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十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十篇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26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1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成为国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语种之一,新闻英语传播也日益全球化。为了培养既了解新闻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新闻传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新闻英语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新闻英语社会实践教学与训练。由杜俊伟与刘芬编著的《新闻英语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一书,对高校新闻英语教育教学规律与实践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这部教材是根据新闻传播工作中使用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要求而编写的,作者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新闻英语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新闻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边编写边进行教学实验,历时两年编撰而成。该教材中的新闻专业知识直观系统、语言地道标准,让新闻专业大学生在系统了解新闻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英语新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该教材涵盖了新闻专业知识,并进行对应性训练,还介绍了新闻业的基本专业词汇及世界著名新闻媒体、机构和通讯社等。该教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大新闻英语词汇量,对大学生加强记忆、理解和运用相关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总之,这本教材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新闻知识、提高利用英语语言获取信息的能力。

全书分为十三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闻英语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介绍新闻业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论述了新闻的概念、新闻媒体类别、媒体融合趋势等内容。第二章重点介绍了英语新闻的体裁,阐述了英语新闻报道类别、简短新闻、连续新闻、深入报道、社论和新闻特性等问题。第三章介绍了英语新闻阅读技巧,论述了新闻标题的语法特征、文本主体语法特征、其他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和阅读报纸文章的一些实用技巧等。第四章介绍英语新闻的视听技巧,论述了英语新闻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因素、如何捕捉英语新闻信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并列举了一些有用的材料和资源。第五章讲的是英语新闻标题的写作,重点阐述了新闻标题的目的、特点、写作原则、写作指导方针、程序的标题写作。第六章主要介绍英语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阐述了如何编写一个领导活动和任务。第七章论述了英语新闻中的倒金字塔结构和一般消息的写作,如为什么要采用倒金字塔形式、倒金字塔结构和新闻报道的写作、其他一些新闻故事的基本结构等。第八章论述了英语新闻特稿的写作,具体阐述了如何编写一个特稿、特稿写作的特点、来源的特性、如何编写和组织特性的故事。第九章介绍如何使新闻消息更加准确、简明有趣、具有吸引力。第十章介绍了信息背景的使用,具体阐述了背景信息的概念、新闻写作背景信息以及如何将背景信息附加到新闻报道中。第十一章论述了新闻报道中的偏见与倾向性,具体阐述了媒体的偏见与喜好,导致新闻报道的偏见和喜好因素,如何纠正偏见和喜好,作为观众如何识别新闻故事中的偏差和偏好等。第十二章介绍了英语国家的新闻业概况,具体阐述了新闻的作用、新闻和政府、大众媒体和社、新闻实践、保护公民的权利、英语国家中的报纸媒体。第十三章介绍了世界著名通讯社及媒体,如世界闻名的新闻机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英语电台节目的全球影响力、英语电视的全球影响力等。最后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新闻英语的常用词汇。

新闻英语教育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新闻英语基础理论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实践教学。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闻英语的实践教学途径。首先,可以运用模拟媒体运营方式,在校内设置某某传媒机构或某某中心,通过模拟英语媒体运营来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建设校内英语媒体,如建设校内官方英语网站,通过校内日常生活内容和新闻消息的采写、编辑和,锻炼学生独立策划制作英语新闻专题能力。再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媒体之外的综合环境中得到锻炼。如可以安排专题采访,也可以模仿新闻会让学生自行设定新闻事件,模拟新闻整个流程,还可以举办新闻英语写作竞赛、英语主持人比赛等活动。最后,应与大众媒体进行合作,如可以聘请英语媒体记者和编辑定期指导学生实践,也可以在校内建立英语媒体记者站,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英语媒体实习或就业等。

(徐晶/硕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讲师)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2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3

新闻报道实践呼唤新闻写作的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媒体的新闻改革主要是通过新闻业务层面的改革发起的,即以方法性的手段推动报道水平的提高和实践问题的解决。新闻报道领域的拓展和报道方式的创新,为新闻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也对新闻写作的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新闻报道理念逐渐从以稿件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写稿,一个记者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关键在于其是否掌握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记者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稿件质量优劣。但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新闻报道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记者的选题策划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稿件能否得到读者的接受和认同,并取得良好的新闻效应和市场效应。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职能,不仅是要求记者完成写稿的规定动作,更重要的是稿件如何更好地体现版面效果和读者效应,否则记者写稿花再多的功夫也可能不能产生效益。

其次,新闻报道体裁逐渐向专业化、纵深化和网络化转变。新闻写作已突破原有的消息和通讯的狭窄范畴,对消息功能的重组和延伸,对西方报纸文体的充分借鉴和对边缘性文体的大胆探索,对于公共事务报道、财经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消费新闻、民生新闻等专业报道领域的拓展,特别是对网络新闻报道手段的有效融合,打破了原有新闻写作体裁的界限,使得新闻文体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有方便读者阅读的贴近性。这些变化不仅为新闻写作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也对新闻写作教学内容的传统格局提出了挑战。

第三,新闻报道重点由把新闻写得“准确”和“专业”向注重新闻信息的延伸和新闻价值的深化转变。在很长时间内,新闻报道强调更多的是指导性,其内容主要是动态性报道、经验性的报道、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如今随着报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报纸的读者对象已发展到了普通百姓,如何让内容更符合读者的需要变成了首要任务。因此新闻报道除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动态信息外,更需要注重拓宽事件的关联度,挖掘事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新闻质量评价标准由追求“独家新闻”向实现新闻传播的整体效应转化。过去评价一家媒体或一个记者新闻报道的质量,主要看能否抢到“独家新闻”,能否做到人无我有。但是由于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追求独家新闻越来越难。而且报纸仅仅依靠几条“独家新闻”,很难对读者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也难以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事实上今天的读者更关心报纸内容的选题的设计是否有新意,新闻策划能否保证足够的信息量,在具体报道的操作上是否成熟,能否在有限的版面内提供多种角度、多种体裁的报道内容,来满足读者全方位的信息消费需求。

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短板

与媒体新闻报道实践全新的发展态势相比,体现新闻写作教学效果的实践环节则相对滞后。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在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上实操性不足,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上也与媒体的需求不够贴近,忽视了用人单位究竟需要做什么样的事,需要什么样的人。

首先,课程设置与新闻写作实践的发展难以同步。目前新闻院系所开设新闻写作课程过于粗线条,相当部分的新闻院系的新闻写作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新闻写作》和《高级新闻写作》两大部分。尽管近年来部分新闻院系对新闻写作课程进行了调整,增设专业新闻报道、深度报道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但总体上依然存在对媒体新闻报道实务的创新反馈不及时、课程设置缺乏超前意识的问题。

其次,教学内容未能较全面地体现新闻报道实践中新领域和新文体。出现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比如媒体新闻报道实践更新快,而新闻院系的教材更新慢。事实上,由于一线教师与媒体和记者缺乏经常性的互动,即使是新版教材也不能较好地反映媒体报道实践的最新内容。比如在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消费新闻等已成为主打新闻的今天,近年出版的教材内容依然是传统的“三段论”:写作基础理论、消息写作和通讯写作。很多教材未能从发展的眼光、创新的角度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更缺乏来自报道一线的专业的诠释

第三,教学手段创新度不足,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学生业务能力的训练方面缺乏针对性。对于新闻报道业务的教学来说,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同时写作课也不同于理论课,看似热闹的课堂讨论可能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具体社会现象的辨析和理解,但不能真正把专业知识和老师的经验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不少新闻专业的学生对新闻的重要性、时效性和接近性耳熟能详,但是在报道中怎么去抢时效、如何去体现接近性则缺乏实战层面的系统训练。正因为新闻写作教学重“言传”轻“身教”,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专业深度不够、应用能力薄弱的状况。

第四,社会实践机会较少,新闻写作教学与媒体实习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媒体实习本是学生学以致用和适应媒体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新闻写作课程学习效果的参照。但对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不少新闻院系往往是看重实习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对学生实习的前期安排、中期检查和终期评估,未能建立起与实践教学相衔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校和媒体合作指导的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

第五,教学内容与科研重点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密切。新闻写作教学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新闻写作实践保持经常的接触和观察,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新闻写作的实践不断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提升。目前教师对新闻写作业务的探讨和科研实践相对较少,科研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在选题上的实务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成果的转化。

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如何突出实践性

提高新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既是新闻写作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媒体需求接轨的重要举措,二者皆有赖于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具体来说,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实践性: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媒体对新闻人才业务能力的实际需求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新闻写作课程的实践价值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提高学生知识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在于以提高人才的使用价值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对媒体日趋多样化的报道文体和方法的适应性。为此,要把过去那种大而全的课程分解为小而专的课程,比如专业新闻报道就可以分为公共事务报道、经济新闻报道、科技新闻报道、体育新闻报道和娱乐新闻报道等多个专题,由几个老师共同担纲,各尽所长,专题讲练。这样既避免了师资配备方面的重复性,也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从差异性的课程中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

其次,紧贴媒体实际,加快专业教材和案例教材的建设,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要充分认识到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现成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前人是如何获取这种成果的,只有把业界优秀记者的写作经验学到手,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明显地提高。所以在新闻写作教材的编写上要充分体现业界的实际操作经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补充和添加新的教学案例和素材从而使新闻写作教学在与新闻实践的结合过程中保持更新的活力。

第三,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涉及多方面的环节,应该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践、强化技能的原则,在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案例的筛选、课堂作业的布置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流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留出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有在教学相长、教学互动中才能不断提高新闻写作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四,新闻写作教学要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引导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报道实践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对学生的媒体实习环节要加强服务和管理,在报道选题、报道重点以及报道素材的分析和提炼方面给予学生实际的指导,在实践上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实习要统筹安排,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与实习指导老师加强沟通,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并将学生实习的效果作为衡量学生实践能力和检验业务教学成果的标准。

第五,确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加强新闻院系和媒体在新闻专业人才方面的合作。新闻媒介不仅是新闻人才的使用单位,也是新闻人才的培养单位。媒介这个“客户”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新闻人才培养不仅要“面向客户”,更应该有媒介这个“客户”的实质性参与。

第六,新闻写作的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科研与教学内容创新之间的协同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结合媒体实践和各自的专业、课程,在多个专题上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媒体实践中一些新的问题或报道模式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如新媒体写作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上往往不能有及时的体现,必须经过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梳理和提升,才能给出符合实际的解答。

注释: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4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无新闻。”一方面,研究课堂教学永远是教育的主要话题,任何游离于教育改革实践和广大教师专业需求之外而炒作教育新闻的报刊,必然失去教师读者群。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改革所讨论的话题并不“新鲜”,并没有超出上个世纪现代西方各个教育思想流派的研究视域。某些媒体大肆炒作所谓的“愉快教育”、“赏识教育”、“创新教育”、“减负”等“新”名词时,难免有“浅薄”之嫌,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卢梭、蒙台梭利、杜威等早已提出了这些思想,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某些媒体所炒作的不过是这些思想的小小的注脚,本身并没有“新鲜度”可言。从这种意义上说,利用旧闻而展开的新闻策划,可以称作从新闻中找新闻,或者说是对新闻的二度开发或者再利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旧闻进行新闻策划,其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新闻信息源,根据某一新闻事实以及发展趋势,从新的角度,利用新的选材,选择新的立意,对已报道过的新闻素材进行挖掘性的报道,以达到深入揭示相关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根源和实质,从而更好地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媒体社会影响力的目的。

由于看问题的方式以及把握问题本质的方式不同,对同一新闻信息源,不同的记者、编辑会有不同的报道和处理方式。同时由于不同媒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同一新闻素材的报道和处理方式以及深度也自然存在差别。例如,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党报与生活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在一些新闻素材的处理上会有所不同,侧重点以及深度也会不一样。因此,根据媒体自身的特点,通过精心的新闻设计,对旧闻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审视,找到新的“新闻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织“深度”新闻,这是新闻策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类深度新闻不是以时效性见长,不是以新闻事件何时发生以及如何发生为重点,而是重点关注新闻事件以后发展演变的趋向或者新闻事件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记者理性的思考和全面客观的分析融入其中,也就是说,它向受众提供的主要不是信息,而更多的是对问题的分析和观点。

从新闻中找新闻,利用旧闻策划深度新闻,我有切身的体会。例如,几年前,青岛市市南区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实验,规定小学每个班最多不超过30个学生,教室内的课桌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随时变换排列方式,教室环境的布置力求符合儿童的兴趣特点和审美需要。一段时间内,不少媒体相继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我特别关注这些新闻,但同时注意到这些新闻主要是单纯地对市南区小班化实验的做法进行了报道,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我觉得,“小班化”背后许多更深层的东西被这些媒体忽视了,譬如,“小班化”对当今中国的基础教育有何启示意义?从国外普遍实行“小班化”教育的现实背景看,中国义务教育的差距在哪里?“小班化”的普遍实行对提高中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有何重要推动作用?当今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等等。为此,我根据教育专业报的特点和自身优势,围绕“小班化”这一问题,相继组织了一系列的深度新闻报道,如新闻观察《小班化,前面的路该怎样走?》,话题讨论《这样的大班额,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产生了很好的新闻效应。

与此前单纯报道“小班化”实验的做法不同的是,这一新闻观察提出了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如何解决教育资源紧张导致的学生班额过大,进而导致义务教育水平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提高的问题。记者在报道中提出,与“小班化”教学相比,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严重地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因材施教”、“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等教育理想和目标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向往。

在《这样的大班额,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话题讨论中,中小学教师、校长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提出了当前大班额给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因为班额太大,学生太多,课堂上师生交流会遇到种种困难和不便,一节课中,很多学生没法获得发言的机会,自主讨论式教学更是难以开展;因为学生太多,教师难以认真仔细地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个别面对面批改;因为学生太多,教师难以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变成了一个遥远的理想。

不仅如此,这组深度报道还提出了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要缩小班额,推行小班化教学,就无疑需要更多的教师,需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扩编”;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以“教师过剩”为由,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缩编”。

利用旧闻展开新闻策划,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炒冷饭”。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已有的新闻资源,分析受众的需求和新闻特性,就会在新闻报道实践上不断出新,从“冷饭”里炒出“香味四溢”的饭来。实际上,新闻与旧闻也是相对的,很多时候新闻往往依赖于旧闻。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旧闻里寻找新的新闻由头,将新闻内容向横向拓展,向纵向深入,使“旧闻”生出新意。尤其是专业类报纸,由于出版周期以及报纸定位的限制,在新闻策划上就难以在事件性新闻上取胜,因此应当在非事件性新闻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多策划深度新闻,靠记者的深入调查、理性思考、真知灼见吸引读者。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众多媒体炒作的热点。这些新闻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学教师因为存在心理障碍而出现的体罚学生现象方面。教师为什么会存在心理障碍?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心理障碍问题?对这些问题,媒体鲜有涉及。于是,我在先前众多媒体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报道的基础上,策划了《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等系列观察性报道,全面深入地探讨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源。

这一系列观察分析性新闻关注到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真实生存状态。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挤压扭曲,严重影响到教师的精神、心理和情绪。很多中小学教师总是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因为教学成绩不如同事而落聘,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教师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良情绪,而教师又会将这种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

通过旧闻而策划的这一组深度报道,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读者中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引发了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没有心情舒展的教师,怎么会有心情舒展的学生”的观点,引发了有识之士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共鸣。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5

一、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着,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历史知识,使受教育者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闻史教育,应当以新闻事业所关乎的人为中心,把握人对于新闻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追问新闻事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以人为主体的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并最终学会观照当下现实。

(二)把握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提高理论素养

新闻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其实是加强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二是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求真、创新、怀疑和坚持,包括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媒介素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得出。而历史是每一个事实的积淀。尊重新闻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

二、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误区

(一)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横向拓展

长期以来,新闻史被视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时间的简单罗列。这实质上是教师将新闻史视为孤立的个体,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自然谈不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横向比较就是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整体,将某一历史时段新闻业发展的“点”提升到人类社会新闻业发展的“面”上去考察,将某时期的新闻史实与其他方面史实相联系,探讨新闻的共性、个性。从构建“大新闻传播史”的观念看,新闻传播史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算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

横向比较观照也不应拘泥于一国的时空范围。比如在讲述美国新闻史20世纪初大众化报业和黄色新闻时,可以首先分析其社会背景、特征,启发学生是否有类似的报业现象可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审视当前我国都市报大战:新闻炒作,恶性竞争,同质化等现象。

中国都市报发轫于1995年《华西都市报》,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回头看美国这段新闻史,虽然国家不同,却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报纸将走向何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报纸深入讨论,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史———都市报现象进行剖析。

(二)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纵向延伸

实际教学中,人们更关注现实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对现时舆论事件和话题的把握。新闻史教学忽视了新闻的历史传承性及新闻的历史视角,淡化历史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产生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错觉。而更多的新闻史教学中并未加强纵向延伸,联系现实情境,将历史的讲述与现实重大变动结合,没有注意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所以,新闻史教学中缺乏课程的贴近性,难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也难以培养学生增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新闻史的价值在于启示现在、昭示未来。

正如学者李彬所言,所谓新闻传播史不过是当代媒介世界的有机构成,一切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同样取决于当代的环境和语境。因此,现在时而非过去时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本质属性,学习与研究新闻传播史实际上都是基于现实而非思古幽情。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传播史的真谛,当代性而非历史性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闻史教育中“瓶颈效应”呼唤“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而通过观察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滞留于“前茅塞顿开”状态,而难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提高。由此看来,突破当前新闻史教育中的“瓶颈状态”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进欠缺“一剂东风”。

在新闻史教育中,如何使得“东风效应”迅速到来,而冲破“瓶颈效应”,首先要调整新闻史教育自身的行为欠缺,重视教学中思维想象力的养成,着力扩大教学中的联系点,积极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

三、结束语

虽然,当前新闻史教育长期面临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困境。但是,新闻史作为新闻学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基础课程,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并且举足轻重。所以,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的缺憾和不足,提出相关策略,以力求为我国新闻史教育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北京,新闻出版社2005年.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80页.

[3]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ews.xinhuanet.com/newmedia/

2003-06/28/content_943176.htm.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6

一、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历史知识,使受教育者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闻史教育,应当以新闻事业所关乎的人为中心,把握人对于新闻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追问新闻事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以人为主体的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并最终学会观照当下现实。

(二)把握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提高理论素养

新闻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其实是加强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二是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求真、创新、怀疑和坚持,包括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媒介素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得出。而历史是每一个事实的积淀。尊重新闻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

二、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误区

(一)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横向拓展

长期以来,新闻史被视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时间的简单罗列。这实质上是教师将新闻史视为孤立的个体,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自然谈不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横向比较就是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整体,将某一历史时段新闻业发展的“点”提升到人类社会新闻业发展的“面”上去考察,将某时期的新闻史实与其他方面史实相联系,探讨新闻的共性、个性。从构建“大新闻传播史”的观念看,新闻传播史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算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

横向比较观照也不应拘泥于一国的时空范围。比如在讲述美国新闻史20世纪初大众化报业和黄色新闻时,可以首先分析其社会背景、特征,启发学生是否有类似的报业现象可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审视当前我国都市报大战:新闻炒作,恶性竞争,同质化等现象。

中国都市报发轫于1995年《华西都市报》,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回头看美国这段新闻史,虽然国家不同,却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报纸将走向何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报纸深入讨论,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史———都市报现象进行剖析。

(二)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纵向延伸

实际教学中,人们更关注现实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对现时舆论事件和话题的把握。新闻史教学忽视了新闻的历史传承性及新闻的历史视角,淡化历史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产生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错觉。而更多的新闻史教学中并未加强纵向延伸,联系现实情境,将历史的讲述与现实重大变动结合,没有注意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所以,新闻史教学中缺乏课程的贴近性,难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也难以培养学生增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新闻史的价值在于启示现在、昭示未来。

正如学者李彬所言,所谓新闻传播史不过是当代媒介世界的有机构成,一切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同样取决于当代的环境和语境。因此,现在时而非过去时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本质属性,学习与研究新闻传播史实际上都是基于现实而非思古幽情。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传播史的真谛,当代性而非历史性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闻史教育中“瓶颈效应”呼唤“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而通过观察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滞留于“前茅塞顿开”状态,而难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提高。由此看来,突破当前新闻史教育中的“瓶颈状态”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进欠缺“一剂东风”。

在新闻史教育中,如何使得“东风效应”迅速到来,而冲破“瓶颈效应”,首先要调整新闻史教育自身的行为欠缺,重视教学中思维想象力的养成,着力扩大教学中的联系点,积极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7

新闻战线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央在新闻战线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如何不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层含意。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一个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用科学的观点,立体的角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可以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闻战线的基础地位的具体体现。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也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不能是僵化的、教条的、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而不断深入,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渗透到“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行动中。“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有落脚点,要落到实处,做到两个围绕:一是要紧紧围绕新闻采编工作的实际,提高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高新闻宣传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紧紧围绕新闻队伍建设的实际,提高新闻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整体素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最终要体现在报纸的版面上和电视广播节目的时段中,要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成为新闻媒体的内在需求,最终目的是提高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科学发展的思维,就是脚踏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新闻单位和新闻采编工作实际,重点解决新闻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前不久,中国记协为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举办了一个研讨会。中国记协为什么专门为一个省级电视台的频道开一个研讨会,原因就写在研讨会的标题上:职业精神成就强势频道。这个频道连续五年晚间节目收视率位居浙江省省级频道第一,创造了广告2.5亿元的骄人业绩,频道总监夏陈安获得了“四个一批人才”的称号。他们能够深刻认识新时期媒体的社会责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以专心的态度服务大众,以专业的职业素养打造频道品牌,通过培养一支较高职业素质的优秀队伍提升了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所走的道路和发展的轨迹符合党对新闻媒体的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他们的经验确实有学习、借鉴和推广的必要。我认为这绝不是牵强附会的人为政治性拔高,而是“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有时代的气息,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立体地来观察事情的本质,客观的剖析,才能真正融入和服务新闻工作和新闻采编工作实际。

我们还应该看到,“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发展还不平衡,新闻队伍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还有待于通过学习教育进行治理和纠正。例如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还很严重。一些财经类媒体过度参与企业竞争,丧失媒体诚信。专业报、产业报困难很大,专业报、产业报利用记者站拉点广告、出形象专版、搞点活动成为一些专业报谋生的主要手段。前不久,一家媒体驻记者站的聘用人员到煤矿“采访”,被打伤致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中国记协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很严重,报社给记者站下创收任务,聘用人员到煤矿敛财是事情的主要起因,当然打人的人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反映出新闻单位和新闻队伍中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要研究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实现“三贴近”,提高舆论引导力;晚报、都市报如何进一步把握舆论导向,介入主流舆论传播之中;专业报、产业报如何进一步创新,探讨弘扬职业精神;财经类媒体如何进一步规范,恪守职业道德。由此可见,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工作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

我们一定要善于从媒体内在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提高媒体影响力、舆论传播引导力和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来认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就是在引领新闻战线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一次会上一位部长讲媒体报道时说,行业的报道不能总是某工程峻工落成,而且还要讲工程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这就是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在报道之中,立体地、全面地看问题。有这样的思维,行业报道也能出大记者。所以新闻工作者平时就要有科学发展的视角,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有的同志政治思维不够,采编工作“两张皮”,采编报道就事论事。其实任何报道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国记协要抓住“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这条主线,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科学思维、和谐理念等,进而促进媒体影响力、引导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把握记协工作桥梁纽带的时代特征,提高感召力、凝聚力

首先,中国记协要作好党和政府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这是中央的要求和希望。记协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得到中央领导和的重视。近几年,中央领导多次对中国记协的工作进行批示。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国记协承担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这使中国记协的工作更汇入党的中心工作的主流,提高了中国记协工作的层次和权威性。

同时,中国记协应当成为加强新闻界与新闻界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新闻事业不断发展,新闻媒体呈现出立体化、多媒体的发展态势。因此,新时期记协工作的特点,更需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谐,要贴近新闻界的思想和品格,贴近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品格,把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同探索新闻宣传规律、信息传播规律紧密结合,同对重大新闻宣传报道难点进行解疑释惑紧密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本身也要“三贴近”,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脱离实际。“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能只是概念化的说教,而要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第三,中国记协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应当成为全国新闻界的“记者之家”,这是做好记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记协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首先要明确我们是代表中央在做团结新闻界、凝聚新闻界的工作。服务新闻界必须要了解新闻界,要介入新闻界的主流,在服务和介入中体现自己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要只搞8小时以外的活动,要在新闻界主流活动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我们要了解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所思所想,解答新闻工作者思想上的苦恼和困惑,解决他们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中国记协应把新闻队伍培训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手段;把新闻评奖工作作为检验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的重要平台;把联谊活动做成凝聚新闻界人心的工作;国际交流要有国家意识,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组团出国,应结合新闻界的需求,有明确要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所收获。有什么层次的思维,就有什么层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2007年中国记协要着力做好几方面工作

1.修改和完善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的新闻评奖办法。一是修改完善评奖条件,使获奖作品和人物在全国更具影响力;二是增加社会参与度,今年所有参评作品和人物的资料都要上网公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并将网上反馈提供给评委会参考。所有获奖作品和人物也要公示一周。三是要真正体现中国新闻界最高奖的分量和价值。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长江韬奋奖是全国新闻界人物的最高奖,我们要通过新闻评奖工作,体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体现新闻界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通过新闻奖评奖工作,树立新闻界典型和榜样,向社会展示新闻队伍的形象,通过新闻奖评奖工作,检验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

2.今年中国记协将迎来七十周年诞辰,这将成为一个展示中国新闻事业成就的节日,成为展示中国记协形象和新闻工作者时代风采的窗口。中国记协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组织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并对优秀新闻作品和新闻界的典型人物进行表彰。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8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着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着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9

2003年,我到先生生前任职任教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学习与研究,有幸选中的导师就是丁淦林先生。

在两年的在站学习研究以及从那时到他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我获教、受益于先生甚多,其中,“学术研究应求细”的教诲留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并直接体现在了他对我的最后的学术指导方面。

学术研究:

细节可以做出大文章

我的博士后研究原本想顺着新闻史的路子进行,丁老师告诉我说,有关新闻史的研究目前已经很全面和很深入了,通史、断代史、人物史、地方史、个案史等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研究成果丰硕。如果你要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必然要走精细的道路。

虽然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求真、求细、求实是最基本的,但对于当今的新闻史研究而言,尤其应该如此。先生以他考证新闻史上的案例,如关于某报人一美元收购一家媒体、民国时期出版的一本新闻史教材中提到的关于新闻教育的一句话等,给我诠释了“求细”之益,现身说法,一言九鼎。

虽然最后我选择了比较宏观的媒体战略研究,但丁老师依然用注重细节的方式来要求我,时刻提醒我多注意细节,并从细节中寻找有意义的突破口,要能够见微知著、微言大义。

比如,他要求我就媒体战略研究,一定不能忽视个例的剖析,要注重典型人物、典型媒介代表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能用太多的文件或者政策来进行“高大全”的“整合”。按照他的要求,我在研究报告的撰写中基本是宏观与微观结合,在微观方面坚决坚持从细入手,解剖麻雀,把大问题分解为许多细小的问题,通过这些细小问题的研究而展示和诠释媒体的战略。最后,我的博士后研究报告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是《媒体战略策划》。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那个时候,丁老师基本不再给任何人和任何书稿写序了,但他却非常破例地给我的这本书写了序,而且文字的长短也远远地超过了他既往写序的“千字文”范畴,有3000多字。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为我的《媒体战略策划》一书在人民日报发表“传播业管理的新思考”的举荐文章。可能他看重的或许是这部应该是“宏篇叙事”的作品,有比较多的“细”和“实”的内容的缘故。

海外学习:

细节可以解决大问题

当我确定2011年要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学并就此事征求丁老师意见的时候,他给予我积极的鼓励并提出了几点非常“细”的嘱咐。事后看来,他的那几个“细则”是我取得访学成果的法典,也应该是针对我访学的金玉良言。

他的几句嘱咐的话是:

不要怕丢人;

不要中国人扎堆;

一定要多与外国人交流;

发挥记者的特长,多写点东西;

多找第一手的资料;

旅游也是一种学习……

多年学术奋斗与追求,已经养成了我不耻下问的习惯,而且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我时时处处甘当“小学生”。但出国之后,在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交往之中,是不是有个“气节”的问题,是不是有个民族“尊严”的问题,是不是有个“不卑不亢”的问题,等等。我一直受困于这些问题。在出去之后,我有意的按照丁老师说的去做,放下“教授的身段”,只要是学术问题就虚心请教,结果是赢得了许多学者的互信与理解,学到了许多知识,结识了不少朋友。

“中国人扎堆”是个“传统问题”,国人抱团取暖,以老乡、同学、朋友等为中心而展开交往,同时有一种天然的“排外”情结。殊不知这是出去访学的大忌,你不融入人家的环境与情景之中,怎么能够知道人家是怎么一种做法、怎么一种行为、怎么一种模式等等?交流应该是互通有无,要相互作用,中国人扎堆,怎么可能实现与他人的互通呢?

丁老师说,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关系渊源颇深,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新闻学院,又是最早在中国进行新闻教育的外国新闻院校。密苏里的体系、密苏里的方法、密苏里的内容等为好几代的中国新闻人提供了新闻知识、新闻技能、新闻理念等诸多方面的营养补给,早年中国新闻学界的不少名家都有着密苏里的背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也是该院的创院院长的威廉博士在上个世纪初造访中国,在北京大学进行新闻学知识的布道,更是催生了中国的新闻教育,而伫立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大门口正中间的一对石狮子,则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要员为了感谢密苏里新闻学院对中国新闻界的帮助而特地赠送的。不少早年在中国新闻界有名的人有过密苏里求学的背景,密苏里与中国的关系,是世界上任何新闻院校也比不了的。

他还说,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新闻教育的圣地,是一个大的“富矿”,这个矿“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所以他特别的鼓励我“做好功课”,早点成行。

为了使我能够事半功倍,他又细化出了3点具体指导意见:

第一,摸清家底,避免重复劳动。他说,有关密苏里的研究,虽然总体上有欠缺,但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花的功夫和出的成果并不少,他还列举了五六位在这个领域有研究造诣的台湾、香港学者的名字,让我先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看看他们到底做了那些,还需要做那些,这样既避免重复劳动,有可以借鉴别人,节约时间,有的放矢。

第二,优化路径,凡事寻求直达。我告诉他我的行程是上海浦东——美国底特律——圣路易斯。他说你这个行程绕远了,最佳的线路是在洛杉矶、芝加哥转赴圣路易斯,然后由圣路易斯去密苏里大学的所在地哥伦比亚,这是直线距离,底特律靠东,有点过了,要走一段冤枉路,而从圣路易斯到密苏里所在的哥伦比亚小镇,还有近2个小时的车程。他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地理位置和航空公司的线路设置以及出行的时间决定了你必须这样走。

他就此问题话锋一转,说如果你在学术研究中也出现这样的事情,恐怕损失就大了,他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打起精神,在学术研究中保持高度的警觉,一定要“行成于思”,路径选择正确,千万不可选错了路径,也不能在正确的目标之下走曲线、走折线、走环线,一定要走最短的直线,这是学术研究的最讲究的方法。

第三,张开嘴巴,“鹦鹉学舌”。丁老师告诫我说,刚出去的时候会有张不开口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开口说话,而且是专找老外说话,这样语言关过的就比较快。他说“鹦鹉学舌”用在学外语上是个褒义词,语言就是模仿,我们就是要地地道道地学习人家的说话与表达,甚至腔调等,这样才能够说标志的英语,才能为你的交流与学习打好基础。

他还说,旅游也是一种学习,出去了就不要停留在书本上,要做一些实地考察,要广结善缘。如果有条件还要到其他的新闻院校去看看。特别是美国的东部,常春藤的高校比较多而且集中。既然是学习,不妨点面结合,不妨取众家之长。比如美国西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丹佛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等都很有特色,把它们的特点和密苏里联系对照起来会有新的视野和新的认知出来。

“张开嘴巴把新鲜的东西吸收进来,用心思考再把有营养的东西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这样你就会不虚此行。”

成果体现:

细节可以证明你自己

当今世界是“大同”的世界。这个“大同”体现在学界,就是有越来越多的文章是“大同”的,有许许多多的作品是“大同”的,有不胜枚举的成果是“大同”的,等等。如此不一而足的“大同”,实为学界抄袭、剽窃、创新不够等问题的体现。

因此,丁老师希望我能够创建自己的“学术标签”,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我的东西而绝对不会是别人的——就像我的许多新闻作品一样,能够标新立异、自出机杼。而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好方法就是从观察和研究问题的细节入手,让涓涓细流成为浸入心田的强大力量。

我在访学期间,撰写了《穿越密西西比》、《访学美国述要》等专著,也在美国的新闻媒体上发表了新闻作品。这些有别于他人作品能够问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特别的在细节上用了心、用了功。

丁老师告诉我说,你曾经是一个记者,到美国后要发挥这个优势,多研习别人的作品,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多写,写完全不同于别人的东西,事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你要向受众提供你独到的见解和信息,要用你独到的语言和表达的方式,千万不能雷同他人。

他的要求,成为了我在美国的行为圭臬,我记录美国也就有了我自己的“标签”:如美国人的行为方式到底与我们有怎样的不同,透过这些差别,我们能够感知到什么,我的文章《大失所望的欢迎会》、《肯尼迪的劝告》、《不要因为担心语言问题而拒绝美国家庭的邀请》等文中就体现了我的观点,文章发表起来也比较容易;

在访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责任担当,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建树中国人的形象?“中华文化传播应该注意的四个细节”、“谨防假洋鬼子”、“气节与形象”、“团队初解”等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努力;

如何能够兑现在访学过程中以“所学、所见、所闻、所访、所查、所探、所参与、所体会、所思考、所总结”等为要旨和特点的实证研究的意愿,避免隔山买牛,直接寻找问题的答案?“走进美国课堂”、切忌“买椟还珠”、“选课表中析玄机”与此紧密关联;

访学中能够取得成就、赢得同行侧目的独家秘笈是什么?“美国‘处女作’诞生记”、“弈趣与学理”、“新闻采访:一个‘寻找理由’的过程”等可以给出蛛丝马迹;

一个新闻学者在世界顶级新闻学院探寻的脚步怎样,其结果又是如何?“学习新闻的最好方法”、“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实证研究的论证词”、“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等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回过头来看,我的以上的文章,应该是在丁老师注重细节的教诲之下完成的,这些文章因为“太细”而有了自己的特色,不仅一些报刊发表了,而且还集结成了专著而出版。

注重细节、以小取胜,这是丁老师授予我的法宝,也是我学术道路上前进的一个指路明灯。

[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新范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860009)的成果之一]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副会长)

链接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篇10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

具有真实、公正、客观的职业道德情操,是新闻媒体业对新闻传媒人才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媒体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而新闻媒体专业教师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闻传媒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利用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未来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学生从教师那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也许淡忘了,而教师当时的一句话、一个观点或者一种行为,可能仍根植在学生的头脑中,影响学生的工作、学习、做人。

所以,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要加强自律,注重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信仰、立场,引领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如果教师自己的思想道德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要帮助学生的思想道德达到较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一定不做,要做学生学习的楷模和人生的目标。

丰富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闻媒体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要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的新闻媒体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新闻媒体专业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身的专业知识性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另外,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还应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新闻和新闻学的发展动向;同时,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还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如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知识、外语等,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另外,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还要将自己的学习提高这一过程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翻阅大量的资料,全面、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认真地根据需要予以取舍,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最新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还要从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探索精神的角度出发,不断研究如何深入浅出地表达教学内容,如可组织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案例讲析、学生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专业学习。再次,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还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洞察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个性差异,不断调节课堂气氛,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夯实新闻理论知识基础。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闻传媒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对新闻传媒人才的需求标准是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经验。所以,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课堂理论讲授与学生自学并重,遵循课堂上学生会的不讲,鼓励学生自学,学生不会的部分精讲。在讲解新闻理论过程中,教师要以当前新闻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新闻理论知识,使学生不用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而是通过个案解剖和练习来掌握新闻知识和基本原理。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就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现象进行讨论,以研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质疑等教与学两方面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是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形成系列。比如,我们在讲授《新闻采访学》这门课程时,组织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寻找选题,制定采访计划,并进行实地采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只是进行指导。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提高了他们的新闻意识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了不断探索未知的精神。

三是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如我们把市电视台、报社等,作为学生认知实习的一个固定场所。每学期,我们都要结合新闻学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到那里进行实习。在这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悉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和感受,学生们将自己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固化为能力;同时,在与电台、报社员工的接触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做人,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闻界有句话说得好:“先做人,再作文。”这句话,无论是对新闻、媒体工作者,还是对新闻媒体专业教师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也告诫新闻媒体教育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将来成为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新闻传媒人才。

如今在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新闻职业道德精神的新闻传媒人才,新闻媒体专业教师不但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还要在传授新闻理论知识和技能过程中,引导学生做人。具体地说,就是新闻媒体专业教师在传授新闻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时刻提醒学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不盲从社会潮流,不迎合低级趣味,不搞假新闻,不出现违反新闻伦理的行为;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养成用自己的眼睛看真实的社会,用自己的笔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的良好作风。

总之,新闻媒体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对教书育人含义的认识,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天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业务和科学文化学习;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具有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