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十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十篇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5:25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1

关键词:文化创意;现状;措施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目前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国内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发展态势不稳,市场把握不到位都是该产业面临的问题。怎样推进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文化创意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氛围的形成,更加体现着国家的文化建设。因此,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第一,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缺少创造力。我国大部分的文化创意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没有注重对公司核心创造力的重视,在进行业务发展以及市场拓展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导致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发展较为滞后。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在进行公司的业务经营时,并没有形成对文化创意的清晰认识,大部分时候将文化创意与文化事业混为一谈。国内的文化创意公司在进行自己的业务经营时,没有很好的进行业务发展定位,从而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同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较少。第三,国内的文化创意公司大多以国有资本为主,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民营企业在进入文化创意市场时,由于资金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的问题,导致民营公司大多发展规模较小,在面对市场竞争时,也不能较好的进行企业内部调整。

综上所述,我国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平稳,大部分创意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例如在大型综艺节目的录制以及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时,文化创意公司大多直接引进国外的优秀栏目以及优秀创意,本土性的创意较少甚至没有。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内的文化创意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多。

第一,国家没有相应的完备的政策的引导,法律法规也尚不健全。国家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时,需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有利于企业文化创意发展的政策条文来促进各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完善立法。通过这些手段,各企业能够拥有良好的市场文化环境,另外,这对推进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不完善,另外,国内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虽然得到出台,但其侧重点在于市场的规范以及企业经营的管理层面,而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内容等层面上,国家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第二,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大多起步较晚,因此,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创造力,对新技术的利用也有所欠缺。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形成自己的创造力,同时,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利用力度。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文化创意公司没有对新技术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方面相对滞后,进而导致后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落后。第三,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较少。我国国内在创意这方面的发展较为落后,一方面,国家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也相对较弱。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在我国是比较稀少的,这不仅由于国家培养机制的不完善,也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人才资源匮乏,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较难形成自己的竞争力,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第四,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预估能力较弱。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发展业务时,并没有对文化创意市场做全面的研究,因此,导致部分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的收益较少。另外,市场中的项目建设也会由于企业分析不到位而造成资源浪费。

三、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政策法规的支持

国家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策法规的制定不仅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更加能够推动企业业务的开展。国家需要结合国内文化创业的发展情况具体的分析各政策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找出政策层面的问题,并进行新政策的制定以及原有政策的完善。在进行法律法规的完善时,国家要对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全面的统计,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以及各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来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

(二)市场环境的分析

良好的市场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做好市场环境的分析工作是进行企业经营活动的前提。我国的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能够结合市场的情况进行业务的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够对顾客的心理进行分析,统计不同年龄段顾客的心理诉求,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同的业务。市场分析不仅需要企业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更加需要企业将竞争对手的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我国,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不完善,国内的理论知识体系也还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发展,这就要求国家加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和加强对这方面理论研究的投入,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一方面需要各大教育机构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各企业积极的引进优秀的人才,并且通过完善公司内部的各种制度来减少人才的流失。

四、结束语

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有所欠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进行政策引导,各大企业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创意建设,一方面,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借鉴西方优秀的文化创意范例,并结合国内市场状况进行创新,从而建立自己的文化创意品牌,推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及措施[J].中国食品,2011(16)

[2]王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魅力中国,2010(13)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2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模糊灰色关联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7)03-0111-07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及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积极发展骨干和创意文化产业,有助于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建议中可以看出,发展文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更突出强调创造力的一种新兴产业。追溯至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指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的主要任务。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其中税收政策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创新、调整社会资本流向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找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我国现有的税收政策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做出判断,并分析出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政策优化的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税收激励政策。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研究。大多数学者主要是基于文化产品特有的属性“外部性”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的,如路春城、綦子琼(2008)认为正是由于文化产品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政府介入扶持,而税收政策正是政府介入所必须采取的一种经济手段[1]。魏鹏举(2010)则从文化产品“公共性”的角度出发,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政府给予财税方面的支持[2]。(2)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首先,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现状,学者们主要是分地区、分行业进行了分析,如高红岩(2010)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3]。李慧(2013)则着重对多个行业的相关税收政策作出了分析[4]。其次,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现阶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支持对象、执行程度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如、万兴亚(2013)认为不仅要支持大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更要把中小企业作为长期扶持的对象[5]。张皓(2010)说明了目前税收优惠政策执行难度大,而且文化创意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缺乏了解导致了政策实施效果不佳[6]。胡若痴、武靖州(2014)则论述了由于区域间政策各不相同,不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性,实施统一的税收政策既不科学又不合理,使激励效应出现了较大偏差[7]。(3)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的研究。许多学者对于相关税收政策的优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贾康、马衍伟(2008)提出了对文化创意产品实行差别税率,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开展费改税等政策建议[8]。陈庚、傅才武(2016)阐述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优惠存在时限性,应建立政策的长效激励机制[9]。相较于国内学者偏重于从总体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研究,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则更集中于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行业,如JohnthorntonCaldwell(2008)通过分析美的电影、电视行业的特征,认为这些行业需要政府税收政策的介入进行支持[10]。

为此,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效性作出判断,进而寻找提高政策有效性的路径。

二、评价方法的设计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效果的评价,涉及评估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有的量化分析方法中,可以采取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其中回归分析是最为广泛被采纳的分析方法。但是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现有的量化数据较少,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要求样本数量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采用一般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很难对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效果进行有效测度。为了实现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目标,本文将采用以灰色关联理论及模糊白化理论为基础的模糊灰色关联模型作为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不要求数据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对最低样本容量的要求仅为四个,可以有效避免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合的情况。因此,本文将运用该评价模型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来获得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信息,为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二)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

税收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其实是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于其优劣性进行判断的过程。首先,采取模糊白化的处理方法,通过构造决策集优越性的二元比较矩阵,对决策集进行定性排序,进而对决策集相对优属度进行量化处理,以实现模糊白化定性指标。对于二元比较矩阵中的二元定量对比,按照我国的语言习惯,选择十一个语气算子,即:同样、稍稍、略微、较为、明显、显著、十分、非常、极其、极端、无可比拟,以形成语气算子的十个极差。但考虑到提高模糊信息的精确度,在十个语气算子极差的基础上,采用线性插值法插入十个定量标度值。利用公式φij=(1-μij)/μij进行相对优属度量化,公式中φij表示模糊语气算子的相对优属度,μij表示模糊语气算子的定量标度,其取值范围为0.5≤μij≤1。具体决策集中模糊语气算子、相对优属度及定量标度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其次,在对定性指标进行模糊白化处理之后,就要对量化的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的总体思路是依据序列几何曲线的相似性来对其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作出判断。曲线之间的相似性越强,则联系越紧密;反之,则说明联系越不紧密。其具体的分析步骤为: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按照税收政策具体对产业发展不同方面的促进作用,可以将现有的税收政策大致分为五类(见图1),以此作为有效性评价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政府税收政策的主要目的,提炼出二级指标作为检验一级指标有效性的测度指标。此外,考虑到文化创意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不同类型的税收政策需求可能不一致,导致对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出现不同,因而这里也将区分文化创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对各个类型的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价。企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如表2所示。依照以上思路,最终所形成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而各个二级指标的具体内涵如表3所示。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规则

由于以上评价指标都是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因而属于定性指标,需要对其进行量化处理,这里将采用模糊白化的方法来量化评价指标。首先,根据相关税收政策的内容确定其二级指标类型,进而依据图1所示的指标体系来确定其所归属的一级指标类型,以此按照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让被访者在对二级指标的有效性逐一作出判断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各个一级指标的有效性分阶段作出判断。最后,参照表1所列出的模糊语气算子、相对优属度及定量标度的对应关系,将一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

四、基于模糊灰色关联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

在对所选取的相关税收政策按照图1所示的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归类的基础之上,初步设计“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调查问卷”①。经统计一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89份,问卷回收率为89%。由于灰色关联分析要求的样本数量大于4个即可,因此,本次回收的有效问卷数量达到了该模型分析的要求。此次问卷调查所涉及的调查对象包括文化创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58位、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17位以及相关专家学者14位。在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及效度进行检测之后,发现均达到了相关要求,说明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较为理想,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撑。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由于此次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对象在对二级测度指标逐一作出考察之后,根据各个二级指标的完成情况综合对其所归属的一级指标的有效性作出判断,因而这里直接统计一级指标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问卷填写信息的统计发现,很多选项的答案都较为分散化,因此,决定采取针对每一个问题选择相对集中的答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某一阶段有效性的总体判断。最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三)构建比较数列及参考数列

在构建比较数列及参考数列之前,首先,需要对表4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按照之前所确定的评价指标量化规则进行量化处理,以实现对定性指标的模糊白化。具体量化步骤如下:(1)根据表4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在表1中找到语气算子所对应的定量标度;(2)利用线性插值法对定量标度进行转化,以提高模糊信息精准度;(3)参照由表1确定的定量标度求出对应的相对优属度。根据以上步骤对表4所有的评价结果进行模糊白化处理,得到表5所示的不同类型税收政策对我国文化创意企业五个发展阶段的政策有效性模糊白化结果。

σ1、σ2、σ3、σ4、σ5分别表示促进产业组织调整的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的税收政策、促进产业技术提高的税收政策以及促进产业综合发展的税收政策的灰色关联度。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促m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同类型的税收政策有效性排序为:(1)促进产业技术提高的税收政策;(2)促进产业综合发展的税收政策;(3)促进产业组织调整的税收政策;(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5)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的税收政策。

(七)结果分析

从各类型的税收政策依据灰色关联度的排序结果可以看出,首先,税收政策有效性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促进产业技术提高的税收政策以及促进产业综合发展的税收政策,这两类税收政策整体的有效性达到了“极其”和“非常”的级别。分企业发展阶段来看,对于促进产业技术提高的税收政策,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有效性都是十分显著的,而对于企业衰退期及再生期来说有效性就不明显了。从分析结果可知,我国现有的税收政策特别重视了激励文化创意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但是对于处于衰退及再生期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技术扶持的力度不足。而对于促进产业综合发展的税收政策,这里主要考虑的是面向中、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政策,可以看出,现有税收政策对于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同样也是在企业发展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是高度有效的,而对于企业衰退期及再生期有效性则不明显。其次,税收政策有效性排在中间的是促进产业组织调整的税收政策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这两类税收政策的有效性从整体上来看,都达到了“较为”的级别。分企业发展阶段来看,对于促进产业组织调整的税收政策,在企业的成长及成熟期税收政策都是高度有效的,而在企业初创期、衰退期、再生期,税收政策对于调节企业的市场行为及改善产业市场资源配置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有所欠缺的。而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则是在企业初创期及成长期税收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企业成熟期、衰退期、再生期税收政策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这表明对于一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新兴企业,政府应当给予更多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一些处于衰退期需要转型的企业,税收政策也应当有重点的提高税收优惠力度。最后,税收政策有效性排在末位的是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的税收政策,其税收政策的有效性从整体上来看,只达到了“稍稍”的级别。从表5可以看出,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其有效性也都是不显著的,这说明相关税收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缺乏科学的引导以及合理的调整。

五、收政策优化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优惠力度

现有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且考虑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初创期及成长期承受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及市场风险,政府出台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衰退期和再生期的企业,目前缺乏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其进行技术转型、技术升级。所以,针对处于此阶段的文化创意企业,政府应出台一些税收政策尽可能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先进的科研单位合作,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生产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

(二)税收政策应重视向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倾斜

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也充分认知到了这一点,近年来相继推出了一些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相关税收政策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相关税收政策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在鼓励投资、减轻企业融资负担、鼓励企业技术升级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如个人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在个人所得税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在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时,产生的费用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抵扣;在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项目改造时给予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强化税收政策的导向性作用

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组织调整方面还比较欠缺,税收政策作为国家的一种调控工具,应当体现对市场结构、行为的控制作用以及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引导作用。针对当前促进产业组织调整的税收政策在企业初创期、衰退期、再生期有效性不高的现状,一方面,应该对符合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的初创期企业给予更多在融资以及技术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应当对其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引进新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税收支持,以使企业能根据市场情况调节自身行为,增强竞争力。

(四)税收政策要做到普惠与特惠的有机结合

从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的结果发现,现有税收政策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主要以普惠的方式为主。其实,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创意企业、不同的文化创意产品实行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使税收政策更具有导向性,促使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向着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进行调整。为此,一方面,对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产品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企业要给予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一些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产品结构需要调整的文化创意企业,也需要相应的税收政策鼓励其提高生产技术、优化产品结构,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五)税收政策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跨区域、跨国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税收政策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的效果不理想,并且在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税收政策的有效性都很低,应着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其一,我国地区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对于我国西部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应当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人员以及资本的流入,以促进其发展;其二,由于地区之间在技术以及资本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因而应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建立一些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其三,对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些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在境外取得的收入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以扩大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

注释:

①为了保证问卷能更好地符合文化创意企业的实际情况,就问卷设计征求了有关专家以及政府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及多次试填,最终定稿。

参考文献:

[1]路春城,綦子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8(5):96-100.

[2]魏鹏举.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环境与模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5-51.

[3]高红岩.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创新内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80-86+105.

[4]李慧.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13(12):25-29.

[5],万兴亚.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2013(4):32-36.

[6]张皓.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J].税务研究,2010(7):34-36.

[7]胡若痴,武靖州.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1):92-95.

[8]贾康,马衍伟.税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2(4):2-9.

[9]陈庚,傅才武.文化产业财政政策构建:国外经验与中国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6(1):169-174.

[10]JhonthorntonCaldwell.productionculture:industrialreflexivityandcriticalpracticeinfilmandtelevision[m].DukeUniversitypress,2008.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3

一、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

可以看出,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影视作品主要以表现白山黑水的粗犷为主,自然景观原始而质朴,人物善良而狡黠,形成了迥异于其他地区的独有文化样态。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特殊景观,成为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竞相开发的对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独有的自然景致并不能成为文化产业依赖的全部,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使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有顽强生命力的朝阳行。但是,需要指明的是,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景象只是表面的繁荣,内里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针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深度开发较少

主要依靠原始自然形态资源,如长白山及周边民俗村的旅游开发,主要依靠自然存在的原始样态,而对深厚的文化意蕴缺乏深度发掘。

2.缺乏精确的文化定位

仅把吉林文化展现为东北方言和乡村的喜剧性和娱乐性,吉林文化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并未得到全面的体现,如东北风二人转和乡村影视剧等。

3.缺少整体性文化产业观念,文化创意产业链并不完善

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表现为单一化、零散化和随机化,文化创意产业少有全局性的战略考虑和高层设计,缺乏文化产业理念,各自分散经营,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扎堆或发展不足的两个极端。

二、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是有诸多原因的,除了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地域、经济等外在因素外,创意人才的教育问题阻碍了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较以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较少:2010年上海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8.94万,江苏省为111.9万,北京市82.9万,浙江省75万,而同期吉林省不足50万人,占总人口的2%不到。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吉林省创意产业人才数量上的不足,已经预示了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未来充满挑战。

复合型高端人较少,而且大部分缺乏现代文化产业意识。高校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但由于培养机制等原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少有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人才。所以,从事文化创意的人员不仅缺乏创意,而且少有精通策划经营和管理,熟知东北亚各国语言和文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更缺乏享誉国内外声望的高层次、高素质,能实现“头脑风暴”的个性化高端人才。

人才结构不合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大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人员主要毕业于传统的中文专业,重理论,但缺乏实践,更没有经历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缺乏明确的产业意识,不适应动手能力极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吉林省进一步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对地处东北腹地、经济不发达的吉林省而言,上述现象的出现确实为吉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挑战。从地理条件、经济环境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来看,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是存在劣势的,但从吉林省社会结构来看,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吉林省高校云集,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做好了准备。高校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还应是文化创新的发动机。

三、发展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改变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状况的重要途径是探索吉林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教育体系,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最重要的基础性人才。这就要求改革吉林省高校传统中文教学体制,创建文化创意写作学科。只有通过创意写作这个管道,让创意写作机制发挥作用,文化产业才能在市场这个怪兽面前依然保持价值观和国家意志的敏感度、清晰度,从而帮助吉林省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自我确认和向外伸张。吉林省高校教育,尤其是中文教育将会面临巨大改革,将会出现大量创意写作系。

海外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及基本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文化创意写作学科(或方向)的开创,是吉林省高校以往没有过的改革。通过研究与实践,可以研究创意写作活动及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规律,创建吉林省高校创意写作学科,进而探索以文化产业为先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意写作教学体系建构及实践,并探索与传统写作学不同的以潜能激发、创意研究、技能拓展为核心的全新的创意写作教学观念及“工坊制”教学制度。同时,创建高校中文系创意写作教学系统,在现有创新课程基础上完成创意写作课程体系创新建设。在理有创意写作学科组基础上,探索创新创建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方向(或创建创意写作系)的可能性,探索其培养目标、方法、方式、评估体系及标准。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4

摘要: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经过政府扶持、法律法规支持的,其发展的进程独特而又具有参考性。本文从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出发,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重视人才的培养三方面分析,希望可以给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文化;创意产业

日本的文化产业非常发达,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日本“文化立国”的战略部署始于1996年7月由日本文化厅提出的《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之后1998年3月,为了更好的推进这一战略,《文化振兴基本设想――为了实现文化立国》报告经过文化政策促进会议讨论并通过,这一报告具体解释了“文化立国”想要达到的目标和需要发展的内容。从以上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从《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确立以后,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并且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取得不少有目共睹的成绩。日本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媒企业(主要从事出版、发行、销售、播放、信息交流等流通业务)、制作公司(主要从事制作、创意)和创作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动漫、游戏和音乐产业和与之相关的周边制造产业。

自从1996年开始,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据统计,2001年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达到了99,0965万亿日元,以占国内生产总值18.3%的优势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经济支柱产业,2002年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为129,861亿日元,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更是达到了1.1万亿美元,约占整体GDp的15%。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数据来看,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对于GDp的贡献率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比如美国为11%,由此可见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是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最突出的部分就是动漫,包括动画和漫画;其次是游戏,包括各种周边和音乐;最后是新兴的数字产业。

日本有着“动漫”王国的美称,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占据全球近60%的动漫制作量和播放量,并且这一比例在亚洲和欧洲更高。整个世界上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过日本的动漫,足可以显示日本动漫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在世界性质的动漫交流会议上,还会专门给日本动漫开辟专栏。由于让日本动漫的巨大影响力和人们对于日本产业的好奇心,人们会组团前往日本观光和参加各种动漫会,不仅人数逐年增加,来自的国家也越来越多。游戏产业是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项目,虽然没有动漫产业的规模壮大和影响力巨大,但是也是曾经末风靡过全球,比如曾经名噪一时的街机游戏就是新兴于日本的,再比如索尼掌上游戏机和任天堂游戏机更是引入了家用游戏机的概念,游戏硬件和软件的销售逐年增加。2015年日本游戏产业产值为179亿元人民币左右(3210亿日元)。由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游戏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日本游戏产业开始积极进行改革,逐渐将中小企业合并重新规划,使得成立以后的公司更加活跃,也有了更加雄厚的竞争实力。在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日本借助本国所引导的电影热、电视热、动漫热和游戏热进行数字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发展势头不可小觑。日本数字产业的崛起依赖于电脑、互联网的普及,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十分光明的前途,也能够为日本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日文化本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日本在1996年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1998年通过了《文化振兴基本设想――为了实现文化立国》报告,2001年确立了《东京观光产业振兴计划》,从此将文化产业放在了国家全面发展战略的层面上来,足以现实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文化创业产业的大力发展,日本政府不仅组织人员重新审视和推广具有大和民族特点的文化遗产,比如古建筑、传统工艺等等,并且对于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组织和个人给予经济支持。此外,政府还会联合企业举办各种文化节,加强文化的沟通与传播。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日本更是不断的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来支持,引导和帮助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为其提供保障。这一扶持在动漫产业上尤其明显,日本政府把动漫产业当做是一个独立的出口产业来看待,不仅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还在营造了适合其发展的文化氛围。

(二)完善的法律法规

日本为了文化创意产业有序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环境的良好。2001年制定的《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使得在法律层面上能够正视保护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中还涉及了动漫、游戏和电影相关产业的内容。为了保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发展,2001年综合了旧版的《著作权法》重新制定了新的《著作权管理法》,对于著作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从法律上杜绝了各种盗版现象的猖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法律对政府的职能也做出了规定,比如在《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中,就要求国家和政府要有意识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

日本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推动之下,高校和其他各阶段的教育机构都开始开设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学科,尤其是动漫相关的学科,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新兴人才,使更多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人员具有高学历。日本政府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来表彰创意人才,比如各种艺术节和由政府举办的表彰会,来鼓励和奖励创意产业的杰出人才,从而更好的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创造的产值也越来越大,而日本作为亚洲创意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的进程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5

[关键词]创意创意产业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表现为以创新为主的竞争,进入21世纪,企业的市场竞争表现为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多元化竞争态势。创意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是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必然结果,是当前人们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以调和的问题下提出的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现在,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将创意产业定为其战略发展目标。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尤为迅猛。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创意经济创造的价值约为2.7兆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1%,创意已经成为财富的新源泉。

从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引起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近几年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每天创造高达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增长。有的国家发展速度更快,如美国达14%,英国为12%。对于我国而言,创意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可以推动制造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能够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提升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像我国国内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创意产业创造的价值已达到当地GDp的10%以上。可见,发展创意产业,拉动国家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学术理论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述评

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又称文化创意产业,近年已成为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它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裂变出来的新兴产业。对于创意思想的阐述,最早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的,他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著名经济学家罗默(1982)也认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多的新产品、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机会,所以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理论界中对于创意整体产业发展的研究起步仍较晚。

目前,国际上不同国家对创意产业有着不同的概念内涵和统计范畴。这个概念最早是于20世纪90年代由发达国家提出的。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CreativeindustriestaskForce,1998)将创意产业界定为任何源自个人创意、技术及才能,并有潜力通过知识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而创造财富及就业机会的产业。美国学者凯夫斯(CavesRichard,2000)认为,创意产业提供给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霍金斯(JohnHowkins,2001)则认为创意产业是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他认为,创意产业组成了当今市场经济中非常庞大的部门。新加坡的创意产业工作组(2002)提出了第一份发展创意产业文件《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新加坡的创意经济》,基本上采用了英国的定义,但提出了“创意聚群(CreativeCluster)”的新概念,丰富了创意产业的思维。

我国香港特区委托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完成了《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报告》(2003)。该报告探讨了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创意成长、制度与社会文化价值的关系。我国台湾地区“经济部工业局”(2006)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我国学者金元浦(2005)是从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视角来定义创意产业;俞中立(2005)则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定义创意产业;徐清泉(2004)则从产业分类视角定义创意产业;王缉慈(2005)更是从产业政策层面上来突出创意产业;赵弘(2005)则强调科技对创意产业的影响无处不在;金元浦(2007)则认为创意产业是全球化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以上国内外研究部门或学者对创意产业的认识在内涵和外延上来看都十分接近,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但他们在创意产业的核心认识上则是一致的:即均认为创意产业应着眼于整个产业链,产业存在和发展由创意驱动。这一清晰的认识为我们认识创意产业,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关乎文化的发展,也关乎经济的发展;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创意,不仅能使传统的文化得以传承与提升,而且也赋予文化产品新内涵,不断提高其附加值,不断散发其经济能量。近年来福建省正在全力推进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国家命名的首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示了福建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对促进闽南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社会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创意是一个城市魅力的源泉。文化创意也是一个城市未来竞争的制胜法宝。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地处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黄金地带,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现在已是福建省乃至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2006年5月,国务院和文化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泉州有包括南音、木偶戏、惠安石雕等在内的11个项目列入其中。近年来泉州政府部门和各民间团体等纷纷举办了各种活动,以实现对该资源的开发,但这些工作也更多的停留在保护的层面。而对于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创意思维,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以实现对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进一步拉动泉州地方经济的问题上还略显不足。从目前的经济实际来看,泉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产业的认识不足,产业链不完整

如前所述,创意产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对创意产业的认识尚处于模糊阶段。在我国包括各个地方政府尚未制定有关创意产业的统计标准,民间对于创意产业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就直接导致了对创意产业认知上的错位和发展创意产业上定位的误解。同时,作为一个整体产业,创意产业在泉州的发展也必须形成自己的产业链。这一产业链的形成应以创意为核心动力,驱动制造业的发展,进而拉动中介环节的发展,带动后续各种产品的开发,从而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业的产业链条。而对于泉州目前的现状来看,最缺乏的就是完整的产业链。这一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合理的解决,泉州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2.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仍相对滞后

笔者认为,目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全社会必须加强和提高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前沿性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认同和认识。目前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仍相对滞后,产业开发的层次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以2007年泉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例,2006年泉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71.5元,其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支出为1640.3元。占其可支配收入的10.27%;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为6606元,其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支343元,占其纯收入的5.19%。对比这几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泉州社会文化娱乐服务器和文化服务消费的增长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已有隐隐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但目前泉州的文化产业所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还不能充分满足新经济时代的的要求,特别是缺少享有声誉的各种文化佳作。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生产的多样化,以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相对匮乏

高层次的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新经济条件下,创意人才正在替代传统的自然资源和有形劳动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与国内一些创意产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泉州目前创意产业的相关人才较为匮乏,创意产业的相关子行业的人才紧缺问题较为突出。以动漫产业为例,目前我国已有高校开设动漫产业相关专业,在泉州也有高校开设该专业,如黎明职业大学就开设动漫设计专业,但无论是从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环节来看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且目前动漫产业的一些从业人员从业的经历较少,很多是以帮助别人进行较低层次的动画加工而已,创意策划等后期环节所需的人才更是奇缺,还无法满足泉州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另外,目前泉州的人才引进机制还未涉及创意人才方面,相关缺乏创意人才培养的举措,结果必将造成创意人才无法为泉州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诸如此类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将有可能成为泉州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桎梏。

三、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认识,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

要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统一对创意产业的认识,加强产业宣传、策划,营造泉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氛围。充分认识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意产业在促进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通过政府的舆论导向,转变全社会对创意产业发展的认识。同时,产业链的培育与构建是文化产业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关键。泉州是中国重要的民营经济重镇,制造业较为发达,便整体的价值水平不高。为此,可考虑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提升包括服装鞋帽在内的制造业的创意附加值,通过集群化策略来拉长创意产业链是泉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途径。泉州应依托本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创新、创意资源,加快推进以工业设计、时尚设计环节的创意产业链的建设。笔者建议可以考虑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构建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功能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制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创意产业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战略,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和规划创意产业园区布局,制定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政策导向,在财政、融资、激励等方面实施一定优惠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介入创意产业,多渠道筹集创意发展资金,完善和优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首先,完善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文化创意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中介机构,培养一批知名的设计师,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泉州的文化与经济融合。其次,各县(市、区)将统筹规划各门类文化产业发展,依托传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陶瓷、雕艺等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文化品牌,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之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再者,可以考虑在泉州地区大力推进创意社区(即创意集聚区)的建设,它艺术、文化、设计、商业等环节整合于一体,利用产业空间集聚功能发挥创意产业的聚集效应。这一做法在我国的上海、北京、昆明等地已有先例,其先进经验值得泉州借鉴。第四,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还可以考虑充分利用海西优势和泉州对台以及华侨资源优势。众所周知,泉州是海西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又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2006年闽台缘博物馆落户泉州,这也表明了泉州在对台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意产业与台湾互动发展的独特优势。长期以来,旅外乡亲一直都是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泉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可以借此平台跨越国界和地区,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为泉州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支持。

3.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育,对泉州而言,应不断推出有利于创意人才成长、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新政策、新规定,并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奖励创造的创新文化。同时,应建立多层次的创造性教育体制,发挥教育在创意产业中的长期作用。香港在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育方面值得泉州学习和借鉴。香港在“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用几年的时间,从内才引进了各种类型的创意人才达万余人,香港特区政策更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相关人员自由申请工作签证或者是以其他的身份到香港发展及定居,使得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关人才能汇集在香港,通过思想的交流,不断地提升香港企业的创意思维和活力。从而为香港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笔者认为,泉州也可以参照香港的做法,尽快出台相关创意人才引进政策,明确引进的方向,为引进人才营造宽松的环境。同时,泉州应加大力度加强本地创意人才的培养。例如,可以考虑在泉州地区的高校中开设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专业,在专业设置中可以考虑把创意设计、创意策划等环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以培养一批真正认识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又具备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意人才,为泉州本地的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RechardCaves.CreativeindustriesCambridge[m].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

[2]Howkins,J.theCreativeeconomy[m].newYork:thepenguinpress,2001.

[3]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J].社会观察,2005(2):22-24.

[4]俞中立.

[5]徐清泉.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又一引擎[J].社会观察,2004(9):16-17.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6

针对文化资源丰富的河南省,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研究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现状与问题,从品牌文化的视角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扩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外延力,为塑造具有河南特色的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1.促进经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的业态特征,塑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能够体现出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方面的独特性,对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具有独特的促进意义。2.推动文化创新。打造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品牌能够提升我省的文化创意转化力,将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助于提升我省文化创新力和吸引力。3.提升国际形象。文化创意品牌塑造不仅能够提升我省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提升我省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这对于我省文化品牌的输出,形成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二、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现状及经验分析

从国际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GDp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影响力在全球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以美国电影业为例,福克斯、华纳兄弟、梦工厂、派拉蒙、环球、米高梅、迪士尼等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电影市场中的佼佼者,美国的电影产量仅占全球的6%,而市场占有率却高达90%。这样的市场状况与美国成功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息息相关。首先,美国政府注重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高水平的引导和管理机制,在市场管理中运用经济、行政以及行业自律的手段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法律的约束。其次,美国首先将科技和文化紧密结合,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品营销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重点体现在大众传播媒介领域,印刷工艺、音像制作、电子网络传输、数字化媒体技术、通讯卫星等高新科技在文化产品的广泛应用上。再次,美国始终着眼于国际合作,注重国际资本的吸纳,充分吸收世界文化资源和人才,开展全球品牌营销战略。最后,在文化产品最终的制作销售环节中,敏锐地迎合全球市场需求并引领国际市场的潮流,充分掌控国际市场。从国内来看,我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文化创意产业表现为突出信息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的特点,成功塑造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使得这些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将主要企业、主要设施、重点项目和大型国际活动进行集中整合,有效互补,倾力打造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将“创意上海”作为向全世界宣传上海城市形象和精神活力的名片。据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在数字娱乐业、文化艺术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等行业已发展出来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品牌。因此,从整体上来说,这些地区在科学化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政策,明确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地位,抓住产业发展本质,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策略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优势资源产业化以及加强人才培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意资源等方面非常值得我省借鉴。

三、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现状

(一)文化创意投入加大,然而品牌个性不强

2014年至2018年,河南省财政将设立每年度2000万元的新型文化业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动漫、文化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④政府的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配合以及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引进,预示着文化产业的主题将越来越多元化,这将使得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来源持续且有效,支持这一产业的长远发展。河南省并不缺乏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然而,其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缺乏个性化符号化的整体传播。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只有通过个性鲜明、差异化符号化的视觉形象和整体传播途径,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

(二)文化创意产业实力初显,然而产品与文化脱节

2012年以来,我省出品的文化创意成果常常在大型的评奖中获奖。证明了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全面、拥有一定研发和建设能力这一事实,河南创意产业的实力已经在一点点地显露。然而,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相比于绚烂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还显得单薄和无力。这就使得文化创意产品搁浅在市场上而无法与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化资源齐头并进。这种脱节源于品牌建设的连贯性认知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文化创意产品的苍白无力,品牌价值无法得以呈现,地方性的文化精髓无法得到传承。

(三)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竞争力亟待加强

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强弱,虽然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从与国内外发达国家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数量少、知名度低、竞争力差,品牌缺乏个性和创新力、品牌视觉形象力弱,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缺少品牌竞争意识。由此可见,通过大力塑造优秀的文化创意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调性和价值内涵来进一步加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是紧迫和切实可行的。

四、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消费者对在文化消费中精神层面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广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精神层面的愉悦感是众多品牌面临的难题。品牌塑造的诞生过程是一个从概念到品牌再到产品的生命过程。它赋予了文化产品特定的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又通过品牌传播活动逐渐成为品牌的象征价值,升华了文化产品的愉悦功能和个性的表达功能。

(一)品牌的准确定位和品牌延伸

文化创意品牌科学而理性的定位,往往决定着这一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是否能够准确地传递给消费者。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定位,让文化创意品牌在大众心目中简历一个独特的位置,是塑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核心。定位是需要挖掘特色和持续创新的,而同时,品牌延伸也逐渐成为各文化创意企业战略增长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的最终目的都是将无形的文化内涵转化成有形的文化产品,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对品牌的理念和内涵进行拓展和延伸,从根本上实现文化创意品牌的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概念塑造向有形产品领域延伸时,有关机构应加强对相关领域的指导工作,加强对相关授权企业的资质审定以及对衍生产品的延伸管理,从而不断强化和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

(二)发挥“政-产-学-研-社”结合的品牌市场化模式的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当前市场经济中的一支新兴力量,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和各项法律法规的监督指导,通过中央及各个省市地区的合理规划和督导,进行适合于地区现状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结构改造和升级,同时兼顾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国内外各地区的产业合作与研讨,并且提升社会总体文化氛围和公众欣赏能力,有利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其他相关行业共赢发展,通过最合理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如此一来,就能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社”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市场化模式的优势。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进行有机结合,以文化创意丰富信息化的内容的同时用信息化的手段武装文化创意,充分展现文化传播力,从而促进文化事业成长为引领市场经济发展中坚力量。

(三)整合优化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网链

想要促进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一个现实而科学的选择就是:依托我省的文化资源,强力打造优势品牌,形成产业特色,使得市场辐射力和占有率得以提升,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需要打造一系列围绕品牌开发的产业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尤其要表现出全局性,同时需要注意文化资源分布、文化产品合理规划、创意产业布局和整体效益的兼顾。加强法律和法规的建设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开发。发展与未来新的技术和经济形态相协调的新型文化产业形态已经成为当前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创意产业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合乎逻辑地跨上世界经济和社会舞台。当前,拥有优势数字信息和技术程又拥有最辉煌未来的必须。因此,我省急需构建包括虚拟创意产业园区,数字文化信息港和网上文化内容市场的强大数字文化平台。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提供更加优良的发展土壤,创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建设更加先进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强调在园区内部将产业链的搭建、企业架构的调整和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得园区的产业结构品牌突出、特色鲜明、有效互补、方向多元、研发积极,从而使得产业经济得到明显的提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外部建设上,必须注重引导各区在建设集散地时与区内传统产业聚集区形成有益互补,与本土的文化传统资源和周围环境相结合,在协作和沟通中逐渐明确自身的产业定位,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四)立足本土资源,延续历史文脉,打造地域特色创意产业

虽然从总的来说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不难看出,一个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代已到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结合我省自身特点,不断向这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奋力进军。创意产品要想占领市场必须突出品牌效应,必须打造文艺精品。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目前的知名文化创意品牌还太少,在全国的影响不够大,文化资源开发的力度还不够强,我们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山水资源,所有这些资源都需要有文化的头脑和有创意的头脑进行加工改造整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要采用文化创意品牌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同步战略,⑤对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要兼顾独特性、科技化、视觉形象力和塑造执行力。⑥品牌塑造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地对品牌理念文化进行创新,立足于我省本土资源,延续我省历史文脉,打造符合我省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

五、结语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7

关键词:创意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的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有时又称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已成为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给出的定义是“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经历了以生产要素为动力和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后,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以创意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依靠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了本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进步,以英国为例,在经历了传统制造业持续衰退的打击之后,1998年,布莱尔政府成立创意产业工作组并制定《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指导和推动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美国,创意产业更被认为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动力,成为美国保持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发达国家的成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认识,从21世纪开始,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呼声日高,措施迭出,成果可喜。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初露锋芒,业界热情高涨,政府积极支持。

创意与创新、创造的区分

创意与创新、创造语义相近,容易混淆。一般而言,三个概念都是指通过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思想。然而,三个概念在外延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创造常常与发明联系在一起,指人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见《辞海》),虽然创造一词也常被引申到其他领域,但其核心含义仍是指在科学技术上取得新成果。至于创意,应理解为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设计,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相联系。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创意也会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表达出来,例如新颖的服装设计,独特的产品造型等,但其满足的仍然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的仍是一种文化体验。创新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不难看出,创新更多的是指经济商务层面的创造性活动。

事实上,在不十分严格的语境下,上述三个概念常常被混淆,例如,单纯的技术发明有时也称为创新,而有助于一种技术发明的新设想、新观点也被称为创意等。于是一部分学者主张将任何形式的具有创造性和创新特征的产业统统归结为创意产业,并据此认为在称谓上应以“创意产业”代替“文化创意产业”。笔者认为,这种泛化创意概念的做法对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是十分不利的。至少在现阶段,将创意界定于社会文化领域,将其与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和经济商务领域的创新区别开来,这对于发现和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价值、推动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应保留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以突出创意的文化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界定

突出创意的文化特征,并不是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混为一谈,事实上,当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倍受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意本身,正是创意的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吸引了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各国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列举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例如英国定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就包括广告业、设计业、电影、表演艺术、出版业等10余种产业。北京市统计局划定的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9大类。从传统的产业分类视角看,文化创意产业与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程度的重合,这导致许多人把文化创意产业误认为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表述。笔者不同意这种混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传统国民经济统计意义上的产业概念,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于新技术条件之下,是对产业链的分解重组,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关键是创意,只是因为文化产业中的创意性活动更为直接、更为密集,才使得各国在沿用传统的产业分类概念来界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时,将许多属于文化产业范围的完整产业包含其中。

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消费性文化创意产品,即直接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例如电影电视作品、电子游戏、文学作品、音乐及表演艺术等,提供此类产品的产业类似于传统产业分类中的文化产业;另一类则是生产性文化创意产品,即为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产业提供中间产品,如剧本、服装设计、工业品外观设计、广告方案、软件等,这些属于相关产业的文化创意,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乃至关键环节,但本身却不能用文化产业加以概括。

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的文化创意二者的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超越了一般的产业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产业界限,是对产业链中文化创意环节的提炼、分解与重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渗透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文化产业到一般产业的所有产业之中,任何产业都会因成功的文化创意而获得价值的提升。那种试图沿用传统观点,将文化创意产业限定在某种成型的、完整的产业范围之内的做法,无助于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巨大价值的认识。

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无所不在,并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手工产品的制作、艺术品设计与制作、广告创意等等,创意活动与几乎所有的产业相关。发掘每一个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以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培育只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题中应有之意,更成为体现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关键。意大利的成功就是对这一观点最好的诠释。当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因规模化生产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行销全球时,意大利制造业却利用自身优势,摒弃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老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在汽车、时装、工艺品等工业设计、时尚创新及手工制作等方面闯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不仅使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也使着眼于精细生产、个性服务和高附加值的“意大利制造”在世界市场独树一帜。“中国制造”由于附加值较低,给中国的经济带来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历来存在较大的争论,与此不同的是,“意大利制造”无可辩驳地推动了该国的经济复兴。

毫无疑问,产业中的文化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认识到这一点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大行其道的今天,仍有很多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存在疑问,其根源就在于没有重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仅仅把那些能够提供成熟文化产品的产业(例如影视产业、出版业等)看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以北京为例,对于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与有利条件,人们所持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能否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则有很多异议,部分学者或政府官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可能象制造业,如汽车、钢铁等行业那样,在解决就业和贡献税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主要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忽视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应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具有高渗透性的产业,可以与其他产业部门相互融合,促进产业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可以有效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作为国家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产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为北京走出目前的产业发展困局,创造首都经济新的辉煌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参考文献: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8

一、创意产业与电视节目的关系

创意产业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而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对它也十分重视。如今有另一门贯穿经济艺术文化领域的产业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便是电视节目。中国的电视业起步并不算太晚,中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如果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算起,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然而电视节目真正开始转向产业化的路线,却是从1999年开始,由此可见中国的电视业和创意产业一样,都属于晚起步的产业。但这两者的关系还不止于此,近年来电视业迅速发展,大城市可以收看到的频道少说也有几十个,全国有上千个电视台在制作节目,节目多了,制作人和主持人面临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节目才能有更高的收视率?于是,受众心理学、传播学等等理论在国内也普及起来,但这些理论最终带给制作方和主持人的结果就是,他们必须要创新,一成不变的节目永远不可能创造更高的收视率。但创新显然不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即便是曹植七步成诗,天才横溢,背后也有着他的勤学苦读,创新也是一样,它必须借助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市场的充分了解,依靠这些,再凭借一些人才的灵光乍现,才带来了符合大众胃口的创新节目,从而获取高收视率,获取巨大的经济利润。而前文也提到,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支持与推动,电视业当前的核心和创意产业的核心可谓是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创意产业的运行模式及理念与如今电视节目制作的模式和理念有着如出一辙的地方,其实这点在国外已经早已被确定。英国的创意产业分类中明确有着电视广播这类,日本、美国乃至欧盟都将电视及其相关周边归进了创意产业。

二、当今电视业对创意产业的运用

在国外,电视节目早已被归入了创意产业的所属范围里,那为何在中国,很少有人会把创意产业和电视业联系在一起谈?究其原因,创意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晚是个客观因素,但还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因素,那便是在中国,电视节目产业处在一个相当混乱的局面,创意和抄袭只有一线之隔。

(一)国内电视业的混乱状况

中国如今的电视节目,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的确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几乎所有的创造收视奇迹的节目都引来了无数网民,观众的争议,争议的内容则是指责这些节目的抄袭行为。而中国传媒大学的苗棣教授对电视节目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在国内,‘扒节目’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虽然各台都想要‘节目创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谈何容易。现在一些电视台的‘培训’就是为了借鉴思路,有时候还直接让制作人员‘扒’国外的节目。”[1]这些或直接或间接的表述都证明了目前国内的电视节目对国外节目的模仿已经到了相当混乱的地步。但实际情况远不止于此,即便是在国内,互相抄袭的节目也多不胜数,比如石家庄某电视台的电视栏目《特别行动》和北京某台的电视栏目《现在行动》,从片头,主持人开场白,节目的大致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可能唯一不同的就是节目里的人了。这样的混乱局面虽然有一部分是一些网民,观众生搬硬套的结果,但所暴露的问题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知识产权和创意产业是一对紧密相连概念,可以说知识产权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在研发、制造和营销的产业链中,制作环节所带来的利润只占5%,处于最低的价值获取阶段,也就是说,制作一档节目所带来的利润只有5%,而真正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是研发、营销阶段,也就是保护节目的品牌和将节目卖给各电视台,或是在节目中穿插广告所带来的利润,而保护节目的品牌所运用的就是知识产权,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所能掌握的利润是占到全利润的40%左右。这样巨大的利润面前,无怪乎国内的电视节目制作者们对优秀节目“抄”得不亦乐乎。但国内目前对于电视节目的知识产权并没有完善的法律保护,这是主要的客观原因。

(二)创意产业在国内电视节目中的运用

SmG新闻娱乐频道的《舞林大会》,与英国BBC电视台制作的《ComeDancing》和它的衍生版《StrictlyComeDancing》在节目样式上几乎是如出一辙,都是邀请名人参加节目进行跳舞比赛,然后不断淘汰,最后决出冠军。还有更为耳熟能详的湖南卫视节目《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以及英国的《流行偶像》系列节目也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这两档背负着抄袭质疑的节目在国内却是掀起了收视狂潮,《舞林大会》的收视率最高达到了16.8%,平均也在10%左右。《舞林大会》节目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直接参与者所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累计为1.20亿元,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9.2亿元,《舞林大会》品牌的商业价值将超过4.6亿元。[2]在如此惊人庞大的数字面前,用简单的“抄袭”两字来形容这些节目显得十分不妥。

本土化是个很奇妙的词语,它界于抄袭和创意之间,或者说它是一种并不彻底的创意。如果我们把《舞林大会》和它模仿的对象《StrictlyComeDancing》做比较,会发现许多不同。《StrictlyComeDancing》邀请的是名人而非仅仅是演艺明星,节目中会有奥运会女子跨栏冠军,国家队守门员甚至是残疾人士出场比赛,而《舞林大会》仅仅邀请的是歌手或演员。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思考,在中国,普通观众对于演员和歌手这样的明星兴趣是最大的,看到无数明星放下平日的包装,挥汗如雨地排练跳舞足以刺激观众的观看欲望。而在节目中那些极富中国特色的温情场面,比如一些明星的含泪离开,痛哭流涕也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这其实就是节目本土化的体现,可以说《舞林大会》绝不只是简单的抄袭或是模仿,制作者在制作这样的节目时,也同样动足了脑筋,为了适合国内观众的需要,进行了各种改动,从这样的一个层面来说,创意产业的理念已经被运用进了节目。对节目的中国化、本土化,使节目赢得广大观众,获取利润,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用文化艺术来创造经济利润。由此我认为,国内那些赢得了一定的收视群体,获得了经济利润,却背负着“抄袭”骂名的电视节目,尽管和国外节目相似,甚至相似得过分,但只要我们静下心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节目在国内制作时进行的本土化改变。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是很明显的,完全的生搬硬套必然无法获得国内观众的支持,对于这些经过重新打磨的节目,将它们简单地归结为“抄袭”并不妥当,我认为还是“借鉴”一词更为适合,只是有些节目借鉴得多一点,有些节目借鉴得少一点。

三、创意产业对国内电视业的完善

责难无以成事,仅仅批判目前国内的电视业如何混乱并没有实际意义,如何使它能够摆脱目前的尴尬局面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但首先要让至少是大部分人认识到目前的国内电视业在一些光鲜的外表下的确存在着大量的弊端,这些弊端一旦被触发,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替换的,相信通过上节的分析,可以很确定地得出结论――目前电视节目这种“借鉴”的做法,只能获得短暂的利益,而造成的损害却是长期的、巨大的。那解决的办法最终还是得回到帮助电视节目获取利润的创意产业上,也回到我们本国固有的优秀文化上。创造宽松、宽容的电视文化观念,这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提。现在都是以收视率说话,这点无可厚非,但收视率背后有太多的客观因素在,一档新节目暂时没有收视率,并不能代表它就应该立刻被替换策划者、主持人或是节目样式。其原因在于,我们把电视节目看作一种文化,有观众看的也就是主流文化,没观众看的即是非主流文化,它们之间的相对性包含着时间、空间、社会群体的认识等。在创意产业的观念中,一种创新的文化,也就是创新的电视节目,它一定是有现实市场和潜在的市场,而这两种市场的相对性就包含了时间、空间和社会群体的认识。也就是说,一档新节目在一个地区卖不出去,不代表在另一个地区就卖不出去,在一个时期内没有人看,不代表过段时间也没有人看,这当中有着很大的回转性,因此,对一档暂时没有良好收视的节目,只要它是一个新的点子,就不能如此坚决地消灭,而必须对它做出足够的分析,挖出其潜藏的市场价值。电视节目不应该是一个按需生产的文化产品,而是应该在进行不断地创造之后,再去向市场推广。主持人要有自己的创新精神。主持人和创意产业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薄弱,毕竟创意产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在于策划层和管理层,但主持人与之绝非没有联系。主持人在节目的录制、播出过程中,便是整档节目的即时性的管理者,他必须控制住节目中的各个元素,让它们正常运做,或者让它们稍加变动,迸发出新的火花,新的创意。而如何能让这些元素迸发出新的火花就是一个主持人的创新精神的表现,而这种精神的基础就如同创意产业的概念一样,需要文化艺术的支持。易中天教授的《百家讲坛》之所以能火,首先是他对三国历史的了解,而更重要的是他了解观众们想听什么样的故事,听到什么样的词汇会感兴趣,什么样的评价会让他们既能接受又感觉到新奇,这便是种文化的了解。有人说易中天作为历史教授只能是二流,那为何那些所谓的一流教授的课,书没人看没人听?诚然,那些教授对历史的掌握可能更为丰富,更为详细,但这只能说他们有更多的知识,而并非对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他们无法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转化为人们能够接受,并且爱接受的信息,那一切只是空谈。对于主持人也是一样,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并非是说每个主持人都要像辞海一样掌握无穷无尽的知识,主持人是要对与自己节目相关的各类知识有所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观众,要了解如何把这些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转换让观众对其产生兴趣,这才是对文化的了解,也就是创新精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9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创意经济的活跃不是在某个领域异军突起,而是全面开花。据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基金数量已达100余家,已披露募集资金总量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

“从ipo角度来看,预计最快于2013年前后,中国文化创意及其相关领域企业将迎来一波上市潮。”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表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而在此之前的2006年,似乎注定要成为中国创意经济发展元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意义的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北京和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都相继制定了发展创意产业战略规划,紧随其后的一批创意产业园区相继建立。仅北京一下就冒出18个创意产业基地,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则多达30多个,还有广州、杭州、深圳等城市也都建起了一批创意产业园区。

面临机遇与挑战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焦躁中延展开来,但是当我们用冷静的目光去判断和审视的时候,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当意识形态遇到产业

“我认为文化创意包含了以前的一个名词——意识形态。而其中又有三个层面的考量:第一,意识形态需要市场化,才会有强大的竞争能力来抵御他国文化的冲击。第二,低成本、规模化是行不通的,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高精尖的产业;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再走下去本身是一个商业化、工业化的过程,但是其结果又是针对人感性感知的。”全球动画大师、点石数码董事长邓博弘向《环球财经》坦言,文化创意产业可能会是一个终极产业。因为当社会变得稳定、富足之后,人们才会真正寻找自己内心的需求,文化、艺术相应的东西开始值钱。

正如邓博弘所言,哈佛商学院教授罗布·奥斯汀也曾指出:“当商业变得更为依赖知识来创造价值时,工作也变得更像是艺术。”奥斯汀的意思是,当商业基础从现代性的“物质资本”,转向后现代性的“知识”后,经济范畴的基础就从“理性”转向了“艺术”。理性范畴内物性的创新就必然转向“艺术”范畴内生命性的创新。

而文化创意向产业的转变首先从电影界开始介入。美国好莱坞电影无疑是先行者,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在生产理念上借鉴了汽车工业的做法。

反观中国电影,从19世纪至今,我们已推出了许多好莱坞电影,所有的电影给我们的导演,演员和观众深深的印象。与好莱坞电影相比,中国电影开始改变他的生产模式。在接受好莱坞电影冲击的同时,中国电影业也开始了市场化、工业化的探索。

“其实目前除了电影产业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分量之外,其他文化板块却没有体现中国的优势。例如动漫产业,虽然从动漫公司的数量以及规模都有增加,但是从设计到质量都没有话语权。”一位张姓业内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虽然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化和工业化存在不足,但中国广阔的领域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却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尤其是目前从国家层面对文化的支持,更是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十一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确提出在5年内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15%的增长。

而在城市化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意产业可以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超过了单一的产业层面,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告诉记者,创意产业本身并非只是文化产业单一层面,但文化创意产业正处在良性发展期。

他分析道,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千城一面和各种“城市病”。“高产值、低能源、绿色无污染”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国将来实现70%的城镇化率后,新增人口将会深刻影响社会的整理消费需求和规模,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的转型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委员、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从香港和内地的合作层面就曾表示:繁荣两地的文化交流,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济,不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还能传播民族文化、宣传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繁荣与弊端

正是基于政策对文化领域的重视和倾斜,文化创意这个十几年都没有“正式身份”的产业似乎一夜之间成为各地级政府以及投资界的“宠儿”。十报告为文化产业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市场,陆续出台实质性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回顾2012年,在全国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依然高歌猛进,保持了大约20%的增速,增加值预计达到1.6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据银联信预计,未来1~5年内,针对文化及电影产业的投资将日趋活跃。资本将多层次参与产业投资,同时,将迎来影视产业相关企业上市潮。目前,已排队上市或未来可能上市的企业数量超过十余家,此波ipo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刺激资本不断进入。

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对接也在2012年初现端倪。中行、建行、农行、北京银行等均加大了对影视产业的介入力度。截至2012年10月,中国银行金华市分行“影视通宝”已累计为14家东阳影视文化企业核定授信总量11.3亿元,先后支持了《悬崖》、《北京爱情故事》等20多部影视作品。

同时,银行信贷资金“杀入”文化产业的热情不减,截至2012年6月,我国文化产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已经达到980亿元。资本的介入也推动了文化企业上市的高峰。截止到2012年10月底,文化企业上市数量已达到18家,远高于2011年全年的10家。其中人民网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

除了资本灵敏地嗅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春江水暖”,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高潮持续升温。2012年9月,文化部颁布了第四批2家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69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同时,再加上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数字出版、动漫基地等27家、国家版权局批准的版权示范、贸易基地等14家、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动画等基地37家,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广告产业园区9家和各地政府建设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总数达到7500家左右。

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热席卷全国各地的同时,繁荣背后隐藏的弊端、泡沫等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体现为同质化现象严重。16家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中有14家将动漫游戏作为主导产业,很易导致供过于求问题。其次,重形态、轻业态、地产化问题突出的一些产业园区定位不准确,服务功能建设滞后,多重“形态建设”而轻甚至忽视“业态建设”;再次,企业研发活力不强,盈利模式创新性不足的短板也日益凸显。虽然我国已有LBS+团购、LBS+精准推送等LBS商业模式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但整体上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原创性的文化产品,主要以模仿为主,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专家指出,创意园区是把双刃剑,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园区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促成各种“越界”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而绝不是简单的管理。

“避免硬件式思维、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占用过多土地资源、缺少财政收入从而需要财政长期补贴、个人艺术家为主、重点不突出、企业发展无力等的做法和项目,实现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告诉记者,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冷静的态度和现实的考量,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繁荣和盲目相悖的状况呢?是行业本身所特有的不确定性因素主导,还是外面在运行中的作为决定?各有说辞。

“如今我们消费行为很多仍出于很初级的诉求,当消费者只肯为一个产品基本功能而买单的时候,不去关注其中的品位、设计、文化含量时,文化创意工作就无法具备价值,也就不具备长出参天大树式公司的条件。”邓博弘说。

“中国人并不缺创意,我们灵魂里也不缺乏创意与文化的优良的种子,但是现在显得比较贫瘠是因为土壤需要去改良。”邓博弘认为今天的文化创意产业,不再是我们传承的文化,他有一些新的概念。市场化和工业化都是以前没有过的,但为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产业。这些元素都和我们以前对文化的理解不同,所以产品和结果也会有区别。

工业化路径拷问

《启蒙辩证法》一书首次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德国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在他的《文化工业再思考》(1967年)一书中对其进行系统论述,他说:“在我们的草稿里,我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后来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了那个表述旨在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和大众文化概念拥护者相一致的。”

但是普遍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如何做到由意识形态向市场行为转变,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面临拷问。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必然是先产业化、市场化,之后产业本身也必须是由工业产品艺术化向艺术产业工业化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工业产品艺术化是首先考量的层面。也就是说,怎么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地把好看的东西呈现出来至关重要。”邓博弘向《环球财经》坦言道。文化创意行业的核心价值就是要触动人感性层面,作为产品结果就是要好看,要感动观众。但他既作为产业,就应有产业规矩,而不能仅仅是艺术创作。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说:“文化工业时期,由于资本和商业操控的介入,艺术的娱乐功能被极端地放大,审美意蕴、批判尺度、人文关怀和对现实与自我的反思都逐渐的淡漠。实际上,无论是对传统的艺术创造和文化模式,还是对人们的审美体验方式,文化工业时期的‘大众文化’”都在对其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解构”。

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艺术创造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从个体的灵感性艺术创造变为集体的社会生产行为;第二,从手工作坊变为大批量的工业复制:第三,工业时代的艺术创造是个“去精英化”的过程—“形而上”的精神产品让位于大规模的机械复制,商品属性得到空前突出。

“好莱坞成功进行了工业艺术化和艺术工业化的转换,尽管这一模式一直被诟病,但不可否认其强大的产业模式和有一整套成熟的产业链。”邓博弘向《环球财经》分析说,好莱坞在工业产品艺术化这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但他做得好的地方是将工业艺术化的时候又将艺术工业化了。

但是工业艺术化的路径如何实现?在我们认知和评判好莱坞电影时候,自然会引申到中国文化元素上。中国元素会不会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支撑尚不可知。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篇10

以深圳大芬油画村为案例地,基于游客网络评论文本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结果表明,文化创意旅游对很多游客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游客偏好的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主要包括艺术产品、艺术氛围、艺术展览和艺术休闲;游客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活动以观光休闲、购物旅游和学习参观三种旅游活动类型为主;旅游环境、交通便捷程度、景观创意度、旅游商品购物和旅游基础设施是游客最关注的五大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要素;游客对文化创意旅游高度认可,但商业化气息重、艺术产品文化创意不足等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据此,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系列建议。

关键词:

内容分析;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大芬油画村

1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并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链与广泛的产业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物质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异军突起[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基地,不同于传统的工厂或技术园区,是集工作与生活、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综合体。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自然风光,文化底蕴深厚、创意特色突出,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激发人们的旅游消费欲望,开始成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园延伸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为其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这种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模式已被许多地区所采用,美国的好莱坞、韩国的Heyri艺术村、台湾的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北京的798艺术区、深圳的大芬油画村、上海的田子坊等数不胜数。因此,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研究对拓展我国旅游资源、满足消费者文化精神体验需求和实现文化创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旅游业的融合在旅游实践领域悄然生长,已引起了旅游学界关注与研究兴趣,成为旅游学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在国外开展较早,研究内容多集中于融合作用、游客旅游体验及影响因素等方面[4-8]。ooi研究了创意产业园区在新加坡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miguelGoede以库拉索岛上的Scharloo、pietermaai创意区为例,分析了旅游是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以上学者都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阐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必要性和作用,还有部分国外学者对游客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体验和影响因素给予了重点关注。RichardCprentice深入研究了工业遗产公园不同尺度的游客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pappalesporei、maitlandR以东伦敦为例,采用定性访谈法研究了来创意城市地区游客的特征、动机和旅游体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意集群区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annieChena、normanpenga以台北的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采用现场抽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忠诚度的决定因素。与国外学者的关注点不同,我国的旅游研究者在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的概念界定、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等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逐渐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旅游开发和利用研究。樊小兰、刘住借鉴国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经验,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旅游开发提供了方法和对策[9];郑斌、刘家明等从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式体验”的视角,分析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可采取的旅游开发模式[1];刘成以成都市东郊音乐公园为例,研究了文化创意园区的旅游运营模式[10]。与西方研究趋势类似,近两年游客的旅游体验越来越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涌现出一批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成果。王莹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旅游体验及满意度两方面对福百祥1958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评价[3];高淑娟基于体验视角,提出了针对上海创意产业园旅游开发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11];赵良成、肖晓等选择成都市东郊记忆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游客的旅游质量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12];黄妍利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游客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13]。

通过对以上文献综述和梳理可见,国内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大多采用案例研究,通过对选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或旅游者的访谈、问卷调查,以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实证的定量分析,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的融合作用、游客体验、旅游开发利用等。总体来看,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尚处在起步的萌芽状态,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视角较有局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旅游活动与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不仅成为旅游信息的重要获取途径,也成为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发表旅游评论的交流平台。这些游客兼网友评论的内容往往真实、客观、量大,使网络内容日渐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数据来源方式。纵观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尚无研究者使用网络文本分析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本文选取深圳大芬油画村为案例地,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和游客体验,不仅可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内容,也为文化创意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与步骤

2.1案例地选取大芬油画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先行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芬村就以油画创作、临摹、收购和批量转销逐渐形成了大芬油画村的雏形。经过20多年的大力发展,“大芬油画”成了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大芬村也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成为世界油画艺术品销售的主要市场,更被国家授予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的称号。大芬油画村文化创意产业园浓郁的艺术氛围、缤纷的画廊街区和良好的配套设施,既成为油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温床,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爱好者的旅游胜地。本研究选择深圳大芬油画村作为案例地的主要原因是:①大芬油画村是全国最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是国内最早有意识与旅游业互动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②大芬油画村所处的深圳市是“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国际化的大都市,旅游客源来源范围十分广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③大芬油画村作为深圳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并进行网络点评,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2.2数据来源通过tripadvisor、蚂蜂窝、携程网、驴妈妈、大众点评网、去哪儿网等知名网络平台,收集游客对大芬油画村的评论,截取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的248条有效评论。数据处理方法是分别把每条网友点评内容复制到单独的word文档中,并将其中涉及到的英文、繁体形式的评论翻译转化为简体中文,将同义词、近义词转换成相同的词汇,然后将其复制到txt文档中。

2.3研究方法利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对整理收集到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是把定性的文本资料转化为定量数据,然后对文本内容进行定量分析,据此对事实做出判断和推理[14]。本文运用RoStContentmining6内容挖掘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在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时事先设定一个含有重点词汇的自定义词典,包括重要地名(如“大芬油画村、深圳、地铁)、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如“买油画、拍照、逛逛”)、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如“油画、画廊、大芬美术馆)等。词频分析:利用RoStContentmining6软件对文本内容自动分词,修正错误的分词结果,过滤与研究无关的字词,最后生成词汇频率表。式中,Fi为某词汇i的频率,代表的是词汇i的强度;Ri为词汇i的频度,代表的是词汇i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Li为词汇i的字数长度;Lt为文本中所有的字数长度。在本文选择研究的248条游客评论中,评论内容字数总长度Lt=19957。如词汇“油画”在统计文本中总共出现249次,其词汇字数长度为2,根据式(1),即“油画”的词频F=249×2/19957=2.50%。按照该公式依次计算,选取与大芬油画村有关的前50个高频词汇(表1)。语义网络构建:利用RoStContentmining6内容挖据软件的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生成工具,输入网络文本,生成共现语义网络图(图1)。语义网络图的结果可直观地提供整体的要素关系,为进一步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的分析框架提供思路。由图1可见,“大芬油画村、油画”为一级核心高频词。“油画”是旅游吸引物要素的核心词,“画家、艺术品、艺术氛围、店铺、咖啡店、价格便宜”等为高频特征词,旅游者活动要素如“买油画、看画家作画、逛逛、欣赏”等围绕“油画”而展开;“大芬油画村”是目的地要素的核心词,“艺术、地铁、深圳、交通方便、喜欢、有趣、值得一游”等为高频特征词。从以上的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构建可见,在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描述中,重点关注的主要为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和目的地环境两个部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概念模型对网络文本中出现的50个高频词的词性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可将高频词汇归纳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大类。与地名和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相关的词汇主要以名词为主,与游客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相关的词汇主要以动词为主,与游客对大芬油画村旅游体验的要素评价和情感评价相关的词汇主要以形容词为主。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分析的概念模型,本文结合高频词和语义网络图的分析结果,最终将与大芬油画村文化创意旅游有关的词汇分为了4个维度: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如油画、艺术品、画家、画廊、油画复制品、大芬美术馆、艺术氛围)、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如买油画、讨价还价、看画家作画、参观、欣赏、拍照、逛逛)、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要素评价(如价格便宜、交通方便、环境不错、商业化、特色、选择很多、地方不大、有点远)、文化创意旅游情感体验(如有趣、喜欢、值得一游、很棒、强烈推荐)。这4个维度的词汇全面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既丰富多样,又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集中性。

3.2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分析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在248条网友评论中,有关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的词汇出现了760次,占所有词汇出现总次数的30.45%,平均每个词出现了50.6次。从图2可见,游客偏好的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可概括为艺术产品(油画复制品、艺术品、原创油画)、艺术氛围(艺术、店铺、画廊、画家、风格、小巷、街道)、艺术展览(大芬美术馆)、艺术休闲(咖啡店、免费)等四大类。大芬油画村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是将油画产业的价值链延伸至旅游景点业,赋予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旅游功能。大芬油画村现有1200多家画廊、工作室和绘画材料店铺,画家、画工超过8000人,经营范围主要是油画创作和艺术品复制加工为主,油画类型多种多样,人物画、风景画、花鸟画、静物画等琳琅满目,油画产业的知名度享誉全球。尤其是经过各级政府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和环境改造后,容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令人迷醉的欧陆风情,被广东省旅游局评为“广东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点”。不管是否购买油画产品,只要走进大芬村,便可感受到油墨飘香的艺术氛围,免费欣赏到世界经典油画作品。这种文化创意旅游对于很多来深圳的游客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别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集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于一体,带给旅游者与众不同的创作体验旅游经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休闲旅游需求。在网络文本中,与大芬油画村文化创意旅游活动有关的词汇共出现了281次,占所有词汇出现总次数的11.26%,平均每个词出现了18.7次。从图3可见,游客在大芬油画村的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三大类:一是观光休闲旅游活动(看画家作画、逛逛、欣赏、喝咖啡、拍照、享受、旅行),主要目的是感受大芬油画村的文化艺术氛围,欣赏油画艺术作品和享受休闲时光;二是购物旅游活动(买油画、装饰家里、讨价还价、买绘画材料、卖油画),主要目的是逛街购物,购买价格低廉而又有艺术价值的油画艺术品或绘画用具;三是学习参观旅游活动(参观、增长见识),这类旅游者往往是慕名而来,主要目的是来此获取知识和学习经验。由于大芬村是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世界著名的工艺油画村,网络文本中就有游客提到自己从山东远道而来,专程来参观考察大芬油画村,学习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总的来看,大芬油画村游客文化创意旅游活动类型多样,但旅游活动形式仅限于观光和购物活动,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还有待加强。

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要素评价:在网络文本中,一共出现了298次与大芬油画村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要素有关的词汇,占所有词汇出现总次数的11.93%,涉及游客吃、购、行、游等方面的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能体现大芬油画村的地理位置、景观特色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通过对图4的结果分析可见,游客对大芬油画村的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评价可概括为五大要素:旅游环境(城中村、沃尔玛、地方不大、环境不错)、交通便捷程度(交通方便、地铁、有点远)、景观创意度(到处是油画、商业化、特色、著名、浓厚)、旅游商品购物(价格便宜、选择很多)、旅游基础设施(吃饭不方便、咖啡店、厕所少、小餐馆、地区相似)。首先,对旅游环境要素而论,游客对大芬油画村本身环境较满意,“环境不错”(13)是游客文化创意旅游体验中的高频词汇。大芬油画村作为深圳市首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历届文博会分会场,油画村的环境整治问题受到了龙岗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提升改造,大芬油画村的整体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在网络评论中有很多游客提到“油画村很整洁、街道打扫得很干净”,这都证明了政府在油画村旅游环境建设方面的成效。但由于大芬油画村是城中村改建而成的,游客对其外部环境满意度不高。有游客评论:“周围环境差,都是农民房,比较拥挤”,“如果只是观光客,这个村实在是小而乱,就是深圳特有的城中村”,这都反映了游客对大芬油画村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抱怨或不满意。其次,对交通便捷程度要素而论,游客总体满意度高,“交通方便”(23)、“地铁”(43)等高频词汇,反映了游客感知的大芬油画村交通便捷程度。深圳地铁龙岗线开通后,乘坐地铁到大芬站下车,出站后5分钟即可到达大芬油画村,很多游客感觉到大芬油画村交通十分方便,唯一的缺点是“远离城市中心、位置有点远”。第三,对景观创意度要素而论,很多游客都感受到大芬油画村“艺术氛围”(48)浓厚、“到处是油画”(14)、很有“特色”(12),认为油画这么集中的地区在国内外都是很少见到的,世界“著名”(10)。而对油画村的商业化气息方面,游客的看法不一。有些游客评论大芬油画村“商业化氛围太重、很多油画都是出于商业化的目的被批量生产、原创性缺乏”,但大部分游客认为大芬油画村的这种生产模式也是一种当代的文化,复制品有它本身的文化价值。大多数艺术爱好者不是收藏家,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富裕,大芬油画村弥补了这一差距,使艺术走向大众。

第四,对旅游商品购物要素,游客满意度很高,“价格便宜”(61)、“选择很多”(10)等高频词汇都反映了游客对大芬油画村旅游商品购物环境和价格的认可,这也是大芬村对于很多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此外,很多外国游客在评论中还数次提到当地画家和店主的友好而热情的服务,“很惊喜高质量的油画作品和友好的中国油画家、没有人会来骚扰或逼你买、每个人都是微笑和友好的,店主非常热心,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些评论再次体现了大芬油画村能以一种轻松自由、热情友好的氛围为游客提供旅游购物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油画村良好的旅游购物软环境。第五,对大芬油画村的旅游基础设施要素而论,游客满意度较低,“吃饭不方便”(6)、“小餐馆”(5)、“咖啡店”(16)、“厕所少”(5)、“地区相似”(3)是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体验有关的高频词汇。不少游客认为大芬油画村内的旅游设施不够齐全:餐饮方面,除了两三家体面的咖啡店,“附近没有什么好餐馆,吃饭不方便”,“只有一些小餐馆,比较简陋,里面大多没有空调”;厕所方面,有外国游客在评论中谈到,“来这里之前要确保你能找到厕所,除了大芬美术馆里的厕所,我不记得周围有任何厕所”,反映了大芬油画村公共洗手间的设置数量不足。此外,很多游客感觉大芬油画村很多地方给人感觉都很相似、很雷同,这都说明了大芬油画村内缺乏指示性标志、解说牌、分布格局混乱等方面的问题。文化创意旅游情感体验:利用RoStContentmining6软件的“情感分析”功能,得到大芬油画村网络文本的旅游情感分析表(表2)。从游客结束大芬油画村旅游后的旅游体验评价来看,以积极情绪为主,积极情绪占86.69%,消极情绪仅占8.06%,且积极情绪中有45.16%的为高度积极情绪。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大芬油画村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互动融合效果良好,游客对其文化创意旅游满意度高。进一步选取前20个出现频率最高的旅游情感体验词汇(图5)可见,游客对大芬油画村以油画艺术为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是高度认可的,在旅游结束后做出了“值得一游、不错、强烈推荐、很棒、好去处、很好”的正面情感体验评价,“有趣、漂亮、独特、惊讶、美好、美丽、小清新、安静、愉快、惊叹、高兴”等词汇都体现了游客的具体正面情感体验;负面的旅游情感体验主要包括不懂、失望、抱怨等几种类型。很多游客在评论中提到“不太懂欣赏,觉得大芬油画村不咋的、不懂怎么去鉴赏油画,只能自己揣摩”,这都反映了由于游客不懂油画艺术,而对大芬油画村的旅游体验评价不高;持“失望”和“抱怨”情绪的旅游者,导致其负面情感体验的原因有“商业气息重,就是一个卖油画的批发市场、很多的油画感觉很粗糙、绝大多数只是油画复制品而已”。

4结论与建议

文化创意旅游已成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利用RoStContentmining6内容挖掘软件,以深圳大芬油画村为例,基于游客网络评论文本的高频词汇和语义网络分析,从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文化创意旅游活动、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要素评价、文化创意旅游情感体验4个维度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分析的概念模型,分析了大芬油画村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游客偏好的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主要包括艺术产品、艺术氛围、艺术展览和艺术休闲四个方面,文化创意旅游对于很多游客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游客在大芬油画村的文化创意旅游活动目前主要有观光休闲旅游活动、购物旅游活动和学习参观旅游活动几种类型;从游客对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要素的评价来看,游客对大芬油画村的旅游商品购物、景观创意度和交通便捷程度等要素满意度较高,对于旅游环境要素满意度一般,而对旅游基础设施要素满意度最低。总体来看,游客对文化创意旅游高度认可,但商业化气息重、艺术产品文化创意不足等问题影响到游客的文化创意旅游体验。根据以上结论,要加快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的发展,政府和业界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是由农民房或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以前并不是旅游场所,往往存在格局混乱、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在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中,重中之重在于优化园区规划布局、提高园区的旅游硬件条件。

首先,依据园区具体实际,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如划分为办公区、交易展示区、餐饮娱乐区、创意艺术体验区等,以构建和谐的创意气氛,避免杂乱无章的商业影响艺术气息,同时更好地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需要。以大芬村为例,交易展示区在规划布局时,可根据油画作品的不同风格流派,规划体现不同主题的油画街、装裱街、颜料画笔等辅料街,使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交易展示区在风格流派和功能上划分明显,成行成市,有助于旅游观光及商品交易的双重开发;创意艺术体验区旨在加强艺术制作环节与一般性观光休闲旅游者的互动,可规划建设油画体验式绘画坊和油画体验式工艺流程坊,使之发挥传播油画艺术。吸引潜在油画兴趣群体的作用。此外,游客在文化创意产业园优质的旅游体验离不开旅游配套设施的有效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在不影响文化创意园内门店经营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品牌餐饮服务、洗手间、旅游指引和解说标志等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创意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深刻性: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创意文化氛围,开发设计创意体验式旅游产品。在设计具体的创意体验旅游产品时,一方面要贴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创意文化,另一方面要强调参与性、知识性和体验性。以工艺美术和创意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可在创意产品制作环节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游客自由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并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体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带走;动漫和影视制作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可让游客观摩动漫影视作品的诞生过程,学习动漫游戏的制作,进行动漫影视人物的角色扮演等。如大芬村的油画体验式工艺流程坊在设计时,可着重解构油画制作的工艺流程,解读相关的油画文化故事,让游客参与油画的创作,使之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体验性。总之,通过富有体验性的创意旅游产品设计,让游客在这里便利地消费、体验、享受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快乐。开展园区导游解说,加深游客对创意文化的理解认知: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富有创意和创新的地方,在欣赏和设计方面经常是领先于时代的。如果没有导游人员富于知识性、文化性、艺术性的解说,一般游客往往很难去欣赏感悟和了解文化创意产品非同一般的价值,进而影响到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体验和评价。如很多游客在对大芬油画村的评论中即提到“不太懂欣赏,觉得大芬油画村不咋的,无人告诉应该怎样鉴别油画”,同时对大芬油画村新推出的艺术体验类旅游产品也无人介绍宣传,导致游客知晓者甚少。因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导游人才的培养,开展园区导游解说成为提高游客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导游解说建设时,注意为不同游客量身定做不同游览路线和解说,同时创意产业园区的导游讲解和旅游接待可以考虑吸引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既可让园区居民获得更多的旅游收益,又可使游客获得更原汁原味的旅游体验。

结合园区文化创意元素,开发创意衍生旅游纪念品:提供有文化内涵、有鲜明个性的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完美旅游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具特色,融合园区文化创意特色的各式各样的创意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因此,结合园区特有的文化创意元素,开发小巧、精致、实用、富有创新性的创意衍生旅游纪念品势在必行。如大芬油画村的油画形式旅游纪念品虽然深受游客喜爱,但对很多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而言,油画这种形式的旅游纪念品,装裱后往往体积过大,在运输过程中易受到挤压而使画面破损、画框变形,这也成为许多外地游客购买油画旅游纪念品时的一个最大顾虑。结合大芬油画村以油画为特色的文化创意元素,开发油画做背景的手机壳、小挂件、杯垫、茶杯、陶瓷、丝巾等,都是可以考虑开发的油画衍生品,这类旅游纪念品凸显了“大芬标签、设计新颖、实用性强”的特征,又容易携带,外地游客会更乐意购买。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研究,本文在资料利用和研究方法运用上做出了探索性的创新,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应该说目前将网友评论作为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库,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游客体验、旅游消费行为等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其中所蕴含的研究价值和信息含量还远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当然,本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例如,尽管根据网友评论内容可以推测大部分网友的来源地和旅游满意度,但是却无法得到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统计特征,无法对不同身份的网友进行对比研究。未来在研究中可利用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对典型网友进行联络和线下访谈,以弥补网络文本分析法的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1]郑斌,刘家明,阳兆萍.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9)∶49-52.

[2]袁俊,张萌.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构造[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2)∶19-20.