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十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十篇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4:54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1

1.2016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线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2.百度百科对新零售的释义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整合的零售新模式。

3.日本学者中西正雄提出新零售之圈理论,新零售之圈突破了传统零售之圈,而技术革新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原动力。

基于上述“新零售”理论的探讨,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新零售”是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

二、“新零售”模式下商业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快速推进与发展,不论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传统商业企业都在探索线上与线下、全渠道、提升顾客体验感、维护顾客忠诚度深度整合的新模式。然而商业模式的变革,如果其原动力来自于技术的革新,那么开发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应当就是商业模式变革实施的关键资源。在现阶段的商业企业“新零售”运营的人才储备或开发、培养究竟现状如何?是否能满足时展需要?

1.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大,中基层管理人才缺口大。在我国传统商业企业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入职要求不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不高,而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传统商业企业中基层人员流动强,人才缺口大。从基层员工培养到中基管理者的过程中,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人员流失,能够坚守到三五年的人员确实是少之又少。

2.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随意性大,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前?性和目标性。传统零售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弱,在“销售为王”的目标管理理念指导下,对人才的培养重视经营结果而非培养过程。在高速发展的“新零售”经营模式下,如何去培养基层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使之逐步成为管理人才,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相对落后的。愿意为中基管理人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企业管理者毕竟是少数,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上也是存在难度的。如企业师资队伍如何建设、教学课程如何开发、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教学效果如何达到目标要求?毕竟,具备如此实力的企业也是少数。

3.高等学院对零售管理人才培养的不重视,专业设置,专业人才缺乏。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高等学府尤其是职业院校对接零售企业的管理人才培养是否能否满足时代的要求呢?目前对接传统零售企业人才培养院校的对口专业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实际上,这类专业除了在江浙、广东等商业发达区域在我国大部分内陆省份的职校院校开设不多,主要原因也是学生的报读率相对较少。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学院也就不会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以进行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此类专业的教学,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践条件等诸多方面也是跟不上“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的。

三、“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尽管传统零售企业在“新零售”人才培养和更替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的。我们从大型传统零售企业永辉看到“超级物种”这一新型商业体的出现,可以看到新型社区生鲜“钱大妈”的快速扩张,也可以看到肯德基麦当劳无处不在的顾客体验感创新变革。也就是说,“新零售”人才培养尽管困难重重,但技术革新对人才培养的推进也推动着企业和院校不断思考应变的策略。

1.“新零售”模式下?魍沉闶燮笠抵谢?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从“新零售”的定义--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我们不难看出,“新零售”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其培养的重点是具备管理、运营、财务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应用、创业创新的综合等能力。

2.“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解构。通过对传统零售企业人才调研,以及对高等职业院校商科类毕业生的跟踪回访,我们发现解构传统零售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主要还是在于沟通、协调、组织、运营,而随着“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另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开发。于是笔者发放了100份问卷得出以下“新零售”运营管理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3.“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基于对“新零售”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和中基管理人才能力的解构,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两条实现“新零售”人才培养的路径。

(1)传统零售企业自我构造“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传统零售企业自我造血,转变思路,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建设一种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提高零售企业人才的薪资水平,以保有企业用人的稳定性。二是,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目标长远,注重质量。三是,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人员素养。

(2)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是笔者更为推荐的模式。一是因为,高等职业院校具备人才培养的能力;二是因为,将人才培养前置到学校期间可以节省企业人力培养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培养的效率。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践:

①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从企业角度出发,首先是要选择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校商科类专业,共同探讨基于“新零售”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其次是进行一步探讨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②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合理开发教学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而零售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高等学院作为培养单位??当能力合作共同开发适应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能力,以及职业生涯3-5年的发展能力的课程。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2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会计技能;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教育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因此,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相继出台,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根据我国的高效发展的实际情况,教育部拟定了将现有的1200余所普通高校以及600余所的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将办学目标分类了两大类:普通高校和现代职业学校。

笔者对招收会计专业的学校进行了统计:在我国本科院校中,有62.5%的学校开展了会计专业,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则达到了575261人。而这些本科院校中,有一部分学校将面临由普通高校转为职业技术学校。这即时从国家层面的调整,同时也对即将转型的学校提出了挑战。在转型前和转型后会计专业是否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本文将从国家为什么进行改革的角度论述现代职业教育以及会计专业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于应用型人才如何进行培养。

一、重构现代教育体系,呼唤会计技能的教学回归

目前我国的现代职业学校多以专科学校为主,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中,职业院校寥寥无几,这就成为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教育部为为改变目前状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将部分本科院校逐步改建为现代职业院校的计划。在此大背景下,笔者首先将论述我国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问题。

针对当前会计教学的现状,社会提出了大量的质疑,例如:当前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连会计专业的基础“做账”都难以达到单位的要求,因此提出了会计专业务实的要求。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此类质疑声不断,成为反映当前现代职业教育的掠影。许多专家对于此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未会计专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刘水泽和池国华两位先生就提出了当前的会计专业在教学资源投入、教学理念、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急需解决的问题,两位教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即: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今后教学的理念,在体制改革、国际合作、建立多层次目标培养体系、教育结构合理化、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科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自身的调查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发展难以适应社会要求的根本原因是导向性错误。从我国建立高等教育到当下,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始终定位在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人才。所谓高级会计人才在企业定位中属于高级管理岗位,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就要高级管理岗位需要的基本素质。此种培养目标的定位可以说忽视可学校的差异性,例如综合类院校如何发展会计专业人才,重点高校如何发展高素质人才、民族类院校如何发展高素质人才,不同的学校定位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不同的。因此,统一的办学理念必然导致市场需求与学校输入人才的巨大矛盾。为此,我们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时段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以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同时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应注意学生博通和专业的培养。从而打造具备“通才+专才”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当前的现代教育工作是对会计专业技能能力培养的呼唤,要求学校切实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会计技能的构建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我国在今后的现代职业技术体系内,将构建从中等职业学校逐渐发展为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四个层次的培养体系。而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应用型人才,根据不同的层次应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只有明确自身的定位,才能实现人才的目标培养。

1.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会计人才培养

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基础,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学生年龄较小,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授学生基础性的知识,以及会计专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教育。同时也应抓住德育教育和职业精神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专科学校会计人才的培养

专科学生招生的学生主要来自于接受过完整高中教育的毕业生和部分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通常学制为2-3年,学生的就业方向定位在为中小企业输送会计人才。因此,在专科学校会计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应考虑到这一现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加强学生会计核算专业、对现金、材料、固定资产、应收、应付账款、工资等方面的教授和考评。而在信息公开方面,应掌握编制简单资产负债表以及企业利润表。对于学生会计专业业务方面应着重培养对各类票据、凭证的认定和识别,财务的出纳和小企业的纳税申请等。而根据时展的会计电算化,应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t1、t3等软件。

3.本科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有许多的高校招收会计专业的学生,由重点高校也有地方院校,这一时期的学生思想发展趋于成熟。虽然根据定位,本科层次的会计人才仍然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但是由于w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培养时所涉及的领域有所增大且内容要更加丰富。在专科学校培养内容的基础上,在业务范围内加入了成本核算以及存货的流转。股权投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外币折算以及利润分配等。而在电算化方面的培养,加入了更多的内容,例如更为复杂的软件t6,U8等。

4.研究生会计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层次的会计人才教育在我国较少,主要分为硕士以及博士两个层次,且高校只负责培养专业硕士而不承担学术硕士的培养。而在国家制定的目标中,研究生层次高校主要培养中、高等级的会计。这一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以本科层次业务的基础上,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由会计核算发展为会计决策上。

通过笔者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根据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社会在选择人才时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具体选择,这就摆脱了传统的一刀切的培养模式。

三、高校开展会计技能教学的改革思路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以及长期从事会计专业调研工作,对于高校开展会计技能教学的改革应制定方案、计划,从实际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因此,针对会计技能教学的改革,笔者以下策略:

1.将会计技能的知识教材化。会计技能的知识包含了大量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层面,例如从最基本的建立账簿开始,到中间过程的填制凭证、编制报表以及最后的档案整理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而简简单单的一张支票在填写时,就要注意出票日期、收款人以及收款金额等等方面的内容,再如对于单位差旅人员差旅费的报销就要涉及到主管领导签字、报销额度、报销人签字、单位领导签字等多个环节。此类内容可以说是会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材的编写上却很少发现此类内容。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日常的操作中不规范、漏洞百出的原因。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引领下,应针对会计技能的教材编写进行系统化建设。

2.会计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化。在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会计技能的教学方式方法大同小异,教师对于会计技能知识的讲述侧重“一把抓”,刘泽水先生曾在论书中将此形容为:“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实际出发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3.教学师资专业化、团队化。学生的会计技能主要从学校获得,可以说学生会计专业技能掌握的好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师资的因素,这就需要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中建立教师团队。但是目前我国才能会计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理论的专家,可是如果涉及到企业的具体操作,许多的教师就难以适应。因此,还要打造师资的专业化。而我国的《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教师也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从而对学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最专业的教授和指导。

4.会计专业技能评价的等级化.学生对于会计专业内容的掌握主要通过学校创建的会计专业技能评价来展现,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权威和专业的会计考核评价机制。将会计专业技能的评价分为会计从业考试以及会计专业技能测试两个方面。会计专业技能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学生能力通过会计从业考试和会计专业技能测试来具体体现。根据笔者的追踪调查,通过这两个证书的学生在单位的实际操作中仍然错误百出。因此,如何建立一套适合的符合实际的评价机制是现代职业教育中需要着重考量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发起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是会计专业发展的契机,利用这次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会计专业应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性、专业型人才,从而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吉凤,侯力纲,刘春晖.“案例”助力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变革[J].会计研究,2012(11):91-93.

[2]董延安,唐子慧.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1(09):89-93.

[3]何传添,刘中华,常亮.2014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J].会计研究,2011(04).

[4]王秀芬,王进朝,张功富.会计学专业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研究,2013(12).

[5]杨政,殷俊明,宋雅琴.2012.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J].会计研究,2013(06):101-103.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3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国公民道德素质整体文化实力文化软实力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中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①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民族的文明进步,高等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建设文化强国,高等教育必须先行。

一、高等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②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重任,高等院校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近80%的青年要接受高等教育。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高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信念教育,使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真正进课堂、进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等院校不断把大量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优秀青年输送到社会,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带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实现。在高等院校应加大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增加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增加理论研讨的教学内容和时数,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高等院校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创新的基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力军。在高等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在新形势下的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思想理论指导。所以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高等教育必须先行

高等教育负担着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重任,有近80%多的青年要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如何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成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一重大工程的关键。只有在高等教育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③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广大学生中培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学校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宣讲活动,到广大民众中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道德的宣传活动,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建设,同时也促进学生自身道德意识的提升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大力度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抵制各种社会不良思想和风气的能力,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很高道德素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优秀学生,他们步入社会必然会带动和推动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高等教育是主力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④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高的精神食粮,高等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高等院校是社会精神和文化产品的重要产地,如何生产更好更多的优秀精神和文化产品,如何提升在校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尤其是文体类院校更应把培养服务大众、服务基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大量优秀大学生输入到社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广大民众文化生活的讲解员、辅导员,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高等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⑤要做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任,如何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既有良好专业素质、又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有责任感的管理人才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就不会有任何竞争力。所以加大人才的培养,使我们的教育对象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经营文化产业,如何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通过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增强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等。把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输入到社会,才能推动社会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报社2012.11.第30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报社2012.11.第31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报社2012.11.第32页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4

关键词:互联网+;校企合作;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互联网+”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3日

随着《职业教育法》的推进,高职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推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使学校结合社会各行业的需求,培养出能够适用于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

(一)“互联网+”战略。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传统企业全面互联网化。

当前,广大传统企业所面临的互联网焦虑症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传统企业最危险的时刻。“互联网+”的运用关系着数千万企业的命运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更是不例外,如何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制定“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进行校企合作,是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举措。只有运用“互联网+”思维的校企业合作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二)“互联网+教育”。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关乎国家富强、民族素质提升的战略高度。当前,在云技术、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冲击下,教育信息化在全球范围视为重点,“互联网+教育”呼之欲出。

顺应时代要求,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形成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模式是所有高职院校寻求突破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借力发展,开创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将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前提。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现状

(一)校企合作模式种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教育重要的源泉,优质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实现优质的高职教育,培养出优质的人才。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方式:创办实体企业、引企入校、承接企业项目、订单班、短期社会实践、服务社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大讲堂等。

这些校企合作模式在各类高职院校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一些优质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虽然走在前列,但是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有效地运用到校企合作模式中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思索的问题。

(二)政府统筹搭建平台。除了高职院校自身寻找与之合作的行业企业外,也需要当地政府来介入校企合作。政府在统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政府可结合当地的经济与产业结构情况,统筹相关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机会。

此外,作为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政府为了整合高校资源,对校企合作继续统筹,根据各高校的不同特点和各自优势,选择不同行业作为各高校校企合作的重点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

三、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合而不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更是难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与众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保持着合作关系。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合作协议未能进行有效地实施。一方面职业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因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主要经营目标是为了盈利。如果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能达到盈利的目标或者甚至利益受损,将直接影响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意愿,从而形成表面意义上的合作方式,不能达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状态。校企合作合而不作还体现在高职院校社会培养能力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不畅。

以人为本,培养社会能力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首位。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社会能力的过程中往往是粗略、广泛的,没有具体明确的定位;然而,行业企业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自身文化,一个企业它有自身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等。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社会能力往往缺乏了人才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造成校企合作的不畅。

(二)师资力量水平不足。“职业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因而高职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当的重要”。没有一流的师资,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然而,高职教育师资中大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更多的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踏入职教从事教育工作,他们擅长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缺少实战经验,从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纸上谈兵的现象。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通过企业挂职、培训或其他渠道来完善自身企业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却不能从本质上得到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师又是终身制,一些不能及时提高自身企业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一直从事着职业教育工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很难运用新的思维与教育理念,这种状态进一步影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部分高职院校已然意识到问题,通过聘请企业专家、职业经理人在校内授课等方式来弥补,然而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疑难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兼职教师的课时费、授课效果的评定等。高职院校相比企业创收项目少,能提供的兼职教师的课时费与行业企业标准相差甚远,直接影响聘请到的兼职教师的质量。

(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资源滞后。信息化时代最快的就是变化,任何行业都是日益更新的在不停地发展。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各类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然而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投入与使用期限的限制,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往往在企业里一些硬件或软件设施因市场无形的变化早已悄然隐退,然而在高职院校却得不到及时更新。这种现象阻碍了学生获得最先进的技能,更多的是不能学以致用。

学生在实习期间,往往还未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企业能提供的实习岗位也都是些基础性的、简易的工作。受学生就业时人才流动的影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企业很少提供较有难度或能学到专业技能的实习岗位。

四、“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建议

(一)加强政策推动,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如今,国家在呼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校企双方共赢,企业在与高职院的合作过程中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初期,必须能够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以及当地政府可参照国家商务部相关政策,组织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具体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校企合作的基地建设,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返还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只有充分调动并发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确保企业盈利的经营目标才能长远有效地发展校企业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同时,根据企业的特定文化制定诱人的校企合作政策,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系统信息化,统筹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地在传统模式上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此外,校企合作应重点培养人才的社会能力,双方统一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标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体系与标准中。通过校企合作,突出培养学生适应行业企业专业文化融入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为校企合作创造优势。

(二)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条新途径,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或早或晚,几乎均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各国的传统与实际情况,他们所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又各不相同。现代学徒制是由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是学校教育与学徒教育的有机结合。然而,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活动宏观视域来看,它又区别于传统学徒制;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微观视域来看,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属性是师徒化,显著区别于学校教育。

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思维和新模式。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学徒在岗培养主要由企业管理,在校培养主要由学校管理。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高职院校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份,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开展可解决传统合作模式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建设校企一体化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整合。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通过统一建立校企一体化评价体系,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整合。只有建立了一体化评价体系、深度整合才能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从而避免出现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资源滞后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可以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教材、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授,实践操作到成绩评估整个过程,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同时,企业与学校互派人员互相交流学习,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并且学习企业优秀的制度文化和企业文化。实践证明,“校企融合”是职业院校谋求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更是校企之间实现共赢、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有力保障。

五、结论

随着“互联网+”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改善并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是各类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首要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5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制度分析;管理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欧阳丽(1974-),女,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罗金彪(1974-),男,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就业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编号:2013a226),主持人:罗金彪;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八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螺旋框架’的视角”(编号:2017B18),主持人:罗金彪。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28-07

现代学徒制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向指导为支撑,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为纽带,具有“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双身份”(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双导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合同”(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等特点。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实践者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指出,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1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遴选出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含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以及13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为地方及各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政策依据与试点方向。现代学徒制进入由点到面、由小范围试点到大范围铺开的实质性推进阶段,并成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因其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技能人才培养由传统“师徒制”转向现代学徒制表现为水到渠成,不但成功转型而且已成为欧美国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反观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一定程度而言,更多是在英国等国家的影响下,是“外源性”而非“内源性”自发、自觉生成的,并处在由传统“师徒制”向现代学徒制趋近的转型过程中。转型阶段社会主体认知的多元化、制度的缺失、固化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绝非一蹴而就,尤其是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均需在实践探索中加以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保障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制度是组织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个体理性选择的依据。从国内外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发展改革来看,建章立制以明确相关利益者的责权利、规范并约束相关利益者的行为是各国的必由之路。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在培养方案设计层面还是在实施条件、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支撑体系,尤其是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保障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行和过程监控,是现代学徒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依据和原则

(一)设计依据

1.理论依据:整体视域下的制度分析理论。按照理查德・斯科特的理解,制度即“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2],即制度需成为社会不同阶层共享的共同价值观与准则。制度分析肇始于经济学领域,主要受新制度主义启发,融合了多元学科的分析方法,以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演变以及解决制度与行为、制度与组织、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间关系问题的理论[3]。目前,多学科领域均将制度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制度分析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并在不同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合法性机制理论、组织趋同理论。该理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共享性,即制度制定前,需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制度制定过程中,需争取相关利益者积极参与,在共享观念、共享思维下完成制度的重构。二是动态性。即需用动态或进化的眼光来考察制度的生成与发展。三是整体性,坚持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的。四是具体化,即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倾向,着重研究微观层面的制度。制度分析理论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即按制度理论的思路分析所要讨论的问题,或从制度层面去寻求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解释。本文拟从制度层面讨论现代学徒制的相关问题。

制度分析理论为突破以学校为主体、基于学校发展设计的管理制度提供了改革视角,并对以双元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重构需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需在观念共享前提下制定与践行;需既考量学校育人目标,又考虑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办企宗旨;既要考虑内部因素,也要结合外部因素;既要考虑国家政策制定的理念,又要结合各校实际,体现制度的可行性与实施特色;需突破路径依赖,动态调整制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更多关注微观层面的问题,即关注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多主体之间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形成热菥咛濉⒉僮餍郧康南盗泄芾碇贫忍逑档取

2.现实依据:校企双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因素相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传统学徒制等模式的提升与递进。无论在实施主体层面还是在教育场域方面,抑或是培养内容还是培养形式均与传统的、以学校为主要培养场所,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培养模式截然相迥。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人才培养“双主体”。区别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现代学徒制最突出的特征是将人才培养主体由学校单一培养扩展至学校和企业二元主体培养,具体表现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管理、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均需坚持校企双主体、校企共同参与,使得育人的主体由学校向学校+企业结合转变。

二是人才培养“双场所”。传统的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校教室、实训场所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养成,校企双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则需在学校完成部分职业素养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合作企业完成其他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由此使得人才培养的场所由单纯的学校转向学校+企业两个不同的场域变化。

三是育人过程“双导师”。传统的育人过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完成,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各个环节,均需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需由校内教师向校企双导师转变,从而形成教学及教学管理“双导师”的育人特色。

四是教育对象“双身份”。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其教育对象的身份是学生,现代学徒制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作为在校学生,得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作为企业的学徒,则需恪守企业的文化与规章制度,双重身份使然,受教育对象的管理也由单纯的学校管理转向校企共同参与的双重管理。

五是培养制度“范”。校内学生的培养,一般遵章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及校内的规章制度;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因部分学徒尚未达到法定用工年龄规定,除遵守作为学生的一般规定外,还需签订合同协议,将校企双方培养的责权利及学生与家长的责权利以合同形式进行确认,确保多元主体在约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育人共同体以服务现代学徒培养,使得培养制度由传统的“法规制度”转向“法规制度+合同契约”相结合。

除此之外,现代学徒的培养,无论是对育人的教师或企业师傅,还是为满足现代学徒制培养准备的课室(实训场所)与教材等,均对学校与企业,尤其是以经济效益为首先考量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的一方学校要按照用人单位要求提升专任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按企业文化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培养的另一方即企业需按照教书育人的要求提高企业师傅的育人水平,需改造车间以适应相关课程的现场讲授等。

(二)设计原则

从上文对制度分析理论的基本特征、现代学徒制的独特性分析来看,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需以创新观念为指导,着力推进管理制度变迁,尽力避免新制度对现有制度的依赖;要在共享观念前提下,校企双主体依法办学,力求在“学理”(合乎教育规律)和“法理”(合乎法理要求)之间达成有机统一,突出特色,避免相互模仿造成趋同现象。可以说,制度分析理论为我们设计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既明确了设计方法(要突破路径依赖)、设计要求(要合法合规、避免组织趋同),又提供了理论方法层面的指导,即需遵循国家有关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宏观政策,以确保相关利益者的最大利益为前提,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成设计科学、规范有序、各方参与、利益兼顾、运行高效、体现各校特色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教书育人理念。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在于培养对接企业需求与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企业提供阶段性的劳务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培养过程中,均需坚持教书育人的中心地位,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条件。为此,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利益主体,需在教书育人这一理念前提下设计与重构管理制度,并使得制度体系覆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保障现代学徒培养的高质量。

2.注重系统化的分层设计。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各高职院校,需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层制定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兼顾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一般应包括五个环节: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实施主体(师资队伍)、组织形式及所需的条件(教学环境)、效果的评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无论哪个层级制定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制度,均需针对这五个环节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实现教学过程全覆盖、管理要素全涵盖,并在制度内容上做到国家层面宏观指导、地方层面中观部署、各高职院校和企业微观具体实施,实现各层级管理制度有序衔接。

3.秉承多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涉及到多个主体,并体现出校企共同参与的特点,为此,管理制度的设计需坚持教师、企业、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和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体现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制度特色。

4.坚持动态调整与完善。我国现代学徒制尚处于试点阶段,无论在管理制度的体系上,还是在制度内容上均处在探索阶段。依靠传统的路径依赖或者是把新出台的制度理想化为一劳永逸绝不现实,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进行动态调整应成为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设计与完善的常态化选择。

5.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出发,具体构建与完善学生在学习、生活、待遇、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尤其要维护学生作为企业学徒时的劳动保护、实习待遇、保险福利等合法权益,避免学生沦为廉价劳工。

二、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

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及我国的试点动态来看,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与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框架应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层级建构,内容上应遵循横向和纵向两条主线,形成相互接但又各有侧重的完整制度体系[4]。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理论上应包含国家决策层、行业组织战术层、校企实施运作层三个层级,相应的,其管理制度体系也应涵盖三个层级。自上而下的制度体系组织层级构成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文件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战术到操作规程,越来越细化,可操作性越来越强。该制度体系的框架如下:

国家宏观战略层:需要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宏观支持,可以法律法规、条例、方案、意见等形式呈现,主要阐述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实施目标与定位、任务与举措等方面的宏观内容,发挥战略指导、方向引导、工作部署等方面的作用。

行业组织中观战术层:遵循国家的基本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研制标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指南、标准、规范、规划等形式呈现,规范各行各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质量与标准。

校企实施微观层:该微观层为具体的实施层,在遵循宏^、中观层面制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实际与原有教学管理制度,重构基本涵盖现代学徒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操作性强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可以细则、规定、意见、办法等形式呈现。制度体系的组织层级如图1所示。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实施层面管理制度的内容分析

我国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系列。纵向指的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行业战术层面、校企实施层面的系列制度设计;横向则是指制度设计应考虑制度内容的相互衔接以及在校企环境中应用的适用性、切合度,并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契合。本节重在分析校企实施微观层面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的建构,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为个案进行解释说明。广州铁职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恪守制度分析理论的共享、整体、动态、具体等特征,遵循上文中阐述的5条设计原则,努力寻找校企合作的基础和核心利益点,初步形成了基于区域产业背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微观层面校企共同建构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学院铁道供电技术等5个专业成为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广东省中期检查优秀试点专业,并承办了教育部首批试点院校经验交流会等,管理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突出、成效明显。广州铁职院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规范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管理制度体系见表1所示。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方面的制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现代学徒制由校企共同实施,并以企业为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完全匹配企业员工的要求。基于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培养现代学徒、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如何规范培养流程、如何组建班级(方式包括:先招工、后招生,招生与招工衔接,招生与招工同步)、如何管理班级(落实“学生+学徒”双身份)等。广州铁职院充分考虑相关利益者的不同诉求,以《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组建规定》等两个制度为纲,作为现代学徒制后续制度的基础与统领。

(二)培养内容方面的制度

培养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即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现代学徒制实施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互交替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构建“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其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构建专业基础技能的学校课程链、如何建立专业职业能力的企业课程链、如何解决理论和实践课时的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广州铁职院以《关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为规范培养内容的主要制度,对现代学徒的培养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保证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格。

(三)师资队伍方面的制度

师资队伍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将培养内容传授给学生(学徒)的实施者,即由谁来培养现代学徒?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包括学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企业的高技术水平师傅(学校兼职教师),双方共同承担培养、管理学生(学徒)的重任。为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激发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吸引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学生培养、如何解决校企人员互聘互派与横向课题联合研发等问题。广州铁职院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将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作为企业工作站的双带头人,并赋予双带头人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多元责任,确保知识和技能顺利传递、职业素养科学养成,保障现代学徒的培养质量。

(四)教学与生活环境方面的制度

教学环境是为达到培养目标、顺利实施培养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即在什么环境中培养人?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由校企共购设备与图书、企业提供场地的教学基地建设模式,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教学设备、学习辅导资料、体育设施、住宿条件等等。广州铁职院针对现代学徒制特点,校企共同制定与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企业图书分室管理办法》等制度,对企业教学基地的文化建设、图书分室建设等做出明确规定,营造“亦校亦企”的现代学徒工作氛围。教学环境方面的制度,有效规范了企业教学基地建设,确保了现代学徒培养的各环节有序衔接。

(五)考核评价方面的制度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6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3”分段培养方案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同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使企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中职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实现中高职分段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升学率的有效方式,也是高职院校获得优质生源的重要途径。

中高职分段培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阶段培养目标区分度不高、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和交叉,中高职衔接有偏差,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中职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如何保证两者之间的顺承关系和可衔接性?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如何按职业能力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本文以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制造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状况为基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认真探索面向机电设备制造企业、机电设备使用企业构建中高职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模式,通过分析中高职分段培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充分发挥中高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形成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市场调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课题组全体成员深入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到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江宁中等专业学校等学校调研中职学校办学状况,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教学改革状况;到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江苏省及全国部分高职院校,实地考察学习其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制制度创新为重点,围绕南京产业链需求,解放细想、统筹兼顾、科学设计、先行先试,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发展动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寻找高职与中职培养的结合点,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加快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新型人才,为南京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贯通,加快推进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中高职“3+3”分段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互通,开展高职院校与地方中等职业学校分段合作培养专科层次创新型人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导向和高级职业资格特色,建立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衔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统整、中职直接升学的机制,逐步形成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和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根据以上特点,构建了“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

按照“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双证融通、中高连贯、校企合作”的思路,实施“3+3分段培养”模式,突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其中前3年在对口中职校学习,取得本专业中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中专学历,后3年升入高职阶段学习,毕业时获得本专业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专科毕业证书。

三、“岗·课·证相融通,能力模块四层递进”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确定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中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江苏省制造业,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编程等生产一线工作,具有一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

高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江苏省制造业,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改造等生产一线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整体设计、分工合作,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灵活出口,学生学完中职或高职的课程可以毕业、就业,两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要有机衔接,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序衔接,构建了“岗·课·证相融通,能力模块四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如图1、图2所示。

如图1中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如图2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四、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它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机电设备制造业超常规发展对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加强中高职的衔接与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产物,是培养大批技能性人才的有力保证。

中高职分段培养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举措,是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力保证,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学历提升为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添加了砝码,这是学生和家长都期待的,就业有了保障,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稳定。可以说,中高职分段培养,既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顺应了学生、家长的需求。

从产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3+3”分段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充分发挥中高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提升中高职分段培养的人才质量,从而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兰,林彩梅,彭益武.“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12):41-44.

[2]肖坤,陈粟宋.中高职有效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30):18-21.

[3]郑蔼娴,朱守锂.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J].广东教育职教,2011(4):34-46.

[4]徐静鏐,乔刚.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8-10.

基金项目:

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计划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方案的研究”JR1214,主持人:李艳霞。

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交通运输类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职教重点自筹(编号:46),主持人:何玉宏。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40-01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更替周期不断加速,在此环境下,要解决如何让未来的劳动者在工作的不断转换之中游刃有余?如何使个人在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动时,不因原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迅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就业与生活质量?学校如何将为从事现有工作做准备的能力与培养对尚未想象出来的工作的适应能力两种目标协调起来?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可广泛迁移的,对受教育者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跨行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不仅着眼于现在,更为将来的职业活动及可能带来的各种变化做准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高职院校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与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都需要手脑并用的劳动者。既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这种理论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应知、应会的能力。培养这方面的品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明确的指出:“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所以,要使高职生能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也是关键。

现实生活中,太多专才后继发展的尴尬局面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在培养高职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他们能够迁移的能力,才是对人才的一生负责。而如今面向高职的无数招聘广告上,用人单位提得最多的主要是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处事能力、具有团队意识、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意识等,可以看出,如果说学历与专业是高职生找工作的敲门砖的话,那么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就是高职生获取工作的“独门兵器”。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如今,我国经济与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职生,他们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容易留得住,下得了基层,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学生就业难度增大,高职院校要弥补自己学生在理论上的相对薄弱,主要从能力培养上下功夫,这种能力不仅是专业的技术能力,更是会学习、会生存、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高职院校加强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本校学生拥有好的就业率,也就拥有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自然彰显了学校的实力,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规模扩大了,更要将质量最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同等重视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成员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一种全面的、终生持续不断的经历。可见,教育的作用不仅要针对认知,更要针对做事。职业教育也是如此,高职教育培养的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而是通过教育成就一个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高素质的,会生存、会发展的“社会人”。因此,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毫无疑问应成为高职教育的重点,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现了教育的必然要求。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更换的速度不断加快,即使是同一个职业,其要求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工作者,仅拥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尽快的适应工作,出色的完成工作,必须拥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要让劳动者在职业的变化中尽快的适应新的工作,在工作有了新要求时能轻松应对,这就必然要求对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其次,由于科技的发展,过去由专人拧螺丝钉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许多的体力劳动甚至一些脑力劳动,都由一些机器代劳,如何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认识新的事物,就成了新一代劳动者不得不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第三,现今的企业或是单位中,很少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只的组织精良的团队才是无懈可击的。集体中的成员,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各有优缺;如何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嫉妒;如何去包容别人的缺点,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做好自己的工作,展现团队的魅力,这需要工作者拥有与人合作的精神,更要有与人交流的艺术,这些都需要职业人拥有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结合国外经验,可以预见,职业核心能力将会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招揽人才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对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平台,为学生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的家长一份满意的答卷;给经济的发展一股强大的推力;给社会的进步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深切地认识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说,不仅仅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等基本问题[1],还需要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中,课程的准确定位是首要问题,教师的素质提升是重要保证,教学的科学实施是其关键环节。笔者结合个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课程教学问题谈谈体会。 

 

一、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人才需要的变化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得不思考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多样性需要、办学主体自身的条件能力和使命、培养对象的个体特殊性。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又决定了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这涉及课程性质定位、核心价值观定位、内容定位等问题。 

课程性质定位要考虑课程所属学科性质,学校和专业的性质与特点,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以及时代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相同课程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的定位并不相同,如高师院校的课程很显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核心价值观和内容的定位直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能够给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课程内容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既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又能了解、把握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而言,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政治学的课程定位。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传统基础学科,主要是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政治学原理处于专业基础课地位,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学时安排多为51、54或68学时。该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来正确认识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并分析其本质。这与高校政治学原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即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观,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改革的成果、道路和规律,成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因此,选用何种教材和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的素质提升: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无论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这一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来实现。因此,直接担当人才培养责任的教师的素质提升就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教师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人才,教师队伍也必须不断更新。 

一般而言,教师应当具有比较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等,教师必须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既要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涉猎广泛的相关相邻学科知识。 

教师活动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和水平。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加强科研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吸纳进课程教学中。 

但实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还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教学

[1] [2] 

的有效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办学主体怎样培养人才直接关联。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则在于教学的科学实施。课程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教师的能力素质则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实施?结合近几年的政治学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生的中心地位越来越凸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早已明确。教师的教学必须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全面了解学生,遵循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规律和教学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信任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运用正确方法、理论原则分析、论证问题。 

 

.妥善处理教材更新内容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其问题的导入、理论的讲授,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在众多的教材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妥善处理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要贴近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师应该注重从现实生活着手,调动学生投入社会、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与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易陷入“原理性”的纯理论讲授中,而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应尽量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对于教学方法,主要是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教学手段则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进行师生互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经告诫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应该坚持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探索、自己辨析、自己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才是教师工作的可贵之处。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9

论文摘要:现代科技革命的沿革及其特征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真正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要更加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一直以来,如何将学生从“学校人”引导转变成“准职业人”,培养出“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德高技强、好学上进”的优秀高职学生,以适应企业需要,这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难度,在于我们必须在有限的3年周期内进行高效的职业素养教育活动。笔者认为要将职业素养培养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推动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笔者现任职于苏州某高职院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践指导和企业调研中总结了以下3个培养路径:

路径一: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导入5S管理理念,纳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学生日常行为考核和综合测评中。

不久前,在XX(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的某实习生与笔者谈及一事:有一次,他所在的车间一位操作工人未将使用过的一盒测量工具放到位(倾斜15℃),被公司5S巡查员发现后扣去1分,直接导致他当月奖金被扣去50多元。工人希望他与5S巡查员求情,隐瞒此事,但被拒绝。其实,在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不少外企为了推行5S管理而设置了5S巡查制、5S新点子奖励制度、5S员工创新奖励办法等,这样合理节约使用企业资源,促使企业“练好内功”(即规范内部管理)。该实习生说:“以前在校时一直不理解5S,这回终于眼见为真了,也体会学校的一番苦心啦。”5S是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将5S管理引入学生日常教育和考核中(详见表1)是为了让同学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在企业化的校园氛围中培养学生言行举止的良好习惯,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尤其有助于营造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尚学尚礼”的良好氛围。

路径二:将“职业规划”从入学开始引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倡导学生科学系统地将专业、学业、职业统一起来。

“小学-中学-大学-工作”,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走的人生道路,10多年苦读之后踏入社会,却不知自己该选择何种职业或出于专业等原因选择某一职业后发现不适合而跳槽或在工作中找不到位置或…。作为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笔者也有过亲身经历:高考之前只顾埋头读书,高考填报志愿时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而考入大学后几乎花费了整整4年时间去职业定位,不知道如何平衡专业、兴趣、职业三者的关系。在一次对商务管理专业大一和大二同学的随机调查中,“你认为商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哪些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及你会选择哪一岗位?”、“你选择的这一岗位的应聘条件以及工作职责是什么?”等这些问题90%以上被访问者回答不出来。一名刚入我院的商务管理专业新生,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他将与专业教师和同专业的实习生、毕业生面对面交流,从而得知相关职业方向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来做好职业规划,安排3年学习计划。假设该新生职业定位暂时选择为“人力资源专员”,他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学习、选修课程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和实践实习,让自己在未来3年的高职人才培养期内学有专攻、学有

所成。

路径三:结合“职业规划”,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职业资格考试纳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提高学生实习就业竞争力。

同样以商务管理专业学生为例,假设其家庭条件尚可,可以将自己的职业资格考试计划如下(详见表2):大一,选择参加“iSo内审员”或“呼叫服务员”认证培训及考试(较为容易通过);大二,选择参加“营销员”、“人力资源管理师”、“商务单证员”或“秘书”等认证培训及考试;大三,可以将已获得的职业证书与外语、计算机技能证书结合起来,实习就业。在针对10级名实习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1、约为82%的同学在大学前2年中获得至少一张职业资格证书;2、目前仍然有二十余名同学在实习之余考证(其中包括部分同学在争取获得第3张证书),以便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春燕.试析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养教育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