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十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十篇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26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1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2

一般而言,“网络”所指极为宽泛,但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多指计算机网络,包括所有按照网络协议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连接介质包括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等。计算机网络按大小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其中最为庞大的网络系统就是互联网。

“因特网”与“互联网”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专有名词理解,因特网是互联网的一种,英文名为internet,源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的arpanet,初始于军事目的,后用于学术系统,最后走向商用,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开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但“因特网”作为普通名词理解,则泛指多个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不少学者认为“因特网”与“互联网”只是音译与意译的不同,而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区别。

互联网,最早的官方界定是,“互联网是指全球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是:(1)基于ip协议或由其进一步发展的协议,通过全球唯一的地址段,有逻辑地连接在一起;(2)能够支持采用tCp/ip协议或由其进一步发展的协议,或者能够与ip协议兼容的协议进行通讯;(3)能够在通信网络上提供、运用或获得公开的或个人之间的高层次服务”。该定义所指具体、清晰,且反复以“进一步发展”的表述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创新“埋下了伏笔”。

新媒体,以互联网为新媒体,成为不少人对新媒体理解的惯性。事实上,互联网的发展,仅以1992年商业化为起点也经历了近20年的历史。早期,《新媒体百科全书》的主编斯蒂夫・琼斯在该书导言中说,“旧媒体曾经一度是新媒体,而新媒体又在不断的变化与演进。”并列举光盘、万维网、流媒体为例。而斯蒂夫-琼斯对新媒体的关键把握,被后进学者不断深化,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时间的概念”、“发展的概念”,这一观点不断引领我们对新媒体的进一步认识。

如何界定新媒体,其核心不外有二:其一,有关技术基础,指新媒体依托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二,有关传播功能,指其传播具有互动性、虚拟性、原创性、分众性等。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3

【关键词】网络传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核心所在。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大的动力。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和意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在京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应用,使用率达到90.6%。《报告》显示,信任和分享成为网民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表明在以它为代表的网络传媒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传媒的使用,将打破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传统方式,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广阔的机会与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充分掌握和利用网络媒介,站稳阵地、积极探索、把握主动权与话语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质量与效果。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分析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环境因素分析。第一,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外部环境因素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国际社会主义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等。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马克思主义”,它应该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等严酷的外部环境下,使全国人民仍然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网络媒体时代,多元文化思潮侵入我国,资主主义文化暗潮涌动,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遇到了更大挑战,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第二,内部环境因素分析。内部环境因素是指我国内部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发展,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等。内部环境是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除了要花大力量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以外,还要运用多种手段,让马克思主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为迅速、便捷,也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快速前进。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分析。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网络传媒时代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会运用得当的方式与媒介,将适宜大众普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出去。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主要包括政府宣传部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的工作者等。网络媒体时代,推动马克主义大众化同时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及时跟踪和信息,将国家出台的最新方针政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递给人民群众,同时监管网络的舆论动态,确保马克思主义精神正确清楚地传递出去。

第二,广大网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客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客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网络传媒而言,其传播客体就是广大网民。网民是指经常利用网络浏览信息,了解社会动态或从事其他方面活动的群众。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几乎每一个社会人都成为了网民,因此,网民的数量是巨大的,通过网络传媒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自进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与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创造出很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构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内容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建等多个方面,与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网络传媒时代,我们更要通过便捷的传播媒介,将这些人们群众关心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重大的理论成果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网络传媒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网络传媒凭借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巨大等特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众所周之,网络的发展自信息传输技术一开始就没有停下脚步,微博、博客、贴吧、BBS,五花八门的网络媒体层出不穷,使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致使网络媒体在传媒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也正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可以忽视网络传媒这个重要的媒介。

第五,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检验标准。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标准就是评价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熟悉与运用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发挥实效,就会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态度、行为选择、思维理念与认知模式发生改变,简言之,就是使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得到了提升。网络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一改传统的普及模式,通过多样媒体技术的得当运用,广大网民可以采用更为主动的方式接受,因此网民在不知不觉之时,就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考察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第一,网络传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传媒是媒体形式的一种,它也与其他媒体形式一样,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它可以集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一体,构建一个多媒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传播形式更为丰富多变,同时,网络媒体的传播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受众范围更广泛。正是由于网络媒体具有这些优势,网络传媒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传播阵地为了适应网络传媒时代的发展,都开设了网络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更鲜活的形式刊登到网络上,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

第二,网络传媒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任何执政党都会把握社会舆论发展,都会充分地运用宣传机构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地传播出去。网络传媒是新兴的媒体形式,但是它的发展却超越了任何一类媒体,并迅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党的十召开之际,国内各大门户网站都开设了“十”专栏,对“十”的进程、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报道,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群体对“十”相关新闻信息的渴求。网络媒体更是在栏目设计与安排上下足了功夫,不仅版面样式丰富、内容报道翔实、设计科学合理,将“十”有关的信息源源不断的传送出去,让广大群众更了解党,更相信党,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更为夯实。

第三,媒介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媒介化是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是指当人们接触到任何一种类型的媒介,就可以马上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媒介化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易实现。如上所述,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向前推进,在未来的发展“媒介化”道路上,需要思考如何科学、合理、适宜运用传播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准确、更生动、更翔实地传递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从而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认可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更牢固,使社会主义建设更顺利,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第一,网络传播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传播环境复杂多变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西方文化思潮借助于网络媒体迅速涌入国内,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鼠标轻轻一点,人们便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西方一些产主义言论也会在西方网络媒体上时有出现,并通过网络传播传递到国内,一些政治信仰不坚定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到后,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高效、自由的网络传媒为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滋生和广泛传播寻找到了一张良好的温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置身于更加艰难的环境之中,提高了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障碍。①”第二,网络信息数量庞大,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网络上各类媒体信息漫天飞,普通网民难辨真假。不良的价值观念层出不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泛滥成灾,这些很多虚假的、炒作的、娱乐的信息吸引了受众的眼球,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信息的传播。

第二,网络传播主体与客体都存在问题。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匮乏,能够胜利网络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网络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无法圆满完成马克思主义相关信息的传播工作,更会被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网民识破,使大家对网络传播主体的质疑不断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党和政府主流网站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站维护和队伍建设,提升网站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素质和理论修养,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网站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主导引领作用。”②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客体。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同时接收到马克思主义相关信息后,其马克思主义素养是否得以进一步提升是检验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的重要标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受众都具有不同特征,接收到同样的信息,反应也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要将受众群体进行分类,再进行准确的定位,制定不同的宣传目标与策略,有序展开宣传传播工作。

第三,网络传播模式有待进一步升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模式主要有“网站专栏报道”、“政务微博”、“热点问题在线互动”与“问卷调查”几种模式。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相比,传播模式的类型不够丰富。网络传媒虽然可以方便快捷的将信息传递出去,却无法全面了解与收集有效的反馈信息。巨大的信息数据被传递到受众面前时,也会让受众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网络传媒应充分发挥它在传播渠道上的巨大优势,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重点需要在网络传播模式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和提高传播效率,充分运用微信、SnS等新型网络媒体形态,切实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利用互联网高人气与开放性,创新传播形式。互联网的盛行带来了“地球村”的概念,它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使信息得以及时、迅速的传播。它的这些优点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与接受,更激发着年轻人的兴趣与热情,因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媒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拥有较高的人气与开放性,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利用的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将学术化、理论化、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与网络技术的文字、动漫、音像、图片、虚拟视觉等结合,以贴近生活的亲近的形式让普通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认识与接受所宣传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动活泼的网络信息,扎根于广大人们群众网络生活之中,适应时展的脉搏,普及到群众之中,不断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能够真正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③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网络传媒的覆盖领域非常广泛,角角落落无处不有,理论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应认识到这一点,根据这个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面积极拓展至更大的范围。例如在商业性及娱乐性的网站,应积极探索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树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的身影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府网站、教育文化类网站、学术研究类网站,也应该出现在与普通网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商业消费、休闲娱乐类网,这样才能从各个领域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大的引起民众对它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当然这是一项任务复杂艰巨的工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需从各个方面下力气建设,“不光是要在主流网站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更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教育部门对于网络文化的重视以及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方式的新探索等等。”④

加强监管,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网络环境。网络传播的环境复杂,使得网络传媒如同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积极的信息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信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别须注意和处理好的问题。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包括很多消极负面的观念,比如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等对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对社会信仰也会造成冲击。怎样在网络传媒时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舆论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对违法违规查处,积极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

综上所述,积极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工具,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方式,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必然课题和使命。从学理分析及现实考察,对网络传媒时代背景下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张祖洲,徐彬:“网络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和机遇探究”,《中国报业》,2012年第2期,第45页。

②④刘海东,朱海,周嫱,梁宇彬:“互联网传媒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科教导刊》,2013年第3期,第192页。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4

关键词:网络媒体 网络新闻 新闻消费行为 嬗变

引言

新闻是信息传播主体的一部分,它既是媒体的重头戏,也是现代人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新闻消费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消费生活方式。新闻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渐热的新领域,新闻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方向的重要地位已经引起关注,对媒体与消费主义的互动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从传播学、文化批判、经济学等视角进行了考察。①

随着网络持续快速的发展,网络新闻的普及,网络媒体站到了主流媒体行列,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消费的主流。那么,在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嬗变,基于这个问题,在文中,笔者在对网络新闻论述的基础上,试图寻找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过程。

网络新闻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腾飞、信息化健康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优化,中国的网络普及率快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公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②在网络应用使用行为中,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去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23400万人。③占据网民总体74%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办公室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8.5%,④仅次于网络音乐的使用行为,位居第二。从上述调查数据发现,近年来,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中最多的就是网络新闻。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新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此,研究网络媒体时代网民的新闻消费行为存在可能性和必要性。

网络新闻的优势分析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指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纸张、声音、音像等进行新闻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劣势。传播主体是专门的新闻机构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呈现单一化现象。在传播形式上,报纸利用文字、图片表现新闻,强调的表现元素是字体、色彩、字号、版式、尺幅和空间等;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强调的表现元素是时段、场景、背景、光线、色彩、长度和风格等;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强调的表现元素与电视相比,只缺乏视觉元素。在传受关系上,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地传给受众,遵循的是“魔弹论”的效果论,受众很少利用同样的渠道反馈信息。在新闻接收上,传统媒体新闻信息接收方式呈现大众化。在新闻传播速度上,传统媒体尽管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但在速度上却不占任何优势。就传播内容来说,传统媒体受到版面、播出时间的限制,信息承载量具有有限性。从传播范围来看,传统媒体往往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有着本地化的局限。

网络新闻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新闻的行为,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指首发)、转发者既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⑤笔者对网络新闻优势的分析,是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较而言的。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新闻优势集中表现在:

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包括上网传统媒体(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网络自生媒体)、非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网络自生媒体以及形形色色的个人传播形式共同构成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网络新闻媒体则兼容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性。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传受关系交互性的优势,网络新闻传播则提供了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使受众得以随时与传者沟通交流,形成互动性的传播操作环境。网络受众可以随时自由地寻找新闻信息,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媒体表现形式取出自己感兴趣的个性化信息,从而实现新闻接收方式的个性化。网络新闻传播在时效性方面可谓得天独厚,集计算机、通信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互联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向受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容纳和信息存储能力,它可以为传者提供近乎无限的版面和表现空间,所以网络新闻传播内容很丰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信息仓库。网络新闻传播的范围则是网络所能到达的全球范围,网络新闻传播不受时间、地点、频道、国界、气候等的影响,新闻信息可以传送到网络任一连接处。综合考虑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之间的异同,对网络新闻优势的分析,是为研究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提供一种合理的环境。

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

当下,媒体具有公共服务和工业生产的两重性,媒体的工业生产运作,使新闻成为一种产品形态出现,新闻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经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流程,存在着消费的环节。从这种意义上说,新闻消费行为概念亦可运用消费行为的话语体系,只是消费行为中的“商品和劳务”变成了“新闻”。

本文对他们的消费行为嬗变的叙述,落脚点在于寻找、选择、使用、评价商品和劳务的活动本身,以及消费者在不同的情景下的角色体现,并把它放在网络媒体时代下考量。

寻找:由“难寻”转向“快捷”。以往,人们要想得到新闻信息,受时空限制因素很多。如买报纸,要么打开电视、广播寻找、收听新闻信息,或在特定时段才能获取信息。因此,新闻消费的寻找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加上传播内容有限、传播范围基本是本土化,若受众(消费者)要想寻找历史发展中的新闻文献、整个世界新近发生的事情,有一定难度。

处在资讯爆炸年代的新闻受众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法去获取新闻信息,特别是想寻找历史中的浩瀚文献、想了解自己生存的整个世界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网络媒体的出现契合了消费者(受众)⑥的这种欲望和需求,消费者只要打开一个新闻网页就可以高速获取最新信息,快速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进入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消费者,省却了买报纸的烦恼,没有等待特定时段电视、广播新闻信息的难受,享受的是“足不出户,快捷知晓天下事”的消费乐趣,回顾了历史的发展,并开拓了全球化的视野。

选择:由“受限”转向“自由”。以往我国报纸、电视、广播新闻媒体由于受到版面、时间、空间的限制,尽管也是强调最大程度地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但其条件的限制,因而在新闻的内容种类、新闻“享受”的时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传统媒体下,新闻信息接收选择方式呈现大众化特点。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消费者选择新闻不受时空的局限,在选择网络新闻中,比以前更加自由,在网络媒体下,新闻网站都是纵横链接结构,消费者对新闻的内容种类、浏览新闻的时长和顺序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接收,对接收新闻的过程是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消费者是采用自己喜欢的媒体表现形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个性化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能时刻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这在他们用鼠标和键盘操作屏幕显示、自由地在web页面上移动、随心所欲地开关、利用主动的寻找和搜索等行为中显现无遗。自由地拉(pull)出自己想要的个性化信息,而不像以往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由别人推(push)给的信息。”⑦

使用:由“细致”转向“扫描”。报纸的逐字逐句,电视、广播特定时段、场景、背景、光线、色彩、长度的设定,使消费者对新闻的获得是细致阅读并跟随设定好的模式去完成视听。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对信息需高度集中并被动地接收。

但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消费者阅读信息的速度加快导致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已经变成扫描式阅读。扫描式阅读是指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浏览文章,查找到具体信息或相关事实与细节。

评价:由“单向”转向“多向”。网络媒体新闻的出现,将传统媒体与消费者的单向传播关系转变为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关系。

网络互动是无限的,参与的消费者数量在理论上可无限多,这一切使新闻传播的参与度得到空前的提高,消费者可以主动地拉出一条新闻发表评论,可以自己选题在论坛或聊天室中吸引受众进行讨论,消费者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发表观点,尤其是网络新闻的直播和消费者发表看法,在时空上可以互不干扰,消费者可以在直播进行中、新闻发展中就将观点贴到网络媒体上。“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被重新分配,人们似乎得到了更多的民主,能够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的话语影响。”⑧目前流行的微博把这种网络互动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角色:由“明确”转向“模糊”。在以前,我们一直把新闻消费者作为新闻被消费者(传播者)⑨的一种相对独立明确的形态。在新闻传播消费过程中,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整个新闻消费模式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从报纸媒体发展到了网络媒体,其中的变数是不言而喻的。在网络媒体时代,消费者的角色由“明确化”转变成“模糊化”。

网络媒体的发展,给新闻的传播、表达、接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同时也给新闻消费提供了一个没有时空限制的便利。新闻被消费者在传出新闻信息后,新闻消费者在收到信息后,经过译码,把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又传达出去,开始的新闻被消费者看到开始的受者反馈回来的信息,又给予回应,这样,新闻被消费者成了新闻消费者,新闻消费者成了新闻被消费者。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角色定位越来越模糊。

结语

新闻成为一种产品,其消费环节不是一个终结环节。霍尔在《编码/译码》中认为:“传播过程一种结构,使几个相互联系但各不相同的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之间的接合。”⑩在他看来,传播过程在消费环节后,还有一个再生产环节,这样生产、消费和再生产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那么,再生产环节指什么呢?笔者认为,对于新闻消费来说,指的是新闻消费是从新闻中获得“意义”,“如果人们不获得任何‘意义’,就不可能有‘消费’”?輥?輯?訛。

那新闻消费的“意义”是什么?是本能需求,是满足猎奇心理?是某一阶级的阶级斗争需要,还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如果单从某一点去回答这个问题,是有失偏颇的。笔者认为,新闻消费的“意义”在于从新闻信息中获得一种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准备。另外,在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中,消费者在购买前、购买中和购买后的心理历程也是有一个嬗变的过程。这两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杨魁:《近年来我国新闻消费主义研究述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②③④《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net.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⑤程超群:《网络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发展关系浅析》,《东南传播》,2007(8)。

⑥本文中所说的消费者,指的是新闻传播的受众,出于方便,下文中都一律用消费者。

⑦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转引自杜俊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⑧任晓雯:《网络时代的写作——探讨与展望》,《新闻大学》,2003(2)。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5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特点试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前景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浅析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网络新闻的特点网络新闻传播的边界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优势网络新闻的采访特点网络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网络新闻的编辑思想特点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浅谈网络新闻传播微博新闻:网络新闻传播的新形态论网络新闻的价值取向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立体化传播网络新闻传播的生机与责任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学解读卷入对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形式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论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论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耿田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网络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指传播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新闻也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其影响已经深入到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并驾齐驱的第四新闻传播媒体。网络新闻的高速发展是其他传统媒体所未曾经历的,但是,网络新闻的传播尚处于发展阶段,除了具有自身特点外,还具有其局限性。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新闻传播的自身优势,引导网络新闻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中图分类号】G2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24-03

网络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但其学术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著名网络传播研究学者闵大洪指出:“网络新闻是指通过因特网(internet)、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www)网站、新闻组(Usenetnews)、邮件列表(mailinglist)、公告板(BBS)、网络寻呼(iCQ)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指首发)、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网络传播学者钟瑛也提出:“网络新闻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信息。”但这两个定义都有其狭隘的一面。

杜骏飞教授在闵大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国内最新的网络新闻定义,即“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或再,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它并不排除网络新闻可以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介,乃至任何非媒介机构(媒体)的个体依托internet而的新闻”。应该说,这一最新的定义是较为全面的,它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即基于internet(媒介)的新闻信息(传播内容),同时它也兼顾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另外两大要素,即传者和受者。因此,从传播过程来考察,应该说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

1969年,全球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即aRpa网)诞生,这被认为是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随后,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承担起了新闻信息和传输的手段。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创立,标志着网络媒体的诞生。1994年,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媒介和新闻信息载体开始崭露头角,从这时起,一些通讯社、电视台和报纸,如美联社、路透社、Cnn等都抢先登陆互联网,在网上提供新闻和经济信息服务。网络新闻初具规模,影响也越来越大。

1994年4月20日,中国互联网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1995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国际节点,实现与互联网的互联和与国内公用数据网(ChinaDDn)的互联。1995年5月17日邮电部宣布将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向国内开放,提供所有互联网服务,使得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商业化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新闻媒体也开始进军网络传播领域,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发展之势。

“第四媒体新闻”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网络新闻十几年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新闻传播的几大特点。

一交互性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这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

一些学者认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即他们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种信息。另一方面,指信息的提供者(网络媒体)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用户的反馈。”以往的传统新闻媒体传播基本上都是单向的,为提高媒体质量,增加读者参与性,许多报纸杂志也开辟读者来信专栏,广播电台开办听众点播节目,电视台推出游戏类节目、谈话类节目等。虽然受众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对接受的新闻信息提出不同的观点,但这种反馈渠道并不很畅通,发挥的作用都比较有限。

目前,新闻网站均在每则新闻之后设置“发表评论”的链接,给读者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到新闻报道之中。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充分认识到交互性的重要性,不仅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还做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传者与传者间的全方位的信息交互传播,创造出全新的新闻传播关系模式网络论坛、讨论区、留言板、电子邮件等,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评论新闻、讨论新闻话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网络媒体借助统计软件可以对读者的各项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与掌握,一天中各个时段的访问流量、一个时间段的读者访问总量及读者所在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呈现给媒体经营与管理层,这对及时有效地调整传播方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快捷的信息反馈使得媒介也能迅速了解读者对网络新闻的意见,迫使媒介的网络新闻服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及时性与海量性

新闻是“极度易碎品”,时效性对于新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新闻要经过审稿、编辑、排版、印刷等几个环节才可以让读者看到发生的新闻,而相对来说时效性较强的广播电视媒介也得经过录制、审核、制作、播出才能使新闻事件被受众了解。而网络新闻则克服了以上种种环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网络新闻记者直接在电脑上制作,运用最新的网络信息传送和接收设备,突破时空限制,能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对随时随地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做出同步的现场报道,极大地缩短了新闻制作、的周期,大大提高了各类综合新闻的时效性。如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在各种常规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地震灾区的网络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向外界发送消息,2点34分,新华网、新浪网就在头条发出汶川地震的消息,时效性之强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新闻网站对网络新闻的时效性追求,也可能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追求速度了,这时的及时性就意味着可以争取到头条,同时对新闻网站做出有倾向性、有目的、有冲击力的报道也是功不可没。尤其是对于那些突发事件,更是新闻网站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或许现在还应该在那句“死得不能再死的是昨天的报纸,或是一小时前的广播电视新闻”后加上一句“或是几分钟前的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的超强及时性使得网络媒介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已有十几年时间。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包括条数和篇幅)远远大于传统媒体,如新浪网仅新闻频道首页的新闻链接总量就高达800多条,各栏目还源源不断地滚动播出新闻,发稿量可见一斑。点击打开任何一条网络新闻网页,呈现给读者的除该新闻的内容之外,还有关键词、相关新闻和新闻专题等链接,广为集纳追踪报道和相关信息,全面报道事件始末,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外延和背景资料,让读者充分享受新闻盛筵。由此可见网络媒体简直就是一个浩瀚的新闻数据库。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媒体版面的信息量是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受众的需要的,而网络新闻一条链接就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只要是有帮助的信息,便可以放在互联网上,而不会受到别的限制。信息空间完全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阅读者可以选择激活某一构想的引申部分,也可以完全不理睬。整个文字结构仿佛是一个复杂的分子模型,大量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

三易检性

网络新闻海量信息的持久性决定了它的易检性,它使得网络新闻具备了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一旦错过时间,通常就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想查看报纸以前的报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网络新闻突破了这种时间限制,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体的旧闻,也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如新华网在首页就专门辟出“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和“搜索”两个版块。

四易读性与趣味性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于1944年提出了一个选择或然率公式来解释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概率。这个公式就是“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就是传播媒介给受众的信息与受众获取信息的容易程度决定了受众对传媒的选择。网络新闻传播的实现也是如此,如今,易读性和趣味性成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增大受众选择概率的必然因素。

所谓易读性,是指受众在阅读和理解一段文字时能顺利理解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意思。网络新闻遵循了三个“宜短”原则,即“文章宜短”“段落宜短”“句子宜短”,使网络新闻中人们对语言的支配,变得自由宽容了许多。

增加网络新闻被受众选择的概率只有易读性还不够,于是趣味性就被增加进来,成为网络新闻吸引眼球的另一重要法宝。在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如果新闻中没有醒目的关键词,没有清晰的提示与标识,没有引人注意的种种细节,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

网络新闻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段,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组织、表现新闻信息,用户阅读新闻内容时可方便地进行跳转。尤其在静态视觉信息中增加了动画和视频图像、文字等大量的动态信息,全面刺激着受众的视觉感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网络新闻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趣味性表现无遗。

五全球性

互联网的全球互联决定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全球性。传统媒介中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也不敢说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接受到公司的新闻信息。因为毕竟这些传统的媒介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国家的控制,但是网络新闻就不一样,任何国家的传播者只要将电脑接入互联网就能将想的信息放在网上,“网络传播无国界”,网络新闻在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都可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同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均可轻松浏览全球的新闻网站。全球性,使一些网络媒体“走出国门”的同时,也提升了全球影响力。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6

[关键词]网络新闻定义影响未来

自从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网民的数量8年多来一直在飞速增长。据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5%。①网络新闻自然开始倍受关注,从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从SaRS危机到“神五”登空,网络新闻因具有资源共享、传播迅速、不受时空限制和交互性等特性而异军突起,日益成为人们获得消息的重要方式,也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新闻”的“舆论监督”。孙志刚事件发生后,正是由于网络的传播与网民的参与讨论使得舆论迅速扩大,为收容遣送制度的改革发挥了积极影响……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也向媒体的公信力、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发起了挑战。网络新闻的未来如何?可以用尼葛洛庞帝的话回答:“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②这就需要当代人对网络新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预见网络新闻的未来,并科学地构建网络新闻的发展蓝图。

一、网络新闻定义的探讨。

“网络新闻”也像学术界的其它名词一样,对它的定义也是众说并存。

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或再,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定义者并不排除网络新闻可以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介,乃至任何非媒介机构(媒体)的个体依托internet而的新闻。③

在互联网页面上流动的有关事件的信息。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新闻相区别的特点在于及时性、滚动性、匿名性、超时空和超文本链接。④

刘京林认为,网络新闻至今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有人总结了这样两种说法:1.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功能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做的多媒体、全方位的报道;2.网络新闻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BBS)、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和复合使用,其者(指首发)、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人。⑤

从新闻学理论的角度来说,所谓网络新闻就是指各种机构和个人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功能对最新发生、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⑥

……

事实上,既然难于给网络新闻下一个大家都公认的权威的概念,但同时又难于现有的种种概念,那么这些概念所描述的网络新闻的范畴都完全可以在学术研究或实践中作为网络新闻的限定。

二、网络新闻的主要影响。

第一,网络新闻的发展,具体地说是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张国荣之死的真实报道竟然遭遇质疑。2003年4月1日傍晚,著名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身亡,大多数受众最早在网上得知了这一消息。当晚,不少网民打电话到网站询问:“这是真的吗?是不是一个玩笑?”⑦网民对这条真新闻的质疑,缘于前不久另一条特大假新闻对网民的愚弄:3月29日中午,一则“盖茨被暗杀”的新闻被国内几家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并快速传播,一时间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大事”。最终核实,此消息为假,实为一场闹剧。一段时间以来,网络假新闻一再出现,“北大校花誓夺世界选美皇后”等假新闻仍让人记忆犹新。最近,随着“盖茨被暗杀”这样的超级假新闻的出现,网络新闻的信任危机也更加凸显出来。

很显然,是虚假新闻导致了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危机,而导致虚假网络新闻泛滥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来说,主要有来自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可以暂且称其为主观虚假与客观虚假。从主观方面来讲,主要是新闻者或是受经济利益(或者是其它利益)的驱使,或是出于某种原因搞恶作剧而有意地假新闻。非典期间有人搞恶作剧,在网上消息说北京的非典有如何如何厉害,北京要封城了……非典病毒是美国的生化武器……等等都是这一类的例子。从客观的方面来说,造成虚假新闻(在中国)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大部分的网站都没有采访权,所以这些网站要新闻就不得不从别处转载,而又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核实新闻的真实性。要解决新闻虚假的问题,关键是要把好新闻的“口”,再确切地说,就是要规范网络媒体,提高其工作者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对于非媒体的新闻者,只能靠加强网络新闻法规来约束之。

但同时也要明确,虚假新闻并不是网络新闻带给新闻界的,也就是说不是网络新闻导致了虚假新闻,在网络新闻产生以前,传统媒体中已经出现了虚假新闻,只是网络为虚假新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传播途径而已。也应该意识到,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不仅会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所以新闻打“假”,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网络新闻的泛“黄”现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使得民众的道德水准下降。

在如今的许多网站里,黄色新闻似乎一直在唱“主角”,包括一些门户网站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黄色事业”的“发展”,有时甚至是无孔不入地黄色新闻。经常上网的人会发现,有时黄色新闻会像变魔术似的自己弹出来,设想,此时浏览网页的是一成年人,可能不经浏览或者以健康的心态浏览完毕后将网页关闭,也许对他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但如果此时浏览者恰恰是一未成年人或恰恰是一心理不健康的人,那后果如何?不难想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与色情有关的犯罪事件面众了。所以黄色新闻的泛滥直接影响了民众的道德水准,不利于社会和家庭的安定,更不利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产生黄色新闻的主要原因还是“赚眼球”的问题,因为赚到了眼球就意味着赚到了点击率,而点击率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钱。就是因为“钱”的问题,许多新闻者不再顾及新闻后的社会影响……

要想铲除网络黄色新闻的根源,从根本上说也得严格控制新闻的“口”,不仅要抓好媒体新闻的“口”,还要抓好非媒体新闻的“口”,做好这一切仍然需要网络新闻法规的完善,同时一方面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这样看来,消灭黄色新闻已经不仅仅是新闻界自己的事情,它需要受众于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这里仍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黄色新闻也不是网络新闻带来的,同样地,网络只是为黄色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方便于传统媒体的途径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反对黄色新闻的泛滥是各种媒体共同的事,而尤其要注意网络媒体的把关。

第三,网络新闻使传统媒体的新闻受到冲击,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自身今后的生存问题。

先看一下各种媒体在传播新闻时所表现出的自身特点。

报纸是通过调动受众的视觉器官来传播新闻信息,由于其便于保存,所以受众的浏览、阅读较少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反复阅读。但事实上某一份报纸的传阅范围极其有限,覆盖面很窄。

广播则是通过调动受众的听觉器官来传播新闻信息,它强调受众的收听必须是线性的,必须按照节目的安排顺序来收听节目,而且广播新闻严格地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能在固定的某一时间收听某一新闻:必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才能收听到某台的新闻,难于倒检索。同时,广播新闻难于保存,也难于令受众认真专注地收听。

电视作为今天的主流媒体,具有声画结合的优点,同时调动了受众的听觉与视觉器官,比报纸与广播都具有传播新闻的优势。但它的缺陷也是不容置疑的,线性传播的特点使得观众只能按媒体的时间表收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同样的,电视新闻的传播也受到空间(地域)的限制,还有,电视新闻也是不利于保存、倒检索的。

虽然网络新闻存在如第一、第二所述的缺点,但不得不承认网络在传播新闻方面也有传统媒体不能比的优越性。

网络新闻可以同时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不仅可以像报纸一样实时的新闻图片、新闻文字内容,像广播一样向受众播送新闻,而且可以像电视一样播放活动的视频新闻(大多是电视新闻的网络版)。

网络新闻的优点还表现在网络新闻完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覆盖面非常广,只要在地球上有inteRnet的地方,受众就可以上网浏览国内国际的新闻,这些新闻可以是当天的,也可以是多天前的,甚至可以是一年前的……网络将倒检索新闻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网络新闻也是利于保存的,只要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就可以保存感兴趣的新闻。

另外,网络新闻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使新闻的反馈机制真正成熟起来。受众在浏览完新闻后,只要在其后轻轻点一下鼠标,便可留言发表评论(读者意见),即使有的新闻在时没有设“读者评论”等类似的按钮,受众也可以通过发e-maiL等简单的方式将意见反馈给新闻的媒体。这种快速的反馈机制是传统媒体不能比的。反馈机制的成熟在一定意义上说更有利于媒体根据反馈得来的信息进行业务方面的调整,从而更有效地传播新闻。

提到快速,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也是远远大于传统媒体的。这一优点已在对SaRS事件、美伊战争、神五升空等的网络新闻报道中凸显了出来。从对SaRS事件、美伊战争、神五升空等的报道还可以看出网络新闻的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善于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跟踪连续快速地报道。

最后,网络新闻的优势还体现在其信息的海量性、改变了在传统媒体中受众的被动地位——传统媒体是将信息推给受众,而网络使得受众可以自主地将所需的新闻拉出来……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网络在传播新闻方面,不仅吸纳了传统媒体的优点,而且还有自身独特的优点(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体没有的)。每有新的传播媒介诞生,都会有“狼来了”的呼喊声,但每次都是虚惊一场,结果都是多种媒介共存。这次,网络的出现,传统媒体同样受到了“狼来了”的惊扰,但最终的结果如何,是网络取代电视、广播、报纸,还是网络昙花一现就销声匿迹,还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共存共荣?所有这些都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事实上决定结果的不仅是这些媒体本身的发展状况,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也是制约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

三、网络新闻的未来。

网络新闻的未来怎样,没有人能够做出准确的回答,但可以对它的未来进行预测(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预测)。以下是网络新闻发展的几种可能趋势(只代表笔者个人的观点)。

第一,网络新闻媒体将与传统媒体加强互动与合作。

这在非典的非常时期已经初见端倪,“非典”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报纸的到达率大大降低,传播作用也大打折扣。而电视和网站作为户内媒体的首选,无疑成为非典时期的绝对主角。在共同争夺观众眼球的同时,网站和电视台都非常清楚彼此的优劣势——电视媒体的易用性和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一些背靠电视媒体的网站已经在尝试将这两种优势合而为一。一方面,电视台在尽量发挥自己在视频信号方面的资源优势,借据电视直播优势,央视国际网站的流量在这非常时期得到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多数电视栏目受到户外采编受阻的影响,主动与网络媒体开展互动合作,并且大量引用网络媒体的新闻源。“非典”使得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协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今报纸的网络版、网络广播等等的出现也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的一种表现……如此迹象表明,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一打开电脑便可以同时看电视、听广播并不是梦想。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合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新闻资源,而且还有利于不同媒体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网络新闻实行收费制度。

如今,网络新闻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不同新闻网站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经常“撞车”,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许多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所以只好转载其它网站的新闻;另一方面,就是受利益的驱使,“剽窃”别人的劳动果实。事实上,不仅是新闻网站之间存在不负责的互相转载现象,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从网络上转载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关键问题是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注明是转载的性质。这样,从小的方面讲,会影响媒体的业务水平(尤其影响新闻的真实性),滋生新闻工作者的懈怠作风;从大的方面讲,这是一种侵犯版权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对网络新闻实行收费,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剽窃的行为,减少同质化现象,又可以较为有效地保护新闻作品的版权。

但至于网络新闻的收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则很难预测。以现在中国正极力推广的数字付费电视为例,中国老百姓自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接触电视以来,就是在免费地收看电视节目,“免费的午餐”已经深入民心,即使到有了有线电视后,有经济条件的受众只要付少量的钱就可收看到几十个频道,而数字付费电视虽然具有图像清晰等等的优点,但在推广上却连连受阻。原因可能是:受众对收费在心理上会有很大的障碍;大多数受众的经济能力不能承受机顶盒的费用;受众的文化发展水平也在制约着他们对这一新事物的认识水平,可以理解为:并不是数字付费电视不好,并不是经济能力不允许,而是受众无法理解数字付费电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所以网络新闻的收费可以以电视收费为鉴,如果收费也要寻找成熟的时机——要纵观整个收费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否则可能会自掘坟墓。

第三,网络新闻可能会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如果乐观地看待这个数字,将来网民数量的大量增长是很有空间的(中国有13多亿人,将来上网用户的增加量大约在1300000000—68000000左右)。设想,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大部分受众都有经济能力购买电脑,同时大部分受众都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现在许多青少年从小学开始就在学校学习电脑,为将来电脑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全民文化水平也有了一定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新闻借助技术的平台,一旦实现了集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形态于一身的转变,就会使网络新闻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这一设想的实现有可能需要十年、有可能需要五十年……它更多地受制于客观环境。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的产生给人类带来了困惑,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它要走向成熟还需要走过漫漫长路。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7

摘要:新媒体是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时代的产物,对当代高校学生工作来说,把握新媒体的概念、掌握其特性、将新媒体的优势运用于学生工作中,有利于拓展学生工作的新领域顺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工作

一、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的诞生

1、互联网的普及

互联网已深入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曾有人感叹说,身为现代社会的一份子,如果想要自我放逐,只需远离网络。网络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摄取方式。一般来说,将报纸称为第一媒体,广播称为第二媒体,之后的电视是第三媒体,续之而来的互联网是第四媒体,而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则被定义为第五媒体,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是相对于前三大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概念上,新媒体就是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信息具有及时性、参与性、便携可移动性的媒体形式。

2、新媒体的特点

网络被称为“大众麦克风”,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人都可向周围人,乃至世界表达一己之见。信息传播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延迟和滞后,也不像过去那样被精心编辑,而是以一种自由、开放的方式传播。同时,与报纸、广播、电视被动接受不同,新媒体强调参与互动,可以说一条信息的生命力就存在于互动中。与交互参与性密切相关的是新媒体的便携和便利性。随着网络的升级换代和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移动网络已嫣然成为新媒体的最佳载体,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合适的设备,就可以享受信息与接收的便利。

二、处于新媒体影响下的高校大学生

当代高校的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社交的重要工具,是其进行交流、聚集、联络和组织动员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动员方式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1、新媒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新媒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的变化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首先,网络强调分享与自我展示,使得当代大学生个性更加突出鲜明,重视自我价值,个人主义高于集体主义;其次,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积极参与到社会问题的思考中来,乐于表达己见;再次,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和思考,眼界更加开阔知识结构逐渐丰富多元。

然而,青年人自身的不成熟,在新媒体信息杂乱无节制的冲击下,也必然会引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价值观混乱导致极端个人利己主义和自我价值观扭曲;二、新媒体信息的随意性使得部分欠缺辨识能力的人易于轻信网络谣言;三、网络信息以假丑恶吸引眼球,以社会阴暗面博取关注,易使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前产生失落感。

2、新媒体对学生群体的影响

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新的组织动员形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诞生了许多依托于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青年组织,如网络游戏公会、兴趣爱好社团、与生活学习交友相关的论坛、以及班团组织聊天群等等。从其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和特点来看,许多学生组织都具备完备的组织形态,是要素完善、结构完整的典型青年自组织。其中有明确分工和层级,是现代社会的虚拟反映。

新媒体催生了学生群体运作的新模式。学生组织的运作是需要成本的,如学生会、社团这样的实体组织。但在新媒体提供的虚拟平台下,能够帮助学生以低成本和更高效快捷的方式管理自组织。以班级管理为例,QQ群、飞信群以及微信等及时通讯设备,让消息通知的更加便捷,与传统的班会相比,拥有更高的效率。同时,新媒体的即时互动、跨媒介传播、开放随意性等特点,不仅促进了学生群体的互动,让青年学生乐于与组织成员交流,同时还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组织的影响力。

三、新媒体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方向与趋势

新媒体的成熟与发展既有其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把握新媒体特点顺应其规律和趋势,可以把新媒体作为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战略性工具。

1、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搭建网络工作平台。网络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聚集志同道合者的平台,这在青年人中显得尤为突出。青年人渴望得到认可和接纳,最直接便捷的办法就是开设自组织园地。常见的学生组织有班级群、论坛,这是学生中最松散自由的组织,也是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地带,是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区域。除此而外,一些大型网站,如“中青在线”、“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少年维权网”等主流媒体网站在引导学生成长的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手机运用方面,通过发手机短信、手机报、彩信等方式,既节约了组织成本,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又便捷即时的方式,将教育潜移默化地溶于日常生活信息中,与传统的集体班会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应注意的是,媒体平台毕竟是虚拟的,它无法有效地让教育工作者得到现实的反馈。所以,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是对过去传统学生工作的促进,而不是替代。

2、建议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加强网络思想引导。互联网的多元形式和传播途径,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文化、开展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教育阵地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们的教育从过去的传统形式逐步过渡到网络新形式中来,借助网络平台打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宣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华魂”、“我的中国梦”网络征文比赛、大学生博客大赛、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诉诸己愿的渠道,既表达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压力下,年青一代迷茫无助的心理诉求,引起社会对年轻一代的关注。因此,合理认识新媒体在青年思想引领中的作用,积极构筑教育引导青年的网上阵地,加强网络思想引领,是学生工作新媒体运用的重要方面。

总之,新媒体对于学生工作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性工具。网络普及已久,运用媒体网络促进学生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离现实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探索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统筹规划、不断推进。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加强新媒体的运用,必将扩大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力,推动学生工作向前发展,并对高校教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8

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是一个分成三部分的线性过程:媒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影响政策议程。因为媒介的性质和特点不同,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和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有所不同,新词语的传播也因之有所不同。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和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之间也存在着互推互抬的现象,所以纯粹的传统媒体和纯粹的网络媒体是不存在的,很多情况下,是以某一种媒体为主导,另一种媒体起到助推补充的作用。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网络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与新词语产生网络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表现为以传统媒体为主导,以网络媒体为补充,现以“世博”报道的媒体议程设置为例进行说明。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核心主题,上海世博会第一个正式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媒体自世博会开始前的2010年3月份始,通过对世博“低碳”、“环保”这些议题进行集中的、反复的报道,并把这些报道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引导民众把关注焦点集中在这些议题上。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中央重点新闻单位为主的平面传统媒体最早发起对这些议题的主导性报道,网络媒体报道紧随其后,除光明日报网络版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网易网、创业商机网等商业性网站也涉及到了“低碳”议题进行了补充性报道。传统媒体主导、网络新媒体推动,使以“低碳”为关键词的环保节能话题提上了中国民众的议事日程,第一次深入地渗入到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当中,并由此产生了一批新词语。围绕传统媒体“低碳”、环保的议程设置,2010年共产生14个相关新词语,包括低碳爱情、低碳达人、低碳哥、低碳谷、低碳交通卡、低碳客、低碳旅游、低碳人家、低碳信用卡、环保妹、低碳风、低碳日、低碳装、低碳名片等。

(二)网络媒体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互推互抬与新词语传播1.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实现的三种方式。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编辑主导的新闻网站中新闻专题的议程设置功能。关于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有如下阐述:“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它是网络新闻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1]《网络新闻编辑学》中表述为:“网络新闻专题是指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展现某个特定主题或事件的一组相关新闻信息总汇。”[2]网络新闻专题利用涉及视觉和听觉的视频、音频、文字与图片等多种媒体的结合提高新闻效果,以信息集纳产生的报道数量提高某一单一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以互动来调整报道节奏和内容,主动设置相应议题,安排议程,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二是编辑主导的网络新闻和评论的议程设置功能。这些新闻报道或评论数量的多少、版面位置的排列,都可以影响网民对某一事件的感知和理解。三是网站平台的操控者主导的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传播中,某一受众可以通过网络自我个人议程,或者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修改和重组形成个人议程。如果个人议程能很快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进而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一议程也可能影响媒体议程。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这些“小众传播”环境里并没有被消解。它们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即通过议程设置安排微博、博客首页页面的内容,以引起网名的关注和转发,或者将网络论坛中的帖子置顶,引发网名的关注和跟贴。2.以媒体对监狱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报道为例。在媒体对监狱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报道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成为报道的两大主流,二者在议程设置中互推互抬、相互影响,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影响着新词语的产生。从2009年2月的“躲猫猫”事件到2010年11月的“盖被死”,监狱非正常死亡事件借助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媒体议程,并进而形成网络媒体议程和传统媒体议程互推互抬的典型。这从由相关事件产生的新词语中可以看出。2009新词语(2个):躲猫猫、做梦死。2010新词语(9个):喝水死、骷髅死、如厕死、睡觉死、洗脸死、盖被死、冲凉死(事件发生于2008年)、发狂死(事件发生于2009年)、针刺死(事件发生于2009年)。还有监狱非正常死亡事件名称共24个。这24个词包括了自2007年始发生的所有监狱非正常死亡事件。在这24个名称中,除了发生于2007“呼吸死”和2008“睡梦死”未收入新词语外,其余22个中有9个收入2009年汉语新词语,另有13个作为这些新词语的相关词语附录其后。这些新词语的产生有其独特的一面:它们都与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传统媒体议程设置有关,是二者互推互抬的产物。在传播模式上,绝大多数事件发生后死者家属最先求助于互联网,在网上发帖申冤而将事件曝光于各贴吧、博客、网络论坛,热心网民通过跟帖、转发微博等方式,使事件引发强烈的网络热议,经由前文提到的网络议程设置功能实现的第三种方式形成网络媒体议程:网站平台的操控者主导的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自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安排微博、博客首页的内容,以引起网名的关注和转发,或者将网络论坛中的帖子置顶,引发网名的关注和跟贴。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引起了传统媒体的持续关注,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广播通过版面的设置等引入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介入有关事件的报道。如《云南信息报》是最早介入对“躲猫猫”事件报道的传统媒体,又如《中国之声》(广播)是最早介入“从床上摔下死”事件的传统媒体。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介入,加深了这一事件对受众的影响和相关新词语的流行。传统媒体的介入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媒体的热炒。网络媒体通过前文提到的网络议程设置功能实现的第二种方式即编辑主导的网络新闻和评论。这些新闻报道或评论数量的多少、版面位置的排列,进一步影响网民对某一事件的感知和理解。如媒体对2010年此事件相关词语“跳车死、摔跤死、自然死、递纸死、妊娠死、激动死、撞墙死、扯野菜死、螺丝钉死、从床上摔下死、睡姿不对死、鞋带自缢死、证据不足死”的报道就采用了这种议程设置功能。除了第二种方式实现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以外,对有些影响特别巨大的事件如“躲猫猫、做梦死、喝水死、骷髅死、如厕死、睡觉死、洗脸死、盖被死”等新词语,网络媒体通过前文提到的网络议程设置功能实现的第一种方式即编辑主导的新闻网站中新闻专题的设置,将来自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中的有关视觉、听觉的历时的、共时的全部内容汇集起来,并将之与受众进行及时的互动。这些使事件迅速扩大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关涉多方利益的公共事件。网络媒体的第二、三种媒体议程设置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热议,另一方面又更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媒体的继续、深入、持久的报道,不止报纸、广播介入相关事件进行议程设置,电视最终也会介入有关事件的报道。如央视《新闻1+1》在对“躲猫猫”事件媒体报道数量高峰时期借用了平面媒体提供的材料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评论,呼吁揭开男子看守所玩“躲猫猫”撞死真相。这一传播途径大致如下: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广播、报纸)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媒体。这种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互推互抬,最终形成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对事件的反复报道,由此催生了新词语和相关词语的产生。在媒体共同的推动作用下,伴随新闻事件的“躲猫猫”新词语也同时扩散、流行。

(三)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对新词语产生的影响1.从舆论导向看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对新词语产生的影响。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理论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对详细考察媒体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仅传统媒体需要进行议程设置实施舆论导向功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同样需要进行议程设置实施舆论导向功能。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会影响新词语的产生,舆论导向同样可以影响新词语的产生。因为媒体对事件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媒体通过提供给公众议程来左右人们对某些事件的关注并引导舆论。正如媒体2010对监狱非正常死亡事件进行议程设置,在新词语的表现上就是2009年和2010年相继产生11个相关新词语。这说明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对新词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舆论导向对新词语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2.从传播效果看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对新词语产生的影响。“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的效果理论:媒体中的新闻是否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媒体中的新闻是否报道某个议题,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这些都会影响到相关新词语的产生。

(四)三字词新词语占多数的传播学原因1.语词长从二字词占多数到三字词占多数的历时变化。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媒体对监狱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报道中,2009年和2010年共产生11个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均为三字词,没有一个四字词或五字词。2010年共产生13个相关词语,其中包括7个三字词、2个四字词、4个五字词。2010年词长统计数据:据《2010汉语新词语》调查,“对626条新词语统计结果显示,数量排前的依次为三字词、四字词、二字词。三字词语约占54%,是全部年度新词语的一半多,且几年来一直走高。四字词语占22%,二字词语占18%。平均词长为3.20个字。三字词语比例占优势,与近几年多用热门格式造词有关。”[4]新词语的词长变化可以从历时来考察:以下对新词语的统计数据中,除1989年出自《新词新语词典》以外,其余出自2006-2010《汉语新词语》。从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几点结论:(1)在2006年,二字词新词语最多,其次为三字词,再其次为四字词;但从2007年开始,三字词新词语最多,其次为四字词,再其次为二字词。(2)从2006年开始,三字词占新词语总数比例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四字词和二字词占新词语总数比例基本呈现逐年递减趋势。(3)从2009年开始,三字词占新词语总数比例约为50%及以上。2.语词长从二字词占多数到三字词占多数变化的传播学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与热门格式造词有关以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学因素:三音词多是口语形式,带有诙谐的含义和效应。根据冯胜利的研究,三字词从韵律上说属于悬差律。悬差律“是指如果轻重的比差过于悬殊,其音律结构则赋有诙谐的含意”[5]。三音词就是一种轻重的比差过于悬殊的形式。所以三音词多是口语形式,带有诙谐的含义和效应,和众多网络词汇一样带有较强的戏谑意味。从韵律上分析2009年的新词语和2010年的新词语中的三字词,多为1+2,或2+1,轻重悬殊,节奏显得轻快诱人,含义显得幽默诙谐,富有口语的味道。通过“躲猫猫”事件可以看出: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管理最便捷的方式。公民的网络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日益趋重。越来越多的民意奔涌在网络上,这种技术带来的变化,也促使新词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网络当中,网民往往不使用正规的、严肃的书面正式体词语,而是用“躲猫猫”这种带有点儿戏,甚至带有点反讽的口语非正式体。这与新词语的娱情功能心理有关。近年的新词语往往产生于网络,属于个人或民间创造,主要以非官方的特点在某些群体中出现,接着被人广为仿效流行开来,进而为社会所知。流行语中的字、词、语、句等,通常总是表现为非规范用法,与官方词语和普通话的主流语汇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微博自媒体与新词语的产生

随着自媒体的产生,围绕自媒体产生的新词语越来越普遍。例如,随着微博的产生,也相应产生了很多新词语。2009年,“微博”开始出现,但是“微博”并没有成为新词语,“围脖”替代“微博”成了年度新词语,“微博”只是出现在“围脖”的相关词语中。“微”的意义为“小”的新词语总数为2个,“微”的意义为“微博”的新词语总数为4个。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围绕“微博”产生的新词语井喷,“微”的意义为“小”的新词语总数为8个,“微”的意义为“微博”的新词语总数为24个。2011年,围绕“微博”产生的新词语是2010年的两倍,“微”的意义为“小”的新词语总数为11个,“微”的意义为“微博”的新词语总数为52个。这反映出微博对人们日益深远的影响。

(一)围绕“微博”产生的新词语逐年增多随着微博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围绕“微博”产生的新词语逐年增多。但是,2009年的“围脖”作为“微博”的谐音成为年度新词语,但2010和2011年人们却鲜少使用“围脖”而改作“微博”。“围脖”与“微博”的改变体现着传播学的巨大影响。由“微博”而谐音“围脖”(2009年),更富视觉感的具体可感的“围脖”取代意义抽象的“微博”,体现的是视觉传播文化对词语的影响。由“围脖”而回归“微博”(2010年和2011年),视觉传播文化对词语的影响依然存在且影响巨大,但是新词语中数量众多的以“微博”开头的新词语,让“微博”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渐渐取代谐音“围脖”而回归“微博”。“微博”在刚开始出现的2009年,是一个新鲜而又陌生的事物,用视觉化的“围脖”便于人们接受这一新词语并宜于传播。而到2010、2011年,抽象的“微博”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不再存在传播障碍,同时随着以“微博”开头的新词语的增多,“围脖”渐渐被人们所抛弃。

(二)微博”的流行带动了以“微”为语素的新词语的流行随着“微博”一词的流行,“微博”中“微”的基本义“小”的意义也开始流行,并开始构成新词语。这种现象始自2009年新词语:微付、微阅读。2010年和2011年,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以“微”的基本义“小”为语素的新词语越来越多。可以说,这种现象是伴随着“微博”这一新媒体而产生的。

(三)微博自媒体意见领袖与新词语的产生自2010年始,微博的影响力日渐增大,比如2011年新词语“潘币、任币、丹丹体”就是围绕微博意见领袖而产生的。根据2012年3月9日的国内第一份《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中国微博意见领袖排行第一的是潘石屹。他的微博粉丝众多,网络影响力很大。围绕他的微博,仅2011年就产生了三个新词语:“丹丹体”、“潘币”、“任币”。三个新词语都与潘石屹的微博有关,也与他的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第一人有关。不过,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新词语总数并不多。

三、探究新词语产生的传播学路径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意义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9

关键词:网络媒体;从业者;从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2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11006目前,国内学界对网络媒体研究的诸多方面都在不断深入,但对网络媒体从业者的研究尚不多见。2009年7月至12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全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的48家主要网络媒体,力图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呈现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基本状况,以期为我国网站管理者、经营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并为学界相关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一、基本概念及调研方法

(一)基本概念

1网络媒体。对网络媒体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广义而言,凡是借助互联网信息和进行信息服务的所有网站都是网络媒体,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与政府宣传机构所创办的网站,也包括其他行业、企业和个人等创办的网站。二是狭义而言,只有从事新闻信息的编辑、,创造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网站才是网络媒体。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具有新闻信息资质的网站才是网络媒体。

显然,狭义的理解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我们的研究选取这一界定。根据这一界定,目前我国的网络媒体可以细分为两类:即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新闻频道。

2网络媒体从业者。媒体从业者的界定,广义而言,媒体从业者是指凡是与媒体组织建立了一定人事或劳动关系的人员,以及无其他固定职业,专业为媒体写作的自由撰稿人。狭义而言,媒体从业者仅指在媒体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构建了媒体功能的内在机制,而使媒体的功能能够产生和发挥,媒体的特性能够保持的人员\[1\]。

参照此界定,我们将网络媒体从业者界定为:与网络媒体建立了人事或劳动关系的,以互联网为工作平台,对网络新闻和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经营,以及提供网络信息产品服务的人员,包括网络编辑员、网络技术工程师、网络经营管理者等等。简而言之,就是指在有新闻信息权的网站中从事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经营等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公共服务性、自主性、知识密集性三大主要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钟瑛,等: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二)调研方法

1问卷设计说明。问卷第一部分考察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基本状况,即考察从业者个人特质以及对工作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资、职位类别以及月收入等六个变量。

问卷第二部分考察从业者的工作状况,分别从工作能力发挥、工作环境、工作回报及工作感知和评价等几个方面具体展开。

2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说明。2009年7月至12月,问卷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课题组运用判断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190家网络媒体中选取了48家网站,这些网站基本涵盖了我国现有网络媒体的主要类型。

问卷调查实施,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分别负责走访,对其员工进行访问调查,同时有对网站高层的深度访谈,累计发放问卷625份,回收519份,回收率8304%,其中有效问卷493份,占9499%,即生成样本量为493。问卷分布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表1调查问卷分布表(括号内数字分别为:

所占样本量比重及样本数量分布)

新闻单位的

网络媒体

(663%)中央级新闻网站

(150%)新华网(10)、人民网(9)、央视国际(10)、中国网(10)、中国经济网(9)、中国台湾网(1)、光明网(10)、中国广播网(10)、环球网(5)地方级新闻网站

(513%)东方网(29)、西部网(11)、北方网(5)、东北网(10)、红网(15)、中国江苏网(5)、东北新闻网(10)、内蒙新闻网(13)、大众网(1)、华龙网(1)、荆楚网(10)、南方网(10)、北国网(2)、金羊网(10)、烟台胶东在线(9)、大连天健网(28)、武汉长江网(10)、奥一网(9)、京华时报网(10)、新京报网(20)、吉林电视网(2)、新华报业网(3)、大洋网(10)、深圳新闻网(9)、济南舜网(1)、哈尔滨新闻网(10)非新闻单位

的网络媒体

(337%)大型综合门户网站

(177%)新浪(14)、腾讯(20)、搜狐(21)、网易(22)、21Cn(10)垂直门户网站

(28%)和讯网(14)地方综合门户网站

(132%)商都网(15)、武汉热线(10)、广州视窗(10)、黑龙江信息港(10)、沈阳网(10)、长春信息港(5)、呼和浩特信息港(5)

本次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在录入和查错清理中,对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错误或缺失数据,采用众数来替换;对于定距和定比变量的错误或缺失数据,采用平均值来代替。

二、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

考察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基本状况,具体针对受访者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位类别以及月收入等六个变量进行考察。

(一)受访者年龄

年轻化是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共同特征。超过97%的网络媒体从业受访者年龄40岁以下。其中,773%的受访者年龄处于20—30岁之间,即我们通常所称的“80后”。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8岁,平均年龄28岁。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篇10

随着互联网宽带接入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数字音视频服务需求增长迅猛。最新统计报告显示:网络音乐和网络视频分列互联网应用使用率的第一位和第四位,用户量分别达到2.14亿和1.8亿人。

网络数字音视频需求的增长,在催生出大量视频网站的同时,也对网络传输环境提出新的要求。尽管目前有CDn和p2p等技术解决方案,但服务器端的建设成本、大量无功流量对网络带宽的占用,以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的服务品质等问题,仍制约着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提出的广播网络和互联网络相互融合的“播存结构”理论的理解,结合近年在ip数据广播技术和业务领域的实践,构思了广播网络和互联网络相互融合的数字媒体网络基本架构。希望藉此文抛砖引玉,引发有关专家和业界同仁的关注和研讨。

基本架构篇

借用清华大学宽带网络实验室戴琼海主任及程鹏博士在国家广电总局《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项目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数字媒体网络”概念,本文对所研究的“数字媒体网络”定义为:“有线电视广播网络与互联网络相融合的,以ip技术为基本框架的,以媒体服务为主要承载业务的网络。”

选择ip技术为数字媒体网络基本框架,主要是考虑目前ip技术在广播网络和互联网络两种异构网络应用均非常成熟,在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VB数据传输协议中,对lp数据传输有明确规定。

数字媒体网络理论基础

经过多年对互联网与广播网络信息服务的研究,李幼平院士指出:互联网已演化成幂律分布/随机分布同时并存的网络。一方面,少数网站集中了大量的用户访问量,而且随着互联网“传媒化”的发展,这种现象将越发显现;另一方面,web2.0带动草根文化的风行,仍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图1为对某网络端口某一时刻用户通过p2p下载视频文件的行为统计分析。

互联网上述信息服务特点,需要构建一种更合理的新型网络传输体系,以适应网络信息服务,特别是网络媒体服务需求的发展。李幼平院士创造性地提出,通过广播技术与存储技术相结合的“播存结构”,构建一个互联网的覆盖网(overlay),全面提升网络媒体服务品质。以“播存结构”为核心的网络融合技术体系的实现方式是:互联网络在保留tCp/ip为主结构的基础上,增添“广播传输和分布存储”的“播存结构”做为次级结构,通过主结构实现个性化的交互服务,通过次级结构实现共享信息内容的分发服务,通过用户端透明计算实现业务汇聚,用户无需了解内容从何种网络提供。

上述网络结构体系,也被李幼平院士称为“双结构互联网络”,奠定了数字媒体网络的理论基础。

数字媒体网络基本架构

1 数字媒体网络的技术核心

数字媒体网络将以ip技术为基本框架,实现有线电视广播网络与互联网络两种异构网络在传输层的融合,应用具有内容计算的“广播传输+分布存储”的“播存结构”理论,实现有线电视广播网络与互联网络融合所形成的双结构网络在应用层的汇聚。

2 数字媒体网络的层次化体系结构

数字媒体网络自上而下由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物理层四层结构构成,如图2所示。

3 数字媒体网络的协议体系

ip技术为基本框架,通过以tCp/ip为主要传输协议标准的互联网络,与以UDp为主要传输协议标准的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网络的相互融合。形成数字媒体网络协议体系,如图3和表1所示。

4 数字媒体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

如图4所示,数字媒体网络为广播网络和互联网络两个互为重叠的网络结构。

数据传输协议

在上述数字媒体网络协议体系中,多种协议标准及技术在互联网络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在这里不复赘述。本文只对在协议体系中所涉及的数字电视DVB标准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做简要介绍。

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采用的DVB标准中,定义了六种基于mpeG-2tS流的数据传输协议,分别为数据管道(Datapiping)、数据流(DataStreaming)、多协议封装(mutiprotoeolencapsulation)、数据轮播(DataCarousels)、对象轮播(objectCarousels)以及用户定义服务。

考虑到多协议封装协议对ip数据传输的支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因此在本文所论述的数字媒体网络中,广播网络选择采用多协议封装的ip数据传输技术。

关键技术篇

关键技术一:ip数据广播播发控制技术

ip数据广播播发控制技术主要提供数字媒体网络广播传输通道带宽分配、内容播发时间、服务优先级控制和管理,这里主要体现为差分并播技术机制。应用64Qam调制方式,有线电视广播网8mHz模拟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38mbps,差分并播技术将用于解决高优先级的数据内容在广播网络的及时传输(Qos)和广播带宽的有效利用的问题。差分并播技术原理如图5所示:

在数字媒体双网络传输体系中,根据信息传输的路由选择策略,共性信息内容(如广播信息)一般通过广播网络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为保证广播网络传输带宽的有效利用,在优先级别高的业务结束后,其所占用的带宽应及时释放,供优先级别低的业务使用。图5将四种优先级别的播发业务对广播带宽的占用情况做简单示意:在广播通道信息传输开始阶段(t=0),广播网络传输通道正在播发“立即播发”级别的几路视频直播流,其余带宽用于传输“尽快播发”级别的业务(一般为传输共享ip数据包)当一路视频直播播发结束时(t=to),系统将其占用带宽释放,而优先级别低的“尽快播发”的业务马上填充所释放的带宽;当优先级别最高的“紧急播发”的业务需求提交时(t=t1),系统将立即响应,分配所需传输带宽,正在传输的“立即播发”级别的业务所占带宽不受影响,而优先级别低的“尽快播发”的业务所占带宽将被压缩;当前三个优先级别业务传输带宽需求小于广播网络传输通道总体带宽时(这里为38mbps)(t=t2),剩余带宽将由优先级别最低的“争取播发”业务所填充。

关键技术二:ip数据包传输路由选择技术

ip数据包传输路由选择技术关键在于共享ip数据包的确定。并将其通过广播网络快捷地分发到用户端,用户对两个传输通道接收的数据包进行组包。通过这种方式,热度越高的内容,用户获取的速度越快。整体的服务品质得以提升。

共享ip数据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策略形成:

首先是用户需求动态捕捉策略。通过互联网络响应用户的下载需求,同时对用户行为进行动态分析统计,根据信息内容需求热度,形成共享lp数据包,通过广播网络进行播发;

其次是信息内容订阅策略。通过对用户的服务内容预订信息进行统计,形成信息内容热度排行,确定共享ip数据包,通过广播网络进行播发;

第三是用户需求预判策略(也可称为Cache方式)。根据用户消费习惯,对用户需求进行预判,事先将热度较高的内容,按一定比例(如80%)通过广播网络播发、预存在用户端,将热度次之的内容,也按一定比例(如60%)通过广播网络播发、预存在用户端。依此类推,通过在用户端对内容的预存,减少用户需求的响应时间,提高服务品质。

关键技术三:内容计算一语义标引(UCL)

根据本文对数字媒体网络定义,数字媒体网络应是以媒体服务为主要承载业务的网络。因此,有关信息内容的标引(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受香农(Shannon)信息理论忽略语义的影响,在通信工程中缺失语义管理,只注重端对端的连接,不关心通信中传送的是什么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李幼平院士在“播存结构”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概念:语义标引(或语义地址),也称为统一内容定位(UniformContentLoca60n,UCL),并就应用UCL对传输的信息内容进行标识,提出在ip报头的任选(option)段,嵌入UCL代码。使得ip数据包带有了内容的语义标引,这种iD数据包称为Bip分组,由此形成的传输规则称为Bip标准。数字媒体网络用户接收端通过对Bip分组自动进行识别,可从网络传输的大量的ip数据包中,将符合要求的ip数据包过滤出来,收存在本地。

如果说“广播+存储”带来了广播网络信息服务由“瞬态”到“常在”的变化,那么“语义标引”概念的提出,则带来广播网络与互联网络双网络传输环境内容的识别与重组,实现了广播网络与互联网络在存储节点(Buffer)的融合。同时,改变网络信息内容的无序状态,使用户可以从海量的信息中,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保证了网络所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实现了对网络公共信息的控制监管,这将是网络走向“新媒体”的必由之路。

应用篇

基于“播存结构”理论构建的广播网络与互联网络相融合的数字媒体网络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特点一:帮助互联网络克服带宽瓶颈、提升服务品质

随着互联网应用,特别是互联网音视频应用的不断发展,对互联网传统的传输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有调查显示。互联网很可能会因承受不住大量数字媒体对带宽的拥塞而崩溃,

同时,目前互联网应用所呈现的需求趋同特征,为数字媒体网络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通过将大量共享信息从互联网中剥离出来,通过广播网络一次传播给所有的需求用户(而不是为每个用户都单独发送一遍),这将大大缓解目前互联网面临的带宽危机,提供网络服务品质。

特点二:提升广播网络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价值

数字媒体网络构架充分发挥了广播网络的传输优势,而这种优势过去一直被业界所低估和忽视。通过“播存结构”理论的引入,使广播网络信息服务由“瞬态”改变为“常在”,实现了用户互动。而与互联网络的融合,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广播网络运营商可利用广播网络所特有的低成本传播特性,建立有别于其他网络运营商的、差异化数据业务经营模式,为数据增值业务的开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特点三:语义标引实现了公共服务信息的规范管理

语义标引UCL技术数字媒体网络传输内容增加了定位标识,实现对传输信息有效的识别和过滤,保证了信息内容传输的安全性,也有助于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可靠监管。

特点四:促进网络媒体服务盈利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