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十篇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十篇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7:40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1

【关键词】盈余操纵;空间;法制法规;伦理道德

一、引言

企业盈余操纵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无论是规范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论证了这种行为的存在。盈余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主要是基于Ball和Br0wrl(1968)对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了会计盈余的有用性,现在这一问题正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盈余操纵(管理)的定义、范围、目的、方法和表现形式等,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共识,但也存有很多争议。由于该问题涉及的层次较多、范围较广,对社会经济、法制法规建设、资源配置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的看待和研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盈余操纵的概念界定

在谈盈余操纵的概念之前,不能不提的是学术界经常所用的几个术语即盈余管理、利润管理、利润操纵。受司克脱(Scott)对盈余管理所作定义的影响,国内学术界大多认同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实际交易的安排使企业的盈余达到希望水平的行为”,这是一种游戏规则所允许的行为。而利润管理则通常被认为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目标利润、进行利润分析、制定利润分配政策等达到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种管理过程”(邵娟,财会月刊,2007.4)。不含有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以及纯粹为了调整账面盈余而对实际交易进行安排的行为,很显然这种管理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也是人们所期望的,对此,本文不进行讨论。关于利润操纵,国内学者常引用Schipper(1989)所下定义:“earningmanagement就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得某些私人收益的披露过程。”(徐浩萍,财经研究,2005.2),显然,这里是把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当作同质事件处理的。笔者赞同这一思路。首先,无论是盈余操纵还是利润操纵或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其缘由是相同的,即都是针对企业管理者为了某种利益,通过会计手段及实际交易的安排等操纵利润水平,误导那些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财务报表数字为基础的契约产生的后果;其次,笔者以为盈余操纵、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所讨论的问题,都应是在现有法律法规、会计准则框架之内进行的,否则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将会变得漫无边际,一直延伸到违规违法的方法、手段、鉴别、防治、惩处等等,这属于假账及其识别和防治的范围。对于违规违法的行为无论哪个国家毫无疑问都是要予以坚决打击的,而对合法的盈余操纵应该如何防治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虽然不合情但却合法,这也正是需要认真讨论和研究的核心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盈余操纵、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的说法实际上是等价的;第三,盈余操纵或利润操纵的提法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批判性,表达的是人们对企业合法但不合理行为的不满,假如所有的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都能一直严格遵守“既合情又合法的原则”,假如对于盈余操纵可以像对待违法犯罪那样进行及时、有力的打击,试问我们还会提出盈余管理这样的问题吗?笔者不否认盈余管理有合理和科学的一面,但盈余操纵所指显然不是这些。因此笔者认为盈余操纵的概念应该重点突出以上几点,即盈余操纵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某种利益,违背企业伦理道德,通过合法的会计手段及实际交易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水平的行为。是通常盈余管理概念中不合理的部分。例如为了误导那些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而进行的盈余操纵,为了减少所得税费而进行的利润转移等,它们采用的手段也许是合法的,它们的目的也许能够达到,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却不值得提倡。如何鉴别合理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是一个道德标准问题,①据统计,我国的三资企业,每年的亏损面大都在40%-55%之间,但这些亏损企业却一面连年亏损一面不断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其中之原因应该是不言自明。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除了不欣赏之外,也只有通过加强研究,不断完善法制法规和通过道德力量的呼唤来遏制这种行为。这种应对之策与运用法律手段对违法犯罪现象进行有力打击相比显然要困难得多且有无奈和软弱无力的成分。

三、关于盈余操纵的测量

盈余操纵的测量不同于盈余作假的测量,对于盈余作假,我们可以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逐条进行审计与核查,对凡不符合规定的记录、计量等均可视为“盈余做假”,并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坚决的打击和惩处。这种测量,概念边界清晰,罚则明确,操作相对简单。而对于盈余操纵的测量则相对要困难得多,尽管我们可以采集大量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来证明盈余操纵行为的存在,但要判断会计盈余管理和实际盈余管理活动中哪一个行为属于盈余操纵则要看该活动的动机以及所产生的后果。因此盈余操纵的测量应以动机为观测点,以是否为了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异常的安排――包括会计盈余操纵和实际盈余操纵为根据来判断企业是否进行了盈余操纵行为。从实证的角度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个路径展开的。如亏损上市公司是否为了扭亏而进行了盈余操纵(陆建桥1999);上市公司是否为了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的评价进行了盈余操纵(Deangelo.1998);企业管理层是否为了提高管理层奖金计划进行了盈余操纵(Healy.1985;Deangelo.1988等);企业是否为了避税进行了盈余操纵(Gramlich.1988);企业是否为了上市融资进行了盈余操纵(魏明海和林舒,2000);上市公司是否为了配股进行了盈余操纵(蒋义宏.1998;孙铮等.1999;陈小悦等2000)等等。如果脱离了动机和目的,盈余操纵的测量将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基础从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笔者以为,我们进行盈余操纵行为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1)证实盈余操纵行为是否存在;2)盈余操纵行为产生的动机和种类;3)盈余操纵行为都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4)为完善法制法规和有效遏制盈余操纵行为提供依据。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盈余操纵变量的侧度路径选择也就有了基础和框架。

四、关于盈余操纵的空间

所谓盈余操纵的空间,笔者以为主要是指: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可供盈余操纵运用的途径和手段,它们包括实际盈余操纵途径和会计盈余操纵途径。这里笔者想说明的是:第一,盈余操纵的空间是一个有限空间而不是一个无限空间。即盈余操纵的途径和手段应是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讨论空间的大小以及空间的消长。盈余操纵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盈余信息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实现他所期望的目标。如获得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资格、按照契约获得经济利益、按照税法规定获得税收利益等。由于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不同,可能需要配合的盈余操纵途径以及数量也不同。通常可供盈余操纵运用的途径和手段越多,盈余操纵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反之盈余操纵目标的实现就越困难。因此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堵塞盈余操纵的途径,控制、减少盈余操纵的手段是我们研究盈余操纵空间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的范围应是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的途径和手段,超出这个范围的,则应是如何处罚的问题。第二,自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陆续颁布实施之后,关于盈余操纵空间的话题又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其核心内容就是新准则与以前相比对盈余操纵的空间究竟是压缩了还是放得更宽了,对此学术界的认识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新准则对盈余操纵空间的影响消大于长,有学者认为,长大于消,甚至认为“会计天下”从此就要大乱了。笔者以为,如果单纯从可供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会计途径看,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有增有减,增减基本持平。如新准则规定可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从以前的四项增加到八项,研发费用与无形资产列支和摊销的规定等扩大了盈余操纵的空间;而取消存货计价中的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且规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明确,扫除了制度规范中的一些灰色地带;对合并报表编报的范围进行了重新调整,规定母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以投资比例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等却消减了盈余操纵的空间。但这种基本持平并不反映每种途径可操纵的幅度以及难易程度,仅仅是一种途径数量上的消长平衡,因此如何判断新准则对盈余操纵空间的影响应看判断的标准是什么。笔者以为: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每种途径可操纵的幅度以及难易程度,例如新准则取消了存货计价中的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这种规定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时期对盈余操纵的空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资产的减值准备、转回和摊销几乎使得企业“随时”可能产生巨额的费用或利润。第三,对于盈余操纵的空间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为了会计信息的确认、记录、计量、披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规范,也正是因为有了规则,才有了操纵空间的概念,操纵空间是与规则相伴而生的,不可能为了防范操纵或压缩操纵的空间使制定的规则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创造活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不能规定不允许企业改变信用标准,进行信用销售;不能进行关联交易;规定每一笔交易的价格等,如果真的那样,就成了本末倒置、因噎废食了,这样的规定也将会因为它的“不合时宜”而很快会被淘汰。因此规则的弹性和操纵的空间是一对矛盾,如何才能使制定的法制法规和会计准则使之在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又不损害企业的利益,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第四,不能寄希望于法制法规的完善和监管打击力度的加强来消除盈余操纵,因为只要规则存在企业可自行选择的空间,只要诸如分红、税收、融资、上市等事项与会计数字有关,只要有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盈余操纵就不会停止。因此,要实现企业盈余操纵的标本兼治,除了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管打击力度之外,还需要从现在着手、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尽管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却是治理盈余操纵的根本之道。只有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等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才可能大幅降低企业盈余操纵的频度、广度和深度。而只有企业盈余操纵的频度、广度和深度降低了,提高全社会会计盈余等信息的质量、减轻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压力、构筑社会经济的和谐环境才能成为可能。坚持法德相济、惩教并举是防范、治理盈余操纵的根本出路和科学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9.9.

[2]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6.3.

[3]贾剑锋,李淑花,阚亚利.《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财会月刊,2001(4).

[4]徐浩萍.《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其监管研究》.财经研究,2005.2.

[5]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2004.9.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盈余管理;途径

1.盈余管理概述

1.1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节企业盈余的行为。

1.2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

一是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二是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佘信息。在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三是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2.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2.1新会计准则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1)资产减值准备不再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法宝。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是企业调节利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原因在于旧的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这导致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在前一年已经出现亏损的企业,为了避免三年亏损被St、pt,往往在当年大力计提减值准备,使劲大亏一笔,而在第二年予以转回,调增利润,以实现“盈利”,其实质上,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未发生变化。这种手段在管理层收购时备受青睐。

(2)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减小了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新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了新的规定,要求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跳过公允价值的使用,以避免利润调控。在我国“公允价值”一直是会计计量中的“软肋”,其干扰因素大,准确性差。

2.2新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开“新路”

(1)新会计准则为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新准则改变以往将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缩减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转而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作为当期收益。这项规定,将为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调节利润打开方便之门,使那些无力偿还债务的企业,一旦获得债务全部豁免或部分减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到当期利润中,使得企业的账面业绩发生变化,而且愈是亏损较重、负债较多的企业,其调节利润的空问就愈大。

(2)非货币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如果非货币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应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是交换具有商业性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对于第一个条件,那些想以此为契机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企业,必会想方设法让关联方的非货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商业实质的划定界限模糊,第一条件的成立就有很大可能。对于第二条件,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使得公允价值的真实与否成为关键。在我国“公允价值”的成熟操作环境尚未完全形成,资产评估机构评出的“公允价格”往往并不公允,这使得企业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有可能买通评估机构,得出有利于自己的价格。

(3)无形资产的新规定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新的着眼点。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局限于直线法,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企业有可能通过改变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4)新增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为企业盈余管理辟出新径。《投资性房地产》新准则在保留现行成本模式的情况下又引入了公允价值,企业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利用此规定,企业可能通过从关联的企业低价购入土地使用权等房地性资产,然后利用价值重估增值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增加利润。在以往,房地产只有在卖出后才能确认收益,而在新准则下,只需进行价值重估便可确认收益了,这给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径。

3.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佘管理的途径

3.1利用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除原先要求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各以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提取减值准备。

3.2利用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规定

新准则把过去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但对于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企业是否具有完成该项目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是否能证明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存在市场等问题的确定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的职业判断主观性很强,这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3.3利用公允价值

新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金融工具、企业合并等非共同控制类型中和债务重组等方面均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更有助于相关利益使用人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多数行业缺乏相关的活跃市场,外部公允价值参数获取仍不透明,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难度较大,这就削弱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同时也将会导致财务数据可操作性加大。

3.4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旧准则规定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仅指固定资产,而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扩大了可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随之可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扩大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范围。

4.新准则下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建议

一是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般是在会计准则未明确规定时发生的,所以要做好会计准则的完善工作;三是加强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提高相关人员素质。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够具体,尤其是对第三者(报表的使用者)应负有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其审计报告中基本上不对企业盈余管理状况做揭示,从而使报表使用者因使用失真的会计信息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一方面需要规范评估业务,提高评估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评估人员专业素质、法律观念同时进行适当的职业道德教育。

总之,企业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予以重视,分析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内容、方式、方法,预估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佘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研究近期审计和证券监管的对策,制定长远的治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著.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3

二、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主要指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有关各方,主要有母子公司、同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等。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各关联公司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母公司在供、产、销及其他服务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各关联方在经济上并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个体,因此使得交易有可能偏离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再加上上市公司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公司及其控股大股东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备,通过规划关联交易和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管理以变更报告盈余。关联方交易与会计盈余管理本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关联方交易以公允价格定价,则不会对交易的双方产生异常影响。但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转移,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会计盈余管理便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出现一些新趋势,主要表现为非关联化、复杂化和隐性化。

1.高价或低价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按照商业法则,关联交易应按市场规则定价、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我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仅限交易信息披露,并未对关联方交易本身(包括交易的定价方法和定价政策等)作出具体规定,关联方之间往往会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制定交易价格①。在实务中,很多公司的关联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这使得上市公司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交易价格(如最常见的低价购买原材料和高价销售产品),借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为了扶持上市公司,集团公司通常以低于市场价格向该公司提供原材料,而又以较高的价格买断并包销其产品,利用原材料供应渠道和产品销售渠道向其转移价差,实现利润转移。其具体方式有: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债务剥离出去,以降低财务费用和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高价转让给母公司,从而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是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置换;对优质资产或不良资产的评估,不考虑资产的质量和获利能力,通常按照成本法评估其价值。

2.虚构经济业务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往往通过签订虚假合同的方式将其产品销售给母公司,或者通过将其商品高价出售给其关联方,从而使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脱胎换骨”。企业往往会在设计企业集团组织架构、集团内部业务划分、集团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等时,考虑到日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需要,就可以很好地掩盖这类关联交易的目的,因此除了企业管理当局外,外界很难获知交易的真正目的。对上市公司而言,销售收入会因此增加,同时应收账款和利润亦增加;而对于控股股东和控股的被投资企业来说,则是应付账款和存货的增加。虽然未对外实现销售,但上市公司自身己合法地提升了账面利润(通过低价采购控股股东和控股被投资企业的原材料也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3.以旱涝保收的方式进行资产租赁

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之间普通存在着资产租赁关系,包括土地使用权、商标等无形资产的租赁和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租赁。由于各类资产租赁的市场价格难以确定,租赁己成为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等关联公司间转移费用、利润非常方便的手段。目前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由于缺乏托管经营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操作规范,托管经营的操作普遍偏离惯例,纯属利润操纵的工具。许多上市公司由于发行额度限制,母公司只有部分而不是整体进入上市公司,许多经营性资产甚至经营场所往往采用租赁的方式,而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就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可以随时调整的阀门。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以一定承包费用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凭空获得一笔利润;母公司将稳定的高获利能力的资产以低收益的形式委托上市公司经营,在协议中将利润以较高的比例留在上市公司,直接增加上市公司利润。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理想时,集团公司调低租金价格或以象征性的价格收费,或上市公司以远高于市场租金价格的租金水平将资产租赁给集团公司使用,有的上市公司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以更高的价格再转租给关联同居公司,形成股份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实现向股份公司利润转移。

4.计提资金占用费用

资金占用费是通过向关联方提供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巨额款项,调节财务费用,获得高额利润。通常的做法是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拆借给母公司使用,再由母公司向上市公司支付一定的资金占用费用。上市公司与关联公司发生的资金占用的金额、收费标准均未事先公告,投资者无法对此合理性给出恰当的判断和估计。计提资金占用费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向母公司计提资金占用费用。这类费用的名目繁多,涉及的金额巨大,在账面上可以反映出一大块营业外收入。第二,向被投资公司计提资金占用费用。其目标往往是以下两种被投资企业:(1)虽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的股权,但该企业已转由他人承包经营,企业失去控制权,可以不进行权益法核算。(2)占股权20%以下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当上述两种企业严重亏损,即使上市公司存在着实质性的投资损失,但通过计提资金占用费的形式和利用长期投资会计核算方法本身的缺陷,在会计报表上虚增了一块利润。

5.以收取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关联方之间可以利用转嫁费用的方式进行利润转移,尤其在母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最为明显。母公司调低上市公司应该缴纳费用的标准,或者直接承担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或者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缴纳的有关费用退回等。在共同费用负担方面,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在上市公司改组之前便确定有关费用支付和分摊标准,但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时,母公司或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承担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甚至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纳的有关费用退回,从而降低当年费用,以达到转嫁费用的目的。

6.通过无形资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与实物资产关联交易相比,无形资产关联交易隐蔽性更高,调整盈余的空间更大,主要是由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上市公司所拥有用来交易和所购入的商标等无形资产,通常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或大规模投入所形成的,可能给所有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价值含量高,就使得无形资产交易价值通常很高。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年末一次无形资产交易可相当于若干次实物资产的交易,因此通过无形资产关联交易调整盈余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物资产不同,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一般具有独特性和专用性,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的弹性,给会计上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实务中上市公司在进行无形资产交易时,一般通过中介机构评估定价。无形资产定价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其定价虽然有多种方法和模式可供选择,但这些方法和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就为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与实物资产交易相比,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成本也更低,无形资产关联交易总在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上演。

三、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来调整利润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时可以在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允许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企业自己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灵活性,对同一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可能会结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那些急于对会计报告利润管理的企业来说,会计政策的选择无疑是一种可供运用的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即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方面具有自,他们的立场便成为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的关键。而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使得企业管理当局与外部各缔约方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沟通阻滞”,在信息不对称的屏障作用下,作为经济人的企业管理当局,当其与外部各缔约方发生利益冲突时,便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时甚至违背会计准则)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使生成的会计信息对已有利。

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来实施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变更会计核算和会计估计方法

(1)改变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且固定资产的使用具有长期性,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与变更能极大影响企业利润。利用政策规定的模糊性,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使本期折旧费用减少,相应减少了本期的营业成本,从而增加了本期账面利润。折旧政策的调整对当期的利润影响重大,而成为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较大比例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左右着企业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具有好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折旧期限的确定需要人力估计、折旧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就成为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

(2)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与折旧方法的变更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效果,都是通过对一定的成本费用在时间期间上的不同安排来影响企业利润。存货计价方法有多种,如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有:一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二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三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四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3)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由于在权益法下,无论被投资企业是否分配利润,投资企业都应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情况和投资比例确认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利润总额。而在成本法下,只是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投资企业按所分得的利润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不考虑被投资企业实际发生的盈亏。如果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投资企业必须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损失,而成本法则不必如此。鉴于这种情况,企业出于盈余管理的考虑,就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上任意选择会计方法。对出现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但却采用成本法核算或将原来采用的权益法变更为成本法;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对于增加企业的盈利,权益法又优于成本法,因此企业又会千方百计地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4)合并政策的变更。集团公司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会直接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结果,因此哪些子公司予以合并,哪些子公司不予以合并,就成为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问题。我国关于企业合并范围的规定是采用母公司理论进行规范的,凡是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都属于合并的范围。由于合并范围的变更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整公司的利润额。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通过变更合并范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通常的做法是可能选择将所属子公司中盈利的并进来,在原来的合并范围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亏损或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从而达到提升合并后的报告利润。

2.提升当期业绩的潜亏挂账

在企业的资产账户中,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基本上已不具有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一般较差,属于不良资产。上市公司为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都不愿处理不良资产账户的余额,使其长时间挂在账上,统称为“潜亏挂账”。某些上市公司甚至通过潜亏挂账将原本属于当期的费用记入上述某类账户中留待以后处理,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挂在账上,使得上市公司资产出现严重“虚胖”,利润水分极大。

3.收益性支出资本化

利用权责发生制、收入和成本配比等会计原则,对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本应确认为收益性支出,而通过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在建工程、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或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科目予以资本化,形成大量虚拟资产。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或不摊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利息费用的资本化。上市公司通过利息费用资本化来操纵利润的表现有两种:(1)以某项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甚至拿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在建工程”的定性,利息费用年年资本化,虚增资产价值和利润。(2)在建工程中利息费用资本化数额和损益表中反映的财务费用远远小于企业平均借款余额应承担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还通过其他方式被消化利用,最终都被拐弯抹角地资本化并形成资产。

4.调整经营业务的确认时间

按会计惯例,收入应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已经发生以后才予以确认和记录收入,但企业管理当局往往在过程完成之前确认和记录收入,达到用将来收入增加本期收入的目的:(1)提前开具销售发票。开具发票往往是销售实现的一个标志,因此一些公司常以开具发票和已计税为理由、确定营业收入,而不管销售过程是否真正完成,实际上开具发票仅仅是形式而并不能代表销售过程的终结。(2)存在重大不确定时确认收益。按照会计惯例,只有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情况时,才可确认收入。上市公司为了提高收入水平和报告盈余,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情况时往往确认收益。(3)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企业在提品或劳务时,很容易在收到款项后,就开具发票确认为收入,而不管企业未来是否仍需提供服务。事实上,如果企业存在未来必须提供的服务,收到的款项仅仅是一种预收款,理应作为负债,等到有关产品或服务已经提供后方可确认收入,这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方法在劳务提供中更加容易发生。

四、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而上市公司在配股融资过程中通过资产重组实施盈余管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交易时间差,在会计年度结束前进行重大的资产买卖,确认暴利,或者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垃圾换黄金”的不等价交换,将企业外部巨额利润注入企业内部以及将亏损输出企业,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实现利润转移。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是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但非实质性重组很难带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良性转变。

为了实施盈余管理而进行资产重组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以成本法评估公司价值。在资产重组中,一些上市公司违背市场原则不考虑资产真实质量和获利能力,将公司价值等同于按成本法评估公司的净资产。公司价值评估基于购买者持有资产的用途、企业是否持续经营、资产的获利能力等情况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并进行比较,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不分具体情况统一采用成本法评估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从而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利润。(2)购买优质资产。为了达到支持上市公司的目的,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特别是长期投资的购买和置换方面)进行不等价交换成为资产转让置换的主要手段。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不计利息或资金占用费,上市公司一方面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另一方面不需付出任何代价,而实际上转嫁给母公司承担。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购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的股权,以改变对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改权益法)或变更合并范围来提升利润。(3)转移不良资产。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转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实施“金蝉脱壳”战略,以达到降低财务费用、避免不良资产经营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的目的。上市公司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权高价转让给关联企业,以增加报告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将其所持有的经营业绩差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剥离掉或减持。(4)收购确认的随意性。在被收购企业的利润何时应纳入收购方的投资收益或利润的会计处理上存在着随意性,对收购价格包含的利润如何处理也无规章可循,从而为收购方调节利润提供了手段。可以把收购企业的过程根据双方签订协议日、政府批准日、公司股东变更注册日和实际接管日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阶段,按照国际惯例,应从实际接管日开始,被收购企业的盈亏才纳入收购公司,而接管前被收购公司所含的利润应视同收购成本,不能作为利润。而中国目前对此尚无具体规定,收购方为了操纵利润,均将利润计算日提前,将收购价格中所包含的利润不作为收购成本而作为收购方的利润或投资收益。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4

摘要:寻找使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确定边际因素的变化量是经营决策分析的两个重要步骤,系统某单一因素微小变动往往会引起目标因素的较大变化,从而对系统决策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边际变动作用机理的分析,阐述边际变动对经营决策分析的影响。

关键词:边际变动;边际模型;决策分析;价值工程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往往涉及到一些其他利益或影响,人们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例如,好的广告创意通过洞察消费心理特别是了解消费者考虑的边际变动来影响或加快消费决策,使用户购买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本文在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边际量阐述决策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一、边际变动与边际模型

1.边际变动

经济学上把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称之为边际变动,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者才会有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例如,近期央视播出了记录中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便得到媒体一边倒地热捧,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收视率一次又一次创新高。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视角独特。《舌尖上的中国》跳出美食自身,围绕“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等不同的主题,谈人文谈历史,谈人类与美食的渊源。第二,情感浓烈。《舌尖上的中国》纯然将观众带入华夏子孙对于家乡和祖宗美食的久远回忆,用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红线,时时处处浸润着浓烈的情感汁液。让人看到片中介绍家乡的美食,就想起故乡的味道,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饭菜,这暗含了当今中国迅猛的“传统大家庭正在消解,乡土中国逐渐远去”的城市化浪潮。《舌尖上的中国》这两个特点,正是考虑边际量的创意,非常人性,体贴入微。

2.边际变动模型

边际变动模型又叫量本利分析或保本分析方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企业的经营活动通常以业务量为起点,以利润、效益为最终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把总成本(C)简化成固定成本(CF)与变动成本(CU)后,同时考虑收入(S)和利润(B),使业务量、成本和利润效益的关系统一于一个数学模型,如下:

B=S-C=p*Q-CU*Q-CF

式中:B———利润

S———产品销售收入

C———总成本

Q———业务量或销售量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CF———固定成本

从产销量与收入成本关系图可以看出,当产销量在盈亏平衡点的左侧区域时,销售收入不能弥补总成本费用,产销呈现亏损状态;在盈亏平衡点处销售收入与总成本持平,处于不亏不盈状态;产销量在盈亏平衡点的右侧区域时销售收入超过总成本费用,产销盈余;换言之,在盈亏平衡点附近,产销量即便有微小的变化和调整,就会呈现产销量在亏损和盈余之间发生质的转变,而这种边际变动引起的转变是决策者必须关心的问题。

二、边际变动因素分析

经济学上,一项产品的价值(V)通常用产品的功能(F)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C)的比值来量化和体现,即V=F/C。管理者进行方案决策的目的就是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而这种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途径一:提高产品功能,降低成本;

途径二:提高产品功能,而成本不变;

途径三:不改变产品功能,降低成本;

途径四: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

从正常实现产品功能的过程来看,某项功能的实现必然伴随着相应成本费用的发生,反之,成本的降低也必然会降低或削弱原有功能,因此途径一、二在实际生活中是困难的或者不可能实现的,后两个途径才是决策者应该首要考虑的手段。也就是,通过这些边际变动因素的微小变动和调整,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边际变动决策分析

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通过对边际变动因素的分析找到了提升产品价值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分析只是决策的第一步,尚未解决目标实现的方法问题,而边际变动模型分析是最直观最方便的方法。企业经营决策活动始终离不开成本、利润、产量和价格这几个方面,最终是实现利润目标。而在日常管理中,产销量和单位产品的价格又是最直接相关的指标,以下以制造业的例子说明考虑边际变动的决策分析方法。

一企业考虑对某种新产品进行投资,预计新产品的售价是12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75元/件,年固定成本总额是60万元,则作为决策者,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1)企业达到损益平衡时所需的销售量是多少?

(2)为实现某一利润目标所需的销售量是多少?

(3)销售量一定时,若成本不变化,保本的单位产品售价是多少?

(4)单位产品售价变动或者变动成本增加时,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多大?

(5)当几种因素同时变动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边际变动的模型(销售额=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预期利润)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如下:

(1)保本销售量:600000/(125-75)=12000(件)

(2)假定目标利润180000元时保本销售量:(600000+180000)/(125-75)=15600(件)

(3)成本不变,预测销售水平为14000件时保本售价:(600000+75*14000)/14000=117.9元/件

(4)销售预测为14000件,实现按投资额120万元计算的20%回报率时,保本售价:

(600000+75*14000+1200000*20%)/14000=135元/件(5)原每年销售量为15000件,售价为125元。提高售价提高至150元时的损益平衡点

600000/(150-75)=8000件

(6)提高售价后,保本点的销售量从12000件降至8000件。但预计销量会从15000件降至13000件。此时企业的利润情况分析:

目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

即15000*(125-75)-60万元=15万元

预计销售价的利润:13000*(150-75)-60万元=37.5万元

使用新售价后利润情况:增加利润为:37.5-15=22.5万元

计算说明,增加的边际贡献(50增至75元),将足以抵消减少销量2000件所损失的边际贡献

(7)假定售价仍为125元,变动成本每件仍为75元,但固定成本总额增至80万元。计算保本点:800000/(125-75)=16000件

(8)单价为12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变动成本增至90元时的保本点:600000/(125-90)=17143件说明:变动成本增加15元,保本销售量就得从12000件增至17143件。

(9)若固定成本增至75万元,变动成本增至90元,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0%。预计销售量为15000件,原售价为125元。为了抵补成本的增高并取得既定利润率,确定新售价:

(750000+90*15000)/(15000-0.2*15000)=175元该企业能否把售价从125元提高至175元,并能保持15000件的销售量。否则,则企业必须接受较低的回报率或者停止生产该产品的事实。

从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以上指标计算结果均是达到损益平衡的数值,是边际变动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动,就会对经营产生质的影响,而这是决策分析必须考虑的问题。边际变动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售价和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销售量是盈亏的决定因素,低于某一销售水平(保本点)则亏损,否则盈利;

(2)一定销售水平下,成本固定时合理的销售价格是决定利润指标或回报率的关键因素,低于某一销售价格则会亏损或回报率低下;

(3)变动成本的增加售价的变动对保本点有较大的影响,当预计销售量下降时,企业以较高的销售价格而销售较少的产品时可能会无利可图;

(4)各种成本因素增加时,为弥补成本增高并取得既定利润率,则需要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并保持一定的销售量,低于这个价格则会出现较低的回报率或者需要停止生产的窘况。

结束语

经营决策分析的任务是寻找使价值(利润或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案和途径,关键环节是确定合理的的边际量。运用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结合日常管理中是实际情况,先寻找出实现最优方案的有效途径,然后以边际变动为基本模型,确定可以使经营方案实现质变的边际量。通过两种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使经营决策更趋于科学合理。当然,在保证经营盈利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的综合运用边际变动的幅度问题,为决策方案的细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n·格里高利·曼昆编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2]易建华编著.试论经营边际变动模型财务困境成本指标体系的构建,2007-12.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5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06-02

1盈余管理的概念辨析

学者Healy和wahla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作了如下的归纳和总结: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宁亚平教授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

2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2.1经济动因

(1)管理层报酬分红动机。

由于公司盈余将直接或间接决定或影响管理者薪金水平的高低,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另外,隐性报酬如声望、政治前途、职务消费等,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也具有驱动力。

(2)融资动机。

中国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大多数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意识普遍加强,公司盈余无疑是评估和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那些不能通过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企业,势必采用各种手段来加强盈余管理,以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

(3)市场动机。

市场动机包括:第一,便于二级市场炒作;第二,为并购增加筹码;第三,改善二级市场形象。

(4)实现盈利预测目标动机。

中国证监会制度规范中要求上市公司公布的预测会计数据中包括会计年度利润总额、每股收益、市盈率等与公司会计盈余有关的财务指标。上述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在预测年度结束后,对出现重大预测偏差的做出解释。

(5)高级管理人员的更迭动机。

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发生下述面临更迭的情况时,往往采取盈余管理行为。一是原来的高层管理人员即将退休,为了在离职前尽可能增加自己的薪金收入以及能够载誉而退,往往采用使报告期净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使企业账面盈利人为上升。二是企业发生经营困难,会采取尽量提高利润和美化财务状况的盈余管理行为,以避免解雇或被免职的命运。三是新上任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通过注销大笔巨额“不良资产”以及采取一些其他的盈余管理行为来调低其前任的报表利润,以便未来能迅速改善这一指标的指标值。

2.2政治动机

管理者升迁动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之后上市的,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多为企业主管部门任命且带有一定行政级别。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就可以得到什么级别的荣誉、或到某个政府部门担任新的行政职务。

3盈余管理的途径

3.1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从实务看,主要包括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坏账损失、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产品开发费用核算方法的选用及变更等,这些方法都能对会计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3.2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不合理的确认与计量

(1)利用收入确认进行盈余调节如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收入、创造收入事项。

(2)利用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盈余调节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表现为利息资本化,上市公司在新制度颁布前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可予以资本化。

3.3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公司为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这些经济行为的实质在于将公司外部巨额利润注入公司内部,以及将亏损输出公司,实现利润转移。

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机制的缺陷

4.1会计准则建设的缺陷

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交易和事项尚无相应的准则加以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缺位给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了很大的弹性。部分会计准则质量不高,重形式轻实质,缺乏可操作性。

4.2外部治理机制的缺陷

(1)资本市场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以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股权结构不合理,处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状态,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比重较小,即便购入全部流通股也不能形成对企业的控制权,这就使得资本市场丝毫没有起到约束经理人行为的功效,而仅仅成为了企业的一个免费融资场所。

(2)经理市场不健全。

经理市场是一个从外部监督公司经理层的重要机制,健全的经理市场上,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与其经营业绩是正相关的,即其经营企业的业绩越好,其在经理市场的价值与地位就越高;反之,其价值与地位就会大打折扣,经营者会因此被撤换,迫于再就业的压力经理往往会努力工作。

(3)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乏力。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失效,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委托人变成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他们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聘用、续聘和报酬等事项。面对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合谋几乎成了一种理性的选择。

4.3内部治理机制的缺陷

(1)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或由国家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新建而来,加之《证券法》规定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净资产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的规定,这就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以国家股和法人股为主,而《证券法》关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的规定,更是从制度上确保了国有股的绝对优势地位。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控股地位,自然代表国家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优势,而代表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的董事却处于票数上的劣势。在此情况下,经理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盈余管理行为很难避免。

5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

5.1完善会计准则

因此,必须加快出台新的、超前性的具体会计准则,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对一些主观判断性较强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估计方法的运用应规定相应的约束条件。

5.2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1)健全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致命缺陷,加之国有股不得上市流通的规定,使收购方纵然收购了全部流通股也不能达到控制被收购方从而对管理当局形成威胁的局面,这就妨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其盈余管理行为更加肆无忌怛。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国有股减持与允许国有股上市流通。

(2)健全经理市场。

经理利益与企业利益脱钩,导致其盈余管理行为往往会以企业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个人利益,危害极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应建立健全经理市场并建立经理人声誉机制且全国联网,把公司职业经理人交由市场选拔和淘汰,这样可使经理人形成足够的就业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当盈余管理的发生。

(3)提高审计质量。

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在于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判断能力。相关机构应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由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委任,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并对注册会计师实行强制轮换制度,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公正执业。同时,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应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法律责任。

5.3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1)管理层融资收购(简称mBo)。

管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以该企业为抵押,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该公司较大比例的国有股份,从而获得经营和财务控制权。mBo通过管理层收购自己服务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使管理者能够以所有者、经营者合一的身份管理公司,形成了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将经营者的报酬和经营业绩紧密地联系起来,消除了个人理性和个人利益动机的影响,也就解决了根植于委托双方内部的搭便车和道德风险问题。

(2)完善独立董事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监督。

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进行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如果建立起独立董事利益保护机制,那么在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下,可以通过独立董事来约束内部董事、监督经理人行为,从而弱化“内部人控制”现象,减少经理人盈余管理动机。

(3)债权人参与董事会充分发挥债权人监督作用。

企业资金的来源从性质上可划分为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其中债务资金利息可在所得税前扣除,具有低成本优势,但如果过多持有债务资金,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权益资金不需要还本付息,财务风险较小,但权益资金成本在所得税后支付,成本较高。在财务管理实务中,投资者可通过股东大会对经理的行为实施监督,而债权人同样作为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却只能通过债务契约中的限制性条款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管理者为避免违约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达到债权人的要求。因此,这种债务契约中限制性条款的力度是显然不够的。

5.4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

(1)加大监督力度。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较为宽松,市场监管缺乏连续性,这助长了机会主义行为。为此,须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减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和法律约束。上市公司常常借助于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承销商等)的介入使之行为合法化。

(2)加大处罚力度。我国盈余管理猖獗的现象可能要归因于“执法不严”或“违法不究”了。在违约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违约成本越低,盈余管理的激励就越大,所以要加大治理力度就必须改变对上市公司罚款的处罚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跃堂.会计专业判断:基于盈余信息治理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3.

[2]王学军.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0.

[3]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防范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0.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6

【关键词】盈余管理;博弈模型;监管部门

1.问题的提出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或者其他方式,获取对自己有利的利润结果。盈余管理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盈余管理可以向外界传递内部信息,提升公司形象。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把公司稳定利好的信息向外传递,增强外界对公司的认识和肯定,吸引更多的投资。此外,盈余管理可以在预期或突发事件发生时使管理者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及时找到应对策略,更能降低契约成本,减少经营风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盈余管理的滥用会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信息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判断。而且,一部分信息的不可靠性会影响到全部信息的可靠性。再者,过度的盈余管理并非公司长远发展的途径。盈余管理所带来的收益只能是短期的,并不能持续很久。过度的盈余管理会使企业后期的收益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最后,不当的盈余管理也不符合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文明始终向前发展,在当前,公众对公司的期望并不仅仅限于攫取高额利润,而是更侧重于它对社会的贡献。过度的盈余管理损害国家的利益,也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公司的社会责任根本无法得到体现。

美国会计学家KatherineSchipper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公司广利当局带着获取私人利益的目的,故意干预对外报告的过程。而加拿大学者Scott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经营者可以在一整套的会计政策中自由选择,理所当然地他们会选择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上述两种表达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以贬义的态度看待盈余管理,而后者则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的当然选择。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在政策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的,其合法性不言而喻,只要适时适度,盈余管理是可以被接受的。

当下实际情况则有所不同,很多公司实施盈余管理过度,变相为利润操纵,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影响资本市场的整体平稳运行。政府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对过度盈余管理问题十分重视。然而,对盈余管理活动的监管并没有受到预期的效果,盈余管理过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鉴于此,本文在泽尔腾的“小偷与守卫”模型基础上,建立过度盈余管理监管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收益函数的计算分析,寻找遏制过度盈余管理的有效对策。

2.博弈模型分析

由于博弈论能够深入地反映在某一活动中参与各方利益的矛盾和一方问题,以及各方的行为选择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很好地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所以经常被视为制定政策和分析政策的有效工具。

在过度盈余管理监管活动中,模型的重要假设前提是公司一定会选择进行盈余管理,而监管部门一旦实施检查就一定能发现过度盈余管理的问题。博弈双方是实施盈余管理的公司和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包括审计师和公共财税、银行和证券等相关部门。公司可以选择适度盈余管理,也可以选择顶着被发现的风险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监管部门可以选择检查或不检查。

静态博弈是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即使参与者的行为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行为选择。完全信息博弈则是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以及策略组合下的收益损失有“全面了解”。从两者采取行动的逻辑顺序看,公司决策在前,监管部门决策在后,但监管部门对于公司盈余管理是否过度并不知晓。

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博弈双方都知道自己和对方的收益损失情况。不同的策略组合下双方的收益损失如下:(1)公司实施过度的盈余管理,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发现了问题:公司受到惩罚,损失F1,而监管部门则受到奖励,但是检查活动需要成本C,所以收益为B1-C;(2)公司实施了过度盈余管理,但是监管部门并没有进行检查:公司因此收益F2,而监管部门因为工作失误遭受惩罚B2;(3)公司实施适度盈余管理,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公司没有任何收益或损失,而监管部门付出了检查成本C;(4)公司实施适度盈余管理,监管部门没有进行检查:此时双方均没有收益损失。另外,假设B1-C>0>-B2,即监管部门发现过度盈余管理问题后的收益足以覆盖检查成本。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如下:

公司

过度盈余管理p适度盈余管理1-p

监管

部门检查q(-F1,B1-C)(0,-C)

不检查1-q(F2,-B2)(0,0)

在这个博弈当中,并不存在纯战略的纳什均衡,只能是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在公司和监管部门的博弈中,双方都会在策略空间中改变决策,其可能的选择结果满足一定的概率分布。所以笔者假设监管部门检查的概率为q,不检查的概率为1-q,公司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的概率为p,实施适度盈余管理的概率为1-p。在均衡状态下,监管部门选择检查和不检查的期望收益相同,公司实施过渡盈余管理和适度盈余管理的期望收益也相同。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如下:

监管部门检查或不检查的期望收益相同:

p*(B1-C)+(1-p)*(-C)=p*(-B2)p=C/(B1+B2)

公司实施适度或过渡盈余管理的期望收益相同:

q*(-F1)+(1-q)*F2=0q=F2/(F1+F2)

p为监管部门选择检查或不检查的临界点,当p大于临界点时,监管部门选择检查的收益大于成本,监管部门应该选择检查;当p小于临界点时,监管部门的检查成本大于收益,监管部门应该选择不检查。而q为公司选择适度或是过度盈余管理的临界点,当q小于临界点时,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收益大于成本,公司会选择过度实施盈余管理;当q大于临界点时,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成本大于收益,公司会选择适度盈余管理。

按照一般的认知理解,公司实施盈余管理是否过度与其将受到的处罚直接相关,而监管部门是否检查与其所获得的收益直接相关。而上述计算结果和常规思维相距甚远。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管部门往往通过较高的奖励或惩罚来防止公司的过渡盈余管理,因为奖励和惩罚都会促使检查者进行检查,从而控制公司盈余管理活动。而事实是,监管部门的高奖励和高惩罚并没有对公司过度盈余管理活动产生降低效应,相反地,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根据对博弈模型的计算,公司是否会过度实施盈余管理取决于检查者的收益和成本,长期来看监管部门总希望能够降低过度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从p的表达式看,降低公司过度盈余管理活动的途径有三种:降低检查成本,提高检查者的奖励以及加大检查者的惩罚。检查成本的降低是有限度的,无限地降低是不现实的。由于盈余管理在一定范围内是合法的,而且往往操作过程复杂隐蔽,在这样的条件下,检查成本只可能不断地升高。另一方面,对检查者的奖励也不可能无限升高。因此,提高检查者因工作失误而带来的惩罚能够降低公司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从q的表达式看,监管部门是否进行检查取决于公司实施过度盈余管理活动的风险收益和惩罚。提高监管部门检查频率的途径有提高公司在过度盈余管理活动中的获益以及降低公司因盈余管理问题而受到的惩罚,但是这两种途径都与常规思维大相径庭。或许从纯理论的角度看这两种方法可行,但是现实中,执行这两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可行性很低。

3.模型分析带来的启示

上述博弈模型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就是监管部门只要进行检查就一定能发现问题。因而,提高检查者的检查能力是有效遏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在这一点上,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检查者的检查能力和准则规范的内容明晰性密切相关。目前的会计准则允许过多的选择,有关规定不够明晰,缺乏可操作性,这就给公司的管理当局操作英语提供了机会。如前述,盈余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法的,因为它是公司在准则规范的空白区域大展身手。盈余管理的存在与现行的会计准则存在密切的关系,公司管理当局进行不当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可变更性和可选择性。所以,为遏制过度盈余管理而进行的修订和完善主要是缩小准则规范遗留的自由空间。准则制定者应当根据当前经济市场的环境变化,及时对会计准则规范进行更改和补充,谨慎下放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尽可能少地运用模糊性语言及概念,适度减少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判断的应用,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简单又科学可靠的谨慎性程序。如果准则规范有明确的规定,检查者的检查能力自然会提高。因为检查者进行检查工作的基础就是对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熟悉。相关文件中明文规定一清二楚,非但公司主体无法有过多的自由空间,检查者的工作也能顺利地“按部就班”。两方面同时进行,双管齐下,规范盈余管理的收效不言而喻。

此外,提高检查者的失误惩罚也是减少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这里所指的惩罚可以是行政性的,也可以是实际性的。目前的情况下,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所对应的惩罚并不能促使工作人员更尽职。如果失误成本足够高,那么检查人员会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在合理范围内,任何人都会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定的行动,检查者当然也不例外。

盈余管理更重要的一点是公司自身对合理范围的把握。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本市场的要求使得公司求助于盈余管理。资本市场追求稳定的财务状况。投资者们总是乐意看到运行平稳、增长均匀的投资对象,对于业绩波动幅度较大的公司往往为了规避风险而放弃相关投资。这也直接导致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平滑业绩。初次发行ipo也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之一。另外,财务信息被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广泛地用来对股票估价,导致管理经营者希望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表现。盈余越高的企业股价越高,盈利持续时间越长的企业股价越高,当盈余超过人们的预期――表现为分析师的预测,企业股价也升高。在发达的资本市场,公司是否能够达到分析师预测的盈利水平对于公司的股价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当管理者预计盈利水平无法达到各方面预期的盈利水平时,管理者有动机利用盈余管理来虚增盈利已避免低于分析师的预测,这就产生了为了迎合分析师的预测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而上市公司也会为了应付监管而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另一种客观条件。盈余管理之所以无法彻底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贯穿于整个盈余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

其次,公司自身需要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财富最大化的目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是普遍的盈余管理手段之一,在资产减值、费用摊销和计提折旧等方面的投机取巧总是被一用再用。这些内容和营业利润直接相关,可以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再者,公司经营者为了达到某些财务指标而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存在的契约关系会使经营者不惜一切办法达到相应的经营业绩,目的是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信息不对称也在公司内部发生。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高度分离,所有者的权力不断弱化,经营者――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地位不断上升,公司管理当局成为公司事实上的控制者。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公司管理当局成为财务信息的垄断提供者,会为了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而活跃在会计准则的空白区域,以实现其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解铃还需系铃人。公司是进行盈余管理的主体,适度还需自己把握,纯粹地依靠外界约束并不能根治问题,自我调节和控制才是长久之计。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影响公司管理行为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基于合约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尤其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常常拥有压倒性的股权优势,也就是所谓的一股独大现象,能容易地通过操纵管理层来进行不当的盈余管理。所以,改变股权结构,降低控股东的持股比例,使国有股向非国有股转变、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转变,这对有效抑制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外部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兼并市场管理,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在公司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要建立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委托书来规定双方的权责利关系。要健全董事会和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形成牵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1]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9.

[2]卢静.盈余管理的影响及规范的对策[J].商业会计,2011,5.

[3]孙红梅.论公司盈余管理[J].山东商业会计,2006,1.

[4]邢娟,彭佳.从囚徒困境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企业导报,2011,4.

[5]王辉.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与手段[J].中国外资,2011,1.

[6]郑振,孙长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分析[J].商业经济,2011,1.

[7]刘秀梅.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论探析[J].商业文化,2011,4.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7

随着网络营销模式的盛行,同时鉴于网络推广确实比传统营销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很多传统企业也开始重视网络营销,这方面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那么对于以往很少涉足甚至从来没有涉足过网络营销的传统企业来说,如何利用网络有效的进行产品推广呢?在做推广过程中如何能不盲目而有明确目标?网络的免费和有偿推广之间该如何做到最好?

免费推广的途径

这里说的免费是相对付费推广而言的,它并不是说你一分钱不花就能做推广,而是相对付费推广来说投入钱比较少而已。免费推广比较适用于有那些盈利较小的企业,通过这种免费的网络推广方式既能为企业省钱,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盈利的目的。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免费的网络推广方法:

1、利用网络树立企业品牌。如依靠百度的权威性,建立一个好的百度百科,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客户产生一种信任感。好的百度百科给客户以信任感的同时,还能让客户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企业,是一个不错的产品推广平台。利用网络除了帮助企业建立企业信任品牌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相关。

2、产品信息。随着个人电脑及网络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东西前更多的会在网上搜寻相关需求信息。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己的产品信息,让客户更多更及时的了解我们的公司及相关产品。这种免费的推广方式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有利于增加产品销量,所以很多企业都选择网络营销。

付费推广的途径

有别于免费推广方式,付费推广是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是通过有偿付费的方式在网络上投入广告,以此扩大推广范围,从而使企业能更好的在网络上获得更多的盈利。付费推广并不意味在网络上投放一些广告后就一定能获得很好的营销效果那么简单,广告投放也必须有它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才能将利润最大化,有的放矢的广告营销方案和步骤才是获得营销效果的前提,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8

关键词财务重述动因分析经济后果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一、财务重述概述及研究意义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而据美国会计总署在2002年10月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财务报告重新表述(FinancialRestatement)是指公司自愿或在注册会计师、监管当局的敦促下修正先前报告的公共财务信息。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财务重述现象日趋频繁,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美国为例,进行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比例逐年攀升。Scholz(2008)统计发现,美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数量从1997年的70家上升到2006年的1577家,10年增加了18倍。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比例亦非常高。据于鹏(2007)统计,1999年只有24家上市公司发生了财务重述,而到2005年则达195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左右。

自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以来,高效的会计信息质量一直被视为保证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关键。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媒介,由此也成为投资者获得公司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的关键途径。而财务重述则表明企业承认其先前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存在问题,这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所提供数据的信任,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管理层的信赖。

那么,财务重述为什么会呈增长趋势呢?这可能是因为会计信息以其特有的方式,全面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量等情况,是公司在签订及执行各种协议、以较低成本进行融资以及满足其股东、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对企业筹资、市值等各方面有重大影响;因而,公司管理层会在各种动机的驱使下,采取各种手段来达到操纵会计信息的目的,甚至包括采用财务重述这种十分激进的会计政策。而大量研究也表明,财务重述是管理者操纵会计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这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加剧了公司相关信息的不对称度,进而影响了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这也影响了资本市场长久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财务重述不仅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和改进政府机构监管,也将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重述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财务重述动因分析

财务重述作为企业提供虚假报告、操纵利润的合法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包括数据计算错误、会计原则应用错误、忽视或误用财务报告公布日已经存在的事实等。这些显然都只是表面原因。而当前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其深层次的原因探究上,如资本市场融资压力、管理层保持协议及高管背景特征等。

(一)资本市场压力与财务重述。

上司公司在上市时必须经过一系列审核,满足一系列要求,因此,当公司得以成功上市时,它将更多的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也将受到更多关注,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期望通过其财务报表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等,这也有利于公司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进行融资。因此,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或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司较高的财务预期,管理层就可能进行财务重述,粉饰报表,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期望。

1、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

企业财务报告是是企业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企业正式对外提供并传递会计信息的手段,亦是投资者获得公司信息的重要途径。公司通过财务报表可以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积极的信号,向外界描绘一幅乐观的公司发展前景,从而提高信息使用者对公司业绩及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的评价,进而使其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融通。因此,当公司资金不足并希望以低成本进行外部融资时,管理层就可能以财务重述等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以改变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公司价值的预期,进而以更高价格出售股票或是以更低的利率获得贷款。此外,在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之前,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可能通过财务报表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描绘一幅公司发展的美好蓝图,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运营及财务指标的评价,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的投资,或抬高其ipo的发行价格。而财务重述作为一种极易操纵又不易受到法律制裁的方式,无疑是众多高管使用的操纵手段之一。

2、财务预期与财务重述。

财务预期包括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关注指标不同,如投资者主要关心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而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所欠款项能否如期偿还,即其偿债能力与债务支付能力。财务预期是导致财务重述的另一个资本市场动因,因为没有达到财务预期会降低公司的声誉,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信心,这极有可能使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市值蒸发,导致公司在业务经营中遭受损失。

相关研究表明,为保持盈利的持续性,避免公司市值蒸发,上市公司面临着很大的资本市场压力。公司在未来盈利增长方面承受了很高的市场期望,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如为了得到投资者的投资、达到财务分析师的分析预期和管理部门的要求,上市公司可能采取各种激进手段来达到外界对公司的财务预期,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进行财务重述。

(二)管理者报酬与财务重述。

公司是在财产所有权与其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由投资者出资、职业经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的企业。由此可见,公司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常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成本高等,董事会成员对公司的运营无法亲力亲为,而需要依靠管理层打理企业。为了防止管理层对公司管理的懈怠及行为,公司所有者会将公司高管的薪酬与企业利益及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如股权激励计划,这就为高管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动机。

公司高管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或途径提高自己的薪酬,公司财务重述是就是一个重要途径。已有很多研究证实高管控制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盈余管理、在职消费等)提高自己显性或者隐性薪酬。作为一种披露信息的工具,财务重述的本意是为了减少企业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度;但是这种工具客观上存在信息披露内容与信息披露时间的可分性,因此企业高管可以控制信息披露的时间节点,通过合法利用财务重述途径谋取私利。在国外已经证明管理层控制财务重述报告,特别是控制财务更正公告,影响市场并进而影响高管薪酬。在对企业绝对控制下,公司高管也会通过财务重述途径为自己谋利,但主要通过补充公告而不是更正公告的途径进行。

(三)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

人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等也必然影响着其性格及价值观,导致在处理相同事件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高管也不外乎人,其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价值观等心理结构决定了其进行战略决策的过程及对应的绩效结果。由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势必也与其高管人员的背景特征相关。

而相关研究也实证检验了高管背景特征对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背景特征与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具体来说,就高管团队规模而言,高管团队规模大会降低成员间交流的积极性和成员的归属感,从而使其对财务重述决策的经济后果缺乏足够认识,因此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就越有可能发生,即上市公司高管团队规模与财务重述行为显著正相关;就性别而言,男性高管通常比女性高管表现的更为自信也更容易采取激进的财务政策,因此男性高管更容易采取财务重述行为;就高管年龄而言,年轻高管通常更易采用冒险和激进的财务政策,也就越有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行为,即高管年龄与公司财务重述显著负相关;就学历而言,学历越高的人在面对问题时越会冷静思考、认真衡量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因此高管学历越高,就越不易发生财务重述行为,即上市公司团队学历与财务重述行为负相关。

三、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

(一)投资者信心受挫。

现代商业行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企业信用,投资者投资企业表明他们信任被投资公司高管及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当公司发生财务重述行为时,意味着其宣布其之前的信息不可信,这势必会投资者根据之前信息所做的判断,使得投资者对于公司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的信心受挫。他们会因为不信任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所代表的财务信息而放弃投资该公司。

(二)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

当公司发生财务重述时,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使其对公司财务产生疑虑甚至怀疑,并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反应。投资者会选择不再投资该公司,而潜在投资者也会放弃投资,尤其是因会计问题或涉嫌欺诈引起的财务重述,市场反应尤为敏感。当财务重述内容涉及销售收人、利润等核心会计项目时,负面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

(三)投资者的诉讼行为。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导致的财务重述可能引起共同诉讼和私人诉讼。财务重述在于向投资者宣布,“我们撒慌了”,这为投资者诉讼行为提供了方便。而由于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经常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当损失尤其巨大时,投资者便很可能将公司诉诸法院。

由此可见,财务重述对企业的声誉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涉及舞弊的财务重述可能使公司市值大幅下跌,甚至引讼,因此企业在作财务重述时应慎重考虑。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辉,魏志华.财务重述研究述评.

[2]杨蓉.高管控制下的财务重述与高管薪酬关系研究.

[3]何威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官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9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市场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少利润的压力。对于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赚取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为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只有不断的持续盈利,企业才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才能在巨大的市场中取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一、企业在提高利润时存在的误区

现代企业都已认识到利润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各样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途径来提高利润,但仍有不少企业在提高利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市场份额大,利润额一定大

长期以来,企业总是认为市场是取得利润的原动力和源泉,也就是说,市场份额较大,就能带来较大的利润,其实不然。在通常情况下,较大的市场份额能够带来较大的利润。因为市场份额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相对有所降低,企业的利润就会相对高于市场份额小的竞争对手,但这两者的关系是十分脆弱的。换句话说,市场份额大并不意味着利润高。

举例来说,全球汽车工业中,通用、福特、大众等上游汽车制造厂家占整个汽车行业销售额的26%,位居整个行业的第二位,而利润额却只占了整个行业的7%,居整个行业第八位。然而,汽车购买贷款业务、租赁业务虽然只占整个行业销售额的2%―3%,居最后一位,但其利润却占了整个行业的20%左右,位居第一位。可见,市场份额与利润并不一定成正比,市场份额度大并不意味着利润大。

(二)所有客户都能带来利润

“顾客是上帝”是我们传统的观点。因为只有商品卖出去,企业才能获得收入,进而盈利,所以拥有消费者是企业提高利润最重要的一环。但并不是所有客户都有利可图,企业必须严格挑选客户,分析哪些客户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部分客户才具有盈利性,而不能盲目扩大客户群。

在客户中,企业应正确区分哪些顾客属于“皇室成员”,哪些是“贵族”,哪些是“农奴”。如果把时间花在追逐那些没有贡献的客户上,就很少有时间投入在真正值得建立关系的客户上,就会陷入危险境地。朱蒂、可尔森和杰夫泊普创立了CRi公司,在CRi现有的157位客户中,有10位客户占了CRi销售量的29%,但在公司利润的比例上高达69%。其他101位顾客介于中间,对公司没有突出的贡献,忠诚度也不太可能有什么提升。所以,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公司未来成长真正有帮助的最佳客户和有潜力的客户身上。在接下来的十年中,CRi公司将客户缩减到原来的一半,但公司销量却增长了一倍,利润也比过去增加了二倍。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

企业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争取最大的利润,利润才是企业真实的、可支配的最终结果,现代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提高利润,但企业为提高利润而采取的途径要适应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如果盲目地采取措施,只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从两大方面来提高利润――增收和节支。

(一)增收,即增加收入。笔者主要从市场,产品和顾客三方面来分析讨论

1.市场

第一,创造市场。市场犹如惊涛骇浪的大海,经营者要把自己的航船驶达成功的彼岸,就必须创造市场。要创造市场,就要善于创造需求。因为大家都知道,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市场与需求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依为命。如果经营者能够创造需求,也就创造和拥有了市场和消费者。一种产品有了殷切的需求,那么它的市场前景就十分广阔了。所以,经营者要学会如何创造需求,通过创造需求来创造市场。

第二,发掘市场。市场浩大无边,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会唾手可得,而有的人则“睫在眼前常不见”,就在于它们不善于思考,不能发掘和把握机会。

第三,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一种商品市场容量大,市场占有率高,就会为商品盈利提供更多的机会。不管是何种商品,消费者对它都需要一个认识和普及的过程,特别是那些名牌产品,是经历了被各个顾客认可后才逐渐形成的。让顾客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产品,可通过推销和促销来达到这个目的,使企业逐步拥有商誉这一无形资产。企业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顾客。如利用各种表册资料,追踪公司的信息;进行产品使用表演,从中吸引未来买主或赠送样品使用等等。

第四,市场渗透。市场渗透是把自己现有的产品,按原有的用途,在同一性质的市场上推广销路,在原市场上增加原有产品的普及率。市场渗透的途径一般有三种:一是发掘潜在的消费者。如家庭用车,既然尚有很多家庭还没有,那么这些家庭就是潜在的消费者,家庭轿车的经营者就会千方百计来争取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二是夺取其他同类产品的市场。三是向旧消费者开拓新需要。

2.顾客

顾客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战略资源。在当今的微利时代,如果像以前那样简单而被动地以客户为导向、为客户服务已经远远不够了。经营者应不断探求另一个境界,那就是让顾客为企业服务。只有亲自去“闻”客户和消费者的味道,才会有超越竞争者的信心、实力和新的灵感。

第一,创造顾客。无论是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都不得不首先研究需求你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正因为有了顾客和消费者,而他们的集合构成市场,经营者才能有更多的收入和利润。美国经济学家p.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必然在企业本身之外,必然在社会之中,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器官,企业目的的唯一正确定义是:创造顾客。”他还说:“正是顾客决定着一个企业是什么。只有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意愿才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富和商品。”

第二,巧妙寻找未来顾主。大客户是经营者角逐的对象,在市场居主导地位;而大客户并不是等来的,是找来的。首先,应锁定客户,然后通过收集、整理资料来了解客户,判断客户的实力、潜力、行业情况和竞争对手的特点、实力,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客户建立联系。掌握客户的信息越多,成功的机会越大。其次就是要明确客户的需求。了解他们需求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并间接了解客户的支付能力,越接近客户需求的产品,成功销售的机率也就越大。这样,销售就会水到渠成了。

第三,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真正的销售是从售后开始的。“通过服务来接近顾客”是众多巨人公司共有的营销理念。“顾客是上帝”是企业至高无上的信条,当经营者为顾客提供了他们所满足的服务以后,实际上,经营者与顾客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系已越来越接近了。如海尔集团,海尔的产品质量未必是最好的,然而独到的产品理念及高水准的售后服务使海尔轻而易举的就超越了中国同行企业。

3.商品

第一,质量。企业最好的优势莫过于产品的质量,因为质量是最难被复制却最易被感知的。不断追求卓越的质量,以完全真诚的态度对待顾客,持续而稳定的利润增长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质量是企业获利之“源”,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成为真正的质量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教育员工共同参与,并不断对企业进行持续的改造。

第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建立市场领先地位并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途径。产品创新就要使自己的产品独树一帜、独出心裁、独占边陲、独辟蹊径。经营者可以使用已有的物品使之延伸、改革,使之以另一个面孔出现,满足市场需求;或在产品的功能、形式和行销策略上创造与众不同之处,优于同类者;或者可以设法寻找别人未发觉的产品开拓特定市场;还要善于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之成为商品。只有这样,经营者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占有较多的优势。

第三,品牌。品牌指企业通过行销和广告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的产品形象和性格,是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特征的综合反映。品牌象征着一种文化,是一种承诺,一种契约,一种保证。

市场竞争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产品竞争,另一个阶段是品牌竞争。产品竞争更多表现在产品的口味、包装和价格上,是物质技术层面的竞争;品牌竞争则是心理感受,有一种明确的附加值,是精神及心理层面的竞争。品牌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但这部分利润是企业合理的利润,是企业多年投入的回报。如可口可乐总经理沃尔・马特曾说过:“如果可口可乐在全世界的所有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得精光,但只要‘可口可乐’的商标还在,可以肯定,大银行家们会争先恐后地为公司提供贷款,因为‘可口可乐’这一品牌进入世界任何一家公司,都会给它带来滚滚财源。”

(二)节支,即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费用支出

企业利润为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因此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企业还必须从另一方面努力,那就是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1.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部门不仅仅是一个原材料购入的部门,同时也是企业的利润中心。除了投资,采购原材料、办公设备等等便是企业最重要的成本。故不论是松下、通用汽车等老牌企业,还是戴尔、惠普等新兴企业,都建立了强大的采购部门和完善精密的采购制度,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来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利润。

2.削减营运成本

每个人都是利润中心,削减营运成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实行移动办公,缩减办公室租金;巧用互联网;减少办公用品的浪费;利用ip电话来节省电话费;降低人员差旅费;削减营销费用等等。

3.控制库存成本

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库存,而库存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决定了库存成本,从而影响了企业利润的多少。降低库存成本,减少浪费,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利润。

4.合理避税,节约成本

税后利润是企业真正可以得到的利润,所以应该合理的进行财务安排,尽可能地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降低税收负担,这不失为一个提高利润的好手段。税法中各种特殊、优惠条款及其他差别规定的存在,使纳税人在不同条件下税负存在差异,企业可以避重就轻,使自己向税负较低的角色转化;也可以利用地区税负差异避税,或者内地企业与特区企业取得联系,利用内部转让定价手段来避税等。

5.不断创新,降低成本

技术上的更新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式。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在保持原来成本不变的基础上,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可以开创产品生产的新领域,成为这个新领域的“开路先锋”,得到巨大的利润,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无比优越的战略地位。

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篇10

摘要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关系成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通过衡量企业在经济生产活动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来反映一个企业的盈利情况。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下生存的基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是每个企业不变的目标。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方法和途径

盈利能力是目前经常用来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盈利评价指标可以分为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以及成本利润率等几种,其中资产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它可以用来综合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来反映,其中生产总值指的是企业的劳动成果,即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的总量,生产成本则是指企业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中消耗的劳动以及各种资源。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管理人员思想陈旧,对企业的管理不够细致全面。近几年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不少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但在调查中发现,企业管理中仍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问题,其中企业管理规范程度不够尤为明显。在不少企业中很多领导对企业的管理仅限于听汇报,作报告,企业的管理方法也是仅停留在不切实务的修订制度、翻查报表以及计算奖金这些工作上。这些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往往不能准确的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致使企业的发展定位不够明确,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之间发生推诿扯皮现象,甚至发生脱节等。

2、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久的规划。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工作人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的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对职工培训方面舍不得花钱,而只看重可以短期收益的建设项目,这样造成了企业中职工素质高低不齐,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员工素质得不到提高。另外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分配制度落后,不能很好的刺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很多企业在分配制度上存在着干多与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公平的分配缺陷。企业要调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对传统的分配制度进行完善,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企业的文化与企业的发展脱轨。企业的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念以及特有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发展战略、道德规范等。企业文化可以看做是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它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要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顺利贯彻并取得有效的成绩,必须首先与员工形成强烈的共鸣,只有与员工形成共鸣,企业的文化才可以从根本上对员工的工作产生正确的向导、约束作用,才可以有效的凝聚人心,激励员工。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与途径

1、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健康运行与否,针对我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落后、脱节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更加强劲有力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一,要对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对企业的资金周转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做好财务审计工作,为企业的良好健康运行提供保障;第二,要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产品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质量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强化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第三,增加职工培训的投入,提高企业的人力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同时激励员工努力学习技术,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并对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积极的完善,使合理的分配制度可以有效刺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第四,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引进先进高效的生产工艺,并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管理。

2、努力构建优秀的、可以与员工形成共鸣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该对企业的文化进行优化,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感染员工,并与员工的内心产生共鸣,使员工可以真心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企业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只有这样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才可以切实落实到企业的发展中,才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内部控制包括很多种,例如预算控制、资产保护控制、风险控制等。风险控制是指维持企业适当的负债水平,并努力提高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资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两种控制方式,即盘点控制和接近控制,实际上资产保护控制指的是企业实物采购、销售、保管等环节的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实行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道德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三、结语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都应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大中型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经营,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莉.企业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时代金融(下旬).2011(12).

[2]纪新华.运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探索.中国商贸.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