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十篇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十篇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24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内涵上海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68-02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及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范畴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其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

1.目前对城乡一体化比较有代表性的阐述主要有四种。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规划学界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2.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实质是城乡两个异质系统在经济、文化、生态、空间、社会等要素上优化组合、交融协同,实现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城乡一体化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经济的联动。城乡一体化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渗透,相互服务。而城乡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加速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地区扩散,推进农业产业化,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渗透融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社会的趋同。加快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为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整合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保等各种资源,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构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空间的融合。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统筹规划,着眼于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着眼于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着眼于优化城乡互动的产业形态,着眼于构筑持续承载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城乡融合的发展空间。

制度的一体。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构建城乡平等又有所区别的政策和制度框架,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加大制度创新和建设力度,力争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加强城乡协调,联手构建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3.科学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应避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把农村改造为城市,而是要正视城乡区别,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城乡一体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发展一体化,还包括社会发展一体化,特别是就业、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三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拉平,而是要在城乡实现同样贡献获得同样收入。四是城乡一体化不是要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停下来,而是要继续繁荣城市,让城市具有更大的辐射功能,以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要求

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审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已具备了有利的发展基础,为上海加大城乡一体化统筹力度、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上海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重大机遇,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从经济总量看,上海GDp已从1991年的756.45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1369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12.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半年以上平均常住人口和年度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从产业结构看,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从1991年的3.8:61.6:34.6调整为2008年的0.8:45.5:53.7,服务业提速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财政收入看,2008年上海实现地方性财政收入2382.34亿元,是1991年的13.6倍。

第二,城市化水平领先,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同步加速,在空间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化水平在全国也遥遥领先。以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口径计算,2008年上海城市化率为87.5%,远高于全国44.9%的平均水平。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呈同步加速发展之势。上海城市郊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郊区化;二是工业的郊区化,中心城区大部分工业企业向郊区和外省市转移;三是中心城区迅速扩容,连续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上海郊区城市化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1966”城镇框架体系,在郊区重点建设9个新城和60个中心镇,并推动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在郊区推行“三个集中”发展战略且成效显著;三是工业成为郊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第三,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确立,从交通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城乡交通网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它既有利于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又有利于拓展城市资源配置空间,增强城市集散功能。近年来,上海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内河航道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基本构建了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郊区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和信息网络的构建,将在扩大上海对内对外吸引和辐射空间的同时,推动上海城乡经济合作和跨区域发展。

第四,城乡分割制度壁垒开始破冰,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确立了上海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制度基础。首先,上海户籍制度初步解冻,城乡居民身份和社会地位渐趋平等。上海规定2001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子女,均可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同时,还将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待遇”,推动户籍管理向居住地服务管理转变。其次,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趋向整合。上海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险的社会化,人寿保险等补充保险的市场化,残疾人、困难户保障等社会救助的制度化进程正在加快,城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单核强中心”的城市特征为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设置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立足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经济社会相互开放、高度融合。上海是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单核强中心”特征十分明显,中心城区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城市面貌、产业能级等方面大大优于郊区,集聚了全市大约80%的服务业,个别地区(卢湾区)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93%,其强大的向心效应使得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而郊区基本处于均质化发展态势,城市功能发育迟缓。为此,有必要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散,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郊区延伸,促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向郊区新城的拓展,增强郊区的“反磁力”作用,从而实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跳出狭隘的地域观念,对所有工作和居住在上海的人口敞开胸怀。2008年上海外贸依存度高达163.3,实际利用外资100.84亿美元,在沪常驻人口超过15万,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31家,并吸引了22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8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274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上海安营扎寨。有鉴于此,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必须立足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紧紧围绕破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的二元结构,努力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国家对上海寄予厚望,上海要在全国率先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早在本世纪初,中央就赋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历史重任,同时,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促使上海在未来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靠城乡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来共同完成,特别是在当前上海郊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要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郊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

三、基于上海发展实际的城乡一体化认识

综上所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文明不断向郊区扩散和郊区被日益赋予城市功能的过程,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其实质是缩小上海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成果,赋予农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简言之,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是在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明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重视发展城市社会事业的同时,引导新增的优质公共资源向郊区倾斜,致力于提高郊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范围和水平,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在上海城乡之间获得统筹安排,实现城市和郊区居民同等水平地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

二是上海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受惠,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实力同步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让市民和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成果。

三是在法律、制度政策上保障居民和农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公平的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现代经济探讨,2003(5)

2.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3.张建军.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4.吴,何民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内涵与重大意义.中思网,2008.11.27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2

1.1特色林业是提升涵江城区居民幸福指数的需要城市建设中发展特色林业不但可以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这些都与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城市林业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林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湿度、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噪音、削弱城市的热岛效应。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可以释放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精神压力,产生愉悦感。同时,良好的城市林业绿化建设,也为人们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为城市增添景观。综上所述,城市林业绿化具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重功效,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1.2特色林业是涵江城市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环境资本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本。近年来,涵江区主动融入全市“跨越发展、领先跨越”建设大局,围绕“一核四翼、宜居宜游”的城市发展思路,大手笔规划,成片制开发,组团式建设,创新式管理,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涵江形象。聘请了国内外顶极机构描绘城市建设总蓝图,树立了“全区一城”理念,明确了将水乡特色和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的建设思路,确保城市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因此,以创建部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型滨水景观城区,将水乡绿色文化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重塑水乡名城的独特风貌。通过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涵江的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吸引外资,从而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居于有利位置。

2特色林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近年来,涵江区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以积极创建部级园林城市为契机,积极融入港城建设,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江南水乡新城,大力推进“城在水间,绿在城中,山水相依,水城相融”的海峡西岸新兴城市建设。

2.1公园绿地通过建设完善涵江人民公园、白塘湖公园、高新科技公园及涵西水上乐园等公园项目,实施了“园林绿化美化”工程,改造建设了电影院广场、湖滨绿地及红旗闸、城隍庙等街心绿地;完成了城区宫下河、汽车西站、白塘湖、萩芦溪两岸和境内重点河道两岸绿化;推进国欢寺周边休闲文化广场、西河公园绿地、鉴前路延伸段临河景观带滨河公园绿地、新涵大街街头绿化景观工程、新涵大街北伸两侧绿化工程。至目前为止,全区拥有各类公园8座,3个城区精品公园,城区现有园林绿地494.64hm2,美化了城区环境。

2.2绿色通道近年来,完成环城路、北环城路、滨海大道、涵港大道和南环路五条城市主干道绿化12.3km,完善荔涵大道涵江段绿化提升、涵江高速路口迎宾大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实施福厦铁路涵江段、福泉高速公路涵江段“两高线”沿线道路两侧绿化带及挡墙披绿等建设。全市率先启动沈海高速公路涵江段绿化工程,被作为省级典型作经验交流。全区道路24条完成绿化73.22km,道路的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市绿化骨架已经形成。

2.3单位绿化广泛开展争创“省绿化红旗单位”、“绿化达标单位”、“花园式单位”活动,完成涵江华侨职业中专、涵江私立实验中学、莆田六中等15处立体绿化,共种植名贵树近2万株。涵江区人民政府、国欢镇人民政府、英博啤酒厂等13个公共设施绿化。现有省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军营1个,绿色校园6个,绿色社区1个,城市公园1处。其中莆田高新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完成5条道路绿化。其中莆田高新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完成5条道路绿化,种植榕树、樟树、巨尾桉2.2万株,新建生态竹林2000m2,新增厂区绿化面积11000m2,完成河渠绿化2.5km,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m2。白塘湖公园作为城市公园,其主湖和内河流域总面积600多亩。在水上观光浏览区、白塘湖公园区、山水观赏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生态园区共种植观赏性植物40多个品种2万多株。武警8713部队创建“绿色军营”,种植各类名贵树木和速生树种5000多株。

2.4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江口镇、白塘镇绿色乡镇建设;完成国欢镇都邠村、梧塘镇沁后村、秋芦镇梅洋村等19个绿色村庄建设,共种植各类苗木39.2万株;海星农民公园、石西农民公园、官庄农民公园、前面农民公园已初具规模,为人们劳作之余提供很好的休闲去处。先后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园林式乡镇,8个村庄被评为省级园林式村庄,白沙镇坪盘村获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

2.5生物多样性工程建成瑞云山、夹漈山、尖山寨、望江山等省级森林公园4个,面积2984hm2;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830.9hm2;建立区级自然保护小区2个(不含黄龙林场),保护面积213.3hm2。

3存在的问题

3.1质量不高全区林业用地平均每亩蓄积量1.73m3,林分平均每亩蓄积量2.45m3。林相参差不齐,用材林各龄级结构不够合理,幼中龄多,近成熟林少,可伐资源少。林木树种单一,森林的防护和调节气候功能弱,景观美学价值不高。

3.2绿量不足城区现有的绿地、道路绿地还是以草坪、色块为主,尚未形成“绿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景观特色。如:涵江公园以白塘湖公园和人民公园为主,两公园绿地营造形式均为片林,树种构成、种植形式过于单一,缺少层次感。

3.3贯通性差涵江区现有的绿地分布并未形成有机的整体,特别是城区河流,主干公路沿线的绿廊未形成整体性,绿地斑块之间连接松散,从而使城区绿地之间,城区绿地与城郊山林、农田之间未形成一体。

3.4树种单一城市绿地建设功能单一现象严重,体现在线形绿地和点状绿地中。表现为行道树种类较单一,如涵江的大部分行道树种为盆架木、芒果树;绿化形式也比较单调,比如新涵大街的道路绿化,整条街道绿植太少,没有形成系统的景观,沿街没有引人注目的景观节点,防尘防污等功能不突出。点状绿地则更多考虑观赏、美化效果和部分游憩要求,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季相缺乏等问题,如白塘湖公园,清一色都是桃花和木棉,都是落叶树种,观赏季节短暂,而且容易引发病虫害等。

4对策与建议

涵江区城市森林建设应坚持以绿化为基础,以美化为手段,以生态功能为主体,以增加森林面积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经济规律、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到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适地适树,通过实施路、海、河、山绿化工程,廊、带、片、网相结合,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总目标。

4.1推进城乡绿化创建绿色家园绿色城市建设要注重建设片林,加大城市通道林带厚度,重点推进人民公园、西河公园、国欢寺和囊山休闲广场等四大公园建设。绿色村镇建设要侧重建设乡村绿色公园和“四旁”绿化,积极创建“绿色村镇”、“绿色开发区”、“绿色校园”、“绿色军营”。绿色通道建设要重点抓好沈海高速公路涵江段森林通道建设和新涵大街示范街绿化建设,以及324国道塔洋段,201、202省道,县道庄边至游洋、大洋至东张、梧塘至萩芦公路两侧绿化,打造“带、网、片”相连的“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观。绿色屏障建设要着重抓好沿路、沿溪(库)、沿海、环城一重山林分补植修复,特别要把水环污染整治拆除的山上猪场进行土地平整,恢复森林植被,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森林景观效果。人工造林更新方面(含生物防火林带和矿山植被恢复生产),要注重抓好零星荒山造林,确保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及时更新,扩大有林地面积,提高绿化水平。

4.2强化科学造林要按照“全面规划、注重实效、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要求和“山水园田统一规划,乔灌草、花果树一起上,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四绿”工程建设。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科学配置造林树种和密度。在造林更新上,要大力提倡不炼山造林,维护地力和生物多样性。在重点生态区位,通过采取间伐、补植、套种等人工措施,加快调整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结构,促进形成树种多样、针阔混交、异龄复层的复合型林分。在城乡绿化上,要选择景观效果好、经济价值高的名贵和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以丰富森林景观,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对于城区内河流,规划在河两岸各栽植10m宽的护岸林,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另外,对城区内部分乔木较少的绿地进行改造,增加乔木数量。新建开发区内要配套植绿,新建项目要求具备一定的绿地面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加强园林式乡镇(村庄)、花园式单位(住宅区)建设,积极引导居民进行庭院绿化,利用墙壁、屋顶等,开展立体绿化,增加绿量。

4.3大力培育和使用乡土树种在山区乡镇大力建设花圃、苗圃和组培基地,建立种苗基地,提供良种壮苗。推广乡土树种在道路绿化,公园美化,庭院绿化中的应用,在引进外来速生高效树种的同时,保证乡土树种的使用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增加树种品质,做好种苗培育,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和有关标准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城市森林建设的科技含量。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3

摘要:“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协调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通过研究“三化同步”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厘清广西“三化同步”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系,对揭示“三化”同步下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战略价值。

关键词:“三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关系

1、问题提出

目前,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迅猛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

工业化发展中期是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时期,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国际上看,现代化之路也是“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发达国家大多数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1]。1980年,美国、德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5%以内,到2001年农业从业人口也低于3%,但是人均GDp已经增长到了43000美元以上[2]。

国外现代化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人口的迁移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协调[3]。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单一的传统工业化之路已经不可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以牺牲农业、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换来的工业化快速提升,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早期欧美主要工业化国家,多依靠市场自发调节,逐步实现了“三化”同步发展,但道路较为漫长,而新兴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加入了适度的政府行政干预,强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较快实现了“三化”同步发展[4]。

国内对于“三步同步”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三农问题”开始的。1997年,湖南省省长杨正午应该充分认识农业分散性经营与统一市场之间的矛盾,提出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农业产业化,探索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2000年,“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在给朱F基总理的信中,首次把“三农”问题归纳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5]。

“三农问题”同时还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包括农民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等。许多学者从体制上寻找这些问题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城乡统筹”关系建设列为五个统筹关系的首位。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理论创新,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粗放的、片面的增长层面,应当关注发展的均衡,提高发展的质量。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突出地位,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因此可以认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观”思想是“三化”发展的理论基础[6]。

广西作为西部省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3.6%,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有效供给农产品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由此也面临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保障国泰民安的基础工程,只有高效、集约地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所以,协调广西“三化”发展,推进广西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在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既科学合理又高效环保、兼顾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路,成为广西的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广西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2、“三化”同步及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2.1“三化”同步的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工业化整体水平快速发展,城镇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现代化刚刚起步。“三农”问题依然是各项工作的重点,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难点。“三化”同步的科学内涵是随着社会各方面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并在变化中不断的实现创新,不断地去完善。“三化”同步的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是科学理论结合具体情况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7]。从理论上分析,“三化”同步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

工业化,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工业或第二产业生产活动占据了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一个发展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又将工业化从层次上分为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其中“三化”同步中的工业化是指新型工业化,即在关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综合效率。工业化往往代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的具体表现为:工业经济取代传统农业经济成为地区的主要经济;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从事农业人口减少,转而流向工业;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多,最后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8]。

城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使得人口不断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过程,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具体表现为: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张;第二、三产业集聚地;城镇结构不断提升与完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文明的产生并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根据我国国情,城镇化也可分为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其中“三化”同步中的城镇化是指新型城镇化,即坚持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生态环保[9]。

农业现代化,是通过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现代科技、带动现代工业、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以不断的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建立起的水平先进的现代农业。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具体表现为:产研结合更加紧密,农业生产实现技术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开始运用大型机械;农业生产中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经营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发展注重可持续性[10]。

在经济社会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自作为主要支撑力有着自身的发展路径和循环规律,但同时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交互制约着彼此。三者的具体关系表现为:工业化发展推进城镇化发展,作为工业化发展结果的城镇化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又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的工业化表现,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和优化农业现代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推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则又有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综上所述,通过“三化”的互动及同步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有效推动解决当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拉动农村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2.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加强,使得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相对于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的改革举措,能够有效的减小城乡差距,发挥农业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最终实现工农互补、城乡互补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的减小城乡差距。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首先明确其科学内涵。

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从规划角度看,是指从空间上城市和乡村要整体布局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城乡结合部。从社会学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指打破发达城市地区和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之间的分割壁垒,逐步缩小乃至消除城乡之间的根本差别。从经济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指统筹协调规划城乡经济,较强城乡经济间的交流互动,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合理的分工,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从生态建设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指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促进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健康运转,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11]。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包括:城乡规划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城乡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在充分理解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一是注意突出差异性,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消除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城乡差距,在消除城乡主要差距,建设新的城乡空间结构过程中,应当保留城市和农村各自的特点;二是建设过程是分阶段完成的,即城乡一体化建设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较长时间,在建设过程的不同阶段应根据情况有不同的重点,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时候需要分清主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首要问题,因而就应该首先要解决城乡差距过大的主要问题,例如:城镇和农村收入问题、就业保障、医疗服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的差异。然后在解决较次要的问题,例如: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等;三是其建设发展问题,任何一个地区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反过来农村经济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反哺,它们需要城乡共同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有人为的原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或者依靠农村的力量就能实现的,需要农村通过其内在动力机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城市利用其现有优势带动农村的发展。

3、“三化”同步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三化”同步的提出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在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十年后,党的十首次明确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更深入的战略布局。“三化”同步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存在着耦合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1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三化”同步的推动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上存在着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村人口减少,农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因此,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三农”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命脉。如果仅仅依靠农业发展来解决农业问题,则农业发展累计速度缓慢,解决自身问题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12]。如果仅仅依靠工业化、城镇化支撑农业发展,解决农村问题,则难以将这种支撑能力与农村现实问题结合,使得“三农”问题难以获得最终的突破[13]。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的依靠自身或依靠外部支持就能解决,而应当既注重从农村内部需找动力机制,又能够将外部提供的资源等转换为内部需要的资源,能够将其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4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城市化

1.在现实实践基础上,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发展问题的概念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贯穿社会发展的主线。城市与乡村即使在二元分割体制下一直都维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策的关注点不同,导致二者发展程度的差异。

“城乡一体化”,通常指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规划上协调、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对早期“城市化”内涵的具体化、明确化和时代化。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化”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内涵发生了质变,“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无疑使“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得以诠释。“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或者说一个题目、两篇文章。既要注重在“乡”字以外做文章,坚持推进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更要紧紧围绕“乡”字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

2.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1)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1在处理城乡发展中,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要继续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建设省辖市,带动县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重农抑城,依然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劳动力。实际上,“膨胀病”和大城市并无必然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要转移、压缩、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先进产业与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大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着眼整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

2.1破除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

总书记强调:“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的关键。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措施增添动力和活力。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金融组织向农村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和事后问效,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遵循国家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规律。1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要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建设用地和非农产业用地等。

2.2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实现城乡产业均等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应是农村经济的支撑,它是农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商业为满足城乡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商业、服务业是城乡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多种产业。1)实地考察当地的能源、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因素,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逐步做大做强,适度发展企业群;2)根据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鼓励城乡居民探索建立投资有限公司,引导集聚社会资金建设农村;3)提高农村原有的农药供药商科学管理的能力;4)对农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建立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农民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

参考文献:

[1]阎书钦.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J].河北学刊,2008,(01).

[2]李怀.“城中村”研究的三种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6,(03).

[3]张永谊.切莫误读“城乡一体化”[J].中国发展观察,2010,(09).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abstract:Currently,evaluationonthedevelopmentlevelofurban-ruralintegrationhasbecomeanewstudyhotspotinouracademia.providingareviewofexistingrelevantresearchresults,thispaperdefinestheurban-ruralintegration’sconnotationandclarifiessuchintegration’sseveralprincipalfeatures.accordingtotherelatedprinciples,itbuildsanindexsystemontheevaluationofurban-ruralintegration,fromtheaspectsofspatial,population,economic,socialandlivingenvironmentaldimensions.Herealsodescribesmajormethodsandbasicprocessesofindexweighting,datastandardizationaswellasgeneralevaluationindetail.

Keywords:urban-ruralintegration;indicatorsystem;general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16(7)

党的十以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一项重大国策。近年来,国内学界的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学者不再局限于城乡之间应然关系的论争(例如城乡孰为本末问题),而开始转入对如何认识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技术性讨论。目前,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已成为国内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这类研究来说,如何选取和构建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1城乡一体化评价的研究进展

从既有研究来看,对城乡一体化测量指标的选取方法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镇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相互融合并趋于一体的过程,为准确地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需要对各领域进行指标设计并构建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杨荣南(1997)的研究较早且具有代表性,他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活、环境生态等五个维度,选取了24个二级指标进行测评。顾益康等(2004)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任平等(2006)从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两个方面来评价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情况,进而对城乡一体化程度作出判断,其中空间联系分为自然基础、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等3个子系统和9个因子,功能联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联系、环境条件等3个子系统和13个因子。陈国生等(2009)选取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为一级指标,地区GDp与全市GDp之比、经济密度、农村恩格尔系数等19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指数评估体系。曹志刚等(2009)将一级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制度发展、城乡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等,再选取20个二级指标测评城乡一体化水平。采用此类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学者们选取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另一思路认为,测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或交叉关系,因此可以“精选”具有概括性与解释力的若干指标来进行测量。岳丽萍等(2006)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孙小素(2007)选择城乡收入比、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城乡生活消费支出额比、城乡人均住房面积比、城乡百户居民电视机拥有量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市人口比重7个指标测评城乡一体化进程。魏亚蕊等(2008)利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四个指标对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

可以看出,以上两类选取指标的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类方法的优势是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并有助于发现城乡差异的具体成因。但是由于所选指标多,容易造成互相交叉,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合理性。此外,由于学者们选取的指标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第二类做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且较为常用的指标,能够满足考察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需要,同时数据可得性高,处理简便,便于对不同区域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但是因为指标较少,难以详细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状况。总而言之,国内学界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相关研究成果之间缺少交流、批判和合理借鉴,尤其是大多数研究中构建的指标体系都不尽相同,远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相关研究成果难以形成有效积累和深层讨论,所以可以说目前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

城乡一体化是在国内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格局下提出的重要概念,尽管国外相关研究中缺少与城乡一体化直接对应的概念,但国外学界针对产业革命后出现的城乡分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创立了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等诸多理论,例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的广亩城理论、城乡边缘区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借鉴国外相关理论资源,并依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城乡建设实践,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不断进行完善。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镇、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镇、乡之间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为准确理解城乡一体化内涵以构建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把握以下方面关系:

第一,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城乡一体化涉及空间规划、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杨重光(2008)认为,城乡一体化包括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交通信息、市场结构、政策措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的一体化过程。单纯某个或几个方面的城乡互动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中必须把城乡一体化看作一个整体,提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多部门的统筹谋划,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城、镇、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城”包括城和镇,所以城乡一体化必然意味着城、镇、乡的一体化,强调镇的地位重要性是因为镇是沟通城乡的必要环节和纽带,要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首先要推动城镇与乡村的一体化,任何越过城镇的“蛙跳式”城乡联系都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发挥建制镇和集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才能逐渐缩小乡村与城镇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的一体化目标。另一方面,城、镇、乡应该互为发展空间与重要依托,在既有城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城镇的空间扩散和均衡布局,完善与新农村建设内在相关的城镇“点-网”式结构,围绕中心城镇形成增长极,打通城乡资源双向交流的通道,扩展承接容纳城乡资源的结节性空间,促成城-城、城-镇、镇-乡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应注意避免陷入城乡低水平均衡发展和资源分散化配置的泥沼,力促城乡共同的协调发展,重建城乡共生的和谐关系。

第三,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必须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把城市和乡村转变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但是城乡一体化不是单纯的乡村城镇化,也绝非完全取消城乡差别的城乡“一样化”,而是推动城乡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说,乡村与城镇相比并非完全处于劣势,应看到乡村地区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是与城镇的比较优势,需要认真甄别和客观对待。例如,乡村地区与城镇相比,在基础设施、经济发达程度、社会生活发展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但在居住面积、生态环境、矿产资源以及乡土文化等方面则可能优于城镇或独具特色,对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加以考虑。

3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必须构建一个明确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准确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综合性原则。针对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特点,所选取的指标应涵盖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从而比较全面地反映城乡关系的总体状况,并且在对城乡一体化测评时必须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判断。

第二,针对性原则。首先,城乡一体化反映的是城乡关系的现实状况和客观水平,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该主要从城乡关系角度来考虑。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能够直接反映城乡关系的相对指标,而应避免选择那些只能单方面反映城市或农村发展状况的指标,避免选择那些只反映区域内平均水平而掩盖城乡差异的指标。其次,所选取的指标应能合理反映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现状,体现城乡各自发展特色,特别应避免忽视农村优势的“城市倾向”导致指标选取不当。

第三,独立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应相互独立,不能互相替代和互为解释。同时,独立性原则还要求每一项所选取的指标都能够反映城乡关系的某一方面特性,不能含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同时,某一方面特性,尽可能用少而精的指标来反映。当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联系要求所选取的指标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多角度反映城乡一体化水平。

第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是对指标体系合理性的一项基本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某一个特定区域内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用于不同区域城乡关系的横向比较。因此,指标和资料的口径和范围应尽量与常用的指标体系相一致。此外,这些指标不能太“大”,否则要么无法获得相关数值,要么无法准确反映城乡关系。这些指标也不能太“小”,否则过于琐细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研究难度,并降低结果的可比性。同时,因为城乡一体化水平往往因地因时而不同,所选取的指标及赋予的权重等都应尽量适应这种动态变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可行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该是可以度量的,数据具有可得性,获取途径主要有来自各地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等权威部门的相关数据,在缺乏统计数据时可获取相关的调查数据。一般来说,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越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比性和可行性也越强。

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简释

依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参照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再结合有关专家意见,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五类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见表1。

3.2.1空间一体化

空间一体化既是城乡融合的外在地域表现,也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空间一体化水平是指城乡在地理空间上的关系状态和交融程度,理想的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为多(城镇)节点的网络型区域连续统(RegionalContinuum)。包括以下指标:

本文构建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仍然是一种客观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城乡一体化还应该将城乡居民对本区域城乡关系的主观心理认知纳入评价范围,因此还需要从主观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更加完整的评价和认识。但是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主观评价往往存在着明显制约,如调研难度大、区域文化差异影响主观认知、调查结果缺少可比性等,难以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此外,受时代变迁与心理变动等因素限制,很难对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城乡一体化状况进行纵向比较。考虑到诸种局限,本文未对主观评价指标进行讨论。我们认为如何克服主观评价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将主观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构建更为科学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

[2]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3]任平,周介铭,张果.成都市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4]陈国生,陈威.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估体系探讨――以重庆市为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5]曹志刚,吴国玺,隋晓丽.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9,(8).

[6]岳丽萍,白永秀.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断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孙小素.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统计监测方法探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4).

[8]魏亚蕊,高建华.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程度测算与建设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08,(8).

[9]杨重光.城乡一体: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特色[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10]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马鞍山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三个辨证发展的阶段:(1)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的载体,乡村在整个人类社会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2)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明显,两者走向对立;(3)城市与农村相互协调合作,城乡差异缩小,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即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一体化。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又明确提出了“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时代的前列。

从城乡发展的历程和具体表现来理解,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包涵了5个方面的内容:(1)城乡一体化是各方面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作用的不断发挥,一体化的水平会逐步提高。(2)城乡一体化要求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和有序流通。(3)城乡一体化刻画了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产业关系,农业对工业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工业对于农业有促进作用。(4)城乡一体化既突出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在功能上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同时,城乡一体化还突出城乡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城乡在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中彼此补充、彼此融合。(5)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是逐步缩小社会成员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差别,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基于以上分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诸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流动和配置,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使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广泛融合,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的全面融合、协调发展。

二、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测评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该市自2008年4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扎实推进该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效果如何?一体化的优势和不足在哪?下一步应采取哪些措施?这是亟需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下文将基于以上问题展开论述。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较为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分析马鞍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由于城乡一体化指标与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现代化指标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一体化的指标主要围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指标选择》、马鞍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中国社科院提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来选择。

为准确选择出评价城乡一体化的指标,确定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和2011年的目标值,我们邀请了该市有关专家学者、市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在上述三个指标体系共有的71个指标中,确定出与一体化内涵最为接近的指标32个。然后采取发放调查问形式,征求各方对32个指标认可程度。排在前16位的分别是:社会保障覆盖率(以新农合参保率、新农保参保率为代表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包括城市和农村)、基尼系数(包括城市和农村)、城市化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居民住房(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民)、市区绿化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可以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表达,这样指标数就为15。最后,根据城乡一体化目标应该高于‘全面小康目标’而与‘基本现代化’等同的原则,确定了每个指标2011年的目标值。

(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评及评价。

将以上选取的15个指标分成四类:城乡经济发展类指标、社会发展类指标、基础设施建设类指标、生态环境建设类指标。各个指标的权重赋值有相关专家打分得到。各指标2011年的实际值、2011年目标值、权重见表1。

通过计算,截至2011年底,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分值为97.62,处于较高水平。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没有达到预期值的指标中,2011年人均GDp(美元)的得分为8.92,占2011年目标值的99.14%,说明几乎接近2011年目标值;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得分为7.65,占2011年目标值的95.69%,说明离目标值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化水平得分为6.90,占2011年目标值的98.71%,几乎接近2011年目标值;农村恩格尔系数得分为3.48,占2011年目标值的87.06%、说明离2011年目标值差距较大;居民住房中的城市居民人均得分为2.69,占2011年目标值的89.71%,而农村居民人均得分为2.49,占2011年目标值的83.11%,说明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住房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都离目标值有较大差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得分为5.88,占2011年目标值的98%,虽然离目标值差距不大,但是农村自来水的普及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加快步伐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三、推进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1、提高城乡经济总量,优化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近年来我们也看到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不断地招商引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马鞍山全市生产总值近几年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经济总量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全市GDp更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但是经济总量水平依然无法与一些沿海城市或长三角中等城市相比,同时这也造成了投资规模与消费规模的不协调。所以今后马鞍山市经济总量尚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促进经济增长应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优化城乡经济产业结构。马鞍山市生产总值中三产比重过小,马鞍山市委市政应府在以后的规划中着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给予减税、人才、服务等各种支持,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业、咨询业等等,加快企业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向高、精、尖转变。

3、继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1)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健全增加“三农”投入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同时可以减小农村恩格尔系数。(2)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市政府要响应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要采取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打压房产价格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加快廉租房的建设满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同时努力调控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过快增长,减少各种税费如流通费用,减少农民自己建房的成本,提高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缩小就业方面的差距。完善并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与维权,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缩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着力推进城乡对外快速通道建设;加强农村供电、供气、电信等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和供水设施建设;加快治理被污染的河流;继续加快建设农村道路;及时改造危旧房屋;争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两年内达到100%。

4、突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县域统筹主体。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力量,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经济。其中,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直接载体。因此,马鞍山市应以当涂县为平台,在体制和政策上为该县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进一步壮大县级财政实力,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感谢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055和2011SQRw041)和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SK167)的资助。

(作者:吴友群,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廖信林,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烨军,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陈伯君.城乡一体化:成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2006,(3):19-21.

[2]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21-23.

[3]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16-22.

[4]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10,(8):43-55.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7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2、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一是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二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三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4、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8

【关键词】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城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2]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5):52.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9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1-0056-04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村改居’社区治理”(09GF-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敏青(1980―),广东佛山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行政;徐育才(1962-),湖南华容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范围

1.直接使用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范围。大部分学者把城乡公共服务看作是公共服务的一个部分,这部分研究首先从“基本”的含义出发,认为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是指一旦供给被中断,经济就会出现局部或者全面的崩溃。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保护公民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规定的,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最低范围的公共服务。其具体内容会随着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公共财力水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邵明昭,张念明,2010)。现阶段应将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关乎民生的基本公共品与服务列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李一花,2008)。也有学者认为对城乡公共服务的研究关注点应与对公共服务其他部分的研究有所区别。如包兴荣(2006)认为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可分为维护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两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因此,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应关注于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将农村公共服务、城市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其他部分区分开来。王谦(2008)认为农村公共服务与城市公共服务之间是有区别的。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城市公共服务是指为城市居民提供,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就农村公共服务和城市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而言,有城乡共需型公共服务和城乡差异型公共服务。城乡共需型公共服务是指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共同需要,具有同等意义的公共服务,一般也是对社会公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作用的公共服务,如公共安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城乡差异型公共服务是指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环境、人文风俗等方面的不同,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需求方面存在差异的公共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公共需要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如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田防护林、病虫害防治、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农业信息服务、农村中小水利设施等。满足城市居民公共需要的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如城市规划、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公共交通系统等等。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标准

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大部分学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均等化的内涵:一是机会的均等化,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二是结果的均等化,无论居民居住在何地,身份为何种,所获得的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大致相当;三是公民的自由选择权。同时研究者也注意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对性和阶段性。如邵明昭、张念明(2010)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政府要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在相同阶段具有相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首先,城乡公共服务有统一的制度安排,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其次,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表现为在城乡共需型公共服务方面实行均等供给,而在城乡差异型公共服务方面实行差异性供给。最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以城乡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尊重城乡居民的自由选择权。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大部分学者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均等化的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贺瑞珍,2010)。李一花(2008)认为均等化的标准有三种理解:一是最低标准,即要保底。二是中等标准,即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达到平均水平。三是最高标准,即全国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结果均等、水平一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最初的均等是最低标准的或是保底的均等,然后提高到中等水平,最后是趋向于结果均等。王谦(2008)也指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均等化标准和目标。以农民的现实需求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性为依据,当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包括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另一方面是在努力实现上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的同时,也必须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注重提供目前农民急需的、具有农村特殊性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增加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阶段性上,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应有所差别。如刘流(2010)认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根据现阶段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需求情况以及公共财政构建中的特点应选择由各个省制定差异化的均等化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及对策

(一)制度的研究视角

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研究:

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此类研究认为我国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差异”管理体制下,政府通过索取大量的农业剩余来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其对农业、农村的“多取”、“少予”及向城市过度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元性”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化(罗静,2010)。因此,大部分学者提出应当合理地进行制度设计或创新,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为制度内供给,让政府承担起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责任,以制度框架来促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包括调整现有的国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公共财政制度。此类研究通过对公共财政制度的剖析来寻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及其解决路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处于失衡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财政支出结构偏颇。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的公共服务产品和设施由国家提供,而广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农民自我承担、自我供给。另一方面,我国财政资金用于农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费用远远大于对农业生产部门的投入。二是财政支农重点模糊。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基础建设的份额远远大于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三是财税体制不合理。中央的税收权利扩大,但用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支出的责任偏小,地方则税收权利缩小,而财政用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责任偏重,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模糊。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支出比重;二是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三是通过分税制、转移支付等制度确保财权与事权相匹配。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出责任,通过支出划分、收入划分与转移支付“三位一体”的综合手段,使地方政府缩小事权壮大财力。

3.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此类研究认为目前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承担的角色与责权利的划分上不尽合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应力求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的权责关系,明确界定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范围。如包兴荣(2006)认为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进一步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按照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的要求,推进县乡政府改革和事业机构改革,加快实现政府由管制型向“规制―服务”型职能的转变。

4.干部考核制度。各类研究一致认为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不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国自上而下的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与政绩“唯GDp”指标,导致拥有决策权的基层政府官员缺乏合理供给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利益驱动(罗静,2010)。因此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措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下对政府官员绩效进行评价的基本思路应包括两点:一是对政府官员的评价应该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尽快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并逐步增加其权重;二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问责制度。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加强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贺瑞珍,2010)。

(二)治理的研究视角

治理视角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

1.建构顺畅的需求表达机制。研究者认为公共服务提供的困境是由于缺乏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并且主要原因是多元主体之间基于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横向沟通出了问题。作为委托人的农民,其文化素质不高,信息获取困难的状况与政府拥有完善的信息资源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人凭借独有信息,其行为经常偏离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目标。同时,村民自治体制不完善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又致使农民群体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足够的政治力量与作为人的政府抗衡,从而无法与政府进行对等谈判,也无法对政府的强制性供给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治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强调多方主体之间平等的协商与谈判,并通过在多方主体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来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顺畅互动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2.鼓励多元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以民间力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因此学者们建议打破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民间力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共物品的投资与提供要克服由政府全包的单一模式,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与市场的多元合力联动的服务模式(潘义勇,2010)。鼓励在基层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公共服务提供组织。构建多元的公共服务机制,尽力吸引各种非政府组织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来。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特点及成本和效益,选择恰当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允春喜,2010)。

四、总结及展望

1.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范围的界定,相关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相对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

2.制度分析视角的研究充分注意到了外部结构性因素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影响,并将解决的路径锁定在制度之上,这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逻辑起点,但也有较明显的局限。一方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制度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制度的一般化理解基础上。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对于制度的理解主要局限于作为“明文限定的规则和规范”,忽视了制度的丰富内涵,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许多研究仍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缺乏对实际运行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3.治理分析视角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这些成果主要只是介绍了一些新的公共服务提供形式,缺乏对公共服务提供体制创新更深层次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治理理论只是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出了一个方向,却远未能提出细致的分析路径。

综上所述,后续的研究可以考虑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城市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其他部分有其一致性,但也有各自特殊的地方,将三者特别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农村公共服务区分开来,使得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候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将均等化的标准进一步细化,不同地区之间按照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路径。

第二,未来可以系统地运用制度经济学完整的分析逻辑和工具,来对制度生成的原因、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和路径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全面理解制度的丰富内涵,除外在刚性的规范之外,可以从内在规范的角度出发,寻求各级政府是否有共享的基本价值体系及其元规则,以及这些内在制度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影响和重构。

第三,治理的研究视角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就是通过合作寻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解决方案,但治理的研究视角需要进一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构建多元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界限和责任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如何建立多元主体合作形成的自主网络和相互沟通机制。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政府主导其他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应该是较为恰当的选择。

第四,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众多研究中,实证研究相对匮乏。未来的研究可通过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或案例研究进一步考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明昭,张念明.城乡一体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4):71-74.

[2]李一花.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8(4):33-37.

[3]包兴荣.社会公正话语下的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统筹刍议[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3):70-73.

[4]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8):12-17.

[5]贺珍瑞.对新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刊,2010(4):16-18.

[6]李一花.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8(4):33-37.

[7]刘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模式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2010(2):41-45.

[8]罗静.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与行政障碍――一个制度分析框架[J].2010(2):5-7.

[9]潘义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事权财权匹配改革探讨[J].岭南学刊,2010(5):75-78.

[10]允春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问题与对策[J].科学与管理,2010(3):9-14.

aReviewofLiteratureonequalBasicpublicService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

Zhuminqing,XuYucai

(Foshan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GuangdongFoshan528000)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篇10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保护;实践措施

1背景介绍

泾源县是位于宁夏最南部的一个山区小县,隶属固原市,国土总面积1131km2。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属于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区,境内六盘山地区是部级自然保护区。泾源县属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区,由于受六盘山地形影响,具有明显的中亚大陆性气候特点。泾源县是渭河一级支流泾河的发源地,县境内水系均属泾河水系,有较大河流6条,均为泾河Ⅰ、Ⅱ级支流,呈西向东流向。水资源总量2.035亿m3,总人口11.74万人,人均水资源量较为丰富,水质好,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9月。泾源县主要通过小型水库及河道截潜的方式利用水资源。人饮工程取水以截潜为主,灌溉工程取水以水库、沟河取水工程拦蓄为主。目前,泾源县面临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的供水问题;城市、乡村防洪标准低,水库淤积,中小河流治理不彻底,基础设施薄弱,河道淤积萎缩严重等防洪安全问题;水源涵养功能削弱,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重等水生态问题;农田节水灌溉普及率低,以及水利改革与管理等问题。以六盘山为主的黄土高原区已纳入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中列为限制开发的部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固原市总体规划中生态发展目标为加强六盘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养护,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实现六盘山地区可持续发展。泾源县城总体规划中提出“生态六盘、清凉世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宜居城市,需要大力加强山区水源涵养及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保护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型节水产业,弘扬少数民族地区水文化。

2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泾源县打造固原市南部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以及“山青水润、城美村秀、生态六盘、清凉世界”的总体战略,以创建水生态文明示范市为依托,结合县城总体规划,强化生态基础,坚持统筹用水,促进人水和谐,着力解决泾源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水问题,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安全高效的水安全体系建设为助力,以先进特色文化建设为推手,以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为归宿,通过调整供水结构、产业结构,提升供水保障能力,通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与洪水综合治理提升城乡防洪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治污综合管理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通过水资源综合管理与机制创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泾源县水利的跨越式发展,把泾源县打造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我国生态补偿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国内著名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旅游地及面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指引下,基于生态系统整体脉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一廊、两带、六河,一体、两翼、十点”点线面相结合、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实现“山绿水润、城美村秀、生态六盘、清凉世界”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一廊,指穿城而过的香水河生态廊道。通过香水河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程,打造香水河穿城而过的河流生态廊道。两带,指西部六盘山生态屏障带和东部土石山还林还草生态保护带。六盘山生态屏障带以加强水源涵养,维护水源补给区良好的水循环为重要方向,加大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作力度,严格防止水土流失。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封山禁牧”,建设防护林带。东部土石山还林还草生态保护带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开展封山育林为重要方向,对宜林荒山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措施,加快恢复植被,防风固沙、防洪减灾,治理水土流失。六河,以城乡饮水安全、防洪安全为重点任务,围绕泾源县中小型水库开展泾河、香水河、新民河、暖水河、羊槽河和颉河饮用水源地保护、水环境保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一体,泾源县城香水镇,是泾源县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商贸和综合服务中心,是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成水生态文明建设合力,突出水生态文明显示度。两翼,建设六盘山镇、泾河源镇中心城镇,以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及泾河源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建设生态旅游城镇。结合镇级水环境整治,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十点,结合“幸福村庄”建设,加强生态移民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沿泾河水系整治建设10个设施配套、产业支撑、规模适度、生态优美的高品质幸福村庄。打造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形成泾源县的苗木特色农业基地。

3水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3.1城乡供水体系建设行动

3.1.1重点水源工程。计划在2020年完成重点水源水库工程13座,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水源连通工程,合理调配水资源,解决境内县内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和生态建设用水。

3.1.2饮水安全工程。计划在2018年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改扩建与提升改造,主要工程有泾河源镇、香水河、大湾乡、六盘山镇、新民乡和暖水河各乡镇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六项,可解决全县城乡生活用水,提高全县11.74万人饮水标准。

3.1.3应急供水工程。建设13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主要承担居民抗旱生活用水及农作物种植用水。

3.2城乡防洪体系建设行动

3.2.1城区防洪除涝工程。卧龙山水库以上河道治理工程,沿城市山体边缘修建山前排洪渠10km,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城市排涝标准建设从1年一遇提高到2年一遇。

3.2.2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Ⅱ)型水库5座实施除险加固工程。

3.2.3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实施二龙河、暖水河、颉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54.57km,工程治理后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

3.2.4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主要对泾河源镇、六盘山镇、大湾乡、新民乡和兴盛乡山洪建设山沟道治理工程。

3.3水生态修复体系建设行动

3.3.1自然环境改善与提升工程。一是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在泾河源头及土石质山地宜林荒山区,至2020年建设0.57万hm2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面积0.23万hm2,退耕还林0.33万hm2。二是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与保护工程。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是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建设内容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开展生态效益综合评估,实施“封山禁牧”,建设防护林带,探索出岩裸地造林绿化的可行性措施和科学方法,并开展示范攻坚造林。通过人工促进辅助手段,扩大乔木林面积。三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城西水土保持生态园,实施坡改梯工程3项,重点综合治理流域15处;以及泾源县六盘山东麓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98km2。

3.3.2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泾河一级支流香水河中上游(西峡水库~卧龙山水库)6.7km采用生物措施,利用乔灌混交林等生物措施固坡拦泥,防止沟道下切。香水河中下游段(南梁电站~卧龙水库以下)16.4km堤防护岸,均采用生物护坡形式。颉河上游段(大湾乡政府~杨庄公路桥)采取生物措施固坡拦泥,整个颉河(大湾乡政府~苋麻湾)24.1km的堤防护岸,均采用生物护坡形式。在香水河穿城段建设亲水平台2座。

3.3.3人居环境改善与提升工程。一是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建设工程。西峡水库坝后修建引水工程3~4km,引水至县城穿城河流香水河,同时建设约1km长跌水工程,营造城市河流景观生态廊道。二是泾什公路沿线水生态修复项目。沿泾什公路沿线建设小型蓄水池,营造公路沿线水生态景观。共建设土方量4.7万m3,土地平整14.0万m3,周边实施绿化工程。三是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森林公园生态景观林建设及山脚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同时,加强县城万汇公园及珍稀植物园建设和生态保护。

3.4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3.4.1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大湾村水源地、何堡村水源地和先进村水源地环境整治项目。主要保护措施包括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内实施退耕还林、植树种草、设置物理或生物围栏、垃圾场清理以及移民搬迁等措施,保证水源地水质安全

3.4.2城镇污水处理建设工程。香水镇、六盘山镇和泾河源镇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2万m3/d。

3.4.3雨污分流工程。老城区新建雨水管42km,老城区部分实现雨污分流。南区新建污水管网22km,雨水管网24km。

3.4.4农村水环境整治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农村垃圾集中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收集与处理、农村小型分散加工企业整治和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等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设香水镇下桥、下金村等10个重点美丽乡村;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重点,科学划定饲养区域,全面推广科学养殖方式,严格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建设伊源牧业公司与新民南庄村大雪山牧业公司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截至2020年,现有耕地基本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对于苗木产业,至2020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0.4万hm2。

3.5水节约推进体系建设行动

3.5.1节水灌溉工程。至2020年实施大湾乡中庄节水灌溉工程200hm2,远期在实现水源工程及节水工程配套情况下新建泾河流域北营节水灌溉工程266.67hm2。共铺设低压管道50km,2座扬水泵站,200m3蓄水池6座,配套各种建筑物25座。

3.5.2工业节水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节水型产业和企业;工业园区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

3.5.3供水管网改造与节水器具推广工程。城乡生活强化节水管理,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通过节水器具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保证新建小区全部安装节水生活器具;进行城镇等供水管网改造。

3.5.4再生水利用工程。至2020年再生水供水量14万m3/a,日供水量为0.038万m3/d,初步设计再生水厂规模为0.050万m3/d,再生水主要用于工业和城镇生态环境用水。

3.6水资源管理体系

建设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理顺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构建合理的供水水价体系,推进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完善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泾源境内泾河是黄河源头支流,为此,泾源县承担着流域内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限制污染工业企业的发展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游地区的发展。同时,由于水源涵养工作任务重,管护的资金缺口大,而且融资渠道不畅,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的风险依然存在。考虑国内其他地区相关经验,从流域相关利益群体的公平发展、责任共负、利益共享原则考虑,泾源县应加快推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实现保护者与收益者之间的发展共赢、利益均衡的目标。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泾源县作为受偿群体,应补偿的最低标准为1691元/(人•年)。根据下游水资源利用者因水源涵养而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改善生态环境效益计算的补偿高标准值为5.36万元/(人•年)。

3.7水文化提升体系建设行动

3.7.1泾水回乡文化提升工程。泾源县是一个比较老的城市,神奇、古朴、丰富的回族村庄,洋溢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回族的、生活习惯和民间文化孕育了浓郁的回乡风情。围绕卧龙山建设伊斯兰文化博物馆、回族剪纸长廊、花亭、圣山塔楼、下沉广场、圣戒广场和玄石阵等打造回乡文化提升工程,弘扬伊斯兰传统文化。

3.7.2水文化载体打造宣传工程。建设“水惠民生”服务品牌,围绕提高作风效能,突出实践,讲求实效,提高水利服务能力;加强媒体、载体等水生态文明宣传,持续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重点水日,开展集中系统的水生态文明宣传。

4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