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农业的优缺点十篇传统农业的优缺点十篇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08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1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植保工程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结合贵德县农牧业实际,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一、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村循环经济;建设

一、前言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平衡。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农村循环经济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Reduce)、再生(Recover)、再用(Reuse)和循环(Recycle)(4R原则)为原则,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首先要避免产生废物,特别重要的是减少废物的排量及其危害性;其次是利用和用来获取能源。而农村循环经济是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产活动、产品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通过产业组合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育、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协调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好处

1.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以沼气为纽带,发展畜、菜、果、沼、鱼等生态型、环保型、经济型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用能结构,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循环经济改变了过去对秸秆和柴薪燃烧对大气的污染,而改用沼气供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将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向“减量、再用、循环”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采用与环境相容的绿色环保型、资源可再生利用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有效地补充了农村能源供给,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

农村沼气的供应有力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消耗。根据农业部测算1立方米沼气燃烧热值相当于2kg标煤,一口沼气池,一年产生的能量分别相当于840kg标准煤、130kg液化气。因此沼气的应用保护和节约了煤炭资源,实现了循环经济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减量化)的原则。

4.保护了森林植被,改善了生态环境。

发展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改变了农民的燃料构成,每口8~10立方米沼气池户年产沼气450立方米以上,年均可节柴3.16吨,相当于保护0.33公顷的林木,因此,它控制水土流失、保护了森林植被,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循环经济中资源低耗原则。

5.提高了土壤地力,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沼肥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沼液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有防治和抑制作用,用于种植农作物及果蔬产品,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实现了再利用生产,净化了农业生产环境,有利于无公害农副产品的发展,保护人民健康。

6.改变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灶结合,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户使用了优质的沼气能源,瓷砖灶台取代了泥砖灶台,厨房干净又整洁,厕所由“脏、烂、臭”向无害化卫生厕所发展,从而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增强了农民环保意识,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有利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三、农村循环经济的现状

(一)循环经济的观念缺乏

农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提出一些不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口号和建议。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缺乏应有的环境。这种观念的缺乏致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缺乏系统的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虽然我国已颁布《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一系列促进企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政策。但我国的环保法律仍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于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专门针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还没有制定,不能适应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要求。

(三)技术研发滞后

科学技术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且循环链越长,所需的技术就越复杂、越精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总体看,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

(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担当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任。但我国的农民素质还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农民素质低下将会影响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3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2.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医院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4

关键词:区域传统农业;特色农业;黄岩蜜桔

当下,传统特色农业在实现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加之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往往处于不利甚至是频临消亡的境地。实现传统特色农业的振兴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工程。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特色农业,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以黄岩蜜桔产业化发展为例,对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具体战略对策。

一、区域传统特色农业的含义

通过对区域传统特色产业的研究梳理,我们可以给区域传统特色农业下一个定义,即经由历史形成的在本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并且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传统农业。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过一定的时间考验,经久不衰,具有传统性。二是该产业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属于或者有望形成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三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具有较好的市场化前景。基于区域传统特色农业在区域农业结构体系中已形成的重要地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传统特色农业振兴,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区域传统特色农业是历史的积淀,具有先天的优势,更是该地区的一张“活名片”。发展区域传统特色农业,打响特色品牌,可以提升该地区的名气,从而间接带动该地区的其他产业的发展。

其次,区域传统特色农业的发展及规模化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发挥区域特色农业振兴的龙头带动作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发展走上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二、区域传统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区域传统特色农业往往在历史上都显赫一时,如黄岩蜜桔始于三国,盛于唐宋,至今已有1700多年栽培历史。黄岩蜜桔总产量曾一度占全国蜜桔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平均亩产一直居全国首位。那时的黄岩蜜桔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开始走下坡路。黄岩蜜桔的现状并不是特例,几乎所有的区域传统特色农业在当前的发展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一,产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二、三产业迅速崛起,挤占了第一产业的人力、资金、土地等资源;另外,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也使得第一产业的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的减少对区域传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的打击。黄岩蜜桔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尤其是万亩工业园区建设的影响,蜜桔的种植规模逐年降低,种植面积和产量明显减少,而且从事蜜桔产业的人员也逐渐减少,并且趋向老龄化。这些现实条件致使相当一部分的桔园处于无人管理或者是粗放管理的状态。

第二,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技术创新。区域传统特色农业历史发展悠久,从传统上继承了祖辈传承下来的经验,经验本身往往成为蜜桔产业创新的阻碍,老一辈的农民往往固守旧经验,不肯接受新的知识与技术。另外,也是由于有一部分地区从事传统特色农业的人员年龄普遍老龄化,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而在当今社会,没有科技作为支持的产业,是很难发展的。黄岩蜜桔就是个典型,不少农民世代从事黄岩蜜桔的种植,使得他们思想僵化,一直固守着“高贵血统”,坚信自己的传家技术是最好的而不愿意创新改革,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

第三,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差。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全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大部分农户实行承包到户,多采取一家一户的家庭生产经营模式,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利结果,如种植地块小,种植分散,品种繁杂,生产成本高,技术应用难以到位,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的能力弱,并且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关联性差,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黄岩蜜桔也有类似的问题,据黄岩林业特产局统计:农户多采取分散式经营,全区共有92397户,每户不到1亩桔园;到2007年底,全区各类柑橘专业合作社仅8家,社员数573人,面积3200亩。全区种植蜜桔5亩以上的果农仅78户、1532亩,不到柑橘总面积的2%。

第四,缺乏品牌保护意识,管理不力。区域传统特色农业往往由于是自古传承下来,缺少品牌意识以及统一的管理。传统特色农业产品享有盛名,极易成为仿冒者“热捧”的对象,再加上如果自身缺乏品牌意识以及统一的管理,就更加容易导致“盗版”猖獗,在市场上真假难分,以劣充优,严重影响了其本身的声誉。黄岩蜜桔的牌子就曾“遍地开花”,缺少统一管理,导致不少其他地区的蜜桔随意打着“黄岩蜜桔”的旗号,进行售卖,严重影响了黄岩蜜桔的声誉。

第五,缺少宣传,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一个好的产品能成功推向市场,宣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域传统特色农业想要在市场上占领有利地位,宣传是不可忽视的。但在现实中,区域传统农业往往一方面被自身的传统性所束缚,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往往自认为其名声在外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包装”,殊不知自身正在逐步被历史的潮流所吞噬。以黄岩蜜桔为例,黄岩蜜桔的悠久历史和品牌优势无疑是外地新兴蜜桔所无法拥有的独特优势,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品牌保护滞后,宣传力度也不到位,尽管曾经历过家喻户晓的历史巅峰时期,但至今日,尤其是年轻人却鲜少有人知晓,反而是最新崛起的一些经过大肆宣传的新兴品牌,讨得了众人的欢心。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5

(一)职业农民宣传少,社会歧视思想顽固

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问题,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已经很重视,党的十也特别提出要求。可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在社会民众中知名度很低。笔者通过网络进行“你对职业农民是怎样认识的?”的调查,只有2%的人能够正确回答。但是,在“你是否愿意做一名职业农民?”问题回答中,只有3.2%回答“愿意”。歧视务农的世俗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大量80后、90后远离农村家乡,不选择学习农口专业也不见怪了。如何从思想舆论上重视职业农民,我们的宣传教育部门任重道远。

(二)开放教育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建设与模式创新有待加强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目标。在国内是个新生事物,因此,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刚起步,教学、管理模式有待探索。开放教育职业农民培育创新研究缺乏,教学、管理制度缺失、模式落后。

(三)开放教育职业农民数字化教学资源短缺

适合职业农民教育的开放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短缺,甚至是“零”起步。开放教育如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已迫在眉睫。

(四)开放教育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有待加强

如何利用开放教育现有的农民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和创业基地,为新型职业农民服务,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以改革。

二、开放教育拓展职业农民培育业务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网络作用,做好职业农民重要意义的宣传

在电大网站开始专栏,广泛宣传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优越性和光荣感,特别是要宣传身边“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案例,以榜样的力量吸引社会关注,消除传统轻农思想的影响,鼓励青年一代积极选择农口专业学习。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电大为平台的职业农民培育管理体系

在市(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统筹各县(区)培育工作。电大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单位,负责制定指导性培训计划、师资统筹、督导评估、认定组织等工作。各县(区)落实培训单位,负责培训组织、教学管理、档案管理、认定材料申报等工作。

(三)创建适合职业农民特点的管理与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农民的特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农民欢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要顺应务农农民学习规律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以方便农民和贴近生产为原则,电大要采用校社融合的模式,就地就近下乡进村办班,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开展培训;紧密结合农时季节组织培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避免不尊重农民意愿和脱离生产的远距离和走国场的培训。

(四)创建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一是开发“微课”形式的“通识”与“专业”课程。在“微课”设计的目标上要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能力和技术,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经营理念,能够从事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在“微课”设计的内容上,包括农业“通识”与“专业”两个方面。“通识”一般包括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等等。“专业”要分类,一般分类为:蔬菜生产经营专业技术、果树生产经营专业技术、水产生产经营专业技术、茶叶生产经营专业技术和畜牧生产经营专业技术等等。二是创建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考核的无纸化考试模拟试题库。三是在电大网站主页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栏目。包括:农技资料、技术鉴定、三农信息、培训管理等。四是创建丰富的由教师团队统一制作培训辅导视频和农业专业技术讲座的微课视频资源。

(五)做实做新创业基地,培养示范型职业农民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6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可以这样说,关注农村,也就是在关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科技知识的不断进步、农村的土地承包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早已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农村的文化建设或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成了当前需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切实把党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让农民得实惠,并通过文化惠民措施进一步提高与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既是一项惠民工程,又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要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持续、有效地发展,还需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探索、提高,确保新农村建设与我国现代转型所强调的协调发展。

1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状况

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农村建设后,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以辽源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为例,2005年以来,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市全面实施,已建立了十几个基层服务点,对于向农村传播先进科学知识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农家书屋”项目在辽源地区中的全面普及,为辽源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定的基石。目前,辽源地区有农家书屋五百余家,文化大院近百个,共享工程资源库更是解决了农民养殖、种植中缺少先进技术的难题。许多农民在农村里即可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快乐。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农村中,文化建设上存在的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协调,存在着发展滞后的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1)设施建设的滞后。大多数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资源和文化设施建设的滞后,农村没有可供农民借阅图书资料、数字资源的公共图书馆。有些村级文化站虽然挂着图书室的牌子,但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图书室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兼职,这种现象也就是面子工程。(2)一些低俗落后的村屯文化现象又在死灰复燃,极大的冲击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升和农村精神文化的活跃,以往被唾弃的大量封建思想和迷信活动又在农村逐渐抬头,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办喜事、丧事之风盛行,看风水、选阴宅、算命等,在骗取和耗费农民钱财的同时,也在迷惑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农村、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同时的恶习又在农村中大量出现,在冬闲、甚至于整天寄托于恶习之中难以自拔,在物质受到损失的同时,还要受到家人亲属的责骂甚至对薄公堂,造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阻碍,致使文化建设发展缓慢。(3)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农村文化发展失去根基与载体。首先,传统文化立足于传统家族与其伦理道德关系,但目前的农村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相互帮助越来越少,人际关系淡薄,致使农村集体凝聚力逐渐减弱。其次,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儒家的道德为中心,而目前在农村优秀的传统道德价值观逐渐被追逐物质、利益、金钱的价值观所取代,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第三农村乱砍乱伐、毁坏森林等破坏大自然的现象越来越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传统丢失。(4)文化传播中的错误价值观的。近几年随着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多元文化的兴起,受到所谓“市场化”利益驱动,农民们很少能看到、听到贴近农民真实生活的艺术作品,农村舞台上充斥着大量的“三俗”演出,文化传播中缺乏正确价值观,从而制约农村文化发展。

2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分析,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因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出一条正确的、有特色农村文化之路,就其具体的因素如下。

2.1社会整体方面的因素

(1)全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新农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我国处在一个重大经济转型时期,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地提高,但就整体而言还不富裕,在这样情况下,农们首先追求的还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致使唯金钱论的思想普遍流行,对精神生活和文化建设不够重视。(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至今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导致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消费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别。表现在:一是城乡文化发展政策上失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大幅低于城市的投入资金,使农村农民和城市居民在文化生活环境上差距不断拉大;二是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比例失衡,文化消费观念和能力的差距不断扩大。

2.2农村基层管理的因素

农村基层政府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不足,往往只是为了某项考核指标而建立了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上级部门考核过后,就关门上锁,也没有派专职人员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大张旗鼓建设,隆重欢迎检查,过后无人问津”的现象。

2.3农民自身的因素

由于整体社会处于大的转型期,在农村中,一些文化素质高、懂一些生产技术的农民有很多流动到城市,在农村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他们的低生产力和素质已经跟不上新时期文化的发展,吸收能力能力的欠缺,导致了新农村文化发展的缓慢。

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先进优秀文化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7

关键词:传统农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17-02

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是传统农区面对发展现实、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正视和分析传统农区“三化协调”的问题,积极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破解“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短板”和“软肋”[1],探寻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与切入点,对于破解传统农区“三化”协调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短板”和“软肋”

(一)传统农区的“短板”问题

1.支柱性产业动能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农区一般说来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农业比重较大,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但另一方面,其工业化水平低、总量小,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产品、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缺乏支柱性产业,大众产品多,知名品牌少,商品市场竞争力弱,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换过程中,支柱性产业缺乏,产业化经营效益不强,对地区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仍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竞争能力受制约明显。从资源禀赋的视角看,传统农区资源并不缺乏,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分治管理,致使传统农区的交通、电力、信息、物流、商贸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整体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再加上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投资环境的相对较差,导致其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十分有限,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陷入被动和不利经济环境之中。

3.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虽然传统农区农业基础较好,但也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二是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三是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差,资金、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能力被严重削弱;四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流转的规模小,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水、电、路建设滞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传统农区的“软肋”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当前,传统农区“三化”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夯实农业基础,这也是传统农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着力解决的“软肋”问题。

1.农业生产要素持续流失,城乡差距扩大。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作用下,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业的经济比较效益较低,导致资金、技术、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乡发展失衡加剧,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1)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损。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资源短缺的影响,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资、农机、农具、土地、人力等生产费用的大幅上涨,相当程度上吞噬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步入高成本、高价格、低收益时代;同时,农业生产的高成本,也直接侵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迫在眉睫。

(2)农村人口结构加剧变化,劳动力素质下降凸显。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导致农村人口结构急剧变化,农业生产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社会问题逐渐突出,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特征更加明显,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少,另一方面是土地“撂荒”、“闲置”的情况随处可见,农业亟待进行。

二、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发展的核心内容,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要从农民进城入手,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适应新时期“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

(一)着力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动力

1.加快经济结构转变培育支柱产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一方面,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持;另一方面,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并加速城镇化[2]。由于传统农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支柱性产业动能不足,导致其城镇化缓慢。因此,传统农区要以“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主题,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强化产业支撑,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增强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一是结合当地实际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加工工业。二是立足地方基础和优势,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吸引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城乡规划、区域经济结构等的调整,化解矛盾,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不仅能有效地“引领”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还能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其一,要加强规划统筹,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城镇规划,强力推行规划实施,用科学规划引领“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3],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其二,依托载体建设增强城镇实力,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互动,以产兴城。

(二)着力促进城镇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载体

1.建立发展协调的现代城镇体系。其一,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以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构建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协调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和现代新兴服务产业,强化城镇服务功能,吸纳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城镇集聚,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条件。三是全面强化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拉动消费的推进器,统筹城乡的联结点,因此要把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抓好抓实。

2.努力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力。一是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健全人居环境,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二是要实施中心——边缘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基础

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影响和制约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

1.加快现代要素投入改造传统农业。其一,加快制度创新,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健全以城带乡和城乡人口布局优化的长效机制。其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土地产出率。其三,强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2.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难题。一是以增进农民利益、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二是切实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改革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力度,完善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的机制,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传统农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

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农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推进工农和城乡的良性互动。

(一)科学编制规划,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前提

规划工作关系到传统农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首先就要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作为规划的编制者和引领者,要站在三化协调发展的高度,坚持城乡规划一支笔,最大限度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全面描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城镇的布局、农民居民点的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等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其次,坚持公开规划,编制规划要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支持、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规划的科学性。

(二)加大“三农”投入,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财政支撑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须始终把保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一是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入,特别是增加对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公共服务部门建设。二是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改革地方财政收支制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三是强化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四是改革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和方式,进一步健全“三农”投入长效机制。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业支撑

产业转移是产业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现象。承接产业转移是传统农业区经济启动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一是承接产业转移能为加快传统农业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承接产业转移能为传统农业区壮大建立优势主导产业;三是承接产业转移能加快传统农业区推进服务业迈上新台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业项目,这对促进中心城市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的跨越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

(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抓手

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示范带动、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以点带面,示范推进的方式,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农民自觉地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8

1.1发展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的战略意义因河北省环京津带地区承担着为京津地区阻挡风沙、净化水质和供给水源的任务,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受到限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环京、津100km的贫困带。在不改变当地继续作为京津生态保护屏障的前提下,逐步转变当前传统单一的种植业开发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国内外诸多实践证明,农村旅游则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具附加值的产业之一。河北省大力发展环京津带农村旅游能够充分挖掘当地农业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把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区位优势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并产生立体式的乘数联动效应:可以使环京津贫困带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在不离乡土的情况下就业;可以使当地特色农产品减少流通环节而直接面向都市消费者;可以推进当地包括旅游、饮食、住宿、购物第三产业发展;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加速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因此,顺应经济转型的时展潮流,通过政府规划和扶持,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大力发展环京津带农村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而一项最新的假日监测数据也表明,70%城镇居民选择乡村作为出游目的地,尤其是在当前房、车发展受限,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农村旅游日益成为都市居民休闲消费的重要选择。河北省农村旅游也因而得到飞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乡镇达300多个,1400多个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30余万人,年接待人数4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1]。在河北省农村旅游市场中,据京津两小时车程的包括廊坊、保定、张家口等7个市所辖的57个县(市)的河北环京津带农村旅游具有具有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统计数据显示,北京2011年人均GDp达到1.2447万美元,天津市达到1.3391万美元,两地均接近富裕国家地区水平,拥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客源市场和效益优势。环京津带是河北省旅游资源富集区,有坝缘山地、森林草原、天漠和沙漠草场等特色资源,还有凉爽的避暑气候、清新的空气、优质的雪场和良好的温泉资源等,除此之外有传承并保存下来的地域乡土文化,如红色革命遗迹、历史文物古迹、农村民俗风情等,为河北省发展环京津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游发展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经营特色和市场定位存在偏差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游主要面向京津的现代都市人群,提供都市人休闲、度假。农村旅游的特色就在“农家”和“休闲”。但现实中,众多行为却体现了其在定位上的明显偏差。往往“农味不浓”,一些农村旅游项目盲目追求城市化、现代化,模仿城市餐厅或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淡化了农村游的特点。片面强调规模而忽视自身经营特色,将京津大都市游客重新置身于喧嚣的都市环境,无法满足京津都市游客对农村旅游越来越高的品牌化、多样化、内涵化、人性化消费需求。

2.2经营产品同质化严重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缺乏河北省乡土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的支撑,产品同质化严重,特色品牌项目较少,没有与京津形成错位发展。从功能上讲,主要以观光、餐饮、住宿为主;从类型上看只是局限于爬山、打牌、钓鱼、按摩、温泉、滑雪等单调的娱乐项目;乡村文化展示方面也只是对常见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进行展示,没有体验性旅游内容。缺乏农家旅游的独特魅力特色,旅游开发项目低档次、重复性,同质化现象严重。依靠“低质低价”路线、小规模经营,同时受到京津竞争性压抑和区域性屏蔽。京津本地农村游由于同城效应和交通优势以及较为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使之在类似旅游项目的选择中成为京津游客的首选市场。最终使得同类产品竞争中京津地区对河北省农村游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对其发展构成了较大的生存压力。

2.3大旅游理念缺乏河北省环京津带包括环京津57个旅游重点县(市)。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管理各自为政及知识结构、经营管理能力、传统小农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旅游景点孤立发展,整合意识、品牌意识淡漠,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不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品牌形象不突出,资源与资金没有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合力,总体上尚未形成河北省农村旅游自身的产品特色,建成的精品较少,产品品质不高、特色不突出、规模体量小、建设水平低、功能设施差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2.4基础与服务设施及旅游环境建设薄弱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与京津优越的交通条件相比,存在路面窄、弯道多、路况差、易堵车等问题,公共交通不发达,缺少集约化的旅游集散及咨询中心,旅游公路沿途的休闲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目前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河北环京津地区农村游接待村镇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薄弱,如电力供应的紧张、自来水供应的不足以及垃圾及时清理的困难等,其规模难以扩大到游客需求的水平。河北环京津的一些县城和旅游景区“脏、乱、差”的面貌也急需进一步改观。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有限,也是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所在地的共同特点。

2.5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河北环京津带农村游具有明显的家庭管理的特点。一些农村游开业、停业还很随意,经营的随意性和招待客人的不周直接影响了人们农村游休闲的层次和情趣。由于缺乏权威、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部分农村旅游开发管理较为混乱,小范围内产业要素重复配置,创新项目少,形成了市场开发重复、产品单一的现象,在游客数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造成导致拉客、抢客、宰客现象的发生,恶化了行业竞争环境。经营户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管理方面的技能,由于农村生活状况相对封闭、经济落后,很难吸引外地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2.6营销手段和品牌建设落后旅游营销渠道在旅游市场开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景区无论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主导的营销,还是农户主导的营销,一般都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宣传,仍存在着“先等当地旅游发展起来,再拿钱来宣传促销旅游”的落后观念。所采用的促销方式大多为广告、人员推销等,而且力度不大,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但由于网页的知名度有限,再加上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等原因,还无法对乡村旅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品牌的塑造及推广不足,大部分农业旅游景区(点)普遍知名度不高,缺少品牌营销意识,从而使得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产业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

3经济转型时期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变观光型、同质化产品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面对的主要是京津市场,在旅游资源上京津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应强化与京津休闲旅游同源异质的互补功能。同质化的资源需要差异化的产品,类同化的市场需要错位化的经营。既要积极与京津进行实质性合作,整体策划,互利共赢,更要在环京津农村旅游精品的设置上扬长避短,打造产品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开发培育能够代表河北农村旅游形象的标志性产品。充分发挥环京津农村地域内蓝(海滨海岛)、绿(自然生态)、红(革命圣地)、白(冰雪)、黄(皇家文化)5大特色农村旅游优势资源,联合打造海洋、避暑、草原、温泉、冰雪、运动、皇家、狩猎8个旅游特色资源,这些资源就是河北面对京津的差异化资源,实现和京津的错位发展,塑造独特的竞争力。另外河北省环京津带各县市,还应当结合当地区位和资源,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开发不同消费时段和不同消费内容的农村旅游系列产品,推动其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根据距京津地理位置距京津地理位置和双休日、“黄金周”、寒暑假、带薪假期等不同时段设计开发农村度假旅游产品[2]。例如在京津冀城乡结合部可以建设商务会议型农村旅游区,也可以根据地位优势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在京津城市近郊,建设休闲娱乐型农村旅游,在保持现有的、歌舞、体育、垂钓等常规休闲娱乐活的基础上,拓展以河北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型旅游;开发各类型主题农业游乐园,设计供游客参观游览、进行参与性活动的游乐型旅游,改变目前旅游产品以静态观赏田园风光为主,设置情境让旅游者感受农家人和农家生产、生活的乐趣,获得全新的农村旅游体验;丰富以当地农村绿色、特色食品为主的特色农产和风味小吃等美食品尝旅游活动;开展农业文化考察、特色农业考察、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知识学习等农村研修性旅游活动;借鉴海南、云南发展经验,加快环京津带农村养老旅游项目开发,促进当前的“银发旅游”向养老休闲型转型升级[3]。

3.2变门票经济为综合经济全面提升目前河北环京津农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观光型阶段,以门票经济为主,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层次、档次还不够高,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整合联动,远不能提供吃、住、行和游、购、娱等一站式的体验。应该围绕京津游客高层次、多元化农村旅游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作用,系统谋划大旅游产业发展,把农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度假、娱乐、商务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寻找当地农村土特产品、饮食、文化新的增长点,把音乐、影视动漫、重大体育赛事等都可以作为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点。易县清西陵摇滚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河北动漫节等都是将文化产业与旅游紧密结合获取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范例。另外,也可以开发和利用河北环京津带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山水资源,引进或合作承办大型会展活动,以会展经济带动旅游消费功能的提升,逐步实现农村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3.3变初级的粗放服务为现代化标准化服务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游的服务要有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做到让游客吃得开心、住得舒适、游得便捷。为此应尽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咨询服务,建立旅游标识系统,加强旅游安全救援等设施;进一步推进农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行GB/t1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在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推广GB/t24000环境管理认证标准。建立涵盖酒店、餐饮、娱乐、交通、旅行服务等完善的服务标准化体系,切实提高农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构建环京津带农村旅游诚信体系,建立和实施旅游企业的诚信评价制度,利用媒体和群众监督,规范农村旅游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建立有效市场监督制度,严格落实环京津旅游市场监督的属地管理原则。对非法经营、非法旅游小广告、社会旅馆非法揽客和购物商店的欺客宰客行以及游区内各类餐饮和纪念品质量问题等,属地的农村旅游管理部门应会同公安、工商、质量监督、卫生管理等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治理,完善旅游市场秩序。

3.4变单一的景区发展为拉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河北省环京津带的57个市县区要积极开展跨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谋求市场合力,做大做强河北农村旅游的品牌。切实发挥河北省政府在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和整体宣传促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发展创新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加快市场化运营步伐,有效整合环京津区域的旅游资源,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促销和统一保护,避免区域内低端无序的不良恶性竞争。努力形成河北省区域内资源共享、产品互补、配置合理、区域分工明确的局面,进一步实现河北环京津农村旅游的“无障碍”化,提高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发展大旅游,进而带动河北省局部经济的发展。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9

关键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632056

1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农业节水建设在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

由于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结合了当今一些现代化的先进科技技术,并以先进的科技配套设做为辅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新疆地区传统的老式的农业用水方式与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发展。

1.2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方式发挥的作用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农村水利的现代化进程。一些地区通过高效节水技术通过膜下滴灌建立起的节约型种植模式,解除了资源短缺和市场竞争束缚,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与生产潜力优势,如通过先进的灌溉系统,可以使传统的人工作业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升灌溉劳动生产率,使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种植结构得到创新,最终实现新疆地区农田灌溉现代化。

2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基于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目前,新疆农业主要靠水利灌溉为典型的灌溉农业作业方式,因各方面重要性的显著体现,受到当地农民的接受和认可,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会得到普遍应用与推广。

2.1灌区建设方面

农业节水是灌区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根据新疆目前拥有的大小河流是以及河川径流总量,为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提供了应用基础。在灌区建设上,全疆农业总灌溉面积增长近6.5倍,各种配套渠系建筑物如水闸、排水渠均有所增加,鉴于此,大大提高了渠系利用系数。

2.2水资源利用方面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随着农业需水量和自然生态总缺水量的不断增加的利用现状,以及当地工业化建设与人居、自然环境的需求情况,农业节水建设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合理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农、果作物种类普及性方面

2.3.1农作物

新疆采用滴灌灌溉的农作物已由原来单一的棉花、葡萄、果树等少数作物扩大到辣椒、番茄、土豆、玉米、甜菜、打瓜等所有特色经济作物。近几年,阜康市、沙湾县、博乐市等地开始了小麦、玉米滴灌试验示范的规模化管理与规划,滴灌技术适应灌溉农作物种类不断扩大。

2.3.2果树

一些果树发展区如干旱的吐鲁番地区,基于其水资源紧缺、种植作物主要为葡萄、灌溉水平较低等特点,实施并进行了高效节水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成龄葡萄的灌溉定额由地面沟灌的1300m3左右降至800m3左右,在保证果品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节水效果也非常显著。

3新疆农业节水技术发展主要模式分析

3.1以大田棉花膜下滴灌为主导的技术模式分析

膜下滴灌的节水灌溉模式在棉花生产中具有很强的节水增产效果,可有效缓解投资资金短缺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新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它主要是将传统滴灌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进行的一种有机结合,在配合高密栽培、水肥耦合等农艺技术的同时,用新方式延伸和细化以往的传统地膜栽培技术的另一种节水形式,实现了棉花单产产量的提高。

3.2规模化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分析

新疆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昌吉州的木垒、吉木萨尔县,阿勒泰的吉木乃县,哈密的巴里坤、伊吾县等广泛采用这种形式。基于新疆地区天气和地形优势的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压喷灌运行成本低廉,节约用水量高达30%左右,成本核算后,每667m2可节约50~60元的费用。

传统农业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城乡接合区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城乡接合区域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前沿地带,又叫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具有“亦城亦农”的特征。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这一区域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点,是城乡功能的过渡区,也是城乡功能的混杂区。这一区域经济形态复杂、发展活力最强,是城乡一体化要求最迫切的地区。接受城市辐射,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日益融合,这是城乡结合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乡接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由于发展机遇和片区差异,城乡接合区域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存在大量的传统低端服务业,同时仍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域和农业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的从业空间和收入渠道还不可能与农业相脱离,传统农业仍占有一定比重。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粮食种植业比重己不断下降,“高产”也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农民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农民的生产方式己悄然发生变化,非农产业和服务于城市的特色农业比重不断上升,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明显增加。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调整产业结构,强调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资金的合理充分利用,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则顺理成章地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进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这种选择有利于城乡接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更有利于生态旅游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是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1.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的农业产业总称,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根据一定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极,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形成特色农业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传统优质名牌农产品的开发与发展,二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三是在原有传统农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开发改造、包装和加工,形成更具特色的新产品。

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低,是“小农经济”。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新挑战,城乡接合区域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特色之路,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能形成一定规模,对当地经济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化,可以很好地弥补城市经济的多元化,调整城乡接合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形成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带。

2.依托产业化要求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从山东诸城、维坊等地发展而来,它是对农业和农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一种经营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纽带关系,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能积极促进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早在1998年10月中央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中就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之一。”产业化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是农村经济登上新台阶的突破口,特色资源开发、技术开发、规模化开发和基地化经营,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市场开发和资本运作等方面都离不开产业化经营。

特色本身是一种生产力,但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以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区。所以,要不断推进城乡接合区域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道路。

二、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1.综合经济较差,产业发展缓慢。城乡接合区域大多是由农村演变而来,城乡管理体制直接冲突,城乡差距较为明显,产业发展缓慢。大部份城乡接合区域集体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缺乏可靠来源,除传统农业外,大多借助“瓦片经济”即大量盖房屋以对外出租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流动人口多,存在大量的传统低端服务业,影响当地产业发展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的优化升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实体较少,体量较小,层次较低,集体经济发育不足,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单位分散,规模效益较低,农民没有稳定增收的产业依托。

2.基础不够坚实,农民缺乏组织。城乡接合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总体来说缺乏战略性调整,缺乏有序组织和科学的总体规划。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格局没有改变,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产品品质较差,大多数农户仍属单兵作战,无法形成规模经营,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现有合作组织内部机制较松散,利益机制没有形成,没有形成龙头组织,形不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影响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农业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较短,整体效益不高。

3.缺少龙头企业,主导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然而目前在城乡接合区域内很少有企业将资金投向农产业,真正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品牌意识不强,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企业自身实力和带动力不强。

4.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技能型劳动者少,苦力型劳动者多,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经营观念落后且思想保守。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农业企业家”太少,现代化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同时政府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组织尚未真正建立,服务内容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三、城乡接合区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1.依托特色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产业化与生态特色农业相辅相成,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要立足本地状况,综合考虑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找准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定位专业化发展方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实现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提升传统农业,使之与现代农业相融合,加大对农业生产基地基本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树立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的产品形象,培育支柱产业,创出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2.增加农业投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是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应该着眼于改善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整体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科技水平高的大企业开发生态特色农业。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基地建设、土地政策、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具体优惠和扶持,为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要把有限的投入用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壮大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化。同时要看到,仅仅做大做强一两个龙头企业是不够的,要形成多个龙头企业竞争的局面。

3.建立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企业和农民是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越能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要进一步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多种类型的产业组织方式,实行公司制运行,企业化管理,用企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用工业化的要求发展农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互惠互利,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4.坚持抓好农业产业化与地方特色的结合。特色农业关键在“特”。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抓好创意提升,形成独特品牌。以绿色食品为品牌形象,以健康无害为宣传特色。迎合城乡居民“新、奇、特”的消费变化,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引导,大力培育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商品变礼品,把农产品变成艺术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延长产业链,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如:从本地着眼,主导产品有哪几方面的优势,每一优势又可有多种利用方式,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又可形成若干系列的加工产品等。

5.加强农民文化教育以提高特色产品科技含量。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技术推广、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开展生态特色农业的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提升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充分认识到区域品牌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依托骨干龙头作用,打响区域品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

6.推进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营销。要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支持和逐步发展各种营销组织中介,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化市场,加快建立市场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网站建设,丰富信息量,引导企业、农户按市场需求发展并能有效规避风险。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使产品更有文化内涵,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营销。

7.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抓好功能拓展,将发展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积极发展都市农业、景观农业。近年来,乡村旅游己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及旅游界的重视。要将注意力投向这个大市场,全面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及观光休闲的场所;着力打造“乡村乐”品牌,形成一定规模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它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另外它还具有信息交换、社会文化的功能,通过城乡旅游互动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发展农业观光游为突破口推进小城镇建设,形成了城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使城乡接合区域成为宜居新区、城市经济服务带和环城休闲景观带,助推城乡接合区域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发展农业特色,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24-25

[2]洪银兴.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秩序[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27-30

[4]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丛,1996(5):14-15

[5]李亚.论以市场化带动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J].现代商贸工业,2009(7):90-91

[6]李锦桃.文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产业化论坛,2010(23):15-16

[7]何勋.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1-44

[8]胡际莲,周淑清.探讨“城乡接合部”的统筹建设发展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0(8):85-88

[9]熊宁,曾尊固.试论调整产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J].经济地理,2011(5):56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