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十篇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十篇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7:58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1

关键词:财税体制;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税收调控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财政税收的作用以及地位都比之前重要很多,其在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基础上,还具备配置资源的新职能,还有稳定、发展和分配收入等职能,因此财政税收被政府和国家视为参与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主要工具。

一、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宏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概述,具体指的是其运行状况,其参照物是局部经济等微观经济,概括了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其中涵盖了生产与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几个点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社会再生产指的就是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其中生产对其他三个环节都有决定作用,而其他三个环节并不是为了适应生产而存在,也不是被动地由生产来左右,而是对生产有着积极、促进的反作用。在这几个环节中,每个阶段的分工明确,责任鲜明,例如生产就是生产者参与的,交换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约定,消费仅仅只是消费者的事情,政府一般不会过问这三阶段的发生过程,但是对于税收这块来干预个人乃至整个企业的收益分配,对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6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不少优惠新政策,优惠范围又增大了许多,力度方面也有一定的增加,手续也简化了不少,这些税收新政策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发挥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财税体制来看还存在弊病与缺陷,这使财税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困难更多,最终影响了我国其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也有制约性。

税收是国家借助政治权利干预国民收入以及分配的一种手段,这也是国家收入中最重要的一股来源,只有税收收入跟得上,国家才能生存并得以发展,是国家经济上的主要体现。税收来自于民众的支持,因此最终还会运用到民众身上,征税不可以超越纳税人承受的范围,是民众的福音。经济中含有分配,而分配中含有税收,分配的主要表现就是税收,有了税收收入,国家会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此同时分配取决于经济收入,而分配也反作用于经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中都掺有税收的部分,其涉及范围特别广泛,不仅包括国家建设的各方面,还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对社会生产、分配以及再生产甚至消费都有影响,可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还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财产所有权都都受国家所有制以及政治权利所规范,其中劳动权、所有权和财产权等的分配关系都又政府税收机构来制约。税收一方面与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和国家的政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税收既属于政治问题又属于经济问题。因此税收代表的是整个国家以及每位民众的利益,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却高于一切,为了保障至高无上的利益不被侵害,只有使用政权力量,将税收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使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经济的重点以及要点就是财产及其分配,国家、企业、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分配的中心就是税收,是各机构都关注的问题。

由此可见,税收就是宏观经济的分配范畴,其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占据的地位也相当重要。

二、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税收是从经济中产生的,经济对税收的发展甚至产生都起着决定性作用。税收是从生产经营的个人和企业过程中剩余价值或者说剩余产品中分配得来的,普遍情况下,经济活动发展到哪里,税收就会跟随到哪里,也就是说哪里有经济活动,税收就在哪里存在。2015年为了满足不同需求,陆续取消了限贷政策、推出大型消费工程包,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从2014年以来,面对不够通常的货币政策传导现状,曾今数次降息、几度降低存款备用金率,并且想尽办法使利率下降。如果政府政策有效性有下降现象,组织了一系列续贷政策和存量债务置换等活动,不断加强政府企业合作,等等举动对经济下降的现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前三季度国内生产同比增长了6.8%,达到小规模企业的工业生产同比也增长了6.0%之多,与此同时消费需求明显平稳了许多,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也增长了18.1%,解决了慢速增长的棘手问题。进出口都有10%到-6%的下降,不计价格因素的话实际增速分别的3.9%和-0.8。除此之外,就业形势比较平缓,就城镇新增就业达1055万人,同比减少了15.8万人,对于预期的目标也是一个完美的答卷。

除此之外,以个税为例:个税起征点提高,就能够真实地掌握每个行业甚至每个单位中的收入水平大概在什么水平,如果说个税起征点为10000,那么能大概估计出普通劳动者的收入状况,目前政府部门所统计的民众收入基本上都是预估值。所以说,就算提高了个税起征点,国家的损失也不是跟多,因为每个单位都会将职工的工资水平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企业中出现假账的现象,也遏制了假发票制作者的获利渠道。因此个税制度的改革乃至国家财税制度的改革应从这三个方面分析:

1.税收取之于民,所以要把解决民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退一步讲,就算民众没有享受得到,也得知道国家所征收的巨额财税用到了哪些方面。

2.不只以民众的工资来衡量征收个税的起征点,要以民众的收入为准。我国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中的职员基本上都享有五险一金,但是其他性质企业的员工却没有这个待遇,因此有失公允。怎样进行其他的灰色、黑色收入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3.严惩故意逃税、漏税者。换个角度看,如果说,第一则能够无条件满足了,国民的意识将会自觉增强。

只要国家征税这个事件发生了,那么税收就要起到一定的作用。税收宏观调控指的就是国家政府机构想要加强经济发展、将税收职能发挥出来的概括。要想真正掌握这个问题,就得从经济体制和税收的关系着手。

国家约束国民经济的过程中用到的制度就是经济体制,其中有物价、财政、金融以及税收等。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态分为:(1)计划经济体制;(2)市场经济体制。两种形态下,其资源的配置主体是谁对于围观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国家征税的深度是从税负体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曾今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利润会全被国家带走,由国家来配置所有资源。而要想使市场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让企业能够得到相应的利益,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民众拿自己的钱来投资,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进一步加强经济的活力。反而反之,若是国家拿走企业全部利润之后,大部分企业入不抵出、面临倒闭,人们就不愿意来进行民间投资。所以说,市场经济下社会公共最低的保障还是靠税收来满足,不可以将税收投入到盈利性的生产投资当中去,因为这样的话企业的负担会加重,竞争市场出现混乱,市场经济将会止步不前。由此可以看出,由国家还是由市场来配置取决于税负的多少,其与我国旧体复归以及经济转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税收调控与经济发展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税收调控,为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让全国经济能够快速、稳健地发展。所以说应该根据目前的状况来使用一些策略。

1.缩小个人收入差距,逐渐实现共同致富

共同致富是满足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要求,但是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是向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之后至今民众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其增加收入的渠道也增加了很多,但是收入差距有了明显的偏差,首先偏远地区的民众温饱问题还有待解决,而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人数超越了数千万。据有关部门调查,2015年外资企业和技术服务业的年工资超过16万,而全国普通行业的平均年薪为105800元,超过平均水平的146.2%,同时国有企业平均年薪为111580元,城镇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年薪为69859元,农、林、渔业的年均收入只有58672元。城镇居民家庭只有70285元用来支配,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平均在25648元。所以应该实施高征税低调节的策略来缩小收入之间的差距,一定要严格打击非法收入,破坏经济市场的现象。

2.调节供求关系,保持供求平衡

经济的平衡发展主要取决于供与求之间是否适当。自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通货出现了紧缩,供比求多出很多,民间投资大量减少,导致低收入消费阶层停止了消费。这个紧急关头,国家开始发行国债,将国家的投资扩大,积极参与财政政策,来保持经济的稳速增长。直至200年,我国经济走出低谷一直发展到现在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微观经济下的国家债务一年比一年多,政府的投资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享受到其中的利益,队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市场有很大的影响;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企业之间相互争枪项目,难免出现一些腐败现象;一部分企业在项目的建设中没有足够的科学论证步骤,盲目接手、仓促投资最终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在我国屡见不鲜,要将其彻底解决,就要严格把控资本利得税以及累进所得税的运用,以此来调节经济、发挥平衡供求的作用。比如在经济危机时刻,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民众的收入缩减,税率也会得到相应的影响,这时候就能刺激民间消费,使经济逐渐恢复。

3.调节对外经济往来

中国是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才加入到wro的,这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有能力对外开放,对更广阔的领域开放,无论是对我国经济还是税收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策略。首先,遵循wto规定的所有原则,例如公平、无歧视等,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争取完全与国际税制接轨,将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合法、有效地分享出来。其次,旅行加入wro的所有承诺,例如对税率进行调整、使进出口关税降低,最终降低关税总水平,。在特殊产品的税率上适当增减,有效保护我国中小企业的利益,与此同时不断更新我国出口退税的管理制度,现退、免、抵使产品出口扩大。最后,认真贯彻落实《税收协定》等类似的法律文件,严格界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管辖权,不能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让企业能够勇敢地走出去,安心地引进来。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2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市场体系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改革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深刻诠释了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市场作用这一经济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范围不断扩大,作用不断增强,推动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新提法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在突出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事实也证明,消除旧市场经济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成熟完善,符合现代经济运行要求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持久发展的基础。

一、不断升级的市场地位

回顾35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重要形式的作用发挥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之路其实就是重新定义市场概念之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与确立之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艰难探索之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搜寻,难觅“市场”二字,解决建国以来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是该阶段的首要问题。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逐步推进,完全排除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观念开始松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1981年,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顺道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市场调节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使“市场”这一词汇重新出现在了经济活动和人们视野之中。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强调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充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难以跨越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进程中,增强企业活力,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体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新提法的不断演变,表明了新的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市场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较大提升和普遍认可。同时,在对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的困难和矛盾,与此同时,遭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事业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疑惑,如何将市场经济体制推向更快更好发展,需要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为标志,其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归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错误思想束缚,释放了人们对改革开放前途的担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就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同时,报告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了理论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基础和总布局,其中对“市场”的认识和定义有了重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基础性作用”奠定了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资源配置性作用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突出和巩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前所未有的重新定义了市场作用,升级了市场地位。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字的变动,点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不仅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政府系统性的宏观调控能力,对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中国改革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改革纲领。

二、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是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纲领性方针和指导性意见。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基础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需要有一系列对产权关系进行有效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通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当前,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不断增强其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尤其需要高度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创新所有制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有资本等相互融合,实现各类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市需要发展,农村也需要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通过农民对集体财产股份所有权,宅基地用益物权以及其他产权的确权保护和流转交易,推进农村变革,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在这发展过程之中,贯穿着一个核心命题“公有制经济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不可侵犯”。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使各类社会财富创造主体享有财富持有与增值保值之法律保护,解除其后顾之忧,激发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财富之活力。

(二)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需要转变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需要进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整个社会的运转,需要在三者之间维持一个平衡态势,即通过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实现。首先,实行统一完备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资本投资利用效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就是对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的一个探索。其次,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凡是市场能够形成价格的交给市场,政府不应当进行不当干预,推进自然垄断领域和和竞争性领域的要素价格、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在制定全国统一反垄断法与各行各业反垄断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严格执法,消除各类地区垄断、行政垄断,使政府调控、市场功能和社会作用各司其职,正常发挥。

(三)以“两个市场”为切入推进专门市场体系建设

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将得到推广。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新提及了“两个市场”:建设用地市场和金融市场。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发展,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指导和配套法规政策,我国的土地要素市场发展不平衡、不统一、不完善,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得不到有效维护。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需要对要素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市场的准入、运行和退出环节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一个的面向全球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等的规范化金融体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动力。同时,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定价、汇率市场以及金融的监管改革,进行专门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规范,以保障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稳定和高效运行。因此,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突破口,推进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是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关键举措。

(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是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绝对不能有否定或者弱化政府作用的倾向。在现代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样重要,缺少任何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就会短腿和失衡。但是需要认识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内涵不同,市场对资源配置器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是根本性的一面,而政府是引导和调控资源配置,是间接性的一面;在两者关系上,是市场主导下的政府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作用。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以财政和货币、价格和产业等政策手段为推手,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同时,从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2]夏小依:“决定性地位”重新定位市场作用――经济学家热解《决定》[J].中国金融家,2013(12)

[3]刘国光: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再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J].江淮论坛,2013(5)

[4]郭占恒.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J].观察与思考,2004(1)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3

【关键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关系

一、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包括生产、分配、流通)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管理方式、机构设置的整个体系。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所有制关系、经济决策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政治体制及其改革

政治体制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政体包括了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方式,这也叫做国家结构形式;它还包括了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这通常称作政权组织形式。政治体制改革是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如何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如何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具体来讲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市场经济来实现,而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科学、合理、高效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来保障。邓小平同志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相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从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不难看出: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任务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中每一次认识的深化也必然会带来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对现有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使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导航器,是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正确道路的唯一保证。

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和功能。它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反作用,一定条件下与经济相比占据首要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对社会的必要的协调和管理。对中国当前情况来说,政府是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正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得以建立。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后者必须与前者紧密结合、协同发展,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明显滞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后者对前者的强大保障功能,使经济体制改革能顺利地进行。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但是各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同步进行,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及其他方面的改革。邓小平提出的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要审慎从事”,这为我们提出了一条可遵循的原则,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使其能够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从而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道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都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和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4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资源配置;市场;政府;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些决定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和重大决策。那么,党中央为何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为何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人均GDp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如说的“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这一社会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确,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

党中央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立足于基本国情,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如今,为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客观认识当前发展国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确保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同时前文也提到所讲的“三个没有变”,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党中央的《决定》指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为保证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必须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和职责范围。

市场机制能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市场机制下的资源配置是通过竞争方式来实现的,充分表现出市场主体的利益性。市场主体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然要求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自然也就实现了资源的配置。从发达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高于计划机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政府的职责就是对市场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持谁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这些职责都是建立在市场运行的基础之上的。尽管政府与市场看似职责分工明确,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干预较多,从而使大量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确保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将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功能交给市场,政府也应该将事前审批转为事后监督,将重视微观干预转变为重视宏观调控。通过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论断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创新。

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配置,一种是政府计划配置,党中央的《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从基础转变为决定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了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改革,这表明,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之所以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远远高于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改革开放以后,之所以能够使经济发展迅速,归根结底是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代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不起作用,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需要界定清楚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现代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非政府撒手不管,政府要对市场配置资源中不足的部分进行弥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和寸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两只手”共同驾驭市场这驾马车。

四、结语

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市场需要法律来监控,为了约束逐利的市场主体,需要建立诚信机制,对失信于市场的主体进行法律惩罚。

参考文献:

[1]杨名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及其历史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2)

[2]林木西.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十大亮点[J].光明日报,20131115

[3]白永秀,王颂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改革,2013(7),14~21

[4].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6]廖富洲.试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1),5~9

[7]赵振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1),22~26

[8]宋志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6),30~31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5

“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这也是《决定》起草过程中非常注意把握的重要原则。《决定》确定的15个方面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1个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体制,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

之所以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是因为当前我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也在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对于改革举措,社会上总有人担心难以落实到位。此次全会通过一些有力举措向外界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改革的决心,狠抓落实确保改革“不放空炮”。

一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当前改革已到调整利益格局的攻坚期,仅靠一个部门推动全方位改革是很难的,需要一个高层次机构来把握大局做决策,统筹协调各方面,凝聚改革共识,落实监督检查,防止改革“放空炮”。

二是鲜明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这意味着剩下的7年时间必须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一时间表为各部门和地方设定了改革最后的边界和底线,表明这些改革任务是可检查、可评估、可落实的。

历经半年多时间起草,千锤百炼后的《决定》可谓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大约2万字篇幅、15个领域60项具体任务,每一句话都是改革,或者是一个改革方向、或者一个改革目标、或者一个改革举措,落实下去都会对该领域发展和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影响,有些甚至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记忆深刻的是两点重要原则:一是起草时只写改革,特别是写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但凡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的,除非有特别充足理由,一般不修改。增加的改革任务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听到很多参会人员说没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改革决心和勇气。

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

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为什么要改?一是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过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但都不能最大限度提高市场效率。此次两字之变,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意味着在配置资源问题上,其他力量如政府,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只能是市场。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当下大家都在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公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了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未来所有经济领域改革都要以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标尺。今年推动的一些改革,包括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外界都期待政府出手,但并没有动,就体现了要依靠市场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

三是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虽然30多年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很不完善,核心问题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严重、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多有关。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是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

清晰界定政府职能和作用

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也不行。但是,要认识到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内涵的不同。就资源配置而言,政府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

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5项职能、20个字: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此外,相对于党的十六大,此次全会没有提经济调节,因为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调节什么,怎么调节,并不明确,给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留下的空间较大,也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相矛盾。《决定》还强化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针对性。

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

全会公报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提法。过去我们说建设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的,而新目标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

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报以“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体现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的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这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公报提出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个成熟的社会制度必须依靠法律。公报在不同领域列举了需要完善的制度,表明未来国家治理方式将是法治的,不再是简单命令式或单纯靠行政手段进行。

公平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障碍、“玻璃门”,根子在于我们从思想上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地位。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有很多新的突破和创新,我的学习体会是,主要体现了一个基本精神和理念,就是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

一是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我们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作为补充,后来承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加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前提。十五大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没有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起讲。这次放在一起讲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鲜明,表明二者没有老大、老二之分。

二是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市场监管、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

三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是新概念,但有新的内涵和定位。今后,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此外,《决定》在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方面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

首次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背后有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的深层面制度原因。

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行为,过去的处罚很多是象征性的,无法弥补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的长期损害。今后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地方领导要终身追究责任,对企业要严厉惩罚,让地方大员付出丢“乌纱帽”的代价,让企业付出真金白银,使之今后不敢再破坏生态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最终要让全体人民受益

全会明确提出,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指导思想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必须让全体人民受益。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6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只有加快推进改革,才能为如期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良好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良性循环;才能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特别是继续推进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对外开放、涉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

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重大任务,不仅要加大改革力度,还要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这一重要部署,对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打好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重要性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把深化改革作为突出的重点任务,这是充分考虑我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任务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深化和推进改革的自觉性。

深化和推进改革,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系统地推进体制改革分不开的。开放也是改革。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才有今天这样繁荣发展的局面。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首先要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必须坚持和依靠改革。目前,妨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还很多。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严重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只有深化体制改革,才能巩固和扩大宏观调控的成果,从根本上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良性循环。要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使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更大的台阶,也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通过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深化和推进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20多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改革之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已经取得的进展与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体制;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服务领域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合理,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在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计划、财政、金融、投资等宏观管理制度和方式还不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履艰难。在收入分配方面,调节分配的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矛盾突出。在社会事业领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等等。这些都说明,深化体制改革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体制转换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种种新问题和矛盾复杂纷呈的局面,也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和改变。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坚决地推进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新体制的进程。党中央已经提出,从明年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仅剩下15年时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只有加快推进改革,才能为如期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深化和推进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来的,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机制,才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多方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形成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共同发展。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走出新的发展路子,开创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必须大力推进改革,构筑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按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保障的要求,《建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提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并对这些重点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重点方面的改革任务,关系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必须奋力攻关。

继续推进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改革。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巨大,毋庸置疑。同时,长期以来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地区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二是经营方式粗放,投入多、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弊端没有革除。因此,必须着眼于形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和推进改革。要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形成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优化结构、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基础。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改组和重组,发展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深化价格改革,进一步确立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市场决定为主的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建立有利于经济集约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调控方式方法,包括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实行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金融杠杆对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和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作用;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强投资信息引导、健全和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投资执法检查,以有效遏制盲目投资、过度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为,减少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了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区域互动机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等。

继续推进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改革任务仍相当繁重,特别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问题是,目前政府及其部门仍然管了不少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审批事项还过多;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仍比较薄弱;一些部门之间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重复,职责不清、权责脱节,办事效率不高;各级政府事权、职权范围界定不够清晰,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等等。为什么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其他方面改革的关键环节呢?这是因为:政企、政资不分的问题不解决,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也难以真正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职能和管理经济的方式不进一步转变,难以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进入后过渡期,经济管理必须按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办事,这对政府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因此,必须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政府的要求,着力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不应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政府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二是政府应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任何市场经济国家,没有政府不对经济加以宏观管理的,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又处在经济社会结构变革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尤其不能忽视宏观管理。既要加强宏观管理,又要改善宏观管理,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正确行使经济调节职能,主要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的同时,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三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管理的职能与权限。四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公正、透明的工作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继续推进涉及对外开放的改革。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客观需要。要着眼于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与政策,健全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依法管理涉外经济活动,形成稳定、透明、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要提高水平,“走出去”要提高竞争力。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继续开放服务业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要加快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其他国际经济法规、惯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的经济权益和安全。

继续推进涉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从现实情况看,特别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助贫困人口,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也要靠深化改革。通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理顺经济社会关系,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和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恰当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推进污染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注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等等。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这些方面的改革方案,并认真付诸实施。总之,一定要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导和协调

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重大任务,不仅要加大改革力度,还要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注重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规划。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统筹推进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这就要求深化改革必须有总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以加强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处在攻坚阶段的改革任务十分复杂和艰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仅难度很大,而且涉及全局,有些改革既涉及生产关系又涉及上层建筑,既涉及国内体制、制度和政策,又涉及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为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顺利推进,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改革风险,必须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规划。同时,还要看到,深化改革面临许多深层社会矛盾和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为了协调好各方面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也需要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为此,一是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从大局出发,齐心协力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保证改革措施相互衔接、规范操作,促进改革的综合配套、协调推进。二是加强对重点改革、配套改革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加强对地方和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三是在总体改革规划和重点改革方案指导下,鼓励和支持地方、部门和基层单位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创造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

注重把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深化改革要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制度创新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对于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建立一整套新的体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各项改革都要着眼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并及时把被实践证明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改革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把各种成熟的改革成果及时用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使社会经济活动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2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一定要继续坚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发展成果也会失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矛盾会继续暴露出来,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改革和发展都要坚持积极稳步前进的方针,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注意把握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妥善处理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始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对一些重大的改革问题要进行反复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改革方案和措施切实可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7

【关键词】分税制 改革 影响

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在1986年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规定:“逐步过渡到按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的体制”。1992年之前的财政体制总的说来就是“财政包干,分灶吃饭”。虽然这样的体制在开始改革时,依据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还比较满足社会的发展,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生产发展积极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地方财政所具有的优势明显好过中央财政,导致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降低,中央调控能力也不断下降。地方上还出现了“机会主义”、“鞭打快牛”和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出现了与中央“讨价还价”的现象。

在1992年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发展时期,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总结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在此次会议上,还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为了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首先对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番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着手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时,将财政体制与税收体制一起,纳入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拉开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序幕。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财政运用预算和税收手段,着重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近期改革的重点,一是把现行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二是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和合理分权的原则,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同时还指出:“推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对少数商品征收消费税,对大部分非商品经营继续征收营业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8

关键词:金融体系改革;回顾;思考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金融业属于基础,在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体系改革的特殊性也是由于金融业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必须要立足于我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实际的国情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为此,本文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且回顾了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历程。

1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金融部门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所以在经济体系改革中金融体系的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由于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因此需要完成两个基本任务,首先是要将宏观层面的与财政体系相互独立的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其次要立足于微观层面,采用企业化的方式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造。但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本身存在着较大的特殊性,在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不仅属于对货币经营的企业,同时也属于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相关机构。国家在经济过热时期会选择紧缩的货币政策,然而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其很难对贷款的冲动进行遏制,会最大限度的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放贷。这时候企业化的金融机构目标就会与国家政策制定的目标之间产生利益冲突,而宏观经济会由于这种冲突变得不稳定,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银行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主要功能就是核算和结算,由于企业融资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

我国在1978年以来采用的是双重转轨下的渐进式的金融改革,一方面是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而另一方面则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机地联系了两个转向,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建立起来,随后采用企业化的方式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造,这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最为主要的两个步骤。所谓的激进式改革就是将两个步骤并为一步,所谓的渐进式改革就是分别采用两个步骤进行改革。必须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和特殊的国情进行充分的考虑,才能确定到底选择渐进式的金融体系改革路径,还是激进式的金融体制改革。由于我国本身经济的落后性,因此不可能选择和苏联相同的激进式改革,而如果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则必须要具备一种搭配方式,也就是先将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建立起来,然后再采用企业化的方式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造。在我国国家干预的工业化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这种先后顺序。国家在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中将金融看作是实现我国工业化目标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政府面对这种情况有控制金融的需要。在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变得越来越快,这时候在金融体系的约束条件方面就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开始逐步的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明显的滞后。也正是因为如此,先进行公司制等非主流的东西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顺序,这样资本市场作为融资渠道之一就具备了发展的必要,在完成非主流领域的改革之后,再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2]。

2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历程

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心就是要将与财政相互独立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建立起来,金融体系改革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将适应企业改革的外部环境创造出来。上世纪90年代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分界线,中国银行在之前的金融体系中属于监管系统,我国的银行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国家专业银行、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非银行金融中介主要包括担保公司、信托投资、保险公司以及各大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有机构无市场是我国90年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在完成第一个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任务之后,我国的金融体系在90年代以后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明确下来之后,我国的金融监管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除了原先的中国人民银行之外,同时又出现了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除了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在银行系统中又出现了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并且纷纷的建立了一系列的区域性城市银行,在21世纪之后我国还出现了很多外资银行[3]。

以金融结构市场化为取向的企业化改造是第二阶段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阶段改革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除了使金融机构自身经营需要得以满足之外,同时还要强化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体系改革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金融机构的企业化改造,从而将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企业机制形成。金融机构企业化改造的总体目标一共包括3个方面的小目标:首先,使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实现有限责任机制;其次,对银行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完善;最后,对外部监督进行强化,将与政府相互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监管建立起来。采用这种渐进式的金融体系改革除了使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实现了平稳的经济发展之外,同时也保证了自身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并未出现诸如其他国家一样的大起大落,这也是我国采用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的非常成功的地方。

3结语

目前,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之后,我国的金融体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完善。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要想能够充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据,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然而我国的金融体系目前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必须要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为根据对金融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从而最终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风隽,仇娟东.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基于中国视角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04).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1992—2003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质疑市场改革的思潮,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卷土重来,但坚持市场改革立场的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尤其是邓小平,他力排众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的思想禁锢,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也对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邓小平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形成,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具有了“法定意义”。十四大报告把“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些被认为是与社会主义相违背的敏感的词写进了决议,既体现了思想解放,也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这之后,理论界讨论的重点转向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十四大提出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做了相应修改,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去掉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这个状语,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表述。这一系列改变告诉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动态性的、阶段性的。从1993年到2003年之间的十年改革的最大成就,就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2012年)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宏观调控下”转变到“从制度上”,更加突出了市场化元素,有了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2012年党的十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突破,也是党对市场作用认识上的深化。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市场基础性作用前面的关键词都体现了改革的取向是增强市场作用,这些重要论断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这一阶段,经济理论界对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讨论。例如,高尚全就认为,我国已经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要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推进经济体制建设。刘世锦等人认为,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期,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到2010年力争建成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力争建成较为完善、趋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2013年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从“基础性”提高到“决定性”,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对新阶段的改革实践给予理论指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理论创新成果,必定会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动改革实践深入发展。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理论界的推动,可以预料的是,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提出,会激起某些人对市场经济的新一轮质疑,而理论正是在质疑与争辩中不断前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期待的,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和原理的。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涵和意义

这里所说的市场,是指以价值规律为基本原则进行的经济活动方式,也就是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都证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体制,也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最优途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精髓在于:遵循和贯彻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竞争、供求和价格等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资源按照最小投入和最大产出的原则进行配置。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不违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都要交给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不能进行干预。各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和完善的程度,已经足够满足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所具备的条件,价值规律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提高到“决定性”,虽然只有两字之区别,却是党在理论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这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具体来说,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转变,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的起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经济生活带来新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有利于打破垄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经济本身是竞争经济,竞争就需要有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而“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以下重大缺陷:一是条块分隔导致市场碎片化;二是广泛存在的行业保护、地区保护、行政垄断等行为,使市场失去了它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竞争性质”。市场主体的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门槛,使市场经济各主体平等地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只要满足市场进入条件,符合市场规则的各级市场主体都参与到市场中,再加上政府退出以后更加专注于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这将推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就这些方面关键环节的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一方面,在一些战略性产业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另一方面,鼓励民营经济的积极进入。二者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形成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合力的局面。

第二,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体制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经济制度,中国要更好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中,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建立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政府的干预。目前恰逢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对中国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抓住机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适应新一轮国际竞争的要求,推动我国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首先,要放宽投资准入,可先开放第二产业,然后再有序地开放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即主要是医疗、金融、教育、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其次,加快自贸区建设。如上海在当代的位置堪比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它建立自贸试验区,是开创性试验,通过经验积累,择机推开,是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第三,有利于推进政治改革。改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心,但是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改革也不能滞后,政府与市场功能的划分不够清晰,政府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事务,会直接导致劳民伤财和经济的低效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政府把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宏观事务上来,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有利于铲除滋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这与我们党改革的总体方针也是符合的。根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相关配套改革,才能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正如《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三、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资源配置全部由市场说了算,不是对政府作用的全盘否定。《决定》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左右手,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有了相对成熟的市场传导机制,政府政策才有可能被高效传导,从而有效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要市场、不要政府宏观调控的“新自由主义”倾向,这将是非常危险的。2008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问题上,要防止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自由化、彻底市场化的主张。过去我们完全是“计划做主”,吃过不少苦头,现在到了“市场做主”的时候,不能矫枉过正。第二种倾向是过度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市场的作用。有人将宏观调控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这种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情怀”,是阻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的主要思想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怎样去平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除了能弥补市场的不足,还能发挥制度的优势,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制度、环境、秩序保障,还担负着引导市场经济向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根本目标发展的历史使命。可见,政府的作用不是要不要发挥的问题,而是应该把归市场管的交给市场,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集中精力管好那些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界定在以下五个方面: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篇10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二、发展目标

到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政府职能实现根本转变,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基本形成国有经济布局比较合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农村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性现代市场体系;投资、财税、金融、价格等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宏观调控体系更趋健全;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制度、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

三、发展重点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推进机构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民主法制要求,决策科学、分工合理、行为规范、执行顺畅、运转高效、公正廉明、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加快推进所有制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加速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到年底基本完成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行机制;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土地制度;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促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其它相关改革。消除阻碍我市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体制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多层次区域性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土地和矿产权市场;积极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完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推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加快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功能体系配套、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中介服务完善、布局合理的区域性现代市场体系。

(五)加快投资金融财税价格资源环境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基本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加快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基本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公平、公正、透明的公共财税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监管制度,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和效能标准,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六)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形成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分步推动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民满意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起“科技兴市”的长效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布局和结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教育投入、教育管理、教学体制;加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七)深化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保体制改革,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就业调节机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及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调整到效率与公平并重,基本建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国家基本保障、企业补充保障、个人储蓄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八)继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引进来、走出去”的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高效灵活、稳定透明、法律健全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