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行政执法改革方案十篇行政执法改革方案十篇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4:48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和四中全会及全县机构改革动员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政、分类指导、权责一致、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适应现代文化和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规范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整合文化市场执法权,加快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于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整合精简执法队伍,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减少执法层级,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建立上下贯通、运行顺畅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体系。

坚持全面依法行政。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着力破解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推动改革与法制相统一、相促进。

坚持权责一致。理清综合执法队伍和行政管理部门关系,整合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市场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职能,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严格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坚持统筹协调。注重与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相关任务相衔接,及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改革政策措施的相互衔接,确保协同推进、平稳过渡。

(三)总体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组建一支政治坚定、行为规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

二、主要任务

(一)整合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行政执法职能,充实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隶属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管理,实行“局队合一”体制,统一行使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并承担“扫黄打非”有关工作任务,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基础上,承担全县文化执法指导监督、大案要案督办、跨区域重大案件查处和组织协调等职能。对乡镇文化市场领域的执法可参照全县乡镇执法改革执行。

(二)逐步规范执法人员编制。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关系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应充分考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要提高政治站位,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及推动文旅大发展的高度,在明确执法机构和人员划转认定标准及程序基础上,按照统一规范管理的方向,整合组建后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如涉及不同性质编制,目前保持现状,待中央、省、市统一明确后,逐步加以规范。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把人员进口关,严禁将不符合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范要求的人员划入综合执法队伍,严禁挤占、挪用本应用于公益服务的事业编制。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对干部职工工作和福利待遇作出妥善安排,不搞断崖式的精简分流人员。坚持凡进必考,严禁借队伍整合组建之际转干部身份。严禁执法人员在编不在岗。严格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切实加强人员招录、使用和考核管理,实行全链条全周期的规范管理。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标准规范,加强队容风纪管理,严格廉政纪律。全面落实综合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文化市场执法监督。

(四)健全执法制度机制。实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并依法及时动态调整,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执法事项一律取消,对长期未发生且无实施必要、交叉重复的要大力清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切实防止执法扰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要使用统一的执法文书和执法证件规范执法。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完善举报办理、交叉检查、随机检查、案件督办、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流程。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推动相关领域综合监管机制创新发展并形成合力,完善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线索通报、案件协力、联合执法制度,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效能。建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完善宣传、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共享信息工作机制,为宣传文化领城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五)强化执法保障。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的工作经费、能力建设经费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强相关经费保障。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有关统一执法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严格按中央统一规定执行。强化执法人员保障,完善基层执法人员工资政策,一线执法人员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鼓励探索通过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提高职业伤害保障水平,加快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广应用,采用移动执法、电子案卷等手段,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六)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与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协作配合,互相通报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专项整治行动等信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格局。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监督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开展执法工作,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负责落实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扫黄打非”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任务。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贯彻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则,确保改革期间各项工作连续稳定。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要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全县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共性问题,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支持配合,明确改革配套措施,支持改革推进。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2

自2014年6月获批部级新区之后,青岛西海岸新区便立足问题导向,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列入全区“十大改革”攻坚项目,自2014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以改革创新的魄力,积极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执法改革,逐步建立起了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锻造出了一支作风过硬、一专多能的综合执法队伍,破解了行政执法部门权责交叉、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探索出的综合执法改革“青岛西海岸新区模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2016年4月,山东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这里综合执法改革体制机制的探索被誉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模式”,得到了中央编办和省编办的高度评价和推介。

锻造合力之剑

2014年11月1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国土资源局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海洋渔业局的海监大队、交通运输局的交通稽查大队的人、财、物、编等整建制划转到综合行政执法局;先行集中行使城市管理、文化市场、国土资源、海洋监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六大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权,共计42类1402项执法权限。为了让新成立的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具有法律地位,山东省大力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行政执法改革探索,2015年8月,山东省编委办批复了《青岛西海岸新^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2016年4月,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的批复》。2016年7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印发《关于确认西海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告》。至此,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得了法律地位。

彰显创新魅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陆域面积21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2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辖26个街道(镇)、1221个村居,常住人口180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在这样大的范围内搞好行政执法,保障城市的健康运行其难度和压力不言而喻。

队伍建设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永恒主题。面对从六个职能部门划入的执法人员,青岛西海岸新区对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了打造“执法铁军”的队伍建设目标。为此,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年组织两次全员性法律知识考试,开展“百日业务培训班”,组织260人次赴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参加“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同时,成立法制讲堂、阅览室,启用网上学习考试系统,每年春、秋两季开展全员军事训练,目前,形成了全员性、常态化的教育培训体系,促进了综合执法队伍向复合型、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提升。

与此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把创新元素融入改革全过程,规范执法行为。对局机关科室和综合执法大队进行统一管理、指挥和调度,做到管理制度、执法程序、法律文书、执法服装、执法标识、车辆装备“六个统一”;创新制定了《综合执法办案规程》,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四类程序有机衔接,融入行政执法责任制、权力清单、案件审查、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同时建立区级执法监督平台、内部考核体系、社会多元评价等机制,对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全程监督,严格落实执法巡查、错案追究、评议考核等制度,确保执法公平公正。这些有力的措施,迅速规范了新成立的综合执法队伍的执法行为,实现了由“粗放执法”向“精细执法”转变,一支依法行政的“执法铁军”令全区刮目相看。

在创新执法工作模式上,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实施了“连贯执法”、“组合执法”和“递进式执法”等执法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执法的改革优势。目前,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实现了全域性无缝隙覆盖,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网格化管理的创新。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委陈彦军介绍,网格化管理既节约了执法成本,又提高了执法效率。改革以前,新区监管面积大,到远一点的地方出现场需要个把小时,路上一折腾就是大半天。现在,执法中队直接进驻到街镇,十多分钟的执法圈让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就可赶到现场,执法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求解综合行政执法的创新路径上,青岛西海岸新区不遗余力,探索首创的“公检法三方衔接机制”也极富特色。

改革效应凸显

青岛西海岸新区在行政执法改革中自我鞭策,求新求变,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解决了“看似都管都不管”的问题,实现了“一支队伍管全部”。改革前,一些部门之间执法边界不清,“好管有利的事抢着管,不好管无利的事没人管”。以海岸带保护为例,以往国土、海洋和城管部门对海岸带的监管以高潮线为界,潮汐一变化,就会发生三个部门推诿扯皮的问题。而对海岸带违法建设的查处,城管、国土和海监部门又存在执法重叠现象。改革后,面对青岛西海岸新区282公里海岸线和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城管、国土和海监的执法事项集中行使,实现了陆海统筹执法,对海岸带存在的盗采海沙、非法建设、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逢违必治、一步到位,打破了以往“条块管理”的壁垒,在新区2016年3月全面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以来,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组织联合相关镇街拆除存量违章建筑面积122910平方米,清理灵山湾海域和胶州湾海域非法养殖设施分别达1600余亩和800余亩,保护了新区的“黄金岸线”。

解决了“久治难除老大难”的问题,树立了“执法为民新形象”。改革前,由于执法交叉、力量不足等原因,在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久治未除、屡屡反弹的“顽疾”和“老大难”问题。改革后,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并举,彻底根除了多处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顽疾”,有效解决了长江路等数十条主次干道的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和“十乱”问题。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3

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行政执法取证困难,违法后果鉴定成本高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行为往往游击式违法、捉迷藏式违法,比如非法采砂点、非法采矿点、非法采伐点、非法排污点等点多面广,行政部门执法力量不足。同时,行政执法缺乏强制手段,如果公安机关不全力配合,对违法行政行为的取证受到违法人员的干扰就搞不成。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后果的鉴定程序复杂、鉴定成本高的问题反映特别强烈。另外,环境污染刑事犯罪人口门坎髙,后果认定必须以省级以上专业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为准,但 这样的鉴定机构全国只有4家,而且鉴定费很高。涉矿、涉地案件违法行为后果认定难,主要原因在于有关文件规定必须以省级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为执法依据,这些鉴定机构都按平方收费,鉴定费动辄数万、数十万,取证成本过高。

三、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行政执法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难度大一方面不少行政执法部门主动向公安机关移送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犯罪的意识较差,“两法衔接”平台往往是建而不用,录人案件与实际案件差距较大。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困难,存在移不动、送不出、不受理的问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特别是公安侦查环节衔接不通畅。例如,有三个层次的原因造成涉土涉矿刑事案件移送难:一是内部执法程序复杂,国土系统内部规定,下级国土部门移交刑事案件,必须经上级国土部门审核同意,无形中设置了移送障碍;二是损失鉴定成本过髙,如前所述,公安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文,规定涉地、涉矿违法后果认定必须由省级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且鉴定费用过高,国土、公安在送检主体、费用承担上互相推倭,导致案件无法移送;三是许多涉嫌犯罪行政案件,往往夹杂复杂的信访因素,公安机关认为是行政执法部门在踢皮球,在推矛盾,所以不愿受理。

四、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行政执法成本过高,并且没有形成执法合力对长期存在的传统产业、工业企业需要关停并转的,还缺乏明确 的补偿政策;对农民传统的畜牧、养殖产业,如果严格执法,将极大伤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矛盾;对政府为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开办的工业企业,由于地方保护倾向的影响,行政执法无法产生实际效力,有的甚至进不去门、见不到人,根本执不了法。同时,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行为,往往是双重甚至多重违法,任何一家行政执法部门单打独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还无法形成执法合力。

另外,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还存在各部门衔接不畅的问题,比如国土部门审批颁发一个矿产开采证,审批前并未征求环保、林业等部门意见,如果采矿证涉及的开采范围包含公益林地或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生态环境特殊保护区域,必将出现行政执法“打架”现象。

五、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行政执法软弱无力,行政决定执行难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普遍存在软弱无力、执法不到位、执法周期长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原因:一是行政执法部门并无行政决定的执行权,拥有执行权的地方政府往往行动缓慢,对一项行政违法行为由某一家行政部门作出处罚通知后,如果需要进一步对该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如矿口、厂房、建筑等进行拆除、取缔’则依法必须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而行政执法部门的报告上报政府后,往往被束之高阁;二是行政执法部门向法院申请对行政违法行为强制执行,往往不被受理,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曾与国土资源部下发过联合通知,涉及民生的违章建筑拆除等强制执行申请,法院不予受理,而在执行中,法院往往扩大解释,造成了行政违法行为申请执行难;三是行政处罚决定生效时间长,导致违法行为及事实得不到及时纠正,一个行政处 罚决定做出后,如果历经申请复议、司法诉讼,根据法律规定的时限,等到真正生效至少需要150天,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违法事实早已形成,损失后果继续扩大,再去强制执行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六、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行政执法有畏难情绪,执法观念陈旧行政执法工作尤其是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工作阻力大、责任重、待遇低、风险高,基层执法人员普遍存在不想干、不敢干、干不成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许多行政执法人员反映,对检察机关、纪检部门追究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渎职失职犯罪的标准难以掌握,对怎样做才算依法履职、怎样做就构成渎职失职充满困惑,对于行政执法决定权在上级领导,但追究基层、一线执法人员责任的做法感到委屈。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观念陈旧,对人民群众、新闻媒体、上级领导关注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关注不够,思考不深,研究不透,执法无力。

七、生态环境建设行政执法活动干扰阻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经常受到三种势力的干扰、阻扰甚至威胁:一是地方的流氓恶势力、地痞团伙参与非法采砂、非法采矿等违法活动牟利,对行政执法人员采取公然阻扰执法检査、聚众殴打执法人员、抢夺执法取证设备、派人跟踪、威胁执法人员及其家人等违法犯罪活动,给行政执法人员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二是个别公务人员入股、参股非法采矿、非法采砂活动,千方百计阻扰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为违法人员通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_权威解读环保垂直管理改革:根治地方干预执法权威解读环保垂直管理改革:根治地方干预执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三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在生态环保领域进行的新探索。

9月22日,环保部地方环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叶民、副主任张玉军,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接受记者采访,就这份改革文件出台的意义与落实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权威分析。

生态文明“底盘性”制度改革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

“这些改革举措都将着眼点放在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强化排污者污染治理主体责任上。”叶民说,这次制定指导意见也遵循了这个思路。

指导意见要求,一是要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环保责任,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建立环境监察专员制度,开展环保督察巡视,加强对环保履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依法追责、终身追责,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要落实排污单位责任,加强环保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污染源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强化环境司法、排污许可、损害赔偿、社会监督,严格环境执法。1 “要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来看垂改,要从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各项重要文件精神中系统理解垂改、推动垂改。”吴舜泽说,“垂直管理改革实质上与已经出台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重大改革一脉相承,与各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相辅相成。

垂直管理制度是环境治理的基础制度,因此“垂改”是“底盘性”的制度改革。叶民认为,指导意见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要求的新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支撑,有利于推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转型,有利于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根治地方干预“痼疾”从三方面发力以“保发展”为名,行地方干预之实,一直是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打破环保工作中地方干预?痼疾?,关键是理顺环保系统省市县三级关系,理顺环保部门与所属地党委政府之间责任关系。”张玉军说,指导意见在清除“地方干预”病灶方面,既精准发力,又运用“巧方”。

首先从制度设计上解决干预。一是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级环境监测机构,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实有效。二是市(地)级统一管理行政区域内的环境执法力量,依法独立行使执法权,执法重心实现下移,强化督查企业。

其次从人财物保障上解决干预。一是驻市(地)环境监测机构的人财物管理在省级环保厅(局),而市(地)县无支配权。二是县级环保机2 构以及监测执法机构的人财物管理在市级环保局,而县级无支配权。

最后从领导干部管理权限上解决干预。

指导意见在领导干部管理上,既有遵循,也有创新。省级环保部门主管所有市(地)环保局长,以及驻市(地)环境监察和监测机构人员,增强调控能力;市(地)级环保局负责规划区划、统一执法。

“三位一体”解决环保机构队伍建设问题环保机构人员身份编制不清、环保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一线执法人员装备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

“这严重制约了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吴舜泽指出,“这次改革将会涉及全国各省区市所有基层环境监测监察执法人员,指导意见专门提出了解决路径,提出规范机构人员性质,确保履责需要。”指导意见要求,地方结合事业机构改革,将目前还是事业性质、使用事业编制的县环保局逐步转化为行政单位。将环境执法机构列入政府执法部门序列,依法赋予环境执法机构实施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条件和手段,明确环境执法人员统一着装,增强环境执法权威性。

指导意见还特别对乡镇环保机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乡镇环境保护专兼职机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优化职能聚焦做好主业,大力加强队伍培训,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在指导意见出台后将推动地方搞好试点。据介绍,目前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陕西、青海等12个省市提出了改革试点申请。3 吴舜泽说,改革将积极稳妥推进,力争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此项改革。4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_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方案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X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36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根据《X省X生态环境保护条例》《X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方案》《X省X生态环境保护整改工作方案》等有关要求,以中央和省委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绿盾X”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发现问题中涉及X生态环保问题整改为重点,举一反三,全面排查X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严厉打击破坏X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推动X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涉及区域我区X区域共涉及2个镇,6个村。

三、主要内容(一)中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面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中涉及我区的X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省委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中涉及的X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问题整改。(按照《X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 馈意见整改方案》(X字〔X〕54号)、《X市贯彻落实省委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X字〔X〕21号)开展,区环保督察整改办牵头)(二)采矿、采石、采砂破坏生态问题清理整治方面按照《X省矿产资源开发保发展治粗放保安全治隐患保生态治污染行动计划(X—X年)》《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切实加强采石场管理的通知》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对X区域矿山企业,特别是新(扩、改)建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开采许可、林地使用等行政审批情况进行检查。

重点查处矿山企业违规审批、非法开采,超产能、超范围开采,禁采区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

区国土分局牵头负责X区域矿山开采企业(采矿、采石)矿权退出工作,制定X—X年整治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形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清单,并督导整改。

区水利局负责X区域河道采砂环境整治工作,制定X—X年整治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形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清单,并督导整改。

(三)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方面以X年X省开展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为基础,依据《X省X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对X区域小水电企业、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等进行全面排查,核查项目建设合法合规情况、清理整治工作按期完成情况。

区水利局牵头负责X区域小水电企业的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形成问题清单向社会公布,制定X—X年分类分步整治方案,并督导整改。

区农业局负责农业污染源、农业机械等移动源(不包含水产养殖业)的排查整治工作,形成问题清单向社会公布,并督导整改。

区文广局负责旅游开发的排查整治工作,形成问题清单向社会公布,并督导整改。

区公安分局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负责行政部门移交刑事案件的调查处理,并配合专项行动相关工作。

区发改局、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依照《X省X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三、方法步骤按照排查摸底、开展执法检查、督查检查的方式分步进行。

(一)排查摸底建立排查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形成全区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核查表(电子版,整改工作方案、排查情况统计表纸质及电子版于7月25日前报区X办(区发改局717室)、区环保督查整改办。

(二)执法检查各责任单位要对各自负责领域开展全面执法检查,形成区级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核查表(见附件1、2)电子版,整改工作方案、排查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4、5)纸质及电子版于7月27日前报区X办(区发改局717室)。

(三)问题整改对专项行动发现的问题,要建立整改工作台账,逐一整改销号。

10月15日前,各责任部门要将专项行动及整改工作情况报区X办(区发改局717室)。

四、有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级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统筹协调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并确定1名专项行动联系人,于7月24日前报区X办。

(二)夯实工作职责。严格落实X生态环境保护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要逐区域、逐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细化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检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4

人民法院进行改革以来,对审判方式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庭审方式改革。庭审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审判实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审判人员包揽取证、举证转变为以当事人举证为主,法官与当事人调查取证、举证分工明确;从审判人员讯(纠)问式转变为当事人陈述式;从审判人员与当事人质证转变为当事人之间互相质证,并强调当庭质证;从不注重认证转变为重视认证,并强调当庭认证;从证据由未经质证可被采用转变为必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才能被采用于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从审判人员站在一方当事人一边为当事人问话转变为法官处于中立地位由当事人互相提问、质证(即诉讼主体地位转变);从事实在庭前查清转变为在庭审上查清;从开庭形同虚设转变为在庭审上实际发挥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庭审功能;从庭前调解转变为着重在庭审上调解;从不重视以调解和简易程序方式结案转变为强调以调解和简易程序方式结案,等等。

第二,审判权下放。传统的审判方式审理案件的审判权和监督权是由庭长和院长行使,庭长和院长认为案件审判有问题都有权以行政批示的方式要求合议庭复议。具体做法是,案件承办人将裁判文书交给庭长审查修改,再由庭长移交给分管院长或院长审核修改并签发。导致办案人员责任心不强,有依赖心理,业务素质难以提高。既影响了案件的公正审理,也不利于提高办案效率。为此,法院进行了改革,将案件的审查、修改、签发权下放给审判长,不再由院长、庭长行使。摒弃了那种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弊端,增强了审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办案效率。

第三,建立案件流程管理机制。法院实行案件流程管理,对立案、排期、开庭、审理、结案、归档等案件流程各环节分段管理,跟踪监督。有效地避免了超审限案件的发生,解决了“暗箱操作”的问题,防止了审判人员违法审判,确保了公正、高效办案。

为了建立与上述审判方式改革相适应的审判管理机制,保证办案的公正与高效,应将现行的审判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审判管理进行改革。

(一)建议取消审判庭和庭长(含正副职)。随着审判方式改革,法院内设审判庭这个行政管理机构和庭长这个行政长官来管理办案人员、管理案件审判,其实际功能作用和意义已成为历史,法院内设审判庭和庭长已没有必要。实践证明,案件以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存在很多弊端,而以案件流程管理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和快速审判,能体现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工作主题。审判方式改革后,庭长已失去了审查、修改、签发裁判文书及以其他行政手段管案权,和其他的审判人员一样,庭长只有办案权,不必要再保留庭长这个行政职务和审判庭这个行政管理机构,建议我国法院组织法将审判庭和庭长取消。然而,有人担心,将庭长和审判庭取消后,办案人员的审判业务管理可通过案件流程来管理、监督,而对办案人员、书记员还存在人事行政管理问题,怎么办?笔者认为,这由院长、副院长和法院内部专设的行政管理机构来负责人事行政管理就够了,不必要再设立审判庭这个行政管理的中间环节。

(二)设立审判组。随着审判方式改革,法院的审判机构(组织)应如何设置,才能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才能保证办案的公正与高效。笔者认为,应设立审判组,组长由被选任的审判长担任和两名法官组成审判组,即一个合议庭人数。一个法院可设立若干个审判组,审判组直接由法院统管,审判组负责对以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进行审判,即对民事、经济、刑事、行政案件都能办理。不分民事、经济、刑事、行政审判组。以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被选任的独任审判员负责审判。审判组组长不负责对审判组的其他两位组成人员的行政管理。审判组和独任审判员只有审判权,没有行政权,对审判组及其组成人员和独任审判员的审判权以外的党务和行政管理事务由院长、副院长以及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行使。由案件流程管理的机构分案给各审判组,并按流程管理方式负责监督案件审判。

(三)设立审判监督组。随着审判权下放到办案人员,为了保证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预防司法腐败,必须加强审判监督工作,加强审判监督队伍建设。案件流程管理是保证审判人员公正、高效、廉洁办案的有效监督手段。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工作,应设立审判监督组。审判监督组由若干名人员组成,由法院直接统管,负责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评查、违法审判责任、错案认定等审判运行和监督工作以及指导审判和审判调研工作。是法院专门负责审判管理和审判监督工作的职能部门。

(四)设立行政科。将现行法院的办公室、政工室、监察室、法警队合一,设立行政科,负责法院的后勤、内务、人事、纪检(包括对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等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作为法院内设行政管理的专门机构。彻底将行政人员与法官分开,将行政管理和审判管理分开。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5

《行政诉讼法》是一部能够有效解决官民矛盾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制度,其建立和完善也是衡量一国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在行政诉讼法实施的20多年的过程中,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行政诉讼裁判难以执行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裁判执行难的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适应司法改革的法治大环境以及《行政诉讼法》的最新修订目标。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裁判;裁判执行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一)调研背景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所确立的新的目标,这一举措为中国法治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十分有利的基础,也正因为有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科学的政治决策与改革背景,给所有法律人对行政法治的发展与改革也带来了信心与希望,社会舆论也都呈现出一片“终于迎来了法律人的春天”这种充满期待的感叹。社会法治大环境在积极地改变,在这种契机下新的《行政诉讼法》也应运而生。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在新法实施前夕召开了新闻会宣布从5月1日开始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次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是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四年以来的第一次修改,新《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昭示着中国的“民告官”制度进入了2.0版的最新版本的升级时代,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牵动了中国法学界、司法界以及老百姓的很多的梦想,社会各界也对这部法律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直面司法实践中犹如顽疾的立案难、审理难和执行难的“三难”问题。新《行政诉讼法》针对执行这一方面的修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定并完善了原有行政诉讼的执行措施,例如在新行政诉讼法的第八章执行这一章中,规定了法院可以通知银行从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行政机关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是应当给付的款额;对于不履行判决的罚款对象从旧法规定的行政机关改为直接罚款“该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机关如果拒绝履行法院则可以将相关情况予以公告,也可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除此之外,本次新修法律在执行方面最大的亮点就是,规定了行政机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果符合相关的不履行的情况可以予以拘留、判刑。因此综合看来,本次新法的修改对于执行这一问题的解决力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执行措施方面更加多元化,体现了国家对于解决行政诉讼执行难这一问题的重视。

(二)调研目的新《行政诉讼法》施行之际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执行的现状,挖掘行政诉讼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法分析,得出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在新法及司法解释的指导下应当有的解决办法,对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但是新法较少涉及的部分提出改革措施及意见等。本调研项目结合行政诉讼法的最新趋势,以最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为着眼点,并且实地调研山东省某市基层法院的有关行政案件,以新法与行政司法实践相互结合,通过调研对行政诉讼裁判执行的下一步完善提出可行的意见。

(三)调研法院及调研方法行政诉讼案件多集中于基层法院,为此项调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行性,可以更好地对基层法院行政案件裁判的执行问题进行追踪调研从而使调研的结果更具准确性与针对性。笔者主要对山东省某市4个区的基层法院进行实地调研,对各法院近三年的所有行政诉讼案件裁判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与研究,以期能够得出较完善并准确的数据。本调研项目主要采用了社会调查法、价值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调研反映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的具体执行现状,总结分析行政裁判执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结合新法的有关规定,对比得出相关结论,并对司法实践中的现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二、调研成果汇总展示

在法学研究领域,对于任何一部法律施行情况的研究,都需要法学理论与司法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出较为科学、有效的结论。下面几组数据便是笔者通过对山东省及某市的司法实践情况进行的调研数据的汇总,希望通过对相关调研数据的分析、比较,得出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裁判及执行情况的现状及透漏出来的问题,并以此数据为基础结合新修的行政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司法实践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诉讼案件数量对比经过对图1数据的分析,无论是从收案数或者是结案数量来看,每一年度行政案件的数量与民事诉讼的案件数量相差较为悬殊,也就是说行政诉讼的案件数量相对民事诉讼来说是非常小的,仅仅分析相关数据,或许会让人认为行政诉讼方面的相关争议少、问题少。但是经过调研发现仅凭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行政诉讼方面的争议比民事诉讼要少,因为在行政诉讼的争议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当事人选择上访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而并不是选择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现象,也反映了现阶段行政诉讼制度面临的“不信法”的问题,这是在接下来行政诉讼改革当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调研数据图2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行政诉讼案件的纠纷解决当中,行政诉讼结案方式呈现出了维持类判决逐渐下降,相对应的撤销以及变更判决的数量呈现出了相对上升的趋势。

(二)行政诉讼裁判执行数据分析图3、图4和图5是山东省全省以及某市在近四、五年有关诉讼执行的相关数据(数据中包含旧存案件的数量),通过对比执行方面的数据可知:从全省执行案件数量的总体情况来看,总体执结案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实际执行率也呈稳定上升的状态,某市法院的执行情况经历过一段下降之后又整体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这几个年份实际执行率基本上保持在70%左右,也就是说还有近30%的案件没有得到实际的执行。

三、调研结论分析及解决对策

经过接近一个月的实地调研,以及与相关法院行政庭和执行局的法官的探讨交流,深切的感觉到研究相关的法学问题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当将书本上的法学理论与实践当中的司法现状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得出较为有效、合理、完善的结论。从调研结论当中总结了几点关于现阶段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审判以及执行方面出现的问题,下面将逐一进行阐述。

(一)调研结论的分析1.经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一审行政案件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分析行政诉讼中各类案件的数量可以得知:行政诉讼中案件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案件类型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在调研当中,分析行政案件的种类注意到,虽然行政案件涉及面比较广,但类型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并且,在行政诉讼案件中群体性行政案件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且矛盾冲突较为激烈。2.经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案件相比,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明显偏少,并且二者的数量相差悬殊。在行政诉讼相关制度的研究当中,想要探讨、研究有关行政诉讼执行的问题,首先需要思考有关审判的问题,因为在司法实践中执行是审判的后续保证程序,审判、执行相结合才能够推导、促进司法实践中相关问题的切实解决。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正因为行政诉讼的案件数量少,行政诉讼方面的典型案例社会影响小,因此社会的重视程度也极为有限,从而导致整个行政诉讼系统构建不完善,出现行政诉讼制度不如民事诉讼制度那样受普通民众的关注与重视的尴尬局面,以致会出现民众有问题、有争议不信任也不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而是选择上访等非诉的途径,长久如此,不仅对每一个当事人来说无法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不利于树立司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会极大的损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建设和构建。因此,行政诉讼的这一问题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与完善,不仅要从法律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还应当从制度层面完善、建构相关的行政诉讼的体制机制,以期能够出现行政诉讼繁荣发展的局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上访的数量逐年的上升。3.对比上文的调研数据可以得知,虽然行政诉讼案件的自动履行率在不断的升高,但是行政诉讼的自动履行率和执结率的数值整体实际并不高,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无论被执行人是行政机关或者被执行人是普通的当事人,都会出现不及时履行法院判决的现象,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尴尬的现实情况是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人比被执行人是普通当事人的案件的自动履行率要低许多,这一现象就给法院的行政诉讼的执行工作提出了极大的考验,若无法将这一问题解决好,法院的司法威信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法院行政诉讼的执行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4.通过调研实践中的关于行政诉讼的相关问题研究发现,行政诉讼案件的各类裁判所占的数量、比例当中,呈现出了维持类判决逐渐减少,而撤销及变更判决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一状况体现出了行政法治的作用在凸显,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评价维持类判决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行政诉讼维持类判决是符合行政诉讼法律的规定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权限范围之内的。但是犹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维持类判决过多在社会外界看来并不能很好的发挥行政诉讼法的功能作用,当法官拥有的自由裁量权过多的考虑维护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发挥时必然就会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行政诉讼维持性判决过多的话,这就说明能够通过行政诉讼的裁判进入执行程序解决的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十分的有限,因为维持行政机关的决定的判决结果就直接切断了行政诉讼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道路。而在现在的司法实践当中,维持类判决减少的情况并不是对行政机关工作的否认,而相反这恰恰是我国行政诉讼法治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的标志之一。

(二)解决对策经过实际调研行政诉讼以及行政诉讼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要解决以上所列的问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既要对行政诉讼执行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建构,也要促进行政诉讼法律法规的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奠定了法制改革的基调,加之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最新修订,并配套出台了新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这对于行政诉讼裁判执行问题的改善正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契机。1.具体来说,前文分析提到的行政诉讼案件相比较民事诉讼案件的数量较少,本次新修的行政诉讼法以及配套的司法解释所确立的立案登记制的实施相信会解决这类问题,因为新法规定的立案登记制等内容首先拓宽了能够进入行政诉讼程序案件的路径,使更多的案件能够运用行政诉讼法来解决。据报道新《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第一天,5月4日当天全国各级法院行政一审案件的立案数量是去年同比的三倍左右,与四月份同比也翻了近一番,这对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2.根据调研结果的显示,司法实践中判决以及复议中多出现维持结案的案件,本次新修的行政诉讼法以及配套的司法解释也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复议机关以及司法机关需要本着负责的态度解决此类问题,否则当事人可以寻求相关的行政诉讼的救济措施,例如复议维持的机关也需要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因此,在接下来的司法实践当中,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发展,最关键的便是如何更好地将行政诉讼法新修订的制度规定落实到实处,如果能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新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相信定会出现行政诉讼繁荣发展的景象。3.根据调研结果的显示,可以发现行政诉讼案件的执结率比较高,但是在司法调研中也对相关的法官以及当事人进行了咨询,其实执结率高仅仅是一个方面,可以说有一部分是处于虚高的状态,因为司法实践中主动执行的情况并不乐观,实际上行政诉讼案件的执行状况以及案件是否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仍然处于未知的状态。研究新修的法律可以发现,针对于实践中的这种情况,本次新修的《行政诉讼法》也规定了相关的执行保障措施,例如改以前法律规定的对单位的罚款为直接罚款行政机关负责人个人;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并且规定了拘留等执行办法,除此之外对于公民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措施则主要是参照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因此,这就对司法实践中的执行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坚持司法的独立性以及公正性,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保证行政诉讼执行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四、结语

《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四年以来的第一次修订在行政法治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部法律的积极意义更多的也是需要体现、落实在司法实践当中,因为如果仅仅是在法律方面进行了完善的规定,司法实践当中并没有贯彻、落实的话,难免会使这部法律陷入“空有其表”的尴尬境地。正如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的庭长赵大光法官在新行政诉讼法的培训班中所提到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官、依法治权的办法有很多,但是行政审判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治本之策,肩负着对公民、法人权利保护的重任。”但是我们也知道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急功近利、期望一步到位,司法实践中任何问题都不是一天、两天短时间内就会形成的,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在司法实践中边落实、边探索,法学理论结合司法实践,不断地完善创新,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我们坚信行政诉讼制度以及行政诉讼裁判执行难的问题也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也希望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能够顺利,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完美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师吉金.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杨临宏《.行政诉讼法》的大修与小改———关于《行政诉讼法》修改的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2014,(4).

[3]皮纯协,冯军.国家赔偿法释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4]肖萍,裴春光.行政裁判执行制度研究———以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为视角[J].法学评论,2009,(1).

[5]姜明安.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法学,2014,(3).

[6]应松年.行政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7]金怡.破解“不信法”难题的一剂良药———也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1).

[8]罗豪才,湛中乐.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6

湖北省部署建立政务快捷反应机制。3月7日,湖北省部署建立政务快捷反应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执行力。政务快捷反应机制涉及政务值守、政府指令办理和反馈、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等多个方面,具体要求包括:建立完善值班工作制度和规程,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充实值班工作力量,确保政务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对省政府的指令和要求,要立即研究处理,要求回复意见的,必须限时反馈;突发事件发生(或发现)后,要在第一时间报省政府和省政府应急办,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3小时,重大突发事件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上报;对同一突发事件信息,原则上省直部门上报时间不得迟于市州政府上报时间;对省政府领导关注或批示的突发事件信息,实行落实情况日报制等。

广西自治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至2008年2月底,继南宁、柳州市完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和北海市实行综合执法改革之后,玉林、防城港、贺州、北流等市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的工作方案,已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崇左市的工作方案已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桂林、梧州、百色、河池、来宾、钦州、贵港等市的工作方案正在起草,广西14个地级市均在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理行政执法队伍,对现有的行政执法队伍加以归并,设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同时对原由有关行政机关行使的管理权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一组改革短信

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深化服务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加快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意见》提出提高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积极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

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水管体制改革任务。近日,国家水利部下发了《关于确保2008年底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地2008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水管体制改革任务。《通知》从全面完成基础工作、足额落实“两费”、大力推进内部改革、切实抓好改革验收、积极探索深层次改革问题等5个方面,对改革的目标任务作了具体要求。同时,强调各地要以“两费”落实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2008年底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7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确处理履行职能与服务大局的关系

保障公民权利不受国家机关的侵犯,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为此,我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正当性的高度,从维护党的执政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行政审判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行政审判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观念,端正“以积极的态度救济民权、以优质的服务减轻民负、以快捷的审理解除民忧、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以有力的执行实现民愿”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官”“民”矛盾“化解器”和“减压阀”的作用,通过积极稳妥地审理各类行政案件,特别是审理各类群体性、集团性案件,消除了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对立情绪,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减少了不安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目标,努力追求行政审判效果的有机统一

2004年至今,我院共审结各类行政诉讼案件226件,执结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333件。所有审结和执结的案件中,没有一起被告不出庭应诉或不答辩、不提供证据等情况。所有诉讼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改判,行政审判质量和效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一)贯彻立法宗旨,确保行政诉讼的公正与效率

我院认真贯彻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既要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公共利益,又要通过监督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对于合法的具体行为坚决予以维护;对于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组织的违法行政行为,果断判决其撤销、变更或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对于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在审查阶段,引入听证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对于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及时予以执行;对于明显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坚决裁定不予执行,充分保护了被执行人的实体权益。在执行阶段,对准予执行的案件,以说服教育为主,慎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防止了矛盾激化。

(二)公正高效审判,营造行政审判工作和谐司法环境

行政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晴雨表”。我院始终把行政审判的质量和效率放在第一位,坚持案件快审快结,力求“胜败皆服”的办案效果。几年来,未出现一件错案,没有发回重审和二审改判案件,也没有因行政案件导致、上访问题发生,树立了行政审判的权威。同时,坚持以非诉执行工作为依托,为全区的中心工作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尤其是在今年的道路交通管理、城建开发、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等重大决策上,我院都能积极参与、正确对待、依法处理,保障了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顺利实施。

在行政审判工作中,我院始终坚持一案一总结、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座谈、一案一建议的工作原则,对每一起行政诉讼案件的判决,注重延伸“释明权”的运用,切实引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判决维持的案件,及时向当事人指出和阐明败诉的原因和法律依据,使其晓之以法,明之以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主动接受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依法管理。对判决撤销的案件,有针对性地向败诉机关提出司法建议,使行政机关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进一步改进工作,堵塞漏洞,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三)改进审判方式,提高行政诉讼的社会公信力

行政审判方式改革是人民法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多来,我院按照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不断推进和深化行政审判方式改革,以改革保公正,以改革促效率,以创新求发展。

一是不断拓宽行政审判领域的范围。我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新型案件日益增多,从传统的公安、卫生、林业等行政管理领域,到现在的烟草、商标、外汇、工商、财政、海关等方面,行政案件的类型已经拓展到50多种,涉及到行政相对人从出生到死亡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行政管理领域。

二是全面落实以庭审为中心,以公开举证、质证、认证和裁判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判方式,完善了庭审程序,强化了庭审功能,增强了审判的透明度,提高了裁判的公信力。

三是不断完善证据规则。我院制定出一套符合行政诉讼规律的举证、质证、认证规则,为审判人员认定各种证据的能力提供了规范依据。

四是进一步强化了合议庭职责。为保障审判质量,提高审判效率,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合议庭的审判职责,改变了由庭长、院长层层逐级审批案件的做法,使合议庭真正依法拥有审理和裁判案件的权力。我们还充实加强了合议庭的力量,有时分管院长直接参加合议庭并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这一做法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五是进一步改革行政裁判文书。通过改革行政裁判文书的格式,使行政裁判文书的制作更突出了合法性审查的基本原则,完整地反映出审判的全过程,充分说明判决理由,使其真正成为人民法院公正裁判的载体。

六是积极探索并严格实行了听证程序。在非诉行政执行过程中,我院严格实行听证程序,要求行政行为相对人向法院陈述自己的事实和理由。不少当事人表示,法院进行听证给了他们一个陈述、申辩的机会,无论执行结果如何,都心服口服。

(四)广泛深入宣传,营造行政诉讼的亲和力

为了使行政诉讼法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所了解,我们以公开审判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行政诉讼法,通过公开审判,以案讲法,生动形象地提高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法的认识;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原则和程序。我院还印制了大量的宣传材料,走上街头,深入到工厂、农村和行政机关进行宣传,不断地扩大社会影响。两年来,我院行政审判庭先后到行政机关进行法律讲座20余次,听课人数达4000多人。接待行政机关来访、咨询70余人次,受到行政机关的欢迎和好评。我院还坚持定期向区政府提供行政案件统计资料和形势分析材料,使区政府的领导能够随时掌握全区行政执法涉诉案件的情况。通过上述沟通,密切了法院与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五)紧紧依靠党委领导,认真接受人大监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配合

行政审判工作与其他各项审判工作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需要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我院行政审判工作,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认真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广泛的社会监督。对一些社会影响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案件以及涉案人数多的集团诉讼案件,从收诉立案开始就主动向党委和人大汇报,征得其支持,并主动邀请其参加听证、开庭等一些监督工作。对一些领导同志关注的案件,及时向其说明有关的法律法规,取得领导对法院依法办案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还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对每年政协提案中涉及个案的问题由相关行政庭专人复查、答复,共性的问题则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研究、参考借鉴以改进工作。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行政审判队伍司法能力和水平

努力提高行政审判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水平,是搞好行政审判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行政审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我院行政庭现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庭长1人,审判员3人,执行员3人,书记员1人,司机1人,是行政庭建庭以来力量最强的时期。我们对行政审判人员坚持常抓不懈地加强业务培训,要求行政审判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品格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认定和审查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对行政审判涉及的法律法规面广量大、变动频繁情况复杂、专业性强、学习和运用难度较大的情况能全面适应。我们鼓励工作人员学习研究和更新知识,增强学习和研究的自觉性,营造一种学习和钻研的良好氛围,不遗余力地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审判水平。我们先后组织行政审判人员参加省院《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培训班学习,并进行了验收考试。派人参加了最高法院《行政许可法》培训班的学习。针对行政审判改革等专项问题,组织我院行政审判庭全体人员到兄弟法院进行了专项学习。通过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行政审判人员具有了更加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逐步适应了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此外,还坚持结合具体案件有针对性的开展案件研讨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院由院领导带队,多次到行政机关走访,了解和熟悉行政执法情况,听取他们对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组织行政审判法官,开展4项专题调查研究工作,完成调研成果20多篇,均获得省法院和市法院的好评。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对开展行政审判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行政审判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行政审判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行政审判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

二是行政审判工作必须坚持“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工作主题。行政审判工作必须以合法性审查为中心,公正司法,秉公办案,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既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依法维护和监督依法行政,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8

对价格监督检查实行“三权分离”的探索

鼓楼区物价局局长XXX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市场经济越发达,价格行为就越复杂,价格监督检查就越需要加强。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需要从健全价格行政法规体系、加大价格行政执法力度、规范价格违法案件审理、加强价格行政执法监督、完善价格行政体制、提高价格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和改善价格行政执法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予以加强和改进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的发展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价格执法新机制。一、原有执法机制存在的弊端长期以来,物价系统在查处价格违法案件中一直实行“谁检查,谁处罚,谁收缴”的“三权一体”的制度,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一些弊端。一是行政执法随意性大。将案件办理的全过程交由一个检查组负责,检查的深度、执法的力度、处罚的标准等均由检查组掌握,受检查人员业务水平及办案能力的限制,案件办理难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二是执法行为缺乏必要的管理监督。由于检查人员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与制约,一方面容易造成说情风盛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这类现象的发生,削弱了价格监督管理力度,助长了价格违法案件的再生,损害了物价部门的形象。三是办案程序不够规范。在案件检查中不按规定履行办案程序,突出表现在“重实体、轻程序”,该告知的不告知,该听证的不听证,在办案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行政效能低下。将执法队伍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个体,难以相互协作,发挥队伍的整体合力。五是检查领域难以开拓。权力的集中也意味着责任的集中,错案追究制度的普遍施行,使得执法人员怕办大案、难案,不愿意开拓价格监督检查新领域。二、改革执法机制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针对原有“三权一体”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对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了检查、审理、执行“三权分离”的执法新模式。第一,改革执法机制,实行“三权分离”,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以法治作为其活动的基本准则,而依法约束权力是法治的核心。第二,改革执法机制,实行“三权分离”,是依法治价的需要。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中最为活跃的权力,社会的复杂性为行政权力创造了自由裁量的广阔空间。价格执法权是物价部门最为活跃的权力,它最需要自由又最容易自由无度,最需要控制又最难以控制,运用不当或不慎,就会产生各种不良后果。因此在强调具有较大自由裁量权的同时,要把权力分割开来,缩小权力幅度,增加相互制衡的环节。第三,改革执法机制,实行“三权分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打破以政府为中心、以计划命令为手段的经济模式。政府对价格的管理,已经由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确定市场规则、维护价格秩序的间接宏观管理,即“定规则,当裁判”。物价部门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执法,建立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另一方面又必须规范自身的执法行为,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裁判法则,树立起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第四,改革执法机制,实行“三权分离”,是实践“三个代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价格工作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教育、医疗、房地产等,归根到底都与价格息息相关。目前,除了13项商品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外,市场上98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由经营者自主制定。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必须建立“监督有力、权力制衡、程序合法、务实高效”的价格执法机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第五,改革执法机制,实行“三权分离”,是转变行风,加强队伍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通过“三讲”、“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物价检查系统广大干部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得到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个别同志在执法中行为不规范,存在违反办案程序、办人情案、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对价格执法机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三、改革原有模式,探索新的执法机制所谓“三权分离”就是按照“合理分权,权责相应,三位一体,互相制衡”的原则,将价格执法过程中的检查、审理和执行三个核心环节进行分离,明确各自职责,分别由不同的主体组织实施。“三权分离”的实施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价格执法的起点,由检查机构负责人根据专项检查、市场巡查、群众举报等获得的线索,选定当期被查对象,按月制定检查计划,并将检查计划分解下达给各检查室。第二步检查实施。检查实施是价格执法的基础,由检查人员对被查对象依法进行调查取证,查清事实,取得相关的证明材料,同时就整个案件情况出具《调查终结报告》。第三步案件审理。案件审理是价格执法的核心,由案件审理小组或案件审理委员会按分工权限对案件进行集体审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第四步处罚执行。处罚执行是价格执法的关键,由执行人员送达法律文书,执行处罚决定,直至处罚决定全部落实。第五步结案归档。结案归档是价格执法的终结,对符合结案条件的案件,予以结案,整理案卷文书,完成案卷制作,按规定编目归档。四、新的价格执法机制产生的效果“三权分离”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对价格检查执法工作进行改革的内在需要,与原有的执法机制相比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主要体现在:1、明确了执法人员的职责分工。配合“三权分离”程序规定,我们制定了《三权分离相关人员职责》,细化了执法人员的职能,明确了责任。实际操作中,任务分工更加明确,执法程序更加科学,文书格式更加规范。2、维护了价格行政执法的严肃性。“三权分离”一改以往办案由一个检查室一包到底,容易造成取证不够细致,定性不够准确,程序不易规范等不足。突出了局所领导通过审理工作对办案的组织领导,严格把住检查、审理、执行三道关,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业务政策水平限制而造成的偏差和失误,增强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3、提高了检查办案工作的效率。“三权分离”对办案工作三个阶段的时间要求上做了明确规定。如:规定《立案呈批表》的审批在一天内完成,调查取证工作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终结报告》必须在调查终结后两个工作日内提交,案件审理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等。对确有客观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作的,设计了《调查取证延期申请表》等配套的工作文书。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工作拖沓、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工作作风,使办案效率明显提高,也为岗位目标考核提供了量化指标。4、增强了案件办理的透明度。“三权分离”把检查人员和执行人员相分离,案件的定性、定量,由案件审理机构在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使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公开、公正地行使价格检查监督权力,提高了办案工作的透明度。防止了办案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谋私,以法谋私的发生。同时,对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物价部门的良好形象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增强了检查队伍的整体合力。“三权分离”必须是分工不分家,环环紧扣,因而对检查、审理、执行三个阶段的工作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检查工作要作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要经得起案件审理委员会的检验;审理工作要定性准确,处理适当,要对整个案件办理负总责;执行工作要确保案件按时结案。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严格依法行政,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调查、取证、判案、执法、文书制作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这种形式,能使检查队伍在办案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克服了过去一些同志不敢办大案、办难案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全体干部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掌握政策法规、开拓价格检查新领域、争抓典型案例、争做优质案卷的争先创优工作热情。新的执法机制实行以来,我局所查办案件的检查执行力度明显加大,每个案件都做到严格按照程序按期结案,至今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发生。我们接到消费者对某餐饮有限公司不明码标价违法行为的举报,检查人员指出他们的违法行为后,该店既不配合检查,事后又久拖不改。检查人员按照检查程序对该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经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后,向该店发出处罚4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由执行人员送达执行。该店刚开始态度强硬,拒不缴纳罚款,由于我们在处理该案件的过程中,对违法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手续完备、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和法规依据准确,加上检查、审理、执行的人员各负其责、密切协作,使案件办理工作无懈可击,该店最终接受了处罚。该案的成功处理,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执行难问题,大大增强了我们对新的执法机制运行的决心和信心。搞“三权分离”制度不是“新瓶装陈酒”,而是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价格执法新机制的需要。我们在省、市物价部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通过实际运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动价格执法工作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评选“优秀案例”,在全体干部思想上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通过计算机对“三权分离”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持,将价格执法纳入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9

一、检察改革中执法为民的内涵

(一)符合群众利益需要的执法为民

遵照群众需要,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执法为民、公平公正的标尺,是司法改革的要求。群众满意的标准实质上是看检察机关是否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其中既包括案件当事人的个体正当利益诉求,也包含了一定地域、区域以及最广大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整体利益诉求。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本质上一致,但由于利益指向不同,有些情形下,两者可能发生冲突,此时需要衡量两者利益,有所取舍或有所轻重。遵照最广大群众内心需要的执法为民,要求检察机关不以一时的舆论导向和不清楚来源的“群众呼声”为办案思路,坚持司法独立性是检察机关处理案件过程中任何环节都需坚持的原则和态度。坚持司法独立性就是坚持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符合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需要。

(二)坚守公平正义的执法为民

坚持公平正义的底线思维是处理执法为民界限的标尺,而执法为民是坚持公平正义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公平正义是实现执法为民的基础和保障。司法机关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民众对司法机关的核心诉求是实现公平正义。其次,执法为民是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1]

(三)遵循司法规律的执法为民

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而司法活动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有正确地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司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司法体制改革只有遵循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体现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高效权威的要求,才能符合人民内心需要的坚持公平公正的司法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不能因推进司法改革,强调关注民生、参与社会治理而不顾司法内在规律,无限制地延伸其职能。

二、检察改革践行执法为民的机制建设

(一)完善检务公开机制,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一,公开检察信息,满足群众期待。检务公开是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了解检察工作,才能对检察业务作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2]除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外,丰富和不断更新检察网站、微薄内容,运用网络与民众的互动,适时传播检察理念和检察工作,以不断增强检察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检务公开工作是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的检察执法办案过程。其工作成效的关键在于明晰公开的边界。一是明确执法办案各阶段一法定程序做出的具有相对终结性的处理决定向有关单位或案件当事人进行分析论证、解释说明。二是普遍建立健全公开听证、答复制度。将群众关注的拟不等检察机关处理决定,公开审查、公开答复。

第二,传播检察正能量,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在新时代,检察机关要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群众民意沿着正确走向的作用,以案传法,稳定群众期待,促进社会和谐。受传统理念或不正确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往往关注或质疑涉众型或敏感类案件的处理,有时会使得检察执法深陷司法价值与职业风险的两难选择。为此,及时公开检察进程,宣扬法律理念,取得群众支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处理案件减少办案阻力、权力干预,实现司法公正有着重要意义。要将群众关心的案件进程对社会开放,让群众知晓。

第三,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促进检察改革有序推进。没有监督约束的监督机关,其自身运行状态和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的。检察机关除自身监督外,需自觉接受监督,将人民群众的要求融入检察工作。检务公开要牢固树立平等、开放、自信的理念,认识到接受监督、服务群众是执法为民的重要表现;更加牢固地树立接受监督的意识,采取报告工作、通报情况、实地考察、邀请参与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主动听取、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人民群众的要求真正融入检察工作中,不断改进检察工作。

(二)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第一,增强检察独立性,强化监督行政机关能力。依法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司法独立改革的并行,为检察机关行使行政监督权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人财物的直管和打破区域管辖的机构设立等措施推行将极大程度上为打破行政干预、保证检察独立开辟道路。然不可回避的是其打破了原有的当地行政与司法机关的某种权力配置的平衡,以致行政机关对于行政监督的配合力度可能或多或少的有所缺失。进行风险预估与研究对策是一种直面改革的勇气与智慧。如何在增强检察机关独立性的同时,切实强化行政监督的能力是有待解决的命题。可充分运用党的统一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化解可能存在的行政区域间矛盾,有效督促行政机关配合检察机关的行政监督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机关支持。及时总结,找准症结,主动向上级机构汇报请示,以推动工作开展。

第二,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参与社会治理方式。在充分了解相关领域需求和问题基础上,最大化发挥检察建议在优化制度构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建立与其他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就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或建议主动与相关主管机关沟通,既在执法办案方面达到取得行政管理部门支持目的,又在了解民情、社情基础上,达到准确打击犯罪,优化社会治理的目的。

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篇10

【关键词】执行难执行权优化配置执行监督权

一、什么是执行难

执行难是人民法院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一大顽疾,对它的评论可谓不胜枚举。但究竟什么是执行难,历来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位和共识。

从人民法院在执行案件的实际情况分析,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难以实现,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被执行人没有履行义务的能力,案件根本没有执行条件,执行案件无法执行;二是当事人有履行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当事人躲避、抗拒执行、外来因素干预执行、法院执行力量不足等,执行执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案件难以得到及时执行”1。

第一种情况,这类案件的执行是自始不能的问题,不是人民法院费尽周折、付出人力、财力就能够执行的案件,不是执行程序“难以为继”的问题,而是执行程序必须要停止的问题。所以,这类案件不宜归结为“执行难”范畴,其不能执行的后果,属于当事人正常的市场竞争和民事活动的风险。

第二种情况,案件本是可以执行的,却由于种种原因,加大了执行难度,延长了执行周期,使债权人原本能够及时实现的权利迟迟得不到实现,才是真正具有法律意义的“执行难”。其外延的种类甚广,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四难”,即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给党中央的《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报告》中所提的“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所以真正的‘执行难’指的是有执行条件而因种种原因致使执行行为不能依法正常进行、债权人的权益部能通过执行程序及时实现的现象,执行难问题是人民法院依法实施执行行为中遇到的、对执行活动形成阻力和障碍的问题。”2

二、执行难反映出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致执行难问题的内在因素

1、“执行乱”是执行领域的痼疾,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体制内的顽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的“执行难”,从内部而言,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执行人员拖拖拉拉、执行效率不高;执行强制措施不够,执行效果不好;从当事人的角度看,他们感受到的执行问题是全方位的:执行态度不好、执行力度不够、执行效率不高、执行效果不佳3。

总的来说,大家关注的执行问题很多,既有公众关注的执行法官权限过大的问题4,执行法官的腐败问题,也有容易引起当事人不满的执行案件效率问题、执行法官的作风问题等。本文力图在这些现象层面的背后去破解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人民法院执行权的运行如何合理配置的问题。

2、通过执行权权属的分析和权力的优化配置探索化解“执行乱”之途。尽管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存在特权思想严重、衙门作风突出、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等多方面的问题,但透过这些芜杂的表层问题,执行权的配置与运行在制度层面的缺陷可能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人民法院执行权的配置与运行的情况分析,截至目前的执行权运行机制,是一种过于集权、缺乏监督制约的机制,是一种容易产生权利滥用的制度,加强对执行人员的教育、管理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根本的出路还在于优化执行权的配置,建立一套合理的权力分配和运行机制5。

3、当前执行权优化配置改革的科学性及局限。近几年,执行机构改革,将综合部门与执行庭相分离,将审核、复议与执行实施相分离,正是符合了这种权力运行的科学规律。借助对执行权力属性的科学认识,不难发现在执行庭集中行使执行实施权的过程中,由一位执行法官或执行员从头至尾地负责一件执行案件,虽然利于责任到人,但依然存在着权力集中的问题,执行乱的问题依然影响甚至制约了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所以,近期在各级法院中推行的将执行庭人员分类、分组,如分成送达组、查询组、评估拍卖组等等,以及推广执行软件科学规范化管理等系列改革,实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高效、规范化地执行案件,一定程度上正是鉴于执行权力相互分立、相互制约的需要

但良好的初衷和改革的热情还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遭遇到了尴尬。这无疑是对当前的改革提了一个醒,即在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中依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对此本文将在下文中着重进行分析和论述。

三、深化执行权优化配置改革应注重执行监督的有效确立

(一)“法院努力极限论”及评价

“法院努力极限论”是北京大学学者唐应茂博士在其2009年11月出版的专著《法院执行为什么难――转型国家中的政府、市场与法院》中着重阐述的一个观点:“法院的努力有成效,但法院努力也有局限。”6“……法院内部潜力似乎已经挖掘殆尽,或者有可能挖掘殆尽……。”7“我希望强调的是,即便对于一个非常努力的法院来讲,它仍然可能遇到执行效果的瓶颈问题,而且,克服这个瓶颈,看起来法院能做的非常有限。”8

唐博士的论调似乎过于悲观,但他的研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学者中肯的话语将时刻提醒我们,即使在各部门大张旗鼓、媒体一片赞扬之中仍需要对司法改革进行审慎地分析与独立地思考,当前人民法院执行机关优化执行权改革的合理性以及仍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优化执行权配置――执行监督权的有效确立

1、执行权优化配置改革尚余权力集中的死角。执行权的优化配置,将执行人员按组划分、协调配合地处理案件,在避免执行权限过大、执行权力集中方面确实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优化配置改革的过程中已经出现的案件,也的确需要深省与反思。

将执行人员分类、分组,相较于此前将案件交由一个执行法官或执行员,确实是将集中的权力进行了科学的划分,但是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在所分的组别中可能同样也避免不了新的权力集中,自然就易于出现权力滥用。

2、执行权优化配置――执行监督权改革。

(1)执行工作的成功之道在于执行权的有效分立、制约和监督。从国外执行机构设置的考察可以看出,执行权的分立与制约是其共同的特点:法官往往不直接从事执行的具体工作,而是由执行官或执达官来具体实施执行措施――执行实施权;法官只是做出裁断――执行决定权,并对具体的执行工作及人员进行监督――执行监督权。

对比我国执行机构的设置,除了执行中异议的裁决权由综合部门行使外,执行人员基本上是集执行决定权与实施权于一身,而且也缺乏有效地执行监督。执行权力过于集中且没有必要的制约,这就是我们的执行机关问题层出,难以有效纠正执行乱、乱执行的根本原因。

由于多年形成的传统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何将执行决定权与执行实施权在局部环节再进一步的划分,还有待深入的考察与研究。那么当前具有可行性的改革重点应当是执行监督的规划与实施。

(2)执行监督权应与执行管理权相分立。严格地讲,我国的执行机构中对执行工作的监督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执行庭长、局长,以及主管院长的监管,在长期的执行工作中一直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从执行权优化配置的高度去分析,现有的监管模式还是存在着的不足之处。

其一,从权属上而言。管理和监督本身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但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传统影响,管理机构往往同时也行使着对被管理者的监督职能。然而管理、监督毕竟有所不同,管理涉及行政、人事甚至财务等诸多方面,而监督主要针对业务工作进行。执行管理权与执行监督权的混同,与司法职权优化配置、去除行政权的不当干预的改革方向恰好相悖。行政权对司法的干预,不仅仅包括在人们常说的行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的不当干预,也包括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的司法机构内部司法行政权对司法职权的影响和干预。在执行领域中,执行管理代办执行监督的既有模式,较执行权的优化配置的理想而言,还相去甚远。

其二,从操作层面讲。执行领域的管理工作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其中能够分配给监督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实践中庭长、局长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往往与其对案件和执行措施的审批一同进行,执行效率势必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繁杂的行政事务和日常管理工作,再加上主管领导自己承办的执行案件,已经占据了其绝大多数的时间,那么留给监督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又怎样来保证执行监督的有效性呢?

(3)执行权优化配置的进一步改革应重在执行监督权的有效确立。执行权力配置的成功范例向我们揭示了,执行权的相互分立、相互制约,以及有效的权力监督是取得良好执行效果的关键。由于受体制之限,我国执行权力分立的改革模式已经很难更进一步,而其局限却已经显现;执行权力相互制约的模式在现行的执行体制之下亦尚无确立的必要条件。

这也就意味着进一步优化执行权改革的可行路径应当是确立和实现有效地执行监督。在上文中也从权力属性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分析了现行的执行机关行政领导监、管并举方式有限性。探索新的执行监督的模式势在必行。

第一,从执行监督权的设置而言,应当独立行使。为了使执行监督权有效地确立,与执行实施权当然应该明确分立;此外,由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执行权,并无权力制约的基础,执行决定权通常是与执行实施权一并由执行法官或执行员行使,所以执行监督权也自然需要与执行决定权相分立。上文也已经谈到,执行监督权应当从执行机关的行政管理权中分离出来,这也是司法独立和职权优化配置的大势所趋。这也就意味着,执行监督权需要由专职人员――不承担执行任务亦无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独立行使。

第二,从执行监督的实施而言,应当包含事前监督。各级法院的执行机关中往往都有“督办”或“督导”的设置。一定意义上正是独立行使监督职能的非领导人员。只是在目前的工作中“督导”人员仅负责对涉及上访、的案件及办案人员进行通报和督促,职能范围有限――只是对投诉等情况进行通报,是一种“事后监督”;职权力度更为有限――仅仅是形式上的督促,难以起到执行监督的重要作用。

基于此,执行权优化配置的改革可以通过改造“督导”工作,使其真正担负起执行监督的职责,来确立独立、高效的执行监督权。在保持现有设置的前提下,将执行机关行政领导的部分监督职权交由督导人员行使,在原先纯粹的“事后监督”的基础上,赋予其一定程度上“事前监督”的职能。试想,如若此监督一关设得早、把得牢,多少办案人员就不会因监督不力而心存侥幸最终自毁前程。在办案人员发生违纪违法的情况时,除了怒其不争外,更需要我们深思和反思的是制度上的不足甚至是缺陷。

执行权优化配置改革,可以将重新设计“督导”职能作为确立和完善执行监督权的重要方向。将执行机关行政领导的部分监督权交由“督导”人员行使,使其具有“事前监督”的职权,既提高了执行监督的有效性,又使“监”、“管”适当分离、减轻了执行机关行政领导繁重的工作压力;既保障了执行监督权的真正实现,也厘清了执行机构内部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这一改革如何从应然层面落实到实然层面,还需要进一步调研和论证。

参考文献:

[1]霍力民、侯希民:《执行难问题探究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2]霍力民、侯希民:《执行难问题探究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3]唐应茂:《法院执行为什么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4]沈德咏:《司法改革精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

[5]霍力民、侯希民:《执行难问题探究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6]唐应茂:《法院执行为什么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7]唐应茂:《法院执行为什么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8]唐应茂:《法院执行为什么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9]景汉朝、卢子娟:《执行难及其对策》[J],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10]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执行难新议》[J],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5期.

[11]郑刚、雷运龙:《进一步反思“执行难”》[J],载《法学杂志》2000年第5期.

[12]杨亮庆:《告别执行难》[n],载《中国青年报》2002年7月26日.

[13]杨荣新等:《论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热点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14]霍力民、侯希民,《执行难问题探究与对策》[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5]唐应茂,《法院执行为什么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沈德咏,《司法改革精要》[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17]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严军兴、管晓峰主编,《中外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谭桂秋,《民事执行原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0]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