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林业工程技术十篇林业工程技术十篇

林业工程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27

林业工程技术篇1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林业发展生产的水平,所以要适时的调整林业管理技术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现介绍几点提高林业工程管理的办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键词: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

1林业工程技术发展意义

1.1贯彻实施以林养林的方式,为林业经济发展创造效益

以林养林的发展方式有着多样化,可以通过经济林果养林,可以通过林木加工养林,还可以种植苗木养林这些都是经过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种植户可以通过林果结合、林菜结合、林禽结合等以林养林方式来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林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也充分的说明了办法的可行。

1.2引入先进品种,提高林业发展速度

推进林业发展需要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借鉴国外的发展成果和先进的技术,要发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的经营方式,推广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农作物或者林业树种。发展乔灌混交、林药间作、林草间作的生态种植模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机会,创建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多方共赢的全新发展模式,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总效益双收的局面。

1.3全面负责林业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国家林业部门对林业工程的建设具有监督管理的权利和职责。林业部门受国务院委托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林业工程实施相关法规、原则、办法、政策、规程等对新建或者在建林业项目实施监督、指导、检查、调控、协调等工作,但施工交由地方全面负责。当林业部门在根据相应的法规和行业准则对林业工程施工中的资金、工程质量、数量进行检查、审核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并总结经验教训并推广到其他项目中,保证林业工程项目顺利的进行。地方作为林业工程的主要施工方对林业工程的建设负全部责任。因为施工中的各项组织工作、实施的规划、任务、落实情况检查等都由地方执行。所以地方工作的态度以及方式和方法会对工程施工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

发展林业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使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遏制,保护物种存活的多样性,确保林业产品的产出速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引进先进品种进行种植,根据地理及用途重新划分天然林和用材林,更好地保护天然林资源并且充分利用用材林,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向进行优化整合以达到保护和培育林业资源的目的。实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坡耕地退耕还林、根据地理条件选取适当的树种在合适的地域种植,使被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遭到破坏的植被得到回复,并且利用法律手段对毁林开荒的行为进行制裁,建设重点保护工程。虽然我国林业资源很丰富也在不断地发展林业建设,但我国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非常大,所以要建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基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林业资源,这样就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3林业工程具体管理工作

3.1建章立制

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使林业项目发展更加健康,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其中有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林业项目管理办法等,促使林业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规章制度更加的完善。在林业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对项目进行全程的跟踪,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政府部门通过利用林业工程监督、检查和决策权力使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更加规范化,实现各方的相互牵制、相互配合达到建设高品质林业工程的目的。

3.2实行项目责任制

确立项目行政领导责任制,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任命项目总负责人,明确各专业相关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在项目开始之前是十分必要的。项目责任法人在林业项目中是不可或缺的,在项目前期进行项目项目策划和资金筹措,在中期对施工进行管理、在后期进行债务偿还和资产增值,对整个项目起到全面负责的作用。

3.3实行招投标制度

为了使我国林业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可以根据我国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工程建设前进行招投标管理。由于优秀的总包单位对于林业工程项目的管理更有经验,更能将各生产要素完美配置,可以降低费用成本,将总造价降到最低。所以在工程开始前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管理机制,对投标单位执行优胜劣汰的原则,这样才能吸引有实力的施工队伍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想要保证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方式,加快林业技术和勘探技术发展的步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发现新林地,使林区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林业工程技术篇2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移植造林技术

1苗木培育相关技术

1.1育苗地的优化选择

在选择林业工程育苗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从苗木生长和发育状况等方面考虑,选用合适的地下水位,满足排水方面的需求。当水肥条件不利于苗木生长时,应当适当地改良土壤并进行施肥,促进苗木的生长。在此过程中,对于林业工程育苗地的要求很高,需要保证温度、含水量和空气等指标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对这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1]。

1.2种子处理技术

林业工程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证,与选择的技术和种子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在进行种子选择时,优先选择性状好的母树,这是林业工程育苗的基本要求和基础。为了提高林业工程育苗的存活率,一定要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选择种子。催芽技术处理对于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至关重要,主要是从清洗、杀菌、消毒等方面入手,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催芽处理,加快其生长速度。此时需要做好种子萌发率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发芽率较低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1.3苗木种子播种技术

在进行播种时,应当控制好含水量和温度等因素。首先,选择恰当的播种时机,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做好气候方面的监测工作,便于及时对播种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选择并保证合适的播种温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采取遮盖、灌溉等方式能够将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保证播种水分的含量,当温度过高时,应当及时补充水分,采取灌溉等有效措施,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2]。

1.4苗木施肥

施肥频率和具体施肥量需要结合种子发育情况与苗木生长状况确定,通常来说,不同种类的苗木对应不同比例的底肥和追肥,在选择底肥的过程中要求圈肥经过发酵处理,注意使用时的均匀性。当苗木发育状况很好时,一定要控制好施肥力度,选择合适比例的化肥,及时为苗木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1.5苗木的苗期管理技术

想要做好苗期管理工作,一定要保证技术应用的全面性,并根据苗木实际发育状况进行技术管理。通常来说,北方的温度很低,并且刮风频率很高,工作的重点内容是防沙、保温和防风,做好遮蔽工作,避免林业工程苗木受到损坏,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水肥供给工作,勤灌溉、多加肥、重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林业工程的顺利进行。

2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

2.1抓住移植造林的时机

就北方地区而言,春季(3—5月)是苗木移植造林的最好时机,在这段时间内苗木开始生长,温度逐渐升高,造林效果明显,并且苗木不容易出现夭折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和造林质量[3]。

2.2合理确定造林规格

首先要根据林业工程的需要,合理选择苗木的规格,针对不同品类苗木,其高度、胸径、苗龄等有不同要求,而且还要结合实际移植的条件进行最终确定。其次是造林的规格,通常来说,苗圃中的苗木可移植给林业工程时,面积比例要控制在20倍[4]。造林规格的合理设计,可预留给苗木足够的生产空间。

2.3苗木移植相关技术要点

为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工作人员要掌握苗木移植技术。在进行移植时,应当保护苗木根部,以免因根部损伤而降低苗木活性。还要尽可能保证苗木根茎及主要枝干的完整性,这有助于苗木生长状态的快速恢复。此外,移植苗木的松土、灌溉、施肥等也是重要环节,要保证上述操作规范性,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生长环境。

3林业工程病虫害防治工作

3.1采取差异性病虫害防治策略

苗木种类众多,相应病虫害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应当采取差异化防治策略,使苗木病虫害得到有效治理。有些病虫害主要啃食苗木的叶片,应当针对其幼虫期进行治理;而对于具有腐蚀性特点的病虫害,其防治重点应当放在有害菌体及孢子灭杀上,选取合适的药剂。

林业工程技术篇3

关键词: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弊端愈发凸显,恢复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是现今发展中的重点之一,在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可以维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而对林业的有效利用则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来规范,因此提供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是解决林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林业工程技术发展意义

1、采用以林养林的方式,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杨林、有的发展林木加工养林、还有的发展苗木养林。农民还可以采取林果结合、林菜结合、林禽结合和林苗结合等方式,从而通过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林业工程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2、引进先进品种,促进林业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各个领域中去,林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使用。在国内的林业生产中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成果,吸收其中理论知识,结合国内林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生产活动。以林为主,通过林农结合,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建设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林业发展新模式。推行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生态兼作,使调整后的农村产业结构为退还林,从而创建更多可以增加收入的机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果。

3、实行工程实施地方负全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中推行工程实施地方负全责的原则,受国务院的委托,国家林业部门具有监督管理权力,主要负责林业工程实施中的监督、指导、检查、调控和协调工作。指导是指林业部门根据国家各项政策,对林业工程实施相关法规、原则、办法、政策和规程等进行指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确保林业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检查是指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和一定的标准和办法对林业工程实施任务完成的资金、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审核与检查,一旦发现林业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要及时的纠正,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推广。地方主要负责工程实施的各项组织工作,其中包含工程实施的规划、任务、落实以及完成项目管理等等,地方工作的方法、态度和方式会对工程实施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工程实施主要责任主体的地方,要对林业工程项目实施负全部责任。

二、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

林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从而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引进先进品种,促进林业工程发展。林业工程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工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林业发展的措施是以重新分类区划天然林,对森力资源的经营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第二,植树造林,恢复被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遭到破坏的植被,对毁林开荒的行为采取法律政策去约束,根据地理条件进行适当的树种选择,适地适树进行造林活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坡耕地退耕还林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三,建设重点的防护体系工程。第四,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我国虽然在不断的进行林业建设,但同时我国对资源的需求也非常大,建设相应的用材林来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森林资源的供给,这对于林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林业工程建设。

三、林业工程具体管理工作

林业工程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发展规模与投资力度都在不断的加大,林业工程内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因此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上相应的就需要进行调整来适应林业生产的需求。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林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因此以下介绍几点加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方法。

1、建章立制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林业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规章制度更加的完善,各政府部门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法律法规,其中包括林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林业项目管理办法等等。建立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规章制度,使内部管理机制更加规范,明确林业工程项目的相关监督检查权力和决策权力,林业工程建设中要对项目事项全程的跟踪建设,通过跟踪建设时刻林业工程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互相牵制、相互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出高品质的林业工程。

2、实行项目责任制

林业工程项目在实施前,项目的负责人一定要明确,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项目行政领导制,落实各相关负责人的工作范围和责任。例如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工程项目责任法人是不可缺少,其对整个林业工程项目起到总负责的作用,其所负责的内容有项目前期的项目策划和资金筹措,中期的建设实施,后期的管理、债务偿还和资产增值等等。

3、实行招投标制度

根据我国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林业工程建设前,可进行招投标管理,这使得我国林业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的现代化、规范化。在林业工程项目中引人招投标竞争机制,对招投标负责人要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优秀的承包单位更利于林业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优化配置各个生产要素。从而减少了林业工程实施中各消耗费用,将林业工程总造价降低。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有利于林业工程项目吸引优秀的施工队伍。

结语:

从上文可以看出,在现今的林业生产中,传统的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林业工程建设工作中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对林业技术进行研究与创新,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林业建设活动创造经济价值,使林区居民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刚.浅谈林业生态工程的技术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10).

林业工程技术篇4

1、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原则

与其他工程相比,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高投入性、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在实施任何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前,都必须制订好治理模式,做好规划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工作首先要遵循区域性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规划,最终获得合理的布局。其次,发展和保护要相互协调。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要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生产上的统一是指农、林、牧、副等行业并举,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在措施上要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综合起来,进行配套使用:在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中,也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各地区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原则根据当地特点进行调整。

2、林业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林业生态工程的优化模式要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林业资源,以及当地的生产状况,从而实现区域环境治理,同时兼顾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要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相适合的工程模式。山杏、柠条混交模式形成的林分结构稳定,水土保持的效果较好,山杏进入盛果期后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柠条不仅可以提供大量饲料,也是加工纤维板的优质原料,这两种树种混交不仅可以发挥很好的生态效益,对当地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侧柏抗旱性、抗干热性强、耐瘠薄的特点,与山桃、山杏、刺槐等树种混交栽植,刺槐生长迅速,根系有根瘤菌,和其他树种混交来改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3、林业生态工程技术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是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保证地区经济稳步增长。这就需要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全面进行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将不适宜耕种的低产耕地全部退耕。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积极开展林业工程治理环境,分类指导、合理布局,调整好农、林、牧业比例,强化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加强宣传,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

3.1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适宜本地造林,抗逆性、抗旱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都要强于外来树种。一些地方对外来树种情有独钟,在本地苗木资源尚能满足造林工程用苗量时,仍然调入外地苗木。还有一些地方从外地调入珍贵树种和园林树种用于大面积荒山造林。异地调苗既加大运输成本,又容易造成苗木失水,如果检疫环节跟不上,还会引入病虫害,给本地林业工程和森林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异地调入珍稀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不进行引种试验就直接用于大面积工程造林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应该被杜绝。大面积荒山造林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在乡土树种全面绿化的基础上,可小范围开展引种试验,试验成功后再予以大面积推广。

3.2科学整地

整地是营造林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些地方在造林整地时总喜欢把工程区的灌草清除干净,远看近看都整洁美观。造林工程不能只求一时美观,清除灌草不利于幼苗的遮荫,在的工程区仅留下孤零零的幼苗,使其饱受阳光的曝晒,周围没有为其遮挡风雨、阻止水土流失的其它植被,幼苗会因失水、鼠兔失去其它食物来源后的啃咬而枯萎死去。这种惨痛的教训在林业生产中不止一次地上演,应该引起林业部门的重视。

3.3营造混交林

一些地方追求纯林整洁美观的效果,将规划为混交朴的营造成了纯林。营林工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纯林与混交林相比,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差得多,态效益也不可相提并论。此外,纯林在预防火灾、抑制森朴病虫害、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都不如混交林。很多地方营造的人工纯林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虫危害,一旦着火很难控制,且林下灌草植被少,在涵养水源、发挥生态效益等方面都不如混交林。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调节种问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混交林具有稳定性和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

3.4提供资金保证

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以及一些省级林业工程一般只解决苗木费,其它用于日常管护工作的资金要求地方配套解决。地方财政状况较差的县乡根本无力承担林业工程配套经费,无法实现工程化管理和运作。于是,该野外进行的规划设计,因缺少经费只能改在室内完成,前期管理和后期管护更因资金短缺而无从谈起。建议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林业政策,在投资时适当考虑给林业工程划拨一定的管理经费,用于林业工程的管理管护、监理、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

3.5处理好生态林建设和经济林建设的关系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l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建设生态公益林是主要任务。各地政府应处理好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发展关系,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生态建设上来。将改善生态环境、根治环境污染、保障国土安全,作为政府和各级林业部门的首要任务。

3.6加强技术支撑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理念是基础,理念指导实践,方法、技术是支撑,是理念的具体体现。没有先进的适用的技术支撑,再好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搞好生态项目。我国地源辽廓,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造林技术,应该发挥林业教学、科研和推广部门的优势,组织人力,下大功夫,研究困扰各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问题,提高两率,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保证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天福.甘肃省林业生态工程监理机制的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2003.28(2).

林业工程技术篇5

   摘 要 通过对黑河地区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论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界河防护林、水库水源涵养林、坡地水土保持林及废旧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为振兴地方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及制定区域性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黑河地区;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本着因害设防、重点防护的原则,进行了界河防护林、水库水源涵养林、坡地水土保持林及废旧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的研究,为根治黑河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1 界河防护林构建技术界河防护林由护滩林、护堤防浪林及江岸防护林构成,并与江岸附近的农田防护林、用材林等一起构成界河防护林体系。

     沙棘护滩林在黑龙江靠我方一侧的平坦滩地上营造沙棘护滩林。造林配置为带状造林,每隔50m设置一组林带,每组林带8~10行,行距2m,丛距1m,每丛3株。沙棘林木成活后,可迅速覆盖滩地,其水平根系网结构严紧。因而,沙棘护滩林一是抬升和形成稳定的滩地;二是在此基础上,可防止江河陡岸的基部被洪水冲淘,有利于河岸稳定。

     护堤防浪林在江堤脚下部营造沙棘、灌木柳等灌木防浪林,可以防止汛期洪水风浪对大堤基部的冲淘、侵蚀而引起的大堤决口。对于大堤的险工险段,必须采取护堤固坡的水利工程措施,对于大范围的土质大堤,营造护岸防浪林是行之有效而费小效宏的措施。造林配置方式为:由堤坝迎水坡的常水位到洪水位之间,栽植以大果沙棘为主的防浪林带;洪水位以上至堤坝顶之间,栽植垂柳、大果沙棘混交林;堤坝的背水坡栽植以落叶松、胡枝子为主的乔灌木混交林。

     江岸防护林江岸防护林要与护滩林相结合,最好选用乔灌混交方式,透风结构,乔木可选用兴安落叶松、杨树、垂柳等,灌木主要为1)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Bo1B237,Z98-14)。第一作者简介:王晓辉,男,1966年10月生,黑河西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收稿日期:2003年5月2日。责任编辑:戴芳天。大果沙棘、灌木柳等。黑龙江靠我方江岸由于长期遭受侵蚀和冲淘,河床弯延曲折,江岸侵蚀及崩塌的程度差异很大,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江岸防护林。①平缓江岸护岸林设置。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江岸的立地条件较好,护岸林的设置采用根蘖性强的乔灌树种来营造带状乔灌混交林。即在靠水位的一边先设置3~5行灌木带,在紧靠灌木带上方营造20~30m宽的乔木护岸林。②陡峭江岸护岸林设置。在岸坡侵蚀和崩塌严重的情况下,护岸林带应距江岸边留有3~5m的空地(易崩塌地段);或是结合水土保持整地工程,将崩塌江岸进行削坡,然后进行水平阶整地。树种应选择速生和深根性的乔灌木树种,如杨树、榆树及沙棘等。具体设置是仍在靠水的一边栽植3~5行大果沙棘或灌木柳;然后在其上方营造20~30m杨树林。

     2 水库水源涵养林构建技术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主要包括:流域内主要入库沟道拦淤林、水库周围库岸防护林、流域内无林地段(荒地、弃耕地)人工造林及低价林定向培育水源涵养林。

     入库沟道拦淤林在水库周围常有一定数目的沟道直接流入水库。这些沟道具有一定的集水面积,是库水和泥沙输入的主要通道。为防止水库淤积,要在沟道水路两边营造灌木拦淤林,即按顺流方向雁翅式造林,总长度不少于100m。树种选择主要为沙棘和灌木柳。沙棘造林采用穴状造林,株行距1m×1m,从入库沟口向上每隔10~15m营造5~10行沙棘。灌木柳造林采用插条法,株行距0.5m×1.0m,每隔10~15m营造5~10行灌木柳。

     库岸防护林设置库岸防护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来自库边的径流泥沙淤积水库,同时也可防止风浪对岸坡的冲蚀。通常库岸防护林由以下4个造林地带组成。①枯水位造林,即在枯水位以上至正常水位淹没线,营造耐水湿灌木防浪林带,以防岸边坍塌。选择树种多为灌木柳,造林密度以密集为宜,株行距1m×1m。②正常水位造林,即在正常水位至洪水位淹没线之间造林。造林树种以大果沙棘为主,株行距1.0m×1.5m,3~5行为一带;也可少量配置一些垂柳,形成乔灌混交林。③洪水位造林,在洪水位淹没线以上造林。乔木树种选择落叶松、杨、柳等,灌木树种选择大果沙棘、胡枝子等,形成乔灌混交林带。株行距1.5m×1.5m,3~5行为一带。④岸边灌木带,主要在水库岸堤上靠林带上坡边缘处栽植一定宽度的沙棘灌木带,以防止泥沙进入水库。沙棘带一般宽10~30m,穴状整地,植苗造林,株行距为1m×1m。

     荒地人工水源涵养林水库流域内还存在着一定面积的荒地、弃耕地等无林地,应尽快营造人工水源涵养林。营造水源涵养林应采用针阔叶混交模式或乔灌草混交模式,针叶树主要选择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阔叶树主要选择紫椴、黄波罗及水曲柳等,灌木主要选择大果沙棘、胡枝子等。在土壤较肥沃、湿润、平坦的地段上,宜采用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模式;在干燥、贫瘠、坡度较陡的地段上,宜采用樟子松—沙棘混交模式。

     低价林定向培育高效能水源涵养林黑河地区尽管森林覆被率较高,但森林结构简单,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以杨、桦、柞为主,以落叶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基本消耗已尽,森林涵养水源能力明显下降。为了增加水库流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必须对现有林分进行结构调整和林分改造,定向培育高效能的水源涵养林。其定向培育措施应根据不同林分情况而定。①低价林全面改造———定向培育针阔混交林。此种措施适用于林相残破的疏林地、灌丛及天然次生幼龄林等。具体做法是除保留少量天然阔叶树(特别是珍贵阔叶树如椴、黄波罗、胡桃楸、水曲柳等)外,全部伐除地上林木,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如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红松—椴树混交林。但林分改造面积不易过大,宜采用小面积块状皆伐或带状皆伐。②栽针保阔———定向恢复针阔混交林。此种措施适用于大多数天然次生林。这些林分多为杨、桦、柞等次生林,其林内已很难找到原始针叶树及其种源,靠天然恢复针阔混交林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期。因此,我们通过栽针保阔的方法,可大大加快这一过程的恢复。具体做法主要采用以下两种途径:第一,在次生林下,栽植红松、云杉等珍贵针叶树种,上层阔叶树为其幼年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庇荫环境。随着红松、云杉的生长,不断伐开上层林木,为其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最终逐渐恢复针阔叶混交林。第二,天然次生林内,窄带型伐除部分林木,在采伐带上栽植落叶松、红松、云杉等针叶树。一般采伐带宽5-10m,保留带宽20-30m。随着针叶树的生长,不断伐除保留带边缘林木,最终形成针阔叶混交林。③引(栽)阔保针———定向形成针阔混交林。水库流域内除分布有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外,还营造了一定数量的人工林。这些人工林大多为落叶松、樟子松等人工纯林,林分密度较大,天然阔叶树很难进入,其水源涵养功能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采取引(栽)阔保针的措施,以提高针叶人工纯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具体措施是在人工落叶松(樟子松)林内,带状伐除部分林木,使林内产生多条效应带(采伐带),诱导天然阔叶树(如白桦、杨树、榆)的引进,同时,又促进了边行林木快速生长。或是在采伐带上栽植珍贵阔叶树,如椴树、水曲柳、黄波罗等,使之形成针阔混交林。采伐带宽为4~8m,保留带为10~20m。

     3 坡耕地水土保持林构建技术坡耕地水土保持林建设主要包括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地)水土保持林及缓坡耕地水土保持植物篱。陡坡耕地水土保持林设置:对于大于15°的坡耕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这部分耕地大多水土流失严重,急需营造水土保持林。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造林模式[2]。①乔灌混交林。乔木树种选择樟子松、落叶松等,灌木树种选择大果沙棘、胡枝子等。混交方式为带状混交,乔木带宽10~20m,灌木带宽为5~10m。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沿等高线布设。②沙棘经济林。选择土层较厚、水分充足、交通方便的地块,辅之以水平阶坡面整地工程,发展大果沙棘经济林。缓坡耕地水土保持经济植物篱:经济植物篱就是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种植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植物,并层层向下排列,形成一道道篱笆一样的植物带,再在其间种植农作物。主要选择经济效益好、防治水土流失功能强的经济植物设置植物篱,如大果沙棘、刺老芽、黄花菜及黄芪等。因此,本研究主要设置了大果沙棘植物篱、刺老芽植物篱、黄花菜植物篱和柠条植物篱。

林业工程技术篇6

关键词:园林工程;课程体系开发;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74-02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创新是体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现今职业教育的重要建设发展方向,能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也在积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特点主要为应用型人才:从实践到实践,他们没有理论研究的成分在里面,职业型人才培养的全部任务就是从一种实践到另一种新的实践,以实践开始以实践结束的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型应用人才。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高级技术工人,以满足各类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急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也给高校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发展方向。

二、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企业对高职学生满意度不高,形成了企业需求量大,而实际能够适应岗位的学生较少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很多高职院校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对于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只有少数几所学校开始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鉴于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体系建设与开发也成为我校该专业改革建设的重点。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围绕培养以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改革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并将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增加实训课程的比重,形成以职业岗位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三、高职园林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1.社会需求,职业岗位能力分析。(1)职业面向:园林规划、建筑外部环境等行业(植物配置为主)。岗位能力描述:对植物效果有较强现场施工把控能力,并能为现场提供种植施工指导,熟悉园林花卉植物的栽培以及养护知识。(2)职业面向:园林规划、施工等行业(施工管理为主)。岗位能力描述:能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管理;能负责园林绿化工程的组织施工、安全监督、验收及结算能力。(3)职业面向:园林规划、施工等行业(绘图为主)。岗位能力描述:熟练掌握基本绘制图原理和规范,能将设计草案进行深化和完善,熟练应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软件进行工程图的绘制与表现。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形式,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将学习与工作全面结合,把工作过程的各个部分按一定的顺序导入课程体系中,重构课程体系。通过深入的专业调研,合理确定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大核心岗位能力,进一步严格确定了适应核心岗位能力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从而探索构建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技能课”、“综合实践课”四大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1)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数学、应用文写作、体能素质等。(2)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课程。(3)专业核心课:传授从事园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培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等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4)综合实践课:开展从事园林工程技术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校内外实训课程及顶岗实习。

3.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条件建设。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要求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我校目前在新校区新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区域,包含四个实训区:假山与水景工程施工实训区、园林单体建筑施工实训区、园林小品施工实训区和园路铺装实训区。两个绿化工程展示区域:边坡工程、人工浮床工程。学校还建设有专门的园林专修室、绘图教室及计算机教室。其中园林花卉苗木栽培实训区主要满足植物配置、管理、养护职业岗位及与之配套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作用体现在:(1)满足一年级学生的植物栽培养护认知实习。(2)展示简易温室大棚结构。(3)满足园林花卉苗木的种植、栽培、嫁接、扦插、修剪、移栽、养护等技术实训。(4)作为学院的苗圃生产基地,为校园提供节日盆花,对外种苗出售。假山与水景工程施工实训区、园林单体建筑施工实训区、园林小品施工实训区和园路铺装实训区主要满足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其作用包括:满足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实习,通过半成品展示园林工程的制作过程,工学一体化教学,训练学生的施工专项技能等,园林专修室、绘图教室及计算机教室建设主要满足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等行业绘图人员的培养需求。

林业工程技术篇7

关键词:精确林业GpSGiS

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林业正在进入以知识高度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林业发展阶段,于是,“精确林业(precisionForestry)”应运而生。所谓精确林业,即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运用视觉传感器、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实时测知工作对象所需工作的质、量和时机等数据,通过对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素实际存在的时空差异性的分析,判别林木长势优劣,确定影响长势的原因,提出科学处方,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消除和减少这些差异,按需定量实施灌溉、施肥和喷药,以实现最小资源投入、最大林业收益和最少环境危害。

一、精确林业的含义

以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正由传统的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正将世界林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它将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系统的发展,引发林业科技革命,是21世纪林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所谓精确林业,是指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化林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事实上,这种林业技术体系是信息技术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应用的体现,核心是实时测定工作对象所需工作的质、量和时机等数据。通过对影响林木生长环境因素实际存在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判别林木长势优劣,确定影响长势的原因,提出科学处方,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消除和减少这些差异。并按需定量实施灌溉、施肥和喷药,以实现最小资源投入、最大林业收益和最少环境危害。制定出针对性的林业生产措施,在取得最优效果的同时,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精确林业的主要支撑技术

精确林业以3S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决策技术、可变量控制技术等为技术支撑体系,以生态学、造林学、工程学、系统学、控制学、测绘学为指导,能在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时效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它的建立依赖于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理论及其它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1、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_种可供全球享用的空间信息资源,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用途多、可靠性好、覆盖范围广、定位速度快、抗干扰性强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精确林业中,它主要实现对采集的林间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实时、快速地提供包括各类传感器(如CCD摄像头)和运载平台(如作业车辆、飞机等)目标的空间位置,辅助作业机械完成处方实施.

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用户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在精确林业中,它主要实现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根据数据绘制电子地图,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

3、遥感

遥感(RS)是一种多平台、多波段、高分辨率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技术,主要通过遥感器获取地球表面(层)自然界目标的波谱特征信息及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认识自然界的目的。在精确林业中,它主要用于实时地获取树木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差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及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

4、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使存储和查找数据最优化,实现了体化存储和初步的一体化查询,具有很好的完整性,避免了数据过于琐碎带来的不便。在精确林业中,它主要用于建立包含林木长势、自然条件和历史数据等信息的数据库,同时,它使GiS软件能充分利用商用数据库已经成熟的众多特性,如快速索引、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证、安全和恢复机制及分布式处理机制,明显提高GiS软件管理空间数据的能力。

5、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SS)综合了专家系统(eS)和模型系统(SS),它根据专家在长期生产中积累的知识,建立作物栽培模型、统计趋势分析与预测模

6、可变量控制技术

可变量控制技术(VRt)就是根据不同位置及要求自动改变施用比率的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控制,对林木所需用的水、肥料、农药等变量的类别和数量进行判断,根据需要调控如植保机械向林间喷洒这些变量的速率,使系统能在特定时间对特定目标进行操作规划,以达到精确定量地灌溉、施肥、喷药的目的,体现了“对症下药”、“按需给予、”“变量投入”的原则,它的实施可有效避免传统粗放型林业生产活动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伴随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精确林业中,它主要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合理地进行施肥、灌溉、施药等措施。GiS绘制电子地图,生成林木长势情况分布图,分析此图,获得林区内树木长势的差异程度一根据该图,对影响树木成长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将地形、土质、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气候状况、虫害、病害发生情况空间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树木生长发育模型、相关作业的专家知识库等建立空间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确定产生长势差异的原因,生成林木管理处方图一根据处方图,生成响应林业机械的智能控制软件,按照按需投入、区别对待的原则,利用可变量控制技术实施施肥、喷药等操作一对其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三、精确林业的基本操作过程

精确林业的出现,使定量获取影响树木长势情况的因素及最终生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可变量投入,达到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环保好等目标成为可能。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GpS和实时传感器的作业机械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自动采集林间定位及对应林班的树木长势情况数据一通过型、空间分析与技术经济分析模型,通过用户选择最优模型,输入模型的参数,获得仿真运算结果,从而为决策提供辅助支持的依据。在精确林业中,它主要实现对树木长势、病害、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模拟,针对林木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的时空差异性,生成处方图,提供各林班施肥喷药方案,对精确林业的实施效果、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四、精确林业之路

精确林业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林业技术体系,是知识经济在林业中的最好体现,也是林业创新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次世界性林业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精确林业是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大物博早已成为一种过时观念,因为多年来的粗放性和掠夺性开发早就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匮乏,再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就更少。比如,人均林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严重,致使自然灾害愈加频繁。

林业工程技术篇8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园林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系统工程与评价技术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校企共建中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探索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与探索教学资源库建设对高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实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系统工程与评价技术应用》教学模块划分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构建与思考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实现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付俊.“读图时代”阅读习惯转变的成因浅析[J].商,2014(23)

[3]胡兴福,孟小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机制创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研究课题“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3JGa313)

林业工程技术篇9

现对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积极上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自从工作以来,我始终注重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同事业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和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振兴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自觉地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奋进。

二、作风上严以律己,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注重提高思想品德的同时,也不忘注意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我始终坚持学习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做到忠于职守、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勤奋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本人一向谦虚好学、钻研业务、勇于奉献,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按照“诚信、守法、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进行景观工程技术及参与造价工作。能够敬岗爱业、遵纪守法,工作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生活上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关心他人。能够带领团队,团结一致,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投入到工作事业中。能够积极指导和带领刚工作的同志,使他们时刻感觉到有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中去,并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尽快、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认真对待每一项施工任务,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急甲方之所急,忧甲方之所忧,始终把甲方和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自2012年从事园林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专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能以较高的水平独立地完成本职工作,并在与较高级别的同行的合作中,努力学习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做到学为所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我从同行工程师、工人师傅们那里学到了丰富的园林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知识,特别是工人师傅的现场经验、技术绝活及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鼓励和感染着我。

在从事园林专业近十年中,能熟练操作相关制图软件和办公软件,熟悉各类规范,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各类法律、法规。能很好解决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常见问题,与甲方沟通与交流顺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一边跟着经验较多的同事学习造价知识,并初步掌握了园林造价的相关知识,拓宽了知识领域。

自2012年以来,已参与完成的大大小小项目有几十项,完成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主要负责负责编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相关施工资料,后期苗木养护计划及实施工作。

园林景观属于“确、细、精”的工作,景观与绿化要做到细致、精湛,首先要从审图开始,要对苗木品种是否的地域适应性作深入了解,设计的品种及规格是否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图纸上设计的施工区域与现场是否一致等问题在施工前均要得到解决,以上问题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后,能很好地协助技术负责人进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我的工作还包括参加工程协调会与监理例会,提出和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思考、制定解决办法并实施改进;负责协调工程项目各分项工程之间和施工队伍之间的工作;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

工作期间,我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质量标准来执行,尽职尽责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以下简要列举一些主要的工作业绩:

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参加了*****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为28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参加了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监区内绿化提升工程,工程总造价为12.81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参加了****项目建设景观工程,绿化面积1931.9平方米,造价:116.8237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日期间参与了2015年柘荣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绿化面积为:654亩,造价:415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5年1月至4月期间参与了****工程,绿化面积为:13300平方米,造价:665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参加****工程,造价:40万元。当技术员,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监控现场进度、品质完成情况,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项。该项目按期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本人工作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进修了福建农林大学的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同时参加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市政公用工程专业执业资格证书。期间还参加了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成绩,顺利拿到了项目经理安全知识的合格证书。同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能将理论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景观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技能,能够胜任中大型景观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现场协调的工作,在掌握现场施工知识的基础上也一边学习了造价知识,并参与了进度款、签证及结算的编制。

林业工程技术篇10

一、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完全匹配

尽管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开发、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紧密联系,但学生的实用技能与企业的实战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出现的现实问题是:学生的同质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低。

2.实践教学资源与企业信息平台不相通

信息化作为一种技术,已深深地渗透到生产力的转化及教育领域。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缺乏与企业的信息化沟通平台,实践教学不能及时获得企业动态,教学资源的更新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求。

3.“产学研”合作平台不完善

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在项目实施、技术咨询、课堂进企业、实习实训方面与企业取得合作,但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等方面合作尚有欠缺。

二、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向

1.人才定向培养

从专业对接产业,实现校企双赢出发,整合专业设置。例如: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可每届定向培养部分大二优秀学生,设置半工半读模式,完成后两年的实践教学。

2.校企深度融合

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已与区内外园林公司就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合作。而深层次地共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施校企技术人才的交流互动,对建设综合型师资队伍、缩短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周期、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3.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