升审计服务决策、质量管理能力。(市审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开展)

(十)提升空间地理信息支撑决策能力。对接全省通用的空间地理公共支撑和综合应用平台“粤政图”,提供地图产品、地图工具、个性制图模板和及时、高精度的遥感影像服务,实现空间地理数据管理“仓库化”,平台应用“超市化”。推动“粤政图”在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水政执法、应急指挥、河湖监管等工作中的运用,充分发挥空间地理信息支撑政府决策作用。(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8篇

1、每周要增加多少个以上的新客户,还要有几个到几个个潜在客户;

2、一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看看有哪些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3、见客户之前要多了解客户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不会丢失这个客户;

4、对客户不能有隐瞒和欺骗,这样不会有忠诚的客户。在有些问题上你和客户是一直的;

一、目标概述:

协调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合理控制企业人员流动比率,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以往的人事工作中,此项工作一直未纳入目标,也未进行规范性的操作。__年,人力资源部将把此工作作为考核本部门工作是否达到工作质量标准的项目之一。

人员流动控制年度目标:正式员工(不含试用期内因试用不合格或不适应工作而离职人员)年流动争取控制在10%以内,保证不超过15%;

劳资关系的协调处理目标:完善公司合同体系,除《劳动合同》外,与相关部门一些职位职员签定配套的《保密合同》《廉洁合同》《培训合同》等,熟悉劳动法规,尽可能避免劳资关系纠纷。争取做每一个离职员工没有较大怨言和遗憾。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二、具体实施方案:

1、__年元月31日前完成《劳动合同》《保密合同》《廉洁合同》《培训合同》的修订、起草、完善工作。

2、__年全年度保证与涉及相关工作的每一位员工签定上述合同。并严格按合同执行。

3、为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只有首先严格用人关。人力资源部在__年将对人员招聘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严格审查预聘人员的资历,不仅对个人工作能力进行测评,还要对忠诚度、诚信资质、品行进行综合考查。二是任何部门需要人员都必须经人力资源部面试和审查,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招聘人员和仅和人力资源部打个招呼、办个手续就自行安排工作。人力资源部还会及时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效预防员工的不正常流动。

三、实施目标需注意事项:

1、劳资关系的处理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工作,它既牵涉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也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劳资双方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需求的差距,是矛盾中统一的合作关系。人力资源部必须从公司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为员工争取合理合法的权益。只有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协调好劳资双方的关系。避免因过多考虑公司方利益而导致员工的不满,也不能因迁就员工的要求让公司利益受损。

2、人员流动率的控制要做到合理。过于低的流动率不利于公司人才结构的调整与提高,不利于公司增加新鲜血液和新的与公司既有人才的知识面、工作经验、社会认识程度不同的人才,容易形成因循守旧的企业文化,不利于公司的变革和发展;但流动率过高容易造成人心不稳,企业员工忠诚度、对工作的熟悉度不高,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企业文化的传承无法顺利持续。人力资源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员工思想动态,并了解每一位辞职员工的真正离职原因,从中做好分析,找出应对方法,确保避免员工不正常流动。

四、目标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人力资源部经理

协同责任人: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人事专员)

五、实施目标需支持与配合和事项和部门:

1、完善合同体系需请公司法律顾问予以协助;

2、控制人员流动率工作,需要各部门主管配合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员工思想动态反馈工作。人员招聘过程中请各部门务必按工作流程办理。

__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目标之九:

本部门自身建设

一、目标概述:

长期以来,人力资源部在本地区企业中没有能处在一个相应的位置。至今许多企业还继续将人事与后勤统一在行政部的组织架构中。公司自20__年设立人力资源部以来,公司领导对人力资源部的建设也极为关心。人力资源部的自身建设也正在逐步走向规范,职能作用也逐渐得到体现。

人力资源工作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自身的正规化建设十分重要。因此,人力资源部在__年将大力加强本部门的内部管理和规范,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要求,将人力资源工作从简单的人事管理提升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使人力资源工作结果成为公司高层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人力资源部__年度自身建设目标为:完善部门组织职能;完成部门人员配备;提升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提高部门工作质量要求;圆满完成本部门年度目标和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面对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工业兴市”大旗,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打造工业园区平台,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认真履行经信工作职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工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1-11月,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年计划,超目标任务个百分点;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全年完成210亿元,同比增长;工业增加值预计全年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绝对额亿元。

(二)工业经济主要运行特点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呈现运行特点如下:

1、支柱产业拉动增长。全区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94%。专用汽车

及零配件继续作为拉动全区工业增长的引擎,实现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50%,可实现年初确定的产销百亿元产业目标;农产品加工仍然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纺织服装、化工、电子工业分别完成产值亿元、亿元、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三行业工业经济总量偏低,但发展势头迅猛。

2、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区40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有39家企业同比增长;中盐银港、三得利肥业、奥马专汽、大力专汽、华丰生物、荣盛隆食品、力神专汽等12家企业增幅在100%以上;三友食品、东神化工、金龙集团、方正能源等19家企业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过亿元企业35家,其中:10亿元企业1家:三友食品(亿元),5亿-10亿企业10家:全力机械(亿元)、三环铸造(6亿元)、神农生态(亿元)、程力专汽(9亿元)、厦工楚胜(亿元)、金龙集团(亿元)、中盐银港(亿元)、三得利肥业(亿元)、合力专汽(亿元)、华丰生物(亿元);2亿-5亿元企业12家:重汽华威、盛星机械、奥马专汽、大力专汽、方正能源、江南特汽、新中绿专汽、荣盛隆食品、金银丰食品、力神专汽、神绿车轮、正佳微生物;1亿元企业12家:神马齿轮、晖宏兴布业、东特汽车、泰晶电子、电源厂、利康药业、东正专汽、六和新欣、随通机械、金力车辆、同和诚印务、悬架弹

3、主导产品产销两旺。全区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列为重点监控的18个主导产品有16个产品产量同步增长。其中,生产改装汽车43866辆,同比增长;铸件万吨,同比增长;电子元件142059万只,同比增长;服装342万件,同比增长;饲料45803吨,同比增长;人造板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4、园区产销利税同步增长。一区三园投产企业134个,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就业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实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园区集聚功能进一步加强,各项指标增势强劲。

二、今年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履行部门职能,把握经济运行发展变化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变经济波动为发展机遇,以工业经济增长促进全区经济增长,今年以来我局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更完善、更系统、更科学的运行工作机制,从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多角度把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发展变化。

一是反复、及时研究新情况新变化。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导向;密切关注土地、资金、环保、能源要素政策及供求动向;密切关注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关注产品市场状况;密切关注出口市场及贸易关系的变化。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国家、

省、市各类扶持政策。

二是及时收集企业动态及经济运行动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跟踪监测分析,做到事前分析和超前研究,及时分析并协调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握运行走势,摸清具体原因,提出对策措施。

三是注重分析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工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分析研究,为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提出科学准确的依据。

(二)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保持经济总量持续放大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通过“催生、扶持、培植、打造”等手段发展市场主体。按照1亿元、5亿元、10亿元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把全力机械集团、三友公司、重汽华威公司、程力集团纳入第一方阵,重点打造成产销过10亿元的航母型企业,把三环铸造、厦工楚胜、金龙集团、三得利肥业、奥马专汽等10家企业打造成年产销5-10亿元的旗舰型企业。把江南专汽、金银丰食品、荣盛隆食品等40家企业培植成年产销1-5亿元企业。经过努力,规模企业实力得到快速发展与提升,已呈梯型发展态势。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47家,净增规模以上企业35家;到20底全区年产销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193家,其中2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4家。

(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以自主创新为战略抓手,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转型。面对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和主攻方向,推动我区工业产业发展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我局积极为中小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年申报国家、省级工业项目资金489万元,其中厦工楚胜150万元、江南专汽100万元,三友食品80万元,神农生态45万元,荣盛隆43万元,东特防腐71万元。2011年我区9家企业再摘随州市科学技术成果奖,分别是:

1、二等奖3个:(1)厦工楚胜:多功能全天候路面清扫车的研制及产业化;(2)泰晶电子:环保型高温无铅SmD音叉晶体谐振器的技术应用;(3)重汽华威:超低型挂车的研发与量产工艺研究。

2、三等奖6个:(1)全力机械:盘式制动轮毂技术开发及产业化;(2)程力专汽:供(充)气照明车的研制;(3)三环铸造:低合金高热疲劳强度制动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4)合力专汽:智能、高效道路栏杆清洗车的开发与应用;(5)世力达生物科技:天然β-胡萝卜素油悬液的溶解工艺条件研究;(6)力神专汽:车载传送带卸式散粮运输车的研制及产业化。

二是以产业集群为战略支撑,提升内涵促转型。我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大产业链延伸和大项目运作,相继形成专汽和香菇两大产业集群,打造出独具

特色的区域品牌。目前,铸造业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之中。为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我局积极开展香菇产业集群申报工作,将三友(随州)食品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园申报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建成实施后,形成年产干制食用菌系列产品15000吨,脱水蔬菜5000吨,精制生鲜果蔬产品5000吨的产量,并形成冷藏15000吨农产品的冷藏能力及相应的配送能力,满足随州及相邻地区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同时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四)全力打造项目和园区建设,深挖工业经济发展潜能

一是大力引进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区政府“双百行动”办公室、“百日攻坚”办公室都设在经信局。我局加强对工业重点项目(包括工业技改项目)实施情况监控与督查,定期通报开工建设及投资进度,同时积极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力促项目早落地早投产。2011年,曾都区500万元以上新上、技改项目共计105个,计划总投资亿元,截止到12月底,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其中,新建项目59个,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亿元;技改项目46个,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亿元。目前,105个项目中已建成投产项目45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新上工业项目14个,总投资亿元,当年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进度的8个。1000万元以上6

工业技改项目19个,总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进度的17家。

二是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把发展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与开发区和镇(办)联系,加快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当好参谋,提好建议,合力攻坚。鼓励各镇(办)因地制宜,适时建设特色园区。洛阳镇转变思路,在突出旅游兴镇的同时加大工业兴镇、强镇力度,工业、旅游两手抓,两手都取得了新成就,形成经济中心区与城乡一体化、立体式经济模式。截止2011年11月底,曾都一区三园规划面积72276亩,建成面积19690亩,固定资产累计投资亿元,入驻企业13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区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

(五)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力促经济发展增速提质

我局始终肩负区政府所赋予的职能和重托,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把为企业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在推进全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稳步推进传统服务项目,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1、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服务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断加大投融资服务,促进银保企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信用管理,提高融资能力。今年组织举办中小企业融资讲座及银企对接7

会一次。我区4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对接,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9月17日至18日,由副区长石琳带队、区经信局组织,我区15家企业组团参加“第七届中国_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洽谈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区产学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参会人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为企业产品研发、高校对接、人才竞争搭建了较好的平台。

3、认真参与筹备并组织我区企业参加“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我区参展企业、现场参观企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企业风貌、整洁干净的企业环境和饱和的生产状态,最新最具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迎接各级领导、专家和学者的检阅,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展示了专汽之都的良好形象。

4、抓人才培训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服务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一是积极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的多种形式合作,实施培训工程,以适应我区五大产业对各类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需求。今年与劳动局、会计局、^v^联合培训专业人员1000名以上。组织省委党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陶良虎来曾都区进行高端讲座1次,区直各部门及企业家共400人参加,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企业人才素质,增强了发展的软实力。二是开展首届“十大经济风云人物”评选活动。自2011年3月下旬开始,历时数月开展首届“十大经济风云人8

过去的一年,综合办公室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各项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促进部门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综合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综合办公室的文件整理工作

1月至11月,按照公司要求拟定综合性文件、报告96份;整理对外发文167份;整理外部收文125份,综合办公室已认真做好相关文件的收、发、登记、分发、文件和督办工作,以及对文件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

2、协助公司领导,完善公司制度

根据公司运行工作实际,协助公司领导相继完善了《规章制度汇编》、《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制度,规范了公司员工的行为,增加了员工的责任心。

对在公司召开的会议,会前做好签到本、茶水、椅子、会议通知、车辆接送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会议按时召开。会后完成记录报总经理室。对在公司外召开的会议及接待,及时按照通知要求做好酒店、车辆等预定工作,并做好相关费用的结算工作。

5、组织安排各项活动

综合办公室组织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得到了各部门、项目部的支持。元月份组织各部门、项目部员工参加抗雪救灾活动;4月份在指挥部领导下组织了公司团员参加了植物认养活动;5月份起组织全体员工向地震灾区捐款的活动,三次募捐共筹得善款一万三千余元,物资若干;6月份组织员工参加迎奥运火炬方队,为奥运^v^在合肥的顺利传递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期,组织各项目员工开展“从细节入手,提高服务质量”大讨论活动。

二、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工作

1、根据需要,及时做好人员招聘及现有人员潜力开发工作

人员招聘是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随着政务区各项配套设施的建成,物业基层人员处于一人难求的局面,为打破僵局,综合办公室采用多元化招聘手段,与劳务公司签订基层员工用工协议;与周边街道办事处联系输送街道辖区内适龄人员。2月份,公司顺利接管天鹅湖畔小区,综合办公室迎难而上,高效、及时的完成了小区基本人员配置。截止11月份,公司目前在岗人员941人。

3、加强档案、考勤管理,确保劳资无误发放

下半年,在外借一人的配合下,对公司相关的员工档案、考勤卡等进行了整理,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能达到领导的要求。在劳资管理方面,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一丝不苟,对公司各部门、项目部送交上来的考勤表、加班表反复核对,发现疑问及时汇报,不造含糊不清的帐表,按时将工资表送交财务。

4、做到合法用工,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会保险入户、转出工作

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这就要求,对每位新入职员工都须签订劳动合同。改变了以往一贯试用期后签订合同的做法,新的规定在无形中加大了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保办理的工作量,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仔细核对每位员工的信息,以保证在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保办理中不出错。

由于物业公司一线员工众多,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申报工伤20余起。另,公司于5月份顺得通过公司员工的各项保险基数核定工作。

5、加强绩效考核,制定了合理的办法

采购部按项目部和施工单位上报的采购计划公开招标,邀标单位都在三家以上,有的多达十余家,并且邀标谈质论价全过程总经理室、财务部、律师办、采购全参与,增加阳光采购透明度,真正做到降低成本、保护公司利益。

6、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的产品等方面开展工作

综合办公室采购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的产品”的工作目标,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询比价,注重沟通技巧和谈判策略。要求各长期合作供应商在合同价位的基础上下浮-个百分点(当然针对部分价格较高而又不降价的供货商我们也做了局部调整)。同时调整了部份工作程序,增加了采购复核环节,力求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

7、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协调

综合办公室采购进一步加强了对供应商管理,本着对每一位来访的供应商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位来访的供应商进行分类登记,确保了每一个供应商资料不会流失。同时也利于采供对

供应商信息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信息空间。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录,在进行邀标报价之前,对商家进行评价和分析,合格者才能进入合格

8、缩减采购时间,力争项目所需特别及时到位

综合办公室采购在总经理室的大力支持下,缩减采购时间,及时无误的将天鹅湖畔小区所需物品采购到位;完成政务综合楼、体育中心外墙清洗工作、绿怡、汇林小高层电梯维保工作以及各部门、项目部所需物品的的采购工作。

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总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协助配合和支持,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本部门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综合办公室工作较琐碎,工作上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主观上都希望能完成得最好,但由于能力有限,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2、对公司各部门有些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掌握真实情况不够全面,从而对领导决策应起到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

3、抓制度落实不够,由于公司事物繁杂,因而存在一定的重制度建设现象。

4、公司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5、对公司其他专业业务学习抓得不够。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将要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克服缺点,改进方法;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大胆探索综合办公室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促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现将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加强沟通,抓好宣传工作

综合办公室将根据公司工作实际需要,制定相应制度执行情况反馈表,并时时跟踪,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公司工作实际的需要。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之更有序进行

公司试行绩效考核以来,截止目前,取得一定成效,也从中得到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有许多地方急需完善。,综合办公室将此目标列为本年度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就是通过完善绩效评价体系,达到绩效考核应有效果,实现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

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未完成工作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品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综合办公室在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着手进行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和运行。

四、完善培训、福利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公司各部门、项目部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综合办公室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从真正意义上为员工带来帮助。

同时,7月份开始的全体员工大体检活动,在广大员工中得到了认可,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及肯定。综合办公室将希望继续为员工能争取到此类的福利活动。

五、完善各类物品的采购招标工作

走向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做好采价准备,对所有采购物品要严把质量关,设备、工具类一定要做好售后维修保养,积极听取相关专业人士对所购物品及采购工作所提出的良好建议意见。

以上总结计划妥否,请领导批示!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19篇

(一)大力推进基层减负便民专项工作。围绕群众办事“三少一快”、基层干部“减负提效”,开展基层服务事项梳理优化、审批便利化改革,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服务的应用,推行基层证明网上开具服务,把大数据服务支撑能力延伸到基层,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和基层干部跑腿。实现基层办事提交证明量降低90%,努力做到村民日常办事不出村。(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二)推进政务服务一体机基层覆盖。在全省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在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个镇(街道)或行政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场所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基层服务事项入驻不少于100项,让政务服务覆盖基层群众身边的“最后一公里”。(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省公安厅、司法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市场_,省税务局,省残联,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三)拓展“粤省事”基层应用范围。开通少数民族、三农等特色专区,推动地市特色服务入驻,加大对水、电、煤气、天气、交通等公共服务的集成,实现进驻“粤省事”的基层服务事项超过400项,“粤省事”实名用户总数达1500万、日访问量达1000万。(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四)提高“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升级广东政务服务网,与国家平台对接联通,提高跨省、省内业务“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实现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市县级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省直各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五)提升基层窗口服务水平。推行“一窗通办”模式,实现市县级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让群众取一个号、找一个窗。重点推进镇、村实体办事窗口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窗口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综合窗口设置。(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负责)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20篇

一、工作内容及流程

1、准备工作:

a、路线安排

b、需要拜访和联系的客户的详细资料

c、销售工具:答应客户应办而未办事项

2、早9:30点之前出发。

3、每周五下午16:00准时到达公司。

(1)销售员汇总个人一周业绩以及总结。(拜访客户的情况;收获和市场的难题)

(2)新客户加入档案做好记录以便下次拜访

(3)信息整理反馈

二、工作要求

销售人员在当日内必须对收集有效的客户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电子版形式在当日22点前上传到公司指定邮箱。预约拜访每天不得低于每日定制的任务违者进行惩罚(特殊情况需说明)。

1、每天按照工作计划和详细的方案拜访。

2、每天早会需汇报业务员的前日工作总结。

3、工作总结的内容:具体的工作内容、销售情况、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客户的问题),销售额、本周回款的落实及下周回款的预测(原定目标回款有无变动/差额的追补计划)、行业动态及竞品在当地市场的表现。

4、电话二十四小时开机,如果没能接听公司电话,在看到未接电话后,必须回复。

5、业务人员在工作时间内不得随意做与业务无关的事,发现一次罚款20元,发现3次,立即开除。

6、每周一所有业务人员必须将个人一周工作的_指标、目标认真详细填写,早会上交负责人。

7、每周的工作总结及案例分析,周五下午所有业务员需用书面形式进行呈现。

8、每天登门拜访不得低于10个意向客户;每周至少签单有效客户不少于3个(a、必须拿到订餐卡不少于10张;b、见到客户经理不少于5人;c、见到负责人不少于2人)。

9、每日拜访记录要和当日所拿到的订餐卡相对应,记录内容要求体工整,内容完整、真实有效,弄虚作假一旦发现,第一次提出警告,第二次扣款50元,严重将予以辞退。

10、电话预约,前一个工作日晚上应提前准备好20个有效的资料,作为第二天电销的资料。

三、有特殊情况时,应该及时与领导沟通,得到答复后,按照领导指示进行办理。有特殊工作时,必须服从领导安排,按时完成交待工作。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X-X月,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x年全年X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工业增加值增速达,能够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

已完成X万平方标准厂房建设目标任务。预计到明年初净增入库工业规上企业X-X户,有望超额完成下达的净增X户目标任务。

X-X月,我区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X%,完成技改投资亿元,同比增长。预计x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X亿元,同比增长X%,技改投资X亿元,同比增长X%。能完成市上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抓运行,稳增长。一是抓好经济运行。加强工业经济预言预判,从年初开始多次会同统计部门科学研判工业经济增量、减量及实时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抓好全面数据调度和预判基础上,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指导,确保了工业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且工业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年初的增长到X月的,预计全年累计增速。

二是抓好要素保障。X.加强财政金融互动。向市局推荐工业园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上民营工业企业贷款,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X%予以贴息(贴息期三年),贷款贴息金额共计万元。

X.兑付要素补助。根据区政府《关于印发X市X区降低工业园区水、电、气、热要素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已组织X家企业申报了x年X季度园区工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补助共计万元。

X.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为深入推进我区工业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得益、失信受损”长效机制;

今年新增X家企业纳入X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名录库,累计达到X家;

引导民营企业坚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坚守主业,今年推荐“红名单”工业企业X家。

X.强化直购电申报工作。积极组织辖区用电大户向上申报,成功申报直购电用户X户,为确保直购电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售电公司集中开展直购电业务培训。已完成X区产业园区各类规上工业企业X-X月用电量、电费统计,作为新一轮要素成本补助的依据。

X.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今年来向上争取省、市工业发展资金X万元,其中,源美冷涟X万元,宏隆肉类X万元。上级下达的任务数X万元,已超额完成任务。

(一)细分目标市场,大力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营销推广活动。

深入开发公司无贷户市场。中小企业无贷户,这也是我行的基础客户,并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发展提供重要来源。xx年在去年开展中小企业“弘业结算”主题营销活动基础上,总结经验,深化营销,增强营销效果。要保持全公司的公司无贷户市场营销在量上增长,并注重改善质量;要优化结构,提高优质客户比重,降低筹资成本率,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要重点抓好公司无贷户的开户营销,努力扩大市场占比。要加强对公司无贷户维护管理,深入分析其结算特点,进行全产品营销,扩大我行的结算市场份额。xx年要努力实现新开对公结算账户358001户,结算账户净增长272430户。

做好系统大户的营销维护工作。针对全市还有部分镇区财政所未在我行开户的现状,通过调用各种资源进行营销,争取全面开花。并借势向各镇区其他政府分支机构展开营销攻势,争取更大的存款份额。同时对大中型企业、名牌企业、世界10强、纳税前8000名、进出口前7334强”等10多户重点客户挂牌认购工作,锁定他行目标客户,进行重点攻关。

最好最全的免费公文,

(二)加强服务渠道管理,深入开展“结算优质服务年”活动。

客户资源是全公司至关重要的资源,对公客户是全公司的优质客户和潜力客户,要利用对公统一视图系统,在全面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要建设好三个渠道:

三是要拓展电子银行业务渠道,扩大离柜业务占比。今年,电子银行业务在继续“跑马圈地”扩大市场占比的同时,还要“精耕细作”,拓展有层次的目标客户。各行部应充分重视与利用分公司下发的目标客户清单,有侧重、有针对地开展营销工作,要在优质客户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同时做好客户服务与深度营销工作。通过建立企业客户电子银行台账,并以此作为客户支持和服务的重要依据,及时为客户解决在使用我行电子银行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将电子银行新产品推荐给客户,提高“动户率”和客户使用率深入开展“结算优质服务年”活动。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金融服务理念,梳理制度,整合流程,以目标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及时处理问题,加强服务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全面提升xx部门服务质量,实现全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目标。

供应科在20--将以下几方面作为重点,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力求在工作创新上有所突破。

一、工作任务

受经济总体形势影响,以及国家对高硫煤销售台阶的不断提高,预计20--煤炭价格仍然不会有大的起色。面对严峻的销售市场,供应科将一方面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助推公司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工作中牢固树立“一切服务于生产”思想,全力做好物资供应工作,为我矿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加大市场调查力度,及时掌握材料价格涨跌变化,最大限度缩减采购成本,全采购成本实现下降3%的目标。密切联系材料使用部门,了解材料使用周期与性能,深化材料领用管理,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与生产系统密切配合,做好废旧材料的回收与利用,提高修旧利废,开源节流,降低库存材料资金占用率。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规范工作流程。

二、管理措施

以末开展的薪资调整工作为契机,供应科对人员分工、岗位细则、工作制度进行了完善修订,结合公司考核组对物资采购方面提出的建设性意见,20--将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模式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继续抓好火工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做好火工品的采购、发放和保管,全流程责任到人,完善各项记录台账,确保该项工作零失误。

严格对库房进行精细化管理,及时采购,满足生产。账目清晰,责任明确,账、物、卡三者相符,严把材料的出入库关,抓好物资的维护和保养。

继续建立和完善供方信息库,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登记,确保每一个供应商资料不会流失,同时也有利于对供应商信息的掌握,清晰各家优势与特色,不断规范采购市场信息空间。

加大物资采购市场调查力度,严格合同订购程序,规范工作手续流程,做到有计划、有调查、有会议、有审批,做到物资材料采购质与量的最优化结合。

三、费用控制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1、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宏观经济继续下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的严峻形势,全县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了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1-6月份,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实缴税金5953万元,同比增长;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

2、扎实推进“四百工程”。围绕市“四百工程”计划任务,我县确定了新增规模企业、新开工工业项目、新竣工投产工业项目各10个、新招商工业项目12个的工作目标。

3、加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全县工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工作有效推进,今年以来我县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3%。对县水泥厂已经停产并申报纳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

4、继续推进企业改制。今年来,认真落实省、市、县企业改制精神,全面发动启动了县水泥厂、县民族五金厂、县铰链厂、县毛巾厂的改制工作。去年开始改制的县氮肥厂,即将进行资产变现。目前,各企业的改制工作在各个改制组的努力下有序推进。

5、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进一步畅通政府、部门、企业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主动协调调度生产要素,着重破解企业用工、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难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运行方面。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继续下行,我县的部分行业和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如:矿产品加工业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建材业产销有所下降,稳增长压力较大。

2、“四百工程”方面。在申报新进规模企业中,部分企业申报意愿不强。在项目建设中,部分项目因投资规模较大,资金有缺口,新开工项目申请银行贷款难,影响建设进度。在招商引资中,意向项目较多,落户项目较少。

3、企业改制方面。县水泥厂大部分职工不同意改制,改制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县氮肥厂资产变现难。大部分改制企业资不抵债,安置职工资金缺口较大。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1、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准确掌握工业运行情况,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

2、抓好“四百工程”实施。做好新增规模企业申报工作,加强与各部门协调,将符合进入规模企业的企业尽快申报规模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筹备项目尽快开建,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洽谈项目尽快签约。

3、加快企业改制进度。对县水泥厂的改制,要抓紧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尽快进入实质性改制阶段。

在20某年下半学期里,某学院办公室将总结上半年的经验和不足,保持已有的优点,继续工作。办公室作为我系学生会核心部门之一,将继续坚持服务同学,锻炼自我的工作方针。通过上半年的工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办公室在团委学生会中的作用与意义,其核心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上传下达,协调统一。为了更好的将办公室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的为团委学生会服务,现对办公室新学期的工作做出如下计划:

一.办公室内部建设与管理

1、办公室的迎新工作

①办公室的迎新将会为学生会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配合辅导员老师的要求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让新老部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将在首次例会对本部门部员做好了解工作,调动部员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为学生会更好的工作。

②在迎新结束之后,小学期之内将安排时间对新成员进行全方位学习学生会的各项制度。并根据各自所长与意愿,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

2、重点抓每周例会

①例会安排。初定每周一中午12点30于四教组织例会。总结已做工作的成败得失,并根据院里指示安排下一周次工作任务。认真传达院里对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并合理地分配任务,方便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②会议记录。做到大会小会均认真对待的务实态度。办公室做好签到工作,对于学生的迟到、缺勤等情况作详细记录。

3、内部人员的考核与培养

①做好考核。对每天的值日情况严格把关,对在不请假情况下缺勤的干事提出批评,并督促改正,目的在于避免部门松散,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增强内部队伍的纪律性和凝聚力,稳固学生会在同学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②办公室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对本部门干事公文写作的监督工作,提高干事实际操作能力。

一、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系统

目前,品质部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仅有2人,其中部长1人,检验实验人员1人。但是职责范围甚广,包括:进料,制程控制,入库,出货,投诉处理,还要包括体系完善,部门建立等,因此,品质管理工作越来越需要系统化,标准化。

二、原材料及配方控制

由于受产品特性及包装要求的影响,部分来料都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品质检验,只能对表面现象、湿度和细度等有个初步的判断和确认,可是这些环节都可能导致生产的延误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客户投诉和质量目标的考核。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强源头控制,即供应商的质量保证控制,通过对供应商体系的审核和质量改善活动的跟踪,稳定来料的品质。

保温材料目前质量性能已达到最佳,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配方可以做适量的调整,从而降低成本。(注:只能根据生产的稳定性进行调整)抗裂砂浆和界面砂浆中的主要原材料石英砂,在施工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河沙替换石英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三、制程控制

鉴于成品质量合格率为100%出厂,同时保证后续生产规模的扩大,计划使用生产部自检+品质部(生产巡检+成品抽检+出货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当然,检验仅仅只是品质保证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不良品的流出和成本的提高。所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提高生产操作员工的品质意识,强化品质标准观念,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即检验,产品即良品,产品质量才能更好的控制。为了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实行:

1、将不良品作成样板,安置在各工序显眼处

2、将客户投诉的各种不良图片展示出来,张贴在各工序指导生产

3、将相应标准作成直观文件,便于操作员查看

4、工人的品质意识教育培训

5、定时、定量的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6、在每一道工序上进行质量控制

7、对生产现场异常情况做到即时处理

四、售后客诉处理

及时处理客诉问题,找其原因及时制定出改善措施,将改善措施落实到工序上实施,并确认效果。让产品的质量做到最大化。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了之前的经验,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专心、更耐心、更细心的完成来年的工作,做到质量第一。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21篇

(三)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场景化、精细化编制办事指南,提升办事指南的可读性和易懂性。梳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办事频率较高的事项,编制形成市、县(市、区)、镇(街)三级“高频事项”清单。在高频事项清单基础上,按照“分类推进、效率优先、节约优先、协同优先、便捷优先、智能优先”原则,进一步梳理即办事项清单、零跑动事项清单、一件事主题服务清单、全市通办和跨市通办事项清单、“秒批”事项清单等。〔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化管理。建设事项优化任务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循环、动态监测相关事项的办件信息情况,动态推进单事项精细化梳理,智能化制定优化方案,自动记录每个事项的优化进度,实时反馈部门事项优化落实情况,更好督促跟进部门落实事项优化工作,形成事项优化提升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专题应用

1.“四免”专题应用。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切实开展好我市政务服务“四免”优化专项工作,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免提交、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原则上免填写、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2021年新增600项市县两级自建业务系统办理事项实现“四免”优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一件事”专题应用。依托“一件事”综合服务系统,在阳东区率先试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改革。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业务协同,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精简办事材料、减少跑动次数。2021年新增100个“一件事”主题式在线申办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跨区域通办专题应用。基于统一申办受理平台,适应人口流动的需要,在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分批梳理我市全市通办、跨市通办、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建立健全跨区域通办工作机制,通过全程网办、授权委托、收件转办等多种形式,打破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让群众在就近的办事大厅均能办事,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拓展200项“全城通办”服务,同时推动江城区与湖南省郴州市、阳春市与湖南省湘潭市、阳江高新区与云南省曲靖市率先实现“跨省通办”,阳东区与恩平市率先实现“省内通办”。〔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4.智能“秒批”专题应用。学习借鉴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智能秒批的经验做法,对我市秒批事项进行攻坚,分批梳理秒批事项清单,完善建设“智能秒批系统”。申请人提交申请后,自动完成审批,即时出具审批结果,提升群众办事体验。2021年落地实施的“秒批”事项30项。〔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接口规范》开发系统接口,接入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并联审批”,分阶段全流程“一网通办”,推进部门数据共享,开发申请用电、水、燃气等功能模块,实现水电气外线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深化“粤系列”平台型应用建设。拓展粤省事平台服务事项覆盖范围,推广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自主授权凭证化使用,探索市场主体公共服务进驻粤省事平台,实现实名注册用户突破200万,日均活跃用户突破5万。完善粤商通平台涉企服务功能,拓展粤商码应用场景,开展为中小企业赋能系列专项行动,实现注册市场主体用户超过7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00。推动政府机关内部依托“粤政易”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最大限度减少文件流转环节、简化审批程序、压减审批时限,提升政府内部办事效能。加强粤政图平台支撑服务能力,持续丰富地图产品应用。加强“粤系列”平台管理和运营,促进平台健康高效广泛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群众延伸。借助银行自助一体机,推动智慧政务在银行网点及镇(街)、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落地,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互联网+政务+金融”新业态。考虑不同用户需求,重点关注使用智能技术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等群体,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推动服务实现普惠化、均等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各大银行部门配合)

(九)强化政务服务指导监督。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健全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所有评价对应到办事人、办理事项和承办人,强化评价数据综合分析和结果应用,确保差评整改率达到100%,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规范热线服务流程,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周、现场核单、疑难工单协调会、工单办理结果审核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粤省心政府热线12345平台接诉效率与质量。推动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将12345平台入口纳入粤省事、粤商通,畅通互联网咨询和投诉举报渠道,提高智能应答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政府网站的管理维护。建立完善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机制,推动网站改版建设,规范信息发布流程,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度融合,加强政民互动,提升政务服务响应能力。(责任单位:市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22篇

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支撑牵引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以点带面推动其他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推动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信息和审批数据全面共享和实时同步。加快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支撑能力,推进企业用水用气报装“一网通办”,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审批。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构建不动产登记“网上办”服务体系,实现24小时“不打烊”。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八)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体系。优化“办成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实现不少于100项高频服务“一张表”“一套材料”办理。拓展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在网上办事中的应用,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结果电子化。部署80台以上的政务服务一体机,推动服务下沉,实现政务服务一体机市、县(市、区)全覆盖和部分重点镇(街)覆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九)加强政务热线智能化建设。加强政务热线体系建设,推进政务热线平台智能化建设,优化人员配置,整合全市政务热线并延伸至基层,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对事项上线、政务办件、证照共享、结果送达等事项服务,开展全程监督、评价、投诉并及时反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十)推动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我市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前期调研工作,并按省的统一部署,加快启动平台建设,对接国家、省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及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管理平台等系统,推进规划信息互联互通、归集共享。(市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牵头)

(十一)配合做好“数字财政”综合管理平台部署应用。按省统一制定的财政核心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梳理现有财政业务系统,建立全市“数字财政”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数字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在我市顺利部署,实现系统平稳过渡、业务无缝衔接,全面提升财政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水平。(市财政局牵头)

(十二)加快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推广应用。加强“中小融”平台的服务宣传推广和数据归集共享工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聚集和中小企业注册使用。依托该平台提供中小微企业融资一站式服务,探索提升p2p风险预警和监管信息化水平。(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单位配合)

(十三)深化“智慧应急”体系建设。按省统一部署,围绕应急管理全链条,加快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编织全域覆盖的感知通信“一张网”和预测预警预报综合防控“一张图”,打造扁平高效和移动便捷的管理服务工具,开展应急数据治理,建设融合通讯系统、“一张图”指挥决策系统,提升重点专项领域应急能力,构建快速响应和综合协调的应急指挥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新模式。(市应急管理局牵头)

(十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一体化能力。根据省生态环境厅部署做好大数据专题数据中心、智慧生态云平台揭阳节点及有关站点站房建设工作,研究探索构建我市生态环境个性创新应用,充分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环评审批、固废管理、执法应用、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等全省一体化业务系统,实现我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发布。加快推动信息化与治污攻坚深度融合,更好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市生态环境局牵头)

(十五)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围绕服务健康广东战略部署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要求,加快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接入政务外网,健全完善全市卫生健康业务网络。启动我市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省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公共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物管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等七大业务应用协同和监管。推广使用电子健康码,实现8家省试点医疗机构支持使用电子健康码。构建医疗保障信息化平台,提升待遇保障、医药服务管理、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基金监管等方面数字化水平,助力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智慧医保”“阳光医保”“安全医保”。(市卫生健康局、医保局牵头)

(十六)推进“智慧人社”建设。加快我市“智慧人社”项目建设,融入全省一体化“智慧人社”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业务在省一体化信息平台上统一办理、数据共享、服务协同。加强“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数字化终身教育,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准服务水平。探索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实现社会保障卡覆盖率100%的目标,推动社会保障卡线上线下应用融合,深化社会保障卡在人社、民政、惠农、扶贫、医疗等领域应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

(十七)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管理水平。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改装治理、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和现场执法监督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安全持续发展。推进港口码头指挥调度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支撑保障作用。(市交通运输局牵头)

(十八)推进“数字水利”建设。启动“互联网+河长制”建设,打通信息共享通道,实现协同治水。利用覆盖省、市、县三级全业务、全流程水政执法综合业务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涉水违法案件发现、跟踪、报警自动化,水行政执法定时、定点、可视化以及案件处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市水利局牵头)

(十九)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模式。建立完整可视的市、县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管理一体化平台,积极对接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抓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完善益农信息社建设,提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努力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模式,为广东构建智慧农业新模式提供支撑。(市农业农村局牵头)

(二十)完善精准扶贫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围绕“六个精准”要求,加强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的信息管理工作,健全扶贫信息动态公开机制和扶贫数据会商制度,建立对返贫及新增贫困人口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扶贫与行业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数据共享,凝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市扶贫办牵头)

(二十一)提升法治揭阳信息化水平。配合省做好法治广东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争取尽快在我市部署应用,提升我市法治建设信息化水平,提高行政立法、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行政复议等方面工作效能。推广行政执法“两平台”应用,深化行政执法大数据分析应用,丰富信息化、智能化执法手段,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市司法局牵头)

(二十二)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强和规范人口、车辆等公安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推进公安基础数据与政务数据的深度融合应用,深化“打防管控服”智能化应用,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从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精准预警、趋势预判和主动服务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共建共治”转变,积极支撑平安揭阳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市公安局牵头)

(二十三)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利用省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建设成果,整合我市国土空间数据,建设完善市、县两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与上级平台规划数据共享和同步更新,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自然资源数据支撑,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市自然资源局牵头)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23篇

(2)完善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依托石嘴山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配合完善平台数据,为各类政务信息的空间定位、时空展现和时空分析提供统一、权威、精准的“一张底图”。

(3)完善社会信用公共服务系统。配合自治区、市完善信用信息库,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报送机制,推动实现全市社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完善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和应用。

(4)建设统一电子档案系统。依托自治区一体化电子档案管系统,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实现电子档案的整理、归档、移交和数据共享,提升电子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推进电子档案应用,逐步实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电子文件以电子形式归档,推进电子文件在重点领域范围应用,规范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管理。

(5)提升“12345”便民服务热线水平。依托自治区、市“12345”热线平台,完善提升“12345”政务热线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强化与自治区、市热线平台与其他业务热线的协同联动,提高政务热线服务能力和水平。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24篇

20.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编制出台《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实业创新型城市建设五年规划》,培育要素保障推进体系。完善优质项目保障清单制度。完善政府债券优质项目储备机制和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效能评价机制。建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励机制。建立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激励机制。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市级能耗指标收储制度和市场化交易机制以及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结果运用机制。持续深化“3511工程”,实施“白名单”企业动态管理。创新“信用+”赋能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地实施。

2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标准编制《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严控严重失信惩戒对象名单企业占比和失信政府机构数量,确保我市“重大失信事件”不扣分。开发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三期,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记录,推行个人信用积分制度,创新守信联合激励应用场景,积极稳妥开展个人信用信息应用。抓好对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单”和“信用核查”系统的落实应用,依法依规开展联合奖惩,进一步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大信用宣传力度,强化“信用可视化”试点工作成果转化,建立完善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年内举办信用修复培训班1-2期。确保我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居全国第一方阵。

22.放大“白名单”工作成效。强化服务举措,力争“白名单”企业年累计新增授信、新增贷款增长15%以上。加强动态管理,实现年培育企业30家、储备企业20家、认定企业10家以上。

23.落实好联合审批制度。立足单位职能,规范审批程序,严把项目准入关。大力清理精简审批前置事项,提升审批效能。依法依规,实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严格执行政策,按照省、市准入条件,开展项目联审工作,严禁新建产业政策禁止建设的高风险化工项目。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第25篇

(一)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完善风控模型和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推进投融资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在梅州区域内的银行建立中小微企业信贷数据共享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实现市场主体贷款覆盖率、中小微企业贷款数量、贷款规模显著提升。(市金融工作局牵头,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二)推动“互联网+监管”全面实施。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业务一体化,实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联通对接和数据共享。编制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汇聚各类监管数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三)推动“信用+”应用。对接全省信用信息库。探索推出“信用+投标担保”,实现守信企业投标“网上办”“零跑腿”。探索推出“信用+商品条码”,加强对食品、药品、婴幼儿用品等领域企业监管。继续深化“红黑名单”在联合奖惩中的应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受益。(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四)推动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证照分离”一窗通、“多证合一”备案信息采集系统、“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对涉企审批事项全覆盖,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多证合一”改革,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五)推动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体验,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4家以上银行网点,实现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登记类型(除历史遗留问题、非公证的继承不动产登记除外)5个工作日办结。(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

各相关部门等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便利化。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方位覆盖,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统一配套服务等举措,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带方案出让土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45个工作日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19年12月底前]

(七)推动网上中介超市高效应用。大力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年底实现50家以上中介服务机构进驻;积极引导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服务的项目进入中介超市,服务项目交易完成率达100%,力争走在粤东西北各地市前列;规范和公布中介服务事项及业务流程,强化中介监管及财政性资金在中介超市购买服务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管理。整合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停止县级平台运行,实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扩容提质;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完成第三方机构对交易系统国家检测认证工作;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与行政监督部门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联通互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