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十篇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十篇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7:34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1

[论文摘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教育者(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鲜有学者把教育目标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单独的要素。文章认为,教育目标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要素。

学术界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围绕要素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观点,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除这一观点外,主要包括三要素、三体一要素、五要素、六要素、八要素、十要素等观点。但是,在这些观点中,鲜有观点将教育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单独要素进行界定和考察,多数观点认为教育目标是渗透在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等要素中的“隐形”要素。本文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要素。教育系统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构成的。

一、从教育目标自身特质看,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多层次的完整体系。从理论上考察教育目标究竟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应具体分析教育目标和教育系统以及教育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要件和因素。系统和要素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系统对外输出信息和能量。同时,系统论认为,构成系统的要素应具有关联性、单一性和内在性等特点。从要素的这一概念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目标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单独的构成要素,而不应该将其作为渗透在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等独立要素中的“隐形”要素。

首先,教育目标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以及其他要素紧密相联。从历史的观点看,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为人类孜孜以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思想政治道德上合格的人才。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容上不同但根本方向一致的具体目标。

这种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向、内容和方法,也决定和规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活动。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条主线和灵魂。在教育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据统领地位,起着支配作用。使整个教育系统在横向联系基础上有了纵向的立体联系,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的有序的系统。

其次,教育目标具有单一性,而不是等同于教育系统内的其他要素。从教育目标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其他要素的关系看,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诚然,教育目标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方法要素中,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将目标并人这些要素之中使其成为要素中的要素。二者不能等同。

从实践层面区分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在于教育内容和方法这些表层因素,区分不同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只能是教育目标这一根本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有一些相似性。由此,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法层面上可能相互借鉴,呈现出某些共性。不将教育目标作为一单独要素加以认识和研究,就可能导致理论和实践上只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要素,削减或忽视教育目标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主线。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空前复杂的今天,旗帜鲜明地强调教育目标的单一性,而不应仅从教育内容和方法渗透了教育目标的角度看问题。对于有效抵制“西化”和“分化”图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美国在20世纪就鲜明地指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可见,我们在批判借鉴西方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的同时,不可不对其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方法等进行明确区分。否则,在借鉴的同时会模糊淡化教育目标这一根本。

最后,教育目标具有内在性。教育目标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内在构成要件。有的学者在要素论上不认为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其依据就是认为环境不具有内在性。虽然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先在性、基础性条件,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终归只是教育系统的一种外在因素。教育目标则不仅是教育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教育过程中也和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要素密切相联,统领和规范着这些要素,自始至终发挥着凝聚纠偏等作用。

二、从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所处的统领地位、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看,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判断某一要件是否是系统的构成要素,应从整体性角度进行界定。只有那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同时又和其他要素相互关联,形成互动关系又不和其他要素相互包含的要件才能是系统的构成要素。教育目标决定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教育活动确立和评估的依据。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统领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系统中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之间有着各自特定的关系,如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教育对象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指向对象。但这些关系都是平面化的,没有一个统领因素,就只能是松散的结合,不能形成牢固的系统。正是教育目标将这些要素统领起来,使这些要素之间既存在平面关系,又存在立体关系。

(一)教育目标和教育者的关系

教育目标和教育者之间是决定和体现的关系。教育目标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必须体现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教育者为什么要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怎样进行教育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根本上要受教育目标决定。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要求有相应的教育活动。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自觉地以教育目标作为准绳调整校正教育活动和进程。

教育者作为具体的社会的人,其价值体现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中。前者指通过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推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后者指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将自身的知识、兴趣、能力、意志等主体力量转化到教育对象身上,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起促进作用,社会通过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对此进行承认和认可。

教育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教育目标对教育者的决定作用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教育者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理解和把握教育目标。将教育目标卓有成效地体现在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中,通过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在二者的关系中,教育目标的决定作用是首要的,教育者对教育目标的体现则处于次要的位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反映了认识相对实践的第二性。教育目标根本上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教育目标有相对滞后性,客观上决定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活动只能是无限接近教育目标而不能完全符合教育目标。教育者受自身知识能力和精力等主观要素限制,不同的教育者在广度、深度和精确度上对教育目标的把握也是不同的。

如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总纲领。但是,理论界对这一目标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逻辑体系以及作为理论体系和实践之间的转化中介、途径等问题的研究还远没有形成共识和定论。教育者对此目标的认识和把握也有一个过程。如果把教育目标简单看作是渗透在教育者活动中的隐性要素,实践中就很难真正体现和实现这一目标。

(二)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是引导与实现的辩证关系。教育目标引导教育对象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朝社会所需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发展。教育对象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教育活动,客观上实现着教育目标。

1.教育目标引导教育对象。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真正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个人。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里的共同体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其产生不是凭空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无产阶级积极推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无产阶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阶段和地域差异如何,都必须有这一最终目标指向。教育对象自然也受这一根本目标和各阶段具体目标的制约和引导。这种制约和引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致力于引导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三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和规律,真正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自觉地拥护党的政策和决定。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体价值。

二是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目标要求和教育对象现实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水准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前者高于后者,体现着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教育对象提出的要求。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和规定。人在实践中越是认识和尊重这种社会性,就越是能获得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能引导教育对象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努力达到目标要求。

三是为教育对象的提高提供外部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客观外部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中首先强调客观外部世界的先在性和决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粹理论抽象,而是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成员构成强大的制度、规范环境和舆论氛围。这种外部环境决定和促使教育对象提高自己。

比如,教育目标具体化为各种考试、考察,对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的压力,强化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掌握,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教育目标也体现在各种法制规范中,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促使教育对象提高。教育目标还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教育情景中,这些教育情景能发挥润物无声、细致入微的教育作用,使教育对象受教育于无形。

比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教育目标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要求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行为要求中,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荣誉和安全以及集体利益的义务。小说《红岩》等优秀的文艺作品也从文学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大批思想上、行为上坚持和体现集体主义的人物形象。现实生活中的舆论导向也向教育对象提供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所有这些体现教育目标的内容或情境构成外在于教育对象的环境和氛围,发挥着促使教育对象提高自身的教育合力。

2.教育对象反过来实现和体现着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必须得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认同和努力,最终通过教育对象的内化和外化才能达到。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对象的改变和提高来认识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对象实现和体现着教育目标。今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人们往往以教育对象为依据之一判断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参与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有所变化和发展。从本质上说,这是教育目标在教育对象身上的物化和对象化。在教育过程中或获得一种新的认识,或纠正以前的错误认识,或加深原有的正确认识,或获得产生正确行为的强大持久的思想动力。无论哪种情况,教育对象都在新的基础上塑造了自己,这种新的教育对象体现了教育目标。当然,这里的论述是建立在教育活动有效,教育对教育对象产生的是积极的正面影响基础上的。

(三)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方法的关系

教育目标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解决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规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脱离教育目标,要很好地体现和反映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规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要素要受教育目标的规定,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目标不确定,这些直接受到目标制约和为目标服务的教育因素,就无从着手。”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的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这是区别于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不同。

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借鉴的关系。这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以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基础。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可以为不同的教育目标服务,在借鉴时,要把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方法区别开来,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培养教育对象的法制、生态、秩序意识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有目标,也有着一定的相似内容和方法。我们借用一些西方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隐性教育、渗透教育等。但借鉴的同时一定要对二者的目标有明确清醒的认识。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附庸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根本目的。我们在借鉴时不能将这种目标和教育内容、方法混淆。

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现和反映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一经制定,就需要具体化为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加以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和外化,教育内容和方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必须随着具体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是僵死的、不合时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就决定教育内容和方法对教育目标的反应是动态的历史过程。

如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培养教育对象的遵从意识为具体教育目标之一,相应地,教育内容注重理论论证,教育方法注意说理灌输。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培养教育对象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更加积极主动的能动主体。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在体例上更加注重理论、逻辑和实践相结合,激发教育对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方法上更加注重情景教育方法和隐性教育方法。但是由于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于教育目标反映的相对滞后性,迄今为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转型仍未真正完成,导致实践中教育效果的削减和弱化。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2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目标激励养成教育行为养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把养成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品格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并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

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也自觉培养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觉的要求。“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

但是,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些人担心,它会妨碍主体性发展,而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也会影响和妨碍养成教育的实施。

那么,养成教育与主体性教育是怎样的关系呢?主体.陛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事实上,两者不仅关系密切,而且相辅相成。主体性教育不仅是养成教育的基础,也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而且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还有着共同追求的目标。离开了主体性发展,养成教育就无法真正开展。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从2006年开始倡导养成教育,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他们构建“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成为寓主体性教育于养成教育的集中体现。

二、主体性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的自主性是表征人与其自身之关系的范畴,它是人的自我认同感、存在体验、自我价值感等诸种自我意识或个人主体意识的整合。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主体性,就是人同客观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主体性教育则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也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过程。

1.主体性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与动力源尽管养成是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但行为主体自身内在的素质却决定了养成的水准和发展的水平。个体如果具备正确、积极的态度,在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成为主体意识中的需求和压力,就会激发起学习和维持某种习惯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就成为一种动力,并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因此,人的内在力的发挥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主体性教育就是要通过培养主体性意识,激发内在需求和发展动力。主体性意识是行为主体对于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大学生只有主体性意识得以确立与提升,才能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身心状态和行为方式。以此为前提推动的养成教育也就不是单纯的纠正,不是一味的塑造,而是唤醒内在的良知,启动内在的潜能。否则,大学生就是被动的,必然是工具人。因此说,通过主体性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源。

2.主体性教育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和有效保障。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过程看,“强化”与“内化”构成了养成教育实现的内部机制;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强化”与“内化”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把社会规范传递给大学生,并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纳入更高层次的轨道。究其内容而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规范教育、纠偏教育和陶冶教育。规范教育属于起始教育、天然教育,是形成性的教育;纠偏教育属于补偿教育,是禁止性、限制性的教育;陶冶教育属于巩固教育、提升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养成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行为的强化与认知的内化,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养成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强化”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强化既有操作性强化与替代性强化,也有自我强化。而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它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鼓励,直到最终目标完成。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侧。内化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一系列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并不完全以内省的方式运行,而是与强化过程结合同时运行的。内化与强化是行为能力的内外侧,缺了一侧都不能构成行为能力。说到底,养成教育是一种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的规则教育,并接受社会的普遍规则。

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概言之,主体性教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主体性教育是一个大学生完成从他治到自治、由他律到自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主体性教育为养成教育确定了目标与方向。从表象特征看,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有着不同的追求:主体性教育追求的是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养成教育追求的是习惯的养成与行为的规范性。从本质上看,两者有着共同的追求方向与目标。主体性教育为养成教育提供了教育的方向与目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内在性的规定,而养成教育体现为一种外在性的规范,是一种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式与途径。高校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大学生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提高他们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力,不断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养成教育还是主体性教育,其教育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内在价值,并从传统追求个体道德的尽善尽美向提高文明修养、促进个体发展转变,同时更加侧重于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养成,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主体。

三、寓主体性教育于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2006年8月,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开始实施养成教育的新举措,提出“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育管理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效果。学院在推行养成教育中,非常注重主体性教育,并将主体性教育融。入养成教育之中。

1.以“目标激励”推动“行为养成”,构建养成教育新模式。“目标激励”意在发掘学生内驱力,强调自我设计,自主发展。学院推出系列举措,推动目标激励的有效实施。一是举办以“目标激扬青春”为主题的目标教育系列培训与讲座活动;二是建立“目标教育导师制”“目标教育团队制”“目标月汇报制”“目标激励制”等制度,来有效促进活动的开展;三是设计与实施《学生目标周志》,督促学生自身对每天的行为进行检验与反思,也促进导师对学生的熟识、了解,形成师生间良性的互动,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行为养成”就是要强化教育与引导,并且加强管理,严格约束,矫正不良习惯,树立崭新学风。学院制定了《学生养成教育管理手册》等完备的规章制度,让大学生明确要求、养成规矩。学院借助文化熏陶、言传身教、严格训练、活动影响等手段,鼓励大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和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进行批判性思考。

“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于它不是把养成教育单纯地理解为规范与约束,而是把激励与约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目标激励”为先导,以学生的自我设计、自主发展为前提,突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

2.建立养成教育责任组,探索多元教育主体的协作机制。学院建立“养成教育责任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长期存在的教学与思政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加强了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也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在制度上得到了落实,并促进了“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教育”的实现。

具体做法是将不同的班级按照学科专业的类别进行分组将每个组的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结合为一个合作工作组称之为“养成教育责任组”。责任组的主要职责是了解掌握本责任组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习状况及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等方面内容,及时发现和处理班组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和班级进行沟通交流。

3.构建多样性的成长成才平台,促进主体性发展与规范性要求的互动交融首先,学院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辅平台,激发与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院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构建起不同的成才目标、方向与路径,同时,基于多元性智慧和多向性发展的需求,提倡“分类培养”和“特色教育”,根据学生兴趣专长和职业规划,建立多种类型的成才辅助平台,如创新创业辅助平台、考研考公务员辅助平台等。其次,学院建成了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学生服务大厅,促进与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服务大厅”下设学习辅导、素质拓展、培训深造、就业指导、创业孵化、心理健康、权益保障、生活互助等l0个开放式窗口,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所涉及的各类个性化服务。

4.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自主性。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院以“三套车”的形式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也实现了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结合。所谓的“三套车”就是“爱心专列号”“家长直通车”“就业服务车”。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3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主要是在“以职业为导向”的基础下展开课程改革的工作。作为高职教育组成部分的高职体育教学,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的重任。从就业角度来讲,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就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应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今后职业的实用性。

1目前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现状

1.1体育教学观念落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师资上,体育专业教师较少,院级领导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体育实施中缺乏必要的常态化监管和保障措施,没有树立起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存在“重智轻体”的现象。在课时上,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的日常教学总学时偏少,课时明显不足。活动经费上,经费短缺,体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和器材匮乏,导致能开展的体育项目较少,体育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受到抑制,课外体育活动逐渐被网络取代,大多呈“静态化”趋势。

1.2体育教学目标模糊化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行体育教学目标,照搬和借鉴了普通高等学校的经验,在设立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航海类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需求。

1.3体育教学内容大众化且具有一定的单一性

高职院校学制多为三年,学生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少,参加有组织的,系统的体育运动也相对较少。大多职业院校体育课只开设一年,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体育课教学总时数不足,加之部分院校体育教学设施不齐全,因此多数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直接切入主题,主要以游泳内容为主,使得体育课程设置过于单一。

1.4体育教学评价简单化且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以“国家体质测试”和“游泳课”为主,形式主要以测试为主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标准较低且随意化。

2以职业为导向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工作性质存在着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等特点,这种大强度的工作对身体素质有着较高而特殊的需求。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应该以职业导向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2.2航海类专业就业能力的需要

根据StCw95公约要求,航海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适应岗位需要的体质健康水平与体育实用技能,以便与其他学科配合,达到综合素质好,安全意识强的培养目标要求。这就要求航海类专业学生必须精通水性,应具备水上的各种技能,这是对航海类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要求。因此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要立足于“职”字,结合专特特色,体现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想的体育教学改革。

2.3终身体育理念建立的需要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后,多数人在船上或者造船厂等工作强度交大的岗位上工作,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能否使航海类专业学生在一生中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和维护自身的体质健康,取决于体育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习惯和自我意识。在终身体育理念需要建立的前提下,进行职业导向下的体育教学改改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3以职业为导向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

3.1以职业特点为出发点,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

以一般体育教学目标为基准点,以航海教育培养目标为主要导向,进行认知目标和体能目标改革。认知目标方面,理解航海类职业身体工作的特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改善与航海类职业相关的身体素质的知识,了解与航海类职业相关的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知识。体能目标方面,通过体育锻炼,提升与航海类职业相关的关键身体素质和素养,为顺利从业与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2以实用性为核心,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内容应主要以游泳等水上项目为主,以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等特点为主的体育项目为辅。充分考虑航海类职业的客观条件,选择场地、器材和设备等方面相对允许的体育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这样既考虑了职业能力的需要,又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3以职业保健为指导,进行体育教学形式的改革

人们长期从事某一职业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职业保健,就会产生职业病。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由于未来职业的风险性、艰苦性、流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对该类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在体育教学形式上应该尽量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主要以基础体育课、选项课、体育选修课、体质健康测等基础项目为主的前提下,有效的开展拓展训练课、体育协会、体育竞赛等教学形式。

3.4以终身体育锻炼为终极目标,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评价只将游泳课做为考试课,其他项目设为考查课,而且主要以学期结束时进行的终结性量化评价为主,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质化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职业健康的长期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的终极目标。应该从健康指标、体能指标与专业技能指标三方面进行动态的全面的体育教学评价。

4结语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顺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思想,彰现高职教育特点,密切与人才培养的关联。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

作者:李爽单位: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贺.论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定与管理[J].航海教育与研究,2002(4):77-78.

[2]羌梦华.以就业为导向视野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3):78-79.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4

1.集体主义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承载者

关于教育理念尽管学术界众说纷纭,更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内涵界定,但是如果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概括,教育理念无非是指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思维活动中,对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内容与原则以及方法和规律等方面所持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也有学者干脆更加简练地把教育理念概括为:“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2这种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由于受特定时空和内外条件的限制,具有历时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哲学特性。根据逻辑学定义的原则,移植教育理念的概念范式,照葫芦画瓢就可以由此推导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根据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相关思维活动当中,并要通过或借助思想、认识、价值观等观念形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宗旨、原则等思维表现物得以直观化和具体化。集体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和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道德要求和价值选择,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教育原则、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集中凝聚者和生动体现者。因此,从集体主义理论的内涵界定中,根据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和由此派生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相关阐释,就能直接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应该为阶级斗争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三种相异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即体现和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此,集体主义内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承载者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扮演就可见一斑。

2.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中轴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要素说”、“板块说”和“三观说”。根据要素说的分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部分内容3;“板块说”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划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大板块4;而“三观说”则简练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观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类方法的异同主要是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是由分类者的立足点、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而造成的。但是,不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如何的归纳和分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却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主轴项目,而在这一主轴性内容当中,集体主义则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担着支撑主轴脊梁的重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主轴项目的中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轴项目,它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这一主轴性教育项目链条当中,集体主义处于中间环节,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特殊。作为一种道德观教育,它向前承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之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深化,并最终使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升华。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值观,集体主义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意。与此同时,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达到帮助人民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最终巩固和强化社会主义教育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集体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轴项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贯串这一主轴,使这一主轴链条前后相继、融为一体的内在中轴。

3.集体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异曲同工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育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

高校体育教学主动适应教育界的变化,推行素质教育理念,摒弃传统单纯以强身健体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进入到终身体育教育、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并重的现代化体育教育模式阶段。我们推崇的体育教学的目标将是体能素质、心理素质共同提高,技能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传授。高校自觉贯彻素质体育教育的方针理念,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形体艺术和理论知识向学生传达了终身体育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改体现了体育教学的真正内涵意义,端正了正确全面的教育观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共同进步的新时代人才打下了牢固基础,为新时期进一步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前提。总之,高校体育教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的观点在不断更新深化,我们的目标将更加高远。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

2.1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

体育教学不是简单进行肢体运动的技能教育,而是一种积极的、快乐的、主动的教学活动过程,是否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能否从实处贯穿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事关体育教学的改革成果。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快乐、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促进身心健康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健康第一”的思想从教育的角度重审视了新时期对高校教学培养人才的特殊需要。其主要内容是:以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基本目标,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验欢乐,在身心欢乐的情况下锻炼身体,综合培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运动态度和运动技能,实现快乐愉悦的体育教学。

2.2设置了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

教育部在2002年8月6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为基础,纵向分解、深层细化体育课程的教学发展目标。体育教学的基本发展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五大子项目。多元化教学课程目标的设置,摆脱了传统体育教学单纯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体能训练方法、技巧的束缚,更加满足了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

2.3建立了“三自主”教学新模式和选课制度

随着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广泛实施推动,教学模式和上课制度逐渐向三自主模式和学生选课制度过度。“三自主”的内容有:第一、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第二、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第三、自主选择上课的自由度。三自主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本的上课理念,重视生动有序、活泼合理的学习环境的营造,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各具特色的体育教育。这种突破性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育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体现了统一命令向单独指导的转变,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选择性。

2.4增设了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课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增设了各种类型、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课,技能教育课、形体教育课、基础教育课、保健教育课和心理教育课之外体育选修课也逐渐红火起来。除了传统的三大球项目即篮球、排球、足球,又适应学生的基本需求开设了三小球项目,即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技能训练和基础教育也突破了以往单纯的田径、体操和武术,向健美操、保健、形体健美、散打、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相扑、跆拳道、游泳、滑冰、和棋类等过渡。基本上目前各高校开设的课程都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3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改的策略探讨

3.1更新教育观念

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是实施成功的体育教学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主流思想,重视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身心锻炼,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性特征,以运动为载体,培养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要注意结合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征,既要保持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整体系统性,又要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

3.2打造一支教学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领头羊,成功的高校体育教改活动离不开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当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岗位实践能力,不断拓展教学实践水平,提升创新思维与操作能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师还应当立足本校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发展层次,吸收国内外成功的体育教改经验,密切同其他高校的经验交流;教师要始终树立贯彻“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个性、爱好兴趣和行为习惯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3.3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许多大学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教学内容和形式并未实际脱离中学模式,重叠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高校应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快乐学习为目的,重视学生运动技巧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强制性照本宣科。可以适当增设一些特色项目、民族项目,保证学生能够通过体育学习切实掌握几门身体锻炼的手段。

3.4建立健全体育教学监督控制体系

学校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听课制度、期初教学准备检查制度、期中教学过程检查制度和期末考试纪律检查制度,通过多渠道、多手段采集征收教师体育教学信息和学生的满意程度,及时反馈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不良现象、总结上课经验,以便迅速解决可能出现的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论坛交流都是操作度高的监督控制手段。

4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素质教育浪潮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实现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综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的培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体现了新时期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值得我们每位高校体育工作者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邹纯学.从素质教育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6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素质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并达到人所能及的最高境界。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强大与兴衰,教育通过培养人,使科学知识与人结合,实现人的智力资源社会化。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现代生产已把科学知识直接并入了生产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全力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1]。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体育教学改革是推动体育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对当代大学生是否能适应并且被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接受,是否能承载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纵观教学整体效果,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与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体育教育思想僵化

对现代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忽视把“健康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放在首位,造成目前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形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使体育教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现有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缺乏一致性,并且发展滞后。我国高校教学内容绝大多数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素质,缺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的项目。有些现代体育项目的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讲掌握相对困难,这对于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育来说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忽视了体育的价值与功能,且从小学到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学生对其中某些项目早已厌烦,致使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单一化、技术化

体育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形态和个性差异,片面强调共性,追求统一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过分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几十年来贯彻的“重技术,轻理论”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忽视了“健康第一”的根本思想,忽视了体育健身方法和保健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考核以技术达标为主,把体育课的最终目的制定在“技术考核”上,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下降甚至恐惧,同时使学生占用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用于练习考核项目,忽视对学生身心健康及能力水平提高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处于被动、盲目的应付状态。

二、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如何正确解决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该有正确的改革目标。正确的改革目标,应体现体育教育的本质,只有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才能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及效能,避免使体育教学偏离正轨并对体育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改革应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体育教育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当前体育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使改革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使体育教育开创新局面、创造新水平,最终使体育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一)树立全局观念提高整体效益

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系统的作用,是树立全局观的前提。体育教学系统既属于教育系统,又属于体育系统,同时本身又是一个具有多结构多层次的系统论文提纲怎么写。在教育系统摘要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改革应涉及到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组织方法、内容、课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运动训练等各个方面,以提高教学改革的整体效益。

(二)教学内容选择应以学生为本

高校体育课程应把体育内容与个体差异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素质,而不是以单一的教学目的为基础以实现体育活动内容,更不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来对体育课程实践部分内容进行分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活动时所面对的客体不同而对体育课程实践部分内容进行分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注重竞技与兴趣结合,精选具有广泛基础的社会适应性知识,以注重学生根本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把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的业余生活爱好,实现健康一生的目的。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指导性

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为辅,在人格上,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3]。教师应是“导师”而不是“讲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不但要传授运动知识,而且还要把运动技术原理和健康养护等终身保健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教学模式,给学生发表见解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启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创新的能力。同时,重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教互学、相互讨论、相互鼓励和相互评价,创造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环境的和谐与温馨。

(四)建立素质与能力并进的评价体系

素质,可分为两类,即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体育教学对这两类素质均有促进作用素质,但其性质不同,素质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基石,体育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系统而存在,其根本功能就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使学生德智体都得到发展[4]。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考试制度上,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考试制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必须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多方位的评价体系。从体育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刻苦精神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教学的“质”和“量”,以保证其阶段性和连续性。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而改革是教育的动力。体育教学改革应以注重培养学生未来终身体育能力,增进学生健康为最终目的,才能培养出大批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必须根据新时期发展形式的要求,尊重学校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深刻领会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注重增强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以人的发展为本,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品和个性,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协同合作精神,为社会建设培养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志超,等.现代教学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陆光.21世纪大趋势[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

[3]康静萍.论体育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联性[J].体育与科学,2005,(5)

[4]毛伟胜.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9(17)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7

摘要体育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具有“技艺性”、“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体育活动中需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要克服身心疲劳和学习上的困难,故为磨练意志,形成品质提供契机。因此,构建新时期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加强体育课程教学就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高体育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当前职高体育课程性质研究

(一)确定职高体育教学目的的法规依据

确定职高体育教育,强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的发展与保健的能力。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教育方针和职高体育教学性质和教育目的,学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待人诚信友善、处世积极乐观的情感。

(二)确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在确定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标时,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要不要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增强体质是不是体育教学目的的学科特点之一,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育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按照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还是只要按学生自己的需要“活动起来就行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开发与讨论有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功能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多功能论和为主论的讨论。这些都关系到如何确定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把学校体育放到教育的范畴,充分体现体育的学科特点,并且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和论证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出的这些目标,尽管有的过分强调为主论,不免有些偏颇,但一般都应是普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目标的提出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愿望和要求,如果选用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得当,符合实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是,如何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受多种条件制约的,而且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应当辩证地考虑和研究这些问题,既不能单一化,也不能绝对化,同样也不能把目标的内涵无限度地泛化。应当抓住育人的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体育教学(或整个学校体育)的特殊性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别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和锻炼的过程,达到改进学生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体现学科的特点,最终达到育人的总目标,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必须与终生体育相联系

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为其走出学校后,仍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运用学校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体育的乐趣。鉴于对终生体育的这种认识,在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时,必须考虑到体育的现实目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学会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也要为走向社会后,仍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并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使自己终生受益。为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体现这一基本精神。

(四)体育教学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加确定了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反映我国的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特别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实际。但是由于只看到时间是常数的一面,担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而不懂得或认识不到学生按规定上好体育课,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得到增强,保证有效的学习,而且体育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都大有裨益。学生参加了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与专业的学习,相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生的体育课本里,必须在理性上使学生提高认识,在实践上运用有效的内容与方法,切实达到这一目标。

二、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建立

职业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职业高中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内容纵向系统可按年级划分的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育。同时,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是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有基础教育或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因此,加强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建婷.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的根本目标[J].考试周刊.2011(61):133-135.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8

1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

当前,全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最大障碍是一些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转变思想,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提高对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人口素质的角度,强化学校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才能在高校真正得到实施和开展。

2 建立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相适应的操作系统

建立科学和可操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育,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评价要从体育教育内涵设定的教学目标体系出发,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身性、活动性、游戏性、娱乐性为主,其终极目标难以进行测量评价,效果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和体验过程等方面。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体能、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因素。评价方式应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的等级评价制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多种体育教育途径中的切入。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全面育人目标的主要形式和途径。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重视课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课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使个体需要得到自由发展,又能实现课内外互相补充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也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它是在普及的基础上选拔优秀体育人才,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达到以提高带动普及的作用。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楔入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的需要,能起到带动示范性作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是必要的,为学校培养和储备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这些学生是学校参加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骨干,更是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中坚骨干力量。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和表演也可以说是体育教学补充、延伸、拓展的最好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充分突出了体育竞赛的竞技性、观赏性和体育精神。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和表演可以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普及与提高的“推进器”,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民族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对策

1 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材化并不是指对现有项目的完全照搬或是简单加工、改造,而是根据教学任务和主要教学目标对一些可操作性项目的内容、结构、要求、侧重点、难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改造,更好地为教育、教学目标服务。主要遵循的原则有健身性原则、从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多样性原则。组织者在实施教材化工作之前,应该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吃透需要改造的项目,只有这样,在实施教材化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不犯或少犯错误,不能一味全搬或盲目学习别的学校的做法。

2 对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和教学目标的确认

对运动项目和教学目标的确认要以“文化背景”贯穿始终。首先,应该有目的地挑选一些可操作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不能不加选择一味全搬,组织者应该选择一些最具代表性和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精华项目。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本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操作性原则。对一些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精神却缺乏可操作性的项目,要适当考虑,能增就增,不能增就减。其次,因地制宜,具体选择。地理环境较优越的学校可以把选择的面放宽,地理位置较差的学校应在自身实际条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挑选。如具有或与水资源距离较近的学校可以多选择一些水上项目,而内陆学校则可以选择摔跤、太极、武术、风筝、毽球、跳球、秋千等项目;场地、场馆设施较齐备的学校可以适当挑选一些对这些方面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而这些设施较差的学校则要选择一些对场地、场馆要求较低的项目。总之,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上马的错误做法。

3 确认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任务和主要教学目标

我们确认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以传统体育深厚的文化内涵来教育、培养学生。因此,组织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组织工作,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明确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任务和主要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4 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工、改造

首先,要以分析素材的观点去加工素材,主要有“重点”“补充”“省略”“创新”四个工作。“重点”就是指在加工、改造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应把握项目的核心成分。“补充”是指为了弥补项目中较为缺乏的内容,适当吸取其他运动项目的精华,使之更合理、有效,更具有可操作性。“省略”是指将项目中不合理、缺乏操作性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删节。“创新”是对旧项目的改造适当更新。除了以上四个重要工作外,我们还要全面借鉴竞技体育先进的思想、做法、内容。在民族传统体育加工、改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种文化相冲突的地方。对此,各级、各类学校应本着相互兼容的原则,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如竞技体育讲究规范、民主、竞争,这些思想可以丰富到我们所选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中,竞技,体育中对运动量、运动负荷的科学要求也可以适当引入民族传统体育中。给予民族传统体育新的时代内涵,是实现其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5 大胆尝试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总有它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具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试行期间应该密切注视学生对它的反应以及其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发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尽量在较短时间内使其成熟起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校体育教学目的、目标服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材化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它不仅要求组织者眼光敏锐、大胆尝试,更需要他们具有较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和体育文化知识。这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材化的重点和难点。

三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对现有教师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与提高,要用现代体育思想、体育教育理论培训广大体育教师,以适应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需要。此外,在长期的体育教育竞技化的倾向中,民族传统体育往往被体育教师所忽略。如果体育教师队伍缺乏利用民族传统资源实施素质教育所需的观念、知识、能力,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民族体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思路、策

略、措施、内容和方法,将难以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素质教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种短训班、学习班和研讨会等,一方面组织教师加强对民族体育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另一方面要提高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业技术与理论水平,造就一大批理解、适应和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师群体,消除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提高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化的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为民族体育与素质教育资源、学校体育资源创造结合条件,从而推动民族体育教育和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四 教育部门转变观念加强政策引导

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作用,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民族体育。解放思想,深入改革,明确学校体育融入民族体育的必然性,转变观念,把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来抓。

扶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势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特色体育学校为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培养体育人才、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根据地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状况,应大力扶持一些学校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或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校。必须运用各种力量,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对于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传统项目或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学校,我们要给予挂牌、荣誊称号等。除了精神动力方面的支持,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更需要物质方面的动力扶持,我们应发动各方力量,包括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对民族传统体育传统项目或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学校的经费等资源上的扶持和优先配置,以调动学校参与和长期开展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该项目在整个地区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蓬勃开展。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9

在以往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论从方法还是内容,都在全新的素质体育教学大环境下显现出很多弊端。其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属于认知教育的一种,通过体育教师以示范为目的的讲解,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能够深刻掌握一门体育项目的动作细节,而是以认知为目的,即大学生们能够对该项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可;其二,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都是通过教师的师范和讲解做到“依葫芦画瓢”,这样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一个动作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说出所以然来;其三,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轻松,而教师却不那么轻松,因为体育教师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要主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算作一个“看客”,形成了教师“独奏”的场面,显然与现在的全面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引导大学生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其四,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封闭和固定的,过程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大学生的演练,之后再组织大学生进行系统联系来掌握和巩固学到的体育基本动作,而没有根据每个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针对性的教学。在21世纪创新式教学理念环境下,我们的多元化教学理念也开始变的越来越靠近自由和讲求主导性,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课堂上的主导,逐渐替换掉了在新时期下已经无法适用了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2素质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

2.1确立素质化高校教学模式为

体育教学的课堂指导思想学校在社会这个整体中承担着培养全面性人才的重大使命,而体育课程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同时,体育课程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体育事业就是要早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身体素质是体育素质化教育的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提高身体素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而从素质教育的核心出发,更多培养大学生的主观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能够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大学生之间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平台,在经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对每个体育基础不一样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训练,才能让每个大学生都获得素质教育的机会。在素质化体育教学模式中,每个大学生都是体育课堂的主体,我们要以发展学生为主的思想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而辅助培养出时代和社会都需要的人才。具体来说,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将每个大学生的健康放在体育教学事业的首位,在此基础上最大幅度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我们还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来激发大学生们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体育的“忠实粉丝”,也有不那么喜欢体育运动的同学,所以我们在提升他们对体育兴趣的同时还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在体育教学中以达到身体锻炼为基本的要求,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己任,这样才能体现新时期体育教学功能的多样性。

2.2注重建设素质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要点

素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与素质体育教学的几个要点方面,所以我们在应用素质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体现这几方面的重要性。

2.2.1全面性

素质体育教学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让每个大学生都参与进来,我们首要的目的就是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即能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

2.2.2主动性

素质体育教学环节中,教师已经不是一个主动的个体,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教师为向导的,开放、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所以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主导性,学生可以提问题或表达自己的质疑,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在讨论中解决学生的疑惑或问题。

2.2.3个性

素质教育,目的就是在培养过程中要体现出个性,不是培养出各方面都相同的人才。所以,素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统一要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大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以及心理需求。在素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做出不同程度的自主选择,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而不需要去超越“标杆”,多样化地选择目标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个性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2.2.4高效性

随着社会对于知识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大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素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学生在时间方面的考虑。教师在结合了体育学最根本的目的——强身健体的基础上,通过大学生自行选择不同爱好的体育项目以及培养他们积极的参与意识,能够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论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获得了最大程度的锻炼。

2.3应用素质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方式

在了解了素质化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思想以及核心任务之后,要真正实现素质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十分容易。因此,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2.3.1教师要确定明确的、科学的教学目标

素质化的体育教学同传统体育教学的目标一样,都是要让大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主动的学习,得到全面的发展。素质化的体育教学更是要着力于让参与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所收获,让每个大学生在自己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同时,还需要注重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在学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强身健体意识下的爱国主义、集体和竞争进取的思想,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陶冶大学生情操的过程。所以,体育教师要把握好在应用素质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

2.3.2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环节成功的一半,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一个亦师亦友的状态,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将自己看做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为自己全面的思想和身体升华打下良好的基础。

2.3.3优化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还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设计开放的教学程序,改变过去封闭、定式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以强身而“育人”为目的,开始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让每个大学生以自己的目标作为体育活动向导,让后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来向自己的目标进发,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起来,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这一开放性的平台要求我们教师本着以上方法,加入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课堂内容的设定。

3结语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篇10

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对人、事、物认知、理解、判断及抉择,是人认定事物、辩别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在整个价值观的体系中,教育管理价值观处在第二层次管理价值观之下。对于管理价值观,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其是管理视角下的一种价值取向,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管理目标、管理环境、管理对象、管理结果和管理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是以提高和改善管理水平为尺度来衡量客观对象或人们行为的价值。教育管理是国家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而对教育系统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连续活动。综合以上陈述,我们可以拟定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的内涵是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以指导其思维和行为的,即符合时代特征,又有效指导现代教育管理的一系列根本观念。

一、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基本特征

1、社会历史性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教育管理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教育管理的价值观是动态变化的,其社会历史性大致经历了以政治价值为导向阶段、以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为导向阶段和以主体价值为导向阶段这样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期间,国家施行的一系列教育管理活动基本都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目标。受当时社会背景、政治环境等因素影响,主要强调教育管理的工具性。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管理开始走上正轨。受当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影响,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对经济与学术的追求,同时教育管理的经济、文化价值也日益得到社会重视。当时教育管理价值的基本目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90年代后,随着研究人员的学术与批判精神的恢复,教育管理开始关注管理对象,即学校师生发展为主体的价值。众多学者认为,管理应成为实现人性的途径与工具,要以人为主体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的价值观引导。唯有如此,教育管理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才能最终贯彻落实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当前我国的教育管理及其活动仍是停留在一种对管理效率所追求的阶段,以人为导向的价值观更多体现在理论层面。

2、主体差异性

教育管理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因而主体性是教育管理价值观的一个根本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首先,主体的多样性。教育管理的对象不仅有教师、学生及员工,也包括教育管理者自身。由于主体的多样,带来主体所处的地位和需要的不同,便使主体的教育管理价值观呈现出一定复杂性。其次,主体的个体性决定了教育管理价值观的独特性。此处的个体性不仅是指个人性,而且包含不同层次的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性。比如在学生层次中,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等等,都会导致学生呈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又比如在教师层次中,专业课教师和从事管理行政的教师之间的价值认同,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的价值认同等都会深刻地影响对教育管理价值的认识与评价。

3、一定的规范性

与实证性相对,规范性着眼于应该是什么,它限定人们在一定情境中应当怎样行为(包括思维和感受),并供一个社会群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标准。依法治教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方略,其精神是对于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必须严格执行,如果现行法律法规存在问题,也应该是通过修订加以解决。没有对法律法规的修订,直接按管理部门的“自我理解”,把行政意图强加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是典型的行政治教思维,与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完全背离。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教育管理价值观的规范性。它为人们制订具体的规范和目标提供依据和指导,指明人们教育管理行为的一般方向、基本目标。其具体规范则是指各种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如各项章程、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学生手册等。

4、具有前瞻性

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从教育的特性来看,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指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无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理解教育,都体现了教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具有持续发展的前瞻性特性。因而对教育的需求和认识必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涌现新的内容。教育的前瞻性特性势必要求教育管理要有前瞻性的价值体现,要用发展的眼光考虑教育管理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满足。

二、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层次

1、教育管理价值观的理念层次

从整体上来分析,教育管理价值观可分为两个层次:理念层次和目标层次。理念是支配行动的原则与信条,左右着教育管理者的行为。它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价值期望。它具有教育人、规范人、指导人和激励人的作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持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牢固确立两个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民主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育管理者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其次是民主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确立民主管理的理念有利于提升管理的决策水平及实现管理的公平公正。凡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广开言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成使管理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决策。

2、教育管理价值观的目标层次

教育管理价值的目标层次是教育管理的起点,也是衡量教育管理是否合理的重要尺度。在教育管理价值目标中最早出现的是经验管理。它把个人或群体的经验作为管理行为决策的基本依据,办教育的水平反映着管理者的经验水平。20世纪初,受科学主义管理思潮影响,教育管理对于效率和功利的追求大大加强,认为管理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效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行为科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管理价值开始注重人本主义管理。注重寻求教职员工的主体地位,寻求实现教育管理目标与教职工利益、学生发展的一致性。在人本管理中我们应看到,人在根本上仍然是工具,重视人、关心人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应当有助于一种可以说是新型的人道主义的产生。人道主义的管理价值观把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作为管理的全部价值,把人的自我完善看成管理的唯一目的。这一管理价值观是完全超越功利的。它把教育组织内所有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这种新型的人道主义也成为教育管理的最高价值目标。三、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内容

教育管理价值观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教育管理价值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立的行为取向和基准,其是建立在具有一定价值内容体系之上的。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要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管理客体属性及其需求;第二教育管理主体和教育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第三,教育管理主体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包括教育管理原则、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过程、教育管理方略等。一般而言,我们把现代教育管理的价值观分为现代教育管理的本体价值观和现代教育管理的外在价值观。教育管理的本体价值观指对教育管理自身价值的认识、评判和选择,反映了教育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和终极理想。具有对当前教育管理的评价功能和教育管理的行为导向功能。教育管理的工具价值观的实质在于把教育管理活动当作人民为达成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手段。是一定社会和组织通过价值赋予或价值认可等形式获得的结果。教育管理价值观具有一定历史社会因素的,其整个变化历程是一个从注重工具价值到注重本体价值的变化过程。由此可见教育管理的价值观的内涵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

四、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1、转变传统教育管理价值观

传统教育管理价值观因其具有的片面性阻滞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能有效帮助现代教育管理人员在具体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一系列根本观念。现代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现代教育管理人员也面临着从传统教育管理价值观到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的转变。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势必影响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价值认知,从而教育管理实践者可以依据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和方式,在管理活动中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科学认识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基本思想。

2、提高教育管理评价标准

传统教育管理评价过多地关注效率和结果,忽视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诱发教育管理的功利性。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的提出成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它将管理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不同的管理过程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只有真正关注过程的教育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下的评价主体不仅包含教育管理者,学生也成为教育管理评价的主体。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采用过程与目标统一并重的价值取向,关注教职员工学生学习、工作、生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人道主义理念,使教育管理过程本身也成为一个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员工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